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火了为何不赚钱
http://www.cnemag.com.cn/fenxplun/unbusnw/2010-03-12/186457.shtml
2009年初,一部600万成本的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在大片云集的寒假档期收获了8300万的票房,创国产动画影片的历史记录。 电影的热播带动了衍生品的大卖,一时间,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形象出现在大街小巷,从雪糕到毛绒公仔,从服装到文具,不一而足。据估计,相关产业的产值已经 超过10亿元,而喜羊羊更是被人戏称为“中国动漫史上最赚钱的一只羊”。不过,您也许不相信,打造出喜羊羊的广东原创动力公司2009年收入才不过 2000万元,刚刚实现盈亏平衡。 那么,为什么喜羊羊没有给它的东家带来滚滚财源呢? 首先,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当然是盗版。通常,动漫公司60%的收入来自衍生品。通过授权品牌租赁商,根据签约比例从授权产品销售中提成。但是,一旦被盗 版,那么这块收入就会发生流失。据原创动力公司调查,市面上80%以上的喜羊羊相关产品都是盗版,这就意味着公司目前的品牌租赁收入仅仅是应收取费用的 1/4。 不过盗版实际上是这个行业整个知识产权环境的问题,不少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可是同样却也能取得快速的成长。 其实,喜羊羊创作方注重根基、稳扎稳打的发展战略才是企业当前盈利不高的最核心原因。我们知道,动漫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播映权、图书音像版权和衍生 产品,衍生品是大头。那么,企业是不是就应该大力发展衍生品呢?喜羊羊创作方的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呢?难道他们不想赚钱么?当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因为 他们认识到各个业务收入中动漫内容版权收入、收视率是衍生产品收入的基石,衍生品要想卖得好,前提是动画片在目标受众中受欢迎。 举例来说,如果没什么人看喜羊羊的动画片,就算开发出衍生玩具、服装等产品,那也卖不出去。没有喜羊羊的热播,也就不会衍生出我们前面说的价值10亿元的相关产业市场。因此,如果一味发展衍生品,忽视内容的创作,就是本末倒置,最终将得不偿失。 湖南宏梦卡通的一段失败经历就很发人深省。该公司创办于2004年5月,2006年10月,该公司推出的《虹猫蓝兔七侠传》获得巨大成功,仅仅四个月, 光是图书码洋就销售了1.5亿元。动画片的热销让宏梦感觉到似乎可以通过衍生产品扩大收入了。于是,创始人团队从外部挖来了具有物美和华润万家零售经验的 经理人担任CEO,大举发展直营零售店,销售衍生产品。2007年8月,宏梦在上海徐家汇的港汇广场建立“宏梦童趣生活”的第一家旗舰店。随后,陆续建设 了数十家家直营店,还在上海成立产业公司,专门负责公司的产品营销。 不过这些直营店并 没有获得市场认同,因为多数消费者不知道宏梦是什么,只有少数消费者知道虹猫蓝兔这些卡通形象。宏梦为直营店开发了大量的玩具、童装等衍生产品,但由于销 售受限,积压了大量的库存,影响了公司的现金流。结果30家直营店几乎全部亏损,原本打算2008年4季度纳斯达克上市的计划泡汤,外部经理人也最终离 职。经历过挫折之后的宏梦被迫作出调整,而其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大幅提高原创卡通精品的制作。 原创动力作为动画行业的后起之秀,吸取了宏梦的教训。公司始终对于内容创作之外的业务高度自律,主要选择外部更为专业的合作伙伴来开展此类业务。动画电 影只负责内容,而发行宣传都交给合作方上海文广、优扬传媒;图书与出版机构合作完成;衍生品只提供平面动画设计,合作伙伴出样后由原创动力审批。 通过这种经营模式,公司得以把精力放在最核心的内容创作上,同时又可以充分借助外力,减少自身的资金压力。这样自然就让喜羊羊成了一只“慢羊羊”,公司 收入增长缓慢。不过,对比宏梦卡通高歌猛进带来的教训,我们还是不得不说,不急功近利,步步为营的稳健成长战略同样值得肯定。 当然,其它企业优秀的经验也值得借鉴。比如,在打击盗版方面,有些公司就充分发挥粉丝的力量,对他们提供举报奖励。而在衍生产品方面,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也可以开少量直营店,增加与消费者交流的机会。 通过对核心业务的专注,塑造越来越多的像喜羊羊那样的卡通明星,也许有一天中国也会有自己的像迪斯尼那样的卡通主题公园。 (文章来源:三星经济研究院)
昔日高考狀元 清華研究生開燒烤店火了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2556&PHPSESSID=66956ff086221f6045aa8bb4573cdd7b
黃金星說,開燒烤店的經驗,鍛鍊內心越來越強大。「有人說好、說不好,怎麼說,都是正常的」,以後翅香園可能更好,也可能不好,但「曾經有很多清華同學來吃過,我就知足了」。

黃金星
中國青年報報導:和印象中總是煙熏火燎的燒烤鋪相比,翅香園有點「怪怪的」:佔地600多平方米的店堂顯得「過 於」乾淨、敞亮,開業4年多,牆面和地面卻沒有明顯的煙熏油膩痕跡。暑假客人不多,店裡的冷氣還開得挺足,角落裡坐著個金發外國男子——這種環境似乎更適 合端來一份漢堡或薯條,而不是烤串。
這個開在清華大學北門的燒烤店,名聲已經「傳到了地球的另一邊」。坐在此間舉著雞翅或肉串大嚼的食客們,很少有人知道,翅香園的老闆黃金星就是清華的學生。開這家燒烤店時,他還在讀研二。在他看來,年收益超百萬元的燒烤店雖不是他人生規劃的重點,卻是創業的第一步。
書生開店的「奇遇」
不知何時起,北京不少高校附近的燒烤店成了校園美食的招牌。清華西門也有好幾家,口味、環境差不多。黃金星是烤串愛好者,經常帶著女友去吃燒烤,見 慣了「滿地都是雞骨頭和竹籤子」,可「生意永遠那麼火」。「這樣髒亂,生意還這麼好,要是我開,肯定比這強!」當時這對分別在讀研二和大三的情侶就此決 定,在校門口開一家燒烤店。
也許很多大學生有過和黃金星一樣的念頭,但實施的不多。要把計劃變成行動,這個書生經歷了書本和實驗室裡想不到的「奇遇」。
第一個問題,店在哪兒開?為找店舖,黃金星幾乎轉遍了附近高校的周邊。這個性格靦腆的工科生那段時間看見店就進去:「一進門,老闆和服務員看我是客人,熱情歡迎。而我硬著頭皮問,你們的店面轉不轉?老闆臉色馬上變了。」
回想那些難聽的話,黃金星笑著搖搖頭,至今也不願重複,但這種屢碰釘子的嘗試,黃金星堅持了5個月。看了幾十家店面後,他鎖定了清華北門一家店面,毗鄰學生公寓,地段相當好,「就是面積比預想的大,預算略超」。
波折還沒完。由於產權問題,黃金星和房東談到一半,竟出現了二房東,再談著,又出現了三房東。有人找來彪形大漢,放下狠話,賴著不走,也有各種威脅 電話打來,張口就要十幾萬。說到各種「奇遇」,這個書生推推眼鏡說:「不一定都用棍子來解決。對方說白了就想要錢,我看中這裡也是覺得做生意有利。那總能 談到合適的價,打發他們。」
