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能源首富,活在「破產呼聲」裡——四面楚歌的賽維董事長,開口了

http://www.infzm.com/content/76094

賽維LDK董事長彭小峰終於出現了。

這個剛滿37歲的年輕人一身疲態,駝著背坐在主桌正中間,頭耷拉著。整個白天,他都在忙於應付那些憂心忡忡的客戶——破產傳言正讓生意夥伴急於要把錢從這家「墜落中」的大公司手裡拿回來。

過去兩個月,作為董事長的彭小峰成為了各路供應商、客戶、銀行和媒體焦急尋找的對象,這家江西省的第一家美國上市公司和第二大納稅企業,如今正經受 生死考驗。只是5年以前,彭小峰頭頂上還頂著中國最年輕的新能源首富光環,他還一度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多晶硅製造商,以及中國「光速神話」的締造者。

但如今,當行業步入慘淡週期,財務狀況持續惡化的賽維正成為全行業「破產呼聲」最高的大公司。虎視眈眈的同行為了增加生存機會,正翹首期盼著這家行業領袖的倒掉。

「我的客戶沒有人還敢碰賽維的股票,該逃的早就逃了。」新能源行業的分析師們如是說。悲觀預期來自賽維高達60億美元的債務,這意味著其每年光償還 銀行利息就高達2億-3億美元,業界不相信,在市場如此慘淡的情況下,賽維有能力依靠經營收入償還利息,更不用說償還債務本身。

同時,過去半年,員工們的日子也過得戰戰兢兢,傳言讓他們心煩意亂,他們既擔心自己的工作又擔心流失的客戶,「有的人開始混吃等死,公司沒有了魂兒。」一位賽維的組件客戶說,賽維此前跟他接觸的一個銷售團隊最近集體跳槽到了另一家競爭對手那裡。

在業內,賽維LDK一直以規模和速度聞名,其高負債高增長模式的成功有賴於行業一直處於上行週期,但當市場迅速反轉,特別是在歐債危機和行業下行週期等系統性困境面前,背負巨債的賽維變得難以駕馭。

大宴賓客,力挽狂瀾

2012年5月16日晚上,在上海浦東的一家五星級酒店裡,彭小峰大宴賓客。

現場來了兩百多位客戶、供應商和合作夥伴,跟過去每年例行的客戶答謝晚宴不同的是,這次氣氛,不可謂不緊張。客戶和供應商都認定賽維的現金即將枯竭,儘管台上歌舞熱鬧,但台下不乏有人唉聲嘆氣。

2012年4月30日,賽維在推遲了多日之後終於公佈2011年第四季度財報,數據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賽維總計虧損5.887億美元,負債總額 60億美元,負債率達到87.7%,這已經是2011年賽維連續虧損的第三個季度了。就連遠在泰國的電力公司客戶手裡,都捏著一份中國各大太陽能上市公司 的財報,有人已經開始拒絕採購來自賽維的產品。

為了讓合作夥伴重拾希望,彭小峰請來了幾個重要人物——至少從表面看來,他們還打算繼續跟賽維站在一起。

這個場景很容易讓人想起1年半以前那次同樣形式的客戶答謝會。2010年9月16日,那正是市場如日中天的日子,彭小峰在江西新余總部設宴款待兩百 多位合作夥伴,席間他拿出了當時賽維產出的第一爐多晶硅拍賣,這盒1公斤的銀色金屬從100美元起拍,最後以18萬美元的天價成交(當時市場價約為70美 元),現場的火爆程度至今令多位客戶難忘。

沒有人想到,1年半以後的今天,市場萎靡,多晶硅價格已跌至25美元/公斤,當年出價18萬美元的國企供應商,也不見蹤影。

彭小峰希望給外界一些希望,他甚至毫不掩飾對分析師的不屑,「他們從來沒有看對過一家偉大的公司。」他對南方週末記者說,現在行業看賽維,就像10年前看喬布斯。

他的底氣來自賽維新推出的一款名叫「M2高效多晶硅片」的新產品,彭告訴幾家主要債務銀行,目前客戶願意為這款新產品支付高達10%以上的溢價——這在賽維已經乏善可陳的業績裡,算是一個好消息。

台灣新日光資深副總裁胡惠峰願意為M2背書,他說,M2很不錯,希望能助賽維渡過難關。但業內的人卻普遍認為,靠一款新產品扭轉乾坤的可能性太小。

新余市高新區管委會主任任光明更以四個「一定」和三個「絕不」(如新余市一定會繼續加大對賽維的支持力度)表示對賽維的支持,但下台後嘉賓們臉色並不好看,席間大家都彼此無話,只是一個勁地抽煙。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賽維第一次瀕臨危險邊緣了。2009年底,賽維爆發財務危機,其當年三季度資產負債率高達85.15%,銀行貸款總額達14.03億美元。但這一次情況看起來更壞,負債總額是上次的4倍。

彭小峰最後一個上台致辭,突然他又跑回到自己座位上,噢,他忘了演講稿。這跟一年半之前的情景幾乎一模一樣,當時他在主席台上說完「讓我們共同舉杯」後也突然不見了人影,他又忘了酒杯。

如幾位熟悉他的人評價,他的確不善於應酬場合,通常情況是總裁佟興雪端著酒杯穿梭於宴席之間,他跟在後面拘束得像個剛工作不久的畢業生。儘管其激進 的行事風格在業內頗受非議,但其「無惡習」「也不注重享受」的性格卻很能贏得好感。他平時跟生意夥伴見面的地方,通常是兩岸咖啡甚至永和大王。

「大家不都在看著你嗎?」

兩位在過去一個月見到彭小峰的朋友都說,他話少了,整個人看上去比較苦悶。究其原因,「可能是他不覺得你會帶給他好消息,他也沒有好消息帶給你吧」。這次他可能真的沒有奇招可出了。

拖累賽維的是那個15000噸硅料廠的龐然大物,當時堪稱地球上單體最大的多晶硅項目,這個投資決策至今仍讓彭小峰面對著公司內外的批評,但他看起 來並不在意。他一直看不起業內另一位知名企業家,認為其總是小心翼翼、謹小慎微,並不符合他大刀闊斧的「彭氏風格」——如果他能讓硅料業務成功上市,那麼 這個決定將被證明是英明的。

也有離職的高管認為,賽維走到今天並非硅料失誤,而是管理問題,「他是將才,而非帥才,需要一個好的管理團隊」。

他成功邁出了第一步,2011年初,賽維硅料業務獲得了國開金融、建銀國際和中銀國際三家「國字號」大金主共計2.4億美元注資,準備香港上市。

彼時的全球太陽能市場,正呈現出史無前例的火爆場面,吸引了大量來自其他行業的投資者湧入,其中不乏燈具、玩具甚至絲襪企業。

「我們算是在最高點接觸,次高點宣佈,到去年5月份真正投錢時,市場已經開始往下走了。」國開金融一位內部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坦言,當時公司內部也 一度猶豫要不要反悔,由於市場行情並不嚴重,加之雙方簽署了「非常苛刻」的對賭協議作保障,三家基金最後仍決定投資。賽維當日股票即上漲超過10%。

但隨即整個全球太陽能光伏產業從繁榮轉至慘淡,到2011年下半年,歐洲的老牌太陽能公司開始一家家破產、北美最具潛力的新興太陽能公司也中途夭折,中國太陽能企業還在苦苦支撐。

