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紐交所為天貓雙十一敲鐘 李開複的創新工場要上新三板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106/152685.shtml

導讀 : 阿里又想了好噱頭,拉來紐交所在當晚為自己舉行開始敲鐘儀式;李開複創辦的創新工場沖刺新三板,李開複任董事長,但不持有股份。

周五早,還是先說雙十一,阿里又想了好噱頭,拉來紐交所在當晚為自己舉行開始敲鐘儀式;李開複創辦的創新工場沖刺新三板,李開複任董事長,但不持有股份;工商總局對電商的硝煙四起做出回應,稱不得限制經營者公平競爭;iphone7可能提前發售。

行業動態

1.紐交所將在水立方為天貓雙 11 舉行遠程開市敲鐘儀式

11月6日消息,阿里巴巴在杭州宣布,11月11日 晚 10 點 30 分,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將在北京 “水立方” 專為 2015 天貓雙 11 全球狂歡節舉行遠程開市敲鐘儀式。屆時,馬雲、張勇以及紐交所總裁 TomFarley 將出席當晚儀式。據悉,紐交所曾為倫敦奧運會開幕以及每年的瑞士達沃斯進行遠程開市敲鐘儀式。

2.創新工場申請掛牌新三板

11 月5日消息,由李開複創辦的創新工場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股轉系統披露公開轉讓說明書,這意味著創新工場正式沖刺新三板。創新工場註冊資本為 4400 萬元,汪華、陶寧、郎春暉、張鷹四人直接和通過育成管理間接控制公司的股權比例合計為 84.64%,李開複任公司董事長,但不持有公司股份。

3.工商總局:電商不得限制經營者參與公平競爭

11月5日消息,隨著“雙11”臨近,京東和阿里多次交鋒,電商戰場硝煙四起。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5日表示,電商平臺企業作為構建誠信守法的網絡交易環境的第一責任人,要依法依規開展經營,充分、公平、有序競爭,不得限制電商經營者參與公平競爭。

4.汽車之家 Q3 財報凈營收同比增長 64.9%超預期

11月6日消息,汽車之家發布了截至 2015年9月30日未經審計的 2015年 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凈營收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長 64.9%,至 8.986 億元人民幣(1.414 億美元)。2015年9月,汽車之家移動端日均獨立用戶總訪問量達到 1190 萬,較 2014年9月同比增加約 73.0%。財報顯示,在 2015年 第三季度,經銷商黃頁業務——包括經銷商廣告和經銷商訂閱服務,營收比去年同期顯著增加 77.6%,至 4.921 億元人民幣。通過移動應用 APP 訪問汽車之家服務的日均獨立用戶訪問量分別約為 640 萬和 550 萬。提供經銷商銷售線索訂閱服務的經銷商客戶達到 19488 家,同比增長 33.4%,2014年同期為 14614 家。

4.Expedia以39億美元收購度假房屋租賃網站HomeAway

11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全球第一大在線旅行服務公司Expedia宣布,它已同意以39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度假房屋租賃網站HomeAway。該舉將會加劇Expedia與短租巨頭Airbnb的競爭。Expedia稱,預計對HomeAway的收購交易將在2016年第一季度完成,具體要看監管機構的審查情況。該公司最近還完成了對另一家在線旅遊服務Orbitz Worldwide的收購。

5.微軟收購初創企業“移動數據實驗室”

11月6日消息,微軟宣布,該公司已收購了移動應用初創企業Mobile Data Labs(移動數據實驗室)。不過,微軟並沒有透露此次交易的具體金額。Mobile Data Labs公司的最有名的應用當屬里程追蹤應用MileIQ。MileIQ應用充分利用移動設備中的傳感器,從而幫助商務人士自動地追蹤、記錄和計算行走的 里程數量,由此讓用戶享受一定的“免稅”優惠或“積分”獎勵。這種創意雖然簡單,但是,MileIQ應用實際上卻是大量用戶得心應手的工具。如果沒有 MileIQ應用的幫助,那麽這些用戶則需要自己手工追蹤和報告這些數據。

