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邮储的考验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1-26/100331646_all.html

  成立仅仅四年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银行),已第四次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下称中邮集团)追加资本金。

 

  财新《新世纪》近日获悉,邮储银行已经获得其全资股东中邮集团第四次追加资本金300亿元,目前其资本金为700多亿元。

  中邮集团曾于2008年、2009年底和2010年底,连续三次向邮储银行追加资本金,分别为100亿元、100亿元和110亿元。除最早2007年邮储银行设立之初的200亿元资本金,大部分来自中邮集团以固定资产方式的投入,其余均来自邮储银行的自身利润。

  在今年信贷紧缩形势下,其他银行普遍流动性紧张,为避免贷存比逼近75%红线而为拉存款焦头烂额,一位邮储银行高管称“邮储放贷空间很大”。

  邮储银行的问题,曾经一直是如何尽快运用其巨额资金,找到合适、安全的盈利模式。近日,邮储银行副行长吕家进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该行小微企业贷款四年来累计发放已突破7000亿元。

  “小额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就是邮储银行的战略业务。”吕家进表示。该行小微企业贷款四年来余额近3000亿元,小企业不良贷款率是1.62%, 全行不良贷款率0.33%。对于制度和机构建设还属于初期的邮储银行来说,全面涉足小贷仅两三年,小贷发放量大、覆盖面广,包括商业银行不愿意进入的西 藏。“成绩肯定有,但能力是否真到这个程度?”一位资深金融专家质疑。

  截至今年10月末,邮储银行已经把其信贷审批权限,下放到开办了个人商务贷款业务的2000多个县级支行。农行县域业务的信贷审批权仅仅下放于八个试点省份的561个县支行,最近才刚扩大到12个省。

  “培训一位能够独立放贷的信贷员,至少半年到一年。邮储银行基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以目前这个加速度发展,业务熟练程度是否足够?内部风险控制 体系是否已完善?一旦业务全面开展,机构风险控制能力的薄弱性是否会暴露无遗?”这些业内人士的担心,恰恰是邮储银行发展面临的最大考验。

坡度的挑战

  700多亿元的资本金规模,相当于中等规模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其相对应的是贷款余额8000亿元。

  自2007年成立以来,邮储银行全行资产总规模已近4万亿元,位列中国第七大银行,资产规模仅次于五大行与国开行,存款余额约2.8万亿元,排名第四,仅位于工农建三家大行之后。

  邮储银行自1986年恢复以来,长期以来执行只存不贷、资金转存央行享受无风险利差的政策。至2010年6月底,邮储银行2005年前转存央行的8290亿元资金,已按比例分五年全部转入邮储银行自主运用资金账户,不再享受无风险利差的利率优惠。

  从此,邮储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面临同样的市场竞争环境。2008年,邮储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邮银分设——当年9月,全国分支机构完成挂牌机构组建,10月底,与全资母公司中邮集团完成分账核算,自此邮储银行有了自己独立的资产负债表。

  相比其他商业银行,邮储银行有着许多令人垂涎的优势:没有不良贷款的历史包袱,有着相对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坐拥近3万亿元存款及几乎遍布城乡的 全国性结算网络——邮储银行有着全国最大的金融网,3.7万个网点遍布全国绝大多数县和主要乡镇,65%网点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是目前国内城乡覆 盖面最广、网点最多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

  不过,由于其长期以来只存不贷,邮储银行亦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即信贷能力的缺位。

  2006年、2007年,银监会先后批准邮储银行开办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和小额贷款业务的试点;与已经开展信贷业务数十年的其他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一直到2008年,银监会才允许邮储银行开办对公业务即批发业务。2008年初,小额贷款业务从七省试点推广到全国。

  邮储银行的对公自营贷款业务即批发业务分三步发展,最初是从信贷资产转让做起,然后过渡到以银团贷款为主,2009年初邮储银行才正式开展批发 业务,当年末,邮储银行批发业务余额突破2000亿元,包括支持基础设施建设1900多亿元。批发业务的信贷审批集中在总行,各地分行主要负责营销。其零 售信贷业务路线亦分三步走:邮储银行于2007年开办服务农户、商户的小额贷款业务,2008年开办小企业主贷款,2009年开办小企业法人贷款业务。

  邮储银行信贷部总经理朱大鹏介绍,每上一个台阶的挑战都挺大,特别是从个人商务贷款上升到小企业贷款时,挑战坡度特别大。“因为从收集个体小商 户的信息到企业信息,已经不是那么直观了,不是仅仅看个人的现金流水,还要看企业整体的财务报告等,对行业判断更复杂更细致一些,不是一眼能看得过来 的。”

  目前,邮储银行8000多亿元贷款中,包括专项融资、小企业贷款和批发信贷业务即公司业务。其中,专项融资余额约3000多亿元,小企业贷款余额约3000亿元,批发业务余额目前约2000亿元,包括最近央行特批的支持铁道部的400亿元批发贷款。

  财新《新世纪》记者获悉,占用人力成本低的批发业务对其利润贡献仍远大于零售业务。但邮储银行今年已把1100亿元的全部信贷额度全部投向小企业,还另外压缩了年内600多亿元到期的批发信贷额度,也全部用于小企业贷款。

  “当眼前短期利益和我们的战略定位有冲突时,我们更着重长期利益;目前邮储银行还处于建设初期,从邮储银行自身长远发展看,零售信贷可以锻炼整个机构基层的信贷和风险控制能力,提高省、市分行,特别是市县分支机构的放贷能力。”吕家进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

审贷权跃进

  由于缺少放贷经验是其主要短板,决定了其初期信贷步伐和资金运作比较审慎,信贷业务开展一直比较缓慢。至2010年10月,邮储银行小额信贷累计发放才突破1000亿元。

  仅仅一年后,截至今年10月底,邮储银行小额信贷累计发放已突破7000亿元。

  2011年前十个月,小微企业贷款较去年同期增长近六成。邮储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增量净增额占全行全部增量贷款的103.94%,增长迅猛。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与批发业务的审贷体系“集体决策、上层控制”相比,小企业贷款、小额贷款高度分散,这意味着信贷决策权必然要大量下放到3万多个基层网点,意味着“基层信贷员必须个个都得是好样的”。邮储银行现阶段整体机构风险控制能力的薄弱性由此会暴露无遗。

  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仍是邮储银行面对的两大挑战。

  在朱大鹏看来,小额信贷技术本身并不难,难点在于,如此大规模地下放小额信贷业务,其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如何建立。

  2008年,与同期开始试点三农金融事业部制的农行相比,农行县域业务的信贷审批权仅下放到8个省的500多个县支行。

  而截至今年10月末,邮储银行已经建立291个小企业信贷中心,覆盖了全国90%的地级市,在2000多个县级支行开办了个人商务贷款业务,累 计发放的个人商务贷款中,县域地区的客户占比超过60%;在全国36家一级分行开办了小企业贷款业务,在4906家二级支行开办了小额贷款业务,在开办小 额贷款的二级支行中,有3221家在县和县以下农村地区,占到全部开办业务二级支行中的65.65%。

   “审贷权下放是目前最大的风险点,利弊皆有。”朱大鹏坦承,好处是贴近市场、决策更有效率,基层机构也有更积极的灵活主动性,弊端就是离总行的控制链条更远了。

  邮储银行现在员工有16万人。其中全行小额贷款和个人商务贷款从业人员近3万人;各小企业信贷中心都有5人以上的经营管理团队,全行近3000人专职从事小企业法人贷款。

  “基层县支行的人际关系尤其复杂,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把内部控制做好,避免垒大户。”一位分行行长表示。

  朱大鹏介绍,目前邮储银行已在六家分行试点轮岗制和派驻制两种内控模式,试图找到一个较好的方法,全力解决潜在的体系风险,这六家分行包括河北、辽宁、湖南、广东、广西等。轮岗制主要是信贷部负责人、信贷员和审查岗的轮岗,派出制是由分行派出一个独立审贷人。

  与其全资股东中邮集团管理机制的理顺也是制约邮储银行能否稳健发展的关键。目前实行的是“双线管理”体制。在业务归属上,邮储银行管理一类支 行,邮政公司管理二类支行和代理网点。在人员归属上,二类支行的主要负责人归属邮储银行,二类支行和代理网点其他人员全部归属邮政公司管理。

  央行湖北分行人士指出,这种“双线管理”体制的弊端在于:一是银行经营决策的传导难度加大且执行力低下;二是外部监管难以深入,由于二类支行和 代理网点的管理控制权在邮政公司,央行、银监会等部门即使查出问题后对责任人的追究处理也缺乏权限和手段,使二类支行和代理网点存在监管盲区。

激励机制

  除风控问题,因所需人力资源巨大,业界对邮储银行小额贷款的盈利能力也提出了疑问。

  “我们已经测算过,一位县基层支行好的信贷员,个人每月绩效能拿到1万元左右,但其为银行创造的利差收入至少在七八十万元,因此盈利模式没有问题。”朱大鹏对此表示乐观。

  根据银监会关于银行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相关要求,邮储银行在二级分行(无二级分行的则为一级分行)内成立了小企业信贷中心。采用 “在行式”模式,作为分行内设经营单位,专门负责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受理、调查、贷后检查等日常经营和管理工作。分行辖内一级支行负责小企业客户营销推 荐、协助调查及贷后管理等。

  其中小额贷款单户授信上限为20万元;小企业法人贷款单户授信上限1000万元,授信额度在400万-500万元之间的累计发放笔数相对较多,占比39.31%,授信额度在200万-300万元之间的累计发放笔数次之。

  朱大鹏介绍,目前小企业主贷款余额为1200亿元,客户数超过百万,单笔贷款平均贷款额为20万元,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累计发放有3000多亿元。

  邮储银行小额贷款覆盖面已达全国各省。小额贷款在县域范围内已实现了全覆盖,该行县级以下区域贷款份额占比达63%。

  “目前邮储银行已初步成立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吕家进表示。

  中国社科院重点金融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目前邮储银行总行的职能部门还比较薄弱,虽然邮储银行的网络渠道、低成本的储蓄资金,使其有后来者居 上的可能性,但这取决于其内部管理流程、组织体系和风险控制能力是否能真正到位?基层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否真正转变为信贷经理?激励约束机制是否到位?

  “特别担心基层的分支行,因为做得太苦了、压力太大,职工就经常会动摇。”一位邮储银行分行行长称。这也取决于邮储银行是否建立有一定吸引力的薪酬机制。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金融发展局首席金融专家王君评价说:“虽然单纯从技术上看似不难,但能否留住几千个信贷员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做好基层琐碎的小额贷款,既要有效率又要把握好风险控制,这不仅仅取决于物质激励,还有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员工的职业满足感等。”

  财新《新世纪》实习记者王申璐对此文亦有贡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07

郵儲銀行股改破題

http://www.eeo.com.cn/2012/0211/220691.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胡蓉萍 還有一月有餘的時間,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就將走滿5年曆程。這家 國內營業網點最多的銀行,終於到了股改的時間窗口,踏出其商業化最實質性的一步。本報獲悉,郵儲銀行股改於2011年12月31日獲批,2012年1月 21日正式更名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旗下中國郵政速遞公司A股上市申請已經通過證監會初審,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此番祭出郵儲銀行股改,下一步亦將指向資本市場。而在大行盤踞、中小銀行紛爭的國內銀行業格局中,郵儲銀行脫胎換骨後將以怎樣的姿態和定位躋身?

