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草根老板真实经验 浙江人22条经典经商法则(ZZ)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bo1o.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1

几个经典的股市法则 钱在谁的口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h6zz.html

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2、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 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4、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5、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6、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7、手表定律: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律在企业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者个人无所适从。
8、破窗理论: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 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9、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 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 在,这就是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要抓住关键的少数;要找出那些能给企业带来80%利润、总量却仅占20%的关键客户,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领导人要对工作认真分类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决主要问题、抓主要项目上。
10、木桶理论: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11、马太效应:《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12时间玫瑰 蝴蝶效应========================记得 08 12。3 基金扫盘拉极股600079  09/1/15基金扫盘拉极股00073  开始    就是从质优股到概念低价股风格转换  是基金选股历史上少见的 这就是一个经典蝴蝶效应开始回顾大牛的09果真是概念低价股天下近期基金扫盘高价的小盘股如:002315 300048   002296  002095    002273。。。。。。。。。。特别是大规模建仓创业板 对2010年又有何影响?师母以呆 黑天鹅效应 黑天鹅事件指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它罕有发生,但一旦出现,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几乎一切重要的事情都逃不过黑天鹅的影响,而现代世界正是被黑天鹅所左 右。从次贷危机到东南亚海啸,从9.11事件到“泰坦尼克号”的沉没,黑天鹅存在于各个领域,无论金融市场、商业、经济还是个人生活,都逃不过它的控制。 怎样才能避免小概率事件带来的重大损失?怎样才能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占得先机?本书会教你以全新的视角理解现实世界,并把握黑天鹅带来的机会,从中受益。 何谓“黑天鹅”?  在澳大利亚被发现之前,生活在十七世纪欧洲的人们都相信一件事——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因为当时所能见到的天鹅的确都是白色的,所以根据经验主义,那简直就是一个真理,至少可以算是一个公理吧
 
      
 
      ===============黑天鹅效应三要素:稀有、冲击性大、事后诸葛黑天鹅”效应的三个特征  “黑天鹅”有着高度不可能事件所应具备的三个特征:第一点是不可预知性;第二点是它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第三点是,在此之后,人们总是试图编造理由来作解释,好让整件事情看起来不是那么的随意就发生了,而是事先能够被预测到的—— 通 过这样那样的分析。Google公司所取得的惊人的成功就是这样的一只“黑天鹅”,美国9·11事件也是。黑天鹅无处不在,几乎是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基础 ——从宗教的兴起到我们每个人的私生活。通俗点说,这个逻辑问题进一步推进到经验现实上,可以称之为黑天鹅效应,具有下列三项特性: 第一,这是个离群值(Outlier),因为它出现在通常的期望范围之外,因为过去的经验无法让人相信其出现的。也就是说,它很稀有。第二,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第三,尽管少见稀有,可是一旦发生之后,人类会因为天性使然而去捏造解释,让这事件看起来是可解释及可预测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00

80/20法則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5681


80/20法則,又名Pareto Principle,首自由意大利經濟學家Vilfredo Pareto在1906年提出,那個80/20的分佈形態是對意大利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產的觀察而得出的,其後,80/20法則被世人應用到其他 社會現象,發覺許多數據的分佈比例都與80/20比率接近。

根據香港政府的統計數據,香港人均GDP達24萬港元,但這是平均數,大部份香港人一年都賺不到24萬,引用80/20法則,80%香港人每年收入 在24萬港元以下,只有20%香港人,每年賺取超過24萬,而且,高收入的可以年賺過億,但香港卻有100萬貧窮人口,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懸殊現 象。

套用80/20法則於股票市場,過去幾十年,恆生指數每年複利回報達12%,但投資股票的散戶,超80%人回報不足年率12%,每年還有大量投機賭 徒,輸掉本金,破產收場。今年以來,恆指由年頭的21823點,跌到昨日的19715點,跌幅近10%,如果你有股票投資,由今年年頭到現在回報倒退少於 10%,你就是那20%的少數,請大家注意,虧損10%只是平均數,就算你持有優質大藍籌,起碼要輸一成半,優質二三線股要跌兩成過外,孖剪買股的輸錢倍 數計,炒期指、期權、窩輪與牛熊證的散戶,輸得更慘,能夠高位沽空獲利的只屬少數,那些早排吹噓自己跑贏大市多少多少的人,多數是剛剛行運的投機賭徒,現 在有部份已經輸乾輸淨,不見踪影,股市再跌,又有一批人葬身股海,早排我已經提醒大家,今年股市波幅巨大,要盡量避免借貸買股,遠離窩輪、牛熊證等衍生工 具,避開那些莊家股與垃圾股,以投資大藍籌為主,並注意個人現金流量,我又再囉唆的講句,只有長揸優質股票,才是發達致富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16

投资与交易:闪光的共同点 ——评《海龟交易法则》之一 孙旭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0l21d.html


投资与交易:闪光的共同点

——评《海龟交易法则》之一

作为一名价值投资者,我看《海龟交易法则》纯粹出于好奇。在读书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投资与交易其实是有相当多的共同点,这些闪光的共同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在书的第一章,作者柯蒂斯·费思就明确指出了投资和交易之间存在着区别:

投资者买东西是为了长远目标,他们相信,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许多年)之后,他们的投资会升值。他们会买实物,也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沃伦·巴菲特就是个投资者。他买的是企业,不是股票。

交易者们却不会去买像企业这样的实物,他们也不会买下谷物、黄金或白银。他们买的是股票、期货合约和期权。他们不会太关心管理团队的水平,不会太关心寒冷的东北部地区的油料消费趋势,也不会太关心全球咖啡产量。交易者只关心价格。从本质上来说,他们买卖的是风险。

