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先傳媒的一點疑問 502的牛

http://xueqiu.com/2751308955/22567714
$先傳媒(00550)$先傳媒是家市值很小的公司,只有港幣7億左右,主要業務是航班雜誌的廣告代理、才庫雜誌和印刷業務。2011年營業收入14.3億港幣,其中廣告收入7.85億,印刷收入6.4億,廣告業務貢獻了1.57億的經營利潤,印刷業務貢獻了0.75億的經營利潤。先傳媒去年派息很大方,派息率為84%,而此前年份派息率約為25%~30%。不過我有一個疑問。

     公司今年11月19日公告未來將不再獲得中國國航旗下的《中國之翼》的獨家廣告代理。《中國之翼》2011年及今年上半年為公司貢獻了2.65億港幣和1.41億港幣的廣告收入。
    偶然間,我發現了公司代理的航班雜誌的2012年廣告的報價。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e80209010119y9.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e80209010119yo.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e80209010119yl.html

     雜誌廣告各個頁面的報價打了折扣,根據刊例價打折後的價格,我把各個報價頁面的廣告價格彙總。南方航空旗下的《南方航空》29個報價版面每月廣告收入總和為1137萬,平均每個版面廣告收入39萬。中國國航旗下的《中國之翼》19個報價版面每個月廣告收入總和559萬,平均每個版面廣告收入31萬。東方航空旗下的《東方航空》18個報價版面每月廣告收入總和586萬,平均每個版面廣告收入32萬。

     問題就是《中國之翼》每個月廣告收入如果只賣559萬的話,一年12個月,一共也才能夠有6708萬的收入,換算成港幣也才8300萬左右,與公佈出來的2.65億相差甚遠。當然可能是我對刊例的理解是錯誤的,整個雜誌可賣的比刊例多,普通內頁可以賣很多,但只標了一個價格。如果倒退回來一共版面廣告收入31萬的話,要賣到2.1465億人民幣的收入的話,每個月每本雜誌要賣57頁廣告。《中國之翼》頁數250頁左右吧,有沒有這麼高比例的廣告頁數呢,可惜我手頭沒有一本航空雜誌,下次坐飛機時仔細數數。

     根據我手頭先傳媒推廣的PPT資料介紹,先傳媒獨家代理國內排名前三位的航空集團機上雜誌廣告,包括東方航空集團《東方航空》、南方航空集團《南方航空》和《Nihao 空中之家》、中國國際航空《中國之翼》,並且是《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的刊物製作公司;同時是台灣中華航空《DYNASTY》、澳門航空《澳門之翼》的廣告總代理。

     《東方航空》每月平均5,760,000人次閱讀,《南方航空》每月平均6,800,000人次閱讀,《Nihao 空中之家》每月平均6,800,000人次閱讀,《中國之翼》每月平均4,100,000人次,《DYNASTY》每月平均1,100,000人次閱讀。

      從結構上,《中國之翼》閱讀人次數佔全部閱讀人次數的16.7%。由於南方航空出版2種雜誌,就是只把南方航空的一種雜誌列入計算,《中國之翼》也只佔到全部閱讀人次數的23%。但是公告顯示《中國之翼》2.65億的收入佔廣告收入7.85億收入的33.7%,與上述數據有差異,而且廣告收入應該還是包括了才庫雜誌的收入,剔除才庫雜誌,《中國之翼》佔航班雜誌收入比重就更高了。先傳媒與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簽的廣告代理合同都是5年一簽,關係應該比中國國航更鐵,而且不論從賣價上和閱讀人次數上看,東航和南航的雜誌應該是比國航的好,沒有理由中國國航還佔了廣告收入的三分之一。

     我以前不是以最壞惡意來揣度港股的,只是被騙多了,習慣使然,或許就是我疑心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612

奧思集團:那些消失的代理,那些滿嘴的胡話 502的牛

http://xueqiu.com/2751308955/22380843
奧思集團,一個經營水芝澳化妝品和水療店的公司。財務指標好得一塌糊塗,從07年到11年五年ROE分別為25%、40%、44%、28%、31%,收入從07年的5.9億增長到11年的10億,淨利潤同樣從07年的0.4億增長到11年的0.85億,複合增長大概在15%左右。而且是在現金派息率年均幾乎為100%的恐怖條件下達到的上述增長。經營性淨現金流年年大於淨利潤,投資性淨現金流還很小。8.8億資產,就有來自美容消費券的2.5億預收款項。有息負債也不高,近一兩年大概只是所有者權益的三分之一,前幾年幾乎為0。也就是在10年度籌資了3900萬的股權,相對當時2億左右的所有者權益不算多。這麼好的公司估值卻低得嚇人,2.5倍市淨率,9倍左右市盈率,也就是說如果盈利不衰退,按照以往100%的利潤分紅,一年股息就能拿到11%了。

     如果只看到上述財務數據外加閱讀近一兩年年報,我幾乎就要忍不住動手買了。但把一些經營數據列出來後,我發現了一些端倪。這家公司貌似平穩的財務數據背後,其實經營的業務不斷在斷裂。公司兩大板塊業務,佔銷售額60%的化妝品業務,雖然主打是經銷H2O,但時不時推出新的品牌,過了幾年又莫名退出和消失了,再後又會推出新品牌頂上。而水療和美容醫療業務雖然在營業收入上每年都有增長,但店舖數量基本沒有變化,完全是靠單店銷售提升拉動。按理說業務這麼賺錢,除了單店銷售提升一般還會加快開店雙輪驅動才對。下圖為年報中搜出來的一些品牌店舖數目數據,一一細數那些品牌就會發現問題。
查看原圖
     露得清
     2006年「集團自二零零六年四月與露得清生產商強生 (Johnson & Johnson) 簽訂協議後,便開始在中國市場分銷露得清產品,並迅速在中國鋪設零售網絡。」「最新數據(由二零零六年十月至十二月)亦顯示,現時露得清於中國百貨公司的業務正不斷擴展,並已開始為集團帶來正面貢獻。集團預期,此項業務將可於下一財政年度帶來盈利貢獻,尤其是當其開始以特許經營權形式擴展業務時。」
    2007年「集團在中國內地的露得清業務極具增值潛力,在過去一年快速擴充。在開業僅一年的銷售額已為集團帶來理想的溢利。」
    2008年「產品繼續熱賣,使露得清收入於集團整體溢利中佔了正面貢獻。」
    2009年「正如早前報告所述,集團與露得清品牌擁有人「強生」的合約已於二零零九年三月三十一日屆滿。「強生」決定不再續約,並已向集團支付補償金,以賠償集團損失一條具盈利潛力的產品線。有關賠償已於回顧期內的綜合收益表中反映。」