如果突破郵政體制限制,郵儲銀行的優勢明顯,不到20%的存貸比、超低的不良率以及存款餘額市場份額可觀;但其也有亟待解決的問題:本報多方採訪瞭 解到,審計署的審計結果顯示,郵儲銀行自身也存在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諸項問題。「服務城鄉、服務社區、支持『三農』」的零售銀行定位,重視服務小微企業金融 服務,被其視為生存之道和發展之道。沿此走向「中國的富國銀行」,尚需一段很長的征途。

公司治理難題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7年3月20日,是在改革郵政儲蓄管理體制的基礎上組建的商業銀行。過去的這個5年,是中國郵政集團對郵儲銀行「絕對控制的5年」,郵儲銀行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國有獨資銀行」。

5年前,郵儲銀行成立之時,有關監管機構就希望它自誕生起,就是一家股份公司。

「一些銀行還僅僅是一股獨大,而郵儲銀行則是單一股東的銀行,這種狀況下,其公司治理層面難免出現問題。如果5年前它就是股份公司,現在可能已經或多或少實現了股權的多元化。」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審計署對於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度資產負債損益審計於2011年底結束。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相關決策程序缺乏控制正是此次審計指出的主要問題之一。

第一,是行政化管理現象突出。

根據郵儲銀行公司章程,對利潤分配等重大事項的決議,須經董事會成員三分之二以上多數表決通過。目前,郵儲銀行7個董事會成員中,有5個屬於郵政集團,超過了董事會成員人數的三分之二,因此郵政集團事實上控制了話語權。

四大行中與郵儲銀行特點上最為相近、相對較晚上市的農業銀行,根據其2010年的年報,其共有11名董事,其中,4名執行董事,5名非執行董事,2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其中有農行高管,有財政部、匯金派駐農行的董事,也有來自學界的獨立董事。

另外,郵儲銀行31個省級分行行長中,絕大多數仍兼任所在地省級郵政公司黨組成員或黨委委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我們經常說國內商業銀行在公司治理方面是『形似而神不似』,但郵儲銀行則在『形』的方面仍然有很多東西沒有達標。它的體系始終沒有獨立出郵政集團的行政序列。」

第二,則是關聯交易管理不健全。為規範關聯方授信事宜,控制關聯交易風險,2009年8月,郵儲銀行制定了《關聯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在董事會 下設立了關聯交易委員會。記者瞭解到,其關聯交易委員會由獨立董事擔任負責人,銀行內部審計部門應每年對關聯交易情況進行審計,董事會應每年向股東會報告 關聯交易情況。

但一位接近郵儲銀行內部的人士稱,郵儲銀行還沒有選聘獨立董事,關聯交易委員會負責人是由郵政集團副總經理擔任,而銀行內部審計部門和董事會也沒有按照規定對關聯交易進行審計或報告。

第三,是專項融資內控制度建設滯後。據悉,2006年到2010年開展專項融資的4年內,郵儲銀行還沒有建立貸審會對專項融資實行集體決策審批。

中國的富國銀行?

郵儲銀行自1986年恢復開辦以來,現已建成覆蓋全國城鄉網點面最廣、交易額最多的個人金融服務網絡,擁有儲蓄營業網點3.6萬個,匯兌營業網點4.5萬個,國際匯款營業網點2萬個。郵儲銀行的公司貸款業務准入近幾年獲批,使其增速明顯提升。

儘管郵儲銀行已經從無到有、從個人貸款到公司貸款地邁開了大規模進行信貸業務的步伐,其到2010年底,各項貸款餘額為5443億元,實現淨利息收入429億元,同比增加214億元,增幅為100.06%。

根據其2010年的業務情況介紹,其個人貸款增加1469億元,公司貸款減少72億元,票據減少49億元。

「很明顯,郵儲銀行貸款業務起步晚,信貸員隊伍在建設中,貸款營銷和服務水平是一個重大挑戰。」郭田勇對本報表示。由於超低的存貸比,該行實際上有大量資金沒有用於放貸款,而是用於同業存款和債券投資。

相比於信貸業務,郵儲銀行的優勢在於負債業務。2010年末,郵儲銀行各項存款餘額為32597億元,比年初增加6446億元,增幅24.65%。 當年,郵儲銀行的存貸比為16.7%,僅較2009年提高了1.04個百分點。在2011年信貸緊縮形勢下,其他銀行普遍流動性緊張,為避免存貸比逼近 75%紅線而為拉存款焦頭爛額,而存貸比不到20%的郵儲銀行相比之下「放貸空間很大」,頗具發展潛力。

郵儲銀行從成立開始,便堅稱「服務城鄉、服務社區、支持『三農』」的零售銀行定位,重視服務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其副行長呂家進在去年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稱這是郵儲銀行的生存之道和發展之道。郵儲銀行也被業界認為是「中國的富國銀行」。

富國銀行(WELLS FARGO)創立於1852年,是美國第五大銀行,是一家提供全能服務的銀行,在為農業相關客戶和小額貸款客戶提供服務方面,特點突出。

呂家進在去年下半年曾宣佈,該行小微企業貸款4年來累計發放已突破7000億元。

「小額貸款、小微企業貸款就是郵儲銀行的戰略業務。」呂家進表示。該行小微企業貸款4年來餘額近3000億元,小企業不良貸款率是1.62%。

而其部分專項融資和信貸業務存在不規範之處。比如,按規定應專項用於農村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專項融資資金,投向了港口建設、製造業、城市和商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涉及金額幾百億元,導致貸款利率降低。

劉煜輝對本報表示:「以前郵儲只有儲蓄的功能,基數很低,每年成長很快。從負債的資源來說,是最有優勢的銀行,能快速實現資產的擴張。但光放小額信 貸的速度是非常慢的,而且成本也很高。定位雖然是這個,但郵儲銀行趁著過去兩三年四萬億刺激計劃,也跟著擴張了,跟著基礎設施貸款顯然快。當然,它80% 的儲蓄資源來自縣域和縣域以下的地區。從現實的硬件結構來說,肯定應該是小額貸款和三農貸款的定位。」

郵儲銀行一直想辦法盡快運用其巨額資金,找到合適、安全的盈利模式。將小額貸款確定為長期、核心的戰略性任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這個盈利模式。

資金!資金!

郵儲銀行2010年末淨利潤114億元,資產總額3.3萬多億。資產規模較其略大的交行,2010年資產規模3.9萬億元,實現淨利潤390億元;資產規模較之略小的招行,2010年資產規模2.4萬億元,實現淨利潤257億元。

2010年末,郵儲銀行資本充足率8.37%,對於銀監會資本充足率10.5%和核心資本充足率8%的要求還未達標。假如新資本協議在2012年落地,二者的計算標準更加嚴苛。

去年下半年,郵儲銀行已獲得其全資股東中郵集團第四次追加資本金300億元(2008年、2009年底和2010年底分別追加資本金100億元、 100億元和110億元),目前其資本金為750億元,但這依然是杯水車薪。除最早2007年郵儲銀行設立之初的200億元資本金,大部分來自中郵集團以 固定資產方式的投入,其餘均來自郵儲銀行的自身利潤。

郭田勇表示:「以前注資力度不強,郵政集團沒錢,資本充足率不達標,有明顯差距,資本補充和股份制改造應該是同一個進程。」

但無論如何,已成立股份公司的郵儲銀行正在向外界敞開懷抱,迎接一切改變,包括股權結構的多元。

而據消息人士透露,已經有不少戰略投資者慕名而來,對郵儲銀行最有興趣的外資是摩根大通,其已向郵政集團表達了戰略入股郵儲銀行的強烈意願。但也有消息指出,引進外資或許不會是對戰略投資者的首選,相反,國內大型機構或許更有可能入郵政集團法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25

郵儲行長陶禮明監守自盜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6-15/100401116_all.html

 在6月7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郵儲銀行)中層以上人員聽到了一份傳達:郵儲銀行行長陶禮明被「雙規」。

  6月11日,在媒體報導後當日,中國郵政集團(下稱中郵集團)和郵儲銀行發佈公告,稱郵儲銀行行長陶禮明、郵儲銀行資金營運部金融同業處處長陳紅平因涉嫌個人經濟問題正在協助有關部門調查。中郵集團的公告稱,被調查的還包括中郵集團黨群部主任張志春。

  多位金融主管部門的高層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從目前情況看,陶禮明涉嫌充當資金掮客,案涉非法集資、違規高息放貸,通過貨幣市場、債券市場等實施利益輸送,亦有收受賄賂等個人牟利行為。該行資金營運部金融同業處處長陳紅平同案被查,亦印證了這些線索。

  另據財新記者瞭解,同時被要求配合調查的還有十幾位郵儲銀行的中層人員。郵儲銀行內部對此案十分緊張,可謂人人噤若寒蟬。一位中層負責人一聽是記者來電,不說一句話便匆匆掛斷,與平日迥異。

  至於中郵集團亦有張志春被查,外界猜測,中郵集團是否存在和郵儲銀行的關聯違規交易行為,對此,郵儲銀行副行長呂家進向財新記者予以否認,「郵政和郵儲銀行是兩個獨立的行業,不存在違規關聯交易。」但對其他方面,他表示不予置評。

  陶禮明是不到半月內第二名宣佈被調查的大型銀行高管。5月25日,農行副行長楊琨被有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相關報導見本刊2012年第22期「農行副行長楊琨涉案」)。

  不願透露身份的知情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這些案子內在仍有瓜葛,節點仍是由大連實德徐明案牽出。「還會有人被陸續『關照』。今年在揭蓋子,在收網。」一位金融業資深人士亦稱。

  目前,郵儲銀行700多億元的資本金規模,與中等股份制商業銀行相當;貸款餘額8000多億元,總資產高達4萬億元,僅次於五大行和國家開發銀行。

低調背後

  2010年6月,郵儲銀行總行遷入了北京金融大街3號金鼎大廈。行長陶禮明的新辦公室極其寬敞,朝東可望見紫禁城。陶禮明曾忍不住告訴來賓,風水大師贊之為「紫氣東來」。

  一位曾參與郵儲銀行改革、與陶禮明長期打交道的監管部門人士則表示,「從表面上看,陶禮明不屬於奢侈和張揚的人。」

  一位熟識陶禮明十餘年的金融業資深人士評價,他給業內的印象是精明而謹慎、溫和而圓滑。

  今年59歲的陶禮明,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其妻現為銀監會一部正局級巡視員,曾負責現場檢查業務;其岳父曾任中組部局長,負責金融口的幹部考核和調配,現已退休。可能由於這一家庭背景,陶禮明平日給公眾的印象極其低調,很少見諸報端。