6.英偉達FQ3凈利2.46億美元 同比增長42%

11月6日消息,英偉達今天公布了截至2015年10月25日的2016財年第三財季財報。報告顯示,公司該季度營收13.05億美元,同比增長7%,環比增長13%;凈利潤2.46億美元,同比增長42%,環比增長846%;合攤薄後每股凈利潤0.44美元,同比增長42%,環比增長780%。

融資消息

1.房產中介服務平臺“真二網”獲熊貓資本領投千萬元Pre-A輪融資

2.二手車B2C電商“去買車網”完成華映資本領投1000萬美元A輪融資

3.校園即時消費服務平臺“快快魚”獲麥子金服領投4000萬元A+輪融資

4.長途客運訂票平臺“12308”獲千方科技領投5000萬元融資

5.  計算機視覺搜索技術服務公司衣+獲得優酷土豆領投千萬美元A輪融資。

大佬聲音

滴滴早期投資人王剛:“因為創業有很多坑,如果都靠自己撞墻才能取得教訓我要教很多學費,天使的錢只有兩三百萬,交一個學費就死掉了。幾乎沒有教學費的時間,所以創業路上各個階段當中會面臨非常多的坑和誘惑,如果它不具備從別人經驗吸取教訓,如果不能從自己的經驗當中去反推怎麽樣繞過彎路,我相信他會錯過終極的PK,所以我們非常在乎這個人的舉一反三的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55

字字珠璣!李開複:我從三個偉大公司學到的八件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09/153177.shtml

導讀 : 在演講中,李開複講述了自己在蘋果、谷歌、微軟等三家公司學到的8個經驗,並希望創業者們能向偉大的公司學習,不斷創新。

i黑馬訊(汪晨 吳丹)12月9日消息,由創業黑馬集團舉辦的2015年創業社群大會今日在京閉幕,黑馬導師、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複出席活動並發表主題演講。

在演講中,李開複講述了自己在蘋果、谷歌、微軟等三家公司學到的8個經驗,並希望創業者們能向偉大的公司學習,不斷創新。

李開複總結的這8件事分別為:

一、能鼓舞你的員工,能幫助員工做決定的,能幫助公司的管理做正確的決定;

二、一個優秀的領導人和管理機制:好的領導者需要有多種領導模式,不同的公司階段需要不同的領導能力,從沖刺到穩定,到危機,需要的是不同的領導能力,需要你獨裁也許也需要你授權、有些時候需要你培養等!

三、自己的產品方法論:

微軟:有一個優秀的執行者去拆分一個項目,再有一些普通的螞蟻型的人去執行;

谷歌:只招聰明人,降低摩擦。

四、可以享受自信和驕傲,艱難的時候也能放下身段做到妥協。

五、信息時代人的價值是被放大的,一定要挖、慷慨、留住!

六、制定留住人才的制度!

七、怎麽管理聰明人:讓聰明人對公司和老板有感情;老板要 看得到聰明人的成就,不是他做了什麽,是要看到他做的工作背後的巨大價值; 聰明人希望被信任被放權。

八、精確地預測危機:預測人的危機、預測資金的危機、提前處理!

繼昨日“金融社群”之後,今日大會圍繞“學習”社群一詞。上午孫陶然與王峰分別進行了題為《創業別老想顛覆式創新,這種心態不正常》和《你這麽淡定,創業能成功嗎?》的演講。之後,還進行了精彩紛呈的“年度十佳黑馬”頒獎禮。而兩場激辯則給現場觀眾帶來了關於地派與天派誰更牛,以及以及“唯快不破”還是“活著就是勝利”的思考。

下午1點30分,參會者魚貫而入,一時之間,場面堪比春運現場,當天出現了任誌強、李開複、樂嘉等嘉賓。任誌強化身創業導師,向創業者傳經解惑,“你把別人打敗,別人也會把你打敗,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不可替代模式,讓所有人跟你學。”