2011年11月,賽維第三季度財報的公佈正式結束了雙方的蜜月期,淨虧損1.145億美元,毛利率-3.6%。當初希望能「快進快出」,在投資一 年後讓硅料業務上市的三家國有基金很快明白,年底香港上市的預期已經渺茫。不僅如此,年初約定的分紅承諾也成為泡影,投資者變得越發缺乏耐心。

2012年初以來,雙方的關係日漸惡化,光伏市場依然萎靡。根據對賭協議,以國開金融為首的投資者開始試圖讓彭小峰迴購所持的18%股份,但財務狀況已經不允許。到2012年5月,作為最大債主的國開金融在談判中顯得越發強勢,雙方談判的語氣已經由平和轉為喝斥。

與此同時,國開金融開始在產業界尋求願意購買手中股份的接盤者。據南方週末記者瞭解,財務狀況稍好的英利在2012年初拒絕了這一提議;5月19日,保利協鑫主管融資的副總裁田野也在電話裡對南方週末記者證實了此事,但他表示保利協鑫不會收購賽維的硅料股份。

儘管所有人都擔心彭小峰「恐怕挺不過這次了」,但一向極為自信的彭卻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這次比金融危機時好多了」,因為他處理危機的經驗更豐富了。

一個可以側面印證彭極度自信的例子是,他在一個月前曾主動問他的朋友,「你說行業都這樣了,為什麼還沒有破產整合出現呢?」對方沉默良久後回答說,大家不都看著你嗎?

如今,彭小峰必須找到防止破產的最好方法。也有傳言指出,賽維實際上已經申請了破產保護,但卻被江西省政府駁回,因為江西無法承受這樣一家大企業的 倒掉。儘管與投資者的關係已經頗為緊張,但國開金融內部人士仍舊指出,儘管已經做好最壞打算,但「仍舊會再支持賽維一段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51

「懶公司」陌陌:活在騰訊陰影下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8/25/231626.html

幾經周折,陌陌從京潤水上花園的大別墅搬到北京國貿萬通中心的新辦公室。這間新辦公室的裝飾有著創業公司少有的清新和別緻,藍白色的主色調與陌陌APP幾乎完全一致。

「我接觸互聯網比較長,在互聯網早期的時候,生活中比較重要的人都是通過互聯網認識的。」唐岩對新浪科技說,互聯網社交曾經對他影響非常大,但是來了北京從事互聯網行業後BBS、社區開始寥落,很難認識到新朋友。

「QQ是重要社交工具,但是你想一想你有多久沒有通過QQ認識陌生人了?」唐岩說,你加的新朋友可能都是與你工作、學習有關的人,都是你社交圈裡的人。認識陌生人、拓展新社交圈的渠道沒有了,不是因為你沒有這個慾望,而是現在的渠道不靠譜。

與很多媒體大佬一樣,唐岩當時最鍾愛的手機是諾基亞E71,2010年,才「後知後覺」的用上了iPhone。他開始不斷的嘗試各類社交應用,尤其是基於LBS的社交應用,街旁、網易八方.。。但他對這些社交應用都不滿意。

「這些應用都沒有解決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假如我們都住在這個酒店,它得讓我們可以相互認識,能夠產生社交。」唐岩說。

意外的開始

2011年,唐岩覺得時機到了。他從網易總編輯的位置上離職創業。那時,移動互聯網剛剛起步,大公司尚未全面發力,創業公司還有機會,再晚一點時機就要錯過了。

「我當時已經決定做基於LBS的社交應用。因為這類產品在國外沒有成功的原型,大家無處去抄。」唐岩說,即便國外有,由於巨大的文化鴻溝,歐美產品也不一定適合中國人用。

「1949年以來,陌生人之間的道德關係被破壞,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間需要互相提防。不像國外看到一個人就可以很容易的打招呼。」他總結說,中國人普遍偏內向,在公共場合不特別願意與人交往。同時,中國城市密度世界第一,也讓基於附近人的社交產品有了生存基礎。

不過,陌陌還沒有上線就遇到了挫折。當第一個版本被提交到AppStore後,反覆被蘋果拒絕。「連續被蘋果拒絕了三次,每次提交到被拒絕的週期有5到7天,一個月折騰下來,當時幾乎放棄了。」

被拒的原因是蘋果認為陌陌涉嫌洩露用戶隱私。在第一個版本中,用戶打開陌陌,位置會被實時上傳到服務器,用戶可以實時找到附近的人。後來,陌陌只得把「實時位置上傳功能」去掉,改為刷新才能上傳。

經過了這一番折騰,疲憊的唐岩和他的團隊提交修改後的版本就放假回家了。出乎意料的是,這個版本第2天就上線了。

「上線了我們都不知道,當時我正在看《變形金剛》。第一天上來了700多個用戶,第二天2000多用戶。」直到第二天下午,唐岩才接到同事的電話,告知他上線了。

「後來很多人問我,第一批種子用戶到底是怎麼來的?我說,我們真的沒做任何工作,放到AppStore上就有了。」唐岩感慨,只能感謝蘋果,AppStore是個好平台。

活在微信陰影下

幾乎與陌陌同時,騰訊的移動互聯網殺手級產品微信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借助騰訊平台,微信獲得了爆炸式的增長,它的負責人張小龍成為各大科技媒體追捧的焦點人物。

在陌陌上線兩週後,微信添加了「查看附近的人」功能。這一與陌陌明顯同質化的功能,讓陌陌團隊感受到壓力。

但是,情況似乎還沒有那麼糟。上線第一個月陌陌用戶數達到10萬,

「我總認為微信和陌陌完全不是一個東西。微信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紐帶,是一個非常出色的通信工具,是QQ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延伸,但是陌陌並不想做成那樣。」唐岩說。

一位陌陌員工在博客中寫道,「在創建初期,陌陌只做了一件事情——定位。陌陌就是一個基於LBS的社交工具。一些老牌產品將位置社交以模塊方式植入,但他們沒想明白解決什麼問題,抑或不想打破原有的主要產品模式,最終與陌陌分道揚鑣。」

唐岩對新浪科技說,基於地理位置,能夠保證用戶比較容易的產生線下關係。同時,在產品上,陌陌鼓勵用戶多上傳照片,儘量詳細填寫個人信息。而且不需驗證,只要搜索到的人,你都可以看他們的個人信息,跟他們聊天。

由於長期從事媒體工作,唐岩並不懂產品和技術。在大多數時候,他都把自己的時間用於對用戶的揣測。

在他看來,絕大多是人內心是孤獨的。尤其是在大城市中,人的社交圈非常封閉,幾乎只有同事、同學。「陌陌的典型用戶內心是孤獨的,但是同時又有強烈的社交慾望。」他總結說。

「懶」公司

與很多創業公司不眠不休、拚命工作的氣氛不同,唐岩的陌陌是一家「懶」公司。

一位陌陌員工表示,陌陌非常不推崇加班文化,甚至在圈內都顯得有些鬆散。「進入2012年後陌陌實行了五天工作制,上班時間是10點,打卡確認身份但不記遲到早退,彈性工時,每月一天帶薪病假。」

