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科學家發現俄羅斯高官步態的秘密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027

當地時間2015年12月17日,俄羅斯莫斯科,俄羅斯總統普京年度記者發布會在莫斯科世界貿易中心舉行。 (CFP/圖)

歐洲的醫學專家最近發現了一種存在於俄羅斯高官之中的新型步態,他們把它稱為“槍手步態”。

在2015年12月14日出版的《英國醫學雜誌》(BMJ)上,葡萄牙神經病學專家魯伊•阿勞若(Rui Araújo)及同事報道了他們的發現。最初,他們在網絡視頻中看到俄羅斯總統普京走路時右臂擺動較小,這引起了他們的註意,因為這種狀況在醫學上常常是帕金森癥的早期癥狀。

直到看到一份克格勃的訓練指南,這些醫學專家才認為他們找到了另一種解釋。那份訓練指南中有這樣的語句:“在走動的時候,絕對必要的是讓武器貼著前胸或處於右手之中。向前走應該以一側身體來完成,通常是左側,朝著運動的方向扭動。”

專家們隨後在除了普京之外的更多俄羅斯高官身上發現了相似的步態。他們包括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兩名國防部高官和一名軍隊的高級將領。

“我們感到有另外一種——也許是更具說服力的解釋,即來自軍隊或情報機構的訓練所造成的行為適應。”他們在論文中寫道,“訓練中他們被教導走路時將手放在前胸附近,這樣一旦面對敵人,就可以快速掏槍。”

研究者們也找到了一些其他行為適應的案例,比如接受過武器訓練的美國西部牛仔,也常常表現出較少的手臂擺動。

“這種情況應該在對單邊臂膀擺動減少做診斷時區別對待。”研究者們總結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32

美國科學家:研發茲卡病毒疫苗最少需要10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5356.html

美國科學家:研發茲卡病毒疫苗最少需要10年

一財網 孫卓 2016-01-28 13:56:00

和其他幾種傳染病不同,目前還沒有預防茲卡病毒的疫苗和治療茲卡病毒的藥物和方法。進行此項疫苗研制的專家們表示,茲卡病毒疫苗可能可以在2年後進入試驗階段,但要最終通過檢驗和投入臨床使用可能還需要10年的時間。

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三緊急召集衛生和健康部官員,討論茲卡病毒對美洲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嚴重影響。因為目前還無法防治茲卡病毒,奧巴馬呼籲迅速研發茲卡病毒的疫苗和治療的方法。

美國在最近才出現茲卡病毒,但這種主要由伊蚊傳播的病毒已經在非洲、東南亞、太平洋半島、南美洲、中美洲等地區暴發。上周五,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又將加勒比海、拉丁美洲和墨西哥大部分地區,以及美國兩個地區波多黎各和薩摩亞(Samoa)加入了旅行警告名單。

CDC警告,已經懷孕的婦女和準備懷孕的婦女都不應該在最近前往這些地區。

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計將於本周四在日內瓦舉行記者會討論茲卡病毒在全球泛濫的最新進展。

美國科學家:疫苗研制和投入使用至少需要10-12年時間

茲卡病毒同黃熱病(Yellow Fever),西尼羅河(West Nile)病毒,基恐肯亞病毒(Chikungunya)和登革熱屬同一傳染病科。若孕婦遭蚊蟲叮咬感染這類病毒,會產下患腦部發育不良的“小腦畸形癥”嬰兒。雖然科學界在1940年開始就知道茲卡病毒,但直到最近幾個月巴西報道茲卡病毒同“小腦癥”嬰兒有關後才引起全球密切關註。

和其他幾種傳染病不同,目前還沒有預防茲卡病毒的疫苗和治療茲卡病毒的藥物和方法。

得克薩斯大學醫學院的一支專家小組目前專門從事研究茲卡病毒的工作,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研制預防茲卡病毒的疫苗。

這支專家隊伍已經前往了巴西並采集了病毒樣本,並正在得州南部的一個高度封閉的實驗室進行研究工作。

進行此項疫苗研制的專家們表示,茲卡病毒疫苗可能可以在2年後進入試驗階段,但要最終通過檢驗和投入臨床使用可能還需要10年的時間。

“其中最長的時間是等待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以及其他管理機構的批準,公眾可能還要等上10-12年才能接種這種疫苗。”這支小組的一位醫學專家韋斯拉吉斯(Nikos Vasilakis)教授表示。

在科學家們剛剛開始研制疫苗的階段,美國全國各地已經出現多例感染茲卡病毒的病例,並由此引發可能會繼續蔓延全美的擔憂。

“茲卡病毒就在我們一門之隔的墨西哥。” 韋斯拉吉斯教授指出,“如果茲卡病毒一旦在美國南部落地大肆傳播的話,我們可能會有2500萬到3000萬人面臨被傳染的風險。

韋斯拉吉斯教授認為,除了攜帶茲卡病毒的蚊子之外,攜帶茲卡病毒的人也是最大的傳播方式,而因為攜帶此病毒的成人大多沒有明顯的感染病狀,因此也讓檢測變得更為困難。

衛生專家警告:不僅是美洲 全球都不能輕視茲卡病毒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月26日的報道,在巴西,由於孕婦遭到茲卡病毒感染,已有近4,180名初生嬰兒有小腦癥,其中51名嬰兒夭折。

在大部分拉美國家都在密切註意新生兒中是否有茲卡病毒傳染案例的同時,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要求全美婦產科醫生對曾經前往過24個茲卡病毒泛濫國家的孕婦都要進行嚴格的超聲波以及各項婦科和產科檢查。

喬治城大學奧尼爾全國和全球衛生法研究中心主任古斯丁(Lawrence Gostin)指出,盡管茲卡病毒並不通過人和人之間傳播,但國際旅行有可能將疫區的蚊子帶入美國,而且任何一只在美國的蚊子在叮咬了已經被感染茲卡病毒的人後都可以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茲卡病毒確定已經進入了美國,並且我認為傳播的速度也會非常快。”古斯丁說。

休斯頓大學醫學院院長霍鐵茲(Peter Hotez)指出,美國的一些貧困地區,特別是在墨西哥灣的溫暖地區可能更容易遭到茲卡病毒的傳播,因為這些地區有很多露天的地面垃圾,並且很多房屋都沒有或者缺少紗窗。而且,那些室內沒有冷氣的地區的人們更有可能有大量的時間待在室外,而讓他們容易遭到傳染茲卡病毒的蚊子的叮咬。

盡管多數衛生和健康專家都不認為茲卡病毒會在美國大規模暴發,但今年夏天即將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奧運會被認為將會使茲卡病毒影響到全球各個國家。

“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是茲卡病毒傳播的最快的媒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學者阿達佳(Amesh Adalja)表示,“這個時候全球各地的人們都聚在巴西,然後他們各自返回他們的國家,也很有可能會把茲卡病毒一起帶回去。” 阿達佳說。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334

科學家首次探測到引力波 通過它我們可以看到什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8979.html

科學家首次探測到引力波 通過它我們可以看到什麽?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6-02-12 10:43:00

美國科研人員11日宣布,他們利用激光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於去年9月首次探測到引力波,證實了愛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預測,同為黑洞專家的英國天文物理學大師霍金表示,他相信這是科學史上重要的一刻。

美國科研人員11日宣布,他們利用激光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於去年9月首次探測到引力波,證實了愛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預測,同為黑洞專家的英國天文物理學大師霍金表示,他相信這是科學史上重要的一刻。