虽然如此,书中的许多观点却与价值投资理念不谋而合。例如,对预测的看法。

海龟们从来不去预测市场的动向,而是会寻找市场处于某种特定状态的指示信号。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优秀的交易者不会试着预测市场下一步会怎么样;相反,他们会观察指示信号,判断市场现在正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事实上,如果你大多数时间都是错的,赚钱反而容易得多。如果你的大多数交易都是赔钱的,这说明你并没有试图预测未来。

很多价值投资者都知道巴菲特是不做短期预测的,在这一点上,优秀的海龟与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相同的。与此相反,很多“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却乐此不疲地做着预测游戏。

再如,不追求短期业绩。海龟核心原则有四条——掌握优势、管理风险、坚定不移和简单明了。所谓掌握优势,就是“找到一个期望值为正的交易策略,因为从长期来看,它能创造正的回报。”而“简单明了”则是指“从长久来看,简单的系统比复杂的系统更有生命力。”这就是说,海龟交易法则并不是什么“短线法宝”。在书中,为了测试一种交易策略是否能够获得优势,费思使用了长达10年的数据(19961月至20066月)。

又如,对理性的重视。

里奇和比尔从不依赖直觉,相反,他们的方法以实验和调查为基础。

海龟们还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都有赛局理论[1]和策略方面的背景,而且都对赌博游戏中的概率学颇有研究。

费思在书中讲了他是如何评价一些投资策略的,其中用到了相当多的数学知识,且逻辑极为严谨。

价值投资者中,格雷厄姆和巴菲特都有着深厚的数学修养。然而,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一点。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一个人的感性甚于理性,那么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价值投资者。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价值投资是一种符合海龟核心原则的交易策略。价值投资讲究以远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资产,从长期来看这不正是一种能够获得正的期望值的策略么?安全边际的出发点不正是为了降低风险么?价值投资理念又是多么简单明了!

在这里我想重点说一下“坚定不移“原则,费思认为,”唯有坚定不移地执行你的策略,你才能真正获得系统的成效。”书中的一个例子表明,如果自19984月开始按照海龟们学到的“突破法”在可可市场进行交易,在11月的那个大获成功的赢利交易之前,连续有17个交易是赔钱的。

连续17次交易赔钱恐怕是绝大多数人无法面对的,价值投资者不会那样频繁地买卖,但也极有可能在某一段时间处于低谷。巴菲特的好友比尔·卢昂甚至曾经连续4年跑输标准普尔500指数,随后才大幅超越,而巴菲特认为那4年是“以价值为导向的投资者相当难以运作的情况”。

由此来看,无论是价值投资还是海龟交易法则都无法保证人们在短期内赚大钱,甚至会强烈地折磨人们的神经。因此,这本书封面上的推介词——“历经24年时间考验,普通人也能轻松赚钱的神奇期货交易系统”显然是言过其实了。事实上,费思在书的结尾部分这样说,“海龟法则是很难坚持的,因为它们以捕捉相对罕见的大趋势为基础。正因为大趋势难得一见,所以你在赢利期之前可能要等上好多个月,有时候甚至是一两年。”

总的来说,《海龟交易法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能够帮助我们对投资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46

黄金投资6法则

 

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4864

谁都不敢说投资黄金是错的,但是要知道其中的隐蔽规则。


   或许对于黄金投资者来说,《货币战争》的最大贡献,不是推广了一场货币阴谋论,而是号召大家赶紧去买黄金。这本畅销书第一次出版是在2007年,当时黄 金每盎司才400多美元,目前,每盎司黄金已经数次冲向1500美元大关,以至于后来《货币战争2》索性就叫做《金权天下》。
另一个在黄金投资界炙手可热的形象恐怕是罗杰斯,世界黄金协会简直可以邀请他做黄金投资形象大使。这个人与当年他的合伙人索罗斯一样,是个很爱好吹牛的人—他们这些投机分子对此都供认不讳。
话说,罗杰斯每年都会买一些黄金,就像很多江浙富豪喜欢每年买一套房子一样,最近他又“大言不惭”了,他说,黄金才1400贵什么贵,我还想买呢,“我一辈子都不会卖出黄金了”,虽然口气大了些,但看出他极度看好黄金。
如果从这两年的黄金净值增长率曲线上看,黄金确实是个好东西,多少投资品能在3年时间内暴增3至4倍呢?中国房价也没涨那么快呢,看看股票就更自惭形秽了。
黄金仿佛门类繁多,但它却是很有趣的投资品,我们发掘一些黄金投资的简单法则吧。


01
不要太注重黄金的短期趋势
黄金恐怕是最早的投资品了。不少古老的影视片里,最值钱的东西仿佛就是黄金。印象中,贪婪的人总是扑向一座金山。动画片里阿凡提戏弄国王,搞的也是种金子之类的把戏。
要掌握这个年代里比股票要长远得多的投资品精髓,一个很根本,但很容易被人忘记的问题,就是黄金本身的投资属性是什么?
就好像喝干红,葡萄酒厂好不容易把葡萄酒的纯度提高了,精酿出一道美酒。我们说,来来,加点雪碧,其实就不是在喝干红了。在投资品中,就好像分红险说多了,就容易把保险当作投资品了,其实呢,保险的第一特性还是保障。
那黄金是什么呢?从大范围说,黄金自古以来或许有个很重要的功能是装饰,你看很多野人身上就挂着金条,对于投资而言,黄金本身是重要的避险工具。
国家这个超级投资家就是拿黄金来避险的,一个国家要知道自己国库里究竟有多少钱,不是靠纸币数出来的,而是去金库数金砖。
也就是说,与黄金有关的投资品很多,诸如一些金融衍生工具,黄金期货、黄金期权等,很多是被人为放大了风险。除非你是金融高手,否则你就把黄金当作一个期货门类玩吧,不然,黄金最原始的还是一个避险投资品。
我的建议是,尽可能投资黄金实物,投资金额不要超过总资产的20%。既然,黄金是个避险品,就像你养一只乌龟一样,扔在家里就行了,没必要频繁操作 的,所以也没必要太关注短期趋势。最好的方式就是长线投资,不要觉得不痛快,这个世界上,需要你频繁做出反应的事物已经够多了—每天开车时要躲开那么多摄 像头已经够你受的了。


