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封新蛋網前高管的來信:新蛋網毀於台灣幫派文化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449.html

曾幾何時,新蛋網亦曾是電商業的代表之一。當然,這已經是浮光掠影般的過往了。

在京東商城擴充至3萬人的今天,在新蛋前高管創辦易迅網成功賣掉投入騰訊懷抱的今天,昔日輝煌的新蛋網中國卻陷入賣地養家、即將退出中國的傳聞中。

這似乎又是一個外企敗走中國典型案例。不過,事實可能並非僅此而已。我認識的一位新蛋網前高管,在這個時間點,向我投遞了一封郵件。在他看來,台灣的幫派文化才是新蛋網中國乃至整個新蛋網潰敗的原因。因為各位懂得的原因,我略去了這位前高管的姓名。

不贅言。原文附上:(文中小標題由編者添加)

幫派文化

直至今日,在離開新蛋網一段時間後,我仍舊經常回憶那段經歷,這是一段非常奇葩和令人難忘的經歷。

先從加入新蛋網說起,似乎,只要加入新蛋網,就要選擇一個幫派,不選對幫派,你在新蛋網便無法立足,而在新蛋網的一段時間,我就見到了種種幫派排擠。

比如,當初顧建興就是被排擠走的。2011年,顧建興離職後,由池勇信暫代顧建興的職位,大約到了2012年的3月,與美國新蛋執委會(新蛋網管理中國的最高機構)關係更好的總經理助理周昭武一躍成為總裁後,池勇信就被排擠了,從COO被漸漸剝離權力,最後只剩下市場部管理權,直至在2012年底被調離中國區。

只信任台灣人

除了幫派文化文化,新蛋網最大的問題便是只相信台灣人,而不相信中國本土的高管和員工。

大家可以看看,除了顧建興外,歷任新蛋網的高管就沒有中國本土的。

中國本土的員工上升很難。在周昭武接任中國後,新蛋網又派來了很多台灣籍的高管接管很多新蛋網關鍵業務部門。

事實上,新蛋網一直有很強的排外精神。新蛋網雖然發家於美國,但它的創始人是台灣人,做起來之後,新蛋就把美國的白人高管都趕走了,高管團隊都換成了台灣人。

你看,媒體還曾經報導過,新蛋網甚至在美國遭到工會抗議,指責只僱傭亞裔高管,而不為美國人提供就業機會。

台灣高管真心不懂電商啊

因為幫派文化,又因為只信任台灣人,所以,很多高管對電商的不瞭解程度都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比如,現任的總裁周昭武其實是HR出身的,而且找了一批做HR的人來中國區擔任關鍵職位。當時這些台灣人入職新蛋後,需要由中國本土的員工花幾週時間培訓他們什麼是百度、什麼是淘寶。

除了執委會以外,美國新蛋還以一種「作戰報告會」的方式來管理中國新蛋。就是定期要每個中國新蛋部門主管把行業情況、競爭分析、應對策略做成PPT,然後通過電話視頻會議,讓美國執委會的來點評這個「作戰報告」。這種隔空喊話的管理方式,讓中國新蛋員工疲於應付寫報告,而不瞭解中國市場的美國執委會又拿著陳年的經驗來指責中國員工做得不好。

比如執委會中的Jacksonzhou,現退休居住在加拿大,也出身台灣聯強(一家電子企業),對電商完全不懂,用以前B2B的經驗來指揮中國新蛋的B2C業務。

舉兩個奇葩的例子吧。

2012年4月份的時候,中國新蛋網例行「作戰報告會」。高管們跟Jacksonzhou開電話會議。當時,新蛋網進了一批無線路由器,雖然賣得價格低,但銷量仍然不好,後來大家分析的結論是,主要因為京東賣的同一款路由器比新蛋便宜了4塊錢,而根據計算京東是可能虧錢的。Jacksonzhou立刻提了一個招,他說:「我們去京東上下1億個訂單,買這個路由器,那麼京東就能虧4億,(京東)說不定就倒了。」當時,在場的高管們都冷汗直流。

還有一個例子是,之前新蛋在西南某地有一個倉庫,因為發貨量太小,倉庫基本處於閒置狀態。2012年三季度的又一次「作戰報告會」。新蛋物流的建議是換一個面積小一點的倉庫即可,以節約成本。誰知道Jacksonzhou通過越洋電話來了一句:「換什麼換?為什麼不利用空餘的倉庫去開夜總會或者卡拉OK廳呢?。」

