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通脹去哪兒了?西班牙陷入歐債危機以來最嚴重物價下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589

在部分亞洲國家忙於抗通脹之際,西班牙消費者物價卻正以2009年來的最快速度下跌。這是因為不斷下滑的工資水平抑制了零售品消費需求。(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西班牙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下滑1.5%,剔除能源和新鮮食品價格的核心物價指數漲幅為零。7月調和物價指數同比下滑0.4%,預期為下滑0.3%。

彭博新聞社援引花旗經濟學家Giada Giani稱:“他們做的還不夠。核心物價漲幅為零,這在很多定義中都已被視為通貨緊縮了。”

經濟學界關於通縮緊縮的定義並未達成一致,多數學者認為CPI連降三個月就可視為通縮。

目前,西班牙正走出長達五年的經濟萎靡。該國二季度GDP同比增長1.2%。經濟學家們預計,西班牙經濟增速將在明年達到1.5%。

昨日數據公布後,西班牙和意大利國債收益率雙雙跌至紀錄低位附近。西班牙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2.5個基點,至2.455%,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滑2個基點,至2.63%。目前兩者均處於紀錄低位。

實際上,不僅是西班牙,歐元區多個成員國都籠罩在通縮陰影當中。德國7月CPI環比僅增0.3%,法國CPI則環比下降0.3%。

物價增速疲軟意味著消費需求不振 ,威脅歐元區若隱若現的經濟複蘇。本月,對於經濟前景的憂慮就曾令德國兩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負數。這表明投資者寧願貼錢持有德國國債,也不願冒險持有可能貶值的其他高收益、高風險資產。

英國G Plus Economics Ltd.首席經濟學家Lena Komileva認為,德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也跌向1%的極低水平,暗示著投資者並不相信歐洲央行在將通脹拉回正常軌道方面所做的努力是足夠的。

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及,經濟學家們預計,歐元區通脹水平明年可能為1.2%,仍低於歐央行設定的2%通脹目標。

今日下午17:00,歐元區7月CPI、二季度GDP初值等就將出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731

為歐債瘋狂的投資者們:還記得當年的日債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188

投資者正忙於購買歐元區國債,部分國家債券收益率甚至觸及歷史最低水平。但需要提醒的是,不可忘記當年日本債券留下的教訓。(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華爾街見聞提及,本周,歐元債券收益率下跌6個基點至1.4%。基準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甚至史上首次跌破1%。

投資者之所以如此為這些被視為安全資產的歐元區債券瘋狂,是因為近期公布的歐元區經濟數據令人大跌眼鏡。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及,歐元區二季度經濟意外零增長,甚至連德國GDP都環比收縮0.2%,法國GDP則環比停滯。

弱於預期的數據加大了市場對於歐元區複蘇失去勢頭的擔憂。

但是,日本卻為投資者狂購歐債提供了交易模型,但也附贈了一個教訓。

1998年,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歷史上第一次降至1%。此時,與泡沫破裂後的第二個經濟衰退僅相距一年半。隨後就是債券持有人悲喜交加的時光:長期國債收益率在短短幾周內就暴跌到了0.7%,但之後四個月形勢就大幅逆轉,10年其債券收益率飆升至2.3%!

不過,這並非資金的猛然轉向。實際上,投資者已經早在數月之前就開始購入歐元區債券。他們將收益率鎖定在與預期通脹相符的水平上。

這種勢頭甚至比2012年發生的同樣現象程度更為猛烈,而當年是因為投資者擔憂歐元區將會分裂或解體。如今的憂慮自然和當年不同。市場認為歐洲央行並未采取足夠措施避免日本式的通縮。

即使德國變成日本,也並不能保證在這些層面獲得債券收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70

希臘退出救助計劃或成“歐債危機2.0”導火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539

希臘總理薩馬拉斯 (Antonis Samaras) 早些時候計劃讓希臘退出救助計劃,這著實讓市場吃了一驚,投資者甚至擔心“歐債危機2.0版”或即將來臨。

希臘總理薩馬拉斯 (Antonis Samaras) 提出提前退出救助計劃的提案,上周六 (11日) 贏得國會信任投票。根據最新民調,傾向不再接受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苛刻救助條件的希臘左派政黨,明年2月大選勝出的機率高。

