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執筆時電視報道,有網民在網上呼籲於內地13個城市遊行集會,效法埃及等中東國家。86年,筆者在英國中部小城市,當時沒有互聯網,萬里之外,中港消息杳杳,BBC有關中國的新聞少之又少,只有依賴有空時跑到倫敦唐人街的中文書店,翻翻雜誌、報紙。 兩率縱調高仍難控通脹 還記得87、88年間,中共準備深化改革,即所謂硬闖「價格關」,說白了,有權力的官僚,春江水暖,囤積居奇,引發通脹。趙紫陽開放副食品,如肉類、穀米類價格,不再由政府控制,並非甚麼大不了的事。 20 多年過去,經濟問題依然存在。上星期,人民銀行再把存款準備金率提高50點子,到接近20%,掩耳盜鈴地把CPI物價比例改變,硬把CPI推到4.3%, 通脹看似從高位回落。再把同樣的手段,用在地產統計上,使內地房價升幅,只是比去年同期增加6.8%,房地產於是開始受控,人人有屋住,當然no problem。筆者不只一次提過,把存款準備金率、利率提得再高,都控制不了money supply及通脹。 有權的官員,一紙公文,內地銀行就乖乖放款。雷曼兄弟08年救了中國一次,溫家寶打開了潘朵拉的5萬萬億魔盒,想把盒蓋蓋上,談何容易。 有甚麼人民就有甚麼政府 03年香港的經驗是,要經濟環境很差,人民才會上街,內地暫時的經濟情況應未會引起類似埃及百萬人上街的盛況。 有甚麼人民就有甚麼政府,中共是中國人的共業。 uncle Ray |
這一波房屋稅調漲,地方政府像是接力賽,加稅浪潮席捲全台,且不分自住戶或投資客都「通殺」。政府的目的,是為了打房價、救百姓,還是打百姓、救財政? 衝擊!30年中古屋恐遭殃財政三機制,讓縣市爭相加稅 過去三年,已有十縣市將房屋稅計算基礎的「標準單價」提高,其中雙北、高雄大幅調高○.八倍至一.六倍;今年在財政部限期調高標準單價五成的要求下,更有十二縣市要調漲。其中又以台南市首開先例,在調高標準單價外,還將二○○一年七月後興建的房屋,全部納入新房屋稅課徵對象,擴大衝擊面。此舉並獲得前年剛漲過房屋稅的台北市響應,考慮明年要將適用範圍擴大到屋齡三十年內的房屋。 一場被媒體形容為史上最有慼的加稅風暴,正式登場。不同於今年元旦上路的「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打擊對象是兩千萬元以上高價豪宅的短期投資客,使其交易成本增加,這一次,地方政府調漲不動產稅的對象,則是持有房屋的人們,不分投資或自住,透過公告地價和房屋標準單價的陸續調高,讓「養房子」的成本上升了。 究竟這場加稅風暴是怎 形成的?房屋稅的課徵權力在地方政府,過去三十年因地方首長、議會不想得罪選民,遲遲不讓公告地價和房屋標準單價隨市價而調整,如今又為何敢大開漲稅之門? 地政士公會榮譽理事長王進祥說:「全都是財政部惹的禍!」他有三大理由,首先,財政部中央統籌分配款設計,是地方政府自籌財源越多,才能分配越多。 地方政府財政主管透露,近年財政部都有要求地方政府調整房屋標準單價、公告地價,還列為財政努力的指標之一,表現奸壞直接影響來自中央的統籌分配款。 解方!四關鍵保障自住戶設價值、面積、戶數、持有期門檻 這樣的機制讓全台各縣市進入一場加稅比賽,也因此,就算台北市的自主財政狀況比其他縣市奸,一樣不能輕易放棄加稅的機會,以免中央給的錢變少。 其次,原本二?一四年房屋稅條例修正漠視問題發生,至今還沒有提出自用戶稅率調整的配套措施。台北市財政局副局長游適銘也把問題丟回中央,他說地方政府只能調整稅基,保障自住與弱勢族群,應由中央調整自用住戶的稅率來處理。換句話說,針對不炒房、不囤房的自用戶,中央政府應設法調降其稅率。 事實上,行政院長林全曾在兩年前受訪說,現行房屋稅跟地價稅的稅率在一%到三%,「那是很重的稅,銀行的存款利息也不過一%。」林全過去曾主張,想要用大幅提高持有稅(房屋稅和地價稅)來打壓房價,是有效手段,卻不是正當手段,時,還設有新訂的標準單價只適用新屋的防火牆。財政部一年多前決定廢除這條法令,也為中古屋加稅開了大門。 最後,房屋稅的制度設計,是財政部管稅率、地方政府管稅基(也就是標準單價)。主動取消前述防火牆的財政部,不可能不知道,一旦地方政府調整標準單價,就會演變成有房族幾乎全面加稅。 王進祥認為,財政部選擇躲在地方政府背後不作為,因為不想賣房子的自住者也被牽連,萬一負擔不起房子賦稅,還可能被迫賣屋。 如今,面對各地方政府的加稅潮,中央有何反應呢?財政部賦稅署長李慶華回應,民怨可能是地方溝通不良導致,目前沒有調整自用稅率規畫,建議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給自用住宅適當折扣優惠。 王進祥認為,想要避免錯殺無辜自住戶,只要把價值、面積、戶數、持有期間這四大條件設好門檻,尤其加強保障只有一戶自住屋的民眾,提出一個更優惠的稅率,或是針對這類自用族群,提出房地持有稅合計可徵收的一個合理上限,就能降低民怨。 至於主張加稅打房的一派,在新內閣中以內政部次長花敬群為代表,他日前強調「(持有稅過去)三十年都沒有調整,現在只是讓課稅的稅基更合理。」 曾任宜蘭縣財政局長的金融研訓院顧問黃崇哲則認為,房屋稅應該要能反映公共服務的價值。而充實地方稅收的目的,也是避免讓財政困境變成下一代的負擔。 「充盈地方財政」、「追求居住正義」,立論雖都言之成理,但人民要問的是,政府想糾正自己過去三十年的不作為,需要一次下猛藥嗎?而追求公平正義,也是「寧可錯殺」嗎?想推動增加民眾負擔的政策,政府的做法,應該要更周全。 撰文者林洧楨 |
4樓提及可唔可以算係大圓底呢?
個圖真是好靚
8樓提及不過如果連天水圍都要$4000呎
算啦,由2003年起計
10樓提及
有幾, 97己經唔止4000啦
出面己經升到過晒, 唔爭在呢度啦
14樓提及
係呀...股票升得快, 樓會升得仲快
嬴幾多都唔夠樓價升幅....
真悲哀!!
17樓提及
好難講...好難講....
我最怕佢跌時我個倉一齊跌.....
18樓提及17樓提及
好難講...好難講....
我最怕佢跌時我個倉一齊跌.....
咁驚仲黃麼,驚就full pay買D抗跌、有租收的物業
19樓提及18樓提及17樓提及
好難講...好難講....
我最怕佢跌時我個倉一齊跌.....
咁驚仲黃麼,驚就full pay買D抗跌、有租收的物業
有能力的當然會做full pay.
rf 少人有咁既能力
21樓提及
嘿嘿嘿, 新莆崗工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