霍金(Stephen Hawking)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時表示:“引力波提供看待宇宙的嶄新方式,發現它們的能力,有可能使天文學起革命性的變化。這項發現是首度發現黑洞的二元系統,是首度觀察到黑洞融合。”

“除了檢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我們可以期待透過宇宙史看到黑洞。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宇宙大爆炸時期初期宇宙的遺跡、看到其一些最大的能量”,霍金說。

研究人員宣布,當兩個黑洞於約13億年前碰撞,兩個巨大質量結合所傳送出的擾動,於2015年9月14日抵達地球,被地球上的精密儀器偵測到。

資助這項研究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負責人柯多瓦(France Cordova)表示,“如同伽利略首度把他的望眼鏡指向天空,這項對天空的新觀測,將會加深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引發超乎預料的發現。”

這個現象由兩個設在美國的地下探測裝置觀測到,此裝置主要用來偵測引力波的微小震動,這項觀測計劃的名稱是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簡稱LIGO。

科學家花費數個月時間驗證數據並通過審查程序,才宣布這個訊息,標誌著全球各地研究團隊數十年努力的最高潮。

柯多瓦說:“LIGO迎來天體物理學全新領域的誕生。”

愛因斯坦1916年左右在廣義相對論中提出引力波理論,認為聚集成團的物質或能量的形狀或速度突然改變時,會改變附近的時空狀態,效應就像漣漪以光速在宇宙傳播。

引力波以光速傳遞,無法加以阻擋或阻撓。由於引力波產生的時空扭曲非常微小,在此之前科學家從未成功觀測到。

過去數十年來許多跨國科學團隊都致力於找尋引力波存在證據,但引力波對於附近時空的沖擊因距離地球太遠,弱不可見,加深觀測的難度。以地球和4.3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α為例,被引力波扭曲的太空可能只有一根頭發般的變化。

“逼格”很高的引力波究竟是個什麽鬼?

引力波示意圖

引力波就像時空結構中的漣漪,如果把空間想象成一塊巨大的橡膠膜,那些有質量的物體就會讓橡膠膜彎曲,就像我們站在蹦床上時引起床墊變形一樣。質量越大,空間被彎曲得越厲害。

比如地球圍繞太陽轉動的原因就是因為太陽非常重,導致太陽周圍空間出現巨大變形,如果試圖在巨大的變形周圍以直線運動,你會發現其實是在沿著一個圓運動,這就是軌道運轉。並沒有實際的力拉著行星運轉,僅僅是因為空間的彎曲。

只要有質量的物體加速,改變了空間形狀,引力波就產生了,你可以想象湖面的漣漪。當高密度、大質量的物體在宇宙里加速——比如黑洞或者中子星——它們會在時空的墊子上泛起漣漪。這些波紋攜帶著大質量物體的引力輻射,在廣闊的宇宙中傳播。激光幹涉引力波觀測站的存在就是為了捕捉這種微弱的波動。

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論文,革新了自牛頓以來的引力觀和時空觀,創造性地論證了引力的本質是時空幾何在物質影響下的彎曲。1916年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的框架內,又發表論文論證了引力的作用以波動的形式傳播。

發現引力波意味著什麽?

引力波的發現意義重大,從科學意義上看,引力波可以直接與宇宙大爆炸連接。廣義相對論中預言的引力波也可以產生於宇宙大爆炸中,這就是說大爆炸之初的引力波在137億年後的今天仍然可以探測到。一旦我們發現了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開宇宙的各種謎團,甚至了解宇宙的開端和運行機制。因此也有這樣的說法,如果引力波的發現被確定,那麽幾乎可以肯定會入選諾貝爾獎。1993年的諾貝爾獎就是授予了間接發現引力波存在的科學家,當時兩位科學家泰勒和赫爾斯對脈沖星雙星系統PSR1913+16進行研究,發現其系統內有兩顆中子星,它們快速圍繞對方公轉,最終發現了引力波間接證據。

一旦我們發現了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開宇宙的各種謎團,甚至了解宇宙的開端和運行機制

2014年3月,BICEP2望遠鏡科學家稱發現了宇宙大爆炸時期產生的原初引力波,這個發現瞬間轟動了世界,科學家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探測到B模偏振,認為這是原初引力波的證據。這個發現不僅意味著我們探測到引力波,而且還發現大爆炸時期的引力波,更令人驚訝的是根據這個理論我們甚至可以推出平行宇宙的存在。不過,很快BICEP2望遠鏡的發現成果被否定,科學家驗證後發現是銀河系的塵埃對觀測形成幹擾,這個發現是錯誤。

由此也可以看出,引力波對於現代天文學而言是多麽重要,一旦發現引力波直接證據,我們就能夠通過這個途徑觀測並研究它,進而揭開宇宙深層奧秘。

引力波科學的發展歷史

在過去的六十年里,有許多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為證明引力波的存在做出了無數努力。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引力波存在的間接實驗證據——脈沖雙星PSR1913+16。1974年,美國物理學家家泰勒(Joseph Taylor)和赫爾斯(Russell Hulse)利用射電望遠鏡,發現了由兩顆質量大致與太陽相當的中子星組成的相互旋繞的雙星系統。由於兩顆中子星的其中一顆是脈沖星,利用它的精確的周期性射電脈沖信號,我們可以無比精準地知道兩顆致密星體在繞其質心公轉時他們軌道的半長軸以及周期。根據廣義相對論,當兩個致密星體近距離彼此繞旋時,該體系會產生引力輻射。輻射出的引力波帶走能量,所以系統總能量會越來越少,軌道半徑和周期也會變短。

泰勒和他的同行在之後的30年時間里面對PSR1913+16做了持續觀測,觀測結果精確地按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那樣:周期變化率為每年減少76.5微秒,半長軸每年縮短3.5米。廣義相對論甚至還可以預言這個雙星系統將在3億年後合並。 這是人類第一次得到引力波存在的間接證據,是對廣義相對論引力理論的一項重要驗證。泰勒和赫爾斯因此榮獲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圖3:PSR1913+16轉動周期累積移動觀測值與廣義相對論預言值的比較。

圖中藍色曲線為廣義相對論的預測值,紅點為觀測值。兩者誤差小於0.2%,此發現給引力波科學註入了一針強心劑。

在實驗方面,第一個對直接探測引力波作偉大嘗試的人是韋伯(Joseph Weber)。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他第一個充滿遠見地認識到,探測引力波並不是沒有可能。從1957年到1959年,韋伯全身心投入在引力波探測方案的設計中。最終,韋伯選擇了一根長2米,直徑0.5米,重約1噸的圓柱形鋁棒,其側面指向引力波到來的方向。該類型探測器,被業內稱為共振棒探測器(如下圖):

圖4:韋伯和他設計的共振棒探測器。

引力波驅動鋁棒兩端振動,從而擠壓表面的晶片,產生可測的電壓。圖片來自:馬里蘭大學。當引力波到來時,會交錯擠壓和拉伸鋁棒兩端,當引力波頻率和鋁棒設計頻率一致時,鋁棒會發生共振。貼在鋁棒表面的晶片會產生相應的電壓信號。共振棒探測器有很明顯的局限性,比如它的共振頻率是確定的,雖然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共振棒的長度來調整共振頻率。但是對於同一個探測器,只能探測其對應頻率的引力波信號,如果引力波信號的頻率不一致,那該探測器就無能為力。