薩馬拉斯希望趕在明年大選前退出歐盟救助計劃,而非等到原定的2016年底,好證明政府已奪回主權。他主張希臘已能夠自行自民間市場籌資,不需再承受歐盟、歐洲央行 (ECB) 及IMF等救助“三方代表”的緊縮條件。但希臘目前在民間市場借貸的利息仍高居 7%,是救助貸款利息的 7 倍,顯然他的構想仍令市場惶恐。

盡管如此,希臘聯合政府目前仍看似搖搖欲墜。若執政的政黨未能在明年2月大選前,在國會贏得足以選出新總統的3/5多數席,便必須提前舉行大選。但現在民調領先的極左派政黨 Syriza主張大改條件,盼能沖銷 50% 的債務,因為以目前國家負債占 GDP 高達 174% 的情況下,財政也無以為繼。

根據彭博的經濟學家調查顯示,85%的人認為薩馬拉斯的提案根本不符合經濟學邏輯,部分因為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堅持評級較差的歐洲國家必須置於某種監管之下才能從歐洲央行的新政策中受益。

希臘股市自本周三(15日)開始暴跌,國債收益率飆升,並拖累歐洲其他國家股市。分析師警告,“歐債危機 2.0 版”有可能爆發,因為希臘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升至1年來高點。

希臘10年期國債

十年期國債收益率

希臘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本周二自6.69%附近飆漲230余點至本周五盤中的9.03%,雅典股市基準指數ASE則一度大跌14%,由1000點附近跌至860點,不過本周五盤中有所反彈,目前運行再900點上方。除希臘政府表態有意提前退出國際救助計劃的利空外。主要由於占希臘股市權重近50%的銀行類股,即將在本月26日面臨壓力測試結果的考驗,且很可能將被要求增資。

希臘股指

希臘ASE股指

歐盟目前正在進行的區域內銀行業“資產品質審查 (AQR)”,結果將在下周日出爐。但信評機構惠譽 (Fitch) 周三預警,希臘銀行業的結果恐怕將顯示仍然資金短缺,因為他們的資產組合中仍有龐大問題債務。

Forex.com研究主任Kathleen Brooks周三發布報告指出,過去幾天希臘市場出現重大變化,大家以為希臘情況持續好轉,實際上國債收益率卻已沖破7% 這個重大關卡。如果是在3年前歐債危機高峰時發生同樣的事,市場會認為沒救了。

Mint Partners 固定收益策略師 Bill Blain 也表示,希臘以為他們能想辦法自救助計劃脫身,但其他人都擔心這將是危機重現。他指出,市場對於希臘的看法只有“懷疑與擔憂”。

歐洲的問題不只有希臘。由於德國經濟成長降溫,美國財政部周三才再度警告,歐洲有可能陷入薪資及物價持續下跌的下墜漩渦,且歐洲央行 (ECB) 近期采取的防禦行動,恐怕仍不足以抵擋通貨緊縮降臨。歐元區第二季經濟成長持平,不如預期;且 9 月份通膨持續降溫,跌到只剩 0.3%。

英國《金融時報》的最新評論甚至指出,希臘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引發了投資者們對於歐洲債務危機可能再度爆發的恐懼,歐洲國債市場的交易員們“正以為他們回到了2012年的某個時刻”。希臘目前的所有層面都未達到能夠退出救援的程度,如果此舉成真或帶給整個歐元區更大的沖擊。

德國中央合作銀行固定收益分析師Christian Lenk指出,外界已經開始懷疑希臘自身融資能力。市場中的不確定性因素正在加劇,如果希臘退出所有援助,屆時可能會給歐元區金融市場帶來更多風險因素。

荷蘭合作銀行固定收益產品策略師Graham-Taylor表示,目前在歐洲已經看到了風險情緒的崩潰兆頭,和過去兩年中看到的情況完全不同,和更早之前債務危機出現時的狀況非常類似。在大多數債務負擔嚴重的歐洲國家中,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都在大幅飆升,以希臘為首,並很快席卷葡萄牙,愛爾蘭和意大利。

歐盟方面16日表示,仍將繼續以一切必要方式援助希臘,試圖為市場的擔憂情緒“降溫”。美銀美林也預計,希臘在明年2月大選之前不可能完全退出來自IMF的援助。(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399

希臘大選:歐債危機的“雷曼時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29

希臘,歐元區,歐元,歐洲債務危機

上月29日希臘議會未能選出總統,當天希臘股市暴跌近5%,希臘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9.5%,創年內新高,議會被迫於本月25日再次舉行大選。歐元區危機步入新的高危期,時隔三年,希臘再次因退出歐元區的風險成為危機風暴的中心。