這位員工說,全年大多數時間裡都能正常時間點下班,按工作需要自行決定加班。閒時可在工位看書學習,從不刻意安排工作。

唐岩也給新浪科技講了一個有趣的事情。「我們招了一個設計師,他問我一個問題:加班費怎麼算?我愣了,從沒遇到過這個問題。我們設計師半年來幾乎從未加過班。」

他笑著說,「陌陌不是玩命的文化,有些公司6乘12的工作,我們是5乘7。一週工作五天,每天七小時。幾乎天天按時上下班。」

在唐岩看來,大部分公司倒掉是輸在犯了一個比較大的錯誤,或者說是運氣搞死的,不會因為少加了幾天班,或者團隊不夠勤奮。「我們做的事情沒有原型,找不著規律,只能靠自己天馬行空的去想,所以沒那麼著急。」

「商業模式無比清晰」

2012年8月1日,一年的時間,「不著急」的陌陌完成了1000萬用戶的積累。用戶數的快速增長,使陌陌成為資本界的寵兒。

唐岩向新浪科技確認,不久前已經完成B輪融資,對陌陌的估值約為1億美元。「我們與投資方簽署了保密協議,不方便透露投資人信息。」此前,陌陌已經獲得由經緯領投的A輪數百萬美元融資。

對於如此高的估值,收入尚為零的陌陌受到外界的質疑。一家媒體在報導中寫道,「這家在巨頭公司陰影下成長,且看不到營收模式的移動互聯網公司,都能獲得1億美元估值的話,那說明這個行業離泡沫已經不遠。」

在唐岩看來,陌陌的商業化前景「無比清晰」。「商業化無非就是廣告、增值服務和開放API幾種,未來陌陌可能會考慮採取會員增值服務的方式。

他解釋說,收費會員將可以獲得更多的個性化、差異化的服務,讓用戶得到更多的社交優勢。例如收費會員可以比普通用戶上傳更多的圖片。

「在下一個版本中,陌陌會加入興趣和群組功能。價格是最好的門檻,通過付費可以把用戶做一些區隔。」不過,唐岩也強調,現在正是發展用戶數的階段,距離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572

我們活在無法說不可能的年代


2014-09-29  TCW  
 

 

奇點大學創辦人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在《富足》(Abundance)一書中提到,每個創意背後的動機不外乎四種:好奇心、恐懼、貪婪和意義。

戴曼迪斯認為,好奇心是四種當中最弱的驅動力,因為好奇心不是容易被滿足,就是容易被打消;而容易被滿足的好奇心通常創意不足,容易被打消的好奇心,通常代表創意太天馬行空,難以執行。能夠以好奇心堅持把創意化成現實,沒有高人一等的瘋狂無法做到。

全球第一對用3D列印技術印出牛肉的加伯.佛格區(Gabor Forgacs)和安卓思.佛格區(Andras Forgacs)父子,驅動他們的力量便是好奇心。很難得兩代人都瘋狂追逐,這件人類史上沒有路徑可以依循的創舉;這對父子所創造的最大意義,是我們又多了一個值得努力的目標,幫人類開了天眼。

七年前,加伯在實驗室裡,重複已百萬次以上的分離牛肉細胞,等了好幾天終於分裂出上億個細胞,然後注入生物印表機中,針頭緩慢的一層細胞、一層親水性凝膠(hydrogel)移動著,每天,擔心著細胞是否成功融合。三、四天後,終於出現手指大小、薄薄的、近乎透明的牛肉片,父子兩人在實驗室裡高興的擁抱。

「生物製造最折磨的是,做對一件事情,結果未必會對,要同時做對很多事情才會有對的結果,」安卓思說,「每天都要面對很多莫名其妙的失敗,唯一能做的只有把失敗的經驗值極大化,從裡面學教訓。」

物理老爸變「生物列印之父」跨界學生物,四十歲還重新當學生

加伯雖然從小對生命科學感興趣,但是他在讀大學的時候選擇了理論物理,最後拿到理論物理的博士學位。完成學業後的加伯,並沒有一直待在匈牙利教書,他離開家鄉布達佩斯,先後到法國、美國的大學裡做學術研究。

有一回,一個研究生物細胞的朋友邀請他參觀實驗室,彼此都聽不懂對方的語言,他問自己:「難道這輩子只能講物理的語言,沒辦法跟生物學家溝通嗎?」一個小念頭,驅使他以四十歲高齡、頂著博士教授頭銜,重回學校念三年生物,從此轉入生物物理學領域;「真正吸引我的,是如何持續讓生物和物理產生對話,尋找交集,」加伯在接受奇點大學專訪時說。

要讓生物和物理產生對話,加伯的興趣集中在研究細胞形態如何轉變,越了解,越可能重新建立新的組織;二○○三年加伯在密蘇里大學的實驗室裡,發現利用親水性凝膠將細胞融合在一起的方法,也就是說,利用3D列印技術,在親水性凝膠的幫助下,可將不同細胞排列成特定形式,不同細胞互相接觸後再融合成組織。

生物學家的實驗室狂想,無非是從細胞出發,發展成組織,組織形成架構,最終可以複製出器官;加伯也不例外。當他發現自己的實驗室可以培養出細胞漿,他想:「能否用印表機印出生物結構呢?」

二○○八年,他的實驗團隊從雞分離並培養出心肌細胞,開始列印血管和心肺組織薄片,研究員焦慮的盯著印表機列印,只要有一個細胞稍稍偏離位置,馬上用牙籤撥回去。經過九十小時緊迫盯「胞」,心肌細胞成功的融入組織,開始和正常心臟組織一樣跳動著。看到組織跳動的那一刻,整個實驗室又哭又笑,陷入瘋狂。

這個結果發表在《組織工程》(Tissue Engineering)期刊上,出現了「器官列印」(organ printing)的新名詞,加伯因而被稱為「生物列印之父」。

原本只是實驗室的瘋狂點子,加伯並未想到生物列印的技術可以轉換到日常生活,但是,他的瘋狂兒子安卓思,想到了。

文科兒子當投資顧問負責創投,要讓瘋狂點子降落凡間

從小受父親影響,安卓思在到美國讀高中之前,已經待過匈牙利、法國、俄羅斯等國家,同時會說流利的英語、匈牙利語和法語;「跨國成長的經驗讓我學會用整合的角度看事情,容易理解不同角度、不同觀點,比較容易溝通,」安卓思說。

多元文化的延伸,安卓思對跨領域學科也充滿興趣。他在哈佛大學主修政治、經濟和哲學等人文領域,同時修醫科相關學分,原打算畢業後進入醫學研究所,最後卻到花旗銀行當投資銀行家;二○○五年轉入麥肯錫顧問公司,負責做新創公司的創投,專注在生物醫療領域。

長久以來,安卓思對父親在做的事情感興趣,當時剛好在麥肯錫負責「轉化醫學」(Translational Science),也就是把實驗室裡的科學,轉化成實際可用。兩相激盪之下,他發現父親在實驗室裡面做的事,適合轉化成解決病人的實際需求。

難道不覺得父親的研究是科幻情節嗎?

