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球股市熊途漫漫 CUP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11776


 

英國《金融時報》邁克爾麥肯茲(Michael Mackenzie)紐約、大衛奧克利(David Oakley)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php?storyid=001024902&page=1

 

26 Feb 2009

 

對於試圖逢低買進的投資者而言,最糟糕的事情莫過於抄錯了底。

 

今年年初很多人曾預計,全球股市已於去年末觸底,而在此之後,市場情緒再一次轉為悲觀。

 

由於全球經濟沒有顯示出衰退減緩的跡象,而企業業績預期遭到下調,投資者正繼續逃離股市。

 

近日來,市場人氣尤為低迷,投資者擔心大型全球銀行會被國有化,同時對於東歐一些新興經濟體崩盤可能加大全球金融體系壓力的擔憂日益加劇。

 

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標準普爾500指數跌幅高達16%,本週一收盤創下了19974月以來的最低點位。道鐘斯工業平均指數今年以來跌逾18%,其中花旗集團(Citigroup)、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的股價均跌破了5美元。

 

太平洋彼岸的市場同樣低迷,日經225指數今年下跌了18%,接近26年以來的最低點位。在週二交易中,東證指數(Topix)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創下26年來的新低。日本財務大臣與謝野馨(Kaoru Yosano)表示,正在考慮購買股票等托市措施,但投資者未予理會。

 

在歐洲和英國,股市也處於(或接近)2003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後市場觸底以來的最低水準。英國富時100指數(FTSE 100)昨日短暫跌破去年1121日創下的收盤低點3781——隨後小幅走高。今年以來富時100指數的跌幅為14%,而德國DAX指數則跌逾18%

 

看漲股市的投資者可能會辯稱,每一次新低都會使市場更接近底部,但一年多來,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空洞的老調重彈。此外,較低的市盈率和股息收益率遠高於10年期政府國債所反映出的具有吸引力的估值,越來越被認為是投資者的價值陷阱”——換言之,它們之所以便宜,是有充分理由的。

 

200710月信貸危機萌芽時的歷史收盤高點1565.15點至今,標普500指數已跌逾50%

 

與歷史情況的比較提供不了什麼安慰。在1929年見頂之後,標普500指數最終下跌了86%,直至1932年見底。

 

摩根大通(JPMorgan)首席美國證券策略師湯瑪斯(Thomas Lee)表示:投資者不明白市場下跌是如何逐步消滅了價值投資者、賣空者,當然還有普通公眾的。

 

當投資者受到房價不斷下跌和(某些情況下)負資產日益上升的困擾時,股市暴跌對於他們的財務狀況又是一個打擊——對那些即將退休的人來說尤其如此。

 

越來越多的散戶投資者正撤離股市,打算保住自己剩下的資金。而他們沒有顯示出要撤離貨幣市場帳戶中的大量現金、或放棄在公認安全的政府債券上投資的跡象。

 

BNY ConvergEx交易主管安東尼康羅伊(Anthony Conroy)表示:由於害怕股市進一步下跌,人們正考慮賣出股票,以限制虧損。

 

全球股市最薄弱的環節仍是金融領域。在美國,標普金融分類指數在2008年已下跌57%的情況下,今年以來還是跌逾40%。康羅伊稱:除非銀行狀況良好,否則不可能有一個健康的金融體系。

 

就估值方式而言,標普指數當前的交易價格是過去10年企業平均收益的13倍,明顯低於1900年以來16.25倍的平均水準。不過,倫敦的Capital Economics警告稱,在1982年衰退期間,市盈率曾跌至6.6倍的低點。該公司的約翰希金斯(John Higgins)表示:我們預計,直到經濟觸底之前不久,股市不會出現任何像樣的反彈。

 

鑒於公司發放股息的意願和能力方面存在的不確定性,標準普爾成份股公司3.9%的股息率無法為投資者提供多少安慰。似乎為了強化這種看法,摩根大通週一晚間將季度派息從每股38美分削減至5美分。

 

由於全球經濟沒有顯示衰退減緩的跡象,同時,預計破產公司數量將達到上世紀3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準,今年保留現金的需求可能上升。

 

在英國,富時全類股指數(FTSE All Share)的股息率自從去年9月以來一直高於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目前高出近兩個百分點。

 

英國富時全類股指數7.9倍的相應市盈率,接近上世紀90年代初期經濟衰退以來的最低水準。

 

滙豐銀行(HSBC)英國股市策略師羅伯特帕克斯(Robert Parkes)表示:如果你正考慮競爭性資產的收入,那麼即使考慮了有可能削減股息的因素,股票仍是價格低廉和具有吸引力的。但在當前這個厭惡風險的市場,投資者想要的不一定是收入。他們想要的是安全。這就是他們之所以更傾向將資金投資國債或儲蓄起來的原因,儘管事實上他們的回報率為負值。

 

對一些人來說,企業債券的吸引力影響了他們對於美國股市的興趣。由穆迪(Moody's)編制的AA級債券指數的收益率為5.89%,高於去年12月底時的5.43%

 

哈裡斯私人銀行(Harris Private Bank)首席投資官傑克埃布林(Jack Ablin)表示:債券是一種具有吸引力的替代選擇。(債券)收益率需要下降,股票才會有吸引力。

 

-----------

 

根據以上文章:

 

1. 如何分辨 value trap 還是真正好的價值投資,實在是頗為困難。不過,若非如此,大富大貴之人怎會是小數人呢?

 

2. 如果想和散戶或者大眾對著幹 (Contrarian Investing),那我們就要進入股市,以及撤離現金和公認安全的政府債券。不要將股票賣出。

 

3. 我們要考慮,我們的投資是為了將來的收入,還是只想要安全(可能回報率為負值)

 

4. 債券收益率要下降,股票才會有吸引力。這說明了為何股市上升之前,總是先要債券價格上升。亦由於企業債券價格目前是十分吸引,所以巴菲特大舉投資企業債。

-----------

今日再買多少少SOHO中國,慢慢儲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21

漫漫人生路 八戒港股手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0838ff0100so3z.html

港股氣氛沒有好轉,成交量也在萎縮,本人的心情一直有跟隨股市波動的特點。從18歲起,因為自己家裡的巨大變故,立志讓自己的生活無憂,到老師的出現,成 為了港股入門的領路人,從鼓舞中成長,到首次發掘倍翻股,再到沉溺港股泥潭。友人亦告誡我,我只是市場的交易員,不要交易人生。這半年來,我的工作習慣也 沒有因股票下跌而改變,查閱港股資料的時間還是在了生活的一大部分。很多人對本人的港股認知熟悉程度跟莊家手法感到敬佩,問我為什麼會發掘那麼多牛股。我 會用老師的一句話回答,人一輩子花時間只做一件事情,成功率是很高的。是的,我已經用過九年這樣的日子,每天在重複地做著幾個步驟。我沒有比別人多的內 幕,資金也是市場中的小不點,對港股個股的瞭解,都是從報刊、評論中獲取信息。很多時候,原來市場也是在重複類似的故事。如下是我工作日的一個流程:

 

1、0830-0930  看美股收盤、ADR港股漲跌幅、日本開盤情況;看香港報刊包括:經濟日報(http://www.hket.com/eti/)、明報財經網(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main.htm)、香港文匯報(http://wenweipo.com/)、及成報(http://www.singpao.com/),這堆報紙下來,我就知道當日港股重心及市場不同觀點;看個股的早晨公告(www.hkexnews.hk),是否有業績炒作機會。

2、0930-1600 盤中時間段對我而言,意義比較輕,因為本人不是日內炒手,本人股票特點也在於潛伏。但本人在盤中時間跟蹤熱點版塊及前一天晚上做功課的個股盤面情況,決定買賣策略。

3、1600-1800 與朋友交流總結全天走勢情況。

4、2000-0130 復盤時間每天個股走勢復盤一次,主要看個股公告、異動、大股東活動情況、搜索新聞等,判斷值博率。主要運用網站是:www.etnet.com.hk www.hkexnews.hk 這段時間就是發掘股票的黃金時間。

 

  我的日子這樣久而久之,把股票當作了是自己的全部,思維在任何角落的反應也是股票,走路的時候看到廣告牌就想是哪家上市企業。隨時間的推移,發現原來股票 也是人生的一部分。雖然股票是生活質量保障、可以從中獲到成功感、認識了志同道合的友人。但歸根股票也是工具,商品證券化的工具,發掘股票是我的工作。

 

  這條職業的路上,看到人生百態,很多人把這裡當成了賭場,買賣一隻股票可以不需要充分的理由,看到勇者如何倍翻,更多聽到散戶的哀鴻。這個職業有一個好處 就是由自己選擇去留,可以不用退休,選股方面,可以不停貪新厭舊,發掘內心激情。我18歲就選擇了,做一輩子的一件事情,那麼多年的風雨洗禮,成長了年齡 的印記和見證市場的無情。我的生活在逐步改變著,股票也成了樂趣的一部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30

漫漫前路 黎智英

2012-6-14  NM

最近在學唱《I Walk With God》這首經典名曲。我認為Mario Lanza把這首歌唱得最好,故此時常從YouTube下載他的版本來細聽。每次聽到他的歌聲都令我想起剛辭世的母親。她去世時我仍未學會唱這首歌,若然可以在她的葬禮為她唱這首歌,那多好!


