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生技新兵》頂加辦公室 孵出治不孕的瘋主意 手機測精子活力 意外成為豬鴨選種利器

2015-06-08  TWM


撰文•周品均

如果有人提議:「現在手機這麼多,我們拿手機來觀察精子的活力,怎麼樣?」你的反應會不會是這樣,「學長,你是不是瘋了!」億觀生技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林書聖回憶起三年前,和創業夥伴林建明騎著腳踏車穿越台大椰林大道時,自己當下是這麼回應林建明那句提議的。

當時聽來荒誕的提議,竟成了億觀日後改變畜牧業精子檢測生態的關鍵,更成為產品的一大賣點。

億觀設計的檢測平台,擁有可連結在行動裝置的顯微鏡頭與精液採樣晶片,並開發出能分析與管理精子數量與活躍度的App,在手機或iPad就能使用,大幅降 低傳統精子檢測成本,精子分析速度也從過去的十分鐘縮短至三十秒鐘,有助業者篩選精子配種。這套平台吸引台糖、卜蜂等大廠找上門合作,甚至,億觀還成為去 年北京微軟創投加速器唯一獲選的台灣團隊。

「億觀整合高放大倍率、外觀小型化顯微鏡等硬體設計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發想出與自動化及行動連網裝置的結合。」北京微軟創投加速器技術長沈強表示,億觀是真正解決過去養豬農無法負擔檢測平台成本的商業痛點。

以解決不孕症為初衷,啟動「頂加創業」「其實,一開始我們想做的是檢測人類精子品質的醫療器材。」林書聖分析,「根據美國的調查報告,每六對夫妻就有一對 有不孕症。」抱著開發出「解決社會問題的產品」的念頭,台大應用力學所學長、學弟關係的林建明、陳昌佑、林書聖與蔣存超四人,決心投入創業,一二年,四人 湊足一百萬元,把陳昌佑住家的頂樓加蓋當作辦公室,開始了「頂加創業」日子。

團隊很快設計出產品雛形,但當他們帶著提案到處找創投洽談時,卻得到市場不夠大、有不孕症問題的夫妻也不會買等回應,不僅找不到投資人,產品也賣不出去,直到一位動物科技研究所博士找上門。

「聽說你們的產品可以看精子,它可以看豬的嗎?」這位博士問。就這樣,億觀的檢測平台找到了過去沒有人著墨的動物精子檢驗市場,他們調整產品方向,開始跑遍養豬場,向豬農推薦他們的精子檢測平台。

跑農舍的同時,林書聖與創業團隊也備嘗產品量產卡關的痛苦;與錸德合作生產,產品中一項由塑膠構成的採樣晶片,卻在製造流程碰上良率瓶頸,一直無法做出能準確取樣定量的採樣棒。

「當時,我們四個人每周都到新竹,甚至緊盯生產流程,商討製造方式。」林書聖說,這個採樣棒耗時將近一年,眼看著就要燒光大家籌到的五百萬元資金。

資金壓力讓林書聖連睡覺都噩夢連連,「有一天我夢到存超坐在我對面,告訴我公司只剩下十萬元了。」那一瞬間,他張開眼睛,才發現是一場夢。

養鴨主識貨造口碑,微軟也看好潛力「後來,這場噩夢竟然成真。」林書聖說,當時公司戶頭真的只剩十萬元,就連下個月薪水都不知道能不能發得出來。「如果我 兩年半前知道創業是這樣,就不會創業了。」他坦言,整整將近一年,每天騎機車上班的路上都在想,「等一下見到兄弟們(創業夥伴),我要宣布,我想放棄。」 所幸,這根屬於耗材的採樣棒,在不斷修改模具、來回測試將近一年後,終於突破良率問題,這時,產品銷售也出現曙光。「其實,我們第一台賣到商用市場的產 品,是一位養鴨主買的。」林書聖說,透過一位不斷拜訪的豬農介紹,養鴨主反而爽快地買下產品,慢慢地傳出口碑,來自豬農的訂單開始跟進,甚至吸引在中國代 理養殖器材的通路商上門談合作,光是去年第四季就賣出了一、兩百台。

時代基金會育成計畫Garage+專案經理蔡璧如觀察,「億觀很扎實地量產產品,找到市場並且販售,而非只是紙上談兵。」如今,億觀的業務已順利展開,除 了豬精子檢驗市場外,行動裝置顯微鏡產品也打進教育市場,而且,他們並沒有忘記當初想幫助不孕症夫妻的初衷,未來億觀會推出什麼產品顛覆人類精子檢測生 態,創業圈都在關注。

億觀生技

創辦人:林書聖(1980年生)、?陳昌佑、林建明、蔣存超成立時間:2012年9月

初期資本:100萬元

主要業務:檢測豬精子品質的行動裝置成績:2014年營收200萬元

創業日記:

2011.07 本想放棄了,但與林建明在椰林大道邊騎車邊閒聊,他提議也許可用手機觀察精子品質,好像可行,來試看看。

2012.09 我們把陳昌佑住家頂樓加蓋作為辦公室,「頂加創業」日子開始。

2014.04 耗了近一年,終於解決精子採樣棒的生產良率問題。

2014.07 賣出第一套精子檢測平台產品。

2015.01 參加北京微軟創業加速器比賽,我們是第六期唯一入選的台灣團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48

新華社再評當前經濟形勢:結構之變為經濟釋放新活力

工業品出廠價格54個月以來首次由負轉正,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有所加快,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盡管經濟下行壓力仍大、潛在風險尚存,進入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出現了“由降轉穩”的勢頭。

探究推動這一勢頭背後的原因,經濟深層次的結構之變無疑是巨大的動力。這股“中國動力”正為推動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不斷釋放新的活力和動力。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拓寬發展空間

24小時開工,工人三班倒……即使這樣任務還幹不完。在撫順特鋼第三煉鋼分廠記者了解到,撫順特鋼現在只做高端品種,目前承擔的國家課題就有50多項。

近年來一直身處虧損漩渦的鋼鐵業今年出現較為明顯的反彈。中鋼協統計,今年1-8月份,鋼鐵行業運行情況好於預期。全行業實現利潤21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利300多億元。

行業好轉的背後,是鋼鐵行業去產能不斷推進的結果。在過剩產能不斷從市場退出的同時,不止撫順特鋼,很多企業都看到了“更上層樓”的契機。

今年以來,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發力,“三去一降一補”取得實效,推動經濟運行產生積極變化。

——去產能:截至9月底,鋼鐵、煤炭兩個行業退出產能均完成年度任務的80%以上,前三季度,原煤產量同比下降10.5%;

——去庫存:商品房待售面積自3月份以來連續7個月減少;

——去杠桿:8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6.4%,比上年同期下降0.6個百分點;

——降成本:前8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成本同比下降0.26元,相對應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同比提高0.28個百分點;

——補短板:1-9月份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水利管理業、農林牧漁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3.4%、20.5%和20.1%,分別快於全部投資35.2、12.3和11.9個百分點。

數據傳遞出的向好態勢,本質上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看來,高技術制造業運行態勢良好,去產能、補短板成效初步顯現充分說明了這點。

產能和庫存下降引導市場預期改善,帶動經濟運行企穩向好。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效果是實實在在的,而且超出預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說,一些落後產能退出後,市場供求關系發生積極變化,再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因素,工業領域價格回升,工業企業利潤好轉,發展信心也在增強。

以經濟結構轉型推動動力結構優化

深圳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516家創業板公司今年上半年合計凈利潤同比增長49.48%,明顯高於企業平均盈利水平。其中,計算機、通信兩個新興行業的凈利潤增幅高達70.04%和96.57%。

