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幫完小小超再去赫斯基肥馬又幫超人家族打工 李華華

2010-7-29  AD






 

和黃(013)旗下嘅赫斯基能源(Husky),招攬咗3名新董事入局。超人李嘉誠請得嘅,當然係猛人!其中大家最熟悉嘅,應該係之前話自己身體唔好、搞到要辭職走人嘅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馬時亨嘞。

華華真係想識吓肥馬位醫生,醫術高明到令肥馬近一年鬼咁精神爽利,做咗中策(235)主席冇耐,o依家又話幫埋誠哥打工。其實肥馬做官之前已經同小小超李澤楷結緣,做過幾年「8號仔」電盈嘅財務總監。肥馬今次撈埋石油,唔知係有小小超推薦吖?定只係同李家特別有緣呢?

另一位新董事係誠哥愛將,現年74歲、曾經喺長實(001)做咗廿年副主席嘅麥理思(George Magnus)。麥理思80年代就幫誠哥打工,o依家仲喺長和做緊非執董。

最後一位就係闊別兩年嘅英國駐港前總領事柏聖文(Stephen Bradley),華華最有印象就係佢成日大鬧港府冇搞好文化保育,又自爆皇后碼頭要拆嗰陣,嬲到想揸架插米字旗嘅遊艇去抗議。咁多意見,做公司董事真係啱晒佢。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60

聽完馬雲再去遊行


2013-07-01 NM
 
 

 

為咗抗衡七一回歸大遊行,政府真係花心神,搞咗個啟德巨蛋「維穩騷」。但原來show前一日,有謝霆鋒同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講創業嘅「鋒雲際會」,都係「維穩騷」系列之一,當日仲吸引咗七千人湧去朝聖。

呢個由霍啟剛做活動召集人嘅《家是香港‧伴你啟航》青年創業論壇,邊有力請得郁咁重量級嘅嘉賓呀,背後梗有阿爺「十卜」啦。當日真係政商界猛人雲集,忙到甩轆嘅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都蒲頭,同場仲有中聯辦副主任王志民、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同一大抽全國政協委員,企到成個台滿晒,「紅光四射」。商界方面,摩根大通證券亞洲區副主席方方都有上台分享。(有運行矣!)台上馬雲同謝霆鋒落力演出,一個耍太極、一個煮嘢食,又講吓「認真工作便輸了」的馬雲式理論,啱晒場內年輕人口胃。唉,政府搵晒猛人出來,無非驚七一遊行太多人,又怕如箭在弦嘅佔領中環會癱瘓香港。之不過,小宗騷後離開時,喺巴士聽到個好清醒嘅市民話:「今日聽完馬雲,聽日(七月一日)再去遊行!」所以話,你估眉精眼企嘅香港人,是傻的嗎?

李根興「爛gag」抽水

除咗馬雲、謝霆鋒同方方,大會仲請咗盛匯商機創辦人李根興做演講嘉賓。同台嘉賓太猛料,講者都要出盡法寶,免得成為「廁所位」。嗱!李根興就醒目呢,因為佢識搵當日最紅嘅馬雲做話題。話說馬雲當日雖然一落機就趕去現場,但都遲咗成個鐘先出現,李根興就喺台上話:「頭先馬雲係搭巴士過嚟,佢喺途中,遇到一個朋友揸林寶堅尼,朋友話為咗唔遲到,所以要開最快嘅跑車!馬雲聽完,就施施然咁講:『如果你真係咁重要,所有人都會等埋你!』」李根興再補充:「為咗見馬雲,我哋由三點等到七點都肯﹗」究竟想暗寸定抽水?佢自己至知啦!

