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電煤合同彙總會:80元/噸的代理費

http://www.eeo.com.cn/2011/1227/218819.shtml

經濟觀察網 昝馨/文 12月26日晚10點,一位「代理」敲開了某電企人士的房門。

「收到消息,多家電企簽訂的合同量要減量,有一家湖北電企簽好的40萬噸都沒了。跟你打個招呼,趕緊開始打點,別把你們的量減了。」

這是全國2012年全國重點電煤合同彙總會在昆明召開的首日。會議由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牽頭組織,對此前各地簽訂的重點電煤合同進行彙總核實,並提交發改委、鐵道部及交通部。

除了煤炭企業悉數到場外,電力企業的代表也住滿了周邊酒店。

「按規矩,簽好的合同本來不該再變動了。但每年的合同彙總會,都會有變化。」上述電企人士說。該人士是26日上午抵達昆明的,一到會場即從代理處獲 知,一些煤炭企業簽訂的合同總量遠遠超過鐵道部的運力配置。有的煤炭企業只獲分600萬噸的運力,可合同就簽出去1000萬噸。

「供貨會的時候每家都爭量,每家都通過各種渠道疏通關係,要保供增供。現在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必然的。到了這個時候,基本就靠各家『代理』的能耐了。可以說,這是最後的『代理會』。」

該人士所說的「代理」是煤電博弈中一個特殊的存在。簽不到重點煤,代理去疏通,搞不定鐵路運力,也是代理來落實。「儘管發改委多次下文要取消這些中 間環節,但這些代理多數根基甚深,神通廣大,是行業裡打不死的『小強』。像這次彙總會,我們每家電企都得帶著代理來,打探消息,也從中斡旋。」

代理費十分高昂,以代理拉來的煤炭噸數計算,每噸30元-80元不等。據該人士透露,每噸收費80元的代理往往手眼通天,可以直接從煤炭企業購買煤炭,並從鐵路上拿到運力安排,然後由代理轉售電力企業;而收費較低的代理也能打探到許多及時信息,讓企業及時應對。

事實上,從每年的煤炭供貨會揭幕,代理就活躍其中。「這是行業裡的潛規則,不找代理,就拿不到足夠的合同煤。當然,找了代理也未必能夠,還要看不同的代理個人的能耐。」

該電企人士向本網記者算了一筆賬,真正的合同煤價格大概在每噸560元左右,加上代理費80元,離市場價也所去不遠。另外,由於發改委今年明文表 示,2012年重點合同煤價格可以較2011年增加5%,所有的煤炭企業都積極「響應」,將合同價上調。考慮到上述原因,該人士所在的電企已經出不起高價 去請一位「好代理」,所以才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這位每噸收費30元的代理千叮萬囑:一定要給你們領導打電話,該活動就活動,儘量爭取。你們今年的兌現率很高,讓他們優先考慮保供。

電企人士也十分客氣,請代理一定多多費心。「我們知道您跟煤企的大領導關係很鐵,還要靠您多為我們說說話。」

對這次合同彙總會,該人士表示,已經不奢求發改委對今年的合同有什麼詳實的核查,只要煤企別大幅減量就好。12月以來,該人士一直奔波於各地的煤炭 企業間,參加煤炭供貨會。「20號在山西,23號在陝西,26號又到昆明,行李箱裡帶的衣服從冬到秋,每天忙得團團轉,手機每天都要用兩塊電池。」

一些來不及簽完的合同還要帶到昆明來簽。即使在這個「發改委眼皮底下」召開的合同彙總會,與煤企的談判也不會有所輕鬆。據該人士說,到了這個階段,其實更沒有什麼可談,煤企肯拿出合同,就要趕緊簽。

各電力集團高層此時也不再介入其中,由各家企業自己跟煤炭企業「洽談」。「領導心裡都清楚,這個時候也起不到什麼作用,只能靠我們自己去找『靠譜』的代理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50

是金子總會發光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wl7.html

梁軍儒:銀行投資者已經三年,很多醫藥投資者已經兩年,只有實踐過的人才體會其中的艱辛。堅持是漫長的歷程,過程中經常要思考的是手中的是不是金子,而不是什麼時候發光,因為是金子總會發光。 
(5月9日12:44 )

 

和君論道一杯茶:價值投資者需要嚴苛地選擇股票,耐心的等待時機買到相對便宜的股票,剩下的,也是最難的:動態跟蹤、長期持有,而且還要經常拷問:未來是否依舊輝煌?什麼時候該賣出?尤其是企業在遇到暫時困難的時候。 (5月31日 21:11)

 
小魚1973403527:是不是金子這個問題很重要,但不絕對,就算不是金子也可能會有金子的價格,更考驗人本身的判斷力,在高估時清倉一樣獲利。這只 能對投資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指望自己的每隻股票都是金子,在自己組合中有一兩個金子足矣,最怕的是把金子當泥巴,把泥巴當金子。 (5月15日 18:26)
 

fsjx_hjh:頭段時間我還真有點堅持不住,看看樓主的博文、看看企業的多年報表、看看各個產品賣點的情況就過來了。 (5月11日 18:50)

梁軍儒:回覆@紹興凝凝:金子也一定會大跌,但暫時的下跌有關係嗎? (5月10日 14:11)


紹興凝凝:就怕金子也一樣會大跌 (5月10日 04:50)

 
吧非特:最怕就是持有的不是金子。 (5月9日 20:53)

大海無邊1:上漲的時間很短 大部分時間是下跌或者橫盤 (5月9日 20:46)

 
勇敢的欣123_bng:你知道持有的是金子還是垃圾嗎? (5月9日 16:46)

 
梁軍儒:回覆@申木凡:對悟道的人來說幾年是小菜一碟,對絕大部分人卻不是如此。 (5月9日 15:57)

 
秋月春風:投資的成功,需要卓越不凡的遠見和堅韌不拔的耐力!遠見需要知識和閱歷,是思考力;耐力是人性的磨練,是行動力。其實,人生的道理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呵呵。 (5月9日 15:28)

 
彭子楚:我覺得持股需要堅持說明對這個公司瞭解還不夠,自然價值投資要打個問號。比如,和老婆過日子需要堅持,說明婚姻有問題。我想價值投資的精髓是知根知底,趣味相投,才能自然相守。 (5月9日 14:38)
 
申木凡:投資後本來就需要時間兌現價值,何來堅持? (5月9日 14:17)

