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0nbaf.html
□ 深圳商报记者 李 玲
民生银行(5.14,0.02,0.39%)公 布定向增发公告后,在市场引起诸多猜想。机构大多认为,此次提出的融资方案属于中性,可以支持民生银行三年快速发展。但同时,这方案也引起了部分业内人士 及小散户们的不满,认为定向增发的时机、价格及对象均不合适。部分散户更打算联合起来,以向证监会举报、呼吁集体反对议案等方式进行抗议。他们认为,该定 向增发方案明显偏向于大股东,对个人投资者十分不公平。
小股东认为增发价太低
自定向增发方案公布后,在各著名网站股吧开始出现一篇名为《致民生银行董事会的公开信》的帖子,期望能够通过联合散户的力量集体使该方案不被通过,迅速引来数百网民跟帖。
散户们认为,目前进行定向增发的时机并不适合,股票估值处于上市以来低位,在民生银行上市后股价最低迷的时间增发应该是最不理性的选择。同时,定向增 发价格过低,对应的市净率仅为1.09倍,再扣除各项费用后,几乎就是按净资产增发。这样,一般老股东不仅难以从增发中获得每股净资产的增厚,反而面临每 股收益被摊薄15%。而近两年A股上市银行中做过定向增发的个股,增发市净率均远远高于民生银行。以此超低价增发,对民生银行的中小投资者来说简直就是明 目张胆的掠夺。另外距实际增发还有6个月,这么长的时间在民生银行股票头上悬上一把利剑,对其极度低迷的股价将会是雪上加霜。与此同时,定向增发对象也令 小股东们感到不公平。他们利用在董事会的特权投机操作民生银行。虽说新定向增发的股份3年内不得流通,但他们手中现有的股票则有可能随时抛出变现。左手买 进低价增发股,右手抛出现有流通股,转瞬之间10%的利润到手。市场则因此面临极大的抛压,中小股东将成为他们牟利的牺牲品。
记者辗转联系到其中一位散户,王先生及家人共持有民生银行近10万股。他认为,此次公布的方案对散户来说明显不公平。昨日,他已致电中国证监会向有关 部门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但并未收到任何有效回应。他表示,希望更多的散户能够共同站出来抵制这种明显不公平的方案。也呼吁证监会能够强制民生银行开通网络投票,使得更多的散户能够行使自己的权力。
香港也有媒体对民生银行方案进行了质疑,独立评论员David Webb公开表示,要是民行确有集资需要,大可供股集资,令所有股东得到以同等折让价钱选择供股的机会。他认为,以民行现时A及H股的股本计算,民行可以“4供1”的比例,按每股3.22元人民币供股,同样可以筹集同等规模的资金。
增发对象遭质疑
有业内人士质疑,民生银行此次增发价格过低,明显偏袒参与定向增发的公司。而且,很明显参与增发的泛海建设(9.62,-0.03,-0.31%)和上海健特这两家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解禁后及时卖出获得巨额利润,并不是为了长期投资而打算。此次定向增发对象中仍有这两家公司,其中到底存在什么猫腻?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参与民生银行定向增发的7家机构包括泛海建设、史玉柱的上海健特等公司。其中,泛海建设在2007年末所持民生银行股份刚刚到期便 进行了抛售,在短短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里套现约22.5亿元。在抛售的同时,还表示将有意在未来的6至12个月内增加其在民生银行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获利 颇丰。而史玉柱的上海健特公司,2009年一季度减持了民生银行5.78亿股,获利高达27.34亿元。原第三大股东即史玉柱控制下的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 限公司减持该行5.78亿股,目前剩余持股3.19亿股,列民生银行第九大流通股东。而在同日公布的2008年年报中,健特还是第四大股东,持有8.97 亿A股。按一季度民生银行平均股价4.73元/股计算,史玉柱此次减持将获得27.34亿元的收入。
史玉柱也难掩心中兴奋,几乎在第一时间以博客形式对外宣扬道,健特认购14.24亿股,每股4.57元,需65亿元,锁定期3年。他透露民生银行融资 的理由是“核心资本告急”,65亿元“算点小贡献”。此后,史玉柱似乎已陷于兴奋状态。从8日凌晨2点到上午10点多,他一直没停止更新。沉默一天后,9 日上午10点又出来回应说,他不是前10大股东,也不是董事会战略决策委员会成员,无权参加提案形成决策,只是18名董事中一名“微不足道的非执行董 事”,但他喜欢民生银行。
对此,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民生银行,投资者关系部工作人员称,定向增发对象是公司董事会决定的,具体原因无法透露。随后,记者多次致电民生银行董秘及品牌负责人,电话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国信证券表示,目前估值使得很多银行出现并购价值。如果增发价、配股价、转股价在每股净资产价格附近,这种再融资对于现有股东几乎没有价值,依靠其 15%~20%左右的ROE及利润留存带来的价值增长甚至回购股票,是对老股东更好的选择。原有大股东以很低的估值参与定向增发也将会是2011年常见的 融资方式,这也是对其利益的维护手段,特别是对于民生这类估值已在净资产附近的银行。
一名投行人士表示,定向增发方案在证监会通过后,还需要召开股东大会,在获得一半以上股东同意后,方案才能实行。从现有情况看,散户希望凭借自己的力 量使方案不被通过的可能性很小。但以王先生为代表反对方案的散户则表示,希望渺茫早有预期,只是希望通过此次事件唤醒持有人共同维护自身利益。
我的感想:
http://www.zhanghua.org/?p=4533
(一)
從博客誕生到如今的微博大行其道,有兩個字中國人做得比較到位,一是「裝」,二是「偷」。
大凡成了一個公共平台,大凡你還算一個不大的小角色,你就有可能與「裝」字發生關係,裝儒雅,裝前衛,甚至裝主義。前兩種「裝」,只是一種自我賣弄 和陶醉,倒也不礙事,怕的是第三種裝主義、裝革命,有的時候義憤填膺,甚至歇斯底里,不明白的人內心會受到觸動,應者云集,而明白他的人則知道,那是他的 一種「商業模式」,想通過注意力效應,來達到植入營銷的效果而已。
「偷」字不必多言。譬如,我實在搞不明白是,為什麼一些人,特別是一些還算有名氣的人,看到別人寫的一條微博很喜歡,但就是不轉發,而是自己重新敘述一遍,甚至直接複製粘貼過來;偶有覺得不妥帖者,或會在最後加個「轉」字;何必如此呢。
「裝」和「偷」,會讓一個人活得很累。短期看起來可能「收益」不菲,但隱形的成本卻很高。為什麼不能爽快地做你自己呢?
