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 Musk現在是世界上最勵志、最傳奇的創業家。他正經營著兩家改變世界的公司,北美知名電動汽車生產商Tesla和私人航天探索公司SpaceX。同時他也是SolarCity的主席,為家庭用戶提供太陽能的服務。他還是PayPal的早期投資人。
Musk 一直把他的時間掰給兩家公司,週一和週四他會呆在SpaceX的洛杉磯總部,週二和週三會前往加州海灣區的Tesla,星期五兩家公司都會去,當然SpaceX的辦公室周圍也設置了Tesla的設計辦事處。
如果你對Musk不熟悉,提這個你肯定有印象,他是eBay15億收購PayPal時變成富翁的,跟其他變得富有的高管不同,他沒有繼續呆在互聯網行業。
他把收購所得的錢用在了自己的兩家新公司上。4年前Tesla的運營資金只剩最後幾美元了, 但是他把自己的錢投進去了,因此還差點破產,本來他可以放棄挽救這家公司的,但他選擇了背水一戰。現在Tesla是一家市值32.1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其 最新的汽車Model S馬上就要震撼出場了。另一家公司,Space X,剛剛發射了一枚火箭到太空。
這就是我們認為為什麼他是最勵志、最傳奇的創業家,他敢於直面巨大的問題,不惜冒著巨大的個人風險,敢於嘗試別人不敢做的事業。下面來看看他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
1. 這是早晨從 Musk海灣區的家拍攝的照片,時間是7:30—8:00,景色非常美吧。
2. 然後他開著自己的Model S(高性能電動汽車Model S於今年6月震撼發佈) 駛向Space X的辦公室。
3. 上午10:00的時候,他打了幾個電話,跟Space X通信和市場副總裁Katherine Nelson通了一個電話,其它晨間電話還包括給記者的、求職者的,還有兩個公司內部的會議電話。
4. 10:45,Musk跟他的工程師團隊開了一次獵鷹9號火箭的會議。他的助理在旁提示他,這是發射器本週的進程報告,報告了SpaceX的下一步計劃(結構、進程 產量、發射操縱步驟、 航空和電子設備工程師都出席了那個會議。)
5. 這就是獵鷹9號火箭,所以上面這個會議是相當重要的。
6. 12:30,是一個推進安排會議,包括引擎生產、多個引擎現階段實驗結果。
7. 午餐時間,Musk吃的是炸雞、蔬菜、色拉,一般情況下他會去附近的餐館,但今天的午餐他得和設施工作人員談論操作施工、改進、待解決的空間設施要求。
8. Musk去火箭工廠的時候順便視察了工程組的情況。
9. 晚上,他接受了PandoDaily Sarah Lacy的採訪,下面是晚上7:00的時候,他「插著翅膀」等待介紹。
10. 4:30, Mkusk 在視察他的火箭工廠。
11. 接受採訪時的視屏,談了關於他毀了一輛300萬美元的汽車的經歷。
12. 這天最後Musk和電影裡Time of Cholera at WME in Beverly Hills的棒球運動員合影,他是這部電影的執行製片人之一,這部電影是關於海地霍亂蔓延的題材。
Steve Jobs的光環已經隨著他的離去而淡褪,短期內世上恐怕再難有人像他這樣驚世駭俗般的改變了世界。但是如果你瞭解到一個人,一個來自南非年僅40歲的企業家在短短的20年裡在全世界最酷的三個領域:互聯網、可持續能源和航天技術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你恐怕不會再眷戀Steve Jobs帶給你的震撼。這個人就是Elon Musk。
這哥們的神奇之處首先就在於,他在賓大讀本科的時候,就預見到了未來對於全人類最有影響力的三個領域:互聯網、可持續能源和航天技術。這其實並沒什麼了不起,誰不在本科的時候暢想暢想未來,發一發文青的牢騷?我相信我在清華讀本科的時候見到的有這樣遠見的人多了去了。但是最令人髮指的是,這哥們是個執行機器,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成歷史性的。他發完牢騷之後的20年,先後創立了PayPal,SpaceX和Tesla Motors。現在看來,這幾個公司對於他所說的這三個領域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Steve Jobs可能很偉大,他至少改變了數字娛樂、移動計算和智能手機等多個領域。但是就領域的跨度而言,和Elon Musk毫無可比性,這哥們簡直就是神,玩嘛嘛酷。
