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转载]保守主义投资哲学系列谈 价值投资:智商与智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17mv8.html

守主义投资哲学系列谈 


价值投资:智商与智慧,哪个更重要?
刘军宁

 

人类智商的绝对高度是249。因为任何聪明人的智商不可能高达250。

    在投资界,没有人认为愚笨是一种资产。投资被公认是智力密集型的活动,投资界是人精扎堆的领域。有人会问,投资市场上有蠢人吗?从动机的角度来衡量,绝对没有蠢人。每个投资者都对自己说,“我才不傻呢,我来投资是要赚钱的。”然而,所有人在投资生涯开始时都是始于盲目无智的状态,都是蠢人。所有人都是带着与生俱来的智商去投资,却没有几个投资者在一开始就带有大智慧。对投资者而言,智慧与智商各自有多重要?投资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智商,还是智慧?
 
   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其含义是爱智慧。投资哲学是关于投资智慧的,即热爱投资智慧。智慧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稀缺的东西,投资的智慧更是如此。智慧是人人欲求 的,但是得到的人却很少。什么是智慧?按通常的理解,智慧是指某个人具有不同常人的理解、洞见和相应行动的能力。智慧毕竟不同于专长与知识。一个投资界的 专业人士可能有丰富知识和技术专长,却未必是很有投资智慧的人。最智慧的人也未必是知识最丰富的人。尤其对专家和学者来说,他们可能掌握大量的具体的数字 性的知识,但这些东西掌握得再多也不可能使人更有智慧。所以,一个人的智慧程度和所掌握知识的多少不必然成正比。
 
   正是道德把知识与智慧区分开来。知识是关于事实的,智慧是关于道德的。一切知识与事实都将淡去,只有道德才能引领我们生活、投资。没有道德,就不能得到真 正的智慧。没有道德,就没有智慧。一切智慧,归根结底,是有关人类如何才能更好生存的智慧。作为投资者的投资智慧也不例外。
 
   西方的智慧传统是由两个支流合成的,一个是雅典的智慧,一个是耶路撒冷的智慧。希腊智慧中的宇宙是数学与物理的宇宙,而耶路撒冷智慧中的宇宙,是道德与信 仰的宇宙。雅典智慧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与科学探索,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毕达哥拉斯等哲学家、科学家为代表的关于理性和科学的智 慧。如说我们今天很多的自然门类,都是在古希腊起源的,像是几何、代数、物理学、原子论等等。耶路撒冷智慧起源于旧约的智慧书,故也称为旧约智慧。耶路撒 冷智慧是强调信仰、道德与实践,是对财富的超验性质的理解。其代表人物是旧约圣经中的大先知如摩西、亚伯拉罕、以后许多的犹太商人。巴菲特被称为 Oracle of Omaha。其暗喻是,上帝关于财富有一整套的神谕。谁领悟了神谕,谁就获得了财富。保守主义投资者注重实践的、道德的智慧,看淡精确知识的、科技的知 识。
 
   在投资领域,雅典智慧是关于价格的、数字、公式的,其代表是那些被称为宽克(quants)的人,他们数学极好,数理分析能力极强,有些甚至是高能物理学 出身。他们相信,商业的世界是数学物理的世界。数学的精确性是分析最复杂的人类活动的基础。耶路撒冷的智慧是关于道德、信念、价值、审慎、自律、耐心的。 其代表是保守的价值投资者。他们相信商业的世界是道德与实践的世界。这两种智慧有高有低么?这取决于我们用什么尺度来衡量。在投资领域,如果我们需要精确 与量化,雅典的智慧高一些;如果我们追求正确,哪怕是模糊的正确,耶路撒冷的智慧重要一些。价值投资的名言是:“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耶路撒冷智慧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强调道德在智慧中的极端重要性。人类最高的智慧是对道德秩序与道德生活的规则的认识。当与道德有关的智慧涉及到人类如何发现财富的本质及其增值方式时,投资智慧的问题就 产生了。耶路撒冷的智慧相信,财富的本质及其运行方式,不是由人决定的,而是由人发现的。道德既是带来实现成功投资的手段,又是衡量投资成功的标准。对投 资者而言,借助不道德的手段的成功是脆弱的、低度的成功,不合道德的成功是不合格的成功。按照耶路撒冷智慧的看法,投资智慧的本质是道德智慧。投资智慧的 任务是探寻价值的本质及其获得方式,投资者在天人秩序中的位置及其使命,寻找并践行价值投资的指导原则。
 
   与智慧相关的是智力(亦称聪明,以商数来表示)。两者通常被认为是含义很接近的一组概念,仅有高地之别:智慧要高于聪明。听说有大智慧投资软件,没听说过 有高智商投资软件。然而,我认为,智慧和聪明是有性质上的差异的,而不仅是程度上的。我更愿意把智慧和聪明看作是反义词。智慧与聪明既是邻里关系又是对手 关系。智慧甚至是包含一些与聪明相对立的东西。比如说,愚和拙是聪明的反义词,但是却可能成为一个智者的特征。常有人用愚和拙来表明自己有智慧,比如说, 大智若愚。再比如守拙,作为一种信念与行为方式,可能无关洞见和预见,却是一种很高的智慧。看过电影《阿甘正传》的人都是知道,主角是个“愚笨”的智者。 在日常生活中,聪明往往会当作一种贬义词来用。智慧总是用于褒义。我还从未听到把智慧用于贬义。有人会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没有人说,智慧反被智慧误。
 
   我认为,在投资中,智慧比智商重要。用戏谑但很认真的话说,人类智商的绝对高度是249。因为任何聪明人的智商不可能高达250。吉尼斯上的记录好像是 228。故人类智商的中等高度是125。巴菲特印证了这个看法:“我的成功并非源于高智商。只要你的智商在125以上,就足以胜任投资的事业。有中等以上 的天资足矣。”在中等智商的前提下,决定投资是否成功的关键不是智商,而是智慧。妨碍投资取得巨大成功或导致巨大失败的往往不是太笨,而是太聪明。
 
