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田首秀蝴蝶效應:格羅斯轉變策略看多十年期美債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3719日本央行大膽的貨幣刺激措施所帶來的溢出效應正在改變全球投資者的投資策略,促使債券之王格羅斯重拾長期美債。
PIMCO的聯席CIO格羅斯向
WSJ表示自己對十年期或更短期的美國國債的態度已轉為積極,因為日本央行激進的購債計劃將推動日本投資者到海外市場尋求更高的回報。他表示這將抬高全球資產價格。他在回覆WSJ的郵件中寫道:「
日本央行印的錢正在滲入全球市場,因為那些將債券賣給央行的日本機構投資者需要尋找高收益的替代品。也許10年期美債的收益率在我們看來非常低,但對於日本人這仍然要高125個基點。」
據CNBC,PIMCO Total Return Fund三月份的美債配置從上個月的28%升至33%,同時MBS頭寸從36%降至33%。
而格羅斯此前一直對10年期和30年期美債敬而遠之。在
1月份的投資展望中,格羅斯寫到:
投資者應該警惕這些貨幣政策造成的長期通脹風險。問題很可能不會在2013年爆發,但通脹的怪獸隱藏在長期債券收益率中。大家應該避開長期債券,控制投資的久期和期限在美聯儲政策所支持的短中期債券。
而如今,格羅斯仍然遠離30年期國債,也對許多分析師認為日本養老基金和保險公司會購買更長期債券的說法嗤之以鼻。
格羅斯的轉變顯示出日本央行的行動已對全球市場的投資者產生影響。
1. 投資組合再平衡:即那些將債券賣給央行的投資機構將如何使用手裡的現金。這是最直接的傳遞機制。
2. 影響風險偏好:日本央行政策和安倍經濟學的更廣泛影響將導致市場風險偏好的大幅上升,包括海外投資者。
而從野村的分析我們可以瞭解到,在日債的機構投資者中,壽險公司可能會加大海外投資的力度以追求更高收益率;大型銀行如何應對存在不確定性,而養老基金甚至可能堅持海外債券。
正如格羅斯所言「在當前環境下,甚至自2008年以來,投資者需要做的就是搶在央行之前購買。而對於日本,由於對象是日債,投資者需要做的就是搶在日本機構之前購買。他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如何搶在央行之前購買純粹靠「猜」,但從歷史上看,日本投資者傾向買入美債、法債和德債。「在三者之中,我們覺得美債最好。」
債王們的賭註:美債收益率上漲時機未到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554看空債券市場的投資者又一次受挫了。
今年春季不平衡的經濟數據讓投資者們忙得手忙腳亂,這些投資者中不乏債券王國裡的大佬們。他們今年一開始就壓住美國經濟擴張加速將導致美債價格波動,結束長達30年之久的固定收益牛市。
那些收回看空債市觀點的大佬包括債券大王比爾格羅斯和貝萊德(BlackRock)固定收益投資負責人Rick Rieder。此外另一個債券大王Jeffrey Gundlach也認為現在看漲美債收益率還不是時候。

金融危機之後,格羅斯和Rick Rieder都曾向投資者發出警告,稱在收益率接近紀錄最低水平的環境下持有美國國債是具有風險的。然而,在經濟增長不慍不火、美聯儲寬鬆政策對債券價格提供了支撐的背景下,令人恐慌的債券下跌並沒有發生。
據巴克萊銀行統計,從2009年底開始,美國國債的總回報率已經達到19%,包括價格上漲和利息在內。即使上週五非農就業數據公佈後國債價格下滑,也基本上與2012年底的水平相當,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週五波動到1.740%,也不到2010年4月危機後的4.01%的水平。
投資者表示,債券熊市的逆轉將突出慢增長、低利率環境下的投資風險。據華爾街日報引述另一位債券大王Jeffrey Gundlach表示,
「現在押注美債收益率上漲還不是時候。經濟增長依然疲弱,不允許美聯儲考慮減少資產購買項目的規模。」