此外,共振棒探測器還有一個嚴重的局限性:引力波會產生時空畸變,探測器做的越長,引力波在該長度上的作用產生的變化量越大。韋伯的共振幫探測器只有2米,強度為10 -21的引力波在這個長度上的應變量(2×10 -21米)實在太小,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物理學家來說,探測如此之小的長度變化是幾乎不可能的。雖然共振棒探測器沒能最後找到引力波,但是韋伯開創了引力波實驗科學的先河,在他之後,很多年輕且富有才華的物理學家投身於引力波實驗科學中。

(綜合中國網、澎湃新聞網、cnbeta網站、觀察者網)

編輯:羅懿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495

科學家發現癌癥的“阿喀琉斯”之踵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57948.html

科學家發現癌癥的“阿喀琉斯”之踵

一財網 錢童心 2016-03-06 14:30:00

Sergio Quezada教授稱:“腫瘤細胞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但是人體免疫系統無法進行全方位的監控,但是現在不再需要警方在不同的街區漫無目的地搜索犯罪嫌疑人,而是提供給警方一個組織犯罪活動總頭目的名字,從而能夠讓一些征兆微弱的腫瘤細胞也被一網打盡。”

英國研究人員最新宣布了一項發現,使用全新的方法來識別,能夠發現腫瘤的免疫細胞,將使得下一代“癌癥免疫療法”更加精準,這為觸發人體自身免疫防護系統來對抗腫瘤提供了新的治療途徑。因此,被認為是腫瘤領域幾十年最重大的發現。這項研究於當地時間3月3日在《科學》上發表。

倫敦大學科學家的這項發現通過識別能夠抵達所有腫瘤細胞的T細胞來提高T細胞的反應率,從而產生更為有效的療法。過去T細胞通常只對腫瘤的一個集團產生作用。所謂T細胞,其實是負責免疫反應,包括攻擊異物的一種白細胞。T細胞免疫可以提供終身記憶,防止疾病複發,但是在慢性疾病,比如癌癥面前,T細胞往往處於抑制狀態,因此需要激活。而就在2月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科學進步協會的年會上,一項最新的研究結果也顯示,驅動人體內的“記憶T細胞”,可以讓人體對癌癥的免疫力至少持續14年。

參與這項研究文章發表的作者之一Sergio Quezada教授把這項重大的突破比喻成“警察能將所有的罪犯一網打盡”。他稱,“腫瘤細胞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比如實施一個犯罪活動也有不同種類的分工,有些人負責搶劫,有些人負責望風,但是人體免疫系統無法‘淩駕’於它們之上進行全方位的監控,但是現在新的研究不再需要警方在不同的街區漫無目的地搜索犯罪嫌疑人,而是提供給警方一個組織犯罪活動總頭目的名字,從而能夠讓一些征兆微弱的腫瘤細胞也被一網打盡。”

所謂免疫療法,是為了激發人體內能夠抵抗疾病的T細胞,T細胞能夠追蹤並殺死腫瘤細胞。長期以來,通過免疫療法治愈癌癥一直是科研人員努力的方向,也被視作是一種革命性的療法。免疫療法過去已經被證明可以延長癌癥患者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的生命,但是第一批上市的藥物只在大約1/3的患者身上有效。科研人員希望通過激活人體免疫細胞的記憶功能,讓細胞記住疾病並能扮演終身“看門人”的角色,也就是當疾病再次襲來時,能自動抵禦,從而人不會察覺到疾病的發生。

賽諾菲亞太研發總部總裁江寧軍在這項新研究宣布後第一時間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采訪,他認為研究結果“非常有趣”。江寧軍表示:“腫瘤的表現形式不是單一的,而是有多種表現,這就限制了過去癌癥治療的效果。這項研究可能會讓T細胞將所有腫瘤細胞都一網打盡,對免疫療法的意義將產生深遠影響。”

倫敦大學的科學家通過與美國和歐洲其它院所合作,來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統的工作方法,比如免疫系統是如何保持追蹤腫瘤細胞的基因突變。基因突變是腫瘤難以治療的根本原因。

腫瘤細胞非常狡猾,會偽裝自己使得人體免疫系統難以分辨和追蹤。不過科學家發現,一些早期的腫瘤細胞在基因突變時會產生抗原,抗原是疾病激發免疫系統所釋放的信號,而有些抗原在一系列連鎖的基因突變中都有顯示。研究人員就在幾百名癌癥患者的腫瘤細胞中提取出共同的抗原,然後用兩名肺癌患者的T細胞來識別這些抗原,發現能夠識別共同抗原的T細胞,也能夠識別其它種類的抗原。

但是研究結果是否適用於所有的腫瘤病人還有待進一步實驗。因為每一個病人身上的腫瘤細胞是獨一無二的,這就使得個性化治療很有必要。參與報告撰寫的作者Charles Swanton教授表示:“這需要個性化治療來解決,在每個病人身上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不過這也將意味著起初治療的成本會非常昂貴。但是長遠來看,免疫療法的成本將會低於目前市場上的腫瘤藥物,因為它的持效更長。”過去12年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藥監局批準的71種抗癌藥物的平均花費為10000美元/月,而效果並不明顯,平均延長壽命僅兩個月。

倫敦大學針對這項研究的臨床試驗預計在兩年內開啟。這將幫助科研人員理解為何免疫療法在一些患者身上有用而在另一些患者身上不起作用,同時也將讓患者最大程度上享受到科研成果的好處。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989

獨家:華人科學家首次證明寨卡與小頭癥潛在關聯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1075.html

獨家:華人科學家首次證明寨卡與小頭癥潛在關聯

一財網 錢童心 2016-03-13 17:30:00

在最近一期“Cell Stem Cell”《細胞-幹細胞》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第一次用科學實驗證明了寨卡病毒與小頭癥有非常大的關聯性:它可以通過直接感染人類神經前體細胞,影響它們的生長雕亡,從而可能影響到胎兒大腦的發育。

寨卡病毒與小頭癥的關系一直被醫學界深深懷疑,但還從未被證實。在最近一期“Cell Stem Cell”《細胞-幹細胞》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第一次用科學實驗證明了寨卡病毒與小頭癥有非常大的關聯性:它可以通過直接感染人類神經前體細胞,影響它們的生長雕亡,從而可能影響到胎兒大腦的發育。

盡管這一研究結果不足以確認寨卡病毒就是小頭癥的直接誘因,但是仍然足以為今後的科學實驗提供重要基礎,尤其是為短期內研制出抗寨卡病毒療法奠定了關鍵一步。

中國團隊主導的實驗

這項研究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明國莉和宋洪軍教授領導的實驗室與弗羅里達州立大學唐恒立教授領導的實驗室主導完成,並由埃默里大學醫學院金鵬教授實驗室提供基因表達測序技術。這支研究團隊中有三分之二研究人員來自中國。《第一財經日報》日前獨家采訪到參與此項研究的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研究員,也是文章的作者之一的溫哲钘博士。他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整個實驗的過程。

神經前體細胞是正在發育的大腦中的一種幹細胞,它可以分化成多種神經細胞而參與人類大腦的組成。研究人員發現,當神經前體細胞被暴露在寨卡病毒中,它們不但會被感染,而且可以大量複制寨卡病毒。同時,寨卡病毒會殺死這些受感染的神經前體細胞,或限制它們的生長,從而可能引發我們所看到的“小頭癥”。

