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價值相對論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jmfq.html
iMoney原文(簡體版),20-03-2014

增長股跑贏價值股
過去一年,中港增長股大幅跑贏價值股,皆因傳統經濟板塊的代表要不是被新經濟公司逐漸侵蝕而丟失市場(例如零售及百貨公司),就是受制於壞帳憂慮及信貸放緩(例如內銀及內房)。估值低通常由於公司盈利倒退,缺乏增長前景,又或者市場懷疑盈利持續性(如內銀及內房)。投資決定假如只基於眼前看到的估值(如歷史市盈率),便很容易墮進價值陷阱。

偉仕估值大落後
假如有一隻2013年市盈率只有6倍,每股盈利增長達13.1%,息率達3.9%(派息比例為23.89%),股本回報達14.8%,正現金流的股票,你會投資嗎?這些歷史數字可能仍然不夠說服力,業績紀錄又如何?這家公司過去7年的利潤以年度化率24.7%增長(中間只有1年持平及,1年倒退,1次發新股集資),這也只代表過去表現。

但假若未來兩年盈利增長起碼維持在15%至20%之間又如何?這樣便不同了,因為預計市盈率兩年後下降至只有4倍多一點。換句話說,今天投入的資金,4年至5年後便可以回本,價值於是可以在較短期內體現。筆者說的是,剛公佈2013年度業績,在中港及東南亞從事分銷科技及電子產品的偉仕控股(00856)。

市盈率或估值的高低,永遠與盈利增長預測速度成正比關係,即增長愈快,市場給予的估值溢價便愈高。市場效率失衡,導致股價被錯誤低估,主要是由於市場不能準確判斷增長前景,或對公司管治有保留。要找出高於市場指數回報的股票,便需要發掘出在估值,增長及管治上相對失衡的公司。

偉仕今,明兩年增長將會由數組引擎帶動:1)內部管理重組及提升,令中國及印尼市場佔有率上升,例如公司從內地對手取得了夏普(HP)伺服器的代理權,今年將首次提供盈利貢獻;2)電子商貿客戶(包括京東,易迅,國美在線,蘇寧及亞馬遜等)保持高速增長(電貿商佔總銷售比例由2012年的3.13%增加至2013年的5.05%);3)移動裝置及云端計算業務繼續增長;4)營運及財務效率提升,以至毛利率得以改善。偉仕的股價升幅,可能不如高增長的科網股,但由於估值低,風險及波幅也相對較低。公司去年8月中期業績公告,恢復盈利增長後,其股價已反彈了超過67%,大幅跑贏恆指同期的負3.3%,但相對於其他科網科,其估值仍然大幅度落後。

權益披露:筆者旗下基金持有偉仕控股股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40

美聯儲:大銀行均通過壓力測試,美銀資本充足性相對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1971