   高智商不仅不是一定能在投资上取得成功的保障,相反要格外警惕那些高智商的投资者。智商越高越容易产生致命的自负。普通人在高智商者面前也容易产生自卑, 甚至放弃自己的主见。越聪明的人被聪明所误的可能性也越大,代价与损失也越严重,也越具有毁灭性。智慧更强调克服人性的弱点,强调人要恭谦、审慎、耐心。 这些都不需要高智商。反而,高智商往往是获得这些智慧的障碍。
智商也许是天生的,智慧在相当程度上则是后天的,主要来自经验。智商是与行动无关的生物性特征,而智慧却需要落实到行动上。我们很难提高自己的智商,却能大大提高自己的智慧。成功的投资不需要高智商,但是需要高智慧。而保守主义投资哲学是价值投资的最高智慧。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5月12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84

高誠資本(8088,前亞科網、亞科資本)系列(3):供股(完成)

(按:謝hierro 提醒,已更正。)

4. 本次供股

1. 2011年6月2日,公司10合1,並宣供供股,供股細則如下:

(1) 1供1普通股,每股80仙(合股前8仙)。

(2) 每供2普通股後,則送1可贖回可換股優先股購股權,可換取優先股。

該優先股為5年期,認購價2美元,其中0.1美元(0.78港元)在認購時支付,餘下1.9美元(14.82元)則在換為普通股支付,暫時換股價為1.23元(合股前0.123元),換股價每6個月可重設一次,為1個月成交加權平均價的110%,但不可低於票面值。

(3) Crosby Capital(前名Shikumen Capital) 承諾會按以往把石庫門資本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獲得的股權的比例認購1,300萬供股股份及650萬可換股優先股,出資合共1,547萬,而英皇證券則只包銷普通股部分,潛在出資金額在2,884萬至1.49億不等,如下圖。


(4) 英皇證券會促使分包銷商在供股後的股權少於29.9%。

2. 供股拆解

1.  供股其實無甚麼特別,最特別是在優先股的設置,理由如下:

(1) 優先股為5年期,並可以按原價贖回,至少可保本。

(2) 優先股是可以在到期換取2美元,以當時換股價換取新股,際上是都是供股的一種,況且在最以初步換股價1.23元計,2供1優先股,實際的供股比例為1供6.34,如全部可換股債券及購股權全部換股及供普通股及優先股下,股本可以增加28倍,集資總額可以高達17.11億,如下圖。


(3)在最低換股價方面,只是含糊地提及不可低於票面值,所以在合規及股價足夠低的情況下,換股價理論上可低至接近零的價格,股權攤薄比例接近無限如果有心人有意保護控制權的話,先利用大成交把股價壓正極低水平,然後大削票面值,這樣就可以降低換股價。

(4)其實供優先股價格是2美元,但是可以只付0.1美元的首期,到換股時才付1.9美元換股,可見是讓人以低成本換取一個低價購股的權利。

2. 因為現時股價遠低於可換股債券的換股價及全部購股權的價格,所以應該沒有人行使這批購股權兼且供股,故此潛在股權增加應不會太明顯,但因供股有人包銷,亦不知最終購入供股的人會否行使認購權供優先股,英皇證券亦確保單一分包銷商持股不逾29.9%,所以應該有以下兩種情況,就是行使優先股認購權及不行使優先股認購權。

因為在公告已有述及供股的情況,所以不重複。現在只利用上列的假設,現列出在Crosby Managment 行使優先股換股及非控股股東換取及不換股優先股股的情況,在此列表如下:

(1) Crosby行使優先股換股 ,關係董事及其他股東行使優先股不換股


(2) Crosby行使優先股換股 ,關係董事及其他股東行使優先股換股


從上面可見,雖然在供股後持股量不多,因具備這樣以上提及功能,如果有人因市值低落,狙擊公司,使股價大升。公司雖則在高於換股價高50%的時候時可以贖回優先股,但並非強制,大股東也控制公司董事局,故這權利實際上沒有多大用處,由此可以利用優先股的換股權利來達成保護控制權的目的。

雖優先股持有人可以換股,使股權增加至30%,觸發全購限制,但因換股價極低,所以應不會有入接受收購,故此可以純行使換股權,而不增加過多成本保護控制權。

3. 理論上可以在CB上附加大量購股權,達致以上效果,但是這可能導致因為股價變動導致的公平值虧損,導致全面收益表表不好看。反而這方法因為初步認購價就是票面值,所以無公平值虧損,亦可當作股本,變相降低負債比率。

4. 在上市規則8.13條的附錄(b)條 說明:「發行人已限制證券的未繳款額最高為發行價的50%,其餘額將於證券發行日期後12個月內繳足,且發行人已詳細說明,該等證券在未繳足款時附有的特殊風險;」

照這句講,按上市當時的規定,這些證券完全不能發行,但上市後,上市規則好像完全沒有提及這些分期付款的股本需要注意甚麼,所以今次他是走制度上的空子來搞這些東西。

5. 雖則其後來發出澄清公告,在股數增加最多的情況下,公司或會變成現金公司,但因可換股債券持有人應不換股,況且行使優先股的人應有限,最差的情況下,現金比例應只是大約86.5%,未超過90%的危險水平,故此估計這只是形式上的文件,應不致對供股有大影響。

3.結論:

由此可股優先股實是其中一種毒丸,用來攤薄潛在狙擊者的股權。

做出這些東西的原因,我認為是上市公司市值較小,容易成為狙擊者的對象,而Crosby Capital持股量太低,但是又缺乏資金錢增加股權,或只是想保住上市公司的控制地位,故想出這些毒丸計劃,來保衛這殼的控制權。

這樣在做事時較為方便,亦可在出售股權時,亦可以增加未來出售股權的議價能力,以從新賣方獲取更多的利益。

若大家有更多的意見,請不吝告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89

高誠資本(8088,前亞科網、亞科資本)系列(4): 石庫門與英皇的關係

根據股權披露,其實英皇除了作為高誠資本可換股債券及供股的包銷商外,楊先生亦認購了部分可換股債券外,其實控股股東石庫門和大股東的關係仍有以下各端:

 

1. 購入英皇鐘錶珠寶(887)可換股債券

2010年1月,石庫門旗下Shikumen Special Situations Fund認購其3.8億可換股債券中的7,000萬,換股價54仙,若全部換股後,即持有英皇鐘錶珠寶208,439,629股,等於3.52%股權。

2. 購入新傳媒(708)股權

在2010年9月,公司宣佈配售1.2億股後,Shikumen Special Situations Fund宣佈以82仙購入1,000萬股,持股量增至6.36%披露水平。

其後股價繼續向上,在12月3日及6日,陸續以平均價1.017元及1.047元分別增持1,469萬股及260萬股,把股票增持至6,671萬股,股權增加至9.27%。