前幾天看一個關於劇本寫作的書,作者美國人,維基·金(Viki King),她在開篇不久寫的一句話我覺得很好:「那個從你內心噴薄而出的故事就是你『最商業』的劇本。你不必成為某編劇二代,你只需要成為你自己,獨一無二的你自己。」
(二)
最近兩個月很少寫博客,雖然一直在寫日記,但有時一週才寫一篇日記,應該叫作「週記」了。這段時間,一是在南方週末的本職工作,轉作了編輯,負責財 富人物版和商業模式版,需要做出些新氣象來;二是在寫一本新書,2010年初就開始寫了,直到今年6月上旬,才寫完全部的18萬字;三是工作室的一個項 目,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工作室是做出版策劃的,今年獨立策劃的圖書會出7本左右,企業定製圖書會出2本左右。下周,第一本獨立圖書和第一本定製圖書,就能 交給出版社了,很是欣慰。這兩本書都會在10月份出版。
我自己的新書是和磨鐵合作的,會在今年9月初出版;加上去年出版的《他們比你更焦慮:中國富豪們的隱秘憂傷》和2008年與胡潤合作出版的《胡潤百 富榜:中國富豪這十年》,三年的時間,我終於寫完了「富豪三部曲」,前兩本分別寫企業家們的創業和內心,新書輕鬆些,寫家庭生活。
這三本書都算練筆吧,我都不是太滿意,雖然每一本都比上一本有不小進步,但是我覺得總有遺憾。譬如第三本,體例上我是希望做成《亞洲教父》那樣的,但最後仍有很大差距。有的時候挺自卑的,不過這倒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催促自己不斷總結和反思,我在日記中常常寫到寫作的話題。
我愛寫作。接下來我想嘗試寫些新的東西,譬如寫一本財富話題的小說。從來沒有寫過非虛構的東西,但是看到維基·金的另一句話「虛構恰恰是講述真實的 最好方式之一」時,倒覺得接下來不妨一試。朋友當中,陸新之一直在鼓勵我,勸我不要買太多別人的小說看,因為思維可能會受到限制。
(三)
前幾天跟一個朋友聊天,她驚訝於我同時做了許多事情。在她感嘆時,我自己想了一下,好像真的做了許多事情,可是,於我自己而言,我的效率並不高,而且也有嚴重的拖拉的習慣,常常因浪費了許多時間而被老婆大人批評的。
我想,其實並不是我做得多做得好,而是因為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下,大家普遍比之前更浮躁、更容易無病呻吟了,有的時候,個個都是批判者,個個都是評論家,但落到自己要做的事應做的事,卻乏善可陳,這是一種現代病。
我之所以趕在7月之前把手頭的幾件事做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想在張小報同學出生時,還在忙著寫作。就算寫再多再好的作品,最好的作品終究是他。 我喜歡小孩,現在都有些迫不及待。預產期是8月1日,我巴不得他現在就在我面前哇哇大哭。我想看到他的模樣,聽他的呼吸,摩挲他的小手和小腳。
生活才是最重要的。這一直是我的信念。6月初到鄭州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我差點落淚。不是造作,而是性情使然。自己婚禮的時候,因為心裡想的是流程 不要出錯、親朋好友要照顧周到等事宜,並不能真正體會到婚禮本身對於人生的意味。只有等到之後去參加朋友的婚禮,自己成為了一個「局外人」時,才感觸良 多。
現在,我們將從二人世界變成三口之家。真是令人期待。想一想時間倒也過得飛快。去年8月6日,為哄湘湘開心在二沙島舉行相識三週年Party時,我們還在想,什麼時候家裡能再添一口丁。而今年8月6號,這一願望就實現了。今年的這一天是七夕。
