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鐵建斥資20億成立磁浮公司 開啟磁浮產業化運營

據人民日報報道,28日上午,在湖北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磁浮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鐵建宣布斥資20億元,在武漢成立全國首家專業化、產業化的新型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建設公司——中鐵磁浮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這標誌著繼中國高鐵之後,中國磁浮正式產業化運營。

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清泉介紹,相對於地鐵和輕軌交通,中低速磁浮交通具有噪聲低、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以及造價低、能耗低、維護成本低等比較優勢。

據悉,今年5月,中國首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浮商業運營線——長沙磁浮快線投入使用,目前已運載乘客過百萬人次,實現了平穩運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061

“滬杭幹線” 拉啟量子通信產業化大幕

人類從結繩記事到傳遞密碼本,經歷了幾千年的漫漫長路。當信息傳輸已經不再是問題的時候,如何保證數據的安全成為了首要任務。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量子通信真正進入廣域傳輸時代。總長2000多公里的量子“京滬幹線”也即將於年底貫通,到2030年左右,中國率先建成全球化的量子通信網絡。

普朗克的量子論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重新詮釋了世界。量子力學催生了第一次信息革命,人類社會的第二次信息革命已經到來,秘密也許就藏在科學家構建的宏偉的“量子大廈”里。

“量子中繼”保證安全

“基於量子產生的真隨機數才能帶來真正的安全,並且量子隨機數發生器(QRNG)已經商業化。量子密鑰分發(QKD)與經典通信有很多類似的地方,除了單光子探測等特殊器件,但是由於光纖固有衰減的存在,QKD在傳輸距離約400公里的地方將會遇到瓶頸。而解決這一壁壘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量子中繼。”業內公認的泰鬥級人物、國際量子信息科學領軍人之一、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尼古拉斯-吉森(Nicolas Gisin)在杭州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闡述了偽隨機數和真隨機數、量子計算與經典計算的本質區別。

而這一瓶頸已經被中國人所攻破。伴隨著中科大的量子科研團隊把技術難關逐一攻破,量子通信的產業化正在取得重要突破。10月18日在杭州,全球第一條量子通信商用幹線“滬杭幹線”(浙江段)宣布開通。“滬杭幹線”總長約260公里,途經上海秀浦路、漕河涇、大港、嘉興東、桐鄉、杭州6個中繼站。今年年底前,“滬杭幹線”將全線貫通、“京滬幹線”也將竣工。滬杭幹線”將和“京滬幹線”一起,構成未來的量子通信網絡,這標誌著量子通信產業化的序幕拉開。

負責“滬杭幹線”承建的九州量子公司董事長鄭韶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京滬幹線’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改變,‘滬杭幹線’則是進一步優化的產物,尤其是商用價值的探索。未來,‘滬杭幹線’還可能與‘京滬幹線’接通。”

“量子通信是一個規模從幾百億到千億級的產業。同任何新興產業一樣,在發展的早期階段是研發驅動。隨著技術的成熟,政策和資本將發揮重要作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政策和資本都對量子通信高度重視,產業正處於發展的黃金階段。”鄭韶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清華大學-九州量子網絡聯合實驗室主任段路明是量子信息領域的世界級領軍人物,他早在2001年就提出了首個長距離量子通信的DLCZ量子中繼方案,一時轟動全球。段路明表示:“量子通信的核心問題是保密通信。現在主要的難點——科技發展的目標,就是如何實現量子保密通信。”他介紹道,目前有兩種並行的解決方案,一種是所謂的量子通信衛星,另一種就是量子中繼。“量子通信衛星是我們中國發射的第一顆量子衛星。自由空間糾纏分發,我們基於自由空間,還有光纖的應用,另外一種互補方式,就是光纖的量子通信。”段路明說。

“量子+”時代分三步走

吉森說:“量子通信技術看起來有些魔幻,但是應用前景一片光明。”這代表了現在全球頂尖的量子通信領域的思潮。鄭韶輝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道,未來量子產業化的發展將分成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將經歷3~5年的成長期。“第一個階段是設備商的3~5年,主要任務就是把成本降下來,實現設備的穩定性以及工業化的維護,為大規模推廣做準備。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構建一個全產業鏈——上遊的材料企業芯片企業,中遊關聯的通信設備商企業和下遊的運營商以及運用領域的企業。”鄭韶輝說。