(3) 認購21控股(1003)供股

在2011年5月,根據股權披露,及綜合供股公告資料,Shikumen Special Situations Fund認購1.338億股21控股(1003,前稱樂家集團、興旺行、真樂發控股)的供股股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34

高誠資本(8088,前亞科網、亞科資本)系列(5): 石庫門的其他投資(待續)

(1) 購入變靚D(8079)的股權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NSSrchPersonList.aspx?sa1=pl&scsd=12/06/2010&sced=12/06/2011&pn=ShiKumen&src=MAIN&lang=ZH

(2) 喜羊羊售予意馬國際(585)的賣方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218/LTN20110218517_C.pdf

(3) 達進精電(515)CB認購方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520/LTN2010052062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531/LTN20100531277_C.pdf

(4) 長甲地產(957) Pre-IPO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1029/LTN20101029012_C.pdf

(5)創益太陽能(2468) Pre-IPO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1007/02468/CWPTRONY-20100917-12.pdf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86

高誠資本(8088,前亞科網、亞科資本)系列(6): Crosby 賤賣了?(待續)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25496

(3) Crosby Capital 發展

2001年11月, 公司收購Crosby Capital,該年年報也無無披露收購金額,相信因收購金額不大,故為一不須披露交易。據稱,該公司於1984年成立,為一間以新加坡為基地之公司,在企業融資及資產管理方面擁有既定的區內特權及聲譽。

2002年2月,因購入Crosby Capital,經營範圍變更,故易名為亞科資本。

2004月3月,以Crosby Capital 資產注入英國AIM空殼公司Skiddal Capital Inc.,,反收購取得控股權後,並引入少量資金。

2004年7月,Skiddal Capital Inc.,完後後該公司改名為Crosby Capital Partners Inc.。

2004年8月,Crosby Capital Partners Inc.重組,把中國的投資顧問業務轉予金匯投資(378,現事安集團,前城市資源、Axion Forrest、中國工業國際、中國國際森林資源、金匯投資)及軟庫發展(648,現中國仁濟醫療,前敏速投資、祥華發展、軟庫發展)當時分別持有49%及49%的SIIS X Capital)。

2004年9月,向原持有人購入Crosby 品牌。同月,向其他僱員出售Crosby Wealth Management (Asia) Limited,之股權。

2007年9月,Crosby Capital Partners Inc.確認已與Forsyth Partners Group訂立諒解備忘錄,以向Forsyth收購部分基金業務

2007年12月,旗下Crosby Capital Partners Inc.購買Paul Giles於附屬Crosby Wealth Management (Asia) Limited,之股權,作價84.2萬美元。

2008年3月,為更有效反映本公司現時之業務活動,公司改名為高誠資本。

2008年5月,Crosby Capital Partners Inc.改名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

2008年9月,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出售國際基金研究及評級業務。同月,結束Forsyth Sub-Funds業務。

2008年10月,公司宣佈管理資金大減。

2009年8月,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其退出為Apollo Multi Asset Management LLP 之合夥人。

2010年6月, 公司向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購回Crosby Capital幾乎全部業務,並把企業融資及財務顧問服務業務售予前主席Ilyas Tariq Khan及管理層Robert John Richard Owen分別持有88.86%及11.14%之公司ECK Partners。而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把變成一空殼。

2010年12月,公司ECK Partners出售Crosby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作價僅929,644美元。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page=3&tid=5994

鱷兄:

http://www.google.com/hostednews/ukpress/article/ALeqM5gsxyTat2OJzRJiX01CYaAZvKDYgA?docId=N0654481303130898503A
想當日石庫門收購8088,同時出售Crosby Asset Management。車仔老闆艾巴莫域治的兒子以三百萬磅買入CAM的26%股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87

民企做不大系列一 ---- 因為冇人性 老占的博客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_22.html

近日,幾乎所有的世界級 股神都在中國的民營企業中損手,其實,睇錯市大家都會,但睇錯民企,有機會會輸到仆街,依我看來,大部分的民企從純管理的角度來說,是沒有管理的,這也解 釋到中國永遠沒有可能出現一些世界級的企業及品牌,這不單是單純是教育的問題,或是管理上商業架構上的問題。

民企都做不大,一大就出現問題,一些民企賺到了錢之後,幾個家長就開始飄飄然,以為自己順理成章成為了企業家,在打理一家Enterprise,甚至將個人與企業的命運緊緊的聯繫在一起,這也無可厚非,但更有甚者是欠缺長期商業規畫及戰略考慮,很難持久,食偉哥都唔掂。

民企中意抄,中意Copy山寨,如果覆制商業架構,山寨Business Model是能夠成功,咁比亞迪一早超越鴻海啦,郭台銘有一百萬個員工,幾十家廠,要管理整個帝國,他個人只有二十四小時,能做什麼事情呢?老板都不用睡覺啦,根本鞭長莫及。老細嘅管理心得係山寨唔到。

更多的事實是,忠誠能幹的人其實不少,只是企業欠缺眼光,一些民企表面上看起來是求才若渴,但實際上背後並不願意提供合理的待遇及激勵機制去吸引人才,管理觀念落後生硬,在員工及企業的關係上,只是一種單純的勞動力買賣。



企業做大,必須要有制度,要有流程,要靠人。要靠訓練將每個人的心態與行為完全內化,我授權比你,你就可以做,不需要SOPSOP只是一張紙,能有效的就是一個合邏輯性的流程支持,而且一旦實施,就代表一個人的投入,老板經理換了誰也是照做,那就是制度給予組織信任和共識的基礎,但是要達到這樣的境界,要看三個層次,

第一,你們了不了解人性;
第二,你們有沒有滿足人性;
第三,你們有沒有提升人性。

Steve在所有萍果人心目中都是偶像的地位,但是他對基層員工不會隨便發號司令,因為他沒有這個權力去越級管理,一般情況下,你只對你的上級負責任,其實這種一對一的管理,是最簡單直接的管理體系,但是大部分民企在規模擴大後,其內部架構亦不斷膨脹,商業架構上會出現二對一或N對一的現象。

很 多民企老板都坦言,我們企業的組織架構圖,流程是掛在墻上給客人看的,我們還是按自己的規則在辦事。這個規則讓很多人不明白,比如制造業,無論從職能還是 價值鏈的角度分析,就是業務、研發、生產、市場這幾個板塊,什麽事該誰管不該誰管,不是應該很清楚地麽?為什麽還非得要依靠潛規則才能管理呢?