Give me a break踩單車穿梭中環

中環人多車多斜路多,點睇都唔係一個踩單車嘅好地方。但近年金融區喺上班日,不時見到單車喺大街小巷穿梭,不少金融佬受外國行家啟發,提倡踩單車返工,既環保又可以做運動。小宗朋友、中環老金煎餅嘅老闆Brian就係其中一個。Brian係美國人,以前喺灣仔嘅法興證券(香港)返工,當時佢已經喺中環開咗老金煎餅,每日都踩單車穿梭中環灣仔睇鋪。識講普通話、熱愛中國文化嘅Brian興奮道:「我鍾意踩單車,好有Beijing style,中環去灣仔只係七分鐘,唔使錢又方便。」他指踩單車和其他車輛一樣,要遵守交通規則。「喺灣仔,我鍾意踩電車路,無其他車行,好平靜。不過踩電車路要用厚呔,如果唔係條呔好易攝入路軌,好危險。」喺市區踩單車危險性較高,Sky Blue Bikes嘅職員Hugo就推介單車友揀公路車(Road Bike):「中、上環斜路多,呢款車車身較輕,較適合石屎地。」另外,法例規定單車友要戴頭盔,Hugo強調:「單車仲要裝前後燈,前白後紅。喺馬路上,最緊要留意其他車輛,有啲司機會覺得單車慢而唔理單車友嘅安全o架。」

本週街招

近日股市反反覆覆,唔少股票跌到一仆一碌,正所謂「寃有頭債有主」,由是以往經典嘅追債街招又再出現。上月初,詹培忠同阿仔詹劍崙(上),喺中環被貼街招追數;到近日,就到大凌集團(211)嘅張志誠同張浩宏父子(下),俾人喺炮台山「貼堂」。素有「大凌張」之稱嘅張志誠,十幾廿年前喺股壇甚有江湖地位,但因為虧空公司資產,搞到大凌自○四年起被停牌長達八年,坐艇小股東成日跑去港交所示威。直至上年,過完八年抗戰嘅大凌先「奇跡」復牌。睇呢兩張街招,無論擺位、構圖、字樣都好鬼似;咁今次究竟係父債子還,子債父還,定父子債、父子還呢又?

金牙大狀講嘢取消雙辣招

官家為咗增加供應,延長樓花售賣期至三十個月,期限加幅達五成。配合埋買家印花稅等辣招,樓市不難從此進入所謂「下行」階段也。從世界宏觀大局睇,美國聯儲局已有言在先將在下半年開始退市,到出年更逐步結束「量化寬鬆」。果如此,利率會點走法,仲使問阿桂乎?利率上升,樓價會起定跌,當然亦唔使多講矣。發展商莫不挑通眼眉,見到咁嘅形勢,你估佢哋會加快抑或減慢出貨進程吖?現今官府更又延長樓花售賣期以為配合,咁樓市又有乜辦法唔開始「下行」先?怕且怕,呢個增加供應嘅辦法有效過頭,以致個市「下行」過頭,則手尾長矣。取消雙辣招等特殊行政措施,此其時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832

董明珠:我們不是為了賺錢去做事,而是為了把事做好再去賺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8/162180.shtml

董明珠:我們不是為了賺錢去做事,而是為了把事做好再去賺錢
投資人說投資人說

董明珠:我們不是為了賺錢去做事,而是為了把事做好再去賺錢

廠家有廠家的自尊,商家有商家的自尊,都要互相尊重。

本文由投資人說(微信ID:touzirenshuo)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投資人說。

1  堅持自己的原則

那一年,我36歲,辭掉南京的工作來到深圳闖蕩,像大多數人一樣,我那個時候對自己的將來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我只是希望有一個寧靜的工作環境,不求大富大貴,只要能安安穩穩地享受生活就可以了。我從格力的業務員做起,說實話,那時格力是個十足的爛攤子,不僅企業規模小,產品銷路不暢,而且產品存在嚴重質量問題。記得有一次去要債,那個欠債的老板百般耍無賴就是不還錢。我堵了他40多天,才把這件事結束掉。有許多客戶投訴格力空調噪音特別大,他們說,晚上開著格力空調,就像飛機在頭頂不停地盤旋。總之當時就是這麽一個情況,問題多多。

