📖 ZKIZ Archives


最大規模太陽能路燈實驗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2-04/100334074.html

小樓鎮是廣州市北部山區的一個小鎮,屬於廣州市越秀區定點扶貧對象,下轄20個行政村和 1個居委會。

  11月24日,約午後1點。小樓鎮政府三樓會議室,一夥人正在七嘴八舌討論鄉鎮路燈工程建設碰到的問題,內容瑣碎。廣州市建委的一名官員聽著突 然有點不耐煩,「這有什麼好討論的。」在他看來,關鍵是要抓緊時間施工。

  他的焦慮自有道理。此次鄉鎮路燈工程,是廣州市要落實的「十件民生實事」之一。更有多名受訪者稱其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太陽能路燈照明示範項 目」。項目主要採用太陽能LED路燈設備,分兩期進行,總投資超過10億元。第一期是今年底必須完成8個標段12個鎮的施工,需要安裝路燈五六萬盞。留給 施工單位的時間並不多。

  太陽能路燈並非新生事物,近幾年各地示範項目處處可見,但示範過後即入沉寂。廣州此番嘗試魄力頗大,只是能否持久運行,主事者亦心中無數。

  廣州正如火如荼進行施工,遠在北京的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總工程師肖輝乾一聽此事,卻不勝訝異,沉默片刻,連稱要慎重,「你到北京農村 看一下,花了好幾億元建設的太陽能路燈,大部分都壞了,都浪費了。」

決策始末

  11月4日,廣州市發改委覆函稱,同意實施鄉鎮路燈建設工程,新建路燈15.18萬盞,白雲、花都、增城和從化四區就佔11.68萬盞,其中普 通LED燈5.2萬盞,太陽能LED燈5.75萬盞,另外的番禺、蘿崗和南沙三區也分得3.5萬盞。

  至此,這項民生工程計劃終於敲定。根據一年前廣州市建委的調查數據,廣州市北部山區八鎮未安裝路燈道路總計1568公里,需安裝路燈約4萬盞, 其他鄉鎮農村未安裝路燈道路總計3888公里,需安裝路燈10.9萬盞。

  「建國這麼多年,終於可以把路燈送到鄉下。」不過,8月開始進行摸查的設計部門發現,最大的難題是電源。參與工程方案設計的一名工程師指出,村 與村之間距離很長,拉電線電纜不太現實,需要開路、破路,管理也很麻煩。此外,有些村的有效用電量只能滿足本村照明,沒有多餘電量用於路燈。

  設計單位也曾比較過拉市電和太陽能兩個方案,從一次投資上講,如果是拉市電,一盞燈綜合單價大概6000元,而太陽能LED大概是8000元一 套,拉市電並不佔有很大成本優勢。而且拉市電還涉及電費問題。該名工程師指出,有些村集體年收入不過一兩千元,如果是拉市電,以一盞路燈每年90度電計, 每村每年應付電費5000元左右。「廣州市政府只管一次投資,電費就只能由村裡支付,但村民根本負擔不起這個電費。」

  「我們原本也想過用鈉燈和拉市電,跟建委多次討論交流,方案也經過七八次修改。」該工程師指出,方案大量採用普通LED燈,主要是政府希望引導 這個產業發展,「廣東政府強推LED已經很普遍了,以前設計時,要求戶外推廣LED,現在連戶內也要求用。」

  設計單位調查過設備價格後,發現LED和太陽能的成本已有所下降,「下降到我們可以接受的範圍。」

廣州做法

  不過這仍是一筆巨大投資。由於大部分採用太陽能LED設備,除番禺、蘿崗和南沙三區需自籌資金外,此次白雲、花都、增城和從化四區總投資估算約 10.76億元,資金來源包括企業贊助和財政資金,其中廣汽集團捐款4億元。

  儘管太陽能LED方案是出於現實需要做出,但作為一項創新之舉,廣州政府不得不慎重。《照明工程學報》2009年的一篇文章指出,2008年北 京地區的太陽能路燈工程在一年左右需要更換蓄電池的達到83%以上,而江西某個路燈工程,1000多盞太陽能路燈在2008年底完工,到2009年3月份 去檢查時,僅下了三天雨,就只剩三盞燈還能亮了。

  前述廣州市建委官員回應說,政府已考慮到相關問題。他指出,傳統招標一般是採用施工標,施工單位中標後,為壓縮成本,可能採購劣質燈具設備。而 廣州此次採用設備標,即施工單位和設備單位捆綁投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質量。此外,政府也與施工單位簽有三年保質期,同時將一定比例的工程款作為保證 金扣押,三年後支付。

  事實上,圍繞著這個龐大工程,今年5月起有些鄉鎮已開始試驗段施工。一名中標企業負責人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按照標準,連續七天陰雨後仍 可亮燈,我們的試驗段曾經歷過連續九天的陰雨天氣仍然亮燈。」

  即便如此,整個操作流程中仍有失嚴謹。8月1日,廣州市發改委對項目建議書進行批覆,同意項目建設,同時要求編制工程可行性報告後再報批;11 月4日,發改委最終批覆。但在這期間,該工程的設計招標和施工招標早已進行,比如工程的業主單位廣州市隧道開發公司9月便發佈施工招標公告。

  「各方幾乎同時進行,甚至招標結果尚未公示,中標單位就已開始著手作業。但這也是中國工程項目中的一貫做法了。」一名接近投標單位的人士透露, 招標結果公示後,有數家投標單位投訴,「但投訴不被受理」。

  這筆新能源投資吸引了諸多廠商投標。以第一期工程建安費5.4億元的預算看,最後中標價格只有4億多元。多名中標廠商表示這也就是成本價,企業 盈利有限。「這樣的價格,恐怕難以保障質量。」上述接近投標單位的人士稱。

能一直亮下去嗎?

  工程建設方案也有瑕疵。在廣州市《鄉鎮路燈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提到了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即電池設備壽命只有3-5年,屆時面臨電池 更換的難題。保質期只有三年,三年後的維護問題如何解決?但上述官員認為,當務之急是「先讓鄉村亮起來」。

  三年後的事情無人關心,這是專家們最擔憂的。肖輝乾總工程師指出,北京太陽能路燈工程號稱壽命長達10年-20年,結果沒有幾年就壞掉。

  按照廣州市政府的計劃,市財政僅負責鄉鎮太陽能路燈的初次投資,維護由鎮政府負責。對比前期投入,太陽能路燈後期維護成本相當高昂。以一盞路燈 為例,太陽能蓄電池3-5年需要更換,每盞路燈需要兩個電池,以每個電池約1000元價格計,每三年需要更換的電池價格上億元,這對廣州北部山區各鎮政府 無疑構成巨大財政壓力。

  此外,以北京為例,其2009年-2012年「亮起來」工程建設年度投資測算彙總表顯示,總投資約五六億元的項目,四年僅運轉維護費就接近 500萬元。

  從地理位置上看,廣州處於廣東南部,全年日照為2200-3000小時,總輻射量為每年4400-5000兆焦耳/平方米。「日照條件大概在全 國處於中等水平,不是特別理想。」上述工程師指出,採用太陽能路燈方案,只是從廣州鄉鎮經濟條件和環境出發,尋找一個現實可行的方案,「但就實際而言,並 不建議做太陽能路燈」。

  在這種情況下,曾有人提出風光互補方案,即風力加太陽能發電,「做成一個小型電站,以一拖五,成本比太陽能還節省10%-20%。並且一桿五盞 燈,容易防盜」。接近投標單位的人士透露,方案提出時,設計單位表示已經太晚,來不及修改。接受採訪的該院一位工程師也不認同風光互補方案,認為鄉村情況 特殊,設備越簡單越好,「因為無人管理,後期維護不宜複雜」。

  對於廣州鄉鎮路燈工程,復旦大學一名學者指出,政府採用太陽能LED路燈無疑是正確的,「技術比較成熟,隨著規模擴大,成本正在不斷降低,而且 對於正陷入低谷狀態的國內光伏產業來說,也是一則利好消息。」不過他指出,政府投入在管理上必須具有延續性,或者在體制上創新,例如將之私有化給公司做後 期管理,「政府不太適合做這種事情」。此外,他認為,在光伏產業政策導向上,與其鼓勵路燈,不如鼓勵架設家庭發電裝置。

  這項仍存留諸多爭議又耗資巨大的工程,在政府推動下已匆忙上馬。從提交項目建議書到施工建設再到完工驗收,原計劃用時32個月,在實際操作中已 被縮短至不足一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96

2011中國網遊規模將達414.3億 同比增18%

http://news.imeigu.com/a/1323850525158.html

20032013中國網絡遊戲市場規模

【Techweb報導】12月14日消息,艾瑞諮詢最新行業數據統計預測,2011年中國網絡遊戲市場規模將達到414.3億元,較去年增長18.1%。

艾瑞分析師表示,從行業規模發展狀況來看,網絡遊戲的商業模式和用戶消費習慣已經非常成熟,雖然網絡遊戲很難再迎來整體式的高速增長,但是依託於各細分領域市場的擴展和從業公司產品服務能力的提高,其市場容量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本年度,艾瑞將從資本市場背景、行業發展變化和企業戰略佈局三個角度對網絡遊戲行業進行盤點分析:從發展規模上看,頻繁的交易、膨脹的產品、飽和的用戶、不斷湧現的微領域和微創新組成了目前的市場生態環境;

