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大局來看,這件事仍然是好的」 梁公偉登門求售晨星的兩個苦衷

2012-7-2  TWM




聯發科,一個纏鬥多年的死對頭,如今將變成了晨星的頂頭上司。一樁千億的購併案,結束了雙強競爭,開啟了全球IC設計產業的新版圖。回首過去的風風雨雨,梁公偉究竟打著甚麼算盤?這一切,要從一首歌開始說??。

撰文‧楊卓翰

「心愛的你甘也會諒解,阮會來離開是不得已。」十多年前,晨星董事長梁公偉在台積電的尾牙上高唱這首陳昇的〈鼓聲若響〉。那是梁公偉在台積電最後一次尾 牙,他原本的公司世大積體電路被台積電買下後,員工形容自己像是「二等公民」。從副總經理降為協理的梁公偉也遞出辭呈,唱完歌,他在二○○二年與世大員工 一同創立晨星,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無奈,造化弄人,如今晨星的每一位員工,都將經歷梁公偉當時所面臨的不安與惶恐。就在晨星上市短短一年半後,梁公偉將公司賣給另一家大企業,也是最大的敵手||聯發科。

晨星那股以小抗大的傲氣,一筆一一五○億元的公開收購,成交。

在晨星內部的購併案說明會上,幾位高層主管甚至難過的掉下眼淚。「上頭一直叫我們衝衝衝,結果卻私下把公司賣掉,直到最後一刻才跟我們說。」一位晨星的員工透露;而且,這樁交易還是創辦人梁公偉「求售」許久的結果。

「(出售晨星)當然會感傷,」梁公偉在電話上告訴《今周刊》。「但以大局來看,這件事仍然是好的。」在財報上,晨星是相當不錯的晶片設計公司。主力產品液 晶螢幕控制晶片,在全球市占率高達六○%,過去兩季每股純益都超越了聯發科。摩根大通預估晨星今年毛利率將達四二.六%,也優於預期。

「鐵四角」解散 梁難挑大局看上去很美,但骨子裡晨星「鬧空城」的情況,已經讓梁公偉不得不面對「形勢比人強」這樣的事實。

晨星過去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它的「鐵四角」領導團隊:德儀出身的總經理楊偉毅掌舵、研發副總史德立(Sterling Smith)、研發協理容天行,及負責對外溝通的董事長梁公偉四人。

靠著這批團隊各司其職,晨星屢創戰功,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到一舉拿到電視龍頭大廠三星的訂單,打敗美商捷尼(Genesis)在電視晶片稱王;也因此曾登上未上市櫃公司股王,創下一股八一○元的輝煌紀錄。

然而曾經叱吒風雲的鐵四角,如今只剩梁公偉「獨撐大局」。楊偉毅、史德立與容天行三人都在上市前以私人理由辭去董事,當時即已引起市場關注;晨星靈魂人 物,出身廈門的楊偉毅因身體因素辭去總經理轉任特助;而史德立也辭去研發副總,回美國投身宗教與公益事業;容天行則以顧問之位退居幕後。

不過,梁公偉並不像楊偉毅專精於技術。他還曾開玩笑地說,自己是因為沒有設計過晶片的經驗,所以才被推選為董事長。在晨星過去的幾次尾牙上,梁公偉也自嘲「一年三六五天,只有尾牙這天我說了算!」晨星的員工回憶說道。

雙子座的梁公偉過去在世大擔任發言人,本身擅長業務,私底下活潑、愛唱歌,喜歡與人交流;原本料想研發與設計都可交給能手楊偉毅,沒想到最後自己卻得親上 火線。也難怪今年以來,業界就已傳出梁公偉有意向包括聯發科等大廠討論出售事宜。據媒體報導,早在○七年他就找過蔡明介,但當時聯發科因產品線重複過多而 作罷。

○七年,晨星股價接近八百元的天價,比聯發科還要高出二百元。一○年晨星上市時的承銷價是三一○元,但至上周購併案記者會當天,晨星每股一八二元,已經比聯發科低了一百元。

