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策」之選張大中:國美董事會局變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10/yMMDAwMDIyNTYyMg.html

在參加完下午的董事局會議後,前任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陳曉給本報記者發來了一條短信,算是自己的離別留言:

「人生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是生活!因為我們的一切快樂,我們的一切幸福,我們的一切希望都和生活聯繫在一起。祝幸福快樂每一天!」

陳曉打算步入自己「最寶貴」的退休生活。而他的繼任者,一位三年前拿到36.5億元現金退隱江湖的大佬——大中電器前董事長張大中——卻被黃光裕家族請出來執掌國美電器,命運總是如此的巧合。

3月9日,國美電器在香港聯交所發佈公告稱,國美電器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執行委員會成員兼主席陳曉,以個人原因,辭任國美電器董事會主席等一系列職位。取代陳曉的張大中,將擔任國美電器董事會主席、非執行董事。

同時,國美電器副總裁兼執行董事孫一丁,將辭任其在國美電器董事會的任職。與之相對,李港衛將出任國美電器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此外,公告內容稱,根據上市公司第3.05條規定,鄒曉春已獲認國美電器授權代表以取代陳曉此前的職責。所有公告內容,自2011年3月10日生效。

黃光裕家族的代表告訴本報記者,「陳曉的離開是以不影響到公司管理層的穩定為前提的,而張大中出任董事局主席則是股東都能接受的結果。」

一位將要離開國美電器的高管則表示,「在陳總離開後,國美電器本來有三種方案可以選擇,但是大股東選擇了一個中策,如果處理不好這又是一個混亂的開始,顯然大股東已經失去了對管理層的信任,不過這也是黃光裕個人性格的體現。」

已經離開國美電器的陳曉則發短信告訴本報記者,「謝謝過往的支持和關心,日後我們可以找時間來聊聊國美的事情,這裡面充滿了故事。」

「陳曉出局是唯一選擇」

「陳曉出局是唯一選擇」,這是國美電器控制權爭奪初期,國美電器大股東一方對本報記者的表態。時隔8個月,此言一語成讖。

2010年7月19日,為了避免國美電器內部控制權爭奪,國美電器大股東一方的代表,曾經為陳曉開出了6億元左右的價碼,以收購其持有或與之有關聯的國美電器約2%的股份,但是,陳曉拒絕接受該價碼。隨後,國美電器控制權之爭爆發。

對於陳曉如此短時間即離職,消息人士稱,經歷了長時間的談判。實際上,到了2011年底左右,讓陳曉離職,已經成為國美電器大股東和二股東貝恩資本的共識。

不過,上述消息人士稱,「由於涉及國美電器大股東、貝恩資本、陳曉的三方談判,與各自利益相關,因此,最終談判結果遲遲未定。」

2月23日,兩名中關村(000931.SZ)股民訴黃光裕「內幕交易賠償案」,由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同日,上述消息人士稱,「陳曉去職國美電器事宜,已經被確認,最遲的時間不會拖過國美電器3月底的財報公佈時間」。

作為對國美電器大股東和貝恩資本的妥協,陳曉去職國美電器獲得何種利益補償?消息人士稱,「陳曉會獲得一定的補償。但是,他現在與雙方的談判價碼已經失去,補償的金額不會太多。」

對於未來陳曉的職業方向,陳曉自稱,將「以生活為重,多陪家人」,但是,有不確證的消息稱,陳曉有意願獨立創業,進入家居建材連鎖行業。

大股東選擇「中策」

「其實從去年8月開始,黃光裕家族就與張大中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而且有一個團隊在撮合雙方的合作,但是張大中在這個時候接受黃家的委託出任董事局主席,的確是有些出人意料。」有國美電器內部人士如是告訴本報記者。

接近張大中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其實今年春節前杜鵑就與張大中達成了初步的合作協議,不過張大中只答應進行過渡性的人事安排。」

消息人士透露,國美電器上週已在高層範圍內通報張大中將出任國美電器董事長的消息,3月8日是陳曉在國美電器的最後一天,據稱陳曉離開鵬潤大廈時有些蕭索。目前,國美電器已由杜鵑和周亞飛全面掌控。

張大中出任董事局主席,卻是非執行董事,這也意味著其並不會參與具體的公司經營管理,這與陳曉此前的位置截然不同。

對此,國美電器內部人士表示,「這是大股東在短期內無法找到合適人選的無奈之舉,其實如果完全從公司運營穩定角度出發,完全可以有更合適的選擇,那就是讓現任總裁王俊洲出任董事局主席。」

據悉,在去年11月貝恩投資與黃光裕家族達成諒解備忘錄後,確定陳曉要在未來一年內離開,黃光裕家族就一直在尋找接替陳曉的合適人選:包括黃光裕的妹夫張志銘,當然也包括張大中。

黃光裕的私人法律顧問鄒曉春,亦曾是黃家最為看好的人選,但由於其缺乏零售行業的管理運營經驗,遭到了除大股東之外所有股東的一致反對。

在這樣的情況下,王俊洲曾被認為是雙方都能接受的合適人選。然而在黃光裕家族看來,王俊洲曾經協助陳曉引進貝恩投資,並在2010年多次重要表決中站在陳曉一方。這樣的王俊洲顯然無法獲得黃家的充分信任。

據悉,去年7月身陷囹圄的黃光裕曾經給國美電器管理層發來一封信,要求陳曉、王俊洲、魏秋立和孫一丁全體辭職,雖然在國美內戰公開化後,黃光裕家族也改變策略,只將矛頭瞄準陳曉一人,但是其對王俊洲等高管的信任已經喪失。

消息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在諒解備忘錄簽署後,國美電器高管也曾表示要維持管理層的穩定,但是這被高管看作是黃光裕的緩兵之計,按照他的性格,往往會選擇報復背叛過自己的部下,而這次張大中出山雖然是為了維持大局,但也面臨著非常艱難的情況。」

據悉,王俊洲2001年從大中電器出走加盟國美,就是因為與張大中不和,而2007年國美收購大中,也被外界看作是王俊洲的一次成功的復仇。但現在黃光裕家族讓張大中回來收拾殘局,王俊洲就面臨著非常被動的局面。

國美電器高管表示,「張大中出任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對於貝恩投資等有關各方是勉強可以接受的中策,總比鄒曉春接任要好,但是如果張大中與現有管理層的矛盾激化,那麼也將是新混亂的開始,除非大股東承諾在過渡完成後讓王俊洲等接任,但是顯然大股東是不會答應的。」

上述國美高管還表示,已經60多歲的張大中此前並沒有掌管全國性連鎖的經驗,而且從未在上市公司任職。但現在從大股東利益角度出發,只能選張。「因為在大股東看來,現有的管理層還是可能與貝恩投資聯合對付自己,因為他們依然在董事局擁有相對多數席位。」

