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十二五系列 - 內需物流, 運輸距離大增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03731

內需是之外十年的大趨勢, 這個係人都知, 問題是, 哪種內需才是高增長呢? 龍頭內需股隻隻估值比天高, 一旦增長不再, 分分鐘唔跌死都悶死。我的看法是, 要看人民的可支配收入的變化, 尢其是減去基本食物成本的可支配收入的變化。

.

 

我年頭的時間, 不斷去找民工加薪受惠股, 因為我認為民工荒一定會令工人或低收入者收入大幅增長, 令他們的可支配收入大幅上升, 於是就是以花多點, 買好些的東西。目標就是一些檔次不算太高, 或銀碼不是很大(small ticket items), 在受惠收入增加的廣大受薪階層的消費能力以內的。當時選了維達等, 耐性不足早放了, 食不了整個浪, 但方法還是對的。

.

當時的想法是, 國策支持呀! 國策就是要人民幣慢慢升值, 人民幣升值慢就會引起通漲, 而中國的各種政策就是要令工人漲工資 - 加大農民的各種優惠、令工人不足, 叫價能力提升等等。都是走這個方向的。

.

溫總年頭說過一句話, 控制通漲預期, 重中之重就是控制農產品價格。今年天氣反常, 看看, 蒜你狠、豆你玩、薑你軍, 4.4%CPI 後面, 食物成本上漲10-30%, 你叫低收入者怎麼辦? 更慘的是, 以前炒農產品的是中間商, 中史可對他們大大打擊。現在呢, 正常家庭也做囤囤族, 你他們都是保護自己還食得起飯, 你是不是把他們全都關進牢? 這個問題很難搞, 我們還是看看中央可以怎樣拆招。這個民工加薪受惠股策略肯定是行不下去了, 因為這批人就是通漲之下夾得最慘的人,他們的可支配收入正在下降, 於是就是以買少點(), 買差些(檔次)的東西。

.

什麼會受惠呢? 貴野, luxuries. 還有一樣比較可靠的, 四五六級城鎮的內需。每個人心目中的一二三四五級城市都不同, 先說我的, 未必對, 但對以下統一有幫助。一級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二級是所有的省會、直轄市或和省會同級的城市, 如成都;三級是其他二線的地級市, 如威海;四級是縣, 五六級則是村、鎮、旗等等。

.

大家想想, 今次的通漲, 漲在農產品, 再加上利農措施, 農民的可支配收入還是應該上升的。「十二五規劃」中也有說, 「加強縣級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財力保障」(42), 「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以縣為單位建立社區銀行,發展農村小型金融組織和小額信貸,健全農業保險制度,改善農村金融服務。」(11). 農民賺的錢, 縣域經濟是十二五之下一個政策, 雖然不可說是很重要的政策, 但對我們了解內需是重要的。政府不斷改善農民生計, 但也鼓勵農民把賺到的錢駛番出來, 而縣、村、鎮等四、五、六級城鎮就是他們最主要的消費點。這些456級城鎮的消費將會比較高、而且比較肯定。還記得嗎? 中國搞的城鎮化, 城鎮就是指十萬人以下的人口集中地。

.

問題是, 中國每個農民年均收入只是5000元。他們可買些什麼?家電? 已買了, 也到達了環比下降期。食品? 你信不信通漲再升很快便被限價? 其他small ticket items? 你知不知道一二三線城市目標顧客被夾的影響大還是四五六線村鎮擴張的影響大? 老實說, 如果你想找一隻只做四五六線地區的內需股, 應該是找不到的。這些地方的人, 買的可能是和名牌差一個字的仿名牌, 農民花的錢, 可能性有很多, 可能是上多幾次館子吃餐好, 也可能是有病可買藥看醫生, 你點估到咁多。

.

不過, 要說內需, 不得不提兩大內需通殺之王, 是可以一定受惠的 - 一是超級市場, 二是貨車。超級市場一定要設得密集才賺到錢, 村鎮多的應該沒有, 有也不要選, 現在我們說的是貨車。不是嗎? 我理得你買蒙牛牌還是蒙頭牌, 總之就要運貨, 是不是? 貨車銷售相當周期性, 而且傾向集中爆發, 但是貨運量一定是隨內需量穩定上升的? 是不是, 車軚用量是也, 對不對?

.

運量精細分開來說,是噸公里。隨著內需增長,噸就增加,沒什麼好講,公里的故事才多。以前的貨量以外需為主,海外進料入來,廣東碼頭入口,運到廣東工廠來料加工,再運回廣東碼頭出口,貨車走了多少公里? 現在搞內銷,一件貨,賣到全國大江南北,又走多公少公里? 這是第一大點,亦是最大的一點,內需銷量每噸貨的公里數必定遠遠大於外銷公里數,從而引起運量的提高。

. 

第二點,來回的問題。比如說,我是賣鞋的,我華南運貨到華北,會不會自己買貨車,自己運? 一半半吧,運到華北的中央倉/物流中心/各小型衛星倉的一程一級運輸多數不會, 因為不想回程空車呀!而中央倉運到各零售鋪就可能會, 視乎物流時間要求。一級運輸通常都是外發就物流公司的,如順X那些,因為人家有網絡,可減少空車率。回正提了,一二三級市運輸的回程空車率是比較高的,但四五六級的空車率肯定高,這些地方工業不多,有什麼可運出來? 還有呢, 一二三級的人口密集,四五六級的人口密度低。簡單來說, 就是四五六級地方的銷售佔比越高,貨車空車率就越高,每噸貨跑的公里就越高。

. 

第三點,網購。網購如淘寶越來越盛行,這些貨物貨送都有一個時限,總不能等夠貨才出車。尢其在四五六級地方,高檔點的東西也不能在商店中找到,就要網購。網購出的車我相信肯定和一級運輸、和出口運輸不同,是裝不滿車的, 即是說,每噸網購貨跑的公里又會再高一點。

. 

第四點,西部大開發,其實這是和內需無關的,但也和噸公里有關。西部大開發大建設是國策,尢其是新彊。要用大量水泥物資對不?  但新彊基本上不可能變出這麼多物資出來,全都要來自華中的,你就看最近的甘肅蘭州吧,蘭州到烏魯木齊的距離就等差不多等於蘭州到北京的距離,即是走半個中 國。人人都想,新彊大開發要買工程機械股、建材股,但究竟之前大建高鐵用量多還是新彊多量多呢,如果減少就即是倒退,這個問題我不懂答。但這超大規模的物 資運送建設肯定是第一次。只前四川的主要是水運的,二三百元一噸的水泥,陸運就打不進四川盆地。新彊的水泥建材肯定不足,大量物資跑半過中國入去搞基建, 不是也增長每噸公里數了?

. 