02
买大公司的实物金
每次我走过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金柜,最吸引我的总是金条与金块。这可能与我的投资洁癖有关,我总是喜欢一些实在的投资品,买戒指时,我也总爱光版戒,当然, 钻戒除外,我还是爱钻石的。金条总是那么实在,我永远不用担心,加工师为了号称帮我雕了一个精美的洞而切掉些黄金。
实物金确实有很多购买渠道,各大金店就有。但是,如果你希望你的金子纯度更高—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金店,都会缺斤少两,更关键的是,若是想迅速买卖的话,最好还是买大公司的金条。
哪些是大公司呢?
我特意请教了一下东方国际商品拍卖公司黄金投资分析师黄瑞勇,在他眼中,最好的渠道就是大银行、中国黄金总公司与中金黄金出售的金块与金条。他们的金条更加标准化,而且质量有保证。当然,最重要的是有回购机制。
我曾拜访过中国黄金总公司上海分公司,他们的日子十分滋润,行事风格倒是很靠谱,显得十分低调,多年不做广告,在推出世博金的时候,他们才动心了一下。在他们的公司外面,就摆着大量标准化产品,个人也随时可以过来兑换。

 

 

 

03
买金币去“卢工”
记得半年前,我曾在波特曼酒店遇到过一个收藏爱好者。他抖抖索索地从包里掏出自己的最爱,一枚熊猫金币,他摩挲着,说,你看,这一根根熊猫毛,多么栩栩如生。我顿时毛骨悚然,同时也对栩栩如生产生了另一种理解。
这位投资者手里拿的是1998年的熊猫金币,当年,熊猫金币发行量不大,且做工精美。这个熊猫金币的价格,是当前等质量黄金价格的3倍。
也就是说,金币有个很大的好处,尤其比起金条、金块,金币同时还是个艺术品,有投资与收藏的双重属性。用黄瑞勇的话来说,金币是对抗信用货币的终极利器。听起来很酷。
金币的定价也很规范,每年年底要发行下一年的金币的时候,金币总公司就要发出一个公告,说金币按照某一天作为基准价,然后再多收一个0.07%作为生产、雕刻、设计、运输与包装费用,也就是基准金价的1.07%。
我知道,上海金币爱好者最爱跑的地方是卢工,全称是上海卢湾区工人文化宫,那里有最大的金币交易市场—如果把黄金作为股票来看,中国黄金总公司是一级 市场,那卢工就是二级市场。说是卢工,其实跟文化宫关系不大,就是在文化宫大门前面,有一个广场,里面密密麻麻地摆着几排摊位。
我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前去拜访过,那时大约已经晚上10点。这个地方并不好找,需要穿过一条小 巷,同时也告诉我们,每条淘金之旅都是充满艰辛的。我来到了小巷尽头一个黑压压的地方。那时还没完全收摊,还有零星几个摊位,突然我背后探出两个人头, 说,某纪念币,几万一套要不,他们有全套。我当即被这里的敬业气氛倾倒。
不过,这里虽然没有北京琉璃厂那么气派,但却是全世界最大的金币交易市场与定价中心。这个听起来很酷吧?很多老外特意慕名而来,如果身在上海,更要利用一下这个优势!


04
懂行之后可选纪念币
在黄金达人那里,他们口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叫做“升水”。从定义上看,就是金银币在销售时,其本金本银部分是按国际价为准确定的,而加工费和利润部分称为升水。
内行人眼中,“升水”就是黄金在利润上为可操作空间。内行人很喜欢上中国集币在线与宝泉网等。一般来说,纪念币的“升水”空间比较大,因为类似于熊猫币, 由于价格公开透明,大部分已经是明码标价,1995年、1998年的品种因为稀缺才成为炒作工具。
类似的还有,北京风景名胜纪念金章,其中有颐和园、北海、八达岭与天坛祈年殿等,做工都很精美。这套金章的诞生背景是,1978年改革开放国门打开 后,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管理局首次派出代表团赴英国考察先进的造币技术,第一次带回英国伯明翰造币厂铸造的精致的银币与银章样品,中国造币界专家深深被这些 东西震撼到,也打算造出与其媲美的金币,于是萌生出灵感制作了这套金章。
很多收藏者手上一旦有了一两件像样的东西,就像是拿到了参加圈内人聚会的门票。我听说过,一个叫做金错刀的财经作家到一个朋友家去玩,那人忽然说,你 看到过真正的金错刀么?金错刀惊愕道,没有。那人马上唤人拿了上来。只见一枚精美的古币上镶嵌了金子。这或许是收藏金币的另一个境界。

 

 


