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經營稅延養老保險首批名單出爐,12家險企入圍

5月31日,經營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首批名單出爐,共12家保險公司符合經營要求。

為推進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下稱“稅延養老保險”)業務試點規範運行,根據《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銀保監發〔2018〕23號,下稱《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銀保監會對保險公司報送的開展稅延養老保險的業務報告進行了認真核對,共有12家保險公司符合《管理辦法》中所列經營要求。

根據銀保監公示內容,12家險企分別為: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平安養老、新華人壽、太平養老、太平人壽、泰康養老、泰康人壽、陽光人壽、中信保誠、中意人壽、英大人壽。

由於稅延養老保險業務對其承接公司的整體實力和經營狀態有非常高的要求,銀保監會對申請開辦該險種的機構提出了涵蓋註冊資本、償付能力、服務網絡、養老資金管理經驗等在內的12項要求。

銀保監會指出,進入名單的保險公司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切實做到依法合規、安全穩健,做好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的經營管理。

中國太保壽險副總經理郁華表示,由於稅延養老保險具有特殊的政策性與惠民性,為了保障居民的養老利益,銀保監會對經營稅延養老保險業務資質的審批不僅標準高、要求細,而且很全面。

對於首批獲得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經營資格,多家險企表示,會積極做好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的經營和管理。

郁華表示,得益於多年來始終積極參與國家稅延養老保險政策研究獲得的積累和沈澱,公司對百姓的養老保障需求、對稅延養老保險政策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認識。“此次首批獲得經營資格,既是監管機構對中國太保的認可,也將鞭策公司持續發力,堅決落實好稅延養老這項惠民政策,提供優質的稅延養老保險業務與服務。”

“首批獲得資質,是監管對泰康綜合實力的認可。”泰康保險集團執行副總裁兼泰康養老董事長李艷華表示,稅延養老保險被視為國家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一環,是惠民利民的重要舉措。泰康將嚴格按照《管理辦法》的要求,切實做到依法合規、安全穩健,做好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的經營和管理。

根據銀保監會《管理辦法》要求,經營稅延養老保險業務必須滿足相關基本要求與持續性要求。銀保監會表示,下一步將對保險公司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經營行為進行嚴格監管,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推動業務規範健康開展。

根據中國太保介紹,太保壽險在經營理念、能力建設方面均已符合經營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的各項要求,並在產品、技術、人才、服務等方面做好了充分準備,產品獲得批準後即可正式啟動銷售。

太平人壽方面表示,目前,太平人壽已完成稅延養老保險業務上線經營的各項準備工作,業務系統已經通過中保信驗收,專項產品也已向銀保監會報送審批,待批複完成後,將第一時間在上海、福建省(含廈門)、蘇州工業園區三個試點區域啟動銷售。

“公司已經研發了專門的稅延養老險計算器,客戶只需簡單輸入年齡、月收入等信息,便可生成一份專屬的稅延養老保險計劃書,直觀體驗稅延養老保險產品的收益水平。”泰康養老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泰康養老方面已經根據《管理辦法》下發了信息披露、財務管理、銷售管理、運營管理等針對稅延養老保險的專項辦法,並開發了A、B、C三類四款產品,產品均已向監管報備。

目前,泰康養老還與上海、福建(包括廈門)和蘇州工業園區的大型企業進行了接觸,了解企業需求,講解稅延政策,並對上述區域的業務人員進行了政策和產品的初步培訓,產品獲批後,將第一時間在全部試點地區啟動銷售工作。

銀保監會表示,未來將按照《管理辦法》要求,繼續對保險公司報送的開展稅延養老保險業務報告進行核對,及時更新公司名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135

稅延養老試點明日步入實操,險企競逐千億新市場

隨著稅延養老產品的獲批以及即將隨之而來的出單,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下稱“稅延養老保險”)試點即將正式拉開帷幕。

6月6日,第一財經記者從首批12家獲批稅延養老試點資格險企中的太保壽險、平安養老、太平養老等多家險企了解到,其申報的稅延養老保險產品已獲銀保監會批準。不過截至發稿,銀保監會還未在官網發布批文,亦有多家險企未就該問題明確回複。