挫折交織成長
一個名校在讀大學生,為何執著於賣燒烤?黃金星說,當時想法很簡單,就是相信自己對此事的基本判斷,然後堅持。在各種未曾預料的困難面前,他只想著解決,而不是繞道或放棄。挫折交織著成長,讓他一路走來。
拿到房子後,「翅香園」以最快的速度裝修、採買、開業。一個在校大學生去招聘、採購等,會不會顯得很外行?黃金星說,後來發現有幾樣東西,買貴了一 些:「這沒什麼,但凡事情稍複雜一些,就會涉及多個方面。如果在某一方面往極致了去做,總要在別的地方丟失更多。要分清主次,當時最重要的就是早點把架子 搭起來,如果大量時間、精力用在砍價上,未必是賺。」
開業第一天很混亂。「不是廚師做好,客人就能吃到。」黃金星發現,由於後廚沒人分菜,幾個單子一來,後面就亂了,上菜時更亂。黃金星就前後來回跑,「整個場面都失控了」。
這個沒經驗的「老闆」以為剛開業人不多,還叫了一幫好朋友來捧場,結果「有的朋友連水都沒喝上」。忙到凌晨3點多,黃金星上校園BBS一看,各種負面的評價——有清華特色的說法叫作——「這店產能嚴重有問題!」
「忙成那樣還上網,因為我是個非常希望得到別人認可的人。」如此期待朋友和顧客的好評,這不難理解:黃金星是江西省2001年高考(微博)的理科狀元,進入清華大學就取得了特等獎學金。本科畢業後保送本校研究生。業餘愛好曲藝,一個學期演出30多場。一直以「頭腦清醒」見長,儘管不再執著於成績,但「考到70多分,就覺得自己很差了」。
由於翅香園,那段時間黃金星的人生在兩檔中不斷切換:一方面,他要寫出以《新型偏振脈衝綠光激光器初步研究》為題的論文;另一方面,為改進翅香園的 分菜機制,他每天都要在後廚站幾個小時,做一張表格,把桌號和菜單謄寫清楚。「燒烤太熱,站幾分鐘衣服就汗濕了。煙熏得沒法說話,眼睛、嗓子、鼻子都難 受。」有時出現些沒有具體原因的小事,或者僅因為客人喝多了,再有點倨傲難纏的主兒,黃金星都要出現解決,「少不了低聲下氣」。
黃金星的父母都不熟悉餐飲業,當一向自立的黃金星說要開店,並提出具體計劃時,他們沒有太多反對,後來開業,他們還在店裡忙活。但看見兒子受委屈,他們一度很難接受:「畢竟這不是個傳統意義上名利雙收的事。」
創業之初最艱難。翅香園是2007年7月開業的,時值暑假,一開始就是賠錢。「每天賠1000多元,持續了一個多月。」
不節儉、不吃苦
黃金星算不上是賣燒烤最成功的,他的創業經歷也不算戲劇性:「我只是去做了一件人人都能想到的事,去面對真實的自我,解決一個個具體而現實的困難。」但是,在黃金星看來,實踐所得比學習創業理念、聆聽專家培訓更有針對性,更能烙印在他的人生經驗中。
現在,翅香園經營紅火,多數清華學生知道這家店,大眾點評網上也有頗多美譽。有人在網上評論說,這樣的店「不光是用口味來評價的」,因為在很多人心裡,最重要的是大學生涯在這裡留下的回憶。
在經營中,黃金星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念,比如「不節儉」、「不吃苦」。
「節儉」說的是對別人。他發現,有的老闆對員工和顧客「特別摳」,捨不得開燈、開空調,看似省錢,丟失的是顧客的體驗和員工的忠誠,得不償失。
「吃苦」說的是對自己。有段時間他每天在店裡忙到夜裡2點,5點多又帶廚師去採購,持續了好一段時間。但他最終明白,現代企業「不以吃苦為榮」,而要清醒思考,如果導致身體不可持續,反而會讓勉強支撐的局面垮塌。
最重要的,是他磨礪出了「平常心」。黃金星說,開燒烤店的經驗,鍛鍊內心越來越強大。「有人說好、說不好,怎麼說,都是正常的」,以後翅香園可能更好,也可能不好,但「曾經有很多清華同學來吃過,我就知足了」。
初次創業的經驗會伴隨著黃金星的一生。畢業後,這個電子專業出身的清華學生仍然選擇創業,現在主要經營一家電信增值業務公司。
人物簡介:黃金星,2001年江西省高考理科狀元,《三星智力 快車》月冠軍,《幸運52》兩期擂主。2002年九江市形象大使。2006年以自創相聲《歷史會考》獲第三屆CCTV相聲大賽非職業組三等獎,引起各大媒 體廣泛關注。2007年中央電視台《人物新週刊》年度人物。2008年從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現任北京速貝高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執行 董事、總經理。(來源:中國青年報)
這樣的餐廳,也火了!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041 看谷歌地圖的話,從東京車站的「丸之內」出口出來,你至少能在附近找到574間各國風味的食肆。
因其緊靠皇居外苑及東京車站的地理位置,還因為包括三菱、三井住友、野村證券等近70家上市公司的總部均駐紮於此,東京車站往往被稱為日本的「腹地」,意思是商業和服務集中的區域。
可即便有如此多的選擇,卻依然擋不住在每日只供應兩種套餐的「TANITA(百利達)食堂」前排隊的人潮。想要一試口味,並不容易。比如,你最好一大
早8點半就來領一個印有就餐時間的「排隊牌」,然後在規定的時間範圍內進店,否則你極有可能會錯過這家每天只營業4小時、只供應午餐的餐廳。如果不湊巧,
你並不在附近上班,想週末或者假期的時候來—那麼,不好意思,還是別來了。它只在工作日營業。
最不可思議的地方或許在於,經營這家餐廳的TANITA,並不是什麼主營餐飲的公司—不像隔壁賣烏冬面的「丸龜製麵」那樣,在全世界開出500多家連
鎖店;也不像不遠處以「京都第一家」聞名的烤肉店那樣,有140多年的歷史—百利達的核心業務是以體重秤、脂肪測量儀為主的計量器械,其中後者在日本的市
場份額達到60%,而於2012年1月開張的「丸之內TANITA食堂」是其首次嘗試經營餐飲業務。
能讓人把這家餐廳與體重秤公司直接建立起聯繫的,是左側一個獨立的小診療室。透過餐廳外的大幅落地玻璃,你會發現裡面擺著各式各樣的體重秤、測量儀。
日本廣告界的觀察人士認為「TANITA食堂開創了antenna
shop(直營店)的新形式」。「直營店,或者展廳除了要提供給顧客體驗產品的機會,更進一步,它還應該是一個能創造話題,即有傳播性的場所。」對比作為
百利達主力銷售渠道的家電賣場,TANITA食堂具備更強的話題性—在開張首日,即引來多家媒體前來採訪報導。
不如先看看「TANITA食堂」的餐食到底有多特別。你可以從「每日一換菜單」和「每週一換菜單」中二選一。比如7月18日這天的日套餐是「家常豆
腐」,除了一盤家常豆腐的主菜之外,還配了一份炒空心菜、一小碟涼拌黃瓜和一碗菜花湯。這些每日菜譜會同步更新到TANITA的網站上,配上你現在看到的
這樣的圖片。
米飯的量可以隨意添取,不過盛飯時會看見碗的內側被標註了兩條刻度線,分別代表100克和150克—100克是推薦飯量。取好餐食之後,可以用擺在每
張桌子上的電子秤測出米飯的具體卡路里數,如果以100克的飯量來計算,吃完今天這份套餐總共會攝取457卡路里的熱量及3.6克的鹽分。為了讓顧客「多
咀嚼,吃20分鐘以上」,桌上還放置了一個計時器。
關於這家餐廳究竟味道如何,眾說紛紜。有人說「吃出了食材本身樸素的滋味」,也有人覺得「寡淡得像極了醫院的病號餐」。不過這並不影響餐廳的人氣,這
家以「500卡路里、3克鹽左右」為標準來設計低熱量、少鹽菜單的餐廳每天供應300份套餐,經常不到下午三點的關門時間就提前掛出「今日餐食已全部售
畢」的告示。
「與二十年前,百利達更多是因其賣秤、計時器等計量設備給我們留下印象相比,現在,它似乎更傾向於把自身塑造為一個『重視健康』的企業。」日本文教大學教授都築馨介說。