“我們把人體皮膚細胞‘重新編程’,讓它們變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並分化成大腦皮層神經前體細胞(NPCs),這類細胞類似發育中胎兒的大腦皮層神經幹細胞,也是小頭癥患者欠發育的細胞。研究結果顯示,當此類細胞暴露在寨卡病毒中56小時後,高達90%的細胞被感染。這就說明寨卡病毒能夠直接感染神經前體細胞。”溫哲钘對記者表示。

此前,寨卡病毒已經被發現能夠感染很多種類的人體細胞,不過這項最新的研究揭示了神經前體細胞對寨卡病毒尤其敏感。“我們也想知道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未來的測試中,我們會獲取更多證據。” 溫哲钘對記者表示。

另一方面,該項研究還揭示了寨卡病毒能夠多大程度損害大腦的發育。這是通過基因表達測序(RNA-seq)來證明的。研究人員把寨卡病毒放入幹細胞中,基因表達測序結果顯示,與細胞周期(cell cycle)有關的基因表達都下調了,但與細胞死亡有關的基因表達則是上調的。這些控制細胞生長的基因表達被破壞,意味著細胞無法生長形成正常的腦組織。

盡管這些體外培養的細胞模型的表現缺陷目前還不能直接和小頭癥聯系起來,但是這個研究結果提供了一個人類細胞的模型,能夠更加便於科學家研究寨卡病毒的機理,特別是對胚胎大腦發育影響的機理。此外,研究還提供了一個藥物篩選的平臺,為抗寨卡藥物的研制鋪平道路。溫哲钘說:“我們會繼續以這個模型深入研究寨卡病毒的作用機理,也會用一個體外大腦三維模型(mini-brain)來進一步研究寨卡病毒和小頭癥更直接的關聯,同時我們會用神經前體細胞作為平臺進行藥物篩選。”

所謂藥物篩選,就是對可能作為藥物使用的物質(采樣)進行生物活性、藥理作用及藥用價值的評估。研究人員將向暴露在寨卡病毒中的幹細胞里面添加不同的藥物成份,從而來判斷哪種藥物對於阻止細胞感染或雕亡最有效。

下一階段的研究中,科學家還要試圖解釋更多問題,比如寨卡病毒的特異性問題。不同種類的寨卡病毒對人體會產生不同的作用嗎?而全球不同地區的人對同一種寨卡病毒的反應也會不同嗎?這些問題都有待於今後的研究中得到答案。

國際社會積極響應

國際社會攜手共同抗擊全球突發性緊急公共衛生事件的努力也在此次寨卡疫情中達到高潮。截止今年2月,全球有15個企業參與了Zika疫苗的研發,20家公司參與了寨卡病毒的診斷測試。上個月世界衛生組織在華盛頓和日內瓦的通報會上對全球學界商界對寨卡病毒的重視提出表揚,稱此次各方行動速度要比應對埃博拉疫情迅速得多。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傳染病和過敏性疾病研究所所長Anthony Fauci博士說:“埃博拉疫苗我們研制了10年,但是醫藥行業對此毫無興趣。我們幾年前還研發出西尼羅疫苗,然而同樣找不到合作的藥企。”

而抗擊寨卡完全是另一個故事。Fauci博士說:“我們已經有了很多主動找上門來的人,其中既有生物醫藥公司,也有大的制藥企業。”世界衛生組織寨卡研究項目負責人Marie-Paule Kieny博士在上個月的發布會上介紹稱,NIH目前已經擁有兩支正在研發的全球最先進的寨卡疫苗。她表示:“寨卡疫苗的進展非常迅速,幾乎每天都是一番不同的景象,數量與日俱增。這是鼓舞人心的,我們相信這樣下去,未來18個月內,大規模的寨卡疫苗臨床試驗就將全面鋪開。”

中國也在積極投身寨卡病毒的研究。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在數月前就成立了由八個課題組組成的寨卡攻關團隊,通過與國際巴斯德網絡系統的全面合作,正在診斷、疫苗和抗體研發、病毒至病的細胞、分子和免疫機制等多方面開展研究工作,力爭在短期內有突破性的進展。”

18個月或是18年?

鑒於寨卡疫情是全球緊急公共衛生事件,業內樂觀預期抗寨卡藥物或疫苗有望今年年內就能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不過按以往經驗來看,開發一種有效優質的疫苗通常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為15至20年。比如,賽諾菲研制出與寨卡病毒同科的登革熱病毒疫苗就花費了長達20年的時間。賽諾菲亞太研發中心總裁江寧軍表示:“Fauci博士稱NIH的疫苗最快將於今年年底前進入第一階段臨床試驗,但是他沒有預測何時能夠大規模啟用寨卡疫苗。沒有大規模的臨床試驗,是很難知道疫苗是否真的有用。”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科研聯合所長安瑞璋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研究病毒可能是非常漫長的過程,每一種病毒都有其特殊性,目前我們還無法預測寨卡病毒疫苗的研制需要多長時間。不過隨著信息的不斷積累,會推動研究的進程。上海巴斯德所也將加強對寨卡病毒的研究。”世界衛生組織的Kieny博士也表示:“現在還很難預測寨卡疫苗何時能夠商業化,也很難預測驗證測試需要多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自去年3月,寨卡疫情在南美洲爆發以來,僅巴西感染寨卡病毒的人群就達到150萬人。去年10月以來,巴西小頭癥病例增至583例,是往年任何時候的四倍還多。上周五,哥倫比亞出現了首例疑似與寨卡病毒有關的小頭癥病例。除了被懷疑與小頭癥有關之外,寨卡還被懷疑與吉林-巴雷綜合癥(Guillain-Barré)有關,病毒會通過侵襲人的神經系統從而引發癱瘓。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837

科學家揭示基因如何改變“歲月之痕” 有助“不老藥”研發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0132.html

那些研究青春之泉的人現在還沒有找到永葆青春的秘方。而在實驗室里,另一個比它更現實的謎題:“為什麽有些人比其他同齡人顯得年輕”可能很快就會有答案。

在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荷蘭鹿特丹的科學家稱,第一次發現了一個專門影響外表年齡的基因。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基因發生突變的人看上去要比他們的實際年齡平均老兩歲。

如果這項研究結果被證實,科學家就能夠從分子學的角度解開人們容顏是怎樣隨著時間流逝而改變的謎題,或許還會因此而研發出減緩衰老的方法。

鹿特丹伊拉斯謨醫療中心的法醫分子生物學教授曼弗雷德·凱澤表示:“這是我們發現的首個決定外表年齡的基因,僅靠這個基因就能造成兩歲的外貌年齡差。當然也有一些其它的基因會影響人的顯老程度,我們的青春探索之旅才剛剛開始。”

科學家早就知道人們的顯老程度是不同的,而這與基因和生活方式都有關系。吸煙和過多接受紫外線照射會加速皮膚衰老,但是到底是何種基因能夠決定人顯老還是顯年輕,到目前為止都未被證實。

這項名為“鹿特丹研究”的項目由凱澤教授和聯合利華的科學家們共同合作。他們要求一組觀察員根據近3000人提供的面部照片和DNA進行年齡上的估計。經研究,凱澤教授發現人們對女性的年齡估計要高於她們的實際年齡,而對男性年齡的估計則低於他們的實際年齡。一個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表示,這項研究可能也反映了媒體對年輕女性形象的過度關註。