他還表示,在第一階段中,量子通信技術主要應用於軍事、金融、能源、政務等領域信息的安全傳輸。終端客戶包括國家電網、中石油等。而“滬杭幹線”以及“京滬幹線”是重要的基礎設施。鄭韶輝表示:“這些數據的應用就是通過幹線和城域網跑出來,最終把最終端的客戶的需求發掘出來,使我們的產品進一步成熟,推向市場。”

“第二個階段就是運營商的五年,當完善的設備出現後,中移動和中國電信等運營商將大舉參與進來。屆時就會需要大量的城域網的建設,組建成一個量子通信網絡。而量子手機、量子白板、量子POS機領域的很多企業也都會參與到這個過程中。”鄭韶輝介紹道,“第三個階段就是互聯網平臺商的五年,屆時將誕生新的阿里巴巴,新的BAT。我們相信未來顛覆BAT將會和技術模式的創新緊密相關。在這個過程當中,互聯網行業迎來非常巨大的變化,支付領域里,比如量子手機與工商銀行建立行業的APP的支付手段,跟銀監會制定一種安全的支付標準,在這個行業里面形成顛覆,或者是新的平臺商的建設,人們將迎來‘量子+’的時代。”

鄭韶輝還向第一財經記者獨家透露,九州量子正在和手機制造商合作研發量子保密手機,第一部樣機最快明年底面世。他介紹稱,量子保密手機的主要核心技術就是九州量子等企業正在研究的存儲密鑰的解決方案,這涉及手機接口的問題以及隨機數發生器。他表示,當手機產品成熟後,運營商一定會更深地介入。“移動運營商代表了真正的產業的力量。”鄭韶輝表示。

政企合力領跑全球

不過現在量子通信面臨的最大挑戰仍然是落地和使用。量子通信設備的上遊企業科大國盾總經理趙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的一大重要任務是構建產業鏈,現在的‘滬杭幹線’、‘京滬幹線’,這些平臺都是為商業化嘗試做準備的。量子通信市場的規模是千億級的,一家企業肯定無法覆蓋市場,需要一個大的環境,共同托起這個千億的產業。”為此,中國信息協會量子分會今年宣告成立,由趙勇擔任會長,這個協會的目標就是打造產業生態,讓更多企業參與到量子通信、計算、探測、感知等領域。”

中國電信浙江分公司副總經理陳華表示:“量子技術的發展,作為移動三大運營商之一,中國電信願意積極參與進來,利用我們龐大的資源,選擇一些業務領域,比如傳輸、移動通信和寬帶上網,並針對一些客戶群,比如政府單位、金融單位,與相關的產業鏈的各方繼續合作開展業務的拓展。”他還說,新的技術到來的時候,企業應該用積極的心態去擁抱新技術。

浙江省政協主席孫文友表示:“今年4月份,習近平在考察中科大時為量子通信研發工作授予了八個字,‘很有前途,非常重要’。”“十三五”規劃綱要列出了未來五年中國計劃實施的100個重大工程及項目,其中量子通信和天地一體化信息網被列入前十大項目。這將推動量子通信保密網絡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建設和應用。地方政府也給予了積極響應:《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加快城市群主要城市城域量子通信網構建,建成長三角城市群廣域量子通信網絡;此外,烏魯木齊、山西、江西等地也將量子通信幹線建設納入規劃。

今年年底,九州量子將與瑞士頂尖的行業企業ID Quantique(IDQ)合作,將後者的技術在中國落地。IDQ創始人、CEO Gregoire Ribord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之所以和中國企業合作,一方面是因為看好中國政府在量子領域的投入和決心。因為如此重大的項目不能光靠企業,一定有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希望借助中國政府和企業的推動,讓世界上其他的國家跟進,通過中歐合作來推動這項人類共同的項目。”

如今,量子“京滬幹線”正在飛速搭建,天地一體的廣域量子網絡也倚馬可待,量子技術市場應用不斷突破。在全球第二次“量子革命”計劃中,中國正在領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14

中國“十三五”加推煤層氣:2020年建成2-3個產業化基地

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指出“十三五”煤層氣產業新目標為:新增煤層氣探明地質儲量4200億立方米,建成2-3個煤層氣產業化基地。2020年,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量達到240億立方米。

煤層氣(煤礦瓦斯)是賦存在煤層及煤系地層的烴類氣體,是優質清潔能源。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對保障煤礦安全生產、增加清潔能源供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具有重要意義。

達到“十三五”目標任重道遠

《規劃》明確,2020年,地面煤層氣產量100億立方米,利用率90%以上;煤礦瓦斯抽采140億立方米,利用率50%以上,煤礦瓦斯發電裝機容量280萬千瓦,民用超過168萬戶。煤礦瓦斯事故死亡人數比2015年下降15%以上。