走「健康料理」路線的餐廳絕不算少,TANITA食堂的走紅還有賴於一本暢銷書所做的鋪墊。
出版社的圖書編輯偶然間看到一期採訪百利達員工食堂的NHK節目,進而萌發了將食堂菜譜結集出版的想法。雖然每天只有一種套餐選擇—如果參觀過日本一
些大公司從日式、西式到中式,從小菜、主食到甜點都各有數十種選擇的飯堂,就會發現百利達食堂有多單調,但飯堂似乎頗受員工歡迎,「我瘦了10公斤」、
「減重9公斤」的交流時時可以聽到。
百利達食譜的秘訣,概括起來無非是採用150克至250克的蔬菜、把多種口感的食材相混合以營造飽腹感、儘可能少油的烹飪方法—比如用烤箱而不是平底鍋來煎肉等。
為了構築「重視健康」的企業形象,除了採用健康食譜,百利達還規定「員工必須使用公司內的體重秤和身體成分測量儀」—雖然這聽起來有點太過霸道;「公
司每年舉行三次大型健康活動。發放計步器,分組進行步數比賽等健康活動的頻率則是一週一次。」百利達公司市場部門的橫田女士對《第一財經週刊》介紹說。但
也正因為此,相比其他公司,百利達員工患代謝綜合徵—簡單來說就是偏胖人士會相對少一些。
百利達食譜出人意料地大賣超過480萬冊,並連續兩年奪得日本亞馬遜食譜及瘦身類圖書銷量的第一名,這令社長,同時也是這個家族企業第三代傳人的谷田千里也始料未及。他說那時並沒有意識到這會成為一個商業機會,「至少到出版食譜書那刻,還沒有形成什麼戰略性的想法」。
靈感來自於暢銷書帶來的一些小麻煩。「很多讀者反饋說希望來我們的員工飯堂試吃,」橫田女士對《第一財經週刊》說,「可我們公司周邊都是住宅區,不具備營業的條件。」
谷田千里最終決定開一家餐廳。很難說,這之中沒有摻雜他的個人興趣因素。高中畢業後,他不顧父親反對就讀於廚師學校,後來雖因腰椎疾病放棄做職業廚師的理想,卻也考到了廚師證及營養師證。
「因為百利達沒有餐飲行業的know-how(經驗),所以決定與之前就認識的連鎖餐飲集團吉利(きちり)的老闆合作,由吉利負責食材採購,雙方共同經營。」
餐廳的佈置沿用了員工飯堂自助式的形式。但谷田千里「照舊像員工飯堂那樣只提供一種樣式菜單」的想法卻受到了強烈的反對。他認為「選擇一多,就容易有偏好而導致偏食」,不過從餐廳經營的角度,他最終妥協,採用了目前每天兩種菜單的模式。
在廣報室室長豬野正浩看來,食譜書及餐廳的大受歡迎,為百利達帶來的最重要的好處在於「與現有客戶以外的消費人群建立起更親密的關係」。「說到百利
達,很多人會直接聯想到體重秤,但是對百利達衍生出的其他健康醫療器械,人們卻很難將它們與百利達聯繫起來,這也正是我們想要彌補的。」在TANITA食
堂的診療室,顧客有機會體驗各種醫療器械,營養師則根據測出的數據給出健康建議,百利達希望以此來加深客戶對其產品的印象。
百利達並不打算侷限在餐廳業務上。它們給「TANITA食堂」註冊了商標,與森永乳業合作生產100卡路里的蜂蜜布丁;與佐久間糖果廠聯合推出每顆
10卡路里的糖;除了自家制的便當,還與羅森合作推出只在Natural
Lawson店舖售賣,售價只有前者一半的便當;連夏普也借「TANITA食堂」的熱潮:他們最近合作推出的一款水蒸氣微波爐上,專門設計了一種
「TANITA食堂」的烹飪模式。
快速的市場反應力為「TANITA食堂」案例贏得了今年的「日本市場營銷大獎」。「以暢銷書為契機,百利達經營餐廳、銷售便當,通過各種各樣的商務活動相聯動,更好地發掘了潛在客戶群。」主辦方日本市場營銷協會評價道。
餐飲業務是否會在將來取代體重秤成為主營業務,谷田千里不否認這種可能性。
「從百利達創業的經歷來看,過去也曾做過面包機、打火機,並不是靠單一產品而成功。所以今後,也不會因為體重秤和身體成分測量儀做成功了,就一定要被拘泥在這個圈子裡。」
反公關的新媒體模式,Reddit火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6682.html當前正火的社交網站Reddit,早在2012年初月瀏覽量就已經達到20億!這個內容分享網站,構架極其簡單,活躍度卻極高,中文用戶比例也很高,更不用提國內社區從Reddit上盜圖的事兒了,一直被稱為「Digg殺手」(Digg是紅極一時的新聞聚合閱讀站點)。這個社區之所以廣受歡迎,聚合閱讀的模式幫了大忙;而社區能如此活躍,內容生產也能很好的持續,不得不說是得益於Reddit的忠實用戶對內容的「過濾」能力。
不過,Reddit盈利模式早就被人詬病,因為他們堅持的「十不」原則,公開資料很多,其中就包括不發廣告、不給用戶發推廣郵件、不進行任何SEO營銷等。Reddit網站CEO黃易山(Yishan Wong)曾在一篇博客中,對網友統一解釋,並期望能嘗試「黃金會員」制度。他說:「理論上說,我們可以在網頁上加播廣告,這樣應該能夠賺到足夠的錢支付開銷。但是,這對於網站的用戶體驗而言,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Reddit模式的堅持,能否代表新媒體的未來呢?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發佈了一份報告,說大約6%的成年網民都是Reddit的用戶,影響力不容小覷。新媒體觀察家湯姆·福斯基撰文認為,Reddit以如此大的影響力,再加上難得的節操,可以為媒體的未來發展提供一種思路。
附全文:
Reddit能否代表未來新聞模式?Reddit能否代表未來新聞模式?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最近發佈了一份報告,說大約6%的成年網民都是Reddit的用戶。細分來看,在18-29歲男性網民中這一比例是15%;在30-49歲男性網民中這一比例是8%,而在18-49歲的女性網民中這一比例是5%。這群用戶大多來自於城市或城郊,具備「千禧年一代」的典型特徵,並擁有反商業化的特質——市場上那些長袖善舞商人的壞消息往往在Pintrest和Tumblr等社交媒體上傳播得格外迅速。
皮尤是第一個針對Reddit用戶進行調查的研究機構。它針對相當數量的用戶進行了研究調查,並重點關注了用戶在媒體領域的被覆蓋情況和用戶的媒體消費習慣。皮尤將Reddit與其他社交媒體網站進行了對比:
根據2012年12月進行的一次獨立調查,我們也向用戶徵詢了除Reddit外其他社交媒體平台的使用情況。使用Reddit的成年網民比例,與使用Tumblr的成年網民比例相近(都是6%),而且,這一比例是使用Twitter(16%)、Pinterest(15%)和Instagram(13%)的成年網民比例的將近一半。有67%的成年網民都是Facebook的用戶。
《互聯網與美國人生活習慣研究項目》項目
對於做營銷的專業人士來說,Reddit上的這些成年用戶都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寶貴資源,但一般情況又很難獲得。他們幾乎無法在Reddit上達成營銷目的,因為對於組織或個人來說,發佈軟文、甚至僅僅是被認為「略有操縱新聞排名」的行為,在Reddit上都有可能遭到永久封號的處罰。
Reddit上有眾多子欄目,這些欄目都由大量的編輯進行管理。而網站的管委會們所做的,就是給無數來自形形色色各種來源的文章投票,並提交他們認為適合發表的內容,而編輯們則在這些內容中進行遴選。
不過,大多數情況,編輯們沒辦法去驗證來源內容的真實性,所以,Reddit上的忠實用戶和管委會成員們都成了火眼金睛,他們要始終對那些想人為操縱文章排名的個人、企業以及公關公司都保持高度警惕。
想在Reddit上做公關?很難!