蘇寧電器副董事長孫為民表示,「這是個非常奇怪的人事變動,一個退休的人怎麼可能來執掌這麼大的企業呢?」

國美高管的兩難選擇

在這次國美電器董事局的改組中,原執行董事孫一丁辭去了執行董事的職位,而保留了行政副總裁的位置,然而這並非意味著大股東已經成功挽留了孫一丁。

孫一丁此前曾表示出陳曉離開就會離開的想法,有國美電器內部人士表示,「現在對於這些高管來說,陳曉的離開讓他們進入了兩難境地,走或者留都將是很困難的。」

該 人士表示,「去年8月大股東與陳曉的矛盾公開化後,國美內部會議就讓高管自覺站隊。雖然大多數高管表面上站到了陳曉和貝恩投資的一邊,但是他們也對大股東 可能的反撲感到擔憂,尤其在大股東與貝恩投資達成協議、陳曉決定離開後,這些曾經公開表態支持陳曉和董事局的高管處境就非常尷尬了。」

有消息人士表示,「這些高管其實成為了最大的失敗者,按照大股東曾經的說法,這些人以後無法在江湖上混了,誰也無法接受為了個人利益背叛大股東的高管。」

然而如果這些高管選擇留下來,那麼其面對的局面也非常複雜,雖然大股東現在承諾將保留2009年7月推出的股權激勵計劃,既往不咎。但是王俊洲未能如願接任董事局主席——已經預示著大股東對這些高管失去了信任。

對於孫一丁以家庭原因辭掉執行董事職位的說法,一位國美電器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如果連副總裁也免去,那就相當於開除了,其實孫總是肯定要離開的,其負責的連鎖網絡拓展業務現在實際上已經由副總裁李俊濤接任了。」

據上述國美人士透露,多年來受到冷落的李俊濤更是將這次國美地震作為自己重新進入核心層甚至董事局的機會。早在2007年,李俊濤一直被看作是國美電器的二號人物,其進入國美跟隨黃光裕已有20多年。

然而最為關鍵的還是王俊洲的去留問題,王俊洲其實在媒體面前從未明確表示過其在國美內戰中的傾向性,目的就是要保持相對獨立的地位,然而在黃光裕家族看來其依然是不可信的。

而黃光裕家族的代表指出,張大中出任董事局主席,王俊洲主管經營,這種利益博弈造成的平衡,將可能維持相對的平穩過渡。

陳曉在去年12月9日曾表示,「未來我會選擇離開的,但不是現在,否則我與我的團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3月9日,在離開鵬潤大廈時陳曉顯得有些落寞。儘管以陳曉為首的管理層過去大半年的努力還是讓國美電器的管理架構有了一定的變化,陳曉也兌現了「國美電器再也不可能回到19個月前狀態」的承諾。

消息人士告訴記者,「表面上看來陳曉是要離開了,甚至是兩大股東利益博弈的犧牲品,但是大股東方面做出的讓步也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即便 陳曉離開後,國美電器再也不是大股東一言堂的絕對控制狀態了,不僅董事局內有貝恩投資不同的聲音,而且對職業高管團隊的股權激勵也得到了保留。」

董事會局變

陳曉去職、張大中入替,孫一丁離開董事會等因素,使得國美電器董事會格局,又出現新的變化。

在去年12月17日黃燕虹和鄒曉春進入國美電器董事局後,國美電器董事局的席位增加到13人,其中王俊洲、伍建華、魏秋立、鄒曉春、陳曉和孫一丁等6位為執行董事,而貝恩投資的3位代表和黃燕虹等4位為非執行董事,另外設立3位獨立非執行董事,總體是6+4+3的結構。

然而這次董事局改組後,國美電器的執行董事減少了兩位,而非執行董事和獨立董事則各增加一位,這位董事局架構就變成了「4+5+4」的局面,來自管理層的董事席位減少,這也是大股東對管理層權力的一種限制。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格局,接近國美電器股東一方的上述人士稱,「過去的國美電器控制權之爭,使得國美電器管理層佔董事會席位太多的問題凸顯,之所以要減少管理層在董事會的席位,目的在於減少內部人控制的風險,使得公司治理結構更合理,也算對所有股東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對於新加入的張大中,普遍被認為是國美電器大股東一方的代表。

對於李港衛在董事會中的偏向,上述接近國美電器大股東的人士的表態曖昧。該人士稱,李港衛未必與貝恩資本的意見接近,不過,從其身份判斷,也不能說一定是大股東一方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0

黃家「復辟」:國美董事會裡的多數派

陳曉已然告別,而張大中仍未進駐國美總部鵬潤大廈。

3月10日,已經開始「幸福生活」的陳曉身在香港,而新任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張大中,則仍在巴西出差。

不過,在國美電器的權力中樞——董事會,一場權力變局已經悄然完成。但對於這場國美電器爭奪大戲而言,此次董事局變陣,仍只是一個中途站。

因為,截至目前,貝恩期待的利益仍未兌現。

管理層式微

國美電器管理層一覽
主席 張大中  
副總裁 孫一丁 陳曉陣營
主要股東 黃光裕  
董事會成員
張大中 主席兼非執行董事 黃光裕陣營
王俊洲 總裁兼執行董事 搖擺陣營
鄒曉春 執行董事 黃光裕陣營
伍健華 執行董事 黃光裕陣營
魏秋立 執行董事 搖擺陣營
黃燕虹 非執行董事 黃光裕陣營
竺稼 非執行董事 貝恩陣營
Ian Andrew Reynolds 非執行董事 貝恩陣營
王勵弘 非執行董事 貝恩陣營
Thomas Joseph Manning 獨立非執行董事 貝恩陣營
史習平 獨立非執行董事 搖擺陣營
陳玉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黃光裕陣營
李港衛 獨立非執行董事 安永 黃光裕陣營
司徒炯培 董秘  

在陳曉(執行董事)、孫一丁(執行董事)離開國美電器董事局之後,張大中(非執行董事)和來自安永的李港衛(獨立董事)取而代之。雖然,董事會席位依然維持在13席,但是,執行董事、非執行董事和獨立非執行董事的席位分配,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陳曉時代,國美電器管理層一度形成了左右董事會格局之勢。當時,國美電器的11名董事中,共有陳曉、王俊洲、魏秋立、孫一丁四名來自管理層的董事,佔比35.36%。另外一名執行董事伍健華,並不參與上市公司的日常運營。

但2010年12月17日,在黃燕虹(非執行董事)和鄒曉春(執行董事)進入國美電器董事會後,董事會席位增加至13個,上述4名董事的佔比下降至30.76%。作為執行董事的鄒曉春出任國美負責法務的副總裁,同樣較少介入上市公司的日常運營。

而此番,隨著陳曉、孫一丁被張大中、李港衛替代,來自管理層的董事進一步減少為2人,佔比下降至15.38%。

一位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稱,來自管理層的董事席位減少,是大股東對管理層權力的一種限制,也是大股東在陳黃之戰後為了保障自身利益而精心設計的新格局。

據稱,在現有的兩名來自管理層的董事中,魏秋立從去年8月中旬就開始長期休假,如今,來自管理層的董事,只有總裁王俊洲依然在董事局發揮作用。

大股東掌權

通過此前對國美電器董事局的一系列調整,大股東黃光裕家族,正在大幅收復失地。

2010年9月,國美電器的11名董事分別為,執行董事陳曉、孫一丁;非執行董事竺稼、王勵弘、Ian,獨立董事Thomas Joseph Manning;執行董事伍健華,獨立董事陳玉生;執行董事王俊洲、魏秋立,獨立董事史習平。