業務員我幹了三年,後來領導讓我管經營部。我當時覺得,要改變格力的頹勢必須要做出變革,而嚴格要求別人的前提必定是嚴格要求自己。後來我才知道,這只是和世俗勢力做鬥爭的開始。

有很多人問我,你一個女性是怎麽堅持下來的,我覺得八個字,女性要自信,要執著,要堅強,要有奉獻的精神,作為我來講,我覺得女性首先不能用性別來作為依賴別人的借口;其次我覺得我們要執著,我的今天不在於你個人是否富有,而在於你能否給中國社會帶來價值,我希望我一生所追求的目標,就是使格力成為世界級的名牌產品,成為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所以我應該有一種奉獻的精神,只有這種奉獻的精神,才可能實現這個目標。

很多人都認為管理難做,認為人與人之間各種關系錯綜複雜,不好管理。事實確定如此嗎?如果說複雜,那也是我們先把事情弄複雜了。發達國家的許多管理制度拿到中國來就失敗,並不是制度本身有問題,而是我們的思維有問題,說白了,就是我們不能真正地堅守原則。

我的理想並不高,當我離開格力的時候,如果公司的員工能夠想念我、回憶我在的時候給他們帶來的東西,我就感到滿足了。

2  做事要正和博弈

我進營銷行業真的非常偶然,其實到現在我還是這麽覺得,我不該做營銷的。而做企業不僅是營銷,不能只把東西賣出去就行了,要看長遠。格力和經銷商合作的原則是忠誠、友善、合作、共同致富,但絕不允許一家經銷商利潤通吃的局面存在。而某些大賣場的思維還停留在‘打我路上過,留下買路錢’的階段,這種模式無非是占有一個地方,而它們的大部分是租賃的房產,如果靠這種經營理念,我到哪里都能搞得起來。

如果你的品質很好,一家大賣場不賣,別人一樣賣。消費者最終會來追尋買你的產品。但是我們很多企業就是沒有意識到,註重產品質量的重要性,僅是在交易的過程當中把產品推出去。為了推出去不斷地在價格上進行較量,最後怎麽辦?那就偷工減料,進入一個惡性的經營環境當中。

這種矛盾,並不是個人之間的矛盾,而是觀念的矛盾。格力始終把消費者利益擺在第一位,而不是今天賣一個低價產品,就認為我的價格最低,我是最好的。同時,也給大家提醒,只要每個人都用誠信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那麽你就可能是贏家。

我認為大賣場壟斷是不成立的,不符合市場規律,否則格力也不會退出大賣場。說來說去,品質好才有話語權,才能和他們“叫板”。

我覺得,正和博弈的首要任務就是尋找誌同道合者,看看彼此的理念和價值觀是否相同。企業與企業之間,能不能合作最基本的應該是彼此之間能否達成一個共識,而這個共識的存在是需要前提的,比如說彼此間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是否相同,如果經營理念和價值觀都不同,那就很難談得上合作。

一旦認清了誰是我們的朋友,誰不是我們的朋友,要實現正和,就要像維護自己的利益一樣來維護對方的利益。如果不能維護對方利益的人,彼此之間的合作也就無從談起。廠家有廠家的自尊,商家有商家的自尊,都要互相尊重。

3  僥幸與投機在這里都不管用

福特並不是為了賺錢而去造汽車,他是因為“要每一個美國人都能開上福特汽車”這個夢想而賺到了錢。在聰明人居多的美國,只有一個發明汽車的福特,這非常值得我們反思。

對於格力,我的目標很清晰,格力品牌不屬於我個人,也不屬於珠海市,我認為是它屬於中國人,我把它看成是中國人的品牌,打造成世界品牌。當然,我們的奮鬥目標離我們所達到的目標還有距離。

工業與商業是不同的。這是一座用思想與汗水、一個零件一個零件構造起來的大廈。大廈的高度,取決於地基的牢固程度。因此,僥幸與投機在這里都不管用,只有秉承一種“工業精神”,朝著理想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才能走向未來。