「絕對太瘋狂!」安卓思說,「想法太大而且風險高,但是背後的科學支持很充分,剩下的是要讓瘋狂點子降落凡間。」

安卓思找了父親和認識的專業夥伴,關在密蘇里的旅館裡討論兩天兩夜,決定公司的方向。一開始他們野心很大,想要列印肌肉、器官、組織、做器官移植,但難度太高,無法馬上實現,後來經過討論,把公司方向從器官移植,轉為創造生物組織,做藥物實驗。生物組織做為實驗的工具,可以規避藥物檢測的風險。二○○七年,他們成立全球第一家生物列印公司「新器官」(Organovo),是生物製造跨出實驗室的第一人。

「原本夢想是列印出人體所有的器官,進行器官移植,但現實會教你謙虛,公司要生存、薪水要發,所以從醫療轉換到藥物檢測。」加伯說,「假設你的肝有問題,要嘗試新藥物,我們便可從你的肝取出細胞做藥物測試。然後經過測試,找出最適合你的藥物和處方,這是我們將生物列印用在病人處方上的一例。」

公司成立不久,金融危機爆發,面對新領域的生物列印和3D列印,安卓思兩、三年內只募到一輪三百萬美元資金,被迫掛牌上市籌資,否則就要關門大吉。

「對新創公司最好的方式,是找好創投募資,而不是上市,否則你會無法專注於研究,所以這是失敗,」安卓思說,「真正重要的是看你回應失敗的方式。」

他們,不害怕瘋狂人造肉50人吃過,皮革找設計師合作

這對父子雖然充滿瘋狂,面對問題卻很務實。

二○一○年,他們列印出全球第一片牛肉和豬肉,加伯並在TED醫學論壇上當場烹調試吃,引起廣泛討論。一片讚嘆聲中他們發現,3D列印肉品速度過慢、無法量產,很快另闢皮革產品線,同時改用比3D列印更容易量產的生物製造法,製造食品和皮革;皮革樣本積極尋求紐約設計師合作,可以配合設計師,客製化各種厚薄、顏色、彈性、觸感和柔軟度的皮革。

牛肉真的能吃嗎?「他們(指試吃牛肉樣本的五十人)……都還活著,」安卓思開玩笑說,「而且比三年前我爸吃的那片白色的豬肉進步太多了。」

夢想、熱情和運氣,是加伯認為的成功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們已經活在一個不能說『不可能』的年代裡。你找到切入點,找到工具——至少具備使用工具的知識,你便可以成就生活裡的任何事,」他說,「這也是我對未來最感興奮之處。」

從瘋狂3D列印父子身上,我們學到,不要害怕瘋狂,但瘋狂不是空想,背後永遠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瘋狂才會成為驅策創新的動力,擴張未來種種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961

陳佩琪沉痛告白:我們活在很髒的空氣裡

2015-04-06  TCW
 
 

 

台北市市長夫人、也是小兒科主治醫生的陳佩琪,四年前罹患了肺腺癌,雖然不能夠確定自己的病是不是空氣污染所引起,但罹癌後,她更加關心空氣污染對生活環境造成的影響。

最近,她背著小包包到幼稚園健檢,發現接近四成的小孩都有過敏的症狀,她擔心下一代的健康,憂心的說:「空氣污染,是一個政治問題,大家應該更嚴肅來面對。」以下是她的第一手觀察及告白。

健檢發現肺部白點,我們夫妻真的很「休克」

二○一一年,在一次例行的員工健檢中,我發現我得了肺腺癌,那真的很偶然,因為過去幾次健檢,腦、肚子、骨盆腔,我都做過MRI(磁振造影),但是從沒想說要去做肺,那一次就想說做一下肺部的檢查,當時原本是要看心臟的鈣化指數,沒想到醫生卻看到了我肺部有白點。

這個發現真的是讓我們夫妻都覺得很「休克」,因為幾乎是無預警,我不斷回想,到底有什麼高危險因子讓我會罹患肺腺癌,想了很久,真的想不出來。

因為一般女性得到肺腺癌的平均年齡大約是六十歲,但那時我才五十歲。我不吸菸、也沒有二手菸的問題,並且也不是天天煮飯,就算有煮也都是用小火少油,最重要的是我的父母親都八十多歲了也都還很健康,所以我並沒有癌症危險因子。

我的生活作息正常,生活環境就跟一般人差不多,上班的交通工具就是搭公車、捷運跟走路,也沒有騎摩托車,我百思不得其解,怎麼會得肺腺癌。

一開始我拒絕承認是肺腺癌,想說肺結核早期也是白點,但這個位於右上肺,大約○.八公分的陰影,胸腔科醫生從白點有毛邊判斷是肺腺癌,醫生看到白點的位置,就跟我解釋,因為氣管接著就是右上肺,醫生一看就判斷誘發因子跟吸入的空氣有關。

從開刀的病理切片來看,醫生說,肺泡裡面有一顆顆的碳化粒,但是我小時候住在澎湖,十九歲到台北來之後,也不是住在工業區,結果像我這樣生活在都會區,住在住宅區的人,肺泡裡都有黑黑的碳粒,這表示我們生活的地方,其實是一個空氣很髒的環境。

開刀之後,拿掉了右上肺葉(我們人體肺,右邊三葉左邊二葉),由於右上肺大約占了二○%的肺功能,肺活量一下子少掉兩成,所以生病之後,我身體變得比較容易累、跟人講話或走路也會比較喘,現在透過運動,有比較改善一點。

現在我除了定期追蹤,出門就一定戴口罩,很多人都說,戴口罩很悶很麻煩,但是我已經習慣,出門不戴反而覺得很奇怪,甚至平常我在家也是戴口罩在煮菜的。

你知道得肺腺癌多悽慘?當肺腺癌擴散出去會喘的時候,甚至到肺癌末期會吸不到空氣,那種感覺就像是有人掐著你的脖子,那是一種很可怕的感覺。且人的肺切掉就沒辦法再生,如果一個肺腺癌患者又復發的話,一個人有多少的肺可以割?所以大家還是不要嫌麻煩,戴口罩保護一下自己,總比得癌症好。

小朋友呼吸聲粗糙,我知道,這些都是過敏兒

這幾年來,空氣污染嚴重,除了成人罹患肺腺癌人數越來越多,我在小兒科也看到一些變化。我記得二十年前剛進到小兒科實習的時候,小兒過敏氣喘很罕見。

但現在我在門診看到過敏兒越來越多,小孩氣喘比例越來越高、症狀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容易控制,很容易復發,而這些呼吸道疾病也都跟空氣有關。

前幾天我到幼稚園做幼兒心臟病篩檢,我聽心臟就會聽到肺,正常人的呼吸聲是很微弱很細緻的,但是過敏的人呼吸聲就是很粗糙的,結果我聽了很多小朋友的呼吸聲之後,發現有接近四成的小朋友有痰聲或是呼吸聲音很粗糙,可見得現在有很多小朋友都有過敏的症狀。

小朋友氣喘要是沒有控制好,長大了之後肺功能就會不好,老了之後因為氣喘造成肺纖維化之後,會沒有肺活量,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過去台灣罹患肝癌的人很多,很多肝癌的人都是出生時,母體垂直傳染,成為B肝帶原,長大後很容易就會罹患肝癌,但這部分透過施打B肝疫苗,已經改善很多,像這種B肝轉變肝癌的問題,可以透過醫療行為解決,這是醫療的問題,但空氣污染,就是一個政治問題。

因為當我們周遭的環境,工廠一直蓋,經濟成長,但是工廠造成環境的破壞、空氣的污染,危害到民眾的健康,所以民眾的健康、環境的維護、經濟的成長,這三者之間如何拿捏,這已經不是醫生可以解決的問題。

所以說,有些癌症是醫生的事,有些癌症是政治人物的事情,當研究顯示,台灣的女性普遍有肺腺癌基因的問題時,我們空污的標準是不是應該要定得更嚴格,進一步降低誘發因子才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30

我們皆活在夢境之中嗎? by 阿梅

來源: http://www.hunghuk.com/2015/07/15/%e6%88%91%e5%80%91%e7%9a%86%e6%b4%bb%e5%9c%a8%e5%a4%a2%e5%a2%83%e4%b9%8b%e4%b8%ad%e5%97%8e%ef%bc%9f/

我們皆活在夢境之中嗎?