05
黄金ETF忽然开放了门户
还有个与实物金同样靠谱的黄金投资金融工具—黄金ETF。
黄金ETF名目繁多,全球大约有40多个,其中只有9个是实物金ETF。大部分黄金ETF基金产品在美国、英国、法国和南非等国上市交易。特别传奇的 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的黄金指数SPDRGold Shares,这个ETF的黄金持仓量超过1300吨。而在2009年年初,这个指数的黄金储备量还没超过1000吨。
SPDRGold Shares是继2003年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上市的指数后,全球发行的第二个黄金ETF,首度开盘前几天就交易了10个亿,足可见前瞻者对黄金的热衷程 度。原本,这个产品必须得通过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开户才能买卖,但国内有两家基金公司,分别是诺安基金与易方达基金,都在筹建国内首只黄金基金产品, 分别叫做诺安全球黄金证券投资与易方达黄金主题证券投资基金。
一旦顺利获管理层批准,这两个基金将通过投资全球范围内有实物黄金支持的黄金ETF,也就是说,投资者可以直接投资海外黄金市场。
目前,两家公司等待获批的黄金投资产品,额度都是5亿美元。不同的是,诺安是被动产品,挂钩伦敦金。易方达的黄金投资产品则是主动型,额度同样是5亿 美元。如果真要投资黄金ETF指数,最好投资传统发达国家储备国、有实物黄金基础的指数或相关产品。所以,投资黄金ETF原则很简单,原则一,投资有实物 支持的黄金ETF,原则二,投资传统的黄金储备国产品,原则三,如果实在不懂,就投资国内黄金ETF基金吧!


06
最方便的还是买点纸黄金
投资黄金有很多杠杆工具,很多专业的“赌金”高手会通过这些杠杆放大自己的投资量,以扩大投资收益水平,不过随着这种收益的放大,投资者的风险也就相 应放大了。假如黄金期货的杠杆率在10倍这个数量级,如果投资者赌错了黄金走势的方向,那么损失将也会是全额交易损失的十倍。而且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高 杠杆产品你需要占用很多时间,因为杠杆产品不像股票,如果错过了补仓的时间可能造成爆仓的损失。
和有杠杆的黄金投资品相比之下,纸黄金可能更适合一般投资者操作。目前不少银行就有黄金账户,推出纸黄金服务,24小时T+0操作。如中行“黄金宝”,工行“金行家”,建行“账户金”。但这类激进型投资者也发现,频繁操作不如长期持有。
我一个同事的爸爸,就叫他唐先生吧,2008年基金套牢时,发现了网上炒金这个新事物。唐先生致电自己工行的客户经理,开通了自己的网银金行家业务,开始了纸黄金之旅。纸黄金交易的最小单位为手,每手10克。
人民币黄金业务有一定的手续费,这个手续费通过点差来实现,各个银行执行的手续费会有不同,其中最便宜的点差为0.8元/克。
“金行家”等人民币黄金的操作较为简单,普通客户很容易上手。和股票基金等产品不同,纸黄金准入壁垒低,10克起卖,唐先生入市的时候黄金价还只有160元,也就是1600元即可开户,启动资金可大可小。
其实,纸黄金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完全把黄金交易信用化,而不用担心到手的大块黄金怎么储存。黄金这东西存家里不安全,如果把实物黄金存在所投资的黄金基金,那些家伙不但要收取藏金的费用,在有的时候,还会挪用或者携金逃跑。
联系编辑: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17

總結一年得失 提煉兩大投資法則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898

這是2010年最後一篇文章,來個全年總結吧。

執筆時(18/12),恒指收報22,714點。持有盈富基金(2800),年頭至14/12,連股息回報為10.28%。H股指數ETF(2828)為2.41%。A50(2823)為負9.33%。基本上原地踏步。

至於本欄,今年曾推介過的股票,表現尚算不俗,截至14/12,連股息回報:理文集團(746)108.47%(推介日: 9/2)、星島集團(1105)86.9% (推介日: 11/5)、钯金ETF(PALL)62.03%(推介日:23/3)、IMAX(IMAX)43.18% (推介日 6/4)、六福集團(590)310.58%(推介日: 9/2)、利邦(891)72.97% (推介日 27/7)、大快活(52)51.93% (推介日:8/6)、周生生(116)44.79% (推介日13/7)、葉氏化工(408)23.17% (推介日:20/7)以及建滔化工(148)18.73%(推介日21/9)。全年27次推介,23次錄得正回報。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成功的歡愉也好,失敗的恥痛也好,總能總結出一些法則,改善將來的操作。就算輸了錢財,也贏了經驗、贏了智慧。

但正如近日不斷強調:「投資其中一項戒條,是不要想太多,over-think令人縛手縛腳,錯失先機。」從篇首的大堆資料中,大可歸納出無千無萬的選股法則,也可大量援引彼得林奇、巴菲特、葛拉咸的理論,去歸納出幾十條「投資皇道」、「選股皇道」、「價值投資心法」。洋洋大觀,擲地有聲,執行卻不易。

一如李天命先生所說:「思考的要務,在於解決問題,而不是制造多餘的問題」;如要從今年作戰經驗中,提煉兩點精華,應該不離以下二則:

1.          恒生指數,無關宏旨。甚麼恒指合理值、目標價,跟投資回報的關係,近乎零。恒指不升又如何?個股盈利升就得啦。股票不是彩票,是一門活生生的生意。「生」意「生」意,最重「生」(增長)。生意増,盈利增,股價終必跟。恒生指數的構造,充斥過氣股皇,仿如金碧輝煌的迴轉木馬,永遠令人遐想,永遠叫人寄望,但流年不住暗轉,音樂盡時,股價還是在原地團團轉。但恒指俓無寸進,不等於香港股市,沒高增長的公司噢!不明白?再說得簡單一點:匯豐(5)廢,關星島(1105)咩事?