其中,陳曉和孫一丁,可稱為「陳曉陣營」,2人;竺稼、王勵弘、Ian和Thomas Joseph Manning,可稱為「貝恩陣營」,4人;伍健華和陳玉生,可稱為「黃家陣營」,2人;而王俊洲、魏秋立和史習平,則屬於一個「搖擺陣營」,3人。

在各個陣營中,又以「貝恩陣營」人數最多,且聯合其它陣營的能力最強。「黃家陣營」和「陳曉陣營」,人數均僅有2個,但「陳曉陣營」包括一個董事局主席,而且2人皆是核心管理層,與「貝恩陣營」的關係也最為緊密。相比之下,「黃家陣營」的影響力最弱。

2010年12月17日,國美電器董事會擴容至13人,鄒曉春、黃燕虹進入董事會。由此,「黃家陣營」的人數上升至4人,相比「貝恩、陳曉陣營」的6人,仍有較大劣勢。

那麼,3月9日進入國美電器董事會的張大中和李港衛,將給上述幾大陣營的力量對比帶來怎樣的變化?

張大中,目前已經被普 遍認定為黃家的代言人。而李港衛,1992年就開始作為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中國零售及消費品行業的主管合夥人,是黃光裕、杜鵑夫婦,以及國美電器前財務總監 周亞飛的老朋友,在安永期間,其還直接參與了國美電器的香港紅籌股上市,2009年,安永便成為國美電器上市公司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而在黃光裕出事後, 對國美財務進行核查的,也是安永。在上述知情人看來,他也是大股東的代表。

一位國美高管還對本報記者稱,「陳玉生和史習平,也是大股東當初提名的獨立董事,其與黃光裕家族的關係也非常密切,其中,陳玉生去年還作為中間人,幫黃光裕家族與貝恩投資建立了直接聯繫。」

若果真如此,在國美電器董事會的13名董事中,歸屬「黃家陣營」的將為7人,而「貝恩陣營」仍為4人,另外兩人為魏秋立和王俊洲。上述知情人士還稱,長期休假的魏秋立很可能也會離開國美電器董事會,而深得大股東信任的副總裁李俊濤,可能會取代其執行董事的位子。

鄒曉春的角色

不過,表面看來,此前一直被黃光裕家族重用並一度傳聞有可能出任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的鄒曉春,並未獲得太多的機會。

但事實上,此番,除了獲得了多數董事會席位,大股東黃光裕家族的另一收穫便是,鄒曉春取代陳曉、獲任國美電器「授權代表」。

這 個看似平淡的消息,實則意義重大。根據香港《上市公司企業管制常規守則》第3.05條的規定:每名上市發行人,應委任兩名授權代表作為上市發行人與交易所 的主要溝通渠道,除非本交易所在特殊情況下同意有不同的安排,否則該兩名授權代表必須由兩名董事或由一名董事及上市發行人的公司秘書擔任。此前,國美電器 的「授權代表」一直由陳曉和董秘擔當。

事實上,除了與香港聯交所保持溝通,授權代表還是與機構投資者溝通的重要渠道。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2010年8月,國美電器控制權之爭爆發後,黃光裕家族在很長時間內,一直受制於無法與機構投資者聯繫,並最終錯失了與機構投資者溝通的時機。

正因為如此,在9月28日的國美電器特別股東大會上,黃光裕家族幾乎未能獲得機構投資者的支持,並最終導致其提出的5項議案僅有一項獲得通過。事後,黃光裕家族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

貝恩的回報

毫無疑問,陳曉、孫一丁離開,兩名黃光裕家族的代表進入董事會,沒有貝恩的支持是無法做到的。那麼,貝恩能夠從中得到什麼?

2010 年10月,鄒曉春曾代表國美電器大股東一方發言稱,「我們正在和貝恩、陳曉等進行多方談判,尋求達成一攬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解決方案」。據其透露,上述各 方正在商討的「一攬子計劃」,包括國美今後的經營發展戰略、創始大股東在董事會的合理席位、非上市門店的統一經營等多個問題。當然,董事會席位問題,也就 包括了陳曉的去留。

如今,陳曉已經離開,大股東已經在董事會中佔據了多數席位,作為「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非上市門店的統一經營問題,應 該也將逐步浮出水面。事實上,2010年8月,貝恩與黃光裕家族開始接觸、談判之初,提出的條件之一便是,將非上市門店「以一個合理的價格注入上市公 司」。

3月10日,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為了獲得貝恩投資的支持,黃光裕家族已經作出了「2012年前將非上市公司門店注入上市公司」的承諾。

當 天,國美電器的收盤價為2.8港元/股,對於2009年6月以1.12港元/股的價格抄底國美電器的貝恩來說,其18億港元的初始投資,目前已獲得了近 30億港元的浮盈。而若估值高達100多億港元的國美非上市門店,最終能夠「以一個合理的價格注入上市公司」,貝恩可以預期的投資回報,將遠不止於此。

美 銀最新的研究報告稱,國美電器公佈陳曉辭任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等職務,顯示公司與大股東原有的爭議可以告一段落,有助國美去除不明朗的因素,因此,將國 美的股價預期提升到3.5港元。而法國巴黎銀行的報告則稱,陳曉離職,以及國美高層可能的變動對公司屬短期影響,並指出公司股價已經「過度調整」,建議投 資者趁低買入,目標價3.77港元。

而這,可能還未考慮「非上市門店注入」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1

董事會大搬風 國建進入蔡宏圖時代

2011-6-20  TWM




國泰金兄弟分家後首次登場的國泰建設股東會,董監改選後蔡鎮宇人馬大搬風,取而代之的是國泰金董事長蔡宏圖次子蔡宗憲進入董事會,現任總經理張清櫆升任董事長,宣告國建由蔡鎮宇主導的時代正式結束。

儘管董事會換血,但股東會上一位有備而來的小股東,也點出國建面臨的困境。

「我七年前來參加股東會,你們說要進軍大陸,七年後中國布局還是沒有明顯進展。」場景回到六月十日,台北市仁愛路國壽大樓地下室舉辦的國建年度股東會上, 一位職業股東拿著財報針對營運狀況提出意見,尤其是國建今年第一季成績單並不好看,每股虧損○.○三元,更讓他犀利的問題如射飛鏢一般。

一位長期觀察台灣房地產業的分析師就直指:「從國建這幾年營運狀況來看,實在是浪費了背後『國泰』這塊金字招牌。」從股價表現始終在十四、十五元盤旋即可看出,國建一百六十六億元的資本額,雖然貴為台灣營建股第一大,但獲利表現卻遠不如遠雄與華固等後起之秀。

隨著蔡家第三代、蔡政達長子蔡宗諺(原名蔡宗良),與蔡宗憲進入董事長會,兩位堂兄弟未來能否帶領國建獲利重返一線建商行列?留待時間證明!