民企老板仲會中意一竿子 插到底的管理方式,在中國已經見怪不怪了,並且很多民營企業家都以此沾沾自喜,「我的企業每個人每件事我都知道」。其實,從這句話就可以判斷出,這家企業 不會很大。為什麽?因為管理都是有幅度的,也是有層級的概念的。企業小的時候沒什麽問題,可是企業越大矛盾就會越突出,到最後老板越是想什麽都管,到最後 就什麽也管不了。(未完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34

民企做不大系列二 ---- 因為體質差 老占的博客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_26.html

家陣在美國市場掛牌的民企、國企,合計有百多家,除咗美國之外,倫敦的AIM (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德國証交所都有零碎的民企在那邊上。

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這一點從剛剛過去的兩會上民企代表的數量就可以得到證明。可是說起民企的管理,學術界、企業界似乎又都有一個共識:民營企業組織管理混亂,大多是在靠著老板文化或者潛規則在運行。可以看出,民營企業的組織管理是被認為最不規範的,最多水份,最呃呃騙騙,其中最受詬病的又大多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

民企大多是從小作坊、家庭式工廠慢慢做大做強的,這就註定民企的部門和崗位設置或多或少都會存在職責過大或過小的問題,這個部門的事情可能需要另外一個部門的領導來管,也有的是一個業務單元是本部門領導管不了,其他部門領導不能管,這就是組織管理中的多頭管理管理盲區並存現象。

民 企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根本的原因在於中國龐大的市場空間以及加工外貿導向的外向型經濟特點。民企大多是家族式企業,企業老板們也多是從一線打工或者做小 生意起家。這個過程是艱難的,也是充滿挑戰和樂趣的。民營企業家們大多是在他們的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幾、甚至幾十年,他們了解自己所處的行業,了解自己的員 工團隊和面臨的市場環境,其中,家族式的企業結構也是他們穩定發展的基礎,因為他們的組織架構從來就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慢慢的動態過程中自發形成的。

民企內部管理多為集權式管理,權利集中度較高。對於元老以及親戚的處理問題一直是困擾民企的大問題,不少企業因為沒有處理好這樣的問題,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有些甚至因此倒閉。

有些元老能力跟不上了,觀念落後了,親戚在公司工作是中國企業在特定時期的歷史產物。可以設想:公司如果有七姑八姨太喺度,你根本沒有辦法規范運作公司,並且,有他們在很難吸引到人才,誰願意到這樣的公司當外人?所以,對於親戚,應該建議他們逐步離開。如果他們是人才,不管到哪裡都有飯吃,如果他們不是人才,要他們在公司幹嗎?

再 者,創業的激情不容易保持長久,當初之所以有激情,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憧憬,都有一個對未來的美好向往。可是,這種憧憬會疲勞。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 現公司並沒有像當初所想的那樣,他們個人當初的理想也沒有完全實現。這種情況下,保持原來的創業激情是不可能的。另外,當初他們可能是無產階級,現在已經 有了一些資產,生活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脚上的泥也洗淨,開始享受生活了包二奶玩Hummer

要知道,享受生活是要花時間、精力的,有的時候同工作會產生矛盾的。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就需要我們的老板、老總們有一個遠大的理想,要給企業在現有的基礎上、現在的條件下描繪一幅宏偉的藍圖(可實現的),並且把這樣的一幅藍圖印在每一個員工的心裏。並且要把公司的理想同他們個人的未來聯系起來,變成他們個人的憧憬,他們個人的美好向往,這樣他們才能有Passion

但是,國人這三四十年來窮瘋了,同佢講Passion,講Vision,嘥氣啦,個人主義壓到一切,中國的民企及產品永遠都等同於:1.企業倫理及道德缺失 2. 誠信欠奉呃呃騙騙 3.社會責任淡化 4. 山寨做假再加潛規則

再窮三代人的精力,都無法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85

李劍簡單的選股道理系列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17iwz.html

作者:李劍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qnxlijian

 

簡單的選股道理(一):

           

誰在激烈競爭,誰在坐地收錢?

        

 

    賭場裡,眾多賭具提供商在競爭,少數賭場在收錢;

    證券市場上,眾多證券公司在競爭,少數交易所在收錢;

    金融系統中,眾多銀行在競爭,少數銀行卡組織在收錢;

    資本市場上,眾多金融企業在競爭,少數評級公司在收錢;

 

    公路上,眾多車運公司在競爭,少數路橋公司在收錢;

    機場裡,眾多航空公司在競爭,少數機場公司在收錢;

    港口上,眾多航運公司在競爭,少數碼頭公司在收錢;

    鐵道上,眾多煤炭公司在競爭,少數鐵路公司在收錢;

 

    發電業,眾多電廠在競爭,少數電網公司在收錢;

    廣告業,眾多廠家在競爭,少數媒體在收錢;

    旅遊業,眾多旅行社在競爭,少數天然景點公司在收錢;

    醫藥界,眾多藥廠在競爭,少數醫院和藥店在收錢;

 

    日用品超市中,眾多消費品生產公司在競爭,少數日用品超市在收錢;

    家電超市裡,眾多家電公司在競爭,少數家電超市在收錢;

    在義烏和海寧,眾多小商品廠家在競爭,少數商城在收錢;

    百貨業,眾多服裝企業在競爭,少數黃金地段的百貨公司在收錢;

 

    網絡業,眾多軟件企業在競爭,少數系統軟件公司在收錢;

    通訊市場裡,眾多手機生產商在競爭,少數移動公司在收錢;

    娛樂業,眾多製片廠在競爭,少數發行公司在收錢;

    出版業,眾多出版社在競爭,少數賣書網在收錢;……

 

    這就是壟斷與稀缺,這就是渠道和網絡;

    它有場地,它有通路,它有特許權。

    這就是二八現象,這就是無可奈何;

    理想的選股對象:過橋收費,坐地生錢。                              

 

   李劍附註:

   本文談的是一種選股思路,並非要大家完全按照這種方法去選擇股票.很多過橋收費性的行業或公司雖有壟斷性,但價格受到政府管控,或者資本性開支巨大,因此 利潤增長緩慢,不是理想的投資品種,我們要注意避開這樣的企業."萬千寵愛在一身",各方面都很優秀,才是價值投資者的追求.