 

藍影1221:個人覺得,好壞要看盈利的穩定性,好的銀行股是零售銀行業務做得好的,好的醫藥股是本土中藥類著名品牌的,靠拼新藥的股票長期持有不一定賺錢,偏偏A股醫藥類就這種比較多 (5月9日 13:54)

 

離恨三天:堅持包含了太多 (5月9日 13:25)

 

幸運傑森:銀行過去3年表現不算差的,和大盤比起來應該算是好的,醫藥股主要是受到政策的影響,這不是常態,不應該為過去2年或3年沒有獲得收益而煩惱,畢竟過去幾年也是百年不遇的海嘯剛過而負面影響還在的幾年,只要你對自己手中的公司有信心,就應該堅持。 (5月9日 13:12)

 

付曉暉:回覆@梁軍儒:關鍵是買什麼公司,有持續競爭力的公司,資本回報率領先於同行者,管理團隊誠實並有給股東創造長期價值的觀念和商業文化的公司才值得考慮在低估情況下買入並長期持有;當然持有過程中如果有分紅更好; (5月9日 13:03)

 

梁軍儒:回覆@山是魚:關鍵是對企業未來能掙多少錢的預測很可能是錯誤的。 (5月9日 12:58)

 

若水vip:中國的投資者可能還要堅守。 (5月9日 12:55)

 

簡單--袁:等待其實很寂寞。 (5月9日 12:55)

 

山是魚:回覆@梁軍儒:您看:這次在奧馬哈,@大道無形我有型 說了一下他對估值問題的看法,我覺得很有啟發。 他覺得上面這些說法,本質上還是去猜市場或者別的投資者會出什麼價,還是錯的。正確的「估值」,應該是這公司能掙多少錢,以後若干年能掙多少錢。這就是所謂現金流折現法最通俗的說法。


jinsongyu:回覆@秩序好1976672605: 能這麼長時間堅持只買一個股相當不容易。 (5月9日 12:52)

 

秩序好1976672605:我08年開始持有招商銀行到現在,有錢就買,大跌大買.成本從20-到12.5!!堅持確實要有信心 (5月9日 12:49)

 

秩序好1976672605:我08年開始持有招商銀行到現在,有錢就買,大跌大買.成本12. (5月9日 12: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62

嗆馬的世界台商總會長是「新店土地公」黃正勝:活到這歲數,賺錢不是最重要

2012-10-15  TWM




台商黃正勝日前力諫馬總統而一夕暴紅,出生新店,也在新店發跡的他,靠著經營房地產致富並移民澳洲,因六年前一場意外,對人生有了新的體悟。這位六十七歲的歐吉桑為什麼會公開建言政府?他又是如何嶄露頭角?

撰文‧梁任瑋

「台灣的財經首長一代不如一代,行政院的經濟動能推升方案,推出二十天了,沒人知道在講什麼……」十月一日,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年會上,時任會長的黃正 勝當面「力諫」總統馬英九的這番話,讓這位低調歐吉桑頓時聲名大噪。其實,外界不知道的是,六十七的歲黃正勝除了是世界台商會名譽總會長,另一個身分是有 「新店土地公」之稱的合環建設機構總裁。

黃正勝知名度不高,但在業界小有名氣,過去他在新北市新店創下許多「第一」:四十年前,新店與板橋第一棟有電梯的房子,是他蓋的;四年前,新北市第一個都 市更新案「My Way」也是他完成的;目前,他還是新店市區最貴豪宅「合環御寶」的推手,中華民國建商公會全聯會前理事長王光祥說,「黃正勝蓋房子絕對不會說『過得去就 好了』,品質要求很嚴謹。」

新店最貴豪宅推手

黃正勝身為總統府國策顧問,「力諫」總統施政是職責所在,回想嗆馬過程,他說:「為了那天演講,我醞釀許久,為求謹慎,還特地寫一份手稿,如果那天不講, 日後恐怕沒有時機。」只是,黃正勝隔日看到自己刊登在報紙的照片比馬英九還大,表情顯露些許不好意思,「其實這些問題不只有我發現,但我是想點醒他!」黃 正勝說,他的講稿裡除了建言政府、還有稱讚、期許,目前台灣有一二八個免簽證國家並持續增加,這對旅外華僑及國內同胞出國有莫大幫助與便利,但是回頭看國 內同胞對於外交成績可能是無感的,針對國內經濟議題與行政效率不彰卻是最關鍵的課題,也期許馬總統政府團隊可以如外交一般繳出亮眼成績,帶領台灣重返四小 龍之首。

但沒想到短短五分鐘致詞,讓他一夕暴紅,成為電視新聞一整天播放的「嗆馬台商」。

成為話題人物後,當天下午黃正勝的手機就被上百通簡訊灌爆,有人稱讚他講得很對,還有很多政治人物替他加油,直言「你罵的只是剛剛好而已。」如同嗆馬「有 話直說」的個性,黃正勝實事求是、擇善固執的作法,讓他被建商同業稱為「黃大炮」,他最常公開批評營建業的地下室停車位尺寸,與大小公共設施分攤比例兩規 則不合時宜,惹得同業對他很感冒。黃正勝心知肚明,自己的發言不中聽,每次他放炮批評政府,「沒有肩膀,凡事訴諸民意,什麼事都做不了。」總有同業在桌底 下踢他,要他別再說了。

出生在新北市新店翡翠水庫下方塗潭的黃正勝,小學時,家裡還是點煤油燈,他每天必須走一小時去直潭國小上學,因此,他小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擁有一間可以供電的房子,及一輛腳踏車可以代步。

初中畢業後,黃正勝考上台北工專土木科,培養出對建築事業的興趣,進入社會後又繼續到大同工學院(現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系夜間部就讀,並與時任台北縣議員 的鄭貞德成立合環建設。因為很早就創業,他對數字特別敏感,甚至對於生命中大小事件的時間倒背如流,朋友對他的超強記憶印象深刻。

受惠「客廳即工場」政策

公司成立後,當時副總統謝東閔提出「客廳即工場」政策,頒布修建證,准許後院加蓋廚房,於是黃正勝開始承接許多民間住宅加蓋案,他也在興建三十平方公尺的小廚房中累積功力,終於在一九七五年於新店光明街蓋了七層樓的「獅子大廈」,這是新店第一棟有電梯的大樓。