上周末有經濟學家警告,短期內,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影響會遠超2008年引爆全球金融危機的雷曼兄弟倒閉。英國周刊《經濟學人》文章認為,即使這次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風險可能比過去低,也很危險,而且結局無法預知。

該文章指出,上述希臘股市與債市震動源於極左翼政黨Syriza在希臘民調中遙遙領先。Syriza的領導人Alexis Tsipras仍試圖、並相信可以廢棄大部分希臘獲得金融援助需滿足的要求,比如終結應德國等債權國要求推行的財政緊縮。因為Tsipras以為,希臘最終會自行經濟複蘇,其他歐元區國家會像此前兩次救助希臘時那樣對希臘讓步。

希臘,歐元區,歐洲債務危機,歐元

可如今形勢已截然不同。兩年來歐元區成立了新的救助基金,歐洲央行在扮演最後貸款方的角色,歐盟的銀行聯盟正在建立,這些“防火墻”可以起到抵禦希臘退出歐元區風險傳染的作用。而且大多數歐元區邊緣國家經濟增長開始回升,失業率開始下降。

所以,面對希臘重現退出歐元區的風險,《經濟學人》文章認為,現在演變成一場誰示弱誰就輸的博弈,希臘和其他歐洲國家誰也玩不起這樣的遊戲。

上周公布的2014年12月歐元區制造業PMI終值為50.6,較50.8的初值進一步下滑。當月歐元區兩大經濟體法國和意大利制造業PMI繼續下行。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12月制造業PMI終值和服務業PMI初值意味著,歐元區去年四季度GDP僅能增長0.1%。《經濟學人》文章認為:

歐元區經濟表現持續低迷正對歐元造成巨大的政治風險。短期內,只要德國這樣的債權國堅持預算的正確性,拒絕一切貨幣與財政方面給予進一步刺激的提議,這種經濟表現就不可能好轉。更糟的是,通脹水平現在低得危險,歐元區面臨陷入多年通縮和經濟增長停滯的威脅,重演上世紀90年代日本那令人憂心的一幕。歐洲大陸的領導人普遍未能推動讓國內經濟更有競爭力的結構改革。一旦選民看不到任何希望,他們就可能把票投給民粹主義者,不僅希臘如此。

該文章警告,現在大多數歐洲領導人都認為,歐元區危機已渡過最嚴重的時期。近期的希臘選舉結果顯示,這種想法還不成熟。左派和右派反對歐元的民粹政黨依然在許多歐洲國家紮根。西班牙民調支持率最高的黨派Podemos和Syria一樣反對財政緊縮。該黨派對上周Syria的勝利表示歡迎。

換言之,一個歐元區國家的經濟開始複蘇時,也是那個國家對歐元的不滿聲勢日隆時。這真是種諷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145

2017年歐債危機重臨?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07

法國第二大金融集團Natixis上周發布報告預計,由於歐元貶值、國際油價下跌、歐洲央行有望啟動全面QE及實行超低利率、歐盟推行3000億歐元的投資計劃,以及意大利和法國兩大歐元區經濟體暫停削減財政赤字,今明兩年歐元區經濟將有一定起色,經濟增長會超出預期,但2017年可能發生嚴重的金融危機。

Natixis列舉了做出上述金融危機預測的理由:

危機從國際油價迅速回漲開始。兩年後,全球石油業每日過剩產能會減少200萬桶,由現在的每日330-380萬桶減至130-180萬桶。這與油價急劇上漲的行情匹配。預計兩年內國際油價將止跌回漲。

以下可見全球石油開采與生產方面的投資(左圖)和美加兩國產油量(右圖)變化。

歐元區,歐洲債務危機,GDP,石油,油價

國際油價回漲將推升通脹,利率會隨之上升,向2%靠近。歐洲央行將撤銷寬松的貨幣政策,債券收益率曲線將變陡。由於今明兩年利率低,歐盟國家會失去削減或保持公共與私人部門債務規模的動力。今明兩年債務規模可能略有回升。

以下可見歐元區國家財政赤字與名義GDP比例(左圖)與這些國家公共投資與名義GDP比例(右圖)。

歐元區,歐洲債務危機,GDP,石油,油價

負債可能持續增加,加之石油兩年內投資始終不足,油價、通脹與利率均會回升。它們可能在2017年急劇引發經濟與金融危機。因此,如果2017年是危機之年,那麽今明兩年的好轉就只是曇花一現。