   Collagen 8000
   2006年「集團亦計劃於二零零七年上半年推出一系列 ~H2O+ 健康飲品。此等健康飲品是由集團於日本採購所得,並交由美國的 H2O Plus, L. P. 進行測試,以符合~H2O+ 的品牌要求。此新產品線標誌著首個  ~H2O+ 健康補充產品的面世。」
  2007年「集團於香港的零售業務亦就五月推出新健康飲品Collagen 8000而進一步提升。除集團現有美容產品市場外,消費對該產品反應熱烈,迅速為集團帶來強勁收益,以證此新產品之市場極具潛力。其後,Collagen 8000亦在中國內地及台灣推出,市場初步反應亦令人非常鼓舞。」
  2008年「集團全新推出之成功產品,尤其當中之健康飲料品Collagen 8000,亦大大推動集團的業績增長。集團於各主要市場均有推出Collagen 8000,當中包括香港、中國內地、台灣及新加坡,並於各市場取得佳績。產品特別是在中國內地面市後,迅速深受市場歡迎,成為集團最佳暢量產品之一。」
  2009年及以後賣得這麼好的Collagen 8000居然在09年報以後就在也沒有提到隻言片語,也就是還在09年報裡有個它的圖片。

   EPOREX K69美容儀
   2007年「集團引進意大利無針電泳深層注入儀EPOREX K69美容儀,並於其水療及美容中心推出。於十月,集團更取得EPOREX K69於香港、澳門及中國內地的獨家分銷權。此儀器融合多項美容功效,集團對其發展潛力十分樂觀。EPOREX K69配以若干獨特美容產品,能為客戶帶來額外療效,因此設備銷售業務外,此美容產品將為本集團帶來持續的收益來源。」
   2008年以後EPOREX K69完全消失。

   伊夫黎雪
   2008年「伊夫黎雪為世界美容護理品牌,歷史悠久顯赫~~。集團為合營公司的大股東,持有75%權益,擁有在全中國內地獨家分銷所有伊夫黎雪產品的權利。集團已在中國內地增設10個零售點,配合品牌推出之全新形象和營銷概念。有見市場對這些新店反應熱烈。」
   2009年「伊夫黎雪品牌尚在發展初期,於回顧期內,集團迅速增設零售點,令數目由二零零八年九月開業初期的7間增至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底的83間。集團亦已翻新伊夫黎雪現有零售點,換上更能吸引現今客戶的設計。」
   2010年「由集團擁有或分銷的其他產品還包括Erno Laszlo、JM Makeup 及伊夫黎雪。回顧過去一年,各品牌繼續穩步發展,並取得理想表現。目前各品牌的綜合業績佔集團整體營業額的比重相對較少,然而各品牌均具有強勁的增長潛力,故集團有信心,假以時日個品牌的利潤貢獻將會提升。
   2011年伊夫黎雪從年報中失蹤。

   Erno Laszlo
   2009年「集團一直在尋求機會以擴大其品牌和產品種類,年內更成功把握黃金機會,為品牌組合增添一知名品牌-Erno Laszlo。此乃首個由皮膚科醫生創立的著名護膚品牌,並獲名人及荷里活影星所推薦。於二零零九年六月,集團簽訂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獨家分銷合約,在此之前品牌從未在中國內地市場發售。集團在香港的首間零售點位於尖沙咀,已於二零零九年十月開張營業,迄今市場反應良好。鑑於初步成績理想,集團已選址九龍塘高級購物商場開設第2間Erno Laszlo零售點,並定於二零一零年一月底開業。」「集團相信,若配合有效推廣,全新的Erno Laszlo品牌的發展潛力將是十分龐大。因此,集團積極發展該品牌,務求令該品牌重新於香港市場建立穩固形象。管理層對此品牌Erno Laszlo充滿信心,相信它將與其他中國高消費群之熱賣產品同樣受歡迎。」
    2010年「集團的Erno Laszlo品牌日漸被消費者接受及肯定。此品牌一向針對高消費一族,集團亦計劃維持此品牌的高檔形象,並將因需求的逐步增長而審慎地擴張。」
    2011年「於過去一年,集團繼續在香港提升其品牌知名度。當品牌成功建立後,集團隨即穩步擴充其業務。該品牌於本年度錄得微利,意味著其未來發展將漸入佳景。集團繼續計劃在中國內地推出Erno Laszlo,現正為該品牌進行產品註冊程序。」
    我想說露得清和伊夫黎雪都搞失敗了,尚且一年能開好幾十家店舖,Erno Laszlo搞了幾年,店舖數也就從1變成了4,不免令人擔憂其前景,真怕幾年後又在年報裡莫名失蹤了。

     H2O
    2012年前的H20都是公司的王牌產品,中國區的店舖數量都在不斷增長,絲毫沒有看見管理層對中國區的擔憂。然後今年又突然跟股東講H2O中國賣不下去了。而大股東居然還在信息披露當天賣了自己一小點股份。
   2012年「本公司接獲H2O Plus 的一份函件及兩份終止通知,終止中國及台灣分銷H2O產品之分銷協議。原因為本公司於2011年12月31日止連續三年未能達至產品的最低購買目標。」「中國及台灣之業務佔截止2011年9月30日止年度之經審核綜合除稅後純利約21.8%。」
   H2O中國銷售收入佔公司總收入大概40%吧,沒想到利潤佔比卻不大。我覺得公司其實早幾年就知道了,已經預謀好用Glycel、JM Makeup來頂替它了。所以這兩年又看到公司年報重點提上述兩個品牌。
    奧思的年報不披露各品牌的收入狀況,只是簡單按產品和服務或者是區域劃分收入。年報中經常看到「極具增長潛力」、「強勁」、「非常鼓舞」、「理想」、「豐收」等詞,不過這些品牌基本最終都無故失蹤或者死得不不明不白。公司經常在某個品牌代理消失前就推出新的品牌頂替,說新品牌多麼多麼好,可新品牌過幾年後又消失了。我畫了張圖,列出了各品牌的進入與消失時間。


查看原圖

    公司的水療業務搞了很多年,香港也就維持在19間左右,大陸市場也說要進入很久了,最多也才開到2間,2011年還退出了1間。可是單店的銷售收入卻是一直在提升的。
近年,奧思收購了Glycel品牌和自創了JM Makeup品牌,估計也是擔心代理風險。這兩品牌發展如何仍有待觀察,但願它們能真正支持起奧思的業務,而不是過幾年又失蹤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39

2013投資策略——與黑社會大佬為伍 502的牛

http://xueqiu.com/2751308955/22837975
 應雪球號召,寫一寫2013年我比較看好的股票——海王集團。這個股票風險超高,因為公司業務和老闆都跟黑社會背景相關,而且也是小盤股,股價波動很大,我1月5日在雪球關注時,股價才0.148,短短8個交易日已經上漲了30%+,快0.2塊錢了。我還沒買,不過認為可以小注,後悔得我捶胸頓足!