2.          逆市而行。心水清的朋友會發現,推介多集中在二、三月跟六至九月。這幾個月,大市風雨飄搖,信心崩堤。「別人貪婪,我恐懼」,投資也許不如一般人想像般複雜。市衰時敢於逆市限注入貨、十月中到十一月中拒絕大注高追,回報應已可提升。

至於2011年看法,會在一月中的投資講座,跟大家分享。查詢電話:22172705華富財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38

柳传志“新投资法则”:投资方向明确后就需要“拧螺丝”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30/5NMDAwMDIxMzY5NQ.html

引进新股东泛海一年,新架构下的联想控股是否已明确了其未来疆界?

去年9月,联想控股介入股权投资领域,拉开了新一个发展阶段的序幕。在机会型财务投资之外,联想控股新战略的关键在于找出未来的利润支柱,就如同电脑业务在过去的26年内之于联想控股一般。

“在一年的漫长等待中,联想控股并没有在一开始发力,事实上初期我们只看到了对物美等的财务型投资;直至9月才大手笔投资神州租车以及布局山东煤化工项目。”

汽车租赁与煤化工项目之间有什么共同性?尽管联想控股此前明确表示,神州租车所在的现代服务业、煤化工以及大农业是联想控股的三大投资方向。

日前,联想控股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就上述问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为我们绘制了一张联想控股的未来疆域图。

柳传志表示,投资增值的基础是事为先,人为重。投资项目的执行,最关键的就是找对人;大农业将是联想控股未来的投资方向之一。

方向与人

《21世纪》:我们等了一年才看到联想控股的战略性投资。这一年联想控股在做什么?

柳传志:我们首先确定了投资方向,也就是说选择哪些行业进行投资。我已经公开说过,联想控股要在未来的5-7年内实现整体上市,那么我们这些投资以及其未来的利润增长能够支撑控股上市后持续性增长。

在行业本身符合这个条件之外,我们还得考虑特定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有多大,而联想控股又是否能充分供应?所以这一年的重要工作就是对行业进行一个初筛、研究。

选定行业后,还要看这个行业里面是否有相应的领军人物?他既要懂企业管理,又要懂业务。像化工,本身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在我们决定做煤化工之后,花了大概半年多在这个领域中选合适的领军人物,然后由他们再做方案、做策划。

《21世纪》:联想控股在山东煤化工的投资现在外界报道是高达180个亿,如此大的体量是否也需要协调地方政府、企业的关系?

柳传志:确实如此。在我们内部大的方案、策划、整体思路清晰之后,我们就在这个事情中开始了“拧螺丝”。

所谓拧螺丝是我平常经常打的一个比方,比如要跟当地政府谈,要跟拟收购的企业谈;还要考虑动手准备组织执行团队。这几个工作要同时交叉地动,在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开始发力。

投资行为本身只是一个结果,其实底下的工作全都做完了。在煤化工这个项目里,9月初其实这些事情都已经做完了,再下面就是每个项目要做什么的事了,现在也分得比较清楚了。

《21世纪》:但整个项目接下去的执行,联想控股有足够的人来做么?

柳传志:这里面最大的两件事情是很关键的,一个就是找最合适的人,另一件就是我们自己有最合适的来做这件事情。

这 两方面的人都很重要,我们历来重视领军人物,而联想控股内部团队的作用是挂帅。当然从团队本身来说,离理想状态还差得远。好在对各个行业的投资是反复扫描 过的,都是在认为确实可行的情况下才做的;因此在往下推行的时候,我们内部团队的执行力还是比较强的。从目前看,还算顺利。

《21世纪》:对行业、人的挑选上,您认为哪个更难?

柳传志:行业好选一些,人就更难选一点。我们一直强调,投资增值服务的基础就是事为先、人为重。

行业若不好,做增值空间的空间就小;比如胶卷行业,现在这个市场已经很小了,怎么去帮企业做上去?这属于事为先。更重要的则是人为重:如果人不行,好行业里也可能做不出好企业;而人如果非常出彩,中等行业里可能也能做出彩来。这就是投资的真本事了。

布局大农业

《21世纪》:拟投项目会先从联想投资、弘毅投资已有的项目中去挑选么?

柳传志: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更多提供的是经验,比如哪个项目将来会有大发展。联想控股的投资方向会向它们借鉴,但我们也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比如有一个方向目前他们都还没有涉足,而联想控股可以要去做的,就是大农业体系。

《21世纪》:包括黑石、KKR等这几年都在看农业项目。这两年为什么大家都开始专注农业?

柳 传志: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此前之所以都没做农业投资,关键在于中国市场前几年还不成熟。一方面是需求没起来,另一方面则是在还存在一系列的死扣。比如在粮 食、禽类等领域中,小农经济的产业模式是无法做到这点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联想系没有一个敢做,如果去做,极有可能把联想的牌子都做砸了。既然政策上不允 许,我们就坚决不动。

现在政策的死扣正在慢慢揭开,这两年政府明确提出农村土地流转的大方向,中央和地方政府也都出台了一些明确措施。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机 会。中国和外国比,内需消费拉动会是未来投资的一个巨大机会,而农业本身、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内需拉动,因为中国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劳动力没 有充分释放。

《21世纪》:农业项目本身并不容易做。一个关键的问题或许是农民的工人化。对此您怎么看?