週末還在學法語,學了整整一年了。在法盟學了300個課時後,轉到HUGO培訓學校重點練聽力和口語。希望明年能夠面試順利。這一切都是為了張小報 同學。當然,不管現在以及後的社會形勢怎麼樣,不管我們有什麼樣的新變化,最主要的是我們聽從內心的召喚,做自己喜歡的事,走自己喜歡的路。
上週大部分時間,我都在紐約市94號碼頭參加TechCrunch Disrupt大會。筆者上次來到這裡是在幾個月之前,當時是出席一場現代藝術展,主角是時髦的畫家和雕塑家,如今,看到的卻是一群群天才編碼員,這簡直就是「時光穿越」般的經典紐約時刻。
據筆者猜測,與會的公司多達60家,因此,筆者很難做到面面俱到,而這些公司要想吸引投資者駐足也並不容易。
有些公司成功吸引了投資者,而有的公司卻不如人意。在大會上,如何獲得投資者的青睞?筆者總結出了成功公司的3條策略,以及2條禁忌:
成功策略:舉行比賽
免費的東西人人愛。此外,比賽這種形式總能吸引人們的眼球。筆者經過一個展台時,一位創業者問道:「打擾了,能問一下您的手機裡存了多少聯繫人嗎?」
聽起來是個很安全的問題。「我不知道。很多吧。」
他的回答是:「如果您願意查看一下,我會將您存入我們的數據庫,聯繫人最多的人將贏得一台iPad平板電腦。」
接下來的幾分鐘,我們數了數我手機裡的聯繫人(發現一共有4,470個),這個過程中,他沒有提到一丁點與其業務相關的話題。但接下來,我們的對話卻很自然地轉移到他的創業項目上,原來,聯繫人管理空間正是他的項目。
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聰明的策略。希望我能贏得獎品。
成功策略:展台始終保持3 - 4名工作人員
展台中一定要有一名可以自由走動的工作人員,負責招呼路過的參觀者。如果只安排1到2名工作人員,他們可能沒空招呼新訪客,結果新來的訪客要麼尷尬 地在一旁等待,要麼幹脆離開。如果安排3 - 4名工作人員,就能保證始終有一個人接待訪問展台的客流,並確保所有訪客都得到熱情的接待。
成功策略:在最大的LCD屏幕上,循環播放公司演示視頻
在進入有大量展台的會場後,筆者首先做的就是四處走走,看看有沒有感興趣的東西。筆者屬於純粹的圖像認知類型,目的就是大體瞭解一下會場的情況,然後優先安排自己的時間。公司的營銷材料必須在5 - 10秒鐘內吸引我的注意力,所以,他們需要清楚演示自己的創業項目。
但許多公司做的並不成功,這確實讓人奇怪。筆者認為,在展示台上擺一個巨大的LCD屏幕,然後以1-2分鐘為一個循環,播放公司產品的用戶流截屏視 頻,就是一個很不錯的主意。展會裡各種聲音互相干擾,千萬別以為人們能聽到音頻。公司需要單純通過圖像形式就能表現出公司產品的主要用途。
禁忌:對訪客窮追不捨,糾纏不休
有一次,一名創業者在我快步通過的時候,突然攔住我,然後就開始向我推銷。其實,這種做法往往會讓自己顯得過於急切。在大會上,一次成功展示的關鍵 在於讓訪客主動聆聽你的創意。要做「琵琶魚」,而不是兇猛進攻的「鯊魚」。(典型的琵琶魚長有長長的突出物,可以搖擺著吸引其他魚類來到跟前,近到讓它可 以一口吞下獵物。——譯註)
禁忌:僱傭小丑、雜技演員,或者身著連體緊身衣
確實,這種做法能賺足眼球,但它只是譁眾取寵,並不是你所需要的關注。如果創業者希望在大會上一鳴驚人,最好想出一些聰明的點子,並且要與自己的創業項目密切相關。
我經常提到的一個案例是,在不久之前的貝寶(PayPal)年度開發者大會上,競爭對手在線支付網站WePay把一塊重達600磅的冰塊運到大會入口,冰塊裡封存著美元,很明顯,封存著美元的大冰塊就是要告訴人們:「PayPal凍結了你們的賬戶。」太有才了!
