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雪紅 小檔案 現職:宏達電董事長、威盛董事長、台塑董事 生日:1958.9.14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碩士 經歷:1982年進入大眾電腦PC事業部任總經理;1987年以500萬元創立威盛;1997年陸續創宏達電、建達、全達;2000年創威睿電通;2009年6月任台塑董事。 家庭:台塑創辦人王永慶之女,與前夫育有2子,與現任夫婿威盛總經理陳文琦無子女。 上週六(二十三日),智慧型手機大廠∣宏達電在桃園巨蛋席開近四百桌,舉行尾牙,相較於往年尾牙的風光,今年董事長王雪紅與執行長周永明異常低調,主要是宏達電去年營收衰退。 新單 阿拉伯挹注 不過,王雪紅為鼓舞員工士氣,仍大方加碼發出一千四百萬元的現金獎。她站在舞台上,宣布馬英九總統出訪中美洲,送給友邦的伴手禮,就是宏達電出品的HTC手機,說到開心處,還高舉宏達電手機,以手機名稱英雄(Hero)、獅子(Leo)盛讚宏達電員工,把氣氛炒到最高。 王雪紅私下對本刊表示:「希望今年HTC就像公司的 中文名稱一樣,宏大、發達。」周永明則站在舞台,激動舉起酒杯激勵員工,「You gonna go big or go home!(要做就拚第一,不然就別做。)」還說:「I believe 2010 is a great year , we will show it to the world , HTC is great company.(我相信二○一○年很讚,我們會讓全世界知道HTC是很棒的公司。)」強烈暗示,今年要讓外界跌破眼鏡。 本刊調查,王雪紅與周永明信心滿滿,與接獲沙烏地阿拉伯主要電信營運商沙特(STC)電信的百萬支WiMAX手機大單有關。目前,這款新手機實品機正在測試中,農曆年前可望簽約,計畫今年第三季出貨。 沙 烏地阿拉伯WiMAX系統設備是跟韓國三星電子採購,但手機代工廠卻對台灣的宏達電情有獨鍾。事實上,宏達電早已瞄準中東市場布局,去年供貨低階手機給 STC;且宏達電耕耘WiMAX手機多年,前年底與俄羅斯業者發表全球首款GSM∕WiMAX雙模手機HTC Max 4G,拔得頭籌,STC因此慕名下單。 股王 研發當後盾 「WiMAX手機技術門檻高,不是每家都能做。」業者分析,先前中國代工大廠比亞迪也出馬競爭,不過未獲客戶青睞,宏達電的研發實力被STC相中,因而順利從三星手中搶下大單。 這 張大單,對宏達電有雙重意義。首先,WiMAX具備高傳輸速度、長距離及建置成本較低等特性,現正快速成長中;其次,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油源國家,陸續建 置WiMAX通訊系統,依資策會統計,二○○八年中東油源國家通訊投資金額達四百億美元,而且未來五年平均年成長一二%,商機更是一塊大餅。 若順利拿下沙烏地阿拉伯這張大單,不啻是幫宏達電打了一劑強心針。因為去年宏達電營收一千四百四十八億元,較前年衰退了五%,稅後盈餘衰退二成多,創二○○五年以來新低,使昔日股王光環蒙上陰影。 去年調降財測,是宏達電一九九七年成軍後的一大敗仗。宏達電原本是營收五百萬元的PDA小廠,後來轉進智慧型手機,年年成長,二○○六年營收更一舉突破千億元,奠立宏達電的一哥地位,不但擊敗聯發科等高價股,還榮登台股股王寶座。 壹週刊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授權 專家領頭羊 隔年,宏達電更是攀上高峰。宏達電與英國電信(BT)共同發表了第一個自有品牌HTC Touch「ELF」(俗稱阿福機),由於觸控螢幕的設計風格,與蘋果的首款手機iPhone類似,又搶在iPhone上市前推出,短短幾個月在全球狂銷上百萬支,成功打響第一砲,HTC聲名大噪。接著推出的鑽石機、英雄機,也都引發話題,受到市場肯定。 宏達電在智慧型手機的研發實力獨領風騷,使得王雪紅成了全球軟體、網路二大巨擘微軟與Google的座上賓,宏達電成了最佳合作夥伴。從微軟的windows mobile到Google的Android,每一代手機新系統,宏達電都能領先同業半年到一年推出。就連華碩董事長施崇棠都佩服地說:「到底HTC是怎麼做到的?」 宏 達電的成功與王雪紅管理風格有關。過去十年王雪紅幾乎不干涉宏達電營運,全權交由卓火土與周永明打理。「Cher(王雪紅)只要信任你,就會全部授權,絕 不會囉哩囉嗦。」「Cher說:『我們是合作夥伴,他們在什麼地方需要我,我就會加入幫忙。在各自的領域中,他們都是專家,懂得比我多。』」一位跟著王雪 紅多年的老臣說。 危機 高毛利結束 王雪紅自己則忙於五花八門的投資事業,從高科技到傳統產業都有。為了旗下投資,她搭著飛機全球跑,「常常上午人還在北京,下午就到上海,跟另一家公司的總經理開會,她完全沒有老闆架子,只要見過一次面,就能記得對方的名字。」 但 花無百日紅,宏達電去年營運表現如雲霄飛車起落,股東也如洗三溫暖。宏達電去年的手機出貨量近一千五百萬支,平均每支手機單價在三百五十美元以上,毛利比 起諾基亞、三星等對手來得高,但這些大廠年出貨量數億台,經濟規模遠比宏達電高,宏達電研發團隊卻超過三千人,超過這些大廠。