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現金充裕買盈利-有利集團(40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327/LTN20080327306_C.pdf

公司宣佈以4,600萬元,向日本三菱,收購菱電工程100%股權。

摘自公告:

菱電工程截至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之經審核賬目顯示,菱電工程之資產淨值約為2,489,000港元;菱電工程於截至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之經審核除稅及非經常項目前後純利分別為14,688,000港元及12,602,000港元。

誠 如菱電工程截至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之未經審核賬目顯示,菱電工程之資產淨值約為20,418,000港元;菱電工程於截至二零零七年十二 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之未經審核除稅及非經常項目前後純利分別為17,656,000港元及14,794,000港元。

greatsoup:
這家收購看來是非常有利,菱電二零零七年盈利達1,479萬元,相當於市盈率3.11,公司淨值2,041.8萬,相當有2,558.2萬是商譽,若現金流不配合,公司需要用大約兩年的時間用來消化這次收購的影響。

返回講述公司的財務:
上年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19/LTN20071219426_C.pdf

今期中期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19/LTN20071219426_C.pdf

公司上年業績4,900萬之中,有4,100萬是重估盈餘,實際盈利只得800萬,上年中期業績虧損900萬,其中重估盈餘1,100萬,即實際虧損2,000萬。

公司今年中期業績虧損大幅擴大至7,500萬,重估利潤也有4,700萬,即實際虧損1.22億元,你亦可見到今次中期甚至錄得毛損,真係唔做好過做,看來管理層目的在完全抵消前陣子賣樓所得暴賺的效應。

公司的Balance Sheet 相當難看。

公 司所持有的現金有兩億元,但多項長債及短債共十億,其中應有部分是以剛沽出快捷假日酒店的抵押債項,扣除此項債貸後,負債也約5億元。雖帳面上有七億多的 淨資產,NAV約 1.78元,但有十多億是抵押款及應收工程款項及物業廠房及設備,預付款等,大部分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該公司的NAV實際意義不大。

另外你可見到這家公司貸款是要抵押的,可見銀行對該公司信心不大。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127/LTN20071127260_C.pdf

但是該公司於九月初出售銅鑼灣的快捷假日酒店套現15.8億元,登時令財政狀況好轉,另外亦錄得7.03億的盈利,所以今年的盈利應有保障,但由於其盈利極不穩定,所以極難估出盈利,但因這次售物業的影響,估計有利的盈利應不會少於5億。

賣出這物業後,公司所持的淨現金大約七億(2億現金+15億套現所得款-10億銀貸) ,若要扣除該公司所有負債,其現金只得大約3.369億元,折合每股約 0.76元。

公司有了現金,又花了這4,600萬了盈利1千多萬,所以剩下的現金大約2.909億元,折合每股0.66元,相等於股價的60%。

惟公司就算賣出此物業後,現金也是頗為緊張,派息應不會太大,若你期待高股息的話,此股應不是一個好對象,炒P/E或增長也不可能,因該公司盈利極不穩定,但應受惠於未來幾年建築業發達的熱潮,加上今次的收購看來對公司的盈利有極正面的影響,股價有望上升。

但其收購菱電並接手後的態度又是一個變數,由於日本人做事的文化和中國人不同,其新的經營模式可能會令收購回來的公司盈利下滑,但對其公司的財務的影響應不太大。

我只是會在公司的NAV折讓50-60%以上才會這類公司,否則不會考慮,因負債確實太重,派息又低,要持有則要在非常有信心的價位入,另外還要非常考耐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0

現金太多去炒樓、買物業-香港通訊國際(24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327/LTN20080327425_C.pdf
公司前兩日以以720萬購買長實的樓盤,看來要炒樓。

公司在2002年上市,主要在香港及新加坡從事銷售電話門市的業務。

其炒樓及收購史: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1206/LTN20041206032_C.pdf

公司於2004年出售一物業,套現1.78億元,錄得7,000萬利潤。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316/LTN20050316031_C.pdf
2005年,把利潤所得約6,500萬,又另一物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411/LTN20050411138_C.pdf
另外,公司也派了4仙股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123/LTN20070123128_C.pdf
公司又以6,800萬出售在二零零五年的物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024/LTN20071024384_C.pdf
公司用350萬坡元,約1,800萬港元購入Wavex70%股權,以245萬坡元(1260萬港元)以現金支付,其餘版股票支付,其中105萬坡元(540萬港元)是可調節代價。