相信有很多人都曾為獲得像高盛這樣的金融機構的實習機會興奮,同時又為如何將實習的機會轉化為一份讓人豔羨的工作offer而犯愁。高盛證券部門副總裁Stratford Dennis談論了他對於這件事情的一些看法。
他首先提到:
實習生們在實習期間犯的最重大的錯誤就是很多實習生會聚成一團,卻沒有去努力融入到資深從業者的圈子當中。儘管喧囂交易大廳會讓初出茅廬的實習生感到有些怯懦,但是如果只是縮在一邊是無法讓其他資深從業者看到你身上的潛力。這對於能否通過實習來獲得一份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Dennis本人就曾在大學期間到高盛實習。他據此談了實習生如何才能打動他,而想要打動他又需要做一些什麼樣的準備。Dennis首先介紹了一下的他的背景:
我來自康涅狄格州,從一所男校高中畢業之後,我去了賓大主修哲學,政治和經濟,主要是經濟學。我在大二到大三期間在另外一家銀行實習,之後在大三到大四期間來到高盛實習。從2004年開始我就一直在高盛。最初是從交易標準普爾股票期權開始做起,隨後的四年裡我一直在做新興市場股票期權交易。
關於證券部門所從事的工作,Dennis談到:
證券交易是一個非常大的部門,詳細的介紹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大致的可以分為銷售,交易和其他部門。銷售部門整天都在和職業的資產管理人,養老基金,對沖基金,共同基金等等的基金經理打交道。他們每天的工作都是在幫助這些人獲得更好的業績。而交易部門的工作是管理這些公司的風險以及為客戶提供流動性。而其他部門工作則細緻一些,主要是為這兩個主要部門提供一些支持。
其所在部門實習生的主要工作和職責也是根據所處的不同部門都有所區別。但是由於實習生權限往往不夠,所以他們一般都不會獨立的承擔起銷售和交易的工作。他們要在正式員工基本開始上班時也準時上班協助正式員工完成工作,做一些事務性的工作。當他們的能力有所增長之後,他們可以開始參與一些分析工作。
但是給實習生的工作難度應該循序漸進從一些相對簡單一些的工作開始,漸漸增加難度。這樣可以摸索到他們的能力範圍,其實和正式員工是一樣的。
根據以往帶實習生的經驗Dennis給出一些他自己的建議:
作為一個實習生,最重要的工作有兩個,一個是展現態度,另一個就是展現能力。實習生的能力在選拔的過程中已經能夠證明,所遺留給實習生最關鍵的是展現他們的果敢,渴望和飢餓感,只有這樣才能在交易大廳這樣的環境中有良好的表現。
另外好的成績是必須的,但是豐富的經歷可以幫你脫穎而出。一個簡單的辦法是向人們講出你的故事,講出那些你所做過的非凡的事,向人們展示你的能力和對成功的渴望足以勝任這樣的一個工作。我想說的一點是:直接一點就好,沒必要委婉。要展現出你渴望得到這份工作的強烈慾望,特別是想要在這家公司為你的老闆工作的強烈慾望。這是非常關鍵的,否則即便你在實習期間展現出了非常強的工作能力,也可能不會得到這份工作。
以63億元,將中國海淘最火的澳大利亞營養保健品牌Swisse收歸囊中後,合生元(01112.HK)也面臨著上市以來的最大業績挑戰,該公司11月15日晚間發出盈利預警稱,2015年年度溢利將比去年同期下降約90%。此外,正在快步轉型的合生元為了Swisse,在內部還牽起了大調整。
或許,合生元只是一個縮影,因為包括貝因美(002570.SZ)、雅士利(01230.HK)等國產奶粉都不約而同地步入轉型期。乳業專家宋亮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受產能過剩、品牌眾多、價格與國際接軌的影響,國產奶粉至少還要經歷3-4年的轉型陣痛。“從整體來看,國產奶粉的轉型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也存在很大風險,但不轉型則必死”。
為Swisse內部掀起調整
今年9月,合生元以63億元收購中國海淘最火的澳大利亞營養保健品牌Swisse,11月15日晚間,該公司首次披露收購後集團內部的一系列大調整動作。
合生元稱,在收購Swisse後,集團內部將已有的“合生元業務單元”、“素加業務單元”及“葆艾業務單元”合並成為“嬰幼兒營養及護理業務單元”,並建立新的Swisse中國專責團隊,負責Swisse產品在中國的市場營銷及銷售。在新架構下,意味著未來合生元的業務分了兩大陣營,原有業務以及Swisse業務,而包括紙尿褲、洗護等非奶粉業務也不再擁有獨立事業部。
合生元有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新架構之下,之後在資源分配上,肯定會在一定比例上側重在Swisse,但各品牌在集團內部是同樣重要的。”有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本次公司內部調整很大,還包括了裁員及人員調整,從動作上看,就是要大幹一番的,但動作太大,稍有不慎對公司元氣都會有影響。”在收購Swisse之後,合生元董事會還終止了對媽媽100電子商務擴展計劃進行融資。
記者了解到,目前Swisse已有十多款產品在電商平臺媽媽100中上線,海淘比較熱銷的幾款產品,價格與海淘價格相差不遠,比如膠原蛋白口服液原價標的是213元,現價126元。上述負責人表示,Swisse的產品在分階段上線,本月底,護肝片等比較熱門的產品也會上線。但目前,在中國的價格策略還沒完全明確,但相信會有一定優勢。
雖然將中國海淘最火的保健品牌Swisse收入囊中,但合生元也面臨上市以來最大的下滑。合生元在同日披露盈利預警指,2015年全年的年度溢利將比去年同期下降約90%。合生元將業績下滑歸結為4大原因,包括了清理舊品牌庫存時間較長,讓新品SN-2PLUS親和均衡配方奶粉銷售受到影響;新品的宣傳費用影響;收購Swisse產生了非經常性開支,以及整合嬰兒營養及保健事業部也產生了非經常性開支。
合生元相關負責人對下滑解釋稱,導致業績下滑的原因大部分是一次性因素,“從尼爾森的報告看,合生元奶粉的占有率同比5.6%上升到5.9%,奶粉的地位沒有受到動搖。”
出路在哪?