這個讓新蛋員工叫苦不迭的「作戰報告」,每次都是通宵達旦的開會(因為執委會在美國,要配合執委會的時差)。

更有意思的是,2012年3月,新蛋開放平台開始跟國美在線洽談合作,邀請國美入駐新蛋開放平台,國美在線當時也很主動配合,答應給新蛋1%的分成+一些廣告投放。結果我們滿懷激動的等執委會同意,結果結果美國執委會那邊卻反問:「國美重要麼?為什麼要和國美合作?國美是不是要藉機吞併新蛋?為什麼不和百思買合作?」真是完全不懂中國啊。結果,洽談案一拖再拖。

到2012年10月,台灣人急於想開放平台賺錢了,又求助國美在線,說分成降到0.6%都行,後來還是由於新蛋內部分歧沒能合作上。我離開的時候,國美和新蛋的案子就不了了之。

台灣的高管們似乎也並沒有想辦法對抗京東。每週二早上的週會開場,周昭武的論調都是這個————別急,京東是燒風投的錢嘛,他們的商業模式不健康的。等風投的錢燒完了,京東遲早要倒閉的,新蛋就還有機會。

溝通成本太高

和其他外企一樣,溝通成本非常高,時間週期長。

比如,很多重大的決策,新蛋都要向美國執委會請示,或者向在美國總部調來的高管請示。除了時間外,溝通費勁還是如上面所說的,主要是新蛋的美國和中國的最高管理層都不懂電商,也不熟悉中國。

比如,新蛋中國要申請一個促銷活動,調低價格,但外來高管的思路就難以理解,因為美國那邊的價格與稅是分開計算的,而中國的價格是包含稅的。往往反應不過來,要算半天,最後決定要促銷,可能黃花菜都涼了。

再比如,我們和芒果網談合作,合同都簽了,但新蛋的外來高管就難以理解,新蛋這樣賣數碼產品的電商網站為啥要賣機票?這種事情太多了。

大老闆的心思也不在新蛋中國

新蛋的大老闆FredChang心思也不在中國了,特別是不在新蛋中國了。

因為經濟不好,新蛋美國的業務也不怎麼好,估計他無暇顧及中國這邊。從去年開始,新蛋中國就開始尋求出售和融資。我印象最深的是,每過一段時間,公司就會掛出橫幅,大意都是:「歡迎XX投資」或「歡迎XX公司」。新蛋最終也沒有賣出去和拿到融資。

所以,新蛋的危機其實是既定的了,最終是否退出中國、怎樣收拾這個攤子就只能走著看了。

PS:俺刊登這封信,不等同於俺全然同意文中的觀點。俺也不是一個新蛋「黑客」,只是俺覺得,假如文中所述都是真的,那麼新蛋真的要好好反思一下羅,其他的外企們或者中國電商公司們也要好好看看,自己有木有這樣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24

問診那些年消失的公司:毀於細節的三大病癥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4/145445.html

i黑馬:朗訊、北電、阿爾卡特、摩托羅拉、諾基亞,這些曾經的巨頭企業逐漸都消失了。當一家企業掛掉,大多數專家分析案情後,將其死之由頭歸結為戰略失誤,但事實上細節對於一家公司,尤其是一家高科技公司而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首先引用多年朋友江勇的一條朋友圈感慨——“可是你偏又這樣,在我不知不覺中悄悄的消失,從我的世界里沒有音訊,剩下的只是回憶”——朗訊、北電、阿爾卡特、摩托羅拉、諾基亞,這些都是我做記者時經常聯系的巨頭企業。現在,都沒了。
十年變革,消失的何止這些巨頭,更有多少處於發展快車道上的中期企業,也被淘汰。今兒鬥膽暢言,說說如何正確地作(zuo第一聲)死一家公司,尤其是一家高科技公司。
 
每當有不錯的企業掛掉,總有大量的專家出來分析案情,總結起來大抵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戰略失誤。
 
其實,能拿到A輪B輪乃至上市的企業,人家最不缺的就是正確的戰略。創始人的能力自不多說,光是各種VC股東,就擁有最前沿的信息和良好的戰略判斷。
 
因為我只是一個老兵不是專家,因此我不信戰略致死。我認為,他們都是自己作死的,真是no zuo no die啊。
 
病癥一:純純的精英化團隊
 
看到這里一定有人大笑,先打住。
 
幾乎所有高科技創業公司,在拿到幾千萬熱錢的時候,瞬間就燃了。開始擴大團隊(這很對),並開始大規模的升級團隊(你就可勁兒的作吧)。
 
核心管理團隊成員必須多年工作經驗來自大公司(贊)
 
中層員工必須有大公司背景(開始作)
 
基層員工必須高學歷(使勁作)
 
前臺也必須女神範兒門面級(作死了)
 
其實對於好多崗位,人才能力過剩才是慢性毒藥,會帶來成本的大量增加。根據本人創業經歷,純精英化團隊的人力成本將超支50%左右,100人的企業,每月多產生成本幾十萬,這都是續命錢。(對比案例,請思考沃爾瑪、麥當勞的員工體系)
 
病癥二:相互攀比的高福利
 
先來摘抄幾條招聘信息:
公司位於CBD
公司辦公環境像花園,我們提倡咖啡廳式辦公
人均辦公面積超過8平米
我們有足夠的空間讓員工肆意打造個性化辦公區域
等等。
 
發現了嗎?幾乎所有的高科技公司,往往有錢之後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標榜自己的高福利,期望能吸引高級人才。但是,初心呢?本質呢?吸引人才的不是一份有前途的事業嗎?
 