但公司這兩年的盈利只得約200萬港元,並錄得大量商譽,可能致虧損,看來確是貴貨之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20/LTN20071220328_C.pdf

公司今年上半年盈利上升約30%,至780萬,不計應付帳的現金共9,400萬(折合0.203元,計及則有6,200萬元(折合每股0.134元),然後再計及該兩次收購所花的現金則剩4,200萬(折合每股約0.091元),相當於股價的33%左右。

但公司市值細少,約值1.32億,現金也有4,000萬,街貨總值也只有此數,派息也有每年一仙,以其盈利每年約500萬來說及(折合每股1仙多),及總股數4.62億股,看來也能維持,版股價0.275元來算,股息率也有3.6厘,確實符合炒殼者的胃口,但這類股只能博幾年一次的瘋潮,但現在已過,若不怕悶等幾年者,不妨持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1

現金股-大中華實業(431)(2)

(原介紹股份有3篇,但第1篇卻遍尋不獲,剩下第2和第3篇,若其他人能找到這篇文章,請告知)

此篇講述其為何有兩億現金: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219/LTN20020219015_C.doc
在2002年,中國未名投資以一價值1.6億的擺花街物業,換取11億優先,年利率0%,及5億的新,完成後,中國未名多成為股東,另外,公司易名大中華實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301/LTN20040301103_C.pdf
收購農業業務51%股權,作價3,000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422/LTN20040422162_C.pdf
欲以賤價2,800萬出售擺花街物業予一名陳姓「獨立第三者」但失敗。

這次出售和收購擺花街物業有關連,目的在用公司錢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3,000萬減一些必要費用是2,800萬,但最終失敗了,可算是公司的一點幸運,這次收購失敗令公司有翻身之日,但該次農業收購仍然繼續。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323/LTN20050323164_C.pdf
農業業務51%權益減至500萬,最終成功。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923/LTN20050923021_C.pdf
二零零五年中期業績,公司只得二千多萬現金,有負債一億二千萬,但擺花街物業仍在,重估盈利是公司的盈利來源。


後來收購合營51%股權,花了五千八百萬,該合營持有江蘇倉儲業務七分之六的股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302/LTN20060302033_C.pdf

二零零六年中期業績,現金情況依舊,但負債已增至1.6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925/LTN20060925067_C.pdf


公司出售擺花街物業,套現四億四千萬,錄得特殊盈利一億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1220/LTN20061220064_C.pdf


公司出售的效應未出現,所以雖有五千多萬現金,但仍有一億八千萬負債。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420/LTN20070420297_C.pdf


最後就成為前文的情況。
http://space.zkiz.com/?uid-38-action-viewspace-itemid-1667


你 可以見到,這個物業令公司轉入中國未名之手,由於其後的情況,加上控股不穩,使中國未名損失甚巨,導致以令其不惜一切以其他收購名義拿公司錢以賤價收購該 物業,順使售出公司控股權,但最終失敗,所以又心生一計,全面控制公司股權(詳見下篇),以便取回該值錢物業的控制權,該公司因此物業的控制權而動,最終 使公司獲大利,有能力替公司全面收購該倉儲業務的控股權,成功令公司轉營,但吉兇未定。

最後一篇就講述公司的歷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28

現金股-大中華實業(431)(3)

該公司的歷史如下:

該股票前稱詠輝國際,本業是從事OEM分判,製造手袋、哥爾夫球袋業務。其後因股東炒樓炒股,陷入財困,公司債務有八億多,其附屬更遭入稟清盤,股東更要轉讓股份還債。

以下是當中的負債情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614/LTN20000614020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711/LTN20000711015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731/LTN20000731023_C.doc
看見公司出問題,股東不停減持股份。

公司又不停配股減債,股東的股權亦隨之降低。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807/LTN20000807020_C.doc
以0.1元折讓配售4.4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926/LTN20000926034_C.doc
又以0.1元折讓配售3.0637億

其後更要兩次延遲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1017/LTN20001017025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1101/LTN20001101012_C.doc

為何要以0.1元配股呢?