食貨運量的股就是公路、車軚。興達,主要做貨車軚中的子午鋼線,貨運量大了,車軚自然換得多。市場是oligopoly,  新入行要3-5年認証。興達長年return on fixed asset 30%以上,不久之前配股擴建,還是搞新能源鋼線。是不是有些偏離本業? 興達的主要工序,就是買盤條(鋼線)回來抽線再強化,現在做新能源光珪板的切割鋼線,應有其一定優勢。十二五要求將行業子午化率提高,也是幫助。

. 之 前說新材料國策口惠實不至,可能解釋得不好。我的意思是,新材料得到的政策幫助可能只要稅務,如果只看政策幫助層面,是比較少的。新材料是一樣有前途有意 思的東西,好的產品可大幅增長盈利能力,但如何判定這種新材料有沒有市場,這個功夫真考人,技術含量相當高,斷不是有「新材料」三隻字就可以成功。如果你 要找低技術含量的,還是選水泥吧,一有政策肯定受惠,牛頭角順嫂也懂。既然興達說這種鋼線現在毛利達80%, 過去幾年管理層住績也良好,理應對這個新材料投入信心一票。15倍左右的normalised PE也不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66

十二五系列 – 通漲與物流業中長期規劃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27330&page=2

內地出CPI4.4%的時候, 指數還是24千多的時候, 博友new sir 便說了一番有見地的說話, 高通漲對股市肯定不利, 幸好我當時也沽了不了貨。這幾天我再仔細想想這番說話, 又有了一點體會, 可能不對, 大家評評看。

.

輕微通漲是有利股市的, 物價不漲, 企業盈利如何升? 當低通漲時, 人工是可控的, 因為人工永遠是最後才加的項目。但高通漲時, 人工會不可控, 這是簡單的道理。以上說真正影響企業盈利的, Production price index (PPI), 它和CPI 的分別, CPI basket 入面很大部份是食品, PPI是工業品/原料等。除非是食品公司, CPI 又和它們有何關係? 怕加息嗎? 大盤金融股最多, 加息是大大利好, 上次加息內地股市也大升, 證明內地股民不是傻的。

.

我認為, 重點是要看食物通漲。低收入的人最怕食品通漲, 這是常識。中央也是很怕的, 因為民心會變, 國民黨就是高通漲下亡國的, 壓食品通漲是保政權的必要手段, 這個國策的層次是相當高的, A級國策來。人人都做囤囤族, 如何壓食品通漲? 必要時限價、打炒作游資、減低流通環節成本, 但也不很令農民賺少了, 因為農資品不斷漲, 農民賺不了錢就不種, 死胡同來的。

 

.

如何打游資, 最近有新聞, 說內地新增貸款額度用完了。內地的貸款, 肯定有的是鑽空子資金, 形式可能是票據。新增額度沒有, 先斷了游資的後盾, 新聞還說, 期慣一升政府再向背後的大戶打招呼, 再嚴打。股票呢, 不是要打死你, 你肯定要你先套著, 令你不能抽調資金, 被迫投降。

.

所以, 內地股市不怕加息, 對炒鬼來說0.25%一年怕什麼, 但怕加準備金, 因為這就是游資的水源。現在最怕的, 就是食物成本壓不下, 明年的新增貸款額度要大大減少。A股不爭氣, 我們始終都要跟A股走的。這是我帶有中國特色的通漲論。

 

.

我認為, 中央壓食品的力度, 將會是非常強而有力的, 但又不能損害農民的利益。如何拆招呢, 我認為在,《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2-2020)》中得到一些hints. 這個規劃只是剛起草, 但有一項措施《冷鏈規劃》已率先出臺。http://stock.hexun.com/2010-11-08/125502218.html

 

.

發改委說, 「很重要的一點是,長期以來,我國農產品產後損失嚴重,果蔬、肉類、水產品流通腐損率分別達到20-30%12%15%,僅果蔬一類每年損失就達到1000億元以上;同時,受到生鮮農產品集中上市後保鮮儲運能力制約,農產品賣難和價格季節性波動的矛盾突出,農民增產不增收的情況時有發生。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既可以減少農產品產後損失,又可以帶動農產品跨季節均衡銷售,促進農民穩定增收。」

.

這是一個超好的切入點! 就是增加冷鏈車(cold truck), 減少流通腐損率! 即不損害農民利益, 又可增加供應! 如何鼓勵人們多用冷鏈車呢? 肯定要補貼買車。內地的貨車都做冷藏能力很差的冷鏈車運一般貨物怎麼辦? 我估一定會發生, 也理不了這麼多, 因為這是A級國策。先看看如何鼓勵:

 

.

《冷鏈規劃》中提出了8大工程,這些將是我們在農產品冷鏈物流方面鼓勵的重點投資領域,其中包括:

 

.

一是冷庫建設工程。

.

二是低溫配送處理中心建設工程。鼓勵企業在大中城市周邊規劃建設一批具有低溫條件下中轉和分撥功能的配送中心,集中完成肉類和水產品分割、果蔬分揀以及包裝、配載等處理流程,形成一體化的冷鏈物流體系。

.

三是冷鏈運輸車輛及製冷設備工程。鼓勵大型冷鏈物流企業購置冷藏運輸車輛,提高我國生鮮農產品的冷鏈運輸率;鼓勵肉類和水產品加工、流通和銷售企業購置冷鏈設施設備,提高冷鏈處理能力,逐步減少斷鏈現象的發生。

.

四是冷鏈物流企業培育工程。重點培育一批發展潛力大、經營效益好、輻射帶動能力強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採用政策傾斜等方式,鼓勵其創新物流服務模式,加強資源整合,拓展物流服務網路,強化資產重組與戰略合作。

.

五是冷鏈物流全程監控與追溯系統工程。選擇50個果蔬、肉類、水產品等部分大型農產品生產及物流企業,率先建設全程溫控和可追溯系統,利用現有的企業管理和市場交易資訊平臺,建立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農產品冷鏈物流資訊追溯系統。

.

六是肉類和水產品冷鏈物流工程。鼓勵大型肉類和水產品企業開展低溫初加工設施建設,推廣肉類和水產品冷藏運輸和運輸全程監控技術,推動零售環節超市、大賣場冷櫃銷售方式,形成無縫化連接的肉類冷鏈物流體系。加強中央直屬豬肉儲備冷庫和地方豬肉儲備冷庫建設,依託企業冷庫完善豬肉儲備體系,提高政府對豬肉市場的調控能力。

.

七 是果蔬冷鏈物流工程。重點加強分級、包裝、預冷等商品化處理和冷藏儲存環節建設,推動主要產區果蔬產品冷鏈物流設施條件的改善。大力發展冷藏運輸,完善主 銷區果蔬冷鏈配送設施建設,發展具有集中採購、跨區域配送能力的現代化果蔬配送中心。鼓勵企業加快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積極培育具有一定規模和競爭力的第三 方果蔬冷鏈物流服務企業。

.

八 是冷鏈物流監管與查驗體系工程。完善冷鏈物流生產、加工、儲存、運輸、中轉、進出口等主要環節的監管和查驗基礎設施建設。在冷鏈建設重點工程中,同步建設 監管和檢測設施。依託現有監管和檢測資源,進一步提高主要生產基地、加工基地、配送中心、中轉中心、進出口口岸的查驗和檢測能力,提高監管水準,保障產品 品質和安全。

.