3G產品落後聯發科一年

晨星無法再複製傳奇,問題就出在手機晶片的研發。雖然在電視晶片SOC有著壓倒性的市占率,但晨星的手機晶片卻一直苦於無法突破;面對高階手機市占率急速擴張,晨星擅長的第二代行動通訊(2G)手機晶片,最大的市場只剩中國山寨手機。

而在中國山寨市場,除了大哥聯發科以及二哥展訊外,晨星還得面對後進對手RDA的大幅殺價競爭。「RDA毛利率三○%以下都還可以活,晨星在2G手機晶片這一塊幾乎無利可圖。」晨星下游供應商說著。

不只如此,晨星今年的3G手機晶片下半年才能量產,產品線落後聯發科及展訊,背後又有RDA急起直追,梁公偉「進退維谷」,形勢比人強,讓他不得不思考晨星的未來。

另外,在晨星的老本行,電視晶片也即將面臨蘋果(Apple)智慧電視及國際大廠的夾擊;與聯發科這樁婚事,在梁公偉心中似乎已經沒有太多的選擇。而合併 後,一方面聯發科可從殺價競爭中解套,同時也合了梁公偉求售的意願,的確是合理、聰明的雙贏作法,外資及投資人都給予熱情的肯定。

然而在市場歡聲鼓舞中,晨星的員工卻為未來默默擔憂。前年才爆出一百多人離職潮的晨星,如今又有多少人,會像梁公偉當時一樣遞出辭呈?沒有人知道。「我們都會在,研發團隊不會走。未來晨星會在聯發科裡取得重要的地位。」電話上,梁公偉如此打包票。

接下來晨星與聯發科的內部整合,不只是當事人關心,整個半導體界也都目不轉睛,因為「新聯發科」光是在電視晶片市占率就有七成。梁公偉今年在尾牙上會唱甚麼歌?這次,觀眾們都正在等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63

希臘年輕人告白 反紓困有苦衷

2015-07-13  TCW


七月五日,希臘紓困公投結果公布,反對債權國紓困計畫的以超過六成獲得壓倒性勝利,這是一個讓國際債權人始料未及的驚人結果,也讓希臘脫歐的可能性大幅提升。

《商業周刊》實地採訪希臘人民兩方說法。

28歲科技業執行長:反對紓困方案的話,會讓希臘承受更大風險。

他,是今年二十八歲的高明(?Michalis Gkontas),兩年前以食物共享概念創辦「Cookisto」,如今旗下已有四十五名員工,經營觸角從希臘延伸至英國。公投前,他將臉書大頭照換成印 有「NAI」(希臘文的Yes)的希臘國旗,他說:「反對歐元區的紓困方案,會讓希臘承受更大的風險。」

26歲行政主管:反對,是我們唯一可對國家現況表達不滿的方式。

而她,是今年二十六歲的令波拉(Elena Lymperi),大學畢業後就到法國攻讀研究所,公投前,她和朋友拿著「OXI」(希臘文的No)的旗幟走上街頭。

令波拉說:「反對是我們唯一可以對國家現況表達不滿的方式,這些年來大家忍受非常多的撙節措施,現在我們已經無法相信這麼多的犧牲可以讓生活更好。」

她再進一步指出:「說『不』是表達我們需要找其他的出路,而不是對歐元區說『不』,很多媒體把兩者畫上等號,但沒有人想要脫離歐元區。很多希臘人都知道過去犯了很多錯,所以我們都非常努力,現在我們只想看到我們的努力有成果。」

實際上,當多數希臘人投下反對票的那一刻,脫離歐元區的風險就急劇升高。短期內已經被管制的現金會更加緊缺,銀行可能會出現倒閉潮,而商家在無法支付款項的情況下,進口食物與原物料很快會出現短缺,政府也會發不出公務員的薪資與退休金。

中長期而言,摩根大通與巴克萊等金融機構都指出,若希臘脫離歐元區,屆時必須自行印製舊有的貨幣德拉克馬,經濟學家預測歐元計價的資產立刻縮水五○%以上,希臘將陷入五至十年的經濟黑暗期。

