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業計畫書》把負債明細改成賺錢明細 活用點子筆記 負債男變身價千萬頭家

2013-01-21  TWM
 
 

 

生意失敗、家道中落的蔡思庭,負債一度超過500萬元,一直到兩年前才慢慢還清,結束長達十年的負債人生,現在的他擁有超過30家早餐店,躋身千萬身價之林,他的人生如何轉念?又如何訂定自己的財富計畫書?

撰文‧許瀞文

「九年前,我的負債像滾雪球一樣,天天被債主逼還錢,壓力大到想自殺,但這念頭只在我腦海裡維持三分鐘,因為我想到:我還有四個小孩要養,萬一我走了,我爸媽、我太太、我小孩該怎麼辦?」紅橘子精緻早午餐店的創辦人蔡思庭,即使事隔九年,回憶起這段往事,仍心有餘悸。

幾年打拚下來,現已屆不惑之齡的他,含加盟及直營,擁有超過三十家紅橘子精緻早午餐店。在前兩年還清五百多萬元的負債,重新掌握人生發球權,若涵蓋名下房子及現金,身價超過千萬元。

「我成功,方法沒有別的,就是『計畫、執行、檢討,再計畫、再執行、再檢討』。」蔡思庭認真地說。蔡思庭口中的「創業計畫」,正是讓他財富由負轉正的重要關鍵。因為計畫勾勒出未來的夢想,成為他能克服種種挫折的動力來源。

蔡思庭談到,自己第一家早餐店成功後,就開始思考如何把成功模式複製下去,於是他想出頂下生意差的早餐店方法,用自己的方式加以改良,並聘請店長經營,自己擔任管理者的角色,就這樣一家店接著一家陸續開張,目前擁有的直營店達四家。

負債的開始

沒有計畫 自開公司不敵大環境衰退問到為何一個三十歲出頭的年輕人竟會落得負債累累的境地,蔡思庭苦笑地解釋說:「就是因為年輕時只知道埋頭一味拚,創業時沒有把計畫及策略想清楚造成的!」早餐店不是蔡思庭創立的第一個事業,在他念高職時,台灣的電子產業進入蓬勃發展期,聞到生意商機的蔡思庭,也搭上這股熱潮,自己開了家一人公司,專賣電腦周邊耗材,一個月的營收可達七萬元。

但這趨勢在十年後急轉直下。蔡思庭退伍後,繼續經營公司,因為利潤越來越少,直到公司已經周轉不靈,他才將公司清算,身上負債一百多萬元,當時他才二十六歲。「那時,讀高職就開公司,還以為自己很有本事,一創業就成功,卻沒想到只是環境好幫了我一把,環境不好時,沒計畫很難成功。」蔡思庭苦笑著說。

公司結束營業那年,蔡思庭和女友步入禮堂,為了籌措結婚及買房的費用,他們各起一個會、標下兩個會作為頭期款,買下在汐止總價約三百萬元的房子,負債總額瞬間累計至三百萬元。

為了還債,將近三年半的時間,蔡思庭開啟了他的「爆肝人生」序曲:白天當某咖啡品牌業務,兼做直銷。晚上下班後,再到便利商店打工到半夜兩點,下班後接著去幫銀行投遞傳單到各大樓信箱,每天忙到凌晨四點才能回家休息。

這段期間,孩子陸續出生,他雖然賺得多、花得也多,收入趕不上支出;再加上自己急於賺錢,反而誤踩投資地雷,逼不得已,他只好開始動用現金卡周轉,於是,負債加上利息錢如滾雪球一般愈滾愈大。

因為孩子一個個出生,汐止的房子已住不下,為了換房又再度向親友借一百多萬元,使得負債金額突破五百萬元大關。

雖然新換的房子數年後增值幅度可觀,證明是正確的決定,但對當時負債累累的他卻一點幫助也沒有。蔡思庭天天被債主逼債,「我喝飲料,債主認為我該喝水就好;我買玩具給小孩,債主也認為我太揮霍,這樣的生活逼得我喘不過氣。」在他出現自殺念頭、心情平復後,平時有記下負債金額的蔡思庭,看著自己的負債表,突然想通:「如果我把注意力集中在負債,只會有更多負債,我應該要把負債明細改成賺錢明細,想辦法賺更多錢。」於是,他撕掉手中的負債表,每天不停地問自己及太太:「我們要怎樣賺更多錢?」蔡思庭的太太回憶說:「一年三六五天,他至少有三百天會問我這個問題。」