 

 

簡單的選股道理(二):

         

對穩定成長性行業多一些溫情

                        

    投資要儘量選擇穩定成長性行業,理由很簡單:

    一,為了獲得穩定的回報。「富貴穩中求」比「富貴險中求」好一百倍;

    二,為了便於瞭解企業。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能夠親自用一用、嘗一嘗,可以直接接觸、近距離觀察,總比遠在天邊的朦朧感覺令人放心;

    三,為了容易給股票估值。財務穩定有一種踏實之美,安全空間也容易把握;

    四,為了血壓正常波動。這一條,地球上常看行情和自己帳戶的人都知道。

    總之,價值投資者都是穩定性、確定性、高概率性和相對保守性的愛好者。

    那麼,什麼是真正穩定成長性的行業呢?

    首先應該是:這個行業的產品和服務有穩定、廣大和逐漸增加的需求。無論宏觀經濟如何,需求都沒有劇烈地變化;無論時代有多大變遷,需求都保持恆定增長;經 濟危機、技術革命、觀念創新都對它們影響不大。它們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是基本的需求。它們的收入和利潤,只會隨著人們的消費水平和物價水平的不斷提高穩穩上 升。除了天災人禍帶來的突發性事件外,行業中不可能出現一大批企業同時陷入的週期性危機;

    其次,產品和服務本身簡單而穩定,最好是年復一年生產和提供同樣的產品和服務;沒有太多的資本性開支,沒有太多的科研投入,沒有太多的花樣翻新,甚至不必 為管理動太多的腦筋。說到這,不免感嘆:名酒、名獨家普藥、名軟飲料、名糖果、名餐館、名景點、名小日用品等等真是好東西;

    第三,產品結構和業務分佈多元而穩定。最好是能在公司報表上看到這樣的數據:「公司銷售額上10億的品種有多少多少個」。品種單一和業務單一意味著風險水平太高;除非久經考驗的傳統食品和藥品;

    第四,產業鏈完整的穩定。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或某一個環節被他人控制,從而引起成本或費用大幅上升,或者賺不到令人滿意的利潤,總是一件叫人傷心的事。比 如鐵礦石被幾家大機構操縱是鋼鐵企業永遠的痛、油價和煤價大漲是天下司機和火電企業徹骨的痛;設計和銷售環節被大牌公司所壟斷是所有加工企業抬不起頭來的 痛……

    第五,行業內部排位穩定。一旦確立了行業龍頭和行業寡頭,可能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次序和地位不變。這雖然容易引起不滿現狀的革命家憤怒,也讓喜歡乘亂襲擊的併購家無從下手,但價值投資者卻對這種狀況情有獨鍾。

    第六,由於上述五條帶來的財務指標和股價穩定:主營業務收入穩定增長、利潤穩定增長、淨資產穩定增長、售價穩定提高、股價也穩定上升,等等。

    總之,你投資之前,只要考慮價格是否便宜的問題;你投資以後,再不為諸如「世界經濟是否二次探底」、「基礎原材料價格還將暴漲」、「下次海嘯什麼時候發 生」、「某個行業又將面臨重新洗牌」、「這家公司什麼時候還要圈錢」、「某隻股票的價格為什麼暴漲暴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們有多少天心境平和、輕 鬆愉悅」等等這些問題鬧心。

 

                                              

 

簡單的選股道理(三): 

   

  磨快剃刀選擇製藥股

                         

    如果說鋼鐵、水泥和大宗商品等行業最具產品同質化、最易瞭解,那麼,製藥行業恐怕是最具差異化、最難把握的行業了。它的令人眼花繚亂的程度,不亞於百貨商店繽紛女裝給男士帶來的暈厥反應。

    不要說普通消費者和投資者,就是醫院的主任醫生,也不一定能統統瞭解所有藥品的性能和療效。讓一個投資者神農嚐百草,實在是要求太高。何況生物製藥高深莫測,有幾人能透徹瞭解?就憑這一點,你就知道研究分析製藥行業的難度了。

    讓我們看看製藥行業有多少家上市公司:一百多家。顯然,它們還不包括醫藥流通企業、醫療器械生產廠家,更不包括醫院。隊伍已經不算小了。再來看看這些上市公司生產多少種藥品吧:一千種?一萬種?哦哦,這番計算還是免了的好。

    但投資者是創造方法的人。優秀的投資者堅信:方法總比問題多。

    用什麼方法能對製藥行業化繁為簡,較快較好地找到滿意的投資對象呢?看誰總市值最小?誰市盈率、市淨率最低?誰的走勢最漂亮?哎哎,這些用電腦馬上就能解決。價值投資者不是要失業了嗎?

    不,價值投資者不是這樣處理問題。他們首先是從基本面來考慮一家藥廠、一種藥品的競爭優勢。這是他們的法寶。

    把握競爭優勢又有多種方法。對繁雜深奧的製藥行業,我們試試磨快剃刀用排除法吧。因為有人說,價值投資者都是選股苛刻的人。苛刻的人喜歡用排除法。

    首先是廠家的主打產品必須是獨家藥品或專利產品,並且最好是擁有多個。獨家生產和專利保護是製藥企業的護城河,解除了專利保護大家都能生產的抗生素之類,只能賺取微薄得利潤。這就排除了一批沒有「圍牆」的公司。很多純仿製藥的廠家可以歇菜了;

    第二是要有廠家名牌和藥品名牌、要在消費者心中建立口碑,否則沒有長期的突出優勢,不能長久賺大錢。你很少看到哪個原料藥生產廠家在做廣告吧?它們默默無聞,純粹面向企業,處在激烈地競爭中,只有少數暫時輝煌。這就排除了一大批生產原料藥、類似大宗商品型生產企業的廠家;

    第三,主打的獨家藥品或專利產品,必須是想買就買的普通藥品。因為大部分處方藥不能讓消費者隨意購買,面對的是理性的醫院(企業),而不是直接面對廣大議 價能力很弱的消費者,再加上價格老被國家監控,因而提價能力其實不強。這就排除了一批主打產品是處方藥的生產廠家。這裡必須說說生產疫苗的企業,很多投資 者看好它們。因為這些年生物製藥子行業高速增長.其實疫苗的銷售也不是直接面對消費者。廠家拼得是研發、生產技術和生產條件,有些靠得是突發性事件。並不 象生物醫藥股炒作者們想像的那樣好把握。特別是研發和生產小疫苗品種的企業(市場太小);