從發展空間上看,廣闊的海外市場、越來越多的開放平台,反應了目前的從業者心態正在走向合作、共贏、開放、獨立;

從表現形式上看,遊戲正在慢慢成為互動娛樂產業的最佳潤滑劑,大量互聯網企業相繼加入網絡遊戲運營和自主開發。強大的用戶變現能力,形成了所有企業看好的挖金地,遊戲已經成為互聯網娛樂必不可少的服務內容;

從產業鏈發展上看,遊戲研發公司、遊戲資訊網站等都在創造獨立的運營環境,形成自有的差異化資源,一部分的企業依託海外市場和多開放平台的機會降低 了對國內市場的依賴程度。但是,市場集中化的趨勢仍然沒有改變,除了各細分領域中的領頭羊,大多數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仍然艱難。(恰克)

附:2011年中國網絡遊戲年度四大盤點

盤點一:資本市場千折百轉,私有化與上市並行,遊戲概念股價值波動較小

相關事件一

2011年6月,國內兒童娛樂公司淘米網成功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TAOM」, 根據淘米網的招股說明書,該公司在2010的利潤為2160萬美元。淘米公司是中國兒童互聯網產品內容提供商。根據淘米公佈的數據顯示,其擁有1.8億註 冊用戶、活躍用戶達到3000萬-5000萬。

相關事件二

2011年11月,盛大發佈公告宣佈,董事會已經批准私有化退市協議,並將在2012年第一季度末前進行交割。這是赴美上市中國互聯網公司的首例私有化交易。

艾瑞點評

中國網絡遊戲公司在經歷了2004-2007年前後的上市高峰期後,在資本市場上就一度沉寂,網絡遊戲概念股在資本市場上的市盈率普遍不高已成事 實。從2011年的資本市場行情來看,中國概念股面臨巨大的信任危機和做空威脅,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概念股有19家在美國遭遇停牌,有4家企業遭遇退 市。 在這樣的資本大環境下,淘米網選擇頂風上市,而盛大選擇了私有化退市,作為同樣以遊戲產品及服務作為核心收入來源的企業而言,作出截然不同的選擇都符合其 市場特殊性、企業目的性和執行可行性,淘米的上市不是一個時代的開始,盛大的私有化也不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從上市角度講,目前網絡遊戲的行業正在逐步細分化,大型客戶端遊戲市場已經相對穩定,想在華爾街完成一次精彩的路演,取決於那些正在籌備上市的公司 能否在細分領域中獲得足夠的市場份額,並且塑造理想的產品概念,但是即便有新的遊戲公司成功上市,其所能獲得估值和市盈率也很難突破行業現狀。

從私有化退市角度講,大多數中國企業很難效仿,其可行條件主要包括:股權份額、現金流、業務情況、股價和市盈率波動等多個方面。就目前的中概股市場而言,暫時沒有其他企業具備一系列的成熟要件也缺乏充足的利益驅使。

盤店二:海外出口市場擴張,分攤企業運營風險,市場生存空間有所提升

相關事件一:

2011年2月,騰訊對Riot Games的收購正式完成,交易總金額為16.79億元人民幣,交易前騰訊持股22.34%,完成此次交易後持股92.78%。收購完成後工作室仍由原創始人及管理團隊全權負責獨立運營

相關事件二:

2011年10月,巨人網絡今日確認,已正式成立「海外運營中心」主攻海外網遊的代理運營業務,該中心運營由盛大原《傳奇》系列遊戲掌門彭程直接負責。這意味著,以自主研發見長的巨人網絡開始了海外代理業務的突圍之路。

相關事件三:

2011年11月,完美世界和Nexon Korea Corporation(以下簡稱「Nexon」)宣佈,雙方已聯合在韓國成立一家公司,以管理運營兩公司在韓國的在線遊戲業務。

艾瑞點評

隨著行業整體發展進入高度成熟期,在整個產業鏈中的各類型企業,都形成了一些比較一致的發展趨勢,即海外市場的擴張、遊戲細分領域的滲透、跨平台整合以及業務模式上的創新。

在高度集中化和紅海化的大市場背景下,從業者都認識到,光靠一個中國市場無法滿足所有人的發展需要,無論是大型運營企業,還是小型創業團隊,都將自 身的發展佈局放在了遊戲產業全球化的角度下進行思考和規劃,因此,海外出口擴張越來越盛行。就目前而言,中國的網遊出口已經形成了四種模式:即1.自建公 司,獨立運營;2.產品授權,代理運營;3.研發售賣,聯合運營;4.海外投資,子公司運營。

盤點三:細分領域滲透,業務模式創新,粗放市場轉向精細化

相關事件一:

2011年6月,盛大遊戲宣佈執行3A戰略,All-Star,All-Platform,和All-Region(全明星、全平台、全區域)。其 中All-Platform(全平台)戰略致力於覆蓋包含傳統PC、手機平台、社區平台及各類移動終端,開發有深度的高級社交遊戲及手機遊戲。

盛大遊戲董事長兼CEO譚群釗表示,移動互聯網快速崛起,傳統pc終端受到了手機和各類移動終端的蠶食;以網絡遊戲為代表的互聯網內容公司應當緊緊抓住平台開放和全新終端的機遇,廣泛合作,推動各個平台終端上的文化內容大繁榮。

相關事件二:

2011年9月,巨人集團宣佈其網絡遊戲《征途2》將推翻《征途》原有的道具收費模式,試行第三代網遊商業模式「公平遊戲模式」,即徵收玩家交易手 續費。「公平遊戲模式」在免費基礎上,取消商城,官方不再出售道具獲利,玩家通過互相交易獲得裝備道具,遊戲官方靠收取5%交易手續費獲利

艾瑞點評:

正如之前的海外擴張一樣,中國網絡遊戲市場也在從粗放型轉向精細化,細分領域的滲透和介入也成為各大公司的戰略選擇目標。2011年,網頁遊戲、社 交遊戲、移動互聯網遊戲等領域都處於高速發展過程中,大企業通過介入新興和細分領域增加自身的業務結構和收入結構,小企業通過熱門新興和細分領域來降低自 身的從業門檻,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發展機會和資本估值。

除了以上兩點,網絡遊戲商業模式的開發和業務服務內容的開發也是所有從業公司的戰略目標,大到收費模式、平台整合,小到遊戲類型、遊戲玩法都已經開始呈現精品化和創新化趨勢,為吸引用戶眼球,贏得用戶忠誠度做出努力。

盤點四:人浮於事,盲目擴張,行業浮躁,用戶透支

相關事件一:

2011年初,久游經歷了一系列高層人事變動和員工裁員,旗下產品也有數個停運。

相關事件二:

文化部印發《文化部文化市場司關於加強網絡遊戲市場推廣管理 制止低俗營銷行為的函》,要求各級文化行政部門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應結合《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的貫徹實施,進一步加強網絡遊戲市場管理。

相關事件三

2011年9月, 5173謀求港股上市未果。

相關事件四:

2011年11月,聯游網絡公佈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報,其網絡遊戲相關業務已經停止運營,由於股價低迷,聯游網絡正再次面臨退市危機。聯游網絡原董事長唐駿於2011年9月底從聯游網絡董事會辭職,並且已經拋空所持有的聯游網絡股票。

艾瑞點評:

一個行業繁華興盛的背後,必然也存在一些危機和市場風險。網絡遊戲服務的吸金能力吸引了大批企業和從業者的到來。在這樣的背景下,不乏急功近利者希 望在短期內實現收入上的增長,隨之而來的,是低價競爭和低俗營銷帶來的市場環境浮躁,是跑量圈地和山寨同質所帶來的產品的良莠不齊……這一系列影響市場健 康的負面行為,都會引發從業公司洗牌,用戶透支、社會輿論壓力和資本市場信任度降低等不良結果。

總而言之,網絡遊戲行業的興盛也帶動了一系列的無序競爭,尤其是在一些新興行業中更為明顯,小公司小團隊在這樣的環境下很難有自主生存空間,依附大 企業和大平台或者尋求海外發展是比較好的出路。主流的運營商和研發商則需要注重優質用戶的培養和沉澱,塑造品牌價值,延長產品生命週期。

(責任編輯:姜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68

中國網民規模達5.13億 網站規模止跌回升

http://news.imeigu.com/a/1326680023156.html

我國網民規模和網民普及率

新浪科技訊 1月16日早間消息,2012年1月16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今日發佈《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突破5億,達到5.13億。

報告中提到,互聯網普及率較2010年提升4個百分點,相比2007年以來平均每年6個百分點的提升,增長速度有所回落。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的的網站數在2011年下半年實現止跌,並快速回升。

網民規模突破5億,增長進入平台期

《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5.13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萬;互聯網普及率較上年底提升4個百分點,達到38.3%。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56億,同比增長17.5%,與前幾年相比,中國的整體網民規模增長進入平台期。

我國網民規模繼續擴大,但增速逐漸放緩。《報告》分析,過去五年內助推網民規模快速增長的幾類人群中,互聯網普及率即將觸頂,而其他年齡段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對互聯網的接受速度很難達到年輕和高學歷群體的水平,造成中國網民增速的放緩。