「就連蘋果iPhone一年 的銷售量都接近三千萬台,宏達電的空間還很大。」分析師說。 除了成長挑戰,宏達電今年的獲利能力,更引來外資法人質疑。今年初,宏達電替Google代工的品牌手機Nexus One,上市第一週銷售成績不如預期,遠遜於蘋果iPhone,加上Nexus One的價格遠低於宏達電現有的Android手機定價,花旗、美林等外資因而調降宏達電獲利評等。 「Google擺明就要吃宏達電的豆腐。」「每支Nexus One手機的成本約三百一十美元,宏達電將很難取得三成毛利,隨Nexus One上市,也會拉低宏達電HD2、英雄機等售價,對宏達電利潤將造成傷害。」「宏達電享受高毛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一位業內人士不客氣地批評。 追兵 布局WiMAX 隨著蘋果iPhone熱賣,微軟、Google甚至諾基亞都想大舉搶進,智慧型手機市場已進入戰國時代。王雪紅如今面臨的,不只是高毛利時代已過,還有代工業搶進分食,而頭號勁敵,就是代工大王鴻海郭台銘。 二年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積極擴大智慧型手機代工團隊,去年富士康董事長由前奇美通訊總經理池育陽擔綱之後,富士康的智慧型手機團隊,就大舉招兵買馬,招募五百人的研發團隊。 鴻 海挖人動作,也間接挖到宏達電牆角來。鴻海的友好企業康法科技(Commtiva),挖角宏達電前任業務協理蔣培德後,去年底與歐洲電信商 Vodafone簽訂Android手機供貨合約,提供由富士康製造、代工價不到宏達電同規格產品一半的手機,預計下半年交貨。康法與富士康聯手,已對宏 達電構成壓力。 宏達電外有追兵,內部又面臨毛利保衛戰,如果順利接下STC的WiMAX大單,不僅順勢打開中東市場,更搶先達陣WiMAX手機戰場,在二○一○年第一回合競爭占上風。 |
| ||||||
一場四十分鐘的會議,讓華冠搶下摩托羅拉一千萬支手機代工訂單,不但今、明年兩年出貨量爆增,業績大幅增長,也讓華冠董事長李森田總算對華冠股東有個交代。 撰文.羅弘旭 身兼華宇、華上與華冠三家公司董事長的李森田,因為近幾年來經營狀況不佳,三家公司股價頻頻破底,每到開股東會時,李森田即使不斷被股東責罵、消遣,總是 按捺脾氣忍氣吞聲。然而,今年華冠傳出奪下摩托羅拉千萬支手機的大訂單,令華冠今、明兩年業績暴衝,李森田講話也跟著大聲起來! 七月十三日華冠臨時股東會,小股東炮聲隆隆,先「找麻煩」地責備李森田為何沒先自我介紹,後又繼續抱怨股東會選在交通不便的台北縣鶯歌。過去幾年來,面對 股東責難一向選擇「沉默」的李森田,難得反將一軍:「我叫李森田,擔任華冠董事長,如果你沒聽過我,那你投資華冠也太隨興了!」李森田能這麼氣定神閒地應 對小股東,靠的就是大訂單落袋。華冠今年首次打進摩托羅拉(MOTO)的供應鏈,成為摩托羅拉的主要代工廠之一。據零組件供應商透露,華冠的摩托羅拉代工 訂單將在今年第四季開始出貨,預估今年華冠總出貨量將超越一千八百萬支,二○一一年進一步擴大至二千萬支水準,是成立十一年來的最高紀錄。 時間拉回去年,摩托羅拉延攬中國大陸TCL集團副總裁劉飛擔任摩托羅拉的全球副總裁,並陸續釋出代工訂單給TCL。然而摩托羅拉並不滿意代工品質,也擔心 TCL自有品牌會影響代工業務,又再度回過頭來和華寶、華冠洽談訂單,但摩托羅拉卻只給第二代工順位的華冠四十分鐘的時間自我介紹。 第二天,華冠總經理陳世惠、副總洪一峰搭著最早的班機飛往北京,親自和劉飛洽談,會議中只談三個要點:品質能不能符合標準?六個月內能否完成第一支手機設 計量產?價格有沒有競爭力?當華冠給出「Yes」的答案,四十分鐘內雙方敲定零件採購流程、產品出貨時間、付款方式、代工生產線保密內容,華冠成了摩托羅 拉新的代工夥伴。 華冠內部透露:「簽訂代工客戶,不只有設計生產這麼單純,為了保護客戶權益,公司必須立刻決定把二個事業部門改成三個事業部門,事業部門改動之後,還必須 配合客戶有新的財務流程和供應鏈採購,如果公司不夠靈活,根本做不到。」從陳世惠一天內親自出馬談成訂單,到四十分鐘之內敲定公司整個組織架構改變,華冠 全賴機動的因應能力取勝。但能否此就扭轉李森田華宇集團的運勢,還有待時間證明。 |
|
||||||
「小米手機」在大陸火紅,預購量 破百萬支,小米科技創辦人雷軍也成火線人物。 雷軍過去在中國軟體、網路業打下江山,而今,他轉戰智慧型手機,放手一搏直接槓上蘋果、三星、HTC等強敵,他能否創造「小米傳奇」,業界都等著看。 撰文‧楊方儒 一百天前,在北京七九八藝術區的舞台上,雷軍發表定價一九九九元人民幣的小米手機,他穿著黑色T恤、牛仔褲、布鞋,氣質樸素卻又光芒萬丈,看上去真像賈伯 斯的翻版。 小米手機的頂級配置包括:雙核一.五G中央處理器、四英寸大螢幕、通話時間九百分鐘、待機時間四五○小時、八百萬畫素相機鏡頭。當場有記者質疑小米手機的 品質,雷軍舉起雙手、睜大眼睛,把手機重摔在地,立刻再拿起來通話。這高調宣傳技巧,確實很有賈伯斯風範。 