    1、為什麼看好這家公司

    先大致介紹下該公司的歷史。海王集團的前身則是歌手陳冠希之父陳澤民名下的駿雷國際。早在2005年,陳澤民因財困賣殼給連卓釗、連棹鋒兄弟,後者將郵輪「海王星」號注入後,改名為海王集團。   

     之所以關注到該公司,首先是便宜唄,該股即便急漲,也才2.7倍市盈率和0.46倍市淨率,市值7.5億港幣。而且從08年收購博彩中介業務以來,收入一直比較穩定,過去兩年的ROE也有20%左右。

     其次,主要業務正在不斷聚焦到博彩中介人上,過去幾年剝離掉了各種業務,連賭船都賣到了說要換資金投入博彩中介業務。引用一條新聞:

   「11月23日消息,據香港明報報導,海王集團(0070)正計劃於明年第一季完結之前,完成收購包括新葡京、永利及美高梅的博彩貴賓廳業務。集團助理首席財務官夏永權更不排除,需要因應在市場安排股票集資及債務融資予以配合。

  經過過去幾年擴張,他們擬在明年業務發展成熟時考慮派息。

  夏永權強調,在未計算收購3項新的貴賓博彩業務,海王原本在金沙、威尼斯人及銀河星際的貴賓廳業務,在面對政治不明朗因素下,仍然於7至9月份錄得按季度轉碼數增長,到11月時的貴賓廳博彩轉碼表現更加樂觀。但是相比過往達到數十個百分點增長,則不可同日而語。

     在部署購入3項新的貴賓博彩業務時,夏永權指出,集團內部的目標是先購入有關業務的分帳權益之20%股權。按他們在6月底時持有約1.2億元,加上平均每月獲約2000萬元現金流入,已經出售虧本的業務,因此可以應付收購辦事處物業及新葡京貴賓廳業務。」

      公司是和購買方簽了意向合同的,當然買不買得成是未知的,如果買得成,那麼在澳門6大牌照賭場中的貴賓廳中公司就與其中5家有了合作關係。

      2、競爭優勢是什麼

     如果要問我海王集團的護城河是什麼,我想是黑惡勢力就是護城河了吧,屬於無形資產。

      先介紹下什麼是博彩中介業務。澳門賭場收益中有接近70%由貴賓廳貢獻,顧名思義,在貴賓廳裡賭博,都是比較有錢的人,下的注都很大,據說最低不得1000元。為了主動找客上門,澳門賭場有項特殊的制度就是博彩中介制度。由博彩中介人承包賭場的賭廳,按照賭場方面要求賭廳每月博彩額度不低於一個數量,然後由博彩中介人下面的「疊碼仔」類似銷售經理去尋找客戶,介紹客戶到賭廳賭博,為客戶提供包吃、包住、包行、借款賭博等一條龍服務。根據承包協議,賭場大概支付1.2%的賭資給博彩中介人,有的還帶有30%的利潤分成。由於博彩中介人的業務性質,就不免跟地下錢莊、洗錢、追賭債、高利貸等違法行為相關。由於海王集團曾經涉及黃光裕議案,我們可以通過黃光裕的判決書中可窺見一絲業務細節:

     「證人伍健華(國美電器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的證言:黃光裕大多在澳門連卓釗開的賭廳以其的名字賭博,其是黃的代表。連卓釗的賭廳與黃光裕都是港幣結算,黃光裕賭博可以不帶現金,連卓釗最高時給他的預支賭資額度達到港幣2.8億元。黃光裕還連卓釗賭債資金來源及還款方式一種是用減持香港國美的錢還,由其從香港銀行開本票送到賭廳。大多數情況是黃光裕從大陸調撥人民幣通過地下錢莊償還。其一直與賭廳的陳小姐聯繫,她提供一個大陸地下錢莊的賬號,其再把賬號告訴黃光裕,由黃光裕將錢打過來。黃光裕從內地向地下錢莊的賬號內打款後,地下錢莊的人會和澳門賭廳聯繫,告訴賭廳還了多少錢。

      伍健華經對公安人員出示的鄭曉微記賬手冊第三冊進行辨認,確認在該冊中記載的「伍生和伍健華換匯金額」應該都是黃光裕還的賭債。

證人連棹鋒[香港海王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的證言:其在澳門主要負責為連卓釗的賭廳與客人對數(即對賬)、追賭賬,賭廳只收港幣。黃光裕在賭廳以伍健華、余國良的名義賭博,這二人是黃的經紀人,負責歸還黃所欠的賭債,如果他們手裡有港幣,就會開本票給賭廳;如果沒有港幣,黃光裕就讓伍健華以人民幣歸還,其聯繫地下錢莊,由錢莊將在內地接收人民幣的賬戶告訴鄭曉微,鄭將賬戶交給其公司的陳小姐,陳小姐再轉告伍健華。陳小姐和伍健華經常對數,再報給鄭曉微,鄭曉微再告訴其,其讓人找伍健華,不用找黃光裕。鄭曉微的手工記賬冊中寫著「伍生」或「伍健華」的賬目,就是黃光裕的換匯記錄。

      證人連卓釗[香港海王集團(國際)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證言:黃光裕在其賭廳賭博,從來不用自己的名字開戶、寫欠條,他的經紀人是余國良和伍健華。如果黃光裕沒錢還賭債,就會讓伍健華幫助聯繫地下錢莊,從大陸打錢,由伍健華還錢給其。其沒有直接就賭債或賭博問題與黃光裕聯繫過,這方面的事情都是其找伍健華。當黃光裕要從大陸用人民幣換成港幣還賭債的時候,其就安排連棹鋒為伍健華提供錢莊的銀行賬戶。」