黃正勝出生新店,也在新店發跡,新店可以說是他事業的大本營。黃正勝因與朋友在新店安坑投資五金工廠,專門外銷澳洲建築裝潢用的五金零件,四十二歲那年移民澳洲,隔年就在雪梨成立百樂建設,展開他的跨國事業,至今已二十五年。

黃正勝出門總是剪裁俐落的短衫,他說:「吃到這個歲數夠了啦!賺錢對我來說,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迥異於其他建商大老闆「愛賺錢」的個性,黃正勝六年前因一場意外,在鬼門關前走一圈,從此改變人生觀。

當時黃正勝在澳洲不小心跌倒、撞斷脖子,昏迷好幾天,醫生在短短十天內替他打了五十六針嗎啡,「我根本不知道還能不能再站起來,後來回台灣台大醫院開刀,才把命給撿回來。獲得重生後,我相信即使面對再困難的環境,都不能放棄自己,凡事都要把握當下!」黃正勝回憶。

約訪當天,黃正勝剛結束為期四天的世界台商總會桃竹苗文化之旅,但外界不知道的是,他的身體狀況並不好,因為先前脊椎開刀帶來的後遺症,頸椎神經有六分之 一已鈣化,雙手二十四小時都呈現痠麻狀態,手臂肌肉更逐漸萎縮,但他仍打起精神向前衝。只是,馬英九在這位「歐吉桑」的力諫下,能否調整施政方針,就留待 時間觀察。

黃正勝

出生:1945年

現職:合環建設機構總裁、總統府國策顧問經歷: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會長學歷:大同工學院事業經營系家庭:已婚,育有三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889

莆田系總會回應:與百度合作仍在暫停 “停止對抗”傳聞不實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2944.html

莆田系總會回應:與百度合作仍在暫停 “停止對抗”傳聞不實

一財網 王蔚佳 2015-04-09 10:24:00

4月9日上午10時,就當日早間傳出的“莆田系與百度暫停合作已在8日24時終止”的消息,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下稱“莆田總會”)執行會長吳曦東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確認,“目前與百度的暫停合作仍在繼續,”對這一消息也正在辟謠中。

4月9日上午10時,就當日早間傳出的“莆田系與百度暫停合作已在8日24時終止”的消息,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下稱“莆田總會”)執行會長吳曦東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確認,“目前與百度的暫停合作仍在繼續,”對這一消息也正在辟謠中。

9日早間9時,有報道顯示,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在8日晚間內部發通知,“與百度的合作暫停至今晚二十四點結束”,並稱:“如果雙方就上述問題無法達成共識,總會將會有進一步更有力的行動”。

根據該報道,其通知全文是:為了接下來總會與百度進一步的交涉留下空間,減少雙方對立的加劇,從而影響雙方就共同努力打造良好的健康產業環境,讓百姓受益,讓政府滿意,健康產業健康持續地發展,因此我們再次通過了決議,與百度的合作暫停至今晚二十四點結束,如果雙方就上述問題無法達成共識,總會將會有進一步更有力的行動。

吳曦東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否認了這一消息,他表示,“不想和他們(百度)打口水賬”,但他並未透露現階段與百度暫停合作的更多進展與細節。

由於對競價合作分歧過大,莆田總會宣布自4月5日零時起無限期暫停與百度的合作;4月7日,百度推廣官方微博發聲明稱,有百度推廣客戶收到“莆田總會”的威脅與恐嚇,並且已向公安機關報案。4月8日上午,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回應百度稱將“抗戰到底”。

公開資料顯示,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成立於2014年6月28日,涵蓋8500多家醫院,覆蓋了全國超過90%份額的莆田系醫療機構;而在全國民營醫院市場中,莆田系占比超過8成。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00

A股創業板與漢能(0566):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總會走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35

A股創業板與漢能(0566):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總會走
作者:格隆匯 Redevil


在520這個特別的日子里,看到我和前首富李河君的財富差距瞬間縮小1400億,我又相信愛情了……

今天上午漢能薄膜發電(0566.HK)的管理層走進股東大會會場的時候,想的大概只是說說薄膜發電好、業務前景光明,然後讓媒體發幾條通稿,就一切OK了。萬萬沒想到,這邊開著會,那邊股價二十分鐘近乎腰斬。而臺下有重倉漢能權證的人上前去問個問題,回來就發現自己從零開始了……

這下炸鍋了,都在猜測到底發生了什麽。年度股東大會,董事會主席李河君為什麽不出席?總裁代明芳中途接電話直到大會結束才回來,電話說了什麽?漢能說晚間會有公告,公告會有啥內容?還有人說漢能被舉報操縱股價,或者對沖基金大舉做空……

我也不知道是有實質性利空還是有人故意做空,我只想問一句:對於漢能這家公司,這麽高的估值(90倍PE),到底為什麽今天跌,真的很重要嗎?常識都知道知道它會下跌,而且是狠狠地跌、一擼到底地跌,這還不夠嗎?

為什麽會跌?市場討論已很多,無需展開,簡單說說:

1 市場主流的光伏技術是晶矽技術,薄膜技術基本只有漢能在用;
2漢能幾乎全部營業收入都來源於與其母公司的關聯交易,具有高度可操縱性,且一大半收入均為應收賬款,現金流很差。其現在的盈利數據好看,不能代表真實的盈利能力;
3漢能80%的股權都由李河君控制,其他股東的利益很容易被大股東侵占,而且這連是否符合港交所的規則(公眾持股25%以上)都有很大的疑問;
4 英國《金融時報》統計過漢能股票每日的交易規律,發現尾盤經常有大幅拉升,具有明顯的被操縱嫌疑:



就是這樣的公司,股價卻如同坐火箭,幾個月內連翻數倍。盡管其產品技術路線已經被證明是被市場淘汰的,其產品在現實生活中基本找不到用戶、未來也很可能不會有任何用戶,市值卻已超過中國光伏行業其它所有公司的總和,甚至一度超過港交所這種躺著數錢的大藍籌,直逼長和,PE達90倍。

其實無需糾結漢能到底價值幾何,李河君靠一個產品沒人用的公司成為了中國首富,這里的黑色幽默還不夠明顯麽?不需要多麽高超的行業知識或估值能力,只憑常識就能看出,漢能就是個笑話,其估值已經進入了極度非理性的區間。在這個估值水平交易,需要完全忘掉理性,去參與純粹“博傻”的遊戲。所以我說不論今天566的下跌原因是什麽,都只是導火索,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其下跌的命運早已註定。