以下可見歐元區國家公債與名義GDP之比(左圖)和私人債務與名義GDP之比(右圖)。

歐元區,歐洲債務危機,GDP,石油,油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14

脫歐引爆“歐債危機2.0”? 這次有點不同

在英國脫歐後,市場經歷了暴跌、反彈的輪回,眼下便進入了無休無止的長期恐慌,因為脫歐談判至少進行兩年,種種不確定性無疑在全球增速乏力的疤痕之上再狠狠地灑下了一把鹽。眼下,歐洲銀行股暴動、英國房地產基金暫停交易等引發了各界對於“歐債危機2”、“貝爾斯登2.0”的恐慌。

上周四,意大利與歐盟委員會關於銀行債務重組談判陷入僵局的消息傳出之後,銀行違約概率激增,市場擔憂進一步加深,德銀股票大跌,意大利第三大銀行西亞納銀行(BMPS)的CDS價格飆升; 此外,管理資產規模超29億英鎊的英國標準人壽保險公司(StandardLife)房地產基金宣布暫停交易,因退歐後市場的不確定性使得基金贖回申請明顯增加,其他幾家房地產基金也緊隨其後。

漢領資本香港董事總經理夏明晨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歐洲部分國家的債務問題其實從未徹底解決,意大利銀行的壞賬問題則最為嚴重,歐洲央行近期已經對其提出警告。”不過他也指出,歐元區較為寬松的流動性寬松以及歐洲央行充足的“寬松子彈”可能會化險為夷。主流觀點認為,在脫歐後,歐盟內部博弈更為謹慎,意大利等國將能夠較快與歐盟達成一致、獲得援助。

 

“歐債危機2.0”言過其實

當年爆發“歐債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政府部門與私人部門的長期過度負債行為,當時包括葡萄牙、愛爾蘭、意大利、希臘和西班牙的“歐豬五國”(PIIGS)遲遲不采取減債行動。例如,意大利政府在2009年赤字達到5.3%時沒有采取果斷行動,導致了目前危機升級的局面。

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評級公司下調希臘主權評級,希臘的債務危機隨即愈演愈烈;2011年,歐洲債務危機全面爆發,逐步從重債國向意大利、法國等歐元區核心國家蔓延。希臘屢次逼近債務違約邊緣後,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國債收益率突然上升,甚至超過7%的“警戒線”。

當年的陰影仍在,新的陰霾卻又接踵而至。在經濟前景堪憂、英國脫歐導致不確定性激增的背景下,意大利銀行業又面臨著挑戰。公投退歐後的第一天,意大利就受災嚴重,部分意大利大銀行股價暴跌逾20%。眼下,意大利銀行業壞賬率高達17%,不良貸規模占歐元區總額的1/3,因此有觀點認為意大利將成為“歐債危機2.0”的導火索。

更關鍵的是,意大利提出推行400億歐元的銀行業救助計劃,對意大利銀行的債務進行重組,該救助計劃或通過發行國債籌資。然而,此舉遭到歐盟與德國的反對,最終被歐盟駁回。爭執的焦點在於:如果動用公共資金來救助銀行,債權人是否應當承擔損失。

招商固收孫彬彬表示,除愛爾蘭以外,原危機國家的一般政府債務以及財政赤字占GDP比例與上輪危機發生之時相比並沒有實質下降;同時,整個歐元區的經濟基本面並未好轉,政府財政收入極易受到沖擊。

此外,除愛爾蘭外,歐洲各國銀行業貸款不良率較上輪危機發生之時大幅攀升,歐洲銀行業危機大有一觸即發的態勢。

不過,主流觀點也認為,此次風險可能不比當年。牛津經濟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Adam Slater對記者表示,“此次歐洲央行有能力及時介入,提供流動性,以防止外圍國家債券利差過度擴大,歐洲央行在2012年就這麽做過。我們也認為,歐盟能夠防止‘分手事件’持續蔓延,包括他們可能在移民問題上與其成員國達成一定妥協。”

孫彬彬也指出,歐洲央行持有的歐元區政府債務相較於其他主要央行而言比例極低,同時對信用機構的債務持有也在危機後大幅下降,因此,歐洲央行有充足的空間增持歐元區政府債務以緩解債務渠道的沖擊。