      3、行業空間/未來前景/業績的確定性如何

      由於澳門賭場收益中有接近70%由貴賓廳貢獻,博彩中介人對賭場至關重要。在澳博控股的招股說明書中就提到其中一項澳博的競爭優勢是同近80家博彩中介人有業務合作。而在金沙中國進入澳門市場時提高了博彩中介人的佣金率,吸引大批博彩中介人轉投金沙中國,澳門賭王何鴻燊還忽悠業界不要惡性競爭,可見博彩中介人的溢價能力。觀澳博控股財報,有好幾百億的市場推廣費用其實就是博彩中介人的佣金。澳門賭場貴賓廳一般賭場盈率是2.8%,而要支付1.2%的賭資給博彩中介人,可見成本之高,另一方面也說明博彩中介人市場行業空間巨大。不過,貴賓廳貢獻收益佔整個博彩收益比例從過往數據趨勢看是緩慢下降的,中場業務(也就給小賭徒玩的大廳)比重上升。

      至於業績確定性當然是十分不確定的了,因為一旦賭廳廳主完不成賭場下的賭資要求就會解除合同,海王集團說是要收購其他中介人,也不知道究竟如何。當然,黃光裕案抓了公司主席他哥,公司業績也沒受到什麼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業績還是穩定的。過去幾年海王集團0分紅,賺的錢都拿去贖回可轉債了。

     4、公司報表

      海王集團資產負債表就是由無形資產+應收賬款=所有者權益構成。無形資產就是賭廳的收益權,原來大概有20億左右,後來提減值,現在穩定在14億左右。應收賬款我記得在3、4億左右,個人猜測是不是借出去的賭資?不知道是不是業務的緣故,公司財報也是極其不透明,直到最近一個年度財報才披露旗下三大賭場中的博彩中介業務各自的收益情況。就整體而言,我對該公司及其業務瞭解仍然云裡霧裡。

      5、估值

      由於現有業務沒有什麼成長性,個人認為大概給10市盈率,1.5至2倍市淨率合適,樂觀來看還有200%的上升空間。

      6、聲明

      我對該公司瞭解也僅限於上述資料,可以說基本還是不瞭解,也可以看出這個公司風險是很大的。出於對該業務的好奇,我把我所知道的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分享,本來我是想獨食的。我對這公司的態度也是像賭博一樣,小賭怡情,未來我可能會買入,因此不推薦各位去買這個小盤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11

為啥不要買新股 502的牛

http://xueqiu.com/2751308955/23026352
公司上市三年多,而我作為上市公司證券部人士同樣也幹了三年,見證了公司市值如何縮水超過一半,股民又是如何從童話中跌落到現實的。三年裡回答了無數投資者電話,基本上總在股價下跌時問我為什麼老跌,而在大市反彈時問為什麼跑不贏大盤。我將股民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可憐型,他們喜歡說「我女兒還小,我全部的錢都買你們公司了......」,另一種是發瘋型,他們喜歡說「你們公司怎麼還不破產啊,董事長為什麼不去跳樓......」。對於這一悲慘局面,其實我很想給他們的建議是「請仔細瞭解公司基本面和閱讀相關公告,另外切勿買新股。」為啥不要買新股呢?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1、新股總在業績好時才上市,價值被過度挖掘。以我所在的公司為例,上市前盈利能力堪比貴州茅台。眾所周知,新股只披露當前一期和過去三年的財務數據,三年前的公司是怎麼樣的,誰都不知道,而過去三年的財務數據必然亮麗無比才能夠上市。如果只看了過去靚麗無比的數據容易直線推導出光明的未來,再加上公司上市時路演,財經公關加以提煉出獨特概念,除了延續已有業務,還要開展比過去更豐富的業務,前景就更好了。孰不知,過去三年可能只是整個大環境中產能緊張的時候,整個行業週期豐富的一面還未全面展示。我還是比較佩服我們原始股東十年前在整個行業普遍虧損和微利的時候就有眼光入股公司,現在一年的現金紅利就幾乎是當年的投資額。問題遠不只如此,還有些上市公司進行了業績包裝甚至造假,業績變臉的程度也就更大了。

     2、公司管理及治理水平未經時間檢驗。我們看招股說明書,只是看到的是結果,如何達到這個結果的過程卻是不知道的。過去成績的優異可能只是拜環境所賜,並非公司自身競爭優勢的強大。而一旦上市了,公司整個運作過程就公開了和受到關注了。投資項目進展得是否順利,是否按期投產,還是變更或者無故失蹤了,都是可以知道的,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執行效率時間久了大多會被市場所認識。而公司及大股東對公眾投資者的承諾是否達成、公司信息披露透明程度、上市公司與大股東之間的關聯等公司治理方面的問題也會逐漸被投資者掌握。比較悲傷的結局是,上市時畫了張超大的餅,最後都做不到,概念變不成現實,股價一落千丈。

    3、發行價格過高,原始股東明搶新股東。一般來說,公眾股東都是付了比較高的溢價去認購發行時的股票,這個溢價可能是幾倍乃至更高倍數的市淨率,而這個溢價更多是被原始股東分享了。舉個例子,原始股東有100股,每股按淨資產1元入股,發行前共有100元的財富。而上市後,公眾股東假設花4倍市淨率購買1股,4元一股,發行40股,湊集資金160元,那麼發行後淨資產共260塊,發行後股本140股,每股淨資產1.85元。原始股東的掌握的財富就有100股乘以1.85元等於185元。也就是說原始股東只通過上市就白賺了85塊錢,然後這185元的權益在市場上的價格可能又溢價2~3倍市淨率。我們轄區內有家上市公司老闆上市前只有2億身家,上市後業績不斷下滑到微利,市場就算只給了1倍市淨率,他仍然有10億身家,這多出來的錢還不是公眾股東傻傻白送的。而諸如海普瑞、漢王科技、華銳風電等超級大熊股之流,哪家不是溢價幾十倍市淨率發行的股票?