網站規模止跌回升,CN域名現轉折點

《報 告》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網站規模達到229.6萬,較2010年底增長20%。經過一年多的下跌之後,在2011年下半年,網站規模顯現出穩步 回升的勢頭,有望進入一個新的增長週期。與此同時,國家頂級域名.CN的註冊量也開始轉身向上:2011年底.CN域名註冊量達到353萬個較2011年 中增長26000餘個。

網站規模的回升,一方面得益於傳統企業對互聯網的重視、建設和應用推進;另一方面,網站規模的回升,是泡沫被擠壓、水分被蒸發之後的回升,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將更加健康,網絡應用將更加紮實,發展也將更加穩健。

團購用戶熱情不減,流量尚未帶來利潤

《報 告》顯示,2011年,我國團購用戶數達到6465萬,年增長高達244.8%。團購用戶熱情不減,但團購網站數量卻在下半年開始下滑。《報告》分析指 出,由於團購服務本身存在低門檻、弱約束等問題,加之團購網站前期投入資金較大,遭遇資本市場整體轉冷,市場負面因素顯現,導致團購網站數量大幅下降。

流 量雖大,人氣雖足,但是仍面臨盈利難的尷尬局面。《報告》認為,網絡團購經過2011年的行業「洗禮」後,行業將尋找新的均衡和穩定。以購物網站、旅行預 訂為代表的其他互聯網服務商的進入將擠壓小型團購網站的生存空間,而有定位清晰、有核心競爭力的團購網站仍將受到市場的青睞。

娛樂應用持續走低,網絡視頻逆勢上揚

2011 年,在大部分網絡娛樂類應用的使用率繼續下滑的同時,網絡視頻的使用率呈逆勢上揚的態勢,網絡視頻行業的發展勢頭相對良好。《報告》顯示,2011年,網 絡音樂、網絡遊戲和網絡文學等娛樂應用的用戶規模有小幅增長,但使用率均有下滑。相比之下,網絡視頻的用戶規模則較上一年增加14.6%,達到3.25億 人,使用率提升至63.4%。

用戶規模的增長對網絡視頻行業是一個良好的信號,但就行業發展而言,網絡視頻仍面臨著較大考驗。《報告》指 出,由於各大視頻網站需要靠聚合數量更多、質量更好的版權內容來獲取高流量,使得網絡視頻業版權價格提高、運營成本大幅攀升,同時視頻廣告價格較低、其他 盈利模式無法在短時間內培養成熟,因而網絡視頻行業整體處於虧損狀態,這一現狀目前還很難改變。

CNNIC《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全文下載DOCX版本PDF版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33

在線視頻用戶規模達3.25億人 各取所需看不同

http://news.imeigu.com/a/1327803184002.html

隨著寬帶的普及、光纖入戶和無線WIFI熱點建設的推進,網民已經習慣了通過互聯網收看電視劇、電影、動畫片和綜藝節目。來自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CNNIC)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網絡視頻行業的用戶規模已達到3.25億人,同比增加14.6%,在整體網民中所佔比例提升至63.4%。

與此同時,隨著版權管理的進一步加強,在線視頻的版權市場運營也趨於規範化,這也使廣告主對視頻行業的認可度不斷提高。根據市場研究機構艾瑞諮詢發佈的數據,2011年我國在線視頻廣告收入42.5億元,同比增長42.5%,在線視頻前景大好。

2011年被稱為在線視頻行業發展的「黃金之年」,在2012年,我們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看什麼?寬帶時代舉辦的倫敦奧運會又會有什麼不一樣?

細分市場有的放矢

北京公司職員林元鑫有個8歲大的兒子,他告訴記者,兒子最喜歡的視頻網站並不是優酷、土豆這樣的大型視頻網站,而是很多網友並沒有聽說過的淘米視 頻。他告訴記者:「這是一個專門給孩子看的在線視頻網站,除了兒童動漫還有科普節目和在線課堂,網站上還會根據孩子們的年齡層對推薦視頻進行細分。」

不光有給孩子們看的視頻網站,還有專為老年人服務的視頻網站。影視點播平台風行網在春節前發佈了親情版PC客戶端,以滿足50歲以上老年人的在線視 頻觀看需求。據風行網產品總監付亞平介紹,為了方便老年人使用,親情版在功能上的改進包括增大字體、排版佈局更加清晰、推薦更適合老年人口味的影片,新增 「求片」功能,幫助老年人找到他們想看到的電影。

隨著在線視頻收看用戶規模的擴大,視頻網站開始針對不同收視人群尋找自己的機會,這些創新服務正是在線視頻網站對細分市場的深度挖掘。土豆網也投入 巨資和日本東京電視台簽訂了兩年協議,包括《火影忍者》、《銀魂》等在內60多部日本動畫片,在日本播出1個小時後,土豆網就將播放帶中文字幕的原聲節 目,以此來吸引廣大動漫愛好者的流量。

另一個細分市場「藍海」是手機在線視頻,儘管目前移動視頻市場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網絡條件來支撐起用戶需求,但企業已經預見到了這樣的趨勢,通過開發 移動應用程序、與移動運營商合作等方式來試圖搶奪移動視頻領域的先機。隨著無線WIFI熱點佈局的日益廣泛,移動互聯網的對在線視頻的流量門檻也正在降 低。

進軍上游帶來新節目

在線視頻網站主導的電視劇評選成了一件新鮮事。2011搜狐視頻電視劇盛典評出了最佳電視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導演等12項大獎,優酷所打造的影 視盛典則根據影視劇在優酷上的播放量,評選出各類獎項。視頻網站為什麼熱衷於給電視劇頒獎?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揭出個中緣由:視頻網站近兩 年以版權為核心的競爭熱度將逐漸回落,搜狐舉辦這樣的評選,正是希望能以此建立強大的視頻媒體影響力,使之滲透至上游電視劇產業鏈。

這種滲透其實正是視頻運營商試圖打造自有平台核心競爭力,提升在線視頻平台在產業鏈中的控制力。在線視頻網站一方面和電視台深入合作,以台網聯動的 方式幫助電視台進行電視劇推廣。具體來說就是利用在線視頻運營商、傳統電視台以及其他存在差異化的資源,以視頻運營商為平台,形成整合和互補。從內容上 看,則是通過曝光、人群、地域的互補以及播放週期的延長,促進收視率提升,獲得更優化的傳播效果。

另一方面,它們也在直接介入電視劇生產環節,隨著電視劇網絡版權價格的攀升,在線視頻網站希望能在產業鏈中獲得更大的議價權,以此獲得上游產業的分 利機會。優酷推出《泡芙小姐》和《十一度青春》系列劇,還有最近推出筷子兄弟的微電影《父親》;搜狐直接參與了湖南衛視2012年開年劇《落跑甜心》的聯 合投資;騰訊宣佈將和華誼兄弟在2012年共同投資拍攝1到2部電視劇,並負責這些電視劇的新媒體版權經營;土豆網成立了動漫製作公司,意欲打造首席國產 動漫視頻平台。

寬帶上的奧運視頻

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歷史上首次借助互聯網新媒體全程參與直播的奧運會,不過限於帶寬、用戶習慣等因素,當時新媒體的參與主要通過文字和圖片報 導來體現。經過3年多的發展,在線視頻消費已成為網民的普遍網絡行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尚有數月,各大視頻網站早已在這個戰場上競爭得硝煙瀰漫。

如果單說網上看比賽,那自然離不開中國網絡電視台(CNTV),作為倫敦奧運會的官方互聯網、移動平台轉播機構,其新媒體報導的策略是將電視節目的 網絡延展和網絡自身的原創內容採用最新的新媒體技術手段,運用多終端平台進行新媒體傳播,也就是說電視上來不及呈現的比賽和賽前賽後花絮,到時候都能在網 上看到。

沒有賽事視頻直播和點播權的其他在線視頻網站則把目光投向了賽場之外。騰訊瞄準了運動員,聘請鳳凰衛視主持人梁文道開辦原創欄目《中國茶館》,視頻 欄目在倫敦奧運新聞中心附近租下演播室,騰訊網絡媒體總裁劉勝義介紹說,騰訊已與181位運動員建立獨家合作夥伴關係,將在賽前和賽時為觀眾呈現精彩的談 話節目,「在實時網絡時代,運動員本身已經成為播報賽事的重要資源」。

搜狐推出的原創奧運視頻欄目則形式多樣,在「7」電影項目第二季中,將有七位女性導演去倫敦拍攝奧運相關短片,此外,還有關注運動員家人的「人生故 事」等等,搜狐網總編輯劉春表示,視頻報導將是搜狐此次奧運報導的一大亮點。「搜狐將創新、研發一系列視頻欄目,包括評論、脫口秀、紀錄片、微電影、網絡 劇等。」(經濟日報 陳 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62

企業擴張 規模成長和文化養成孰重?

2012-03-26  TCW



餐飲服務業正成為台灣的明日之 星。《管理相對論》邀請上市餐飲股王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與專長國際企業管理的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于卓民連續對談兩期。

今日,台灣餐飲業積極走向中國市場,在大幅增加人才下,若無文化做根基,管理水平難以維持。戴勝益將形而上的價值化為實際規範:「王品憲法十一條」、「龜 毛家族二十八條」(編按:王品員工守則),規定王品員工必須登百嶽、走萬步、不炒股、限制買車金額。本期對談重點:到底企業文化可以「管」到多深?當企業 文化養成和成長衝突時,該如何取捨?