對於其他媒體來說,一旦能有某則報導能擠進Reddit前幾位排行榜,簡直就太有價值了——眾所周知,排行前幾位會帶來極高的瀏覽量。對於那些被請來進行新聞推廣的PR們和營銷人員來說,這一點毫無疑問也是成立的。不過,Reddit始終強烈地抵制這些帶有商業目的的垃圾信息,即使是對文章排名最輕微的人為干擾,也會讓對這些意圖不良的發布者或組織的登上Reddit的黑名單。
Reddit不但以海量用戶成了名符其實的「入口」,而且,人家很有節操。插播一下
Reddit官方博客宣稱的「十不」原則:
* 不做廣告
* 不參加任何流量交易
* 不給用戶發送推廣郵件
* 不強迫用戶註冊
* 不強迫用戶邀請朋友註冊
* 不煽動用戶下載 Reddit 軟件
* 不用幻燈片或其他花哨的東西來吸引用戶
* 不進行任何 SEO 營銷
* 不和 Facebook 整合
* 不添加 Facebook 和 Twitter 鏈接
前不久,Qucikmeme.com網站就被Reddit給封了。處罰理由是:Quickmeme參與了人為操縱用戶投票的行為。根據報導,通過人為操縱Reddit上的流量,這家公司每月借此獲利達200萬美元。美國《大西洋月刊》也曾因為試圖人為地對其內容進行推廣而被Reddit處罰。
對Reddit來說,其實也很難直接分辨發佈的內容是否已經被「公關」,或是人為操縱過。不過,社區上的管委會自發過濾,對模棱兩可的故事及他們所提供的信息提出應有的質疑。
會有這種情況:一篇在Reddit上排名靠前的故事,很可能是因為內容本身存在著諸多疑點,從而引發了廣泛的用戶討論。假如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思考,這並不算是一件好事情,因為他可能影響了故事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不光是Reddit自身,Reddit的用戶群體對這種隔絕商業操縱的能力也十分關注。
看起來是好事,然而這已經影響到了投資方的處境:對Reddit的母公司康泰納士(Condé Nast)集團(康泰納士同時也是《連線》、《紐約客》、《名利場》等著名雜誌的出版商來說,這簡直就是挑戰。早在2011年9月,這家出版業巨頭就將Reddit歸於集團的一個獨立子公司之下,用這種方式,避免集團對商業利益的訴求激怒了Reddit的管理者,並將Reddit與集團之間劃清關係。
而其他所有的社交媒體平台——或者乾脆說其他所有的出版商,都很難不收到垃圾信息的影響,並或多或少地受到商業利益的干擾。例如,企業在PR公司幫助下,就有可能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或《金融時報》這一類嚴肅出版物上。
「把我們公司弄上《華爾街日報》的頭版!」
這是公關公司常常抱怨客戶所提出的棘手要求之一。這個並不容易辦到,但依然是可以「搞定」的事。
不過,Reddit除外。
Reddit模式,未來報紙的雛形?
假如一份主流報紙,比如說《紐約時報》,禁止公關公司或企業與他們的記者之間產生任何聯繫,會發生什麼事情?
什麼都不會發生。
那麼,假如停止向白宮的新聞發佈會派出記者呢?事實上這麼做的唯一的目的,就是通過控制記者與政府高層官員之間的聯繫,來控制媒體。
假如一家大型報紙給它們的讀者提供,類似於Reddit這樣的編輯控制能力,並鼓勵成立一個與Reddit管委會類似的團體,來投票決定新聞稿的去留呢?這可以僅僅在報紙頭版進行實施,更可以在報紙的每個版面都進行實施。
Reddit給報紙行業展現了一條新的道路,那就是在這個幾乎每家媒體都採信那些存有疑問的消息來源,從而讓公眾與事實真相漸行漸遠的世界裡,做一個中肯而公正的消息平台。
Reddit對公眾展現了這樣的形象:作為一個媒體平台,它重視內容的質量(這個世界上無聊的新聞夠多了),而管委會則要不斷地去探究他們所讀到的東西,和大家所希望看到的東西——由此形成了一批參與性極高的受眾群體。
假如一家報紙的每一位編輯、記者都擁有交稿的新聞職業道德,那它能不能也像Reddit一樣,做到完全隔絕外在的人為操縱和影響呢?遺憾的是,沒有任何一家報紙能達到這樣的標準,至少是在今天這樣的大背景下。
Reddit也在不斷地學習和進步中。像波士頓爆炸案這種案例,他們就吸取了不少教訓,並從傳統媒體那裡學到了不少實操經驗。
而傳統媒體也能從Reddit學到不少有用的經驗。他們應該學會,如何確保自身發佈的新聞真正產生了影響力,而不是只滿足了特定利益群體的需要。
雖然各大雜誌和報紙的業績幾乎每年都在不斷地下滑,新聞集團的未來,終將是繁榮並持續發展的。活躍而深度參與的讀者群體將攜起手來,共同將出於利益需要而產生的那些新聞,趕出公眾媒體的領域。
Reddit的今天的成功,為實現這種未來的新聞企業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我們都參與到了一場不會停歇的「idea競爭」中來,而到底哪一種理念,將最終主導我們的社會,我們都在看。
有些人用金錢買下了所謂的「言論自由權」,買下了我們手上的選票,但Reddit卻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完善的機制來應對這種不公,讓我們的民主能夠繼續茁壯成長。
【案例】俄羅斯方塊憑什麼火了30年:帶你進入永遠未完成任務的世界
http://news.iheim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0&id=1438761984年,當時俄羅斯還叫「蘇聯」,在首都莫斯科的蘇聯科學院,工程師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正在思考如何在計算機上自行開發一些簡單的遊戲。
阿列克謝從小就喜歡拼圖遊戲,尤其是五格拼板,當年只要1盧布就能在莫斯科的玩具店裡買到三套幾何圖形遊戲。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後,他通過一款拼圖遊戲得到靈感,考慮讓不同形狀的圖形依次下落,在矩形底部堆疊起來使之排列成完整的一行後消除。
在另外兩位同伴的協助下,阿列克謝最終完成了遊戲,並命名為「Tetris」。這一名字是由遊戲圖案中最基本的結構「四」(希臘語:tetra)和阿列克謝最喜愛的運動「網球」(tennis)組合而成。如今,我們今天更習慣叫它「俄羅斯方塊」。
6月6日,「俄羅斯方塊」迎來30歲生日。它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單機遊戲,幾乎登上每一個遊戲平台。如今,它已經過渡到智能手機,躋身App Store付費應用排行榜前100名。至今,阿列克謝仍難掩驕傲,「我想我一生最得意的事是,至少在1984年6月的頭幾天,我是這個星球上俄羅斯方塊玩得最好的人。」
「永遠產生未完成任務的世界」
邁入而立之年的俄羅斯方塊已經出現在50多種不同的遊戲平台之上,超過4.25億移動設備用戶購買了這款遊戲。Facebook用戶也已經玩了超過200億盤俄羅斯方塊對戰版遊戲。究竟是什麼讓人們不停地移動手指,點擊鼠標、屏幕,以確保每一行方塊保持一致,然後消失在虛擬的計算機世界?