從美聯儲2009年開始購買債券,看空債市的投資者就預測這會導致通脹風險增加,這樣一來美聯儲就會承壓撤回QE,從而導致債券價格受挫。這樣的預測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都只是泡影。每年的第一個季度,美債收益率都會出現上漲,讓投資者有恐慌情緒,但是這種因基金經理拋售引發的小規模債券拋售很快就會給疲弱的經濟數據讓步,然後收益率會一直在低位保持到年底。
今年目前為止,情況也與前幾年類似。
格羅斯警告投資者:應該避免十年以上期限的美國國債,因為低收益率會增加持有者的風險,通脹升高會侵蝕美債持有者的購買力。
而貝萊德公司也警告:長期國債的上漲是有限的。
今年3月,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去年底的1.78%一度上漲到2%上方。但是增長勢頭抵不過疲弱的經濟數據。
4月初,格羅斯就一改口風,不再看空10年期美債,但他依然認為30年期美債會下跌。與此同時,據Rick Rieder透露,貝萊德卻在4月買入了大量30年期美債。他依然認為美債收益率會在接下來幾個月上漲,所以購買了30年期債券作為短期策略,但他還透露,最近美債價格上漲之後,他上週賣出了一部分這些債券。
財經八卦:美債快跑,中國慢走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eejn.html本來是想在商業版更新的,但是考慮到這些信息對很多個人版的同學也蠻重要的,所以就和大家分享了。
一、美債爆破倒計時
1.大家一起玩遊戲
先給大家娛樂一下。華爾街日報推出了一個遊戲,叫做Federator,就是聯儲人。給大家一個截圖看一下。

圖1 遊戲截圖
主要劇情,就是大本同學在天上飛,左邊是利率、右邊是通脹率、下面還有一個失業率。然後下面就是你一打空格,美國經濟增長就變化。你打得快就增長快,打得慢就增長慢。
"Is it a bird? Is it a helicopter? No, it's the Federator"(是飛鳥?是直升機?不是,是聯儲人哈)。
下面是鏈接地址,大家可以玩一下。
這個就是QE遊戲。當增長率慢到一定程度,大本的飛人就變成直升機了——直升機大本就要拚命撒錢了,呵呵。這個遊戲基本上就是俺們美國經濟的真實寫照。
2.美債現狀
最近很多同學都在問,為啥美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上漲到2%?其實不奇怪,因為這個收益率本來就是被直升機大本撒錢撒下去的,那麼只要大家預期他不撒了,那麼利率肯定要反彈了。那麼彈多高?給大家看一張高盛同學畫的圖。

圖2 10年期債券收益率敏感性分析
先看左邊的圖。其中黑色的實線是現在的10年期收益率,就是2%的水平。那麼虛線是現在的市場已經把計價考慮進去的位置,大概是2.5%——這個是基金們按照目前的市況計算的價格。那麼灰色的線是按照數學模式計算的。黑色的點就是高盛自己的預測。橫軸就是時間點哈。
大家可以看到,2014年的高盛預測是2.5%,比市場已經計價的要高,所以這裡有一個潛在的漲幅空間。
那麼再看右邊的圖。綠色的線是正常情況下的水平,黑色的線是加入了美聯儲的放水效應,灰色的線是加入了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可以看出歐洲央行的影響並不大)。那麼當市場開始預期美聯儲停水,債券市場的大變動就開始了。雖然對美聯儲啥時候開始收縮還沒有定論,不過也差不了幾個月甚至半年,是吧?那麼基金的佈局當然就要先行了。
其實美國國債還好說(美國是實際負利率,所以2%還是有人投資。而且主要是美聯儲投資)。我倒是覺得垃圾債券市場估計夠嗆,很多人去了垃圾債券,尤其是BBB和BB的那種,估計會被人往死裡打。要是目前5%的垃圾債券回報率,給打到15%,那就很TNND的熱鬧了。
下圖是巴克萊同學整理的,大家看排名靠前的有不少是垃圾債券哈。