此外,意大利內部也采取了補救措施。歐盟委員會在6月25日通過了意大利政府最高擔保額為1500億歐元的流動性擔保計劃。該項目可擔保銀行發行的債券,獨立於政府對國內貸款機構進行資本重組的計劃; 此外,意大利金融市場監管局7月6日宣布,延長禁止對西雅那銀行股票進行賣空操作至未來三個月。

英國地產基金不會重蹈雷曼覆轍

其實,當年的歐債危機是美國次貸危機的延續,而導致美國次貸危機的始作俑者無疑就是房產市場泡沫化後的崩盤。

此次,昨日似乎又開始重現——標準人壽保險近期宣布暫停交易,其表示:“脫歐公投後市場面臨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基金贖回申請明顯增加,從當地時間7月4日中午12點起中止一切公開二級市場交易,以保護所有基金份額持有者的利益與投資回報。”另有兩家中型房地產投資基金(Aviva旗下REITs與M&GInvestment旗下REITs)也剛宣布暫停交易。

此次,英國標準人壽房地產基金近期錄得自雷曼兄弟倒閉以來的最大資產凈值下降。

“這第一時間便讓我想起07年金融危機的觸發原因——貝爾斯登宣布旗下兩只投資次級抵押貸款證券化產品的基金倒閉,”夏明晨對記者表示,該事件立即導致“多米諾效應”,當時全球各大機構都大量持有美國的結構化產品,傳染性極大。

2007年6月14日,貝爾斯登發布季報,稱受抵押貸款市場疲軟影響,公司季度盈利比上年同期下跌10%;同年8月1日:貝爾斯登宣布旗下兩只投資次級抵押貸款證券化產品的基金倒閉,投資人總共損失逾15億美元;次年3月16日:摩根大通證實,將以總價約2.36億美元(每股2美元)收購貝爾斯登。

不過,夏明晨也表示,英國房地產基金的投資人主要仍來自英國本地,傳染性應該遠遠弱於貝爾斯登事件。

此外,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稱,今年以來,英國房地產市場總體表現良好。從辦公地產部分來看,由於過去幾年的商業活動活躍與供給收窄,辦公室物業空置率顯著收窄。巴黎國民銀行(BNP)的數據顯示,目前英國整體辦公物業空置率已降到金融危機後的新低。

同時,從標準人壽保險目前持有地產項目來看,根據其2015年年報,標準人壽保險持有物業皆集中在辦公、零售部分,其整體市場目前仍維持在健康區間。從目前其持有主要標的資產的出租水平來看,其空置率維持在極低水平,前十大市值物業空置率約等於0,由此顯示,其旗下主要地產皆為優質資產。這也與當年次貸危機時的地產狀況截然不同。

當前市場的主要擔憂在於,短期內耗幹現金資產後,標準人壽保險需出售或抵押部分優質資產以獲得短期流動性,這將對REITs本身在短期內造成影響。

好在標準人壽保險目前外部負債率並不高,2015年年末為28.1%,明顯低於市場35%的平均水平。此外, 英國央行此前表示,其目前已與其他金融機構做好了危機充分應對計劃。一些英國銀行已在進行壓力測試,以便應對市場現金需求面臨極大壓力的異常情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45

銀行股暴跌政府負債累累 歐債危機魅影重現?

英國公投意外退歐引發的風波持續擾動全球金融市場。如果說英鎊大跌、英國股市劇烈波動仍在意料之中,那麽情況突然惡化的意大利銀行業,以及歐洲多國居高不下的政府債務負擔都遠出乎市場預期,這不禁令人回想起幾年前曾將整個歐洲推向深淵的那場債務危機。

“歐債危機其實從來就未走遠。”招商證券研發中心固收研究主管孫彬彬認為,自歐債危機以來,問題國家政府債務負擔並未降低,主權債務發生危機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與此同時,歐債危機後,歐元區實體經濟低迷,銀行業不良率大幅攀升導致歐洲銀行業危機大有一觸即發的態勢。

歐債危機一觸即發

自6月24日英國退歐公投以來,以德意誌銀行為代表的歐洲銀行業股價持續下跌。雪上加霜的是,上周四(7月7日),意大利與歐盟委員會關於銀行債務重組談判陷入僵局的消息傳出後,導致債務違約概率激增,市場擔憂進一步加深。

回顧那場2009年爆發的歐債危機,被市場普遍看作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延續和深化,以希臘為代表的歐洲部分國家政府債務負擔超過其自身承受範圍,最終引發大規模違約風險。

