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獨家書摘》蔡英文親自回復,五大經濟具體解決方法 從談判桌走向總統府

2015-11-30  TCW

由《商業周刊》出版的《蔡英文——從談判桌到總統府》,蔡英文稱此書「它的意義比個人自傳更為重要」。書中揭露她的跨國談判歷程,書末她親自回覆「下一任總統無法迴避的政策問題」,提五大具體方案,包括經濟、T P P、紅色供應鏈、貧富差距、世代正義,是理解蔡英文過去與未來政策思維,最重要的一本書。本文摘錄四場重要談判內幕,鏡頭,從十五年前台美貿易談判開始……。

對峙》台美談判輕聲的「翻譯、翻譯」從一位清湯掛麵髮型的年輕女性口中說出,w T O談判桌上,蔡英文的英文是我方中最好,她為什麼還要找翻譯?

「翻譯、翻譯……」

輕輕的一句「翻譯、翻譯」從一位留著清湯掛麵髮型的年輕女性口中說出,頓時讓原本陷入緊繃的雙方談判代表情緒跟著降溫。在談判桌上喊出聲的就是蔡英文。

一九九〇年代初期,台灣對美出超金額龐大,美方要求台灣若要入會(世界貿易組織WTO及其前身GATT),就要先解決台美貿易順差過大的問題,因為對美談判項目最多,牽涉的貿易利益也最大,是所有談判最困難的部分。

當時美國的貿易談判,是由美國貿易代招牌的撲克臉是長年談判養成的職業病

反觀台灣人才卻嚴重不足,「當時台灣懂G AT T等國際貿易法令的專家,五根手指頭數得出來,蔡教授(指蔡英文》在政大教這門課,我在東吳敦。」台灣第一任駐WTO大使顏慶章(曾任財政部長)說。

懂GATT、WTO國際貿易的專業人士已經很少,還要具備法律專業、能夠用流利英文對外溝通的人才,更是鳳毛麟角,蔡英文剛好具備這三種條件,所以她一進入國貿談判體系,很快就擔起台灣對外經貿談判中的重要角色。

剛剛擔任國貿局顧問的蔡英文,三十歲不到,外表看起來就像個小妹妹,加入團隊不久隨即參與了台美工具機、智慧財產權、雙邊投資協定、關稅、匯率的談判。

「那個年代的談判以工具機、投資協定、智慧財產權最多,匯率部分我也跟著央行總裁彭淮南(時任央行外匯局長)一起進到美國財政部去談。」蔡英文回憶。

「每次僵局一出現,坐在主談人身邊的蔡英文就會叫翻譯,她總是要對方慢慢翻,翻成中文,我方主談人就用中文回,再請翻譯翻成英文給對方。」前經濟部長何美玥描述談判桌上的親身經歷。

「談判桌上,大家都用英文交談,蔡英文的英文表達能力又是我方代表當中最好,她為什麼還要找翻譯?」當下何美玥心中一度疑問,直到後來僵局化解,何美玥終於了解蔡英文的用心。

通常談判一開始,擔任顧問的蔡英文會坐在主談人旁邊,她除了觀察對方談判人員的動作、表情等肢體語言,也會視情況傳遞紙條或是提出暫停、再協商的資訊。當雙方談得很僵,蔡英文會想辦法緩和僵局,比如提出新的觀點或是法律上怎麼樣處理比較合理,提出翻譯要求也是其中一種方法,目的就是讓場面輕鬆,大家情緒降溫一下。

幾次對美談判下來,美方漸漸發現,蔡英文是我方談判控場的靈魂人物,開始派人全程注意她。蔡英文知道對方一直盯著她的表情及一舉一動,因此養成一上談判桌,就是面無表情撲克臉的習慣。

習慣延續到今天,讓部分民眾以為蔡英文講話嚴肅、很冷、面無表情,殊不知這是長年參與談判所養成的「職業病」。

面對美國談判對手咄咄逼人,仍面不改色,蔡英文在談判過程所展現出來「冷靜、臨危不亂」的特質,讓她在台灣加入世貿組織過程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某次談判接近尾聲,一位美國國務院的官員突然跑到蔡英文面前,對她說:「妳是我看過最聰明的人。」美國政府官員在WTO「爭端解決小組」 (全球政府問貿易糾紛的最高裁判機構)成立時,曾諮詢蔡英文願不願意擔任六位成員(相當於「W TO大法官」)之一,可見她受到重視的程度。

在GATT受理台灣入關後,接著成立台灣入關工作小組,其中第一件事情就是,審查台灣提出的「貿易體制備忘錄」。

WTo共有一百四十多個會員國,他們對我方送審的「貿易體制備忘錄」所提出的問題,必須一一回覆,這些工作全落在蔡英文所帶領的法律顧問團隊身上。

回答問題的方式,還必須有攻防、有技巧,避免回答一個問題之後反而衍生更多問題。「我記得第一次各國針對我方的貿易體制備忘錄,提出了『四七五』個問題,結果我們回答以後,對方回來更多問題,因為對方會在你的回答裡面,再找問題,然後繼續再回來問。」當年也參加談判的徐純芳(現任國貿局顧問)說。