更 有點可惜的是,到辭世她仍未想到要皈依上主。有好幾次想跟她談這件事,話到唇邊,就是沒有說出口。終其一生,無論對人對事,她都只有寬恕、沒有怨恨。神顯 然早已在她心中,想到這裡我便收回要說的話。「我與主同行……從此再不孤單……」,每次哼着歌詞,我都想起母親,知道她並不孤單,我心煦暖,悠然慰藉。 自從母親離開後,太多過去的現實消失了。腦海只剩下要摸可摸不着的浮游影子;要哭,她看不見;沒有母親的童年、少年、中年,景象都變得蒼白了。這些的過去 都遺失了。我徬徨、孤單、空洞,猶如迷失在曠野。 母親在時,我永遠都是她的小兒子。儘管時光流逝,她可永遠囑咐我「著多件衫」、「喝多點水」、「不要太夜睡」。從我還是孩提時候起,這些說話都沒有改變 過,而我對這些話的感覺也一樣沒有改變過,彷彿自己沒有成長過那樣。 到她走了,我便像是突然成長了、突然老了、突然寂寞了。歲月並非一頓免費午餐,它突然扔給我大疊賬單,重重的壓在心頭。這個時候我才感覺到人生便像一堆令 我累透了的賬單。然而她沒有給我留下悲觀,她在的時候,要是遇上風橫雨暴,她會告訴我太陽快出來了,不要氣餒。她要我永遠朝着既窄且直的長路往前走。


她 常說,路是人行出來的。走寬敞而四通八達的路,自由是夠自由的了,可是容易迷失路向。一旦迷失了,回頭一望無際,不知哪裡才是岸。走既窄且直的路,看似是 走一條沒有選擇的路,但路是直的,只要往前走,幾乎是沒有寃枉路的。既窄且直的路愈走會愈順暢,愈走信心便愈強,那時你便知道已避過陰霾,前路是一片陽光 普照。走人生路,選擇愈多便令人愈易迷惘。不三心兩意、執着堅持,往往會苦盡甘來。 小時候被迫走既窄且直的路,苦是夠苦的,偶一行差踏錯,便會給母親打到飛起,甚至以為自己是被拐了上梁山,做了坎坷的大人心情時拿來發洩的出氣袋。 我五歲的小兒子最近看了一齣叫《KIRIKOU》的卡通影碟,劇情是講非洲一個還是嬰孩便已英明神武的黑人英雄。小兒子看影碟看得入迷,甚至將自己代入角 色中去。在學校,甚至到處跟同學說自己有一半血統是非洲人,而且從小便在非洲長大。 知道這件事情後,我們問他:你真的是這樣跟同學說嗎?他毫不猶豫地承認其事。一家人吃飯,大家都捉弄他。哥哥問他:你的血統真的有一半是非洲黑人嗎?他理 直氣壯說是。哥哥再問他:嘻,全家人都在這裡,哪有個人的皮膚是黑色的?你的血統哪裡來一半是非洲黑人?他回答說:你唔知就唔好嘈喇!我們都給他吹脹! 他跟媽媽、哥哥、姐姐到Machu Pichu旅遊,見到斷壁殘垣的遺蹟,他問哥哥:是誰把這個地方破壞成這樣的?哥哥答他說不知道。他跟哥哥說,那是我幹的。哥哥說,這是好幾千年前的遺 蹟,怎麼會是你造成的?他說,你唔知就唔好理咁多啦!


前幾天我跟他一起看電視的體育節目,見到一個黑人女選手跑四 百公尺,遠遠拋離對手,全場觀眾站起來為她鼓掌。他轉過頭來煞有介事地跟我說,她便是我來了。我笑了笑,不置可否,更沒有反駁他。我明白那是什麼的一回 事。小時候我跟他一模一樣,都天馬行空地充滿幻想;故此那時我有個黎大炮的花名。 小時候天馬行空地幻想,大人視之為無關痛癢,極其量也只是投以奇異的眼光。不過要是母親認為我刻意說謊騙人,她便一定不放過我,會把我打到飛起。即使有被 打到飛起之虞,好些時候,我仍然忍不住口,照樣大話西遊。那時我的想像力實在是太豐富了,常常把想像的東西當以為真,不管自己怎樣控制也控制不來,母親卻 以為我講大話死性不改。 不過給她打到飛起也有個好處,從此刻骨銘心,知道講大話是錯的。長大後有些事情明知講真話會吃虧,我還是選擇講真話。長遠而言,那反而給我帶來極大的好 處,起碼無須畏畏縮縮。講真話的勇氣加強我的自信心,做生意,能夠得到別人的信任也就事事順利了。 小兒子有個過人之處。雖然只是五歲,應承過的事情他一定會做。他信守諾言,那當然不是說上廁所小便,尿濕了廁所板,你提醒他要抹乾淨;他應承了,下次便不 會弄污廁所板。但應承過的事情,當下他一定做得到。譬如給他功課,要他寫兩頁中文字,有些地方他寫錯了,或是寫得不好,要他重寫。只要答應在先,即使疲累 不堪,他也會埋頭苦幹,直至寫好了才上床睡覺。他這種性格也很像我。 小時候,我答應過母親的事情,一定盡力做到 —— 除了讀書。我真的非常討厭上學 —— 不只討厭那麼簡單,我簡直像是有學習障礙似的。就算想討母親的歡心,想讀好書,卻怎也做不來。母親威迫利誘,我答應下次會用功做好功課。可是下一次還是同 樣做得一塌糊塗,因而給母親打到飛起。


為家庭環境所迫,小學五年級我便輟學。到那時跟母親為了功課而起的衝突才告 解決。然而她鍥而不捨,要我遵守諾言的原則,卻深植心坎,成為我做人的道德觀。萬一食言,我會非常內疚。故此我從來沒有背叛過朋友或生意夥伴。我精力過盛 而天生鹹濕,但從未在外面拈花惹草,因為不敢背叛老婆,那是母親教誨有功。 母親給我最大的影響是她的同情心。小時候住在廣州通靈道時,附近有一家四口很窮的人住在狹隘樓梯底,那時母親已要靠變賣家當為生。解放後被抄家,家當所剩 無幾,家境拮据,可是過時過節母親總會買一兩斤豬肉送給他們,到了過年又會送隻雞給他們。比我們更窮的人要是病倒了,她會拿錢給他們去看病;即使身上沒有 多餘的錢,她甚至會借錢去幫人。她訓誨兒女,病痛生死攸關,無論如何都要幫人。 最記得當時我們常到佛山探親戚,行經珠江大橋時,每當見到三輪車上斜路,車夫踩踏得辛苦,她一定叫我跑過去幫手推車,幫輕車夫的負擔。這種身教滋長我的正 義感。當然自己能力有限,不能路見不平便拔刀相助,但最少對受苦的人或不公平的事我都會有個敏銳惻隱之心。 母親一直以身教引領我走既窄且直的人生路,為了令我緊記訓誨,有些時候她不惜把我打到飛起。 願打過我後,自己躲起來痛哭一餐。我完全體會到她那種打在兒 身、痛在娘心的痛苦,故此對她的打罵我從來毫無怨言,長大了回頭看更是非常感激。 不過我一定要承認,我走過的路不全是既窄且直的。我曾經輕狂過,甚至誤入歧途,可幸母親的身教培養了我的道德根基,這個深植心坎的根不易枯萎,即使一時萎 縮,只要再沾良知的活水便馬上長出芽苗,使我覺岸回頭。沒有了一位這樣的母親在身邊,遙望漫漫前路,我是何等寂寞啊。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17

