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monet邱永漢4大倍升股之意見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21&t=53616#p1307258

大廢柴:


不過江西銅己經16元,太貴了,中國稀土才1元多。"
"亨泰現在差不多4毫子,是其他股票的十分之一,4毫子的股票跟4蚊的股票,當然是4毫子!如果今年底前升至1元即升了1倍,若升到2元就4倍。大約明年6月,它的景像將會不一樣。"


greatsoup:


他好像不知道市值 = 股份數目x股價,個記者又照單全收,真好。如果用市值來說,是更加震撼,但是他的腦子就是想不到這一點。

606真是正路,又是發盈警。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9017_C.pdf

但855,我今日看完<<財經>,發覺這些水企根本人事成本太高,根本不賺錢。

197,這麼好賺,又這樣多現金,為何大股東為何要集資?在15仙供股時不包銷?


769 在 2003年7月19日的新聞: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0521


「稀土概念」令人眼花繚亂

現在所能知道的是,為使蔣泉龍的企業順利上市,從保薦人—會計師—律師—承銷商,各個環節都有在各自領域名頭極大的中介機構,簡直就是一個豪華兵團。

這些幕後資本玩家成功打造了一個令香港投資者陌生而新鮮的「稀土概念」,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後,蔣泉龍的宜興新威(後更名「中國稀土」)得以在香港主板上市,叩開了中國民企赴香港上市的大門。

行家不信蔣泉龍是「魔手」

有媒體稱蔣泉龍為「資本魔手」。而據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蔣除非是超級資本天才,否則不可能有如此高超的能力。

蔣的「資本魔手」的高超之處在於:作為一家當年並非特別顯眼的稀土企業,可以有如此眾多的資本高人相助上市,並一舉找準誘人的股市概念,從而成為被熱捧的 對象;中國稀土原屬戴帽鄉鎮企業,但經過令人眼花繚亂的股權轉換而順利蛻變成一家大股東在BVI註冊成立的公司,同時,蔣和家人仍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業內人士認為,如此複雜的資本運作,不可能是蔣的資本魔手,而是蔣背後的「魔手」。中國稀土是否會為這隻魔手曾經留下的痕跡付出沉重代價呢?這或許正是中國稀土所面臨的最大危機。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0522


 


  中国稀土原名宜兴新威稀土控股有限公司,是位于江苏省陶瓷名镇宜兴市乡间的一家私营企业,创办者兼大股东是有一口浓重江苏口音的蒋泉龙和钱元英夫妇。


 


  尽管江苏省并没有丝毫稀土矿源,但却拥有很 多家大大小小的稀土厂。在全国位列行业前十 名的就有三家:江阴加华(全称为江阴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溧阳方正(全称为江苏溧阳罗地亚方正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宜兴新威。简而言之,稀土行业 指的就是通过分离技术提取稀土矿中的15种元素或元素的化合物,这是一个小行业。(参见辅文《稀土ABC》)全国全行业全部的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全年 的销售收入全国加起来约30亿元,大部分供应出口。中国较大的稀土企业总共100多家,但销售过亿元的骨干企业不过10家左右。宜兴新威大约排名第八、九 位。


  然而宜兴新威很早就意识到了资本市场的重要 性,这使得它很快变得与众不同。早在1998年,宜兴新威就由法国里昂证券担任上市策划人,开始向香港主板进发。按照民企登陆香港的惯常作法,上市公司的 注册地变成开曼群岛,一家名为YY Holdings Limited的公司成为其大股东——经过上市和在香港被称为“抽水”的两次后续融资后,它对上市公司持股仍高达62%。YY Holdings Limited为蒋氏家族信托人,全权受益人是另一家为钱元英及其子女全资持有的公司。曾经作过教师的钱元英国籍已转换成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实际代表蒋 氏家族——蒋泉龙自己的身份并没有变化。

...


 

 


  然而上市也同样也使“透明度”问题受得了前 所未有的关注,事实证明,这很快就终结了中 国稀土的光彩。其实只要凭借基本的稀土行业知识和对中国稀土业的了解,就不难发现中国稀土上市以来的业绩严重注水(参见辅文《注水的稀土》)。知情人更透 露,中国稀土的内部财务人员曾一度对被掩盖的事实忐忑不安:宜兴新威为使股票上市,重新包装了公司三年来的财务报告,并将销售收入放大三倍。从那时起到现 在,仅从其主业稀土类产品看,销售收入累计虚增超过10亿元,可以推算利润掺水的累计额已达1亿元~3亿元,占其净资产9亿元的相当大的比重。这还是在假 设其耐火类产品的销售完全真实的前提下(参见附表一《中国稀土销售的稀土究竟是多少》)。


  这个事实是颠覆性的。因为如果按照香港联交所规定的最低上市条件——拟上市公司需有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的业绩,其前两年总共利润不得低于3000万港元,最近一年不低于2000万港元、预计市值不得少于1亿港元——中国稀土当年能否达到上市要求都令人质疑。

...


 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部门就此罢手。一位接近香港证监 会的人士称,在目前的情况下, 监管部门更多倚靠的是市场力量:对可能存在问题的上市公司,一般先通过核数师、媒体的工作,向公众传递信息;失去投资者信任后,公司的股价自然下跌,银 行、供货商由此产生警惕;公司内部矛盾爆发,或许就有内部人向监管部门提供证据,最后据此将之绳之于法。因此对于类似中国稀土的情况,证监部门最先倚重的 是核数师。

...


 


  对于稀土这个“稀有行业”,核数师有太多的 理由审慎,“这些稀土粉末甚至看上去和 一般面粉没什么差别”。香港一位会计专家称,四大望而却步的理由不外如下:一个是首先得了解稀土业的知识。对产量进行匡算,看看生产线、生产流程、原材料 采购和产出是否匹配,这需要可靠的专业判断;二是对实际销售情况进行确认。与其主要客户、出口配额、银行资金往来等进行不同科目不同程序的确认,务必取得 第三方的证明,即来自海关、主要客户、银行等的确认函。三是倘若确定有假后,还要仔细检查资产类科目的真实性,看看虚增的资产藏在哪个科目下,对固定资产 的原始文件、存货的盘点和估价、应收款的真实性都要一一求证。


  然而对内地的问题企业作调查,风险和难度很 大。审计程序中的征询函到了中国到处都 可遇到“完美的安排”:收到征询函的客户常被当事人操控,或干脆由几个皮包公司配合。甚至国内银行在接到确认函时常要求核数师和当事企业一起来,然后随便 盖个章,至于有无担保等重大事项、资金往来等经常不予准确地核实。因此,会计师未必有能力查清企业的真相。一旦今后企业“东窗事发”,“四大”赖以生存的 声誉就会受到重创。如此不如“走为上策”。

...


