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筆值一哂:福有攸龜

1 : GS(14)@2016-09-13 00:17:34

報載近日有不少善男信女,透過宗教團體代行放生,其中更有將屬於淡水物種的巴西龜「放生」到大海。其時有識者已然立即搶救,但大多且被海浪沖走。河水不犯井水,河水更難容海水,巴西龜又不是基圍蝦,豈能鹹淡逢源,終究劫數難逃。另亦有人將大量海產倒進水質很差的市區碼頭,而當其主持被質疑所為,且稱如果動物死掉或者上釣,可及早投胎轉世云云,我想最應「被放生」脫苦海的該是這些惑眾的主事人。事實上,有動物權益機構表示,過去曾收到多宗放生的投訴,涉及物種包括不同的龜類、鴿子、雀、青蛙、田雞、豬仔魚、沙巴龍躉,以至草蜢、蟋蟀……種類多不勝數,傷害且廣。根據以往報告,以一般雀鳥為例,其放生的死亡率高達75%,同時每放生一隻雀,其實就另有十隻雀在極擠迫的運送情況中死亡。每年因放生而往生,或根本就是被殺生的雀鳥數以十萬隻,所謂生靈塗炭就是如此。至於有人認為,若將巴西龜放生到淡水流域不就可以,機構且指,這只會對原生態造成更大災難。



其實塵歸塵,土歸土;海歸海,河歸河,稍具生物常識的都會知道,自然環境若出現大量外來物種,極可能會破壞原有的生態平衡。善信若將巴西龜投入大海,他造的孽,最多只是要了牠們的命,但將這些外來龜放入本地河流水塘,將會危及其他原居物種,亦即無量眾生。佛家講求因果,請問如斯惡果又應由誰來承擔?所以放生積福,倒頭來只是殺生造孽。記得填詞人林夕先生,亦曾寫過一文關於「放生」,其中大意是家中見到小動物、小昆蟲,生怕自己錯手,傷及其命,所以會盡力將牠驅出屋外,重回應有歸宿,方為放生。這亦教我想起有認識山友,每見蚯蚓在山徑中極慢蠕動,生怕隨時給沒留意,或不在意的人踩成稀巴爛,他都會小心翼翼將其拾起並安放徑旁草叢,此亦是功德。這種放生,何時何地隨遇可行,無需擇日,不講陣仗,敬謝主持。一切率性,亦不求為己積福,只是一份對生命尊重,且讓自己同享安樂而已。至於將放生視為功德手段、積福前題,根本就是機心作崇,為善而善,偽也。



總而言之,直接從商販或假手宗教「慈善」團體購入大量不同的物種「放生」,往往並非救了生命,積了功德。其實不過就是送上生意,藉以為己買下福份,賺取心安,惟卻不見理得。若真有愛護生命之心,倒不如少買一點皮製用品,當然篤信佛教,積極弘揚佛法,更身居佛教組織要職,卻經常身穿名貴皮毛,名牌皮包永不離手的貴氣女星自是例外。再者,可以多加關顧慘遭遺棄的動物,甚至身體力行做動物義工,而不是既知仍樂購被繁殖的寵物。最後也是效果最顯著的善舉,莫過於多食點菜、食少啖肉。誠如吾友Green Monday創辦人楊大偉常言:「茹素就是最好的放生。」對,今天又是Green Monday,還望各位善長慷慨放生,福有攸歸。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2/197676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720