     4、超募資金過多,容易亂花。最近幾年上市的公司普遍由於發行價格超預期,籌資規模也遠超計劃,常常見到的是募集來的資金是上市前公司資產的幾倍。募投項目以由計劃募集的資金來滿足,而大批超募資金一時半會則沒有投資項目,如果出於謹慎原則存銀行,資金運用效益低,又會被公眾股東質疑。很多公司的經驗和能力其實還達不到能夠管理好數倍於自身原有資產的資金,這些超募資金是他們或許賺10年都賺不到的數目,而如今卻輕而易舉地掌控了。賺錢難,花錢易,現在不是有了錢嗎,什麼項目都可以搞得大些,再大些,投資或者收購項目也很難做到跟以前沒錢的時候的那樣精打細算,投資的領域也非常可能脫離自己的能力範圍。而所謂的保薦人只要存在募集資金就要負後續督導責任,他們巴不得上市公司早日把錢花光。這樣一來,投資項目的效益很難保證。

     5、過度資本湧入,行業競爭結構惡化。有些行業,它在某些時段,需求量是一定,沒有公司登陸資本市場時,這個行業裡都利用的自己利潤積累在慢慢擴大產品供應量,與需求的增長比較和諧,這對行業內的公司都是好事。但一旦有公司上市,如果還引發了這個行業的公司上市潮,那麼巨額的資本突然湧入這個行業,反而打破了這種平衡。行業的公司全部擴充產能,結果誰的資產利用率都不高,還會引發價格戰,收入和利潤普遍下滑。

     終上所述,炒新的股民大多逃不掉悲慘的結局。一般而言,個人建議,一個公司上市未滿三年不考慮買入。不過我相信,A股的股民會一如既往地虧下去,我還是會接到發瘋型股民的電話,然後心中吐槽「活該你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789

《香港企業併購經典》經典好書! 502的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ee43000101h28h.html

   剛買了馮邦彥寫的《香港企業併購經典》,13元,物超所值啊。全書有28個香港企業併購案例,才讀了第一個就覺得好經典啊!佩服作者能把幾十年前發生的事情能夠比較詳細地寫出來,這得要看多少資料。

   第一個案例是發生在1972年得英資洋行怡和旗下的置地地產換股併購牛奶公司。當時牛奶公司股權分散,有大片土地在城市發展區域,顯然搞牧場的價值根本比不上搞房地產。用格雷厄姆的話就是隱蔽資產的價值,用麥肯錫的話就是不同所有者價值不同。整個併購過程大致如下:

   1、置地地產在報紙上打廣告,要通過2股置地股票換1股牛奶股票,牛奶股票直接上漲40%。

   2、牛奶公司董事會不同意,提出合併後每股收益和股息變少的反對理由。並預計了當年不錯的盈利,還進行了拆股發放大額股息誘發自身股價上漲還擊。

   3、置地公司繼續登廣告反駁,直指牛奶拆股沒有任何價值,盈利實際增長沒那麼高,提示股東收購失敗股價會暴跌。

   4、牛奶公司聘請專家重股自身資產價值,指遠比置地報價更高,且收購並非現金而是隨時波動的股票。

   5、置地公司同樣聘請測量師重估自身資產價值,說自身資產價值更高,換股有利。

   6、牛奶公司聯合其他房地產公司成立新的房地產公司運營土地,並建議拆分獨立上市,認為不需要置地也能運營好公司土地。

   7、置地繼續打廣告,稱收集的股票足以否定牛奶公司上述行動,新地產公司也不有同自己一樣的實力和經驗。

   8、最後越來越多的小股東自己跑去置地公司換股票,置地公司收集到了已發行股票的90%,發動強制收購,牛奶公司退市,董事局主席黯然退位,置地獲得大量發展土地。

   令我驚嘆的地方在於,雙方在併購中還可以大打廣告戰。另外攻擊和還擊的手法都很豐富,拆股、發放大額股息、資產重估、拆分等。最後,小股東居然可以不經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自行把手中的實物股票換股,不知在如今電子化交易情況下還可以這樣做到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33

也說怎樣做組合管理:1、壓力測試 熊市中那頭懵懂的牛

http://xueqiu.com/4246792644/23251045
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也可叫配置管理,是資產管理的基本策略或手法,與分散投資類似,目的是為了規避風險。這裡不打算探究理論,只想從實用角度出發,分享對組合管理的常識性認識,並探討如何運用組合管理方法和原則管理個人金融資產或理財(不涉及非金融資產如房產之類)。

買過基金的人大概或多或少都看過基金的季度報告,那些報告中都會披露基金的投資組合。每個基金不論是什麼類型的,都會嚴格遵循一定的策略或原則來管理持有人的資產並進行投資(至少理論上是如此)。個人的金融資產也可按照類似的方法來管理。

在說組合管理的方法和原則之前,先說一個最最基本的常識,說它是最最基本的常識,是因為它是盡人皆知的,甚至可以叫做投資公理:

如果資產的價格上漲(下跌)然後下跌(上漲)同樣的幅度,資產的價值將減少。

例如,如果你持有市值100元的股票的價格先上漲10%,然後再下跌10%,你的股票市值就少於100元了;反之亦然,即先下跌10%然後再上漲10%,股票市值也是少於100元了。

下面看一下這個用小學數學知識就可以理解的、盡人皆知的常識,在組合管理的壓力測試中顯示的威力。做組合管理一定要做壓力測試,才能制訂適當的組合管理目標和有效的組合管理策略。

假設你有100w金融資產,可能有以下三種不同的投資組合:

組合1:
查看原圖
組合2:
查看原圖
組合3:
查看原圖
以上各類資產裡面的具體內容在這裡暫不討論,以後再分析。現在只需知道這三大類資產在流動性和風險收益特徵上有明顯差異:固定收益類流動性最低,風險較低,收益相對穩定但不高;權益類流動性次之,風險較高,收益很不穩定;現金類流動性最好,僅有相對風險,基本沒有或者不指望有收益。

這三大類資產的價格波動也有很大差異:固定收益類價格波動相對平穩,波動週期較長;權益類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波動週期很短;現金類價格基本不波動。

雖然固收類資產也有一定甚至可觀的收益,但其實現收益的週期較長,且個人投資固定收益資產一般不大會按照公司財務方法逐期計提賬面收益,而是在投資期結束實現收益時才算總賬,所以,壓力測試主要看權益類價格波動對資產總值的影響,並且假定在權益類資產價格波動週期內,1)其他兩類資產價值的變化可以忽略不計;2)沒有現金流入流出,這個假定並不現實,只是為了簡化分析而已,以後再看有現金流動的情況。

現在假設權益類資產的價格先下跌50%,然後再上漲50%,來看看上述三個組合的資產總值如何變化:

組合1:
查看原圖
可以看到,權益類資產價格下跌50%的時候,資產總值僅剩70w,即縮水30%。然後,權益類資產價格在上漲50%,資產總值僅僅恢復到85w,而不是原來的100w。經歷這麼(幅度相等的)一跌一漲,你的總資產竟然貶值15%。

這還不是最慘的。來看一下組合2的表現:

組合2:
查看原圖
組合2經歷這麼一折騰,損失了20%,100w資產僅剩80w,最低的時候僅60w。

相比之下,組合3要安全得多,但資產總值仍有10%的損失:

組合3:
查看原圖
壓力測試不僅要看最壞情況下會發生什麼,也要看看最好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假如權益類資產價格先上漲50%,然後再下跌50%,上面三個組合的表現會怎樣呢?:

組合1:
查看原圖
組合2:
查看原圖
組合3:
查看原圖
所以,上漲的時候不要高興得太早,一旦發生同等幅度的下跌,情況照樣不妙。

綜上,無論是先跌後漲還是先漲後跌,只要漲跌的幅度相同,結果都是一樣的,即資產總值最終是減少了,而且減少的值是相同的。這就是投資公理的威力。

另一方面,從上面三個不同組合由於不同的資產配比而導致不同的結果,也可看到資產配置的效果:高波動性資產配置越少,資產總值的波動幅度越小,資產安全性也就越高;反之,資產風險就越高。

因此,我認為一個好的組合管理目標應該是諸如「在市場下跌X%的情況下,所管理的資產損失不超過Y%」之類,而不是諸如「N年M倍」之類。有了這樣一個目標,就可以通過壓力測試的方法來決定不同類型資產的配比。

證券公司、銀行、基金公司等機構對客戶做的風險偏好評估問卷中,通常會有一個問題:「你能接受的最大投資損失是多少?」,讓投資者在給出的幾個百分比中選擇。這個問題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壓力測試。但如果不用上面的方法分析,這個問題其實是很難回答的;或者反過來說,那些機構在不瞭解你的投資組合的情況下,其實是無法根據你的回答(僅僅一個百分比數字)來判斷你的風險承受能力。

壓力測試只是建立組合管理的第一步。上面的壓力測試分析是在理想的靜態條件下進行的:沒有現金流動,沒有固收類價格波動,沒有改變資產配置。可以看到,壓力之下如果無所作為,資產就要貶值。現實中,面對壓力,恐怕沒有人會無動於衷,除非是不知所措或者束手無策。所以,要制定適當的組合管理策略以應對壓力。動態調整資產配置便是應對壓力的主要手段。關於如何動態調整資產配置,@sosme 有很多高論(動態再平衡策略),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拜讀一下。本文的下一篇仍將在基本常識的層面討論動態調整資產配置的策略,也是組合管理的基本策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10

為啥港股價值易變 502的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ee43000101gspl.html
  我總結下,為啥港股價值易變。
     1、資本支出摧毀價值。例如,美蘭機場資產是很優質的,可惜美蘭機場二期新聞報導要投130億,一期不過10個億,用了十幾年,客流量不斷增長,利用率上升,整個市值也才30億港幣。假如說公司未來官方真的宣佈要開始建,股價不暴跌才怪。相反A股也跌,不過,是會慢慢跌,港股一天給你反應完,而且港股籌資又沒有什麼限制。
     2、公司戰略變更摧毀價值。原承達國際(2288)在募集資金承諾投資的主業項目轉讓當天,股價就暴跌11%,主業由裝飾變成房地產收租了,而當時投資者都奔著裝飾的主業去投的。
     3、公司太小,過於依靠單一客戶。港股有很多小市值的小公司,例如,先傳媒,做航空雜誌廣告代理的。主要依靠東航、南航、國航,國航一說合同到期不給做了,股價三天跌掉27%。類似地還有中視金橋,業績也是很好,單太依靠央視,而且也存在第二種情況,公司開始把大部分資源拿去買樓收租了。
     4、大股東資金佔用摧毀價值。寶姿,多著名的品牌服飾上市公司,沒出事錢股價走勢也很棒,資產負債表存在大存大貸,後爆大股東資金佔用,股價跌成什麼樣了自己看看吧。資金佔用的情況港股也很常見。
     5、沒有強制季報披露,信息不對稱。港股大部分公司只有中報,和年報,沒有季報。很多投資人在披露業績期都很害怕,怕公司不達預期,股價暴跌,畢竟公司是半年才報告一次,消息一次集中釋放,如果存在季報自然能更及時掌握公司信息。所以經常看到中報年報出來,港股又很多狂漲和狂跌。港股的業績預告又說得很簡單,只報告同比大幅上升或者下降就完啦,什麼區間都不知道。
     6、大面積財務造假,虛增價值。這個我就不用說了,我選財務指標好的公司都可能有三、四成是假的,那些連財務都很爛的公司比例就更高了。聽聞香港創業板假貨比例高達八成。連國際四大出的審計意見很多都是狗屎,其他不知名的審計就更不用說了。
     7、輕易籌資,頻繁抽血。港股籌資手法太多了,我至今搞不清楚,還不用審批,隨便一個供股消息出來,股價跌個百分之十幾到幾十正常。
     8、信息披露糟糕。都說港股信披比大陸好,我看也就是AH股吧,很多公司年報看了連公司業務究竟是做什麼都不知道。不知道香港監管局是沒法管嗎,還是壓根不用管,上市公司隨便玩投資者去吧。
     總而言之,A股明擺著貴,港股明擺著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060

買啥? 502的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ee43000101i4ut.html
   買便宜的銀行?隨便一個監管政策打到跌停!叫你貸款時瘋貸,出了事再來監管你。買地產?調控政策更頻出?雖然最終沒效,但股價也常常暴跌。買現金流好的白酒?中央又說了咱們搞反腐敗了,都不准喝啦!買有前景的環保股?政府是最大買家,想起來投一投,沒人抗議了,說不定就不搞了,補貼也不給了呢?而且還有價格管制。新能源股?風電、太陽能同樣上面一樣,支持的時候大家一個勁地上,稅收、補貼,不能貸的也給貸。買個穩定的高速公路可以不?不行,國務院都說節假日不收過路費,股東一下傻眼了吧,說不定哪天路都被強制收回了。那買鐵路?你咋知道啥時國家同樣上調運價?鋼鐵、水泥?拜託,都是政府玩剩的,都說要淘汰落後產能了,啥是落後產能呢?小的舊的不行,咱再建個更新的更大的!結果產能越來越多。買零售百貨?政府壟斷的土地拍賣市場,地價越來越高,房價越來越高,租金越來越高,還比電商多交一大群稅費。看來只能買很貴的醫藥股了,等著看藥品在不在政府醫保目錄裡了。
    有形之手下的企業搞市場經濟,上資本市場,大家都套著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061