  陶禮明曾任中行國際金融所副所長。據當時採訪過他的記者稱,其時他尚不算風光,在學術方面亦無突出建樹,風格可謂「半學術、半官員」。

  上世紀90年代末,陶禮明轉任國家郵政儲匯局局長。2007年3月,郵儲銀行成立,陶禮明擔任行長至今。

  有關陶禮明最後一次公開露面的消息是6月1日。有人在微博上稱當天在郵儲銀行一個內部座談會上見到陶禮明。

  接近郵儲銀行人士透露,與銀行同業相比,郵儲銀行薪酬待遇偏低,但比中郵集團略高。陶禮明的年薪最多五六十萬元,這僅為其他國有大行行長百萬年薪的一半,甚至更低。

  「無論如何,作為一名資深銀行業高管,發生這樣的事情都駭人聽聞。」一位金融業人士評價。

  一位郵儲銀行人士則稱,郵儲銀行內部對陶禮明印象頗佳,「聽說他出事很詫異」。

案涉三宗罪

  一位金融主管部門高層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從目前瞭解的情況看,陶禮明被「雙規」,案涉多條線索。

  一是涉嫌非法集資。郵儲銀行向來以現金流充裕、大量吸收存款著稱。陶禮明涉嫌參與非法集資,「令人匪夷所思」,前述人士對此感嘆,這說明陶個人存在運作賬外賬的可能。

  二是陶禮明涉嫌違規放貸,資金來源於該行批發資金。郵儲銀行存遠大於貸,有大量資金自營投資,本該穩健保守地加以運用,但陶禮明因此犯案,說明日常運作中已鋌而走險。郵儲銀行資金運營部同業處處長陳紅平涉案顯然與此有關。

  三是陶禮明有收受賄賂行為。

  也有接近中郵集團人士向財新記者宣稱,「陶禮明基本在郵儲內部沒有重大決策權。」作為全資子公司,郵儲銀行一直在中郵集團的嚴格約束下,「不少和中郵集團有關係和背景的人都任職郵儲銀行」。

  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曾在接受財新記者專訪時稱,是否能理順郵儲銀行與其全資股東中郵集團管理機制,是郵儲銀行能否穩健發展的關鍵。

  在郵儲銀行31個省級分行行長中,絕大多數仍兼任所在地省級郵政公司黨組成員或黨委委員。

  此次中郵集團高管張志春一併被「雙規」,是否存在與郵儲銀行的違規關聯交易的疑問,雖然遭到了該行副行長呂家進的否認,郵儲銀行公告亦稱,在此期間,本行的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不受影響,但是這一點仍然難免遭外界猜測。

  除卻個人原因,業內多位人士分析認為,此次陶禮明案發,還是因為郵儲銀行業務拓展太快,但內部管理機制沒跟上。「業務推得很快,內控機制、激勵機制都不健全。這麼快進入市場,人員素質、技能是否跟得上,監管當局一直比較擔心。連郵儲銀行內部,也覺得自己拓展得太快了。」

  一位銀監會人士向財新記者分析認為,「畢竟郵儲進入市場短,沒有經歷過市場衝擊,對市場變化不敏銳。」

四年快車道

  「剛掛牌幾個月,財政部的派出董事還未到位,郵儲銀行就出事了。」接近匯金公司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2012年初,郵儲銀行股份公司剛剛掛牌,註冊資本450億元。

  郵儲銀行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0月底,成立四年來,郵儲銀行儲蓄存款增長119%,總資產增長120%,達到4萬億元,營業收入年均增幅在60%以上,不良貸款率為0.33%。

  郵政儲蓄1986年恢復辦理後,長期只存不貸、資金轉存央行,享受無風險利差,這一政策一直延續到郵儲銀行正式成立之後。

  2007年3月20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正式成立,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全資擁有。2008年10月底,郵儲銀行與全資母公司中郵集團完成分賬核算,有了獨立的資產負債表。

  至2010年6月底,郵儲銀行2005年前轉存央行的8290億元資金,分五年全部轉入郵儲銀行自主運用資金賬戶,不再享受無風險利差的利率優惠。

  郵儲銀行的貸款業務亦從無到有,逐漸放開。2006年、2007年,銀監會先後批准郵儲銀行開辦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和小額貸款業務的試點;2008年,銀監會允許郵儲銀行開辦對公業務即批發業務。2008年初,小額貸款業務從七省試點推廣到全國。

  截至2011年10月底,該行小微企業貸款四年來累計發放突破7000億元,餘額也達到近3000億元,不良率1.62%。

  相比其他商業銀行,郵儲銀行有著諸多優勢:沒有不良貸款的歷史包袱,有著相對健康的資產負債表,坐擁近3萬億元存款,及目前國內城鄉覆蓋面最廣、網點最多的大型零售商業銀行。

  郵儲銀行不到20%的存貸比、超低的不良率及可觀的存款餘額是明顯優勢。但其短板和優勢一樣突出,由於長期只存不貸,缺乏信貸能力,隊伍建設和機制建設,是郵儲銀行的兩大挑戰。

  在近年信貸緊縮形勢下,很多銀行流動性緊張,為避免貸存比逼近75%紅線而為拉存款焦頭爛額,而郵儲銀行現金流充裕。「放貸空間很大。資金運作的空間也很大。」一位郵儲銀行高管向財新記者表示。

最大的挑戰

  「郵儲銀行出問題的概率很大。」多位金融業人士分析稱,郵儲銀行的內控機制、信貸文化還處於建設初期。

  對於制度和機構建設還屬於初期的郵儲銀行來說,全面涉足小貸僅兩三年,小貸發放量大、覆蓋面廣,包括商業銀行不願意進入的西藏。「成績肯定有,但能力是否真到這個程度?」一位資深金融專家質疑。

  「郵儲銀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以目前速度發展,業務熟練程度是否足夠?內部風險控制體系是否已經完善?一旦業務全面開展,機構風險控制能力的薄弱性是否會暴露無遺?」業內人士認為這些是郵儲銀行面臨的最大考驗。

  業界未能預料的是,此次案發的焦點,是被認為相對穩健的批發業務。郵儲銀行批發業務的信貸審批集中在總行,各地分行主要負責營銷。其對公自營貸款業務即批發業務也分三步發展,最初是從信貸資產轉讓做起,然後過渡到以銀團貸款為主。「主要是大行牽頭做銀團貸款,郵儲銀行參與。」一位國開行人士介紹說。

  2009年初郵儲銀行正式開展批發業務。截至2011年底,其批發業務餘額約2000億元,包括去年11月央行特批支持鐵道部的400億元批發貸款。

  郵儲銀行目前亦仍面臨資本金缺口與來自監管當局的硬約束。截至去年10月底,郵儲銀行資本充足率為9.56%, 雖已符合銀監會對其9%資本充足率的差異化監管要求,與其他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10.5%的監管要求仍有差距。

  自2008年中郵集團曾連續四次向郵儲銀行追加資本金共600億元。除最早2007年郵儲銀行設立初的200億元資本金,大部分來自中郵集團的固定資產投入,其餘來自郵儲銀行的自身利潤。

  比資本金缺口更嚴重的是其單一、國有的法人治理結構,存在明顯缺陷。

  作為中郵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郵儲銀行董事長一直由中郵集團總經理兼任。首任董事長劉安東於2011年9月退休後,董事長一職由中郵集團總經理李國華接任。目前郵儲銀行七個董事會成員中有五人來自中郵集團,另外二人由財政部派員。

  據審計署此前披露的報告,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相關決策程序缺乏控制是郵儲銀行的主要問題之一。

  儘管郵儲銀行對於上市尚無時間表,但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郵儲銀行「一把手」監守自盜的行為,對其引入戰略投資者及上市時機顯然有負面影響。按照證監會對於IPO的有關要求之一,首次公開發行的發行人最近三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沒有發生重要變化。

  「最大的挑戰仍然是其放貸能力和風險控制水平。」一位投行人士稱。

  本刊記者谷永強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58

郵儲行長陶禮明被批捕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3-01-04/100479371.html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行長陶禮明自2012年6月被「雙規」之後終有下文,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陶禮明已經於2012年12月底被正式批捕。

  2012年6月11日,中國郵政集團(下稱中郵集團)和郵儲銀行發佈公告,稱郵儲銀行行長陶禮明、郵儲銀行資金營運部金融同業處處長陳紅平因涉嫌個人經濟問題正在協助有關部門調查。

  財新記者經多個消息源證實,牽出陶禮明涉案的線索源於陳明憲(湖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副廳長)案。

  在2009年到2010年間,郵儲銀行曾為湖南高速相關建設項目違規發放貸款。在此期間,陶禮明的弟弟向湖南高速索賄1000多萬元。

  財新記者從金融主管部門和郵儲銀行內部瞭解到,陶禮明案涉非法集資、違規高息放貸,通過銀行間市場等實施利益輸送,且存在收受賄賂等情節。該行資金營運部金融同業處處長陳紅平同案被查,亦印證了這些線索。

  郵儲銀行在同業中向來以現金流充裕、大量吸收存款著稱,存款量遠大於貸款量。在2012年信貸緊縮形勢下,相較其他銀行普遍流動性緊張,巨額資源在手的郵儲銀行的高管,就成為市場各方「公關」的對象。

  一位郵儲銀行高管稱,「放貸空間很大,資金運作空間也很大。」郵儲銀行不到20%的存貸比、超低的不良率及可觀的存款餘額是其明顯優勢。

  但郵儲銀的短板和優勢一樣突出,缺乏信貸能力,隊伍建設和機制建設,是郵儲銀行的兩大挑戰。

  2012年初,郵儲銀行股份公司正式掛牌,註冊資本450億元。「剛掛牌幾個月,財政部的派出董事還未到位,郵儲銀行就出事了。」接近匯金公司人士不無遺憾地向財新記者表示。

  一位銀行同業資深人士說,郵儲銀行成立股份公司後,業務逐漸全面開展,機構風險控制能力的薄弱性會逐漸暴露。

禍起湖南高速

  2012年6月,財新記者獨家報導(相關報導見本刊2012年第24期「郵儲行長陶禮明監守自盜」)時任郵儲銀行行長的陶禮明涉嫌違規放貸、收受賄賂行為、非法集資三宗罪。

  同期《中國經營報》報導稱,有來自湖南紀委的線索顯示,陶禮明事發的直接導火索是在2012年3月下旬爆出的湖南高速公路管理局(下稱湖南高速)湖南省交通運輸廳原黨組書記、副廳長陳明憲系列案件。

  陳明憲因涉嫌在高速公路工程招標等環節嚴重違紀問題,已被立案調查。在調查中,陳明憲供出了一位中間人,這位中間人為湖南高速下屬某一個項目的指揮部人士,此人又牽出了陶禮明。

  該報導稱,在湖南高速的一個200億元大項目中,郵儲銀行曾給湖南高速發放一筆50億元的批發類貸款,相關負責人親屬索要好處1.9億元,湖南高速首筆支付1500萬元,其餘改用壟斷經營洞(口)新(寧)高速材料的形式。