逆轉的契機

撕掉負債表 加盟早餐店專心增加收入為了增加收入,蔡思庭依舊身兼多職,他的母親擔心他的身體撐不住,向親友借了八十萬元讓蔡思庭加盟早餐店,這時,蔡思庭也換到另一家知名咖啡店當業務,主要銷售早餐店咖啡機及咖啡豆。

不過,爆肝人生並沒有因此結束。因為,蔡思庭每天凌晨四點半起床,和太太一同忙完早餐店尖峰時間後才去上班。初期早餐店的生意很差,一天營業額約在三千元左右;為多賺點錢,蔡太太下午繼續營業,賣西瓜汁、炸雞排等,甚至把早餐沒用完的食材製成便當,一天的收入慢慢到達一萬元。

蔡思庭在向其他早餐店推銷咖啡豆、與他們互動的過程中發現,一條街上有五家早餐店,有些生意差、有些生意好,他觀察生意好的「眉角」,再回來告訴太太。例如有些店的三明治做得特別漂亮,他就買很多個,回來和太太一起研究,慢慢地,他們早餐店的生意有了起色。

「我無時無刻都想著該怎樣賺更多錢,口味該如何創新,吸引更多人來吃。」為了馬上記下他腦中的所有點子,他在枕頭旁放了紙和筆,還把筆記本命名為「乾坤大挪移」寶典,經常半夜想到什麼點子,就起床開始記錄;開車的時候也不例外,坐在旁邊的太太就要負責記下他所有創新的點子。

致富的開端

開放加盟 頂下舊早餐店壓低成本在早餐店開始獲利後,他心想:「我應該讓更多人來幫我賺錢。」蔡思庭一開始擬定的計畫是:「如果開一家分店的每月淨利一萬元,七家店就有七萬元,遠高出我當業務的薪水了。如果每家分店的淨利能到三萬元,每月就能進帳二十一萬元,那還清負債就指日可待了!」於是,他去頂下生意不好的早餐店。他分析,「這樣做有一個很大的好處,舊店可以省下設備與裝潢成本,開新店至少需要七十至八十萬元,頂下別人舊店只需要三十至四十萬元。」「我只要重新改變菜單與食材,並把之前學到讓生意變好的方式複製下去就行了。」於是蔡思庭著手招募店長,自己扮演管理者角色,最巔峰時期手中曾有七家直營店,並開始發展自有品牌「紅橘子」。

慢慢地,有人喜歡蔡思庭的早餐,主動上門談加盟,他才開始發展起加盟事業;而早餐店的耗材,如杯子、塑膠袋等,蔡思庭也不急著印上自己的品牌商標,他的計畫是:「把自己做大,吸引別人來跟你合作。」就在他的早餐店突破三十家時,果然有塑膠及設計公司主動找他結盟,由於進貨量大,成功地把成本降低。

而早餐店的加盟店數增加只是蔡思庭的短期計畫,現在他的心中,還有兩個長程目標需要完成。第一是發展早餐車,第二則是創立其他品牌。

蔡思庭計畫在人潮眾多的車站,推出吸睛的「車頭造形」早餐車,讓早晨趕上班、上課的族群能直接拿了就走,不需要等待,而等到他的「紅橘子」早餐加盟店數達到七十家後,他也要開始發展第二品牌。

翻身的訣竅

按部就班 按計畫做自己有把握的事他的早餐品牌漸漸地闖出名號,有許多吃過的顧客希望加盟他的品牌,他的加盟店愈開愈多,目前約有三十家,自己仍有四家直營店。約在兩年前,他還清身上所有債務,正式結束負債十年的人生,這一年他已經三十七歲。

跟著他最久、現為汐止加盟店的老闆蔡昆洲便提到,蔡思庭很用心研發新品,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早餐市場做出區隔,這幾年原物料上漲,平均每月還有五萬元左右淨利,整體收入比上班族好一些。

從五百萬元負債到目前小有積蓄,蔡思庭說,他從中學習到的就是不能過度膨脹自己,只做自己熟悉有把握的事;現在的他,做事情也更有計畫,每個月收入進帳後,一定先扣下二成以上作為固定儲蓄,每一年會訂下隔年度的目標,再計畫該如何達成。