因為股份票面值是0.1元,所以不能以低於0.1元配售股份,可見0.1元是最低配售價,我們由此知道他們「要錢唔要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319/LTN20010319028_C.doc

公司宣佈解散詠輝實業,並以Royal Treasure 取代經營詠輝實業的業務,以擺除其債務問題,防止令債務問題影響營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319/LTN20010319031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319/LTN20010319031_C.doc
發新公告後不久,該公司宣佈以配售價為0.15元,配售3.0637億大中華科技及七名獨立第三者,並宣佈易名大中華科技控股。前董事同時辭任職位,由新人補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330/LTN20010330030_C.doc
公司公告欲收購一家營業額達四億元,盈利達一億的線路板企業,並委任財務顧問,目的如何,非常明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507/LTN20010507032_C.doc

Power Chain 認購15億新,每0.1元,完成後Power Chain 成為股東,持有41.16%股權,Power Chain 由劉韻婷持有37%、周賢儒持有23%、石志鵬及陳俊吉各持有20%。劉韻婷來頭不少,是國民黨劉泰英的義女。

Power Chain取得控制權後,作出了和不少公司換及配股的動作。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523/LTN20010523012_C.doc
配售2.5億,每0.238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525/LTN20010525026_C.doc
招商箨辰(現已轉讓給黃坤,易名東方明珠創業,632)認購50,000,000,每亦為0.238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613/LTN20010613049_C.doc
Power Chain認購15億的計劃,改由Power Chain 認購12億,和它有關係台灣海峽旅行社認購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810/LTN20010810028_C.doc
公司配售5億,每0.163元。

經過解除Power Chain股份凍結(當然為了要減持股份退出)及多次轉換董事後,班子轉,其實已為下次改組做準備。

解除Power Chain 股份凍結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928/LTN20010928043_C.doc

轉換董事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1017/LTN20011017044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1030/LTN20011030042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1109/LTN20011109039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1119/LTN20011119042_C.doc

在班子轉換完成後,就迎來這份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1127/LTN20011127029_C.doc

公司和恆鋒集團(現易名特速集團,185)旗下的海峽集團(現易名中國燃氣,384)互換股票,發行6億,以6股大中華科技換1海峽,變成持有1億海峽股權,大中華科控和海峽集團互換股份後,大中華持海峽8%,海峽持大中華11%。

由此公告可見,Power Chain已減持9.5億,持減至2.5億,以減持平均價0.15元計算,套現1.35億,減除認購成本1.2億,實際上已收回成本,並有錢入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928/LTN20010928043_C.doc

公司償還3,900萬予中華世紀,以1,400萬現金及發行2.5億,每0.1元的新支付。旗下的Bondwise並和Brandon協議,由之提供3,500萬無抵押貸款,並以Tech-Finance作抵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103/LTN20020103031_C.doc
由 於Bondwise 的3,230萬無抵押貸款不能償還,Brandon並宣佈不能繼續此等貸款,於是出售該筆貸款抵押品予Better Reward,套現1.07億,扣除3,230萬貸款後,並獲發還5.4%科達控股(673,現名中國衛生控股),這個又是一個套現手段,真是高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109/LTN20020109036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129/LTN20020129050_C.doc

經過兩次小換班後,之後又來一個洗牌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219/LTN20020219015_C.doc
中國未名投資以一價值1.6億的擺花街物業,換取11億優先,年利率0%,及5億的新,完成後,中國未名多成為股東,另外,公司易名大中華實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113/LTN20030113057_C.pdf
公司一百合一遭否決,但都要五十合一,數由六十八億,減至一億多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909/LTN20030909034_C.pdf
配售2,759.8萬予獨立第三者Chiu Winterman,每0.221元,集資500多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209/LTN20031209104_C.pdf
配售3,310萬予獨立第三者黃賴培,每0.231元,集資近700萬。

