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滿滿,噹噹為什麼那麼值?@李成東 雪球群組
http://xueqiu.com/1987095818/29241984對於國內各電商的估值情況,你怎麼看?特別是各種垂直電商。李成東:我覺得整體上電商用PS估值覺得缺乏理性。平台型亞馬遜和京東是有想像空間的,但垂直性的電商,更趨於零售類型,應該用PE更加合理一些。
當然,如果是按照PS估值,顯而易見噹噹是最被低估的。如果從這個角度,大部分電商都是有泡沫的。最奇葩的是美國母嬰電商zulily和英國服飾電商ASOS估值太高了。
噹噹既沒有做到如唯品會聚美那樣的特色,做全品類的路也被京東封死了,你怎麼看?李成東:從結果來看,噹噹已經是在線圖書市場份額老大了,50%的市場份額,圖書戰場已經結束了,從品類戰爭來說,噹噹已經成功了。
噹噹之前試圖拓展其他品類,但始終不成功,反倒拖累財報。現在戰略變得清晰了,圖書吸引流量,然後開放平台變現。
噹噹只是圖書這一個品類,限制還是非常大的,圖書毛利率很低的。李成東: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圖書品類引流潛力還有多大, 噹噹的活躍用戶才2000多萬。中國讀書的,可不止2000萬。當然大部分人在淘寶和百度文庫看的是盜版書和盜版電子書。噹噹不是要去比肩阿里和京東,做出自己的特色就好了,有自己的空間。為什麼非要和他們比。
如果亞馬遜,京東再殺回圖書領域,你覺得可能嗎?李成東:噹噹的圖書品類已經降到了交易額的50%以下了。圖書只是站穩的根基而已,是能幹死噹噹,早就干死了。亞馬遜是跟隨策略,沒有可能,京東進軍圖書市場搶了亞馬遜的市場份額,對噹噹沒有影響。京東上市,對每個品類都有自己的利潤考核。圖書對京東影響太小,沒必要投入更多精力。
京東,阿里,噹噹,亞馬遜,蘇寧,一號店都想做全品類,你覺得過幾年後可能的格局是如何呢?李成東:淘寶天貓是純平台模式,不能放在一起看。綜合類平台只會有一家勝出,目前看是京東商城。其它電商我理解為垂直性綜合平台,就是在某個單一品類有絕對領先優勢的。目前看噹噹做到了圖書市場的老大,生存無憂。
亞馬遜中國、蘇寧易購、國美都會比較難,沒有一個品類在市場上是絕對領先的,用戶一定要找你的,而不是其它家。做電商,總要給一個用戶來的理由。這三家電商都沒有做到。很難。
亞馬遜中國靠全球總部補貼養著,蘇寧國美電商靠線下養著,實際上是沒什麼競爭力的。所以一時半會兒死不了,如果沒有什麼動作的話,肯定是沒未來。1號店稍微好一些,在商超品類建立起了口碑和影響力。但是門檻建立的又不是那麼高,商超部分遭到了天貓商超和京東的的強有力的競爭,接下來也會比較困難。
噹噹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接受戰略投資,和李國慶的脾氣有關嗎?李成東:不知道,也許也有價格問題,噹噹自身是非常安全的,客觀上也不需要戰略投資,如果戰略投資本身不能帶來什麼,如果只是錢的話,李國慶的確沒必要接受。
如果要接受的話,1號店最合適,蘇寧一定不可能。百度自己的實物電商戰略沒想清楚,估計已經放棄了實物電商了,投噹噹,不容易。噹噹有兩個需要,一個是流量,一個是補充品類。1號店流量雖然沒有百度多,但1號店也有1000多萬活躍優質用戶,這個是互補的。
你怎麼看李國慶,劉強東,張近東這幾個老闆?李成東:李國慶偏保守型,對戰略看的不是很清楚,至少不是很堅決,戰略總是左右搖擺,直到2012年底才堅定下來。但對零售,對電商本質是有很深洞察力的人。從1999年創立到現在,經歷了三波資本泡沫破滅活了下來。噹噹的保守戰略是很重要的,很多激進的電商創業者都倒閉了,噹噹還活著。還是比較稱職的電商創業者。