下午5點半,樂嘉作為現場最後一位演講嘉賓出場,講述性格色彩與創業的聯系,激動之處,全場歡呼。盡管樂嘉出現嚴重超時,但門口依然被堵得水泄不通。

此外,當天進行了十大年度創業家評選,包括58到家、車易拍、小咖秀等十位新銳企業創始人獲此殊榮。車易拍CEO楊雪劍在獲獎感言時,隔空約賭瓜子二手車CEO楊浩湧,希冀用賭局來證明什麽才是二手車交易的終極模式。

_MG_5902_small

黑馬導師、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複

照片拍攝由您的首席攝影官V.Photos提供

以下為經i黑馬編輯過的演講節選:

我在蘋果、微軟、Google工作過,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這幾家公司中學到的八件事情。

1、公司的宏偉願景非常重要,是可以鼓舞員工的

這三家公司都會花很長的時間討論我們的願景應該是什麽,而很多時候,中國公司的創業者朋友們,沒有做這件事情,或者覺得做這個比較虛。我們也看到很多大公司的願景是以人為本,或者成為行業最偉大的公司之類,感覺也確實很虛。但根據我的經驗,一家偉大公司真的需要一個宏偉的願景。

舉幾個例子。美國福特的願景是:讓每個人都買得起車,讓每個人都能看到很美的環境;日本索尼的願景是:改變大眾認為“日本貨是劣質”的觀點。所以,可以想像的願景,對公司會有非常大的影響,一個是員工工作的動力,覺得不僅僅是為了賺錢、養家糊口工作的,而是幫助我們國家在國際揚名或者改變不好名聲的。福特的每個人想,幫助每個美國人都能買到車,鼓舞每個人。

Google的願景,就是能夠組織全球的信息,讓每個人都能隨時、隨地獲取信息。如果你有了這樣的遠景,G-mail應該收費還是免費的問題就很清晰了。微軟的願景是讓每個書桌上都有一臺電腦,這在25年前是一個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後來達到了。當然,你達到了願景有時也是一個麻煩事,因為這時候需要一個新的願景了。微軟當時就沒有做得非常好,討論之後,公司的新願景是“幫助用戶發揮他們的潛力”,這就很弱,因為講得很虛了。

所以,一家好公司的願景是可以鼓舞員工們每天的工作的,當公司面臨抉擇的時候,能夠對此做出判斷。

2、一個好的領導者要有多種領導模式

非常棒的領導人是什麽意思呢?我的總結是,最好的領導者,需要有多種領導模式。

任何一個只有一種模式的領導者,最後都沒有辦法打造出一個偉大的公司,因為每家公司都可能面臨不同的情景,公司在沖刺的時候,非常需要一個有魄力的、溝通能力很強的領導者;但當公司穩定起來,準備培養年輕人的時候,就需要教練型的領導者;而而公司面臨危機的時候,可能需要一個獨裁型的領導者;當公司有一批能力很強的職業經理人的時候,就需要一個放權式的管理者。

一個偉大公司的領導,是能夠在不同情景下,用不同的方式管理自己的公司的。

我經歷了比爾蓋茨、斯蒂芬,經過了蘋果一批非常優秀的領導者,這些人讓我看到,他們真的能伸能屈。

可能你看到,Google的拉里佩奇,他彬彬有禮,但面臨公司重大決定的時候,他是非常果斷、堅決的。你可能會覺得喬布斯是非常獨裁的人,但他可以感動他的員工,最新的一本喬布斯傳記就是這樣寫的。

一家好公司要有一個組織機制,讓公司能夠執行起來。我在Google碰到的組織機制,是我認為最適合創業公司的,而且是可以從0做到10000的。這套機制叫做OKR,它是這樣設置的:

公司要有大的願景,每年我們得知道根據這個願景,下一步該幹什麽,這個目標應該有什麽樣的結果,通過數據來衡量今年是否達成。最後,再從一年拆分到季度,從整個公司拆分到部門,部門又拆分到經理,經理拆分到每個員工。

Google的做法,就是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都有年度的考核,這些考核一定要是SMART的,S-特定,M-可衡量的,A-可達到的,R-是相關的目標,T-是基於時間的(你的目標不是模糊的,而是具體規定,今年幾月幾號要能達到什麽樣的程度)。這套系統是由因特爾發明,Google發揚光大的。

3、你要有自己的產品方法論

你要知道自己的公司產品方法論是什麽,堅持這個方法論,確保它的可擴張性。微軟的方法論是什麽呢?微軟的一名大將寫了一篇博士論文,其中提到只要雇一個聰明人,他大工程拆分成小工程,再雇一批小工程就可以,寫出規格的API,一搭起來就OK了。這就是微軟整個公司建立當時的基礎,這樣微軟能用3萬個人寫出windows出來,微軟就會有很出名的設計師、架構師。

Google的方法論是什麽呢?降低摩擦,只雇聰明人。他的邏輯是,你的產品從100個人到1000個人,這1000個人的生產力,可能有700是被耗損了,因為有各種的政治鬥爭、結構、溝通、浪費、勾心鬥角等等問題。能100個人千萬不要1000個做,所以,Google永遠是最少、最聰明的一批人,放權讓他們做。微軟很厲害的架構師到Google申請工作都沒通過,不是人不優秀,而是不同的引擎放到不同的架構中不契合,Google是不相信架構師的,而是相信一批天才的人。

IMG_2446_small

黑馬導師、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複

照片拍攝由您的首席攝影官V.Photos提供

4、為了達成目標,偉大的創業者會在艱難時刻放下自尊

真正偉大的公司,當他偉大的時刻,誰都會享受他的偉大,被世界人認可。但是,真正艱難的時候,才會讓我們看到偉大公司的創始人能做出什麽樣的事情。

喬布斯,多麽驕傲,多麽愛面子的一個人?但是當他回歸蘋果的時候,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麽?就是跟微軟認輸,當微軟的傀儡,把公司的股份賣給微軟,取消公司瀏覽器,植入微軟IE,拿微軟的投資,承諾自己用微軟Office,不做辦公軟件,就是為了拿到微軟的錢、投資、認可,讓有時間來開發真正想做的下一代imac,甚至ipad、iphone。

所以,即使偉大、驕傲、自信到喬布斯的程度,他還是在需要的時候忍住,能夠放下自己的面子,能夠對自己最羨慕嫉妒恨的人俯首稱臣。因此,每個創業者在自信、驕傲的時候,不要忘記為了自己的公司要作出艱難的抉擇,需要放下自尊跟不認可的人作出一些妥協。

5、信息時代,人的價值是被放大的,一定要慷慨對待,把他留住

我在讀博士的時候進入蘋果,有一個博士是世界最棒操作系統的開發人員和研究人員,這個團隊的20個人,19個都被挖到微軟去了,只有一位論文還沒寫完,留在了CMU。那時候喬布斯就來到了CMU,他當時離開了蘋果需要做操作系統,他就幹脆把這個定下來,這就是當年我的同學阿碧特丹尼,如果你是真正20年以上的蘋果粉的話,就會知道當年的蘋果操作系統和imac是不能用的,爛到不行。

可是真正解決蘋果的從技術上來說是阿碧,把蘋果的操作系統整個替換掉了,重新雇了一個人,這樣一個人對公司值多少錢呢?肯定是無價的。舉個例子,我在微軟的時候碰到一個人,當時微軟接受了和IBM合作的操作系統,因為Windows當時有一個問題,自己不做Windows,但這個人說解決了Windows的這個問題,拯救了公司。

在Google有一個人叫傑夫帝,他是真正進入公司改造公司整個產品架構的人,他進入公司以後把之前人寫的每行代碼都扔掉了,自己全部重寫,他發明了很多應用,這樣一個偉大的人他值多少錢?