 


  记者在江苏宜兴中国稀土的工厂所在地大浦镇实地采访中,见到了中国稀土董事会主席、副主席蒋泉龙夫妇。中国稀土的惊人业绩在他们看来主要归功于民营体制。这确乎也是当初吸引香港投资者的一大“卖点”。


 


  似乎是为了打消记者的疑惑,蒋泉龙主动 称:“我认为公司上市难免有点水分,比如80% 是真的,20%可能有水分,上市后要将这20%的水分甩干,这是正常现象。”这是与市场对民营企业最乐观最善意的解脱不谋而合:企业上市时做假,但在投资 取得效益时隐瞒利润,用以弥补以往的黑洞。


 


  果真如此吗?根据《财经》了解,中国稀土账目中的水分绝不止20%,而且这样的财务黑洞一旦形成,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企业就会像穿上了红舞鞋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从中国稀土的历年年报来看,上市以后中国稀 土从来就没有“甩干水分“的迹象,其营业额 从1999年的4.48亿港元,到2000年5.58亿港元,再到2001年的6.18亿港元,基本上每年增加1亿元。其中稀土类产品的销售占比接近 70%。而事实却是中国稀土实际的稀土类产品销售额至今仍仅在1.5亿元左右。(参见表一)


 


  虽然实际的销售量并无突飞猛进,但中国稀土 的投资规模却在迅速膨胀之中:2001 年6月,中国稀土募集资金投向的两条生产线扩建工程竣工,这是一条6500吨的氯化稀土分离线和一条3500吨的离子矿分离生产线。这使得中国稀土的生产 能力扩大了近三倍。2002年中国稀土又新增一条500吨的荧光粉(以稀土为原料的加工产品)生产线。


  截至2002年6月30日的数据,中国稀土的固定资产高达4亿多港元,另有应收款近1亿港元,存货1.9亿港元,银行存款3亿多港元。可以推测,中国稀土虚增的资产,就藏在这些科目和数字里。

  不无讽刺的是,与“甩干水分说”恰恰相反, 这可能与市场上最为悲观的一种推断更为吻 合:企业在最初虚报业绩后,一般都要扩大投资来掩盖黑洞,通过虚增固定资产的价值,或者虚增大量的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类项目来做平账务。进而必然在未来 某时归罪于市场环境、金融危机、“9·11事件”影响甚至SARS危机,为投资失败找到借口,令当初的黑洞“合法化”。

-----------------------------------------------


這家公司經常以投資來掩蓋,幾乎年年有新業務或收購,投資額億億聲,這家公司近來又在現金充裕時集資?
新聞:
http://realblog.zkiz.com/searchresults. ... C%E5%B0%8B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479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6695_C.pdf
生意做14億,營運所用現金應不多於4億,有7億幾現金,加上抵押存款有1億幾,即有8億多現金,較去年增加1億多,應可應付經營需要。

但去年竟然短期貸款增加之餘,又有長期貸款,有這麼多的現金,又要去借款,那它的現金情況是否真實?

最奇怪的是,營業額下降,應收款及存貨竟然上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669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8681_C.pdf

今年又要上新項目,投資2億多,但公司有7億多可用現金,應可應付需要,但後來又批股集資1.95億,有這麼多錢,投資又是它可以應付的,為何要集資,來攤薄自己股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44

亞洲木薯銷量倍升看好今季

2010-1-11  AD





 

【記 者張活儀泰國曼谷報道】中國對乙醇需求上升,促使亞洲木薯(841)本年度首9個月(09年4至12月)木薯銷售量較上年同期大增1倍至逾100萬噸,主 席朱銘泉表示,中國今年度對非糧乙醇需求由去年140萬增至200萬噸;再者,下半年度為傳統旺季,相信需求持續增長。

新客續增需求穩中有升

朱銘泉在泰國接受本港傳媒訪問時補充,下半年度(即去年9月至今年3月)為傳統旺季,銷售一般佔整年度銷售額逾60%,加上首9月新客不斷增加,相信需求仍穩中有升。

為應付不斷增長的需求,公司除在泰國增多一個倉庫外,亦計劃將泰國行之有效的採購模式引入柬埔寨,即設立倉庫,一年365日均為農民提供收購木薯的服務。朱銘泉說,公司計劃平均每年增一至兩個採購點。

他補充,雖然柬埔寨目前木薯產量不多,每年只有30萬至40萬噸,因當地未有大型採購商向農民採購,但其實產量潛力龐大,若當地有採購商集中向農民採購,長遠而言,木薯產量可增至數百萬噸。

公司早前收購一艘可運載4.35萬噸木薯的貨船,朱銘泉指出,以每年航行10次計算,預計每年可節省400萬美元,樂觀估計回本期不超過兩年。

至於木薯價格,他指出,截至去年12月底,平均每噸木薯價200美元,較08年均價回升逾10%。他強調,由於每天均向農民採購木薯,其採購價亦因市價變動,故木薯價格上落對公司影響不大。

公司首席財務官沈成基表示,今年資本開支1800萬元,其中1000萬元用於泰國倉庫,餘下800萬元用於柬埔寨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74

發掘潛力股(四之四):如轉虧為盈 股價數倍升 陳亨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638aef0100i4hs.html


 


從沒有盈利變爲有盈利(轉虧為盈 )


 

一家企業如果成功轉虧為盈,股價往往狂飆數倍,蓋先前市場未敢預期企業有盈利,甚 至恐怕企業一直虧損直至倒閉,清盤後股東資金所剩無幾,故往往給與超乎想像地便宜的估值,一般市賬率遠遠低於1.0倍,就是股價遠遠低於賬面值。但如果企 業策略正確,撥亂反正,而且財政健全,可保持一定的現金流、有充裕的淨流動資産,負債又不過高,則一旦恢復較堅實的盈利,甚至恢復派股息,而市場又另眼相 看,預期公司持續獲利甚至有盈利增長,則市場可迅速按預期盈利給與估值,股價可飆升數倍。

 

可以想像,這種投資“機會”是很高風險的,不適合大部份投資者,僅適合少數自問能 極其冒險的投機者,蓋一旦看錯,企業持續虧損,無法扭轉劣勢,可能步上倒閉清盤的不歸路,而清盤後股東資金一般所剩無幾,除非出現“白武士”斥資收購,可 是那會大幅衝淡原有股東的每股資産淨值和每股盈利(如果能轉虧為盈的話)。最後只有極少數企業成功恢復長期盈利呢。可是投機也可以盡量做得理智的。

 

這可能轉虧為盈的對像陷入虧損之前是否有多年的,可預期的,堅挺的核心盈利紀錄? 還是多年來核心盈利都不穩定,充斥各種各樣重大的一次性的,無法預測的盈利和虧損,例如炒股、炒樓、炒匯?

 

這企業的産品或服務是否佔了重大的甚至近乎多頭壟斷(oligopoly)的市場 份額?其品牌是否享譽各地?這企業有否曾經獲得重大的行業獎狀?

 

這企業所受的打擊是否影響整個行業的,包括比它弱的競爭對手,例如經濟衰退?如果 經濟恢復增長,它能否利用優勢搶占對手的市場,轉虧為盈?還是受一些特別針對它的影響或者企業管理不善的影響,不能短期內解決,競爭對手反而受惠?