  財新記者獲悉,這位相關負責人的親屬就是時任郵儲銀行行長陶禮明的弟弟。陶禮明三宗罪之一即涉嫌違規放貸。

  另外,陶禮明的問題還來自於郵儲銀行的資金運用。

  郵儲銀行是銀行間市場少有的幾家資金淨拆出行,且貸款能力還在建設中,有大量待運用的資金。 郵儲銀行資金運營部同業處處長陳紅平亦涉案。

  2006年、2007年,銀監會先後批准郵儲銀行開辦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和小額貸款業務的試點。

  與已經開展信貸業務數十年的其他大型商業銀行相比,一直到2008年,銀監會才允許郵儲銀行開辦對公業務即批發業務。

  郵儲銀行對公自營貸款業務即批發業務分三步發展,最初是從信貸資產轉讓做起,然後過渡到以銀團貸款為主,2009年初郵儲銀行才正式開展批發類直接貸款業務。

  按照銀監會的要求,目前郵儲銀行單筆貸款業務仍不能超過2000萬元。郵儲銀行對基礎設施類項目的大額貸款,仍主要是通過銀團貸款介入。「主要是大行牽頭做銀團貸款,郵儲銀行參與。」一位國開行人士介紹說。

雙面陶禮明

  「陶禮明一向小心謹慎,此次陰溝裡翻船,傳出是因為還有一個家要養。」接近郵儲銀行的知情人士透露,但進一步詳情還有待瞭解。

  今年59歲的陶禮明,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其妻現為銀監會一部正局級巡視員,曾負責現場檢查業務;其岳父曾任中組部局長,負責金融口的幹部考核和調配,現已退休。

  由於這一家庭背景,陶禮明平日比較低調,很少見諸報端。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陶禮明曾任中行國際金融所副所長。據接觸過他的記者稱,其時陶禮明難言風光,在學術方面並無突出建樹,風格可謂「半學術、半官員」。上世紀90年代末,陶禮明轉任國家郵政儲匯局局長。2007年3月,郵儲銀行成立後,陶禮明擔任行長。

  一位曾經參與郵儲銀行改革、與陶禮明長期打交道的監管部門人士表示,從表面上看,陶禮明不屬於奢侈和張揚的人,他給業內同行的印象是精明而謹慎、溫和而圓滑。

  2010年6月,郵儲銀行總行遷入了北京金融大街3號金鼎大廈,陶禮明的辦公室更加豪華敞亮,東望紫禁城。

  但接近郵儲銀行人士透露,與銀行同業相比,郵儲銀行薪酬待遇偏低,僅比中郵集團略高。陶禮明的年薪最多五六十萬元,這僅為其他國有大行行長百萬年薪的一半。

  作為全資子公司,郵儲銀行一直在中郵集團的嚴格約束下,「不少與中郵集團有關係和背景的人都任職郵儲銀行」。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曾在接受財新記者專訪時稱,是否能理順郵儲銀行與其全資股東中郵集團管理機制,是郵儲銀行能否穩健發展的關鍵。

  目前,在郵儲銀行31個省級分行行長中,絕大多數仍兼任所在地省級郵政公司黨組成員或黨委委員。

  郵儲銀行至今還是單一、國有的法人治理結構。據審計署此前披露的報告,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相關決策程序缺乏控制是郵儲銀行的主要問題之一。

  作為中郵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郵儲銀行董事長一直由中郵集團總經理兼任。首任董事長劉安東於2011年9月退休後,董事長一職由中郵集團總經理李國華接任。目前郵儲銀行七個董事會成員中,有五人來自中郵集團,另外二人由財政部派員。

  在陶禮明犯案後,郵儲銀行至今尚未宣佈新的行長人選。

最大的挑戰

  「郵儲銀行最大的挑戰仍然是其放貸能力和風險控制水平。」一位投行人士稱。

  「郵儲銀行出問題的概率很大,陶禮明的案子並不令人意外。」除個人原因,業內多位人士包括郵儲銀行內部人士也認為,此次陶禮明案發,還是因為郵儲銀行業務拓展太快,但與之相應的內控機制、激勵機制都不健全,信貸文化更處於建設初期。

  「這麼快進入市場,人員素質、技能是否跟得上,監管當局一直比較擔心。」一位銀監會人士向財新記者分析認為,「郵儲銀行畢竟進入市場短,沒有經歷過市場衝擊,對市場變化不夠敏銳。」

  郵儲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0月底,成立四年來,郵儲銀行儲蓄存款增長119%,總資產增長120%,達到4萬億元,營業收入年均增幅在60%以上,不良貸款率為0.33%。

  對於制度和機構建設還屬於初期的郵儲銀行來說,全面涉足小貸僅兩三年,小貸發放量大、覆蓋面廣,包括商業銀行不願意進入的西藏。

  「成績肯定有,但能力是否真到這個程度?」一位資深金融專家質疑,郵儲銀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以目前速度發展,業務熟練程度和相關內部制度都可能存在欠缺。

  業界未能預料的是,此次案發的焦點,是被認為相對穩健的批發業務。2009年初郵儲銀行正式開展批發業務。截至2011年底,其批發業務餘額約2000億元,包括2010年11月央行特批支持鐵道部的400億元批發貸款。

  郵儲銀行目前亦仍面臨資本金缺口與來自監管當局的硬約束。截至2011年10月底,郵儲銀行資本充足率為9.56%, 雖已符合銀監會對其9%資本充足率的差異化監管要求,與其他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10.5%的監管要求仍有差距。

  自2008年中郵集團曾連續四次向郵儲銀行追加資本金共600億元。除最早2007年郵儲銀行設立初的200億元資本金,大部分來自中郵集團的固定資產投入,其餘來自郵儲銀行的自身利潤。

  郵儲銀行對於上市尚無時間表。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郵儲銀行「一把手」監守自盜的行為,對其引入戰略投資者及上市時機存在負面影響。

  按照證監會對首次公開發行(IPO)的有關要求,IPO的發行人最近三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沒有發生重要變化。陶禮明案發使郵儲銀行在三年內不再滿足這條要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508

郵儲蓄勢

2013-10-21  NM
 
 

 

中國資金最充裕的銀行,怎樣尋找自己的盈利模式?

新行長呂家進詳解郵儲銀行◎ 本刊記者 張宇哲 凌華薇 文自2007年3月掛牌成立以來已經六年多,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仍然略顯神秘。與大部分商業銀行不同,郵儲銀行還未正式對外公佈過完整的年報。

在公衆的印象中,郵儲銀行和母公司中國郵政集團(下稱中郵集團)之間有理不清的賬;郵儲銀行六年前從零開始,建設信貸能力,但是否已經建立起效率和風控兼容的體制?郵儲銀行坐擁資金數萬億元,是貨幣市場最大的資金淨拆出方之一,本身就深受市場矚目。

另一方面,中國銀行業資產規模能超過5萬億元的商業銀行,幾乎已經全部上市。郵儲銀行是所剩無幾的大塊頭,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郵儲銀行的年報已由普華永道連續 審計了五年,每年都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但因尚未進入引資、上市軌道,亦資金充裕無需發債,郵儲銀行並無向公衆主動披露信息的義務,可將“仍需埋頭苦幹”作為低調的理由。

“上市是我們的目標之一。何時啓動,暫時還沒有可披露的時間表。 ”10 月10日,北京金融街北邊一隅,在郵儲銀行總行20層灑滿陽光的會議廳,郵儲銀行行長呂家進接受財新記者專訪,以實際行動提高透明度。

45歲的呂家進,在今年1月中旬履新郵儲銀行行長一職。

呂家進成長于郵政和郵儲領域,曾任河南省郵政局副局長、遼寧省郵政局副局長、國家郵政儲匯局副局長 ; 2007 年郵儲銀行掛牌成立後,呂家進成為掌管個人金融、公司業務、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副行長,直至接任行長。

在此番全程近三個小時的採訪中,呂家進一次也沒有低頭看業務部門事先準備的厚厚一疊材料,業績數字和戰略計劃信手拈來,顯示對業務瞭然于心。

相較于其他商業銀行,郵儲銀行的優勢和劣勢都很明顯。優勢是沒有任何歷史包袱,資產負債表健康。截至2013 年9月底,資產總額5.42萬億元,存款5萬億元,3.9萬個營業網點覆蓋全國,城鄉客戶4.2億人,業務收入1100多億元。

2012年底的淨利潤是284億元。

與其他商業銀行幾十年的信貸經驗相比,郵儲銀行也有“劣勢” : 2007年開始開辦無質押貸款業務,由此逐步建立人才隊伍,培育信貸發放及風險管控能力,至今才六年。

市場關心的是,在啓動改革數年之後,郵儲銀行是否已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是否能探索出有別于傳統大型商業銀行的差異化道路?郵儲銀行和母公司中郵集團之間長期存在的委托代理關係,又該如何公平定價?

“世界範圍內,郵政改革比較成功的,都是開辦了金融業務。 ”呂家進說,“金融可以充分依托郵政網絡的優勢,交叉銷售產品,這個模式和方向,已經越來越清晰。 ”

五年梯級

如無意外,郵儲銀行的業績在未來幾年應相當具有增長爆發力,這可能是中國銀行業所剩無幾的高增長

機會

郵儲銀行的前身是郵政儲蓄,其歷史可以上溯到1919年于民國時期開辦的郵政儲金業務和專設的郵政儲金局,至今已有近百年。

這無礙郵儲仍被視為一家新銀行。

郵政儲蓄自1986年恢複辦理以來,長期以來執行只存不貸、資金轉存央行享受無風險利差的政策,直到2003年實行資金“新老劃斷” ,新增資金由郵政儲蓄自主運用。

隨著改革進一步深入,2005年起,郵政儲蓄轉存央行的8290億元資金分五年逐步轉出,到2010年6月底全部轉入郵儲銀行自主運用資金賬戶,不再享受無風險利差的利率優惠。

2008年,監管部門允許郵儲銀行開辦對公批發業務。

“可以在全國開辦批發業務,包括授信、貸款,郵儲銀行獲得商業銀行的全牌照。因此在我們內部,都說是從2009年開始了五年梯級式發展。 ”呂家進說。

五年來,郵儲銀行的資產、收入、淨利潤、信貸規模的增長速度,發展之迅猛,超乎業界想象。

呂家進介紹,截至2013年9月底,郵儲銀行的總資產約5.42萬億元,僅次于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與國開行 ;截至2012 年底,郵儲銀行存款規模從2007年底的1.3萬億元躍升至近5萬億元,僅次于四大行 ;從零開始的貸款增速保持在35% 以上;淨利潤則從2007年底的6.5億元躍至2012年底的284億元。

根據郵儲銀行的數據,截至2013 年9月底,郵儲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接近9%,不良貸款率0.54%,淨資產收益率(ROE)達24.47%,撥備覆蓋率超過390%。郵儲銀行的年化資產增長率約20%,年營業收入增長率是30% 以上,淨利潤平均增長在100%以上。