在我們這個領域,僅僅營銷還不夠,產品才是第一。其實,從廣義上來說,“營銷”是包含“產品”這個概念的。而質量是一個產品銷售的前提,任何一個產品,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質量,才有可能賣個好價格,才敢跟渠道大戶叫板,才敢說花錢的廣告促銷比不上消費者的口碑促銷。在產品制造上,格力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設計理念,那就是不拿消費者當試驗品。在設計中,格力堅持這個原則,新產品設計出來以後,必須經過試生產,長期運轉實驗、重新設計等長時間的試驗過程,質量過關才能正式生產並投放市場。

我們和其他國有企業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在經營中,堅持原則,沒有私利,把國企當作自己的企業來做。不可否認,體制會影響到企業的持續發展,但如果經營者有一個好的心態,不管企業是國有還是私有,都把它做好,體制就不再是問題,也就不會影響經營。

只要你堅持一個正義的東西,你就能夠成功,這是我走過的路總結出來的。我們也進行了很多博弈,可以說正義和邪惡的較量,很多人是既得利益,如果剝奪之後他跟你是生死的較量。不過一個健康的企業,不應該憑借個人魅力來發展。雖然中國的很多企業,其初始的成功都要歸功於某個人的能力和魅力,但恰恰是這種靠個人能力把企業做大的方式,阻礙了企業的持續發展,也導致了中國企業“富不過三代”的怪現象。

中國人的思維里本來就有著英雄主義的因子,喜歡把成功的原因歸結到一個人或幾個人的身上,而忽視了更多在背後默默無聞地工作著的人們。我覺得最正確的思維是企業領導要帶頭講奉獻,在工作上永遠不要滿足,但在生活上要學會知足,國有企業的領導如果沒有這一精神支撐就會失去平衡。許多企業家之所以出問題就是太強化個人的利益,而淡化了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一個人如果一輩子都沒經受過挫折,就算不上成熟。企業也是這樣,一個企業如果在發展的過程中,沒有經歷過幾次危機事件,那它就無法壯大為可以經受任何風雨的大企業。只不過,有的企業在危機面前轟然倒塌,有的企業卻能夠渡過難關,繼續發展。

無論在什麽崗位,坐什麽位置上,我總有一種緊迫感,我認為你要每天發現自己的問題,不斷地去總結,那你才能成功,即使成功,我也認為那是新的開始,並不是永遠的成功,因為別人也在進步,別人也在往前走。所以,活到老,學到老!

原則管理品質為王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06

鋼鐵再去產能5000萬噸,將徹底取締地條鋼

“2016年鋼鐵價格整體上呈現觸底反彈,尤其是在三四月份和下半年的兩輪大上漲行情中,對此去產能的貢獻可以說是排在第一位的。”卓創資訊分析師畢紅兵對第一財經表示。

繼煤炭去產能工作會議召開後,27日,發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在京召開鋼鐵去產能工作會議。確保完成5000萬噸左右的去產能任務,密切關註鋼材市場價格、防止市場出現大起大落情況,徹底取締“地條鋼”成為2017年深化鋼鐵去產能的三個關鍵。

至此,2017年鋼鐵去產能的具體部署已經完成,“地條鋼”、“僵屍企業”、新增產能等成為今年鋼鐵去產能的重要抓手。

防止鋼鐵價格大漲大跌

作為鋼鐵去產能的深化之年,2017年要化解過剩產能5000萬噸左右、有效處置“僵屍企業”、淘汰落後產能、上半年徹底取締“地條鋼”等。

上述會議指出,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基本面仍然沒有改變,價格恢複性上漲、效益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的任務依然艱巨。

第一財經獲悉,2016年全年退出鋼鐵產能超過6500萬噸,煤炭產能超過2.9億噸,鋼鐵、煤炭去產能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與此同時,受去產能影響,鋼鐵、煤炭價格均較2016年年初有大幅度增長,主要品種較去年初價格漲幅超50%。

以河北唐山的三級螺紋鋼為例,其3月27日的價格是每噸3650元,相比2016年年初每噸1800元的水平,以及2016年3月27日的每噸2200元左右的水平,漲幅較高。