筆值一哂:發揚光大

1 : GS(14)@2016-10-17 08:07:50

新一屆立會方始復會已是一片亂局,幾無所益,除了一位。有「金融才女」獲頒「傑青」後,大言侃談如何年青上車,極速供斷的獨門成功方程式,難免惹來拜金非議,網民群起而攻,若不是立會轉移視線,只怕窮追未捨。利申:我四十歲後方首次置業,至今仍在續供,而過去十年亦不曾升過職,可知我在在不是成功人士,更枉論傑青。猶幸,我識得(唔係見過囉)唔少傑青,皆在不同範疇出類拔萃,惟共同處就是少談成功,多講服務社會,其中表表者有他。若論香港社企發展,怎少得仍身居公屋的吾友魏華星,經其主事的社會創投基金,孕育而生的社企都有聲有色,而近期鎂光聚焦自是連政務司司長戲言勾結,也爭着「認投」其推出項目的LightBe,一間打着經營「社會地產」旗幟的社企「要有光」。「要有光」致力為基層家庭提供短期可負擔居所,早於2013年已推出「光房」計劃,旨在招攬有心的私人物業業主以低於市價出租單位,再由「要有光」承包並以相同模式轉租予有需要的單親家庭。始創階段起步為艱,首年只能為三個家庭提供居所,至今卻已在港九新界推出40多個「光房」單位,當中包括唐樓、單棟樓、屋苑及村屋等,面積均約300餘呎,累計服務130多個家庭。今年更發揚「光」大,將「光房」推展至「光屋」,甚至於「光廈」,而此亦為該社企首個活化閒置大樓翻新再出租的新猷。事緣「要有光」的另位創辦人余偉業先生,年前無意從社福渠道悉知有一位於深井、前九龍紗廠的閒置眷屬宿舍遂生「非份」之想。該產業因原業主於1997年沒續地契,故被政府依例收回,而城規會在2011年前已改劃為住宅用地,但限制重建後只准樓高三層,徒增發展難度。惟「要有光」迎難向城規會申請改變土地用途,最終獲政府批准租用六年,去年動工翻新,今夏已有居民入住,而相關工程亦會陸續完成。原本殘破不堪的舊式大廈,搖身成為解決基層市民住屋所需的「光屋」,怎說都是超額完成。現提供的45個單位,全採用開放式設計,每一單位均設露台,且連電熱水爐、冷氣機、抽氣扇、電磁爐等設施亦一應俱全,卻都是在「限米煮限飯」,甚或難為巧婦的情況下完工,實有賴各界的鼎力襄助。而申請入住須為三人或以上的基層家庭,並要經社工轉介。「光屋」不設固定租金,亦如既往毋需參考市價,項目負責人自會與申請者會面再作評估,按其負擔能力去釐定租金,一般大約由3,000元至5,000元不等。至於租約期限亦與「光房」看齊,一般為一年,租戶可每年申請續約,最多可租住三年,期滿後住戶須騰出單位,好讓其他更有需要的家庭受惠。租客在得到住屋保障的基礎上,最大的責任除繳租外,就是盡力展開新生活,在最多三年的租約期限內為己創造條件,以滿足下一階段的住屋需求。這正正就是「光房」的背後精神,非但讓弱勢家庭有地容身,更重要的是得到喘息機會,然後籍社企及社會人士的關心及協助,培養租客的責任感及建立正向生活模式。為達目標,「要有光」的團隊每個月都會家訪,跟進每個家庭的狀況,並制訂適合他們的發展方案。三年期內「要有光」會敦促他們為遷出訂下計劃,自行外出物色新居所,並計算日後所用的生活開支,未雨綢繆為將來作更好規劃,助人自助。說到底,房屋其實不過是工具,有人只視其為炫耀成就的標竿,卻另亦有志者以此為他人謀福,哪個方是「傑出」,你話呢?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7/198029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86

筆值一哂:閉眼識人

1 : GS(14)@2016-10-24 06:10:02

每個人的成功定義不盡一樣,所以有人視卅歲前完成置業,兩年內供斷層樓為非凡成就;亦有以造福他人為畢生大業。前者價值觀見仁見智,後者或且陳義太高,教人敬而生畏。其實成功也不過是人生不同階段的檢視點,譬如說: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投身社會其中必經洗禮,怕就是爭取應聘過程中的成功面試機會,而一份履歷表亮麗與否,似又早決勝負。話說最近網絡上有熱傳短片,其實是台灣一間人力銀行,亦即人力資源顧問公司推出的形象廣告。其題為《Be A Giver--不怎麼樣的25歲,誰沒有過?》,鋪陳如是:首先請來好幾家企業的老闆和人資主管,每人分別審核3份被遮蓋名字的履歷表。這些匿名履歷不約而同的就是「求職者」既年輕,且沒甚經歷或學歷普通。盲測結果不出意料,異口同聲:「我不會用他」、「我覺得HR是過不去的」、「這實在不是一份很好的履歷」、「學歷沒有競爭力」、「最大的弱點就是沒有經驗」等等,或直言「以這個學歷和經歷,第一瞬間基本上我就會刷掉」、「這樣的人,都不喜歡」。然後履歷的名字揭盅,首兩份履歷分別是蜚聲國際的名導演李安和曾贏得世界大賽殊榮的寶島麵包大師吳寶春,第三份則是面試人員自己認識的年輕人,包括其子女。諸君當時的錯愕可想,再而紛表收回負面評價,並坦承或許個人要求標籤太多,要求嚴苛,因此願意重新思考履歷評核和人才篩選的方法,未來更會開放一點,給予年輕人更多機會云云。廣告隨亦打出「沒有了偏見,留給他們(年輕人)就是無限」的訊息,餘音猶在。影片甫出,難免惹來爭議。雖有不少職人感懷,分享轉發並銘謝當初予以面試,願給「年輕時自己」一個機會的貴人;同時也有人質疑此中「以偏概全」的謬誤和膚淺,畢竟李大導和吳大師是「例外」,亦不見他們就能勝任其他工種,人資考核仍要權衡效益。事實上,我亦身為企管人,又怎不知其中道理。公司若有一定規模,同一招聘崗位收到的求職信數可百計,而面試安排且有成本考慮,所以要不盡按履歷篩選,人人有份(面試),誠非易事。單憑一份普通的履歷要脫穎,已然難得,更何況是非一般的求職者,說的是身有殘障人士。近日亦有非牟利機構發表調查報告,提及受訪僱主有否計劃於未來3年內聘請殘障人士,僅17%受訪僱主表示「會」,其他55%明確表示「不考慮」,餘下27%表示「不肯定」。至於「不考慮」或「不肯定」的主要原因在於,僱主認為「公司環境局限(又是土地問題)」(60%)、「工作性質不適合(未請已定論不適合?)」(46%)。其實「偏見」又何止是年輕人獨享專利,殘障人士遭遇的只有更甚。剛巧又是傑青吾友魏華星,他早前亦曾參與拍攝一段社會實驗短片,片中嘗試不用眼睛、只用耳朵細心「聆聽」一場「不見面的面試」,並且發現一些平常察覺不到的(殘障)應徵者長處,現實中,卻不知有多少僱主願以身試法,閉眼識人。除此以外,我還有認識的年輕人……容我重申是有心的年輕人,基於殘障人士欠缺「面試」機會,更枉論經驗,因而鍥而不捨,四處奔波爭取各大公司,縱不聘用,起碼提供模擬面試安排,好讓殘障求職者可從中學習,加強信心,再而增加往後真面試時有更佳表現,爭取錄取機會。說到底,不濟的或非青年;有缺的亦不一定是殘障,也許只是一個不尚平權、不重公義、不近人情的社會。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4/198101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388