去年他也在台北市光復南路上以總價九百多萬元買下一層地下室,目前仍有房貸,「利用房子來存錢,是我目前最安心的投資。」蔡思庭強調。

就這樣,蔡思庭一步一步地完成夢想,擺脫負債人生,現在的他正為自己下一個十年撰寫財富計畫書,讓夢想更上一層樓。

蔡思庭

出生:1973年

現職:紅橘子早餐店創辦人經歷:咖啡豆業務員、電子公司老闆

學歷:康寧專校資管系

創業計畫書 2心法

1 隨身帶筆記本,只要想到新點子,立刻記下,以免靈感稍縱即逝。

2 在執行點子的過程中隨時檢討、修正,再重新操作。

以店養店3階段 蔡思庭的創業計畫書

第 1階段 摸索

目標:1.提升店面的坪效2.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利,償還債務需要資金:向親友借80萬元,利用早餐店的 獲利分期攤還策略:早上賣早餐;中午賣便當;下午賣雞排第 2 階段 複製目標:1.一年內開10家分店,聘請店長2.每家店每月淨利目標3萬元需要資金:一家分店平均投資約30萬元策略:1.頂下即將結束營業的早餐店,省下器 具及裝潢成本2.大量採購,進而降低成本第 3 階段 擴張目標:發展加盟店數,目標70家需要資金:100萬元周轉金策略:多參展、在黃金路段開店,

以提高品牌知名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55

蒙牛元老楊文俊複出 賽科星擬未來五年存欄30萬頭奶牛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2572.html

蒙牛元老楊文俊複出 賽科星擬未來五年存欄30萬頭奶牛

一財網 張誌偉 2015-11-16 22:36:00

未來五年,賽科星要在“種業、牧業、草業”上全方位發展。種業上,將在奶牛業、肉牛業、家畜種業等領域有更多高科技產品誕生,並將進入種羊凍精研究新領域;牧業上,建成30萬頭奶牛良種基地,日產奶量要達到4000噸;草業上,要達30萬畝的種植規模,並實現“大數據進田”。

11月16日,北京金陽大廈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大廳內座無虛席,內蒙古賽科星繁育生物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賽科星”)在這里舉行新三板掛牌儀式。

敲鐘前,賽科星董事長楊文俊喜笑顏開,公司股東和其他合作夥伴爭相與他在巨鐘旁合影留念。儀式前後,現場攝像機快門不斷,楊文俊與他的“戰友們”至少拍了30張照片。

2012年9月,賽科星董事長楊文俊加入賽科星後,低調耕耘了三年,帶領公司駛入發展快車道:種業方面,性控凍精占到70%以上份額;牧業方面,奶牛存欄量從1000頭增至9萬頭;草業方面已經擁有6萬畝飼草種植基地。

“一步比一步更重要,同時每一步都是在前面一步積累的基礎上實現的。”坐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面前的楊文俊,言語中並不關心壓力有多大,只是強調做好眼前每一件事,靠產品品質和領先技術說話。

重出江湖

“三年來,我第一次接受媒體采訪,你是第一個。”專訪結束後,在起身握手告別時,楊文俊向記者說。

那麽,作為最後一位離開蒙牛的創業元老,在過去的三年時間里,楊文俊都在做什麽?

2012年9月,賽科星自然人股東及蒙牛集團先後把部分股權轉讓給楊文俊,截至2012年10月17日,楊文俊持股賽科星38.1%,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到現在還是要感謝中糧和蒙牛,辭任蒙牛總裁後,在與中糧和蒙牛的人聊的時候,發現當時奶源供不應求。”楊文俊向記者介紹,基於這種情況,中糧董事長寧高寧明確地講,希望“把蒙牛牛奶供應鏈做好”。“不要辜負人家期望。”楊文俊表示,賽科星的發展得到中糧蒙牛方面的大力支持。

做好原奶供應,需要在種業和牧業兩個上遊產業下功夫。

2013年起賽科星發展提速:種業方面,從零起步到目前擁有3個種公牛站,200多頭種公牛,也是目前唯一在境外美國擁有合資種公站的中國企業,性控凍精占到70%以上市場份額;牧業方面,奶牛存欄量從1000頭發展到9萬頭,日產奶量達到800噸以上;草業方面,已經擁有6萬畝飼草料種植基地。