    第四,主打的獨家藥品或專利產品,必須是治療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緩解常見病的藥,是針對反覆發作而不能斷根的病的藥,甚至僅僅是保健性的藥。製藥企業要想成 為市場的寵兒獲取高額利潤、獲取象爆滿的餐館一晚翻好幾次檯面那樣的反覆利潤,最好是變成生產名牌快速消費品的廠家。製造高端藥、特效藥、根治藥的企業反 而利潤成長性不強;這又排除了不少生產疾病剋星的公司(寫到這,我也很為奎寧這樣治療瘧疾的特效藥生產廠家憤憤不平);

    第五,主打的獨家藥品或專利產品,必須是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藥品,而且越多越好。藥品比食品更要讓人放心,更要讓醫院和醫生開得有理有據。公費醫療市場是一塊非常誘人的大蛋糕。這又排除了一些主打藥品沒有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廠家……

    剩下的魚兒就不多了,可是個個肥美。你只要等著價格合適,就可以輕鬆地買進來。

 

                                                         

簡單的選股道理(四):

        

不妨用用「市重率」

                         

    在估值指標中,很少人用到市重率。我簡直懷疑是自己的首創。當然,我自己用的也不多。不過,有時想想,市重率還真是個好東西:它能啟發我們的思考,幫我們鎖定一些舉世無雙、稀缺無價的珍品。

   「市」當然還是市值,同市盈率、市淨率等一樣,「重」指的是一家公司的重置價值。

    有一天晚上同鄰居散步,他問我文章中的「市重率」怎麼用,有什麼意義?

    由於他是開店的老闆。我讓他先算算,在他的商店對面開一家一模一樣的店要多少錢。他很快地就算了出來:多少租金、裝修;多少貨物儲備和費用;多少人員、工資,以及重開的時間成本等等。他太熟悉自己的店和那段街道了。「現在大約一千萬」,他說。

    於是我說,如果重開一家店要一千萬成本,假設有人用二千萬來買你現在這家店,那麼用二千萬的市值除以一千萬這個重置成本,就能算出你現在這家店的市重率: 二倍。如果你現在這家店每年能淨賺一百萬,你就是以二倍的市重率和二十倍的市盈率賣給了別人。合算不合算你馬上就知道了。他聽了哈哈大笑。

    然後我又說,市重率的作用和意義不僅於此。你這樣的店包括很多簡單的餐館、服裝店很容易開起來;它們的品牌、管理和企業文化,特別是突出地市場地位和競爭優勢等等無形資產不多,因而容易重置。

   但有些特殊資產、特殊企業無法重置,或者無法複製,這種公司是不是要特別注意?比如你重開一家茅台、拉菲葡萄酒廠、LV、云南白藥、港交所、中國銀聯、通 用電氣、沙特阿美油田試試。它們在很多方面是不是很像珍稀的畫作、絕版的文物?事實上全球許多國家都有一些無法重置、無法複製,近乎無價的企業。市重率這 個指標不用精確計算,光是它的計算方式,就能引領我們走向通往神奇寶藏的道路。

                                                 

   李劍附記:謝謝朋友們的提醒,"市重率"這個詞是我說的,但比較方法完全來自"托賓Q值".聰明的是那位老外經濟學家.不過.我的這篇文章重心不在於此,在於"托賓Q值"這種估值方法對於選股的思考意義.

 

 

 

簡單的選股道理(五):

         

投資是把企業科學分類的藝術

                              

    投資是一門把企業科學分類的藝術。

    國家統計局和中國證監會把眾多企業作了周密細緻地分類。但我要告訴大家,那些分類雖然方便,但並不適合投資。他們抓住的是行業相同的經濟性質和組織結構, 是為了易於統計、容易管理而將企業分門別類。投資者的分類決不能滿足於此,必須抓住行業在市場中的競爭特點和地位、企業的經營模式、生存狀態和風險水平, 讓自己更好地選擇股票來進行分類。

    從投資出發,分類的好方法非常之多:

    從行業內部競爭激烈程度來分,可分為壟斷性行業、壟斷競爭性行業、充分競爭性行業;

    從行業波動性大小來分,可分為穩定性行業、週期性行業、高風險(極不穩定)行業;

    從行業的年輕程度和壽命來分,可分為傳統行業、新興行業;長壽型行業和短暫型行業;

    從行業產品是否有品牌、特色、技術含量來分,可分為差異化行業和同質化行業;

    從行業是否直接面向消費者來分,可分為消費品行業和生產品行業;在消費品當中,又可分為快速消費品行業、耐用消費品行業、消費服務業等等;

    從固定資產輕重來分,可分為重資產行業和輕資產行業;同樣,從財務角度,也可分為高毛利率行業和低毛利率行業;

    從對資金、技術、勞力的需求程度來分,可分為資金密集性行業、技術密集型行業、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如今,能源的問題越來越大,從對能源的依賴程度來分,又可將行業分為能源依賴型行業和非能源依賴型行業;

    從行業的進入難度和集中度來分,可分為高門檻、高集中度行業和低門檻、高度分散性行業;

    從行業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容量來分,可分為規模化、大眾化行業和個體型、夾縫型行業等等。

    行業分析有說不完的話題。因為,還是我以前說過的話:女怕嫁錯郎,錢怕投錯行;行業從來不平等,資產永遠不等價。

    在選擇股票之前,認真選擇行業,真的非常重要。

    我的關於選股的下一篇文章,就是:「在壟斷的導引下」

 

 選股三步舞曲:壟斷、提價、無限擴張                        

                        

                 第一講:在壟斷的導引下

 

    從基本面出發的選股如何入手,當然是壟斷。十多年前,我初讀曼昆和薩謬爾森的兩部大部頭的《經濟學原理》,最先被打動的是經濟學家們對行業的一種分類:壟 斷、壟斷寡頭、壟斷競爭、充分競爭。儘管當時我幼稚地認為,壟斷是穩健的基礎,一切壟斷都能取得超過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並且犯下過一些錯誤。但時至今 日,我仍然認為:壟斷是選股最佳的切入點。因為,「壟斷」一詞在投資者看來,是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的代名詞、是經濟護城河的很多表現形式。