最後顧問團隊掌握到重要技巧,那就是:「當你回答的時候,就是要結束這個議題,不會讓對方找到新的東西再回來問,要滿足對方資訊的需求跟立場的需求。」蔡英文說。

在與大國交手、角力的過程中,蔡英文認清了國際現實,也更了解台灣的處境。

向WTO抗議美農業補貼反遭嗆「我們說什麼,你們就做什麼」

有一次她參與一場談判,是美國有計畫要給予自己國內農業補貼。蔡英文就說:「美國給補貼,我們也要給自己國內的農業補貼啊!」對方卻說:「妳不行,妳這樣違反國際協議!」

蔡英文不服氣,跑去告訴WTO入會主席:「為什麼美國人可以,我們不可以?」主席告訴她:「My dear , this is a place where you do what I say .Yhis ia not a place you do what we do.(親愛的,這裡走一個我們說什麼,你們就做什麼的地方,而不是我們做什麼,你們也可以做什麼的地方。)」

換句話說,這是強權時代,你有多少實力說多少話,在國際貿易談判裡,從來不只是商業勢力的較量,而是國力的比拚。

蔡英文很早就了解到像台灣這樣「貿易大國、政治小國」,想在國際上開疆闢土,面臨的困難會很多,單打獨鬥,談判難度非常的高。但如果能夠把其他國家拉進來,在一個多邊談判架構當中,一起打群架,分散壓力,就可以減少自己的損失。

除了參與實質的WTO入會談判,蔡英文也參與了另一個能夠提高台灣在國際上曝光度的重頭戲——APEC(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會議。

在這個場合,蔡英文除了幫我國代表寫講稿,後來她也擔任經濟服務貿易組的主席,「我就坐在那裡聽每一個國家講話,不同國家之間,以零到一百為範圍,立場大概是二十到八十之間的差距,所以我就要在二十到八十之間,找出共同點,變成一個會議的結論。」

控場 》 辜汪會晤峰會後的國際記者會,現場擠滿四百多名記者,如何搶下外媒版面?最後壓注在辜老英文秘書的蔡英文身上 ……

一九九八年十月,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代表團一行人從台北出發,一路從香港、上海輾轉來到北京,時任總統李登輝特使的辜振甫,即將會見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此行最重要的重頭戲「車江高峰會」即將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登場。

這次辜汪(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會晤是兩岸闊別五年後的再次會晤,前總統李登輝相當重視與會的名單,而辜振甫率領的代表團,除了海基會、陸委會兩會幕僚成員外,最受矚目的團員,就是民進黨籍監委康寧祥、國民黨陸工會主任張榮恭、政大教授蔡英文、台大教授吳榮義與包宗和:蔡英文萬綠叢中一點紅,是十二位代表團團員當中,最年輕也是唯一的女性,主要任務之一是擔任辜老的英文秘書。

在臨行前幾天,李登輝親自拍板辜汪會晤的主旋律,台灣要強調「對等」,在即將登場的主場大戲「辜江高峰會」上,我方將主打「民主牌」、「主權牌」。

怎樣把台灣民主經驗,透過這個全球矚目的場合,精準傳達給全世界知道,政府部門最後提建議:「代表團在辜江高峰會後,在北京召開一場國際記者會,擔任辜老英文秘書的蔡英文,就有發揮空間。」

這一招果然奏效,辜江高峰會後的記者會,現場湧入四百多名記者,其中有將近一半是外國媒體,辜老發言之後,蔡英文在記者會上完整、流利的向外國媒體轉述辜老的話,以及此行參訪內容,甚至指導外國媒體拼字,經過蔡英文這番解說,外國媒體的接受度相當高。

陪著辜老打這場外交戰蔡英文上了一堂國際談判課

辜汪會晤結束後,幕僚群回到台北,蒐集國外輿論報導,一比較之下發現有相當大比例引用我方講法,「北京由於沒有安排中翻英譯者,外籍記者兩邊跑的結果,就是我們的東西被外媒採用比較多。」參與代表團幕僚作業,時任海基會副秘書長詹志宏說。從結果來看,此役算是成功打了一場國際宣傳戰。

兩岸之間的交往,檯面上、檯面下可說是處處交鋒,同行的蔡英文近身觀察車老,「他可以用中國人熟悉的方式,去表達跟他們不一樣的意見,這是談判最高招,已達藝術境界。」蔡英文說。

看著辜老面對江澤民、汪道涵時不卑不亢的態度,及有為有守的應對進退,蔡英文深慼學到了寶貴的一課。「車老在兩岸談判的高超手腕,就是人生經驗閱歷豐富的最極致表現。」蔡英文說。

試探》推小三通小三通在國民黨時代都動不了,民進黨又視三通為禁忌,加上對岸根本瞧不起小三通,蔡英文是有多大本事可以推得動?

如果你問蔡英文在陸委會任內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麼,她的答案一定是「小三通」。

二000年政黨輪替,綠營由於得票末過四成,國會席次也末過半,施政處處受到限制,當時北京對新政府也採取「聽其言、觀其行」態度,兩岸關係進入全新的摸索階段。

一個少數執政、兩岸生手的新政府,在北京冷處理的情況下,如何突破禁忌讓小三通在短短半年內就能順利上路,當年參與推動小三通的幕僚現在回想起來也覺得「很神奇」。

二000年五月二十日,蔡英文接掌陸委會主委,政黨輪替、又是第一位女性主委,朝小野大、北京對新政府「留校察看」的做法,蔡英文這個新手主委要怎麼推動兩岸關係,成為當時媒體追逐焦點。