(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96

投資者更要瞭解品牌 ——評《董事會裡的戰爭:企業管理層的25個營銷誤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drra.html

眾所周知,巴菲特喜歡有強大品牌的企業,帕特·多爾西在《巴菲特的護城河》一書中認為,「如果消費者僅僅因為品牌就願意購買或是支付更高的價錢,那麼,這就是經濟護城河存在的最有力的證明。」

但是,如何讓品牌這道護城河變得更加寬廣卻不是一件容易事兒。本書中講述了不少在品牌問題犯下錯誤的案例,其主角均為知名甚至「卓越」的企業。至於為什麼會這樣,作者(艾·裡斯和勞拉·裡斯)認為,這主要是因為企業管理層多為左腦思維者。

 

如果你是一個企業裡那種典型的CEO,那你很有可能是左腦思維者。在做出一個決定之前,你通常需要得到事實、圖表、市場數據和消費者調查的支持。在你看來,盈虧結算和股票市值就是商業的終極標準。

如果你從事的是營銷方面的工作,那你很有可能是右腦思維者。你的決定常常是憑藉(對市場)「本能的直覺」,很少或幾乎不依靠任何支持性的證據。你十分認可營銷這門極富創造性的學科。

思維方式不同,「董事會裡的戰爭」也就難免。不過,在我看來,企業管理層之所以會在品牌問題上與營銷派有不同的觀點,與其受到來自公司股東方面的壓力更大、更直接也不無關係。在作者提出的25個 營銷誤區中,「管理派關注短期,營銷派關注長期」、「管理派期望『爆炸式』推動品牌,營銷派期望緩慢建立品牌」、「管理派傾向於品牌擴張,營銷派傾向品牌 緊縮」、「管理派主張完整的產品線,營銷派主張狹窄的產品線」、等很鮮明地將企業管理層那種追求短期收益的心態表現了出來。畢竟,即使是在美國,像巴菲特 這樣的長期投資者也只是少數人。

讀完這本書,我的第一感是,品牌問題的重要性超出我的想像。我原以為,柯達公司的衰落是因為受到新技術、新產品(數碼攝影)的衝擊,而書中給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柯達公司早在1976年就發明了數碼相機!作者認為,「如果柯達早前能給它的新發明一個新的品牌名,它會是大贏家。」

我的第二個感想是,品牌問題的複雜性也超出我的想像。以可口可樂為例,儘管近十年來股價漲幅甚微,巴菲特在伯克希爾2010年年報中仍然對其讚賞有加:

2011年,我們幾乎肯定可以從可口可樂獲得3.76億美元分紅,比去年高2400萬美元。我預計十年之內,3.76億美元的分紅還將翻倍。到那時,如果我們每年從可口可樂獲得的收益超過最初投資成本100%,我一點都不會感到奇怪。時間是偉大生意最好的朋友。

然而,在裡斯的眼中,可口可樂並非沒有問題。

品牌很重要,但只有在能代表一個品類時才有價值。根據國際品牌集團的數據,世界上最具價值的品牌是可口可樂,但是它的品牌價值已經開始下滑。1999年時,其價值達838億美元,而今天只值667億美元了。

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為什麼下跌了呢?

因為可樂這個品類冰山在融化。自千禧年開始,美國每年的汽水軟飲料消費量比上一年下跌一到兩個百分點。儘管可口可樂公司每年要花費超過3億美元用於廣告投放,也仍無法阻止銷量的下滑。

可口可樂股價低迷,是因為這個麼?

2001年初至2010年末,可口可樂的股價(復權價)僅上漲了7.93%。這並非是因為公司經營業績欠佳——2000年,可口可樂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是204.58億美元和21.77億美元;2010年,則分別為351.19億美元和118.09億美元[1],增長了71.66%4.42倍。

裡斯還認為,可口可樂沒有能夠很好地在今天和未來的需求之間找到平衡點,它本應該推出一個零熱量的獨立品牌來吸引年輕一代,事實上,它也曾這樣做過,這個品牌就是Tab。然而,一個戰術上的錯誤扼殺了Tab品牌。「公司沒有把最新的甜味劑用在Tab可樂中,把它留給了健怡可樂。」

在短期來看,健怡可樂確實收穫了巨大的成功。在推出的一年後,它成為最暢銷的低熱量軟飲料。最終它被評選為20世紀80年代最好的新產品。

但從長期來看,Tab會是個更好的選擇。它不僅不會被當做可口可樂的又一個子品牌(這是人們對健怡可樂的認知),Tab還可以被定位成一個完全獨立的產品,甚至成為未來的可樂品牌。

是裡斯過於求全責備還是可口可樂未來的發展確有隱憂?這個問題是很值得我們探討的。

書中的其他一些觀點對價值投資者也很有幫助,如「管理派傾向品牌擴張,營銷派傾向品牌收縮」。A股市場上,很多市場參與者看好多元化發展、產品線全面的企業,認為它們的成長空間更廣闊,而專業化發展的企業則成長性有限。果真如此麼?什麼樣的行為才能讓公司的品牌更強大、護城河更寬廣?看看(這本書)就知道了。

 



[1] 可口可樂2010年的淨利潤中有51.85億美元的Other income,即便如此,以2009年的數據計,其淨利潤仍然增長了2.13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15

苹果董事会走出乔布斯权力阴影 地位或提升

http://news.imeigu.com/a/1318047660602.html

导语:国外媒体周日撰文指出,随着苹果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辞世,苹果董事会也将走出乔布斯的长期阴影,加大对公司治理的干预力度,地位在后乔布斯时代会得到提升。

以下为文章全文:

乔布斯的阴影

在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离世以后,苹果董事会一举一动备受关注。多年来,苹果董事长期笼罩在乔布斯的阴影下。为了维持乔布斯的隐私和权威,苹果董事会过去曾多次对公司 治理规范做出调整。但现在,苹果董事会必须在是否重回美国大公司主流管理模式的问题上做出艰难选择。

苹果董事会多次因放纵乔布斯而遭受批评,但如今则可以通过任命外部董事长或增选新董事表明其独立性。苹果董事会目前共有七名成员,对一家上市公司而言规模较小。无论董事会做出何种调整,都会对苹果股东和企业文化带来重要影响。

苹果董事会是伴随着乔布斯的保密文化一路走过来的,以前从未提出过制衡乔布斯权力的重大举措。但同时,这种独特的安排也的确奏效了,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开发出一系列颇具想象力的创新产品,在市场上叫好又叫座。

定义了董事会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米尔斯坦公司治理与业绩中心主任斯蒂芬·戴维斯(Stephen Davis)说:“乔布斯帮助定义了苹果董事会。没有他,苹果董事会只能自我定义。”苹果董事拒绝对此置评,而苹果发言人也不愿对乔布斯辞世以后董事会是否会做出调整发表评论。

评论人士称,在乔布斯两次病休期间,苹果董事会曾让投资者一度不知所措。苹果董事从未披露过乔布斯病休的具体原因。在持续近六个月的2009年病休中,乔布斯接受了肝脏移植手术。