    我非常喜歡廣東人和香港人對壟斷的一種表達:「獨門生意」。這比經濟學家文縐縐地表達通俗、形象地多。

    獨門生意,這是多麼地誘人。壟斷的極端形式,就是一種產品只有一個賣者。壟斷的溫柔一點的形式,就是一種產品只有少數幾個賣者(寡頭),壟斷的毫不講理的程度,就是「過橋收費」、提價沒商量。

    在壟斷的導引下,我的選股思路首先是從諸如「獨門生意」、「獨佔資源」、「過橋收費」等意識開始的。壟斷打開了我的第一道選股大門。

    然而經過十多年的探索、思考和實踐,竟發現在「壟斷」的導引下其實也容易出錯。因為壟斷的內容實在是太豐富,它們的差別實在是太懸殊,對壟斷的思考實在是太重要了。

    首先是很多壟斷企業價格受管制太嚴,或者資本性開支太大;而另一些壟斷企業則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一定要把壟斷好好分類,找到好的、特別是極佳的投資品種。如果把「壟斷」企業作為投資者選股的寶藏,我認為它們有「鐵礦」、「銅礦」、「銀礦」和「金礦」四個等級之分。

    壟斷的寶藏中的「鐵礦」類企業,是我們最多、最先、最直觀地接觸到的,在公 用事業領域內的「自然壟斷」。自然壟斷的通俗解釋,就是「先入為主」。誰先在居民區鋪設了自來水管,他就自然地擋住了其他競爭者的道路:再鋪設水管的成本 顯然是不合算的。沒有哪個城市哪個家庭,有兩套三套以上不同公司鋪設的自來水管。

    傳統上,全世界的公用事業大都是由政府直接投資,壟斷經營。如1.供水等市政工程項目;2.科技、教育、文化等項目;3.體育、旅遊等項目;4.衛生、社會福利等項目;5.商品住宅,特別是經濟適用住房、保障房項目;等等。

    現有的「自然壟斷」企業大都是從傳統的市政工程項目轉化而來的。包括供水、供電、供氣、供熱、有線電視、公交汽車、出租汽車、地鐵、停車場、公園、郵政、 電話等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一般而言,公用事業經營公司雖然獨家經營,把其他競爭對手擋在門外,又不受經濟週期性影響等諸多得天獨厚的優勢,號稱投資 者的傳統避風港,但眾所周知,價格和投資回報率受到政府的嚴格管制,稍一提價,便要人大代表審議,所以一般利潤成長性低。總體而言,不是投資者理想的投資 品種,它們是「穩健有餘、成長不足」的典型。千萬別忘了,它們是以社會效益為主而不是以經濟效益為主的行業.我瞭解到的最慘的是公交汽車公司,每年要開闢 新的城市公交線路購買汽車,然而每輛公交大巴會收到大量假幣,在年底時集中銷毀。錢是入不敷出。當然,人們不易注意的園林綠化工程公司、採石場、垃圾處理 場、殯儀館等「自然壟斷」企業情況要好很多。

    將來,公用事業可能更多地向民營企業開放,那時的情況可能會有些變化。比如快遞公司、網絡公司、園林綠化企業、污水處理企業等就是如此。

    壟斷寶藏中的「銅礦類」企業,情況要樂觀許多。它們是那種准公用事業產品的 經營公司,已經有「過橋收費」的獨特優勢,現金流格外充裕。它們包括高速公路、橋樑、隧道、航空公司、客運渡輪、客運長線鐵路以及港口、機場等等的運營企 業,其實還包括早期在一個城市中只有一份的日報、晚報,獨此一家的電台、電視台和固話、移動電話公司等等。理論上說,壟斷企業中越是遠離生活必需品的行業 越值得投資者注意,因為價格管制越不嚴厲。比如高速公路就是如此。很多地方政府甚至有意提價、延長收費期限。這也是中國高速公路收費水平居全球最高之一的 重要原因。機場特別是港口,坐地收錢的優勢特別明顯,收費管制也不嚴厲。在准公用事業這一塊裡,已經產生了一些收益可觀的股票。

    但這一板塊的問題仍然是資本性開支太大.以首都機場公司(香港上市)為例,2008年是北京奧運之年,飛機起降創歷史最高記錄,然而盈利竟環比下降92.45%.原因是向集團公司收購了第三航站樓和跑道,造成經營費用大幅度上升,還欠下一大堆債務.

    壟斷寶藏中的「銀礦類」企業,屬於政府創造的壟斷,是「政策壟斷」、「資源 壟斷」、「特許權壟斷」的幸運載體。比如很多央企能獨享能源、土地的開發,獨自經營許多基本生產生活大宗資料的進出口,或者國家對煙草實行專賣,對交易所 實行獨營,對金融企業從嚴審批、對珍稀、馳名的產品和傑出、寶貴的創新實行專利保護、版權保護、原產地域保護和品牌保護,賦予某些企業評級、免稅等特權, 等等。這個板塊已經脫離了公用事業的性質,是價格不受管制的壟斷。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如獨家專利藥品上,國家還會實行優質優價的政策。

    在這一板塊裡,已經是牛股成群,產生了不少利潤和市值十年漲十倍以上的股票。資源股、地產股(萬科除外,並未享受政府創造的壟斷,屬於第四類偉大的企業)、銀行及銀行卡企業、醫藥股等就是典型。

    不消說,這類壟斷企業是投資者關注、研究和投資的重點。是牛股的溫床。它們唯一的弱點是,要當心政策的改變,要注意進一步地開放,要當心保護期的期限。

    壟斷寶藏中的「金礦類」企業,是壟斷金字塔的最高層.那就是不靠政府的力 量,完全靠自己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在無數苛刻的消費者的心目中,建立起來的「消費壟斷」。它們是在市場經濟的槍林彈雨中馳騁沙場的將軍,是久經考驗 的鐵血企業.它們大利世界、大利股東,開拓創新,是真正偉大的公司。它們為消費者的服務精神、商業模式、企業管理和文化,堪稱典範。它們生產的產品和提供 服務堪稱一流。它們有口皆碑的品牌深入人心。它們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不但不受管制,反而能不斷、頻繁地提高售價而不影響自己的營業收入,甚至出現越提價越有 人買的良性效應。與第三類壟斷相比,它們的壟斷沒有期限,只要它們能一如既往地卓越運營。