但是這並不是這項研究的主要結果。在對人們的基因組進行檢測後,凱澤教授發現攜帶變異基因MC1R的人看上去更顯老。為了驗證這項發現,他對另外兩組分別來自荷蘭和英國的人群也進行了同樣的基因組檢測,而結果再次證實了MC1R基因的作用。此外,攜帶MC1R基因的人頭發有可能顯示為紅色。

隨後,科學家們對基因如何產生作用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MC1R基因不僅會使人的頭發呈現出紅色,還會導致皮膚蒼白,而皮膚蒼白的人更容易受到紫外線傷害及長出皺紋。但是一篇刊登於《當代生物學》的研究報告顯示,科學家稱即使排除膚色、皺紋和陽光照射等因素對外表年齡的影響,MC1R基因的作用依然存在。這說明,MC1R有著其它功能,對外表年齡的影響起著很大的作用。

凱澤教授表示:“我們有兩件事情還沒有搞清楚:這個基因影響了外貌年齡的哪個部分,表現在什麽地方,以及它是如何影響的。”。

聯合利華公司科學家戴維·岡恩說:“弄明白為什麽一些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有助於公司研發出讓人們‘永葆青春’的產品。但是任何一個從基因層面上研發的抗衰老產品都很可能被歸為藥品,而聯合利華公司不是一家藥品公司,所以只有通過臨床實驗和國家監管機構的批準後才能上市。

凱澤教授認為,這種基於這項研究結果的產品與面霜及其他化妝品不同,已經超越了簡單的護膚保養層面。“發現與外表年齡相關的基因越多,我們就能夠更好地理解年齡樣貌和健康狀況之間的關系。這以一種不同的方式來理解健康老齡化。”凱澤教授表示。

對於這項研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愛丁堡大學的遺傳學家伊恩•傑克遜對此提出了一些質疑,他認為很難弄清楚科學家們在研究中是否合適地排除了膚色因素。如果MC1R基因影響人們的年齡樣貌是通過對皮膚上的影響體現出來的,而恰巧膚色蒼白的人看起來更加年輕,那麽這些研究結果就不會那麽引人註目了。此外,傑克遜還對科學家們讓觀察員估計參與者的年齡提出了質疑。他說:“你們是在真正地估計人們的年齡樣貌,還是在對觀察員進行心理測驗?”

與傑克遜的看法類似,利茲大學的皮膚醫學教授Julia Newton-Bishop認為,盡管科學家們排除了MC1R基因使皮膚抗紫外線光的因素,也很難在研究中將MC1R基因對皮膚產生影響的其他因素排除。“MC1R確實對皮膚細胞產生了很多複雜的影響,但是我並不認為這項研究建立了關於MC1R的附加機理。它只不過是指出了MC1R的影響也許並不都和陽光有關。”

面部容顏的老化通過很多不同的方式呈現,皺紋也許是最明顯的特征,但也表現在其它方面,如嘴唇變薄、臉頰凹陷、法令紋變深。

在利物浦大學從事衰老基因研究的João Pedro de Magalhães認為,這項研究“很吸引人”。他說:“MC1R基因與紫外線造成的皮膚傷害、皮膚色素沈澱、雀斑、老人斑以及皮膚癌相關。所以,雖然它對外表產生影響的發現不足為奇,但它的意義是開創性的。”他表示,這項研究只是個開始,隨著更多研究的開展,和外表年齡相關的其它遺傳變異體也會隨之被知曉,“我想大家都知道,很多化妝品行業都把焦點放在抗衰老方面。而這項發現正是為探索臨床應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65

漲姿勢了,華人科學家造出了透明木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094.html

木漿能造紙,精巧的技藝甚至能讓紙張薄如蟬翼,但是,最近的一項研究找到了直接讓木頭變透明的方法,而且,領導該研究團隊的,是美國馬里蘭大學的一名華人科學家。

在5月4日出版的《先進材料》期刊上發表的一篇題為《高各向異性,高透明度木質複合材料(Highly Anisotropic, Highly Transparent Wood Composites)》的論文指出,通過一系列簡單的方法就能夠把木頭中的色素分離出來,經過處理的木板,透光率竟然高達90%。

“我們還在繼續優化透明木頭的制造工藝,離生活應該不會太遠。現在在想辦法把木頭做大。”該研究團隊的帶頭人,來自美國馬里蘭大學能源研究中心的終身教授胡良兵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右邊是一塊經過透明處理的木頭

把木頭變透明總共分幾步

這項研究的重要意義在於,處理後變得透明的木材本質上仍然是木頭,但是絕緣度和硬度遠超過玻璃,相比塑料又更容易降解,還具有一些常用透明材料不具備的獨特光學特性。

上述論文的核心,介紹了把木頭變成窗玻璃般透明的幾個步驟。

首先,研究人員把一段木頭放進處於沸騰狀態的含有水、氫氧化鈉和其他化學物質的化學劑中浸泡兩個小時,這個過程可以將木質素從木頭的細胞壁中溶出。木質素是非常複雜的天然聚合物,在木質組織中起抗壓作用,通過形成交織網來硬化細胞壁。

而且,木質素的另一個重要的化學性質就是顯色反應,通過內含的特殊基團使木材產生顏色。換句話說,該物質一旦脫離木材,木材立刻轉而變白。

隨後,研究人員把已褪成白色的木材浸入環氧樹脂中,這個步驟既強化了木材的硬度,又立刻令木材變得透明。其中的原理跟木材本身的物質結構有關,也與環氧樹脂的特性有關。因為,即便顏色褪去,木材的內部結構仍保持不變,最主要的是,通過浸泡,木材里用於輸送養分的細小導管可以把環氧樹脂充分吸收進去,便能使光線從其中通過,利用環氧樹脂接近光學玻璃的折射率造成透明的效果。

比起玻璃,這種透明木材在受到一般程度的擠壓時不會碎裂。但是,這種新材料離實際運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目前,研究人員最多只能處理1厘米厚的小木塊。

期待該技術用於中國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材料行業業內人士處了解到,一個新材料從研發初期到最終投入商用,一般要經過可行性調查、設計與研發、工藝驗證、生產驗證、產品投放這幾個階段。而且每個階段中都會有技術評審,以確認技術路線是否可行。兩個階段中間還會有管理評審,決定是否要返回上一階段或進入下一階段,或者直接取消項目。材料研發要求一次到位,符合所有性能指標,一個環節不行,將會全盤皆輸。

胡良兵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透明木頭這項技術,“建築、汽車、日用品都有可能(運用)”。

此前,胡良兵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透明木頭是一種新的材料,集美觀和實用於一體,因此其應用前景比較看好。”而且,由於工藝沒有用到昂貴的試劑和儀器,這項研究的成本並不高,隨著技術的成熟,未來還會進一步降低。

論文第一作者,來自中國南京大學的訪問學者祝名偉舉例稱,透明木頭可以做桌子和書架等家具,也可以開發成透光、結實又防水的建築材料,還可以成為藝術家的創作原料。

對於是否考慮將這項技術與中國的科研團隊或者中國企業合作研究和開發,最終在中國實踐這項技術,胡良兵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是肯定的,我們期待和中國的合作。”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胡良兵教授目前帶領著一個名為“The Bing”的科研團隊,專註於以納米材料為基礎的能源器件和柔性電子器件的技術和基礎科學。目前的項目包括高性能、低成本的可擴展能源器件(包括柔性和可穿戴存儲設備),納米功能紙等。據媒體報道,2011年,胡良兵曾參與透明電池項目,成功開發出外形如“透明紗窗”的透明鋰離子電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130