在中宇資訊天然氣市場分析師孫陽看來,此次《規劃》是“十三五”時期做好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工作的行動指南。她同時認為,實現上述目標,“十三五”期間任重而道遠。

孫陽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近年來,煤層氣價格受天然氣價格調整影響降幅較大,抵消了財政補貼的激勵效應;加之生產成本逐年提高,勘探開發投資放緩,煤層氣地面產量、煤礦瓦斯利用率與社會預期差距較大。

“一些地區天然氣輸氣管道對煤層氣沒有做到公平開放,部分開發項目輸送利用配套工程滯後。煤層氣產業處於初級階段,規模小,市場競爭力弱等問題都需要在‘十三五’期間解決。”孫陽表示。

煤層氣已被納入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重要載體。孫陽說,我國是在美國之後第二批實現煤層氣商業開發的國家之一,擁有豐富的煤層氣和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非常規天然氣資源總量是常規天然氣資源的5倍。鼓勵大力發展煤層氣,能夠助力天然氣到2020年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提高至10%,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較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標。

《規劃》從勘探、開發、輸送與利用、科技創新等4個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期間的主要任務:加大勘探力度,增加探明地質儲量;分層次推進地面開發,解決產業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完善的輸送利用設施為煤層氣產業快速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加強煤層氣資源富集規律等基礎理論研究,科學高效的進行煤層氣(煤礦瓦斯)的開發。

孫陽表示,《規劃》體現出,“十三五”期間,煤層氣勘探開發步伐將進一步加快,產業布局更趨優化,關鍵技術將取得突破,產量大幅提升。這將進一步鞏固國產常規天然氣、非常規天然氣、煤制氣、進口LNG、進口管道氣等多元化供氣格局。

“十二五”期間成就顯著

《規劃》總結了“十二五”期間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的主要成就,主要體現在規模、煤礦瓦斯防治效果、科技創新、產業政策等幾個方面。

《規劃》顯示,“十二五”期間,煤層氣地面開發利用步伐加快,規劃期末煤層氣產量、利用量是“十一五”末的3倍。沁水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東緣產業化基地初步形成,潘莊、樊莊、潘河、保德、韓城等重點開發項目建成投產,四川、新疆、貴州等省(區)煤層氣勘探開發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國新鉆煤層氣井11300余口,新增煤層氣探明地質儲量3504億立方米,分別比“十一五”增長109.3%、77.0%。

“十二五”期間,煤礦瓦斯防治效果顯著。2015年,全國煤礦發生瓦斯事故45起、死亡171人,分別比2010年下降69.0%、72.6%;重大瓦斯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比2010年下降66.7%、6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330

“十三五”信息化規劃印發,加快推進5G技術研究和產業化

27日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目標到2018年,開展5G網絡技術研發和測試工作。加快推進5G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加快推進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建設與融合,推動下一代互聯網商用進程,加強未來網絡安全保障,積極防範未來網絡安全風險。

規劃指出,到2018年,要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提供基本服務,到2020年,建成由35顆衛星組成的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加強北鬥核心技術突破,加快北鬥產業化進程。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衛星導航產業國際化發展綜合服務工程,加快海外北鬥衛星導航地基增強系統建設,推進北鬥在亞太的區域性基站和位置服務平臺建設,加快建立國際化的產業技術聯盟和專利池。

規劃還指出,要積極推進物聯網發展。推進物聯網感知設施規劃布局,發展物聯網開環應用。實施物聯網重大應用示範工程,推進物聯網應用區域試點,建立城市級物聯網接入管理與數據匯聚平臺,深化物聯網在城市基礎設施、生產經營等環節中的應用。

到2018年,還將形成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的法規制度和政策體系,建成國家政府數據統一共享交換和開放平臺,跨部門數據資源共享共用格局基本形成;到2020年,實現民生保障服務等領域的政府數據集向社會開放。

到2017年,80個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初步實現政務服務跨區域、跨層級、跨部門“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形成方便快捷、公平普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信息體系;到2020年,全國範圍內實現“一號一窗一網”目標,服務流程顯著優化,服務模式更加多元,服務渠道更為暢通,群眾辦事滿意度顯著提升。

建立完善統一身份認證體系。以公民身份號碼為唯一標識,探索運用生物特征及網絡身份識別等技術,聯通整合實體政務服務大廳、政府網站、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服務熱線等不同渠道的用戶認證,形成基於公民身份號碼的線上線下互認的群眾辦事統一身份認證體系,實現群眾辦事多個渠道的一次認證、多點互聯、無縫切換。