圖3 各類投資與QE相關度一覽
3.對策
其實對美聯儲的動作,市場的反應有。
Ø 第一種情況,美聯儲堅決放水,市場很平穩,收益率下跌或者保持低位。
Ø 第二種情況,美聯儲停止放水,市場也很平穩,收益率上去並保持高位。
Ø 第三種情況,就是現在的情況。美聯儲說可能縮、也可能不縮,那麼市場無所適從,波動率增大,債券投資者受不了波動出場,那麼債券價格跌、收益率漲。
按照格羅斯的說法,債券市場現在只是吃開胃菜,正餐還沒開場呢(註:意味現在的波動幅度只是熱身而已)。
當然這個月的國債跌幅也蠻大的,可能不排除有人在這樣的價格水平抄底,並導致部分回調。但是總的趨勢來講,10年期國債回到2%以上是肯定的,大家討論的是接近2%還是3%而已。所以大家必須在下一個階段,密切關注10年國債的走勢,以及格羅斯同學的言論(人家是美國最大的固定收益基金老大嘛)。
比如,今天格羅斯今天在接受CNBC採訪時,認為美聯儲不能只管borrower(借錢的),也要公平的管saver(存錢的)。
大家還要考慮的是,和股市一樣,國債市場也開始慢慢地以美國經濟數據為主要的交易依據,和以前以美聯儲政策馬首是瞻的慣例有所變化。
但是它和股市不同的是,以前是經濟數據不好———市場預期美聯儲放水———股市大漲。或者經濟數據好———市場預期美聯儲不放水———股市大跌。而債券市場現在的反應是,經濟數據好———利率上升———同時美聯儲縮水———利率上升。
二、中國降速
另外一個大家值得關注的,就是小強同學開始在海外放風,說如果中國經濟從2010到2020要翻倍的話,7%就夠了。而IMF的建議是至少到7.75%。如果達不到,就要收緊信用和財政刺激(就是打雞血哈)。
總之,現在中國政府面臨的主要是三大任務。
Ø 第一個,是要加強對地方政府的經濟行為(尤其是信用擴張)、他們控制的中小國企的控制。這是個貓捉老鼠的遊戲:記得有一個遊戲,大概內容是有很多洞,你拿一個錘子,哪個洞冒頭出來就打下去。現在中央的管控就是比快——地方總是會想出新的融資方式,而中央就要不斷地及時摁住。
Ø 第二個,是要逐漸把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從直接參與經濟活動的興趣中拖出來。儘量把經濟活動的空間讓給企業(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以便實現地方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
Ø 第三個,是要強力推動居民家庭收入的大幅度增長,並籍此帶動消費增長。簡單的說就是如何把錢派到大家的手上。
不過需要明確的是,這個和直升機大本的發錢方法不一樣。大本是把錢給億萬富翁,然後億萬富翁去搞一個美女模特、買一個大遊艇、買兩輛法拉利。然後美女模特拿著富翁的性服務費,去買個1萬美元的裘皮大衣,然後賣大衣給她的售貨員拿到回佣,去買了100美元的外套。通過遊艇和法拉利的財富傳遞模式類似——西方大部分經濟學家,因為都是資本家們養著吃香喝辣,就屁股決定腦袋,都會鼓吹這種傳遞效應。
而中國的做法,則是更加平等的做好國民財富的再分配(如果不能傾向於中低層的話),並且通過全民富裕,全面提升社會消費能力,逐步縮小貧富差距。
如果說美國的財富傳遞是個體的、單向的、線性的話,中國的財富傳遞則是整體的、全方位的、多層次的。
其實你看一下就知道,如果通過貨幣政策來傳遞財富的,通常是讓富人大吃。如果是通過財政政策來傳遞財富,通常是讓窮人小吃。
全球經濟學家,都是支持貨幣政策傳遞的。
全球央行創紀錄的「美債大逃亡」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8485 由於擔心美聯儲結束QE,投資者紛紛撤離美債市場。
據FT報導,上週,全球央行拋售美國國債的數量創下了歷史記錄:外國機構持有的且由美聯儲保管的美國國債減少了324億美元至2.93萬億美元,這一拋售記錄讓2007年8月的240億美元相形見絀。這是過去四周中第三個美債拋售周。