在遴選風暴中出線的中研院新科院長 廖俊智有科學家的敏銳、王建民的耐挫力

2016-06-13  TWM

甫出爐的第十一任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是享譽國際的生化、化工等跨領域專家, 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他說自己是「很平凡的人」,種種光環與成就,憑的就是熱情。

「盡力把每件事情做好!」即將出任中研院院長的廖俊智,在確定出線後接受《今周刊》專訪,笑談自己奉行的座右銘。即將返台在七月一日就任新職的他,如何把這個近來成為風暴中心的學術重鎮招牌重新擦亮,任重道遠。

廖俊智雖在二○一四年才成為中研院院士,但在國際生化、綠能領域上,他的名號早已響叮噹,同時擁有美國國家工程學院、國家科學院、台灣中研院的「三料」院士身分,任何一個院士資格都是難得的榮譽。雖然二十多年來都在國外任教,但他並非外界想像的對台灣陌生,反而每年都回台多次,分享所學。

世界級成就

「三料院士」擁有多項專利「我向總統說,若圈選我,願承擔責任,全力以赴。」廖俊智回憶,在六月二日與總統蔡英文的越洋視訊談話中,蔡英文先表示中研院院長遴選過程一切合法,再徵詢他的意願。曾經發表聲明,要求澄清遴選程序適法性的廖俊智強調,他不會因這件事不如人意就不愉快,「這是我們大家一起的事……。我是抱著家裡有事、回家幫忙的心情回台。」現年五十八歲的廖俊智,台大化工系畢業後,取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化工博士學位,曾在美國柯達公司工作三年,後來先後到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任教,目前是UCLA化學暨生物分子工程系主任。被詢及「三料院士」的榮耀,廖俊智說:「擁有頭銜雖然光榮,但重要的還是對新知識、新科技的實質貢獻,只要研究者找對目標、不短視近利,必然能實至而後名歸。」中研院院士蔡明道盛讚廖俊智在代謝及合成生物學領域的世界級成就,其研發成果帶來多項專利,「是少數跨多領域、對學術應用有很深見解的專家。」蔡明道形容,一四年廖俊智到中研院演講時,他對其演說內容「驚為天人」,加上廖俊智在美國發表的論文數量、以及底下研究成果和經費之豐厚,讓人意外「這麼優秀的人,怎麼還不是院士?」於是和其他中研院生命科學組成員一起提名廖俊智,並順利獲選第三十屆中研院院士。

廖俊智能進行跨領域研究,有其背景。雙親都是工程師,他從小就喜歡研究科學,高中時就對化學和物理都有興趣,大學順理成章地選擇唯一涵蓋兩者的化工系就讀。

獲柯達聘書

一頭栽入生命科學領域

畢業後,他進入當時化工系排名第一的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念博士,也因此遇到影響他一生的貴人、撰寫化工經典教科書《輸送現象》的共同作者Edwin N. Lightfoot 教授,自此改變他對研究的觀點,從化工領域拉寬到生物工程領域。

「Lightfoot 教授向我介紹發展神速的現代生物學,他認為,一位聰明的化學工程師,應該能將化學工程的原理應用於解決複雜的生物問題,這樣先驅的觀點深深打動我。」廖俊智笑說,在此之前他幾乎沒有任何生物知識的基礎。

廖俊智說,當時學界對生物化學研究並不重視,全球經濟也還陷於兩次石油危機的谷底,「許多博士生都找不到工作。」但意外的是,在博士尚未畢業前,廖俊智就獲美國柯達公司一紙聘書,邀他在畢業後加入其生命科學研究團隊。

總結這段人生歷程的意外轉彎,廖俊智說,儘管生化在當時是冷門領域,但它「不但讓我意外順利地找到工作,也為我三十年後獲得美國國家工程學院及科學院的肯定鋪路。現在回想起來,我會鼓勵年輕學生及研究者,依循其內心的渴望及熱情做研究,而不是盲目地投入熱門的研究領域。」Lightfoot教授對廖俊智的影響深遠,他常說「研究的目的,是發現事實的真相, 而非證明自己是對的。」這句話徹底改變廖俊智在學術研究及做人處世的觀念,避免執著於自己既定的想法,對事物的真相,做選擇性的解讀。

與老教授的互動,不僅在學術研究上,也在日常生活中。廖俊智回憶,有一年冬天遇到大雪,積雪甚至把他的車子掩沒,廖俊智在與老師討論完問題,不經意地提到稍後要去剷雪,「教授說等一下,隨後就帶著他兒子來幫忙。」回憶這段過程,廖俊智滿心感謝。

求事實真相

致力打破學術與應用隔閡

除了老師的影響,在柯達工作的三年,也成為他後來能夠打破學術和應用之間隔閡的重要養分。「最大幫助是讓我了解到社會各行各業如何運作,可以同時聽懂業界和學界的語言、思考方向,有助於跨領域研究。」廖俊智說。

「他對每件事都有想法,即使不是熟悉的領域,也會打破砂鍋問到底。」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王寶貫說,有一次當王寶貫談到大氣中減碳的研究,廖俊智不但認真追問各種作法,事後還持續關注進展。王寶貫認為,從這點可以看出,為何在所有院長候選人中唯有他能面面俱到,不只是針對理科,也對人文領域的人才養成等議題,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法,令評選委員印象深刻。

「研究生涯有九九%都是挫折,假如一帆風順,就不會成為重大的研究了!」廖俊智笑言,這些年來,早已體認到要從事尖端的研究前,就要有「大部分的idea都是不可行」的認知,才能夠不輕易放棄,並且在錯誤中找到改進方法。

談到挫折,廖俊智數度提起旅美投手王建民,認為他一生堅持要回到大聯盟、那種越挫越勇的精神值得學習。熱愛棒球、游泳的廖俊智形容,就好像運動員投籃,有些時候就是怎麼樣都投不進球。做研究也會這樣,遇到各式各樣的挫折,但是若有強烈的信念做支持,就可以走得下去。

就是愛台灣

傳承知識 全力提攜後進

對學術研究充滿熱忱的廖俊智,在旁人眼中,是一位不遺餘力「愛台灣」、提攜後進的學者。認識廖俊智近四十年的老同學台大化工系教授吳乃立,直言「他很想幫台灣做事」;許多大學請他回來演講、擔任顧問等,他幾乎都會答應,包括清大、台大、台科大、成大、中山大學等,都有他傳承知識的身影。

「他非常願意接受挑戰、行動力也很強,很厲害卻沒有架子。」作為中研院邀請他到訪的聯絡人,中研院化學所副研究員余聖法說,每次廖俊智回台可能只有一、兩天,卻能很有效率地拜訪各處,隻身前往未見助理隨行,非常隨和。

在大學和博士生期間都當過廖俊智學弟、現任清華大學全球事務長的陳信文透露,當年他一到威斯康辛大學,廖俊智就提醒他,煮菜要買哪一種醬油比較好,因為有些品牌據他觀察,「放了一夜之後似乎出現變質,可能有腐蝕性的問題。」由此來看,他是一位觀察力敏銳、對事事好奇,既細心又貼心的人。

「後來若因工作有機會路過UCLA,他還會主動開車來接我一起吃飯,再送我回機場。」陳信文形容,與廖俊智相識二十多年,除了平日的書信往來,偶有見面的機會,都感受到他的熱情款待。