2010年去世的苹果董事杰罗姆·约克(Jerome York)在2009年接受采访中称,在2009年1月得知乔布斯病情的严重程度后,他几乎辞职以示抗议。约克说,乔布斯在公开解释自己健康状况上做得不够。

苹果董事会今后的步调似乎会与10年前保持一致。不过,在接连曝出会计丑闻、金融危机袭来以及股东愈发激进后,许多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董事会权威,增选独立董事长,加强信息公开。

董事长多年空缺

事实上,投资者已对苹果董事会的保密习惯表现出不安的情绪。在今年2月举行的苹果年度大会上,股东们就提出了一项决议,要求苹果草拟和公开书面的接班人计划,这项决议最终获得大约30%的得票率。

苹果董事会多位成员与一手提拔他们的乔布斯私人关系紧密。知情人士此前就透露,乔布斯牢牢掌控着苹果董事会,董事们极少挑战他的权威。苹果董事会曾 多年未设董事长一职。今年8月,乔布斯在因疾病再次辞任CEO以后,曾暂时担任执行董事长之职。苹果的另一位创始人迈克·马克库拉(Mike Markkula)在20世纪90年代曾担任过几年董事长。

规模小、成员与乔布斯个人关系紧密及董事长空缺,这一切使得苹果董事会根本无力与乔布斯抗衡。波士顿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詹姆斯·波斯特(James Post)回忆,在乔布斯时代,苹果“在我有关公司治理的著作中得分很低。他们必须从乔布斯的大一统过渡到与新任CEO蒂姆·库克合作的关系。”

制衡CEO权力

苹果观察人士将外部董事威廉姆·坎贝尔(William Campbell)视为苹果下一任董事长的理想人选。坎贝尔是Intuit现任董事长、前CEO,此前担任过苹果联合首席独立董事,也曾在苹果任职,是乔布斯的挚友。他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目前,还有两位曾执掌过董事会的前公司高管在苹果董事会任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前董事长、现任CEO罗纳德·舒格尔(Ronald D. Sugar)和Genentech公司现任董事长、前CEO阿瑟·莱文森(Arthur Levinson),前者在去年11月加盟苹果董事会,后者自2006年以来一直是苹果联合首席董事。

戴维斯说,苹果需要一位外部董事长来评估董事会当前成员,找到“表现领导能力和监督职能的新方式”。苹果董事会的其他成员还包括美国前副总统戈尔、 雅芳CEO钟彬娴(Andrea Jung)、J. Crew Group CEO米拉德·德莱克斯勒(Millard Drexler)。

一位任职多家消费产品厂商董事会的人士称,苹果董事应该考虑聘请另一位现任公司CEO加盟董事会,一方面制衡库克的权力,一方面辅佐他管理公司。该人士说:“CEO之间可以直接对话。他们清楚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他们清楚如何管理董事会。”(圣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73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分享: 銀監列席董事會爭議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8-03/100419152_all.html

 此時距加拿大皇家銀行前首席風險官辭任中行獨立董事已有近六年時間,當時困擾她的那個問題,至今依然存在。

  「中國銀監會為什麼一定要堅持列席商業銀行的董事會?」這是Suzanne Labarge女士辭職時的疑問。此前,因為難以理解董事會與黨委會的關係等諸多中國特色的公司治理現象,這位個性耿直的外籍銀行高管不止一次地與當時所效力的中行「吵得面紅耳赤」,並親自去銀監會溝通卻無果而終。這成為她最終辭職的導火索。

  2005年9月,銀監會發佈《股份制商業銀行董事會盡職指引(試行)》,提出銀行業監管機構可以根據需要,列席商業銀行董事會。但此類做法在國際銀行同業中十分鮮見。財新記者瞭解到,在中國證監會和保監會,並沒有類似情況。

  有業界高層人士表示,加強監管是危機後的大勢所趨,各國的具體做法不同,重要的是各方各自守好邊界。

  業界代表性的意見認為,監管人員的角色類似交通檢查,對違規者進行處罰,但是將監管檢查直接搬進駕駛室,甚至直接監視、指揮、評點車輛行駛,是否合適?「監管部門來個處長,行長在的話都要出面恭迎。監管者直接列席董事會,是否會對駕駛員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有監管高層對財新記者表示,「列席(銀行董事會)確有必要,也並非每會必到,只參加必要的會議即可。」他未談及這種必要性的理由。但可以想見,在一些商業銀行違規違紀甚至違法的現象比較嚴重的情況下,監管部門如此而為,或有其充分理由。

  「監管還是需要主動保持和監管對象一定的距離。否則董事會如果真的違規或做出了錯誤決定,列席的監管者是不是也有責任?又是否會因此在處理違規 過程中有幫忙掩蓋的動機?」一位銀行監管專家表示。而在主要商業銀行都已上市的今天,不止一位銀行高管和監管專家提出,列席董事會的監管人員,本身已經成 為內幕信息相關人,但相關的備案和問責制度尚存空白。

  2011年下半年,銀監會發佈了《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指引(徵求意見稿)》,其第130條規定,銀監會可以派員列席商業銀行股東大會、董事會、監 事會和年度經營管理工作會等會議。商業銀行召開上述會議時,應至少提前三個工作日通知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商業銀行應將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會議記 錄和決議等文件及時報送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備案。今年3月底,國務院有關會議決定,相關《指引》年內將會頒佈。

  時至今日,銀監會列席商業銀行董事會的做法,是否應長期固定下來,其利弊應如何取捨決斷?

列席衝突

  Suzanne Labarge女士出任中行獨立董事前,曾是加拿大皇家銀行副董事長兼首席風險官。

  加拿大是國際上對獨立董事監管最為嚴格的國家之一。Suzanne Labarge亦秉承獨董需盡心盡責的理念,以一己之力,就自己認為不符合國際慣例和公司治理程序的「中國國情」,與相關方面進行了很多探討甚至「衝突」。

  接近中行的知情人士透露,Suzanne Labarge認為,銀監會派員列席銀行董事會在國際銀行業上市公司中基本絕無僅有。監管機構的存在,干擾了獨董的履職,令他們無法暢所欲言。

  與此同時,Suzanne Labarge提出,監管當局每次都派人參加,當屬銀行商業機密和內幕信息的知情人,瞭解董事會的決策過程,在發生問題或風險時,是不是也該承擔相應責任?