京東金融,路依然漫漫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6676.html

近日,京東商城的供應鏈金融計劃迅速地在互聯網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一些激進的互聯網人彷彿一夜之間就征服了金融界,但是我想告訴你的是,京東的金融模式,別對它期望太高,因為京東的問題不會因為它改變,甚至會因為它變得更加嚴峻。這一切都是因為京東的致命缺陷造成的。本文在京東金融的一邊喧囂中,再談B2C與京東模式。

京東的金融模式是什麼樣的?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們以京東的供應商A公司為例,來講講這個模式。

由於京東的結算週期太長,很多生產型企業缺乏回籠資金維持生產,導致大批供應商需要資金支持維持生產,A公司是那些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離開京東的企業之一,它決定相信京東提供的金融扶持模式。

第一步,供應商A通過把應付賬款或者是貨物在和京東方面確認後,並在第三保險機構投保後,將賬款或者貨物質押給銀行換取融資。

第二步,而銀行則將供應商A的質押轉化成金融產品以一定價格賣給給京東商城和其他供應商。

第三步,當京東給供應商A結款之後,供應商A還給銀行貸款,而京東之前賣的理財產品也到期,與參與購買該金融產品的供應商分享收益。

以上就是京東商城供應鏈金融模式的框架流程,在這個模式中,銀行非常聰明地將風險大量轉移到京東身上。如果京東確實如它所說的那樣強大,那麼這個模式中的風險可以降低,但是現實是京東有這個能力嗎?

與B2C精髓越來越遠的京東

B2C牛的地方就在於通過優化和降低供應鏈成本,從而減低商品銷售成本,實現線上價格優於線下。事實上,在最初的時候,京東的客戶群集中,且相對較小,一方面發揮B2C企業供應鏈管理強的優點,通過正品、便捷和自建的物流渠道,確保了京東的這種方式得以存活和發展,並贏得了用戶的口碑和好評,也讓自己在殘酷的電商市場贏得一席之地。

然而,隨著京東的不斷壯大和發展,京東的問題開始暴露。由於京東的模式太重(它要自建物流)成本缺口越來越大。最近一年,京東對外宣佈要開始盈利了,劉強東的精明可見一般,因為把一個不得不做的選擇,變成了一個自己主動出擊的結果,雖然緊迫,但是面子一點也沒丟。為什麼要漲價?因為高昂的成本,它不漲價是不可能的。但是,漲價直接影響到京東前端的貨品結構和價格帶, 它作為B2C平台的優勢開始減弱。事實上,它甚至對比別的平台,也沒啥優勢,你隨便安裝一個比價工具,你就能看到京東商品和別的電商平台同種產品的價格差異了。

所以,京東急著要上市,融資補空,維持擴張和平台計劃。但是即使上市了,也會面臨隨之而來的人員產能和業績kpi的壓力,自建物流的發展速度很難跟上流量增長,這之間的瓶頸很早就開始越來越明顯地暴露出來。

供應鏈金融能救一時,不能救一世

京東搞供應鏈金融,是形式所迫。京東沒有足夠的資金再搞得不償失的價格戰了,獲取用戶成本太高,價格戰除了得了一點名聲,就是把用戶的心理價位拉低。另外,高昂地物流成本雖然通過經營管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隨著發貨規模的擴大,成本的量級縮小不了多少。

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過日子了,但是發展不能放緩,否則怎麼拿財報去換上市或再融資的機會呢?

因此劉強東很聰明的不說自己的夢想已經破滅,而是很聰明的在網商大會上宣佈搞平台。正面戰勝不了天貓,那就跟隨它吧。自我消解過去B2B2C的模式,變成B2C和B2B2C兩者皆有的形式。希望通過平台商的活躍和加盟來延續京東不死的傳說。

但是,平台服務顯然是京東的短板,因為這過去不是它模式的重點,現在要轉變,大家一起在中國的電商市場混一口飯吃,京東正在痛苦地裂變,希望這種裂變能把更多的商家留下來,並且吸引更多的平台商加盟。而裂變的方向就是做好平台商的服務。

而隨著阿里的金融模式取得相當進展,另一邊的張近東虎視眈眈地要推新平台和視頻購物。唯一可以打出特色的就是沃爾瑪似的供應鏈服務,通過自有資金和銀行的幫助來實現對供貨商供應鏈的金融服務,讓平台商相信在這裡可以獲得實惠,更好地利用京東現在的市場地位做生意。

至於未來要不要和阿里一樣做更深層次的金融產品。,目前來看這更多是幫助上市和融資的概念。不可否認平台商和無數使用京東的第三方支付工具的朋友可能有這個需要,京東也確實可以通過這個牟利。至於是否能做大,完全取決於京東POP平台上商家的數量和對京東金融產品的依賴程度,以及京東支付工具的市場佔有地位。前者看平台服務做的如何?並且還要期待蘇寧和天貓犯錯。而後者能否帶來盈利,完全取決於它和支付寶、餘額寶未來的市場地位。

京東搞金融服務,治不了京東的病,甚至會要了京東的命

京東現在搞金融服務實際上治不了京東的病,硬要說是轉變地大機遇的朋友無異於再做一件頭痛醫腳的事情。

京東的根本問題是原先的發展模式存在問題,沒有足夠的資金維持那樣的擴張了。東哥確實很牛,把京東做到大而不倒的地步,但是他很可能恰恰是京東問題的根源。

事實上,如果京東不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重物流模式,它要不就沒有低廉價格的產品可賣,要不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批用戶通過比價工具等互聯網產品帶到別的平台上去。

而且,京東的金融模式是建立在一個有相當風險的金融合作模式上,一旦京東出現任何風吹草動,京東會因為上文中提到的那個金融模式面臨巨大風險。

一切為了上市

這次京東之所以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去搞一個金融服務,完全是因為要通過模仿沃爾瑪的供應鏈管理和方式,取悅美國的投資者,給美國投資者一個「中國沃爾瑪」的印象。強東哥在這個極其不合適地時機飛往美國,聲稱近距離地研究沃爾瑪的經營方式,不禁讓人浮想翩翩……

我們可以不去相信電商分析家們聲稱的,京東運營成本和推廣成本居高不下,現金快燒完的評價。但是,我們至少有一點確定,京東遠沒有強東哥表現的那麼強大。一個強大的京東商城,本不該懼怕自己的對手。不會就拿著無數平台商和投資人的錢去搞一個如此冒險的金融版形象工程。

對於這樣的京東,商家除了選擇離開,恐怕就是用多平台作業,轉移風險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587

新建醫院路漫漫

2014-01-13  NCW  
 

 

投資動輒10億以上,名醫難挖,股東關係複雜,建設期漫長,新建綜合醫院隨時會遭遇不可預知的風險,但它承載了營利醫院資本的旗艦夢◎ 本刊記者 于寧 李雪娜 文“去年11月收入經營現金流才首次平衡,但離真正的財務獨立還有一段辛苦的路要走。 ”南京明基醫院陳誼德副院長對財新記者稱,在投資14億元、辛苦運營6年後,明基醫院終見一道曙光。盡管投資規模超出預期,但業務量的增長比預想快。在台灣新建一家醫院十年收回投資都是正常的。

比南京明基起步稍早的另一家三級綜合醫院——南京同仁醫院,前年已實現現金流平衡,並稍有盈利,但他們在2010年10月開業的昆明同仁醫院收入才上億元,而兩家醫院的總投資已經將近20億元,對主要投資人華力控股壓力不小。這些年來主要靠貸款及其他項目的盈利來維持運轉。

新建醫院的投資規模大、回收期較長,不確定性大,很多人都不敢碰。民企投資三級綜合醫院的更是鳳毛麟角,因為綜合性醫院要求科室齊全,需要組建比較完整的醫生團隊,這在當今醫生多點執業未放開、灰色收入較高的大環境下異常艱難。

明基的第二家醫院——蘇州明基,原本預計2010年開業,因為醫生資源的問題解決不了,拖到2012年中才開業。

南京明基醫院開業快六年運營狀況好轉已屬幸運,但如果加上前期的審批、籌建,從創立至今已有11年。南京同仁相仿。

投資高達45億元的北大國際醫院,是新建醫院中的巨無霸,其單體建築在亞洲也排得上號。籌建十多年,2013 年底它才通電和通暖,預計今年全部竣工。這家非營利性醫院,能給持股70% 的北大方正集團帶來什麼?北大方正的高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一是通過產業鏈賺錢,二是醫院的現金流好,可以合併報表。通過向醫院銷售藥品、器械、耗材,提供信息、康複等服務獲利,也是投資非營利性醫院賺錢的可行路徑,鳳凰醫療(01515.HK) 、金陵藥業(000919.SZ)等都是這種做法。