劉強東則要激進,做事情也更加堅決固執,想清楚的事情不會改變。比如之前大家反對的自建最後一公里物流,擴品類做大家電。從現在來看,大家都覺得很明智,但當時內外部是很反對的的。反過來說,劉強東本人的確很有遠見。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劉強東還能花時間出去讀書,沙漠飆車探險,不問公司事務,的確非常難得。當然也說明,京東已經是靠一套系統來管理運營,而不是單一靠創始人監督。
所以劉強東越來越退出一線的運營管理,而花更多時間在公司未來戰略上的事情。當然,對用戶體驗的事情,劉強東一直都是身體力行,一直在重視的。
張近東非常了不起,紮實認真做零售的,是極少數積極轉型的傳統零售大佬。有點像泰坦尼克號的老船長,經驗很豐富,但過於自信了。前面是冰山,船大難掉頭,不是他個人所能夠左右的。一個是危機意識還是有些晚了,蘇寧易購真正啟動是2009年;一個是還不夠堅決,直到2013年才做出全線轉型,太晚了。
從具體轉型的業務戰略上也有問題,2009年蘇寧做電商,在京東在家電3C通訊立足未穩的時候猛攻家電3C通訊,變成線上最大家電3C通訊首選平台,然後漸進擴圖書百貨品類。 而不是一開始積極擴百貨圖書,然後發現不行,又倒過來在做家電3C,發現已經晚了。京東已經遙遙領先。
當然,這種戰略選擇的原因是,一個是張近東低估了電商的難度和門檻,尤其是物流和技術系統。一個是低估了京東的自我快速進化。一個是沒用戶體驗的概念,不顧用戶體驗瘋狂擴張,結果到現在不得不戰略收縮。蘇寧電商的管理團隊基本來自線下,所以是沒有電商經驗的,甚至骨子裡就不認同電商。連網購都不會,或者很少。而下面中間和執行層,又大多來自沒有經驗的,新招的應屆生。江蘇南京,不是中國電商人才的聚集地,也難找到合適的人才。
1號店於剛還是很執著的,當然最主要的是1號店背靠大財主,大財主在零售領域有很好的供應鏈資源。
聊聊垂直電商把,以前有人說垂直電商是個偽命題,東哥你怎麼看?李成東:最近三年最大的趨勢就是,垂直電商活了,之前沒人看好。垂直電商,分兩類。一類是垂直渠道電商,一類是垂直品牌。當然,我們說的垂直電商,偏向於渠道電商。噹噹網、聚美優品和唯品會都是典型垂直電商,都有平台化變現趨勢。除此之外的垂直電商,還有汽車之家、58同城、500彩票。大家不太知道的奢侈品電商寺庫網,國內最大的票務公司大麥網,國內最大的酒類電商酒仙網。都是垂直電商。
中國消費市場不成熟,給新品牌成長提供了機會,服飾裡有凡客,手機裡小米,電視裡面有樂視。垂直品牌一直都有機會。凡客折戟2011年,有自身供應鏈和節奏的問題,也有外部競爭環境發生變化有關。互聯網品牌會越來越多,不會因為凡客一家出了問題,就不行了。
全品類電商目前只有京東做到了突破,很好的進入了其它品類。成為綜合電商購物平台。噹噹,第一印象還是賣書的。1號店,是賣商超商品的,聚美優品,是賣化妝品的,唯品會是賣特賣服飾百貨的。
當然,從格局來看,京東和這些垂直電商,不是一個數量級,理所應當給予更高的想像空間。你們老闆方三文 說過,老二非死不可。在自營模式的B2C裡面,綜合性網購平台只需要一家,每個垂直領域只需要一家。垂直電商綜合化,實際上只是在自己原有的優勢品類鞏固的用戶裡面,增加變現能力。
垂直電商能興起,是在哪方面相較於綜合電商更有優勢呢?李成東:專注,自然會在供應鏈,和差異化的用戶體驗設計上會有差異。綜合平台不可能每個品類都做的很強。
是不是說在電商領域,基本上的格局已經出來了,每個細分領域的老大已經確定,全品類的戰場也基本確定了?