私人投資者也在拋售美債。根據EPFR的數據,截止至6月26日的一週內,債券基金的贖回達到233億美元;其中美債基金的贖回最多、達到106億美元,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的贖回量也達到創紀錄的56億美元。
花旗亞洲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師Markus Rosgen表示,「投資者已經繳械。整個夏天市場都會被美債拖累。」
自從伯南克在5月22日表示美聯儲在今年晚些時候可能減少資產購買之後,固定收益市場就步入了動盪期。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從5月初的1.62%升至週五的2.52%。
短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的顯著上升可能是由於發展中國家賣出美債來為貨幣干預融資。
Wrightson Icap經濟學家Lou Crandall表示,「我們目前只能推測是哪些國家在拋售,以及拋售的是何時到期的國債。一個比較大的可能性是,一些面臨貨幣壓力的新興市場國家要賣出短期美國國債以干預外匯市場。」
一些基金經理比較樂觀,表示:未來幾個月美聯儲仍然會繼續QE,實際的利率上升暫時不會發生。
但是也有一些基金經理擔心資金從債市的撤離會帶來連鎖反應,尤其是在流動性相對較差的夏季,可能會為市場帶來負面影響。
一位資深的基金經理表示,「夏天市場的資金量不大,如果大家都繳械了就糟糕了。」
而與此同時,股票基金似乎並未因為資金撤離債市而獲益,截止至6月26日的一週內股票基金贖回量達到130億美元。
日本市場是上週唯一有淨資本流入的市場;當然日本投資者對其他國家債券的拋售也不少——上週他們賣出了120億外國債券,這是他們14個月以來最大的拋售。
五月美債兩重天:對沖基金瘋狂拋售,中國大幅買入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148早在今年5月,全球對沖基金就站上了拋售美債的第一線,搶在了美債收益率上漲之前率先出售美債,而那時候各國央行還在堅定地購入。

根據美國官方數據,今年5月,位於加勒比海,比利時和盧森堡的私人海外賬戶出售了總計達515億美元的美國公債。這些地區是對沖基金賬戶的大本營,可以反應出對沖基金資金流向情況。美國TD Securities的分析師評論,「我們認為來自加勒比海地區賬戶的大舉拋售代表了快錢正迅速撤離美債,預計這種趨勢會在六月延續並且加速。」
然而,根據美國財政部週二發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數據,同期,多家海外央行在5月大幅購入美債,總額達403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央行的購買力尤為強勁,中國5月增持美債252億美元至1.3159萬億美元,持有美債數額創歷史新高,為美債的第一大外國持有者。
法巴銀行外匯分析師評論,「雖然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的數據有些滯後,但也反應出在5月初全球私人和官方投資者對待美債的不同投資主題。」
各國央行在今年4月出售美債後,在5月因對塞浦路斯局勢的擔憂以及對美國經濟改善的信心,他們又將美債重新購入。然而美債5月份的表現卻令人失望,由於美聯儲表示考慮縮減債券購買規模,10年國債收益率大漲50個基點,價格下跌約2%。
遭受五月的投資失利,全球央行在六月上演「美債大逃亡」。據FT報導,在6月17日至23日的一週,全球央行拋售美國國債的數量創下了歷史記錄:外國機構持有的且由美聯儲保管的美國國債減少了324億美元至2.93萬億美元,這一拋售記錄讓2007年8月的240億美元相形見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