  接近中行的知情人士並透露,當時列席中行董事會的是銀監會監管一部的一位副主任,為人頗為強硬,會上常積極發言,會後不時要求與董事長、行長面 談。這雖有其積極盡責的一面,但也給銀行帶來一些困擾。後經中行與銀監會溝通,銀監會雖未改變監管列席董事會的做法,但此後列席董事會的銀監會官員表現相 對「低調」了。

  列席商業銀行董事會的官員,通常是銀監會監管該商業銀行有關處室的處長,鮮有監管機構更高級別的官員列席董事會,在會上要不要「有所作為」,也因人而異。

  而一部直接負責四大行的監管官員級別較高,均為副主任一級,這是銀監會成立前,當時負責監管銀行的央行為提高對四大行監管的有效性,確定下來的監管者級別。迄今為止,四大行的董事長、行長均為副部級。

  經過了前述中行獨董抗議事件之後,銀監會列席官員通常傾向於在會上觀察,事後表態,通過其他監管渠道做出反饋。

  監管者列席董事會,有熟悉國際上市公司運作規則的銀行高管透露,此舉一定程度上有效仿香港之意,但又有很大不同。他介紹稱,由於香港的監管機構要對銀行監管做出反饋,所以每年會有一兩次列席董事會,但不會介入銀行的商業決策。

所依何據

  監管者提出要列席董事會,一個良好的初衷就是希望把公司治理落到實處,並瞭解到商業銀行真實的「內幕」,而不限於銀行報上來的材料,以便更有效地進行監管。

  在個案中,這種做法也曾起到了積極作用。如 2006年,銀監會對民生銀行的公司治理提出過明確的整改意見,解決了其部分股東巨額關聯貸款的披露及清理等舊賬。

  有大行董事認為,監管派員列席通常是為瞭解情況,而不是干預決策;有些議案經過股東大會同意後,還要再向銀監會報批,所以監管當局屆時會通過審 批結果來做出表態。他還表示,董事會討論和表決時,董事會對此事的看法,以及多少人讚成,是否存在十分激烈的反對意見,都可能成為監管審議時的重要參照。

  中國銀監會前任主席劉明康在談及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時曾表示,無論是現行《公司法》還是銀行章程都規定得比較原則,留給董事會職能定位的「想像空間」較大。

  劉明康同時表示,董事會的履職如何得到保證,如何防止董事會被架空,陷入空洞化而成為「會議董事會」,或過度干預銀行日常經營陷入事務化而成為「經營董事會」等情況,都需要進一步審視。

  對於監管者是否應該列席董事會,目前在中國現行公司法和監管法中都沒有明確規定,屬於模糊地帶。

  2011年7月,中國銀監會發佈了《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指引(徵求意見稿)》(下稱《指引》徵求意見稿)。2012年3月,國務院批轉國家發改委 關於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時表示,要強化國有控股大型金融機構內部治理和風險管理,年內將出台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指引,其中監管部門列席董事會的內 容亦在其中。

  在《指引》徵求意見稿發佈時,銀監會表示,治理有效性是商業銀行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基石,也是銀監會對法人監管的重點。列席董事會被認為是監管部門評估、指導與干預的重要舉措。

  前述大行董事對銀監會要求列席董事會的「良苦用心」表示理解。他對財新記者表示:「董事的履職情況,如不親自參與是很難真正瞭解的。」

  「通常各上市公司都要披露董事的出席情況,但到底是親自出席,還是電話參與,或請人代為表決。」他舉例稱,有的董事雖然親自出席了,但由於平日 事務繁忙,甚至連董事會要審議的相關材料都來不及看完,更不要說提出有質量的相關看法或進行獨立表態。該行曾經有一位知名獨立董事幾乎只舉手不發言。

  前述大行董事認為,由於當前有些獨立董事仍然只是「花瓶」,而董事會也不過是「橡皮圖章」的現象仍不在少數,監管當局對董事的專業性和盡職情況「不太放心」,情有可原。

  他透露,某大行非執行董事集中換屆時,監管當局曾舉行了專業測試,但當時某大股東派駐的幾位非執行董事因缺乏商業銀行的管理背景,對商業銀行的 相關經營管理缺乏基本認知,竟然都未能通過。後來上述大股東所在機構的高層親自致電監管高層,進行相應的溝通後,銀監會同意「補考」,適當降低試題的專業 性,才得以過關。

雙刃劍

  有監管專家認為,並不能保證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業務判斷和道德操守方面一定比公司的管理層高明和優秀,因此不能保證在事前能夠發現和制止公司的失誤或不軌行為。

  但是,既然監管部門參與和知曉決策過程,一旦產生不良後果,監管部門必須承擔責任。這時候,監管部門恰恰又是查處違規責任的職能部門,如何保證監管部門的無私和公正?

  更重要的是,由於監管部門深深介入了被監管企業的日常經營和決策過程,監管人員被監管對象俘獲的現象就很難避免。

  有熟悉董事會工作的銀行高管稱,銀監會人士列席董事會,也對商業銀行內幕信息知情人管理辦法構成挑戰。他直言,既然列席,就屬於內幕信息知情 人,按照相關規定,需要將自己及親屬的相關情況和股票債券投資賬戶及交易情況,在銀行備案管理,「但商業銀行能否反過來要求監管服從銀行的管理,相關人員 是否同意,即便走漏了風聲,是否可以向相關責任人問責」?

  他還稱,在大型銀行上市過程中,有的銀行上市信息前期的保密工作都做得很好,但在上報主管機構後,有些信息就會不脛而走。因為管理機構通常管理 鏈條較長,相關文件和材料的申報鏈條較長,又沒有按「涉密」文件進行處理,信息很容易外洩。這也使得一些銀行對非董事會成員列席存憂。

  通常董事會上涉及銀行機密且比較有爭議的是資本補充方案和收購兼併等事項,但亦有大行董事直言,由於「給管理層的授權額度越來越大,董事會會議有越開越少的跡象」。

  為了確保議案在董事會上能夠順利通過,通常各方都會做很多事前工作,此舉一方面確保重大議案基本可以通過,另一方面也減少了會上對重大經營信息 的過度探討。有股份制銀行高管透露,由於上會議案多且繁雜,他們通常在會前通過各種方式與股東和董事們事前溝通,這也是有時候上會表決的議案和最初討論的 議案略有不同的原因。前述大行董事也稱,現在各行在董事會召開前,都會舉行專門委員會,進行上會前的「思想統一」。

  也正因如此,一些銀行的董事會現場爭論並不激烈,一些列席會議的監管者甚至對董事會的質量存疑,直呼「沒意思」。

  中金公司董事長李劍閣曾撰文指出,要解決監管者列席董事會帶來的種種衝突,又解決監管者所擔心的問題,可以考慮按照國際通行做法,要求企業、特 別是金融企業在企業內部建立專門的部門(compliance office),任命相關的管理人員(Compliance Officer),專門負責企業執行相關監管規定。他認為,在市場經濟中,只要遵紀守法,一個人(包括法人)在市場中的一切損益,應該全部由他本人負責, 而與他人和國家無涉。這是市場經濟最基本的原則。背離了這個原則,即使出於良好的願望,由政府部門過多地去承擔本來應該由個人和企業承擔的責任,過度保護 和過度壓抑,同樣對市場機制的培育是有害無益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73

也來談談「董事會秘書」這個倒霉行當! 殺狼求道

http://xueqiu.com/1759275068/23080638
本來資本圈那點事大家都懂的:不好說的太細,呵呵。但昨天上午接了一個電話,心情可以用時下流行的一句話來表達:心中有千萬隻草泥馬在奔騰!下午又看了「@盧山林」和「Conan的投資筆記」二位先生關於董秘的文章,就實在忍不住要上來結合我本人的親身經歷來吐槽一下這個倒霉行當!先說說昨天上午那個電話:

       「X先生,新年好!我是XX獵頭公司的XXX,講話方便嗎?」

       「你好,請講。」

       「我們正在為華孚色紡尋找一位董事長秘書,得知您也是董秘,所以想問問您。。。」

       「抱歉,不感興趣!」

       「為什麼?華孚色紡可是上市公司!」

       「小姐,我是董事會秘書,不是董事長秘書!」

       「哦。。。可是,有什麼區別嗎?」

       「。。。。。。!!!」我當時正在開車經過一個路口,眼前忽然浮現出千萬隻草泥馬滾滾而來!