周四,美聯儲公布了對大型銀行的年度壓力測試報告。在極端情景下,接受測試的30家金融機構中,只有Zions銀行未能通過測試。這表明,美國大型銀行有足夠的能力抵禦經濟下行的風險。美聯儲壓力測試旨在確保大型銀行在經濟危機時無需政府救助。 美聯儲稱,假設美國經濟出現大幅下滑,那麽接受測試的30家大型銀行中,仍有29家擁有足夠的資本繼續放貸。2013年四季度~2015年四季度的9個季度內,在極端情景下,30家銀行總計虧損5010億美元,其中,應計貸款組合損失為3660億美元。 美聯儲壓力測試的情景包括: 1. 截至2014年底,美國實際GDP較2013年三季度下滑1%。 2. 截至2014年底,美國失業率激增至9.25%。 3. 截至2014年中,美國股市較2013年三季末下挫36%,VIX指數則激增一倍至35%。 4. 居民住房和商業地產分別下降約10%和20%。 雖然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美國銀行這三家大型銀行通過了壓力測試,但它們的資本充足水平處於較低位置。其中,美國銀行是表現最差的,在極端情景下,其一級普通資本充足率跌至6%,稅前損失達到490億美元,虧損額是同類銀行中最大的。 美國地方性銀行——猶他州從事金融儲蓄和信托服務的銀行Zions銀行,沒有能夠通過壓力測試。在極端情景下,其一級普通資本充足率僅為3.5%,遠低於美聯儲5%的最低要求。此前,據華爾街見聞網站報道,為滿足沃克爾規則要求,Zions銀行將出售部分債務抵押證券(CDO),同時沃克爾規則將對出售所得收取3.87億美元的費用。 銀行壓力測試結果將影響下周美聯儲的決定——是否批準部分銀行通過分紅或股份回購的方式回饋股東。 去年,花旗銀行、Suntrust和Metlife沒有通過美聯儲壓力測試。 以下要點內容來自華爾街見聞網站實時新聞: 美聯儲壓力測試顯示,30家銀行中,29家滿足或高於資本金目標。 唯一未能通過壓力測試的銀行是小型上市公司Zions Bancorp。 一些最大銀行的資本金僅僅稍微高於監管要求。 在最嚴厲的壓力測試中,紐約梅隆銀行擁有最高的一級普通資本充足率,達到13.1%。 在美聯儲的壓力測試中,摩根大通一級普通資本充足率不會低於6.3%。 摩根士丹利一級普通資本充足率不會低於6.1%。 高盛一級普通資本充足率不會低於6.8%。 花旗一級普通資本充足率不會低於7.0%。 美銀一級普通資本充足率不會低於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73

SENSE隨筆140829初談相對主義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8/29/sense%E9%9A%A8%E7%AD%86140829%E5%88%9D%E8%AB%87%E7%9B%B8%E5%B0%8D%E4%B8%BB%E7%BE%A9/

SENSE隨筆140829
初談相對主義
執筆人:蟬

過去數十年,美國曾有多個州對於小學教育課程將 “演化論”納入生物起源的正統學說提出抗議。 美國雖不以基督教作國教,但歷史上實為一個新教國家。 基督教的教條認為 “聖經是完全正確的Biblical Inerrancy”, 也就包括 “萬物由神創造”的說法。 此與演化論產生根本矛盾。

其實,現行各國教育當局編制的課程,和法庭接納的證據,皆以科學的實證主義為依歸,視科學為檢視事物真偽的唯一標準。***  然而,科學是否通往真理的唯一道路呢?

的確,很多事物當中並沒有唯一真理。 例如道德與美學價值觀念,皆隨環境和時間而顯露出極不一樣的面貌。 但人們在評事論理的時候,仍然固執地按照時下採用的價值觀念去判斷是非曲直。 這說明縱使價值觀因時空而異,人們仍然相信它們是實存和不變的,只要照本宣科,就可以判別是非。

近年在個別學科,尤其是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 「相對主義Relativism」越來越受到接受和推崇。到底何謂 相對主義?試看以下例子。

1996年紐約時報以某個印第安部落人類學調查報告作封面,標題為“印第安部落的創造論挫敗了人類學家”。 印第安部落Zuni認為自己是水牛人Buffalo people的後裔,神靈將世界準備好後,水牛人便從大地中出來。 Zuni的酋長對於現時相信人是從猿演化出來的說法沒意見,反正他們相信族人並非這樣。

領導調查的英國人類學家Roger Anyon在接受採訪時對此說道:“科學只是其中一種認識世界的方法,Zuni族對史前的認知與考古學家同樣是 正確的valid。”(編按:valid一般譯為 “有效” 。)

這個說法是否有點奇怪?人們相信道德與美的對錯並非普世non-universal的,但對於如“Zuni族的來自哪裡”這類事實的問題factual question, 所謂 “同樣正確”到底是甚麼意思?