俄羅斯方塊的原始程序,是在蘇聯仿製的Elektronika 60運行,由於這款計算機不能顯示色塊圖案,原始版本只能用字符串來表示圖形,即便這樣,阿列克謝和他身邊的朋友們很快為之沉迷。「該遊戲上手極其簡單,但要熟練掌握其中的技巧卻很困難。它雖然看起來平淡乏味,卻又令人上癮。」阿列克謝回顧創作歷程時說。
俄羅斯方塊玩家喬納斯·紐鮑爾一定對阿列克謝的話有深刻體會。據《財富》雜誌報導,紐鮑爾曾四度加冕NES遊戲系統俄羅斯方塊世界錦標賽冠軍。自這項賽事於2010年創建以來,他還沒有被擊敗過,而且還沒有退出江湖的打算。
身為獨立研究和諮詢公司Saibus Research的高級分析師,紐鮑爾每年都努力地在競爭激烈的俄羅斯方塊世界和他的工作之間維持一種平衡。雖然他說日常工作和俄羅斯方塊並沒有什麼共同點,但為了精益求精,紐鮑爾不時會花一些時間來分析這款遊戲。
紐鮑爾玩了大半輩子俄羅斯方塊,這款遊戲總能吸引他玩下去。「它備受不同年齡組人群的歡迎,它的簡單性幾乎有催眠作用。」
另外,俄羅斯方塊還有額外的特性:你永遠都不會覺得完全滿足。「從來沒有什麼正確的步驟,」紐鮑爾說,「對完美步驟的追求永遠也不會結束。」
除了紐鮑爾發現的催眠作用,今年2月,心理學家還發現,減肥者通過玩俄羅斯方塊,可以降低對富含脂肪的食物和零食的心理需求,煙癮也能得到遏制。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認知發展和心理學教授湯姆·斯塔福德表示,俄羅斯方塊長盛不衰的原因是,這款遊戲能夠把玩家帶入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這是一個永遠產生未完成任務的世界」。
「小偷」推動的「商業化」
1985年,阿列克謝的開發同伴之一瓦丁·格拉西莫夫在MS-DOS系統下移植了俄羅斯方塊,讓更多的個人電腦可以運行,遊戲得以迅速普及。
起初,阿列克謝希望能合法販賣這款遊戲,但這在當時的體制下非常困難。幾經嘗試都以失敗告終後,他表示可以考慮把遊戲版權交給當時的蘇聯科學院。在誕生後的數年裡,俄羅斯方塊一直都以免費拷貝的形式傳播,從蘇聯擴展到整個歐洲。
1986年匈牙利的程序員在Apple II和Commodore 64計算機上再次移植了該遊戲,英國遊戲公司Andromeda的一位經理人羅伯特·斯坦恩注意到這個商機,他開始聯繫這位程序員和阿列克謝,試圖購買版權。
不過,斯坦恩有點急功近利。在與阿列克謝達成版權協議前,他就把它分別賣給英國遊戲公司Mirrorsoft和美國遊戲公司Spectrum Holobyte,並對外宣稱這款遊戲是匈牙利開發的作品。斯坦恩沒料到,他的這一行為引發了數十年的版權大戰,也間接加快了俄羅斯方塊的商業化進程。
1986年11月,PC版俄羅斯方塊已經率先由Mirrorsoft正式發行,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賣點是「第一個來自鐵幕國家的遊戲」,其遊戲宣傳海報上甚至帶有濃郁的冷戰色彩。
隨著在歐洲地區俄羅斯方塊的火爆上市,蘇聯才開始正視這款遊戲,將阿列克謝稱為「俄羅斯方塊之父」,導致斯坦恩試圖掩蓋真相的計劃失敗。從屬蘇聯政府的外國貿易協會ELORG則找到斯坦恩,在阿列克謝授權下洽談遊戲版權。1988年5月,兩邊達成新的協議準備開發新的PC版俄羅斯方塊遊戲。
此時,Mirrorsoft和Spectrum已經分別向下一家授權了俄羅斯方塊遊戲,前者將它在日本和北美的版權賣給當時的雅達利(Atari),他們率先推出街機版和家用機版;後者則把在日本的版權賣給BPS,1988年11月他們在家用遊戲主機上發行初代俄羅斯方塊,銷量迅速達到200萬份,引來了任天堂的注意。
版權戰驚動戈爾巴喬夫
彼時,任天堂正準備發售自己的新一代掌機Game Boy(GB),老社長山內溥的女婿荒川實認為俄羅斯方塊是最適合GB的遊戲。
由於俄羅斯方塊的版權混亂不堪,任天堂出資向ELORG直接購買家用機版權,得到授權的同時向外界表示,之前的俄羅斯方塊都是盜版。在幾個月後,北美版Game Boy捆綁俄羅斯方塊一併首發,銷量超3000萬份,幫助GB前期佔領市場,吸引各階層玩家打下了無可比擬的堅實基礎。
隨後,任天堂利用法律武器向競爭對手揮起屠刀——先向雅達利發出通牒,要求他們停止一切俄羅斯方塊的遊戲開發,雅達利自然不甘示弱,表示要把官司打到底。Spectrum則試圖利用政治話題造勢,暗示ELORG把版權賣給日本人是賣國行為,最後甚至驚動當時的戈爾巴喬夫。
在各方面勢力明爭暗鬥之下,這場官司率先在美國開庭,最後宣判結果表示當初Mirrorsoft的授權行為無效,雅達利不得不收回並銷毀全部遊戲卡帶並停止街機版開發。
不過,打官司歸打官司,各家都沒少為這款遊戲出力。Spectrum為俄羅斯方塊配上背景樂——十九世紀的俄羅斯民歌《賣貨郎》以及俄式教堂的背景,任天堂後來又選取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為背景,這令阿列克謝本人頗感尷尬:世界所有的孩子聽到這種音樂時,都會高呼:「俄羅斯方塊!俄羅斯方塊!」這對俄羅斯文化並非好事。不過,這對遊戲銷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一大批小公司也偷偷地「揩油」,他們對遊戲加以細節改動,或者用相似的名字推出各種盜版走擦邊球路線。全世界玩家能玩到好幾百種版本的俄羅斯方塊,也多虧了他們的努力。無論是哪一版本,都會有一群追逐的玩家。2002年,一名過分沉迷的英國玩家不聽機組人員的勸阻,在飛機上用手機玩俄羅斯方塊,結果被判刑入獄4個月。不過,作為「俄羅斯方塊之父」,阿列克謝最欣賞的俄羅斯方塊版本為任天堂GB的原始版。
遊戲圈抗衰老神話
目前俄羅斯方塊的遊戲版權正式歸屬於Tetris Company LLC,由它授權給其他公司發行新的遊戲。
俄羅斯方塊是史上移植平台最多的遊戲,從最早的PC到GB再到PSP,從FC到PS3,更不用說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平台,或是網絡在線遊戲服務商,每一個新興的系統模式都少不了它的存在。它還會登陸PS4和Xbox One最新一代主機,在高清化時代繼續書寫傳奇。
事實上,俄羅斯方塊從誕生那天開始,就已經進化到完美階段,不需要再做任何多餘的修改。30年前的DOS版和現在的版本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從操作方式到呈現形態全無二致。阿列克謝說,「人們當時並沒有意識到,『簡單』並不意味著粗糙。我曾試圖在遊戲設計中加入一些科學的成分,但後來我明白了,遊戲就是一種神奇的藝術。」
俄羅斯方塊品牌獨家代理商藍色星球軟件公司(Blue Planet Software)CEO瑪雅·羅傑斯表示,過去三十年來,這款遊戲一直精心保護著它的核心玩法,進而成就了長盛不衰的傳奇。「玩一盤俄羅斯方塊遊戲,能夠滿足你在混亂中創造秩序的渴望。」
如今,任何人都有機會在各種設備上玩俄羅斯方塊。沒有語言和文化障礙,一個由玩家組成的龐大社區已經強勢湧現。Facebook和其他社交媒體起到了激勵作用。
雖然俄羅斯方塊已經度過了30歲生日,歲月似乎並沒有在它身上留下痕跡。它從為一款遊戲生造的單詞變成了一個人盡皆知的專有名詞,它創造了一種遊戲類型,成為《糖果粉碎傳奇》等消除類益智遊戲的鼻祖。在接受科技博客Re/code採訪時,阿列克謝被問及俄羅斯方塊還能受歡迎多久,他回答: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我都看不出任何俄羅斯方塊會受冷落的跡象
世界盃火了的經濟:「上天台」、「烏賊劉」、「猜勝負」