此外,規劃還就美麗中國信息化專項行動、網絡扶貧行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行動、網上絲綢之路建設行動等方面明確了行動目標。

附件:“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644

科研體制持續松綁,沈睡專利獲產業化

專利沈睡5年後,研究成果被推廣到市場,用於風電行業,陳衛標並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好日子。

陳衛標供職於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09年完成“一種相幹測風激光雷達信號檢測解調裝置”研究之後,專利一直束之高閣。專利的“蘇醒”,得益於中國日益深入的科研體系改革。

“近年來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在發展中所面臨的一些突出問題,影響著科技創新的效率。一方面,沒有根據不同創新主體的活動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從而造成定位不明確、活力不足。另一方面,由於成果轉化機制不健全,科技成果難以有效滿足市場需求。”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體制與管理研究所所長李哲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

在李哲看來,2015年9月25日發布的《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正在激活因為受到體制束縛而活力不足的科研力量。

“圍繞科技成果轉化、科研經費管理、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知識價值導向分配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一些新的政策措施也將醞釀出臺。這對於加快形成有利於創新發展的制度環境具有歷史性的意義,也對未來科技創新政策制定提出了新目標。”李哲表示。

沈睡中的遺憾

“這個項目在2011年完成了原始技術開發,開發了樣機,然後就擱置在那里,沒有進行產業化推廣。直到2014年,南京激光研究所把這個專利買了過來,才開始進行二次應用研究,然後推向市場。其實中國光電領域早在上世紀80、90年代就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現在市場采用的卻多為國外技術,一些老一輩研究人員談到這些覺得很遺憾。”陳衛標原始技術研發團隊的一員、南京先進激光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周軍對第一財經表示。

陳衛標的專利幸運地進入市場,但還有很多科研院校的原始研究成果仍在沈睡中。

中國每年的科研經費投入都在增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4220億元,比上年增長9.2%,其中基礎研究經費671億元。科研成果的產出也在提高,根據《2015年全國科技成果統計年度報告》,該年度全國登記的科技成果總量小幅增長,共登記科技成果55284項,比上年增長4.03%。

不過,中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產業化率“兩低”的帽子還是難以摘掉。

“簡單說就是科研經費申請容易使用難,造成大量科研經費的浪費和閑置。而在急需資金的基礎科研成果二次開發階段缺乏相應的資金和政策的支持,因為政府的經費不能承擔虧損的風險,科研人員又沒有相應的精力、能力和知識儲備去創辦公司、孵化企業,所以如果沒有專業的中間環節、孵化機構、資金來幫助研發人員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只能是一句空話。”一位某理工科高校研究人員表示。

2016年11月7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幹意見》。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此文件主要是針對我國科研人員的實際貢獻與收入分配不完全匹配的問題,基本思路是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構建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科技成果轉化性收入的三元薪酬體系,使科研人員的收入與崗位的責任、工作的業績和實際的貢獻緊密聯系,推動形成體現知識價值的收入分配機制,擴大高校、科研院所在收入分配上的自主權,發揮科研資金、項目資金的激勵引導作用,加強科技成果產權對科技人員的長期激勵作用,允許科研人員依法依規適度的兼職兼薪。

“新的改革政策很受歡迎,但是目前還沒有落地。分配機制仍然沒變。科研人員的收入還是按照國家規定的基本工資+崗位津貼+績效工資。在科研成果轉化上,基本沒有分成,而且也基本不賣專利或投資,擔心國有資產流失。”一位國有科研單位研究人員表示,“上層的想法挺好,但一時半會很難落地,從政策出臺到落地需要很長的時間周期。科技成果出來後沒有獎勵,發表論文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增加績效工資的額度,但是資金要自己掙,主要從橫向經費支出。十多年以前我的工資2萬多一點,幾乎是全所最高的,現在增加也不多。雖然相比大學我們的工資高一些,但是人員流失也不少,換個單位年薪百萬也不難,還在為自己的一點理想繼續堅持。”

中國科學院近日正式印發《中國科學院院級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辦法》,進一步簡化項目預算編制和調劑等程序在經費開支內容和標準上部分條款突破原有規定,著力解決目前科研活動中部分必需支出合理開支渠道不足的突出問題;明確各方職責,強調績效導向,加強經費使用的監督管理,做到“放得開,管得住”。