漢能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人性中的貪婪。我相信多數人是有這個常識的,都知道漢能遠不值3000億,但總忍不住去賺那一點投機利潤,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比別人聰明,都以為自己不會是接最後那一棒的傻瓜。人性往往就是這樣,不顧風險從100層高樓跳下去,前99層都以為自己是在飛翔,而且越飛越快越飛越爽,等落到地面血肉模糊的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

等這一陣風平息了回頭再看, A股創業板的很多股票有無可能就是下一個漢能?它們實在太相似了:都是由激動人心的美夢和高高在上的估值構成的矛盾綜合體,壓抑著巨大的內在緊張感。夢過於美而無法成真,那只有估值向下修複來結束這種矛盾。也許是明年,也許就是明天,無論如何總會發生。如果你覺得自己肯定能在下跌前逃出,那我建議你看著漢能的K線,再考慮一下:

魯迅先生寫過一種捕鳥的方法:“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高位買入的人就像這鳥,捕食的人會先讓鳥吃點秕谷(浮盈)安定下來,當你覺得一切正常、眼前還有食物的時候,繩子就要隨時拉緊,竹篩就會罩下來“套”住你。怎麽辦?食物到處都有,看到有陷阱不要去吃就是。不要以為你動作足夠快還能鉆出來。只要失足一次就是滅頂之災。正如巴菲特所說:“投資的原則是:第一,不要虧損;第二:不要虧損;第三:記住前兩條。”

說了這麽多,大概也並不會有什麽用處,因為人性如此:人的經驗教訓都是在自己鼻青臉腫的時候才真正學會的。該來的下跌總會來,該走的浮盈總會走。“The only lesson we ever learn from history is that we never learn from history.(人們從歷史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們從來不吸取任何教訓)”。

最後再溫習一下兩千年前聖經里說過的話吧:

Whatever has happened before will happen again.
Whatever has been done before will be done again.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已有之事將來必有
易行之事將來必行
太陽底下無新事


後記:暴跌前這段時間,漢能這個皇帝的新衣越打扮越漂亮,甚至以前多有質疑的各大媒體,看到漢能的強勢上漲也漸漸開始發正面的報道了,實在是掉節操。還好有格隆匯的各位大俠數次發文,提醒大家“你看你看,那人好像沒穿衣服呀”。1月份旻超的《漢能的疑點與新首富的算盤:李河君想要什麽?》,以及3月份Michael的《奔向外太空,還是墮入地獄——漢能疑惑》,對漢能的風險做了詳細的分析,我也有參考,在此誠摯謝過。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346

竹科 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面臨紅色供應鏈來襲的寒冬 他們還在奮力一拚

2016-02-08  TCW

2015年,景氣低迷,外加紅色供應鏈追擊搶進的迷思,讓竹科面臨最寒冷的冬天。但走訪竹科業者,卻能感受到與落寞街景截然不同的生命力, 甚至,一場寒冬,喚回了他們在創業時的拚搏熱情。

中午十二點,本應是新竹科學園區車流繁忙的時間,但在竹科主要幹道園區一路上,卻連一輛車都沒有。一名在竹科工作十多年的光電業員工嘆了口氣:「竹科可能就這麼沉淪下去了吧。」這是竹科最冷的一個冬天。從二○一五年下半年開始,竹科廠商營運便提早進入冬季。一位竹科大廠的主管說,以往,公司一樓大廳總能看到客戶或供應商來來去去,「生意好的時候,想借一間會議室都很難,現在,隨時都能進去用。」這股寒風有多凜冽,更能從一句玩笑話看出。

「大概是去年三月吧,」業者私下講起,當時正在看營收報告,對比了一下手中訂單狀況,這時身邊同事補了一句:「第一季,應該就是今年高點了吧。」沒想到,總結全年營運成績,這句話竟一語成讖(編按:第一季受農曆年節工作天數較少影響,多為營運淡季,接下來營運通常會向上成長。)。而根據竹科管理局統計至一五年十月的資料,一月與三月營收,正好是十個月當中,營收最高的兩個月。

不只業績數字令人心寒,紅色供應鏈的席捲,更讓不少竹科人感慨萬千。「他們有錢、有市場,還有高階人才,遲早要打造出自己的半導體供應鏈。」竹科人談起紅潮,語氣裡盡是擔憂。一方面怕被取代,另方面,過去不被竹科人放在眼裡的中國半導體廠商,現在竟成台灣半導體廠的大金主。

「就連我的朋友,都在問有沒有趙偉國(中國紫光集團董事長)手機。」說話的是一位半導體下游封測業老闆,他說,每周往返中國的班機上,總能看見許多同業面孔。這些現象,對曾頂著新貴光環的竹科人來說,不只是心理不適應,更是現實上不得不低頭的痛。

去年才剛過完三十五歲生日的竹科,不只是台灣科技業的根,更是台灣經濟命脈,每年貢獻台灣經濟約新台幣一兆元產值,占整體GDP(國內生產毛額)約五%。如今,同時面臨景氣寒冬與紅潮來襲,從馬路街景到員工表情,都是一片漠然。

但是,竹科真的就要一路沉淪了嗎?

竹科

成立時間:1979年

園區範圍:新竹、竹南、銅鑼、龍潭、宜蘭與新竹生物醫學園區

廠商數:約520家

總開發面積:1348公頃

年產值:約1兆元

迷 思 》竹科的困境,來自中國?

群聯董事長 潘健成:

跟中國合作是解方之一,因為,你一定要想辦法擴大市場!