兩者都是主席在「社交場合」中認識,那個擺花街物業都值1.6億,以幾百萬出售16.67%股份給他們,意欲何為?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301/LTN20040301103_C.pdf
收購農業業務51%股權,作價3,000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422/LTN20040422162_C.pdf
欲以賤價2,800萬出售擺花街物業予一名陳姓「獨立第三者」但失敗。

(這次售出和收購擺花街物業有關連,目的在用公司錢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3,000萬減一些必要費用是2,800萬,失敗了,當然......,請看下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430/LTN20040430344_C.pdf
簡志堅先生出場,認購3,970萬股份,每0.2898元,公司集資1,100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531/LTN20040531133_C.pdf
現主席退任為副主席,簡先生成為該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

(出售公司主要資產的物業,加上連配兩次,這些人都是在「社交場合」中認識,第三次真命天子終於出現,三次配股佔公司總股份超過40%,加上中國未名的股票,已超過50%,若合起來已成單一股東,前兩人應該是甚麼來的,大家應該明白,其實是為簡先生入主鋪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702/LTN20040702036_C.pdf
在一個月之後,簡先生又出售全部股份予陳長貴先生,每0.3元,微賺離場,更辭了在公司的職務,公司副主席,又重新變成主席,究竟他們想玩甚麼呢?估計簡先生已知道些甚麼,估計是看見自己因物業未能沽出,沒有可能取得公司控制權而退出。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928/LTN2004092823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201/LTN20050201079_C.pdf
公司班子又不停更換,加上剛才的情況,十之七八又洗牌。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323/LTN20050323164_C.pdf
農業業務51%權益減至500萬,回復合理估值,因不用再做勾當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620/LTN20050620040_C.pdf
真命天子至今出現,確實沒猜錯,這人購入了前三次配股的所有股份,每0.5元,共作價4,700萬,持有收購公司的人只得23歲,並是中國未名的董事,是不是人頭成疑問,中國未名派正式掌握該公司的控股權。前三人大賺而歸。公司主席辭職,由該位23歲的主席取而代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805/LTN2005080511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719/LTN20050719025_C.pdf
公司又換班,這次全面收購又取得9.27%的股份(約2,200萬),中國未名派已控制接近64%的股份,成功完全控制公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905/LTN20050905140_C.pdf
用和財顧同一的配售代理以0.5元配售4,760萬,集資2,380萬,接貨者是誰,大家應該知道。

其後的歷史,請看(1)和(2)吧,以此看來,公司的貨源已經很集中,但是2007年已經炒上,應該散了點貨,不過價已經回穩,加上公司折讓甚大,盤子又少,非常有價值,但需要超長的耐性才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29

仲平過現金-中視金橋(62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917/LTN20080917174_C.pdf
公司今年七月上市,剛公佈中報,暫不派息,上半年盈利為四千四百萬人民幣,以1人民幣=1.13港幣計算,即約五千萬港元,以全年1.2億人民幣盈利計(即1.35億港元),即完成37%。

若簡單乘二計算,公司盈利約一億元,以股數五億股多一點計算,折合每股一毛九分港元,P/E都是兩點五倍。

公告稱:

流動資金及財務資源
於二零零八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持有現金及銀行結存共人民幣194,132千元(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人民幣352,061千元)。現金及銀 行結存減少主要是由於在回顧期內本公司分派股息人民幣89,669千元。同時,回顧期內之所有者權益減少也是因為分派股息所致。

本集團目前資金充裕,足夠應付日常營運所需。

本集團於二零零八年七月八日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成功上市,籌集淨集資金額約港幣286百萬元(約相等於人民幣251百萬元)。如計及上述上市所籌集的資金,本集團的現金及銀行結存約為人民幣445百萬元。

若扣除約一千萬稅項及其他負債,公司現金約四點三五億人民幣(即四點九億港元),以五億股計算,公司現金達九毛八分港元,尚未計公司下半年的盈利在內。給大家一個貼士,公司現價是五毛五分港元。

公司現金充裕,具備極高派息能力,但會否派高息呢?

據招股書財務分析p.31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624/00623_355644/C121.pdf
股息政策
.....

本集團董事會目前擬建議從可預見未來可供分派之淨溢利中撥出最多達20%支付年
度現金股息。然而,董事會將根據多種考慮因素決定是否支付股息以及支付股息的時間安
排及額度,
.....