事實上,四十二歲的小米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雷軍,被稱為中國版的喬布斯(Steve Jobs在中國被譯成喬布斯),大陸傳媒索性稱雷軍為「雷布斯」。雷軍雖沒見過賈伯斯,但他是死忠粉絲,不僅詳讀每一本傳記,還長期關注動態,因此,聽聞 賈伯斯過世,雷軍內心百味雜陳。 「我生存的意義,就是等待著他掛掉!」雷軍在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時透露,除了對賈伯斯崇拜,雷軍還有矛盾,「不希望賈伯斯太強的光芒,使這個世界黯然 失色。我希望這是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小米手機,就是雷軍希望為世界帶來更多色彩,一年來努力不懈打造的產物。 手機產業是一片紅海,中國更是一片殺戮戰場,但小米卻有百萬支預購量,還受到了創投與一票科技大老的支持。前Google中國區總裁、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 復觀察,熱捧小米的原因有三個:「第一是雷軍,第二也是雷軍,第三還是雷軍!」 首部曲 用十五年,將配角金山推上港股掛牌一家僅僅成立五百天的北京小公司,憑什麼能夠挑戰蘋果?雷軍在中國高科技圈,憑什麼有如此大的魅力與影響力?年紀輕輕的 他,站在台上做簡報的渲染力,憑什麼能媲美賈伯斯? 出身湖北,爸媽是老師,雷軍沒有顯赫的背景,也不是名校畢業,二十三歲那一年,雷軍進入金山軟件工作,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最長的一份工作。 短短六年不到,雷軍在二十九歲就當上金山總經理。張愛玲說得好,成名要趁早,雷軍確實是中國高科技圈的英才,但光芒環伺之際,他心裡卻充滿挫折。 因為金山雖然是中國老字號的軟體公司,但始終做不大。從翻譯軟體到防毒軟體,從電子商務到網路遊戲,金山樣樣都做,卻都只是配角。 數字會說話,雷軍投注十五年心血,金山真的不算成功。 二○○七年金山在香港掛牌的時候,市值僅達六.二六一億港幣,阿里巴巴當時市值十五億美元,百度市值則達三十九.五八億美元,就連跟盛大網路、第九城市和 巨人遊戲等遊戲公司相比,金山也被遠遠拋在後面。雷軍個人持有的金山股權,就算全部賣掉也只有三億人民幣,確實不算多。 對一心做大的雷軍來說,金山不上不下的江湖地位,令他很沮喪。有一次進行內部教育訓練時,他突然在講台上大哭起來,說自己活得太窩囊,大家都做得很辛苦, 二十多位一級主管上前擁著他,一起痛哭。 「做金山,就像在鹽鹼地上種草!」雷軍嘆氣說。關鍵在於,雷軍有眼光,在蓬勃發展的網路產業,看到很多機會,但金山沒有那樣的執行力,資源、人才、速度都 跟不上,公司發展因此失焦。 金山從一九八八年創立以來,已經二十二個年頭。雷軍最近跟老員工坦承說,「金山已經是祖父級、爺爺級的公司,時代已經從PC時代轉型到網路時代。在這個時 代,我們都落後了!」金山曾經多次面臨倒閉危機,還曾被微軟逼著關門,雷軍用耐心與毅力,把金山從一條山間小徑,帶上寬廣大道。他掌權的這十五年雖然不算 失敗,但遲遲無法開上高速公路,是他心裡最大的痛。 因此在推動金山上市的階段性任務達成後兩個月,雷軍從外人眼中的人生高峰,選擇自我放逐,辭去了金山執行長一職,因為他清楚知道,到達下一個高峰的方法, 就是必須先走進谷底。 雷軍擁有一張娃娃臉,更是個頑童!別人不看好的事,他偏愛做,把金山做上市,可以說是他的叛逆人生首部曲,第二部曲則是走上第二個山頭—— 創投。 雷軍回想起在二○○四年,金山投資的電子商務網站卓越網,以七千五百萬美元高價賣給了亞馬遜,投資的高報酬率與樂趣很吸引他,因此開始提著現金做創投。當 時沒人看好他能夠找到潛力企業,用北京俚語來說,他的錢肯定都要「打水漂」! 二部曲 用四年,將凡客誠品做成網路ZARA雷軍血液裡頭,流竄著異於常人的固執。這來自中國最早一批程式設計師的大時代背景,他對每一行程式,都要做到盡善盡 美,不留任何bug存在的空間。這也是他的投資態度,一定要投最好的人、最好的技術。 有人脈、懂趨勢,雷軍在新天地,很快就如魚得水!他鎖定網路業,一路投資多達二十家公司,包括多玩網、樂淘、拉卡啦、我有網、多看、樂訊、優視科技 (UCweb)、凡客誠品,被視為中國網路行業的新血脈。 以在網路上賣衣服的凡客誠品來說,短短四年時間,已經成長到年營收六十億人民幣、員工人數五千名,被視為「網路ZARA」,連名作家韓寒都願意為凡客背 書。 至於做手機瀏覽器的UCweb,每月有效用戶數達到一.六七億人,是中國市占率最高的手機瀏覽器之一。全中國手機上網用戶約為三.一八億,UCweb滲透 率已經超過五成,把Google、微軟、蘋果都拋在後頭。 最近大陸的一個新說法「TABLE」,肯定了雷軍在網路事業的成績,T指的是騰訊、A是阿里巴巴、B是百度、L是雷軍、E則是360董事長周鴻禕,他們是 中國網路行業的五隻領頭羊。 雷軍在四十歲之前,贏得眾人稱羨,卓越網賣了好價錢、金山成功上市,做創投成績也不錯,但他心裡卻又再度迷茫! 三部曲 用五百天,挑戰蘋果、三星稱王的市場叛逆人生走到三部曲,重新創業才是唯一解答。 