筆值一哂:票債自償

1 : GS(14)@2016-11-16 05:08:39

上星期全球的新聞頭條莫不是繼今年英國「意外」脫歐後,世界又出現了另一黑天鵝,而且是一隻狂妄自大、口不擇言、偏激粗鄙的黑天鵝。滿地眼鏡碎堆中,始終還是有人看得清楚,當然可不是事後馬後炮那類貨色。吾友是享負盛名(自非「燈神」)的財經界人士,近年對於股市和樓市走勢每有獨到和準確預測,且曾惹來資深地產投資者叫陣挑機,雖未成事,不然又增戰績,亦足證其「一鳴」驚人的能耐。美國總統大選戰情如火如荼期間,傳媒民意調查大多顯示希拉莉的支持度領先,他卻獨排眾議,多番強調民調萬不可信,而特朗普的勝算,實遠較希拉莉為高!塵埃落定後,大家仍未定過神來,吾友已忙着解畫妙算,而這次大選的民調偏差,實在是一堂很好的心理學課。他試舉例如有一調查問題︰你是否一個「衰格」的人?若其時調查員是當面向受訪者提問,相信絕大大大部份人的答案,都會對調查員斷然說「不」;但假設換了一個私下獨處作答的場境,估計會有不少人撫心自問,並兩三確定是不記名後,悄悄剔「是」亦不為過。同理,因應主流媒體的普遍……或普世價值觀,選擇希拉莉的人該是「理性、有經驗」,而選擇特朗普自不然就是認同其「衰格、偏激、臭口」。因此在調查員的面前,公然撐特朗普,幾近承認自身也一個衰格的人,試問閣下又有否具備特朗普的那份所謂率真,該說是厚顏。即使打從心底選擇他的人,大概都會模棱兩可地表示未作決定,繼續搖擺。事實上,當美國人仍得表態自己尚站在道德高地,口裏自會虛偽地爭說討厭這位總統參選人,但一個人躲在投票站的時候,誠實的身體最終或會圈上他的名字。吾友總結就是:世界上喜歡「衰格」的人,數量遠比我們想像中要多很多。而我的註腳是:自甘「衰格」的人,數量同樣遠超所想。或者「理性」一點的說法是,世上「非理性」的選民何其多。又記起以前翻過一本書,書名依稀是《理性選民……》甚麼的,書中對於選民能否理智地投票有很大保留。可不要以為這書是那位國內學者大肆鞭撻民主制度的鉅著,然是一美國經濟學教授根據該國大量競選數據的研究所得。至於選民的非理性,卻有其理性基礎。話說一般選民在日常生活中,由最簡單的購物到最基本的求職,基於直接影響個人利益,自要經過慎重考慮方作決定。另一方面,部份選民對於選舉的作用且存疑,尤其因為之前所投的候選人縱然當選,甚或連任也未能帶來「改變」局面,因而以票作為洩憤或教訓手段。再者亦有認為自己一票對整體投票結果的作用其微(投票和沒投票的思維,其實如出一轍),所以不妨任性一點,況且尚有很多其他人可作抵銷,情形就如不少公投「脫歐」的有識之士,由始至終都不曾想過「妄」想竟成真。雖則對一個人而言的低成本「任性」,但若集結整個社會的非理性力量,積少成多,集腋成「球」,在關鍵時刻,特別是勢均力敵的狀態,自成威力驚人的「元氣彈」,最終摧漽的卻是大部份人的利益,票債非但自償,更且成功「攬炒」,損己害人。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4/198329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618