這次廖俊智被提名為中研院院長候選人,背後的伯樂,是中研院前副院長陳長謙。

這位八十歲的老院士,在二十二年前曾經提名李遠哲為院長候選人,今年一月親自飛到美國與廖俊智懇談,決定提名他,再度成為成功的推手。

一四年,陳長謙邀請廖俊智到中研院演講,也讓他進一步看見台灣化工產業落後國際的情況,「廖俊智是能夠帶來新路徑,用綠能方式建立新化工產業、經濟轉型模式的人選。」「研究最終目的是要應用,中研院的長遠目標,是希望能對社會有所貢獻。」這是廖俊智的期待。

這位被不少人評價為「傑出卻謙和的學者、聰明卻嚴謹的科學家」的新科中研院院長,要他以一句話來形容自己,他想了很久才回說:「我是個很平凡的人、與大多數人成長過程都一樣。」然而,廖俊智帶著不平凡的成就鮭魚返鄉,未來是否能將台灣的最高學術機構帶向國際,為台灣帶來更大的科學研究能量,值得期待。

小檔案

出生:1958年

現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化學暨生物分子工程系主任、中研院院士經歷:美國柯達公司研究科學家、德州農工大學教授學歷: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化工博士研究專長:代謝系統改造、合成生物學、系統生物學、微生物合成燃料撰文 / 賴若函、郭淑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54

超越矽谷,被評為美國新創最強城市 波士頓做生技 讓科學家無痛創業!

2016-06-27  TCW

今年五月中旬,美國商會華盛頓特區總部發表報告,在全美二十五個熱門創業城市中,將波士頓評選為新創能量最強的城市,矽谷只排名在第二。

啟示一:醫療IT業崛起

硬碰硬創業文化,比矽谷更能解難題美國商會是全美最大、資金最多的遊說團體,對政府、國會的影響力最為驚人。這份報告指出,新時代已經來臨,網路發明以來,簡單如App等創新應用已陸續被提出,未來各產業都將開始挑戰更困難議題。雖然矽谷的新創公司數量、市值仍高居第一,但波士頓卻領航更具未來性的生技醫療,且更有能力硬碰硬解決難題。

換句話說,波士頓即將成為矽谷接班人!而波士頓的成功法則,更是未來全球創新公司需要注意的。

為什麼說波士頓更有能力解決難題?

答案就藏在與矽谷大異其趣的生技創業文化。為了了解波士頓為何能擁有全球最強的創新能量,《商業周刊》採訪團隊特地飛越一萬二千公里,走訪當地取經。

每個到矽谷朝聖的人,一定會去拜訪惠普(HP)公司發源的小車庫,因為克難創業是矽谷創業象徵,那波士頓的象徵呢?

「學校的實驗室!」全美創辦了最多生技公司、被封為發明王的MIT(麻省理工學院)寇克癌症研究所(Koch Institute)教授蘭格(Robert Langer)說。

大學輟學生賈伯斯,二十一

歲時在車庫創造了蘋果電

腦,中斷了博士班課程的布林(Sergey Brin)與佩吉(Larry Page),則在二十五歲時,於租來的車庫裡創造了Google.

「我估計,生技創業家們至少大他們十歲,而且大多數都擁有博士學位。」《富

比世》北極星創投管理合

夥人納夏特(Amir Nashat) 這麼說。

他分析,科技業的年輕小夥子可以因為播放影音、玩遊戲的不夠方便,重新設計一個新的運作方式。但在生技業,科學家必須在實驗室待很多年,才能搞懂癌症是怎麼運作的。「矽谷有很多天才,能用成熟技術創造顛覆的商業模式;但波士頓偏向挑戰真正困難的科學問題,是不同的做法,」他說。

輟學天才與多花十年讀書的博士天才,形塑出新舊矽谷迴然不同的文化。而向來以高科技為馬首是瞻的台灣,想要好好發展生技業、醫療IT(資訊科技)業,更應該向波士頓模式取經。

啟示二:兼差經理人撐全場學者不做俗事,

研發新藥竟能全外包

正因為生技研發難度極高,在波士頓,看不到如賈伯斯這般既能設計iPhone、又具有明星演說魅力、還能擔任公司執行長的全才。在波士頓創業的生醫科學家,並不像矽谷創業家要學管理、學財務、學行銷,甚至要學當明星。這裡的科學家大都想繼續專注做實驗,不想煩惱雜務。

如蘭格,開了三十家公司,依然守著自己那座全球學術界規模最大的生醫工程實驗室。

波士頓沒有明星執行長,這裡只有擔任首席科學長、或是不在公司上班、甚至只當董事或科學顧問的創業家;這裡,「藥比人有名,」MediVector生物統計總監、新英格蘭玉山科技協會前會長康麗雪舉例說:「有誰知道推出威而鋼的那位

CEO是誰嗎?」

那麼,公司誰來經營呢?

「你可以叫我part-time(兼差)執行長!」目前身兼三家公司的執行長的達爾(Thomas Dahl)說,他想了一下才決定要給我哪張名片。曾任大學醫學院教授的他,因為熱愛生技業的挑戰性工作,轉行成了專門輔導初創公司的專業經理人。由於小公司資金少,聘不起全職執行長,他身兼三家可讓公司省錢。

達爾分析,他的工作就是讓科學家完全不用管俗務,包括徵才、找適合的財務長、規畫到醫院做臨床試驗、與負責審查藥證的FDA(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官員接洽,他都能找來適合的團隊打點一切。等將公司養成到一定階段後,他再找適合下一階段發展的執行長接手。

他說,藥物開發階段有不同的專業,而且大多數生技公司最終選擇被購併,執行長自然也不需要跟著公司從一而終。

台裔哈佛醫生李柏勳更有

趣。他將自己創立的公司交給別人經營,改當生技公司Proteostasis首席醫務長,以醫學專業打動投資人,讓公司在今年二月風光上市,「因為我的專長更適合這個位子啊!」他覺得這個選擇很合理。

新矽谷不打明星牌,這裡的靈魂是團隊。而組團隊在波士頓不成問題,由於這裡的生技聚落實驗室密度全球最高,到處都能產生頻繁的人才交流,你去這附近生技業愛去的咖啡屋坐坐,就會聽到每一桌不是在談癌症新療法,就是在分享哪個RNA(核糖核酸)研究突破。在當地最夯的早午餐店flour用餐,你也能遇上今年因為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而聲名大譟的華裔科學家張鋒。

由於波士頓產業鏈非常完整,所以完全沒有全職員工也可開公司。除了兼差執行長、兼差財務長,也有各式各樣的外包,可以外包委託做臨床試驗、委託進行資料統計。兼職CEO達爾與出身台灣的哈佛榮譽退休教授陳良博合作,竟然沒有任何全職員工,就一路將新藥做完二期臨床人體試驗,正著手準備進行第三期臨床。

啟示三:專人做利益迴避

哈佛設部門保護,隨時提醒別觸法這裡,簡直就是生醫科學家的「無痛」創業天堂!但資金哪裡來、怎 技轉給業界?在台灣,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正因為浩鼎案的利益衝突迴避問題,身陷風暴。