國內一些科研院所對於政策的落地還需要時間,也有一些大學政策更為活躍,比如清華大學。

“我們變化很大,現在學校鼓勵科技人員去研發,轉化成果,協助科技人員註冊、與投資人對接,幫你去轉化,還有相關培訓。清華大學屬於工科學校,很多老師手中都有或大或小的發明,過去雖然科研積極性高,但是不知道怎麽轉化。”清華大學醫學院張林琦教授表示。

在李哲看來,我國科研院所和高校都是源頭創新的主力軍,開展了大量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和重大公益研究,高校也肩負著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重要使命。雖然僅從R&D經費內部支出、R&D人員全時當量的指標來看,科研院所和高校開展科研活動的規模不及企業,但他們所開展的知識創造、應用研究、成果轉化等活動奠定了我國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同時,這些機構還是公共財政支持形成科技成果的主要供給方,與成果轉化能否有效實現緊密相關。

給科研成果加油

為讓更多的科研成果特別是原發創新發揮其能力,中國全面推進科研體制改革。

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元表示,科研體制“去行政化”,實行新的治理結構,打破過去的行政制約,已經呼籲十多年了,現在至少邁出了一大步。

“新的政策形成了基礎研究的體系,穩定持續支持原發研究,過去是單一經費渠道,現在增加了結構性支持,研究人員可以進行開放性研究,不再只按照規定的課題走。另外,科研人員的薪酬也有了提高,他們既可以承擔公益性研究,也可以參與競爭性研究。”王元表示。

王元稱,目前江蘇、北京、深圳、山東、浙江等,把省市內的科研機構組織起來,建立了一個平臺,通過這樣的平臺進行科研成果轉化。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成立,就是為了通過全新的機制從全球範圍引進創新成果和人才團隊集聚江蘇,通過研究院的平臺轉化成江蘇企業能夠承接的技術和產品,打通從‘基礎研究強’到‘應用技術強’的通道,以此來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高端化發展。”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技術轉移部業務總監莊韋表示。

為了更好地將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產業應用,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出臺了“一所兩制”、“合同科研”、“股權激勵”和“項目經理”等一系列創新性改革措施。

“我們對於專業研究所的績效考核和經費支持,是以項目、技術的產業化為目標導向,且不限制他們科研經費的具體使用方向,這是傳統科研經費管理做不到的。還能夠給專心搞科研的人一個成果轉化的快速通道和更好的平臺,不用離開他們的原單位。而且在成果轉化的收益方面,科研團隊占大股,約60%~70%,這是過去30%的比例無法相比的。”莊韋表示。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的專利在南京實現產業轉移,避免了基礎科技成果資源閑置浪費,激光測風雷達技術有望填補國內市場空白,市場應用前景廣。評審後,從上海光機所買斷該項技術,並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功搭建團隊,從研發伊始商業活動同步跟進,同時在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通過一年多時間的二次開發,順利實現產業化,衍生出南京牧鐳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激光先進技術研究院科技開發部副部長李繼徽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

在該案例中,職務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和為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其他人員,在產權關系理順後,通過創始人直接持股和設立股權激勵的有限合夥平臺方式,成為孵化衍生公司的直接或間接主要股東,在技術創新和運營管理上均實現獨立自主,提升了創新創業團隊的積極性,加快了科技成果市場化推進力度。

這無疑是科研成果轉化的一個成功案例,因為它恰好找對了出口,在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這個平臺上走上產業化之路。

從科學研究成果到技術轉化這個環節,一直是個薄弱環節和制約瓶頸。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原創關鍵技術的供給,如何讓那些沈睡的原發創新醒過來發揮應有的作用,是當前必須考慮的。

李哲認為,要明確不同類型科研院所的定位,提升院所的治理水平。此次改革,無論是從學科設置、評估、人員培養,還是科研基地建設,都要求高校更具廣闊的視野。打通成果轉化通道,通過成果轉化創造財富。對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完善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制度,加大對科研人員轉化科研成果的激勵力度,構建服務支撐體系,這些改革措施的落實落地,將使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邁上一個新臺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518

擁有60萬情趣用品用戶的“多寶先生”:傳統企業殺入互聯網產業化正確姿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07/162453.shtml

擁有60萬情趣用品用戶的“多寶先生”:傳統企業殺入互聯網產業化正確姿勢
野草新消費 野草新消費

擁有60萬情趣用品用戶的“多寶先生”:傳統企業殺入互聯網產業化正確姿勢

多寶先生各平臺積累的粉絲已有60萬,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輕學生。

文 | 秦予

如果從上世紀90年代在北京以“破天荒”面目出現的第一家情趣用品店算起,中國的情趣用品行業至少已經發展了24年。然而,它卻一直存在於悖論中,行走在曖昧的陰影之下。

一方面,性的需求與溫飽一樣,屬於心理需求金字塔中的基本需要,人們對高質量情趣用品的需求飛速增長;另一方面,由於行業一直沒有統一的監管部門,情趣用品的產品質量魚龍混雜,宣傳上也極易被標簽化為“色情”,情趣用品一直都是一門“見不得光”的行當。