價格的提升,使“苦熬寒冬”許久的鋼鐵企業效益得到改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統計,去年大中型鋼鐵企業一舉扭轉2015年大幅虧損的局面,並在全年實現了合計300億元的稅前利潤。其中,寶武鋼鐵2016年稅前利潤達70億元,比2015年稅前虧損大幅改善。

意達鋼材信息網研究中心主任薛和平撰文表示,全國鋼鐵行業將從2015年的虧損645億元,到去年盈利360億元~400億元,同比增加絕對值1000億元以上;行業盈利86戶左右,占統計總戶數的87%。

第一財經從多家研究機構獲悉,今年主要鋼鐵品種價格將會低於2016年、高於2015年。

與此前的煤價過快上漲一樣,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鋼價的急劇拉升也引起了調控部門的關註。

數據顯示,鋼鐵最大鋼種螺紋鋼方面,截至2月15日,SHFE螺紋鋼報收3391元/噸,雖然未達到2016年12月創下的最高點,但是較2月3日,也就是春節後第一天報收價(3113元/噸)上漲8.93%。與2017年開年第一個工作日1月3日報收價2851元/噸相比,上漲幅度更是高達18.94%。

不過在此次會議上,發改委明確表示,不允許鋼鐵價格出現大漲大跌情況。

難點在於企業轉型、人員安置

今年全年鋼鐵去產能5000萬噸的目標比去年有所調高,業內普遍認為2017年鋼鐵行業去產能難度依然存在。

畢紅兵表示,今年去產能的難點,在於企業如何能夠有序退出和轉型以及人員的安置。“通過2016年一年的鋼鐵過剩產能退出,已經為今年做出了示範效果,在國家的有力政策支持下,相信今年去產能任務會如期完成。”

冶金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劉海民對媒體表示,對於未來鋼鐵行業的發展,首先要解決的是行業市場失靈、企業大虧損的問題,國有企業養“僵屍”的機制必須要改變;同時必須堅持嚴格的執法,行政力量要抓緊;通過企業兼並重組,形成區域市場的有序競爭的結構,同時也要鼓勵適當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上述會議指出,在今年推進鋼鐵去產能工作中,一是堅定不移處置“僵屍企業”,二是堅決依法取締“地條鋼”,三是切實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四是徹底退出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的產能,五是統籌推進化解產能和結構調整工作。

自去年下半年起,多年來屢禁不絕的“地條鋼”遭到全面清除,相關政策文件相繼出臺對其進行打壓。同時監管部門還設置了“地條鋼”清除期限,2017年6月底之前,“地條鋼”必須徹底清除。

長期以來,“地條鋼”及其制品因無法保證質量,對建築工程安全造成了極大威脅。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樂江本月曾公開表示,中國8億噸鋼產能,還有1億多噸的地條鋼產能,縱容“地條鋼”將使劣幣驅逐良幣。“如果這些鋼材上了高速公路,上了水壩和高層建築,一定禍害無窮。”

打擊“地條鋼”是今年去產能工作中的“額外任務”。工信部部長苗圩此前曾明確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化解5000萬噸鋼鐵過剩產能的目標,並不包括“地條鋼”。

上述會議認為, 2016年,鋼鐵去產能工作初戰告捷,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年度目標任務提前超額完成,行業生產經營狀況明顯好轉,行業發展環境明顯改善,為下一步深入推進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93

專訪鐘偉: 金融監管應先去泡沫、去空轉、再去杠桿

股市、債市等市場負面情緒交織,有關經濟基本面、監管新趨勢的爭論日趨激烈。在複雜的金融市場中,監管政策本身成為影響市場的監管因素。如何避免防風險措施引發新的風險,已經成為監管層和市場各方共同關註的問題。

長沙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貨幣穩健中性與金融監管“強監管、去杠桿”的政策疊加效果是市場整體偏緊,不過年內中國總體上呈現“縮表”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在委外、同業等業務表現激進的金融機構,可能會出現局部縮表的跡象。