鑒於本集團乃控股公司,我們支付股息的能力主要取決於本集團中國附屬公司中視金橋傳媒支付給我們的股息分派數額。根據中國法律法規,中視金橋傳媒僅可在彌補之前年度的累計虧損(如有)、支付稅款並根據其董事會撥款至若干公積金後,向本公司支付股息或其他分派。之前年度未分派的溢利可與當前年度的溢利一併分派。

因為公司上市時期較短,所以預計公司有兩種派息方法:
(1)由一月到十二月的盈利20%派息
(2) 上市開始的盈利20%派息

若以(1)方法計,悲觀計賺一億港元,折合每股一毛九,20%派息率即約有四仙股息,即9%股息率,若以(2)方法計,公司只派四千一百萬(1億 x 5個月 /12)的20%即一仙六股息,股息率為3.3%。

以公司預測盈利計股息,(1)方法即5.4仙港元,股息率12%,(2)方法即2.3仙,股息率5%。
唯一不樂觀的是股息稅影響,因為公司在大陸,派息就要付10%股息稅,會令盈利減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68

現金遠比股票多? 王雅媛


2008-12-12  上海證券報


雖然現階段全球市場經濟數據持續不佳,例如上周美國公佈的11月ISM製造業指數降至36.2,為27年來的低點,失業率攀升至6. 7%,超過科技泡沫的高點,創14年來的新高,但最近的市場反應告訴我們,市場對這些利空消息已經淡化。美股近期走勢已有逐漸回穩之跡象,港股更是從近一 波的低點,反彈了差不多40%。而在這一波反彈之中,很多投資者都選擇逢高減持的策略,但是為何這些人越減持,大市卻越升?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猜想到,參與 港股的投資者現金與股票的比例,可能是前者遠比後者大。因此,即使一些認為大市只是反彈的人不停逢高減持,仍是阻擋不少投資者手上現金遠比股票多,這個結 構性的問題。導致港股于這個星期一及星期三,在大家沒有想過的情況下,分別升了1000多點及800多點。  今年香港聖誕大減價來得特別早。往年要到 12月才開始促銷減價的商家,今年11月已經開始行動。上個月,我的電郵就開始不斷收到各種大牌子的private sale的信息。翻開報紙,也到處可以看到一些平時喜愛的牌子的清倉消息。於是我和同事們一家家去逛,樂此不疲。大牌如此,街頭店鋪也不例外。在街頭,隨 時可以看到“海嘯價”這個詞。這個今年流行的名詞,便是源於“金融海嘯”。致使有時同朋友去飯店吃飯,也會問上一句,“有沒有海嘯價”?

說起商品,還要提一下主要于香港和內地及亞洲地方銷售名貴商品的迪生創建(00113),公司剛公佈了業績,年報里有一點值得學習的地方。公司手上有不 少知名的品牌,如“Tommy Hilfiger”、“Polo Ralph Lauren”、“Vertu”等等。這些品牌的價值以無形資產顯示于資產負債表上。除非這些品牌的價值于消費者心目中貶值得很快,否則集團是沒有必要把 它們攤銷的。但是迪生卻選擇了每年都攤銷,而攤銷的幅度更是不少的。如08年上半年,如果集團沒有無形資產攤銷,盈利可達9900萬,比起現在公佈出來的 盈利足足高了30%。所以其實集團每一年出來的盈利都是給這個非現金的項目,壓低了30%。因此,當我們研究迪生創建時,從這一角度分析,我們應該為公司 的價值加一點分數的。

前幾年,當金融海嘯還沒有發生時候,很多公司為了更快擴充而不斷收購同類公司。比如中國建材(03323)去年便 不停收購水泥公司,勝獅貨櫃(00716)前幾年便不停收購生產貨櫃的公司等等。大家熟悉的百麗(01880)也屬於其中一分子。經濟好時,經營不太好的 公司都可以混過去,但當經濟一轉差,缺乏競爭力的它們便會馬上現形,變得不再賺錢,從而拖累業績。所以,我一向對於瘋狂收購對手而壯大自己的公司,存有非 常大的戒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583