與北大國際醫院一樣向開業衝刺的,還有北京的清華長庚醫院。這家投資十多億元的三甲醫院從2010年4月奠基至今已有三年多的時間,這是台灣長庚十多年前謀求在北京開醫院未果後一個不小的成果,據悉長庚將輸出管理。

與這些耗時漫長的大型綜合性醫院相比,北京協和醫藥科技開發總公司(下稱協和開發總公司)參與的恒和醫院項目要更倒霉一些,籌建兩年後即出現重大變故:大股東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998.SH,下稱九州通)在醫院進入建設期後宣佈退出,將51% 股權轉讓給成都雲集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成都雲集) 。成都雲集大幅修改了對恒和醫院的設計,協和開發總公司宣佈退出,與該院進行腦科中心合作的美方克利夫蘭醫學中心也要求中止合作。沒有協和的品牌如何做?雙方還在僵持之中。

類似漫長、曲折的醫院投資故事還有很多。業內普遍認為,新建大型綜合醫院的風險是最高的,不確定性最大,所以很多人寧可收購成熟的公立醫院,因為人員、土地、資金、股東關係始終是繞不過去的問題。

人從哪來?

“現在最缺的不是錢,而是人”“2003年我們的股東之一找同仁醫院的韓德民院長看病,從病人成為朋友。韓院長也想把同仁的品牌打到全國,華力控股(還有其他的一致行動人)和同仁集團共同成立了同仁醫療產業集團,同仁出資占25%。 ”南京同仁醫院的投資運營副總監沈志強稱。

南京同仁2007年6月開業,成立之初,華力控股和同仁建立了人才培養機制,關鍵科室同仁會派專家過來,定期輪換,南京同仁也會派醫生去同仁工作,讓專家帶一年半年。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11年。

普通醫生出價高就可從市場招到,但大牌醫生很難找。骨科的副主任醫師,開價100萬元很正常,因為在當地著名三甲醫院的骨科主任醫師,一年明暗收入不止這個數,連“80後”的骨科住院師月總收入都能達到3萬元。沈志強抱怨說: “我們工資條上的工資可能稍高,但總收入沒有競爭力。我們本來是想上收藥品採購權,由集團集中採購,但諸多原因不方便一下子這麼做,除非整體醫療體制和環境有所改變。 ”在他看來,現在的人力資源情況更加惡化了。大牌醫生能從公立醫院出來的有兩類 :一是技術好,但在體制內想法實現不了或者人際關係有問題 ;二是退休的。

投資方都希望降低採購成本。 “但是在以藥品收入為主的情況下,薪酬體系設計不好就會影響業務量。醫生沒有開藥的刺激後會減少開藥,如果老開高成本而沒利潤的藥,醫院也受不了。所以,這個改革很難在不影響業務量的情況下做得很完美。 ”一位長期從事民營醫院管理的人士稱。

來自台灣的陳誼德也苦惱于這個問題。 “台灣的醫院,人力成本占45%- 50% 是正常的,我們南京明基目前約32%-36%;藥材的成本在台灣約25%,我們現在是46%,主要是因為大陸醫生長期價值被低估,醫院普遍‘以藥養醫’ 。 ”南京明基醫院因此提高高級專家掛號診查費到30元,此外通過高端或緊急服務把特需服務的掛號診查費提高到300元 -500元,藥費不變,以此增加醫院與醫師收入。

2011年南京明基取消了給醫生的檢查提成,檢查量明顯下降了三成,與此同時提高手術分成、操作性收入。按照PPF 指標,以醫師的操作係數定價,風險高的、難度高的收入高。

“醫生資歷越高,職稱、名氣越高,薪酬呈幾何級增長,所以中生代的醫生很關心晉級的問題。 ”陳誼德說, “南京是省會城市還好點,蘇州明基招人就更困難,蘇州離上海太近,資深的醫生呆在上海很不錯,為什麼要去蘇州?”據他介紹,現在南京明基是1000 張床,實際利用700張 -800張,員工有1200人,其中醫生300多、護士600多。

蘇州明基共444人,醫生100多,綜合科室是開了,但沒那麼整齊,現在200張 床,實際利用100張,與預期相差較大。

“現在很多醫院和我們談輸出管理,武漢、安徽、常州的都來找過。最誇張的是有家說我們開發區有錢有地,還有說我們市里兩所醫院都給你。所以,現在最缺的不是錢,而是人。 ”陳誼德認為,這裡有資源錯配的問題,比如南京一個區的社區衛生中心,位置較偏,業務被限制,醫生沒事幹,這些資源完全可以釋放出來。他最希望的是儘快放開多點執業。

投資常超預期

設備投入大、物價上漲及人力成本

提高加劇了虧損

南京明基本來預計10億元就能完成一期投資,結果投了14億元,三期下來要25 億元。 “主要是物價上漲、用人成本提高。預計可能還要兩年才能打平。 ”陳誼德說。

南京同仁也遭遇同樣的狀況。負責 投資運營的副總監沈志強介紹說,醫院地處南京江寧經濟開發區,2007年開業時比較偏僻,只能服務于周邊。 “我們開始預期投資7億元就夠了,但是請專 家過來,專家要求新增設備,就得再投入。前些年每年經營性補充投入2000萬元左右,大部分是通過股東繼續注資來 持續運轉。2012年,經營性現金流開始打平。但是,新建綜合醫院的資產重,很多科室並不盈利。 ”投資南京同仁之後,同仁醫療產業集團又在昆明滇池畔新建了三級綜合性的昆明同仁醫院,兩個新建醫院至今投資了16億元。加上財務費用和前期的經營虧損,總計投資了20億元。

“主要靠股東注資和貸款,此外是我們的其他項目來補貼。當時獲批了養老、醫院和住宅,所以用地是兩部分,一是醫院用地,二是住宅用地。幾乎與南京同仁醫院開業同時,地產項目一期也開盤,在昆明是先做住宅,醫院建慢一點,現在地產賺到的錢都投入到裡面了,但也很難完全匹配,因為你要用錢的時候不是地產賺錢的時候。 ”沈志強稱,今年他們還將啓動養老項目。

據悉,在江蘇新建的三級醫院中,蘇州九龍比較成功,2013年收入將近7億元,前兩年現金流就打平了,已經開始開發二期了,這也得益于股東之一的蘇州工業區給予很多特殊政策,比如公務員住院的床位補貼費,申請省級重點專科也有比較高的補貼等。

競爭比特色

民企辦三級綜合性醫院如何與現有的三甲醫院競爭?

民企辦三級綜合性醫院,從業務量、醫生數量上都比不過現有的三甲醫院,而品牌建設又需要很長時間。初期只能服務于周邊區域市場,像南京同仁、蘇州九龍都是在新建開發區內,是開發區內 唯一的三級醫院。此外,國家控制公立醫院搞特需和擴建,也會帶來需求。

“我們的競爭力在於,一是服務好,二是特需,三是發展有競爭力的專科,因為我們不可能和公立醫院整體上競爭。你要形成有競爭力的科室,就得有醫療資源。 ”沈志強稱。

一般綜合性醫院有30多個科室,但只有婦產科、骨科、腫瘤、血液、心內、神外、腦科等是經濟效益好的,診費高、耗材大,像兒科就屬於聚集人氣但不賺錢的科室。所以,很多號稱搞綜合的民營醫院實際上走的是“大專科、小綜合”的路子,即突出某一專科,比如民企投資腫瘤醫院較多,就在於其利潤率較高。

搞專科,可以與國內或國外知名醫療機構合作,可以共同投資,也可能是給對方交納一筆不小的管理費,如果是國外知名機構,一年的管理費至少要幾百萬美元,在開業初期的成本壓力很大。

萬科在上海籌建兒童醫院時最初想和美國費城兒童醫院合作,結果光管理費一年就上千萬美元,最後轉而與複旦大學以管理費加分成的模式合作。恒大集團和哈佛大學的合作也是如此,恒大出資建醫院,哈佛負責制定標準,這意味著恒大也需支付不菲的管理費,對將 來的運營是大挑戰。雙方在合作協議中對醫院項目進展也有時間要求, “就像對賭協議一樣,恒大務必在規定時間內搞定政府拿到土地、資金等。 ”為了和深圳市政府搞好關係,恒大老闆許家印開始頻繁光顧深圳。2013年末,恒大集團與深圳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按雙方協商,恒大8大集團總部中的6個,要遷至深圳,這其中就包括體育和醫療兩個集團總部。而深圳市政府將從深圳灣片區特批一塊總部經濟商業用地,定向轉讓給恒大。