「放心啦,竹科絕對有生命力,不會垮掉,要取代竹科很難啦。」十六年前靠著竹科這片沃土白手起家的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一邊說話,一邊揮揮手,否定外界的唱衰之論。

群聯不在竹科,但四十一歲的潘健成,曾經被冠上「竹科最年輕創業家」的頭銜。他生於馬來西亞農村,九歲就跟著父親種田,十九歲時帶著十二萬元新台幣隻身來台,二十六歲白手起家。他創立的群聯,誕生於新竹工研院育成中心地下室,如今,已是一家市值逾四百億元的公司。對竹科、對於「生命力」,潘健成知之甚深。

十六年來,他看著竹科跟隨著每一世代資訊產品的更迭而起伏,當大家掀起「紅色供應鏈將取代竹科」,甚至是「竹科業者將求售刨根」的悲觀論調,潘健成卻認為,竹科的困境,不是來自中國。

「而是產業發展這麼多年,已經沒有那麼多空間容納小公司。」潘健成分析,以前各種電子產品的功能,都被手機所取代,加上手機成長有限,產業自然走向應用瓶頸,「其實,辛苦的不只是竹科,韓國、日本的情況都是一樣的。」在他的觀察中,竹科業者與中國合作, 只是對抗寒冬的解方之一,「因為市場在那裡!當整體市場往下掉,你一定要想辦法擴大市場。」潘健成坦言,為何日本、印度來找他談設公司事宜,他不考慮,「因為印度市場還沒到(不夠成熟),而日本市場沒有潛力了。」但,與中國合作,並不代表「求售」於中國;相反的,潘健成與許多竹科業者一樣,悄悄在做的,是想辦法將莖脈跨海延伸,藉此壯大台灣的根。

時間拉回去年一月九日,潘健成出現在中國安徽省合肥市,當時與他見面的不只有合肥市市長張慶軍,還有主導中國半導體投資的大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發展產業投資基金)操盤手丁文武。四個月後,群聯就宣布透過投資公司,以不超過一千八百萬美元在合肥設立合肥兆芯電子公司。

「中國現在很清楚,就是要有些產業在它的領土,你不去,它就自己來(發展)。」這就是為什麼潘健成要透過孫公司在合肥設立新公司,「我的目的就是趕快進去卡位。」這是他要吸納中國市場養分的策略。

雖然方法不同,但接受紫光合作入股的力成董事長蔡篤恭,也明確表達了類似態度:「我們是要拿這筆資金,繼續在台灣擴增高階技術與產品。」又或者像台積電,準備以獨資方式登陸設廠,同樣與刨根無關,而是要試圖吸收中國市場的沃土養分,度過寒冬。

當然,與中國合作不是唯一選項,在這孕育著近五百家公司的竹科裡,也有一群人選擇積極找尋新的出路。

迷 思》訂單減少,找不到新動能?

義隆電子董事長 葉儀皓:找新創公司合作,就是為了掙脫代工宿命,並且革自己的命!

位在竹科創新一路上的老字號IC設計公司義隆電子與旗下公司義晶,在去年的耶誕前夕辦了很不一樣的記者會。

這一天,站在義隆電董事長葉儀皓面前的人,不是法說會上的熟面孔,而是先前於Google創立的奇點大學受訓而聲名大噪、目前任教於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的葛如鈞。

一個頭髮斑白、穿西裝打領帶的竹科老將,與戴著圓形鏡框、文青風十足的年輕人,一起發表新產品,對這家已經二十二歲的IC設計公司而言,是個全新的嘗試。

攤開義隆電的客戶,都圍繞在NB,宏碁、華碩、聯想、三星……,只要喊得出的品牌,幾乎都是它的客戶;但這場發表會上的主角,卻是距離半導體供應鏈很遠的新創公司,而他們合作的產品,是才剛起步的VR(虛擬實境),一台能拍三百六十度影片的微型攝影機LUNA。

「他們(LUNA團隊)第一批下給我們的量是五萬台。」葉儀皓透露。試著計算,五萬台所使用的晶片,只占義隆電單一產品線不到二%比率。像這類新創公司的訂單,規模極小,考量開發成本後,擺明會是高風險、低報酬的生意。就連葉儀皓自己都說:「應該很少同業想做。」但為什麼義隆電卻做了呢?「它是一種革命啊!」這位已在竹科打拚一輩子的老竹科人,眼睛散發著宛若創業時的光芒,分享著一台攝影機能為智慧家庭帶來多少變革。

義隆電跨出的這一步,接軌的卻是台灣科技業最有想像空間的未來。要擺脫以往為國外大廠代工的宿命、紅色供應鏈的殺價競爭,必須尋找新的可能;義隆電是用過去累積的研發能量,成為新創業者的「圓夢供應鏈」,押注的,是未來新創公司遍地開花的可能。

事實上,就連給人「積極擁抱陸資」印象的聯發科,都展現出轉型突圍決心。

過去一年,最常見到聯發科亮橘色企業識別的地方,竟是在各種新創初期的創客(maker)比賽現場,談起的不再只是手機、電視,而是微波爐、智慧玩具等天馬行空的產品。聯發科成軍滿一年的創意實驗室,就提供這些創客與新創團隊技術開發的協助,甚至協助打樣與後段生產媒合。

如同義隆電擺脫傳統只服務大型客戶,選擇成為新創團隊最殷實的合作夥伴,蔡明介也開始著眼於台灣未來的新創能量。聽起來,對於現在的業績毫無貢獻,然而,這也代表這群竹科老將正在轉換思惟,在景氣寒冬裡,固然有尋找生路的急迫性,但也讓他們開始思考更長遠的轉型計畫。

政府政策也正積極打造新創環境,像是行政院去年推動的台灣創新快製媒合中心,就將新創團隊與台灣原有科技產業鏈串在一起,包括聯發科、盟立等竹科公司都表態願意成為新創團隊的夥伴。當然,還有一群竹科的廠商選擇更專心在自己的利基型領域,繼續默默耕耘,等待春天的到來。

迷 思 》紅潮來勢洶洶,台灣沒優勢?

盛群總經理 高國棟:

紅色供應鏈本土化還需要時間,我們會加快腳步往前走!