十天之後蔡英文以行動證明,她不搞意識形態,而是一個願意面對問題、處理問題的「務實派」主委。就在上任第十天,蔡英文帶著幕僚親自跑一趟金門實地考察,鎮定「小三通」是陸委會的優先政策。

當時媒體冷嘲熱諷的不少,大致上的意思都是說,「小三通在國民黨時代都動不了,民進黨又視三通為禁忌,加上對岸根本瞧不起小三通,蔡英文是有多大本事可以推得動?」從蔡英文一開始鎖定小三通為優先政策,就可以看出她做事情務實的態度以及政策規畫的深謀遠慮。

陸委會不到200人讓十幾個部會動起來首先,蔡英文認為,當時兩岸之間,在政治上屬於緊縮狀態,但是兩岸即將加入世界經貿組織,整個國際氛圍也都在轉變,所以在政治緊縮的情況下,經濟需要某種程度的放寬,否則兩岸之間政治緊、經濟也緊,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並不是好現象,若從緩和兩岸關係的角度來看,「新政府必須推動小三通」。

再來,兩岸加入WTO之後,接下來我方勢必要面臨「大三通」的問題,但在當年民進黨裡頭,反對大三通的壓力並不算小,所以當時蔡英文的想法是,「小三通並不是立刻的直航,而是將已局部存在的小三通合法化,把法規制度建立起來,剛好可以做為大三通的一個先期的試驗」.

況且,如果小三通可以順利進行,對於互信不足的兩岸關係是一種善意的累積,也為未來的直航打下基礎,蔡英文在立法院的小三通報告上這樣對立委說明。

其實蔡英文也很清楚,當時法令上雖然不允許小三通,但是檯面下的小三通已經存在一段時間。

她認為,與其讓金馬地區民眾,因為生活需要,常常冒高風險向大陸直接購買農漁產口,造成走私、直航大陸的犯罪行為,不如將「小額貿易除罪化」,透過法治化、制度化管理日益頻繁的「小三通」,讓小三通「化暗為明」。

但要把小三通由暗轉明,是個大工程。

首先,雙方私底下的貿易行為雖然已經存在,但是金馬當地港埠都沒有通關作業,所以要走正式的管道,要有通關的作業,就會需要港埠設施、需要制度,軟體、硬體的設備,這些都是從無到有,一切都要重新建立,而這就會牽動到十幾個部會,國防部就是其中最困難的一關。

由於金門、馬祖是國防重要駐地,彈藥庫可說是布滿了整個金門島,如果要正式推動小三通,國防部很多的軍事設施、彈藥庫等都要全部移走,這會涉及國防及國安問題,國防部、國安會會不會支持陸委會,都是個變數。

幸好在蔡英文積極的溝通協調下,當時的國防部長也全力支持金馬小三通,等到國安會、總統等高層決策通過後,陸委會全部動起來,只是一個不到兩百人的陸委會要去協調十幾個部會一起來推動小三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來人跟貨要交流,港埠建設牽涉到的是交通部;對方的船要進來,會牽涉到海巡署;接著人員要入境的問題,就會牽涉到財政部的海關、內政部的移民署,以及檢驗疾病的衛生署疾管局(現在的衛福部疾管暑)。至於貨的檢驗,就會牽涉到經濟部商檢局,動植物檢驗則是農委會。

小三通推動速度過快

讓蔡英文差點因此丟官

當時大家也很擔心,對岸的人到金門之後,失蹤或是犯罪,這時候就需要法務部出面處理,外界看起來好像很簡單的「小三通」,其實是橫跨了十幾個部會的業務協調,「這十幾個部會,陸委會都必須主動出面協調,我們真的每天都忙得人仰馬翻。」詹志宏說。

除了陸委會積極的溝通協調各部會讓小三通順利上路,對岸的態度也很重要,最後可以行得通,一定是雙方有一定的諒解,「如果對方不做,我們硬要推,這也很難啊!」當時負責小三通規畫及執行的傅棟成說。

眾人印象中偏向保守的陸委會以超高的效率與協調能力,用半年的時間就讓小三通正式上路,但大家一定沒想到,因為太認真、推動的速度太快,蔡英文在陸委會主委的第二年,還因為過於快速推動小三通上路,差一點丟掉主委的位子,可見當時她雖然獲得的掌聲不少,但也面臨很大的壓力。

歷史的進程,總是百轉千迴,把時間軸拉長,很多事情可以看得更清楚。當年被北京戲稱為「小兒科」、讓蔡英文差一點丟官的小三通,上路至二0一五年已十五個年頭,人數從第一年通航時的兩萬人,每年倍數成長,二0一五年將可望刷新紀錄,突破一百六十萬人次。

中國的媒體在小三通通航十週年的回顧上,也首度肯定了小三通在兩岸交流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人民網的文章上面寫著:「小三通拉近了兩岸人民的距離,為兩岸走上全面三通累積了寶貴的經驗。」

二000年蔡英文赴立法院針對小三通做專業報告時曾說:「小三通的意義有二,首先,政府可藉著小三通的經驗,做為將來規畫大三通的參考依據;另外,小三通還代表兩岸阻隔五十年後,相互往來的象徵意義。」類似的話,早在小三通剛開始推動時,蔡英文就已經說過了。

挑戰》台積電登陸

前總統李登輝力擋登陸案,甚至病中急電當時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回憶當時壓力,蔡英文說「差一點死在八吋晶圓上。」