他認為,金融去杠桿包含三個層次,一是去金融泡沫,將虛高的資產價格泡沫和金融創新泡沫先剔除掉;二是去金融空轉,一段時間以來金融機構之間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金融空轉;第三層才是去金融杠桿。如果金融去杠桿能夠抓住去金融泡沫、去金融空轉、去金融杠桿,充實金融機構資本實力,多管齊下,金融去杠桿和維持經濟穩定增長之間的關系就可以並行不悖。

第一財經:“金融去杠桿”是當前監管政策的重要取向,央行加強宏觀審慎政策、銀監會對“三套利”、“四不當”專項檢查、保監會整治險資運用風險、證監會對證券市場亂象加大打擊,四個方面的政策疊加,市場對宏觀金融存在一定擔憂。一是擔心貨幣政策穩健中性和監管政策疊加,對實體經濟的融資收緊累及宏觀經濟;二是認為金融市場整體流動性偏緊,債市風險加大,小型流動性危機發生風險上升;三是憂慮銀行理財和保險資金等投資於股票市場資金離開市場,引發股市下行。如何看待當前金融去杠桿的節奏、力度和可能的疊加影響?

鐘偉:貨幣穩健中性與金融監管“強監管、去杠桿”的搭配效果是政策整體偏緊。

年初以來有兩大明顯的特點,第一,貨幣政策名義上中性偏穩健,但是特別強調宏觀審慎MPA框架的確立和執行,而且給出的執行時間特別著急。第二,強調穿透式監管,集中指向過去兩三年對風險監控比較淡漠、以監管套利為主的所謂“金融創新”。跨部門監管的薄弱環節中存在監管套利的部位、傳統已經納入監管但執行不到位的部位,以及資金沒有流入實體經濟、在金融機構之間空轉的部位,都是強監管著重指向的部位。

由於貨幣緊、監管緊,市場流動性也一直偏緊。觀察十年期國債,市場流動性相當緊張,再加上M2增速不斷回落,整個市場對未來的流動性存在憂慮。不過,考慮到4月份之後物價水平穩中有落的趨勢,以及監管和貨幣政策執行會根據市場的反應而有所調整這兩個可能性的話,下半年雖然是流動性偏緊,但可能會有改觀。

以物價為例,國際油價可能穩中偏弱,從消費品當中最為典型的豬肉價格來看,可能也會出現穩中有落的趨勢。如果油價和豬肉都向下,那麽預計到第四季度CPI、PPI雙向下的跡象就會非常明顯。。加之增長新動能不足、美中兩國加息節奏或慢於預期。

從股市來看,銀行委外資金、保險萬能險的資金流入股市,目前處處受到限制,不過這只是A股市場調整的原因之一。A股市場的調整有很多種的影響因素,不能單純的歸結為銀行委外和保險萬能險資金流出股市。總體來看,“強監管+穩貨幣”,以及其他各種因素疊加起來,A股市場資產價格是在穩中有落。但若比較美股及A股的估值水平、A股越來越多的藍籌股已值得價值投資者關註。、

事實上,今年年初到現在,中國的樓市、股市、債市、收藏品等幾乎全部的資產價格都處於下滑的狀態。就目前而言,金融資產價格總體向下的這個趨勢,沒有改變。

第一財經:上市公司2017年一季報已全部披露完畢,A股近兩個報告期營收增速和利潤增速均大幅提升。同時,也有機構提出,3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顯示,利潤增速已經開始向下,這是拐點的出現,是周期下行的開始。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盈利回升的原因?這種回升是否可持續?如何看待拐點和趨勢?如何看待經濟基本面?