李成東:差不多,一些新的品類,或許還有些變數,比如生鮮食品,家居建材,醫藥
那關於阿里和京東,東哥你覺得B2C和C2C兩種模式,哪種的份額會越來越大?
李成東:B2C在美國歐洲市場,越來越強,ebay也開始轉向部分自營了。在國內B2C的市場份額也越來越高。大勢所趨,只是說淘寶的確太強大了。整個過程會比較漫長
唯品會怎麼看?對比噹噹,似乎你覺得很貴了李成東:零售應該按照PE估值,而不是PS。如果是PS,有比唯品會更奇葩的。對照英國的ASOS,唯品會還不貴。
京東,阿里和聚美都是即將上市,對比哈東哥對於投資者有什麼建議沒。李成東:對標唯品會,聚美優品,京東估值真的不高。這裡要特別提示一下阿里,阿里並不如大家所想像的那麼樂觀。
阿里並不如大家所想像的那麼樂觀——此話怎講?阿里收入未來會面臨三大挑戰,一個是賣流量用戶的商業模式的自我顛覆,去中心化,微淘和支付寶公眾號都有這個意思;一個是移動化,無廣告流量可賣;一個是品類被垂直電商洞穿。存量的C2C和增量的O2O市場都會面臨騰訊微信的競爭。
如何在天使、A、B、C輪的路上一直融下去 | 黑馬深圳群組學習
來源: http://xueyuan.iheima.com/xyfinancing/2017/1023/157236.shtml
如何在天使、A、B、C輪的路上一直融下去 | 黑馬深圳群組學習
近日,黑馬群組學習深圳站拉開了帷幕,朋友印象栗浩洋和e店寶陳濤兩位黑馬連營連長和萬興科技、明星黑馬大師兄吳太兵,分享了他們在創業路上的經驗,關於創業哲學、公司何時融資、公司團隊管理、以及網紅如何商業變現等等心得。
栗浩洋
朋友印象、乂學教育創始人昂立教育聯合創始人、黑馬連營連長

很多創業者問我,創業的秘訣是什麽?
我覺得每個創業者如果真的想要獲得長久的成就,獲得持續性的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自己變成創業者中的哲學家。
“奔跑”是創業者的最常態,我們不停的忙碌,經常會丟掉我們自己的靈魂。這時候我們就需要經常要站一站,讓自己的靈魂能夠找回來。
很多創業者是奔跑速度特別快的人,我也是如此。比較幸運的是,在很久之前開始,我就在奔跑之前、奔跑之間習慣性的深刻思考。每天十二點到淩晨兩三點的時間就是我深刻思考的時間。也就是說每天我用這段時間讓我自己的靈魂回歸本我,讓我對每天的事情進行梳理和反思。
我們要比所有的同行創業者能想得更多,你每天思考的時間真正帶來的是你和所有競爭對手的差距。
為什麽要融資,什麽時候融?
和競爭對手拉開差距的不僅僅是每天進行梳理和反思,我還想說融資對於創業者也至關重要。
一個企業任何時候都要融資,每一天、每一刻,一個創始人50%的時間都花在融資上我覺得有點過分,但30%可能是正常的。2007年到現在我已經談了287家風投,一個企業不能在需要資金和缺錢的時候再去融,再去談。
為什麽融資是永遠不停的必修課?