蔡英文接任陸委會主委時,除了面臨對岸的壓力,最大的挑戰還是來自於台灣內部對於兩岸經貿政策未來走向的對立與衝突.為了在天平的兩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完成小三通的正武通航後,蔡英文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凝聚兩岸經貿共識上面。

二〇〇一年,受美國網路泡沫化衝擊,台灣股市下挫至四千點,當時的陳水扁總統在八月召開「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經發會》,希望凝聚各界共識,以回應「救經濟」的急迫需求。

由陸委會負責的兩岸議題,總共達成三十六項共識,包括企業登陸的「戒急用忍」政策改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開放海空運直航、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開放中資來台從事事業及房地產投資等等,並交由陸委會負責推動共識。

攔阻台塑投資寧波王永慶寫萬言書痛批

兩岸經貿政策從「戒急用忍」調整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身為陸委會主委,蔡英文馬上面臨兩個大難題,分別是「台塑寧波投資案」及「八吋晶圓登陸案」,由於石化業和晶圓產業是台灣經濟命脈,也是經濟支柱,一時之間贊成、反對雙方聲音都很大,幾乎難以找到平衡點。

二〇〇一年六月十九日,台塑集團主管邀集經濟部、陸委會、國安局、央行、勞委會等單位,於台北凱悅飯店協調關於台塑集團赴大陸寧波投資一事。經濟部投審會及工業局代表對台塑寧波四件投資案,均認為單項投資額都不超過五千萬美元而表示同意。

台塑寧波投資案雖然單項投資金額都未超過五千萬美元上限,但若加計海外籌資,就會超過上限三倍。陸委會體認到此案內部爭議點很多,在會中提出不同看法,引發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水慶發萬言書大肆抨擊執政當局,媒體甚至以「王永慶卯上蔡英文,誰擋誰的路?」大篇幅加以報導。

除了遭點名炮轟,蔡英文也記得當時八吋晶圓要開放登陸,還接到李前總統從醫院打電話來。李前總統發高燒住院好幾天,一醒來馬上打電話給蔡英文,對這個案子的態度是:「絕對不能開放。」

喬八吋晶圓投資案

親自拜會張忠謀、黃主文

蔡英文曾經說過「差一點死在八吋晶圓上,」可見當時面臨的壓力有多大。

由於當時主張大幅開放的經濟部長林信義,每天遭到媒體炮轟,蔡英文則採取守勢,試圖在企業利益與國家經濟命脈延續之間找到平衡點。

她決定敞開心胸,親自拜訪當時台聯的黨主席黃主文以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甚至每一次會議有新的結論出來,蔡英文都會親自打電話請教張忠謀,詢問他的意見,「大家坐下來開誠布公奸好談,就容易找到解決事情的方法。」蔡英文說。

最後「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第一個大案「開放八吋晶圓廠赴中國投畜二,在有效管理的部分,是以該廠商十二吋晶圓廠在台量產為前提,搭配三座晶圓廠為上限,號稱「總量管制、技術領先」順利過關。

八吋晶圓廠最後得以有條件開放的模式登陸,蔡英文尊重專業以及實事求是的態度,獲得張忠謀相當的肯定。二〇二八年大選,蔡英文企業學習之旅的第一站,就是到台積電拜訪張忠謀董事長。

回想起:「積電八吋晶圓廠登陸」,蔡英文說:「那個案子是一個典範。」

現在回頭來檢視,二〇〇二年開放八吋晶圓廠登陸至今,台灣的晶圓產業競爭力並沒有因為那一次的開放登陸而流失,還是走在世界前端,台積電到現在還是穩坐全球晶圓代工產業龍頭的地位。

任何的開放,都是有成本的,都必須有配套的措施,才不會傷了經濟的根本。看到台積電今天的表現,蔡英文心中有慼而發,她深信「如果大家都好好坐下來談,其實開放是可以很有策略性的。」

一有僵局就喊停 蔡英文(前排3)赴美國貿易代表署進行談判,過程中,她觀察對手肢體語言,適時喊暫停,緩和僵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95

菲總統府為杜特爾特“滿嘴臟話”辯護:支持者並不在乎

菲律賓通訊部長安達納表示,杜特爾特即使在競選期間,也沒有收起自己粗俗的語言,而且獲得了大多數選民的支持。

據《菲律賓商報》報道,安達納說:“關於杜特爾特的語言和臟話,他說過,是在成長過程中習慣了這樣,這也是他說話的方式。我們沒有隱瞞任何事或試圖偽裝。”

安達納還指出,杜特爾特的支持者並不在乎他滿嘴臟話。

20日,杜特爾特在納卯市向地方政府官員發表談話時,為人權議題向歐洲聯盟開炮,反擊歐盟對他的批評,情緒激動時甚至罵出“F”字頭的粗話。

據悉,這已經不是杜特爾特第一次以粗言穢語反擊。此前,潘基文公開反對杜特爾特打擊犯罪的方式。對此,杜特爾特9月9日稱潘基文是“傻瓜”,並表示不在乎外界的批評。

9月5日,杜特爾特在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晤前夕向他“開炮”,奧巴馬即刻質疑是否要跟杜特爾特會談。但雙方還是在7日的東亞系列峰會晚餐會上握手,並短暫交談了幾分鐘。

杜特爾特6月30日宣誓就職之後向毒販宣戰,至今掃毒行動已造成近2400人死亡,引發高度關註,被當地天主教會、人權組織、國會議員和聯合國批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674