同時,第一財經獲悉,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保信”)的稅延養老平臺將於6月7日上午開通接口,各家拿到批文的險企可以在其中進行產品配置及用戶註冊。據上述三家險企對第一財經回複,其稅延養老產品的預計出單時間也基本集中在7日。

這意味著,7日起稅延養老試點將正式進入實操期,各家險企也即將開始爭搶養老“第三支柱“大蛋糕。

多款產品匹配不同需求

根據此前的管理辦法和產品指引,此次試點的稅延養老產品分別為A類收益確定型產品、B類收益保底型產品(包括每月結算的B1款產品和每季度結算的B2款產品)以及C類收益浮動型產品。

第一財經從上述三家險企的獲批情況來看,各家險企申報的產品均含多種種類,以滿足不同投資風險偏好的客戶需求。但其申報種類不盡相同,太保壽險申報獲批了A、B1、B2、C類全套產品,而平安養老申報獲批了A款、B1款、C款三類,太平養老則僅申報獲批了A、B1兩款產品。

從多名險企高管對本次稅延養老保險產品開發原則的特點歸納來看,安全性、靈活性、保障性、收費合理性是提到頻率最高的。

安全性方面,銀保監會對收益率、利率演示、投資者適配角度均做了相應規定。

第一財經從多家險企了解到,盡管5月初銀保監會發布的產品開發指引中並未涉及收益率的規定,但銀保監會的窗口指導中,A類收益確定型產品的固定收益率範圍為3.5%~4.025%,B類收益保底型產品的保底收益率範圍為2%~2.5%。

從第一財經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太保壽險及平安養老的A款的固定收益率及B款的保底收益率均為3.5%及2.5%,太平養老的上述兩項則分別為3.8%及2.5%。

而C款產品收益率下不保底,上不封頂,因此在管理辦法中,銀保監會規定,參保人年齡大於55周歲的,保險公司不得向其銷售C類產品,並且設定了兩個“50%”的限制,即參保人每次交費(含轉入產品賬戶價值)時,購買C類產品不得超過其當次交費的50%;參保人進行產品轉換時,C類產品賬戶價值不得超過其全部產品賬戶價值的50%。

“養老金特有的要求,就是穩健和長期。養老金管的是未來三四十年,即使對臨近退休的人,也至少要有一二十年。所以要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和評價。養老金的收益不應單純以高低為標準,而應以使人安心、放心的穩定,不大起大落為標準。“太平養老產品精算部總經理謝琦表示。

而在利率演示方面,銀保監會的規定也被認為頗為嚴格。“目前僅B類產品可以進行銷售演示,規定利率演示區間是保底利率到4.5%,這是前所未有的。而C款是禁止演示的。”謝琦表示。

同時,太保壽險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稅延養老保險產品的一大特點是,之前保險產品基本都以保單為單位,但此次要求以賬戶為單位,參保人員擁有專屬的與身份證綁定的唯一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參保人員可以通過這個獨立賬戶進行賬戶查詢等便捷操作。

而在靈活性方面,多名險企高管認為,一方面是領取期限靈活,例如太保壽險獲批的產品中,就有終身領取或15年、20年、25年長期領取等方式可供選擇。不過謝琦建議優先選擇終身領取,使得養老金可以覆蓋至整個退休生活。

另一方面則是轉換靈活。“從不同年齡段賬戶資產比例看,年輕階段可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與收入水平適當配置收益浮動型產品,但隨著投保人年齡增長,應以收益確定與保底型等穩健產品為主,逐步鎖定賬戶養老金儲備水平,確保賬戶收益不出現大的波動。而A款、B1款、B2款、C款四種不同賬戶之間可以相互轉化的設計,可滿足客戶在不同年齡段對不同風險水平養老金積累賬戶進行配比調整的需求。”上述太保壽險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保障性來說,若被保險人於60周歲前且尚未開始領取養老年金時發生身故或身體全殘,將一次性獲得產品賬戶價值,並扣除對應應納稅款,同時提供產品賬戶價值5%的額外身故與全殘保障責任。積累期內養老賬戶價值在增長,相應的身故與全殘保障責任亦增長。

此外,在收費方面,相比市場上其他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此次稅延養老產品收費項目少,僅兩項收費(初始費和轉換費)。

從第一財經了解的情況來看,上述險企獲批產品中的初始費用均低於保監會規定的上限(A、B類產品收取比例不超過2%,C類產品收取比例不超過1%),例如太平養老A款和B1款初始費用分別為1.5%及1%,太保壽險A款和B1款的初始費用均為1%。在轉換費方面,公司內部各產品之間的轉換基本都無需費用,外部產品轉換則以第一年到第四年從3%到0%之間過渡。業內人士分析稱,今後比較稅延養老產品的時候,不能只看收益率,要從收益率及初始費、產品轉換費、服務能力等綜合來看。

稅延養老產品究竟能在若幹年後提高多少的養老金水平?