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加快孕育;在線醫療、在線教育、網絡約車迅猛增長……今年以來,新技術、新業態、新服務份額不斷擴大,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推動動力結構進一步優化。

——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6%和9.1%,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6和3.1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繼續較快增長: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2.8%,比上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

——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進一步上升: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1%,同比提高了13.3個百分點;

——投資結構不斷優化: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投資加快,高耗能投資下降。

“縱觀世界經濟史,從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邁進的經濟體,其發展動力多會從以重化工業和出口為主,逐步轉變為以服務業和消費為主,而動力轉換後增速下行符合經濟規律。”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說。

盛來運表示,在連續三個季度6.7%的經濟增速背後,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動力結構、產業結構與需求結構持續優化。

稅收是觀察中國經濟結構變化的另一窗口。

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鄭小英介紹,前三季度,以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代表的“互聯網+”核心行業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同比分別增長11.2%和39.8%。

另一方面,相關產業稅收降幅收窄,反映化解過剩產能成效初顯。前三季度,采礦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有色等行業稅收分別下降31.8%、2%和2.5%;煤炭行業稅收下降23.5%。

值得關註的還有,重點稅源民營企業投資增速回升,8月份增幅達到33.5%,今年首次超過國有企業投資增幅。

“一方面要鞏固企穩基礎,一方面要完善增長的體制機制,提高增長的‘含金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必須通過改革構建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促進資源得到更合理地配置、更高效地利用,為形成發展新格局奠定堅實的基礎。

以深化改革釋放市場深層潛力

今年以來,廣州新科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的進境維修業務開展得如火如荼。除了國內飛機維修企業的實力增強因素外,飛機維修進境流程的簡化和通關成本的降低是重要原因。

“以前飛機進境維修辦理擔保手續需要經過三級審批,要花費很多精力。現在審批流程簡化了,當天交上擔保資料,第二天就能審批下來。”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時間短、花費低,當然更多的業務願意找上門來。

隨著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營商環境日益寬松。前三季度,全國新登記企業401萬戶,同比增長27%,日均新登記企業1.46萬戶,明顯高於前兩年。

“絕大多數新設企業是小微企業。企業不光要進得來,還要存得住、活得好。通過對2015年三季度新設立的小微企業周年調查問卷分析表明,新設小微企業活躍指數為69.9%,比2015年第二季度新設小微企業高1.1個百分點。”工商總局新聞發言人於法昌說。

今年以來,改革進一步深入推進,不斷釋放微觀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動力

——行政審批項目繼續減少,投資審批事項大幅縮減,互聯網+政府服務、“雙隨機一公開”等管理和監管模式創新不斷湧現,行政效率和監管水平繼續改善;

——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在全面實施“三證合一”基礎上,今年啟動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

——財稅金融改革繼續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出臺,金融宏觀審慎框架進一步完善;

——投融資體制改革持續推進,投資審批方式不斷改進,PPP項目加快落地。

與此同時,國企改革、價格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自貿試驗區擴圍進展順利,人民幣正式納入SDR一籃子貨幣體系,“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加快推進。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指出,在經濟平穩增長基礎上,應抓住有利時機,持續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在金融、國企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一些基礎性、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要加快落地。

他還表示,增強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要註意防範和化解經濟中潛藏的結構性矛盾和風險。如通過一系列監管創新和改革舉措,破解目前我國企業部門杠桿率過高的問題。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前三季度經濟平穩增長為全年目標順利實現打下了良好基礎。”張立群說,“中國動力”將助力中國經濟在新起點、新平臺上邁出更堅定的步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220

國務院發布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 釋放發展活力

國務院辦公廳11月11日發布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

《意見》指出,近年來,我國實體零售規模持續擴大,業態不斷創新,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不斷增強,但也暴露出發展方式粗放、有效供給不足、運行效率不高等突出問題。當前,受經營成本不斷上漲、消費需求結構調整、網絡零售快速發展等諸多因素影響,實體零售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意見》提出,要鼓勵線上線下優勢企業通過戰略合作、交叉持股、並購重組等多種形式整合市場資源,培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型市場主體;鼓勵發展設施高效智能、功能便利完備、信息互聯互通的智慧商圈,促進業態功能互補、客戶資源共享、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優化食品、化妝品等商品進口衛生安全等審批程序,簡化進口食品檢驗檢疫審批手續,支持引進國外知名品牌。

以下為《意見》原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

國辦發〔2016〕7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實體零售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礎,是引導生產、擴大消費的重要載體,是繁榮市場、保障就業的重要渠道。近年來,我國實體零售規模持續擴大,業態不斷創新,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不斷增強,但也暴露出發展方式粗放、有效供給不足、運行效率不高等突出問題。當前,受經營成本不斷上漲、消費需求結構調整、網絡零售快速發展等諸多因素影響,實體零售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釋放發展活力,增強發展動力,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體制機制改革構築發展新環境,以信息技術應用激發轉型新動能,推動實體零售由銷售商品向引導生產和創新生活方式轉變,由粗放式發展向註重質量效益轉變,由分散獨立的競爭主體向融合協同新生態轉變,進一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市場是實體零售轉型的決定因素,要破除體制機制束縛,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實體零售企業自主選擇轉型路徑,實現戰略變革、模式再造和服務提升。

堅持需求引領。需求是實體零售轉型的根本出發點,要適應消費需求新變化,引導實體零售企業補齊短板,增強優勢,擴大有效供給,減少無效供給,增強商品、服務、業態等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堅持創新驅動。創新是實體零售轉型的直接動力,要搶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機遇,加強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提高流通效率和服務水平。

二、調整商業結構

(三)調整區域結構。支持商業設施富余地區的企業利用資本、品牌和技術優勢,由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由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延伸和下沈,形成區域競爭優勢,培育新的增長點。支持商務、供銷、郵政、新聞出版等領域龍頭企業向農村延伸服務網絡,鼓勵發展一批集商品銷售、物流配送、生活服務於一體的鄉鎮商貿中心,統籌城鄉商業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以城帶鄉、城鄉協同發展。

(四)調整業態結構。堅持盤活存量與優化增量、淘汰落後與培育新動能並舉,引導業態雷同、功能重疊、市場飽和度較高的購物中心、百貨店、家居市場等業態有序退出城市核心商圈,支持具備條件的及時調整經營結構,豐富體驗業態,由傳統銷售場所向社交體驗、家庭消費、時尚消費、文化消費中心等轉變。推動連鎖化、品牌化企業進入社區設立便利店和社區超市,加強與電商、物流、金融、電信、市政等對接,發揮終端網點優勢,拓展便民增值服務,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

(五)調整商品結構。引導企業改變千店一面、千店同品現象,不斷調整和優化商品品類,在兼顧低收入消費群體的同時,適應中高端消費群體需求,著力增加智能、時尚、健康、綠色商品品種。積極培育世界級消費城市和國際化商圈,不斷深化品牌消費集聚區建設,進一步推進工貿結合、農貿結合,積極開展地方特色產品、老字號產品“全國行”、“網上行”和“進名店”等供需對接活動,完善品牌消費環境,加快培育商品品牌和區域品牌。合理確定經營者、生產者責任義務,建立健全重要商品追溯體系,引導企業樹立質量為先、信譽至上的經營理念,加強商品質量查驗把關,用高標準引導生產環節品質提升,著力提升商品品質。

三、創新發展方式

(六)創新經營機制。鼓勵企業加快商業模式創新,強化市場需求研究,改變引廠進店、出租櫃臺等傳統經營模式,加強商品設計創意和開發,建立高素質的買手隊伍,發展自有品牌、實行深度聯營和買斷經營,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管理體制變革,實現組織結構扁平化、運營管理數據化、激勵機制市場化,提高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強化供應鏈管理,支持實體零售企業構建與供應商信息共享、利益均攤、風險共擔的新型零供關系,提高供應鏈管控能力和資源整合、運營協同能力。