好比說盛群半導體,這家已經在竹科十八年的微控制器(MCU)公司,雖然沒有做手機晶片與面板相關晶片的聯發科、聯詠等IC設計公司名氣來得響亮,然而,盛群的產品卻已進入到每個人的生活中,舉凡家電、汽車儀表板等,都是盛群的客戶。

像盛群這樣的公司,它的接單不像手機或面板IC,出貨以百萬、千萬計量,盛群面對的是市場、客戶都很分散,客製化需求高,即使短期內受到景氣寒冬與紅潮崛起的衝擊相對沒有手機、面板等相關IC公司高,但危機意識卻也激發出他們創業初期的熱能。

「中國要建立本土供應鏈需要時間,台灣業者當然不能坐著等,要跟我們過去追趕美系廠商一樣,加快腳步往前走。」盛群總經理高國棟表示。這一年來,盛群舉辦產品發表會的次數不比過去少,也不敢缺席任何一次接觸客戶的機會。

而竹科展現的生命力絕不僅如此,一股新的力量也在悄悄崛起。一五年,竹科的生技廠商就從五十八家成長至六十八家,竹科管理局副研究員彭文祺透露,「很多生技廠商排隊等著進竹科,都還進不來。」儘管寒風冷冽,但新的竹科大夢正在醞釀著,有人正從中國吸取養分,有人從新創事業尋找活血,有人加快腳步避免紅潮追擊……,呼應著潘健成的結論:「竹科人,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圖說:

為了擴大市場,潘健成想盡辦法將莖脈跨海延伸,藉此壯大台灣的根。

傳統IC設計廠求突破,葉儀皓(右一)給予葛如鈞(中)許多技術上協助,還稱讚新創團隊的行銷點子。

面對市場與客戶都很分散、產品客製化需求高,高國棟力求技術更精進,才能不被紅潮吞沒。

撰文 / 周品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58

樂視網市值四天蒸發128億 副董回應:股價總會上去

11月7日消息,樂視網今日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下跌,收報37.85元/股,已經跌破38元/股。 只今日一天,樂視股價就下跌了1.86元,蒸發市值36.83億元。 而其連續四天股價累計下跌了14.62%,蒸發市值已達約128.31億元。

在公司股價下跌的同時,有關樂視公司巨額負債的消息在市場里流傳。就在昨天,樂視創始人賈躍亭發布了一封致全體員工的內部信。在信中,賈躍亭反思了樂視公司戰略實現節奏過快,導致組織與資金面臨極大挑戰。

為此,據央視財經官方微博透露, 樂視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劉弘回應樂視近日狀況稱:“上市公司財務非常健康,貨幣資金和經營現金流都處在非常好的狀態。”他表示:“電視供應鏈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也沒有任何欠款;而樂視手機確實在後臺和資金上的壓力,另外,股價總是會上去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21

【交運】以史為鏡知興衰:歷史總會有驚人的相似,對標2012,挖掘集運行業2017投資主線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562&summary=

【交運】以史為鏡知興衰:歷史總會有驚人的相似,對標2012,挖掘集運行業2017投資主線

業特征:強者恒強,呈現“大小年法則”


集運行業有以下三大特征:1)集運行業集中度在三大航運板塊(集運、散運和油運)中一枝獨秀,而聯盟化和虧損帶來的並購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2)集運行業具有明顯的規模效應,呈現“強者恒強”和“盈利集中”的特征;3)集運行業“大小年法則”不斷應驗,行業具有非對稱的自律性——可以共苦無法同甘,班輪公司博弈是“大小年法則”的主要原因。

特征一:集中度一枝獨秀,聯盟化大勢所趨

集運行業集中度在三大航運板塊(集運、散運和油運)中一枝獨秀。以行業前5大公司為例,集運、散運和油運行業的Top5市場份額分別為57%、12%和15%,前者集中度為後者4-5倍。此外,與其他兩個行業不同的是,集運行業一般采用“聯盟”制度——“聯盟”可以為班輪公司提供船舶和艙位共享,以提高裝載率、增加服務覆蓋面和航次密度。“聯盟”制度進一步提升了行業的集中度水平:目前,四大集運聯盟CKYE、G6、2M和Ocean3占據了美線和歐線90%以上的市場份額。


特征二:規模效應顯著,強者恒強、盈利集中

集運行業呈現“強者恒強”和“盈利集中”的特征。近幾年來,集運行業運力和盈利集中度不斷提升:前十大集運公司運力規模市占率由2007年的60.5%提升至2014年的65.2%;從整理的前十大班輪公司2011-2015年的盈利狀況來看,不管是累計盈利規模還是盈利次數,前幾大班輪公司都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由於集運業務同質性較強(提供海運貨物的位置移動服務)且具有明顯的規模效應,大型的班輪公司依靠較大的經營規模往往能實現低成本經營,在競爭中占據較為有利的位置。


特征三:盈利漲跌互現,印證“大小年法則”

2010年以來,集運行業“大小年法則”不斷應驗:行業基本面方面,行業運價水平和班輪公司盈利狀況自2010年開始基本遵循“一漲一跌”的規律。另外,從我們編制的全球集運股股價指數(以2008年初的總市值為基數100)來看,自2009年股指超跌反彈之後,2010年開始集運行業的股價指數同樣遵循“大小年法則”。



集運行業具有部分自律性,班輪公司博弈是“大小年法則”主因。對集運行業的分析一般采用以運價和裝載率為核心的供需分析模型:需求端與全球宏觀經濟(尤其是歐美經濟)高度相關;供給端的主要影響因素為船舶運力存量、船舶交付量和閑置運力等。但是,在散運和集運行業的對比中發現,集運行業運價和裝載率的相關性遠低於散運行業(相關系數分別為0.48和0.80),甚至在2011-2014年之間出現運價和裝載率的明顯背離。我們認為,其主要由於集運行業的集中度明顯高於散運行業,使其具備協同定價的可能;2012-2014年,集運運價指數難以突破“運價底線”(但提價效果也難以持續)進一步印證集運行業具有一定的自律性。

在行業具有部分自律性的背景下,班輪公司之間的競爭部分趨近於典型的“囚徒困境”:行業好轉時,船公司傾向於擴張規模,而運力的大量投放會使得運價承壓下行,行業景氣度下滑;行業較差時,班輪公司盈利普遍不佳、提價動力較強,通過采用一定的運力控制措施,班輪公司得以維持較合理的運價水平(但行業整體性供需失衡決定難以維持高運價)。我們認為,這是行業運價和盈利呈現“大小年法則”的主要原因。


中期趨勢:集中度持續提升,供需格局向好


2017年集運行業供給壓力減小,供需關系大概率改善:供給和需求增速預計分別為2.44%和3.23%,需求增速自2011年以來首次超過供給增速。同時,由於2016年班輪公司大面積虧損,伴隨著並購重組事件頻發,帶來行業集中度的再度提升,運價向上彈性增加。另外,雖然韓進海運此前出售的運力回歸市場將對運價造成一定的壓力,但是我們認為該部分運力對行業的影響有限。

