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陳佩琪沉痛告白:我們活在很髒的空氣裡

2015-04-06  TCW
 
 

 

台北市市長夫人、也是小兒科主治醫生的陳佩琪,四年前罹患了肺腺癌,雖然不能夠確定自己的病是不是空氣污染所引起,但罹癌後,她更加關心空氣污染對生活環境造成的影響。

最近,她背著小包包到幼稚園健檢,發現接近四成的小孩都有過敏的症狀,她擔心下一代的健康,憂心的說:「空氣污染,是一個政治問題,大家應該更嚴肅來面對。」以下是她的第一手觀察及告白。

健檢發現肺部白點,我們夫妻真的很「休克」

二○一一年,在一次例行的員工健檢中,我發現我得了肺腺癌,那真的很偶然,因為過去幾次健檢,腦、肚子、骨盆腔,我都做過MRI(磁振造影),但是從沒想說要去做肺,那一次就想說做一下肺部的檢查,當時原本是要看心臟的鈣化指數,沒想到醫生卻看到了我肺部有白點。

這個發現真的是讓我們夫妻都覺得很「休克」,因為幾乎是無預警,我不斷回想,到底有什麼高危險因子讓我會罹患肺腺癌,想了很久,真的想不出來。

因為一般女性得到肺腺癌的平均年齡大約是六十歲,但那時我才五十歲。我不吸菸、也沒有二手菸的問題,並且也不是天天煮飯,就算有煮也都是用小火少油,最重要的是我的父母親都八十多歲了也都還很健康,所以我並沒有癌症危險因子。

我的生活作息正常,生活環境就跟一般人差不多,上班的交通工具就是搭公車、捷運跟走路,也沒有騎摩托車,我百思不得其解,怎麼會得肺腺癌。

一開始我拒絕承認是肺腺癌,想說肺結核早期也是白點,但這個位於右上肺,大約○.八公分的陰影,胸腔科醫生從白點有毛邊判斷是肺腺癌,醫生看到白點的位置,就跟我解釋,因為氣管接著就是右上肺,醫生一看就判斷誘發因子跟吸入的空氣有關。

從開刀的病理切片來看,醫生說,肺泡裡面有一顆顆的碳化粒,但是我小時候住在澎湖,十九歲到台北來之後,也不是住在工業區,結果像我這樣生活在都會區,住在住宅區的人,肺泡裡都有黑黑的碳粒,這表示我們生活的地方,其實是一個空氣很髒的環境。

開刀之後,拿掉了右上肺葉(我們人體肺,右邊三葉左邊二葉),由於右上肺大約占了二○%的肺功能,肺活量一下子少掉兩成,所以生病之後,我身體變得比較容易累、跟人講話或走路也會比較喘,現在透過運動,有比較改善一點。

現在我除了定期追蹤,出門就一定戴口罩,很多人都說,戴口罩很悶很麻煩,但是我已經習慣,出門不戴反而覺得很奇怪,甚至平常我在家也是戴口罩在煮菜的。

你知道得肺腺癌多悽慘?當肺腺癌擴散出去會喘的時候,甚至到肺癌末期會吸不到空氣,那種感覺就像是有人掐著你的脖子,那是一種很可怕的感覺。且人的肺切掉就沒辦法再生,如果一個肺腺癌患者又復發的話,一個人有多少的肺可以割?所以大家還是不要嫌麻煩,戴口罩保護一下自己,總比得癌症好。

小朋友呼吸聲粗糙,我知道,這些都是過敏兒

這幾年來,空氣污染嚴重,除了成人罹患肺腺癌人數越來越多,我在小兒科也看到一些變化。我記得二十年前剛進到小兒科實習的時候,小兒過敏氣喘很罕見。

但現在我在門診看到過敏兒越來越多,小孩氣喘比例越來越高、症狀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容易控制,很容易復發,而這些呼吸道疾病也都跟空氣有關。

前幾天我到幼稚園做幼兒心臟病篩檢,我聽心臟就會聽到肺,正常人的呼吸聲是很微弱很細緻的,但是過敏的人呼吸聲就是很粗糙的,結果我聽了很多小朋友的呼吸聲之後,發現有接近四成的小朋友有痰聲或是呼吸聲音很粗糙,可見得現在有很多小朋友都有過敏的症狀。

小朋友氣喘要是沒有控制好,長大了之後肺功能就會不好,老了之後因為氣喘造成肺纖維化之後,會沒有肺活量,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過去台灣罹患肝癌的人很多,很多肝癌的人都是出生時,母體垂直傳染,成為B肝帶原,長大後很容易就會罹患肝癌,但這部分透過施打B肝疫苗,已經改善很多,像這種B肝轉變肝癌的問題,可以透過醫療行為解決,這是醫療的問題,但空氣污染,就是一個政治問題。

因為當我們周遭的環境,工廠一直蓋,經濟成長,但是工廠造成環境的破壞、空氣的污染,危害到民眾的健康,所以民眾的健康、環境的維護、經濟的成長,這三者之間如何拿捏,這已經不是醫生可以解決的問題。

所以說,有些癌症是醫生的事,有些癌症是政治人物的事情,當研究顯示,台灣的女性普遍有肺腺癌基因的問題時,我們空污的標準是不是應該要定得更嚴格,進一步降低誘發因子才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