以第一財經獲得的太平養老稅延養老產品投保為例,假定41歲的張先生扣除五險一金後收入為2.8萬元/月,投保太平養老A款產品,每月繳費1000元,采用從60歲開始定期15年每月領取方式,則在其A款固定利率3.8%之下,交費積累期累計延遲納稅8.3萬元左右,領取期預計累計納稅2.45萬元,累計節稅5.85萬元,領取期每月可領取稅前2262元。

而32歲的王女士扣除五險一金後收入為1.7萬元/月,投保太平養老B1款產品,每月繳費1000元,采用從56歲開始定期20年每月領取方式,則在保底利率2.5%情況下累計節稅6.5萬元,領取期月領稅前2066元,在結算利率4.5%的情況下則累積節稅8.4萬元,月領稅前2658元。

爭搶“第三支柱”大蛋糕

在稅延養老政策的推進過程中,各大險企無疑是最積極的群體之一。這背後不僅是因為稅延養老被認為是激活我國養老體系中“第三支柱”的重要政策,也是因為這是一塊“大蛋糕”。

根據國泰君安此前預測,2017年三個試點地區的壽險保費收入合計為1888億元,占全國壽險保費收入的8.8%。目前我國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總人口為3000萬,個體工商戶為5400萬,根據三個試點地區的就業人口數占全國就業人口數的比例(4.17%)以及GDP占比(9.67%)可算出符合購買資格的人口數,試點方案規定的稅延上限為每人每月1000元,假設試點對象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購買該稅延型養老險的意願,則可以測算出該項試點可以帶來三地壽險保費的增長約259億元,相比2017年全國壽險保費收入提升1.21個百分點。若後續該政策在全國範圍鋪開,可以測算出對全國的壽險新增保費約3360億元,相比2017年全國壽險保費收入可以提升15.66個百分點。參考健康險發展歷程,若後續養老需求激發,有望帶來可觀的保費收入貢獻。

在此政策紅利和市場前景下,各家險企也將在接下來的正面競爭中開始使出“渾身解數”。

太保壽險副總經理郁華表示,此次獲批的稅延養老保險產品除了為客戶提供銀保監示範條款規定的所有保障責任外,還將結合健康管理產品提供特色服務。在技術與服務準備方面,將移動互聯網、人臉識別、稅延計算器等技術創新與應用作為重要手段,以技術促服務。

而平安養老相關負責人亦表示,在嚴格遵循行業要求的基礎之上,對產品的相關服務進行了多項升級。產品方面,在保障資金長期穩健收益的同時,提供更高頻次的結算標準。服務方面,采用全線上操作模式,引入移動端投保、人臉識別、智能客服等科技創新手段,為客戶提供便利、安全、即時的服務,提升客戶體驗。

還有大型險企高管對第一財經透露,在稅延養老政策剛出現實質性推動的時候,該公司集團最高層已開始親自向相熟的行業外大型客戶高管逐一推介該政策。

同時,在產品還未正式落地前,也有多家險企已針對客戶召開大型的宣介會,意欲搶灘這一巨大的市場。

事實上,保險公司未來的競爭對手不僅僅來自於行業內部,也將來自於更廣泛的資管領域。

4月發布的試點通知中明確表示,試點結束後,根據試點情況,結合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制度建設的有關情況,有序擴大參與的金融機構和產品範圍,將公募基金等產品納入個人商業養老賬戶投資範圍,相應將中登公司平臺作為信息平臺,與中保信平臺同步運行。

“說實話,經過多方努力,這一年算是給保險業一個‘護城河‘時期,之後將面臨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的挑戰,不可謂不嚴峻,我們需要在現在這段時間內盡快’修煉內功‘,直面挑戰。”一名此次參與試點的大型險企高管對第一財經表示。