但在波士頓,科學家根本沒在怕。

「科學家並不了解法令,一不小心容易誤觸法網,」哈佛醫學院前基因治療中心副主任、現於波士頓創業的李政欣分析,所以美國大學很積極保護科學家,例如哈佛就設立專門的技術轉移、利益衝突迴避辦公室,聘了好幾個律師,不只能搞定與創投、業界的授權談判,每次只要政府法規修改,哈佛馬上有專人請科學家更新利益迴避資料,「科學家只要follow(遵循)規則就不會出事。」啟示四:籌資比矽谷更多元找病友團體投資,變研發新趨勢根據Tufts醫學院最新研究估算,由於新藥越來越複雜,成功讓一個候選藥物通過動物實驗、人體試驗,最後拿到藥證上市,平均要花費二億六千萬美元,而且平均每十個候選藥,只有一個能成功。一旦失敗,投資金額皆付諸流水。「不論是生技公司、大藥廠、創投,都不想單獨承擔這個風險。」在美國創立生技公司的前工研院生醫中心主任蘇新森說。

所以,在波士頓,資金來源比矽谷的網路業更多元。

這裡的新創公司有的預先賣出產品授權、接受大藥廠資助。例如蘇新森創立的癌症新陳代謝療法公司Agios,二〇一〇年拿到大藥廠Celgene的兩億美元經費,接著掛牌向大眾募資,今年又拿到第二筆兩億美元研發經費,未來若獲准上市,將授權給Celgene銷售。

新的趨勢則是病友團體資金襄助,例如福泰製藥(Vertex)與遺傳疾病囊性纖維化病友基金會合作,接受該會超過五千萬美元的投資,推出全球第一款能治此病的藥物。而病友基金會不但因此有了救命藥,也大賺投資收益。如今這個模式已成了罕見病新藥開發業者的效法對象。

啟示五:做好公眾溝通

面對市民反彈,曾做長達兩年宣傳而另一個常被忽視,卻對生技產業非常重要的,是與民眾溝通。這個特點來自四十年前的一場教訓。諾貝爾獎得主夏爾

普拿出老照片回憶:

原來,當時DNA(去氧核糖核酸)重組技術甫問世,在大波士頓區的劍橋市有好幾個實驗室準備動工。但市民擔憂實驗將會製造出科學怪人,走上街頭抵制實驗室設立。經過長達兩年的公聽會,夏爾普等科學家也上街擺攤宣傳,在充分溝通下,反而建立了公眾對生技產業的認識,造就波士頓對生技研發友善又有制度的管理。

「調查顯示,波士頓創業家與大學、研究機構、各種市民團體都有良好的互動,」美國商會報告指出,這是波士頓勝過矽谷的原因之一,未來要挑戰困難議題,與社群對話能力將是關鍵。

換句話說,波士頓生技社群用高度分工、高度分散風險,以及更緊密的社群交流,塑造讓頂尖科學家專心應付高難度問題的環境,「這是跟IT業非常不同的投資結構,很不同的想法。」夏爾普說。

他分析,科技業系統是開源、可容錯,投資兩年就想見到成果;醫療業卻是極重視安全,接受政府高度監管,一個新藥往往需要十年的投資。想要學習如何應付難題,「IT業者必須來這裡學習我們的文化,所以,他們來啦!」「在紐約,在意的是多有錢。在費城(美國「獨立宣言」簽署地),在意的是家世。」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的名言曾說:「在波上頓,人們在意的是一個人有多少知識!」這座有全美最老大學——哈佛大學的城市,在意的是硬碰硬的知識、扎扎實實的研究。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未來的產業的知識含量只會更多不會更少。新矽谷的成功法則大不同於過去的科技業模式,值得想布局下一世代新科技的台灣仔細搞懂!

撰文者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61

生態資源到底值多少錢?科學家給三江源算了一筆賬

只用口號來提倡人們保護生態資源,可能還遠不夠有說服力。在綠色發展的新階段,我們到底需要犧牲多少成本來保護生態資源,生態資源又到底值多少錢,從經濟角度來看值得嗎?

對於這些問題,給你看一個案例。

7月9日,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6年年會之“生物多樣性主流化與市場化”分論壇上,中國環境科學院研究員舒儉民分享了他們做的項目:通過核算摸清三江源區生態資源資產的家底,並估算了發展機會成本,測算了生態保護恢複的成本,從而為三江源區的生態文明提出具體建議。

在公布核算結果之前,舒儉民提出,生態資源資產核算和生態補償制度是建設生態文明制度的核心。而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建設框架應該包括源頭嚴防制度體系、過程嚴管制度體系和後果嚴懲制度體系。但規範化核算方法的缺失嚴重制約了生態資源資產業務化的應用與實踐。這也是中國環境科學院對三江源區進行核算項目的背景和嘗試原因。

生態價值是GDP的3.6倍

三江源區位於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生態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是重要的生態功能調節區、氣候變化敏感區和生物多樣性高度集中區。

舒儉民和他的項目組通過核算包括黃南、海南、果洛、玉樹4個藏族自治州的21個縣和格爾木市的唐古拉山鄉在哪的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2010年三江源區生態資源存量價值總估值約為14萬億元,可核算的主導生態服務和主要生態產品價值近5000億元/年。

生態存量是指生態家底,即自然生態系統歷史累計量;生態流量則指生態效益,即生態存量在一段時間內向人類或自然提供的服務與產品。

更直觀的數據對比是,2010年三江源區的生態資源資產流量價值是同期國民生產總值(GDP)的3.6倍。

以典型的生態系統高寒草甸為例,單位面積生態流量資產的價值為1592.5元/畝,而發展畜牧生產可以獲得的經濟收益僅為17.6元/畝左右。

由此可見,生態資源資產作為三江園區最重要的資產,其生態價值遠遠超過經濟生產價值。

機會成本和投入僅為生態價值的10%

通過類比其他具有相似資源稟賦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上述項目組測算出三江源區每年開發礦產資源、水電資源、工業發展以及減牧壓畜的機會成本共計369.7億元。

與此同時,按照讓三江源區的牧民達到全國農牧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來計算,適宜牧業的人口數量為31.8萬人,但目前當地牧業人口約為65萬人,也就是需要轉產的牧業人口約為34萬人。

為了實現生態資源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三江源區需要開展生態保護與建設、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的條件以及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這也意味著,2010年~2030年期間,三江源區需要國家投入的生態保護恢複總成本約為2771.8億元,年均投入129.72億元。

綜合上述數據,三江源區為了保護國家重要的生態資源資產,每年不得不放棄大約370億元的發展機會成本。與此同時,為了實現生態資源資產的保值增值,三江源區每年還要投入大約130億元進行生態保護恢複。

姑且不論2010年三江源區生態資源存量價值總估值的14萬億元,僅和該區每年近5000億元的生態資源資產流量價值相比,這個成本和投入總和也不過十分之一。

建議把生態產品生產作為第四產業

基於這一核算的結果,舒儉民和他的研究團隊提出了5點建議。

首先,建議創新西部發展的模式,建設生態資源資產協調發展的先行示範區。比如,將生態產品生產作為“第四產業”列入國民經濟的統計核算體系。

第二,創新管理機制,建立三江源區的生態補償專項資金;改變原有生態補償投入多頭實施、分頭管理的現狀,推進一體化的補償方式,提高生態補償資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創新生態補償模式,建立政府購買生態產品的機制;調整生態生產關系,以生態資源資產為依據,制定與草地質量掛鉤的補償方案。

第四,創新激勵約束機制,實施生態文明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將生態資源資產作為重要內容實施幹部離任審計。

最後,創新生態扶貧模式,以生態資源資產保護促進農牧民的增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