 

這企業有否高透明度,管理層有否於業績報告、年報、及對財經傳媒詳細地解釋如何爭 取轉虧為盈?這些策略合理否?有否披露最近銷售及虧損情況改善?而最重要的是業績有否明顯改善,虧損有否明顯改善,甚至初步停止虧損?管理層是否言必行, 行必果?

 

這企業財政是否健全?負債是否不高?現金是否充裕?經營現金流是否堅實?淨資産是 否充裕?能否支持企業直至轉虧為盈?

 

如果能轉虧為盈,本年盈利估計多少?明年能否續有增長?按本年預期盈利估計公平價 值多少?按明年預期盈利估計公平價值多少?是否比現股價高很多?當心市場是否已充分預期企業能轉虧為盈,特別是企業占有壟斷性市場份額,為行業龍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8

中環樓價倍升 神秘大地主曝光

2004-4-22  NM




香港甲級寫字樓,從來是大升市的 火車頭。這火車頭現又重踏升軌,全速向上。過去一年,寫字樓價格,已悄悄升了一倍。當炒盤如皇后大道中九號,由四千多升至九千八百元,市場憧憬皇九呎價快 將破萬元關口。而遠東金融中心、美銀中心等,呎價亦由三千多升至七千元。在乾柴烈火下,上市收租股亦跟着升,劉鑾雄、羅鷹石家族等,幾個月來身家升多一至 四倍。就連一些隱形多年的老牌家族,亦因手持大量收租物業,而備受矚目。當中包括李福兆外父,以賣煙仔起家,在中環擁有萬宜大廈的勞冕儂家族;有「灣仔地 王」之稱,在澳門以賭業起家的高可寧家族;以及近年積極搜羅豪宅,持有灣仔地標集成中心的伍集成家族。過去兩月,泳蜂擁入市,金鐘遠東金融中心及美銀中 心,在三月已突破七千元呎價,較一年前勁升一倍。而中環皇后大道中九號二十六樓全層,本月初成交呎價攀上九千八百元,重返九八年初的水平。乾炒的火氣甚至 燃點到過海的尖沙咀,本月中康宏廣場成交呎價升至六千三百元,較去年沙士時呎價升幅亦超過一倍。寫字樓買賣暢旺,亦帶挈了收租股,如希慎、太古、恒隆等大 型收租股,股價閒閒哋升了倍多兩倍。其中羅鷹石家族持有的鷹君,由去年五月每股三元八,升至現在十二元四角五,羅鷹石家族身家因而躍升兩倍多至四十一億。 就連本來落後大市的華置,亦由去年中每股一元多升到四月份五元水平,大股東劉鑾雄兄弟的身家,較去年暴漲逾四倍,至五十八億;大劉最近還配售一億五千萬舊 股,套現七億多。

雄踞中區四條街位除了上市的收租公司外,一些持有大量寫字樓作收租公的老牌家族亦受到注目,當中包括擁有中環萬宜大廈的勞 冕儂家族。勞冕儂家族早已盤踞中上環六十年,旗下九幢寫字樓,現市值達三十七億,每年收租一億五千多萬,較去年上升兩成多。勞家最主要的旗艦,就是橫跨德 輔道中、砵甸乍街、萬宜里和皇后大道中四個街口,有二十九萬樓面呎的萬宜大廈。萬宜大廈落成於一九五六年,十年前才斥資八億重建,由以往十三層高的舊式商 廈,變身成樓高三十三層,有玻璃外牆的甲級寫字樓。不過談起萬宜大廈這幢地標,香港人還是懷念它的過去,皆因萬宜大廈是不少港人生活的點滴回憶。

第 一部扶手電梯這幢矗立在中環逾半世紀的商廈,擁有全港第一部商廈自動扶手電梯。萬宜大廈落成啟用時,報紙爭相報導,電梯上擠滿一家大細試搭的市民,電梯旁 邊,更有告示警告穿拖鞋者,勿乘電梯,免生危險。「當時我得五歲,星期日爸爸帶我去試搭呢條扶手電梯,那時候好熱鬧,好多人喺二樓排隊搭落嚟,我仲上落了 兩、三次,感覺好似去遊樂場玩。」五十三歲的電腦科技公司老闆區煒洪回憶說。位於二樓的紅寶石餐廳,更是萬宜大廈的象徵。該餐廳由一名從日本返港的飲食界 老闆詹誠,聯同恒生銀行創辦人之一的梁植偉、景福珠寶創辦人楊志雲等商家開設,是早期的高級西餐廳。餐廳的綽頭之一,是逢週六晚舉行「紅寶石音樂會」,由 現年七十歲,在港台任古典音樂DJ的陳浩才主持。「那時候聽古典音樂的場所不多,只有港大的陸佑堂,或是皇后戲院。所以紅寶石餐廳,逢週六晚都爆滿,不少 情侶喜歡到來食餐兼聽歌,當時每個晚餐三蚊啦,係好高嘅消費呀!」在「紅寶石音樂會」的推動下,萬宜大廈遂成為高級影音器材店的匯聚點。曾在紅寶石餐廳表 演的溫拿成員彭建新說:「個商場係高消費地方,出入都是西裝骨骨嘅人,嗰度有間通利琴行,我每次行過去都會睇結他。」「萬宜內還有人手製造的山打皮鞋,以 奶茶、蛋撻聞名的蘭香室,而蘭香室嘅蛋撻,一蚊十二個,一出爐就賣晒,阿倫十幾歲時喺中環兼職做office boy,都成日蛇王去買㗎!」彭健新說。

醫 生世家賣煙仔當時在萬宜大廈的商場地鋪,還有一間英美煙草的香港總代理——萬興煙行。煙行的掌舵人,就是萬宜大廈大業主勞冕儂。勞家本屬中醫世家,勞冕儂 父親勞子開是著名中醫,家族住在窩打老道七十九號有三萬呎的「勞昌大堂」,大屋內有近四十名工人服侍少爺及小姐。勞家長子勞冕儂,畢業於聖保祿中學,因為 會說英文,二十年代初到英美煙草公司任文員,工作了廿年後,升至華人經理。在勞家鄉下南海小塘唐美村,年過半百的鄉親,都知道勞冕儂是五、六十年代香港的 「大有錢佬」。七十五歲的鄉親勞柄楠說:「勞冕儂後生時,在香港救過一個跌落水嘅英國人,人哋問他想要什麼,他就話想搵份工,於是那位英國人就介紹他到英 美煙草工作。」四十年代日軍佔據香港,勞冕儂在英美煙草的洋人同事,被日軍關進赤柱集中營。為免他們被日軍虐待,勞冕儂升以香煙疏通日軍,又升供應食物和 煙仔予在獄中的上司。戰後英美煙草的洋人,為了報答勞冕儂,遂把港澳的獨家代理權給予他。「三十至五十年代,香港洋煙短缺,煙仔真係可以炒得㗎!那時日日 都有分銷商去萬興行排隊買煙,佢哋容乜易發達!」一名香煙代理說。