, 是補貼, 大量冷鏈車會在短期內被購買, 因為會有大量補貼, 還會創造需求, 而不是我看不起的稅務優惠。什麼股會受惠呢, 我認為首選是濰柴。公路牽引車(拖頭) 的引擎佔它的銷售40%, 佔重汽只有20%. 當然這40%包了貨櫃車, 但照理濰柴也是受惠比重汽多。第二是興達。要知道, 冷鏈車要拖雪櫃, 運貨能力會比普通貨車弱, 即是說, 如果車軚磨蝕量是和(車重量加貨重量)x 行走公里/貨量成正比, 車軚的磨蝕量一定會增加, 不要忘記還有用冷鏈車運非食物的食補貼車主。「十二五規劃」有大量篇幅講支援服務業, 有什麼服務業股呢, 我找了很久也找不到好的。對了, 原來物流業也是服務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7

十二五系列 – 地區經濟圈與產業群聚效應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36609

十二五規劃中, 各行情各地方都有一大埋聲稱利好政策, 好像地區經濟就有有重慶兩江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福建、中部崛起地區、振興東北地區、還有我最看好的新彊。各行業的林林種種更是多到看死人, 究竟應如何解讀?

 

.

我自己的方法是為各個政策排下一個先後次序, 我的priority 如下, 大家可以參考下, 也可以不同意第一件事, 是看中央打算投放多少錢下來。比如說新彊, budget 2萬億, 我相信你不會找到另一個更「落本」的政策. 排第二的應該是建公共房屋, 數字應在5000億之內, 但補助金額當然是遠比這個小。雖然我不相信那些公共房屋會是廉租屋, 只會是賣給某些人士的平價房屋, 但金額應相當大, 對建材會相當有利; 又說水利吧, 水利必定消耗大量水泥, 傳聞中的海水西調入彊工程說明了中央做工程的氣魄, 南水北調計劃等也應對中西水泥需求大大提振。排第二的是國策時限, 時限一年的下鄉工程和5-10年的建設工程一定有分別。我的先後次序表排第三的國策的層次高度, 即是說, 2個國策起衝突時, 哪個要六讓路, 遇上經濟國際形勢有變時, 哪個會下馬。比如說, 新彊項目直接影響領土完整, S 級國策, 肯定是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寸步不讓。保持糧食穩定這些應可算是A 級國策. 很多行業國策只是BCDE級國策。S級國策是任何中央領導人和地方政府都要全力以負的, A級國策是不敢陽奉陰違, 要認定哪些是A級國策, 簡單得很, 就是所有和地方首長前途掛釣的政策, 如省委書記要達到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他們就會胡亂限電, 現在省長市長要落實米袋子菜藍子, 你看成效多快。由此亦可推論出, 地方政策比行業政策易執行, 除非是某些節能減排淘汰的行業政策。

.

第四是支持的形式, 之前講過, 形式有3, 創造需求、補貼和稅務優惠。創造需求可以是鼓勵某些產品的宣傳, 可以是禁止低質產品繼續銷售而造成的substitute effect, 也可是政府造成的群聚效應(下文會詳述) , 補貼除了可以是XX下鄉之外, 也可以是低地價補貼, 或暗中對社保之類的成本「鬆章」。站在企業的惠及情度方面說, 以創造需求為最強, 稅務優惠為最弱, 可是偏偏大部份地方性優惠、行業計劃都只行提供稅務優惠。老老實實, 我要是只求炒概念的話, 看圖算了, 為什麼要做要花這麼多時間心機做功課? 做完功課選出來的股, 就是要又有盈利增長, 又有概念的, 這樣才可以雙重爆炸。如果我選出來的股只是受惠525%15%的稅務優惠, 老實說, 我是會相當失望的。由於只提供稅務優惠的政策金額不會大, 也不會有長時限, 基本上我看到支持形式是稅務優惠就不看下去。

 

.

論地方政策, 我認為有一點要留意。各個地方都要搞政策, 都要搞惠民措施, 現在又不準高價賣地,又不準搞城投借新錢, 哪裡來這麼多資金去支持個別國策? 要知道, 地方政府的支持是一個政策的關鍵, 如果政策太違反他們的利益, 執行的積極性當然要低些。還有, 每個地方的稅務優惠都差不多, 到底我信哪一個? 難道一有政策的地區都全買嗎?

.

我認為, 每個搞地區支持的地方, 都會有稅務優惠, 但有些東西是比稅務優惠更重要的, 叫做群聚效應。比如我要去買電腦, 我會去黃金商場, 貪那裡鋪頭多, 選擇多, 易格價。結果就是那裡每一間鋪分到的「盲頭烏蠅」客會比我家樓下的電腦鋪多。又說廣東, 人人都知道廣東工業難做, 但為什麼他們還在, 不搬去別的地方? 就是因為有群聚效應, 找上游下游幫手的距離、時間、運費、出差費、出差時間(必須承認,有些員工是不肯常常離家太遠的)為公司帶來大大的方便,缺少了這些,公司便做不下去。要說的還有很多,我覺得,由於各式各樣原因,例如文化差異,口音不正,和以上各種,其實大部份mid-cap 的市場部、銷售部人員都不能覆蓋全國,只能覆蓋公司所在的一個有效半徑,而每個行業的有效半徑都不同。你想想,如果一個地方政府可以為一個產業創造出群聚效應,威力是相當強勁的。廠多了,自然上游下游都搬過來,或選擇在附近擴產。生意多了(創造需求),成本又減少(運費及各類overhead),運輸距離減少,交貨時間縮短,技工學校可能又會肯專門為這些行業提供所需的人才以備擴充,這些東西對公司的價值,肯定要遠遠超每年10%的稅務優惠。

.

有什麼可以引致一個地方成功由一兩個value point 發展到一個value chain ?我覺得3類東西最關鍵, 一是地域所在和物流成本, 二是是否有充足的勞動力, 三是領導招商引資的個人魅力。不易估, 最好不要估, 只要找有什麼地方已做到, 不要找什麼地方將會做到。我認為四川、重慶等地是一個比較熱門的選擇。

.

物流成本, 現在講內需, 在華中四通八達的地方會有優惠, 但由於水運成本便宜得多, 你看看三峽工程蓄水175之後, 可由重慶行萬噸大船到上海, 運費大跌比三峽未通前大跌70%, 以前川地出入口靠陸路, 現在把這些都集中在重慶再把貨車裝上大船, 沿江而下, 到站就直接駛走, 多方便。記得去年提過的東盟自由貿易區嗎? 大家一起免關稅, 跟據海關資料, 東盟的進口加出口1-10月是2354億美元, 增加42%, (歐盟是3883億美元, 增長33%, 美國是3213億美元, 增加30%) 數字其實已不少, 還在高速增長中, 我認為四川會是食到東盟自貿區的一個不錯選擇, 因為泰國、馬來西佔得不少。

.