1097723_79a96cab9e0c977a715d29d1ede97a41_620

股市於上周經歷完一場大型震盪之後,市況慢慢回復平靜。災民開始投入重建(倉)工作,雖然心裏猶有餘悸,我猜想大家正為恐慌拋售的股份而懊悔不已,但壞消息是,這樣的震盪很可能只是一碟前菜,在未來肯定陸續有來。

短線而言,股市是個零和遊戲,孖展客的地獄,往往就是現金客的天堂。在賣方被迫賤價出售資產的同時,買方可以用超荀價買個夠。問題是,你屬於哪一方?

股市曾一度跌穿大時代前起步點,是否在訴說北水南調全是騙人的謊話?股市永遠都是過度興奮,然後又過度悲觀。聰明的投資者應視波動為好朋友。可惜的是,大部分股民皆被市場情緒牽著走,而習慣了高追低沽。

熱炒的概念他日能否成真往往難以推測,但交易量的增加卻是肯定的了。自港股大時代,券商中人個個忙到甩轆,開戶開到手軟。券商的性質類似開賭,股民落場互劈,券商在旁打氣,幾乎穩賺不賠。大家可能擔心,個別小型券商或因風險管理不善而陷入困境,這的確有可能。只不過,整體而言,我對香港的監管還是有信心的。作為一個板塊,券商的盈利肯定可以倍翻。

至於股市所製造的到底是一場美夢還是一場噩夢,那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Posted in 港股投資 and tagged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546

地產大佬任誌強的肺腑之言:人不能只活在樓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8343.html

地產大佬任誌強的肺腑之言:人不能只活在樓中

一財網 章軻 2015-11-06 16:29:00

任誌強說,這兩天,大家看到北京嚴重的霧霾,就像一把刀紮在我們心上,對任何一個環保組織來說,非常希望看到的是碧水藍天,“但是這幾天天氣給了我們深深地打擊,讓我們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擔,任務也非常非常重。”

即將於明日(7日)卸任的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執行會長、原華遠地產董事長任誌強今天坦誠表示,“人不可能只生存在樓上樓下之中,我們更需要大自然的呵護。”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任誌強。攝影/章軻

在出席該協會當日召開的2015(第三屆)中國企業綠色契約論壇時,任誌強做了“經濟轉型與企業應變”的主旨演講。他說,這兩天,大家看到北京嚴重的霧霾,就像一把刀紮在我們心上,對任何一個環保組織來說,非常希望看到的是碧水藍天,“但是這幾天天氣給了我們深深的打擊,讓我們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擔,任務也非常非常重。”

除了月亮,幾乎看不到一顆星

他說,“當我們小的時候,我們在努力畫一幅畫,畫上是像森林一樣的煙筒,所有的煙筒都冒著黑煙,我們積極向往著中國進入到工業化的時代。但沒有想到,今天的煙霧給我們留下的是沈重的教訓。”

“當我們上中學的時候,我們高喊著的口號是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把樹都伐了,到處種田,卻忽略了對大自然的保護。我們四處開山,向大自然無限索取,也包括在內蒙地區進行大量的開荒,把綠地和草原變成莊稼地,結果造成了大量的沙漠化土地,也肆意地消耗水資源。”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是當時的一個美好的向往。”任誌強說,但人們不可能只生存在樓上樓下之中,我們更需要大自然的呵護。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讓大自然失去了自然恢複和自我修複的條件。

任誌強說,今天,煤電仍然在我國能源消費中占據主導地位,化工企業產生了大量的惡氣和汙水排放。農業生產取得了連續十多年的豐收,但這些豐收卻建立在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和對土壤的破壞之上,中國的土地已大量被農藥和化肥所汙染,所以,雖然人們看到了糧食豐收,卻看不到農民的喜悅和大自然的笑容。

“大量的汽車湧入城市,產生了大量的汽車尾氣,所以連續十年的高峰之後,我們看到的是汽車銷售的增長速度也開始減緩,已經有大批城市開始對汽車進行限制,包括搖號、限購、限行等等。”任誌強說,我們還看到大量對動物的殺害,以及因人類對自然破壞形成的對野生動物的傷害。許多珍稀動物都在因為人的生活和生產建設以及人類為了追求利益而逐漸消失,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化,它們生存的家園,因為人類而不得不不斷地遷徙。

“小時候我們看到的天是藍的,河里可以自由地遊泳,即使我們喝了河里的水也不會影響健康,水里的魚在自由地遊動,晚上我們沒有燈,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可以看到滿天的銀河。”他說,可今天在北京,除了看見月亮外,幾乎看不到任何一顆星星。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任誌強。攝影/章軻

“先發展、後治理”不是唯一路子

任誌強說,中國正在重複著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走過的老路。在促進經濟的發展階段,我們只註重於低層的經濟發展,更多註重向大自然索取,形成了“先發展、後治理”的習慣。“許多管理者、地方的領導都在強調,先要發展,填飽肚子,然後等有能力的時候再進行環境治理。這也許是許多發展中國家曾經走過的道路,但不是發展過程當中唯一一條道路。”

他說,在人與大自然相互博弈之路,當人類過多地對自然進行破壞之時,必然遭到大自然的報複。氣候變暖了,海水水位上升了,冰山不見了,大自然失去了自我恢複能力時,讓人們不得不用更多的精力、財力等等,來投入自然,治理霧霾。

“中國幾乎所有的拳頭產業都處於低水平的初級加工業,並且幾乎都處於嚴重的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中,也正面臨著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巨大壓力。”他說,對此,十八屆三中、五中全會都對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標。 任誌強表示,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讓所有的人都認識到環境與人應該和諧共生,而不僅僅是人對自然環境的掠奪。圍繞主體功能區規劃,保護好生物棲息地,讓動物們有自然繁衍的生存能力和屬於自己的家園。此外,要推動低碳循環經濟發展,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出臺一系列的法律來約束對自然進行傷害,對所有的超標排放進行處罰。

任誌強說,在未來,中國的農業生產會在環境保護和生命健康的要求中進行一場革命,無害化、無農藥、無化肥的有機生產方式將更受市場的歡迎,粗放式的、依賴藥物增長的方式將更多受到限制。

他舉例說,SEE生態協會在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生產的小米已經做到了不用農藥、化肥,或者是少用農藥、少用化肥,希望我們的節水小米或其他一些節水作物,能夠改善阿拉善地區的農業用水習慣,並讓農民也因此而受益,也希望我們自己首先做出表率,來帶動中國的農業發生變化。