也許這個觀點有點偏激,但是萬事怕較真。
 
北京為例,五環外地鐵邊辦公樓,5元每平每天,三環內一般10元往上,百人公司,每年房租相差百萬。
 
地段不變,人均4平的緊湊型辦公,和人均8平的咖啡廳式辦公,每年房租相差百萬。
白墻通桌和個性化定制,成本相差百萬。
 
那麽多個百萬,就在自我感覺良好中消耗,除了所謂逼格高以外,還能帶來多少企業效應?此外,相互攀比的報銷額度;變著花樣的下午茶點;越跑越遠的團隊outing;酒店、溫泉里開的管理會議……不必要的高福利導致管理成本大幅增加,緊要時刻你不死誰死?
 
病癥三:創始團隊養老心態
 
最了解公司的,對公司最負責的,一定是創始團隊。但是高科技公司的創始團隊,最擅長的往往是提前進入養老。
 
拿到投資,或者敲鐘上市後,必定有創始團隊成員開始遊學、旅遊,寄情山水以求補回當初苦逼創業造成的青春缺失。但是有人會說,可以請高級管理人員回來主持工作啊。非也,職業經理人能力沒得說,心態有大問題。
 
創業過的朋友都有感觸,每天睜眼,永遠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我今兒欠了多少錢(工資、房租等等),我要如何工作才能補回來,哪有時間享受和放松。這樣的心態,職業經理人有?
 
【結論來了】
 
三個病癥,好比人之三高,平時沒啥感覺,一個誘因就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科技行業變化快速,為了應對變化,要有錢有人有心態。但是為了維持虛高的成本,多少企業選擇了守舊?
 
每次金融業震蕩,所有企業都在喊屯糧過冬。但是多少高科技企業因為一時爽快而造成賬面資金快速消耗,而無法應對?
 
細節才是魔鬼。透支資源的企業,本就如中空朽木,必倒在一陣不大的山風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865

頭腦良知毀於階級鬥爭絞肉機

1 : GS(14)@2016-05-19 02:27:05

【採訪手記】老毛一聲令下,全國竟跟着發癲,動物般互相殘害,文革的荒唐令人不禁要問,中國人怎會這樣愚昧?而劉氏兄弟的命運告訴我們,中國人不是沒頭腦沒良知,只是頭腦和良知在階級鬥爭的絞肉機裏被消滅、被關進了監獄,那是不容於時代的清醒和執着。


■1966年8月9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中共中央關於文革的十六條決定,劉文輝一一反駁。何家達攝

國安到劉家影記者名片


憑家人記錄和記憶保存的劉文輝泣血遺書和《反十六條》,至今讀來仍擲地有聲,放在今時今日的中國大陸,竟一樣適用!難怪50年後中共仍不願公開。採訪後不久,國安就去過劉家,影了《蘋果》記者的名片。4月24日是劉文忠70歲(虛齡)大壽,原打算大搞,與文革難友們聚聚,然而國家不准,最後只擺了一桌家宴,旁邊一枱還坐着幾個國安。文革歷史碎片散落在民間,散落在千萬個家庭的記憶裏,有血有淚有恐懼。「吃飯前要喊三聲毛主席萬壽無疆,林副主席身體健康,很儍的!」知我在做專題,家庭飯敍時長輩們罕有打開了關於文革的話匣子。「我們資本家子女走路都低着頭,不敢大聲唞氣,這習慣到現在都改不了。」即使已南下來港幾十年,恐懼仍在心底,舅父叮囑我:「寫嘢要小心啊!共產黨咩都做得出。」父親即席表演文革「忠字舞」,「儍青」父母活了下來才會有我,而阿媽有個哥哥知青援建新疆,有去無回,死時不到20歲。姨媽說:「我送他上火車,他帶着個帽子好醒目的。沒多久就……家裏去找過,人說是文革武鬥時打死了,官方說法是偷越國境時被槍斃,哪還有遺體呢?」我寧願相信他當時就是要逃離那個瘋狂的國,那是一顆像劉文輝一樣自由的靈魂。■記者楊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17/196149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3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