筆值一哂:粉筆登場

1 : GS(14)@2016-11-30 23:54:28

網上觀看了日本一壽司連鎖店的廣告,該店過往廣告每以創意出位,甚或騎呢橋段見稱,這次卻一反風格,賣的是溫情,賺的是熱淚。然明知是杜撰故事,心亦戚然,皆因最近也剛巧參與了相關「病症」基金的活動,感同身受。該基金以一位備受尊崇的中大前校長命名,其成立宗旨主要就是為一頑疾病患者、家屬及照顧者提供協助。而校長身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雖發明了對整個世界資訊發展影響至深的偉大項目,惜同卻患上在醫學治療上仍未能取得突破、也沒任何根治藥物的可怕疾病——「腦退化症」,又名「失智症」,或過往慣稱的「老人癡呆症」。



腦退化症的成因,基本上是由於患者大腦出現澱粉斑塊和神經纖維結,導致大腦萎縮,首先認知和記憶能力會減退……正因早期症狀與正常老化情況相似,以致許多人混淆病情,並耽誤診治。及後腦部其他功能亦會逐漸遞減,身體機能也隨之退化,最終連語言及身體控制能力也會喪失。無論是精神上或肉體上,患者猶似離身邊的人越走越遠,彷彿慢慢消散於人世。曾經有患者身邊的人這麽形容過:腦退化症或許沒將病人帶走,卻只是把他領到越來越遠的地方,直至一天完全失去蹤影。事實上,今天校長的身影已然開始模糊,難得機會,可為其名下的「高錕慈善基金」盡點綿力,自是義不容辭。2009年校長獲頒科研領域最高榮譽,但其時已患惡疾的光纖之父幾已忘了,這曾教他廢寢忘餐的研究成果,卻仍記有位始終在他身邊不離不棄的夫人,高黃美芸女士,世上或只有鶼鰈之情能超越科學。校長獲獎翌年,夫人成立基金旨為其他患者及家人伸出援手之餘,並透過與本港大學、非牟利慈善團體和政府機構合作,善用資源以提高護理水平,更且肩負教育市民對腦退化症認識的工作。現時本港65歲或以上的長者,約有10%確診患有腦退化症,而每年新增個案多達18,000宗。惟如上述,初期退化病癥與正常老化相似,再者公眾對此病的認知不足,準確的患者數字應該更大,可見加強教育及推廣的重要性。



為此有機構發起活動,既為「高錕慈善基金」籌款,並同時喚起市民關注,及向患者表達心意。60位社會各界人士,當然包括校長夫人應邀以特製的粉筆顏料,塗鴉在一件可重複使用的tee畫布上,帶出是次以《I remember》為繪題的活動訊息:縱然軀體崩潰老去,卻總有些珍貴的事物,並非存於身內,而是藏於靈魂深處。患者即使幾已忘卻所有,但又總有某段生命經歷;又或某幅畫面;當然更多的是某一個人永誌不忘……而機構已於上星期在一大型商場開設時限店pop-up store,並設專頁以廣宣傳。每達一百按讚人次,機構便會送出一件tee給「高錕慈善基金」,以予患者及其家人鼓勵與支持!而下月聖誕期間,限定店將作公開發售,每出售衣服乙件也會捐出港幣10元予基金。記起不曾為光纖申請專利創富的校長曾說:「我沒後悔,也沒怨言,如果事事以金錢為重,我告訴你,今天一定不會有光纖技術成果。」相對校長的無私,我們所做的其實微不足道,所以謹此懇請各位踴躍支持活動和「高錕慈善基金」。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30/198494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611