幾個角度看《香港企業併購經典》 502的牛

http://xueqiu.com/2751308955/23484649
《香港企業併購經典》一書信息含量非常大,讀者可以從好幾個不同的角度來閱讀。
   一、用錢。該書最值得稱道的自然是眾多大佬五花八門的財技,如何用銀行的錢,用合作夥伴的錢,用上市公司的錢,用公眾股東的錢去達到大佬們一個又一個的個人目的,實現其個人財富。
   二、老千。這本書裡有一個著名的老千公司案例。是陳青松的佳寧集團,別的大佬雖然也把公眾股東坑慘了,不過坑股東、坑銀行最慘的還是佳寧集團。我們也可以看出老千股東或者公司的幾個特徵。1、充門面。大股東用豪華的車、豪華的樓,什麼都講氣派,非要給別人財大氣粗、信任的感覺,為日後的籌資鋪路。而且收購企業起來不管價格。2、成系。一般老千都控制這好幾家公司,自稱一系,而這些公司之間的股權關係又錯綜複雜,它們又有很多層級控制下面更多得控制。成系,我個人認為還是方便籌資,旗下的公司可以抵押融資,還可互相拆借資金,關聯交易。3、股權質押。老千公司沒有什麼資產,最值錢的就是股權,利用股權質押可以融得資金又去收購其他資產。而股票價格相比其他資產價格非常好操作。4、虛假交易。經常性地釋放公司前景,交易資產,或者什麼行業熱就做什麼,利用虛高的股票價格又去融資收購,與上面形成一個循環圈。
   三、地產。該書的很多併購案例都是發生在房地產行業當中,公司比較常見的隱蔽資產就是房地產資產。也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到香港地產的發展過程。
   四、公司歷史。書中的很多公司至今仍然在經濟、社會中起著重要角色,書中介紹了它們的發展過程。也可以看到,香港的商業界圈子非常小,玩來玩去就那麼一撥人。前後幾個不同的併購案互為關聯,又是各自的前因後果。
   五、政治。書中的公司發展與政治密不可分,收購公司既要看對方公司老闆的後台及其同哪些政治人物關係良好,又要考慮香港證監會是否批准收購。書中介紹的香港企業併購本身就處於中國代替英國接手香港這一大的政治背景,英資財團逐步撤離,中資財團逐漸掌控香港的經濟。這一現象在港龍航空一案得到充分體現。
   六、大股東。公司命運與其大股東息息相關。案例裡的公司治理普遍糟糕,上市公司淪落為大股東的操縱工具,大股東的經營思路、發展方向、風險偏好直接影響到上市公司。大股東掛了的上市公司普遍好不到哪裡去。
   最後,我們也要看到熱衷併購的公司,熱衷資本運作的公司普遍沒有好的下場,港股市場的爛也是有歷史傳統的。書中描述的上市公司可以任意炒股票,任意籌資,任意發生關聯交易,大佬還不用迴避投票。公司淪落為大佬們實現個人意圖的操作工具。看看那些財技高超大佬們的結果,陳松青的佳寧帝國崩潰了,梁伯韜的百富勤破產了,鷹君系的羅旭瑞旗下的百利保控股和世紀城市從十幾二十年前的高點至今跌了96%以上,市淨率0.27。股市狙擊手劉欒熊的華人置地只有0.5倍市淨率。稍微搞得好點的李嘉誠的長江實業不過0.8倍市淨率。榮智健的中信泰富前幾年巨虧現在也只有0.4倍市淨率。收購了道亨銀行和恆隆銀行的國浩集團經營業績也很爛,現在0.6倍市淨率。併購了市值幾千億的香港電訊的李澤楷,旗下的電訊盈科股價相比十年前至少跌了90%以上。這樣的例子還可以舉出更多。可以說併購案裡提及的那些大名鼎鼎的公司至今沒幾個像樣的。香港市場究竟造就了誰?精彩只是大佬的,悲慘都是小散的。
   當然,對於未來我們仍然要充滿希望,在那麼動盪的20世紀,香港一個小小彈丸之地仍然有那麼多的公司延續下來,經營了百年之久,資本主義頑強的生命力遠超想像。而現在國內即便很多知名的上市公司最久的不過上市短短十幾年,可以判斷,只要我們不自殘,中國同樣會出現一大批歷經百年風雲,依然生機勃勃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274

用別人的錢做自己的生意 502的牛

http://xueqiu.com/2751308955/23760620
502的牛/文 發表於《證券市場週刊》2013年15期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馮邦彥所著的《香港企業併購經典》一書介紹了自1970年以來的28個香港企業併購案例,這些手法豐富的併購案奠定了如今香港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格局,而當年併購案中的許多大佬至今仍然在商界中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大佬們在併購案中所展示的高超財技都說明著一個道理,要善於用別人的錢做自己的生意。
     
  那些大佬們的發家史
  
   如今的華人首富李嘉誠當年還是塑膠花廠的老闆,1971年才創辦長江實業,1972年趁大牛市時上市,1973年先後五次發新股繼續籌資,1975年又籌資一次,到了1976年,長實擁有的樓宇面積在短短四年間竟增加了17倍。可以說,要是沒有資本市場助力,李嘉誠再有眼光,也是白搭。
  
   這僅僅是個開始,1979年長實向匯豐收購和記黃埔22.4%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長實每股報價7.1元,而和記黃埔經資產重估後,每股淨資產14元。李嘉誠撿了個大便宜不說,還只向匯豐支付首期20%收購款,其餘的在兩年內付完,而且,20%的首付還是匯豐借給李嘉誠的。可見李嘉誠多麼善於用別人的錢做自己的生意。
  
   故事遠未結束。1985年,李嘉誠用低成本收購而來的和記黃埔從急需還債的置地地產手中購買了香港電燈34.6%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交易價格低於市價13%。
  
   就這樣,從長實到和黃再到香港電燈,李嘉誠只控股了每家公司30%左右的股權,就可以控制公司全部的資源去攝取下一個更大的機會。
  
   1987年,趁著股市高潮,李嘉誠旗下的長實、和黃、嘉宏國際和香港電燈共募集100億港元,為未來的發展大計又做著部署。
  
   再看船王包玉剛。上世紀70年代末,包玉剛已敏銳地覺察到世界航運業將出現大蕭條,開始實施「棄舟登陸」戰略,而1980年收購怡和旗下的九龍倉是重要的策略目標。當時包玉剛與怡和持股十分接近,雙方都在籌措資金爭奪九龍倉控制權。包玉剛利用旗下的上市公司隆豐國際發行新股收購自己手中的九龍倉股份,從而減輕了個人財務負擔,騰出了現金與怡和周旋到底。在關鍵時刻又找到匯豐銀行提供15億港元現金支持,最終,包玉剛成功控股九龍倉,實現了戰略轉移。
  