恒大在深圳的醫院項目順理成章得到深圳市政府層面的重視。恒大將創 建一個綜合性營利醫院,床位數1200 張-1500張,擬選址地塊用地規模為200 畝 -300畝。由恒大投資建設,管理及醫療團隊則全部來自哈佛醫院。美國哈佛醫院(哈佛布萊根醫院)是美國聯盟醫療體系(PHS)創始醫院,有150餘年曆史,在癌症、心臟病、糖尿病、腎臟 病、風濕病、內分泌及婦產科等多個領域均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特需是民營醫院普遍看好的,不過近年公立醫院也在加大特需投入。

南京明基成立時曾打算20% 收入來自高端服務,現在實際只有5%。這與地域有關係。因為南京是政治型都市,公務員很多,上級別的幹部醫療費是全部報銷的,江蘇省人民醫院的幹部保健服務有很大的利潤;而蘇州私營企業多一些,反而高端的能占到20%。

股東打架是常事

北京協和開發總公司向各股東發出

了退股函

民營資本要新建醫院,通常是要麼與大醫院合作獲取醫療資源,要麼與地方政府合作,獲取地方准入與支持。因建設過程漫長,資金回報期長,實際磨合中合資方很容易發生摩擦。

2011年,同仁醫院從同仁醫療產業集團退出。

對於退出原因,沈志強稱 : “國有資本的目的是保值增值,但同仁產業集團連年虧損,他們不願意增資,因為增資需要國資委、北京市審批;也不願意被攤薄。所以就把股權轉讓給我們目前的大股東。 ”退出時,雙方簽署了品牌授權使用協議,給了同仁一筆一次性的品牌授權使用費,將來使用同仁的品牌仍需得到他們的同意,不能濫用。

與南京同仁一樣,南京明基也曾受困于國有資本不能增資。成立時中外合資,規定外資不許超過70%,所以明基友達集團占70% 股份,南京市國資和南京市中醫院各占15%,並且約定可獲得超過銀行貸款的固定回報。但是國有資本增資存在障礙。陳誼德說: “我們發展至今,增資成為目前醫院管理要解決的一個問題,股東不能增資就得從銀行貸款,去年8000萬元虧損中有6000萬是支付利息。 ”他現在最希望的是像上海禾新醫院一樣,變成台商獨資的醫院,這在台灣和大陸簽訂ECFA 之後已成為可能,獨資後南京明基醫院在資金投入上會更有自主性。

同仁醫院等國有大型醫療機構實際上是事業單位,一般資本金規模都不大。

協和開發總公司與成都雲集在恒和醫院上的合作就陷入僵局。

協和開發總公司原本與九州通合作在京新建恒和醫院,但隨著預計投資金額從2億元上升到4.5億元,九州通就萌生退意。2013年9月4日,九州通將51% 的恒和醫院股權轉讓給成都雲集。隨後新一屆董事會召開,來自成都雲集的李劍成為醫院管理公司的董事長。 “當時 雲集打過來2億元,我們提出儘快支付已經逾期未付的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第一期管理咨詢服務費,他們也同意,但過後就不再提了。 ”協和開發總公司經理姜濤稱。

出乎姜濤意料的是,新股東進入後重新聘請了設計公司,大幅修改了對恒和醫院的設計,把腦專科的面積從5000 多平米縮減到不足1000平米,減掉了腦專科住院部,只保留了腦科門診。成都雲集的打算是做女子醫學中心、中醫、康複、北京各個醫療資源的轉移平台,和各大醫院做加盟服務。該醫院的盈利預測假設是,平均每天的住院費是4000 元、體檢中心的人均體檢費是5000元、VIP 門診的平均門診是2500元,這樣2014年就能達到4.32億元的收入,當年即可獲利。

而協和總公司的初衷是想把恒和醫院打造成亞洲最好的腦健康中心,總計需5年-6年收回初期投資。

“他們調整後的定位與協和總公司的目標不一致。中國醫科院旗下有六家醫院,我們要考慮資源互補的問題,恒和醫院距離協和醫院只有300米。中國腦血管病的技術資源70% 在北京,學術帶頭人在協和,但是腦科在協和醫院不是大科室。協和總公司起初參與這個項目的動機就是引進國際一流醫學中心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為中國日趨嚴重的老齡化社會帶來的大量中樞神經系統退行病患者提供高品質服務。 ”姜濤說。

北京協和開發總公司在2013年11月11日向各家股東發出了退股通知函,稱不再參與恒和醫院項目和承擔相應股東業務。

“如果一個月內,現有股東不認購,我們將在北京產權交易中心掛牌出讓。 ”姜濤稱。

直至本刊截稿,雙方也未商討出最終解決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309

老鼠倉案維權難 基金消費者保護路途漫漫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3/3581566.html
去年以來,監管層掀起新一輪「捕鼠風暴」,鄒昱、馬喜德、楊奕、馬樂、厲建超等基金經理紛紛落馬。然而年復一年,在市場為此拍手稱快的同時,基金投資者卻只有看熱鬧和乾著急的份,對於「老鼠倉」給投資者帶來的損失如何消費維權一直沒有進展,尚無成功維權案例出現。

冠軍基金經理涉「老鼠倉」

前博時基金經理馬樂案尚未完結,近日再度曝出新科業績冠軍———中郵新興產業前基金經理厲建超涉嫌違規被查,這也是史上首例公募冠軍被查。關於厲建超是否涉嫌老鼠倉被查之事,儘管中郵基金諱莫如深,但證監會在近日給予了回應。據證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證監會對厲某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股票的行為立案調查。調查終結後,證監會將該案相關涉案人員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資料顯示,厲建超任職中郵基金期間曾同時管理中郵核心優選、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兩隻基金,並一度單獨執掌中郵核心優選這只當時資產75億元的基金。

公開資料顯示,厲建超曾作為雙基金經理之一管理的中郵戰略新興產業,至去年7月23日其離任時,該基金當年收益已達62.2%,到去年年底,該基金以超過80%的收益率一舉登上基金業績冠軍寶座。而由其單獨執掌的中郵核心優選去年業績則並不突出,該產品在其任期內淨值增長率僅為-5.21%。這兩隻基金持股高度重合然而業績差距卻如此之大,業內人士疑其涉嫌利益輸送。曾有業內人士透露,中郵旗下產品相互「抬轎子」的行為在業內一直飽受詬病,這其中存在相互「抬轎子」的可能。這樣的做法雖然能夠保證其中一隻產品獲得較高排名,但同時也犧牲了其他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而從中郵基金本身的風格來看,有分析指出,公司旗下基金抱團取暖、交叉持股現象十分嚴重,而厲建超掌管的兩隻基金則是其中代表。據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和中郵核心優選季報顯示,去年一季度,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持有漢鼎股份15.9萬股、蘇大維格10.82萬股以及海思科13.72萬股,而同門中郵核心優選則分別持有204.41萬股、205.8萬股和300萬股。至去年二季度末,中郵核心優選和中郵戰略新興產業仍有4只重倉股重合,分別是漢鼎股份、旋極信息、蘇大維格和銀邦股份。此外,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去年三季度末前三大重倉股分別為旋極信息、三聚環保以及爾康製藥,這三隻個股的前十大股東中,同門基金中郵核心優勢、中郵核心優選等均列其中。

事實上,近期監管層「捕鼠」風暴越刮越猛。2月中旬,證監會證實從去年起針對基金從業人員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股票的違法違規行為,共啟動調查10多起,近期調查結果陸續出來,有部分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據刑法規定,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老鼠倉維權第一案」被駁回

2009年2月3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做出最終裁決,張遠忠的委託人於暢請求基金託管人建設銀行向上投摩根行使追償權的仲裁請求被仲裁委員會駁回。這也被稱為「老鼠倉維權第一案」。

資料顯示,基金「老鼠倉」一案發生在2006年4月。時任上投摩根基金經理的唐建利用職務之便,用其父親和第三人賬戶先於基金建倉前買入新疆眾和股票,為自己和他人非法獲利152.72萬元。對這種行為,證監會於2008年5月對唐建進行了行政處罰。