盡管如此,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全面滲透與消費升級,此前發展緩慢的情趣行業似乎走到了風口——近三年行業里湧入了大量資本和一大批聞風而動的創業公司,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在一兩年時間里,已有春水堂等5家情趣用品公司登陸新三板,幾十家初創公司獲得資本青睞,公開融資數額累計超過10億元人民幣。

這是一個看起來誘惑力十足的“大蛋糕”。

“快慢結合”造IP

情趣品牌“多寶先生”創始人林欽海也是這波創業浪潮中的一員。此前,他已在醫藥連鎖品牌“一德堂”工作多年。目前,深耕醫藥行業15年的一德堂線上已擁有自建官網商城及天貓、京東、一號店等平臺的旗艦店,線下已擁有連鎖藥房200余家,並於2015年7月掛牌新四板。

林欽海是潮汕人,十幾歲的年紀就開始了經商之路,先後從事餐飲、服裝、金融等行業,鍛煉了敏銳的商業嗅覺。2015年,他通過分析一德堂的銷售數據,嗅到了情趣行業用品的商機,於是,在2016年開始內部孵化創業項目“多寶先生”,召集創始團隊籌備了1.2億人民幣,開始了一次嶄新的探索。

情趣行業看起來很美,其實廝殺十分殘酷。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產品同質化嚴重,雖然進入壁壘低,但真正擁有辨識度的品牌很少。

看到這些問題,林欽海領銜的多寶先生團隊決定另辟蹊徑——以器具類切入,打造一個平臺+品牌+生態閉環,整合設計、生產、營銷整個產業鏈。具體做法是,先自主研發設計造型可愛、高辨識度的產品,前期通過“超級IP+話題營銷”打造品牌,在線上平臺積累粉絲和口碑,之後從熟悉的珠三角開始布局線下,通過“品牌店+加盟+自動售賣專櫃+藥店入駐”四個銷售渠道聯動,全面打通一德堂此前積累多年的線下醫藥渠道資源,為品牌轉化為銷售打下堅實穩固的基礎。

如何才能打造高辨識度品牌?多寶先生采取了“長期內容生產打造IP+短期引爆熱點話題”這兩種快慢結合的路線。

據多寶先生合夥人兼品牌總監張文濤介紹,長期戰略的重要動作之一就是,從成立開始,多寶先生就選擇了“章魚”這一卡通形象,並賦予其生動活潑的人格屬性,“章魚身體柔軟又性感,能傳遞我們性感與勇敢品牌美學。我們堅持通過‘章魚家族’結合熱點事件來生產優質有趣的漫畫、FM段子、科普知識等,同時植入一些產品介紹,傳播渠道覆蓋全網”;而短期動作則是一系列話題營銷,比如“百大網紅示愛多寶先生” “1天5萬招聘情趣體驗師”等不時登上微博熱門的營銷事件。

目前,多寶先生各平臺積累的粉絲已有60萬,“大部分都是年輕學生,並且有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正成為實際客戶。”

轉化銷售?渠道為王

有了辨識度和粉絲量,如何才能轉換為銷售額?情趣用品由於其話題性,容易炒作和傳播,但由於天然的私密性,想要短期內實現銷售轉化並不容易。此前已有“泡否”等諸多曇花一現的前車之鑒。

對此,林欽海有著清醒的認識, “我們很清楚,真正能夠實現銷售的增長還是要靠線上+線下多種渠道資源,讓客戶輕松地購買到產品。而渠道,正是多寶先生的優勢。去年我們已經在線上布局得差不多了,而且電商的紅利期已過,從今年開始我們將著重布局線下,打通一德堂此前積累多年的線下醫藥渠道資源。”他說,銷售的轉化是多寶先生今年第四季度才會考慮的事,上半年還是以品牌曝光為主。