Elon Musk在進入斯坦福大學的第二天就決定退學創業。聽說過牛人讀PhD或者本科一年或者兩年退學創業的,比如Larry Page和Bill Gates之流。但是兩天?!開什麼玩笑!但是Elon Musk是認真的,他覺得當時的互聯網商機無限。沒錯,僅僅三年,他當時創立的PayPal開創了網上第三方安全支付的先河,帶著1億1千萬用戶以15億美元的價格被eBay收購。這樁買賣是無比成功的,在過去的10年內,PayPal為eBay帶來了超過200億美元的收入,也給Elon Musk帶來了第一桶金,超過兩億美元的淨收入。
一般人拿到這兩億美元應該就可以衣錦還鄉以饗天年了。但是Elon Musk豈是凡人,他把這些錢當做實現自己空前抱負的籌碼,先後創立了SpaceX和Tesla Motors。這兩個都是奇蹟一般的公司。先說Tesla Motors。
在Tesla Motors之前,電動車就是弱智的代名詞,通用汽車公司的Chevy Volt跑40英里電池就宣告衰竭了,當然這種統計還關乎駕駛習慣,如果在市區開估計歇菜得會更快一些。所有最酷的車都是燒油的,儘管所有人都知道有朝一日地球上的油氣資源會枯竭,但是電動車的發展狀況卻讓人完全絕望。所有的這些都是在Tesla Motors推出第一款車型Roadster之前。在解決了高容量電池和高性能電機等關鍵技術問題之後,Tesla Roadster的推出讓人眼前一亮。這款跑車從零加速到60英里(96公里)每小時只需要3.7秒!而保時捷911達到同樣的速度則需要4.4秒!同時這怪物單次充電能夠開244英里(393公里),徹底把同行甩在腦後。當然,在車型設計方面Roadster也絕不輸給它的眾多出身名門的競爭對手。儘管這車要價不菲,但是還是在北美被搶購一空。像我這種對於電動車的懷疑主義者在看了Roadster的資料後也不得不瞪大眼睛相信這才是汽車的未來,無可阻擋。我的一朋友在試駕了Roadster之後更是徹底成了它的粉絲,盛讚它「零遲滯的推背感」,決定以後絕對不買非電動的新車了。所有其他的汽車生產廠家都氣瘋了,一個黃毛小子搶在百年老號前面奪得了時代的制高點。但是發牢騷沒有用,還得虛心學習趕上。Tesla Motors先後與豐田和奔馳等等著名品牌轉讓了若乾電池和電機的關鍵技術幫助推動電動車革命。
如果你看到這裡就覺得Elon Musk以及他的Tesla Motors很了不起了的話我只能說你太小看Elon了。Roadster在他眼裡只是一個跳板而已。他真正的目標是大量生產高性能的電動車並以平民級的價格賣給每一個人。Roadster只是一個技術的實驗品,但是初期的實驗技術往往是異常昂貴的,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問津。把最初的產品定位為高端車型,能夠及早和市場接軌獲得亟需的研發資金,以便於在將來技術成熟的時候推出更加平易近人的大眾車型(家用車型Model S和Model X已經推出)。多麼高明的商業策略!我不知道他是怎麼想出這個商業模式的,但是我敢說他在賓大沃頓商學院拿的經濟學位絕對不是吃乾飯的。
如果你現在覺得他只是一個成功的商人的話,我只能說你想錯了。早在他把PayPal賣掉的2002年,當他在里約熱內盧的海灘上度假的時候,看的是這樣的一本書:《火箭推進原理》。對於星際旅行的熱愛源於他早年對於生命意義的探求。很多像我一樣的文青到了三四十歲早已淡忘了這些理想主義的哲學空想,但是這對於Elon Musk來說是如此的自然和不可或缺。他把生命在地外行星的延續看成是生命進化史上繼單細胞到多細胞以及從海洋到陸地的演化一樣重要的進化階段。但是Elon Musk之所以成為Elon Musk的原因,在於他是一個絕不空想的實踐者。他很快發現,阻止人類進行星際探索的重要原因是因為星際旅行太昂貴了,尤其是火箭技術太昂貴了,單次火箭發射的成本動輒上億美元,然而實際的燃料消耗只有20萬美元,跟飛機的消耗差不了太多。換句話說,如果不在火箭的可復用技術上下功夫的話,星際航行根本就是天方夜談。