崔順實曾免檢進出總統府?韓青瓦臺:正在調查

韓國總統府青瓦臺發言人鄭然國1日就“總統親信幹政門”主角崔順實曾免檢進出青瓦臺的媒體報道表示,這在檢方調查之列,雖然涉及保密警衛事項,但總統府將盡量配合調查。

《韓民族新聞》當天報道稱,從樸槿惠執政的2013年起,其親信崔順實便乘坐總統府附屬室行政官駕駛的總統府車輛頻繁進入只對部長級別以上高官放行的青瓦臺“11門”,而且享受免檢通行待遇。

對此,據韓聯社報道,鄭然國表示,檢方正在調查涉嫌幕後幹政的崔順實,希望媒體為國著想保持冷靜避免報道未經查實的傳聞。

10月30日,韓國總統府發言人鄭然國(中間)發表人事換血方案後,回答記者問。(圖:韓聯社)

“閨蜜幹政”事件發酵,傳聞不斷

近日,樸槿惠“閨蜜幹政”事件持續發酵,繼韓國檢方搜查樸槿惠秘書住處,以嫌疑人身份傳喚崔順實接受調查之後,韓國檢方又於昨晚宣布緊急逮捕正在接受調查的崔順實。

而關於崔順實的傳聞也是不斷出現,有媒體稱,被發現有總統演講稿等文件的崔順實平板電腦由總統府高級行政官開通入網,而該行政官是崔順實親屬的朋友。鄭然國就此表示,希望媒體靜待檢方調查結果出爐。

另外,鄭然國指出某周刊所謂崔順實的兒子在總統府工作的報道不實,檢方已於前日證實崔順實膝下無兒。

鄭然國說,未經證實的傳聞層出不窮,並被外媒原封不動地轉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656

韓國總統府否認樸槿惠考慮主動辭職

韓國總統府青瓦臺官員23日否認總統樸槿惠考慮在憲法法院就彈劾案宣判前主動辭職,以換取免遭起訴。

這名官員對韓國媒體說,青瓦臺“從未考慮”樸槿惠主動辭職的可能,青瓦臺從來沒有人討論過這一選項,“不知道這樣的傳言從何而來”。

韓國媒體近來報道稱,樸槿惠可能在憲法法院就彈劾案宣判前有條件地主動辭職,即尋求與相關方面達成某種政治協議,以避免自己因“親信幹政”事件而受到起訴。

執政黨自由韓國黨(前新國家黨)國會代表鄭宇澤日前稱,在任總統最終遭彈劾是“國家的不幸”,應就此尋求“政治解決方案”。這一表態讓樸槿惠考慮主動辭職的說法愈演愈烈。

韓國一些人士認為,樸槿惠如果主動辭職,可以避免憲法法院的裁定進一步造成國政混亂。但也有人認為,樸槿惠方面試圖通過“體面”下臺,逃避法律懲處。

韓國憲法法院22日決定,把原定於本月24日就總統彈劾案舉行的最後一次庭審推遲至27日。韓國司法界普遍預測,即使最終庭審日期有所推遲,憲法法院仍有可能在此前所宣布的3月13日前做出宣判。

另外,負責調查“親信幹政”事件的特別檢察組23日表示,在特檢組調查期限28日結束前,將有條件地暫緩起訴樸槿惠。韓國媒體認為,特檢組可能會等待憲法法院裁定結果,再行決定提出起訴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79

韓親信門獨檢組搜查總統府或告吹

2月23日,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總統親信門獨立檢察組日前提請勒令總統府開門配合入府搜查,但被法院駁回。23日獨檢組決定對此不予抗訴。

本月3日,獨檢組嘗試入府搜查“吃閉門羹”,隨後向首爾行政法院提請勒令停止執行拒搜措施。16日,法院以作為國家機關的獨檢組不符合原告條件,且青瓦臺不配合執行搜查證不能當作“行使公權力”或“行政措施”為由駁回了獨檢組提請。

獨檢組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無法強制搜查青瓦臺。唯一選擇是接受青瓦臺提出的任意提交方式。但獨檢組內部有意見認為該方式難以掌握查明真相所需的證據。

獨檢組調查期限截至本月28日。因此,有輿論預測入府搜查最終或告吹。獨檢組相關負責人說,正在研究多種方案,即將表明相關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85

韓國總統府青瓦臺秘書團隊集體辭職

3月13日上午消息,據央視報道,當地時間13日上午,韓國總統府青瓦臺總統秘書室長韓光玉、總統秘書室政務首席秘書等9人集體向韓國代總統、國務總理黃教安提交辭呈。此前一日,遭彈劾下臺的樸槿惠在青瓦臺和秘書團隊等告別後,返回首爾江南區的家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384

俄羅斯總統府金磚委員會主任托羅拉亞:中國提出的“金磚+”計劃很及時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8731

俄羅斯總統府金磚委員會主任格里高理·達韋達維奇·托羅拉亞。(資料圖俄羅斯/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9月7日《南方周末》)

“這種參與系統的設立可以增加金磚的國際影響力,同時讓這些國家擁有參與金磚事務的經驗。”

2017年9月3日-5日,第九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於廈門舉行,金磚國家合作也將進入第二個“十年”。

就金磚國家合作問題,南方周末記者於2017年5月及8月底兩次專訪格里高理·達韋達維奇·托羅拉亞(ГеоргийТолорая)。托羅拉亞目前為俄羅斯總統府金磚委員會主任,曾擔任俄羅斯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俄羅斯駐朝鮮與韓國公使。

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

南方周末:建立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初衷是什麽?