事實上,不光是合生元,其他國產奶粉也紛紛步入轉型期。貝因美2015年前三季度的銷售收入及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了23.17%及260.47%,凈利潤錄得繼今年半年報之後第二次虧損,虧損額2.49億元。雅士利2015年中報顯示,銷售收入及凈利潤下滑了24.85%和63.91%,業績自去年開始出現下滑,該公司的半年凈利潤跌至了千萬級別。
國內的奶粉行業,過去保持20%以上的增長,到2013年-2015年,產能過剩、品牌眾多、價格與國際接軌儼然成為行業的關鍵詞。至今,奶粉行業已經進入微利期,調整轉型成了主旋律,貝因美、雅士利、合生元等企業也正朝著各自的方向尋覓出路。
宋亮認為,三家企業各自轉型的方向雖有不同,但均面臨難題。以貝因美為例,該公司正在從奶粉向親養教相結合轉型,“轉型的方向很大,但只是看似簡單。最難的是到底這個方向的具體落到哪個業務上;其次,企業內有沒有合適的人去推動轉型也是很重要”。貝因美在財報中也表示,現在正開拓兒童奶、親子食品等新品市場。
雅士利也在大刀闊斧地改革中,雅士利總裁盧敏放向本報記者坦言,上任以來,在渠道轉型、供應鏈整合上下了大功夫,當中包括打破了原有的經銷生態圈,關停了工廠。“雅士利面臨的轉型難題是如何將蒙牛、多美滋,國企、外資打通,整合成更大的奶粉企業。”宋亮向記者表示。
合生元有關負責人也坦言,目前Swisse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供貨不足,“這次還沒到雙十一,貨就賣完了。主要由於目前供貨量有限。而且,在未獲得中國註冊之前,只能聯合嬰童店、藥店展示宣傳,通過掃碼下單的方式進行銷售。未來可能還要2-3年才能通過中國方面註冊,屆時才能實現線下銷售。”
“正在走入轉型期的國產奶粉,至少還要經歷3-4年的陣痛。”宋亮認為,“對於國產奶粉來說,現階段業績受到的影響肯定是比較大的,以合生元為例,它家從前主要是賣高端奶粉,所以受到跨境電商等低價進口奶粉的沖擊也是最大的。從整體來看,國產奶粉的轉型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也存在很大風險,但不轉型必死的。”
經過一年多的卵化,商業銀行與社保基金聯姻組建的國內首家銀行系專業養老金管理機構終於破繭而出。11月20日,建信養老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建信養老金公司”)正式開業。
養老金公司帶有“建行”胎記 堅持市場化運作
作為首家涉足養老金專業管理機構的商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在開業儀式上揭示了其背後的動因與戰略意圖。他表示,我國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保障在我國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未富先老問題、養老金缺口問題、養老保障的體制不健全問題,正是在政策體制機制上存在不足,中國跟發達國家養老金管理相去甚遠,這要求商業體系承擔著更重要的作用。
有鑒於此,王洪章表示,建信養老金公司更加關註如何發揮金融功能使養老金投資更加安全,通過銀行杠桿作用使養老資金實現保值增值,利用銀行綜合金融服務和養老保險為我國養老產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去年12月,建信養老金管理公司經國務院批準,並報經銀監會核準同意設立試點。據了解,建信養老金公司由建設銀行發起,引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作為戰略投資者,公司註冊資本23億元人民幣,建設銀行與全國社保理事會持股比例分別為85%和15%。
事實上,作為銀行業首家涉足養老金管理的公司,建信養老金公司一誕生就帶有鮮明的“胎記”。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建信養老金公司是將建設銀行原來的養老金業務部分拆出來,並獨立成立新的子公司,並引入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作為戰略投資者,由建行副行長余靜波擔任建信養老金公司董事長。
對此,全國社保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則表示,社保基金是小股東,這得益於監管部門允許社保基金理事會作為唯一的股東入股建信養老金公司。
值得註意的是,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與全國社保基金“聯姻”的產物,建信養老金公司在經營管理上則打出了鮮明的“市場化”旗號。王洪章表示,將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實現現代企業管理,建信養老金公司將堅持市場化運作,以市場化原則建立人員選聘和績效體系。
王洪章提出的目標是,將建信養老管理公司打造為發展最快、效益最好、風控一流的公司。同時,建設銀行集團將在資源配置和綜合管理給予養老金公司支持。對於同業機構而言,建信養老金公司不是競爭對手,真正的對手是來自社會發展中不斷變化的養老金融需求。
銀行與社保基金聯姻 謀求養老金管理模式創新