據了解,目前多寶先生已推出以器具類為主打的70余款產品,進駐了200多家連鎖藥店,在全國有了400多家特許加盟經營店,“這個月會有2家品牌形象店在深圳開業,50個自動售賣專櫃同步開放,只賣多寶先生的產品。”根據林欽海的描述,品牌形象店定位於100平左右的“禮品店+展覽館”,不以售賣為主,更多的是品牌形象展示,“形象店里寬敞明亮,空氣中是溫馨的花香,放著舒緩的輕音樂,擺著我們的產品和章魚公仔,展現多寶先生健康又性感的一面,而不同於市面上那些讓人不忍直視的成人用品店。同時,現場會有工作人員專門講解相關科普知識,讓多寶先生成為兩性健康的教育者,承擔起‘先生’的責任。”

成立僅一年的多寶先生,擁有一支同樣年輕的創始團隊,平均年齡只有24歲。其中,有剛從美國留學回來的90後,也有唯品會創始成員,以及前騰訊高級產品經理。“這個行業未來的主要消費者是90後、00後,我們年輕的團隊有天然的優勢——年輕人對於情趣用品的需求跟上一代人已經有很大的區別。”

談及未來發展,林欽海言語中透露著堅定與自信, “預計今年年底出200款產品,產品入駐1000家連鎖藥房,開放50家品牌形象店,2000家自動售賣專櫃。”他說,這是為接下來三年的品牌建設和銷售渠道做好充足準備。

1491045675970

成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539

一財點睛|集成電路產業化進程加快 行業龍頭享盛宴

23日,科技部會同北京市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組織召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簡稱集成電路專項)成果發布會。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在發布會上表示,集成電路專項已經在14納米裝備、工藝、封裝、材料等方面進行了系統部署,預計到2018年將全面進入產業化。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化進程正在加快,集成電路是我國最急需發展的科技品之一,進口金額一度超過原油,當前中國制造的電子產品約占全球41%,但半導體自給率僅7%左右,在全球貿易保護和孤立主義有所擡頭的環境局下,國產化勢在必行,產業急需加速發展。

近期,由62家龍頭企業、高校、研究院所和社會組織等共同發起的“集成電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北京成立。聯盟將瞄準集成電路前沿技術,促進IC產業鏈的協同創新與合作,形成創新型半導體生態環境。聯盟的成立將加速突破半導體領域的關鍵技術,提升國內半導體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實力,推動半導體產業做大做強。

集成電路產業近年的高速發展有目共睹,但是我國目前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嚴重匱乏,人才的供給與產業發展的增速嚴重錯位,單純依托高校培養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已經無法滿足產業發展的要求。因此我國應當不斷加深產學研一體化融合,聯合學校和企業共同來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和儲備人才。

隨著國產化進程的加快,未來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將持續受益。A股市場相關上市公司中三安光電(600703.SH)、通富微電(002156.SZ)等值得關註。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466

貿易戰或致美對華大豆出口收縮 主糧轉基因產業化尋找契機

當前正值北美大豆種植季,而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要不要種大豆,對200多萬美國農場主來說,的確是一個難題。因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大豆出口客戶,銷往中國的大豆超過總產量的六成。

同樣的,目前,中國大豆的對外依存度屢創新高,2017年達到86.2%,而且進口的大豆絕大部分為來自美洲的轉基因大豆。那當前中國是否可以打破“只能進口轉基因大豆,卻不能種植轉基因大豆”的尷尬,推動國內轉基因玉米、大豆的產業化進程呢?

日前,在《食物進化》觀影暨轉基因科普交流會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姜韜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科學層面來講,經過科學論證和評估,被批準的轉基因作物是安全的。當前最需要解決和應對的還是輿論的接受度難題。時值中美貿易摩擦之際,這將會為中國社會進一步認識和接受包括大豆在內的主糧轉基因產業化提供一個契機。

大豆買賣雙方博弈

4月初,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

此舉著實讓美國農場主們一下子慌了陣腳。因為種植季已經來臨,美國從南到北正在準備播種計劃。而改種玉米又受制於中國每年玉米的配額而進口數量有限。根據中國官方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玉米進口關稅配額量為720萬噸,更何況玉米也位列加征關稅的商品清單之列。

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大豆產量為1440萬噸,總需求量達到11079萬噸。這意味著,中國的大豆自給率僅有13%。

大豆在中國的糧食進口中占據著相當大的比重,呈現明顯的大豆主導型糧食進口特征。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大豆累計9553萬噸,占全年糧食進口總量的73.1%。

此外,2017年,我國大豆前三大進口來源國分別為巴西、美國和阿根廷。其中,來自巴西和美國的大豆分別約占中國進口總量的53%和34%。

在國內的總需求中,大豆的消費可分為三類,其中榨油為主要用途。上述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大豆榨油消費9560萬噸,占總需求量的86.3%,其中國內大豆180萬噸,進口大豆9380萬噸。也就是說,來自國外的轉基因大豆在國內的榨油需求中占據支配地位,達到98.1%。其次,大豆還用於食用及工業消費,達到1445萬噸,此外,還有種用及損耗,達到54萬噸。

然而,從當前形勢看,中美雙方如果不能及時達成貿易妥協,貿易戰或將導致美國對華大豆出口的大幅收縮。

大豆缺口填補路徑

面對剛性需求,該如何填補美國大豆收縮所帶來的供給缺口呢?