雖然目前資產回報率(ROA)還不高,考慮到目前信貸業務收入只占郵儲銀行收入的40% 左右,而存貸比只有20% 左右,郵儲銀行的業績在未來幾年應相當具有增長爆發力,這可能是中國銀行業所剩無幾的高增長機會。作為順 周期行業,在經濟不可能持續保持超高增長的趨勢中,中國銀行業正在進入個位數增長的時代,更因不良雙增的必然而顯得前途叵測。

伴隨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依賴傳統存貸利差保護的銀行盈利模式面臨巨大挑戰。

呂家進表示,利率市場化對郵儲銀行的存量資產影響不大。郵儲銀行目前信貸資產約1.1萬億元,占總資產的20% 多,其中零售信貸資產比例占大頭,占70% 多 ;而非信貸資產,如票據、債券等,其定價在過去幾年中已經基本實現市場化了。

在貨幣市場,郵儲銀行是資金的主要供給方之一。在今年6月份“錢荒”時,郵儲銀行和農行、國開行一起,作為貨幣市場資金主要供應者,積極平抑流動性波動。呂家進表示,當時郵儲銀行融出資金超千億元,在穩定市場價格和市場情緒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得到了央行的肯定。

呂家進表示,郵儲銀行未來在負債 端可能受利率市場化影響較大。因為相較于其他大行居民存款和機構存款各占一半的負債結構,郵儲銀行的負債中,居民存款占比達80% 以上,機構存款比例偏低。

但是,他表示,2012年6月央行宣佈存款利率可上浮10% 的政策出台後,郵儲銀行存款利率並未“一浮到頂” ,但受益于網點優勢,存款不降反增。

郵儲銀行目前擁有3.9萬多個網點,覆蓋全國超過98% 的縣,70% 以上的網點分佈在縣和縣以下地區,是全國網點規模最大、網點覆蓋面最廣、客戶數量最多的商業銀行,網點總數已超過上市銀行中網點最多的農行。農行2009年完成 IPO 以來,其2.4萬個網點構成的渠道優勢,被市場認為是最重要的賣點。

未來的縣域以下的金融市場,將由農行、郵儲銀行、地方農信社、村鎮銀行等提供主要的金融服務,但是這些金融機構各自差異很大。

呂家進表示,郵儲銀行在縣域地區的網點就有2.8萬個,在很多縣,郵儲的各項銀行業務在當地排名第一。

他直稱,很多人也問他,郵儲銀行的競爭對手是誰?農行是否是最大的競爭對手?但他倒覺得,在中國的金融市場下,特別是金融供給還不夠充分的農村市場,郵儲銀行和農行之間應考慮如何更好地合作發展,如何更好地服務于特定客戶,共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實現共同繁榮, “可以構建競合關係,而非對立的惡性競爭。 ”

盈利模式

郵儲銀行的戰略重頭戲在於零售信貸業務,目前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超過5000億元,其中小額貸款筆均約

6萬元

轉型之初,郵儲銀行的“創業難題” ,是儘快為其存在央行、高達萬億元的資金找到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當時,監管當局代表管理層,希望郵儲銀行能夠獨樹一幟。

2007年初,時任銀監會副主席、分管郵儲銀行的蔡鄂生在接受財新記者專訪時表示, “第一,不要以為這是一家新成立的銀行;第二,不要以為完全按照傳統商業銀行體制運行——那是不現實的。 ”蔡鄂生認為,郵儲銀行的激勵機制也應不一樣, “如果郵儲也像其他商業銀行一樣,用高薪的方式引進人才,在城市展開高端客戶的爭奪,那可能就是死路一條。 ”組建之初,郵儲銀行的公司章程里就明確,要充分依托和發揮網絡優勢,完善城鄉金融服務功能,以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為主,為城市社區和廣大農村地區居民提供基礎金融服務,與其他商業銀行形成互補關係,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成立以來郵儲銀行各方面發展的梯級增長,證明商業模式、市場定位、產品定位選對了。 ”呂家進說。

他介紹,郵儲銀行選擇了大型零售商業銀行的戰略定位,近年來的業務發展路徑是“從兩端到中間、供應鏈一線牽” 。兩端業務即小額貸款和批發業務,中間即公司信貸業務。 “總行提供全行主要的收入來源;分行來奠定未來發展的業務基礎、客戶基礎、品牌基礎、產品基礎、信貸發展策略。 ”一端的模式是強總行,總行集中更多資金做好批發業務,包括債券、貨幣 市場、金融同業,包括大企業貸款。幾百人集中管理全行資產的70%-80%,這需要一支高素質、高度專業的人才隊伍。

另外一端是分行,主做小額貸款,越小越好。 “為什麼做‘小’ ,第一,沒有競爭,或者競爭還並不充分 ;第二,客戶群體非常廣泛;第三,信貸風險分散,因為額度低、金額小、又分散,即使出點問題,對全行影響也不大。 ”呂家進說, “從‘小’入手,小額單戶農戶單筆貸款一般不超過5萬元,商戶貸款單筆一般不超過10萬元,從商戶貸款慢慢過渡到小企業,然後到中型企業、大型企業。 ”目前郵儲銀行的零售、公司、資金同業三大業務板塊中,利潤貢獻占比較大的是資金同業業務。

批發業務最初從信貸資產轉讓做起,後過渡到以銀團貸款為主。批發業務的信貸審批集中在總行,各地分行主要負責營銷。

郵儲銀行的戰略重頭戲則在於零售信貸業務。呂家進介紹,郵儲銀行信貸業務從零起步,採取三步走的路線 :2007年推出服務于農戶、商戶的小額貸 款業務 ; 2008年推出小企業主貸款即個人商務貸款,小額貸款業務從七省試點推廣到全國 ; 2009年開辦了小企業法人貸款。截至2013年9月底,郵儲銀行累計發放小微企業貸款1500萬筆、金額約 1.7萬億元,筆均約為11萬元,幫助大量小微企業解決了融資難題。其中,郵儲銀行的小額貸款筆均約為6萬元、小企業主貸款筆均約為30萬元、小企業法人貸款筆均約270萬元。

郵儲銀行的數據顯示,該行小額貸 款在全行縣域機構範圍內已實現了全覆蓋,在全國90% 的地市都設立了小企業信貸中心,培養了約4萬信貸人員。在零售存款和結算業務上,已有十幾家省分行在當地排前三位,有的省分行已超過了當地的四大行,在當地排名第一,比如河南省分行。

零售業務成本高,業務模式主要依賴人海戰術,相對息差比較高,但也需要消耗更高的人力資源成本。 “風險調整後的收益率和其他類業務相當。 ”呂家進說。

郵儲銀行今年的新增貸款中,仍優先傾斜小額貸款和小企業貸款。今年1月 -9月,郵儲銀行2200多億元的新增貸款中,36%投向了小微企業。

“從整體看,郵儲銀行是一個很重要的機構,可以做很多有價值的事情,會戲劇性地改善中國農村金融的供給。 ”有金融專家表示。

審視風控

郵儲銀行採取了折衷的方式,建立了“獨立審批人派駐制” ,即審批權上收到地市級,而審批人員派駐到縣支行,提高審批的獨立性,解決前台和中後台的內控問題 截至今年9月底,郵儲銀行小額貸款餘額為1361億元,累計發放金額接近8000 億元。

小額貸款業務推向全國,迅速發展,業務熟練程度是否足夠?內部風險控制體系是否已完善?一旦業務全面開展,機構風險控制能力的薄弱性是否會暴露無遺?這也是業內對郵儲銀行小額貸款業務的擔心。

呂家進表示,目前郵儲銀行整體的不良貸款率只有0.54%。他表示,零售類信貸審批、風險管控的特點,第一要求快速,第二要防止審批過程之中,前中後台的失控,不能“蘿蔔快了不洗泥” 。為此,郵儲銀行採取了折衷的方式,建立了“獨立審批人派駐制” 。由於審批人員派駐到縣基層,接近客戶、接近一線,審批效率就高了。

有專家認為,雖然郵儲銀行龐大的網絡渠道、低成本的儲蓄資金,使其有後來者居上的可能性,但這還要取決于其內部管理流程、組織體系和風險控制能力是否能真正到位。比如前述審貸權 的下沉,是否會帶來風控問題和不良貸款增加?

呂家進表示,今年郵儲銀行的重點就是搭建“流程銀行” ,建立業務流程規範的現代商業銀行組織架構,加快向“流程銀行”轉變,對前中後台實行嚴格的分離,為此今年自上而下進行了非常大的改革,總行在一季度完成,省市縣都在10月底完成,目前省分行基本都已完成了。改革的目的是使前台更加專業,形成綜合金融服務; 後台更加集中,更有效率;前中後台相互制衡。

郵儲銀行的網點最多,在談到如何避免和監管個別網點在利誘下出現“飛單”現象,即非法違規代銷理財產品,帶來潛在風險時,呂家進表示,今年,郵儲銀行理財產品規模為4000多億元,已經按照監管要求單獨建賬、獨立核算,資產池一一對應;郵儲銀行零售、信貸類的銷售系統是全國統一的,銷售都是總行准入,數據全國集中。總部有一支隊伍,對各地進行監測、分析、預警。

在被問及郵儲銀行曾經前後暫停過部分網點的業務時,呂家進回答說,短期的停辦某項業務是加強風險防控的舉措之一。比如說,網點不良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採取暫停措施。

“郵儲銀行一出生就是個巨大的嬰兒。創新的調整不那麼容易,不像只有幾百家網點的小銀行那麼靈活。 ”呂家進稱,未來持續的創新、IT系統建設調整等,都將是郵儲銀行需要面臨的挑戰。

一位高級金融專家提醒,激勵不到位也往往是內控失效的原因之一。與銀行同業相比,郵儲銀行整體薪酬待遇偏低,但比中郵集團略高。 “管理這麼大的資產,如果薪酬待遇和同行差距過大,很容易受到誘惑。 ”對此,呂家進表示,郵儲銀行的激勵機制是向基層傾斜。郵儲銀行的零售業務特別是小額貸款業務建有獨立的人員薪酬考核體系, “激勵不高的話,沒有人願意做這種苦差事。 ”不過,在外界看來,最大的挑戰、最說不清道不明的,仍是郵儲和郵政的關係。

“自營 +代理”

郵儲銀行目前3.9萬個網點中,只有8000個是自營直屬的,四分之三的網點仍委托中郵集團代理;郵儲銀行2012年1100億元收入中,470

億元歸屬中郵集團

在世界範圍內,郵儲銀行不無例外都與本國郵政系統改革有著盤根錯節的關係。在互聯網時代,曾經作為人與人之間最重要聯繫途徑、擁有龐大員工隊伍的郵政系統應何去何從,至今還在艱難 摸索中。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郵政和郵儲不可能完全分家,至少中國的郵政和郵儲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還將繼續。