上述觀點稱為 「同等正確Equal Validity」: 科學只是其中一個認識世界的方法,還存在著其他主張不同,但一樣 “正確” 的方法去認識世界。****

「同等正確」是認識論Epistemology的一種理論,亦是「相對主義」的核心。

哲學家Kathleen Lennon的說法可以更嚴謹地定義它。

現代認識論不再認為 “知識knowledge” 是客觀現實世界的 中立與忠實的反映:知識與現實世界之間並不透明。 所有知識都是 “場境知識situated knowledge”,它們是 製造者producer通過高明的理性分析手段,在特定的時間、物質和文化背景下製造出來的東西。*****

這種將知識視為社會性產物的理論, 是一種社會相關的概念social dependent knowledge concept,現時經常遇見到的 “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 便是這類社會製造物的統稱。***

哪來的相對主義?〉
「相對主義」是相當晚近才興起的,一般相信始於後殖民時期。

殖民者在進行侵略時,一般會抱持自身比殖民地優越的想法, 而且優越的所在並不只於軍事力量,還包括宗教,學術和技術等方面。 殖民者抱著恩主心態,認為被統治者有幸蒙受高等文化是一種得益, 以此來令其侵略行為變得正義。(編按:這就是出名邪惡的 “白種人的負擔” 論。)

隨著全球 “去殖民地化”, 對殖民主義的反彈延伸至對“優越知識”的批判。*** 本土文化與傳統知識進一步獲得珍視, 即使與西方的科學精神有所違背,也無損它們的地位: 因為這些“知識”並不是統治者創造出來提高自己影響力的工具。  (編按:「相對主義」最先就萌生於人類學界。)

有趣的是,相對主義作為一種知識理論,其影響力在哲學界遠比在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界小。 觀乎今天的哲學課程, 對於相對主義陣營發起的 “後現代主義”猛烈的批判力量似乎仍然無動於衷。 究竟是哲學界過於僵化,還是後現代主義理論有其不足之處呢?將在下文討論。

參考:
《Fear of Knowledge: Against Relativism and Constructivism》 (2007), Paul Boghossia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208

中國央行:貸款利率處在相對較低水平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314

針對外界對中國貸款利率過高、銀行利差過大的批評,央行貨幣政策司課題組最近進行了數據對比研究,其發表文章指出,無論與新興經濟體還是金磚國家相比,我國的貸款利率均處在相對較低的水平,銀行利差在各經濟體中則處於相對適中的水平。

考慮到可比性問題,央行課題組選擇了除歐盟外的G20經濟體數據進行對比,文章刊載在財新網上。

其認為,我國的貸款利率雖然略高於發達國家,但是明顯低於新興經濟體和金磚國家的平均水平。從2000年到2013年,發達經濟體平均貸款利率為4.05%,而新興經濟體為10.77%,排除巴西,金磚國家的利率為10.49%。這十多年間,我國的年均貸款利率為5.86%。

以2013年情況看,中國貸款利率較新興經濟體平均水平低2.78個百分點,較金磚國家平均水平低6.33個百分點。

C3804925-8F63-43F1-9412-8917A08BA37D

958AD002-5998-412A-AC9B-09CCD77E321B

從不良貸款來看,央行課題組稱,中國不良貸款率處於較低水平。2013年中國的不良貸款率為1%,在G20經濟體中僅高於加拿大和韓國。

近年來,我國銀行不良貸款率亦處於全球較低水平,其中也有金融機構改革消化了大量不良資產、近年來信貸投放較快等因素的影響。

在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不良貸款率出現階段性的小幅回升亦屬正常。

46815381-8033-4CE8-ACF3-F351F89BD0E1

至於衡量銀行盈利水平的關鍵指標——凈息差方面,文章提到,中國銀行業凈息差低於大部分新興經濟體和金磚國家,2000年至2011年,中國銀行業的年均凈息差為2.51%,低於除澳大利亞和韓國外的其他新興經濟體和金磚國家,也低於美國等發達經濟體,且總體保持平穩,變化幅度較小。

465BA709-00BD-449E-ADAC-05F41230E69F

央行特別提到了所謂的“均衡利率”的情況,指出我國的實際利率並不高,雖然近年來我國實際貸款利率有所上行,但與GDP增速相比仍處在較低水平。

經濟理論中的“黃金法則”表明,一個經濟體的均衡實際利率水平應大致等於其經濟增長率(或者說投資回報水平)。國際上多數經濟體都大致符合上述規律,其實際利率甚至還要比經濟增速更高一些,比較而言,雖然近年來我國實際貸款利率有所上行,但與GDP增速相比仍處在較低水平。