http://news.iheima.com/show-9-144050-1.html 隨著意大利主裁判的一聲哨響,巴西世界盃落幕。這是一屆神奇的世界盃,上屆冠軍西班牙,上上屆冠軍意大利小組出局,巴西進入四強後慘不忍睹,而在中國,互聯網時代的世界盃經濟也呼之慾出。i黑馬認為,此次世界盃因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與四年前完全不同。在這個風口上,趁機火了哪些人哪些事呢?一、「上天台」,當移動支付遇到世界盃
在中國,非官方的博彩業一直是打擊的對象,這次還搞出來某人被抓,而官方的博彩業彩票則受到法律保護。而2014年世界盃的博彩普及前所未有。冷門場次後「上天台」成為流行語。這主要得益於移動互聯網的和網絡支付的普及,前一段,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燒錢大戰把移動支付在普通人普及。智能手機的普及給了移動支付硬件終端當彩票通過淘寶、微信就可以直接合法的下單,預測勝負不再是非法活動,也不需要跑到彩票站去折騰。全民投注世界盃就成為流行。支付的便利會帶動人們消費的慾望,博彩也是消費的一種,這屆世界盃只是個開始。未來人們越來越多的消費會通過BAT這三家互聯網巨頭。
二、「烏賊劉」微博尾巴的世界盃營銷
這屆世界盃最大的中國名人不是張路這種球評,不是張斌這種製作人,而是穿誰球衣誰輸球的烏賊劉。當昨天看到她穿了阿根廷球衣的時候,很多梅西的球迷都有衝進手機屏幕扒衣服的衝動。而這個烏賊劉,在世界盃期間的微博尾巴從iPhone5s變成了一加手機,這無疑是一次成功的營銷。因為即使粉絲數量幾千萬的姚晨一條微博不過幾百評論轉發。而「烏賊劉」的一條球衣微博,評論量高達數萬。按照正常的比例,點擊量應該是一個天文數字。小小的微博尾巴營銷,借上世界盃的大勢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世界盃大幕落下,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眼球經濟不會落幕,以後利用熱點微博營銷的會越來越多。而在背後微笑的不僅僅有花錢的廠商,還有新浪微博。
三、看回放,視頻網站的廣告生意
因為要迎合歐洲市場的黃金時間,這次世界盃還是在中國時間的凌晨舉行,而且大多數比賽的第二天還是工作日。很多人不能熬夜看直播。擱在以前,大家只能看白天的重播,晚上的剪輯了。而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可以在上班路上打開手機,進入優酷或者騰訊視頻,把昨天比賽的進球集錦、比賽花絮看個夠,晚上的綠茵金輝就可以不看了。而這就意味著,重金投入的電視台廣告收入下降,而騰訊和優酷的視頻廣告多了百萬的收視者。就實際效果而言,互聯網視頻網站的廣告投放未必比電視台廣告差。這屆世界盃視頻網站也是獲益者。
四、猜勝負,搜索引擎的點擊率
世界盃期間,搜索引擎也沒有閒著,百度推出「押積分猜勝負」要參與就來註冊登陸,用iPad的下載百度的APP。非主流的Bing也推出類似的活動。利用世界盃的熱潮,百度的註冊用戶成功增長, APP裝機量大幅提升,而這些東西本來都是要高額推廣費的。用戶數就是資本,裝機量就是錢。搜索引擎利用是世界盃的機會,送出小小的獎品,獲取了註冊數和裝機量,也是世界盃經濟的贏家。
五、喝啤酒吃零食,世界盃電商大促銷
雖然很多人的去酒吧飯店看世界盃,但是大多數人還是在家看。凌晨三四點,吃海鮮不是時候,零食啤酒無疑是最佳看球伴侶。而電商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天貓有舌尖上的世界盃,京東商城有啤酒買一箱送一箱。電商利用世界盃大買零食啤酒,好好的賺了一筆。
世界盃其實只是一個引子,通過世界盃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經濟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獨家 | 小米式公寓火了之後,雷軍又要顛覆裝修行業?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4-12-31/887684.html
邦地產獨家報道小米式公寓——You+國際青年公寓之後,又最新發現:雷軍已經悄悄盯上了家庭裝修領域,嘗試“用互聯網改造裝修”。作為房地產下遊產業,市場容量過萬億的家裝行業仍然行走在傳統、粗放的道路上。
2014年6月,41歲的陳煒從一家家居公司離職創業“愛空間”。他用一周時間做PPT,兩個月後和雷軍談話一個半小時,2014年8月拿到了順為資本領投、總共超過5000萬元的A輪投資。
699元的裝修單價、20天完工,在雷軍“七字訣”(專註極致口碑快)的點撥下,陳煒能給傳統的家裝市場帶來顛(you)覆(zheng)性(yi)的surprise嗎?在小米“智能家居生活”產業鏈上,“愛空間”會比You+國際青年公寓更能成為“爆款”產品嗎?
“小米家裝”
這份PPT花了陳煒一周時間來準備,他最終把標題定為“小米家裝”。
倒不是故意迎合即將見到的這位“觀眾”,陳煒打心眼里覺得自己做的事“很小米”。
一周後,在小米公司的辦公室,陳煒見到了他的“觀眾”——雷軍。
這場談話持續了一個半小時,超出了雷軍與其他被投資人見面的平均時長。陳煒第一次見識到了雷氏風格,他出了幾身汗。
臨走時,陳煒扔下一句話,“不管投不投,我就這麽做了。”
一段時間以後,陳煒創辦的這家裝修公司——愛空間,獲得了超過5000萬元的投資,雷軍的順為資本領投,其他幾家成熟基金跟投。
如果不是雷軍,在外界眼中,愛空間也許只是一家打著“互聯網思維”的普通裝修公司罷了。和You+從事的長租公寓一樣,裝修行業也處於野蠻生長階段,極不透明且充滿爭議。
陳煒看到11月底被邦地產“捅出去”的You+國際青年公寓備受輿論關註,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要找You+創始人劉洋“聊聊被曝光之後的感受”。
他和劉洋的交叉點,正是雷軍;確切說,應該是順為資本,雷軍用它投資了小米手機業務之外的領域。作為愛空間的創始人,陳煒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創立了這個品牌,並拿到了雷軍的投資。
據邦地產另外了解,愛空間已經在進行B輪更大規模的融資。
沒個0%的毛利率,
不好意思跟小米打招呼
見到雷軍之前,陳煒其實已經被周圍一圈從事互聯網行業的朋友“洗過腦”,但殘留的傳統思維還在他腦海里揮之不去。

陳煒,愛空間創始人
陳煒問過很多人:為什麽電子商務發展了十多年,卻改變不了一個裝修行業?他就想做一個改寫規則的人。
他把裝修公司搬到天貓上,打出了899元一平米的套餐價。市場部的人員都用上了“旺旺”,在線等候。客戶倒是來了,房子也裝完了,五星好評也拿到了,陳煒卻高興不起來。
“他們怎麽不surprise呢?”不管是價格還是工期,陳煒覺得都已經遠遠超出了行業水平,但客戶的反應讓他覺得夢想還沒有照進現實。
就在這時候,有人推門進來,突然間,陳煒覺得夢想向他砸了過來。
進門的是順為資本創始合夥人CEO許達來,“這將是一個價值100億美金的公司啊!”陳煒當時就傻眼了,“雖然我腦子里全是夢想,但我真沒想到會這麽多啊!”他必須清楚地記得這一天——2014年8月5日。
那時候,愛空間誕生不過兩個月。
2014年8月中旬,在許的安排下,陳煒見到了雷軍。於是就有了文章開頭那一幕。雷軍看到這個PPT的標題,笑了笑沒說話,聽了十分鐘,雷軍打斷了陳煒。
“什麽是小米的商業模式?”雷軍問。
“七字理論唄。”陳煒答。
雷軍反問,“現在裝修工期兩個月,那你最短可以多長?”