雷軍的創業性格很明顯,有爭強好勝、事必躬親的缺點,卻又效率很高、非常懂得激勵團隊。他總是給人精力充沛的印象,每天行程都排得很滿。 「小米是我不能輸的一件事,我無數次想過怎麼輸,但要真是輸了,我這輩子就踏實了!」在雷軍口中,所謂的「踏實」,就是向人生認輸的意思。 聯發科前財務長喻銘鐸,十月起擔任小米科技財務長。他回憶第一次聽到雷軍想要做手機,還要拋棄靠硬體賺錢的商業模式時,心裡想說:「這個人應該瘋了,手機 行業水很深!」成立僅僅五百天的小米,在全中國人面前,端出小米手機這盤廉價好菜,立即受到高度注目。因為至今沒有中國品牌敢挑戰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大 家都只敢在山寨機、中低階智慧型手機打轉,雷軍一個人就衝了出來。 山西煤老闆都能做手機,一支只賺十元人民幣,這顯見手機市場的進入門檻極低;不過,做手機容易,但做智慧型手機卻很難。現今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被蘋果、 三星、HTC、RIM、諾基亞列強割據,小米手機要與iPhone一較高下,聽起來就像是大衛要挑戰巨人哥利亞般的故事。 雷軍確實是一個不怕輸的人。他一再公開強調,小米其實只有一個最大的目標,那就是做智慧型手機,做出世界級的好手機。 在成本與商業模式上,小米雖然創新,但也還有很大的考驗。高規格的小米手機為什麼如此便宜?憑什麼用成本價販賣?因為雷軍盤算,透過後續的網路服務賺錢, 而不是透過手機硬體賺錢。 雖然小米在發表手機前,先做了優化Android的「MIUI」作業系統,也推出線上聊天APP「米聊」,但迄今都不是賺錢業務。雖有百萬人氣,但獲利方 法仍不明朗。 最終回 用不認輸,迎戰中關村企業倒閉潮面對種種逆境,雷軍仍然信心滿點。他分析iPhone的成功,在於把軟體、硬體、網路服務,融合成為一個堅固的生態系統, 「小米跟蘋果一樣,也是一家鐵人三項的公司,同時做軟體、硬體,也做網路服務。」根據蘋果的內部文件,iPhone總出貨量中,有三成銷往中國,顯示中國 高階手機也有很大的胃納量。小米手機的致勝想法很直接:在中國贏了,就有機會在全球贏。 一路走來,雷軍自認走的是創新路徑,他強調:創新的本質是無畏失敗的勇氣!「每天太陽升起到太陽落下,中關村就有九家公司關門!」雷軍感嘆,智慧型手機門 檻雖高,但他絕不能失敗,小米將是他的最後一搏! 勇於征戰的將軍 雷軍一路走來主要成就公司 戰功金山軟件 雷軍的第一份工作,堅持15年之後,終於在香港上市卓越網 中國的電子商務網站領頭羊,成功以7500萬美元高價賣給了亞馬遜凡客誠品 規模最大的成衣零售網站,4年時間成長到年營收60億元人民幣,被視為「網路ZARA」UCweb 中國最大的本土手機瀏覽器業者,每月有效用戶數達到1.67億人,把Google、微軟、蘋果都拋在後頭小米科技 以500天時間,成功打造中國最受矚目的高階智慧型手機 雷軍 出生:1969年 現職:金山軟件董事長 小米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 經歷:金山軟件總裁、執行長 卓越網董事長 優視科技董事長 學歷:武漢大學電腦系 |
|
||||||
網路產業出身的雷軍,打著蘋果供應鏈製造,價格只有蘋果的一半,半年內,讓小米科技單一款手機在中國熱銷三百萬支,連中國第一品牌華為都追不上。 更遑論台灣品牌宏達電了,到底雷軍如何辦到? 撰文‧翁書婷 上周,台灣科技業最熱門的話題人物,就是小米科技創辦人「中國賈伯斯」雷軍。 星期四的晚間,暑氣熾熱難忍,但到台灣訪問的雷軍,心情卻興奮無比。一來是至上個月成立甫兩年的小米科技,進行第三輪募資,規模超乎預期,達到二.一六億 美元,換算小米科技市值將近四十億美元;二來,上半年結算後,在中國單靠一款手機,就讓銷量衝破三百萬支,以智慧型手機排名來說,不僅把中國第一品牌華為 甩在後頭,更直追蘋果、三星,而宏達電手機的市占才剛剛登上第八大。 「這個紀錄是我們原本預估的十倍以上。」雷軍開心之情,全寫在臉上,為順利達到今年六百萬支手機的銷售目標,鞏固供應鏈成了首要任務,讓雷軍這趟台灣行,格外重要,因小米就是標榜「採用蘋果供應鏈」,但價格只要一半。 在台灣,雷軍的名氣不算大,但在大陸網路業,他可稱得上是響叮噹的一號人物。從金山軟件起家,創辦卓越網、投資凡客誠品等電子商務事業,都有不錯成績,但雷軍卻不以此自滿,他還要攀上更高峰,就是成為中國的蘋果! 關鍵一: 每周更新 活化作業系統穿著深藍色POLO衫、牛仔褲,整齊的頭髮,十足的斯文書卷氣,雷軍說起話來有條有理,可是,他做的事業,卻很不同於他的外表。雷軍的企圖心很強,選用蘋果供應鏈,打出高品質手機,但價格卻不到iPhone的一半。 聽起來很像是幾年前,深圳華強北路那些山寨廠們,做的山寨蘋果、橘子機,那你就太小看雷軍的野心了。端出與蘋果iPhone相同的硬體品質,價格卻低得驚 人,對比蘋果賣一支iPhone,賺進五五%的利潤,雷軍賣一支小米機,卻只賺兩百人民幣,利潤一○%,「我不靠手機硬體賺錢。」雷軍話裡聽不出一絲猶 豫,取而代之的是堅定。 這樣能成功嗎?