最後,央行認為,近年來我國經濟結構逐步調整變化,儲蓄率降幅明顯超出投資率降幅,這就可能出現在投資增速總體趨緩的情況下(實際)利率反而上升的情況。影子銀行也推高了融資成本。而隨著銀行風險偏好的下降,部分軟約束和高成本融資部門增長放緩,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動能平衡的過程有可能內生出降低融資成本的力量。(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221

玉米價格跌回四年前 相對投資價值超黃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85

10-corn

在評價當前國際玉米價格時,研究機構AgriVisor LLC使用了這樣一個詞:“相當便宜(dirt cheap)”。

彭博新聞社數據顯示,如今,一盎司黃金可以換超過370蒲式耳(約合9.4公噸)玉米,這是197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9月24日,國際玉米期貨價格跌至四年新低。今年以來,玉米期貨累計下跌28%。而現貨黃金今年漲幅為1.6%。

AgriVisor高級市場分析師Dale Durchholz對彭博新聞社表示:

理解相對價值可以幫助一個人決定投資資金可能流向哪個資產。現在,玉米的相對(投資)價值比黃金高。

交易員們普遍持悲觀態度。目前,在供應即將創紀錄的預期下,基本面消息很難拉動玉米價格反彈。這並非做空玉米的時機。

上圖:一盎司黃金可以換取的玉米數量

下圖:研究機構AgriVisor稱玉米價格將觸底

ie.EyyF7kgA4

史無前例的供應量是打壓價格的主要原因。今年,全球玉米主產區天氣非常適宜玉米植株生長,市場普遍預計,今年的產量將超越去年,再度刷新歷史最高記錄。

彭博新聞社援引美國政府部門的數據稱,全球消費量預計將達9.707億噸的歷史新高。美國農業部曾在9月11日發布報告,不但將美國玉米產量預估再度上調,且調整幅度超過分析師的平均預估水平。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玉米供應國。

農業部稱,美國2014/15年度玉米產量預估為創紀錄的143.95億蒲式耳,超過交易商平均預估的142.88億蒲式耳。玉米年末庫存預估為20.02億蒲式耳,10年來首次沖破20億蒲式耳關口。

美國玉米收割季目前還處於開始階段。根據摩根斯丹利提供的數據,上周,7%的美國玉米完成收割,滯後五年平均水平的15%。而好於往年的天氣將幫助玉米更快地成熟。

9月24日,CBOT 12月到期的玉米期貨價格跌至每蒲式耳3.255美元,盤中一度觸及3.2475美元,為2010年6月以來的最低點位。國際現貨黃金收報1216.60美元/盎司。(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08

滬港通臨近 港股相對滬股溢價被抹平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953

344375-hong-kong-stock-exchange

截至9月30日收盤,香港恒生指數跌至三個月新低,抹平了滬港兩地雙重上市股票的溢價。恒指三季度下跌1.1%,相比之下,上證綜指三季度大漲15%,這是兩地股市自2009年以來最懸殊的表現。

受“占中”事件影響,香港股市回調,而市場對中國政府出臺刺激措施的預期推動A股。彭博社報道,這表明在“滬港通”臨近前,市場越來越偏好中國內地的股票市場。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表示,可以想象,在“滬港通”開啟後,海外投資者可能通過做空香港股市,作為做多滬股頭寸的對沖。

用來衡量在香港和上海雙重上市股票價差的貿易加權指數——恒生AH股溢價指數升至100.36,為4月份當局宣布“滬港通”計劃以來最高。

AH股溢價指數高於100,表示A股相對H股的溢價越大,相反,AH股溢價指數低於100,表示A股相對H股的折讓越大。

彭博統計的數據顯示,自6月30日以來,上證綜指平均每天交易160億手,幾乎是二季度的兩倍,為紀錄最高水平。而恒生指數的交易量則下滑不到1%,至14.6億手/天。

AMP Capital Investors動態資產配置主管Nader Naeimi表示,中國A股市場顯示的所有跡象都表明,A股最終邁入牛市了。現在只是開始,A股還有更多增長潛力。