“敬畏自然”才能“永續發展”

阿拉善SEE是一個專門從事環境保護的企業家組織,這個組織除了集中眾多頗有公益心的企業家的財力、物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凝聚著企業家的精神,一種為環境保護努力奉獻的精神。

任誌強說,在阿拉善所有公益環保組織的企業家群體中,有大量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的企業家,同樣,這里也有從事鋼鐵、建材、化工品、食品、飲料等與環境、健康密切相關的企業,還有與節能減排相關的企業。每一個企業都肩負著環境保護的重任,因此我們提出了建立綠色產業鏈的倡議,每一個企業都是綠色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都需要為環境保護做出表率。

“這里的大多數企業家們都已加入到了綠色產業鏈中,但調查也發現,還有一些企業還沒有來得及制定環保戰略規劃,也沒有來得及實施環境節能的措施,因此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家能加入到這樣一個行動中來。”他說。

任誌強認為,企業家們不但要用財富支持環境保護活動,更需要從我做起,從企業的生產和文化建設做起,帶動員工和社會宣傳和落實環境保護,把“十三五”規劃對綠色發展和綠色轉型的各項要求得到落實。

“敬畏自然,永續發展”這既是企業家面臨的問題,也是政治家、政府、管理者和每個社會成員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任誌強說,環境保護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我們自己,讓我們可以在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之中生存,也是為了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可以生活在一個天藍水美的自然環境之中。

編輯:李秀中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70

鄭麗君:改變世界,就是要活在真實的土地上 從存在主義文青到文化部長之路

2016-05-23  TWM

受哲學沙龍薰陶的鄭麗君,始終倡導著自己信仰的價值; 入閣後,她繼續尋找理想與現實間的支點。 因為她理解,真誠的對話能感動彼此,但追求共善的行動才能改變世界。

「我提的是《集會遊行保障法》,這樣改下去,等於失去了保障和平集會遊行的精神。我是很願意理性討論,但這樣的內容,我實在沒辦法負責了!」五月十二日上午,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的《集會遊行法》(簡稱集遊法)修法會議上,一向予人冷靜形象的立委鄭麗君手持麥克風,望著主張納入多項罰則的警政署官員,露出罕見的焦急神情。

類似畫面,在這一天反覆上演。審查法案時,只見鄭麗君頻頻高聲與官員辯論,不時還起身與其他立委交頭接耳,從早到晚忙得不可開交;不是內政委員會成員的她,儼然成了另一位會議主席,一點也看不出一星期後就將從立法院「畢業」。

很「盧」,是她的問政風格從公投、反核到同志議題都關切即將入閣的鄭麗君,堅持守在委員會的原因只有一個:將限縮公民集會遊行權的《集遊法》,改為保障集會遊行的《集會遊行保障法》,是她四年前初當選立委時,主動提出的第一項法案。即使與未來的文化部業務沒太多關聯,她仍期盼在立委任期最後,親眼見證法案完成三讀。

「她是個很『盧』的人,關心一個議題,一定緊咬不放。」大學時就與鄭麗君一同參加學運的立委鍾佳濱,對這場景毫不訝異,「她曾經為了抗議萬年國代修憲,靜坐絕食七天;那時她就相信,集會結社是人民的基本權利,所以這幾年鍥而不捨地關注《集遊法》。理想性高、對理念毫不妥協,是她的人格特質。」「充滿理想性」,大概是外界對鄭麗君四年立委任內最普遍的評價。除了《集遊法》,她還關注《公投法》、婚姻平權、非核家園;反媒體壟斷、反黑箱課綱、反對政府濫用派遣工。

無論社會大眾對各項議題有無共識,她從不畏懼表達立場。

「最近一位國際知名的文化人,問我對鄭麗君的看法,我回答『滿有正義感。』」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就因鄭麗君關注派遣勞動議題,對她留下正面印象。

鄭麗君過去與文化界淵源不深,因為本屆總統大選替蔡英文起草文化政策白皮書,而被延攬擔任文化部長;這位「理念型立委」轉戰必須折衝協調的行政團隊後,該如何在理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

「我不否認自己過去是理念倡議者,身為立委,本來就比較不需要考慮執行面。但入閣之後,當然會試著調整。」鄭麗君咧開嘴笑,露出一排牙齒,像準備惡作劇、卻不巧被老師逮個正著的孩子。她的人生上半場,確實一直在宣揚著各種不同的理念。

愛看書的鄭麗君,從小就對生命的價值、人類存在的意義這類問題,特別有興趣;光是讀到童話故事《美人魚》裡人魚公主化成泡沫消失的結局,就足以讓她反覆琢磨生命與死亡,究竟有什麼關係。

叛逆,少女時代就展露當班長帶頭蹺課,讀尼采、沙特對自我價值的思索,在鄭麗君就讀北一女的三年裡達到高峰。當時,在台北萬華開鐵工廠為生的父母,沒有能力給她太多零用錢,她放學後的娛樂,就是流連在重慶南路的書店,讓尼采、赫塞、沙特這些存在主義名家,陪伴她探索人生方向。

接觸哲學思想,讓國中以前都是模範生的鄭麗君,開始懷疑教育的意義。雖然高一就被選為班長,但她常帶著點名簿蹺課打籃球、帶頭缺席小考,還曾瞞著教官留在學校過夜,「我心裡是反體制的,但又知道必須在這套系統中存活,所以只敢用小小的『儀式』,滿足叛逆。」她說。

無傷大雅的叛逆,與青春期的思想解放,因為搭上黨外運動這班列車,走得更深更遠。

「高二那年五月,老師說學校附近下午有『暴動』,要同學立刻回家,以免危險。但老師越說不行,我越想要看。」當天,鄭麗君就穿著綠色制服,站在龍山寺附近的小巷裡,目睹鄭南榕、謝長廷等數百名手無寸鐵的遊行者,被上千名鎮暴警察團團包圍,「我非常震撼,這完全不是我想像的『暴動』;那一天我才知道,我活在一個被嚴格控制的虛假世界。」有了這次經驗,鄭麗君對學校裡的一切更加懷疑,決定自行尋找解答。她翻遍舊書攤的每個角落,搜索「暴徒們」的文章;回到家,她找出默默支持黨外運動的父親小心藏好的政論雜誌,慢慢建立起對政治的認知與想像。

衝撞,黨外運動的啟蒙野百合世代,絕食反萬年國代成名高中的政治啟蒙,讓沒能順利考上第一志願台大物理系的鄭麗君,一進台大就決定轉哲學系,並一頭栽進風起雲湧的學生運動。除了參與學生會、加入「大陸問題研究社」接觸左派思想,她還自行創設了「台大掌中劇社團」。一九九○年三月,來自全國各地六千多名學生發起「野百合學運」,鄭麗君全程參與其中。

「我在學運裡算是邊緣人,因為我從來不喜歡拿麥克風站上第一線。」自認在運動中屬於「鷹派」的鄭麗君笑著說,「但我倒是經常在底下罵領導學運的學長姊『不堅持運動路線』、『向政府妥協』。」她大學時唯一一次站上前線,是九一年四月抗議「萬年國代」修憲,在台大校門口絕食七天。這場運動,結局不算成功,卻讓她成為媒體焦點而一戰成名。