楊文俊此前在伊利、蒙牛以市場營銷見長,如今從乳業下遊轉到上遊,在細分領域方面,眼前的世界差別還是很大。“經過兩三年的發展,目前公司在性控技術和奶牛養殖方面均有能人在負責,而資源整合和公司管理是我的強項。”楊文俊稱,一個公司能走多遠,取決於團隊整體水平。

在提到公司未來五年發展規劃時,楊文俊特地用了“敢想”這個詞。未來五年,賽科星要在“種業、牧業、草業”上全方位發展。種業上,將在奶牛業、肉牛業、家畜種業等領域有更多高科技產品誕生,並將進入種羊凍精研究新領域;牧業上,建成30萬頭奶牛良種基地,日產奶量要達到4000噸;草業上,要達30萬畝的種植規模,並實現“大數據進田”。

蒙牛元老鄧九強曾評價蒙牛集團創始人牛根生“敢想”:“在當時,誰敢想一個冰淇淋就能夠賣到幾十個億,他(牛根生)想到也做到了。”

顯然,楊文俊也在學習老蒙牛的這種敢想敢幹的精神,將賽科星帶到一個新高度。“未來賽科星還要承擔更多責任,在種業和牧業方面,我國距離美國、新西蘭差距還很大,賽科星要以掛牌新三板為起點,做全球畜牧業‘種’動力。”他表示。

乳業格局謀變

在賽科星掛牌新三板之前,現代牧業、中國聖牧等蒙牛元老創辦的企業已經登陸資本市場,這兩年還推出自有品牌產品,在中國乳業市場激起層層漣漪。

根據賽科星掛牌轉讓說明書,2013年、2014年以及2015年1~5月,公司分別營收1.9億、5.9億和3.4億,凈利潤分別為1.2億、0.68億和0.36億。隨著奶牛存欄量的增加,目前公司生鮮乳銷售占比已經接近九成。

2014年,賽科星生鮮乳供應給蒙牛和伊利的占比分別為40.85%與26.57%。“2013年底收購的犇騰牧業,原本就向伊利供奶,賽科星對收購的牧場只是提供繁育技術、管理方面的支持,並通過集中采購來降低成本提高奶牛單產。”楊文俊稱,公司不會改變牧場原有的供奶方向。

2013年12月,賽科星收購犇騰牧業100%的股權,奶牛存欄量瞬間從1000頭增至1.2萬頭。隨後,2014年12月公司收購賽優牧業70%的股權,2015年5月,又收購北方聯牛99.99%的股權。

至此,賽科星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實現奶牛存欄量的突飛猛進增長,9萬頭的水平相當於現代牧業6年才能夠積累出來的數字。

“養殖業是一項投資回報周期較長的行業,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資本的支持。”乳業專家宋亮分析稱,賽科星在未來五年要想實現30萬奶牛存欄量的目標,必須登陸資本市場。

但是,資本是逐利的,大多都希望在盡量短的時間里獲得最大回報。“如何平衡資本的訴求和公司長遠發展,是賽科星及所有上市公司必須考量的。”宋亮在看到養殖企業前景的同時,也表示了他的憂慮。

對此,楊文俊向記者回應稱:“這些都不是我們考慮的,資本之所以選擇投資賽科星,正是看重了公司的核心優勢和團隊能力,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繼續發揚賽科星在種業方面的技術優勢,在產品品質和團隊打造上不斷努力。”

值得關註的是,賽科星奶牛存欄量與日俱增的同時,中國乳業上下遊格局也在悄然生變。

目前,現代牧業通過10年的時間,在全國八個省(區)已建成27個大牧場,合作簽約草場80萬畝,奶牛存欄數超過22萬頭,日產生鮮乳2700多噸。倘若賽科星未來五年30萬頭奶牛存欄目標實現,養殖規模將牢牢位居行業前兩位。

據了解,在收購犇騰牧業、北方聯牛等牧場之後,賽科星會把這些整合成3000、5000頭規模不等的奶牛繁育基地。通過自身種業技術來繁育更多優質泌乳牛,在草業、種業、牧業全產業鏈方面生產出更優質的牛奶。

