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值一哂:捨不得離
1 :
GS(14)@2016-12-21 23:40:32未知是否年近歲晚的原因,不少朋友都在社交平台上載一本書的封面,然後信誓旦旦要奉行書中主張,毅然割愛所好並轉贈知音,有的是書籍、CD、衣飾,甚至是珍藏的模型玩具及廚具!蠻有新年新生的氣象。而如此啟迪心靈,直教一眾坐言起行的神書,其實就是日本原版的《斷、捨、離》的中譯本。此書好幾年前已然風行日本,並掀起全國一片熱潮,作者山下英子的頭銜且是一位雜物管理諮詢師,著書立說外,工作就是在日本各地巡迴演說,宣揚其「減少物欲,放下執着」的雜物管理學,或該說一種簡約的生活態度。所謂「斷、捨、離」就是透過簡化或整理看似所需,其實不過就是沒必要的物欲所求,去重新體驗簡樸生活之美,再而領悟其中的心靈自由。而整理房間,整理物品,最終亦就是面對自己,整理自己。將多餘的捨棄,惟留下真正必要的,這過程中的取捨和自省,且讓我們體會到最難「捨」的不過是當刻剎那,正如購買太多每是霎時衝動以滿足己欲。事實上,人的欲求未得滿足或會不快樂,縱然滿足(甚或未曾滿足)卻又會衍生新的欲求,渴望擁有的東西只會越來越多,無盡無止,「不滿足」幾是人生常態。時近聖誕,我更是有感而發,事關眼見很多人忙着準備「豐富」節目以度佳節,甚麼聖誕大餐、各式派對、又或為着聖誕禮物而奔波張羅。可能真的年紀大了,予我而言,聖誕就是難得的幾天假期,當然若另「攞假」,已是整整十天的長假,足以教人興奮跨年,可不需要再多的節目贈興。況且這本來的宗教節日,早已失陷在商業化社會、被消費騎劫得面目全非。幾天後的平安夜,也只有從商家的豐厚進賬,袋袋「平安」方能體現。現代人一方面喊着要環保,要綠色,另邊廂卻又甘被消費洗腦,大小節慶都成了借題發揮,以至憑空想像(「光棍節」尤甚)的商機,最終都淪為消費、浪費、增廢作結。容我再次藉機痛申:我司每年總收到大批的聖誕禮籃,除那支適用於「煮」冬日特飲的廉價紅酒有人(其實是我)樂取外,其他的洋式雜貨根本乏人問津,最後始終逃不過堆填命運。至於巧立名目,物非所值的聖誕大餐,又是廚餘堆填的必然之選,除非閣下享用的是麥兜那隻可以食足一年的火雞。然而我最抗拒的,由始至終都是派對中「交換『廢』物」這活動。說到底,絕大部份人、在絕大部份時間收到的都是食之無味,棄亦不妨的無用之物。難為送禮者有時候還得花點心思在「限價」內完成任務,又或者要花點時間將家裏看起來仍簇新的無用物,多是去年交換所得,略為包裝就送其出門,並祝下個宿主好運。而此「送」又不同彼「捨」,前者是逼不得已,隨機亂換的差事,後者卻是捨之有道的美事,因為獲贈者多有同好。行文至此暫且打住,因我要趕去接收友人的一批「捨」書,當中自有那本《斷、捨、離》。現實生活,我們未必能遠離物欲,甚至禁欲,然佳節當前,或許就是最好的時間去學習放下對「擁有」和「滿足」的執着。在此謹祝各位「剩」誕快樂,普天同「棄」。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1/1987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