好彩煙受馬迷歡迎據中環一些老煙檔及舊街坊回憶,萬興行的煙仔佬,通常以 擔挑擔着兩個重幾十斤的大鐵箱,送煙到附近的煙檔。後期則改為用鐵皮手推車,手推車上用來放煙的大鐵箱,更會用鎖鎖上,以防被人偷煙。從英美煙草公司手 上,取得香港總代理權的萬興行,早期代理的牌子,包括喼士頓、孖寶、三炮台、好彩等。其中在五、六十年代最盛行的好彩香煙,不少老一輩的香港人都記憶猶 新。「好彩煙個名改得好,六十年代雖然賣個幾一包,等於兩包土炮煙嘅價錢,但當時夏天入馬場的馬迷,亦會隨身放一包好彩在衫袋,取其意頭好;而街邊士多, 亦愛把好彩煙盒上的紅圈剪下來,貼在撥號式電話的中間位置,攞個彩頭。」在中環太平行附近擺檔四十年的小販杜東說。

全港交稅之冠香煙銷量 好,作為代理的勞家自然豬籠入水。據知,港府於一九四八年首次徵收私人入息稅百分之十,勞冕儂當年竟然繳交了八十多萬元稅,成為香港私人繳稅最多的人。由 此可推論,勞氏當年已有八百萬元收入,可供他買入二十塊豪宅地皮。勞冕儂在一九四九年,便以四十萬元,購入當時洋人聚居的嘉道理道一號,全部以現金支付, 無須按揭,家族持有物業至今。除住宅外,勞家亦在四、五十年代,分別購入灣仔齊安大廈、齊康大廈、中環百佳大廈等,物業至今未售,作收租用途。而萬宜大廈 的地段,則於四八年以四百一十萬買入。勞冕儂於八○年過身,加上香煙代理的佣金又逐步下調,以及政府大幅調高煙稅,萬興行亦退出煙草代理行業,改做包租 公。

勞冕儂家族圖1.英美煙草華經理2.前油麻地官校校長3.著名中醫4.前教育署督學5.余道生女兒6.萬興煙行經理黃銘衍之子7.前聯 交所主席8.前九龍醫院胸肺科醫生,已移居加拿大9.前立法局議員許賢發堂兄10.沙田威爾斯醫院腫瘤科醫生11.牙醫,中華鈕廠東主香炳炎之子12.婦 產科醫生

與李冠春結成親家勞冕儂育有三子三女,其中幼女曉華,下嫁聯合交易所前主席李福兆。李福兆五四年從英國學成歸來,第三日就被父親, 即東亞銀行創辦人之一的李冠春,押往勞家食飯相睇。二人其後還在萬宜大廈紅寶石餐廳內,拍拖撐枱腳。李福兆回英國考會計師牌前,先娶勞曉華過門結成夫婦。 李福兆的大舅,即勞冕儂的長子允韶和次子允奧,自六十年代便協助打理煙草代理的生意。但兩兄弟作風低調,從未接受報刊訪問,亦無任公職,二人感情十分要 好,更一同居於嘉道理道大宅數十年。在萬興行內,大哥允韶是話事人,他所出的主意,弟弟允奧莫有不從。勞允韶與妹夫李福兆最為投契,二人經常在李福兆創辦 的證券商協會的私人會所吃午飯,交換股票心得。以前萬興煙行內有一個閣樓,專供勞允韶在內研究股票。勞允韶共有兩子兩女,但對兒子較為偏愛,對女兒就較為 冷淡。在港大唸醫科出身的勞允韶,卻未有扶植當醫生的大女婿陳長權。「允韶對錢看得好緊,大女潔瑜七六年嫁冲個醫生。有次個女婿想問岳父借錢買間鋪開診 所,間鋪只係十二萬,佢都唔捨得,話佢不過係個醫生仔之嘛,租就得啦!」知情者說。幾年後,陳長權因癌病去世,剩下勞潔瑜獨居何文田山道家中,因喪夫而精 神出現問題,家人本想接她回嘉道理道大宅居住,但勞允韶不答應,八三年勞潔瑜因抑鬱而自殺身亡。勞允韶對長子勞治長十分愛錫,兒子唸書成績非常好,常常考 第一。長大後,更在美國太空總署工作,做物理研究。雖然家中產業眾多,但他並無興趣打理。「他叫老豆不用分家產俾自己,要分就分俾兩個妹。」一位熟悉勞家 的人說。

後人濟世懸壺自從勞允韶於三年前去世,坐鎮萬興行的,就是八十三歲的弟弟勞允奧,以及其長子勞湛長。記者連續三個星期在萬宜大廈門 外等候勞允奧,但他只笑說:「我好細個就去冲英國讀書,萬興行都係我阿哥打理開,以前嘅嘢我已經唔記得啦!」勞家後人並無接掌煙行事業,卻延續其醫生世家 的傳奇。勞冕儂父親勞子開,是二十世紀初的著名中醫,他本來希望長子冕儂可以繼承衣鉢,但兒子卻做煙草代理生意。繼承父業的責任,遂落在三子英群身上。 四、五十年代,萬宜大廈對面的香園餅家樓上(現在的囱生大廈),就掛有勞子開勞英群醫務所的招牌。勞英群的八女勞娉華回憶說,「我爸爸做中醫完全唔係為 錢,窮人嚟睇病,佢唔收錢㗎,何東都有睇開佢,每年年初一都嚟搵佢。」除此,勞英群的長子勞允純,曾是九龍醫院胸肺科的醫生;外孫女馬碧如,則是沙田威爾 斯腫瘤科的醫生。而勞允奧次子勞澤長,則是婦產科醫生,專治不育及做試管嬰兒手術,他的診所,亦位於家族物業太平行內。勞允韶的兩名女婿,也是醫生及牙 醫,是名符其實的醫生世家。

愛妻情切嶺南人除了勞冕儂家族外,佔萬宜大廈三分一業權的,還有另一個億萬隱形家族——黃浩川家族。勞冕儂長女 勞潛華,嫁予萬興煙行經理黃銘衍之子黃浩川。今年已經八十八歲的黃浩川,身材頗為高大,一頭花斑的白髮,西裝筆挺,身邊有看護扶持,每天早上十時,便會返 回萬宜大廈上班。出生於台山白沙鎮潮境鄉的黃浩川,從小學到大學都就讀於嶺南,因此與中環陸佑行老細陸容章、美心集團老闆伍沾德等嶺南畢業生十分老友。黃 浩川的父親銘衍,十多歲便到香港幫親戚打理金山莊的生意,即是出口貨品供應北美華僑。後來又經營仁昌銀號、永興盛金鋪等,並且是萬興煙行的經理。一九三八 年,經雙方家長撮合,黃浩川與勞潛華共結秦晉之好。黃浩川對妻子十分情深,八十年代中,勞潛華患上肝癌,黃浩川特意從上海請來一位專科醫生為勞潛華治病。 聽說游子離鄉太久,返家鄉拜祭祖先,或對妻子病情有幫助,黃浩川便立即託人在鄉下找尋祖父山墳。「當時冇人知佢阿爺葬冲喺邊,就逐個墳挖開,核對金塔上所 刻名字,搵冲好耐先搵到。」黃浩川家鄉的堂姪黃子簾說。「八七年勞潛華過身,有親友勸佢再娶個人返來照顧佢,佢話有看護就夠,唔會再娶。」曾代表台山市政 府訪問黃浩川的馬福蔭說。黃浩川於四九年以十九萬購入的跑馬地藍塘道九十二號大宅,名為弼盧,黃浩川仍居住在該古色古香的大宅內。四十至六十年代,黃家共 斥資二百多萬購入灣仔德興、德業等大廈,另又與勞家共同擁有萬宜大廈、裕昌大廈及太平行等物業,單是物業市值已超過五億。