      好,言歸正傳。我是在上一個蛇年參加工作的,斗轉星移,又到一個蛇年,一晃整整一個輪迴了。期間我從一個宣傳策劃部的實習生幹起,歷經了投行部、董事局辦公室、董事長助理、董事會秘書、副總這些崗位。在09年拿到了《董事會秘書資格證》,正式出任過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秘書和兩家擬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秘書,以及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公司秘書。我承認我比很多人同齡人幸運,但我從一個普通學生考上大學,又上海-深圳-香港-廣州的這麼折騰了一圈,可以說付出的艱辛不比哪個同齡人少,而獲得的財富也不比哪個董秘多。我說說我的董秘生涯大家就明白為什麼我說這是個倒霉行當了:

      我的第一任董秘生涯始於深圳的一家高科技企業。之前我在2002年初的時候就結識了另一家深圳傳統製造業企業的實際控制人,並給他開啟了踏入資本市場、資產證券化的念頭。到06年時,那家企業已經風生水起了,實際控制人是很欣賞我但也許認為我太年輕,所以開口讓我推薦一位董事會秘書過去,我就推薦了一位我的研究生師兄。當時我並不在意,因為我認為,比起高科技企業(當年營收12億),那家傳統製造業企業(當年營收4.5億)的上市之路應該更為漫長,人家既然開口讓我推薦而不是直接點名要我,那我何不做個順水人情?可事實的結果是我大錯特錯了,那家傳統製造業企業2009年底就成功上市了,如果我當時過去會有20萬股原始股,現在的復權價應該在每股一百元左右,成了國內行業龍頭!而我選擇的那家高科技企業,因為衛星牌照的問題到現在還處在報材料階段,業績也早被那家傳統製造業企業趕超。搞得現在我和我那位師兄誰也不好意思見誰。這期間一個很大的教訓就是:有些實際控制人太相信地方政府的種種承諾,可忘了核心一點:證監會可不是對某個地方政府或區域股民負責的,他們的政策、指引就是要讓企業經得起市場的考驗,以後出了事,他們可不願意當第一責任人。所以呢,習總書記說的特別好「打鐵還需自身硬!」管你什麼行業,業績紮實、資質合法永遠是第一位的!

      哎,第一任董秘的IPO就很不順利啊。也許那家傳統製造業企業的實際控制人知道我的能力,又惋惜我的際遇,就適時的把我推薦給了另一位集團大老闆。這回是個比單純IPO難度更大的事:先拆分、後重組然後借殼上市,借的殼還是個產權存在爭議的國企(實為集體所有制)!好吧,這回咱就卯足了勁干吧!功夫不負有心人,也是在09年,這家企業借殼成功了!正當我沉浸在「功成名就」的小幸福中,老闆找我談話:「。。。你還年輕,先求利吧,以後再求名。。。」原來某位在我們借殼的過程中幫我們解決了一個很大的稅務問題的公務員辭職了,在我踏入老闆辦公室的時候,任命他為新任董事會秘書的文件正被拿出老闆的辦公室。(未完,待續,晚上回來接著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288

也來談談「董事會秘書」這個倒霉行當!(第二篇) 殺狼求道

http://xueqiu.com/1759275068/23089428
書接前文,我的第二任董秘生涯就這麼結束了。但在這個任期中由於項目的複雜性確實使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我的體會是借殼上市比直接IPO難,更鍛鍊人。IPO就是梳理一家公司的法務、財務、業務就完了,可是借殼要梳理的兩家甚至多家公司。特別是又牽扯到國有股份的問題,使我幾乎整整花掉一年的時間只泡在國資委和證監會這兩個部門裡。可以說借殼中所做的工作是完全覆蓋IPO的,而IPO中的工作涉及不到借殼的某些方面,至少我的經歷如此。

      這裡我要特別說一下中國證監會。在我的體會中,中國證監會絕對是中國所有政府部門中最專業、最嚴謹、最按章辦事的部門!有人說是人民銀行,我不敢苟同。因為證監會是所有政府部門中最沒有根基、最沒有歷史傳承、借鑑歐美成熟市場做法最多的部門,沒有人行那種幾十年沉澱下來的官僚體系和歷史慣性的包袱。而且這麼多年來,資本市場一直是挑剔者和聰明人的天下,和這樣的群體博弈,你只要一丁點不專業、一丁點不嚴謹、一丁點不按章辦事就會被人鑽了空子、抓了辮子、拆了檯子!所以,我從來都笑對某些中介機構、投資人所謂「路子」的說法,有本事您去走嘛,要真走得通,呃。。。那我也認!呵呵。

      好了說一下第二任董秘這個故事的尾聲:很多圈內人對此的評價是—接手的人這些年干的並不比我好,但也沒把事辦砸。這個評價我很滿意,至少說明我也是公務員水平嘛,哈哈。世上的事啊,本來就是換了誰做都差不多。當時老闆也算厚道,我還留任集團董事長助理,兼著集團投資部的總監,主持集團另一個IPO項目。但是,年輕嘛,還是傷情了。不久之後就去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做公司秘書。

      香港這家上市公司的經歷我不想多談,因為本質上來講就是因為自己這些年的不斷努力(或者說折騰吧),在資本圈中有了些老哥們、老同志,大家幫我抬轎子讓一個國資背景的企業集團相中了我,等於讓我去香港市場鍍層金。我想談的是香港資本市場給我留下的印象:玩法多、監管嚴、效率高、極透明。香港上市公司的公司秘書制度和國內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秘書制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本來就是借鑑人家的嘛),但因為市場成熟度很高、信息透明度很高所以幹起來反倒覺得什麼事情都可以按部就班、一板一眼的來做。當時除公司秘書組外,我還分管著機要室、企業傳訊部和總部庶務部,為什麼可以做到這麼大的管理覆蓋面呢?不是我能力大,而是香港的公司秘書制度保證了這個職位能有這麼多的管理空間和時間。可以說如果單純的作為公司秘書這個職位來講,在公司中的地位是比國內的董秘要低一些的,更多的是執行而非決策,但效率更高。當然這也許和我那家企業的實際情況有關,也不是所有港企都盡然。