隨後張遠忠又對「老鼠倉」案發起了民間維權,在案發期間持有上投摩根阿爾法基金的於暢正式委託他為自己的仲裁代理人,「老鼠倉民間維權第一案」於2008年7月正式立案。基金託管人建設銀行由於「監管不力」被申請仲裁,要求其向基金管理人上投摩根行使追償權,將追回的非法收益劃歸為阿爾法基金。證券維權律師嚴義明當時表示,「任何原因造成基金損失、減值,都可以歸結為沒有盡到勤勉盡職的義務,當事人都應該為沒有盡到該義務承擔賠償責任。關鍵在於要闡明這是一種信託關係,即便是個人這樣做,基金管理公司也應該對從業人員管理不嚴而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

嚴義明認為建設銀行作為基金託管人,應該為保全基金資產盡到責任。因為任何人的任何行為導致基金財產受到損失,保管人就應該採取措施來彌補損失。若不採取措施,託管人實際上是職務懈怠,沒有做到勤勉盡職。作為基金託管人,建行還是應該負有責任。

而仲裁的理由主要集中於三方面,首先,仲裁庭認為,基金管理人上投摩根不是本案仲裁的當事人,不屬於仲裁審理事項;其次,唐建個人違法並非職務行為,申請人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唐建個人違法行為是以企業法人名義所從事的經營活動,或事先得到企業法人的授權,因此仲裁庭對原告關於唐建個人違法行為是職務行為的說法不予採信;第三,難以證明基金財產損失。由於證券市場上並非只是該基金投資新疆眾和,因此個人「老鼠倉」不法行為損害的是全體投資人的利益,其「違法所得不能解釋為某個單一投資人的具體損失,也不能解釋為提及的基金財產的實際損失」。

對於將追回的損失歸屬上投摩根阿爾法基金,當時的中聞律師事務所蘇小勇律師認為,《信託法》規定,受託人除依照本法規定取得報酬外,不得利用信託財產為自己謀取利益。受託人違反前款規定,利用信託財產為自己謀取利益的,所得利益歸入信託財產。根據上述規定,基金管理人違法為自己牟取非法利益,所得應該歸入基金財產。從目前的法律看,把「老鼠倉」的收益歸入基金財產,在法律上還有疑問。不過從保護基民的角度講,他認為法律應該進一步明確規定,或者作廣義的理解,把「老鼠倉」的收益歸入基金財產。

市場呼喚索賠機制

厲建超涉「老鼠倉」被查的消息傳出後,一些投資者自發創建數個中郵基金持有人QQ群,正在商討維權措施。不過,殘酷的事實是,直至目前,對「老鼠倉」基金經理的索賠依然沒有人成功過,包括已獲刑的許春茂、李旭利和鄭拓等數位基金經理。

「老鼠倉」不僅損害基民的利益,還利用資金優勢和信息優勢侵害了弱勢中小股民的利益,嚴重違背了我國證券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秩序。「老鼠倉」在基金業不是個案,其規模也並非小數。從長遠看,「老鼠倉」的非法獲利正在摧毀廣大投資者包括股民的市場信心,影響整個市場公平公正的基礎,並最終摧毀資本市場,廣大股民都有可能會為「老鼠倉」付出沉重代價。

一旦出現「老鼠倉」,基民應該怎樣維護自己的權益?律師認為,這麼多年過去了,目前這仍是一個法律盲點,申請仲裁或者起訴將會比較困難。

兩會期間,這一話題也受到代表、委員的關注。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證監局局長王明偉,全國政協委員、廣東證監局局長侯外林做客人民網訪談室時表示,建議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有關部門,盡快推出內幕交易、「老鼠倉」等違法違規行為追究民事責任的司法解釋,方便相關受損的投資者索賠。

侯外林表示,「我今年提了3個提案,其中一個提案是關於研究出台內幕交易和『老鼠倉』行為的民事賠償司法解釋的建議。大家都知道,內幕交易和『老鼠倉』嚴重違背『三公』原則,是典型的證券違法行為案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的《關於辦理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這些年證監會會同有關部門,始終保持對內幕交易、『老鼠倉』這些違法違規行為的嚴打高壓態勢,調查、處罰及移送的內幕交易案件大幅度增加。但是,對內幕交易民事賠償這方面的問題則比較困難。」

侯外林認為,一些內幕交易案件作出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理以後,一些投資者想索賠,但由於缺乏具體的可操作的規定,大部分起訴未獲得法院受理。從目前公開的情況來看,有4起這樣的案件,其中1起是原告撤訴,2起是投資者敗訴,還有1起法院還沒有開庭審理。因此,為落實國辦發(2013)110號文件有關健全中小投資者賠償機制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建議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有關部門,盡快推出內幕交易、「老鼠倉」等違法違規行為追究民事責任的司法解釋,方便相關受損的投資者索賠,讓這類違法違規的行為付出更大的代價。

■延伸閱讀

那些紛紛落馬的「碩鼠」

證監會對「老鼠倉」開出的第一批罰單:距上投摩根基金經理唐建「老鼠倉」事件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國內基金業第二例「老鼠倉」案便浮出水面———王黎敏在2006年8月至2007年3月任南方基金基金金元、基金寶元經理期間,使用自己控制的「王法林」證券賬戶,買賣自己所管理基金重倉持有的太鋼不鏽、柳鋼股份股票,非法獲利約150萬元。南方基金是國內基金業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基金規模2000億元左右。最終處理結果為取消其基金從業資格,沒收其違法所得並罰款50萬元,7年市場禁入。王黎敏案和唐建案成為基金法實施以來,證監會對「老鼠倉」開出的第一批罰單。

第一個因「老鼠倉」獲刑的基金經理:韓剛自2009年1月6日起擔任長城基金久富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起,利用職務便利及所獲取的基金投資決策信息,與妻子共同操作賬戶,並謀取私利,共涉及股票15只。與韓剛同時被查出的還有景順長城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涂強和長城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劉海。2011年5月,韓剛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沒收其違法所得並處罰金31萬元,成為中國基金業第一個因「老鼠倉」獲刑的基金經理。取消涂強和劉海的從業資格,市場禁入;沒收涂強違法所得37.9萬元,並處以200萬元罰款;沒收劉海違法所得13.4元,並處以50萬元罰款。

史上最悲劇「老鼠倉」案: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期間,黃林擔任國海富蘭克林中國收益基金的基金經理,他利用職務便利及所掌握的基金投資決策重要信息,操作其控制的漢唐證券某營業部荊某賬戶,先於或同步於自己管理的中國收益基金買入並先於或同步於該基金賣出相同個股,共涉及寧波華翔等股票8只,虧損5.4000萬元。而在此之前,在已經被處罰的涉及「老鼠倉」交易的基金經理中,無一不是盈利的。「老鼠倉」虧錢遭處罰,黃林是第一人,被稱為「史上最悲劇的『老鼠倉』」。處理結果則是取消其基金從業資格,罰款30萬元。

名氣最大的基金經理「老鼠倉」案:李旭利可謂中國公募基金界的風雲人物,2006年擔任交銀施羅德投資總監,是一位名氣很大的明星基金經理。據證監會通報,李旭利於2009年2月28日至2009年5月20日,利用職務之便,通過其控制的兩個證券賬戶,先於或同期於其管理的基金買入和賣出相同股票兩隻,非法獲利1000餘萬元,成為至今國內基金業最大「碩鼠」,一度逃匿,後被京滬警方聯手將其抓獲。2013年10月末,備受關注的李旭利「老鼠倉」案在上海高院終審宣判,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李旭利因犯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1800萬元,違法所得1071萬餘元予以追繳。

首起因「老鼠倉」致家人獲刑案件:2009年3月至7月間,鄭拓利用擔任交銀穩健基金經理的職務便利,在信息尚未公開前,借用關係人名下的賬戶,先於或同期買賣相同股票,並從中牟利。鄭拓一審獲刑3年罰600萬元;前妻獲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並處罰金人民幣600萬元;前妻之妹被判處拘役6個月,緩刑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這也是國內首起因「老鼠倉」而致家人獲刑的案件。

涉案金額最高、涉及股票最多「老鼠倉」案:馬樂2011年3月9日起任博時精選股票基金經理期間,涉嫌利用職務便利獲取未公開信息,買入或賣出相同股票76只,獲利1883萬元,成交金額累計約10.5億餘元。這是目前國內涉案金額最高、涉及股票最多的「老鼠倉」案件。同時,招商基金前副總經理楊奕因被舉報建「老鼠倉」而遭調查。現馬樂已被正式批捕,證監會已立案調查。楊奕案正在調查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65