開名店等於做事業?沒文化特色只是做興趣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于卓民問(以下簡稱于):王品的企業文化具體表彰就是王品憲法、龜毛家族,這個文化對你企業經營起來,它帶來什麼樣的效益和挑 戰?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答(以下簡稱戴):我先說背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文化。

服務業和製造業是不同的。製造業的優勢是表現在它的技術、資金、市場、產量和效能;服務業是相反的,表現的是所有的人與人心裡的想法、他們的氣質和表現。

比如說(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想做一個晶圓廠,至少要五百億(元)嘛,但我們要成立新品牌,一千萬(元)就夠,如果沒有文化當作你的特色,其實你就沒有把 一家店,變成一個企業,終究到最後會變成一個名店,那個不叫企業,那個叫作興趣,它是沒有辦法變事業的。這是我的第一個認知。

第二個認知就是張忠謀所說的,一個企業的策略,有十年的優勢;一個企業的福利或薪資的優勢它只有一年;企業文化可讓企業有二十年的優勢。

中鋼就是一個例子,趙鐵頭(中鋼前董事長趙耀東)下來,現在三、四十年了,還是這樣,當董事長的就要住在辦公室後面的小房子裡,還是不能有任何同學會、標 會,不能有任何借貸喔,你就知道趙鐵頭當初想得很遠。這就形成現在中鋼苦實、很有效率的企業文化,三十年還是這麼強。

于:你要求不能炒股,(要)登百嶽、行萬步,為什麼要規定到工作外的時間?

文化應強勢或弱勢?重點在是否具有影響力

戴:要改變他的價值觀,這是第一點,第二,就是要製造革命情感,你也當過兵嘛,男生當兵後,一群老男人聚在一起,就講當兵的事,說在成功嶺怎樣怎樣,那種 革命性的感覺、痛苦和情感就出來了。

于:這種革命情感對企業文化的塑造,它的連結是什麼?

戴:國父說:「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說這個都有連結。文化就是一個悶燒鍋,把東西丟下去,最後都會悶熟。如果沒有好的企業文化,就是一個開蓋子的電 鍋,丟進去,生豬肉就是生豬肉,生魚就是生魚,它就不會融合在一起。文化是悶燒鍋悶進去,再怎麼頑強的人,都會受到影響。

其實,我認為王品是一個非常弱勢文化的公司,我是非常客氣、低調的,會讓大家用另一種方式來接受,像我們公司是說好了,不可以大小聲的,謝謝是我們的語 言。明明是氣得要死還是要說謝謝,就是很弱的影響力,但很持續的影響力,有些地方很強勢的文化,例如說郭台銘也是個文化,他的文化就是效率、威嚴、即時, 他很強勢;但是王品剛好跟他是相反的。

于:所謂強勢和弱勢,我定義的強勢是硬加在你身上,有的是你自動會接受,不過你怎麼界定今日的投資,對企業文化是有幫助的?

戴:舉一個例子,像我們同仁生日的那個月,可以在該店裡吃一客免費的(餐),然後就很多人說,可不可以不管去哪一家店,回來之後報帳就可以了,我說不可 以。

給福利就能養文化?關鍵在有無讓效果翻倍

于:福利跟文化的建立是不一樣的。

戴:不一樣,然後目的何在,石二鍋這個(員工)只能在該店吃,他在該店吃,每個人會過來給他拍拍說,你今天生日,因每個人都認得他。如果這個石二鍋的跑去 夏慕尼吃,誰又認得他?這就變成福利。

于:福利是給你吧。文化我們希望是共享的。

戴:你要一直感覺,一塊錢要當兩塊(錢)用。他們生日那餐,除了他自己享受那餐外,還要把大家的感覺聯繫,double(雙倍)。

于:回到企業文化改造,要讓新進員工變王品人要多久?

戴:大概要半年吧!

于:王品藍圖二○二○年要展店一千家,人才培育速度趕得上展業需求嗎?

戴:我們不是科技工廠,成長是等差級數,不是等比級數。

(科技業)技術資金到位就做了,人很少。這個(指餐飲業)需要很多人,所以我希望兩岸都能控制在成長比率不能低於一○%,我稱為天理一○%,不超出三 ○%,那最安全。

用年輪的方式成長,每年形成三公分,這樣是健康的。如果說有一年忽然二十公分,那一年是有問題的,那年所用的人和所用的店長都有問題。

于:餐飲業有兩種前進大陸模式,一種是找到真空市場,講速度,快速擴張卡位,但企業文化養成卻需要時間……。

戴:完全沒有卡位問題,星巴克最近十四年才進來,難道他們沒有市場嗎?在他們進來之前,台灣大大小小的咖啡廳早就滿滿超過一萬家,但是星巴克過來,那些就 退了,星巴克過來三百家,他們就退三百家,所以只要你準備好了進去,就是別人要讓位給你。

如何滿足股東需求?會衝規模不保證活得久

于:投資人會對這樣的成長速度滿意嗎?你一方面給員工入股,他們是股東,對成長也有需求,這不會產生矛盾?

戴:我這一點也是要跟人家不一樣,你看我第一點就是奉勸大家不要來買我們的股票,第二,我們也不給外面任何人來投資,除了證券商。

于:現在你們掌握大股,五十年後的經營者,股權可能分散,難道不會遇到成長和股東權益衝突的問題?

戴:一定會,只要那些文化都在,三根柱子、龜毛家族在,影響也是有限。

于:總結來說,你認為企業的快速成長和文化的維持是矛盾?還是可以並行的?

戴:以服務業來說是有危險的,一個公司的規模是取決於公司主管的能力;一個公司歷史的長久是取決於老闆的品德。公司的能力很強,規模很快就很大;但是不能 保證企業會長久。換句話說,公司要能發展,要有能力也要有品德。品德很好,但沒有能力也沒有用。如果有能力沒有品德,它會瞬間很大,但什麼時候會縮小或出 問題也不知道。

【延伸閱讀】王品3層次企業文化同心圓

第1圈 企業文化3大核心守則:●任何人都不能接受廠商100元以上好處。●同仁親戚禁止進入公司任職。●不得與同仁親戚做買賣交易或業務往來。

第2圈 基本精神王品憲法11條:舉債金額不得超過資產30%、公司或董事長不得為他人背書保證等。

第3圈 執行方式龜毛家族28條:總部同仁每日步行1萬步、買車不得超過150萬元、禁止炒股僅能投資、高階同仁每年吃完100間餐廳等。

註:企業文化是核心、基本精神不能動、執行方式可因地制宜調整,但不能違反王品憲法。

資料來源:王品集團

【延伸閱讀】名師觀點:企業文化越強,排外性也越強

企業文化和成長孰重?我覺得文化是最重要的。企業優勢有3種:技術、管理、文化。有了文化,員工會正確使用企業的優勢,服務業必須第一線面對客戶,如果能 先建立文化,越到後期,企業和競爭對手的距離就會拉得越大。但是王品選擇企業文化的代價就是穩步成長,而非倍數成長。

但是成長快也不表示不能把文化建構下去,這是有條件的,像是美國公司到大陸去,整個文化流程傳輸很快,可以很快複製,因為他們已經國際化很多年,所以文化 的傳輸方式已經成形了,這點和台灣企業不同。台灣企業可以選擇成長很快,不要企業文化,但是能不能活得很長是另外一件事情。要注意的是,越能導引整個員工 走向的企業文化,基本上排外性是滿強的;挑戰則是,當環境改變,企業文化可能要改時,反倒沒有力量來改它。

口述:政大企業管理學系教授于卓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41

「血拼」6·18——京東2012店慶日,引發「史上最大規模電商價格戰」

http://www.infzm.com/content/77328

京東每年一度的6·18店慶日,這一次成了眾多電商競爭對手的狂歡節。在京東上市前夕,這些競爭對手的舉動並非偶然。他們即便狙擊不成,也可獲得一次促銷良機。

在水分極大的電商價格戰中,如何殺敵一千而不自傷八百?有人用先提價的法子欺騙消費者,也有人努力尋找做大銷售額而不影響毛利率的新方法。

2012年6月18日一早,京東商城創始人兼CEO劉強東,跟往常一樣早早來到位於鳥巢和水立方附近的京東總部,召集負責營銷和市場的高級副總裁程峻怡等高管開會。

這一天是京東14歲的生日,每年生日,京東都要發動一次大規模的店慶促銷活動。

早會上,對於京東店慶的銷售規模,劉強東顯得很忐忑。「劉總不確定店慶日能否達到預期目標。」程峻怡對南方週末記者說。程此前在伊利、寶潔等公司擔 任過品牌和營銷負責人。劉強東的忐忑,多少來自競爭對手們在這一天的瘋狂攻擊——2012年京東店慶,電商們早已虎視眈眈要把這一天變成網購血拼日。

當晚八點多,國美旗下電商網站庫巴網副總裁彭亮仍坐在電腦面前,不停地在庫巴後台系統、京東商城、亞馬遜、蘇寧易購、百度新聞搜索和流量排名網站 Alexa等幾個網頁來回切換。「京東好奇怪啊,我們之前拿到過它這次價格戰的定價單,當時挺多狠價,怎麼今天的價格不太給力啊。」他邊看邊對南方週末記 者說。