事實上,通過將眼下歐洲經濟狀況與當時相比,市場對於歐債危機魅影或將重現的擔憂不無根據。

一方面,問題國家政府債務負擔並未降低,主權債務發生危機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孫彬彬分析稱,除愛爾蘭以外,原危機國家的一般政府債務以及財政赤字占GDP比例與上輪危機發生之時相比並沒有實質下降;同時,整個歐元區的經濟基本面並未好轉,政府財政收入極易受到沖擊。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歐債危機以來,由於實體經濟低迷,各國銀行業不良率大幅攀升,導致歐洲銀行業危機大有一觸即發的態勢,成為新的風險點。

“除愛爾蘭外,歐洲各國銀行業貸款不良率較上輪危機發生之時大幅攀升。”孫彬彬表示,以意大利為例,其銀行貸款總體不良率水平已由歐債危機爆發前的10%左右躍升到15%以上,歐洲銀行業形勢嚴峻。

英國退歐公投以來,意大利銀行業股價跳水約30%,上周,意大利政府不顧歐盟反對,提出推行400億歐元的銀行業救助計劃,預備在該國銀行體系出現嚴重系統性危機時,單方面向受困的銀行體系註入大規模資金。這一提議遭到了以德國為代表的歐盟國家反對。歐洲監管方面擔心,意大利政府大規模的幹預本國金融體系會破壞整個歐盟正在大力實施的銀行業新規。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投資室主任張明認為,目前歐盟銀行業風險在持續發酵,是否會釀成一場系統性銀行危機,取決於歐盟成員國能否在迅速救助銀行的問題上達成一致,並迅速采取集體行動。

如果說歐盟經濟複蘇疲軟、金融機構普遍承壓由來已久,那麽此次英國退歐則將歐盟這一久治難愈的“傷口”赤裸裸的向世人揭開。

孫彬彬認為,英國退歐後續將主要通過金融渠道以及政府債務渠道來影響歐盟經濟運轉。

金融渠道主要是考量英國退歐是否會通過市場信心和實體經濟渠道加劇金融動蕩。目前市場恐慌情緒已經推動歐洲銀行業CDS價格飆升,歐洲銀行業可能出現不良率與融資成本價格齊升的局面,增加風險敞口暴露的同時,加大銀行業運營壓力和金融動蕩。

而通過政府債務渠道,由於英國退歐使得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加強,避險需求推動下歐元區內部主權債務利差擴大,部分主權債務風險較大國家債務成本再度上升;同時英國退歐,對於歐洲實體經濟來說稱得上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在這一情況下,歐洲財政收入和支出壓力都大增。

歐盟各國博弈結果是關鍵

與7年前歐債危機時相比,如今的歐洲各國經濟也許並未明顯上一個臺階,但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市場在面對可能出現危機時的應對策略與信心確有明顯提高。

英國退歐對於歐元區帶來的影響目前尚未處於不可控階段,本輪沖擊下仍有亮點可能令市場增強信心。

“目前流動性寬松,政府債務風險相對可控”孫彬彬認為,本輪沖擊的大背景是歐洲、乃至全球性的流動性泛濫。在不斷加碼的寬松政策影響下,歐洲部分國家國債利率已然為負,寬松環境使得政府債務高企的部分國家債務成本不會上升過高,雖然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但是身處火場沖點涼,還是能夠解決燃眉之急。

北京時間本周四(7月14日)晚間,英國央行將公布利率決議,目前業內普遍預期,為應對退歐帶來的沖擊,英國央行可能自2009年歐債危機後首次宣布降息,而這無疑將為市場提供更多流動性。

此外,面對英國退歐,目前歐盟內部的博弈顯得更加謹慎。歐盟、IMF以及德國等主要經濟體及經濟組織對沖擊的態度已然改變,結合英國退歐後歐盟內部急需凝聚力,招商固收團隊預計,在銀行業危機沖擊下,意大利等國將能夠較快與歐盟達成一致、獲得援助。

值得註意的是,盡管已經祭出負利率,歐洲央行仍有政策調控空間。

“可以發現,歐洲央行持有的歐元區政府債務相較於其他主要央行而言比例極低,同時對信用機構的債務持有也在危機後大幅下降”因此,孫彬彬認為,歐洲央行有充足的空間增持歐元區政府債務以緩解債務渠道的沖擊,同時也能夠再次擴展持有機構債務以疏解目前歐洲銀行業的困境,歐洲央行的工具箱內有有效工具可以緩解沖擊,因而各方的博弈結果是關鍵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49

C觀點 - 施永青 歐債問題為何比美債嚴重?