鞍钢拟发债百亿 疑为攀钢现金选择权买单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1216/18535644367.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664

富邦近亿骗贷案遭调查:名表现金行贿13名员工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0108/02385730306.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109

详解巴菲特资产缩水115亿美元 现金降幅82%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sxyrw/20090306/17325942545.shtml


  投资者报(记者肖妤倩)由于金融体系动荡、信贷危机恶化以及商业运营的自由落体,原本辉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公司也难以独善其身。

  2008年伯克希尔公司的年报显示,公司净资产缩水115亿美元,净利润下降62%,大量亏损产生于金融领域的衍生品合约。

  净资产减少115亿美元

  44年前,伯克希尔公司还是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品制造企业,在沃伦·巴菲特的精心运作下,公司的账面价值从19美元到70530美元,年均比率为20.3%,市值高达1700亿美元,且旗下业务涉及保险、珠宝、餐饮和公用事业(1641.186,-16.04,-0.97%)等多个领域。

  尽管伯克希尔曾经的战绩如此辉煌,但是2008年注定是它不平凡的一年。根据公司公布的年报,2008年公司净资产减少115亿美元,净利润下 降62%至49.9亿美元,每股收益为3224美元。伯克希尔股价从2007年底的每股14.2万美元跌至2008年底的9.66万美元,跌幅达44%, 截至3月3日收盘,股价为每股7.5万美元。

  在公司的股票池中,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所占比例最大,为18.4%,成本价为0.11亿美元,截至报告期(2008年12月31日),华盛顿邮报的市值为6.74亿美元;公司 持有量第二大的是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 Company),占比13.1%,其成本价为12.87亿美元,而市值为28.12亿美元。

  此外,收益最大的是持有量占8.6%的可口可乐(The Coca-Cola Company),其成本价为12.99亿美元,而截至报告期市值为90.54亿美元;收益次之的是持有比重为3.1%的宝洁公司(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其成本价为6.43亿美元,截至报告期市值为56.84亿美元,收益接近9倍。

  伯克希尔公司2008年的收益率大不如前,股价同比下降9.6%,但是其股价涨幅仍然跑赢标准普尔500指数,后者同比下降37%;2007年伯克希尔公司股价同比上涨11%,标准普尔500指数同比上涨5.5%。

  巴菲特接手伯克希尔公司以来的44年中,只在2001年和2008年出现账面价值下跌情况,2001年跌幅为6.2%,2008年是最糟糕的一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一系列金融机构倒闭,信贷市场的功能失调,投资者在“现金为王”的时代不断地卖出股票。

  金融衍生品合约亏损严重

  从伯克希尔公司的损益表上看,金融领域的衍生品合约投资产生大量亏损,截至报告期末,衍生品合约亏损达68.21亿美元,2007年同期仅亏损 0.89亿美元,而2006年同期该项目盈利8.24亿美元。这导致伯克希尔在金融行业的整体亏损达18.83亿美元,2007年同期该项目盈利 52.07亿美元。

  此外,由于2008年投资者信心的下降,公司在保险、能源、公共事业和金融方面的销售、服务和运作成本均有所增加。

  让巴菲特更为痛心的是,由于看好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在2008年油价低迷的时候,他增持了康菲石油(ConocoPhillips)。 2008年3月31日前,公司持有康菲石油1750万股,而到2008年9月30日,持有8396万股,占康菲石油总股本的5.6%,价值61.5亿美 元,成本在73美元左右。今年3月3日,康菲石油收盘价为35.27美元,市值约损失了32亿美元。

  此外,巴菲特在其致股东的信中还承认,曾用2.44亿美元购买了两家爱尔兰银行的股票,却没有预料到,2008年年底两家银行的市值就下跌至2700万美元,账面亏损接近90%。

  尽管2008年投资有失败的一面,但伯克希尔公司下属的制造业、服务零售业依然赚取了可观的收入,并巩固了行业内的领先优势,保险和公用事业也交出了相对满意的成绩单。

  公司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保险行业收入达956.98亿美元,和2007年同期的1004.1亿美元基本持平;公共事业收入达139.71亿 美元,高于2007年同期的126.28亿美元。同时,巴菲特还买入了包括箭牌(Arrow Electronics, Inc。)、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 Inc。)和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在内的固定收益类债券产品,这些产品的收益让巴菲特引以为豪。