大學四年,鄭麗君還迷上了法國新浪潮導演楚浮、高達、侯麥等人的電影。因此畢業後,她毫不猶豫地選擇留學巴黎;讀的,當然也是始終讓她醉心的哲學。

一九九三年,才剛抵達巴黎、還在念法語銜接課程,鄭麗君就組織起留法台灣同學會、擔任創會會長,經常在名士聚集的咖啡館舉辦讀書會、在租屋處放映電影;不時也與中國海外異議人士、西藏流亡學生合作,宣揚民主價值。

「她當時年紀很輕,但大學時就是學運明星,做事也很積極,所以自然而然變成領導者。不要看她長得秀氣,搞起運動可是很有謀略、很衝的。」外交部次長吳志中留學法國期間,就是與鄭麗君一起衝鋒陷陣的「戰友」。

九六年,台灣首次舉行總統直選,中共卻在東南沿海試射飛彈大打恐嚇牌。以鄭麗君為首的台灣學生,為了向國際控訴中國蠻橫行徑,偽裝成需要幫助的中國學生,到中國領事館敲門求救;門一開,眾人就要衝進使館內表達抗議。

「中國領事館的接待處都是穿旗袍、高跟鞋的女性,根本追不上我們;鄭麗君一進門就一路衝上三樓,在窗戶外掛上『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的標語,很多法國電視台都報導了這場行動。中國官員最後沒辦法,只好把門反鎖,再報警逮捕我們。」吳志中回憶這段青春往事,語氣洋洋得意,「被帶上警車以後,還有法國警察向她搭訕,想邀她一起喝杯咖啡。」因為參與這次跨國學運,鄭麗君也和其他地區的留學生密切合作,當時在美國攻讀博士的台中市長林佳龍就是其中之一。當林佳龍返國從政需要幫手,就力邀這位辦事俐落的台大學妹協助,鄭麗君的身分,於是一路從台灣智庫辦公室主任,再變成青輔會主委,逐漸踏進政壇。

「鄭麗君從大學就很熱中思考國家未來方向,所以當我需要有政策想法的人協助政府,第一個就想到她。」林佳龍說。

○八年二月,民進黨在立委選舉慘敗,總統選情也岌岌可危之際,擔任謝長廷競選總部青年部主任的鄭麗君為力挽狂瀾,發起一場為期二十一天,從鵝鑾鼻徒步走向台北,一路與民眾擊掌打氣的「逆風行腳」。這次活動雖未改變選舉結果,卻讓她對政治產生了完全不同的感觸。

體悟,逆風行腳之後政治不是沙龍思辨,而是親近土地「一路上,我接觸了無數雙手,有農民粗糙的手、勞工受傷被截肢的手。透過這些手,我感受到他們一生辛苦、卻一直熱切相信民進黨,只是執政八年,讓他們失望了……。」鄭麗君這時無預警地哽咽,隔了許久,才用力地說:「沒參選過的我,原以為自己很清楚這個國家的歷史,但路途中,我發現自己從不知道台灣人真實的面貌、不了解這塊土地發生的事。」八年前這段艱苦的「公路旅行」,就像是鄭麗君的成年禮,讓她體會「政治」絕不只是在學院、沙龍裡優雅地發想、辯論,而應該真切地與「人」發生關係;如今,即將接任文化部長的她,又回想起這趟旅程對她的啟發。

「逆風行腳的路上,我知道土地與人民的記憶是文化的根、是最好的文化素材;我們要記憶土地的智慧,讓它和現在的生活繼續產生關係;文化資產保存不應該是斷裂、只保存一棟建築;文化不只有一種觀點,應該是多元族群融合的……。」從感傷中平復的鄭麗君,又開始拋出她對文化的美好想像。

「決定入閣,是覺得我的人生,也該走進為理想負責的階段了。」行雲流水地談了好一陣子,鄭麗君突然把話題繞回自己身上,「只是台灣好像一直沒有充分發揮想像力。思想,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即使知道光憑沙龍裡的哲學思辨,無法讓世界更美好;但對鄭麗君而言,驅動改變步伐的,永遠是那無邊無際的想像。

撰文 / 鄭閔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88

據白百何說,成熟智慧的人,不活在世俗的條條框框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13/162556.shtml

據白百何說,成熟智慧的人,不活在世俗的條條框框里
花兒街參考 花兒街參考

據白百何說,成熟智慧的人,不活在世俗的條條框框里

她再也不是當年那個要被陳羽凡帶著,去吃宵夜的十八線小明星了。

本文由花兒街參考(微信ID:zaraghost)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林默

1

2004年,葉京把王朔的幾部小說揉成了一部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劇中女二號喬喬,在方言(佟大為飾)、許遜(陳羽凡飾)、汪若海的青春里都種了一根草,後來一根草長成了一把草,又蔓延成了一片草,綠了生活。

111

王朔在小說里寫,喬喬是我們大家的情婦,葉京把這句話改成了大家的情人。喬喬這個角色,給了當年還在中戲上大二的白百何。

那部劇的女主,今天已不知花落何處,倒是白百何演的喬喬勾魂攝魄,開出了一片暗香。

222

我一直覺得,相對於後來讓白百何又上了一級臺階的《失戀33天》里的黃小仙,白百何更像喬喬。

333

黃小仙耿直、蠢萌,幸福得靠命運的眷顧。

喬喬跳脫,笑容單純里透著邪媚,她不是美的陽光燦爛的那個,卻是男人心里的拐角處,藏著的那盞幽幽的小路燈。她的幸或不幸,都是自己一並作來的。

至今,白百何的微博上關於自我介紹的第一句仍是,演員白百何,出演《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飾喬喬。

2

出演《與青春有關的日子》,20歲的白百何認識了29歲的陳羽凡。那時白百何還叫白雪,初出茅廬,那時候的世界還沒有今天這麽看臉,羽泉組合正是風生水起。

444

估計當時陳羽凡那坑坑窪窪的臉,落在白百何眼里,都是通往新世界的坦途。

據說,陳羽凡當時是有女朋友的,白百何是在一番新歡舊愛的角逐中,上了位的。

彼時白百何作為陳羽凡女友的身份被媒體曝光,掃過的鏡頭都是陳羽凡帶她吃宵夜,她陪著羽凡去西安演出,以及她坐在草地上看羽凡踢球。

555

2006年,大學剛畢業的白百何成了陳羽凡的新娘,那時候她面對媒體“這麽早就做了新娘,會不會覺得太早了”的問題,特別傳統且堅定地說,沒什麽早不早的,該結就結了,我除了想早結婚,還想早點當媽媽。

她還對媒體強調,自己跟陳羽凡的媽媽關系特別融洽,經常一起逛街。

那時候,她手機的彩鈴就是羽泉的新歌《朋友難當》。

陳羽凡是天邊的雲霞,她是剛冒出骨朵的百合花。她得努力告訴世界,雖然是天上地下的差距,也是天造地設的難得。

3

這幾年,圈里有人說,白百何耍大牌。

我的一個朋友的孩子恰好跟白百何家的娃在同一幼兒園,這位朋友說“白百何事兒挺多”。

不過,任何一個明星都可能跟這樣的新聞、評價扯上關系。重點是,白百何有資格耍大牌了。

2011年,小成本制作的《失戀33天》拿下了3.5億票房,白百何火了。

這是一個由出軌引發失戀、由失戀步入幸福生活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劇情的啟發,該劇的三位主演,文章、白百何、張子萱,在此後的六年內,相繼被曝出軌。