勞動力就更者簡單, 四川和河南都是勞動力出口大省, 富士康就因為此選了河南。以前民工都到沿海, 現在發現家鄉機會多, 外面生活成本貴, 要回鄉。大量便宜的勞動力, 是地方政府吸引產業的絕招。重慶自薄熙來上任以來, 動作多多, 最出名的當然是打黑, 第二影響深遠的是說要為20%的市民建公共房屋, 錢就由不斷引入的各種汽車(吉利、通用、江淮、福特…) 電腦、機械產業帶來的稅收支持。其實還有一個hidden agenda, 就是農民土地流轉。「十二五規劃」中第11:「完 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在依法自願有償和加強服務基礎上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 場,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加快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農業經營組織化程度。完善城鄉平等的要 素交換關係,促進土地增值收益和農村存款主要用於農業農村。按照節約用地、保障農民權益的要求推進徵地制度改革,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完善農村集體 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和宅基地管理機制。」講白點就是說四川及重慶為試點的一系列政策, 給農民提供多點租出農地的機會, 很多農地自己耕作已經賺得不多,反而租給人還有好處, 地方政府不斷派出官員去教育農民, 幫助調解, 減低出租的交易費用, 利用村委的人際關係能力和「村內民主化」的群眾壓力, 令一大塊地不要被幾粒「釘子戶」卡住變得零零零碎碎, 這樣大片地就可用農機耕作, 不懂做其他工作的「釘子戶」可選擇受雇於承租的農業集團, 也可以向農業集團收貴租, 自己用平租去租回其他用不到農機既「豬頭骨」地, 都可算是一家便宜幾家著既政策。由於農地收租越來越好賺, 自己動手落田的人減少, 釋放出來的勞動力又越來越多, 造成良性循環。

.

我認為重慶的機電業已經形成了群聚效應, 在將來的幾長會長期受惠, 我自己持有一點重慶機電。除了以上, 還有別的原因, 勞動力成本向上、機械不斷代替人手是大趨勢。通漲期, 我認為鋼鐵的成本最可控, 因為行業訂價能力最弱, 所以實在買了不少用鋼做成本的東西。  

.

後記: 中央宣佈明年建1000萬套經濟房, 計一計數, 09年大旺年銷售面積9.3億平米, 就當100平米一套, 即係930萬套, 即係話明年既內房會好大鑊, 建材會大好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3

十二五系列 - 信義玻璃, 七大戰略行業暫時最大贏家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57101

國務院宣報了七大新興戰略行業入面要投入十萬億入去, 有真金白銀做後盾既國策當然要望多兩眼。七大行業依次序為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 之後再加上高鐵。根據中國式文件習慣, 次序相當重要, 我相信節能環保會分到最大的大塊蛋糕。究竟什麼公司可受惠呢? 與其亂來地穿鑿附會, 憑空想像哪A可能受益、B公司有機受惠, 倒不如認認真真的verify 一下吧。

.

發改委於128出了一份2010年第33號公告, 說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國務院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加快重點節能技術的推廣普及,引導用能單位採用先進的節能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們組織編制了《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第三批)》,本目錄涉及煤炭、電力、鋼鐵、有色金屬、石油石化、化工、建材、機械、紡織、建築、交通等11個行業,共30項高效節能技術。http://www.gov.cn/zwgk/2010-12/08/content_1761406.htm 入面有兩個檔案, 小的那個是簡單總結, 還有一個詳細說明。

.

還記得選國策要看先後次序嗎? 最強的政府製造需求 (當中製造需求給私人購買的要強於政府自己購買, 除非是一些明駛錢益你的政府, 如新彊) 補貼次之, 稅務優惠又再次之。

 

.

30個推廣技術如下: 1)礦井乏風和排水熱能綜合利用技術、2)新型高效煤粉鍋爐系統技術、3)汽輪機組運行優化技術、4)火電廠煙氣綜合優化系統餘熱深度回收技術、5)火電廠凝汽器真空保持節能系統技術、6)高壓變頻調速技術、7)電爐煙氣餘熱回收利用系統技術、8)礦熱爐煙氣餘熱利用技術、9)鉛閃速熔煉技術、10)氧氣側吹熔池熔煉技術、11)油田採油污水餘熱綜合利用技術、12)換熱設備超聲波線上防垢技術、13)氯化氫合成餘熱利用技術、14)水溶液全迴圈尿素節能生產工藝技術、15)Low-E節能玻璃技術、16)燒結多孔砌塊及填塞發泡聚苯乙烯燒結空心砌塊節能技術、17)節能型合成樹脂幕牆裝飾系統技術、18)預混式二次燃燒節能技術、19)機械式蒸汽再壓縮技術、20)聚能燃燒技術、21)高強度氣體放電燈用大功率電子鎮流器新技術、22)新型生物反應器和高效節能生物發酵技術、23)直燃式快速烘房技術、24)塑膠注射成型伺服驅動與控制技術、25)電子膨脹閥變頻節能技術、26)工業冷卻塔用混流式水輪機技術、27)缸內汽油直噴發動機技術、28)瀝青路面冷再生技術在路面大中修工程中的應用技術、29)輪胎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油改電節能技術、30)溫濕度獨立調節系統。

 

.

全部都是機械工程類的東西, 都唔係很看得明。當然了, 你知不知道中國是工程師治國? 另外,中國70%的碳排放來自企業,只有30%來自居民,當然是要先對清重點。

 

.

30個大家都不很熟悉的技術入面, 其實我們是有辦法理解多點的, 因為在發委的連結入面大的word 檔入面有詳解技術, 最重要的還有提及使用該技術的典型企業。如: 4項的華能(p9/74)、第5項的保利協鑫(p14/74)、第6項的大唐(p14/74)、第10項的新彊新鑫(p26/74)、第12項的上石化(p29/74)、第15項的首都機場(p40/74)、第17項的首都機場(p42/74)、第24項的山東威高(p60/74)、第25項的海爾(p62/74)、第26項的儀征化纖(p65/74)、第29項的天津港(p72/74)

 

.

有眉目了嗎? 先想想補貼會是什麼形式呢, 這些都是固定資產, 很正常的會想到是買了就補貼, 由於這個補貼是和固定資產有關的, 根據會計matching concept 補貼金會根據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去分攤, 唔信的話請看看西部水泥2010中報Note 21b. 即係話, 個補貼唔係扣減固定買固定資產既成本, 而係入盈利, P&L有幫助。但由於要分十年八年入賬, 除非間公司係傾全公司之力做緊d capex, 如果唔係條數會原全唔覺。還有, 由於條文是新的, 個大capex 最好係最近這一年的才做的, 因為機械通常做完驗收完再過一段保質期才開發票, 就算係真係開左發票, 都可能可以老屈要機械商開多張紅字發票去稅局沖消再開, 人地應該幫到都會肯幫你既。如果咁都唔得, 就發生買完但剛剛miss 左既慘劇。 以上既公司我唔係間間都有跟開, 但乎合到一年之內傾公司之力做超級大capex既條件的,我只認得一間新彊新鑫(3833)。還有, 就是未必個個分析員都看到個補貼入賬處理既長期性, 可能有人會多手當係non-current income 減左去, 咁我都冇辦法。

 

.

以上只是食第二類受益品種-補貼的方法。食到第一大受惠品種的, 就是生產以上固定資產的公司, 對不對? 因為國家補貼令一些計唔到數的公司突然計到數, 亦令一些本來不知有此等技術的公司工程人員落心機去研究用唔用得著。感覺上應該買機器股、機械零件股, 但那些公司做出來的產品可達到以上技術水準, 我真的不懂, 最怕買了一個美麗的誤會。買發電機公司又成不成? 以上的典型企業有不少是發電廠呀! 理論上是可以的, 但想深一層恐怕以上機組只是整台機的一個小小小部份, 幫助不大。

 

.