於是,他拿出了賣PayPal賺來的一半的錢一億美元,開天闢地的創立了SpaceX,旨在發展可復用火箭技術和星際航行技術。搞火箭,這可不是開玩笑,全世界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國家有可靠的火箭技術,都是傾盡舉國之力。而他,一個只有賓大物理和經濟本科學位的人,任憑怎樣天才和一億美元都是杯水車薪。但是再次強調,Elon Musk不是凡人,他能吸引一大批美國的頂尖人才圍繞在他周圍從零開始研製火箭技術。很多NASA資深的工程師,深感於NASA自阿波羅登月計劃以來雄心壯志被閹割眼瞅中國印度等國奮起趕上的慘淡現實,義不容辭地加入了SpaceX,就像是中國的航天人對於中國航天事業的崛起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一樣,因為誰都清楚,航天事業不比其他,錯過了機會就可能是一輩子的遺憾。於是一幫雜牌軍興致高昂的幹了起來,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建造的火箭,會載著人類飛向太空,登陸火星,完成人類進化史上的大跨越,就像Elon Musk構想的一樣。然而現實終究是現實,用Elon Musk自己的話來說:「It looks hard, it's harder than it looks」 。接連三次Falcon 1的試射都失敗了,公司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如果第四次還是失敗,他們將沒有辦法進行第五次發射。為此,曾經的億萬富翁也開始到處賒借,甚至連房租都付不起。所幸的是,第四次試射成功了,毫無差池。SpaceX的成功也驚動了美國政府,2010年Obama在參觀完SpaceX的發射現場,徹底確定了扶持商業航天產業的決心。後來就有了NASA一系列的與SpaceX簽訂的國際空間站的貨物運輸協議。現在SpaceX的運載火箭服務定價透明,Falcon 9火箭單次發射5400萬美元,比同等能力的中國長征三號乙火箭單次發射6000萬美元還要便宜。
現在所有的電視節目在介紹Elon Musk的時候都會這樣說:世界上只有四個國家掌握了衛星發射和回收技術,美國、俄羅斯、中國和Elon Musk。我不知道這樣的褒獎對於一個個人來說是不是已經算是登峰造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Elon Musk一定不滿足於這一點點的成就,他所預見的可復用火箭技術還只是處於電腦模擬階段,火星也仍然在遙不可及的距離。但是每次看到他堅毅的眼神,我總覺得,在我有生之年,或許可以看到火星殖民地的建立,如果那時候有錢,可以花上50萬美元去火星遨遊一番,那將是一個多麼美妙的願景。
什麼?你說他像Iron Man(鋼鐵俠) Tony Stark?他就是Iron Man。殊不知Iron Man的導演Jon Favreau就是以他為原型去做這幾部電影的,而且他也邀請了Elon Musk在Iron Man 2客串了一個角色。SpaceX裡據說還有一個劇組贈送的Iron Man的全尺寸模型,上面有所有演員的簽名。
最後,我想以他的一句話來結束我對於新偶像的崇拜:
「I am going to retire on Mars.」
「多年來,很多朋友還是未曾改變對電動汽車不看好的觀點。」Musk說道。「讓我真正付諸行動的還是基於我對背後龐大市場前景的判斷,在當時來說,我已經很明確知道傳統的汽車大廠商不會在這個領域跟進。」
Musk,同時創立了Space X及 Solar City兩家公司。談及這兩家公司的必要性,Elon認為這是整個產業亟需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交通方式。沿著這條路去生產電動汽車,大概能找到真正的消費受眾。
「當時這項事業一直在兩個魔咒中:沒有人能造一輛真正有吸引力的電動汽車,想想法拉利的拉風……其次,沒人會真正買它。」
所以我們看到Tesla的成功除了其本身過硬的技術能力,在定位車略上走的是高端跑車,用以吸引市場注意力,再從高端逐漸鋪向低端的策略是多麼成功。
現在,Tesla已經在著力降低汽車價格,Elon預期三至四年內,Tesla的定價會降低至三萬-四萬美元一輛,通過減少尺寸,從新改良設計達到規模量產的增量效益。
同時,他也希望更多的公司能加入到電動汽車的產業來,讓電動汽車成為真正的主流消費品。「我們目前已經盈利了,我們也會預期其他的製造商加入進來。」Musk說道。