托羅拉亞:金磚國家合作的核心議題在於,在一定程度上調整國際秩序,給予發展中國家說話的權利與相匹配的國際地位,使得國際事件更加公正並且可預測。

在國際政治中,各個國家由於利益訴求的差異,意見很難協調一致。打個比方,作為稀有金屬的出口國,俄羅斯和巴西都希望提升貿易價格,而中國作為該類產品的進口國則希望價格下降。但是在金磚體系之下,通過會談問題能夠集中得到解決,比以往“一對一”的國家間對談模式效果要好。

同時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幫助各國增進相互的了解。俄羅斯原先與中國、印度有一些對話基礎,但對巴西、南非的了解很少。而在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下,五國能夠加深相互了解。

此前由於烏克蘭問題,俄羅斯面臨西方的全面制裁,俄羅斯退出G8組織後,希望在G20的全球政府治理框架內尋求幫助俄羅斯解決經濟問題的方法。但可惜的是,G20大多的議題仍由西方主導。

南方周末: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和其他國際組織有什麽根本性差異?

托羅拉亞:金磚是由五個發展中國家組成,首先不涉及軍事,並且在經濟問題上是以協商、融通為主,是具有創新性的。

服務發展中國家是金磚的主要目標,這也是冷戰後世界格局中自然形成的一股力量。這樣使得類似南北合作、南南合作這樣原先在聯合國框架下的議題可以得到具體的執行。

目前,歐盟暫時無法成為世界經濟增長點,而北約仍以俄羅斯為冷戰後的“假想敵”。金磚組織發展以後,可以按照發展中國家的模式來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永續動力。

五種語言的挑戰

南方周末:在金磚峰會中,成員國的訴求如何進行協商表達?

托羅拉亞:由於北約是以美國為主導,在采取行動時都容易協調。而歐盟主要以德法為主導,少數國家承擔了大部分責任,各個國家對這樣的安排也形成了怠惰心理。但是在金磚里,各成員國更為平等,這在客觀上會導致更難形成一致的意見。

譬如金磚會議上交流語言就沒有主次之分,不像北約和歐盟都以英語為主,金磚五國在會議現場的翻譯都以各自的語言進行,五種語言在解釋上會因文化差異出現理解上的差別,而在最終簽署的協議以哪一種語言為主導比較能夠貼切表達?這就成為一種挑戰。

再比如,在金磚銀行總部地點的設立問題上就曾經有過討論。由於當年金磚銀行設立的議題是在印度峰會上提出,所以印度建議該行總部應設立在印度,同時巴西、南非也提出相同的建議。俄羅斯在這一問題上也表達過強烈意願。但從結果來看,即使設立在俄羅斯,金磚銀行可能因為種種原因無法發揮自己的功能,這也是我們不想看到的。

最終各國經過複雜協商後有了妥協,將金磚銀行的總部設立在上海。而中國的挑戰在於,如何避免讓其他成員國認為金磚銀行僅僅只是中國的一個“項目”,並區別金磚銀行與亞投行的角色。

在金磚內部,成員之間更多是以協商的方式達成意見的統一,成員國都能合理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這對發展中國家的國家間合作具有重要意義。當然我們也會尊重輪值主席國的意見。

南方周末:經濟發展一直是金磚國家合作的主要話題,目前在這一塊做得怎樣?

托羅拉亞:在這一方面我們已經有所成就,譬如在國際金融架構的改革方面,我們成立了金磚國家開發銀行(NDB,簡稱金磚銀行),這對國際間貿易有很大的幫助。

在以往的國際貿易中,如果一家俄羅斯的企業想要與中國或者巴西進行貿易,它需要從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者相關歐美銀行獲得信用背書。未來,通過金磚銀行就能幫助展開國與國間大宗貿易,並且在收取一定服務費的基礎上,為今後成員國間進一步展開中小企業貿易打下基礎,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

而在貿易結算貨幣的問題上,也有聲音認為金磚應該擁有自己的共同貨幣,譬如俄羅斯在與中國進行貿易的時候,使用的是人民幣,而印度使用的是盧比,這就增加了交易和結算的不便。未來隨著貿易量增加,我們不排除發展金磚專用貿易貨幣的可能性,但是這種貨幣並不進入國家實體經濟中,因此與歐盟的歐元有本質區別,只是為了方便金磚國家間貿易而存在。

南方周末:目前一些成員國(如巴西、南非)在經濟上出現了一定問題,這是否會影響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未來發展?

托羅拉亞:巴西確實面臨比較複雜的問題,不僅僅是經濟上的也有政治上的,未來的不確定性很大。南非同樣面臨著政治問題,因此國家同樣不穩定。但我相信這些問題最終會得到解決,而且不會影響到金磚國家合作機制設立的初衷。

一個國家的內部問題並不會影響到對金磚事務的參與程度,不過這就涉及了金磚國家的擴容問題。

巴西和南非都一直在考慮成員國擴容,因為他們都想在各自的大陸上對其他國家施加更多的影響力。像在非洲,幾乎所有非洲國家領導人都曾來到金磚會議與成員國領導進行會面,表示想要積極參與到金磚組織中。巴西同樣如此。

俄羅斯則希望將一些上合組織內經濟問題討論的結果帶入到金磚國家的會議中,為未來中亞國家加入金磚打下基礎。

這個問題已經在金磚會議中被討論過很多次了,之前成員國優先考慮的問題是如何建立起相關機制,把金磚做得更“穩健”,然後再考慮接受新成員的問題。

金磚+與金磚++

南方周末:新成員的標準是什麽?