多數人都有著相同的疑問。賣手機卻不從硬體賺錢,雷軍看得更遠,「Google、亞馬遜的成功,那才是他要的。」觀察雷軍已久的業內人士直言,賣手機賺不了幾個錢,但軟體、服務、人流,這才是雷軍賺錢的來源。 只是,一家成立才二年的公司,如何養出千萬人流,讓華為害怕?讓宏達電望塵莫及?他有什麼祕密招數嗎? 雷軍分享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我遇到諾基亞的一位副總,很開心地和他分享了很多我對手機設計的看法,不過,我想他轉身就忘了。其實宏達電、 三星、蘋果也是一樣,你的意見他們會聽嗎?不會,但小米會,而且還是你說了算!」從網路起家,雷軍太了解消費者行為,消費者是片刻不能等的,只要網站上有 一處功能不好用,消費者意見就會蜂擁而至,所以臉書每天都在更新功能、Google時常有新介面,但顯然手機大廠們,並未領悟這個道理。 因此,雷軍反向操作,從使用者意見出發,每周舉辦網路論壇投票,把重要意見更新至手機作業系統。「你每周都會發現小米機不一樣了,我們每周更新,不好的功能就淘汰,這個作業系統是活的。」他說。 關鍵二: 利用社群 養出百萬「米粉」雷軍很聰明,要打造自己的作業系統不容易,小米機用Android當基底,卻不斷做更新,不管是淘汰使用者抱怨的功能,或是增加微博、 QQ等大陸用的軟體,把大陸的消費者成功綁在小米機上,讓他們一個個成為「米粉」(編按:指小米機的粉絲)。 就像大陸崇尚蘋果的人,叫作「果粉」;雷軍很清楚,小米機要長久,也得有一票忠實的「米粉」支持。為了讓消費者黏在小米機上,雷軍不只籌辦小米機特有的網路論壇,還舉辦各式行銷活動、發行網路雜誌,讓「米粉」們隨時都有新話題。 「這些『米粉』其實是網路的意見領袖,影響力很大。」雷軍要「米粉」就像病毒傳播般,先侵入核心,再擴散到周圍。這樣的營運方式,看在軟體產業分析師眼 中,「說穿了,雷軍是用經營網路的方式,在賣手機,在網路世界裡,擁有人流的人,才是贏家。」所以,雷軍不用靠硬體賺錢,養出百萬「米粉」支持小米機,源 源不絕的人流湧進,金流也將跟著來。難怪不管是國際大廠安謀(ARM)、高通,抑或是負責製造的台廠富士康、宸鴻,都緊抓雷軍不放,他們太清楚,小米引領 的一場新革命,才正要展開。 雷軍 出生:1969年 現職: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 經歷:優視科技董事長、金山軟件董事長 學歷:武漢大學計算機系 |
| ||||||
沒有意外的,iPhone 5S來了,就像過去六年那樣。從第一代iPhone,到了今日的iPhone 5S與5C,市場給的掌聲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新機發表的隔日,蘋果股價重挫五%。在發表會的兩天後,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接受《彭博商業周刊》專訪,直言:「蘋果不做垃圾產品。」庫克說的這番話,就像是站在市場高處,睥睨著市場的其他人,但這並無助於蘋果股價跌勢。過去一年來,蘋果股價已經下跌超過三二%;原本蘋果主導的智慧型手機泰半市場,也將大位拱手讓給了Google領軍的Android陣營。 於是,庫克過去這一年來,做出最明顯的決策有二:往中國靠攏、大舉改善軟體。 先說說結果吧,蘋果拓展中國市場的成績單,顯然不及格。根據市調機構Canaly統計數據,今年第二季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排名裡,蘋果以四.八%的市占率,排名第七,直接被小米機超越;而三星則拿下一七.六%的中國市場,連中國民族品牌聯想都只有一二.三%,望塵莫及。 不打價格戰 堅持做自己但庫克沒有積極耕耘中國市場嗎?當然有。過去一年,他親自飛了兩趟中國,不只親赴鴻海生產線,還拜會中國電信商,反映庫克對中國市場的重視;這次蘋果更破天荒地在美國本土以外召開發表會,選的地點就是北京,還第一次將中國列入新iPhone首賣的國家之一。這些,都是過去賈伯斯時代不曾有過的。 庫克這些作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中國市場。「當中興、華為、聯想這些中國品牌,取代了昔日的智慧型手機品牌一軍諾基亞、黑莓機、宏達電,這就告訴你,中國市場已經大到你無法忽視。」一名美系外資分析師說。 大和國泰證券亞洲區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陳慧明就直接預言:「二○一四年全球手機市場有四五%還是要看中國。」理由很簡單,光是今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有機會達到三.六億支,在陳慧明的預估模型裡,這個數字明年還有四三%的年成長率。 中國市場很大,但中國消費者要什麼產品?「主要價格帶還是落在人民幣兩千元,也就是差不多三三○美元的智慧型手機。」陳慧明說。 這也是為何在iPhone 5C發表前,市場引頸企盼,蘋果將加入智慧型手機市場價格戰;甚至還有分析師直言,「C」代表的就是「便宜(cheap)」。