筆值一哂:無教有類

1 : GS(14)@2016-12-07 07:56:26

話說香江有一過百年歷史名校的學生會。按章則,學生會部份代表由全校同學投票選出;而另一部份就由該校不同科目的老師,透過不均衡參與,偽民主協商程序投票推舉而產生,最後選出70位同學代表組成的學生會。其中不乏老師寵愛的好學生,事事以校方利益為先,充其量就是嘴巴裝硬,到真正要投票具影響校政的議決時,自會見風使舵乖乖的跟隨大隊。至於另些較受同學鍾愛的,每有據理力爭,即使頂撞老師,甚至校長也在所不計。事實上,捍衛同學權益的同時,難免會衝擊校方的管理工作,又或不過就是冒犯和挑戰學校權威。當然,始終還有小撮的激進學生,經常開口閉嘴嚷着要自決,不受學校規管,甚或學生會可要鬧獨立!而新一屆學生會甫開始已是一片混亂,首次會議需互選主席,不作他想,當由深得校方信任,唯唯是諾,只懂訓示其他同學「坐低」的代表獲選。就算會章列明,學生會主席不能同時就讀兩間學校,擁有雙重學籍,惟老師與校方皆隻眼開、隻眼閉,非但縱容其身不正的違規者就任要職,更且頤指氣使他對其他學生的代表資格蓄意侵犯。事關代表宣誓就職,除照本宣讀效忠學校、服務同學外,原來更要表達「真誠、莊嚴、準確和完整」的弦外之音,只差沒附帶必須歌頌學校「偉大、光明、正確」之情。如此無中生有的要求,那些叛逆學生又豈會輕易就範,因此有宣誓時反藉機要求減少功課;有的爭取撤消考試;有的甚至當場撕爛教科書;還有一些以濃重口音出言不遜……當下主席乘虛趁勢叫聽幾位代表的宣誓,並喝令他們回家反思,往後再作安排。事實上,當眾粗言穢語的同學亦心中有數,其所為會遭非議及責難,然會章同有列明,只要獲得全會三分之二代表同意,當可秉公辦理,依法褫奪其代表資格!惜校長另有圖謀,急於踢走這批滋事份子以昭己功,所以他並沒尋求與同學代表、老師、又或校董會商討解決校內問題,而是直接要求教育局強行介入,粗暴干預校政!正所謂得勢不饒人,校長且另委託訓導主任重任,逐一剷除眼中釘,美其名為維護校譽,並重拾學生會秩序,實情不過就是要一網打盡。其實一間學校首重有良好的辦學理念,師生之間互相尊重,而一間好學校亦應注重培養學生,有教無類,且令他發揮所長。偶有搗蛋,卻非甚麼十惡不赦的壞學生,豈能一味打罵壓迫,應該循循善誘,並好好尋根問底,查找不足!若是壞學校卻只惦表面風光,校方高層每每忙着爭名逐利,排除異己!倘遇不同聲音就不擇手段全面撲殺,務求除之而後快,作風猶似黑社會多於學校!同時令人費解的是,尚有一批怪獸家長力撐校方和教育局,更揚言應將學生繩之於法以作教訓。即使有人真的違反學生會規章,不就該按既有規程處理和善後嗎?處心懲罰一個不守規矩的學生,幾要傾巢而出,未免小題大做,若說不是別有用心,我是儍的嗎?最可恨這間昔日有口皆譽的百年名校,今已淪為同學避之則吉的Band3學店,實有賴校長老師們過去四年的好事多為,造就禮崩樂壞,慘不忍睹的教學環境。當然校董會和教育局也是責無旁貸,任由其人胡作非為,不過這又何嘗不是更上位者「以身作則」的結果。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7/198570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581