最搶到我眼球的, 是第15-Low-E節能玻璃技術。看看發改份18m的工程檔如何寫?

 

.

與該節能技術相關生產環節的能耗現狀: 外門窗玻璃的熱損失是建築物能耗的主要部分,佔建築物能耗的50%以上。普通浮法玻璃的輻射率高達0.84,熱量損失嚴重

.

技術原理: 在普通玻璃上鍍上一層以銀為基礎的低輻射薄膜後,使其輻射率可降至0.15以下,減少散熱損失,達到節能的目的。該技術可在普通浮法玻璃生產線錫槽的末端或者退火窯的前端增加一套Low-E鍍膜設施,在浮法玻璃生產線上實現線上CVD或者PCVD鍍膜生產。

 

.

關鍵技術:Low-E鍍膜技術

 

.

主要技術指標: 傳熱係數k值範圍:1.62.2W/m2k,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

典型用戶:首都機場T3航站樓、中央電視臺

 

.

推廣前景和節能潛力:據中國玻璃協會的資料,未來的510年,中國的節能玻璃將高速發展,平均每年新增節能玻璃需求約0.5m2,預計到2015年全國Low-E節能玻璃推廣比例可達到10%,即3300m2。按照每平方米Low-E中空玻璃每年節約27.86kgce(與白玻中空相比),預計年節能能力可達95tce

 

.

我知道這種low-e  玻璃, 信義玻璃(868)做得不少,網頁上的產品傳熱系數由1.27-1.8, 遠超條文要求, 既然有強大補貼, 必定會令這種較高毛利的節能玻璃需求大增, 而信義的節能玻璃和其材料浮法玻璃佔總銷售亦多, 可謂吃得相當應。

 

.

七大新行業不是有一項叫新能源的嗎? 大陽能光伏產品做多了, 信義的光伏玻璃需求也會增加。最近浮法玻璃價錢升至歷史新高, 管理層又宣佈重慶13億建廠計劃, 且密密回購, 現在應該正賺大錢吧。

 

.

之前說過2010年中央要建1000萬套經濟房, 大概等如2009大旺年賣的商品房數, 建材需求必定爆升, 就算不計新國策, 買建材股還是2011年的一個大方向。除了玻璃, 我還相當看好水泥, 看得最好的是西部水泥, 因估值平, 產能比上半年大升50%, 公司又剛入選了第一批建材下鄉試點單位

http://www.yaobo.com.cn/news_detail/newsId=0f7aaa06-17d3-4a60-b040-960b20158260&comp_stats=comp-FrontNews_list01-001.html 還有陝西剛宣報一個中國史上最大的移民計劃, 影響280萬人, 比三峽工程還多, 應該是怕做官的怕甘肅泥石流重演,被人說是人禍, 影響他們的官帽吧, 如是者, 這種計劃應陸續有來。陝西正是西部水泥的大本營。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 ... 2ikr6.html

.

由於其他六大行業的細則還未出, 而我又相信節能分得的budget 又最多, 所以我相信信義玻璃是暫時最大的受惠者。

 

.

真正的基本分析又何止看年報幾粒數咁簡單, 實際上所有和公司營運前景有關的都算是基本分析範圍。如果只看ROE就下注, 隨時買著超級大老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4

詩天控股(1008)系列(2,更新): 澳科(2300)賣出貴聯犯的是死罪嗎?

這標題抄自誰,大家應該知道

關於這問題我可以說,這肯定不是,但我認為,從最近的公告看出,賣出的原因應該不復存在,故認為是有利某人的安排。我們繼續談談賣出貴聯,包括公司歷史、本次交易的條款和交易的結果。

(1)  貴聯集團簡介

據招股書所述,其前身於1990年由蔡得成立,主要從事香煙包裝印刷業務。並於1999年註冊成立為投資控股公司,並由其持有100%股權。

貴聯集團為中國領先香煙包裝印刷集團之一,主要從事香煙包裝之設計及印刷,包括其聯營公司,其於中國湖南、湖北、安徽、深圳及貴州5大省擁有5家香煙包裝及層壓紙工廠,2009年之年產量約5億盒(或12,500億包),並擁有逾1,000名員工。

其主要客戶包括湖南中煙工業公司、安徽中煙工業公司、湖北中煙工業公司、貴州中煙工業公司及江蘇中煙工業公司,包括於中國製造及供應逾20種香煙包裝,包括但不限於,白沙、芙蓉王、紅金龍、蘇煙、黃果樹、黃山及一品黃山。

根據公告,其集團架構如下:


附註:

1. 貴聯印刷包裝有限公司之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貴聯印刷包裝有限公司之已發行股本分別由貴聯集團及其之全資附屬公司Union Virtue International Limited(同德國際有限公司)持有94%及6%。2. 貴聯發展有限公司之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以及買賣機器、紙品及備件業務。
3. 蚌埠金黃山凹版印刷有限公司之主要業務為香煙包裝印刷。
4. 常德金鵬印務有限公司之主要業務為香煙包裝印刷,於2010年被蔡得重新收購貴聯集團後,其後持股由49%降至35%。
5. 深圳貴聯印刷有限公司之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
6. 深圳市科彩印務有限公司之主要業務為香煙包裝印刷。                                                                     7. 襄樊金飛環彩色包裝有限公司之主要業務為香煙包裝印刷。
8. 昭通安通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之主要業務為層壓紙製造。

(2) 貴聯集團上市公司歷程

I. 據澳科控股的出售貴聯集團公告稱,蔡得先生於2004年認識澳科控股的管理層,假設當時蔡先生可能有其他現金的需要,當時已有把貴聯集團出售或上市之念頭。

II.根據2009年6月廣州日報的報導,及綜合2007年10月澳科控股(2300)購入貴聯集團公函中 的核數師報告,在2005年4月12日,蔡得與人民大學金融學博士沈光朗與簽訂《聘用合同》和《協議書》,由沈光朗出任該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任期3年, 目標是帶領其管理團隊負責公司的上市工作,並約定於2008年5月前,在項目公司按照貴聯集團同意之私募計劃或上市計劃成功後,貴聯公司按集資額的5%和 2%的現金分別給予沈光朗及其管理團隊一次性獎勵。

III. 沈光朗到任後,聘請了由馬楠等人組成的上市工作團隊。2006年7月,貴聯集團曾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表,但港交所於2007年1月22日,以貴聯集團 超期回答聯交所提出的問題為由終止其上市申請,據廣州日報報導稱「蔡得與沈光朗產生矛盾」,故沈光朗自2007年3月12日起不再到貴聯集團上班,其團隊 成員除個別外也陸續離開貴聯公司。」

IV.2007年4月份開始,在沒有沈光朗及其團隊參與的情況下,蔡得與澳科控股經過談判,達成股權買賣協議,於2007年6月13日,澳科控股公告以15.555億港元收購貴聯集團股權,以1.55億現金及以7元發行2億新股折14億元支付。

V. 在2007年6月至10月間,沈光朗向蔡德父子發出短信要求依約支付獎勵報酬,並3次召集其團隊成員在深圳市北海漁村等 處密謀、策劃,以澳科收購貴聯有其功勞為由向蔡某索要1.08億港元的巨額報酬,並指使其團隊成員通過發短信、郵件等形式進行威脅、恐嚇。