但iPhone 5C價格公布的那刻,將近五五○美元的售價,直接打了所有市場預測一巴掌。 價格競爭策略,顯然不是庫克要走的路。就像所有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生命週期循環,最終都會走上這一步;但對庫克來說,如何用更低的製造成本,創造出更好的體驗,才是蘋果的使命。 一直以來,蘋果iPhone之所以能坐擁金字塔頂端客群,「說穿了,就是iPhone夠酷嘛。」美系外資分析師說,賈伯斯成功用這個思惟顛覆了世界,成了他自己口中夠酷才能改變世界的實踐者。但庫克時代的蘋果產品還夠酷嗎?新一代iPhone發表會後的市場反應,讓答案再明顯不過。 可是,事情也還不到悲觀的時候,至少庫克的團隊就不這麼認為。蘋果新鐵三角之一,負責軟體工程的蘋果副總裁費德里吉(Craig Federighi)就直言:「做新的東西很簡單,但做對產品卻很難。」 花更多時間在軟體的創新 就在新一代iPhone開賣後的第四天,蘋果公布了最新的銷售數字,兩款手機開賣三天創造九百萬支成績,這個數字若對照前幾代iPhone,當然很漂亮,「但這是兩款手機的數字,目前市場對iPhone 5C的銷售仍有疑慮,現在下定論真的還太早。」巴克萊資本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蓋欣山說。 尤其,這次首賣國家新增了中國,中國電信商是否扮演了重要的助力,這些都是可能造成蘋果開賣三天,就締造九百萬支熱銷數字背後的迷思。 值得注意的是,有別於往年iPhone硬體吸睛,今年反倒是iOS 7的更新,成功吸引了使用者。不只使用者介面全新改版,從輸入法、鍵盤設計等,都做了大幅的改版,幾乎是近年來蘋果作業系統最大的改版,比起在硬體上有更多的突破,顯然蘋果花了更多的時間與資源在做軟體創新。 庫克在專訪裡講了很值得玩味的一句話:「當消費者沒有真的在使用那些功能時,擁有高市占率真的重要嗎?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人們使用我們的產品。」庫克之所以這麼說,其來有自。根據網路分析公司NetMarketShare統計,將近五五%的手機網路活動來自蘋果的iOS系統,而Android系統只有近二八%。進一步拿營收數字來看,市調公司App Annie統計,光是App Store貢獻的營收是Google的二.三倍。 這或許說明了一點,當市場多數人將焦點擺在新一代iPhone硬體沒有太多突破時,庫克卻大談軟體創新。因為昔日手機龍頭廠諾基亞、摩托羅拉紛紛被微軟、Google收購,走的都是蘋果那條叫做「軟硬整合」的路,但庫克領導的蘋果,卻決定要走自己的路。 「我們的主要目標還是在賣一支很棒的手機、提供很棒的使用者體驗,然後我們會用更低的製造成本來生產它。」庫克這麼在專訪裡說。 從蘋果發表了最新一代iPhone至今,兩個禮拜過去,九百萬支的銷售數字只是開頭,就像去年iPhone 5開賣前三天銷售五百萬支,也刷新了紀錄一樣,等時間一拉長,才能見真章。而庫克比誰都清楚這一點,畢竟諾基亞的殷鑑不遠,「諾基亞提醒了這個產業的每個人,你必須持續創新,不創新就只有等死。」蘋果新手機首賣成績屢創新高──iPhone系列產品開賣紀錄機型 發表日期 開賣國家數開賣成績iPhone 2007/6/29 1 74天賣出100萬支iPhone 3G 2008/7/11 22 3天賣出100萬支iPhone 3GS 2009/6/19 8 3天賣出100萬支iPhone 4 2010/6/24 5 3天賣出170萬支iPhone 4S2011/10/14 7 3天賣出400萬支iPhone 5 2012/9/21 9 3天賣出500萬支iPhone 5S 2013/9/10 93天賣出900萬支 iPhone 5C 資料來源:Piper Jaffray、蘋果 | ||||||
| ||||||
智慧型手機發展越來越成熟,創新突破也變得越來越困難,但索尼(SONY)相信,差異化就在細節裡。如何創造更好的使用者體驗,抓住消費者的心,靠的就是對細節的堅持,即使要付出百倍努力才能換來一個成功設計,也絕不妥協。
撰文‧何佩珊 最新款的蘋果iPhone有指紋辨識,三星則有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當賣點,那麼索尼手機呢?多數人可能在看過索尼的撈金魚廣告後,對其防水功能印象深刻,而這樣的創意就來自索尼的兩百人產品企畫團隊。 當一個產業逐漸進入成熟期,創新突破只會越來越困難,智慧型手機也不例外。從第一代蘋果iPhone揭開智慧型手機世代,如今消費者已經不為三.五吋的智慧型手機而滿足,想要更大的螢幕、更快的處理速度、照相功能要更好……,要帶給消費者驚喜似乎更具挑戰。 儘管如此,索尼行動通訊總裁鈴木國正堅信,「差異化就出在細節裡(Details make the difference)!這是索尼的DNA,我們從不妥協。」