場外消息:Elon Musk還表示,公司將會設立三倍數量的增壓器,這將大大改善目前的充電設施條件,在美國加州及東海岸,公司將計劃在年內完成充電站數量擴充計劃。屆時,充電汽車能夠有充分的資源開到西海岸,比如從三藩市到紐約。
隨後Tesla電動汽車會迎來一次系統升級,用戶能更清晰知道哪些充電站離自己更近,通過GPS定位合理安排行車路線,公司相信,這將會大大提升對消費者的吸引力,畢竟開電動汽車的人最怕車沒電。
編者註:Elon Musk,出生於南非,18歲時移民美國。他集工程師,企業家和慈善家各種身份於一身,並且是貝寶,空間探索技術公司以及特斯拉汽車三家公司的創始人。目前他是空間探索技術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特斯拉汽車的產品設計師。
上週末特拉斯汽車剛發佈其2013第二季度財報業績超預期,盤後股價大漲13%,今年股價已漲347%所帶來的狂熱關注還未消散,公司創始人Elon Musk本週一再次引爆華爾街關注話題,這位聲名鵲起的CEO最終公佈了超高速城際運輸模式Hyperloop系統初版設計。
此前據Elon Musk在其Twitter上發佈的消息顯示,
Hyperloop系統是一套全新的運輸概念體系,在這套概念體系中並非以火車,而是以「鋁製膠囊」為運輸工具,將「膠囊」置於鋼鐵管道之中,然後像發射砲彈一樣將它發射至目的地。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Elon Musk透露了更多細節。他表示,
「這個系統是由太陽能供電的超高速城市運輸體系,乘客可以在30分鐘內由洛杉磯到達舊金山。」
洛杉磯到舊金山大概在380英里左右,乘坐飛機(純飛行時間)也需要1個小時。Elon Musk認為當前加州投入使用的造價達700億美元的高鐵既慢又昂貴,非常不實用。而Hyperloop系統,則可以極大的節省人們的時間。在接受彭博採訪的時候他曾表示,
「你將會看到這樣的情景,送站的人剛剛開車離開,」膠囊「已經將你送至目的地了。」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Elon Musk披露了更多關於Hyperloop系統設計的細節,他表示,
「整體設計就像是獵槍槍管那樣,在大部分旅程中管道是並排的,回路的兩端密封。管道至於相隔50-100碼的柱子上,乘客艙時速可達800英里。艙可以運送乘客,也可以運輸汽車。採用高架結構,可以避免佔用過多土地。管道可以沿著I-5高速公路建設。「
美國I-5公路連接洛杉基和舊金山。
Elon Musk表示,當前加州昂貴的城際高鐵依然太慢,並且帶來的可怕的土地使用權的混亂。而Hyperloop系統則可以有效的避免這些問題,該系統採用高架結構,可以避免佔用過多土地。該系統如果只是用來裝人,需要60億美元建設;如果既裝人又裝車,就需要更大的車艙列,建造需要100億美元。
對於一直深受質疑的安全性問題,Elon Musk表示,
「有緊急剎車。一般來說,艙之間的距離有5英里,從洛杉基到舊金山可以安裝70個艙,每隔30秒一趟。就像迪斯尼的太空飛車一樣。而且乘客並不會感到不適,因為它的側向加速度比地鐵還小,因為艙像飛機一樣嵌入管道中。和飛機不同,它不受氣流影響,沒有什麼突然的動作,跑起來非常平穩。「
一些批評認為如此長距離的加壓管道,需要大量的能源,還會產生很大的空氣摩擦和熱量,因此該計劃幾乎不可能實現。Elon Musk回應稱,
Hyperloop走的是中間路線。管道不是完全真空的,也不是放在普通條件之下的,Hyperloop管道將處於低壓之下。
整個系統運行原理是,
Hyperloop管道內,」膠囊「將被安裝在鉻鎳鐵合金製作的滑板上。這種滑板質地很薄,而Elon Musk的SpaceX公司的太空產品就使用該合金,它可以經受高壓和高溫。滑板上有小口,可以吸入空氣形成一個氣墊。在」膠囊「的前部有兩個像協和噴氣式客機那樣的噴氣口。一個電動渦輪壓縮機會壓縮前部進入的空氣,然後送入滑板和」膠囊「。在滑板中有磁體,還有電磁脈衝,可以讓」膠囊「獲得最初的推動力,然後由發動機推動車艙前進。
這個設計還將帶來一個好處——沒有」音爆「產生。Elon Musk表示,
「相對於空氣,車艙的前進速度剛好低於音速。管道內充滿暖的順風空氣,「膠囊」可以高速前進,不會突破音障」