托羅拉亞:我曾經走訪過印度尼西亞,和當地的外交人員談論這一事件,他們也對成為金磚成員表示出很大興趣。他們問我要如何成為觀察國,由觀察國成為正式成員的機制是什麽。可是我們剛剛才將南非吸收為第五個正式成員國,所以目前這一機制還沒有太多成形的條件。

有一些國家表達了他們加入的意願,像墨西哥、阿根廷、埃及、尼日利亞等。但是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還不成熟,因此對金磚成員這一名稱而言“太年輕”。

我幾年前就曾經向金磚委員會建議,我們可以在金磚內設立“對話國”和“觀察國”的位置,就像上合組織和東盟那樣。這種參與系統的設立可以增加金磚的國際影響力,同時讓這些國家擁有參與金磚事務的經驗,為將來成為成員做準備。

南方周末:哪些國家在目前的名單中?

托羅拉亞:我感到很高興的是,目前中國已經提出建議,我們稱之為“金磚+”(Brics Plus)計劃。我並不知道最終名單,但是我個人預計,很有可能是亞洲國家中的某一個,它將成為第六個永久性的金磚成員國。

我個人認為,印度尼西亞或者土耳其有可能在下一個五年內成為金磚準成員國。

印尼是一個亞洲穆斯林國家,將穆斯林文化納入金磚體系中,能夠使金磚組織更具包容性。而且印尼擁有很大的經濟發展前景和一定的國際影響力,這些都符合金磚的條件。土耳其的情況更複雜一些,但是也有可能。

而像埃及、墨西哥等年輕國家,他們可以成為“金磚++”(Brics Plus Plus),這也就是我剛才談到的觀察員國家。我建議這類國家不宜太多,三到六個足矣。目前符合這一成員條件的國家是15到20個。等到這些國家相對成熟後,不排除進一步將這些國家升級為“金磚+”的可能。

不過當前立即就直接擴大成員國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要在五個國家間達成意見一致本就是很難的事情,更何況是六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246

襲擊細節預先寄傳媒 撞總統府狂徒求判死

1 : GS(14)@2014-01-28 01:32:0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127/18606665
駕駛泥頭車衝擊台灣總統府的41歲男子張德正,原來是早有預謀犯案!事發前他曾將計劃書寄至多間媒體,承認「衝撞總統府的笨蛋就是我」,並呼籲當局判他死刑或無期待刑。
當局調查發現,張德正對時政不滿、對司法不公失望,或因此憤而犯案。他前日凌晨在一間便利店寄出四封分別到東森、年代等媒體信件,信中詳述他衝擊總統府的行車路線,他說如果事故做成傷亡,他願接受死刑,即使沒有他也希望被判無期徒刑。
張德正在網誌上透露對近期台灣時事不滿、司法失望,並對如何衝擊總統府「已經研究很久」,曾考慮撞總統車隊。他的林姓前妻曾向他提出傷害控訴,張認為法院判決對他不公。地檢署的檢察官已到總統府蒐證,最快今日向張問話,至於是否以殺人未遂罪訴,則要問話後才能決定。
台灣《蘋果日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307

總統府外舉牌「你不能使人民噤聲」星兩青年靜默抗議被捕

1 : GS(14)@2015-04-08 00:05:15

■一名示威者舉起「你不能使人民噤聲」的標語牌。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逝世後,新加坡言論和集會自由再次備受關注。當地兩名青年手持抗議不公義和打壓言論自由的標語牌,在總統府外靜默抗議,雖然示威者只有區區兩人,而且和平示威並沒打擾公眾秩序,但警方仍以違反公共秩序法為由,拘捕兩人。


這次新加坡罕見的示威,是在上周六發生。兩名青年穿上紅色連帽外套和牛仔褲,下午4時左右在總統府大閘外,分別舉起寫上「不公義」和「你不能使人民噤聲」的標語牌,靜默抗議約半小時。兩人其後被警方拘捕。



警指兩人組織集會違秩序法

警方發言人昨向法新社證實,被捕兩人都是新加坡人,年齡分別為24歲和25歲,指兩人持標語牌在總統府大閘外聚集,警方接報到場時勸喻兩人停止示威活動,離開現場。但兩人沒有聽從,於是指兩人沒得到警方批准就組織公眾集會,涉嫌觸犯公眾秩序法,將兩人拘捕。新加坡亞洲新聞台指據了解,被捕兩名青年不屬於任何組織。警方發言人昨天拒絕披露更多細節,只說警方仍在調查中。法新社形容這是李光耀上月23日逝世後,第二個公然抗議的舉動。當地16歲少年藝人余澎杉因為在YouTube上載批評李光耀片段,上周被控猥褻、傷害宗教及種族感情,以及騷擾三項罪名。由於總統府同時是總統陳慶炎和總理李顯龍辦公室所在,亦即是李光耀昔日辦公之地,在總統府外示威,似有衝着李光耀生前箝制言論和集會自由而來之意。新加坡網民在示威照片上載到網上後議論紛紛,有人問兩人是否余澎杉的朋友,亦有人問「是否有人在李光耀死後想試水溫?」