根據此前的文件,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30億元;港股通總額度為2500億元,每日額度為105億元。

中國希望滬港通能幫助實現金融體系市場化,增加人民幣的使用。現行的規則限定海外資金只能購買以美元計價的B股,只有被批準的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才能投資以人民幣計價的A股市場。

法國里昂證券上月針對401名內地投資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7%的人對滬港通不感興趣。對普通投資者來說,50萬元的最低賬戶資金要求是其投資滬港通的最大障礙。

“將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門檻太高。如果沒有資金門檻,潛在投資者的人數可能會擴大至90%以上。”

西部證券分析師Wei Wei表示,A股市場有大量小企業從事服務行業,創造了一系列主題投資。但在香港很難找到類似的目標,這也是為什麽A股市場更活躍,表現好於香港的原因。

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的數據,截至9月19日當周,中國投資者新開股票賬戶21.7萬個,為兩年之最。

Naeimi表示,金融環境的收緊導致美元強勢走高,這正對香港股市構成負面影響。我們繼續認為,未來一到兩年中國A股市場表現要好於H股。(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813

聊聊「追求相對收益」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5qn.html

    今天上午,股市早盤震蕩加劇,我有幾只股票跌幅很大,又有朋友對我傻乎乎地呆著不動直搖頭!他們不太理解,我怎麽老是滿倉著,哪怕再大的牛熊波段也不管的。

    其實,采用什麽樣的投資方法,這是由投資理念及投資體系決定的。我在10月16日小文《投資方法碎談》中說:“作為小散,我入市資金是零零散散的,時間和多少也沒個準,選擇長期(或者終身)投資,操作方式極其簡單:什麽時候有錢了,隨即買入估值相對較低的股票,直到發現了更好的股票,進而調倉換股,期間始終滿倉或超滿倉。這也就是,嚴格選,隨時買,不作賣。”

    那麽,這麽做的依據是什麽呢?我想,這屬於是“追求相對收益”的方法吧?

    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追求相對收益”也不失為一種投資方法,比如,買指數基金就屬於這個方法。

    絕大多數投資者追求的都是絕對收益,其操作方法可歸結為:低估買進,高估賣出;低價買進,高價賣出。其獲利空間(差價)可看成是靜態而絕對的,這非常直觀而易理解,這里不贅述了。

    追求相對收益是不以絕對獲利為評判的,而是拿某個對標來作比較,比如,以大盤指數或其他指數作為對標,進行比較,目標是要求跑贏對標。這個方法總是以動態的眼光來看待動態的市場的。下面試從股市最基本原理出發來闡述這種方法。

    一、基本形態

    1、長期投資或終身投資。

    因為股市難以預測,故而不能保證在不長的時期內獲利,更難保證獲暴利,只能延長投資時間來取得確定性的獲利機會,而時間越長機會就越多、越大。

    2、絕大多數時間均為滿倉,不論牛市還是熊市。

    這是因為股市的本質屬性是長期多頭市場,並且漲多跌少,又因為大漲的時機很少,所以必須時刻留在市場里,才能抓到每次大漲的機會。如果你企圖逃避下跌的損失,也一定更易失去大漲的機會。可見,這樣做的目的是,舍棄小跌而追逐大漲。對於這個問題的認識,你只需打開A股K線圖,查看一下歷史走勢,便可一目了然:市場處在熊市或牛皮市的時間段較長,而牛市里大漲的時間段卻很短。“雷電打下來的時候,你必須在場”,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操作方法