  现金降幅82%

  伯克希尔公司的业务涉及保险、能源、公用事业、金融投资等领域,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在金融和金融性产品方面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降幅最大,截至2008年底,该项目为9.57亿美元,而2007年同期为54.48亿美元,降幅为82.4%。

  和大多数认定危机时刻“现金为王”、心急套现的投资者不同,巴菲特认为,金融危机的时候,投资者往往都有恐惧心理,想贪婪一点并不容易,这既需要大智,也需要大勇。这一次的对错目前还不能下定论。

  公司现金流量表显示,2008年,伯克希尔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为320.66亿美元,2007年同期净流出134.28亿美元。同时,衍生工具合约负债大幅增长至146.12亿美元,2007年同期为68.87亿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48

超七成房企现金流为负 将引发新一轮再融资冲动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090316/02055978395.shtml


   “钱紧”——这已经成为2008年房地产企业经营状态的最真实体现。根据对已披露年报的3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统计,超过七成的房企经营现金流为负数。“2008年房地产上市公司现金吃紧,将成为普遍现象。”西南证券(11.34,0.55,5.10%)研究员崔秀红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一数字将远远高于房企业绩下滑的家数。”抓现金流、大力促销、加快存货周转等应对行业低迷的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房企在年报中频频提及。

  七成房地产上市公司

  经营现金流量为负

   因经济环境的变化,几年前曾经风光无限的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纷纷“遇寒”,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期已于去年来临。由全国房地产市场的萎缩以及销售低迷所引发的资金短缺已成为目前房地产公司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截至昨日,已披露的31家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年报显示,2008年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共计-150.28亿元,较去年同期降幅明显。其中,超七成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兜里缺钱”。在已披露年报上市公司中,保利地产(20.84,0.74,3.68%)经营现金流量最不乐观,公司全年此数据高达-75.90亿元,位列所有房地产上市公司之首。此外,房地产龙头的万科A(7.89,0.18,2.33%)年报显示,公司全年经营现金流量为-3415.1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家房企业绩较去年出现下滑,但这一现象要远没有其缺钱现象严重。统计显示,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出现下滑的只有13家,占已公布年 报公司比例为41.94%。业绩勉强增长,经营现金流量不佳这一现象愈发明显。以保利地产为例,公司2008年业绩增长高达五成,但经营现金流“缺口”仍 达75.90亿元。

   对于2009年房地产企业的现金状况,众多机构均认为将会持续恶化,但西南证券研究员崔秀红则认为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今年年年初应该是房企资金最为紧 张的阶段,而由于近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房地产市场正迎来一个‘小阳春’,这将有效缓解资金紧张的状况。”崔秀红解释到。

  高负债率或引发融资冲动

   受低迷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众多房企在2008年业绩增长疲态尽显,尽管有一些企业逆势增长,但仍不能挽救业绩大面积下滑的态势。如万科A业绩显示,其2008年的净利润同比下跌16.74%;泛海建设(8.29,0.10,1.22%)业绩同比下降68.02%;广宇发展(4.76,0.41,9.43%)业绩下降178.55%。由于房企业绩结算的特殊性,往往真实的业绩还要延迟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因此2009年的业绩似乎仍不能乐观。

   与钢铁行业相类似,房地产一直处于高负债行业前列,而去年以来的销售低迷也将这一指标继续放大。从目前已发布的近3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来看,近一半房企资产负债水平高于50%。其中,万科A的资产负债率高达67.44%;保利地产、苏州高新(4.25,0.07,1.67%)、ST万杰等三家房企资产负债率则在70%的警戒线之上。

   现金流吃紧及负债率居高不下的双重压力,使得房企频生融资冲动。就在上周,保利地产80亿元的再融资方案刚刚获得股东大会的通过。此笔通过定向发行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公司旗下在建的8个地产项目。这也是近期国内房地产行业公布的最大金额再融资计划。

   万科A也在其2008年年报中对外披露,公司2009年将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在市场条件允许情况下,可能进行一次股权融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