柳传志:只要政府允许,我们就有信心做好这件事情。做农业投资甚至于对农村需求的解放,不仅需要有政策的支持,当然还需要有钱、有人组织。这也需要有大的系统设计、要有大的投入,还要和政府有好的关系和配合。

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联想的文化有信心使得农民变成好的工人,并且最终形成品牌。我们会通过文化、制度还有长期利益保证等方面进行保证,我们会充分考虑对这些方面的设计,而不会采用政府强制手段的方式。同时联想投资、弘毅投资也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好的经验。

盈利梯队

《21世纪》:联想控股对神州租车的投资,其实很多人都有质疑。这是一个很早期的行业,如果三四年后要有一个大的利润增长,这可行么?

柳传志:租车这个领域,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肯定会有一个很光明的未来。这点从美国、英国等成熟市场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来,而且国内市场的发展迹象现在也已经很明显了,联想集团现在也用租车业务。

这种业务细致算起来,肯定能给客户带来很大的便利,只不过教育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想这只是时间问题,这就是中国市场的优势。

《21世纪》:控股上市之后,这类投资能否顺利贡献利润?这是否关系重大?

柳传志:对于这类投资案,我们并不急。联想控股对利润支柱的成长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有一个明确的利润梯队安排。

联 想控股在未来的5-7年上市,若控股上市前这类项目能形成利润增长就可以了。控股并没有要求它们到时候一定要成长为利润支柱。这些投资案什么时候能贡献利 润、它们后面是否有后发的团队,这些都是有安排的。在未来5-7年的时间里,控股的利润增长在一开始可能会比较平,但后续的投资项目会有不同的发力点、各 自的斜率也会不太一样,这是一个组合。只有这个组合真的做好,才能使得整个投资组合有最好的表现。

我们对控股上市的设想是:绝不能在上市后前两年利润增长非常快,能换来一个好的市盈率;但之后却出现市盈率持续下滑甚至更糟糕的情况。这不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可能一开始我们从资本市场上只会拿回少数的现金,但要让投资人坚信我们的市值应该更高。

《21世纪》:这对控股整个投资节奏和投资选择都会非常高?

柳传志:我们对所有所投企业的要求都是:哪怕是PE投资,都要在我们退出后还能继续增长。现在的控股投资也坚持这个大的思路,一定要使得所投企业实现硬增长。

在神州租车之外,我们还会配置周期更长的投资项目,比如码头等项目,等到我们比较有把握了就会布局这种投资项目。但现在的投资关键还是在未来三四年开始逐步贡献利润。这也决定了我们开始时会把钱往哪里投,以及如何调整、平衡各个周期投资等等问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84

交易法則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17.html

   有心學投資既投資者必定要看的一本著作《一個投機者的告白》,由已故德國股神安德烈‧科斯托蘭尼所著,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科斯托蘭尼雞蛋,其中 講到成交量和價格升跌的關係,每次大成交一定係見頂或見底的信號,不過所謂的價格升跌就有點難以判定了,所以很多人睇完反而感覺上比未睇之前更混亂。在此 我則簡單闡明我自己對此一蛋之說法的看法我心得,讓各位讀者一齊分享。

        最近我深入了解PSP這一部發行已久的遊戲機,一向不打機的我突然被眾表弟玩芒亨吸引住了,可能平時自己一個人打十分沒趣,突然死班死靚 仔一齊玩有一種重拾童年味道的感覺,所以心想不如收返部玩玩啦。先係香港那邊幫表弟收左一部,對方標價1100元,我厭價950元,對方答我已經有人於 1050元承接,問我出唔出手,當然我從不緊張,回覆讓別人買,但過不久同一個賣家又問我一千能否交收,這時候我知道賣方處於弱勢了,所以我死都企硬,最 後死死氣於950元賣出予我,交易時候先了解到原來賣家急住買PS3,所以就賣左比我。但另一部機收購得唔係咁順利,因為這部份賣家知道巿場肯定唔止呢個 數,而且也不急住放,所以到而家我都未到手。

        但這件事情令我明白到,巿場永遠有買家,但買家如果唔急,而賣家好急,那肯定價格下跌,相反買家急而賣家待價而沽的話,價格肯定會上漲, 但兩者成交量都會相當少,在此一情況之下,就能夠顯然判斷得出處於什麼巿場,相反雙方都急或都不著急的情況下,前者肯定是見頂先兆,後者則是一個牛巿的延 生。雙方不斷換手的機會只有頂部才會出現,個個鬥傻錢又要貨又要,唯恐買唔到貨又或為幾仙爭住沽,有乜辦法唔見頂。而雙方都不著急的情型通當在急急腳的賣 家逃脫後貨源盡歸強手,這時候買家和賣家都幾乎係同一批人,這時個個都靜待另一個牛巿的延生,所以買賣雙方不急的時候就是底部了。大家可以按照蛋蛋和我的 交易心得去測試一下最近十年的巿場,應該也有些許共鳴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21

公約數法則 打破淡季魔咒


2011-2-28  TCM




Q:在學校商圈開異國料理店,靠 學生族群支持,生意還算不錯,但只要每逢學校期中考、期末考或寒暑假期間,營業額就明顯下滑,該如何解決淡旺季的問題?此外,由於顧客多是學生族群,賣中 低價位的餐點無法提升獲利,改走中高價位路線,又會流失既有的學生顧客,究竟如何才能擴大客層?(希臘左巴何店長提問)

A:你陷在傳統行銷思維打轉,傳統零售業切分市場區塊,將消費者分為學生族、上班族或家庭族群,但用這樣的思維看市場,很容易自我設限成長空間,較佳的方法應該是用「消費者行為」(use occasion),來看顧客的整體需求。