對歐洲而言,《時代》雜誌認為這可能會引發其他歐豬國家債務違約的骨牌效應;美國財經電視台CNBC甚至指出,歐元兌美元可能加速貶破一的水平;再從安全 角度考量,歐洲會失去地中海的重要戰略位置,然而希臘如果留在歐元區,甚至能重啟談判,也會讓其他國家如法炮製,後患無窮。

一場不到一千萬人的希臘公投,決定了這個擁有上千年歷史的國家,在現代歐洲的地位,也牽動全球的政經角力。

在一片黑暗當中,我們從希臘年輕人身上,卻隱約看到一絲微弱的亮光。

今年三十二歲的帕帕多普洛斯(Panagiotis Papadopoulos)告訴我們,希臘長期以來過度膨脹的公部門壓縮了私人企業發展,年輕人如果不想成為國際移民,創業是唯一生存下來的路。二○一三 年他創辦的「Bugsense」,因為優異的數據分析能力被美國上市公司收購,如今客戶遍及《財星》五百強企業。

像Bugsense這樣的希臘新創公司,到二○一三年達到一百四十五家,然而這些創業家的努力,就在今年六月底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無預警實施資本管制下,幾乎隨之東流。

一位總部設在雅典的創業家說:「無法付款給海外公司,不僅讓我們努力多年的產品發布無限期延期,更對辛苦建立起來的名譽毀於一旦。」還有企業甚至因為無法轉帳到國外戶頭,連公司信箱都無法打開。

帕帕多普洛斯知道後,馬上在推特(Twitter)上發起自救聯盟,短時間內號召六位希臘企業家,在線上籌組資助平台ZeroFund,為需要國際匯款的希臘新創企業無償提供資金。

過去希臘因為領土分散在不同的島嶼,從古至今就不斷上演窮人與富人、寡頭與民主派的衝突,「自掃門前雪」的現象相當普遍。如今左派當政,私人企業更成為人 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燙手山芋,然而帕帕多普洛斯在政府無能為力之下,率先說出:「只要寫下你的要求,我會不求回報的幫助你。」甚至直接在個人臉書留下聯絡電 話。

不到一週時間,帕帕多普洛斯已經無償支付了兩千美元(約合新台幣六萬元),他說:「我很擔憂資金的需求會極速成長,但是我不會後悔、更不會停止,我們正努力討論新的協助方案。」

28歲社會企業媒體負責人:很多時候我忍不住想哭,我們明明值得更好的對待。

希臘的困局催生了民眾團結的力量,然而不斷萎縮的經濟與永無止境的稅負,也打壓著努力變革的年輕人。

一年半前,《商業周刊》採訪團隊飛抵希臘現場,採訪新創社會企業家希迪雅(Stephania Xydia),她透過網路號召工程師、律師等中產階級,將原本被當地人稱為「公共廁所」的黑街改造成觀光亮點,在官僚與腐敗幾乎摧毀一切的同時,凝聚了社 區與民眾的向心力,德國的《鏡報》甚至形容「希臘的年輕人們用自己的方式,一起對抗危機。」

如今,我們再次採訪希迪雅,筋疲力竭的她指出,這一年來經濟不斷萎縮,組織的資金枯竭,員工大半離職。

希迪雅回憶,過去自由工作者每年在雅典大約可以賺到一萬三千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十九萬元),如今扣掉日益高漲的稅負與生活開銷,每年只能剩下五千美元(約合新台幣十五萬元)可用,年輕人根本活不下去。「很多時候我都忍不住想哭,」「我們明明值得更好的被對待。」

這是一場歷史悲劇。希臘,全世界第一個民主國家,也是第一個對國際貨幣基金倒債的已開發國家,未來數十年,這個國家仍將背負沉重的債務,希臘人民必須重新認識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才能找到終結這場悲劇的鑰匙,而這,需要一整個世代人民的徹底改變。

【延伸閱讀】公投前夕,一個希臘社會企業家的公開信??