東吳證券數據顯示,美國IRA、401K計劃等不僅可以在保險公司開設賬戶 ,同時允許共同基金、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成為管理機構 。截至2016年末,美國個人退休賬戶持有資產7.85萬億美元,其中近47%由共同基金管理,40%由證券公司管理 ,銀行與壽險公司持有份額分別為7%、5%。

據了解,3月2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並實施《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業內普遍認為這將有利於發揮公募基金專業理財在居民養老中的作用,而首批養老目標基金也於4月11日正式開始申報。據媒體統計,截至上月末,已有逾50只養老目標基金靜待證監會的批準,涉及超過20家公募基金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464

首批稅延養老險獲批,太保壽險四款產品明日簽首單

稅延養老保險產品終將出爐。

第一財經記者今日從中國太保處了解到,6月6日,首批12家獲批稅延養老試點資格險企之一的太保壽險的4款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年金保險(下稱“稅延養老保險”)產品獲得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銷售。今日稍早,第一財經獨家報道了首批稅延養老保險產品最快將於本周內獲批。

中國太保相關負責人表示,6月7日中國太保將正式簽出其稅延養老保險產品的首單。

據悉,本次中國太保壽險獲批的4款產品包括: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年金保險A款、B1款、B2款及C款。在產品設計上,均符合稅延養老保險相關政策,遵循客戶養老賬戶資金安全為產品設計開發的底線,並堅持“收益穩健、長期鎖定、終身領取、精算平衡”的原則,為參保人提供賬戶安全、收益穩健、購買與領取便捷的產品與服務體驗,滿足參保人對個人養老賬戶資金安全性、收益性和長期性管理要求。

太保壽險相關負責人介紹稱,此次獲批的稅延養老保險產品具備以下特點:

一是產品類型豐富全面。根據賬戶類型的不同,有A、B1、B2、C四款產品,適合不同風險偏好的客戶。客戶可以在收益確定型、收益保底型、收益浮動型共三類四款產品中購買一款或多款,並有終身領取或15年、20年、25年長期領取等領取方式可供選擇;

二是產品配置更靈活。從不同年齡段賬戶資產比例看,年輕階段可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與收入水平適當配置收益浮動型產品,但隨著投保人年齡增長,應以收益確定與保底型等穩健產品為主,逐步鎖定賬戶養老金儲備水平,確保賬戶收益不出現大的波動。而A款、B1款、B2款、C款四種不同賬戶之間可以相互轉化的設計,可滿足客戶在不同年齡段對不同風險水平養老金積累賬戶進行配比調整的需求;

三是產品保障更全面。若被保險人於60周歲前、尚未開始領取養老年金時發生身故或身體全殘,將一次性獲得產品賬戶價值,並扣除對應應納稅款,同時提供產品賬戶價值5%的額外身故與全殘保障責任。積累期內養老賬戶價值在增長,相應的身故與全殘保障責任亦增長;

四是產品賬戶更安全。參保人員擁有專屬的與身份證綁定的唯一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參保人員可以通過這個獨立賬戶進行賬戶查詢等便捷操作。

太保壽險副總經理郁華表示,此次獲批的稅延養老保險產品除了為客戶提供銀保監示範條款規定的所有保障責任外,還將結合健康管理產品提供特色服務。在技術與服務準備方面,將移動互聯網、人臉識別、稅延計算器等技術創新與應用作為重要手段,以技術促服務,優化客戶感受,精簡操作流程與環節,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快捷的服務體驗,實現稅延養老保險產品買得到、算得清、服務好,確保國家政策普惠於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466

稅延養老試點只差“臨門一腳”,首批產品最快或本周獲批

稅延養老政策已齊備,第一批參與試點的12家險企也已出爐,整個市場現在拭目以待的是試點進入實操期的“臨門一腳”——稅延養老首批產品的正式面世。

昨日,在12家試點險企之一的太平養老主辦的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下稱“稅延養老”)政策宣介會上,第一財經記者從太平養老產品精算部總經理謝琦處了解到,預計太平養老最快將於本周拿到產品批文。這就意味著,首批稅延養老產品最快或將在本周內獲批。

