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誠品書店終於成功登陸,蘇州金雞湖畔的一.七萬坪中國旗艦店日前盛大開幕。在電商網購、手機閱讀的多重衝擊下,誠品依舊堅持對文創的思考與對空間的詮釋,更將「台灣製造」的優越性展露無遺。 帶著二十六年推廣「閱讀生活化」的實驗成果與文創模式,誠品集團在中國絕地大反攻。「自蓋自營」的中國第一家旗艦店「誠品生活蘇州」於十一月二十九日隆重開幕,成為「台灣誠品」升級版典範,可望為誠品帶來「閱」火燎原的展店與獲利效果,備受矚目。 連鎖而不複製 兩岸三地店數將逾五十家 多位參加開幕的誠品董事與親友團喜形於色,「誠品總算熬出頭,找到可以兼顧理想與獲利的存活模式,不再被視為只會賠錢的事業體了!」這是繼二○一二年誠品 進駐香港後的境外突破,目前香港「第二家誠品」已於十月在尖沙咀開幕,上海中心大廈的「高樓誠品」,也蓄勢待發。其他接踵而至的合作邀約,絡繹於途。在網 路購物、手機閱讀及電子商務多重衝擊下,誠品在中國,反而因為中國人對精緻生活的期待,凸顯實體空間經營的必要與重要性。 今年底誠品在台灣、香港與中國預計改裝十二個營業據點,一六年底,兩岸三地店數將超過五十家,「連鎖而不複製」,各自形塑特色,誠品在兩岸三地,快步向前。 據指出,光是開幕前後兩天,排隊申請誠品會員卡的人數就超過五萬人,這是誠品團隊所無法想像的。「來自台灣」的誠品,不管書店、商場、居所,儼然是精神閱讀、靈魂依靠的聖地。 開幕大會上,身著筆挺西服、赭紅領帶的誠品創辦人吳清友,先恭敬地行了三鞠躬:向幸運結緣的蘇州文化古城致敬、向落實理想的土地、建築與空間致敬,更向所有促成、參與協助打造蘇州誠品的善心人士致敬。 三次心臟開刀的生死徘徊、獨子早凋的致命打擊,吳清友帶著接班中的女兒、也是誠品副董事長的吳旻潔,出席開幕活動。 父女默契十足,「外界可以輕易複製誠品的櫥櫃賣場,但複製不來吳清友父女的神髓與理想!」會場中,大家交頭接耳。 顯而易見地,「誠品生活蘇州」處處流露「台灣製造」的優越性。延續誠品「人文、藝術、創意融入生活」的核心理念,「在書與非書之間閱讀」的經營初心。整棟建築設計融入園林、湖水等元素,在空間中展現人、建築與環境的平衡。 館內三個主入口處,均規畫有博覽大廳,一入內首先給人博大的直觀感受。從一樓直通三樓,高十八米、寬六米,共七十二階的大型步梯,是館內最重要的人流動線,也是每位入館人必經路徑,希望在拾級而上的過程中,能夠沉澱心緒,享受閱讀。 在台賠十六年 依舊堅持推廣閱讀夢 十二位來自不同地域、不同世代的藝文人士受邀參與誠品「閱讀大講堂」,從各自的經驗出發,對談與分享深刻影響他們人生的一本「生命之書」。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天下文化創辦人殷允芃等,均出席這次開幕典禮;藝術家蔡國強也飛奔至蘇州,展現《晝夜》作品外,開幕會致詞時,一再肯定誠品對文化藝術推動的崇高信念與無私誠意。 林懷民形容誠品書店之於台灣社會,有如人們向神父懺悔告解的地方,更是充電、安頓靈魂的所在。當他面臨心緒低潮時,習慣到誠品帶兩包書回家,心情立刻會轉 好。他特別推崇吳清友對閱讀文化的信仰,當台灣人沉迷炒作發財,吳清友還是堅持推廣閱讀夢,連賠了十六年,還不斷擴張,這是光榮印記,也是稀有的台灣現象 與企業奇蹟。 林懷民幽默地說,雖然「買書代表欲望,不一定代表學問,但仍然喜歡去誠品看書、發呆。 在誠品閱讀、做夢、打開視野,然後自信地向世界走出去。」在蘇州投資設廠多年的童子賢,形容誠品是「安頓心靈的故鄉」,他特別引用川端康成的詩句「…如此 佳作,唯嘆息而已,無話可說…。」誠品團隊將「誠品生活蘇州」視為一個作品,藉以展現對蘇州城市的敬意。