1 : GS(14)@2011-11-02 21:56:54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79580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已指出,歐美國家其實都是用寬鬆的信貸,去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的分配不公平問題。但美國所採用的方法實質上是與歐洲有差異的。美國主要是在個人層面上做,而歐洲則在國家層面上做。
美國崇尚個人主義,傾向用市場機制去解決問題。他們是安排銀行借錢給收入少的人去買樓、買車、及作各種各樣的消費。這樣,美國的貧富懸殊主要表現在擁有資產的差別上,窮人在生活消費上亦不會太差。將來窮人無錢還債,大不了破產,債務可以一筆勾消。金融業間接把有錢人的錢,拿去接濟窮人,可說是替天行道。
歐洲則有社會主義傾向,他們對付國內貧富懸殊的方法,是由政府抽重稅,然後搞第二次分配,即提供各式的福利制度。這種做法雖然可達到公平的目的,但會令人民傾向做依賴者,不願做貢獻者;結果由政府收到的稅愈來愈少,人民要求的福利卻愈來愈多,最後只能搞赤字預算,由政府出面借錢,去讓人民享福。
這種做法導至歐洲的債務上升至國家層面,搞到國家也有機會破產。個人破產的影響比較分散,破壞力較小,但國家破產的影響力就較為集中,累及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此乃歐洲債務問題比美國嚴重的原因。因版面調動,專欄《吹脹80後》延至明天刊登,敬希垂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451

中國應否減持歐債美債? 雷鼎鳴

1 : GS(14)@2012-10-10 23:07:39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2%B5%EF%BC%9F/38228
中國坐擁3.2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究竟應採用甚麼投資組合才符合國家利益?
我們知道,今年七月中國共持有1.15萬億美元美國國債,佔外匯儲備的35%。它持有的歐元區諸國國債,未見有公開數字,但有人估計,約佔外匯儲備的四分一。那麼,中國持有的歐美國債應總共佔了它外匯儲備的60%左右。這是否安全?
眾所周知,美國及歐洲都有債務危機。2011年美國政府總欠債高達其GDP的102%,赤字佔GDP的8.6%,但以其國力而論,尚未算病入膏肓。歐盟欠債雖只佔GDP的83%,但個別國家問題卻嚴重得多(例如希臘有162%),而且以它們失業率之高(例如西班牙有24%失業率),減赤還債能力存疑。
削赤難成功 逐步減持上算
在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出現之前,美國聯儲局及歐洲央行的既定政策都是控制通脹。若通脹不高,利率又穩定,買它們的國債也許有一定程度的保障。不過,如果大家都預期它們的財政赤字長時間地老是揮之不去,情況又會怎樣?
上月底我研究院時的一位老師薩金特(Tom Sargent)訪港,他是去年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是經濟學界中無人不識的宏觀經濟學家。他的來訪,使我想起一篇他1981年的名著。該篇文章論證了貨幣政策必需要有適當的財政政策配合才會可信。換言之,就算央行宣布要保持低通脹,但同時政府卻胡亂花錢,赤字連年,且無法扭轉局面,那麼大眾便會轉而相信,將來政府根本無力還債,惟有靠央行印鈔票供政府還債及繼續花霍。但如此一來,不但將來的通脹會增加,而且大眾還可能現時便覺得這貨幣不再可靠,大手減持,通脹提早出現,央行的低通脹目標於是失效。
假若美國與歐盟的削赤大計未能成功(其實我們又有何根據可以相信這會成功?),將來出現高通脹只是早晚之事。高通脹帶來貶值,持有美元或歐元債券豈不吃虧之極?由此觀之,逐步減持才是上算。
大手沽出易崩盤 得不償失
不過,美元與歐元顯然尚未崩盤,其通脹也尚未嚴重,這是為甚麼?其中一個原因恐怕是市場中仍有人甘願做冤大頭,對將來歐美會否陷入只能靠印鈔去還債的困局不加理會,繼續用人民的儲蓄去買貨支撑歐美的經濟。這些冤大頭幾乎都集中在東亞,中國與日本及亞洲四小龍持有的美債,便超過了其他國家持有的總和。不過,話說回來,若中國或日本等國把債大手沽出,很易造成債市匯市崩盤,得不償失,現在是騎虎難下,惟有靜靜地將問題化解。
2 : 鉛筆小生(8153)@2012-10-10 23:11:20