雖然這一切聽起來如同科幻故事,但Elon Musk和其一路走過來的搭檔們已經開始設計Hyperloop並檢查它的物理性能。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教授Martin Simon對於該系統評論稱,
「從技術角度來看Hyperloop是可行的。聽起來,所有問題已知技術都可以解決,它不需要什麼全新的發明。馬斯克提出的加速方法已經用在遊樂場的過山車上。一些企業也在研究,想用該技術運輸乘客和貨車。不同之外在於,Hyperloop使用氣墊讓車艙輕浮。」
對此Elon Musk也表示要將Hyperloop化為現實,仍有許多事要做。
」我只是提出方案,它是一個開源設計。它顯然可以變得更好,可以修正錯誤,優化設計。而且我要繼續運營SpaceX和特斯拉,它們都相當困難。「
毫無疑問的一點是,Elon Musk一路走來,從Paylal到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再到特拉斯汽車公司,他已經證明了曾經的豪言壯語——「沒有什麼是不可能實現的」。但這次的設想依然引發了諸多疑問和「不靠譜」 的質疑聲。但一家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ET3公司已經開始著手對此進行研發。該公司早前發佈了一個叫做的Evacuated Tube Transport項目設想,它的原理和實現的效果就是Hyperloop追求的目標。
根據視頻介紹,Evacuated Tube Transport項目的動力供應採用的是磁懸浮技術。整個膠囊處於一個幾乎沒有摩擦力的環境中,以某種彈射裝置發射出去,無間斷地駛往目的地。每個「膠 囊」重達183Kg,長16英呎,能容納4至6名乘客,還有存放行李的貨廂。鏈接兩個目的地的管道跟高速鐵路一樣搭建在地上。按照預想的規劃,這樣的管道 或許可以「附著」到既存的高速鐵路架橋上,以節省路線資源與基礎設施搭建成本。速度方面,ET3公司的設計是4000英里/小時。同時公司還表示相比現在 昂貴的機票價格,他們的項目能夠把從舊金山至紐約的旅行費用降低至100美元。在今年年底之前,他們還將搭建一段長度為3英里的管道來測試「膠囊」旅行概 念。
Elon Musk是誰,為什麼現在有不少人認為他比締造今日蘋果輝煌的喬布斯還了不起?
在這個求新求變的時代,以上問題似乎不難回答。
Musk是SpaceX和時下最火爆的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的創始人,也是超速城際交通系統Hyperloop的教父。根據Musk的Hyperloop設計,我們從美國紐約到加州的時間可以縮短到半小時。
而且,Musk和喬布斯一樣,也有一項改變眾多消費者習慣的創意。早在1999年,他與人合作成立了PayPal,現在我們已經可以將PayPal視為掀起在線交易革命的先驅了。
在商業社會,再好的創意也要體現商業價值。最近特斯拉的股價高漲也讓Musk的人氣又旺了一把。
雖然預計特斯拉今年僅交付2萬輛車,但這家公司本週的市值已經突破了200億美元,股價較去年翻了四倍多。
還有一個體現Musk人氣的例子。在社會化問答網站Quora上,數千人對Musk表示支持。
投贊成票最高的一個回答是:
Elon Musk不是下個喬布斯,他更棒。
與Musk共事多年的Dolly Singh出任SpaceX的專利獲取部門負責人。她評價Musk「聰明好動、有魅力」,
以個人愚見,喬布斯的偉大之處與Elon截然不同。Elon是運載火箭之父馮·布勞恩、飛機大王霍華德·休斯、汽車業大亨亨利·福特、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喬布斯以及其他風雲人物的綜合體。
Singh的理由是,從設計到建造載火箭的艦艇,Musk都是自學成才,他是工程師,又讀了無數文學作品,他不但像喬布斯那麼富有想像力,還有能力自己創造一切。
對Singh的解釋,現在約有1200人表示支持。
另有3000人投票結果顯示,他們認為Musk與喬布斯不同,具體區別比如有喬布斯有許多專利,Musk痛恨專利。
這些人投票的結論是:
Musk不是下一個喬布斯,他遠超喬布斯,比喬布斯更棒。
對於此前鬧得沸沸揚揚、導致特斯拉市值蒸發20億美元的S型車失火案,特斯拉的CEO Elon Musk終於坐不住了,出面對此作瞭解釋:
他表示:
半掛車上掉下來的一個不規則金屬部件看起來是罪魁禍首。
....