      說到這,我看前一篇的回覆中有很多朋友對董秘的薪酬很感興趣,很多人都說是高薪,呵呵,其實這要看你和什麼樣人比了。就我的情況大放送一下吧:以現金薪酬來說,我目前最高的一次年薪拿到的是稅前55萬元人民幣。以股權來說就有點麻煩了,要IPO成功了、上之前就持股、持股價老闆給的低、持股數還不少、解禁時股價還可以,那才能說賺到了「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那筆橫財!可要是上不成呢?(還不包括打算上的,就光數數現在排隊的企業吧)要是上之前沒持股呢?要是老闆摳門高管持股價格定的太高呢?自身經濟條件有限導致持股不多呢?解禁時股價跌得一塌糊塗呢?哎,這麼多「黑天鵝事件」湊在一起,我們賺份辛苦錢難啊!不像律師、會計師,別看每個項目數額不多,但穩賺啊!你上不上他們都要收錢啊!不信你去看看金杜、中崙、天健、立信等國內大律所、大會計所的停車場,合夥人、高級合夥人開的幾乎都是寶馬7系、X5、Q7、奔馳S等等百萬元的豪車!券商更不用說了,上不成有諮詢費,上成了有承銷費。至於說VC/PE等戰略投資者,那更是唯利是圖,好人有不少,但大忽悠更多!所以下面的第三篇將著重說說在我的第三任董秘也是最精彩、最奇葩的一次任職中,和VC/PE鬥智鬥勇、爾你我詐、轟轟烈烈的悲壯故事,同時會有券商、律師、會計師的精彩登場。感謝大家的持續關注。(又要吃飯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289

也來談談「董事會秘書」這個倒霉行當!(第三篇) 殺狼求道

http://xueqiu.com/1759275068/23099982
哎!自找倒霉啊!自從前天早上被千萬隻草泥馬衝撞得心潮澎湃寫了第一篇後,感謝大家的「圍捧」,不得不昨天早上、今天早上繼續上來「筆耕不輟」。俗話說的好「慢工出細活」,每天忙裡偷閒必須寫一點當然算不上慢工,也就出不了細活,不過正應了開篇那句話「資本圈那點事大家都懂的:不好說的太細」,哈哈哈,列位將就著看吧。

      書歸正傳,通過前兩篇大家都知道了我的董秘之路有多坎坷了吧?就算幸運的當上了,後面也是磕磕絆絆。當然這些挫折是很好的經歷,而我的董秘生涯可能在信息披露之外資本運作的成分更多一點。資本運作就那點事,一說很多人都知道,誰都能說幾句,可真讓你自己完完整整的做一遍那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以前在投行部做小嘍囉的時候跟著領導做、是執行者、做一段業務,是一種感覺;現在自己就是領導、是決策者、做整個項目完全是另一種感覺。說個真實的段子:有次在發審會上,某委員問一保代:這個證明是你親自去開的嗎?保代:是的,是我親自去XXX辦公室開的。委員:哦,那XXX辦公室在幾樓呀?上了樓左拐還是右拐?第幾間?保代:呃。。。。。。(有人私下說是會裡認為該保代沒有盡到核查義務,敷衍了事),我想這位保代當時就想驅趕著千萬隻草泥馬把那位委員家的祖墳給踏平吧!哈哈。這個段子充分說明在資本市場上,很多事你親自執行過和知道執行的結果完全是兩碼事。我的經驗是企業的每一個部門業務都要熟悉只怕不夠,進入部門和他們上兩天班心裡才有底。有次一位投資者致電我:上午在XX發生一場火災你知道嗎?你們倉庫裡那麼多危險化學品,要是也遇到一樣的情況怎麼辦?正好我一週前在倉庫「搬了一天貨」,知道我們那套「牛了B了去了」的德國消防系統的詳細情況,我一串專業名詞丟出去後,這位投資者就「噢!噢!噢!」的學雞叫去了,下午收盤時受那場火災影響,板塊集體泛綠,我們一支獨紅。理論上來說,財務問題問財務總監去,業務問題問營銷/生產副總去可能效果會更好,但董秘就是一個信息出口呀,不是所有投資人都可以像黨政幹部那樣想問誰就能問誰的,所以董秘這時候就要起信息彙總的作用、要能把信息融會貫通,不能說的堅決不說,利用能說的,哪怕是東拉西扯、用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細節也要把監管層、投資者心中那些活蹦亂跳的小草泥馬引到別的地方去。當然,如果你嘴拙腦笨,那死於滾滾草泥馬鐵蹄下的第一個就是董秘!所以說,哎,董秘是個倒霉行當啊!我的助理曾經問過我:「您一天到晚有電話就接,一接就說那麼一大堆,累不累啊?」我答:「雖然我不能做到憑接個電話就引來一位投資者,但我敢說公司從沒有因我接個電話而喪失一位投資者!能做到這一點是我作為一名董事會秘書的榮譽!」(好吧我承認,其實是我這個人話多!)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某天在香港,一位投資人致電我詢問一些情況,對我的答覆非常滿意,最後我去了他的企業,開始了我的第三任董秘生涯。

      這位實際控制人的情況我想在當下是有一定代表性的:有了點原始積累,就辦了個海外身份,在大陸和海外都有一塊資產,企業有點規模了,就想著看能否在大陸或海外上市,使他的資產證券化,做大企業是冠冕堂皇的真理由,能進能退也是其內心的小算盤。其實你說企業上市難不難?不難!不管哪個市場,規則再複雜,都一條條在那裡清清楚楚擺著呢,你一條一條的往企業身上套,哪一天全都符合了,不就上了嘛!但也很難!企業符合八條、十條容易,但要幾百上千條都符合就不容易了,特別是在符合這些規則的同時企業還得保證業務的平穩發展,不至於因為合規而導致了對企業的負面影響大於正面影響。有些人對我上面這句話不甚理解,會問:資本市場的規則都是千錘百煉、最符合商業契約精神的產物,怎麼還會對企業有負面影響?我會心一笑,做過實業、高管、摔打了12年之後我也才有所感悟:現在能在資本市場上走一遭的企業哪個是吃素的?必有其過人之處!但市場規則是給整個市場定的,不是給哪家哪戶定的,也就是說很多規則是公約數、是底線。可有的企業在某些方面就是高明,放到歷史的大潮中去看,它現在的做法就是比市場規則要先進、有創新!這個時候你要保持企業的先進性還是退回一步遵守市場規則?嗯,這是個問題。我智慧不深,只能給個特庸俗的答案:要麼你牛B,讓整個市場跟著你改規則;否則你就老老實實的退回去遵守市場規則。幸好這一點也得到了我那位企業實際控制人的認同,所以我第三任董秘其實是負責總體策劃、運作實際控制人的資產證券化。

     「說走咱就走,該出手時就出手!」前面我都做了兩任了,在資本市場撲騰了十年,這次做起來必然得心應手、提綱挈領、綱舉目張、水到渠成。。。。。。但當夢想照進現實,總使英雄淚沾襟啊!我在做好上市整體方案後一上來就為這個項目配備了國內頂級律師事務所的名牌律師、頂尖會計師事務所的大牌會計師、金字招牌券商的老牌保薦代表人。注意,律師、會計師、券商的這個先後排名!這裡面有很深的思量和技巧哦,不論是對投資人還是發行人都很有借鑑意義,一般人我不告訴他。欲知技巧為何,請聽下回分解,哈哈哈哈哈。(繼續吃飯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6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