■ 社會企業家希迪雅

別問我最後會投給哪一方,這根本不是重點。

我們必須要問的是真正的問題:「我們想要留在歐洲,是因為它的資助原則(意指紓困方案),還是它的基本原則(意指歐洲整體的自由、民主與文化價值觀)?」 這個問題在週日的公投來看,是荒謬與強人所難的,更糟的是,這個問題在選票的解釋上(希臘與歐洲的兩難抉擇),對我們每一個人更是危險的。

明天我會看著鏡中的自己,想著什麼樣的答案,能帶著我們繼續在這艱難的情況下前進。什麼樣的答案,能榮耀我的祖父母與父母親,以及成為留給我未來孩子的遺產。

我知道我投下的一票將使我從恐懼中解脫、憤怒中解脫、從壓力中解脫,以及從死鎖中解脫出來。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會平靜的接受並做好準備,因為無論是黑棋還是白棋,一旦遊戲結束,士兵跟皇后最後都會終結在同一個格子裡。

明天晚上,我將會去雅典衛城觀看「Socrates Now」(一齣蘇格拉底的劇),但是這一次我將會用不同的耳朵感受,用不同的眼光審視我們的文化遺蹟,我會用蘇格拉底的一句箴言,做為我選票的力量以及決 定,那就是「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I know one thing, I know nothing.)」

也許在二〇二五年,經過十多個艱困的年頭,我們從頭開始一同建立我們的國家,做為一個在歐洲的希臘人,在二〇一五年七月五日的這一場公投,我們都將為每一個Yes或No的選擇感到自豪,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為新的發現感到驕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91

前首富李河君年末變身“折扣帝” 是有苦衷還是有“苦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2521.html

前首富李河君年末變身“折扣帝” 是有苦衷還是有“苦衷”

一財網 秦偉 2015-12-29 23:12:00

一般而言,聖誕節前後至農歷新年前夕的打折季,是去香港“撿便宜”的好機會。可誰能料到,臨近年關,中國前首富李河君竟以0.5折的“跳樓價”出售了25億股尚在停牌中的漢能股份。

中國前首富、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下稱“漢能”)的主席李河君曾說過,看不懂漢能的人都會輸得很慘。現在看來,要看懂漢能真的太不容易。

一般而言,聖誕節前後至農歷新年前夕的打折季,是去香港“撿便宜”的好機會。可誰能料到,臨近年關,中國前首富李河君竟以0.5折的“跳樓價”出售了25億股尚在停牌中的漢能股份。

李河君

12月28日,港交所權益披露更新信息顯示,李河君早在12月21日就已經訂立這份售股協議,每股交易均價僅人民幣0.18元(約合0.22港元),相當於停牌前股價3.91港元的5.6%。李河君可套現約4.51億元人民幣,約相當於5.39億港元。截至目前,港交所尚未公布接盤者的身份。

“應該是賣給了多個接盤人,每個買方都不超過1%。”香港一家券商的高層為《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李河君突然在年末低價出售25億股股份的“苦衷”,可能是此前在銀行的抵押股份貸款需要追加抵押資產,也可能是為註入水電資產提前布局。

從年初的港股通最受歡迎個股,到5月突然暴跌、股價腰斬,最終被香港證監會調查,至今仍處於停牌狀態、麻煩不斷的漢能,何以吸引接盤者入局?李河君此次超低價減持耐人尋味。

重組布局?

李河君一直被指玩弄財技、空手套白狼,但在漢能股價暴漲時,他從未公開逢高拋售。翻看港交所的權益披露資料可以發現,今年以來,李河君在漢能持有的權益始終在80%以上,此次低價減持後,這個數字首次降至74.75%。

“無論出於什麽原因,低價賣股對自己和公司都很不利。”香港一中型券商研究主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當然,停牌前每股3.91港元的價格是否有可比性要另當別論,畢竟這一腰斬後的股價可能依然被高估了。

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今年5月21日起已停牌

若把漢能當作一個殼股來看,以6億港元的市場價計算,漢能總股本417.14億股,每股“合理價格”只有0.014港元,這樣的話,漢能每股賣0.18元似乎並不虧本。但問題是,誰願意接盤?有基金人士猜測,也許有投資人願意把它當殼買下。當然,在眼下殼股盛行的香港市場,為何偏偏挑中漢能,又是一個難解謎題。