S型車的車主在車載安全系統的指導下成功離開高速,將車停好,隨後安然無恙的離開汽車。起火源於車輛前部的電池模塊(整輛車共有16個類似模塊),但車內的防火系統將其限制在了前部區域。電池組內部的排氣孔將火焰引向車輛前方的道路,遠離車身。
....
值得注意的是,電池處的火焰被內部防火系統限制在了前部的小範圍。火情並未蔓延到乘客所在的部位。
如果是一輛傳統的汽油車在高速上遭遇類似的事故,那結果將糟得多。通常一輛汽油車保護的鋼板要薄得多,這是的輸油管或油箱很容易遭到破壞,這經常會導致整輛車的燃燒。相比之下,我們(S型車)的電池組的能量僅相當於郵箱的10%,且被分散至16個電池模塊,相互之間設有防火裝置。因此,造成破壞的程度僅相當於同類汽油車的1%。
全國駕駛數據顯示的很明顯:據NFPA數據,全美每年有15萬輛車輛著火,而交通部數據顯示美國人合計平均每年開3萬億公里。這相當於每開2000萬公里就有一輛汽車著火,而特斯拉的數據是每1億公里有一輛車著火。這意味著你駕駛普通汽油車遭遇火情的概率是駕駛特斯拉的5倍。
Musk在最後表示消費者無需懷疑駕駛電動車的安全性。
更有意思的是,特斯拉公司還公佈了一封與出事車輛車主的溝通郵件。在郵件中,出事車主表達了對特斯拉的讚賞。
該車主表示:
我也是個投資者,不得不說我所觀察到的的反應讓我對電動車的未來非常的支持。
特斯拉股價應聲上漲,經歷前兩日的大跌後,特斯拉股價收盤上漲4.43%。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Elon Musk本人現在承認,現在他的電動車公司市值遠遠超過了「應得」的價值。
特斯拉今年預期僅能售出21,000輛車,市值約為220億美元,相當於福特汽車一半,通用汽車公司的三分之一,而這兩家企業去年共售出900萬部汽車。
特斯拉股票價格今年迄今上漲了約400%,在9月30日觸及194美元每股的一年以來高點。
這家設在美國加州的電動車公司,客戶主要是像卡梅倫·迪亞茲這樣的好萊塢明星。而Elon Musk則被譽為現實版的鋼鐵俠。
Elon Musk在倫敦特斯拉新展廳開幕式上說:
「我認為現在有一個相當高的估值,一個比我們應得價值更高的估值」。
特斯拉在高端市場的成功,已經讓包括豐田和日產這種同樣投資電動車的傳統巨頭側目。Elon Musk表示3年內將推出面向普通市場的車型。
根植於硅谷的特斯拉在很多方面被拿來與蘋果公司相比。週四特斯拉僱傭了前蘋果高管Doug Field領導新車型開發。特斯拉說Field職業起步於福特,後來曾負責過 MacBook Air, MacBook Pro 以及 iMac的開發。
特斯拉的旗艦車型Model S售價為62,400美元,其中包括了在美國聯邦政府的7,500美元稅收補貼。
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暴漲讓環保人士歡呼雀躍,但一些市場分析師質疑其股價存在高估。
Elon Musk說他的公司將努力證明其高股價的合理性,並獲得比現在更高的估值。
1971年,Elon Musk出生於南非Pretoria。
1983年,年僅12歲的Musk成功的以500美元的價格出售了他編寫的一部電子遊戲代碼。遊戲的背景是浩瀚的宇宙。
1992年,Musk就讀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商科和物理。隨後,Musk來到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但是,在僅僅入學兩天後,Musk就退學了。
1999年,Musk將其第一間公司ZIP2出售給了康柏電腦公司(Compaq),售價3.41億美元外加期權。
同年,Musk創立了X.COM,而X.COM最終發展為了今天的PayPal。Musk當時將X.COM出售給EBAY的價格為15億美元。
Musk和妻子有一對雙胞胎和一個三胞胎。