鐘偉:從一季報來判斷以4月份為標誌上市公司的業績是不是出現了拐點,這是試圖用短周期的結論去判斷一個長周期的趨勢,從方法論上看是比較困難的。

如果我們不是用高頻而是用低頻的數據去看一個周期的過程,大概可以看到,2016年以來中國GDP增速確實出現了穩中趨好的跡象。從實體經濟回報來看,工業增加值、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以及每百元主營業務利潤率,都明顯的改善;從金融機構的情況來看,以商業銀行為例,2016年利潤也出現探底企穩的跡象,風險釋放相對充分。

貨幣周期之後,就是企業盈利改善周期,然後是通脹上升周期。所以,當全球流動性、尤其是美國和中國不再“放水”,甚至有所回撤的時候,企業盈利仍是弱周期,資產價格上行受到很大壓力。

從今年全年情況來看,上市公司當中,預計非金融的實體企業、服務型的企業總體盈利相對平穩,四個季度差異不會特別大,下半年利潤增速弱於上半年。銀、證、保等金融機構的利潤增長也不容樂觀,金融行業增加值對GDP占比處於歷史高位、預計金融機構的財報在上市公司當中會比較令人失望。

第一財經:當前中美央行都在加息、“縮表”,有機構人士提出,美國的加息和縮表是趨勢性的,中國則更多地是利用小周期複蘇的契機擠泡沫、強監管、降風險、去杠桿,同時也表現出強烈的政治周期色彩。另外,全球範圍內正在掀起“減稅潮”,各國都希望借助財稅政策增強本土制造業和整體經濟競爭力,減稅潮或將提振長期經濟增長。這些外部因素對中國經濟和金融穩定有何影響?

鐘偉:熱點很多,真假需要辨別。當前關於美國和中國的加息、“縮表”,中美之間就減稅展開的一些協調,以及“百日計劃”等等,都是當前的熱點。我們需要非常謹慎地看待這些討論當中哪些是真實的,哪些又未必是真實的。

首先,強勢美元和人民幣匯率企穩,美國、中國利率水平上升,這些標誌本身是讓人樂觀的,還讓人悲觀的?美國2014年底嘗試退出量化寬松,2016年開始嘗試加息,這說明美國的增長、物價和就業都有了比較大的改觀。中國也一樣。看季度增長、實體經濟改善,以及中國走出通縮周期,中國從今年年初到現在出現了匯率利率雙穩、穩中雙升的跡象。這也顯示中國實體經濟也出現了穩中向好的趨勢。所以,加息本身體現出的是一個好消息。

第二,美國現在進行的加息與縮表,加息是真實的,但縮表還不是“進行時”。“縮表”本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可能會意味著整體流動性的收緊,所以可能需要美國的股票、債券等資產價格有穩定良好表現的時候才能“縮表”,否則“縮表”時機選擇就會變得很困難。再考慮到耶倫主掌美聯儲的政治周期,我相信“縮表”對耶倫和當下的美聯儲來講,只要在耶倫卸任之前適當啟動縮表即可,並沒有特別緊迫的需求。所以加息是真實的,縮表是意願性的。

中國問題類似。在中國加息實際上是市場利率的推升,中央銀行並沒有“有意而為之”的加息。但隨著經濟增速回穩、物價回升,貨幣以及監管政策基調的變化,都導致市場利率上行。那這是一個跟隨式、被動式的加息。就國內的縮表來看,則略微言過其實。中國整體金融體系只是增速放緩,縮表並不明顯。對於委外、同業等這些業務比較激進的金融機構,偏離傳統金融機構、業務比較遙遠的金融機構,可能會出現局部縮表。但縮表這個問題在中國被誇大。

第三,減稅的問題。特朗普已經公布減稅計劃,這給其他國家帶來壓力,但是美國減稅並不意味著中國具有同樣的減稅能力。中國稅制一個根本性的缺陷是企業稅負過重、居民稅負過輕,因此未來唯一的改革方向就是減輕企業稅負,同時,為了維持中央財稅汲取能力的相對穩定,只能向家庭和個人加稅。無論如何、中國主動釋放金融風險、都大大有益於吸收主要源於美國的外部沖擊。。

第一財經:目前由央行牽頭、三會參與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監管辦法還在研究制定中,不過三會對各自管轄範圍內的問題業務已經啟動監管。如何看待一行三會在金融監管方面的協同性?你認為應如何搭建符合當前金融市場特征的監管框架?