運力增速下行,供需關系改善

2017年集運行業供給壓力減小,供需關系大概率改善。供給方面,由於2016年上半年行業運價水平整體處於低位,班輪公司經營惡化,運力擴張意願明顯減弱:行業船舶訂單量大幅收縮,同時船舶每月拆解量逐漸超過交付量。根據我們的測算,預計2017年行業有效運力為2035萬TEU,同比上漲2.44%。需求方面,Clarksons預測2017年行業運輸周轉量同比增長3.23%,行業需求增速自2011年以來首次超過供給增速。

另外,從2017年船舶訂單預計交付情況來看,交付密集度呈現“前高後低”的特征,運力交付壓力逐漸減弱(實際交付由於訂單延遲和取消等因素與預計情況有所差異)。單月來看,運力交付較為集中的月份為2月、4月、6月和7月。


行業虧損連連,集中度再提升

“大小年法則”2016暫時失效,或為2017年埋下伏筆。2015年為集運行業的“小年”,班輪公司盈利狀況不佳,按照“大小年法則”,2016年應為“大年”。但是,由於油價下跌的擾動,2016年行業景氣度依舊下行,班輪公司慘淡經營:2016年前三季度,班輪公司馬士基、達飛輪船、長榮海運、赫伯羅特等皆出現虧損;韓進海運於2016年8月宣布破產。



伴隨著班輪公司的大面積虧損,行業並購重組事件頻發:例如,2016年7月,赫伯羅特將與阿拉伯輪船合並;2016年11月,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整合集運業務,等等。在行業經歷寒冬的時候,班輪公司傾向於抱團取暖,由此帶來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前十大船東市場占有率由2015年62.8%提升至2016年的67.8%。




韓進破產余波未熄,但預計影響有限

韓進破產是2016年集運市場的最大事件之一,韓進海運也成為集運破產史上規模最大的班輪公司。破產之前,韓進海運共擁有97艘集裝箱船(共計62.4萬標準箱,市場占有率為3.0%,60艘為租賃船,37艘為該公司自有),在美線和歐線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6.7%和4.9%。在韓進海運破產之後,運力暫時退出市場,帶來行業供需關系的階段性改善。

隨著破產事件的逐漸發展,韓進破產期間遭凍結的運力逐漸回歸市場。韓進租賃船舶返還船主,美線資產由韓國SM集團旗下新成立的班輪公司SMshipping(SM航運)承接。SMshipping原計劃2017年3月開始運營,但是由於缺乏足夠的集裝箱去配置12艘船的船隊,可能無法按照計劃在3月啟動貨運服務。我們預計,韓進美線運力回歸市場的時間區間為4-5月份。

由於運力集中回歸市場將對運價造成一定的壓力,這成為目前市場最大的擔憂之一。但是,在我們對交付運力規模進行測算分析後,認為該部分運力對行業的影響有限:一方面,交付運力在市場總運力中的占比較小(占比為0.39%,以6500TEU/艘的最大值計算),另一方面,雖然美線占比較大(2.43%),但是由於美線以固定運價合約為主,對班輪公司盈利影響有限。


2017年Vs2012年:歷史或將重演,未來景氣向上

由於2016年行業大面積虧損的情況與2011年較為相似,同時2017年初的提價、扭虧預期、股價表現也和2012年高度類似,因此我們將兩者進行對比研究,並得出以下結論:1)參照2011-2012年,在經歷2016年集運行業整體性寒冬之後,2017年班輪公司自律性將有所提升、提價動力較強,參考當年的運價峰值,歐美航線運費仍有50%以上的上行空間;2)從股價表現來看,2016年12月以來,海外班輪上市公司股價帶動國內班輪上市公司股價上漲,與2011年4季度至2012年的情況極為相似,且目前本輪的股價漲幅僅為2011-2012年那波行情的30%-50%;3)2017年集運行業整體基本面將優於2012年,一方面供給壓力大幅減小,另一方面2017年4月集運新聯盟運營,行業集中度再度提升;4)雖然後續閑置運力將逐步回歸市場,但一方面需求是環比向上的趨勢,另一方面行業自律性的閑置運力依然不會中斷,因此我們認為這不妨礙運價中樞上修。


行業盈利難兄難弟,後續提價動力較強

2016年,集運行業整體經營慘淡,行業巨頭馬士基集運業務出現2012年以來的首次虧損(集運業務虧損3.76億美元)。回顧歷史,馬士基集運業務上一次出現虧損在2011年。從行業盈利狀況來看,2016年與2011年較為相似,行業中班輪公司都出現較大面積的虧損(包括行業巨頭馬士基和達飛輪船)。次年(2012年),集運運價持續上行,班輪公司盈利狀況明顯改善。參照2011-2012年的情況,我們認為,在經歷2016年集運行業整體性寒冬之後,2017年班輪公司自律性將有所提升、提價動力較強,行業盈利水平大概率隨著運價上行改善。


市場預期改善,股價淡季上漲

2012年,伴隨著集運運價上行,國內外班輪公司基本面改善,股價呈現不同程度上漲。2016年底,集運行業亦呈現淡季不淡的現象,運價波動走強,絕對值和趨勢都比去年大幅改善。與此同時,國內外班輪公司股價也積極作出反應:2016年12月以來,班輪公司馬士基、東方海外、陽明海運和長榮海運股價平均上漲15.4%。


供給壓力大減,行業自律性有望提升


2017年集運行業整體情況將優於2012年:一方面,從供需格局來看,預計2017年和2012年行業供給增速分別為6.87%和2.44%,2017年供給壓力明顯小於2012年。另一方面,從2017年4月開始,集運新聯盟“OCEANAlliance”和“THEAlliance”將正式開始運營,原來的4大集運聯盟(2M、O3、G6和CKYHE)將縮減為3大(2M、OCEANAlliance和THEAlliance)。隨著行業集中度提高,行業自律性將有所提升,增加運價的向上彈性。


閑置運力或將回歸,不礙運價中樞上修

行業閑置率大概率走低,但不妨礙運價中樞上修。目前,集運行業的閑置率為6.9%(部分與韓進事件有關),市場擔心隨著後續運價上升,閑置運力盈利改善,將回歸市場。但是,我們認為,目前閑置運力高企主要由於韓進破產導致的運力閑置(行業閑置率由2016年8月的5.15%提升2.8個百分點至2016年10月7.9%;韓進8月底宣布破產,破產前運力市場份額為3.0%),前文已經分析,韓進運力的回歸對市場影響有限。另一方面,參照2012年,雖然2012年上半年伴隨著運價上行,運力閑置率回落(閑置運力回歸市場),但是,從整年的運價平均水平來看,依然較2011年上漲24.5%。況且,經過2016年的大範圍虧損,班輪公司盈利改善意願較強,我們認為,2017年運價中樞較2016年上修是大概率事件。(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938