外接鏡頭 硬是強過他廠就拿索尼剛在西班牙全球通訊大會(MWC)發表的上半年度旗艦智慧型手機Xperia Z2來說,乍看之下,和前一代產品似乎沒有差異,但防水的機構件精細度、顏色,都是經過一場場設計會議累積下來的成果。 像是機身結構的改變,「以前用一個鋁合金加兩個塑膠框的機身拼裝而成,可是新一代手機,我們把三個零組件減少到只剩一個,防水效果更好。」索尼行動通訊機構件開發團隊成員說,同時螢幕變大,機身卻更輕薄,這些都是抓住消費者的關鍵細節。 又或是對於顏色,索尼也一樣講究。即使索尼去年推出紫色手機獲得不錯的市場反應,他們不因此輕易地繼續沿用,而是重新走繁雜流程。 索尼行動通訊全球創意產品設計主管Jeanna Kimbre就說,設計團隊首先要聽取簡報,確認目標客群,接著展開研究,以Z2來說,即使是決定保留紫色,還要進一步思考應該是什麼樣的紫色?要和什麼顏色搭配?應該採用亮面還是霧面材質?每個問題都馬虎不得。 「過程中,隨時可能推翻重來。」索尼行動通訊資深設計師Linda Lissola說,但身為設計師,就算要付出高成本,也要找出最大的可能性。 創意墓園 堆滿夭折的點子索尼行動通訊產品企畫部最高主管黑住吉郎分享了一個小故事,在團隊辦公室裡,有一個「墓園」,裡面堆滿了被丟棄的「屍體」。聽來有些驚悚,但這些「屍體」,其實是設計過程中,沒能夠實現成商業化產品,就在中途夭折的各種點子。 「如果你看到一百個獨特的應用、使用者經驗,背後研發的數量可能是你看到的十倍以上,甚至是百倍以上。」黑住吉郎說,事實上,在他們的設計團隊中,就有一個成員加入團隊已有五年之久,前兩年從他手上做出的點子就有一百多種,卻沒有任何一個被實現為真正的產品。 「要做出一款成功產品,就必須要有很多被丟棄的東西。」黑住吉郎很清楚,沒有任何一條路是可以直達成功的。 因此,各家廠商都強打手機拍照功能,但索尼手機用超高畫素和外接鏡頭,還是做出了差異化。 黑住吉郎認為,智慧型手機功能性比過去更豐富多元,而索尼有很好的資產,不只有硬體技術,他提醒,索尼同時也是一家娛樂公司,這讓他們有更好的機會可以發揮。 「我們的面板顯示技術來自Bravia團隊、數位降噪功能來自Walkman團隊,照相功能則結合Cyber-shot,如果沒有他們,我不認為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產品(指Z2)。」黑住吉郎說的,正是這兩年索尼社長平井一夫一再對外強調的概念──「大索尼(One SONY)」、「最好的索尼(Best of SONY)」。 其實不只有產品,索尼對細節的重視也展現在行銷手法上。黑住吉郎說,「數位降噪以中文來說很容易理解,但當我們說『Digital Noise Cancelling'時,消費者可能會帶著疑惑的表情,不知道那是什麼。」所以在產品展示時,他們會準備現場噪音,讓使用者實際體驗。他直言,科技發展雖讓很多想像化為可能,但先進技術與想法卻未必能立刻被消費者所認識和接受,如何與消費者溝通成了一大挑戰,體驗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Gartner首席分析師呂俊寬認為,在One SONY的政策下確實看到索尼整合集團資源創造出的產品差異性,不論是防水、相機,還是螢幕技術,都可以看到差異化和進步。 在台開賣 掀起排隊風潮索尼的改變,身為電信商的台灣大也有感。去年台灣大賣出兩百萬支智慧型手機,除了三星、宏達電、蘋果iPhone為大宗,索尼手機在台灣開賣也掀起排隊風潮,就能看出消費者重拾對索尼手機的喜愛。 重振品牌小有成績的索尼手機,改革才剛起步,去年賣出四千萬支的佳績後,今年據傳還要挑戰六千萬支的目標。黑住吉郎笑說,「消費者的微笑,以及那一聲『哇』的驚嘆,始終是我們最期待的畫面。」 |
對沖基金行業有多大?2.6萬億美元!(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另類投資追蹤公司eVestment在對對沖基金業數據進行整理後發現,有7524家傳統對沖基金,1723家期貨或者商品交易顧問以及2074家母基金(Fund of Fund)。這些基金由超過4500家獨立的公司運營。
2013年,這些對沖基金管理資產總額達到2.66萬億美元。傳統對沖基金占到了其中的2.3萬億美元。
評論家表示,考慮到對沖基金較高的收費,目前對沖基金的數量過多。對沖基金過高的數量意味著要從市場的效率不足中獲利變得更難。因為有利可圖的機會很快會被大量基金擠滿,消除市場的效率不足。
截止今年7月,包含了各種策略對沖基金的Absolute Return Composite Index今年上漲3.79%。相比之下,標準普爾500指數的總回報率為5.66%,而巴克萊綜合債券指數上漲了2.35%。
“為了年輕化和時尚化,我們把傳統方冰磚變成插棒簽的雪糕狀態,且研發了熊小白系列,有香草、芝士和草莓酸奶三大口味,這款定價在8元左右的熊小白產品也標誌著我們的品牌升級。” 上海益民食品一廠總經理助理李維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針對年輕消費者研發新品是益民這個“老字號”企業的策略。熊小白在試銷的2個月內賣掉了約50萬支,效果非常好。