筆值一哂:捨不得離

1 : GS(14)@2016-12-21 23:40:32

未知是否年近歲晚的原因,不少朋友都在社交平台上載一本書的封面,然後信誓旦旦要奉行書中主張,毅然割愛所好並轉贈知音,有的是書籍、CD、衣飾,甚至是珍藏的模型玩具及廚具!蠻有新年新生的氣象。而如此啟迪心靈,直教一眾坐言起行的神書,其實就是日本原版的《斷、捨、離》的中譯本。此書好幾年前已然風行日本,並掀起全國一片熱潮,作者山下英子的頭銜且是一位雜物管理諮詢師,著書立說外,工作就是在日本各地巡迴演說,宣揚其「減少物欲,放下執着」的雜物管理學,或該說一種簡約的生活態度。所謂「斷、捨、離」就是透過簡化或整理看似所需,其實不過就是沒必要的物欲所求,去重新體驗簡樸生活之美,再而領悟其中的心靈自由。而整理房間,整理物品,最終亦就是面對自己,整理自己。將多餘的捨棄,惟留下真正必要的,這過程中的取捨和自省,且讓我們體會到最難「捨」的不過是當刻剎那,正如購買太多每是霎時衝動以滿足己欲。事實上,人的欲求未得滿足或會不快樂,縱然滿足(甚或未曾滿足)卻又會衍生新的欲求,渴望擁有的東西只會越來越多,無盡無止,「不滿足」幾是人生常態。時近聖誕,我更是有感而發,事關眼見很多人忙着準備「豐富」節目以度佳節,甚麼聖誕大餐、各式派對、又或為着聖誕禮物而奔波張羅。可能真的年紀大了,予我而言,聖誕就是難得的幾天假期,當然若另「攞假」,已是整整十天的長假,足以教人興奮跨年,可不需要再多的節目贈興。況且這本來的宗教節日,早已失陷在商業化社會、被消費騎劫得面目全非。幾天後的平安夜,也只有從商家的豐厚進賬,袋袋「平安」方能體現。現代人一方面喊着要環保,要綠色,另邊廂卻又甘被消費洗腦,大小節慶都成了借題發揮,以至憑空想像(「光棍節」尤甚)的商機,最終都淪為消費、浪費、增廢作結。容我再次藉機痛申:我司每年總收到大批的聖誕禮籃,除那支適用於「煮」冬日特飲的廉價紅酒有人(其實是我)樂取外,其他的洋式雜貨根本乏人問津,最後始終逃不過堆填命運。至於巧立名目,物非所值的聖誕大餐,又是廚餘堆填的必然之選,除非閣下享用的是麥兜那隻可以食足一年的火雞。然而我最抗拒的,由始至終都是派對中「交換『廢』物」這活動。說到底,絕大部份人、在絕大部份時間收到的都是食之無味,棄亦不妨的無用之物。難為送禮者有時候還得花點心思在「限價」內完成任務,又或者要花點時間將家裏看起來仍簇新的無用物,多是去年交換所得,略為包裝就送其出門,並祝下個宿主好運。而此「送」又不同彼「捨」,前者是逼不得已,隨機亂換的差事,後者卻是捨之有道的美事,因為獲贈者多有同好。行文至此暫且打住,因我要趕去接收友人的一批「捨」書,當中自有那本《斷、捨、離》。現實生活,我們未必能遠離物欲,甚至禁欲,然佳節當前,或許就是最好的時間去學習放下對「擁有」和「滿足」的執着。在此謹祝各位「剩」誕快樂,普天同「棄」。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1/19872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622

筆值一哂:旅客自理

1 : GS(14)@2016-12-28 08:10:49

「天氣不似預期,但要走總要飛……」歌詞如是,現實中卻是欲飛不能。聖誕期間,北海道遭遇50年來最大雪暴,札幌新千歲機場積雪逾米,航空交通全然癱瘓,起碼有過萬名旅客滯留機場,其中自不乏香港旅客。事實上,其時我亦身在日本其他地方,若計旅途中聽到的廣東話加普通話,幾及日語,可想大中華區子民如何哈日。而是次行程能倖免於難,大概也就是既為訪日常客,當知該國天氣狀況。隆冬之際,造訪北國,包括歐洲地區總該另有心理預備,事關嚴寒惡劣天氣原因導致交通大亂時有,當地居民生活且已大受影響,更何況是外來旅客又或放洋學子。猶記5年前聖誕前夕,英國亦遭大風雪吹襲,倫敦尤甚,希斯路機場首當其衝,所有航班延誤,機場同陷混亂。當時也有大批香港留英學生,名副其實滯「留」英機場,無法如期回港與家人(少不了的高官)團聚。學生不斷上載照片與錄影,呼天搶地哭訴慘況,而身在香港的父母,眼見寶貝子女「歷劫」,自然心如刀割,然後群起狠批航空公司麻木不仁,而政府更是反應遲緩,見死?不救。



群情之下,當時任保安局副局長的黎棟國在倫敦機場根本還未恢復正常升降之際,竟毅然宣佈港府不排除派出包機接載滯留學生。事情至此,輿論亦由對學生苦況的同情,轉而為對他們「自理」能力的質疑,還有就是家長們亦只管遷怒政府和航空公司,卻無視現實情況,而官員為求息事寧人,同樣不分輕重。天災在前,人家可是整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深陷水深火熱,我們惦着的若是自身安危還說得過去,很多時候不過就是因為個人方便或一些身外事而「發爛渣」。再者,旅客既是作客,應否多加體恤主人家的難處,這不過是人民文明質素的表現,且不說先鼓噪,後與警察動粗的強國風範。正如日本人身在外地若遇到問題,非但不會發難,還總會認為是自己徒添他人不便而感歉意。又想起,本港傳媒大台的攝製隊伍,前陣子遠赴海外災區採訪,自備物資竟然不足,反還要災民送贈飯糰接濟,那場簡直就是賺人熱淚的真人好秀。