當看到百度新聞裡大量關於京東「提價過店慶」等負面報導時,作為庫巴負責營銷和公關的副總裁,彭亮趕緊叫來自己的公關人員:「你馬上起草一個簡訊,把我們今天銷售暴增好幾倍的新聞趕緊發給媒體。」

晚上九點多,庫巴的新聞稿還沒寫出來,京東宣傳自己這一天刷新銷售紀錄的新聞稿已經發到了記者們的郵箱裡。儘管新聞稿發佈的時候,京東當天的銷售數據還沒有出來,但網上已經有報導質疑京東是搞先提價後降價的虛假促銷,京東只得提前發佈新聞稿引導輿論。

2012年6月19日一早,京東再發新聞稿,公佈了店慶日的銷售額為單日成交10.16億元,創京東單日銷售最高紀錄。這個數字是京東2011年店 慶日銷售額的五倍多。幾乎在同時,記者們收到了庫巴6·18斬獲超過1.5億元的新聞通稿。除此之外,還有亞馬遜、蘇寧易購、天貓等電商平台的「報喜」數 據。但這些數據均為電商自行統計發佈,其中水分多少,外界不得而知。

眾多電商在京東店慶日發起集體攻擊,部分原因來自京東準備在2012年上市的傳聞,另一則消息顯示,投行給京東的估值僅為60億美元,遠低於劉強東 100億美元的預期。對其他電商來說,一旦京東上市融資成功,他們的競爭壓力會明顯加大。而對劉強東而言,6·18店慶日促銷活動的成敗,也直接關係到投 行對京東的進一步估值。

眾電商「借雞下蛋」

對這些電商來說,即使打不垮京東,也要利用這個「借雞下蛋」的好機會。借聲勢浩大的京東店慶日活動,打一場價格戰,吸引流量和用戶,沖一沖銷量,對他們十分重要。

2012年6月19日晚,劉強東和程峻怡再次坐到了一起開店慶活動總結會。「劉總很滿意,京東完成了預期的銷售目標。」程峻怡說。

按照京東部署的「三大戰役」,首先是6月初開門紅,然後是6月18日和19日兩天的巔峰時刻,即店慶日。之後還有「全網捕魚」促銷活動。另外,每個星期都有分品類的促銷主場。

程峻怡透露,京東選品的原則是80/20原則,選擇消費者最喜歡的20%-30%的商品,但這些商品佔了京東的80%銷量。

為了打價格戰,京東花費了不少錢,購買了新浪微博上幾十個著名認證用戶的微博頭像圖片,換成了京東店慶日的宣傳海報。

而從5月底開始,各大電商網站就紛紛針對京東店慶日活動,打起了公關戰和價格戰。庫巴喊出的口號是「狙擊6·18」,蘇寧易購18日也開展了「0元 購物」活動,亞馬遜喊出了「讓利過億元」的口號,噹噹網店慶月原本為12月,最後宣佈啟動「年中慶」打折促銷。這些口號的背後,伴隨著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 和廣告宣傳。庫巴網副總裁彭亮說,僅6月18日當天,庫巴就拿出了平時營銷費用的三倍用來做宣傳。

天貓電器城5月底宣佈,投入2億元補貼給平台商家「輸血」,支持商家在「史上最大規模的價格戰」中保持低價優勢。臨近6·18時,天貓拿出5000 萬元紅包,在京東店慶日前三天就開始派發給消費者,這些紅包只能在6月18日和19日兩天使用,後又將使用期延長至6月21日。

對這些電商來說,即使打不垮京東,也要利用這個「借雞下蛋」的好機會。借聲勢浩大的京東店慶日活動,打一場價格戰,吸引流量和用戶,沖一沖銷量,對 他們十分重要。「庫巴2012年的目標是要衝到100億元的銷售額。我們覺得今年不衝到100億元的公司,明年很可能被市場洗牌出局。」彭亮對南方週末記 者說。

在價格上最給力的競爭者是亞馬遜。比如,同樣一款戴爾台式機電腦,亞馬遜6月18日的售價是2999元,庫巴是3199元,而天貓的價格在 3199-3499之間,京東的售價是3299元,新蛋網的價格是3199元,蘇寧易購是3499元,國美網上商城是3249元。唯一的區別是,蘇寧易購 是更易於操作的windows 7操作系統,而新蛋和亞馬遜是科技門檻稍高的Linux系統。

南方週末記者隨機選擇了多個客單價相對較高的電腦產品,通過購物搜索比價網站一淘網和網易有道購物搜索,以及人工比價,均發現完全相同的產品,亞馬遜的價格普遍要比京東便宜200-300元。

亞馬遜中國副總裁張建富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亞馬遜這次為了跟京東等同行打價格戰,採取的策略是,「只要你敢降,我就敢跟」。他目前全面負責亞馬遜家用家電產品線。

京東真正具備競爭力的價格戰,主要是在日用百貨商品領域。比如,美的KYT30-10A小風扇,京東賣129元,蘇寧易購139元,天貓116-199元不等,亞馬遜也賣129元,庫巴賣189元。南方週末記者走訪線下一些超市發現,這款產品售價在199元。

價格戰黑幕

這次史上最強的電商價格戰,某種程度上是各打各的,每家電商拿出來促銷直降的商品,大都是特供商品。這些商品可能品牌一樣,但往往型號不一樣,消費者沒法進行比價。

在強勁的宣傳攻勢背後,電商們究竟是真降價還是玩促銷噱頭?

庫巴網CEO丁東華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電商行業的價格戰完全沒有章法,浮躁和浮誇現象比線下的價格戰還要嚴重。丁東華是國美線下系統出身,在線下打價格戰的時間很長。

「早晚消費者會知道這一點。」丁東華說。

在電商價格戰中,有的網站先把價格升上去,然後再以降價的名義促銷。還有的網站虛設市場價。比如市場價是600元,卻在網上標成1000元,然後以500元的價格出售,謊稱是五折促銷。這類商品主要是一些價格透明度不高的產品,集中在服裝,特別是非品牌服裝品類。

還有的低價背後是有價無貨。比如,價格設定很低,但是商品只備一兩件貨,只要一下單,就顯示缺貨。

一些商品,庫巴已經是出血大降價虧本銷售了,但在網上依然能找到一些對手開出了比自己更便宜的商品。這些商品往往比庫巴價便宜1元或者5元。但當你點擊進去之後,很可能發現沒有貨,或者斷碼。「他們要的就是點擊量。」彭亮說。

一位要求匿名的電商公司負責人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所謂的億元讓利,其實是「半忽悠」。他透露,所謂的讓利,其實是對供應商的一種壓榨和剝削。

每逢電商打價格戰,很多供應商壓力都很大。他們擔心價格戰擾亂自己的價格體系,所以會對電商的銷售價格做一些管制。

 

比如,京東上一些參與促銷的商品,價格並沒有直接降低,而是採取贈送幾百元京東電子券的方式變相降價。同樣,亞馬遜的一些商品,也沒法參與價格戰,亞馬遜的規避辦法是,下訂單之後立減幾百元。

雖然家電廠商拒絕無序降價,但迫於業績壓力,他們的辦法是,拿出一些特供機型給電商公司去做促銷。

所以,這次史上最強的電商價格戰,某種程度上是各打各的,每家電商拿出來促銷直降的商品,大都是特供商品。這些商品可能品牌一樣,但往往型號不一樣,消費者沒法進行比價。

比如,京東這次有一款直降1400元後售價為6999元的海信空調,該空調除了京東,只有天貓和海信網上商城有賣。天貓平台售價8599元,海信網上商城賣7999元。

庫巴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庫巴真正降價幅度很大的一款商品奧克斯空調,2599元,但只有噹噹和國美網上商城有賣,價格比庫巴貴1400元。

京東的難題

現在京東虧錢不是規模小,是競爭過於激烈,即使京東的採購成本能下來,但同行一跟京東打價格戰,京東的盈利就消失。

早在2012年5月,京東負責公關業務的副總裁吳聲就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今後低價將不再是京東最核心的競爭力,京東只會在需要打價格戰的時候才出手回擊。

進入6月之後,京東對於價格戰有了新的提法。程峻怡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低價依然是京東的核心。只不過,京東堅持總體上的天天低價,而不是每件商品都保持最低價。事實證明,沒了低價,用戶對京東的品牌忠誠度並不可靠。

至此,京東不得不繼續回到價格戰的戰場上。對京東來說,這是一次尷尬的價格戰。價格戰固然能賺來銷售額,但也意味著將繼續拉低毛利率,盈虧平衡點更加遙遠。但不保持低價,京東將喪失消費者和市場份額。

因此,這次京東的價格戰的主角是參與此次「店慶月」的850家京東POP商城的商家。這次價格戰,讓利促銷多集中在服裝品類。對京東來說,服裝品類的毛利率比較高,降價促銷的空間大,同時由商家承擔促銷成本。

程峻怡透露,大概20%左右參與活動的商品是由POP商家提供。京東促銷的底線,則是可以虧一些,也可以零毛利,但不能虧太多。

彭亮對京東的價格戰策略進行了一番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京東3C家電的價格戰打得不夠狠,相反圖書和日百產品促銷力度很大。