據第一財經向多家險企了解,盡管5月末銀保監會發布的產品開發指引中並未涉及具體收益率的規定,但銀保監會的窗口指導中,A類收益確定型產品的固定收益率範圍為3.5%~4.025%之間,B類收益保底型產品的保底收益率範圍為2%~2.5%。

首批產品最快或本周內獲批

從4月到5月,“十年磨一劍”的稅延養老試點終於取得實質性突破,試點通知、稅收公告、管理辦法、產品指引相繼出臺。而上月末,12家首批獲得稅延養老試點資格的險企名單也已出爐。接下來,就待稅延養老產品的正式面世。

“我們都在等待產品的批文。”一名獲得試點資格的險企高管對第一財經表示。

而昨日,謝琦在太平養老針對機構客戶的稅延養老政策宣介會上表示,預計太平養老最快將於本周拿到產品批文。

這意味著,首批稅延養老產品最快或將在本周內獲批。

謝琦認為,稅延養老產品的開發原則可以歸納為五方面,即安全透明、轉換靈活、收費合理、終身領取、贈送保障。

從安全透明方面來看,根據此前的管理辦法和產品指引,此次試點的稅延養老產品分別為A類收益確定型產品、B類收益保底型產品(包括每月結算的B1款產品和每季度結算的B2款產品)以及C類收益浮動型產品。

第一財經從多家險企了解到,盡管5月末銀保監會發布的產品開發指引中並未涉及收益率的規定,但銀保監會的窗口指導中,A類收益確定型產品的固定收益率範圍為3.5%~4.025%之間,B類收益保底型產品的保底收益率範圍為2%~2.5%。險企在這個範圍內進行產品申報,且申報的收益率有所差異。

而C款產品收益率下不保底,上不封頂,因此在管理辦法中,銀保監會規定,參保人年齡大於55周歲的,保險公司不得向其銷售C類產品,並且設定了兩個“50%“的限制,即參保人每次交費(含轉入產品賬戶價值)時,購買C類產品不得超過其當次交費的50%;參保人進行產品轉換時,C類產品賬戶價值不得超過其全部產品賬戶價值的50%。

第一財經了解得知,各個險企申報的產品種類也不盡相同,部分險企申報了A、B、C類全套產品,而部分險企目前只選取了部分產品類型進行申報。據謝琦介紹,太平養老的申報產品類型僅限於A類及B1款產品。

“養老金特有的要求,就是穩健和長期。養老金管的是未來三四十年,即使對臨近退休的人,也至少要有一二十年。所以要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和評價。養老金的收益不應單純以高低為標準,而應以使人安心、放心的穩定,不大起大落為標準。“謝琦表示。

而相比市場上其他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稅延養老產品的透明度高體現在:收費項目少,僅兩項收費(初始費和轉換費);收益計算簡單,信息披露頻率高;銷售演示嚴格。“目前僅B類產品可以進行銷售演示,規定利率演示區間是保底利率到4.5%,這是前所未有的。而C款是禁止演示的。”謝琦表示。

從第一財經了解的情況來看,多家險企申報產品中的初始費用均低於保監會規定的上限(A、B類產品收取比例不超過2%,C類產品收取比例不超過1%)。業內人士分析稱,今後比較稅延養老產品的時候,不能只看收益率,要從收益率及初始費、產品轉換費等綜合來看。

這里所謂的產品轉換,是指此次稅延養老產品設計為了考慮消費者購買以後的便捷性,提供了轉換的權利,而這也是之前險企認為頗有競爭壓力的一大關鍵點。“稅延養老保險產品的四款產品實際上可以看成四個收益風險不盡相同的賬戶,在退休領取前,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生命周期特征以及市場上不同保險公司的收益狀況進行自主轉換。”謝琦表示。

“第三支柱”或為根本出路

事實上,稅延養老試點醞釀歷經十年,始終被市場高度期待。究其原因,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齊傳鈞認為,稅延養老背後所代表的我國養老體系“第三支柱”或為未來養老格局中的根本出路。

“未來我國養老可能出現兩條主線:一是人口老齡化來臨,基本養老保險向著全覆蓋的方向發展和整合,財務壓力巨大,基本養老保險的‘保基本’特征越來越明顯。二是企業年金滯後發展,建立多支柱體系必須另辟道路,所以個人稅延養老保險責任重大。”齊傳鈞表示。