2002年,Musk創立了SpaceX。SpaceX的目標是建造一艘用於商業太空旅行的航天飛機。
當鋼鐵俠重回銀幕時,Tony Stark以Musk為原型。Musk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鋼鐵俠”。
2003年,特斯拉成立。Musk為特斯拉的聯合創始人。金融危機時,Musk幾乎失去特斯拉和SpaceX。
Musk的野心包括在火星建立殖民地。他還計劃創造超回路列車(Hyperloop Train)。這種列車將能讓你在30分鐘內從舊金山抵達洛杉磯。(舊金山與洛杉磯之間距離640公里,搭乘飛機將需要約一個小時。)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5年前,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我想了五件事情:可持續能源、互聯網、移民外星球、AI、和基因改造。
編譯|42章經
本文由42章經編譯自: http://www.ycombinator.com/future/elon/。該系列文章為YC孵化器的“對話未來”系列,全文略有刪節。
Sam:Elon Musk,謝謝你今天的到來。
Elon:謝謝。
Sam:一開始我們先來討論一些關於未來的問題。在你年輕的時候,你曾經說過有五個問題是你覺得重要的需要去做的(編者註:分別是可持續能源、互聯網、移民外星球、AI、和基因改造)。如果你現在是22歲,你覺得現在的五個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麽?
Elon:首先我想說,只要你做的是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事情,那就是好的。你不一定非要改變這個世界。即使是一個小遊戲或一個更好的照片分享功能等,只要他對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有那麽一點點用,那就是好的。不一定只有改變世界的事情才是好的。但說到最可能影響人類的幾件事情,我覺得AI可能是近期最重要的最具影響力的事情。
所以,我們用一種適合的方式迎接AI是非常重要的(編者註:Elon是AI陰謀論的支持者之一,他覺得AI的發展很可能會對人類有害),AI是目前最緊要的事情。然後,我覺得第二重要的事情是基因改造,如果我們能通過基因改造治療和預防疾病,那會是件多好的事情。
最後,我覺得是創造一個高帶寬的接口連到我們的腦部。我們現在的帶寬被大大限制了,我們大腦本來的能力是超過email,電腦,手機或APP的,我們本來就是超人,所以我覺得解決我們腦部的帶寬接口問題是很重要的。
Sam:很多有雄心壯誌的年輕人總會問“我該怎樣才能成為下一個Elon Musk?”,你覺得你年輕的時候做了哪些事情讓你變成了現在這麽有影響力?
Elon:25年前,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我想了五件事情:可持續能源、互聯網、移民外星球、AI、和基因改造,我並沒有想要做這所有的事情。那時,一切是從我大學時候幫忙做電動汽車開始的,當時我在做實習,任務是研究是否有突破性的為汽車提供能源的方式。我當時去了斯坦福讀博士,我的課題也是這個,但我申請了退學,創辦了一家互聯網公司,那時是1995年(編者註:創辦的公司叫Zip2,1999年被Compaq以三億美元收購)。
因為當時確實覺得互聯網技術處於一個劇烈的變革期,而我不想在斯坦福讀很多年PhD,就看著這一切發生。我當時也不確定這個就一定能行得通。你可以在很多方面拿到一個博士學位,但這些都可能和這個世界不產生什麽具體的聯系。而我真的就只是想做一個有用的人,這是最優的結果,就好像不斷問自己“我該做什麽才能有用?”。
Sam:你覺得如果現在的人想做一個有用的人,應該去讀個PhD嗎?