訪問京東商城,不難發現,這次京東主要的降價促銷商品確實是大量集中在毛利率較高的日用百貨類商品。比如,這次京東價格戰中在首頁重要位置主推的瘋 狂搶購商品,是科沃斯在京東上開的店舖裡賣的一款吸塵器。這款吸塵器是2011年京東最佳銷售單品。平時售價1099元,最高一天能賣一千多台。而在6月 18日活動期間,降價到了899元,一天賣出了三千多台,京東庫存一度告急。

由此可以看出,京東希望在價格戰中,儘可能不犧牲毛利來獲取更多銷售額。

凱旋投資高級經理人姚亞平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京東一方面需要靠提升銷量提振估值;另外一方面,京東很清楚,自己不打價格戰,只能是被大家打死。

家紡網上商城優雅100創始人兼CEO陳騰華對南方週末記者分析,京東肯定是具備上市條件的,但劉強東覺得估值太低了。為此,劉強東需要證明自己公 司的價值。拉大銷售額,提高毛利率,是提升估值的最好辦法。陳騰華此前是噹噹網副總裁,目前優雅100也入駐了京東的POP商城。

在電商行業,京東被公認具有先發優勢。按照市場調研公司艾瑞的數據,2012年第一季度自營式B2C業務領域,京東以50%左右的市場份額牢牢把持 著市場老大的地位。另外,在3C和數碼領域,京東也具備了很強的供應鏈優勢。京東憑藉著龐大的用戶量,推新品類的成本也很低,這是很多電商羨慕的。

但京東面臨的難題是,它每進入一個新品類,都面臨這個品類背後線下巨頭公司的競爭,京東正變成一個新「全民公敵」。

陳騰華認為,京東的假設是規模做到很大,大了以後就能夠賺錢,但現在大家質疑的是京東大了以後未必能賺錢。現在京東虧錢不是規模小,是競爭過於激烈,即使京東的採購成本能下來,但同行一跟京東打價格戰,京東的盈利就消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89

空心化遇上經濟衰退 溫州規模工企六成減產停產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7/1933894.html
市場需求依然不振;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工業經濟仍然面臨下行壓力;地方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增長。」

在27日閉幕的浙江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上,一份《浙江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關於2012年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的調研報告》(下稱《調研報告》),如此概述當前浙江經濟的四大問題。

浙江省人大財經委調研發現,浙江企業經營效益下滑、生產經營綜合成本提高,訂單進一步減少,減產停產現象增多,僅溫州一地,60.43%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現減產停產。

《調研報告》指出,上半年浙江經濟成績來之不易,經濟形勢仍然嚴峻,不確定因素較多,實現全年目標任務難度加大。

困難向大中型企業傳導

「我拉他過來是『救火』的。」一位溫州大型外貿企業負責人王總,最近緊急叫來一位做內銷鞋子的老同學,希望他的加工廠在15天時間裡,生產出2.8 萬雙出口至美國的鞋子。「合同快到期,原定廠家擔心虧損突然毀約,其他廠家不是倒閉就是壓縮生產,你就幫個忙,趕快召集工人,生產越多越好。」

王總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與他有著業務合作的20餘家生產企業中,已經有多家倒閉,很多家生產銳減。「工資等成本上升,利潤大幅下降,再加上流動資金緊張,現在很多企業已經不敢接出口訂單。」「接的單子越多,風險越大,接下來我們把老單子做完,新單子就不多接了。」

今年6~7月上旬,不少企業向浙江省人大財經委反映,目前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比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更大、更持久,對此王總也 持相同看法。同樣在義烏小商品市場,多家經營戶最近向本報記者反映,上半年他們的貿易額同比下降3~5成,訂單出現短、小、散狀況,利潤要比2008年下 降一半左右。

6月開始,浙江省人大財經委分赴杭州、寧波、溫州、紹興及所屬部分市縣開展調研,廣泛聽取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匯報,召開部分人大代表和企業負責人座 談會,並實地考察企業。7月上旬,該委還分別聽取發改、經信、財政、商務、統計、物價、人行、銀監等有關部門的匯報,形成這份供大會參考的《調研報告》。

不少企業向浙江省人大財經委反映,目前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比2008~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更大、更持久。

《調研報告》稱,小微企業去年以來面臨的困難,正向大中型企業傳導。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浙江工業大型、中型和小微企業利潤分別下降23.8%、18.3%和14.3%。

企業效益下滑嚴重,生產經營綜合成本卻繼續提高。前5個月,浙江企業利潤總額下降19%,降幅低於2009年同期9.7個百分點;虧損面達 20.8%,虧損率為13.6%,同比分別擴大5.2和6.7個百分點;虧損額152.2億元,增長71.5%。同時,利息支出425億元,增長 36.6%,相當於同期企業利潤的43.9%;用工成本上升15%左右;綜合稅費負擔總體較高。

同時,浙江企業訂單進一步減少。浙江省經信委千家重點企業季度調查顯示,42.9%的企業反映二季度訂單同比減少,比一季度擴大3.1個百分點。企 業減產停產現象增多,溫州市399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今年已停產140家,產值同比下降多達2276家,下降面達57%。

尤其需高度關注的是,一些地區部分企業因經營困難加劇,可能引發資金鏈斷裂,並帶來互保圈的潛在金融風險。

一些地區和有關部門一致向浙江省人大財經委反映,市場有效需求不足,是影響今年浙江經濟運行較突出的問題。其中存貸款增量同比減少,6月末浙江本外 幣貸款餘額56641億元,比年初增加3398.5億元,同比少增481.1億元,餘額增長11.9%,增速同比回落3.4個百分點。

下行壓力較大

《調研報告》認為,從先行指標和相關信號看,浙江工業經濟仍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

據統計,5、6月份浙江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分別為46.4%、49.2%,處於榮枯線下方;工業用電量4~6月份維持負增長,分別下降2.8%、1.7%和2.2%。

為此,浙江省人大財經委建議,政府應幫助企業「減負」,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其中,嚴格執行稅費減免政策,嚴肅查處個別地方出現的預徵稅款 和亂收費、亂罰款等行為,切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高度關注資金鏈斷裂風險,加強對重點區域和行業、企業的檢測監控,強化協調合作,切實防範和化解金融風 險。

「投資意願下降,創業激情減弱,浙江工業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增大。」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院名譽院長呂福新昨天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

7月12日,浙江省政府召開全省工業經濟形勢分析會,「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力保今年工業目標任務完成」,提出要提振信心,通過抓市場、抓投資、抓減負、抓重點來「穩增長」,突出工業強市強縣強鎮強區建設來「強工業」,盡全力完成全年工業發展目標。

昨天,浙江省副省長、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對話網民時認為,溫州人口全省第一,經濟規模全省第三,但是規上企業的規模只排在全省第五,「說明我們不是企業長不大,而是稍微大一點,都外流了,導致本地產業空心化。如果不解決空心化問題,溫州經濟轉型發展就沒有希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27

24券求活:降成本、縮規模、求併購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8/10/230948.html

8月10日消息,一度瘋狂擴張員工達到4500人的團購網站24券,目前全國僅有近200名員工,其北京辦公室已從三里屯SOHO搬至京信大廈。

近日有消息稱,24券COO兼創業合夥人彭雷離職,24券CEO杜一楠在接受網易科技專訪時表示,彭雷因為家庭原因離開管理層團隊,目前仍在24券負責部分業務創新工作。

欠款問題尚未解決完全

根據團800每月統計數據顯示,從2011年10月份之前,24券月度銷售額始終名列國內團購網站前十名,一度接近1億元的銷售流水。

2011年11月,24券遭遇資金鏈斷裂,業務告急。對內,24券當月對員工工資超過4000元的部分均以團幣方式發放,變相裁員減少成本。在外,合同到期該結款的商家幾乎同時上門討債,多個地方站遭遇裁撤。

按照團購網站和合作商家結算週期,商家在發佈團購服務過後,將獲得合同規定的部分提成,在用戶購買服務過後和團購有效期結束過後的兩個時間點,商家會得到剩餘部分分成。

由於團購業務的大規模收緊,24券營收大幅縮小,而需要結算給商家的帳並未減少。直至今年4月,多名商家投訴24券,稱24券與合作商家簽訂霸王條約,只支付商家一半合同款。

杜一楠對此表示,24券已與被欠款的商家協商,解決辦法是立即付一半欠款或者延期付清全款。杜一楠稱,截至目前,24券已結付大部分欠款,仍有一部分欠款尚未解決。

至此,24券102個地方站裁撤為目前的12個,4500名員工裁減為目前的200名。

24券求活:降成本、縮規模、求併購

「除了找到新的低成本營銷模式,沒有別的辦法。」杜一楠在採訪中坦言24券生存之路。

據悉,除去人力成本,24券大部分成本花費在營銷模式。「此前最多的時候每個月營銷費用200萬美元,現在只有不到100萬人民幣。」杜一楠表示。

「24券現在每個月虧損為幾十萬,在團購網站中屬於虧損較小。復合毛利率達20%,我們想盈利。」杜一楠拒絕透露公司月度營收。他同時表示,「本地服務團購不高效,營銷成本過高,容易虧損。」