鐘偉:首先,習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世界上金融監管沒有最好的體系,只有管用和不管用的體系,沒有必要去照搬照抄國外的現成的框架,要走中國自己的路。這是意有所指的,這是對於國內學界、官員以為中國能夠照搬照抄英國模式等等,進行的一種回應。我認為,中國會走自己的路,會選擇一條面向未來的、實用型的道路。

第二,大資管監管框架的出臺,將是一行三會協調監管有效性的一個試金石。大資管框架已經討論醞釀很久,但並沒有具體的辦法出臺。這反映出央行牽頭三會參與、穿透式監管,同時協調本位利益、部門利益,統一行文,這樣的方式在資管領域都非常艱難。所以,如果在一行三會協調之下能夠順利地出臺一個框架性的、並行不悖的、不留監管漏洞的法律文件,那就意味著新的宏觀審慎的、穿透式的監管框架,大概確定了。

未來不會是現在習以為常討論的三會是不是該合並、超級央行或超級“央媽”是不是該出現等問題,這些都是比較理想化的討論。比較現實的討論應該是,未來在一行三會就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及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方面,能不能夠協同作為、打破部門利益和部門成見,相互合作,使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監管和貨幣政策之間,既不過分相互重疊,又不留下過多相互沖突的空白地帶,形成一個監管和貨幣政策的合力。

第一財經:當前的強監管、去杠桿,泡沫擠出效果明顯,但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市場恐慌。如何在金融去杠桿的同時,還能夠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推進市場改革?如何平衡三者的關系?

鐘偉:關於推進金融去杠桿和維持穩定的經濟增長,就中國經濟總體杠桿率而言、金融部門杠桿率大致在20%、遠低於企業及地方政府的杠桿率。金融去杠桿的說法有些奇怪。首先,應當對過去的金融創新進行反思,金融創新要實不要虛。過去一段時間,包括影子銀行系統、“互聯網+”等金融創新,泡沫的成分是比較多的,結果導致比較嚴重的金融空轉和風險的放大。對金融機構本身和對實體經濟都有一定的破壞力。另外,金融去杠桿要維持金融的回報和實體的回報大致平衡。如果金融機構的回報、資產價格的膨脹超出了實體經濟的回報,這樣的話,持續投入實體經濟的創新和成長是不會有後續動力的。

第二,金融去杠桿包含三個層次,先去泡沫、再去空轉,最後才是金融去杠桿。第一層要去金融泡沫,將虛高的資產價格泡沫和金融創新泡沫先剔除掉。第二層,金融去杠桿還意味著去空轉。金融機構之間資金流轉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做過頭,金融體系為實體經濟服務較少、委外及萬能險及其他股市亂象,金融機構之間出現比較嚴重的金融空轉,這就形成比較嚴重的問題。第三層,才是金融去杠桿。金融去杠桿,不僅需要商業銀行對支付規模的擴張持理性的態度和不斷充實資本的實力,同時也要切實考慮為金融機構補充資本,為金融機構通過內延和外延的補充資本創造更多的渠道。

目前的商業銀行市盈率和市凈率都非常低,如果期待作為金融機構主體的商業銀行能夠去杠桿,那麽它在去杠桿的同時能不能夠充實資本,也是一個可以思考的路徑。

比如財政部能不能夠發行一些專項國債,用於充實國有大銀行的資本金。因為目前國有大銀行市凈率不到1倍,在市場上連優先股都很難發得出來。如果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這些國債用於購買大銀行的優先股的話,只要優先股的股息回報比財政部的發行特別國債的利率高,那麽這對財政和商業銀行體系都是一個好事。

如果金融去杠桿能夠抓住去金融泡沫、去金融空轉、去金融杠桿,充實金融機構資本實力,多管齊下的話,金融去杠桿和維持經濟穩定增長之間的關系就可以並行不悖。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6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