因為之前與開發商合作過樓盤精裝修的樣板間,陳煒估算過,如果加班加點,理論上20天可以實現,但成本會非常高,也很冒險。
“20天吧。”陳煒脫口而出,他並沒當真。
雷軍一拍大腿:“好,就20天!晚一天給客戶(賠)一萬塊錢。”
陳煒還沒緩過神,899元每平米的定價又被雷軍砍掉了22%,只剩下699元。
雷軍講故事,“你知道有一家公司堅持了30年毛利率只有10%,並做到了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它就是沃爾瑪。”雷軍還搬出了自己的故事,“當年第一臺小米電視的成本要比售價高出500元,我咬著牙賣了。”
成本價銷售是雷軍眼中的硬性條件。陳煒原本以為他行業里可以賣到1299元的套餐他賣到899已經夠慷慨了,現在才明白,要是沒個0%的毛利率,你都不好意思跟小米打招呼。
走出雷軍辦公室,已經出了幾身汗的陳煒感覺一身輕松,心里又是沈甸甸的,相比最終敲定的投資額,他的更大收獲是這場談話顛覆了他原有的思維模式。“我原以為我做的事情跟小米的商業模式很接近,但其實我還是在用傳統模式思考問題,但雷軍一下子就好像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脈。”
顛覆的邊界
如果你恨一個人,就讓他去裝修。
陳煒用“微笑曲線”形容傳統的裝修過程,“買房子大家都很高興,但裝修又是痛苦的,心情就像拋物線沈入谷底,房子裝完看到這個家越來越像樣,又會笑起來,我們就是想讓中間這段低谷期也能笑起來。”
但凡有過裝修經歷的人,且不說各種裝修材料“霧里看花”摸不清真偽,與裝修公司鬥智鬥勇耗時耗力,時間成本是最大的消耗,大部分時間不是用在監工上,就是往返在住處、單位和新房的路上,到了最後房屋驗收階段,少不了各種妥協無奈。
“簡直就是滿身痛點的一個行業。”陳煒感慨,當初他懷著夢想離開博洛尼公司,就是想解放被裝修所禁錮的一代年輕人。

他的想法是,將家裝整合成一個標準化商品,用互聯網思維整合行業,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最優的家裝。
但這到底能否實現?在去愛空間的路上,我始終持保留意見。而今的家裝市場上,“裝修套餐”並不少見,之前邦地產記者自己就曾差點體驗某知名裝修公司的“幾萬塊精裝搬回家”的裝修套餐,結果交完定金之後落荒而逃。誇張點說,“扶個掃帚都要收錢”,各種隱性收費讓人苦不堪言。
邦地產記者現場探訪
抱著一顆受過傷的心,邦地產記者去了位於北京北四環的愛空間線下體驗店,從一層往下的樓梯間墻壁上,“解放一代年輕人”的slogan隨處可見。陳煒說,這句口號的靈感來自於雷軍。
第一個被解放的年輕人叫劉大山。

劉大山(著紅衣服者)
他位於北京豐臺區福海棠華苑小區的一套57.92平米的一居是愛空間微信公眾號首次實時播報“20天家裝奇跡”的主角。在劉大山家裝修過程中,愛空間派出產業工人85人次,20天一共發送微信溝通消息263條,處理了3次應急問題,配合劉大山調整了1次工期安排。
劉大山跑了兩次工地現場,一次是開工當天,另一次是收工當天。
劉大山是不是托兒?陳煒說,其實是朋友的朋友介紹來的,當時只是想內部做公測發發微信,結果市場部的同事在朋友圈一轉發,關註的人多得超出預期,自然倍感壓力山大,讓陳煒覺得必須要把這件事情做好。
試營業的第一天,依靠朋友圈里的互相轉發,來了60多人。正巧遇上來展廳選窗簾的劉大山。經過大山的賣力“忽悠”,當場就有人拍下了定金,愛空間接下的訂單排到了年後。“現在要是預定,只能到3月份再施工了。這倆月都排滿了。”陳煒沒想到,自己這麽快就收獲了一批粉絲。
邦地產記者在現場發現,不同於其他主打套餐裝修的公司將大量的原材料擺在展廳供顧客選擇,愛空間的展廳只有三種不同戶型的樣板間,裝修材料全部展現在這幾間房子里。主要的合作品牌多是行業知名品牌。陳煒說,要保證成本價,就要靠渠道優勢。他要做的就是把家裝的渾水變清,讓所有環節都透明。
在裝修鏈條上,愛空間既是產業鏈的整合者,也是品牌商的使用者。由於699元的剛性價格,想要在渠道上有利潤,愛空間必然要以規模作為談判條件。

《足記》火了,下一個引爆朋友圈的電影社交產品是哪個?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19/149370.html
黑馬說:最近幾天,一款叫“足記”的社交應用APP刷爆了朋友圈,它的核心功能是用戶上傳照片後,通過“橫向寬屏”、“濾鏡優化效果”、“添加中英文字幕”等功能,呈現類似電影大片的效果。用戶把畫面感極強的圖片分享到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引發了“病毒式”的傳播效應。短短幾天內,《足記》在App Store的排名從Top1000開外迅速躥升到免費分類全榜第一。
文 | 幻影俠007
酷愛電影的“足記”團隊打造的“大片模式”毫不費力地打動了文藝青年們情懷蕩漾的內心。其迅速躥紅的原因,是通過把生活場景和可視化的內容相結合,滿足用戶的自我表達訴求,並能夠及時在社交媒體中得到滿足。一方面,可視化的內容易於刺激用戶使用,另一方面,產品本身具有的社交功能和屬性,能夠產生蝴蝶效應或病毒式傳播,迅速在社交網絡中擴散。
移動互聯網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通過實時或延時的方式,邊觀看邊交流,邊參與邊娛樂,“觀影+社交”這種視覺載體和友好的社交互動形式,必將成為在線社交或移動互聯網社交的主流方式之一。除了《足記》,與電影相關的好玩兒的社交產品還有哪些呢?
Top1:
陪你看電影:O2O觀影閉環+陌生人社交
“陪你看電影”核心功能是讓用戶通過電影這個切入點進行社交活動,基於不同的電影,用戶可以發布個人影評,與其他用戶交流,最重要的是可以向其他用戶發起邀請,相約一起看電影。
當你找到喜歡的電影,系統會篩選出對這部電影感興趣,或者想看,或者發表過影評的其他用戶,然後你可以向對方發起邀請,一旦雙方達成一致,那麽恭喜你,這場電影你不再需要一個人孤獨的去看了。
“陪你看電影”還提供了類似IM的功能,用戶不但能夠添加自己的資料、照片等等,還可以直接與用戶發起對話,在相約之前讓用戶先彼此了解,而影評及對電影的品味也讓使用者們可以更好的選擇對象去相約看電影。
“陪你看電影”團隊有著豐富的電影宣傳經驗與資源,所以該產品不光提供了在線購票功能,還保證了電影數量的豐富與票價的絕對優勢。
Top2:
360網絡院線:在線觀影+彈幕互動,明星專場+土壕包場
光線影業和360影視聯合打造的360網絡院線(www.360kan.com)聚焦時下最熱的電影和社交消費人群,重磅推出“在線觀影+社交”的全新觀影體驗。一般視頻網站拿到實體院線下映的電影,需要60至90天。而360網絡院線首次嘗試零窗口期模式,熱映大片在實體院線上映後15天左右,即可在360網絡院線同步觀看。
通州升級北京行政副中心:樓市火了,公共服務跟不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4245.html
通州升級北京行政副中心:樓市火了,公共服務跟不上
第一財經日報 秦夕雅 2015-07-13 06:00:00
7月11日閉幕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表決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意見》。會議稱,要聚焦通州,深化方案論證,加快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規劃建設,2017年取得明顯成效。
通州正式成為北京行政副中心,十年傳言終成真。
7月11日閉幕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表決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意見》。會議稱,要聚焦通州,深化方案論證,加快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規劃建設,2017年取得明顯成效。

投資超1600億建設交通先行
通州備受關註,折射的是各界對北京這座國際都市未來城市定位、產業變化和人口疏解的想象。
從宏觀層面看,通州定位的變化不僅是首都空間格局的一次重新建構,同時更牽動了環北京地區,特別是京津冀一帶產業人口格局的變化;從微觀層面看,對居住者而言,可能意味著擇業、定居的重新考量。
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在上述會議上表示,落實城市戰略定位,解決北京“大城市病”、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必須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先導和突破口,一定要堅持“控”與“疏”雙管齊下。
在“控”方面,要制定更加完善嚴格的產業限制目錄和人口調控目標,堅決守住各類功能禁止和限制底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了北京2300萬的人口控制目標,這是必須堅決守住的底線;在“疏”方面,要遵循疏解規律,把握節奏,加強配合,協調好利益關系,使疏解工作有序有效。
根據會議,當前北京要聚焦推進交通一體化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產業升級轉移三大重點領域,力爭率先取得突破。
通州區政府今年4月公布《2015年重點建設項目任務表》,通州區今年共有86項重點建設項目任務,總投資達1638.8億元。目前已開工的項目有28個,其中產業類13項、能源生態類10項等,按照今年總體目標,核心區16個產業項目除9個續建項目外,其余7個全面開工,年內可完成建設面積約130萬平方米。
交通先行是區域發展的前提,通州今年將有9個交通重點實施的項目,北關大道(含跨河橋)、潞苑北大街二期和文化旅遊區道路基礎設施將計劃於年底前竣工。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北京方迪智庫首席專家趙弘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建設北京市行政副中心,要認真總結北京中心城發展的經驗教訓,進行前瞻性規劃,提高規劃的剛性約束,不能隨意改變規劃,一張藍圖繪到底,防止“攤大餅”式擴張;在交通方面,要提早規劃軌道交通,建設副中心內部的軌道交通網絡體系,提早謀劃,做到規劃引領人口產業布局;一定要留下永久的農田、綠地,預防新的城市病,真正體現生態綠色發展理念。
此外,要有跨區域發展思路,謀劃通州副中心與三河、大廠、香河、武清、寶坻等河北和天津區縣的聯動發展,一體化規劃,協同化發展,把通州打造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行區、先導區。
房產成交量暴增公共服務成短板
通州區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5月,通州房地產銷售面積達47.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6%,銷售額達95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5月份的統計數據尤其引人關註,當月全區房地產銷售面積高達16.9萬平方米,是去年同期的1.9倍,單月銷售額達34億元,為去年同期的3倍。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2015年上半年,北京通州住宅簽約量明顯上漲,住宅簽約達到了3947套,環比漲幅達到了21%,同比漲幅更是達到了65%。同時,成交均價也出現了明顯的企穩上漲,庫存數據明顯下降,目前7616套的庫存已經創通州住宅市場最近六年來的最低。其中,6月通州簽約商品房合計1525套,創造最近2年的新紀錄。
一位鏈家地產通州門店的置業顧問向本報記者介紹,整個6月,通州簽約量明顯增加,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有40到60套簽約,周末每天的成交量更是超過100套。
有人欲遷入,有人卻想遷出,只為了孩子讀書。
在北京工作的王先生早年在通州置業,小區門口就是地鐵六號線,開車只需要兩個小時,經過兩三個紅綠燈,就可以回到河北唐山的老家。盡管如此,王先生卻計劃在北京市朝陽區購置一套“學區房”,他表示,孩子剛上幼兒園,通州沒什麽好學校。
對於通州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的短缺,有研究者向本報記者表示,即使把通州定位為北京行政副中心,又有多少人願意過通州上班、北京居住的“候鳥”生活呢?