本地服務的高成本低毛利迫使24券變法。據24券內部員工爆料,24券目前主要通過團購商品止血。杜一楠表示,24券與淘寶、京東、聚划算等有商品團購合作,利用多平台售賣商品團購。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整個團購行業融資為零。起點投資創始人查立表示,「國內團購行業不可能再拿到融資。」

「目前公司靠近期幾輪內部融資支撐。」杜一楠表示。「我們不像趕集網除了團購有其他主營業務,我們就是團購起家,目前唯一的辦法是找到低成本營銷模式。」根據此前披露的信息,24券分別在2011年2月、7月和11月得到三輪融資。

而對於24券的未來,杜一楠表示,「上市是不可能了,如果是併購,那需要等待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982

移動互聯網畸形現象:規模大,不賺錢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8/1992425.html

似有前景,但不賺錢。當移動互聯網的「市夢率」被不斷催高時,投資者和開發者開始警惕起來。

這個被TechCrunch撰稿人傑伊·賈米森稱為Web 3.0的互聯網概念,在經過去年的高度吹捧之後,目前正受到廣泛的質疑。

這種質疑隨著近來國內移動陌生社交應用陌陌獲得高達1億美元估值的B輪融資,而達到了高點。一名投資者認為,在巨頭公司陰影下成長,且看不到營收模式的移動互聯網公司,都能獲得1億美元估值的話,那說明這個行業離泡沫已經不遠。

目前,移動互聯網領域出現奇怪的「二元現象」。

今年,國內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已達4.5億,超過了去年預期。但易觀數據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國內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環比增長率開始出現了下滑,從去年第四季度的8.6%降至今年一季度的5.1%。此外,在巨大的用戶群面前,具有清晰營收模式的產品不多。

百度CEO李彥宏是最早唱空移動互聯網的業內大佬。在今年5月的百度聯盟峰會上,李彥宏表示,目前的移動互聯網行業像是在酒駕,盈利模式並不清晰,廣告收費模式也只是看起來美麗。他呼籲,創業者在創業前要注意認準商業模式。

而來自資本界的聲音是,華興資本創始人兼CEO包凡在今年的移動互聯網大會上表示,移動互聯網已有泡沫,明年將進入沉寂期,2014年~2015年才會有明星公司出現。

事實上,資本的態度已經開始發生轉變。2012年第二季度,國內移動互聯網投資僅有4起,平均來看,今年移動互聯網投資筆數較2011年的22起,有所減少。

易觀分析認為,今年移動互聯網的投資熱度降溫主要來自三大原因。首先大部分應用的商業模式不清晰,用戶黏性較差,變現能力不強。有分析認為,移動互聯網正上演著2000年如出一轍的泡沫現象。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正是因為找不到盈利模式才出現的坍塌現象。

其次,移動互聯網環境尚未成熟,用戶並沒培養出良好的付費習慣,支付體系尚未健全,品牌廣告主仍持觀望態度,市場仍需培養。

最後,大的互聯網巨頭借助資本優勢,強勢進入市場,給中小企業造成了威脅,以及渠道營銷推廣成本的增高。

在營收方面,雖然國內移動廣告市場前景巨大,但一方面,市場中有70%的廣告主是行業內廣告主,品牌廣告仍持觀望態度;另一方面,以易傳媒等互聯網營銷企業也進入移動廣告市場,加速行業的洗牌。

此外,移動互聯網的流量通道也存在Web端和APP方向性的分歧,而這種分歧的存在也影響著移動互聯廣告的表現形式。海豚瀏覽器CTO 劉鐵鋒認為,Html 5技術的不斷成熟減少了應用開發者的成本,具有跨平台性,而不需要針對某個機型或系統進行調試。但從目前來講,APP的表現形式更加有感染力,且APP的 本地計算方式,使得廣告的加載速度以及廣告的豐富度較Web端更有競爭力。承載形式包括登錄頁面、Banner、通知欄等。

但他也認為,移動互聯網正在上演著10年前PC行業的格局。誰先開始佈局,誰先擁有較大的用戶,誰就越有後發優勢。而對於這點,儘早地嘗試在Web端進行開發是較為有利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250

規模經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嗎

http://passport.infzm.com/passport/?refer=http%3A%2F%2Fwww.infzm.com%2Fenews%2Finfzm

日本、韓國、以色列、中國台灣等並沒有選擇西方特別是美國的那種「土地大集中、資本大投入、裝備高科技、企業式管理」的模式,而是把著力點放在大力發展先進的生物科技和小型機械上,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充分鼓勵農民開展家庭經營式的精耕細作。

近年來,長城內外、塞北江南,農村土地流轉活動持續升溫。截至2010年底,全國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85億畝,佔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的14.7%。形勢之好,成就之大,讓各級農業部門非常自豪。

農村土地流轉與規模經營的「異軍突起」,使得近似「山重水復疑無路」的農業生產,在窘境中突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狀態。因為國家耗費了巨大人 力、物力、財力所形成的一系列惠農強農政策,並沒有真正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持久「動力」,導致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議不得不嚴肅 警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局面沒有得到順利的形成。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後,最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最需 要加快。」

農業現代化的主流思路

針對當前「三農」工作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人們不禁要問: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央不可謂不重視,地方不可謂不努力,為什麼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這個「老大難」問題卻長期得不到有效突破呢?

經過反覆檢討,人們終於發現核心「病灶」很可能出在「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上。家庭承包責任制雖然能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人均僅為一畝多地,無 論怎樣精耕細作,整體經濟效益都是微乎其微。甚至有人持一種近似絕望的論調:就算允許農民將自己的承包地用來種罌粟熬鴉片,也斷然不可能發財致富!

因此,絕大多數領導幹部和專家學者都認為:如果能夠遵循「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通過土地使用權流轉的「溫柔」路徑,讓零散在農民手中的土地 「靜悄悄」地向種養大戶和「龍頭」企業集中並形成規模經營的話,生產資料細碎化、基礎設施建設與科學技術推廣難、投入成本高、產出效益低、農民增收慢等長 期困擾「三農」的許多矛盾就會迎刃而解,農業現代化的美好願景就會指日可待。

正因為這種價值取向的不斷「發酵」,農村土地流轉與規模經營開始高調登台,而且經常性地在主流媒體中被譽為「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然而,當問及什麼是「農業現代化」時,不少幹部則朦朦朧朧甚至暈暈乎乎,並不能真正把握其基本的內涵特徵,表現出人云亦云的隨意性與生搬硬套的非理性。

根據我的調查,多半的黨政幹部主要是通過這樣幾句非常時髦的口號來理解農業現代化的,即「用現代工業經營理念謀劃農業,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 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還有一種說法:農業現代化就是「主體多元化,核心科學化,特徵商品化,方 向集約化,目標產業化」。為了讓大家聽懂,還有人將其翻譯成更通俗的解釋:「農業現代化就是土地大集中、資本大投入、裝備高科技、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 齊全、多樣性經營、企業式管理、產品質量好、市場競爭強、經濟效益優、生態環境美」。

按照上述方方面面的形象描繪,「農業現代化」當然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好東西」!在這樣一個充滿了科學力量與理性思維,無論是生產力還是生產關係都極其完美至善的社會環境裡,困惑了我們多少代人的中國「三農」問題必然一掃而光,從此銷聲匿跡,不再禍國殃民。

農業現代化:「西洋景」還是「中國畫」

但是,恕我直言,包括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在內,我國廣大農村中不僅個體小農戶無法達到這種農業現代化的內涵標準而只能「望洋興嘆」,就連很多自認為實力不俗且已羽翼豐滿的「龍頭」企業,也是不敢高攀而自嘆弗如的。

可以說,這個農業現代化的基本概念以及它所引申出來的客觀標準,對中國來講,且不說目前條件不具備,就算在往後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也都將是不可 能成功登頂的「珠穆朗瑪峰」。為什麼?因為它是地地道道的西方「舶來品」,是從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照搬照抄來的一張美麗的「西洋景」,而不是按實事求是的原 則,由我們針對自己的具體國情所精心描繪出來的一幅「中國畫」。

眾所周知,農業的發展對耕地、土壤、淡水、勞動力、氣候等自然資源條件有著極強的依賴性。國家的區位地理與資源稟賦不同,優勢和缺點則各異,農業現代化便應具有彰顯本國特色的概念與內涵,並必然呈現出差別性、多樣化的發展模式。

真正能推行「土地大集中、資本大投入、裝備高科技、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齊全、多樣性經營、企業式管理」這種模式的地方,在當今的世界上也屬鳳毛麟角,僅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極少數幾個國家才「玩得起」。