“有一個說法是,李河君計劃把水電站資產註入漢能,先減持,日後通過增發籌集資金時再增持。”上述券商高層表示。

當漢能成為市值超過3000億港元的光伏巨頭時,超過90%的關聯交易收入,曾是其備受詬病的硬傷。漢能停牌期間的公告也顯示,減少關聯交易是香港證監會的重點關註內容,作為漢能集團和李河君不交出財務資料的交換條件,漢能在幾個月前提出通過重組來滿足香港證監會的要求。

在最近公布的年報中,漢能已經開始啟動重組計劃,將在戰略布局、銷售模式及管理模式上進行重大調整,撤銷原有的高端裝備產業集團及產品開發集團,並成立移動能源等五個新的事業群。重組之後,預計將從總部、事業部及各區域公司裁員約2000人。12月21日,漢能執行董事兼財務總監李廣民也宣布辭職。

“漢能被(香港)證監會勒令停牌後,李河君一直在多方尋求解決方法。”上述券商高層表示,李河君並不是很想把水電站資產放進上市公司,“這部分據說他自己投資了不少,但很多人給他的建議都是把水電站註入上市公司,這樣就有實實在在的業務和盈利,讓人難再質疑。”

裁員之余,過去半年多里,漢能在關聯交易的調整上並不算順利。在取消與關聯公司之間年度上限達人民幣136.1億元及另一份價值約5.85億美元的交易後,漢能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同比縮水34%至21.18億港元,由凈賺16.76億港元變成凈虧5932萬港元,對關聯公司的銷售收入同比減少98%至5964萬港元。然而,關聯交易減少後,新引入的第三方客戶也紛紛跳船,最近,與宜家之間長達三年的合作也宣告終結。

市場對於李河君和漢能無疑是有偏見的,即便對漢能堅持一邊倒看空,但對於李河君自己手上的水電站資產卻頗有興趣。“很多人去看過李河君的水電站資產,一些在內地做水電業務的國企很有興趣,也有老外去看過,幾乎每個人都覺得很不錯。”前述券商高層稱。

然而將水電站註入後再增發,擺在李河君面前的現實問題是,他的持股比例已經接近75%的紅線,即便註入資產能夠幫助漢能複牌,在增發時能夠再增持的空間也有限。“所以需要先減持,為日後增發鋪路。”該券商高層解釋。

追加抵押資產?

除了重組,追加此前貸款的抵押資產,是李河君此次套現的另一種可能。

過去一年里,標榜“漢能到了,霧霾沒了”的漢能,終究沒能趕走北京的霧霾。穿越到資本市場上,李河君的漢能則一直在向市場展示何謂“跌宕起伏”。

今年1月初,在港股通下,漢能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股票。進入2月後,漢能就已成為港股通標的中成交最活躍的公司,整個2月份共有6.1億港元買入漢能。不過,2月的成交紀錄很快又被超越了,3月5日,漢能在港股通下的成交額竟高達8.28億港元。

兩個月後,突如其來的暴跌,讓蜂擁而至的資金跌破眼鏡。5月20日,漢能股價在短短半小時內大跌47%,市值蒸發了1443.31億港元。接踵而來的,是香港證監會破例公告正對漢能進行調查,以及勒令停牌的決定。至今,內地投資者通過滬港通仍持有約6.59億股漢能,以停牌前最後價格3.91港元計算,總計價值約25.7億港元。漢能隨後被踢出富時指數和港股通名單。

而自今年5月20日起,漢能股份已經停牌超過7個月,目前仍處於被證監會勒令停牌的狀態。漫長的停牌期內,受傷的不只是小股東,曾為漢能融資的金融機構同樣陷入尷尬境地,尤其是臨近年關。

“快到年底,一些曾給漢能提供抵押貸款的銀行需要追加抵押品。”上述券商高層對《第一財經日報》透露,盡管漢能股票已經停牌多時,但畢竟沒有走到除牌階段,日後一旦複牌,追加的股份仍有價值。

《第一財經日報》曾披露,自2009年以來,憑借“四處開花”的太陽能項目,漢能的母公司漢能集團借助銀行、信托、民間借貸等多種途徑獲得巨額融資,包括民生銀行、國開行都曾給予其數百億元的授信額度。