轉投南美是一條可選擇的路徑。不過,需要看到,巴西和阿根廷兩國的大豆產量在1.5億噸左右,去掉國內消費,出口大豆的80%都已經由中國進口,剩余的20%被歐盟、日本等進口。中國從這兩國取得進口的增長空間有限。而且,南北美洲大豆的收獲季不同,難以形成大幅替代。今年阿根廷又遭遇幹旱,大豆減產1500萬噸左右,勢必會減少對中國的出口量。這些必然使南美大豆價格水漲船高,推動大豆全產業鏈價的價格上漲。

當然,也可以找大豆替代品,如油菜籽、肉類產品和其它植物油,但短期內難以找到充足的世界供應。這是當前的生產與供應格局所決定的。如果美國大豆進口受阻,南美大豆產量必將提高,其中一部分是新開墾土地,但增幅有限,主要是環保的制約。

增加國內大豆的種植面積,提升國內大豆自給率,也是一條路徑。

目前盡管中國正大力推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減玉米種植面積,推廣玉米與大豆輪作和“糧改飼”,但是以國產大豆1851.7公斤/公頃的單位面積產量來計算,要替代美國大豆,就需要2.66億畝耕地,如果全部替代進口,就需要7.6億畝耕地。但一直以來,大豆這種土地密集型的農產品進口,則被視為有效緩解國內耕地、勞動力和水資源緊張的局面。

國內當前正在通過補貼政策,引導大豆種植面積的增加,這可以緩解一部分的供給缺口。考慮到應用轉基因技術可以提高大豆單產,隨著合適時機的到來,中國批準轉基因大豆產業化種植的可能性也會大增。

業內認為,與其進口轉基因大豆,將這一部分市場拱手相讓,倒不如使用自主的轉基因技術。

與此同時,應對大豆缺口也應該考慮從節約糧食著手。據統計,全國農戶儲糧、儲藏、運輸、加工等環節損失浪費糧食每年達到3500萬噸以上。

主糧轉基因產業化的爭論

不論是從美國,還是從巴西、阿根廷進口大豆,均為經過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批準進口的轉基因大豆。由於中國的買家市場,沒有經過中國官方批準的轉基因大豆品種,美洲農場主斷然不會種植,因為根本無法出口到中國市場,即便運來也會被海關退運。

轉基因大豆有著顯著的優勢。比如抗除草劑的轉基因大豆,會減少黑土地翻耕,保護地力,而這也會大幅的減少勞動力的投入,為農民增加收入。種植抗蟲轉基因大豆,可以減少農藥使用,對食品安全也是利好。

對於發展轉基因,北京大學中國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農業經濟學會黃季焜稱,農業生產並不只是“增產”的問題,還要考慮農民的收入提高、健康和環保問題。

針對“國產轉基因大豆產業化的機會已經不大”的觀點,姜韜認為,對於科學家來說,更關註政策本身對自主科技成果的支持。最重要的還是,中國是否能盡早邁出轉基因主要農作物的產業化步伐。至於國產轉基因大豆被批準種植以後,到底具不具備市場競爭力,能不能幫助中國挽回一部分市場份額,這是來自經濟效益層面的考慮,應該由市場來決定。對於轉基因抗蟲玉米和水稻的競爭力,國內科學家還是充滿信心的。

其實,在頂層設計上,國家已經為了主糧轉基因的產業化采取了切實的行動。

比如,“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稱,“十三五”期間要加強作物抗蟲、抗病、抗旱、抗寒基因技術研究,加大轉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發力度,推進新型抗蟲棉、抗蟲玉米、抗除草劑大豆等重大產品產業化等。

2017年10月,隨著國務院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修訂,規範了轉基因農作物的審批流程,為未來轉基因商業化推廣奠定了基石。

面對輿論接受的難題,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2018年將繼續加大轉基因科普宣傳力度,組建科普聯盟,舉辦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各種媒介和渠道傳播科學知識,回應公眾的關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0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