在養老金公司的經營上,王洪章表示,不是把銀行的盈利作為養老公司經營的重點,而是實現養老金的保值增值。通過承繼建行養老金業務的基礎上,持續提升養老金管理專業化服務能力,橫跨養老保障體系三支柱,打通養老金業務鏈上下遊,為客戶提供涵蓋養老金受托管理、投資管理、賬戶管理與咨詢服務等業務在內的一站式養老綜合金融服務。通過養老產業鏈條發揮銀行的連接作用,同時,養老金公司也是建行“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忠民表示,養老金產業管理正處於社會財富管理的風口。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無法通過短期人口政策改變,未來可通過財務支持、財富管理提供更有力度的支持和保障。借助養老金為養老人群提供財務支持,通過專業管理機構、養老資金的專業化運用和專業化服務,將人口老齡化問題轉為財務支持的問題。
他還表示,當前全社會正在努力把財富管理作為養老金的支持,但是養老財富管理將更有社會價值、更有人性、更有社會公共產品的價值,養老基金發揮社會保障的支持。
至於社保基金為何選擇跟建設銀行合作?對此,王忠民解釋稱,建行系養老金公司是國內第一家,銀行是養老金托管的主體,其中涉及諸多產業鏈條,養老金供給體系需要更加完善。銀行是養老金托管的構建者和供給者,托管的安全邊際和凈值都可以達到滿足。同時,由於銀行系統接納各種存款,在托管系統中的不管是機構還是個人的存款,做到養老金的制度安全,將來能實現為了養老的錢而存錢。銀行系其他鏈條和養老直接對接與參與,將產生有效的社會價值。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胡曉義表示,建信養老金公司的成立和開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拓寬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加強公共管理,提高投資回報率”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國養老金管理模式創新的體現。隨著我國社會保險制度不斷深化改革體系日益完善,基金規模持續擴大,養老保險越來越完善。
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主任袁序成則表示,當前是我國商業養老市場政策環境最好的時期,也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戰略發展時期,商業銀行在企業年金管理方面具備托管人、受托人、賬戶管理人資格,具有專業化服務和人才隊伍優勢。建信養老金公司作為經國務院批準、建設銀行發起設立、全國社保基金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的專業機構,具有得天獨厚的制度優勢和品牌優勢。
對於建信養老金公司的未來發展,袁序成提出三點希望:第一,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與多種養老體系建設、服務養老金的長期保值增值,第二,按照監管規定和市場規則,堅持穩健發展,第三,充分吸收借鑒新技術新手段,開拓創新打造全方位一站式的養老金管理體系。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中國政府網2月7日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加強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工作。
據了解,此次《意見》分別就完善疫苗管理工作機制、促進疫苗自主研發和質量提升、加強疫苗流通全過程管理以及加強疫苗流通全過程管理等環節作出部署。
《意見》指出,要支持新型疫苗的研發和產業化,堅持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等重點疫苗立足國內生產的原則,並鼓勵和支持國內疫苗生產企業規模化生產。
針對配送運輸環節,《意見》提出,疫苗生產企業可采取“幹線運輸+區域倉儲+區域配送”的分段接力方式配送疫苗,分別委托專業冷鏈運輸企業及具備冷鏈儲運條件的配送企業進行配送。同時,還要求各地區政府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偏遠地區疫苗及時配送。
最重要的是,《意見》表示,要逐步推動將安全、有效、財政可負擔的第二類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據了解,我國一類疫苗的接種一直由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二類疫苗則是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並承擔費用。而一旦納入國家免疫規劃,也就意味著相應疫苗藥品及所需註射器的購置費將由中央財政承擔,這將有利於提升民眾接種意願、擴大疫苗銷量,對於此前深受“疫苗事件”所累的二類疫苗生產企業而言無疑也將構成積極影響。
隨著此次《意見》的正式對外發布,未來我國對於疫苗生產制造及流通接種等環節監管將日趨嚴格和規範化,部分疫苗研發生產領域龍頭企業以及冷鏈物流領域企業有望從中脫穎而出。上市公司中,諸如智飛生物(300122.SZ)、金河生物(002688.SZ) 沃森生物(300142.SZ)以及柳州醫藥(603368.SH)等企業均有望借此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在42歲的時候,篤定“征信是通向誠信社會”之路的蔣慶軍決定自主創業。自稱大齡創業者的他離開國有公司後一度在民營企業兜兜轉轉,最後還是選擇了回歸熟悉的老本行。
聯合上海資信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資信”)原三位老同事,四個人開始招兵買馬,並將公司設在了上海市江蘇路的一個辦公樓里。蔣慶軍任職CEO, 為公司取名“算話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公司”,取“說話算話”之意。