“在現代牧業規模化、現代化、標準化奶牛養殖,以及賽科星、中鼎牧業等奶牛繁育及整合托管模式下,中國乳業上遊正在改變‘散’、‘小’格局,適度規模及大規模成為提升養殖效率的重要途徑。”一位乳業觀察人士稱,上遊會進一步影響下遊,未來是全產業鏈的天下,如果再在奶牛繁育等領域具有核心技術,將具有極大發展潛力。

“接下來的每一步都更重要,如果未來賽科星在發展戰略方面有哪些出奇制勝,你們不要感到驚訝。”對於未來,楊文俊好像已經胸有成竹。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67

武漢一片澤國,洪水沖走上萬頭豬:湖北這次損失有點大

記者 邵海鵬 周芳 發自武漢

連續暴雨來襲,困擾長江中下遊的湖北、安徽等省區。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7月5日抵達武漢,原計劃參加當天開幕的第九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但從5日傍晚開始,電閃雷鳴,暴雨在武漢傾瀉了一整夜。6日一早,《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接到大會組委會通知,由於武漢雨情汛情嚴峻,為保障大家的人身安全,大會議程已作更改。

受影響的不只是這一國家級專業大會。5日晚到6日晨,武漢再遭強降雨襲擊,近一周的降雨量粗略估算相當於40個東湖的蓄水量。連續強降雨導致全城近200處路段嚴重漬水,大小車輛均無法通行,部分地鐵站點進水,市內部分地區電力、通訊中斷,中小學校臨時停課,不少企業允許員工在家辦公,政府建議市民減少外出。此外,武漢多個長途客運站的多個班次停班,另有多趟列車受強降水影響停運。

大水圍城,對百姓生活和經濟運行帶來怎樣的影響?《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走訪市內菜市場發現,從上周大雨初現開始,江城多數蔬菜價格開始明顯上漲,普遍漲價一成多,最高漲價四成。菜販稱,漲價主要是蔬菜生產與運輸批發環節有所斷檔。

作為全國重要的生豬調出大省、全國淡水魚養殖大省之一的湖北,生豬、畜禽、淡水魚養殖均因遭遇洪澇肆虐,導致養殖戶損失慘重。

多家豬場被淹,大多魚塘被沖

湖北生豬養殖數量居全國前十,2014年底統計局數據是生豬存欄2550.67萬頭,占全國5.5%。武漢的芝華商業數據分析有限公司(下稱“芝華數據”)通過受災地區的養殖場戶了解到,此次強降雨天氣,降雨來勢兇猛,湖北、安徽兩省多處爆發洪災,多家豬場被淹,大多魚塘被沖,養殖戶損失嚴重。

芝華數據的生豬分析師姚桂玲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洪災直接導致仔豬死亡率非常高。湖北、安徽養殖戶反映,由於雨來得猛又大,豬場進水,小仔豬遇水就被淹死了。按出欄期推算,這將影響春節前肥豬供應量,利好春節前豬價行情;就近期而言,洪水沖毀交通,目前湖北、安徽受災區的肥豬由產區外運受限,華中和華東局部地區市場肥豬的供應可能不足,利好局部豬價。

她預計,災後肥豬會集中出欄,而且體重偏大,質量參差不齊,對災區豬價利空。

她還提醒須註意疫情風險。洪水來勢洶洶,被沖跑的肥豬很容易發病、死亡,而且目前空氣潮濕、溫度適宜,依靠水源和空氣,極易造成疫病傳染和傳播。對後市的豬價來說,利空短期豬價,利好中長期豬價。

在黃岡麻城,生豬養殖規模大概有10萬頭。姚桂玲與當地的養殖戶電話調研後發現,這次暴雨,大概有一萬頭豬被沖走,上遊沖下來的豬、漂在水上的死豬也比較多。目前養殖戶手中300斤以上的大豬也有不少,待出欄的豬較多。豬飼料也快斷了,豬馬上面臨沒有飼料吃的問題。

在黃岡紅安,生豬除了供應當地,主要發往河南、武漢等鄰近省市。但是,一天700毫米的降雨,可謂相當罕見的災情。姚桂玲對本報記者表示,當地被淹豬場比較多,小豬死亡率非常高,大豬都在水里泡著。從目前情況看,大豬死亡情況稍好一些。豬舍270~280斤待出欄的豬比較多。暴雨導致整體損失很嚴重。只有母豬有保險,一頭母豬保1000元。