旭日董事長楊釗 接棒中總會長 黛安

1 : GS(14)@2012-12-03 23:28:36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C%83%E9%95%B7/56479
上周五放工,趕赴會展參加香港中華總商會第48屆就職典禮,入場遇蜂擁人潮,原來當晚憑《江南Style》爆紅的韓星PSY親臨獻技,黛安好不容易穿過激昂的粉絲堆抵達中總盛宴。
中總會董每兩年一度換屆,任會長四年的「海產大王」之子蔡冠深(Jonathan),正式交棒予旭日集團董事長楊釗,而八位副會長分別由方文雄、陳幼南、袁武、李德麟、莊學山、林樹哲、盧文端、曾智明擔任。
當晚酒會上,榮升永遠榮譽會長的Jonathan則四圍招呼老友。黛安上前寒暄,他說卸任後一樣咁忙。Jonathan任內積極推動香港加入東盟「十加一」,曾為此到新加坡、越南、韓國、澳洲等地進行游說,向政府反映意見,卸任後續朝此方奮鬥,認真不遺餘力。
筵開138席 政商名人雲集
金利來集團副主席兼行政總裁曾智明(Ricky)出任副會長,其父中總永遠榮譽會長曾憲梓坐住輪椅都來捧場。黛安見其精神甚佳,還偕兒子與家人用手機拍照。另一副會長協成行董事總經理方文雄(David)同黛安講,新班子會努力擴大影響力,向政府獻策,扶植新人。有否看中哪些年輕才俊?他說中總人才濟濟,數唔晒咁話。
講番當晚宴會,足足筵開138席招呼1800多位賓客,政商名人雲集,政界代表如前特首董建華、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而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施榮懷、工業總會主席鍾志平等亦到賀。
新任會長楊釗致辭時說,會推動粵港經貿合作,協助會員參與南沙、前海及橫琴等規劃區投資建設;深化與環球市場的聯繫,發揮本港「引進來、走出去」的角色。
晚宴除有燕窩食,仲有價值三萬元的紀念金幣做大抽獎;而每席枱面均堆滿小山丘般的贊助禮物,人人有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997

阿仙奴週記:風水總會輪流轉 人在中環

1 : GS(14)@2013-10-01 12:13:30

http://manincentral.blogspot.hk/2013/09/blog-post_30.html
英超第六週,阿仙奴作客2-1打贏史雲斯。

賽前既評論普遍預期,呢場會係一場so call「技術型」既高水準較量,原因係兩隊都擅長打地面戰,唔喜歡傳統英式既高Q大棍。講到咁,場波應該有啲睇頭啦掛?說實話,場波響下半場開紀錄之前,我幾乎悶到瞓著。我明白大家都係技術型,大家都擅長地面傳球,大家都著重控球…不過上半場俾我既感覺,係響四十五分鐘內不停響中圈附近傳黎傳去,如果唔係睇緊電視直播,仲以為班球員響度玩緊馬騮搶波。

我知道我呢個講法係膚淺的,possession呢樣野,響足球比賽上係極具戰略意義。不過俾咗幾舊水NOW去睇直播,自然想得到多一點觀能刺激…縱使我明白,阿仙奴不嬲其實係喜歡傳個波入網多過用力射入去的。

*****

場波打得好嗎?問心講,一般啦我覺得。真正讓我呢亭膚淺既球迷情緒高漲既,係呢場波以外既其他賽果:曼市兩隊齊齊俾相對弱既球隊砌低(曼聯仲要係響死響奧脫福呀大佬…),熱刺同車仔打和各跌兩分,阿仙奴響呢個禮拜既「全取三分」,則顯得特別有份量。

撇除第一場主場慘敗之後,過往果五個禮拜,阿記表現一直異常穩定。呢種穩定可以堅持幾耐?冇人能夠講得準。不過呢一刻,我地站在榜首卻係鐵一般既事實,而呢個暫時既榜首位置,係響有大量原本係正選既球員缺陣底下拿下的;亦因為呢個原因,我覺得份外珍貴。

*****

不久之前,我記得睇過一個非正式既統計,話呢個地球上,最多人談論既球隊,原來係阿仙奴。同阿仙奴相關既blog、twitter、微博等文章,亦冠絕整個球壇。出奇嗎?最多人談論既球隊,竟然唔係Fans更多既曼聯,又或者星光熠熠既皇馬,而係過去八年連杯仔都拎唔到一隻既阿仙奴。點解會咁既呢?

無他既,因為阿仙奴過去八年,真係唔多掂。掂既嘢,因為本身已經冇咩大問題,批評空間自然細。反正佢都已經咁掂,咁仲有乜嘢好評論呢?只有「唔掂」既嘢,先至能夠吸引到公眾既批評。面對住過去幾年既阿仙奴,有心既球迷會寫評論,去解構球隊唔掂既原因;認為自己醒過雲加既所謂「專家」,又會指指點點教球隊應該點做、買邊個又賣邊個;仲未計一班口多多既球迷,得閒抽下阿記水串佢又膠又窮又孤寒,志在過過口癮。加加埋埋,就造就咗佢「貴為」地上最多人談論既球隊了。

睇到呢個統計既時候,我不自覺地諗起有啲本地既政府官員,總係埋怨傳媒評論得佢地太多、太過份太刻薄。唉,理由其實一樣既遮,評論得你多,主要係因為你「唔掂」。當你掂既時候,對你既「批評」,自然會變得冇市場。我只係恐怕,到時你又會嫌傳媒對你既歌功頌德唔夠多了(如果真係咁既一日…)。

「風水輪流轉」這回事,有時真係唔到你唔信的。經過八年無冠既日子,今天領先既,「居然」係過去幾年俾人串爆既阿仙奴。緊隨其後既,則又係另一隊響過去幾年俾人笑到面黃既利物浦。我當然明白,響季初,一切都係言之尚早,但我隱約還是聞到一點,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既味道。

未來幾年,最多人談論既球隊,唔知會唔會有機會由一隊倫敦球會,變成一隊來自曼徹斯特既球隊?

我們都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7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