中國國債靠美債BACKUPsmileysmiley
3 : GS(14)@2012-10-10 23:16:49

2樓提及
中國國債靠美債BACKUPsmileysmiley


唔只中國
4 : 鉛筆小生(8153)@2012-10-10 23:18:42

3樓提及
2樓提及
中國國債靠美債BACKUPsmileysmiley

唔只中國


仲有日本smileysmiley
5 : GS(14)@2012-10-10 23:19:37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中國國債靠美債BACKUPsmileysmiley

唔只中國

仲有日本smileysmiley


就是
6 : 鉛筆小生(8153)@2012-10-10 23:22:34

5樓提及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中國國債靠美債BACKUPsmileysmiley

唔只中國

仲有日本smileysmiley

就是


因為中國向日本借鏡, 同時比日本做得咁徹底
7 : GS(14)@2012-10-10 23:23:59

睇住人地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698

歐債危機可紓緩 經濟困局難解 雷鼎鳴

1 : GS(14)@2012-11-20 23:34:53

http://skypost.com.hk/column/%E9 ... B%A3%E8%A7%A3/52006
上周一德國總理默克爾到訪葡萄牙里斯本,本意是要與IMF、歐盟委員會與歐洲央行一起敦促歐盟各國履行財政緊縮政策,以解歐債危機。歐洲的工會見此大怒,在上周三發起了一次有23國40多個工會參加的24小時罷工示威抗議,號稱有數百萬人響應,規模不可謂不大,默克爾也被某些示威人士直呼為「納粹女魔頭」。這些示威人士大概不知,也不願相信,若無德國經濟還勉強守得住,獨力支撑歐洲經濟,其他各國的失業可會更加嚴重。
我這兩三年一向是歐洲經濟的大淡友,不願沾手歐元資產。歐債危機雖然嚴峻,但並非無化解方法。我所擔心的是它的經濟長期衰退,將來可能會如日本般衰足三十多年仍未見曙光。
多印鈔票維持「殭屍跳」格局
歐債危機的確是惡劣,去年歐盟27國的總GDP是17.1萬億美元,但欠債共16.08萬億,比日本更厲害。要削減這筆欠債目前不大可能,大家希望見到的是政府的財政赤字能下降,以致總欠債的增長速度能受到抑制。政府減開支或加稅都會遇到極大阻力,正如上周工會示威所顯示的那樣。
不過,歐盟尚有一招數可抵擋一陣,便是放棄歐洲央行一貫只求控制通脹的政策,改為大搞量化寬鬆,多印鈔票以便購買歐洲各國政府的債券。這種方法顯然並非上策,因為通脹會蠶蝕歐元的購買力,等於向歐元持有人抽稅(包括中國內地及香港的歐元或歐債持有人),自會引起大家不滿。但這比之於硬橋硬馬直接向人民抽稅,政治上較為可行,與坐見歐元瓦解,引發全球超級危機相比,更是好得太多的選擇。不過,靠印鈔渡日,也只能慢慢來,不能急進,否則歐元匯率跌勢太急又會引來新的問題,由是之故,歐洲經濟只能處於「殭屍跳」的格局,一道真氣度進殭屍體內後它可跳幾次,真氣用盡後它便會停止,要倚靠新的真氣(新增借貸)送上,才能再次郁動。
福利政策才致命
上面所述,雖不是甚麼美好景象,但仍不是歐洲最困難的部分。歐洲的大手大腳福利政策,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早已出現,當時二戰結束後不久,人民見慣風浪,吃得苦頭,經濟生產還有可觀之處,但時移勢易,經過兩三代人被福利主義所薰陶,不少人已把縮短工時、多放假歎世界視為理所當然的人權,一旦失業,派發救濟金自是政府的責任。2011年經濟諾獎得主薩金特(Tom Sargent)對歐洲高失業的各種成因早有詳細論述。要改變大半個世紀沉澱出來的生活經濟文化,談何容易?沒有一二十年以上的緊縮開支,政府並通過減少稅收而還富於民,從而減低政府自己的規模,歐洲經濟很難脫胎換骨。假若歐洲的其他國家也像西班牙般有五成的年輕人失業,那麼整世代人的技能及創意也許會日漸消失,這才是對他們文化與科技的最大威脅。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9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