算話成立於2014年12月,一個月後的2015年1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刊發了《關於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騰訊征信有限公司、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八家機構做好個人征信業務的準備工作。這一舉措被市場解讀為中央銀行有意開放個人征信市場。“我們覺得,民營征信服務有市場空間。”蔣慶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算話遞交的個人征信業務許可申請材料在2015年7月通過了當地監管部門審查,公司也於10月更名為算話征信服務有限公司。
在中國的征信市場,央行征信中心占據主導地位,它所累積的近4億人信貸數據主要服務於商業銀行等信貸機構,而非銀信貸領域的服務則不夠完善。
成立於1999年7月的上海資信,是根據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同意個人信譽公司在上海試點”的批示,在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和上海市政府協調下,組建的全國首家從事個人征信業務的機構。2009年4月,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成為上海資信的控股股東。
蔣慶軍和算話征信的幾位創始人都曾在上海資信任職,並參與了重要業務板塊的構建和運營。在上海資信股東調整前,蔣慶軍選擇了離開。
看到征信市場機遇的不止蔣慶軍和他的合夥人。人民銀行開放征信市場的信號一經釋放,“無數人一哄而上”。蔣慶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可以算是“非銀征信的第一個階段”。據他粗略估算,最多時候,中國征信市場有上千家機構提供類似的服務。
在非銀行征信突飛猛進的三年時間里,既出現了算話征信這類白手起家的公司,也有騰訊征信、芝麻信用這樣的背靠巨頭而迅速壯大的重量級選手。
非銀行個人征信服務的需求來自於中國的非標準金融服務大發展。銀行業、保險等傳統大機構主導了中國的金融服務,覆蓋了最主要的需求者,但仍留下了大片的空白區域。
過去數年間,中國的P2P(person-to-person)網絡借款市場突飛猛進。安永中國金融行業風險管理轉型與創新執行總監、金融科技負責人吳大維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在中國有近20%的人口是傳統金融機構觸角沒有覆蓋到的,這為P2P等另類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土壤。
盡管2016年P2P領域頻發跑路,這一領域的市場規模有所降低。但據安永數據,中國P2P在2016年9月份的規模仍有4000多億。
新的個人信貸平臺的發展催生了對個人征信業務的需求,間接為算話以及芝麻信用等機構提供了生存和壯大的空間。
算話征信於2015年上線征信服務,2016年反欺詐產品上線。2017年3月份推出信用評分體系,並於2016年服務約450家機構客戶。無共享,不征信。數據共享為蔣慶軍所看重,據他透露,目前不少一線非銀信貸機構已經開始與算話征信全面共享數據,超過300萬非銀行業的個人信用記錄被算話征信采集入庫。
但蔣慶軍坦承,征信服務“不賺錢”,公司目前取得的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反欺詐、信用評分、大數據等風控服務。
算話在征信領域的盈利難題頗有代表性。
“許多人發現(征信服務)無從下手,就放棄了”,蔣慶軍說。經過了千家征信機構拔苗而出的階段,許多早期的踴躍參與者“發現這個行業是不賺錢的,死掉的、轉掉的非常多”。
盡管對非銀征信機構的服務需求是存在的,但新成立的征信機構大部分在提供免費的服務。“需求是在的,業務也是在的,但是你收不到錢。”蔣慶軍預計,征信機構將在很長時間內面對市場價值的低速增長,只有在市場的集中度達到一定階段,征信機構有了議價能力,市場價值才會有所突破。
美國的征信機構曾經歷了快速發展和並購整合期,至今已經形成益百利(Experian)、艾可菲(Equifax)和全聯(TransUnion)三大全國性征信機構並舉的局面。中國的非銀行征信機構有沒有機會突圍,成長為類益百利的巨頭?蔣慶軍認為這取決於國家政策是否支持。
中國正在走過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時代,進入消費驅動型社會,這意味著對於個人征信的需求將持續增長。以近期受到強力監管的P2P領域為例,盡管悲觀者認為這一模式機會走進了死胡同,但吳大維認為,它遠未達到市場需求的天花板。中國的民間金融或者地下金融處於活躍狀態,海外研究者估計,這一市場有10萬億的規模,吳大維分析稱,如果P2P業務得到比較好的監管和規範,地下金融可以借此實現陽光化,而P2P還有巨大的潛力可挖掘。
盡管已經上線了反欺詐等業務,蔣慶軍仍將征信看作公司的核心板塊。對征信業務念念不忘的原因在於,他相信這是有獨特價值的領域。中國不缺反欺詐機構,但缺一家強大的第三方征信公司,蔣慶軍說。
每經影視記者 白蕓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今年年初,“精靈王子”奧蘭多·布魯姆(Orlando Bloom)空降國產網劇《逆襲之星途璀璨》的消息,令人大跌眼鏡。實際上,早在去年6月,奧蘭多就已獻出了自己的中國電影首秀——在國產電影《極致追擊》中飾演安保專家丹尼。
7月12日,在北京舉行的《極致追擊》發布會上,奧蘭多·布魯姆身著深色休閑褲裝出現在現場,稱該片動作戲很多,挑戰了他的體能極限,這也許能從他被曬成深小麥色的膚色上窺得一二。