    這是投資者心目中最為理想的壟斷:當今最偉大的投資家巴菲特先生的兒媳說他「一生追求消費壟斷型企業」。可見這種企業的份量之重。喜詩糖果、耐克、吉列、 麥當勞、美國運通、LV等就是這樣的典型。它們是我們投資者研究和投資的最佳著眼點。是最值得把時間和氣力花費的地方。稍微有點遺憾的是,它們的數量沒有 第三類壟斷企業的多,衡量的尺度也不容易把握,選擇的難度更要高得多。

    講到這裡,我們的選股三步舞曲已然跳到了第二步的一半。然而,提價或自主定價權問題,並不是想像的那樣簡單,必須作更深入地探討。

    詳情請見我的這一系列文章的第二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03

思捷系列- 起始篇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12866

首先係利益申報,只係買左幾千蚊call option, 因為PE 太高, 成廿倍,我個人對高PE既股票好有戒心,唔敢去咁盡。由於option有時間值, 升左就會放,如果升左未必會等業績。 

 

我留意佢既原因係: 

 

  1. 德國係佢既最大單一市場,德國既經濟數據靚到爆
  2. 歐元回升,Jul 05 - Dec 05 既 Euro weighted avg rate = 1.205, 而 Jul 05 - Jun 06 既full year Euro weighted avg rate = 1.217, increase 1%, 即係Euro exchange rate 對業績既影響(compared with 1H) 會介乎2% to 5% 之間,而且市場憧憬美國加完息後美元會散哂,歐元前景更樂觀
  3. 世界盃為德國既思捷鋪帶來大量人流
  4.  
  1. 恆指改制後,佢既比重會由1.43%,加到1.53%,2.29%,最終到3.14%
都係個句: 依d 唔係投資建議,衰左唔好賴我。

思捷其實唔算係零售股,係批發股。佢up to 31 Dec 個half year (HY) 既數據如下: (HK$k) {interim report p.35} 

                       Wholesales   Retail    Others     Total

Sales               6,880     4,849        96       11,825

EBIT                    2,008          592        (85)       2,515

Margin %               29%         12%                     21%

 

最大既市場係德國,但德國既sales area 就佔佢total sales area 既46% {I.R. P.19}, turnover 計佔47.7% {I.R. P.12}, 都佔佢好重。而歐洲就佔個turnover 既84.5%.

 

德國經濟呆左好耐,05年GDP growth 只有1.1%,但近排d 經濟數據好靚,新總理上台後,當地人估今年既growth 係1.7% to 2% ,近排更講緊有通脹壓力。{http://hk.biz.yahoo.com/060304/243/1lr8o.html}

 

思捷唔做生產,只做少少零售,主業係設計及批發。即係大部份既 cost 係低成本國家,相信分佈係東歐、中國及東南亞。我唔知依d 國家既生產成本加左幾多,但在全球化之下,廠商既bargaining power 唔高,主要市場經濟復甦,對selling price 和sales volume 都有正面影響。從香港零售股既經驗,我們知道在經濟復甦初期,零售商sales 開始上升,由於operating cost 仍然壓得很低,所以profit 急升。但後來租金升得比sales 快,蠶食盈利。但我們可看到批發商在整個upward cycle 中,可以玩耐好多,依個係佢地既行業特性。 

 

從上表可見,思捷有80% EBIT 來自批發,如果純利既ratio 差唔多,即係話增長仍陸續有來。

香港近排講GST, 但整個亞洲只佔total turnover 既9.6%, GST 對佢既影響, 可能只有1-2%, 好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37

思捷系列- 歐元篇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12869

思捷係隻Euro stock,係人都知。但其實歐元升跌對佢有幾大影響呢?

首先要明白exchange difference 有兩種第一種係translation difference 好似HSBC 咁, 佢係歐洲有獨立既operations,而個道既operations買賣都係用當地貨幣(Euro),亦係用歐元埋數, 埋完數之後交比香港做consol (綜合賬),以盤Euro  x 有關年度既weighted avg rate. 所以weighted avg rate 5%港元計profit 就升5%HSBC 30% profit 來自Europe 所以業績受Euro 影響好細。

第二種係硬食既exchange difference 會導致increase in margin and decrease in margin 就好似以前既思捷咁。佢唔做生產,全部貨搵人做,有d地方bill Euro invoice 只會有translation exchange diff d bill USD/HKD/RMB 等美元系貨幣,因為思捷既總部在香港,數以港元出,如果d cost HKD 賣比Europe d 子公司,再以Euro bill d 歐洲客。思捷既profit margin around 20%Euro 10%, margin 就變左30%,即係profit 增加50%,依個係以前思捷profit 長升長有既其中一個原因,亦係佢上次增長咁少既原因,因為Euro weighted avg exchange rate  比去年同期跌左4.3%,即係所有美元cost operationsmargin冇左4.3%or around 20% of profit.

思捷有84%profit 來自歐洲,重點就係佢究竟有多少cost 係美元系貨幣?搵唔到by natural currency cost analysis,但係搵到年報中唔同geographic segment elimination,即係話亞洲賣比歐洲果數要eliminate,我估個數可能會近似美元cost proportion04/05 年報p.83看出大概係total cost25%or 20% of Euro regions cost. 由於中間有好多assumption,個數一定唔準得去邊,我估係15% - 30%. 就係依15% - 30% net exposure 如果冇做到hedging 既話,好significant 咁影響緊#330 margin. 就是這樣,歐元升時轉乘風破浪,歐元跌時倒蝕匯水。

究竟佢Hedge 左幾多呢?思捷肯定有做hedging, 但睇黎唔係hedge full exposure, 05 1H Euro closing rate 比六個月前跌左2%, Euro A/R over $2000m, d forward 就只賺了$133k, coverage 應該好細tim. 上半年Euro跌,思捷由要自己倒蝕匯水,下半年佢話d Asia supplier 會改用Euro 報價,如果係真既話,只有幾個translation difference,好風平浪靜,但都會好個上半年。而且下半年歐元急升,佢會唔會粒聲唔出改番用美元報價呢?絕對有依個可能,而且機會仲唔細tim, 供應商亦歡迎,因為方便好多。如果係既話,乘風破浪既日子又來了。

年結後,Euro 成個勢唔同同哂,而家美元加完息,歐元就剛剛開始加。理論上歐元升既機會幾高。如果配合一個醒既管理層(我絕對覺得思捷係),改番用美元報價,減少forward hedging,增加option hedging,絕對可以食哂個浪。更加重要既係,Euro 升,佢就有借口炒上去,個市剛剛突破,肯定未升完,只要有藉口,凡事可亂炒,依個係牛三寫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