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問診那些年消失的公司:毀於細節的三大病癥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4/145445.html

i黑馬:朗訊、北電、阿爾卡特、摩托羅拉、諾基亞,這些曾經的巨頭企業逐漸都消失了。當一家企業掛掉,大多數專家分析案情後,將其死之由頭歸結為戰略失誤,但事實上細節對於一家公司,尤其是一家高科技公司而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首先引用多年朋友江勇的一條朋友圈感慨——“可是你偏又這樣,在我不知不覺中悄悄的消失,從我的世界里沒有音訊,剩下的只是回憶”——朗訊、北電、阿爾卡特、摩托羅拉、諾基亞,這些都是我做記者時經常聯系的巨頭企業。現在,都沒了。
十年變革,消失的何止這些巨頭,更有多少處於發展快車道上的中期企業,也被淘汰。今兒鬥膽暢言,說說如何正確地作(zuo第一聲)死一家公司,尤其是一家高科技公司。
 
每當有不錯的企業掛掉,總有大量的專家出來分析案情,總結起來大抵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戰略失誤。
 
其實,能拿到A輪B輪乃至上市的企業,人家最不缺的就是正確的戰略。創始人的能力自不多說,光是各種VC股東,就擁有最前沿的信息和良好的戰略判斷。
 
因為我只是一個老兵不是專家,因此我不信戰略致死。我認為,他們都是自己作死的,真是no zuo no die啊。
 
病癥一:純純的精英化團隊
 
看到這里一定有人大笑,先打住。
 
幾乎所有高科技創業公司,在拿到幾千萬熱錢的時候,瞬間就燃了。開始擴大團隊(這很對),並開始大規模的升級團隊(你就可勁兒的作吧)。
 
核心管理團隊成員必須多年工作經驗來自大公司(贊)
 
中層員工必須有大公司背景(開始作)
 
基層員工必須高學歷(使勁作)
 
前臺也必須女神範兒門面級(作死了)
 
其實對於好多崗位,人才能力過剩才是慢性毒藥,會帶來成本的大量增加。根據本人創業經歷,純精英化團隊的人力成本將超支50%左右,100人的企業,每月多產生成本幾十萬,這都是續命錢。(對比案例,請思考沃爾瑪、麥當勞的員工體系)
 
病癥二:相互攀比的高福利
 
先來摘抄幾條招聘信息:
公司位於CBD
公司辦公環境像花園,我們提倡咖啡廳式辦公
人均辦公面積超過8平米
我們有足夠的空間讓員工肆意打造個性化辦公區域
等等。
 
發現了嗎?幾乎所有的高科技公司,往往有錢之後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標榜自己的高福利,期望能吸引高級人才。但是,初心呢?本質呢?吸引人才的不是一份有前途的事業嗎?
 
也許這個觀點有點偏激,但是萬事怕較真。
 
北京為例,五環外地鐵邊辦公樓,5元每平每天,三環內一般10元往上,百人公司,每年房租相差百萬。
 
地段不變,人均4平的緊湊型辦公,和人均8平的咖啡廳式辦公,每年房租相差百萬。
白墻通桌和個性化定制,成本相差百萬。
 
那麽多個百萬,就在自我感覺良好中消耗,除了所謂逼格高以外,還能帶來多少企業效應?此外,相互攀比的報銷額度;變著花樣的下午茶點;越跑越遠的團隊outing;酒店、溫泉里開的管理會議……不必要的高福利導致管理成本大幅增加,緊要時刻你不死誰死?
 
病癥三:創始團隊養老心態
 
最了解公司的,對公司最負責的,一定是創始團隊。但是高科技公司的創始團隊,最擅長的往往是提前進入養老。
 
拿到投資,或者敲鐘上市後,必定有創始團隊成員開始遊學、旅遊,寄情山水以求補回當初苦逼創業造成的青春缺失。但是有人會說,可以請高級管理人員回來主持工作啊。非也,職業經理人能力沒得說,心態有大問題。
 
創業過的朋友都有感觸,每天睜眼,永遠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我今兒欠了多少錢(工資、房租等等),我要如何工作才能補回來,哪有時間享受和放松。這樣的心態,職業經理人有?
 
【結論來了】
 
三個病癥,好比人之三高,平時沒啥感覺,一個誘因就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科技行業變化快速,為了應對變化,要有錢有人有心態。但是為了維持虛高的成本,多少企業選擇了守舊?
 
每次金融業震蕩,所有企業都在喊屯糧過冬。但是多少高科技企業因為一時爽快而造成賬面資金快速消耗,而無法應對?
 
細節才是魔鬼。透支資源的企業,本就如中空朽木,必倒在一陣不大的山風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8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