    1、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買入。

    因為股價高或低是相對的,只有通過比較才能知道,所以必須對標的進行縱向和橫向作比較。縱向比較是,看它的歷史情況,特別是近幾年來的情況,包括公司基本面、價格、等等,進行估值;還有對它今後的發展進行預期評估。橫向比較是,將其與同行業、同板塊的其他股票進行比較,以估計這個標的大致處在什麽位置上。這個操作方法的道理在於,由於股市難以預測,在大多數時間里處在高估與低估之間,並且是模糊不清的,究竟有多高或多低,難以清楚判斷,“在任何一個價格點上我們都無從判斷未來的趨勢,因為這個價格點上投資者的數學期望值是‘零’。([法]數學家巴切利耶)”因此運用比較的方法選擇購買是行之有效的,而且不必考慮是牛市買入還是熊市買入的問題,因為在股市行進過程中,你也無法確知究竟是身處牛市還是熊市。尤其對於長期業余投資者來說,新增資金可遇不可求,差不多有了就可買,買股是個隨機事件。你可能會階段性買得高了,但也會買得低的,長期平均下來,絕對地講,是低於中間值的;相對來講,是肯定買得偏低的,因為這是經過縱向及橫向比較確定為相對便宜而買入的。如果按照投資額均衡控制的原則,那麽平均購股成本一定低於購股價格的平均值。又因為你是做(超)長期投資,所以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眼光來看,這些影響是相對不大的。因此,在這個投資體系里,不存在套牢和歷史成本的概念,也就省卻了買賣選時的糾結。

    由此可見,買入(包括調倉換股)是一項極其嚴肅而重要的操作環節,其中,估值是重點;買入理由不在於選時,而是在於考量是否值得買入。這樣,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嚴格選,隨時買,不要賣”的投資方式了。

    2、選擇多個標的,進行適當的調倉換股。

    這樣做,就不會孤立而靜態地看待個股,也就不會刻板地長期死抱著某些股票不放,而需進行適當的調倉換股。換股的時機是,“當你找到一只可以取代它的更好股票的時候”(約翰•鄧普頓),遂即賣出換入,這樣,漲也換,跌也換,以修正或彌補買入、持股等環節中的不足之處,盡可能地追求整個股票池的成長性和增長性,以期跑贏對標(比如,上證指數或其他指數)。舉個誇張的例子,中國平安從149元下跌20%至120元,你不慎買進,沒關系!當你發覺不對,即可及時換成另外更好的股票,從而避免它最終跌至19元的不幸。而當它從19元爬上來時,你又有機會在20多元或30來元把它換回來。這個操作方法的實質就是,高估值的股票調倉至相對低估值的股票(有資金還會再買進),增加了“內在價值”。顯而易見,如此操作,在牛皮市中可以積小勝,牛市中可以增加盈利,熊市里可以減少損失,使得總市值(或總資產)漲比對標漲得多,跌比對標跌得少,最終假以時日,就有希望跑贏對標。

    你可知道跑贏對標(比如,上證指數或其他指數)是個什麽概念嗎?股市“一贏二平七虧”,跑贏指數的人肯定遠遠小於10%,是贏者中的佼佼者,可謂是大贏家啊!

    再次強調,追求相對收益的最根本原理(基石)或稱先決大前提在於:股市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但它的本質屬性是個長期多頭市場,漲多跌少,是永遠向上的。這些屬性比什麽都重要。追求相對收益註重的就是成長性和增長性。

    由上闡述可見,追求相對收益,並不排斥價值投資、價值投機、技術投資、趨勢投資、等等,而與它們好像都有交集吧?其操作方法始終遵循“大數定理”,是做確定性的事情,而不去刻意追尋大牛股、大黑馬什麽的。

    其實,有許多中外投資大師和高手差不多就是采取類似於這種方法的,他們幾乎從不離開市場。

    是否可把“追求相對收益”暫且稱之為“相對價值投資”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656

滬港通“北熱南冷”局面打破 H股相對吸引力提升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153

滬港通“北熱南冷”局面打破 H股相對吸引力提升


★ 上周港股市場表現回顧:“長和系”重組帶恒指站上24000點

——上周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和長江實業宣布重組後均升逾10%,帶領恒指站上24000點,周收盤24103點,小幅上漲0.8%。恒生國企指數與上周基本持平,紅籌指數下跌0.4%。