賭王變身灣仔地王 除了萬宜大廈勞黃兩家,中環、灣仔一帶的大業主,還有另一個世家望族——高可寧家族。發跡於澳門的高可寧,本來在廣州以賣唱為生,二十年代到澳門謀生,靠 從廣州販賣鴉片到澳門起家,後更以德成公司名義開設番攤賭檔。三七年高可寧與傅老榕合組泰興公司,以新馬路的中央酒店為賭場,成為一代澳門賭王,當時何鴻 燊尚在求學。高可寧三十年代不斷把資金調來香港,在港開設大有銀號及六十九間當鋪,當年與鄧鏡波等香港富紳,在灣仔軒尼詩道、駱克道一帶大舉買地。憑着顯 赫的家世,高家媳婦亦是紅極一時的影星。五子高福全娶的是葛蘭,而八子福球的太太,則是已故亞洲影后尤敏。現時高家還有中環旗艦物業德成大廈,在灣仔莊士 敦道及軒尼詩道一帶的大有大廈、英京大廈及大業大廈,市值四十五億,是名副其實的灣仔大王。兩年前,高家再在自家物業附近,斥資一千八百萬元,購入灣仔軒 尼詩道三百六十九號全幢物業,誓要延續灣仔大王美譽。

伍家轉戰豪宅另一坐落灣仔區的老牌收租公,是以灣仔道集成中心為大本營的伍集成家族。 伍集成祖籍雲南,靠在昆明代理棉紗而賺得第一桶金。四六年伍集成與家人移居香港,已有能力斥資五十萬買下現今集成中心的地皮,並成立瑞成公司經營棉紗貿 易。八十年代香港樓價上漲,伍集成遂將地皮物業重建成三十二層高的集成中心。生前極為慳儉的伍集成,每朝凌晨二時起床耍太極和跑步,再從半山愛都大廈寓所 出發,搭電車到馬會健身,之後再步行回集成中心上班。據知,他每日早餐只吃一片蛋糕、一碗芥菜湯及一杯檸檬水,除午餐有兩道雲南家常小菜外,晚餐亦只吃一 個水果果腹。伍集成性格慳儉,但後人對買賣豪宅卻非常豪爽,兩代作風大相逕庭。有一子一女的伍集成,於九五年去世,兒子伍達觀亦已移民美國,家族業務由女 兒伍宗琳打理。近年伍氏家族似乎對半山豪宅雅賓利大廈興趣甚濃,自○二年至今,共斥資逾二億元,狂掃七個單位,成為該大廈自太古以外的第二大業主。其間出 售兩個單位,共賺一千萬元。

三大商廈英雄塚尖東康宏廣場嘉禾娛樂主席鄒文懷,九四年乘着寫字樓炒得熱火朝天之際,斥資四億一千七百萬,向長 實購入尖東康宏廣場二十八樓全層,呎價達萬五元,創下尖東商廈最高呎價紀錄。物業於二千年以每呎三千九百元,蝕讓予鷹君,這趟投資足足令鄒文懷損手三億 元,是他手持嘉禾娛樂股份市值的四倍。

皇后大道中九號九五、九六年商廈勁升,甚至令地產界名人為爭樓而交惡。至祥集團及其主席吳國璋以各佔一半權益,於九五年以呎價約萬二元,購入皇九二十樓全層。而羅兆輝得悉華置將以三十六億元出售娛樂行,有助刺激樓價,遂於九六年底以呎價萬五元,向吳國璋購入該物業。吳國璋雖與羅兆輝簽下臨時買賣協議,但見樓市向好,就突然強詞指羅以支票而不是本票落訂,有違協議而殺訂,激到羅兆輝扎扎跳。但金融風暴令吳國璋與羅兆輝殊途同歸;吳氏以九千萬把皇九物業甩手,勁蝕七千萬,二人亦已銷聲匿跡。而皇九亦由每呎萬八,大插水至去年中四千三。

力 寶中心有新界王之稱的鄉議局主席劉皇發,九七年三月以二億九千萬,即呎價萬三,購入力寶中心二座九樓全層;接近摸頂價入市,加上手頭還有會展中心等重磅物 業,過去兩三年劉皇發深被債務所困。一度被中銀逼倉標售力寶中心單位;物業終於在上月以呎價五千九百元甩手,發叔損手逾一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02

收集大新系等待倍升(一) 市場先生自語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18.html

記憶之中, 每隔一段時候本地銀行股便有私有化或收購消息或傳聞, 吸引市場人士追逐尋寶遊戲而推高一眾"買少見少"的本地銀行股股價. 然後, 隨著尋寶熱冷卻, 本地銀行股的股價也漸漸回落. 這個循環模式每隔一段時間就重複一次. 筆者認為與其等到本地銀行股有異動才去高追, 不如趁市場情緒冷淡, 股價低迷時收集本地銀行股, 然後耐心等待下一次尋寶遊戲的到來. 於投資市場追逐潮流通常最終反被潮流拋棄, "人棄我取, 人取我棄"反而才是致勝之道. 筆者認為大新系, 包括440大新金融以及2356大新銀行, 以執筆之時的股價21.55元以及7.37元計算, 未來穫得一倍回報率的機會很高, 當然, 需要一些耐性. 仍然是那一句, "夠韌, 就有驚喜".

大新銀行截至今年6月底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5.58億元, 同比增長10.1%, 每股基本以及攤薄盈利均為0.46元. 當中, 聯營公司重慶銀行為集團貢獻稅前利潤高達1.55億元, 同比大增47.15%. 不過, 銀行股和保險股一樣, 經營表現不能單單只看當期損益表, 還要看主要構成是可供出售證券的其他綜合收益(OCI), 期內集團扣除稅項後的其他綜合收益為1.99億元, 按年下跌9.97%. 平均總資產回報率由去年同期的0.9%下跌至0.8%, 平均股東資金回報率也由9.1%下跌至7.6%. 集團已經於9月21日派發中期息每股0.08元, 每股資產淨值則大約為11.48元.