中國自1986年恢複開辦郵政儲蓄,經過20餘年的演進,在郵政體制改革的統一框架中,經歷了郵電分營、郵政政企分開、郵儲銀行組建和股份制改造等多項變革。

2007年3月,郵儲銀行掛牌成立,2008年郵儲銀行在全國範圍內實現郵銀分設,即郵政與銀行分開設立——當年9月,全國分支機構完成掛牌機構組建,10月底,與全資母公司中郵集團完成分賬核算,自此郵儲銀行有了自己獨立的資產負債表。

但這只是第一步。遍佈城鄉的郵政儲匯網點既是郵儲銀行的優勢,也可以說是改革難點。如何處理好郵儲銀行基層與郵政企業的關係,理順與中郵集團的管理機制,是郵儲銀行能否穩健發展的關鍵。

郵儲銀行組建後,按照商業銀行法的要求,與郵政企業實現了完全意義上的分離。由於郵儲銀行和郵政特殊的歷史淵源,人們看到郵儲銀行的業務辦理還是在郵政局的場地內,可能產生一些誤解。呂家進介紹, 目前,郵儲銀行是一個獨立的法人體系,按總分行制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管理隊伍。郵儲銀行也建立了獨立的財務管理體系,業務、收入、成本核算、利潤分配、投資建設,都在董事會統一領導下自主安排。

真正自上而下的獨立經營,是從2009年開始,即2009年與中郵集團開始分賬、獨立核算,人、賬、IT 分清了,郵儲銀行開始作為一個獨立的法人機構運營。

與中郵集團分家的過程,最核心的是營業網點的所有權和利潤分成是如何安排,又如何定價。呂家進說,郵儲銀行的營業網點是採取“自營+ 代理”的方式。郵儲銀行的營業網點有3.9萬個,其中郵儲銀行自主經營的有8000個,委托郵政企業代理經營的有3.1萬個。換言之,郵儲銀行目前3.9萬個網點中,四分之三的網點仍屬於郵政,但是業務、品牌、客戶都是郵儲銀行的。

郵儲銀行目前實行的是“雙線管理” 。在業務歸屬上,郵儲銀行管理自營網點,包括全部的人、財、物,郵政企業管理代理網點。在人員歸屬上,代理網點人員按照委托代理關係,全部歸屬郵政企業管理。

在監管部門指導下,郵政企業和郵儲銀行簽訂了統一規範的委托代理協議,每年根據郵政代理金融網點所提供的金融服務向郵政集團支付手續費。比如吸收存款、辦理結算的基礎金融服務,還有一些貸款委托郵政營銷,但發放貸款主要是郵儲銀行自營的網點負責。

呂家進承認,比較難的是對於代理費用的定價。第一是產品種類多,第二是如何有效激勵,把產品和服務做好。

總的原則是按市場價格定價。郵政網點吸收的儲蓄資金,郵儲銀行分檔給付手續費,加權平均費率約為1.5%。郵政代銷銀行理財產品的手續費與郵儲銀行自營網點的手續費是同樣的,根據理財產 品種類的不同,手續費率不等。

總體而言,郵儲銀行每年的收入中有三分之一作為代理費用支付給了郵政,比如2012年1100億元收入中,470 億元歸屬中郵集團。這是否“公平”甚至“劃得來” ,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種“雙線管理”體制存在弊端,可能出現從激勵到監管的雙重標準,存在監管盲區。

對此,呂家進表示,郵政企業在基層從事金融服務的是獨立的業務人員,相關的制度、IT系統都是郵儲銀行統一提供,對銀行從業者的責任追究制度,同樣適用于郵政代理網點的從業人員。

“冒險的旅程”

“我們的股東非常開明,充分授權,是一種戰略管控,只要求我們把銀

行做好”

與世界其他郵儲銀行的改革一樣,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也面臨人力資源、制度建設、商業模式等多重挑戰。

在前不久于北京召開、郵儲銀行承辦的世界郵政儲蓄銀行論壇上,法國郵政儲蓄銀行的國際部主管 Sylvie Solignac 以“冒險的旅程”來形容法國郵政儲蓄銀行的改革。這同樣適用于轉型中的郵儲銀行。

“世界範圍內,郵政改革比較成功的,都是介入了金融業務。 ”呂家進說,金融部門也可以充分利用郵政網絡的優勢,交叉銷售產品。如德國、法國、日本、非洲很多國家允許郵政辦金融,郵政儲蓄銀行往往是本國最大的零售銀行,有著最廣泛網點和客戶群 ;美國郵政就比較困難,因為法律不允許辦銀行。

“我們的學習樣板,是印尼人民銀行、美國富國銀行、德國郵儲銀行等。 ”呂家進說。這幾家銀行都已經上市,並頗受投資者青睞。

“組建之初,我們到印尼、德國、法國、美國等考察了十幾家銀行的經營模式、小微金融經驗,確定郵儲的學習樣板、戰略、實施方案。 ”呂家進介紹說,在亞洲,與郵儲銀行的業務特點契合度比較高的是印尼人民銀行,它的網點多、網絡大,客戶結構、資產結構、產品體系,非常符合郵儲銀行的現狀。

很多人所不熟悉的是,目前市值超越工行的美國富國銀行,前身也經辦郵政業務。

“富國銀行的產品體系,是社區銀行的定位,包括存款、結算、特別是消費金融,這和郵儲銀行的產品體系定位相似。 ”呂家進說。

談及富國銀行哪方面最值得郵儲銀行學習,呂家進表示,第一是它的市場定位,第二是它對客戶的綜合化金融服務,就是深度開發,讓每種金融產品都能做出利潤貢獻。富國銀行近年來在小微貸款風險控制方面的數據化、模型化很值得借鑒。

“做零售銀行主要是降低成本,第一是降低客戶調查成本,如何數據化、模型化;第二是減少運營成本,如何使得審批效率更高;第三降低資金成本吸儲,如何給客戶提供結算服務,如何提供多元化服務讓資金沉澱下來。 ”呂家進表示。

呂家進亦提及德國郵政銀行,雖然它沒有委托郵政的網絡開展金融業務,但通過大量並購當地專業小貸公司來拓展資產業務, “這不失為一條發展路徑。 ” 無論哪種商業模式,均需要理順機制、提高效率,建立激勵和約束相容的機制,其核心是公司治理。郵儲銀行和中郵集團分賬,改製顯然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有專家認為,公司治理仍是郵儲銀行最主要的問題。

對此,呂家進表示,公司治理要求健全董事會、監事會、經營層的分權機制,目前郵儲銀行已經基本建立這樣的現代公司治理架構。郵儲銀行由中郵集團全資控股, “我們的股東非常開明,充分放權,是一種戰略管控,只要求我們把銀行做好。 ”財新記者瞭解到,在郵儲銀行股份公司成立前,原董事會中70% 的董事來自中郵集團 ;在郵儲銀行股份公司成立後,在財政部、銀監會等相關部委的支持下,郵儲銀行調整、充實了董事會、監事會組成人員。

目前,來自中郵集團的董事不超過30%,現董事會成員均有金融、財政及經濟專業背景,熟悉銀行業。

對於郵儲銀行是否有進一步股改的計劃,是否考慮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呂家進稱下一步會積極準備。股權多元化和上市是商業銀行的必然選擇,需要解決資本金補充機制的多元化,而郵儲銀行希望引入有銀行管理經驗的戰略投資者,在風險管控、產品研發、IT服務等方面提供幫助。

“深化改革,加快轉型”將是郵儲銀行下一階段的中心任務。呂家進表示,郵儲銀行將繼續依托網絡優勢,按照公司治理和商業銀行管理要求,不斷豐富業務品種,不斷完善營銷渠道,不斷提升服務能力,致力于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金融服務,努力把郵儲銀行打造成為一家資本充足、內控嚴密、營運安全、品牌卓越、競爭力強的大型零售商業銀行。

本刊記者吳紅毓然對此文亦有貢獻

德國郵政銀行轉型路徑

德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德國郵政銀行)是德國最大的零售業務和住房信貸銀行,其經營理念是簡便、低價銀行。目前,按照資金規模和存款月綜合排名,該行在德國2000多家銀行中穩居前20名,其金融零售業務排名德國第一、歐洲第五。德國郵政銀行的市場定位是大衆銀行。

股改

1989年第二次德國郵政改革,政企分開,郵電分營,成立了郵政、電信、銀行三個獨立的部門,德國郵政銀行成為一個獨立的股份公司;開始並沒有獲准經辦信貸業務,主要是吸收存款,用于購買低風險的政府債券,同時兼營些簡單保險及簡單的中間業務。德國郵政銀行和郵政之間仍保持密切關係,並以詳細的法律文本確定銀行和郵政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係,比如,費用的分擔、公共設施的分享,手續費的計算等許多細節。

1995年,德國政府開始對德國郵政銀行實施股份制改造,德國政府和德國郵政分別持有該行82.5%、7.5%的股份。此後,1999年又被德國郵政買下,成為德國郵政的全資子公司,同年,德國郵政銀行獲得信貸業務許可,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銀行。

德國郵政銀行的許多營業窗口仍設在郵局,雙方共同使用郵政網絡設施,雙方通過各自的業務比重分擔成本費用,分享收益,期間德國郵政銀行為了追逐自身利益,曾一度在一些地方脫離郵政網絡自設營業網點。值得注意的是,德國金融監管局(Bafin)參與了德國郵政銀行的改革並提供一些有益建議,不過在資金上德國政府和德國金融監管局及德國央行均未給德國郵政銀行提供任何支持。

德國郵政銀行的監事會主席由德國郵政的董事會主席兼任,董事會主席為德國郵政的董事會成員,德國郵政借此保持對銀行的影響力,並確保在銀行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維護和體現。值得借鑒的做法是德國郵儲銀行改革先立法後改革,對推進德國郵政銀行市場化改革起到了法律保障和規範作用。

改革過程中 ,除了極少數年齡較大、接近退休的員工主動要求提前退休,並獲得較高補償金,德國郵政銀行改革過程中並未裁員,且收入水平與改革前大致相當。 目前, 德國郵政銀行的收入處於行業平均水平,但高層管理人員的收入低於其他商業銀行。

並購

與世界其他郵政儲蓄機構一樣,德國郵政銀行存貸差比例很大卻餘額很高,如何解決資金運用不足的問題,德國郵政銀行提供一個很好的思路,即通過收購極大地減少存貸差,並且其核心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均達到了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要求。

德國郵政銀行從立行之初就有明確的目標,即以零售業務為中心,只做自身擅長業務,而對於不擅長的領域以並購的方式。這種方式既能有效運用資金,又能拓展業務範圍,為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

1999年6月,德國郵政銀行購買了政府持有的德國DSL銀行股份,成為其全資控股公司,DSL銀行的加入使德國郵政銀行在私人和商業抵押貸款業務領域占據了主導地位,成為德國最大的零售銀行。