——行業方面,綜合業在和記黃埔的拉動下周上漲5.4%,為表現最好的行業。原材料業下跌4.3%,居所有行業之末。

——風格特征,恒生大型股有相對收益,周上漲0.4%。

——衡量港股市場避險情緒的恒指波幅指數下跌3.5%,收於17.5,仍維持在相對高位。

——美元兌港幣收於7.7506,港幣升值0.0019。





★ AH溢價繼續飆升,但滬股通遇冷,H股相對吸引力提升

——隨著“A強港弱”延續,追蹤兩地掛牌公司價差的恒生AH溢價指數再創三年新高,市值加權溢價率達到了33%,平均溢價率更是高達58%。

——一方面,正如我們此前在港股2015展望報告中提到的,流動性環境A股更優而港股受海外負面因素影響,是造成“A強港弱”局面的主要推動力。

縱觀歷史,AH溢價率超過30%是該指數創立以來的第四次。前三次分別為:(1)2006-2007年 A股在匯改、股改等多重利好驅動下的6000點大牛市;(2)2011年10月歐債危機背景下AH同跌,但高溢價率僅短暫持續了3個交易日;以及(3)與 近期最相似的是,2008年末至2009年上半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經濟增速回落,政府推出了“四萬億”的應對政策,貨幣寬松驅動了一輪“分母牛 市”,而當時港股仍然顯著受制於海外風險的牽累。此輪上漲並非經濟繁榮型牛市,基本面基礎並不牢固,因此政策面的利多利空容易引發行情的波動,AH溢價也 在高位寬幅震蕩較長時間。



——另一方面,在AH溢價繼續飆升的同時,滬港通自開通以來的“北熱南冷”近期被打破。

港股通額度使用率穩中有升,上周平均使用率提升至7%。而滬股通平均使用率僅為0.5%,並出現了兩次的單日凈流出。1月12日余額141.3億元,13日余額131.2億元,均高於每日限額130億元。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本面導向的海外投資者對目前大幅溢價的A股持謹慎態度。由於滬港兩地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已實現互聯互通,市場的自發調節作用將對AH 溢價率起到修正作用。



——H股的相對吸引力在提升。瑞士央行的意外之舉使全球市場的避險情緒升溫,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及人民幣資產作為新興市場中的避風港可能受益於海外的新一輪“大亂”、“大放”。港股市場尤其目前市盈率不到9倍的H股(即國企股)是全球的估值窪地之一。H股指數中市值占比近90%的金融和能源股仍處於歷史估值的低谷,具有一定的安全邊際。同時,H股約4 %的股息率對於海外配置型資金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來自興業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125

相對論——漫談超額收益 david自由之路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30190102vfq5.html