一開始我們沒有融資,拿著自己的錢做,從最開始的200萬,我們不斷的填,填到1000萬還填不動這個坑。我們發現我們想做的事情——做到行業的第一名太難,這個目標太大了。
想要做行業第一就要拿錢做研發、擴張、服務、人才儲備。
2008年我終於融到第一筆投資,當你有錢的時候你去談融資,你的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風投為什麽會肯定你?風投肯定你一定是他在跟你思維PK和交鋒的過程中,他發現你勝了。為什麽你能勝呢?因為你思考得比他更深刻。
做網紅這事,我深度思考了五年
你們所做的行業思考過多久?我敢說超過五年的,至少一半都成功了。
我們總是用嘴去講你對這個行業有沒有深刻的了解和認知?實際上,入行不僅僅是嘴上功夫,它還需要你大量的看,仔細地傾聽和挖掘。
你沒有通過大腦的思考和加工,最後出來的結果可能全是錯的。
比如說網紅,我自己以前從來沒有做過網紅,一直覺得做網紅沒有價值。當時自認為我把產品做好了就能夠通殺市場,再把公司做上市就值得驕傲。
後來經過三五年的深度思考、發掘,我發現做網紅具有很大的優勢,這源於網紅的兩大素質:抓人眼球、挑逗人心。抓住這兩點,你就抓住了人眼和人心。這個能力如果複制在企業中,可能就是一個巨大的競爭優勢,所以當我深刻分析了網紅的優勢以後,我就立誌做一個網紅。
當網紅融資比較容易,上網能找到你,因為網上有各種各樣的新聞,會報道各種各樣的企業。你比你的競爭對手實力強,但是你在網上搜不到搜不到,你就不是網紅。
所以,消費者只要上網一搜也能找到你,他對你的認可度可能比任何競爭對手都深,這就達到了心理植入的作用。你聽說過名字的企業家其實都是網紅,像馬雲到處進行演講,還有劉強東整個奶茶妹一起結婚,這都是一種網紅的行為。
“網紅的六大死穴是什麽?為什麽有些網紅死得很慘?這些網紅是如何死的?”這些都是我還沒有成為網紅的時候已經開始思考的問題。當我有了這種深刻思考之後,我至少在網紅界里也是死得最晚的,大家說是不是?
所以記著,深刻思考不僅能讓你戰勝所有的競爭對手,也可以像巴非特說的,潮退了你是穿底褲的人,大家潮漲的時候沒有註意,潮退的時候你已經做了所有的準備,甚至直升機都已經準備好了。
如果你現在還沒有真正開始深刻思考,有一個方法可以逼著你進行深刻思考。
那就是兩個星期見十幾家、二十家的投資人,拿他們練腦,這個過程中,他們每個問題你都要真正的記住、用筆記下來甚至錄音後再反思。他們給你提的每一個問題都是真知灼見,因為他們見過無數靠譜或者不靠譜的創業者,他們最能鑒別什麽商業模式靠譜、什麽商業模式不靠譜。
哪怕你一輩子都不需要融資你都要見至少20個投資人,他們能幫你理清產品思路、管理思路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些不理清楚,最後你走得可能也是一條死路,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做企業家一定要把自己做到最底處
在座的各位合夥人,你想開啟一段歷程,有沒有拉到這個行業最頂尖的人?
沒有拉到行業最頂尖的人就不可能達到這個細分領域的第一。創始人或者說CEO要做劉備型的領導,你不需要是最強的,但是你需要做的是找到最強的人。找到最強的人幹什麽事?喝酒,然後拜把子兄弟,就是這麽回事。我記得當時挖一個人最多挖了三百次,挖了三四年。
還有更重要的是,做企業家一定要把自己做到最底處。還說劉備,他為什麽能吸納這麽多人才?因為他把自己放得最低,他在等諸葛亮睡醒的時候張飛都受不了了,但是他依然能夠把自己放得最低。
企業家把自己放得最低的時候,你就變成了一個黑洞,尤其是無限低的話,這個黑洞會吸納最牛的人。
你要是說你的下屬有沒有你強,這就是你做領導最大的失敗,你就不適合做領導,你就只適合做小兵。
陳 濤
e店寶CEO
黑馬連營連長

這里我主要講三點內容:一是投資,二是公司管理,三是網紅。
從天使到C輪的心路歷程
天使輪融資的時候,我的內心很掙紮。因為以後掙了錢就不是我自己的了,它屬於我和投資人共同的,我要為投資人負責。
A輪最大的變化是我學會了亂花錢,這是一個非常糟糕、非常惡心的事情。對於投資人會怎麽想?所以說亂花錢是創業者最大的成長障礙,當你有了錢你就會亂花,幾乎所有人都是這樣,你很難控制和限制自己亂花錢。
A輪中我犯的最大的錯誤是大面積的布局,除了做自己的產業我還投了其他的產業,沒有專註於本業上是致命傷。
B輪的時候我也犯了嚴重的錯誤,就是用人,當我們一輪一輪往上融的時候,我會發現身邊的團隊跟不上趟。其實根本不是你的團隊不行了,而是你變得浮躁了,你被資本的力量沖昏了頭腦,你飄在天空沒有落地。