2001年並購了美國的BHF控股公司,加強了銷售勢頭,拓展了業務範圍,使德國郵政銀行雄踞德國零售和大集團公司金融服務隊伍之首。

2006年1月,德國郵政銀行收購了與自身規模相當的BHW銀行,BHW是德國住房信貸領域的最大銀行。同年,德國郵政銀行接管了德國郵政的850家銀行業務最多的分支機構,這些分支機構同時也為德國郵政辦理郵政業務,向德國郵政收取傭金。

1999年-2003年的五年中,德國郵政銀行完成了對各部門的改組,組建了結算業務部和專門發展大客戶的業務機構,實現由原來的兩種產品發展成業務全面的一流銀行。

業務模式

德國郵政銀行的產品覆蓋面很廣,除原有的零售銀行業務以及面向小商業客戶、大集團客戶銀行業務外,經過一系列的並購,抵押貸款、家庭儲蓄、房地產以及消費信貸等業務也迅速發展起來。

現在德國郵政銀行的主要業務是零售銀行業務,約占業務總量的90%,其次是為其他銀行(德意志銀行、德累斯頓銀行以及裕寶聯合銀行)辦理支付業務,而公司業務、保理業務、租賃業務等只占很小份額。

物流金融是德國郵政與德國郵政銀行的第二大合作業務,德國郵政整個物流鏈的金融服務由德國郵政銀行提供。此外,他們聯手開辦了個人支付、房地產理財、信用管理和大規模金融投資等項目。無論個體小企業還是跨國公司,德國郵政銀行和德國郵政都能為其提供理想的套餐式服務。

另外,德國郵政銀行以創新和科技為突破口,投入2.5億歐元建立了遍佈全國的IT系統,極大降低了成本。由於郵儲銀行的網絡領先其他銀行,一些銀行放棄研發計劃,轉而購買德國郵政銀行的網絡,如德意志銀行、德累斯頓銀行等大銀行就是德國郵政銀行支付系統用戶。

2004年,德國郵政銀行在紐約、法蘭克福等地同時上市。這是2002年以來德國最大的IPO,現在德國郵政仍持有德國郵政銀行50%加1股的股份。德國郵政銀行的股票被國際市場廣泛看好,目前約11.9%的股份被德國機構投資者和私人投資者持有, 英國、 法國、美國的機構投資者分別占16%、8.8%、7.7%的股份,其他地區的機構投資者約占5.5%。

上市以後,德國郵政銀行的股價翻了一番多,交易量和總市值均大幅增加,上市兩年後,德國郵政銀行被納入第2次指數成分股,成為與西門子等並列的德國最具聲望的30家公司之一。

本刊記者張宇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783

社保、國開金融、郵儲共參與,螞蟻金服為何魅力如此大?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354

社保、國開金融、郵儲共參與,螞蟻金服為何魅力如此大?
財新記者 張宇哲/文


觀察者言:從長期看,如果戰略和戰術得當,螞蟻金服的估值無可限量。但從當前看,300億美金的估值也不無合理之處。而引入社保基金、國開、郵儲做戰略投資者,這步棋走的意味深長,充滿想象空間。


螞蟻金融服務集團(下稱螞蟻金服)首輪引資已接近收官。據財新記者從多個渠道獨家獲悉,此次螞蟻金服估值300億美元;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名單中,“國字頭”背景的社保基金、郵儲銀行、國開金融分別入股約5%、3%、3%,談判已進入關鍵階段;還有一些知名的私募股權基金也有望分一杯羹,名單尚待最後確定。


“可惜的是,這是家不缺資本的公司。”去年初,高瓴資本的董事長張磊在被財新記者問及時,難掩對這家公司的興趣以及很難投進去的遺憾。


螞蟻金服此番為何會選擇國開行和郵儲銀行作為戰略合作者?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與螞蟻金服的戰略布局有關。目前,螞蟻金服的重要業務方向包括移動、農村金融與國際化業務,並向三四線城市及農村下沈。自去年起,螞蟻金服的“兄弟”公司阿里巴巴集團(BABA.NYSE,下稱阿里)已在進軍農村領域。去年10月,阿里計劃開拓農村電商市場,計劃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投入100億元發展千縣萬村計劃,即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帶動農村創業機會,讓“淘寶村”模式在全國範圍推廣。而在農村市場和移動金融領域,國開行和郵儲銀行確實和螞蟻金服有很廣闊的合作空間。


螞蟻金服未披露對引資進展,有關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對此暫無法置評。


從支付寶到螞蟻金服


2014年10月16日,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籌)(下稱小微金服)最終取名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宣布正式成立。當時的註冊資本為12.29億元。


螞蟻金服與阿里目前無直接的股權關系,但螞蟻金服是其服務提供商,也是重要的合作夥伴。


螞蟻金服的前身及主體是中國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的母公司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2011年,以要取得中國央行發放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為名,公司管理層單方面把支付寶從阿里的VIE結構里剝離,轉讓到馬雲和謝世煌(阿里創始員工之一)出資設立的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馬和謝各占股80%和20%)手中,這在當時曾掀起一場軒然大波。最終,以馬雲為首的管理層與阿里的股東們達成了協議,事後追認了支付寶的剝離成立,代價是與雅虎、軟銀等阿里的大股東達成了補償協議,相關框架協議於2011年7月29日簽署,並在2012年11月15日及2014年5月3日先後做了兩次修訂,補償金額水漲船高,最終以分享比例而非絕對金額的形式確定下來。


2014年8月13日,阿里巴巴於上市前夕曾修改招股說明書,更新的招股書顯示,阿里董事會、軟銀、雅虎、小微金服各方通過了新的協議:阿里每年將獲得37.5%的小微金服稅前利潤。一旦小微金服上市,阿里可以選擇“利潤分享”終止,從而一次性獲得IPO時小微金服總價值的37.5%。


阿里巴巴在招股書中也對支付寶股權做出新的安排,稱馬雲和謝世煌持有的股份將逐步改為員工持股,馬雲持股比例降至7%,後續還會引資。馬雲向阿里書面承諾,有意逐漸減少在小微金融中持有的直接或間接經濟權益,直到保證在阿里IPO前,他在小微金融中權益所占比例,不超過他以及他的關聯方在阿里所占權益,且他本人不會在這種減持中獲得任何經濟收益。


2013年11月,尚處於籌建過程中的螞蟻金服曾公布過目標股權架構,即40%由員工持股,另60%股權將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者。


國字頭機構進入


據接近交易的觀察人士稱,這幾家國字頭機構投資螞蟻金服,首先是認可國家對互聯網領域的支持方向,以及螞蟻金服依托阿里的基礎,各方股東也會植入自己的資源幫助其發展。


一位接近國開金融的知情人士透露,看好螞蟻金服的團隊、模式和未來的競爭優勢,這也是此前國開金融戰略投資阿里的延續。“與之相比,國開金融與螞蟻金服的協同作用更大一些,包括可提供小微信貸資金和技術支持等。”


螞蟻金服將跟隨阿里的“千縣萬村計劃”進入農村金融領域。2014年11月,螞蟻金服首席運營官井賢棟曾在財新“金融混業觀察圓桌會議”上表示,農村金融將是螞蟻金服正在布局的戰略重點,而農村金融領域也正是國開行、郵儲銀行與螞蟻金服最可能發揮協同效應的領域。


分析人士指出,從三家戰略投資者背景看,與螞蟻金服可以最有協同效應的是郵儲銀行。郵儲銀行擁有3.9萬個營業網點,深入城鄉,擁有中國最大的個人金融業務零售網絡以及農村金融小額貸款客。在信用卡業務方面,螞蟻金服旗下的網商銀行和微眾銀行均希望攜手郵儲銀行,聯合發行信用卡,通過嫁接傳統銀行強賬戶,來發展網絡銀行業務。


一位郵儲銀行高層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正與螞蟻金服探討在農村金融領域有哪些方面可以深度合作。不過他亦強調,傳統銀行和互聯網企業的合作都會建立防火墻,以防止客戶資源流失。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一號文件《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幹意見》中,國開行和郵儲銀行均為支持農村金融的主力銀行。中央一號文件稱,國開行要創新服務“三農”融資模式,進一步加大對農業農村建設的中長期信貸投放;鼓勵郵政儲蓄銀行拓展農村金融業務。


國開行從2003年就啟動了“中國商業可持續小微企業貸款項目”,聯合世界銀行和德國複興信貸銀行(KFW),共同為合作商業銀行提供中長期、大額轉貸款批發資金。自該項目啟動以來,國開行先後向包商銀行、臺州銀行、九江銀行等12家地方中小商業銀行提供無償技術援助,並為其中的6家提供了中長期轉貸款資金支持。


估值300億美元


在部分投資者看來,目前螞蟻金服300億美元的估值已經不低了,其五個板塊現在業績並不支持更高估值。


不過,阿里上市之前估值350億美元,業界亦認為偏高,但上市後市值高達2000多億美元。


2014年12月,美國太平洋頂峰證券(Pacific Crest Security)曾對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和螞蟻微貸估值,稱高達700億美元,其中支付寶估值600億美元,螞蟻微貸100億美元。


阿里巴巴招股書曾披露,阿里董事會、軟銀、雅虎、小微金服各方通過新的協議,約定小微金服IPO時估值需超過250億美元,融資金額超過20億美元。這意味著,如按前述37.5%的補償比例,阿里可在小微金服IPO時獲得的一次性現金回報將不低於93.75億美元。


由此看來,半年過去後,目前首輪引資的估值基礎是在當時的股東協議基礎上溢價了20%。


螞蟻金服將服務人群鎖定為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旗下業務包括支付寶、支付寶錢包、余額寶、招財寶、螞蟻微貸、芝麻信用和正在籌備中的網商銀行等。其中,支付寶是螞蟻金服之魂,也是阿里巴巴電商平臺不可或缺的支柱。支付寶註冊用戶約為8億人,其中實名的活躍用戶約3億多人。支付寶每天的支付筆數超過8000萬筆,其中移動支付的占比超過50%,每天的移動支付筆數超過4500萬筆。支付寶錢包的移動活躍用戶數達到1.9億。相較之下,中國最大銀行工行手機銀行的用戶是1.3億,支付寶用戶數量已足以與工行媲美。


余額寶則是依托於支付寶的一個互聯網貨幣基金產品,2013年下半年創立後,六個月就創下5000億元的驚人規模,但對公司而言主要是賺人氣而非盈利。該基金的管理人是阿里控股的天弘基金,2014年5月天弘基金宣布,公司註冊資本由1.8億元增加至5.143億元,阿里持有其51%的股權,天津信托持股16.8%,內蒙君正持股15.6%,蕪湖高新持股5.6%,員工持股11%。


螞蟻微貸因依托阿里的電商平臺的交易數據及支付寶的賬戶數據,被認為是目前最符合商業邏輯、最有風控能力的小貸模式。截至2014年底,螞蟻微貸的小額貸款規模約200多億元,信貸客戶累計超過100萬人次,累計投放貸款超過2500億元,不良率約為1.5%。