除了五十萬冊中外文書籍,還帶進二百個精選品牌, 其中有四十二個來自台灣、一二七個中國品牌,雲門舞集舞蹈教室也在此開出中國第一家教室。 值得一提的是,簇擁在書店旁的「誠品居所」,由誠品控股母公司邀集日本三菱地所出資打造,大元建築姚仁喜擔任建築設計,名建築師與室內設計師陳瑞憲打造內 部裝潢,強調是誠品集二十六年經營經驗,在人文主張上又一次思考與創作,把都市、自然、人文融入生活當中,旨在為居住者營造一處款待人、款待心情、款待生 活的場所。 資源配套完善 吳清友品味旋風令人稱奇 左右並列的「誠品居所」,一至四樓與書店主建築相連,複合使用。兩棟建築南北矗立,南棟臨湖二十四層高、北棟二十六層高,共有五款房型,折合新台幣每坪約在九十萬元上下。 由於金鷄湖景觀特殊,又有湖東CDB(中央商業區)完善配套資源,把都市自然與人文納入生活體系,衣食住行一站享受。因此,附近台商、中國崛起新貴趨之若鶩,有別外界對地產悲觀態度。 吳清友曾強調,蘇州店客戶不會只是蘇州當地人,會有來自武漢、山東地區的民眾,就像信義店不光只有台北人,也有來自兩岸三地的民眾,每年光中國內地的旅遊人口就達六千萬人,在一日生活圈的期待下,蘇州店不單純只是蘇州店,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間。 「台灣製造」的誠品,在蛻變、轉身的精緻優雅中,跨海落腳有成。期待「誠品生活蘇州」的一小步,會是台灣文創綜效發展的一大步! (作者為《典藏雜誌》發行人) 撰文 / 簡秀枝
|
||||||
提了6年“泛娛樂”,今年占據騰訊營收半壁江山的互娛業務把自己升級定位成了“新文創”。
2012 年,騰訊互動娛樂第一次提出泛娛樂戰略時,當時業界的目光仍聚焦於它亮眼的遊戲業務;但6年時間,騰訊互娛已形成數字文化業務體系——從遊戲到動漫、文學、影業和電競。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記者表示,泛娛樂給大家提供了實現產業價值的機會。從泛娛樂到新文創,第一個升級點是更系統地關註IP的文化價值構建;第二個升級點是塑造IP的方式和方法升級。
騰訊五大文創業務——遊戲、動漫、文學、影業和電競分別發布了年度策略,其中電競是首次作為獨立單元出現在年度發布會上,影業生態進一步擴大至發行領域,遊戲提出全面布局功能化遊戲。
外界都在關心騰訊要在文創領域下什麽樣的棋。騰訊頻頻提到“耐心”,對曾經的動漫,也對現在的影業。
程武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表示,遊戲是騰訊互娛的基石業務,也是實現商業價值的重要環節;文學和動漫可以快速地以較低成本去驗證故事獲得用戶認可,是情感交通的IP來源;影視則能最好、最快速地獲得大眾情感認同。在新文創時代,這些業務需要有機聯動起來。
影業:切入發行業務
騰訊影業是首個亮相的業務,並發布了四個消息:成立全資子公司騰影發行;與柴智屏的萌樣影視、TMP、Skydance Media分別達成戰略合作,宣布與Skydance Media合作新版《終結者》第一部,詹姆斯·卡梅隆任制片人之一;與古龍長子鄭小龍共同啟動古龍作品十年全系列、全版權戰略合作;宣布打造簽約編劇計劃。
與柴智屏、鄭小龍等人合作,簽約編劇是騰訊把現有業務做得更大,切入發行業務則意味著騰訊在影業生態的進一步完善。
工商資料顯示,騰訊影業負責發行業務的全資子公司全名為霍爾果斯騰影影視發行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7年12月,註冊資本為5000萬元人民幣,經營範圍涵蓋電影發行、設計、制作和發行廣告,經營演出及經紀業務。