(七)創新組織形式。鼓勵連鎖經營創新發展,改變以門店數量擴張為主的粗放發展方式,逐步利用大數據等技術科學選址、智能選品、精準營銷、協同管理,提高發展質量。鼓勵特許經營向多行業、多業態拓展,著力提高特許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引導發展自願連鎖,支持龍頭企業建立集中采購分銷平臺,整合采購、配送和服務資源,帶動中小企業降本增效。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信息化,培育多層次物流信息服務平臺,整合社會物流資源,支持連鎖企業自有物流設施、零售網點向社會開放成為配送節點,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八)創新服務體驗。引導企業順應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消費趨勢,弘揚誠信服務,推廣精細服務,提高服務技能,延伸服務鏈條,規範服務流程。支持企業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顧客消費行為,開展精準服務和定制服務,靈活運用網絡平臺、移動終端、社交媒體與顧客互動,建立及時、高效的消費需求反饋機制,做精做深體驗消費。支持企業開展服務設施人性化、智能化改造,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無線網絡、移動支付、自助服務、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建設。

四、促進跨界融合

(九)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建立適應融合發展的標準規範、競爭規則,引導實體零售企業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將線下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與線上商流、資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網絡化的全渠道布局。鼓勵線上線下優勢企業通過戰略合作、交叉持股、並購重組等多種形式整合市場資源,培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型市場主體。建立社會化、市場化的數據應用機制,鼓勵電子商務平臺向實體零售企業有條件地開放數據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經營決策水平。

(十)促進多領域協同。鼓勵發展設施高效智能、功能便利完備、信息互聯互通的智慧商圈,促進業態功能互補、客戶資源共享、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大力發展平臺經濟,以流通創新基地為基礎,培育一批為中小企業和創業者提供專業化服務的平臺載體,提高協同創新能力。深化國有商貿企業改革,鼓勵各類投資者參與國有商貿企業改制重組,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鼓勵零售企業與創意產業、文化藝術產業、會展業、旅遊業融合發展,實現跨行業聯動。

(十一)促進內外貿一體化。進一步提高零售領域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通過引入資本、技術、管理推動實體零售企業創新轉型。優化食品、化妝品等商品進口衛生安全等審批程序,簡化進口食品檢驗檢疫審批手續,支持引進國外知名品牌。完善信息、交易、支付、物流等服務支撐,優化過境通關、外匯結算等關鍵環節,提升跨境貿易規模。鼓勵內貿市場培育外貿功能,鼓勵具有技術、品牌、質量、服務優勢的外向型企業建立國內營銷渠道。推動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構建海外營銷和物流服務網絡,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

五、優化發展環境

(十二)加強網點規劃。統籌考慮城鄉人口規模和生產生活需求,科學確定商業網點發展建設要求,並納入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推動商業與人口、交通、市政、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加強對城市大型商業網點建設的聽證論證,鼓勵其有序發展。支持各地結合實際,明確新建社區的商業設施配套要求,利用公有閑置物業或以回購廉租方式保障老舊社區基本商業業態用房需求。發揮行業協會、中介機構作用,支持建設公開、透明的商鋪租賃信息服務平臺,引導供需雙方直接對接,鼓勵以市場化方式盤活現有商業設施資源,減少公有產權商鋪轉租行為,有效降低商鋪租金。

(十三)推進簡政放權。推動住所登記改革,為連鎖企業提供便利的登記註冊服務,地方政府不得以任何形式對連鎖企業設立非企業法人門店和配送中心設置障礙。進一步落實和完善食品經營相關管理規定。連鎖企業從事出版物等零售業務,其非企業法人直營門店可直接憑企業總部獲取的許可文件複印件到門店所在地主管部門備案。放寬對臨街店鋪裝潢裝修限制,取消不必要的店內裝修改造審批程序。在保障公共安全的情況下,放寬對戶外營銷活動的限制。完善城市配送車輛通行制度,為企業發展夜間配送、共同配送創造條件。

(十四)促進公平競爭。健全部門聯動和跨區域協同機制,完善市場監管手段,加快構建生產與流通領域協同、線上與線下一體的監管體系。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侵犯知識產權、不正當競爭、商業欺詐等違法行為。指導和督促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加強對網絡經營者的資格審查。強化連鎖經營企業總部管理責任,重點檢查企業總部和配送中心,減少對銷售普通商品零售門店的重複檢查。依法禁止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的低於成本價銷售行為,依法打擊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排除、限制競爭行為。充分利用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立覆蓋線上線下的企業及相關主體信用信息采集、共享與使用機制,並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對外公示,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十五)完善公共服務。加快建立健全連鎖經營、電子商務、商貿物流、供應鏈服務等領域標準體系,從標準貫徹實施入手,開展實體零售提質增效專項行動,進一步提高競爭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零售業統計監測和運行分析工作,整合各類信息資源,構建反映零售業發展環境的評價指標體系,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合理把握開發節奏、科學配置商業資源。加快建設商務公共服務雲平臺,對接政府部門服務資源,發揮行業協會、專業服務機構作用,為企業創新轉型提供技術、管理、咨詢、信息等一體化支撐服務。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和業務交流,加大專業性技術人才培養力度,推動複合型高端人才合理流動,完善多層次零售業人才隊伍,提高從業人員綜合創新能力。

六、強化政策支持

(十六)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落實好總分支機構匯總繳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相關規定。營造線上線下企業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零售企業設立的科技型子公司從事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研發,符合條件的可按規定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可按規定加計扣除。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落實取消稅務發票工本費政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強制零售企業使用冠名發票、卷式發票,大力推廣電子發票。全面落實工商用電同價政策,在實行峰谷電價的地區,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開展商業用戶選擇執行行業平均電價或峰谷分時電價試點。落實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改革方案,持續優化銀行卡受理環境。

(十七)加強財政金融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可結合實際情況,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帶動作用,對實體零售創新轉型予以支持。用好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按市場化原則設立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投入。積極穩妥擴大消費信貸,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推廣至全國。采取多種方式支持零售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支付業務處理。創新發展供應鏈融資等融資方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支持商業銀行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發放中長期貸款,促進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和兼並重組。積極研究通過應收賬款、存貨、倉單等動產質押融資模式改進和完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通過創業擔保貸款積極扶持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

(十八)開展試點示範帶動。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完善政府引導推動、企業自主轉型的工作機制,在財政、金融、人才、技術、標準化及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探索,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內貿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城市要發揮先行先試優勢,突破制約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體制機制障礙,探索形成可複制推廣的經驗。開展智慧商店、智慧商圈示範創建工作,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示範引領創新轉型。

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加快研究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明確責任主體、時間表和路線圖,形成合力。商務部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業務指導和督促檢查,綜合運用第三方評估、社會監督評價等多種方式科學評估實施效果,推動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

國務院辦公廳

2016年11月2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153

李克強考察上海自貿區:市場越公平,市場主體就越有活力

據@新華視點11月21日消息,上海自貿區3歲了,李克強當日再次來到這里,三年來第三次考察上海自貿區。自2013年總理力促上海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來,這里就變成新時期的“改革高地”,不僅從最初28平方公里擴大到今天120平方公里,更在廣東、天津、福建等地複制出10塊“改革開放試驗田”。

李克強點擊鼠標,為上海自貿區啟動一次“雙隨機”抽查

“保障食品安全大於天,我就選‘食品安全’監管這一欄。”李克強總理11月21日考察上海自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時應邀點擊鼠標,先隨機抽取接受檢查的27家食品企業,又隨機抽取幾十位執法人員,通過網上綜合監管平臺,啟動一次“雙隨機”抽查。