下半年在香港申請上市的錦州銀行,也曾因與漢能集團的資金關系受到質疑。錦州銀行向港交所更新招股說明書,補充披露了其與漢能集團的資金關系:資金規模為94.61億元,風險敞口27.7億元。這些資金通過受益權轉讓計劃和理財產品的形式流向漢能,其中部分即由漢能的股權作為抵押。

“股權抵押貸款的抵押品價值降低時,一般都是以現金追加保證金(或者抵押資產),除非與借款者協議中事先約定可以接受股份。”香港一名從事公司銀行業務的人士表示。

按照多數香港券商的“行規”,上市公司用作抵押的股份,一旦停牌超過三個工作日,價值就已經降為零,不再算作抵押品。“但在一些中資券商或者銀行,情況可能不同。”上述券商高層表示,在漢能停牌的這半年多時間里,李河君也一直在努力償還各方貸款。

但如今,從各方面來看,李河君和漢能可能都面臨資金壓力。最近,漢能子公司漢能薄膜發電亞太有限公司(下稱“漢能亞太”)因拖欠區區173萬港元房租等費用,就被業主告上法庭。漢能內部人士曾解釋,漢能亞太是因業務變化,自10月起與業主談判退租,並已於12月6日退租,且繳付最後租金約104萬港元。不過,漢能並未能解釋,漢能亞太為何放棄原本作為總部的辦公室,以及是否有意撤離香港市場。

編輯:劉曉雷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822

大股東傾賣盤 拒派名片有苦衷

1 : GS(14)@2011-01-12 21:31:17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6-405758?category=m

撰文:蘇麗珍
欄名:投資博客
雖然近日頻見有上市公司控股權易手,但始終買殼賣殼並非易事。麗珍近日與一位賓架朋友午飯,聽到不少理由,部分都幾有趣。
賣盤難的原因,坊間很多人都歸咎於大股東難纏,皆因現時殼股有價,不計公司內資產及現金,淨殼價都過兩億,「吊高來賣」是很常見的情況。有時候,雙方明明商討得好地地,但大股東又會突然失蹤,臨簽約時才反價甚至變卦亦常見。
但賓架朋友話,有時亦不怪得大股東如此神化,現時很多所謂潛在買家,其實僅僅是中間人,最終真正買家姓甚名誰,中間人往往講來講去都講不出來,更遑論提供資金證明。
賓架話他就曾經見過有些中間人,原來只是想藉商討收購,來刺探市面上有甚麼公司可供出售,然後一邊拖着大股東,另一邊才去找真正的買家,成功後才賺取中間差價;部分更是藉着公司賣盤消息來炒作。
所以賓架話,很難怪有時賣盤的公司大股東,初次出來與潛在買家見面時,連名片都不肯派,原因不是大股東囂張,而是害怕一旦走漏風聲,股價有異動,被監管機構查問就麻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519

CK 妹是拜金女還是有苦衷?

1 : GS(14)@2011-07-08 22:32:47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5&t=63670
除左自己阿媽,重可以信邊個女人?我睇完東周總結羊獅麒係東張西望個訪問,覺得恐怖過恐怖片 ,直頭心寒。覺得佢好陌生,完全唔識呢個女人。

否認勾佬 楊思琦開腔寸爆李泳豪
http://www.eastweek.com.hk/index.php?aid=13692

楊思琦勾新歡搞大肚 李泳豪:「我肯養埋佢個仔!」
http://www.eastweek.com.hk/index.php?aid=13682

加推 思琦神獸卡
http://www.eastweek.com.hk/index.php?aid=13681

對面台講到社會問題咁,大家有甚麼意見?
2 : fineram(806)@2011-07-08 22:44:58

算係邊一隻股?
3 : idsdown(1658)@2011-07-08 22:52:13

哈哈, 做乜post係呢版?
4 : GS(14)@2011-07-08 22:55:13

講錯股
5 : cqb(1533)@2011-07-08 23:17:15

無乜問題o者,娛樂圈d女個個都係咁嫁啦,信思琦純情同信阿嬌係處女一樣咁傻咁天真.竟然有人認為靠睇電視就可以認識一個藝人...未免太好笑掛.
6 : 亞力士(1473)@2011-07-09 07:33:10