這不僅是通州當下的命題,更是津冀共同面臨的問題——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調動市場力量,重點是解決公共服務差距。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部主任張占斌認為,做好基本的公共服務,是推動京津冀三地資源重新配置的重要因素。在他看來,遵循市場規律、減少公共服務差距,把這兩條做好,就可能適當減輕北京的壓力,對京津冀協同發展也是有利的。
北京市社科院今年6月發布的《北京公共服務發展報告2014~2015》中,對北京區縣公共服務績效綜合評估結果顯示,16個區縣中,通州區公共服務綜合排名墊底。
趙弘建議,要盡快疏解北京公共服務資源,特別是優質教育和醫療資源,增強副中心服務能力;加快高端產業的培育和引入,努力提供高質量的就業崗位,實現產城融合發展,降低與中心城之間的“潮汐式”交通壓力。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B2B創業火了之後 找鋼網專門成立基金扶持新”找鋼“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ject/2015/1105/152680.shtml
導讀 : 作為國內B2B電商的標桿企業,找鋼網打算通過旗下的“胖貓工場”,向B2B企業輸出自己的經驗,同時投資其中的優秀分子,爭取打造出比找鋼網更優秀的B2B企業。
今年初,完成D輪1億美元融資的找鋼網估值已達10億美元,成為國內鋼鐵電商領域的“獨角獸”公司。其創立的“找鋼模式”不僅改變了鋼鐵流通行業的遊戲規則,也成為眾多B2B創業公司爭相學習的對象。
譬如,找鋼網之後,國內相繼湧現出找塑料網、找油網、找鋁網等數十家采用類似模式的B2B企業。找鋼網聯合創始人饒慧鋼向i黑馬介紹,現在找鋼網每月都要接待很多前來學習的創業者。
“我們想,既然有那麽多創業者來學習,莫不如我們自己成立一個基金,去支持更多的B2B創業者發展。於是,我們成立了專註於B2B投資的‘胖貓工場’,希望能支持更多類似找鋼網的B2B企業。”饒慧鋼說。
比資本更重要的是經驗
今年7月,找塑料網獲得36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成為B2B領域第一家在一年內完成三輪融資的企業,而這一切的背後與找鋼網頗有淵源。
找塑料網創始人牟斌是饒慧鋼之前在網易的同事。饒慧鋼回憶,找塑料網創立之初,也走過一些彎路。最開始的時候,牟斌準備做水泥業務,後來發現不合適,兩個月後轉做塑料。牟斌在創業過程中,一直與找鋼網保持著密切的交流,包括融資策略、模式變革、業務開展、產品技術等。牟斌甚至希望找鋼網能投資自己,但找鋼網當時還沒做好開展投資業務的準備。
此事推動了胖貓工場的成立。找鋼網本身是創業公司,這一路走來積累了各種實戰經驗,並搭建了完整的B2B平臺體系。這些既是B2B創業者亟需學習的內容,也是傳統投資機構無法給予的資源。胖貓工場希望能給B2B創業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從戰略、運營、技術、大數據平臺、金融業務到融資,找鋼網的經驗可以讓創業者集中精力做最核心的事,減少時間成本和試錯成本。
饒慧鋼表示,胖貓工場目前主要關註天使和A輪投資,單筆投資規模在200萬-1000萬人民幣,計劃在兩年內投資超過100家創業團隊。
補齊短板
創業者不是完人,肯定存在或多或少的短板。饒慧鋼表示:“B2B創業需要懂互聯網、供應鏈以及有在傳統行業深耕多年的經驗,但實際情況是創業者往往只具備其中一方面能力,你很難要求他具備所有的才能”。
對於創業者所需要的四大能力:戰略、融資、運營、技術,胖貓工場會根據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盡量幫其補足。譬如,創業公司招人是個難題。小公司的低知名度和高風險性,使其招人的成本和不穩定性大幅提高,而胖貓工場經過找鋼網的背書,幫助企業去招人就會容易許多。
在融資方面,找鋼網經歷四輪融資後,融資策略已經非常成熟,可以為所投公司的融資提供經驗建議,同時幫助它們規劃完整的融資戰略。此外,找鋼網以及背後眾多風投機構的背書能力,也為被投企業的後續融資提供了保障。
目前,胖貓工場已經投資了找油網、找鋁網等領域的B2B電商。其中,找油網是胖貓工場投資的第一家企業,而且是自己找上門來的,胖貓工場給其投資了500萬元。饒慧鋼介紹,找油網創始人呂健最早在上海做加油站生意,後來想向電商轉型,於是親自來找鋼網交流經驗,後來幹錯直接把公司搬到了找鋼網的樓下。當時,找鋼網的所有培訓課程,呂健都會來聽。
今年6月,找油網正式上線,當月累計撮合交易量1.24萬噸,成交額超過6600萬元,目前在上海的市場份額已達15%以上。饒慧鋼表示,未來胖貓工場會開設一系列培訓課程,並向所有被投企業開放。
未來,基於平臺大數據基礎,找鋼網還計劃為企業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務,比如搭建股權眾籌平臺,讓創業者和投資人更高效地對接。
從投資到生態
不同於2C企業需要迎合消費者快速變化的興趣,2B企業更需要的是穩定、標準化的模式體系。因此,各行業的B2B模式有至少80%是相似的。而實踐證明,找鋼網在鋼鐵行業積累的經驗具有通用性,可快速複制到各個行業。
針對其他B2B企業的學習需求,胖貓工場將對被投企業完全開放找鋼網的平臺體系。由於B2B的專業性和複雜性,在供應鏈前後端涉及的系統多達數百個,而找鋼網可以通過雲服務和SaaS的方式將這些技術與所投公司進行共享,未來可以為企業提供交易平臺、CRM、供應鏈管理等一系列企業級服務。胖貓工場還將為被投企業提供大數據服務——找鋼網的底層大數據平臺接口對它們完全開放,被投企業不需要服務器、中間處理平臺,只需要在平臺上進行簡單地二次開發。
“我們認為,被投企業的二次開發工作量應控制在20%以內,如果超出就說明標準化做得不夠好”,饒慧鋼說。胖貓工場希望被投企業能自由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模式,借此打造B2B領域的共享經濟生態圈,也希望它們之中能誕生比找鋼網更優秀的公司。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