或者歸根究柢香港實在是福地,雖偶有天災,甚或造成人命傷亡,然港人的防災、危機,以致自救意識皆異常薄弱,彷彿從沒想過自身安全會備受外在因素威脅。而一旦面對自然災害,措手不及之餘,更多的是忙不着將無力感轉嫁別人,畢竟天災難怨,人禍可尤,與其自己「硬食」悉數承受,倒不如分甘同味。然諉過及人始終是事發之後,事發前若能早有準備,關係的可是人命。未知又有否人記得20年前的一場慘劇,當年年末造成41人死,80傷的「世紀火災」嘉利大廈大火,事後由下屆特首參選人胡國興法官撰寫的調查報告就指出,大多住客,在火警初期對一切徵兆未有警覺,例如看到電梯槽冒煙卻仍沒想到要逃生。大廈亦從無進行火警演習,結果住客因不熟悉環境而要退回辦公室,最終被煙火吞噬。



時至今日,我司位處的商業大樓總會不定期有火警演習,物業管理公司自亦會預先通告,一旦火警鐘響,大樓各單位的所在人員理應按既定路線和安排疏散,當然是不會搭乘電梯而是走樓梯。根據這廿年的觀察所得,每次認真「走火警」的人少之又少,最終在地面「安全地方」聚集,好整以暇談笑風生的只有寥寥無幾,其中更多是老外。港人處變大驚,「闊佬懶理」同「睬你都儍」的能耐大概就是這樣煉成的。而危機感不足更可見諸以身犯險的膽識,風球高掛時惟只關心力場和假期的角力,甚或以近距觀浪為樂;明知天氣驟降,山路霜結,還一窩蜂湧往賞冰,險象任生,還要振振有詞「條命自己嘅」,人若既有這份干卿底事的底氣,今日縱遇風雪亦該處之泰然,又何需他人多此一舉施援,說到底,還不是「自私自利」的心作祟。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8/198787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287

筆值一哂:禮多人怪

1 : GS(14)@2017-01-05 08:06:15

新年伊始,謹祝各位事事順景、身體健康、平安快樂……下省一堆emoji和一些毫沒美感、品味幾同區議會虛耗公帑所造地標的粗糙配圖。自問上述祝福蠻有誠意,起碼每個字都是我親手按鍵輸入,總比那些猶如廉價賀卡,隨收即轉的祝福訊息強。WhatsApp的功能不斷提升,我只盼一天可有類似過濾垃圾郵件的選項,也就是將循環再用的賀訊自動摒除,換言之,往後都不會收到同一款訊息,不然雞年新春或仍會收到「猴年」的舊歲賀訊,而我收過,我真係喺上周末收到恭祝2016新年進步的心意。由聖誕節到除夕元旦再到農曆年,期間每日平均備受數以百計的節日賀訊轟炸,總計逾千已成常態。事實上,早有調查顯示,WhatsApp用家一般每日會發五十多條訊息(港人數字應有過之),更何況是大時大節。所以過節最忙的還不就是要花費精神去回覆,其實這幾年已轉為「刪除」海量賀訊。資訊發達同時也造就更多的資訊垃圾,當然我這樣說猶似不近人情,不過試想閣下發表的既非《聖誕文告》,亦不是《國情咨民》,卻一律採用「廣播」功能,濫發千篇一律的訊息,和漁翁撒網式的「大批郵寄(bulk mail)」何其有別?再說我收過,我又真係收過連下款亦沒在意要改,張三就將署名李四的訊息轉發,誠心怎不可嘉。



當然有人認為何必太認真,反正就是祝福,多多益善,惟我實在無福消受。早上碰面,縱是陌生人互道早晨是禮貌,畢竟還是人與人之間的親身接觸。但收到不知名人士,也就是其電話非在我的通訊錄(已載三千多個聯絡)之列,就算附有頭像照片,仍且苦無頭緒,卻又群發訊息賀節。吾非獨居長者,實在無需刻意送暖,閣下大愛,心領。因此這幾年,還有往後日子,亦只有指名道姓,雖或會尊稱我為「黃」先生,又或在群組之內,我方會互賀以謝,謹此聲明,莫怪失禮。現代通訊着重快捷方便,即時無遠,然溝通始終是雙向,又或多向,還得顧己及人。只貪圖個人方便按掣即成,又或但求自我感覺良好,博愛祝福傳萬家,予我都是可以理解,但接受唔到囉。說實話,在公在私,我現在每天大部份的溝通都是透過WhatsApp進行,正是用之深,責之切。對於未能「善用」,甚或「亂用」、「濫用」通訊工具者,自是按捺不住。而撇除節日祝賀,且還有數之不盡未經查證和核實,就轉發的聳人聽聞溫馨警告、無中生有的連鎖信息、貪小便宜的優惠資訊、慈母呵護式的天氣預告……浪費數據之餘,更是蹉跎歲月。