程武稱,騰影發行目前可覆蓋中國內地85%票房份額的地區,今年3月上映的《頭號玩家》是騰影發行參與的首個項目。
程武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采訪時稱,騰訊影業希望在宣發領域也有專業能力,騰影發行和騰訊影業理念一樣,專註於優秀影視作品的宣發。騰影發行在H5宣發和預售上可以做很多探索,但騰影發行不會做票務平臺,騰影發行可以和騰訊投資的票務平臺貓眼甚至是淘票票(阿里系公司)展開合作,“和貓眼、淘票票不是競爭對手,是一起來發行的合作關系。”
在影片上,影騰發行優先考慮騰影投資的電影,但也會適度發行騰影沒有投資的作品。程武稱,“要有開放心態和開拓視野,內容行業不可能有壟斷。”
遊戲:全面布局功能遊戲
遊戲是整個騰訊集團的基石業務,貢獻營收比例長期在半壁江山左右,是騰訊主要的現金牛業務。但2017年第四季度,騰訊遊戲收入出現了環比下降。
騰訊遊戲表示,將持續挖掘遊戲更多社會價值和產業價值,著力打破遊戲行業過往的各種邊界,以玩法創新驅動產業發展。
例如,它宣布了全面布局功能遊戲,持續探索遊戲與教育、醫療等垂直領域的融合潛力。
在此次UP大會上,騰訊移動遊戲發布了20款全新遊戲,包括4款功能遊戲以及16款精品遊戲。
除了自研和代理遊戲,騰訊也在向成為平臺發力。騰訊遊戲副總裁劉銘稱,目前已有63款遊戲登陸WeGame平臺、 11款創新作品在極光計劃支持下得以發布,共8家海外創新遊戲廠商獲得了來自T-GIF基金的投資。
動漫改遊戲是騰訊動漫IP孵化的優勢之一。目前,騰訊動漫與火線合作部和啊哈娛樂打造的《槍娘》,光子工作室群的《超神靈主》,零境網絡的《軍機令》,創夢文娛的《零一之道》、《我是大神仙》等作品都已有長線的IP規劃。
“關註到現在年輕人非常喜歡電競,移動電競行業在蓬勃發展,中國電競目前規模超已達到3.5億。基於用戶對電競的喜愛,今年會聯手超競集團和壹動漫一起創作漫畫作品。”鄒正宇稱。
電競:首次作為獨立單元亮相
騰訊電競成立於2016年12月9日,是騰訊互娛最為年輕的業務。2018年,電競首次作為一個獨立單元亮相騰訊互娛年度發布會上,程武稱騰訊電競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競平臺。
騰訊電競目前有11個電競賽事,全年總觀賽量突破220億人次,電競用戶數突破2.5億。據統計2017年整個電競用戶達到3.5億,其中71%有觀看過騰訊電競賽事的經歷。
這和騰訊兩款熱門遊戲《王者榮耀》、《英雄聯盟》有關。用戶基數決定了電競賽事規模,賽事的舉辦又刺激用戶增長。另一方面騰訊也在大力扶持俱樂部。江蘇地區一家俱樂部投資人告訴記者,騰訊給了俱樂部可觀的扶持,是同類遊戲公司的近乎10倍。
關於電競行業市場規模巨大的報告舉不勝舉。騰訊電競開始作為獨立單元亮相於騰訊互娛年度最重要的發布會,也顯示了騰訊對電競行業的看好,但這個年輕的產業尚存在一定問題。
騰訊互動娛樂自研市場部、綜合市場部總經理侯渺指出,首先賽事本身需要在專業化水平方面獲得提升;其次電競賽事缺乏相應的人才培養體系,承辦電競賽事時經常遇到巨大人才缺口;第三是行業規則規範比較大的缺失;第四是在中國電競發展基礎是很不均衡的。
侯渺稱,在未來的兩到三年里,騰也訊會做好規劃。首先電競會越來越向傳統企業靠攏,學習傳統體育的思路,成為最具潛力的新興體育項目;騰訊電競也會在商業模式有更多探索,包括助力人才培養等等,建立更加完整的電競生態圈等;2018年騰訊電競也會推動行業規則完善;在城市化布局方向,騰訊電競將發起“電競運動城市發展計劃”,拿出專項的資金與資源,匹配地方政府的需求,助力打造城市數字文化的電競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