VI. 在2007年6月28日,貴聯集團以其於3月12日後未向公司述職為由,終止沈光朗的勞動合同。2007年7月3日,沈光朗向貴聯集團提出反對通知,並在2007年8月27日,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提出向貴聯集團索償200萬元。

VII. 2007年8月,蔡得向澳科控股執行董事陳世偉、吳世杰及許天貢持有的Splendid China Limited以7.5元購入1,686萬股,斥資1.2645億元,從後來的跡象看來,應是方便收購通過。

VIII. 據開放雜誌報導,2007年9月11日,因受某人指使,茂名公安趕赴深圳,綁架貴聯集團多名高層行政人員,包括沈光朗、馬楠及呂志東。

IX. 2007年9月25日,澳科控股股東通過收購

X. 2007年10月3日,明報、成報及生果日報接到匿名投訴信,綜合多份報章稱,指陳貴聯集團溢利、盈利被誇大和涉逃稅等指控文件,更附有一封聲稱由港交所 於9月27日發出,寄予澳科執行董事李卓然的函件,要求澳科就有關疑點於10月8日前作出交代,並指港交所暫不會批准該宗收購涉及發行的2億股新股上市申 請。

XI. 2007年10月4日,澳科控股發出公告稱「有關目標集團及本公司之所有指控均無根據及屬虛假,而通函所載有關目標集團之內容未受該函件所載之指控影響」。

XII. 2007年10月31日,澳科控股稱收購正式完成

XIII. 2009年6月,沈光朗以敲詐勒索案進行終審宣判,維持有期徒刑2年的判決。

XIV. 其後資料請參閱上文: 詩天控股(1008): 蔡得大賺20億的交易

(3) 詩天控股收購貴聯集團的詳情

該公告於2月2日早上6時10分發佈,收購詳情如下:

I . 收購作價 : 24億 ,以5元發行4.8億億新股支付,以2月2日收市價計算,價值約36億,作出發行新股決策,而不發行可換股債券的原因,應為避免可如發行換股債券因換股價和股價相對有折讓,導致有非現金虧損,使財務報表不好看,導致投資者卻步的問題。

II.  收購估值:  為2009年未經審核盈利2.317億計算,估值為10.35倍,如以2月2日收市價計算,為15.60倍。其稱較以前賣方澳科控股(2300)的估值15.3倍及5家同業平均63倍計算便宜,但並沒有計算另一家最便宜同業才庫(550)的2009年市盈率8.18倍,所以數字顯然是被操控。

III.  其他細則:

1. 貴聯集團在被收購前會派發2010年股息,但是不會使現金水平低於1.8億及多於2010年盈利,據公告稱,2010年9月盈利為2.28億元,按比例計為3.04億。

2. 貴聯集團旗下深圳科彩會解除對蔡得私人所持有的公司向中國銀行的擔保2.6億人民幣。

3. 蔡得在收購後向按估值30.76億元,即每股4.52元,向多名獨立第三方減持2.084億股至2.10984億股,套現9.42億元至9.54億元,估計為套回此前向澳科收購的借款及應付原來貴聯集團向其私人持有的公司擔保,並維持公眾持股量。

其中向私募基金Ares BCH Holdings, L.P.減持不少於8,840萬股,不多於1.768億股,其後Ares BCH Holdings, L.P.找到另外兩家私募基金Partners Group Private Equity(Master Fund), LLC及 YF BCH Investment Limited,並向其減持4,528.8萬股及3,434.3萬股,餘向獨立第三方減持3,418,4萬股。

蔡得向以上三個私募基金保證,2011年該公司盈利不會少於4.1億元,不足盈利按其持有股權的比率乘盈利乘7.5倍補償,並把3,000萬股交付託管帳戶,作為該盈利不足補償的準備,但該保證盈利是包括其後的收購得來的盈利及不包括今次收購產生的開支。

下文會談談貴聯集團歷年的盈利及其多次的保證。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86

詩天控股(1008)系列(3,更正): 澳科收購盈利保障

(謝 Kieron Lam提出更正建議。)

(4) 貴聯控股的盈利及向各上市公司的保證

I. 在售予澳科控股(2300)時,貴聯控股的保證盈利如下:

2007年10月31日至2008年10月30日: 2億

2008年10月31日至2009年10月30日: 2億1千萬

2009年10月31日至2010年10月30日: 2億2千萬

若以上實際盈利少保相差1,000萬元以下,則相應增加未來一年的盈利保證,若多於1,000萬,則盈利保證只會增加1,000萬,而盈利保證則只需要在第3年才需補足代價,代價為不足盈利乘7.5。

若在最差情況而言,最後1年的保證盈利會是2.4億元(2.2億加上前2年不足盈利每年1,000萬,共2,000萬),最高賠償額為18億元,但需要承擔應付關連公司的款項較出售代價15.555億,高2.445億元,扣除應付蔡得的款項7,974.2萬,高1.648億。

II.  按照各項公函及公告,貴聯控股近4年之上下半年之盈利分佈如下(以下盈利均為億):


註: 2006年至2007年是按首4個月盈利推算,2009年2010年以首9個月盈利推算。

III. 在2010年12月22日出售事項,澳科控股(2300)宣佈向詩天控股(1008)主席蔡得出售前 兩年向他們購入的貴聯集團的股權及其2.15億的股東貸款,作價20.48億元,以8.80億元現金加上7元回購166,814,000股澳科控股支付其餘代價,因當時股價下跌至3.28元,其作價其實已下降至14.27億元。

計及貴聯控股於收購20個月間的估計盈利3.46億元,即在這過程間實際虧損了8,200萬元,但若當作所有盈利為現金,帶來的現金數量估計為11.36億。

III. 在2011年1月的收購中,代價為24億,以5元發行4.8億股支付。

因為減持予基金,蔡得私人向以上三個私募基金保證,2011年該公司盈利不會少於4.1億元,不足盈利按其持有股權的比率乘盈利乘7.5倍補償,並把3,000萬股交付託管帳戶,作為該盈利不足補償的準備,但該保證盈利是包括其後的收購得來的盈利及不包括今次收購產生的開支。

但計及他以4.52元減持2.084億股至2.10984億股,加以現價8.15元計算,其作價約在31.46億至31.55億之間(尚未包括股東貸款金額),若扣除該3,000萬股預備賠償,作價則為29億至29.1億之間。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04

詩天控股(1008)系列(4): 貴聯收購總結

(5)  關於貴聯收購自問自答

(因時間關係,暫時不能提供文字解答,只有圖片週末才會補充,如有意見,請提出,謝謝!)

1. 澳科賣出貴聯值得嗎?

以下是貴聯估計盈利及和盈利相差額,可以見到其實第3年盈利良好,就算往年業績較差,要提高盈利保證,但仍然沒問題。只要澳科肯等,其實蔡得並不需要賠償,蔡得有可能是自願提出回購建議的。雖然可能有一些是因為出售公司而致,但是以往賣出的理由,顯然站不住腳。


2. 蔡先生未來需要賠償嗎?

請看下圖:


按: 拋出股價是以今次配售價4.52元計算。

3. 這交易對蔡得的現金及股票流出流入變化如何?