李克強談事中事後監管:相信人但更要相信制度

李克強11月21日考察上海自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該局將原工商、質監、食藥監、價格監督檢查職能合並為“四合一”網上綜合執法平臺,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等市場監管。總理肯定這一用制度限制監管部門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的探索。他說,相信人但更要相信制度。

李克強:市場越公平,市場主體就越有活力

李克強11月21日考察上海自貿區市場監管局。該局公共訴求處置信息平臺將原來5條投訴熱線整合為一,極大便利了群眾和企業,3年來受理投訴量增加了近3倍。總理說,這一舉措不僅強化了監管凈化市場的功能,同時維護了市場公平。市場越公平,市場主體就越有活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219

打造西部文創中心,成都喚醒“少城記憶”新活力

去年國家發改委在《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批複,“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而其中打造文創中心,聚集成都70%歷史人文景觀的成都青羊區無疑是最重要的載體。

“文化創意與城市氣質息息相關,成都的特質非常適合發展文創產業。”於侃長期從事設計職業,2010年轉型投資文創產業,後面又投資做載體,“選擇一個城市社區承載,用文創營造一個社區,比如倫敦西區、巴黎左岸,我們在對比之後選擇了成都少城。”

少城可以追溯到成都建城之前。公元前310年,秦國宰相張儀築成都城,這成為成都建城史開始。當時成都由大城和少城構成,其中大城是新城,少城則在蜀國故都基礎上築成,形成城中有城。至清代,少城成為滿族八旗子弟住所,辛亥革命之後,少城開放。

可以說,少城是成都歷史之源,在成都城市發展史上扮演著極為特殊的角色,承載著成都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和歷史記憶。至今少城依然保持著原有的“魚骨”狀街區格局和街道名。在這里可以體會成都厚重的歷史,也可以品味老成都的市井生活。

這里既有寬窄巷子等歷史街區,也有成都畫院這樣的文化場地,“可以說成都甚至四川近70%的文產資源聚集在這5平方公里內。”於侃說。

實際上,古代成都城池範圍近五分之三屬於今成都青羊區轄區。少城歷史街區只是被譽為成都原點的青羊區所轄的成都市最古老的街區之一,除此之外,青羊區擁有杜甫草堂、金沙遺址、青羊宮、文殊院等成都最為精華的歷史遺跡,青羊區也是古蜀文明和詩歌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目前,作為“成都會客廳”的寬窄巷子已成為國際文化名片,年客流量達2000萬人次。而周邊的小通巷、泡桐樹街、奎星樓街等街區也各具特色,成為文藝餐飲聚集地,同時疊加當代藝術展,合力促進文藝餐飲發展,成為成都的文藝地標。

2016年1~12月,成都青羊區接待國內遊客1505.48萬人次,同比增長0.15%;實現國內旅遊綜合收入187.12億元,同比增長4.25%。接待入境遊客153165人次;實現外匯收入5804.95萬美元。截至2016年三季度,青羊區文博旅遊業實現增加值165.36億元,同比增長5.4%,占GDP比重為24%。

厚載歷史文脈

1月24日,位於成都市奎星樓街9號的青羊區檢察院辦公院落的資產清單被送到了明堂文化創意中心,其CEO於侃簽字後就將接收管理這部分資產。於侃準備將其打造成為明堂文化創意產業創投園,與55號的明堂文化創意中心形成互補。

隨著前明堂的入駐,奎星樓這條老街被打造成為藝術文創街區,名聲斐然。現在除了已經搬遷的成都青羊區檢察院,成都青羊區政府還將這條街上的1.8畝空地整理交予明堂運營,明堂在這條500米的街道上擴展到三個據點。

奎星樓街臨近成都著名景點寬窄巷子,就在明堂在奎星樓街擴展時,與寬窄巷子僅隔一條馬路的東勝街原四川電視臺舊址,也將打造成以視聽產業為主的“少城·視井”文創園。與明堂來自社會資本投資不同的是,這個園區則由國有平臺公司打造和運營。

近年來,成都青羊區堅持把文化產業尤其是文化創意產業與舊城的有機更新結合起來,改造完善提升舊城功能以構建舊城新的形態和生態,挖掘歷史文化和引入新的文化元素以構建舊城新的文態,引進引導市場主體建立各類文創園區以形成舊城新的業態。

目前,在寬窄巷子、奎星樓街和東勝街這一片原來成都少城區域,也是成都城市歷史發展的源流,成都準備打造成少城國際文創矽谷。除此之外,其所在的青羊區還形成了國際非遺博覽園、峨影·1958、錦繡工場、文殊坊、西村等眾多文化創意園區。

舊城有機更新

在明堂火了之後,很多地方政府、房地產開發商和私人投資者邀請於侃在其他地方複制明堂。“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個核心痛點,就是老城區居民大量外遷,外地務工人員租住,作為傳承城市歷史的老城區會逐漸沒落。”於侃說,如何改造老城區是地方政府面臨的大難題。

負責東勝街“少城·視井”打造和運營的興城建公司總經理、欣創公司董事長林詳燕介紹,作為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1995年,成都市就將少城街區納入城市建設的保護性規劃,不允許大拆大建。“保護歷史文化根脈,老城也要有機更新,挖掘少城文化歷史底蘊,體現文化傳承價值。”

“城市的有機更新,用文創產業植入一個社區,不僅帶來社會效益,還可以產業化。”於侃說,現在位於奎星樓街55號的明堂青年文化中心已經初步打造完成文產生態鏈中的孵化平臺的初始環節,再加上9號的創投產業園就可以形成完整產業鏈。

“我們的進入使得這條街的商鋪轉讓費上漲了300%~400%,租金上漲了100%。”於侃說,每年一度的“少城有明堂-NUART藝術節”,在這條不到500米的街道上吸引了總數十萬人參與,看得見的經濟效益與摸得著的共建共享,使街區原住民尤為支持明堂的各項活動,文創產業帶旺了這一街區。

明堂的入駐搭建起了文化創意人才聚集交流的平臺,一方面通過舉辦現代藝術巡展、創意沙龍等形式,為廣大“草根創客”和大學生創業、成長提供幫助。另一方面,邀請本土、全國乃至世界的藝術家和文創團隊進駐,讓文化人才與街區原住民融合共生。

於侃強調發展後街經濟,他說,寬窄巷子每年2000萬人次的客流量,可以將這些客流帶到它周邊附近街區發展後街經濟,國外大多數後街經濟都以文創產業為主,通過點—線—面的發展,到2018年,少城國際文創矽谷將會初見雛形。

實際上,文創產業不僅有利於城市有機更新,而且在經濟新常態下,文化創意產業與經濟相關產業不斷融合,文化創意元素越來越成為產業創新的源泉和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從一定程度上說,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其發展規模與水平,也已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綜合實力高低的重要標誌。繼明堂之後,“WorKing文創聯合辦公空間”、青羊光谷創業咖啡,以及“少城·視井”視聽文創園等項目陸續入駐少城區域。

為促進區域文化產業發展,青羊區還出臺了《青羊區關於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幹支持政策(試行)》,著力推動轄區文創孵化器建設。

“少城·視井”視聽文創產業園就是欣創繼科技類孵化載體、軍民融合孵化載體打造後的首個文創運營管理項目。該項目利用四川電視臺舊址,占地面積8867.77平方米,建築面積18165.76平方米。以音樂、影視、動漫、遊戲等產業為主導,配套商業、服務為輔助,規劃了辦公、展示、發布、創作、體驗等六大功能區。