太平養老黨委書記、總經理彭毅則認為,稅延養老政策落地是因勢而至。從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一系列加快養老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養老保險事業的發展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重視。同時,我國老齡化步伐不斷加快,深度老齡化面臨需要解決的問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迫切。從這個意義上講,稅延養老保險政策的落地為養老保險事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前景。同時,保險行業要順勢而為。當前我國保險業正處於改革紅利的持續釋放期、保險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期和國家政策的密集出臺期,保險業要抓住機遇,牢牢把握政策紅利、發展紅利和市場紅利。

對於此次試點選擇的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三大試點地區,齊傳鈞認為,這三個是我國金融意識、經濟發達程度相對較高的地區,國民素質也相對比較好,但這三個地方也各有特色,囊括金融業的白領、金領;新型工業的藍領;還包括最發達的“草根經濟“,使得試點可以在各種不同的群體中展開。

不過,齊傳鈞同時表示,稅延養老政策未來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譬如是否允許沒有稅延的超額購買、是否定期調整繳費額度絕對標準上限、是否要與企業年金個人賬戶銜接、是否允許在有稅收懲罰的前提下在非特殊情況下提前支取等。

同時,從更宏觀的層面上來說,他認為,在面對未來人口老齡化、經濟全球化、信息產業化、新型城鎮化的局面下,稅延養老發展空間不可低估,甚至應該超過“第一支柱”,但短期內需要破解一些制度性障礙,例如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才能真正撬動巨大的存量儲蓄資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472

太保在滬開出全國首單稅延養老險,投保人是位機長

隨著第一張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下稱“稅延養老保險”)保單的簽出,稅延養老保險試點正式落地。

第一財經記者從上海保監局及中國太保了解到,今日(6月7日)上午,中國太保旗下太保壽險在上海簽發我國首張稅延養老保險保單,投保客戶為我國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機長蔡俊。

這標誌著醞釀已久的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政策正式落地實施,完成了屬於自己的“首飛”。

而據上海保監局表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也陸續在上海市場投放相關產品。作為被寄予厚望支撐起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第三支柱”的個人商業保險正式走上歷史舞臺,為探索解決我國養老問題貢獻力量。

稅延養老保險是指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允許在申報個人所得稅時,按一定標準稅前扣除,至領取商業養老金時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一種商業養老保險。

當前,中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17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人已達2.4億,占人口總量的17.3%。如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已成為中央和各級政府解決民生問題的關鍵一環。

發展稅延養老保險,是黨和國家的一項戰略工程。稅延養老保險充分利用財稅杠桿和商業保險機制,切實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優化養老保障體系,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同時也是保險業轉變發展方式、深化改革創新、服務國家大局的重要舉措。同時,稅延養老保險制度設計是一項涉及社會保障、稅收、金融等多個領域的複雜龐大的系統工程,自研究起步至政策落地實施歷經11載,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第三支柱建設的重大突破。

2018年4月12日,《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財稅〔2018〕22號)正式出臺,要求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三個地區開展試點,為期一年。之後,相關的稅收公告、產品指引、管理辦法陸續出臺。

事實上,在稅延養老保險政策上,上海保險業一直積極推動和響應。2007年,上海市政府啟動稅延養老重點課題研究項目,標誌我國稅延養老保險政策理論研究正式起步。上海保險業積極配合中央政研室、財政部、稅務總局等部委,在稅延養老保險可行性研究、調研論證、制度設計、系統建設、流程優化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試點推動工作,為稅延養老保險試點政策順利落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試點政策頒布後,上海保監局按照中國銀保監會部署,積極向地方政府匯報,協同政府相關部門統一政策實施辦法,組織行業內符合資格的保險公司研究政策,開展培訓,切實保護投保人合法權益。截至目前,上海共有12家保險公司符合開展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的經營要求,稅延養老保險產品共分為收益確定型、收益保底型、收益浮動型等三大類,體現了“收益穩健、長期鎖定、終身領取、精算平衡”的原則,參保人可根據自身條件和風險偏好選擇購買一款或多款產品。

上海保監局表示,下一步將密切關註試點過程,認真總結試點經驗,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及時解決試點問題,嚴守風險底線,力爭在實踐中探索出一套可複制、可推廣的方法,供全國其他地區借鑒使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5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