期內淨利息收入按年微跌2.5%至9.71億元, 筆者留意到集團利息支出大增87.4%, 遠超過利息收入的增幅(18.2%). 同業存款競爭加劇, 存款定期化相信是利息支出大增的主要原因, 定期存款佔比由去年底的70.7%上升至74.5%. 淨息差由去年同期的1.87%大跌35個基點至1.52%. 淨服務費及佣金收入則按年增長10.7%至2.04億元. 當中, 信用卡業務收入增加1724.6萬元. 集團持續致力發展財富管理業務, 證券經紀及投資服務佣金增加1634.4萬元, 零售投資基金及受託業務收入增加1260.6萬元.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09

收集大新系等待倍升(二) 市場先生自語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25.html

此外, 自營交易轉虧為盈, 淨買賣收入有1.04億元. 當中, 表現最出色的是外匯買賣, 相關淨收益增加1409萬元, 交易證券組合以及買賣用途的衍生工具組合則由去年虧損7,968萬元轉為盈利385.4萬元. 營運支出按年增加13.8%至7.33億元, 主要原因是受通貨膨脹以及業務推廣影響, 導致僱員薪酬及福利支出大增7,011萬元或18.74%, 成本對收入比率因而由去年同期的54.4%上升至56.6%.

值得關注的是貸款減值虧損及其他信貸撥備按年大增145.5%至8,543萬元, 當中, 個別減損撥備由去年的回撥1,226萬元轉為淨支出1.03億元, 主要和商業銀行業務的一些不良貸款有關. 截至6月底, 集團客戶貸款總額為812.57億元, 減值貸款餘額則較去年底大增2.21億元或1.21倍至4.03億元. 減值貸款比率因而由去年底的0.25%大升至0.5%. 貸款減值儲備(LLR)則較去年底增加12.42%至4.45億元, 撥備覆蓋率由去年底的217%下降至110%. 受抵押品保障的比率亦由去年底的78.8%下降至77%, 顯示承受的信貸風險有惡化趨向.

截至6月底集團核心資本為97.45億元, 較去年底增加12.64億元, 主要受惠於保留盈利以及供股籌集增加的股本,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比率由去年底的10.2%提升至10.9%. 至於總資本充足比率則去年底的16.3%下跌至15.6%, 主要原因是集團於期內全數贖回及償還一筆總值1.5億美元的次級債務.

本地銀行面對的挑戰包括資金與經營成本上升, 淨息差收窄, 資產質量惡化導致信用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 不過, 大新銀行以現價7.37元計算, 市帳率只有0.64倍, 預期今年全年派息每股0.3元, 預期股息率4.07%, 屬進可攻, 退可守之選, 現價買入幾乎可以穩坐釣魚台, 需要的只是耐性.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10

中國白銀集團(0815) 初步分析,集團股價有倍升的能力 Edward Lee 發掘十倍股

來源: http://edwardten.blogspot.hk/2014/09/0815.html

公司招股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1214/LTN20121214016_C.HTM

簡介
中國白銀集團(0815),是2012年上市的公司,主營礦渣提煉銀、鉛、鉍、銻金屬,集團能生產99.999%白銀銀錠的國內小數生產商,集團主產品為「龍天勇」銀錠,純度不少於99.995%

業務流程
成本定價可參考招股書這段

每次高品位礦粉、礦渣或低品位礦粉來貨之價格乃按主要原材料之銀及鉛含量而釐定。於釐定主要原材料之價格時不會計及原材料中所含之其他類型礦物或金屬。於收到高品位礦粉、礦渣或低品位礦粉來貨後,我們會收集來貨樣本,並進行測試以確定主要原材料之銀及鉛含量。確定含量後,採購價便可於參考(i)中國國內白銀價格就含銀量之中間價,業務及(ii)上海有色網就含鉛量所提供之1號鉛錠中間價(在該兩個情況下均為於原材料交付至我們前一日的價格)並計及10至40%的折扣後釐定。該折扣須視乎所購得原材料類別而定,一般透過商討釐定。

因此,公司不會受銀價100%影響,國際銀價就算跌至1美元,集團買入成本都是低於1美元,但由於產能有限,價格太低便影響收入,其他固定開支仍然要支付,所以價跌對公司仍然是不利,而買入礦渣到生產賣出,需要時間,所以如果價格持續下跌,買入價與賣出價差就會收窄,毛利率會跌,相反,持續升就會毛利率擴大,以下是公司招股書解釋

我們之原材料存貨可供一至兩個月持續生產(平均存貨週轉天數為50至80日),且我們的生產間隔期(由接納原材料來貨起計至出售終端產品為止)為一至三個月。因此,一般總生產週期(由開出原材料訂單起計至出售終端產品為止)為兩至四個月。


行業與競爭
招股書只有2011年產量數據,集團產量排第10,其他有7間國企,2間民企,白銀佔總收入比較多的都是集團與2家民企,集團白銀收入佔比73.1%,郴州市金貴銀業(產量第6,白銀收入佔比51.4%),安陽豫北金鉛(產量第7,白銀收入佔比59.3%),要看這2家公司有沒有做零售,才知道競爭

豫光金鉛(600531)仍然虧損...P/B:2.77倍

金貴銀業(002716),歷史市盈率34.7,預測29.X,市值58.63億RMB,P/B:3.22倍日均成交額過億,參考性較高

2014年全國“用戶最喜愛的20家白銀品牌”,但沒有排名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513/12322809_0.shtml

集團歷史市盈率13.X倍,低於國內同業,但A股市場是較進取,所以,集團現時估值合理,但未來估值如何? 繼續看下去

集團風險與波動
由於白銀是商品,價格有周期性,銷售亦受宏觀需求影響,當價格升,毛利率升銷量亦會升(投資需求增加,工業需求略跌),白銀價跌就什麼都做不了。集團往績白銀+鉛毛利率最高是2009年23.4%,最低是2012年上半年4.4%,其他金屬因不計成本,所以達95%以上,但綜合毛利率最差是13年上半年只有12.2%,2012上半年有14.4%,由於銀價跌定,最壞時間已過

所以集團本身略好於資源股(因為不持有礦產,估值不會股價格大幅波動影響),但亦受資源價格影響。為了分散風險,集團開展零售業務,能提升毛利率(零售毛利率40%)

開展零售優勢
由於集團能以低價買礦,自行生產,與其他銀飾生產商相比,減少分銷商所佔的成本,成本優勢較高,所以毛利率能較高
舉例,採礦成本每安士17美元,礦商提煉後賣19美元,中間貿易商(提供存放分銷服務)每安士賺1美元,所以要賣20美元,銀飾生產商(如周大福)採購成本便是20美元,製銀飾再賣,假設是22美元,每安士賺2美元
但815買渣生產,賣價與礦商相同(因為都是銀),生產成本略高於礦商約18美元,不需要中間人,直接生產銀飾,與普通銀飾生產商就有2美元優勢,但銀飾與其他生產商一樣是22美元,每安士賺4美元
但國內銀飾仍然不算流行,市場較金飾少很多,能不能做大仍是疑問,但集團基數低,未來1-2年高增長不是問題