其實,假設收購正式完成,並假設按上面的公式計算未來的賠償,蔡先生只在出售澳科股票時才真正獲得現金,其餘過程現金的出入其實大致持平。


按: 未計澳科派發的股息,稍後補上。

(6) 總結

總的來說,詩天及貴聯本是一體,在貴聯集團出售予澳科後,後來把詩天上市,這兩個一體的東西才附於兩間上市之內。後來蔡得購回貴聯集團,並售予詩天控股,這兩家公司又變成一體。在過程中,雖云驚險,但是卻無危機,表面上也算合符邏輯,過程雖一度損失,又重新扳回。

在現金出入上,蔡先生只在出售澳科股票時的現金才能真正能用,其餘的時候的現金其實有少許流出,但是不足以影響大局。從被其他上市公司控制的一項資產變成自己主導上市公司的資產,這過程其實是有利的,因為他可按自己喜歡的速度出售股票,也不使其他人控制他的公司,可以使自己的利益不受阻止地最大化,獲益更大。

再過一關,他又再次成為十億富翁,並達成把整個貴聯集團公司上市的願望,為歷經5年的上市夢畫上一個句點,這個過程值得去借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61

“两会之前谈改革”系列之三:《企业家的改革使命》 吴晓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77cc60100q0qv.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62

鱷兄:高誠資本(8088,前亞科網、亞科資本)系列(1):故事介紹

(謝鱷兄提供補充資料。)

(1) 上市公司賣殼前發展

該公司前名為亞科網,由一班投資銀行家於1999年1月成立,並於4月獲勵晶太平洋(575)投資,成為該公司大股東,其後在2000年4月發行3億股上市

根據招股書,初定招股價為1.68元,上市時市值達40.31億元,但當年盈利及資產分別僅10.1萬美元及669.7萬美元,PE及PB分別為5,101倍及77.17倍,可見定價之高。

上市前,適逢當時科網熱潮爆破,招股反應不佳,招股價降至1.05元。上市當日,股價一度暴跌至72.38%,至29仙,收市仍然下跌57.14%,至45仙。

之後因科網業務變成泡影,公司亦無重大項目投資,股價亦逐步下滑,漸漸變成仙股,並改名亞科資本。

2005年,因一輪油田借殼活動成功後(詳細請看第4部分),公司股票價格大升,故公司高管陸續出售股權。在2006年3月,公司發行7,500萬美元可換股債券,可換取亞科資本新股及旗下Crosby 股份,該批債券為5年期,於2011年3月到期。

2006年,旗下Crosby因為活力門造假醜聞,故欲收購該公司股份,但最終不了了之,同年,公司欲轉主板,但最終失敗

2008年4月,公司宣佈10合1。6月,更名為現時名稱。因經營開支過大及資源開業遲遲未產生真正收益,故公司大幅虧損,加上可換股債券到期,無力償付,故於2010年6月,變相賣盤予石庫門

(2) Spike 借殼交易

2001年1月, 該公司向電訊盈科(8,前香港電訊)附屬Cyber Convergence Limited購入 Spike Cyberworks Limited 30%股權,並藉認購股權,把股權增至51%,並向Spike Cyberworks Limited投入股東貸款,並改名為Spike Limited。

2001年間,其股權增加之餘,亦引入旗下軟庫亞科網投資管理及Nirvana Capital Limited作為股東,Spike Networks Limited股權漸次減少。

2001年8月,該公司憑持有Spike Limited的大部分股權,逆向取得澳洲上市公司Spike Networks Limited之控股權益。

2002月5月,該公司透過以股換債,增持Spike Network Limited股權。

2002年6月,GreenTree先生正式認購Spike Network Limited新股,成為該公司主要股東。而Spike Limited因亞科網及Spike Network Limited 不欲投資,或會清盤。

2002年7月,Spike Limited 清盤,故借殼交易失敗。

(3) Crosby Capital 發展

2001年11月, 公司收購Crosby Capital,該年年報也無無披露收購金額,相信因收購金額不大,故為一不須披露交易。據稱,該公司於1984年成立,為一間以新加坡為基地之公司,在企業融資及資產管理方面擁有既定的區內特權及聲譽。

2002年2月,因購入Crosby Capital,經營範圍變更,故易名為亞科資本。

2004月3月,以Crosby Capital 資產注入英國AIM空殼公司Skiddal Capital Inc.,,反收購取得控股權後,並引入少量資金。

2004年7月,Skiddal Capital Inc.,完後後該公司改名為Crosby Capital Partners Inc.。

2004年8月,Crosby Capital Partners Inc.重組,把中國的投資顧問業務轉予金匯投資(378,現事安集團,前城市資源、Axion Forrest、中國工業國際、中國國際森林資源、金匯投資)及軟庫發展(648,現中國仁濟醫療,前敏速投資、祥華發展、軟庫發展)當時分別持有49%及49%的SIIS X Capital)。

2004年9月,向原持有人購入Crosby 品牌。同月,向其他僱員出售Crosby Wealth Management (Asia) Limited,之股權。

2007年9月,Crosby Capital Partners Inc.確認已與Forsyth Partners Group訂立諒解備忘錄,以向Forsyth收購部分基金業務

2007年12月,旗下Crosby Capital Partners Inc.購買Paul Giles於附屬Crosby Wealth Management (Asia) Limited,之股權,作價84.2萬美元。

2008年3月,為更有效反映本公司現時之業務活動,公司改名為高誠資本。

2008年5月,Crosby Capital Partners Inc.改名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

2008年9月,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出售國際基金研究及評級業務。同月,結束Forsyth Sub-Funds業務。

2008年10月,公司宣佈管理資金大減。

2009年8月,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其退出為Apollo Multi Asset Management LLP 之合夥人。

2010年6月,公司向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購回Crosby Capital幾乎全部業務,並把企業融資及財務顧問服務業務售予前主席Ilyas Tariq Khan及管理層Robert John Richard Owen分別持有88.86%及11.14%之公司ECK Partners。而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把變成一空殼。

2010年12月,公司ECK Partners出售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作價僅929,644美元。

此事仍有餘音,請繼續留意。

(4) 亞科資本及 旗下Crosby Capital 資源交易

2004年6月,Crosby Capital旗下Sunov Petroleum宣佈取得Novus在美國、中東及巴基斯坦的石油參與權益,並稱有獨立第三方投資。

2004年8月,簽訂諒解備忘錄,Crosby Capital 持有75%的Sunov Petroleum向新加坡上市公司Interra Resources出售中東及巴基斯坦的石油參與權益。

2004年9月,諒解備忘錄終止。期間股權降至61%。

2004年10月,出售美國石油權益予AIM空殼Lodore Resources。

2005年1月,Lodore Resources。借殼交易完成。

2005年3月,Crosby Capital購入JASDAQ 公司 相等於IB Daiwa 的34%股權的換股權證,該公司控制房地產、食品及紡織品投資。

2005年5月,Crosby Capital購入澳洲上市公司Tethyan Copper Company之控股權,該公司於巴基斯坦控制一項從事斑岩銅礦及黃金綜合大型項目。雖經兩次提價,最終一智利公司因出價較高,Crosby退出收購,最終使智利公司成功收購此公司,詳細請看下面留言。