以午餐時段來說,不只用價格吸引學生族群上門,從「消費者行為」角度出發,更要思考如何回應商圈所有消費者,在這時段的期待,包括價格、菜單和送餐速度等需求。

事實上,台灣都會區多屬住商混合形態,就算所謂的學生商圈,也不完全只有學生族群在消費,通勤族、上班族或社區住戶都有,他們都是你的潛在顧客。拋開只經營學生族群的框架,你甚至會發現,其實每個用餐時段、甚至每個小時,消費者的面貌都在改變。

我們在速食店觀察到,早上六點到七點,上門的顧客是開車準備進辦公室的上班族;七點到八點是送小孩上學的家長居多;八點到九點湧進通勤族;九點到十點則是做完晨操找地方休憩的銀髮族。

不只考慮上門顧客需求,不同商圈還存在特定時段的外送需求。每個時段的消費族群不同,對應的消費需求和形態,當然也不相同。回頭檢視不同時段的菜單,要遵循「公約數法則」,畢竟你經營的是特色餐廳,要保有清楚的自我定位,才不會滿足新客群卻流失舊顧客。

實際做法是,先找出學生、上班族和社區家庭等,商圈內的所有顧客,消費行為共同交集的公約數;然後再像同心圓一樣,向外擴散,直到找出最大公約數,構築出從自我特色出發的經營藍圖。

展現在菜單上,就是以存在最大公約數的明星商品,貫穿不同時段,並發展出午餐、下午茶和晚餐各自定位的主題餐,吸引不同客層上門,產生相互拉抬的效果。如此一來,當你提供的是滿足商圈的全面性服務,必定能打破淡季魔咒。

店長學堂歡迎讀者提問:[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09

四專家分享巴菲特價值投資法則:別受市場影響決策等到好價位再出手

2011-5-9  TWm




波克夏股東會正式舉辦前一天,奧馬哈這個城鎮已經先一步熱絡起來。

來自全美各地,無論是信奉巴菲特或是價值投資法則的作家們齊聚一堂,為喜愛相關書籍的書迷們舉行一場簽書會。

《今周刊》特別訪問幾位知名及頗受好評的作家,他們不一定是波克夏股東,但同樣都靠著巴菲特賺錢!

管理上億美元基金的操盤手羅倫.坦伯頓:市場愈恐慌,愈要大舉買進!

從小立定志向,要成為專業投資人的羅倫.坦伯頓(Lauren C. Templeton),名片背後印著一行清晰的粗體字:「Bull market are born on pessimism, grow on scepticism, mature on optimism and die on euphoria.」(多頭市場總在悲觀時誕生,在懷疑中成長,在樂觀中成熟,在陶醉中死亡。)這句話,其實是出自她的叔公||坦伯頓集團創辦人約翰.坦 伯頓爵士(Sir John Templeton)一生遵從的投資原則。

約翰.坦伯頓的投資理念,其實和股神巴菲特不謀而合,他的經典名言之一即是:「在別人恐慌時買進,在別人貪婪時賣出」。兩位都是標準的價值投資人,也同樣帶給羅倫.坦伯頓很大的影響。

「很久以前,我就準備好一長串的股票『購買清單』,等著市場下跌,就要隨時進場撿便宜。」這天羅倫和先生史考特一起來到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參加聯合簽書會以及隔日的波克夏股東會。

有趣的是,羅倫終於等到了金融海嘯,二○○九年三月九日股市跌至低點時,她當時正準備生產,「我女兒是三月十日出生,還記得那天我在產房里,一直抱著筆記型電腦不肯放,忙著想買便宜好股。」結果醫生強制關掉電源,她才不情願地收起電腦。

「沒辦法呀!股價真的太便宜了!」她說,當時和先生兩人幾乎把手上所有現金都投入市場,不願放過難得的進場機會。她相信,這就像是一九七四年美國股市暴 跌,巴菲特首次公開喊進市場;而一九八七年,約翰.坦伯頓也在股市崩盤時大舉搶進股票一樣情況。結果羅倫于○九年買進的原物料、農產品公司股票,現已上漲 三、四成以上。「要再等到當時便宜的價位,我看似乎不太容易。」目前她與先生共同管理的資金,總計高達一億八千萬美元(約新台幣五十一億元),合著的《坦 伯頓投資法則》,更翻譯成九種文字發行全球。羅倫.坦伯頓說,自己的投資模式其實很簡單,只要勤做功課,透過分析公司現金流量,鎖定經營良好的公司,「接 著依據目標價格買進賣出,別受市場消息影響決策。」

羅倫·坦伯頓(右)

(Lauren C. Templeton)現職:羅倫坦伯頓資金管理公司創辦人、東南避險基金協會董事長

學歷:南方大學經濟系

美國財經暢銷書作家

珍娜.羅威:用價值投資法買進成長型股票美國知名財經作家珍娜.羅威(Janet Lowe)原本在一九八○年至九○年初期,只是為聖地牙哥當地報紙撰寫專欄,後來才漸漸轉型開始寫書,內容多以價值型投資為主。「從我寫專欄開始,就已經 開始研究價值投資,我也很支持這樣的理念。」累計推出二十三本著作的羅威,還談起自己與股神交往的難忘經驗。最初她準備撰寫關於巴菲特的書籍,但取得聯繫 之後,股神反而建議她寫其十分尊敬的老師、有「價值投資之父」之稱的葛拉漢(Benjamin Graham),所以羅威受邀來到奧馬哈,和巴菲特一起晚餐並進行深入訪談。書籍出版之後,他更陪著羅威一起至紐約宣傳,上電視節目介紹此書,透過股神的 威力,結果當然讓這本書大賣。