條女咪算有良心 唔使佢食死猫 如因真係大肚而分手 好明顯同新歡係中出 同男友係安全 唔係都分唔到
7 : GS(14)@2011-07-09 10:20:46

但佢手段是低定係高?
8 : GS(14)@2011-07-09 10:50:22

http://www1.hk.apple.nextmedia.c ... 462&art_id=15414664

有米富商實乃過氣跳水員
思琦新歡疑欠債不還
2011年07月09日
9 : GS(14)@2011-07-09 10:50:35

http://www1.hk.apple.nextmedia.c ... 462&art_id=15414665
人物誌:吳帥被罰停賽三年
2011年07月09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266

老樓日記:公屋獨旺有苦衷 劉兆昌

1 : GS(14)@2013-07-23 00:40:06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30722/214363
                                                    
                                            近排二手焦點仍集中在公營房屋買賣身上,一個又一個破頂創造歷史新高,令原本已缺盤的二手放盤量越來越少,點解實呎萬元的居屋、抑或是實呎半萬元的公屋仍有人吼?最大原因,是這批首期不足的買賣可以供足九成,即使畀多少少首期可以轉買私樓,也未能通過銀行的壓力測試。
百物騰貴,便利店一罐豆豉鯪魚要賣成32元,港鐵票價又加價,即使唔使供樓,每月生活開支已經百上加斤,何況月入只有萬零兩萬蚊收入的公屋買家?若果唔能夠向銀行借多點首期,即使有層樓住其他也要慳住使;兩面夾擊,到頭來生活環境未有改善,起碼借到九成按揭預番供樓大數,其他開支可以應使得使,唔使犧牲其他生活開支。
向來食慣大茶飯嘅地產代理,由於私樓生意淡薄,所以兼做埋外傭同死人嘅生意嚟吊命,而家都要揸頸就命,都唔知個市仲要捱幾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564

鳴鏡高懸:銀行開戶難的苦衷

1 : GS(14)@2016-08-09 07:07:31

最近很多香港公司投訴在香港銀行開戶口很困難,香港總商會甚至要做調查,問會員開銀行戶口有多難,擔心這會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及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自從兩至三年前開始,為了要滿足美國政府捉拿那些逃稅的美國公民或企業的海外賬戶而推出的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FATCA),全球金融機構已疲於奔命。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建立及營運有關的系統。也因為這些高昂的營運成本及「認識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原則導至一般美國公民在香港基本上甚難開戶,就算是大型美國基金,如果未能提供所有SPV至最終大股東或上市公司的資料,命運也是一樣。香港的情況,在海外也是一樣,所以都不應只怪責香港銀行。筆者本身也有在海外新開立銀行賬戶以營運正常商業活動,但可以說是舉步維艱,有些直接說不能開戶,有些要求的資料極多且繁複,總之像要你知難而退一樣。全球各國政府都在大力打擊洗黑錢及逃稅,因為銀行在這龐大洗黑錢及逃稅鏈中,被動地擔當着極重要的角色,所以也成為首當其衝受打擊的一群。現在如果銀行犯錯,罰款動不動都以億美元計,所以銀行情願做少些生意,都不要給任何政府捉到痛腳。如果這情況持續,全球商業活動,特別是外商直接投資和國際貿易,都會受到打擊;對現在脆弱的環球經濟,只會是雪上加霜。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8/197267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950

應正亮:DBC離場的「苦衷」

1 : GS(14)@2016-08-11 05:55:04

【明報專訊】數碼電台DBC突然宣布交還牌照,確令人始料不及。數碼廣播缺乏獲利商業模式固然是公開秘密,但搞電台無錢賺不是今天才發生的事情,電台投資者即使在過去幾年一而再丟錢落海,都願意繼續奉陪,為的當然不是賺錢,而是有其他目的,如今幾場重要選舉如箭在弦,電台老闆竟然在此重要關頭扯白旗掉毛巾,這才是令人最難理解的問題。