嗯,第三位被發現開悟的,就是今天刷屏的,白百何與十八線男星,在泰國泳池邊嬉水、調情、餵食的畫面。

小鮮肉點餐遇選擇恐懼癥,白百何對著菜單一揮手,不知道是不是這一頁都要了。

小鮮肉玩水求關註,她像餵海豚一樣,把零食投餵到他嘴里。

01

她再也不是當年那個要被陳羽凡帶著,去吃宵夜的十八線小明星了。

百合花開了,香氣繚繞。當年的雲霞已褪了顏色,羽凡不火了。

4

關於白百何和陳羽凡離婚的消息,已經傳了兩年多。

白百何曾發微博說,“這個時代利益關系充斥在工作、交友等本來更加純凈的空間里,還好在感情上你有自主選擇權……”。後來她秒刪了這條意味深長的微博,又刪掉了她與陳羽凡所有親密互動的微博。

她跟陳羽凡在微博上,早已互相取關。他們的婚姻狀況到底如何,至今是一團迷霧。

其實如果現在,這倆人發個聲明說早就離婚了,我一點兒都不意外,任何一種平衡被打破後,都可能帶來裂變和重新組合。

在出軌的視頻被曝出半個月前,3月22日,白百何錄過一期節目,主題是《男人,我養你,你願意嗎》。她在節目里表達了這麽個意思——不介意女人成為家庭經濟的主力,但是男人得擺正自己的位置。

666

她在節目里說,“我聽過一個這樣的故事。男人,一到周末便帶著孩子去郊遊玩耍,捕捉鄉間的蝴蝶昆蟲,手把手教著做標本”,又說“有一個溫和懂愛的男人,在你疲倦時推開家門,廚房總有油煙氣息,一碗熱湯就令人春風化雨”。

不過我猜,陳羽凡是擺不了這樣的位置的。

玩兒音樂的人,就算窮到一碗粥都喝不起了,骨子里也是個浪子。他能看著星星給你打一缸雞血,卻不能日日給你端一碗雞湯。

早年,白百何在一檔節目里說,希望陳老師能改掉晚上工作、白天睡覺的毛病。那時候羽泉特別紅,白百何的語氣里都是牽掛的哽咽。

估計時至今日,陳老師也沒能改了這樣的作息。而紅紅火火的白百何,再看著家里那個睡的恍恍惚惚的男人,心頭大概就是一絲厭棄吧。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里,喬喬和許遜生了個女兒,後來喬喬做生意,不那麽瞧得上為她蹲過監獄的許遜了,倆人離了婚。

我不知道白百何錄那段《男人,我養你,你願意嗎》,是不是瞄準了陳羽凡。名氣與財力總是給人說話的底氣,但她也可以回憶下,當年那個梳著齊劉海的姑娘,是怎樣怯生生地站在羽凡身後。

如果生活失衡,可以一別兩寬。但處於相對優勢的一方,請盡量保持厚道。

在那段語音的最後,白百何說,成熟智慧的人,才不生活在世俗的條條框框里呢。語氣特別的灑脫、自信。

人嘛,總是啥限制了自己,就說啥是世俗的條條框框。

白百何 羽泉 明星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324

九年活在自殺傷痛下 五親友自盡  Anna:太自私

1 : GS(14)@2010-12-20 23:25:4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784183
【本報訊】香港自殺問題嚴重,平均每天有約兩至三人自殺。 Anna過去九年共有五個家人及親友自殺身亡。每一次,她都到殮房認屍;每一次,對着不同原因自殺死去的屍首,都有着一樣的心情,「我唔同情佢哋,太自私喇,我好想鬧佢哋」。五具屍首,對在世親人來說,是無數悲劇的開始。五個自殺者的臉孔,是五個警醒。 記者:冼麗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163

黃偉康 論盡股壇 活在克林頓的陰影下

1 : GS(14)@2012-09-12 22:08:32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194660&search=1
被美國共和黨視為真正的最大對手,前美國總統克林頓(圖右)在上週為現任總統奧巴馬(圖左)爭取連任而站台,結果獲得如雷般的掌聲及歡呼聲,同時共和黨亦因而感到壓力。何謂政治魅力?一個曾經有婚外情,但同
時可以獲得連任,現在更成為民主黨是否可以繼續掌管白宮的秘密武器,克林頓除了懂得食雪茄之外,還有其獨特之處。不過,奧巴馬的真正對手,到底是共和黨,還是克林頓?如果奧巴馬成功連任最大功臣是克林頓,那麼奧巴馬未來4年到底真的可以繼續「Change」,還是活在克林頓的陰影下?屆時會否希拉莉才是真正的美國總統?
活在別人的陰影下,這種感受,不單奧巴馬才有機會「擁有」及「享受」,不少上市公司大股東的第二代,其實會面對這樣的情況。各位投資長實(001)及和黃(013)的最大風險是甚麼?相信就是李嘉誠的健康,大家不是對李澤鉅沒有信心,而是李嘉誠實在太根深柢固。而且,不單長和系有此問題,所有本地地產商都擁有這個問題,又或者內地的民企,亦會逐步出現同樣的問題。可是,為何滙豐控股(005)沒有此問題?
當歐智華成為滙控新任行政總裁後不久,我已為他多次鼓掌,原因不再多談,但他上任後可以不受前朝所影響,又或者投資者不會擔心歐智華上任後帶來改變,原因是無論前行政總裁紀勤,又或者現在的歐智華,他們都不是滙控的大股東,他們只是滙控的管理層、最高執行人,如果交不到業績,將可能被股東罷免,同時如果他們想要得到更佳的花紅,亦必須交出亮麗的成績表。
相反,不少香港的老牌企業,又或者內地的民企,都存在著大股東與管理層,都屬同一班人的情況,而更嚴重的問題是最懂得管理及營運公司的永遠是創辦人本身,又或者跟隨他多年的老臣子,但一旦這些人百年歸老時,很多時就會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因為家族第二代成員,未必有父親般做生意的頭腦、變通、口才、反應等能力,同時他們是否想接管家業,又是另一個問題,更重要是如果一家企業,最高領導層只由家族成員接管,其餘非家族成員的管理層,很難會賣力為公司爭取最大的利潤。
當然,外聘又或者內部提升是否一定有效?或者聽一聽我一位朋友,對中國現在的政治局面的一番見解,看一看大家能否套用在上市公司的問題上?他認為中國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一個如毛澤東及鄧小平般具魅力的領導人物,不是說江澤民或胡錦濤不好,只是沒有那種一出場亦會令所有人聽取他意見的氣勢,所以才會導致中國不斷傳出權鬥或中央與地方政府不協調的問題。要解決此問題,大家即時會想中國推行普選便可,但現在中國的政治真的已足夠成熟推行普選?留待大家自行討論,但問題是要所有上市公司普選一個主席或行政總裁,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不少家族企業,大股東持股都超過50%,如何普選行政總裁呢?
黃偉康  (逢週一至週五見報)
筆者為靈獅控股主席兼行政總裁
[email protected]
weibo.com/wongwaihong
返回上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