姚桂玲表示,據多省生豬經紀人反映,目前受南方暴雨影響,湖北、安徽、江蘇局部豬場受損嚴重,道路損毀導致跨省調運困難,南方產區豬源難以進入銷區,6日豬價看漲預期增多,當天全國大部分地區豬價小幅反彈。

另外,作為聞名全國的魚米之鄉,湖北多地魚塘遭洪水沖毀,養殖戶損失慘重,對漁業生產造成嚴重災害。姚桂玲說,據黃岡的養殖戶反映,一些魚塘基本全軍覆沒。

蔬菜價格上漲明顯

長江流域連日暴雨,對蔬菜的生產和供應也造成嚴重影響。

記者走訪市內菜市場發現,從上周大雨初現開始,江城多數蔬菜價格明顯上漲,普遍漲價一成多,最高漲價四成。

據《楚天都市報》報道,武漢市農委市場處負責人解釋稱,菜價上漲的主要原因還是連日的大暴雨,影響了本地蔬菜采摘上市。據了解,連日來的大雨對武漢各個新城區的蔬菜產地帶來了嚴重沖擊,其中新洲、黃陂不少蔬菜大棚、田地等被淹沒。湖北省內多地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對蔬菜生產、采摘和運輸都產生較大影響。

目前武漢市蔬菜供應主要依靠從山東、雲南、廣東、廣西調運的外省區蔬菜,物流和人工成本較高,價格漲幅較大,特別是葉類菜上漲比較明顯。

據氣象部門預報,本周武漢市仍將持續降雨天氣,預計蔬菜價格還將有所上漲。

據芝華數據數據采集部門高級經理馮華介紹,湖北受災的禽類養殖場,從產、銷和運輸方面也均對蛋雞產生影響。比如,紙箱包裝受潮現象比較明顯。目前蛋質無明顯問題,但貿易商收貨量明顯減少,養殖戶家里普遍庫存增多(庫存約3~5天);銷區貿易商要貨謹慎,由於紙箱變軟,導致雞蛋破損率增高,減少進貨量,短途運輸頻率增加。

不過,他認為,由於本次持續暴雨僅發生在湖北地區,影響到的湖北雞蛋主產區也是局部地區,如新洲、浠水等地,造成少數地區發生非普遍性的雞群溺亡事件。湖北的蛋雞存欄目前約占全國總存欄的6%,影響力有限。短期而言由於交通受阻,雞蛋出貨受限,會導致華中、華南地區價格發生階段性上漲。但從長期來看,由於持續陰雨,導致蛋質變差,後市待雨天過後,蛋農大規模集中出貨,會拖累雞蛋價格下跌。

全球變暖造成極端天氣頻繁

除了湖北,全國尤其是南方的天氣形勢依然堪憂。

據中央氣象臺天氣預報,長江中下遊地區主雨帶將逐漸北移,四川盆地、西北地區東南部等地的降水增多。四川盆地將出現持續性暴雨或大暴雨天氣,四川地區養殖戶還需做好養殖防範工作。而且今年第1號臺風“尼伯特”馬上來臨,將會給我國華東沿海地區及東部海區帶來較大風雨的影響,對於華東和東部沿海的養殖戶來說,需加強防範。

極端天氣為什麽頻繁出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問題,美國布朗大學地質科學系終身教授黃永松稱,全球氣候變暖跟近來頻繁出現的極端氣候是存在關聯的。

他說,全球氣候變化是自然和人類活動共同造成的,但造成當今氣候變暖,尤其是加速變暖,主因正是人類的活動。

中國氣象網顯示,溫室氣體繼續排放將導致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在現有基礎上再升高0.3~4.8℃。

如果地球再處於自然增溫階段,與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系統增溫相疊加,將會進一步加速全球氣候變暖,也將導致我國高溫、洪澇、幹旱等風險加劇,極端氣候災害將趨多趨強,防禦形勢更加嚴峻。

黃永松認為,對人類來說,調整產業結構、優化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控制工業領域排放等是需要的應對舉措。平衡發展跟代價的關系,不能盲目地追求經濟發展而忽略因此所付出的代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