■余澎杉(右)因在YouTube上載批評李光耀片段,上周被控。

■示威者舉起寫有「不公義」字句的標語牌。



網民懷疑示威是宣傳噱頭


不過網上留言者多數對兩人示威不表贊同,更冷嘲熱諷。有人問「在總統府外示威的小丑是誰」,亦有人指兩人想示威就到「演說角落」,不申請批准就在總統府外示威「正白癡」。而由於兩人所穿外套印有健身用品公司「MuscleMeds」字樣,有網民更懷疑兩人示威只是宣傳噱頭。根據新加坡的公共秩序法,全新加坡只有芳林公園(Hong Lim Park)的「演說角落」可自由示威。「演說角落」在李光耀逝世後一度封閉,至上周一國葬舉行翌日重開,在其他戶外地方示威集會需要警方批准,警方卻甚少批准。堅持示威人士如被判參加非法示威,最高罰款5,000新加坡元(2.9萬港元),示威組織者的最高刑罰則是罰款1萬新加坡元(5.7萬港元)和入獄六個月。法新社/新加坡《新明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07/191036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300

藍綠北台灣決戰24小時蔡今踏凱道「進總統府」

1 : GS(14)@2016-01-15 17:24:39

■蔡英文在桃園的造勢晚會,高喊「凍蒜」(當選的意思)。 何柏佳攝



【台灣大選 明日舉行】【《蘋果》記者廖智廣、何柏佳、蕭宇台灣直擊】今日是台灣大選投票前最後一日,藍、綠、橙三大陣營的總統候選人朱立倫、蔡英文、宋楚瑜竭盡己能拚場拉票,24小時決戰北台灣。今晚決戰前夜三營更拚最後一擊,分別在台北和新北舉行大型晚會。特別是綠營壓軸造勢選在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象徵蔡英文要「進總統府」。


力挽狂瀾的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選前兩周密集車隊掃街,從南台灣的屏東出發一路往北;昨日殺回自己大本營新北市,和妻子高婉倩掃街,兩人十指緊扣,大表恩愛。朱受訪表示,夫妻本應同心,「真的辛苦她,昨晚還煮魚湯跟我喝,帶潤餅給我吃」。中午,朱還出席「四海同心海外造勢大會」,離去後洪秀柱到場,洪呼籲「投票給接我棒的朱立倫,不投這一票,我的心在淌血」!


■朱立倫昨晚出席高雄的造勢晚會,籲選民為台灣投票。 台灣《蘋果日報》

蔡英文造勢掃10縣市

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自選前一周啟動「點亮台灣每一里路」全台掃街造勢活動,用五天從屏東掃到新北市。昨再從高雄出發,24小時馬不停蹄把西半部10縣市再掃一次。中午,她到嘉義大林鎮時,車隊受鄉親熱烈歡迎,路邊揮舞旗幟表示支持的民眾,幾乎沒有中斷。至於新民黨宋楚瑜在往宜蘭拜票時,細數昔日任省長時曾近百次到宜蘭服務,博鄉親感情;他強調宜蘭是民主聖地,支持有能力肯做事的候選人。宋又借朱立倫迄今未到宜蘭,踩上一腳:「國民黨曉得在宜蘭沒有任何機會。」北台灣一向是藍營優勢選區,這次卻成為藍綠橙三大陣營決戰之地。今晚決戰前夜,朱立倫先往台中參加一場造勢晚會,最後回到藍營大票倉新北,出席藍營最大一場造勢晚會。總統馬英九、前主席連戰等黨內大老將出席力挺;親民黨則在台北田徑場辦造勢晚會;蔡英文今日將從台中豐原起步掃票,經苗栗、新竹、桃園、新北最後挺進台北市,在忠孝東路大掃街,今晚她將先前往新北市板橋的造勢晚會,最後趕往台北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造勢晚會,象徵「前進總統府」。


■黃之鋒到台灣取經。台灣《蘋果日報》

黃之鋒選前之夜取經

目前,除總統寶座幾乎毫無懸念外,立法院成為藍綠兩黨爭奪焦點的同時,新崛起的第三勢力,如時代力量等亦不容忽略。來自香港的學運代表黃之鋒,昨晚到場觀察台北市中正萬華立委候選人林昶佐(Freddy)的選前之夜,他表示,他想要觀察一些學運的代表,如何從街頭帶進體制,從公民社會帶進議會(立法院)。台立法院一共有113個議席,目前國民黨佔大多數,民進黨只是佔40席,如果要過半的話,最少都要多取17席。



【點滴】


■有民眾表示蔡英文當選「就可以嫁了」。

「小英凍蒜我可嫁了」

嫁杏有期?蔡英文昨午到嘉義大林鎮為當地民進黨立委候選人掃街造勢,所到之處支持者無不夾道歡迎。當中一群少女甚至頭披白紗,高舉手牌「小英你凍蒜了,我就可以嫁了」。現時蔡當選應無懸念,少女們或不用擔心婚事了。


■朱立倫出席台北造勢大會,呼籲世界各地的支持者踴躍投票。 何柏佳攝

大陸禁維權律師赴台觀選

荒謬!浙江寧波維權律師袁裕來網上爆料,稱本打算赴台觀選,昨持台灣通行證,前往寧波當局辦手續時卻遭拒出境,理由未明。「是擔心我與反華勢力勾結?」袁感嘆:「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才真切地感覺到這個國家已多麼荒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15/194527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2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