任何一個團隊都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你可以換血,但不可以大規模的換血,包括高管的引入業是循序漸進、逐步完成的。
比換血更重要的是引入人力和財務,其他的業務都還不如這兩個重要。
作為老板你應該有40%甚至更高的精力花在人力資源建設上,包括去挖人,你應該讓人力資源和你做密切的配合,它對於人才的引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人力資源在公司是最重要的。
二是財務,再小的公司都要做預算,你必須要讓你的團隊知道錢花在哪兒,你的錢掙在哪兒。
C輪,切忌使用大量的現金對外並購公司。你可以做一定的布局,以盡量小的代價去整合有效的盈利性資產,這才是C輪之後最佳的狀態。
關於公司管理的心得
對於公司的內部管理,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我思考如何讓團隊變小,即小團隊的概念。
我把我們公司拆了無數的小團隊,把業務單元拆成小的業務單元讓它們獨立孵化。這就相當於每個小的業務單元都是一個創業團隊,在這樣的緊迫感中,隊伍會充滿激情,團隊自然也就充滿了活力。
第二,文化建設和制度建設。
移動互聯網全是小規模團隊在做戰,第一必須保持靈活可變的姿態,而制度也要靈活。
團隊小的時候每一個小單元必須以主文化為中心進行管理,整個公司建立框架性的制度就夠了。如果再建立很完美的各項“小團隊”制度體系,那幾乎是執行不下去的。
第三,企業要有自宮的能力。
現在的大勢是,每兩三年幾乎就是一個市場環境的變化,可以說企業時刻都在自宮。
我給我競爭對手充足的權利幹死我,我允許他到公司參觀的時候直接挖人,我們可以在市場上相互吵架、相互對罵。你可以黑我,可以做任何形式的競爭。
自宮這件事是一個能力,一定要讓團隊有自宮的能力,要真正的放下,甩開膀子去幹。
網紅怎麽進行商業變現
網紅的出現時因為整個媒體業在發生變化,企業也可以通過網紅進行商業變現。
很多人說移動端流量碎片化,是不是被APP碎片化?真心不是,移動端本身帶來的社交讓社群產生了更強的聚合作用,於是每一個社群都產生了意見領袖,所有的紅人都是細分領域的意見領袖。
再一個,網紅懂得互動,你可以和你的意見領袖隨時互動,它不同於傳統媒體,比如電視,你無法進行互動行為。
企業CEO或創始人如果開始成為網紅,那麽其商業變現能力可想而知。羅輯思維、馬雲、劉強東等等都是網紅,他們的每次直播、演講,都帶來了很高的關註度和反響。
參訪黑馬企業吳太兵-萬興科技

萬興科技創始人兼CEO吳太兵,也是黑馬成長營1期大師兄,萬興科技先後獲得華睿、IDG等機構投資,擁有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德勤高科技、高成長亞太500強、福布斯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企業等諸多榮譽。以下為吳太兵的分享。
一個優秀的企業,需具備什麽?
如果把企業文化理解成為爬山過程中的風景,從山的每個角度看到的風景都會有差異,但真正優秀的公司一定趨同,那就是樸實價值觀。
一、開放透明。公司比喻成一個村落,人們大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一個小村落中誰好誰壞,誰勤勞誰懶惰,誰做得好誰做得不好,這些信息都是透明的,所有的一切都一目了然;
二、崇尚專業。追求個性,發揮極致,企業和個人一樣越來越需要強調個性,以及你是否在所在領域足夠專業;
三、以理服人。就像互聯網做產品。最終依舊要靠產品、邏輯打動我。
萬興的村落化化實踐,體現在萬興內部透明的管理機制、內部監督機制以及萬興合夥人機制。“來了就是合夥人”,萬興支持員工持股,共同創業。
萬興科技創始人兼CEO吳太兵帶領黑馬學習群組一行參觀了萬興科技深圳總部,吳太兵說在這些年輕人身上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作為黑馬的一員他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年輕創業者,就像幫助昨天的自己。
[本文口述吳太兵、陳濤、栗浩洋,創業黑馬學院整理,歡迎轉發分享,[轉載]請微信聯系zym120100授權。]
群組
網紅
創業
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