把美國稱為「農業強國」是無可置疑的。中國人看美國農業最「過癮」和最「震撼」的東西,便是美國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和高科技支撐,但很少瞭解美國也為農業現代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例如在投入上,美國對農業領域的投資歷來比工業領域的投資大,每生產1美元農產品,約投入8美元,在聯邦政府預算中僅次於國防開支,佔第二位。在消 耗上,美國每年生產3000億公斤糧食,要消耗6000萬~7000萬噸石油、800萬噸鋼鐵,同時消耗大量的磷、鉀等肥料。在污染上,美國農業嚴重依賴 化肥和農藥,化肥和農藥的過量施用導致土壤惡化和環境污染。美國有31個州存在化肥污染地下水的問題,衣阿華州大泉盆地從1958年至1983年的25年 間,地下水中的硝酸鹽濃度增加了3倍。美國現在每年使用的殺蟲劑和除草劑為4.5億至5億磅,其對土壤和水資源造成的污染已經無法清除。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的農業現代化是一種資本、技術和能源密集型產業,靠的是用高投入來換取高產出。這種農業模式很難避免經濟和生態的雙重困境:資本 替代土地的結果,是大量的能源消耗、巨額投入和沉重的財政負擔,並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災難:資本替代勞動力的結果是,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但導致了勞動力失 業和兩極分化。有學者斷言:當發達國家在強大的價格支持下進行世界農產品傾銷的同時,發展中國家的小農便必然紛紛破產。發展中國家如果不從根本上顛倒世界 的既定秩序,要想複製美國的農業現代化模式便是痴心妄想。這種模式你既學不到,也不敢學。

其實,日本、韓國、以色列、中國台灣等地區,現代農業也相當發達,甚至可與美國農業「叫板」。這些國家與地區與中國大陸一樣,普遍存在人多地少的尖 銳矛盾,屬於耕地資源嚴重短缺的類型。他們在培育現代農業的過程中,並沒有選擇西方特別是美國的那種「土地大集中、資本大投入、裝備高科技、企業式管理」 的模式,而是把著力點放在大力發展先進的生物科技和小型機械上,並緊密圍繞農業生產在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和農村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需求,建立起一整 套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充分鼓勵農民開展家庭經營式的精耕細作,從而大幅提高土地產出率,以保障農民收入與城鎮居民收入始終處在相對平衡的水平上。

我2010年在台灣南投縣信義鄉調查其農業時,該鄉農會理事長告訴我,政府不支持農村土地向大戶和企業集中,即使有足夠的理由,也不能超過30畝。

不知是什麼原因,東亞地區的這一現代農業模式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我們總是喜歡把目光「釘」在美國模式上。

其實,我們的鄰居——菲律賓就曾經做了一回紮紮實實的「冤大頭」而成了「反面典型」。當年,菲國的許多「海歸派」認定,菲律賓的農業和農村要實現現 代化,必須學習美國經驗,依靠資本的力量來改造落後的小農生產。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大力鼓勵農民土地流轉,積極支持資本下鄉搞規模經營,放手讓跨國公 司和本國資本家控制菲律賓農村和農業生產。在這種形勢下,大量農民成了農業工人。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菲律賓經歷了30年左右的高速發展階段,被 「譽」為有效解決了「三農」問題的「亞洲典範」。

然而,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資本日益替代勞動,農業工人被陸續「炒魷魚」。大量失地和失業農民湧入各類城市,而城市又無法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失 業問題迅速轉化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菲律賓的人才滿世界流浪,女人作為「菲傭」更是成為國家名片。只要一到香港,就可以發現鋪天蓋地的都是菲律賓「保姆」。 菲律賓經濟社會至今仍然是不知何日為止的衰敗態勢,就是「三農」問題引爆的炸彈。

大規模生產與農民就業問題

菲律賓學習美國農業模式得到慘痛教訓,就算中國有朝一日GDP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大哥大」,政府財政富得流油,有錢實現「資本大投入」了, 也不見得就可以推行美國的現代農業模式。因為中國自古就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耕地面積為18.27億畝,人均僅有1.39畝,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 40%。美國現有可耕地約1.52億公頃(1公頃=15畝),牧場5.6億公頃,加在一起,佔世界耕地總面積的13.18%,人均耕地0.66公頃,是世 界人均耕地(0.23公頃)的近3倍。美國不僅地多,而且人少,全國總人口只有3億。其中,農業人口更是微乎其微,大概為600萬人。「吃飯」對中國來講 是「天大的事」,在美國則為「小菜一碟」。為防止化肥、農藥等工業產品對土壤的污染,有些州還頒佈專門法令,讓大量的土地每年有計劃地進行「休耕」以涵養 地力。

美國由於地多人少,農業在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可以大量採用機械化作業,中國農村土地則很難集中。我在湖北省監利縣「駐村」時,發現網市鎮三官村 11組農民聞傳海當年按人口分了27畝地,散在9處,共19塊,最大的2畝,最小的3分。由於耕地不能連片,品種改良、技術推廣、防蟲治病、機械操作、農 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等各項工作步履維艱,規模生產與規模經營根本就無法形成「氣候」。

且不論中國農鄉山村複雜的地形地貌,很難全面推廣美式機械化、規模化、市場化的大農業搞法;就算客觀條件允許中國推行美式農業現代化,用企業化大生 產淘汰家庭式小生產,廣大農村山鄉的數以億計農村勞動力怎麼辦?怎樣妥善解決他們的失業問題?目前,我國農業剩餘勞動力高達1.7億,每年還將新增勞動力 六百多萬,進一步機械化勢必會導致更多農民失業。

我當年在農村當農民之時,家家戶戶都養豬。養豬成為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路徑,牆頭上到處貼的標語也說「要致富,多養豬」。現在的絕大多數農民家庭已 經不養豬了,因為政府以強大的財力支持社會資本興辦規模化的養豬企業,每個萬頭養豬場,均可獲得100萬元的財政補助。在規模化大生產的沉重打擊下,本來 就孤獨無助的弱勢農民便只有接受「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一殘酷現實了。

北京大學潘維教授是我的老朋友,他多年前就曾講過:讓「資本下鄉」集中土地,並號稱這是代表農民的願望和農業的方向;但這只是菲律賓道路,是印度道路,是拉美道路,是資本至上的「主義」。

千萬不要忘記,在中國,家庭承包經營的小生產方式目前仍然還是最重要的就業領域。據農業部統計,以植棉為主業的農村勞動力大約為5292萬人,以種 糧為主業的農村勞動力大約為14726萬人。算大數,佔到全國農村勞動力的一多半。這樣龐大的農民隊伍,主要通過在碎片化的一塊塊承包責任土地上的精耕細 作,來獲取很高的單位產出率,從而維繫全家人基本的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

可以說,我國的農業,不僅耕地產出效率比美國要高得多,而且政治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也都是美國人望塵莫及的。所以,中國的小農生產方式雖然給 人一種原始、落後、碎片化、低效率的感覺,但實際上非常有效地解決了巨大的就業壓力,支持了工業化、城市化建設進程,保障了13億人口的農產品供給,維護 了國家的安全與社會的穩定。

但是,很多人對這一獨具中國特色的農業形勢視而不見,熱衷於推銷以美國經驗為主要內涵的「農業現代化」模式,導致有的職能部門被「迷魂湯」灌頂,照 葫蘆畫瓢甚至是削足適履地規定出我國農業現代化「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因此,也才有了這樣一個邏輯結論:農村土地流轉與規模經營將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 的必由之路與唯一選擇。

在這個邏輯結論的廣泛影響下,一場以土地流轉為過程的運動式的規模經營行動在全國範圍內被強力推進,而國家規定的農民自願、有償和依法的主體性三原則和「適度規模經營」要求則輕而易舉地被遮蔽起來了。

我不知道當前正在一些地方試點的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是不是為日後規模經營的發展「鳴鑼開道」?倘若果真如此,這「玩笑」就可能開大了。

規模經濟一定提高效率嗎

從理論上講,當土地經營面積達到一定規模後,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有可能會迅速提升,因為規模經營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但實踐反覆證明, 一般情況下的規模經營並不見得就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因為農業與工業是兩個內在規律完全不同的產業領域,工業品的加工生產在工廠裡無分日夜晴 雨,也不管春夏秋冬,只要按一定標準便可以程式化反覆操作。農業領域十分特殊,生產過程中的地域性、季節性非常強,極容易遭受地形、地貌、環境、氣候、乾 旱、水澇等自然條件的嚴重制約,很難形成大規模、高標準、統一化的生產態勢,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因地因時制宜地去精細化耕作和節點式管理。這就是農業生產 的客觀規律,違背了這一點,縱使形成了規模經營的局面,往往也是粗放經營、廣種薄收,不一定就比農民家庭式小生產的效益更好。

中農辦主任陳錫文同志也認為:「不是家庭選擇了農業,而是農業選擇了家庭,世界各國概莫能外。」他覺得,「只講土地流轉,不講穩定承包關係和以家庭 經營為基礎是不對的。必須考慮怎樣才能使農民離開土地後生活水平不下降,長遠生計有保障。做不到這一點,就不能迫使農民離開土地。必須立足人多地少的國情 來搞現代化。不能搞大資本下鄉,兼併農戶的土地經營權。」同時,陳錫文表示,穩定農戶的經營主體地位不是維持傳統的小農經濟,而是要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的 基礎上大力發展農民的合作經濟組織,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把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辦起來不經濟的事情辦好。他進一步說,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 度意味著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不顧中國具體國情,忽視農業領域的本質特徵,特別是輕率地把數以億計的農村人口的身家性命置之於城鄉社會「二元」結構下尚屬很不完善的城鎮化,想當 然地用現代工業經營理念謀劃農業,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這是用虛無縹 渺的夢幻概念來構築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道路,說輕點是「食洋不化」的愚蠢,說重點是「禍國殃民」的罪行。

作者為湖北省社科院院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4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