林詳燕說,公司計劃2017年內實現園區的開園運營,力爭3年內,實現園區功能完善、業態布局合理、集聚效應顯著,5年內,實現規模效應大、輻射帶動強、綜合效益優;8年內,實現青羊經濟轉型升級標桿和全國視聽文創產業樣板的目標。

打造西部文創中心

截至目前,少城國際文創矽谷核心區域內已建成以舊城有機更新為代表的明堂青年文化創意中心,實現實體入駐企業30余家,參與投資、合作、運營、孵化的小微文創團隊及項目300多個;以文創孵化為主的working聯合辦公,入駐企業30家;為創業團隊提供迅速孵化支持的光谷創業咖啡青羊分公司入駐企業20余家。

其中,“明堂模式”還吸引了全球目光。據不完全統計,運營四年以來,明堂接待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以及聯合國人居署、歐洲議會等國內外訪問團100批次,明堂青年文化創意中心已被科技部列為首批“國家級眾創空間”。該中心每年的文創孵化項目數量超過200個。

作為成都市的文化中心區域,青羊區歷史積澱厚重,文化資源豐沛,發展文創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基礎。

實際上,青羊區“十三五”規劃提出,著力推動舊城有機更新。充分發揮老城區文化資源和產業集聚優勢,優化提升產業功能區和特色商業街區,打造西部金融商務中心區,推進少城文創科技功能區建設,打造少城國際文創矽谷、草堂研發設計集聚區和都市文旅商務區。

成都青羊區的文創產業已經成蓬勃之勢。而現在,成都青羊區還要承擔更為重大的歷史使命。

2016年,成都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強調,“傳承和繁榮城市文化,加快建設西部文創中心”。

重大的歷史機遇賦予了青羊區。在發掘唐代摩訶池和東華門遺址基礎上,成都市規劃打造世界級公園——“成都中心”,使成都真正成為世界級的“城市文化綜合體”,再現城市的文化盛景。

規劃建設“成都中心”是成都市委、市政府立足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從完善城市結構、優化城市形態、提升城市品質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目前,青羊區正切實肩負起屬地管理責任,為項目順利實施創造良好條件,全面落實成都市委書記唐良智在參加青羊區代表團審議時明確強調的重大要求,充分挖掘和展現成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文化基因,充分體現成都發展中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縱深感和厚重感,拓展城市文化功能,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將“成都中心”打造成為成都歷史文化中心和城市第一會客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789

WTO為全球貿易帶來新活力 希臘債務危機面臨新考驗丨大佬說

2月22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貿易便利化協定》正式生效。該協定的達成對全球貿易影響巨大,完整履行該協定會使全球貿易成本減少14.3%。

2月20日,希臘及其國際貸款人達成一致,專家團隊將討論新的改革方案以換取援助。不過IMF與歐元區在債務問題上有所分歧,IMF認為希臘需要大幅債務減記。

2月22日,IMF總裁拉加德在德國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進行會談後,對分歧做出了讓步。她表示,眼下沒有必要對希臘采取硬性債務減記,而是應該通過其他措施改進債務管理。

關於希臘債務危機和貿易全球化這兩個熱點話題,聽聽大佬們怎麽看。

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阿澤維多2月22日接受了彭博社的采訪。對於剛剛正式生效的《貿易便利化協定》,他表示這對WTO意義重大。該協定的通過和最終實施有望減少貿易成本,並讓全球GDP增長每年增加0.5%。關於特朗普政府“不公平貿易”的論調,阿澤維多認為,每個國家都在爭取對自己有利的條款;對此,他相信WTO有能力為大家解決這些問題。

歐元集團主席戴塞爾布盧姆在談到最新一輪希臘債務談判時表示,IMF希望政策方案是可持續性的,這就要求深化改革,利於希臘經濟的恢複。此外IMF還希望希臘債務是可持續性的。對此,戴塞爾布盧姆表示,他不能評判IMF的看法,但是大家應該先就改革的整體方案達成一致。

希臘前財政部長帕帕康斯坦丁努在接受彭博社專訪時表示,他贊同IMF的觀點,即目前的希臘債務不具有可持續性。但從短期來看,債務又是可持續性的,因為贖回速度較慢且貸款利率很低;長遠看來,希臘需要更多的債務減免。歐元集團對於這一點是認同的,只不過德國大選在即,同意給希臘減記相當於是讓位給在野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916

國辦發布關於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意見

3月16日,據中國政府網站消息,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意見》。要求紮實有效放寬行業準入、進一步擴大投融資渠道、認真落實土地稅費政策、大力促進融合創新發展、加強監管優化服務。

以下為全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激發

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意見

國辦發〔2017〕2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領域新興業態不斷湧現,投資總量不斷擴大,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但也仍然存在放寬準入不徹底、扶持政策不到位、監管體系不健全等問題。面對社會領域需求倒逼擴大有效供給的新形勢,深化社會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激發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社會領域投資活力,著力增加產品和服務供給,不斷優化質量水平,對於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挖掘社會領域投資潛力、保持投資穩定增長、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堅持營利和非營利分類管理,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在政府切實履行好基本公共服務職責的同時,把非基本公共服務更多地交給市場;堅持“放管服”改革方向,註重調動社會力量,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吸引各類投資進入社會領域,更好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需求。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紮實有效放寬行業準入

1.制定社會力量進入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具體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評估辦法,新增服務和產品鼓勵社會力量提供。(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國家文物局、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在社會需求大、供給不足、群眾呼聲高的醫療、養老領域盡快有突破,重點解決醫師多點執業難、納入醫保定點難、養老機構融資難等問題。(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銀監會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分別制定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機構設置的跨部門全流程綜合審批指引,推進一站受理、窗口服務、並聯審批,加強協作配合,並聯範圍內的審批事項不得互為前置。(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國家文物局、國家中醫藥局分別牽頭會同公安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負責)各地出臺實施細則,進一步細化各項審批的條件、程序和時限,提高部門內各環節審批效率,推廣網上並聯審批,實現審批進程可查詢。(各省級人民政府負責)

3.完善醫療機構管理規定,優化和調整醫療機構類別、設置醫療機構的申請人、建築設計審查、執業許可證制作等規定,推進電子證照制度。(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按照保障安全、方便合理的原則,修訂完善養老設施相關設計規範、建築設計防火規範等標準。(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安部、民政部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5.制定整合改造閑置資源發展養老服務工作辦法。推動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試點,鼓勵采取公建民營等方式,將產權歸政府所有的養老服務設施委托企業或社會組織運營。(各省級人民政府負責)

6.指導和鼓勵文化文物單位與社會力量深度合作,推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通過知識產權入股等方式投資設立企業,總結推廣經驗,適時擴大試點。制定準入意見,支持社會資本對文物保護單位和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探索大遺址保護單位控制地帶開發利用政策。(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7.總結圖書制作與出版分開的改革試點經驗,制定擴大試點地區的方案。推動取消電影制片單位設立、變更、終止審批等行政審批。(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牽頭負責)

8.制定體育賽事舉辦流程指引,明確體育賽事開展的基本條件、標準、規則、程序和各環節責任部門,打通賽事服務渠道,強化對口銜接,有關信息向社會公開。(體育總局牽頭負責)

9.規範體育比賽、演唱會等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各項安保費用,提高安保公司和場館的市場化運營服務水平。(公安部牽頭會同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負責)

10.改革醫師執業註冊辦法,實行醫師按行政區劃區域註冊,促進醫師有序流動和多點執業。建立醫師電子註冊制度,簡化審批流程,縮短辦理時限,方便醫師註冊。(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局牽頭負責)醫療、教育、文化等領域民辦機構與公立機構專業技術人才在職稱評審等方面享有平等待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牽頭負責)