2005年6月, IB Daiwa 全面收購Lodore Resources,代價以前者1.599股換取Lodore Resources10股支付。

2005年7月,Sunov Petroleum出售中東石油及燃氣資產予合營夥伴,引入8,500萬美元資金,後來與中東石油權益合併,組成Indago petroleum在英國AIM上市。

2005年9月,IB Daiwa配售新股,變相減持該公司股權。

2005年11月,IB Daiwa收購Lodore Resources已成為無條件。

2005年12月,亞科資本借款予IB Daiwa,以用作收購Darcy Energy,該公司擁有美國及墨西哥油田及天然氣資產

2006年1月,IB Daiwa稱成功開發Kami井。

2006年3月,亞科資本以(1)稱的發行可換股債的資金,向IB Daiwa收購美國三個油氣田35%權益。

2006年5月,亞科資本宣佈美國油氣田其中一個發現含氣沙岩在商業上可作生產。

同月,宣佈向亞科資金管理層及一堆獨立第三方購入Orchard Petroleum Limited少數股益。

2006年6月,IB Daiwa 宣佈因開發延誤,燃氣產量及燃氣價格均經調低,故需要調降財務預測。

2007年3月,Crosby Capital宣佈全購Orchard Petroleum Limited。

同月Indago petroleum出售部分油田權益,派發特別股息,Sunov Petroleum其後出售股權,套現離場

2007年5月,IB Daiwa 宣佈因大部分油田不具商業性質,故再次降低財務預測。

2007年8月,IB Daiwa把Darcy Energy資產改名為Leed Petroleum PLC ,於AIM 上市集資。

2007年11月,據稱因保險關係,剩餘1個美國油田已暫停鑽挖。

2008年3月,亞科資本再次借款予IB Daiwa。

2008年6月,因亞科資本及IB Daiwa缺乏資金,ADM Galleus Fund Limited提供貸款予IB Daiwa,以取代亞科資本的大部分貸款,亦取回開發資金,由此開始退出IB Daiwa的經營。

2010年6月,向Crosby Capital 購回部分礦業資產,但於10月亦出售予前主席Ilyas Tariq Khan及管理層Robert John Richard Owen分別持有88.86%及11.14%之公司ECK Partners,正式退出礦及石油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96

高誠資本(8088,前亞科網、亞科資本)系列(2):賣殼概況(更正)

(5) 賣殼予石庫門

1.  正式入主

2010年6月,該公司除於前段(3)及(4)提及之事項外,宣佈以下事項:

(1) 公司向湯毓銘、Shikumen Capital購入石庫門資本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股權,作價4,690萬,其中1,690萬以13仙發行1.3億股支付,剩餘3,000萬以柔兌票據支付,該承兌票據利息為3.5%。完成後Shikumen Capital將持有擴大後股本28.2%股權,成為該公司大股東之餘,亦避開觸發30%的全購限制。

石庫門資本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提供投資顧問及資產管理服務,並為可進行香港法例第571 章證券及期貨條例項下第4 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及第9 類(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之持牌法團,負責人員包括湯毓銘、劉鎮鴻、梁玉麟,據通函稱,前兩者分別持有Shikumen Capital 52%及34.7%股權。

該公司2008年及2009年除稅前利潤分別為158.2萬及153.9萬,2009年資產值為416.9萬,市盈率及市淨率分別為30.47倍及11.25倍,較當日惠理基金(806)的市盈率及市淨率24.87倍及7.41倍高出不少,但因為如此,通函利用另一種方法,即每單位受管理資產價格及每單位受管理資產收益比率較高,故認為公司的購入價合理。

(2) 公司以英皇證券為代理,分兩批合共配售2.5億無息可換股票據,初步換股價為18仙,但具有調整機制,可調整至一個月成交量加權平均價格之110%,惟受最低換股價票面值,即每股股份0.01美元(0.078 港元)為限,所得用作贖回可換股債券及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根據股權披露,新鴻基公司(86)持有Sun Hung Kai Strategic Capital Limited認購其中2,000萬的可換股票據。別忘記較早的時候,香港建屋貸款(145)的控股權曾由新鴻基公司持有。

兩批可換股債券的金額分別為1.6億及9,000萬。當時,可換股債券的剩餘未兌換金額約2,000萬美元,大約1.56億,故最初他們計劃第一批可換股債券的配售原因是用來讓原有的可換股債券持有人延續借款之用,至於剩餘之9,000萬,則是引入新資金發展之用,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2. 贖回2006年可換股債券

2006年3月,因投資發展油田業務,故發行7,500萬美元可換股債券,其後於當年有5,500萬美元已獲行使,至2010年9月僅剩餘4位債券持有人,各持有現有債券之本金額500萬美元,即合計2,000萬美元的可換股債券未獲行使,但因為當年換股價7.665元(經調整)和現時股價不足10仙相差甚遠,已缺乏行使價值,故公司需要償還款項,但公司缺乏資金,故提出新的還款方案,以贖回可換股債券。

據股權披露可知,該4名債券持有人分別為Greyhound International Limited 、Hidy Investment Limited、Main Wealth Enterprises Limited 及Shinko Resources Limited。

2010年9月,公司提出原價贖回可換股債券,另外作為補償,另送出6,000萬份證股權證,行使價每股15仙,目標集資900萬,以補充公司的營運資金。

於2010年11月5日及12日,劉潔薇持有的Main Wealth Enterprises Limited及Sodikin持有的Hidy Investment Limited所持有的認股權已獲行使

順帶一提,根據股權披露,及綜合供股公告資料,劉潔薇持有的Main Wealth Enterprises Limited認購了1.338億股21控股(1003,前稱樂家集團、興旺行、真樂發控股)的供股股份,配售代理之一恰巧也為英皇證券(717),於文中(1)提及收購的石庫門資本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亦購入1.338億股供股股份。

該公司和下文提及的資本策略(0497,前海洋資訊、創見太平洋)曾為母子公司關係,詳看舊文

3. 可換股債券條款變更及認購

2010年10月4日,第一批1.6億換股債券獲認購,4位原2006年可換股債券持有人分別均全部或部分認購新債券。

2010年10月21日,梁玉麟委為執董,根據股權披露,其持有500萬可換股債券。

2010年11月12日,換股價被設定最高為18仙,並且以第二批可換股債券之所得其中7,400萬購入香港灣仔告士打道151號國衛中心5 樓502室之辦公室單位,據資本策略(0497,前海洋資訊、創見太平洋)2010年年報顯示,該物業原為該公司持有。

如沒有忘記的話,該公司大股東鍾楚義曾透過持有50% Idea Talent持有意馬國際(585,前寶途國際),於2010年5月,以40仙減持9.88億股。根據股權披露,Shikumen Capital旗下公司購入其中5.375億股,其後陸續蝕讓。

2011年3月30日,第二批9,000萬可換股債券認購完成,根據股權披露,其中配售代理英皇證券(717)大股東關係人士楊受成夫婦購入其中6,200萬。經綜合後兩次配售可換股債券的名單如下:


2011年4月4日,可換股債券之換股價重新設定為0.17259元。

經綜合後,認購可換股債券的持有人如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