當年「大班」鄭經翰大力推動數碼廣播,利用他「煲呔針」的身分,不單止有政府在政策上配合,更加得到一班富豪捧場投資。

「鐵三角」因政治利益合作

眾所周知電台已是夕陽行業,一般投資者不會相信數碼廣播會是一門賺錢生意,大班能夠吸引一眾大孖沙紛紛「落疊」,最重要當然是背後的political case﹕進入第二屆任期的煲呔,需要一個支持自己的媒體平台、大孖沙們需要一個拉攏政府的機會、離開立法會的大班亦有機會做回他的「十點前特首」。能夠找到共同利益,三方自然一拍即合。有如此堅固的鐵三角,也難怪大班當年意氣風發,聲言要挖盡全港最受歡迎的DJ,辦一個最受歡迎的電台。直至後來,傳媒爆出煲呔租住電台老闆深圳豪宅醜聞,公眾才能窺見「鐵三角」之間的利益瓜葛。

有DBC的員工曾私下說:「2017年之前,不用擔心這間電台。」言下之意,當然就是指老闆們搞電台,純粹是政治任務。但言猶在耳,如今電台老闆卻決定提早收柴,背後肯定有「苦衷」。

DBC老闆黃楚標有「深圳李嘉誠」之稱,電台相對於他的百億生意只是小菜一碟,但他也不是省油的燈,要他白白為一個權力聯盟付出,是絕對不可能。實情是,上述的「鐵三角」之外,其實還有第四個重要角色,了解這個角色,不單止會明白何解當日大孖沙們會落疊,也會明白黃老闆今天為何會黯然離場。

早前放風離場 中環西環無反應

江湖傳聞,DBC當年開始籌組,以及後來投資者鬧拆伙,中聯辦都有從中參與拉線。為了說服投資者不跳船,有人更曾經承諾過會為電台尋找新投資者合股,叫人相信祖國會出手支持電台,但承諾一直都沒有兌現,電台投資者早已經放出風聲有意收柴離場,但中環和西環都一樣無動於衷,投資者自然心灰意冷,就算幾場重大選舉即將舉行,都無意繼續「為國捐軀」。

搞媒體不是有財就成事

國家機器為政權利益要插手媒體無可厚非,但DBC的故事教訓所有人,要借媒體影響民情,不是有財有勢就能成事,搞一個無讀者無聽眾的媒體,最後只會是倒錢落海,得罪了財閥也不利團結。至於甘心為權力服務的媒體,都要有「人去茶涼」的心理準備。

最近有報道說,有新傳媒大亨計劃涉足收費電視,據聞又有人嘗試出手干預,真心希望DBC的故事不會重演,傳媒界朋友都能夠吃口安樂茶飯。

[應正亮 廿四味]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243&issue=201608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323

【港男排女廁】觀音兵排錯隊?或者有苦衷呢!

1 : GS(14)@2016-09-30 08:09:02

今日有報道指有港男為女友排女廁,即時引起爭論,有網民形容此舉有損男性尊嚴。不能置疑的是,該男子出發點全是為女方着想,又或者可能有苦衰?不過,原來不少女士覺得男人幫女友排女廁反感,認為這不算是細心表現,亦有人覺得無緣無故有個男人站在女人堆中間,感覺突兀。此外,很多女士也不喜歡男友幫自己拿手袋,認為衣着不配,有損男士形象。相反,男士則覺得此舉屬展現男士風度的行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30/197847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728

城城發臭脾氣有苦衷

1 : GS(14)@2017-01-21 03:36:49

■城城拍攝真人騷,黑面離去。互聯網圖片



郭富城早前演出內地真人騷《我們十七歲》,拍檔有泳手孫楊,他們同到湖北武當山拜師學藝。在早前的節目預告片,播出城城跟導演組發生爭執,他黑面說:「當初跟你談的時候不是這樣的。」當工作人員試圖解釋的時候,他已搶着說:「你現在根本就沒有理解我們的感受!」城城最後還離開拍攝現場。城城的經理人小美昨日透過WhatsApp回應時透露玄機說:「城城基本是一個脾氣很好的人,但是這個節目的命題是定位大家重返十七歲,所以當中一定有些少不更事而鬧鬧玩玩的元素。」她透露城城發脾氣有他的「苦衷」,還呼籲大家這個星期六收看就會知道。採訪:李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20/199025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4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