二、進一步擴大投融資渠道

11.研究出臺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社會領域產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結合其平均收益低、回報周期長等特點,制定有利於相關產業發展的鼓勵條款。(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積極支持相關領域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公司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和資產證券化產品,並探索發行股債結合型產品進行融資,滿足日常運營資金需求。(證監會、人民銀行按職責分工牽頭負責)引導社會資本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參與醫療機構、養老服務機構、教育機構、文化設施、體育設施建設運營,開展PPP項目示範。(各省級人民政府負責)

12.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有條件的地方可結合實際情況設立以社會資本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社會領域相關產業投資基金。(各省級人民政府負責)

13.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創新開發有利於社會領域企業發展的金融產品,合理確定還貸周期和貸款利率。(人民銀行、銀監會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4.出臺實施商業銀行押品管理指引,明確抵押品類別、管理、估值、抵質押率等政策。(銀監會牽頭負責)

15.加強知識產權評估、價值分析以及質押登記服務,建立健全風險分擔及補償機制,探索推進投貸聯動,加大對社會領域中小企業的服務力度。(國家知識產權局、財政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銀監會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有效利用既有平臺,加強信息對接和數據共享,形成以互聯網為基礎、全國統一的商標權、專利權、版權等知識產權質押登記信息匯總公示系統,推動社會領域企業以知識產權為基礎開展股權融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知識產權局牽頭會同人民銀行、工商總局、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門負責)

16.支持社會領域企業用股權進行質押貸款,推動社會領域企業用收益權、應收賬款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質押的其他財產權利進行質押貸款。鼓勵各地通過設立行業風險補償金等市場化增信機制,推動金融機構擴大社會領域相關產業信貸規模。(各省級人民政府負責)

17.鼓勵搭建社會領域相關產業融資、擔保、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完善金融中介服務體系,利用財政性資金提供貼息、補助或獎勵。(各省級人民政府負責)

18.探索允許營利性的養老、教育等社會領域機構以有償取得的土地、設施等財產進行抵押融資。(各省級人民政府負責)

19.發揮行業協會、開發區、孵化器的溝通橋梁作用,加強與資本市場對接,引導企業有效利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等多層次資本市場。(科技部、民政部、文化部、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證監會、體育總局等部門以及各省級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認真落實土地稅費政策

20.將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農用地轉用指標、新增用地指標分配要適當向上述領域傾斜,有序適度擴大用地供給。(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以及各省級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1.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新供土地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依法可按劃撥方式供應。對可以使用劃撥用地的項目,在用地者自願的前提下,鼓勵以出讓、租賃方式供應土地,支持市、縣政府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或者入股的方式提供土地,與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建設。應有償使用的,依法可以招拍掛或協議方式供應,土地出讓價款可在規定期限內按合同約定分期繳納。支持實行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的土地供應方式。(國土資源部牽頭會同財政部等部門負責)

22.市、縣級人民政府應依據當地土地取得成本、市場供需、產業政策和其他用途基準地價等,制定公共服務項目基準地價,依法評估並合理確定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公共服務項目的出讓底價。(國土資源部牽頭負責)

23.企業將舊廠房、倉庫改造成文化創意、健身休閑場所的,可實行在五年內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的過渡期政策。(國土資源部牽頭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文化部、體育總局等部門負責)

24.制定閑置校園校舍綜合利用方案,優先用於教育、養老、醫療、文化、體育等社會領域。(教育部牽頭會同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文化部、體育總局等部門負責)

25.落實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稅收政策,明確界定享受各類稅收政策的條件。(稅務總局牽頭負責)

26.加大監督檢查力度,落實非公立醫療、教育等機構享有與公立醫院、學校用水電氣熱等同價政策,落實民辦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企業用水電氣熱與工業同價政策,落實大眾健身休閑企業用水電氣熱價格不高於一般工業標準政策,落實社會領域各項收費優惠政策。(各省級人民政府負責)

四、大力促進融合創新發展

27.各地根據資源條件和產業優勢,科學規劃建設社會領域相關產業創新發展試驗區,在準入、人才、土地、金融等方面先行先試。積極鼓勵各類投資投入社會領域相關產業,推動產業間合作,促進產業融合、全產業鏈發展。(各省級人民政府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國家文物局、國家中醫藥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8.制定醫養結合管理和服務規範、城市馬拉松辦賽指南、汽車露營活動指南、戶外徒步組織規範、文化自然遺產保護和利用指南。實施文化旅遊精品示範工程、體育醫療康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國家衛生計生委、民政部、國家中醫藥局、體育總局、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國家旅遊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9.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規範的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培育一批技術成熟、信譽良好的知名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集團或連鎖機構。鼓勵中醫醫療機構發揮自身技術人才等資源優勢,為中醫養生保健機構規範發展提供支持。開展中醫特色健康管理。(國家中醫藥局牽頭負責)

30.推進“互聯網+”益民服務,完善行業管理規範,發展壯大在線教育、在線健身休閑等平臺,加快推行面向養老機構的遠程醫療服務試點,推廣大數據應用,引導整合線上線下企業的資源要素,推動業態創新、模式變革和效能提高。(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文化部、國家衛生計生委、體育總局等部門負責)

31.鼓勵各地扶持醫療器械、藥品、康複輔助器具、體育運動裝備、文化裝備、教學裝備等制造業發展,強化產需對接、加強產品研發、打造產業集群,更好支撐社會領域相關產業發展。(各省級人民政府負責)

五、加強監管優化服務

32.完善協同監管機制,探索建立服務市場監管體系。相關行業部門要統籌事業產業發展,強化全行業監管服務,把引導社會力量進入本領域作為重要職能工作,著力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總結成功經驗和案例,制定推廣方案。(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工商、食品藥品監管、質檢、價格等相關監管部門要加強對社會領域服務市場監管,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強化相關產品質量監督,嚴厲打擊虛假廣告、價格違法行為等。(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質檢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33.建立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機構及從業人員黑名單制度和退出機制,以違規違法行為、消防不良行為、信用狀況、服務質量檢查結果、顧客投訴處理結果等信息為重點,實施監管信息常態化披露,年內取得重點突破。(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文化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工商總局、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國家文物局、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4.將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機構及從業人員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其中涉及企業的相關記錄同步納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對嚴重違規失信者依法采取限期行業禁入等懲戒措施,建立健全跨地區跨行業信用獎懲聯動機制。(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牽頭會同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工商總局、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國家中醫藥局等相關部門負責)

35.積極培育和發展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的行業協會商會,鼓勵行業協會商會主動完善和提升行業服務標準,發布高標準的服務信息指引,開展行業服務承諾活動,組織有資質的信用評級機構開展第三方服務信用評級。(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國家衛生計生委、人民銀行、工商總局、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6.建立完善社會領域產業統計監測制度,在文化、體育、旅遊及相關產業分類基礎上,加強產業融合發展統計、核算和分析。(國家統計局牽頭負責)

37.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平面媒體及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積極宣傳社會資本投入相關產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先進典型,提升社會認可度。(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國家文物局、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重要意義,把思想認識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決策部署上來,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分工,強化監管服務,合理引導預期,著力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國務院辦公廳

2017年3月7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306

民間投資活力回歸,這些領域期待進一步放開

作為拉動地方經濟增長主力的民間投資,今年一季度呈現企穩回升勢頭。

民間投資的企業家預期已明顯改善,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表示,應進一步放開民營資本準入門檻,比如落實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有序放開民間資本對教育、交通服務業、金融等關鍵領域準入。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民間固定資產投資57313億元,同比名義增長7.7%,增速比1~2月份提高1個百分點。