若非向來與人為善,只怕早已大肆「封鎖」。事實上,過往亦曾不得已的封鎖某某,其中包括未經個別「號主」(其中當然有我)同意,就拉雜成「谷(group)」,谷內相互未識(就算相識也不一定要悉知其個人通訊資料),私隱卻已一覽無遺,完全罔顧他人權益和感受,豈能不匆忙退谷,繼而封鎖。如此情況,亦見諸於擅將我的聯絡轉告其他第三者,就算該位是那號人物,亦恕我不識抬舉。新年流流,理應展望誓願,然我卻惦着這些碎碎念的掃興事,實在大煞風景,不過從來只求我行我素,貫徹始終,年年如此,於願足矣。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04/198853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315

筆值一哂:故宮娘娘

1 : GS(14)@2017-01-12 08:01:19

前幾天,筆者參加一本地大型長跑賽事,雖只是第四屆舉辦,卻已有逾萬五名跑手參賽,規模僅次於那壟斷多年的「冠名」馬拉松。新賽事要辦得有聲有色,更要深入社區誠非易事,其中涉及不少與區議會打交道的地方工作,若有高官願意多加關注,自會事半功倍,更何況站台的是政務司司長。這位司長過去幾屆都有出席主持起步禮,以我親身經歷,之前都相安無事,及至這次當大會司儀恭請司長出場,場內已然響起倒采聲。說實話,其時我正與跑友吹水,若非噓聲震耳,我亦未為意司長已然大駕光臨,而我亦錯失共呼的一刻。想想不過短短一年,雖說政治世界一天也太長,民眾對於政治人物的觀感可以全然不同,惟這又可怪誰?說到底,還不就是其辱自取。



當年皇后碼頭,話唔拆又拆,經已被放過;及後新界僭建,「好打得」的磨拳擦掌喊打喊拆,最終只成了「唔拆得」,繼後的檢討丁屋政策則無影無踪,成件事卻又僥倖卸過。全民退保諮詢搞了一場大龍鳳,然後不了了之,亦未被深究;更不要說「政改」以大比數投票敗北。如此「徒勞無功」的往績,理應告老歸田,團聚家庭,當初有人信誓旦旦也是這樣對公眾剖白,此中「出爾反爾」的意決自與「N年都唔選」如出一轍。所以主子一聲令下,要樂享天倫的另有其人,其他人怎不喜出望外。而「基於時政變化巨大,我不得不慎重考慮身份的轉變」,對,為表效忠,化身官到有求膽更大的「故宮娘娘」也是恰如其份。過往大英博物館曾先後兩次外借珍貴收藏品予香港藝術館展出,並未另建專館供奉;法國羅浮宮亦曾將其展品透過同一展館開放予公眾欣賞,也毋需另設專館安置。



這次既知若就西九文化區內設施和用途作出如此重大改動,必然會引起極大爭議,司長竟不惜代價,一意孤行,既未按慣例諮詢公眾意見,且繞過法定諮詢和管理機構也要硬上弓,強上馬,奉行的就是內地政治體制的那套「長官意志」,或正是司長所謂的「有為」和「判斷」,十足內地口味,卻完全不符香港一直行之有序的管治方針。公眾蒙在鼓裏,不知「諮詢(也就是與個別西九管理局成員『摸底』)」,竟還要歸功「保密工作做得好」。請問過去十多年就有關西九土地「文化用途」所進行的公眾諮詢,到底何為?既然一錘已定音,閉門可造車,當初何必自擾?至於文化用地做「千秋萬世」的文化事業又似天經地義,不過當日數碼港何嘗不是有發展數碼產業的願景,而去年的尖沙咀海濱長廊藍圖還不是要收回重來。我們要的從來是公開、透明、公眾參與的程序,而非一味阿諛奉承,私相授受的黑箱。至於避免尷尬「驚擺持份者上枱」,香港的持份者其實早已不再是廣大市民,惟只「中央」和利益團體罷了,當然少不了還有藉以賣弄個人「有為」本事,先謝隆恩再跪安後清場的那位。雖說「有奶便是娘」,只怪自己不識抬舉,不認奶媽和娘娘,而新歲小願望,明年賽事主禮的是榮休政務司司長就好,我定會含笑起步。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1/198926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1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