   1985年,包玉剛利用九龍倉收購了英資老牌洋行會德豐,繼續壯大了地產主業。
  
   1972年置地地產換股併購牛奶公司也是如此。當時牛奶公司股權分散,有大片土地在城市發展區域,顯然搞牧場的價值根本比不上搞房地產。用格雷厄姆的話來說,就是隱蔽資產的價值;用麥肯錫的話來說,就是不同所有者價值不同。置地地產通過2股置地股票換1股牛奶股票,不費一分一毫現金,最終成功控制規模宏大的牛奶公司。置地獲得了大量的土地後,發揮了專營地產的所長,為股東(包括牛奶公司股東)帶了不菲利潤。
  
   該書的很多併購案例都是發生在房地產行業中,公司比較常見的隱蔽資產就是房地產資產,這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到香港地產的發展過程。進而也可以看出,香港的商業界圈子非常小,前後幾個不同的併購案互為關聯和因果。   
  
   會經營,更要會籌錢
  
   一個志行千里的人,會經營只是其中的一條腿,善於運用別人的錢就是另一條腿,兩者都具備,才能夠健步疾行。
  
   事實上,運用別人的錢,遠不僅限於運用好股東和銀行的錢,還可以包括客戶的錢、經銷商的錢、供應商的錢、合作夥伴的錢,等等。
  
   股神巴菲特以投資聞名世界,但他之所以獲得如今的財富與他控制的保險集團密切相關。
  
   上世紀60年代,巴菲特併購了Berkshire,進而收購了NICO保險公司、GEICO保險公司,後來還陸續收購了GaneralRe等一批保險公司。
  
   為什麼巴菲特如此鍾情保險公司?因為他可以運用保險公司低成本的浮存金(收到保費與支付賠償額之間的時間差所形成的準備金)源源不斷地收購其他優秀的公司。
  
   可以說,當年的巴菲特要是沒有運用保險公司的浮存金投資,今天他至多是個比較有錢的宅男,而不是世界前幾大富翁。
  
   資產管理也是不錯的行業,管理別人的錢投資,旱澇保收都能夠收到管理費。當然前提是要做得好,錢才會不斷湧過來。謝清海正是憑藉如此,才從當年的報社記者變成如今市值90億港幣的惠理集團的主席及大股東。
  
   再如,支付寶則能夠免費地佔用從客戶付出到商家收到的這一段時間的資金。國內許多百貨更是極力發行預付卡,道理是一樣的。
  
   上述行業是天然就能利用他人的錢,有些公司則以其優異的產品或服務和有意識的引導,同樣成功地運用了別人的錢。
  
   格力電器身處傳統的製造業,卻號稱沒有一分錢的應收賬款和有息負債。在董明珠接手銷售前,格力是經常被經銷商欠款的,後來以優異的產品競爭力、巧妙的業務安排及自建經銷網絡才實現了經銷商提前支付貨款。
  
   格力並不直接要求經銷商以現金支付預付款,而是使用銀行承兌匯票支付,這減輕了經銷商的資金壓力。對經銷商而言,銀行承兌匯票最長期限達六個月,足夠將貨物銷售出去,所付出的代價不過是在銀行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證金。而格力不用擔心銷售會產生壞賬,更巧妙地運用應收票據支付上游供應商的貨款。
  
   如此,格力減少了對運用資金的佔用,節約了投資資本,在競爭激烈的製造業能長期保持高達30%的淨資產收益率。
  
   蘇寧電器則站在了電器製造商的對立面。蘇寧在與消費者之間進行現金交易的同時,延期3-4個月支付上游供應商貨款,這就使得其賬面上長期存有大量浮存現金,而這些浮存現金則可以用來開新店,銷售規模的提升繼續更多地佔用了供應商的資金,從而形成了一個資金循環。
  
   可以說,「類金融」模式為先前蘇寧跑馬圈地似地擴張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支撐了蘇寧成為幾十倍大牛股這一神話。
  
   再如萬科,一貫堅持快速開發、快速銷售的經營策略,反映在財務報表上就是萬科將1300多億元的預收款項作為開發地產的重要資金來源,而有息負債只是700多億元。這不但為萬科節約大量財務費用,也使得其成為淨負債率最低的房企之一,在日益嚴格的信貸和市場調控政策下,抗風險能力越強,最終也實現了越調控越成長的佳績。
  
   終上所述,成功地運用別人的錢大致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擁有高超的財技;另一種源自優異的行業屬性;還有一種是優異的經營加有意識的業務安排。而且前兩種終究脫離不了第三種。《香港企業併購經典》介紹的案例中,大佬們其實還是創造了價值,創造了優秀的產品方案。
    
   玩概念是行不通的
  
   好的生意人大多都會利用別人的錢,相反,差的生意人,錢為別人所用,苦了自己爽了他人。當然還有第三種,用了別人的錢,生意卻做爛了,例如創業板公司。
  
   《香港企業併購經典》書裡有一個著名的老千公司案例,即陳松青的佳寧集團。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老千股東或者公司的幾個特徵。一是充門面。大股東用豪華的車、豪華的樓,什麼都講氣派,非要給別人財大氣粗、信任的感覺,為日後的籌資鋪路。而且收購企業不管價格。二是成系統。一般老千都控制好幾家公司,自成一系,且之間的股權關係錯綜複雜,多層級控制。我個人認為,這還是為了方便籌資,旗下的公司不僅可以抵押融資,還可以互相拆借資金、關聯交易。三是股權質押。老千公司沒有什麼資產,最值錢的就是股權,利用股權質押又去收購其他資產。而且,股票價格相比其他資產價格非常好操作。四是虛假交易。經常性地釋放公司前景,交易資產,或者什麼行業熱就做什麼,利用虛高的股票價格又去融資收購,形成循環圈。
  
   熱衷併購、熱衷資本運作的公司普遍沒有好的下場,陳松青的佳寧帝國崩潰了;梁伯韜的百富勤破產了;鷹君系的羅旭瑞旗下的百利保控股和世紀城市從十幾二十年前的高點至今跌了96%以上,市淨率0.27;「股市狙擊手」劉鑾雄的華人置業目前只有0.5倍市淨率;收購了道亨銀行和恆隆銀行的國浩集團經營業績也很爛,現在市淨率0.6倍。還有電訊盈科,股價相比十年前至少跌了90%以上。香港市場究竟造就了誰?精彩只是大佬的,悲慘都是小散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2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