其中,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民間投資增速提升明顯。今年1~3月,第一產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946億元,同比增長21.1%,增速比1-2月份提高2.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27438億元,增長4.9%,增速提高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27930億元,增長9.8%,增速提高0.4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上市公司的資本開支經歷連續多年的下滑之後正處於持續築底狀態而非進一步下降,2016年同比增速上升至2.6%,為2011年以來的年度最高增速,一季度的同比增速為4.9%。這可能意味著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的長周期(從2010年開始持續下滑)已經在觸底。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分析,從去年9月以後,制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就一直是從比較低的水平在持續回升。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回升的態勢還是有基礎的。第一,市場的供求關系總體趨好,市場活力有所改善,為民營企業的投資和發展創造了比較好的條件。第二,各方面的改革和政策支持,給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空間,包括“放管服”的改革、市場準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的加快推進,這些都有利於帶動民間投資的發展。未來民間投資還有條件延續這種回升的態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在“經濟每月談”活動上分析說,相對去年來說,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鼓勵民間投資、擴大民間投資、加大改革力度,以及對私有產權的保護等這些政策取得了一些效果。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多地民間投資呈現企穩回升勢頭。上海、福建、寧夏是目前民間投資增速最快的幾個省份,其中寧夏一季度民間投資增速達31.2%。

上海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10.5%。一季度上海民間完成投資551.2億元,增長23.8%,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高達41.9%。

上海市發改委表示,亮眼的民間投資數據,來自上海市場環境好轉、企業利潤改善、工業品出廠價格提升等因素,同時也顯示出上海在政府簡政放權、推動“放管服”方面積極作為,加上自貿區改革深化、創新創業氛圍培育等原因,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去年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曾重點督查河南、山東、安徽、遼寧等民間投資體量較大且增速放緩明顯的省份。這其中不少省份民間投資今年以來也出現回暖跡象。

河南一季度民間投資達到了4344.32億元,增長13.6%。內蒙古和陜西等地,一季度民間投資增速由負轉正。一季度,內蒙古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0.5%,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39.1%,拉動投資增長5.8個百分點。而陜西一季度民間投資增長8.4%,加快16.2個百分點。

陜西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統計師張燁在媒體上表示,預期增加是民間投資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工業企業的盈利空間還在持續增大,貨運量增長加快,工業用電量的增長也在加快,工業企業的景氣指數出現了回升,企業家的預期也出現了回升。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也認為,去年的民間投資下滑嚴重,今年有所恢複,其中重要原因是民營企業家的投資信心增強;還有一個原因是制造業增長加快。最終消費品的增加會導致制造業的增加,特別是先進制造業領域,互聯網與制造業結合,也給制造業帶來機會。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拉動民間投資來降低經濟對房地產和基建投資的依賴,這需要政府在財稅政策、產業政策等各方面加以扶持,現在政府希望通過PPP來引導民間投資參與到基建投資中。

今年以來,地方相繼推出一批PPP示範項目,並出臺一系列政策保障項目落地。比如,新疆為確保完成今年固定資產投資1.5萬億元、增長50%目標任務,近日發布了《關於做好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放寬民間投資市場準入,在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信息通信、重大市政工程等八大領域均可采用PPP模式進行建設。

萬博研究院新供給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企業補庫存的周期因素和去產能政策因素的作用下,民間投資的企業家預期已明顯改善,應抓住這個寶貴的預期穩定期,進一步放開民營資本準入門檻,比如落實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有序放開民間資本對教育、交通服務業、金融等關鍵領域準入,不僅民間投資會增加,這些基礎服務的競爭也會提升供給質量和供給效率,最終會促進行業更加健康地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211

依法核減輸配電成本 內蒙古電改為企業發展註活力

新一輪電改的重點是有序推進電價改革,以價格杠桿引導電力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而成本監審是政府制定和調整價格的基本程序,是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重要抓手。

近日,第一財經記者赴內蒙古自治區調研時了解到,內蒙古先後三次對省級電網開展輸配電成本監審,並在此基礎上順利實施了蒙西地區的電力多邊交易和輸配電價改革,以及蒙東地區的大用戶直接交易,直接推動了企業用電成本大幅降低和過剩產能的化解。

依法依規核減輸配電成本

據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提供的數據,經過成本監審,內蒙古西部電力公司、國網冀北電力公司、國網蒙東電力公司上報的輸配電成本均有所降低。

具體來說,2014年內蒙古西部電力公司上報的輸配電總成本中,共核減不應計入定價成本的費用25.79億元, 單位輸配電定價成本比企業上報的2014年單位輸配電成本每千瓦時降低了0.018元;國網冀北電力公司2015年上報輸配電總成本為197.76億元,核定總成本為175.64億元,共核減不應計入定價成本的費用22.12億元,單位輸配電定價成本比企業上報的單位輸配電成本降低0.018元;國網蒙東電力公司上報2015年輸配電成本總額為80.54億元,核減不應計入定價成本的費用為9.1億元,單位輸配電定價成本比企業上報的2015年單位輸配電成本0.279元/千瓦時降低0.031元。

輸配電成本監審取得上述成績與內蒙古自治區價格成本調查監審局嚴格的核算程序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密不可分。

監審程序規範是保證監審結果科學、準確的前提和基礎。據內蒙古自治區價格成本調查監審局局長劉喜林介紹,輸配電成本監審一般分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資料初審,監審組對電力公司上報的成本資料進行初審,按規定要求企業補充完善資料;第二階段為實地審核,在完成企業資料初審後,協調相關各方召開輸配電成本監審啟動會,會上由企業匯報基本情況,價格部門提出具體要求。會後,監審組深入企業,對企業前三年各項輸配電成本費用進行全面審核;第三階段是將成本監審的結果向企業進行反饋,與電網公司交換意見,說明監審理由,最後達成共識;第四階段為形成實地審核報告,經集體審議後,起草正式成本實地審核報告上報上級價格主管部門。

明確成本構成的過程中,如何把握主要成本因素進入成本的標準是確保成本監審科學、準確的關鍵。劉喜林告訴記者,電力企業的成本構成比較複雜,有效資產、折舊、共同費用的分攤比例、電力購入與銷售、人工成本、各電壓等級對應的固定資產、財務收入等指標都存在著相互制約的邏輯關系,梳理各成本構成項目,必須下一番抽絲剝繭的細功夫。

“對各項成本構成,采取多維度、多層次匹配方法處理;與其他業務共同發生的費用按照監審辦法核算確定分攤比例;對影響成本水平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進入現場反複核對,確保其符合行業標準和公允水平。”劉喜林稱。

多種電價運行模式並存

成本監審是落實政府定價項目管精、管細、管好、管到位的關鍵環節,對於科學準確核定價格,壓減不合理價格構成,濾掉虛高費用,發揮著第一道關口的作用。內蒙古的輸配電成本監審為紮實推進電價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

“內蒙古電力體制改革起步早、力度大。當全國開始普遍推行新一輪電改時,內蒙古模式已經相對成熟,可謂早改早受益。”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金豹對記者表示。

內蒙古是我國第一個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試點,也是我國第一個按照“準許成本加準許收益”原則測算能夠直接用於電力市場交易的省級電網獨立輸配電價。

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價格處副處長宿中原介紹,由於是全國首家開展輸配電成本監審的省級電網,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在核定輸配電成本時,碰到問題就集體會審,並深入相關部門調研。

在談到成本監審成果時,宿中原說,蒙西電網大工業電價每千瓦時降低2.65分。2016年10月,蒙東電網輸配電價改革正式啟動,目前已完成成本監審工作,正在進行輸配電價初測,預計今年上半年可完成改革試點工作。