零售現況與發展
2014年上半年,集團只是做線上業務,由上半年業績可見,線上業務收6千多萬,B2B業務售出超過100,000件白銀產品,B2C沒有透露,集團說與憶紅妝合作交叉銷售產品,做了8百萬生意,但在憶紅妝天貓店找不到白銀相關產品?與CCTV購物頻道合作推廣我們的自家品牌「中國白銀投資銀條」,6月底,在長三角一帶擁有約30間特許經營店

未來集團特許經營店增至300家,一個展示廳,集團計畫投入2億元發展,擺放價值共數億元、為數2萬款,涉及50至60萬件貨品,以供鋪陳。中國白銀將藉此提供服務,幫助首飾及加工商檢查品質,提供設計,並且落地開店分成,甚至提供庫存服務,至今已約有100家商戶加盟,中國白銀早年預算的資本開支大部分已經完成投入,到2016年底,足夠供產能增加到450噸,陳萬天預期,以集團現有約3億多元現金,足夠未來發展所需。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01/news/ec_ece1.htm

由以上報導可見,公司看似不是要發展自己的銀飾品牌,而是提供一個平臺讓其他設計公司加盟,這樣集團可以取得分成,而加盟商直接向集團買白銀,可增加客源,未來這個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亦很難預料,但估計上半年收入6千多萬,下半年有1.3億不是問題,加上多了分店與展廳,保守估計全年1.5億是不難。

估值
我認為現時銀價已築底,下跌空間不大,毛利率可稍為放心,問題是零售那邊,由於新業務,很難計算,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s/news/aafn-news/NOW.621386/1
根據管理層說去推算,以最保守方式計,小商圈分店年收入60-70萬,大商圈300-400萬年收入,取每店平均120萬年收入
300家分店,線下收入3.6億RMB,再以20%淨利潤率計算,年淨利潤7200萬RMB,但要2015年才反映
2014下半年只能以上半年數估算,最簡單是乘2,但有新業務,應高於上半年,上半年純利1.33億,下半年估計純利1.67億
估計全年盈利3億人仔NET PROFIT應該沒問題...2014每股盈利可達$0.416HKD,下年多賺7200萬人仔加上去,
2015年盈利至少達4億人仔,即下年每股盈利保守計都有0.55HKD,再以保守8倍預測市盈率計算2015年保守目標$4.4
再加上2016年年底前產能由2013年250萬噸增至450萬噸,未來增長空間仍大...
另一個推動因素是如果銀價上升,銀價需求增,估值可以再提高...2015年倍升至5元不是沒可能

但最大疑問是,零售那部份可以走到多遠? 
由於時間有限,我研究多一點銀飾市場才能有較準確預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324

5月至今倍升股市場特徵, 從什麼途徑找倍升?

打風天,無咩野做,寫下周升跌,同埋5月至今升幅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Gij42-_31lF9958m5fdwek9k0eum5wBmH-jNJbMkN2g/edit?usp=sharing
打風少左日交易,全星期大市升0.61%,升既有1千1百幾,跌既8百隻左右
星期四尾市都有幾隻股大幅異動,好似味千,天喔呢D
今周油服股天下,油價2月見底反彈後至今持續7個多月,近期企係50美元以上,
我諗返起年初寫架一篇回顧~
http://edwardten.blogspot.hk/2016/01/201500x.html
油價升左7個月,油服股9月底先開始郁,商品周期開始同資金肯炒相關股,相差7個月
呢批野岩岩開始升,一升就好急,唔係易玩,真係好熟油先好玩,只能說有D錢我係賺唔到

今日睇返5月1出完全年業績之後,有咩股升幅1倍以上,
都有47隻,但有好多應該同業績關係唔大(唔能夠由業績估到升幅)
同業績有關既只有6隻左右...但全年業績靚既只有1548,175兩隻~
其他都要上半年業績先見到大改變....要搵到爆升力勁既公司真係好難~
我反反復復睇返呢幾間公司,到底我睇漏左咩而錯過左呢幾隻倍升股~
我都唔肯定......

1478丘鈦,上年收入增2.1%,今年上半年增98.6%...營業利潤上年跌4X%,上半年增46.8%...
本來一直以黎市盈率都係8-9倍,最近已經32倍(歷史),20倍(16年預測)
由無人炒到突然有人炒,5月日均成交額24萬HKD,8月中日均80萬HKD,到今日2800萬HKD
過程中轉折點係8月19日出左中期業績之後,所以5月就睇得中賺1倍以上真係無咩可能
出完業績買到而家都可以賺到60%既....倍升股好難買得中就係咁...

1043光宇國際,2015年收入增16.1%,營業利潤增135%,但淨利潤跌83.7%
上半年收入增46.1%,淨利潤增525%....業績前3.68,出完中期業績第2日升28.8%$4.97....
3日內無入到既話,已經去到$5.93....同現價6.13,基本上無水位俾你賺~
5月果陣$2.68左右,日均成交額200萬HKD左右,而家8百幾萬左右

1548金斯瑞,5月日均成交額100萬HKD,而家有2千幾萬HKD
收入及利潤呢隻一直都高增長無變過,但一直無人炒?
8月28出業績前已經有人炒,轉折點係7月15日....
PE由5月14-15倍到而家24.X倍........

175吉利 ,1888積層板都係5月開始一直升到而家既股票
1888,5月日均成交額只有5百幾萬HKD,而家係7千幾萬HKD
175就係唯一一隻,成交量變化不大既公司,只係升左20%左右,少過股價升幅

小結
1.倍升股,除左價格變化,量變化通常比價格變化仲要高~
1478成交額升左100倍,1043升4倍,1548升20倍,1888升14倍以上
因為通常隻股票唔郁就無人留意,無人留意就無成交,一直升總會吸引D炒家或者散戶~
見佢一直升就會買/賣.或者多左傳媒叫人買賣,成交量自然多左....亦都支持到股價係咁升

2.市場有效假說都係一個假說,1548呢類公司竟然無人炒,突然個個爭住買...市場真係有效?
係,有效,或者只限於175吉行呢類市值較大,成交額較多既公司...
所以如果想買平貨,只能係無咩成交既公司身上去搵.....

3.心理因素,如果你一早睇1548,1043,1478呢類股,
你買左但見佢無咩成交又唔郁,仲要維持幾個月...但你見其他股係咁升~
會唔會等等下心郁郁走左去買其他而又錯過左倍升機會?要問問自己

4.有咩因素可以令你有足夠信心渣實一隻倍升股而又唔走?
要坐到一程倍升,有強大因素支持你死守,係好重要

5.最後,有D股,升得急,好似1043咁,如果你唔坐得耐, 中途走左,3日時間俾你賺返D~
已經賺少好多,但有D股,好似175咁,慢慢升幾時都買得,邊類股先係散戶/投資者既真正朋友?