《中佬手記》長路漫漫是如何走過? 得個跑字

http://solelyrun.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26.html
今日有報道話陳奕迅宣布兩年之後要暫別樂壇,要抖抖。雖然佢經理人陳家瑛話都冇咁快就撲出嚟話冇咁嘅事,話 Eason 可能只係要休息充電、放慢一下,或者去外地吸收一下新嘅藝術元素。不過,陳奕迅持續多年企喺香港樂壇之巔 (雖然樂壇有沉降跡象……) ,又巡迴演唱到聲都爛埋,就連頒獎禮都心不在弦連,話佢身心俱疲都不為過。既然意興闌珊,見好就收其實冇咩唔妥。有咩緊要得過身體健康呢。

陳奕迅自 1996 年出道,同香港人一齊走過主權移交嘅關口,有過《時代曲》嘅焦躁、時日無多之下唯有《抱擁這分鐘》 (附送帶有隱喻嘅《那一夜有沒有雪?》) 。 1998 年展開《新生活》,到 2000 年佢轉投英皇唱片開始成為《 K 歌之王》,之後嘅都係歷史。當然, Eason 嘅事業亦唔係一帆風順,例如佢喺 2003 年同英皇續約不成, 2004 年基本上交白卷。不過失收嘅一年緊隨住《 U-87 》大碟喺 2005 年嘅成功,往後幾年唔係世界巡迴演唱會就每年都有兩三首膾炙人口嘅作品,直到今時今日。

喂,羅安尼唔講波唔講政治,齋講音樂?唔對路嘛?

又畀你識穿。

早兩日我寫《我有病還是你?》,講香港人從建制與泛民之間走出第三條路,叫「走投無路」。與此同時,我哋親愛嘅建制派,或者直接啲講,統戰維穩團,亦喺路上逐步進化、逐步將「有中國特色的普世價值」滲入香港人嘅血液入面。從前英國貴族講 Blue Blood ,香港英殖時代舊電池丟嘅丟、壞嘅壞、淡出嘅淡出,血液,亦層層漸進咁染紅。

1997 年前,香港人習慣叫民建聯、工聯會、港進聯等「根正苗紅」嘅政團做「土共」、「左仔」。葉國謙、楊耀忠、蔡素玉、王紹爾等人行出嚟一陣除,講觀眾緣隨時差過《真情》飾演 May May 嘅馬蹄露。不過 1998 年立法會選舉行比例代表制,又有屈機嘅選舉委員會同採用公司團體票嘅功能組別,即使泛民主派獲得三分二選票,喺 60 個議席入面都只係攞到 20 席 (剛好係三分一) 。

2003 年係一個分水嶺:沙士、 23 條同七一遊行嘅背景下,政府民望低迷,每每出嚟保駕護航嘅建制派首當其衝,喺區議會選舉輸到七個一皮,民建聯失去四分一議席,民主黨當選率高達 79% ,幾乎打住民主旗號嘅都贏咗九成。呢個係統戰維穩團喺 97 以後最大嘅挫敗,但窮則變、變則通--何況中央咁大支水喉喺後面射注,學曾蔭權話齋,「 (保皇黨) 想窮都幾難」。

2004 年同 2008 年嘅立法會選舉,中聯辦幕後協調加上土共催票調票策略得宜,將得票推上 60 萬以上,議席數目亦維持喺六成左右 (又要多謝功能組別) 。但更重要嘅係,建制派新血湧現,李慧琼、梁美芬、陳克勤同洗底回朝嘅葉劉淑儀等人形象多元化,由專業、中產、年輕到熟知政府運作嘅前官員都有。加上工聯會由抬轎變成坐轎,正式動員強大嘅工會網絡,戰鬥力節節上升。

 2012 年香港變天,同年立法會選舉泛民地區直選得票破 101 萬,但保皇陣營亦得到 77 萬票,雙方得票相差收窄至 24 萬左右,同 1998 年相差超過 50 萬票相比已經收窄咗一半。篇幅所限,我唔喺度深究香港人口結構嘅變化同呢個差距之關嘅關係,但事實擺在眼前:統戰維穩團嘅正規軍距離得到過半民意支持之日已經不遠。

講到明有正規軍,就梗係有啲雜牌僱傭兵。以前我天真以為,維園阿伯總有百年歸老嘅一日,到時香港就應該有希望。但而家嘅亂象已經全盤否定我不切實際嘅幻想。 2011 年,愛護香港力量開始狙擊公民黨,就外傭居港權案窮追猛打,程度之激烈比起維園阿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年之後,愛港之聲唔知喺邊度爆出嚟,但家下有睇無線新聞嘅觀眾都一定知道邊個係高達斌。以前陳鑑林或者劉江華出嚟寸寸貢嘅打手工作,而家外判晒畀「愛字堆」,民建聯唯一要上身嘅係由蔣麗芸單挑長毛鬥攞 Sound-Bite 。其餘議員都「潔身自愛」,專業理性客觀實幹到不得之了。曾鈺成得閒單打兩句黨友蔣麗芸,大眾好感度又增加 5% ,認真得來全不費功夫。

統戰維穩除咗正規嘅協調、配票、蛇齋餅粽同一系列打手,策略上嘅抄襲、複製亦好重要。近來小米手機因為抄襲 Steve Jobs 招牌口訣 "One More Thing" 而紅上加紅,「愛字堆」執行 Copy & Paste 更加係青出於藍。以前泛民向老廉舉報官員利益輸送或者向選委會舉報候選人犯規,而家民建聯、工聯會就聯同愛字堆就齊齊舉報黎智英同被指收受捐款而冇申報嘅泛民議員,仲話要動用《權力及特權法》喺立法會調查添。梁美芬下線李偲嫣玩絕食要求警方嚴正執法,何嘗唔係膠化過往絕食反國教以至絕食爭普選等活動?以招化招,真正高招。

除咗呢啲雕蟲小技,泛民有「佔中三子」,維穩部隊就「舉一反三」,一個白頭佬周融就搞掂你哋。佔中嘅 N 個商討日同預演當然可以跳過唔做,只要接力搞公投,傳媒喺「唔介意獨家,只介意獨冇」嘅原則下例必日日追訪,周融做唔成廣播處長反而曝光率更勝從前,蝕頭賺尾啦。家下「佔中」 80 萬人公投嘅數字正正係「反佔中」公投嘅目標,無論手段有幾低裝、破綻如何百出,「佔中」打民意牌嘅如意算盤都係遲早被打爛。

一個統戰維穩體系,就喺香港「外部勢力」扶持、人材經多年栽培 (以及無數自命識時務嘅俊傑加入) ,以及「橋唔怕抄」嘅情況下,經歷十年以發育健全。陳奕迅話喺 2016 年約滿之後小休,無獨有偶,下一次立法會選舉喺 2016 年舉行。無論選舉方式有冇改變,我都有信心保皇黨可以攞到直選過半數嘅議席,以及超過全體三分二嘅議席。一眾喺港英時代受盡白眼嘅「愛國愛港人士」,到時應該可以「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賺最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956

未來熊市路漫漫,反彈且行且珍惜 價值at風險

http://xueqiu.com/9769652619/30653153
大致估算QFII持有A股的市值約3000億人民幣左右(假設現有QFII基金股票佔70%),同時借用券商QFII額度購買A股的資金估算有2500億左右。RQFII方面,股票投資基本以ETF的形式為主,按照發行產品規模估算,RQFII通過ETF持有的市值大概在420億人民幣。這樣,海外投資者在A股市場持有的市值在6000億人民幣左右。加上滬港通的3000億人民幣額度,這將使海外投資者在A 股持有的整體市值達到9000億。A 股市場現有自由流通市值為9萬億,外資佔有的A 股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近10%。目前公募基金(以投資股票為主的基金)持有A股市值大約在1.4萬億,海外投資者雖然在A 股佔比不高,但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小。

  比較日韓和台灣這兩個新興市場開放金融的歷史,在引入海外資金後,市場的投資風格也隨之發生變化。海外投資者交易將更集中於市值大的股票。以台灣市場為例,引入海外投資者後,前10%市值股票的交易佔比,從20%提高到60%左右;韓國市場上,整體而言大市值的股票交易也從30%增加到60%。
查看原图
以上2段數據來自於瑞銀證券的一份研報,接著說說我的結論(其實之前大都也說過了):