與此同時,在推進電價改革的過程中,內蒙古形成了符合地區電力工業特點的運行模式,順利實施了蒙西地區的電力多邊交易和蒙東地區的大用戶直接交易。

蒙西電網電力多邊交易市場自2010年4月正式運行以來,電量成交額度、市場主體規模,購售雙方交易頻次和密度均大幅增長。

截至2017年3月,用戶成員由最初的16家增加到604家。參加交易的用電企業涵蓋了煤化工、氯堿化工、生物制藥、有色金屬冶煉、裝備制造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優勢特色的行業,發電企業均為符合國家環保政策機組。

電力多邊交易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用電成本。

據內蒙古發改委提供的數據,蒙西電網“十二五”期間累計完成交易電量1395.6億千瓦時,到戶電價每千瓦時平均降幅2.5分,降低企業用電成本達到35億元;2016年蒙西電網實現交易電量765億千瓦時,占大工業用電量78%,到戶電價每千瓦時平均降幅7.2分,共降價55.08億元;2017年一季度,蒙西電網電力多邊交易累計交易電量223.69億千瓦時,占大工業用電量87%,平均每千瓦時降價幅度7.43分,降低企業用電成本16.62億元。

蒙東地區大用戶直接交易在降低企業成本方面亦可圈可點。

2013年,國家發改委批複了內蒙古東部地區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輸配電價標準。2014年,內蒙古會同東北能監局、國網東北分部、國網蒙東公司正式啟動了蒙東地區大用戶直接交易工作。

2016年,33家電力用戶與25家發電企業開展了5批次大用戶直接交易,完成80億千瓦時大用戶直接交易電量,占大工業用電量44.4%,到戶電價每千瓦時平均降幅0.127元,降低用戶用電成本10.16億元;2017年一季度蒙東地區實現大用戶直購電交易電量19.16億千瓦時,占大工業用電量45.3%,到戶電價每千瓦時平均降幅9.78分,降低企業用電成本1.87億元。

除了企業用電成本降低這一成果之外,宿中原告訴記者,電價改革還使新興行業向內蒙古轉移,並拉動了電力增長,化解了過剩產能。

“我區對多(單)晶矽、雲計算、藍寶石、碳纖維、碳化矽系列、石墨電極以及稀土終端應用產品等7個新興行業生產用電進行無限價掛牌交易,成交價大幅度降低,形成了比較優勢,吸引這些新興行業向內蒙古聚集轉移。”宿中原稱。

在增加發電量、化解煤電產能過剩方面,蒙西電網2016年電量同比增長7.14%,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13.18%;蒙東電網2016年電量同比增長-2.8%,今年一季度售電量同比增長6.9%。

在談到內蒙古電價改革的未來規劃時,王金豹表示,由於歷史原因,蒙東電網電價結構較為複雜,最高與最低的電價差高達5毛錢,電價矛盾較為突出。蒙東電網經營虧損嚴重,售電量基數較小。下一步將采取財政補貼的方式,實現蒙東電網同網同價,逐步改善電網經營,降低用戶用電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219

陳春花:企業具有活力的關鍵是授權員工去改革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2/164098.shtml

陳春花:企業具有活力的關鍵是授權員工去改革
春暖花開 春暖花開

陳春花:企業具有活力的關鍵是授權員工去改革

除了尊重員工之外,我們還需要授權員工去做改革和變化。

 來源 | 春暖花開

作者 | 陳春花 

革新者的成功莫過於讓他們覺得自己是改革決策的擁有者。企業的核心是人,人才是企業的主體和根本。只有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企業才能財源滾滾,長盛不衰。

企業要更具競爭力,最好的辦法就是更靈活,不斷革新。既然企業的靈魂是它的職員,那就意味著他們——尤其是第一線的員工,這些直接與顧客打交道的人—必須願意和能夠去革新。對員工表示尊重,賦予他們的工作以地位和意義是讓員工願意和能夠不斷革新的第一步,但是除了尊重員工之外,我們還需要授權員工去做改革和變化。

在一個充滿改革精神的企業里,管理者會傾聽那些與顧客最接近的員工的意見,然後授權他們去幹。授權與改革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在我自己擔任總裁的期間,工作中給我最大的幫助是同事們所做出的改變的努力。我剛上任的時候,整整花了六個月的時間走訪所有的片區,傾聽一線人員的建議,觀察一線人員的做法,這些做法和建議最後成為公司快速成長的動力和依靠。

革新者的成功莫過於讓他們覺得自己是改革決策的擁有者。這種擁有無論是經濟上的回報,或者僅僅是額外的認同,都會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但它同時意味著革新者應承擔革新的責任。給革新者充分的空間,包容他們的錯誤,但與此同時,革新者必須在一定程度上承擔失敗的責任,正如他們接受成功的回報一樣。

1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麥格雷戈說:“企業這一組織系統,是因鼓勵人的行為才存在的。這一系統的輸入、輸出和由輸入轉化為輸出的過程,都靠人與人的關系和人的行為來決定。”因此,企業的核心是人,人才是企業的主體和根本。只有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企業才能財源滾滾,長盛不衰。

“能力”(capability)這一非常靈活的詞語的真正涵義是什麽?為什麽我們可以依賴於員工自己去做改革,就是因為員工具有能力。如果深究下去,我們可以發現,能力這個概念可以分解為三個要素:資源、程序以及價值觀。也許我這樣劃分本身並沒有什麽科學性,但是可以表達我想要表達的思想,員工所具有的能力,構建了組織的資源、程序和價值觀。

員工本身就是一種資源,他們所具有的學識、經驗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帶給組織極大的幫助,甚至他們在實踐中累積的顧客資源、與供應商的關系、聯結家庭和社會關系的網絡都是幫助企業的關鍵要素,而員工本身所具有的影響力更是可以使身邊的人快速成長的推動力。

所以,有時候,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只要找到合適的人,一切就迎刃而解。員工自身所具有的條件,使得員工能夠在工作環境中不斷釋放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同時他們也在工作環境中不斷學習新的技能和知識,這樣不斷的交流和學習,讓員工更加適應工作環境,從而創造出更大的績效。

2

當員工把投入的資源(人員的工作、設備、技術、產品設計、信息、資金,等等)轉移到具有更高價值的產品和服務中去的時候,企業就創造了價值。員工們完成這些轉移時所進行的互動、協調、交流和決策的模式就是程序。

很多人會認為程序是一種規定,是工作的流程,但是我更願意理解為員工們自覺的行為選擇,因為程序簡單地說就是一種做事的方式。在這個意義上,程序應該是一種非正式的選擇,是人們互動的方式,一種長久以來被證明是有效的、自覺不自覺遵守的組織文化。唯一能夠衡量程序的關鍵就是,如何把投入的資源轉換成具有更高價值的東西,因而程序就是員工創造更高價值的行為選擇。這樣的理解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員工所具有的程序的能力,可以讓員工們創造出更大的價值,程序可以讓員工們知道確定的行為是什麽,同時如何讓自己的行為和組織的任務協調一致。

價值觀的影響力是更為認同的,沒有人不認同價值觀決定行為選擇。一個人的價值觀是這個人據以做出優先選擇的標準,他們根據價值觀來判斷什麽是可行的選擇,什麽是不可行的選擇,哪一個選擇更有價值,而哪一個選擇毫無價值。當企業本身的價值觀是明確的時候,員工們就可以依據企業的價值觀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使得自己的行動符合企業的道德方向和價值判斷。

11

所以具有能力的員工,我們可以依賴他們來發展。在任何一個業務的展開中,組織所取得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它的人力資源。隨著時間的推移,組織的能力總會隨著它的程序和價值觀而累積起來,人們成功地一起完成每一項新的任務,接受每一項新的挑戰,進而獲得更有競爭力的人力資源。

企業 革新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4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