螞蟻金服持股30%的網商銀行去年底拿到核準批文,但至今尚未正式成立。網商銀行未來如何有效整合螞蟻金服的資源,以何種商業模式推進網絡銀行,目前外界還知之甚少。


也有觀點認為,螞蟻金服的數據資源和雲計算平臺才是最有價值的資產。據公開資料,螞蟻金服的雲計算平臺可支持每天10億筆的支付交易,具有30分鐘億級賬戶的清算能力。基於此雲計算平臺,支付寶對接200多家金融機構,每年能完成數百億人次的電子支付,在網上支付市場交易規模排名第一。


按照螞蟻金服的戰略,雲計算、大數據和信用體系是支持這些業務的底層平臺,螞蟻金服將開放這些底層平臺,與各方合作夥伴一起,開拓互聯網時代的金融新生態。


“投資是基於對未來的信心,包括對螞蟻金服團隊的信心、對中國中小微企業的信心等。不排除一兩年之後螞蟻金服又給投資人一個驚喜。”接近國開金融的知情人士表示。






來源:財新《新世紀周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550

“巨無霸”郵儲銀行或明年上市 規模堪比阿里巴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29

擁有中國最龐大農村網絡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或在明年上市,阿里巴巴集團可能在其上市前購入股份。

《金融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可能將在2016年初進行IPO,並正與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螞蟻金服、一些美國私募基金,和亞洲主權財富基金就出售少數股份談判。目前摩根士丹利已被任命負責同潛在投資者談判。

據一位希望參與該交易的銀行家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IPO規模可能在100億到250億美元之間,如果能達到上限規模,將相當於去年阿里巴巴上市規模,成為史上最大的IPO之一。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於2007年正式從郵政系統分離成為獨立的公司,其上市必須由國務院和財政部批準。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網絡遍及中國農村地區,擁有近8000億美元存款,全國有近4萬家支行,其網點規模超過工商銀行。

一位有意參加IPO中國投資基金負責人告訴《金融時報》稱:“它是一家純粹的儲蓄銀行。它的攬儲能力非常巨大,但同時並沒有一個龐大的貸款規模,所以其風險非常非常低。但是要把它變成一家新型的零售銀行可能是非常困難的。”

阿里巴巴有意入股可能正是看中了郵政儲蓄銀行的龐大的廉價資金。

螞蟻金服成立於2014年10月16日,旗下品牌包括了支付寶、支付寶錢包、余額寶、招財寶、螞蟻小貸及籌備中的網商銀行等品牌。

螞蟻金服立足於給金融機構搭建平臺,讓專業機構能夠依托這個平臺更好地服務普通用戶,以及小微企業。

根據螞蟻金服去年10月的數據,目前集團控制的資金規模達到5790億元。彭博援引消息人士稱,阿里巴巴旗下金融子公司螞蟻金服計劃在2016年IPO,估值預計在500億美元左右。

螞蟻金服目前已經與世行下屬的國際金融公司(IFC)合作,在中國提供小微金融服務。如果入股郵儲銀行成功,未來螞蟻金服可以農村地區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借貸活動。

消息人士稱,對郵政儲蓄銀行有興趣的投資者,還包括新加坡星展銀行、馬來西亞Hong Leong銀行、澳新銀行。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淡馬錫、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Khazanah Nasional Berhad)也有意入股。

美國私募巨頭黑石、KKR以及Warburg Pincus也有意入股。中國國內的博宇資本,中信資本,厚樸投資管理以及春華資本均有意投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019

郵儲銀行:完成引進戰略投資後 將啟動上市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59490.html

郵儲銀行:完成引進戰略投資後 將啟動上市

一財網 楊柳晗 2015-07-23 23:22:00

7月23日,在銀監會舉行的以“郵儲銀行踐行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主題的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副行長徐學明表示,按照國務院及相關監管部門的規劃,在完成戰投引入工作後,郵儲銀行將啟動上市。

7月23日,在銀監會舉行的以“郵儲銀行踐行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主題的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副行長徐學明表示,按照國務院及相關監管部門的規劃,在完成戰投引入工作後,郵儲銀行將啟動上市。

據徐學明介紹,根據國務院金融體制改革的總體安排,郵儲銀行自組建之初即依照“三步走”戰略穩步發展。“三步走”戰略即“股份制改造”“引入戰略投資者”和“啟動上市”。早在2002年,郵儲銀行股份制改造工作已經完成,目前郵儲銀行正在加快推進戰略投資者引進。

截至2014年末,郵儲銀行資產規模已接近6.3萬億元。2014年,郵儲銀行貸款余額增長4428億元,同比增速38%。今年上半年,各項貸款余額比年初增加3729億元,增速為23%。上半年全行新增存貸比達到149%,整體存貸比已達38.9%。

徐學明預計,在未來3-5年內,郵儲銀行存貸比將達到或接近國有大行平均水平。

在不良率方面,2014年底,郵儲銀行的信貸資產不良率為0.64%,今年6月底為0.76%。

郵儲銀行數據數據還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郵儲銀行服務個人客戶4.88億戶、公司客戶58萬戶。

此外,郵儲銀行不斷降低客戶融資成本,今年6月份,新發放貸款平均利率為5.83%,較年末下降55個BP,較去年同期下降113個BP;新發放個人貸款平均利率為7.53%,較去年末下降83個BP,較去年同期下降149個BP。

在“三農”金融服務方面,截至6月末,郵儲銀行涉農貸款余額達到6958億元,同比增長41%。據悉,今年1-6月,涉農貸款增長1056億元,占新增貸款的28%。

在小微金融服務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郵儲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237億元,1-6月新增貸款664億元。

徐學明還表示,當前,社會融資結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社融股權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銀行傳統的存貸匯服務模式已無法滿足客戶的需要了。為此,郵儲銀行積極創新融資模式,走“投貸債”聯動發展的路子,積極拓展PPP、產業投資基金、並購基金、政府債務重組等融資方式。

據了解,今年6月份,郵儲銀行在全國首個地方高鐵PPP項目——濟青高鐵(濰坊段)項目中成功中標,投放資金43億元。

徐學明表示,未來,郵儲銀行將加大對城市軌道建設發展專項投資基金、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投資基金、充電站和充電樁建設投資基金,以及現代物流投資基金等方向的投資,力爭三年投資總量達到3000億元。

根據郵儲銀行規劃,郵儲銀行還將加快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實體網點向“差異化、智能化、小型化”方向發展,全力推進雲平臺、大數據平臺建設,與中國郵政共同打造農村電商平臺,最終把郵儲銀行打造成為一家線下網點數量最多、線上功能豐富、有特色的大型零售銀行,構建起一個“O2O”的立體化金融服務網絡。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25

外媒:郵儲銀行獲港股上市資格 繼阿里之後全球最大IPO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04/157164.shtml

外媒:郵儲銀行獲港股上市資格 繼阿里之後全球最大IPO
劉雪兒劉雪兒

外媒:郵儲銀行獲港股上市資格 繼阿里之後全球最大IPO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香港上市並首次公開發行H股,發行規模不超過139.23億股H股,所募集資金用於補充資本金。

i黑馬訊 7月4日消息 據外媒報道,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已通過中國銀監會審核獲得上市資格,將首次公開發行 H 股並於香港上市。這將可能成為2014年9月上市的阿里巴巴之後,全球集資規模最大的IPO,估值約500億美元。

據銀監會批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香港上市並首次公開發行H股,發行規模不超過139.23億股H股,所募集資金用於補充資本金

報道還顯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涵蓋三種類型,包括6家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瑞銀集團、摩根大通、星展銀行、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淡馬錫、國際金融公司;2家大型國有企業:中國人壽、中國電信;2家互聯網企業:螞蟻金服、騰訊。

根據公開信息披露,截至2015年9月末,郵儲銀行擁有營業網點超過4萬個,覆蓋全國98%的縣域,服務客戶近5億人,打造了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電視銀行、微博銀行、微信銀行和易信銀行在內的電子金融服務網絡。

公開報道顯示,2015年至今,港股迎來了中資銀行的上市熱潮,不只郵儲銀行選擇在港股上市,一年多以來,已經有包括鄭州銀行、錦州銀行、青島銀行、天津銀行、浙商銀行在內的五家中資銀行在港股成功上市。

郵政儲蓄銀行港股上市IPO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060

郵儲銀行巨無霸IPO即將開始 不良率僅0.51%

期待已久的郵儲銀行IPO即將拉開序幕。這也是國內最後一家國有銀行巨無霸IPO,139億股的發行規模或將成為年內金融機構在港最大IPO。根據早前銀監會批複的公告顯示,此次郵儲銀行在港H股上市,發行規模將不超過139.23億股。最新的進展是,昨日晚間郵儲銀行在香港聯交所披露了其上市申請。

規模穩超500億元

根據郵儲銀行上市公告,去年12月,該行引入了包括瑞銀、中國人壽、中國電信加拿大養老基金、螞蟻金服等在內的十家戰略投資者,發行的116億新股共計人民幣約451億元,平均每股價格約3.8元。

根據早前媒體粗略估算,本次郵儲銀行付港IPO,139億股的發行規模,參考早前引入戰略投資者時的股票價格,此次H股IPO規模將遠超500億。而這一規模已穩居年初以來全球IPO巨無霸寶座。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全球範圍內,2016年5月18日韓國樂天酒店(Lotte Co ltd)計劃IPO募集資金5.7萬億韓元,接近48.5億美元,有望成為2016年以來最大規模IPO。

境內方面,今年3月,浙商銀行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交易,募集金額超百億港元。早前6月1日,亞洲最大的航空租賃公司中銀航空租賃在港上市規模也接近100億。

郵儲銀行公告顯示,郵儲銀行此次上市的聯席保薦人包括中金香港證券、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美銀美林,獨家財務顧問為瑞銀。

不良率為0.51%

從此次郵儲銀行上市公告中也可以看出郵儲銀行近期的經營狀況與財務數據。2015年,郵儲銀行總資產規模約為557744億,凈利潤約為296.68億,凈利潤增速同比下降8.9%。

而不良率方面,郵儲銀行2015年不良率僅為0.51%,同比下降了0.13個百分點。對比銀監會公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末大型商業銀行1.72%的不良率,郵儲銀行不良率明顯偏低。

此外,撥備覆蓋率為382.94%,同樣顯著高於其他大型商業銀行154.73%的撥備覆蓋率水平。根據公告,郵儲銀行的資金成本優勢顯著。2015年,郵儲銀行付息負債平均付息率為1.94%,低於香港上市中國商業銀行2.75%的平均水平。

數據顯示,郵儲銀行在中國大型商業銀行中,個人存款、個人貸款和個人銀行業務利潤占比均顯示最高。作為國內大型銀行中定位服務三農,提供基層金融服務的郵儲銀行,個人業務是郵儲銀行在中國廣大縣域農村的先天優勢,但業界一直也有質疑其在銀行業綜合化發展的今天起步較晚。

截至2015年12月31日,郵儲銀行個人存款占存款總額占比為85.4%,個人貸款占貸款總額比例為49.4%,個人銀行業務稅前利潤貢獻率為46.0%,高於其他大型銀行45.7%、30.2%與 30.1%的平均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2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