日前,《關於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下稱《意見》)發布,同時,上海還制定了《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加快國際消費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稱《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上海要打造面向全球的消費市場、全球新品首發地、引領國際消費潮流的風向標和人人向往的“購物天堂”,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城市。
第一財經記者走訪百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百聯”)、上海英雄(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英雄集團”)和上海益民食品一廠(下稱“益民”)等企業後了解到,目前大量代表上海“老字號”的商業企業都在積極轉型,從業態升級、人工智能化創新、研發新品、打造IP等方面入手,吸引更多年輕客戶,同時聯動電商開拓銷售渠道,把握新零售商機,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
“老字號”的年輕化道路
除了熊小白系列,益民還對傳統產品“三色杯冰淇淋”進行了改造。李維濤介紹,“經過十幾輪試驗和篩選,最終我們將口味改成了咖啡+香草+百香果,因為咖啡和百香果是現在年輕人喜歡的飲品口味。”
《三年行動計劃》指出,要增強搶救式保護老字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通過改革體制機制,創新經營方式,弘揚優良傳統,挖掘品牌價值,加強老字號保護,促進老字號改革創新。
“我們的目標客戶是90後、00後,我們想結合一些二次元,卡通形象,以後要推出熊小白的家族系列,講一系列故事,既有IP也有新口味。熊小白還有衍生品,比如包、手機殼等,後期打算給熊小白變裝,可以跨界合作IP,如果做到一定規模還可以制作動畫片。”顧旭乾透露。
以生產金筆著稱的英雄集團也在向年輕客戶群靠攏。
英雄集團總經理潘宏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們有過低谷,但這幾年適應消費升級的需求,在產品開發上力求經典加時尚,去年我們的業績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潘宏介紹,英雄集團針對時尚消費者推出手賬文化筆以及彩色墨水。此外,年輕人熱衷彩繪,他們便推出了12色到48色的彩色軟筆。另外還向文化禮品方面發展,從書寫走向收藏。
“老字號”們還非常註重智能化與電商化發展。
在百聯創新體驗中心,第一財經記者看到,目前百聯集團正在通過人工智能逐步實現人臉識別入店、虛擬購物、動線觀測和智能地墊等。而英雄集團則研發了智能筆,具備人體心率檢測、紫外線檢測和周圍環境溫度檢測等功能。
創新驅動轉型升級
《三年行動計劃》指出,到2020年,創新技術應用水平不斷提升,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湧現,新興消費規模持續擴大,培育和集聚一批新零售、跨境電商、物流供應鏈領軍企業。
“《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發布之後,我們就積極響應並且制定了打響‘上海購物’的計劃。” 百聯經濟運營部執行總監史小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史小龍介紹,目前已經啟動了部分購物地標升級改造,比如位於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第一百貨商業中心等,而第一八佰伴、青浦奧特萊斯、百聯西郊等位於核心商圈、社區商圈和郊區的門店都會做一批重點項目的升級改造。“而且我們註意到生鮮和體驗式購物是消費新趨勢,因此我們在商業項目改造時會適當減少傳統零售份額,增加體驗式和生鮮食品的占比。”
除了業態升級,為響應《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的體現城市對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創新品牌的集聚能力。到2020年,國際高端知名品牌、國際零售商品牌集聚度穩中有升,新品牌不斷湧現。百聯正打算抓住進口博覽會商機,開拓國際商品業務,同時針對不同消費人群打造特色商品,並力拓時尚潮流商品。
“目前百聯已試水買手店,之後我們會在太古匯開設第三家買手店,通過引進、孵化和培育,培養一批設計師品牌。”史小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