Elon:大多情況下不用。
Sam:那麽大家怎麽找到一種方式去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Elon:我覺得你可以估算一下,你要做的這個事情會對目前的狀況有多少改善,能影響到多少人。我覺得一件事情,不管是對少數人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還是對多數人產生了非常小的影響,都是很好的。最後計算的其實是這兩個數字的乘積。
Sam:當你嘗試去估算成功率的時候,比如以SpaceX來舉例,你是怎麽決定真的要去做這件事情的,在當時這是一個挺瘋狂的事情。
Elon:對的,非常的瘋狂。人們當時都這麽說,而且我也同意。如果目標是實現最好的可控風險下的回報,那開一家公司本來就是一個精神失常的決定。好在那不是我的目標。
我當時很快得到的結論是,如果沒有人對太空科技做些改進,人們會永遠的被留在地球上。而最大的太空科技公司都沒有興趣去做徹底的創新。他們所想做的只是讓那些陳舊的科技每年變好那麽一點點。而事實是,有的時候科技甚至隨著時間會變得更糟。1969年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登上月球,而之後空間站卻只能把人送上近地軌道,再之後空間站都退休了。按照這個趨勢,人們最終都只能留在地面上。
人們有時候會覺得科技會隨著時間自己變好,但實際上並不是的。只有當聰明人付出瘋狂的努力的時候它才會變好,而當無人付出的時候科技只會越來越差。你看埃及,當初的金字塔建造技術已經失傳了,象形文字也沒人能看懂了,再比如古羅馬的那些建築也是一樣。歷史文明中有太多類似的例子。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時刻記得,宇宙的熵並不站在我們這邊。
Sam:我特別欣賞你的一點是,你不畏懼別人的說法,而是做很多別人說瘋狂的事情,這你是怎麽做到的,有沒有什麽內在的力量在幫助你?
Elon:首先我得承認,我也總會感到很強烈的害怕,所以並不是說我就不會害怕。只是有的時候,你會覺得有些事情太重要了,哪怕害怕也必須去做。
Sam:所以你讓事情的重要性本身驅動你去抵禦害怕這種情緒?
Elon:對的,其實宿命論也會有些用。如果你把失敗概率當做一種客觀現實,那也就不會那麽害怕了。在創立SpaceX的時候,我覺得成功的概率只有不到10%,我接受了這個事實,包括我可能會失去一切。但只要我們能讓事情有些進展,哪怕我們死去了,也許其他的公司和人可以繼續推動這個事情,所以我們仍然做了些有用的事情。對於Tesla也是一樣的,我當時也覺得要做成一家汽車公司的可能性也是極其之低的。
Sam:你現在覺得我們移民火星的概率如何?
Elon:說來也許奇怪,但我覺得概率非常高。
Sam:所以我什麽時候能去?另外如果我能回來的話,我也希望不要一去不回。(笑)
Elon:我希望我不是太自欺欺人。但讓我們這樣來看這個問題,在幾年前我都不認為移民成功會是一種可能性,但現在我已經可以確定這是一種可能的結果了。我覺得也許10年後,或者更短一點的時間內,我們就可以做到,而我必須確保SpaceX不在這之間死掉,也要確保我自己不會,或者哪怕我死了,也要有人繼續接棒做下去。
Sam:你不應該自己坐第一班。
Elon:是,反正第一班里肯定是機器人。
Sam:再說回到AI。你對AI發表過很多觀點,你能不能再說說在你看來一個樂觀的未來會是怎樣的,並且我們該如何實現?
Elon:好的,首先我想要強調這並不是我所擁護的,這是簡單的、可預見的。我覺得對於AI來說,最理想的結果就是實現AI的民主化,即沒有什麽公司或個人獨自掌控先進的AI技術。所以我的擔心並不是說AI會產生獨立意識,而是擔心有些人會用它作惡,或者哪怕這些擁有者不會,也可能被其他人利用。這就是我們做OpenAI這家公司的原因,我們想把AI技術傳播出去,所以它不會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當然,這也還是要配合連接到大腦皮層的高寬帶接口。
Sam:人類這種生物太慢了。
Elon:對的,沒錯。但我們大腦中也有皮層和邊緣系統。邊緣系統就好像是原生的大腦,掌管你的直覺之類的東西,而大腦皮層負責的是思考的部分。這兩者大多時候都能很好地工作到一起。
所以,我覺得如果我們能很好的把AI和大腦皮層連在一起,就像大腦皮層和邊緣系統所做的事情一樣的話,我們就能變成“AI人”共生體。而當每個人都能成為AI人的時候,我們也就解決了AI獨裁的問題。這就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結果。
Sam:那麽,你現在是如何使用你的時間的呢?
Elon:我的時間大多在SpaceX和Tesla兩家公司之間分配。有很多人覺得我會花很多時間在媒體和公司經營的事情上,但實際上80%的時間我都用在了工程和設計上,在創造下一代產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