不僅研究價值投資方法,羅威甚至一步一步成為價值投資人。「特別是遇到嚴重股災,幾乎無人幸免的情況,反而可以看出價值型投資人的表現較佳。」她印象最深 刻的一筆投資,是以每股十美元的價格買進約一百張愛迪生電力公司(Edison International)的股票。在一九九○年代中期,這家大型電力公司股價跌至相對低點,羅威在看到基本面無虞情況下,大膽買進該公司股票。隨後幾 年再也沒有出現如此便宜價位,現在每股股價約為四十至五十美元之間。

她表示,人人都想要以便宜價位,買進高品質的公司股票,「但別忘記,就算是成長型股票,也有可能成為價值型投資標的。」羅威說,例如近年發生的金融海嘯, 許多高價位股票大跌,浮現投資價值,就是投資人的大好機會,「當人們還在擔憂經濟問題時,我已經比很多人早一步回到市場了。」羅威表示,能夠靠著股票累積 財富,很重要的是「長期投資」。「將投資放長遠一點來看,也是保護資產較好的方式。」珍娜·羅威(Janet Lowe)

現職:職業作家

經歷:《聖地牙哥論壇報》商業編輯學歷: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商管碩士手握千萬美元的專業投資人山姆.嘉德:遵守紀律,像股神一樣專注投資「坦白說除了投資以 外,我對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住在喬治亞州的山姆.嘉德(Sham Gad)可說是巴菲特的頭號粉絲,在他的部落格上,放了許多關於巴菲特動態的文章,還有一張與股神的合照。他說,就連選擇待在喬治亞州的雅典市,也是想要 像巴菲特留在奧馬哈一樣,「盡可能不受到外界幹擾,以免影響投資決策。」他同樣是在接觸巴菲特書籍以後,開始對投資產生興趣。「我發現他的投資理念十分簡 單,每個人不都想找一家好公司,並以便宜的價格去持有嗎?」嘉德目前擁有一家資產管理公司,管理一千萬美元(約新台幣二億九千萬元)的資金,雖然部位並不 算太大,但比起三年前,僅有三十萬美元的規模來看,算是成長很快速了。

說起自豪的投資經驗,嘉德臉上立刻堆起興奮的笑容。○八年,他注意已久的ATP石油與天然氣公司受到金融海嘯波及,竟然從過去的四十多美元股價,跌至令人無法置信的三美元,嘉德眼見機不可失,立即買進該公司股票,等待漲了六倍之後才出場,總計至少賺取五十萬美元入袋。

他認為巴菲特的投資方法,給他極大的幫助。「在學校不會有人教你必須反向思考,才能從中獲得較大利益。」當然,嘉德也傾向學習巴菲特,長期持有一家公司賺 取收益,避免短期買進賣出的投機交易。「但是要能長期持有的條件,就是相對便宜的進場價格。」因此,他特別強調耐心的重要,「就像巴菲特曾經說的,買股票 就像是在棒球場上揮棒打擊,好消息是,你永遠不必害怕被三振,可以一直等到自己最愛的價位出現,再奮力出手。」聊起投資頗有一套的嘉德,當然不會錯過偶像 經營的公司。他表示過去也陸續投資波克夏股票,希望借由股神的投資智慧與眼光,為他管理的基金帶來絕佳獲益。

山姆·嘉德(Sham Gad)現職:嘉德投資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學歷:喬治亞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碩士

從醫生轉行投資作家

巴德.拉畢特:巴菲特讓我免于破產!

「如果沒有巴菲特,我恐怕會步上破產一途吧!」今年五十一歲的巴德.拉畢特(Bud Labitan)表示,他很晚才真正認識巴菲特這號人物。當然,如果可以再早一些,如今他的人生可能更加不同了。

出身于醫師世家的他,從小就被父母灌輸「將來一定要成為醫師」的觀念,但是當他成為內科醫師之後,卻因財務管理不善,使得家里經營的診所幾乎瀕臨破產,最 後連妻子也選擇離開他。「回想起那段日子,真是慘痛的回憶!」就在一次到書店瀏覽,試圖找出人生新方向時,他發現書架上擺著一本巴菲特的自傳,「看到他如 何堅守投資原則,一步一步邁向富有,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拉畢特說,他突然發現投資可以改變人生,但自己對於企業經營與股票這些事卻一無所知,因而決定開 始認真研究,以四十一歲的年齡進入大學就讀MBA。

「四十一歲太晚嗎?或許吧!但至少我終於有了開始。」他不僅在學校學習企業管理,一面也著手研究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只要到了每季公布持股的時候,他就一一 抓出每家公司來研究。因此對於波克夏所持有的股票動態,他都一清二楚,甚至,跟著巴菲特作投資。除了買進價格較低的波克夏B股,還有像是巴菲特長期持有的 嬌生公司等,持續累積財富。

之所以開始寫書、成為作家,拉畢特不好意思地說,其實他的志向已經改為專業投資人,雖然現在仍在大學醫學院擔任教授,「很希望有一天能夠成為管理基金的操 盤手。」為了闡述自己的價值投資想法與理念,才考慮出書。目前已有六本著作在美國發行,多數是談論巴菲特價值投資,但卻只有約數十頁的「精簡」書籍。

拉畢特對此表示,其實這是為了他的學生設計,他知道學生多數沒有閑錢買書,但市面上一本書少說要三四十美元,「他們根本負擔不起!」拉畢特因而和出版社協 商,推出一本僅十多美元的書籍,「我希望他們可以早一點開始接觸投資,不要步上我的後塵!」巴德·拉畢特(Bud Labitan)現職:作家、印第安那大學醫學教授

經歷:開業醫師

學歷: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學商管碩士

加勒比美國大學醫學博士

撰文、攝影·莊 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