    無論低風險投資還是高風險投資,和長期的收益率沒有直接的關系,低風險可能低收益,比如天天存活期,每天資金0回撤,高風險也可能低收益,股民70%都賠錢,低風險可能高收益,每年複利30%多,10年就是20倍,高風險也可能高收益,比如第一年賺100倍,後面九年虧掉80%,10年也是20倍。
    我選擇低風險投資,只是不喜歡回撤帶給我投資過程的心情不爽,畢竟,資產每年30%增長,我會很開心,天天想旅遊,而第一年100倍,後面虧80%,可能我就只有1年開心,後面9年都郁悶了。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投資只是財富保值的工具,我們國家GDP每年增加7%,CPI每年增加3%,那麽投資能做到每年10%也就不錯了。
    但是對於想依靠投資實現財務自由,想靠投資混飯吃,那麽必須尋找超額收益,也就是你要成為食物鏈的上層,自己不僅不能是韭菜,還要會割韭菜。
   如果獲得超額收益呢? 
   通常有下面幾個流派
   1、成長派,就是投資者比其他人眼光更高,能透過時間長河,看到未來什麽樣的企業可以成為王者,並躲開那些最終走向衰落的企業,典型的人物是費雪,歐奈爾等。
   2、價值派,就是找到低估的企業,能看清楚企業股價低不是企業真的不行,而是持有股票的其他投資者是豬,低價賣籌碼,典型的人物是格雷厄姆、巴菲特。
   3、量化派,就是不關心股票和債券的長期價值,靠尋找價格扭曲賺錢,又分為杠桿派和高頻派,杠桿派的典型是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高頻派的典型是大獎章公司
   我的投資模型,更多偏向於格雷厄姆類型的保底套利、長期資本公司的低風險杠桿,以及大獎章的高頻輪動。目標是不論市場環境如何,持有的權益品種,就要能跑贏滬深300指數,持有固定收益品種,就要能跑贏打新股的收益(大約10%-15%),下面漫談一下
    1、格雷厄姆式的套利,基本方式是尋找價格低於股票清算價值一定比例(例如90%)的品種,把這個概念再擴展一下,就是低於保底價的投資品種。在股市極度低迷的時候可以使用,但是只要股市不是趴在底部,幾乎就找不到這樣的品種了。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比如2014年1月,中行轉債95元,純債收益也有5%,股票漲了有額外收益,完全符合格雷厄姆式的套利,但是等中行轉債價格漲過110元,就不符合這個條件了。
    2、長期資本公司的低風險杠桿,基本方式就是尋找低風險的品種,然後通過高杠桿賺取超額收益。比如中行轉債上2倍杠桿,或者10倍杠桿。比如2014年12月,交割日期僅2周的股指期貨升水100點,大約3%的收益,是不是也可以上10倍杠桿,把2周3%的收益擴大到30%?我認為是可以的,當然這里有一個度的問題,畢竟長期資本公司最後玩杠桿把自己玩破產了。
   3、大獎章的高頻輪動,就是尋找折價和溢價的機會,迅速出擊,迅速了解,2014年12月,分級基金大溢價,參與有風險嗎?肯定是有風險!基金申購後,凈值可能下跌,溢價可能消失。但如果成功了,1次可能就是10%的利潤,所以概率上的期望值為正。還有通過長城品牌基金套利南北車,參與有風險嗎?肯定有風險,南北車貢獻凈值5%,也許基金的剩余倉位貢獻-10%,但指數漲跌的概率是相等的,有可能虧,也就有可能超賺。類似的操作一直做下去,就好像扔硬幣,正面賺1元,反面虧5角,一直玩下去,肯定能賺錢。
    其實說白了,就是相對論,我基本上每天算賬,看最終是跑贏滬深300指數還是跑輸。
    不過,相對論和相對論也不一樣,再做個區分
    1、絕對的相對論,就是牛市吃到酒足飯飽,熊市也留下洗碗刷鍋,只要牛市階段和熊市階段都跑贏了滬深300指數,哪怕遇上2008年這種大跌,指數-60%,自己就是-40%,也心滿意足了。這種模型其實非常純粹,有人這麽做的長期複利超過我。
    2、低風險的相對論,就是估值的底部追求權益品種的相對論,到了估值的頂部區域追求固定收益品種的相對論,這樣可以避免回撤的痛苦,也是我現在的做法,但是做不好會踏空,比如2007年我就踏空一大截指數。
    至於具體做什麽品種賺錢,我就不說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242

廣義相對論發表100週年,愛因斯坦最經典的9句話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d70.html

廣義相對論發表100周年,愛因斯坦最經典的9句話

 

    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震驚世界的廣義相對論!今年將迎來《廣義相對論》論文發表100周年。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理論的誕生,近期出版的世界頂級雜誌《科學》刊發了一期專刊——《廣義相對論》。

    這里,精選出愛因斯坦最經典的9句話:

 

廣義相對論發表100周年,愛因斯坦最經典的9句話

廣義相對論發表100周年,愛因斯坦最經典的9句話

廣義相對論發表100周年,愛因斯坦最經典的9句話

廣義相對論發表100周年,愛因斯坦最經典的9句話

廣義相對論發表100周年,愛因斯坦最經典的9句話

廣義相對論發表100周年,愛因斯坦最經典的9句話

廣義相對論發表100周年,愛因斯坦最經典的9句話

廣義相對論發表100周年,愛因斯坦最經典的9句話

廣義相對論發表100周年,愛因斯坦最經典的9句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5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