▲《極致追擊》發布會現場圖(每經影視記者攝)
這部引奧蘭多“下水”的《極致追擊》,雲集了“小飛流”吳磊、“天王嫂”昆淩、熊黛林、英達、梁靜等諸多明星,由出品《血戰鋼鋸嶺》《第一夫人》等歐美大片的熙頤影業操盤,風格也十分“好萊塢”。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雖然《極致追擊》的導演為執導過《皮囊》等影片的英國導演查爾斯·馬丁,以及編劇凱文·波恩哈特等也清一色都是“老外”,但該片出品方熙頤影業 (Bliss Media)CEO韓薇卻告訴每經影視(微信ID:meijingyinsghi)記者,《極致追擊》並非一部中外合拍片,而是國產片,“這些外國編劇都是我們雇來的,故事都是我們的,只是讓他們來編而已”。
“精靈王子”首演中國電影 看重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小)
早年間,人們常看到的是頗有咖位的中國演員在好萊塢大片中打醬油,然而近年來,好萊塢巨星開始頻頻出現在中國影片中,無論是《金陵十三釵》中的“神父”克里斯蒂安·貝爾,或是《長城》中的“雇傭兵”馬特·達蒙,皆是如此。
現在,因出演《指環王》系列中俊美出塵的“精靈王子”而為國人所熟知的奧蘭多·布魯姆,此次也“下水”了。在國產電影《極致追擊》中,奧蘭多不僅是第一主演,還是該片的監制之一。
▲《極致追擊》海報
在《極致追擊》中,布魯姆飾演了一位外籍私人安保顧問,帶領自己的團隊護送國寶。布魯姆出演了片中大量的飆車、格鬥戲,韓薇稱之為“公路動作片”,而由於影片全程在上海拍攝,也曾因封路問題幾經波折,常需轉場重新設計。
韓薇對每經影視記者表示,奧蘭多選擇出演該片,一方面是源於對劇本的喜愛,另一方面是看重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在選角之前,我們已經花了很多時間去摳劇本,請的是奧斯卡電影級別的編劇,奧蘭多曾多次表示選擇這部電影是出於對劇本的喜愛,其次中國的觀眾和市場發展潛力,也是他難以拒絕的對象,來中國拍這部電影,將為他帶來紮根一個巨大電影市場的機會”。
在一個月前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熙頤影業曾重磅宣布,跟奧蘭多•布魯姆達成了合作協議,成立“幸福開花(Bliss Bloom)”電影制作公司,雙方的密切關聯從名字即可見一斑。“熙頤影業在未來也會與之深度合作,操盤奧蘭多在中國運作的電影項目”,韓薇亦對每經影視記者如此說道。
今年似乎是奧蘭多的“中國年”。除了與熙頤影業合作《極致追擊》之外,每經影視記者發現,奧蘭多今年竟還客串了一部國產網劇。不過,這部名為《逆襲之星途璀璨》的網劇,雖然導演為執導神劇級別國產劇《紅色》的楊磊,又匯集了宋軼、韓雪、梅婷、胡兵等較高咖位的演員,但其卻和劇名一樣一言難盡,豆瓣評分僅4.1分。而在劇中,奧蘭多飾演的角色居然是他自己,人設更是有些難以言說。不過,這背後也反映出布魯姆對中國市場的莫大興趣。
▲《極致追擊》發布會現場圖(每經影視記者攝)
熙頤影業“混血”國產片嘗試 闖入國慶檔勝負幾何
作為國內較早涉足國際化合作的中國民營電影公司,成立於2011年的熙頤影業,去年因參與出品梅爾·吉布森執導的戰爭大片《血戰鋼鋸嶺》、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傳記電影《第一夫人》、邁克爾·曼執導的傳記電影《恩佐·法拉利》,而成為電影界關註的焦點。同時,資深制片人、熙頤影業創始人韓薇的名字也出現在後兩部電影的制作人之列。
據悉,《極致追擊》是熙頤影業出品的第一部國產電影,而在此之前,熙頤影業操盤的均是國際影片。對於此次嘗試的初衷,韓薇對每經影視記者表示,“我認為中國電影市場的潛力是巨大的,它目前缺乏的只是一些來自成熟制片廠的經驗引導,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我將自己的經驗和資源註入進一部完完全全的國產片,可以說是嘗試了一種全新的制片模式”。
此外,每經影視記者註意到,這部國產片還是很“洋盤”。《極致追擊》的導演是創作了《皮囊》等影片的英國導演查爾斯·馬丁,編劇凱文·波恩哈特、尼克·申克等都是清一色的外國人。
對此,韓薇再次向每經影視記者強調,雖然與外國創作團隊合作,《極致追擊》卻是由中方完全掌控的純正國產片。“這部電影融合了中西的血液,不免會被拿來跟合拍片對比,然而這兩者完全不同的是,不管是請了外國編劇還是外國導演,《極致追擊》到底還是一部純正的國產片,我們掌握著完全的話語權,這改變了往常中國片方永遠處於被動的局面,是一種以成熟操盤經驗和掌控力為前提的制片模式”。
早在今年2月的柏林電影節上,韓薇和她的團隊就將《極致追擊》展現給了世界片商,而反響也似乎很好。“電影僅憑預告片,便打動了包括德國、法國片商在內的業內人士”,韓薇對每經影視記者說道。“包括歐洲、中東等地區在內,我們已經完成了20多個國家的版權銷售,還有20個國家或地區已經向我們提出購買,只不過我們還未完成交易”。
迄今為止,無論是中外合拍片(如《長城》),抑或是帶有外國元素的國產片(如《金陵十三釵》),即使操刀者是名導老謀子,也未能成功實現中西元素的“不違和”融合,國產片的國際化之路似乎仍在探索階段。而熙頤影業,此次的嘗試能否成功呢?
值得註意的是,《極致追擊》目前定檔9月30日,闖入已是“白熱化”的國慶檔,將與馮小剛新作《芳華》、成龍新片《英倫對決》、開心麻花第三部作品《羞羞的鐵拳》、《煎餅俠》團隊新作《縫紉機樂隊》,以及人氣網劇《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衍生大電影等正面廝殺。強手如雲,勝負幾何?還需交由觀眾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