  不難推算,如果A股進一步開放資本市場,那麼海外投資者將在大市值股票上具備越來越大的定價權(目前已經接近10%),這就是為什麼看好AH差價大的藍籌股能進行估值修復,並且隨著各種大藍籌衍生品的推出,未來可以預見的是A股大藍籌成交量會大幅上升,靠攏港股。而另一方面,在滬港通開放後的一段時間內,市場體制、市場構成、市場偏好、市場利率等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所以大部分散戶仍然會專注於小股票、題材股,這些股票的定價權繼續由散戶、游資、部分機構掌控,題材股、概念股、高估值小盤股的高估狀態也會繼續維持下去,A股還是繼續專治各種不服。所以不難推測,接下來1-2年時間內,A股市場會出現嚴重的分化,當然長期看,隨著資本市場完全開放,散戶和小市值公司都將會被邊緣化,靠攏港股估值體系。

  所以,結論就是:短期便宜的藍籌股有估值修復動力,但修復後很難再有吸引資金繼續買入的理由(利率VS回報),高估的股票短期無法回歸,所以指數在市場制度(發行制度、退市制度、法律法規)、市場構成、市場利率、市場偏好沒有改變的前提下,絕對不可能再誕生一輪指數或個股的牛市,只能說下跌空間有限。並且我悲觀的認為,在滬港通估值修復之後,隨著IPO的繼續批量發行、註冊制的臨近,經濟仍沒有俺麼快復甦和轉型,A股將會繼續熊途漫漫,特別是高估值的股票將會迎來一場寒冬。最樂觀的情況就是指數依靠大藍籌的穩定表現橫盤或小幅攀升,但批量的股票供應和市場定價權的變化會擊垮現有估值體系(想一想新股的定價,其實發行價平均在20倍PE並不是低估的,但為什麼新股都能連續漲停?因為現有的市場估值給了一個錨,但如果新股發行數量和現有創業板數量相當的情況下,誰會是誰的錨?),個股的一輪大熊市將無可避免。我相信A股市場是有效的,之前的」無法證偽的高估值小公司獲得溢價,確定性高估值低的大公司獲得折價「這一邏輯是正確有效的,但在市場條件出現變化後,」無法證偽的小公司獲得折價,確定性高的大藍籌獲得溢價「這一成熟市場的邏輯也必定是有效的(邏輯參考 A股市場是否有效:http://xueqiu.com/9769652619/30589385

最後再補充一下市場運行的邏輯:

13年創業板大牛市的邏輯有兩點,1.創業板的優質龍頭業績非常好,資金主攻點是創業板中小板的白馬股,順帶炒起來了其他小盤股,2.主板除了少部分優質藍籌股,大部分股票都在週期向下或業績雖能保持但估值殺的厲害;再想想14年的市場邏輯是什麼?創業板綜為什麼遠強於創業板指?說明資金但並沒有從垃圾的小盤股流出,同時題材股炒作還更猛了,但資金顯然從白馬股流出,因為去做滬港通的大藍籌修復了。再深入想一想為什麼資金一直不從業績差的股裡流出?反而從業績好的流出?說明14年市場運行的主要邏輯根本不是業績了,而是存量資金的博弈了,這一點和創業板指13年與滬深300深度背離的邏輯是一樣的,主板1800個股票(算上早發行的中小板),股票多,股本大,存量資金根本玩不轉,創業板和新上市的中小盤不過400個股票,一點資金就可以炒起來,當然主板一些市值低的垃圾股題材股重組股也是一樣炒起來。明白了這個邏輯,再想一想接下來要面對什麼?註冊制之前就有400個新股,註冊制之後2年每年500個新股沒懸念,創業板過3年會迅速到1500個股票以上,並且在最早發行的權重股比如樂視網、碧水源這些盤子也足夠大了(樂視網碧水源必然還會融資),那麼市場要以什麼樣的邏輯再去支撐創業板的牛市?即便是炒業績也必然是只炒那些業績好極少數的小盤股,大部分個股一定是被拋棄的(到時候市場4、5千個股票了),創業板綜合指數可能有牛市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153

鐵礦石熊途漫漫 八連跌後價格創兩年新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165

受全球市場供應過剩及中國需求減少的影響,周三,鐵礦石價格連續八天下挫,跌至兩年來新低。(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The Steel Index提供的數據,鐵礦石指標價格——含量62%的澳大利亞鐵礦石價格下跌70美分,至每噸88.20美元,月中以來累計跌幅已達5.6%。

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已下跌35%,因為全球供應不斷增加,而中國市場需求放緩。中國鐵礦石消費量約為全球海運鐵礦石的三分之二。如果鐵礦石價格每噸再跌2美元,將創2009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

對必和必拓、力拓、英美資源和淡水河谷等世界礦業巨頭來說,鐵礦石是其盈利的關鍵來源。這些大型礦業公司已投入數十億美元提升產量,以迎合市場需求預期,搶占市場份額,這也造成了全球鐵礦石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

今年鐵礦石市場明顯供過於求,6月鐵礦石價格短暫跌破每噸90美元。7月,中國鋼鐵企業增加庫存,提振鐵礦石價格回升至每噸98美元,給了生產成本較高的小型礦企短暫的喘息時間。但分析師表示,中國鋼鐵企業補充庫存的速度現已放緩,這使鐵礦石價格再次下滑至2012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今年中國鋼鐵產量已增長近3%,但上半年需求增長僅0.4%。需求減速的原因之一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低迷。

FT引述麥格理集團的首席現貨分析師Colin Hamilton稱,

“中國鋼鐵企業繼續補充庫存的可能性正在下降,市場又缺少邊際買家。鑒於中國企業庫存量已經很高,鐵礦石價格或將繼續下挫。”

必和必拓CEO Andrew Mackenzie也表示,他認為鐵礦石價格不會很快反彈至每噸100美元以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28

前瑞銀首席經濟學家:日本央行“孤註一擲” 終結人民幣”漫漫升值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18

貨幣戰爭,貨幣寬松,人民幣,日元,日本央行,QE

上周日本央行意外宣布加大超級貨幣寬松力度,年度基礎貨幣目標規模增加10萬億日元,將ETF和REIT的年度購買規模增加兩倍,將日本政府債券的購買規模增加30萬億日元,讓所持日本國債平均期限由七年延長至十年。

前瑞銀首席經濟學家George Magnus預計,日本央行“孤註一擲”大寬松將對整個亞洲、特別是中國和人民幣產生深遠影響,人民幣升值的漫漫征途可能已到盡頭,應為人民幣匯率止漲回跌做準備。日本央行的決策將直接導致日元貶值,可能最終改變人民幣的走勢。

Magnus認為,此輪日元大貶值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不同,不會那樣觸發亞洲貨幣對美元的匯率競相貶值。去年年初以來,日元貶值50%,此後又回調15%,至少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亞洲主要貨幣的貿易加權匯率還很穩定。

只要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這類國家地區並未追隨日本腳步壓低各自本幣匯率,中國內地幾乎毫無理由采取讓人民幣貶值的行動。但如果日元持續貶值,其他亞洲地區可能無法等閑視之,至少他們很可能壓低本幣對美元的匯率。

而且,從中國自身角度看,由於國內房產投資下滑、GDP增速逐步走低,允許人民幣適當貶值不失為一種貨幣寬松的方式。雖然中國央行不希望全面放開貨幣寬松,以免助長信貸泡沫,但近幾個月中國央行也在設法定向寬松,現在已經放開了多個城市的限購政策,並鼓勵商業銀行提供低成本貸款。

Magnus指出,問題是,中國不希望全面降息,因為那樣會發出讓人誤解的再度貨幣寬松信號,中國只希望將願意投往房地產開發商、國有大企業的貸款引向中小企業。但這需要更複雜的政策行動,比如要改革銀行的信貸審批和擔保流程、允許中小企業從正式的銀行渠道獲得融資,不必求助影子銀行。

可金融改革眼下還是艱巨任務。Magnus認為,金融改革可能要付出巨大的經濟成本、面臨極大風險,那是政府可能不願現在承擔的。因此,中國可能采取更傳統的方式——降息及引導人民幣貶值。不過這類方式的效力比金融改革低得多。

Magnus預計,無論如何,伴隨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人民幣可能會走上貶值的道路,回歸“公允價值”。日本央行點燃了明年亞洲及其他地區新一輪貨幣戰爭的導火索。和1997年金融危機時期不同,當時中國還置身事外,這次可能會成為貨幣戰爭的風暴中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