急升/慢升? 心中有數吧, 係咪升得多就一定好? 定係升得靚仔先係好? 自己識揀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959

兩極時代的價值倍升股

又是林少陽的著作,每次看見他的著作都不太想買,因為感覺沒有特別,但不買不買始終又會買下,不經不覺已經買入了三本,很奇怪。

今次這本書《兩極時代的價值倍升股》的內容很貼市,6月初版所討論的內容有4、5月AI機械人棋局勝人類的評論,有點似在看雜誌的感覺。整本書閒話家常,當中滲入一些財務知識,記錄林少陽對不同範疇的看法。


當中有一章節談到一個很有趣的指數,「克強指數」,這是由國家總理李克強所提出,以全國的鐵路貨運量、用電量、銀行貸款量作準則制定指標,用來衡量國家經濟。這個數字的背後意義似是國家經濟的領先指數,感覺難以造假。

因此,林少陽以「克強指數」作為指票,估計中國經濟低潮已過。然而,聽聞不少中國地方官員得知這個指數的計算方法之後,仍然找方法造假,例如故意增加用電量以博取中央增加撥款,造成能源浪費。


大家有否聽聞「逢7必災」?林少陽在書中也有討論這個現象。林先生作為基金經理,在書中拿了一點數據來討論,正指這個「逢7必災」中的「7」有點硬來,因為最近的2007年其實是大升市,該年股市大升近四成,金融海嘯大股災發生時間應該是2008年才對。

林少陽在書中貼出了一個列表,列出由1967年至2007年的股市升跌,看不出「7」尾之年股災特別厲害。看數字的話,其實近年「3」與「8」反而更可怕,例如1998年金融風暴、2003年沙士、2008年金融海嘯等年份都很可怕,


正如上面所言,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貼市」,因為剛有AI機械人棋局勝人類,林少陽就有所討論了。他分享了對AI的一些看法,指在社會問題上各國好像還未有好好討論過,即大多數人還未有好好準備迎接AI年代。書中討論一些擔憂,比我那篇文章深入得多,見《有無人睇完AlphaGo會心寒?》。

近日,網上有傳facebook實驗讓機器人互相聊天,發現它們竟然自創語言溝通,實驗人員也看不懂它們的語言,令facebook決定緊急中斷實驗。後來,再在網上找找看,發現這消息可能只是網上造謠。無論消息是真是假,看來社會未必準備好接受AI。


作為一位基金經理,出的投資書當然也要說說股票。林少陽在書中表示十分留意一些具有壟斷地位的大藍籌,如騰訊、領匯、港鐵、港交所,相信不用太深入談論這些股票的壟斷詳情。看見這位基金經理作為東尼的門徒,今次還原基本步,感覺頗特別。

當林少陽談及如何發掘下一隻超級增長股之前,他總結一下過去的股王「騰訊」。騰訊於過去13年來累積升幅達370倍,創造了2萬6000億元的價值,拿這個數字比較一下,匯控用超過150年,大約創造1萬2000億元的價值,即騰訊用了13年創造出兩間匯控的價值,看完都嚇一跳。

下一支超級增長股是哪一支呢?他認為要發掘下一支股王需注意四大因素,包括公司要處於藍海市場,第二是水須夠深,第三是公司要有「大魚基因」,最後是要處於有公平競爭的領域。

至於,林少陽認為下一支可能的股王是那些呢?要看「冧巴」的,不如到書局看看吧,合心意的不妨買來看看,$138,比我的新作便宜噢,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782

東涌研填海增土地 人口倍升 憂損東涌河生態 環團促保育

1 : GS(14)@2010-10-09 10:37:20

http://www.hket.com/eti/search/a ... d-062100&category=m


隨着新市鎮發展,本港不少河流都已被渠道化,包括東涌逸東邨另一邊的黃龍坑河道,亦為防洪被渠道化,已失天然河道的美景。 (綠色力量圖片)

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指出,東涌河口擁天然美景,政府不應填海破壞。 (王嘉嘉攝)




特首新一份施政報告,料對樓市問題落藥。據了解,土木工程拓展署已就維港以外填海工程,進行可行性研究,包括於東涌填海,以增加土地供應,填海後東涌可容納的人口,將較現時增加1倍,達22萬人。
然而,環團關注填海工程將令本港碩果僅存的天然河流——東涌河受影響,導致生態不保,變成儼如城門河等的石尿河,最近已去信特首,促正視保育東涌河。
逸東邨對開 東涌灣部分填海
據政府07年發表經修訂大嶼山發展概念計劃,已劃定逸東邨對開東涌灣填海,成為新市鎮發展區。
環團消息獲悉,土木工程拓展署正進行有關填海可行性研究,但發展局接受查詢時拒絕證實,只強調政府會就東涌新市鎮擴展部分填海規模、及未來規劃布局,邀請公眾參與討論。
事實上,2年前已有消息傳出,政府最快09年底委聘顧問,進行東涌餘下發展計劃可行性研究,預計2012年完成;新增土地除供應私樓外,亦會提供公屋地,以解決公屋地荒。
發展局:基建敲定 再研發展
發展局發言人回覆表示,東涌未來擴展部分發展,與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綫、香港口岸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等基建工程有密切關係,要待有關項目敲定詳情後,土木工程拓展署和規劃署才可根據有關結果,展開東涌進一步發展的規劃及工程可行性研究,以評估建議進一步發展的各方面影響,包括環境、景觀、空氣流通量及交通等。
綠色力量關注東涌河的天然河口,受填海發展影響,生態不保,上月已去信特首及林鄭月娥,表明保育東涌河口的重要性。
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強調,東涌河口一旦填海發展,將面臨兩大問題,一是河口部分被填作用地;二是但凡河口有發展,為防洪必須將河口渠道化,否則沒有足夠抵禦力,尤其是東涌河口水流較急,一定要有足夠防洪能力,結果令東涌河變成一條石屎河。
碩果僅存天然河口 恐渠道化
鄭說,東涌河口是本港碩果僅存的天然河口,其他河流均先後因新市鎮發展,難逃被渠道化的厄運,包括大埔林川河、屯門河、城門河等;而東涌黃龍坑下游亦已因逸東邨發展,為防洪而渠道化。
他強調,東涌河口的可貴之處,在於本港天然河水已很少,且具高生態價值(見另文——「蘊藏珍貴物種 僅次大蠔河」),更是市民可到達到接觸的:「拉姆薩爾濕地生態價值也高,但不是市民可以近距離接觸的,東涌河起碼讓下一代有機會認識何謂河流,知道有何生物。」
鄭睦奇強調,當年大嶼山發展機場,也特意保留東涌灣,保持河口水質,但政府確有向東涌「埋手」的意向,大嶼山發展概念計劃圖則,便清楚列明逸東邨對開填海地,會發展新市鎮。「既然土木工程拓展署已進行研究,政府必須慎重考慮保育東涌河的因素。」
鄭坦言,並非完全反對填海,但政府並非別無選擇,起碼新發展區如古洞北、粉嶺、坪輋等新市鎮,應先加快上馬;另外河套區規劃亦可提供住宅地,可應付未來土地和住屋需要,並非別無選擇要填海。

撰文:王嘉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0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