所以,信息時代一個人的價值是特別特別巨大的,不能用工業時代的標準來衡量,工業時代一個工人厲害的比不厲害的生產力多30-50%,而頂尖的人才,跟普通工程師比,應該是1萬倍、10萬倍的價值。所以,當你們有這樣的人才,一定要慷慨,一定要留住。

6、向Google學習,制定留住人才的制度

把罕見的人才留住,是人人可以做的事,但只有好的人才制度才更能讓他們穩定下來。

首先,管理者至少應該花20%的時間找人、挖人、留人,CEO至少要花一半的時間,來找人、挖人、留人。另外,你要知道公司最重要的10個人是誰,要非常找他們,確保他們不能走。

比如,微軟要確定公司里6萬個人最的600個人是誰,基本上每人每年有50萬美元的收入,這是十多年前的事情,所以這樣的激勵是多麽重要。另外,還要對最棒的人才非常慷慨。最初跟喬布斯一起創業的那15個人,我們會發現有些人走了,跟蓋茨一起合作的人也走了很多,因為他們並沒有把更多股權分給他們,所以散財才能聚人。

Google當年不斷從微軟挖人,包括我在內挖了上千人,出了數倍的工資。微軟有什麽辦法呢?我再也不可能弄這麽多錢雇你啊?後來人就不斷的走。微軟試了一些方法,把Google告上法庭,後來也沒什麽用,所以這個方式不是最合適的。

我們再來看看,Google面臨這個問題是怎麽處理的。我在Google的時候,FaceBook也出10倍的價錢挖Google的人。所謂10倍的價錢並不是年薪,而是未來五年可能是10倍,因為你還沒上市,可以講故事嘛,後來也證明FaceBook上市,最後也應那了5-10倍的薪酬。當FaceBook挖Google的人時,Google怎麽做的呢?我們很清晰的知道,公司最棒的5%的人是誰,當FaceBook給這個人出Offer的時候,我們用同價把他留住,這是不可想象的,FaceBook出300萬美金的時候,Google說我也出300萬,你別走!

你可以看到,當你真的用重賞留住重要的員工,就真的可能得到Google一樣的成功。

7、怎麽管理聰明人

其實聰明人是非常難管理的,他們為什麽留在公司呢?是基於下面幾個理由:首先,他感到公司的老板真的對他用了感情,是喜歡他的,看喬布斯書里面流著淚懷念他的那些人,真的是被他感染了。他們也希望公司領導了解他做了什麽偉大的事情。

你要說,張三在這個產品里把我們的產品安全級別,提升了黑客攻擊難度的30%,真正為公司作出了價值,這時候你才會被你的員工所認可。

聰明人還希望什麽呢?希望被信任、被放權,才能夠發揮。這樣的老板才是真正聰明人喜歡的老板,所以要做一個聰明人喜歡的老板,也很簡單,你想怎麽被管理,你就怎麽管理這批聰明人。

8、精確預測人和資金的危機,並做提前處理

我在微軟的時候,有一年公司決定裁員,看起來報表很好,但公司預測再下兩個月就不好了,我們要未雨綢繆,就做了裁員的決定。我也在管理一個微軟部門的時候,可以每天好好過日子,慶祝產品又推出了新的版本,但我們發現這個技術用得不對的時候,我們決定把這個團隊砍掉70個人,重雇70個人做這個產品。

所以,作為公司領導者,你心中要有數,要很精確的預測“冬天”,清楚的知道誰不與時俱進了,公司財務什麽時候碰到挑戰,出事之前就要作出處理,不能等快要關門了才去處理,那時候已經來不及了,看到環境好的時候就是找融資,看競爭對手融到很多錢的時候,你也要拿他作為對標去融資。

面對危機的時候,你也要知道怎麽裁員,裁員很困難,大家都不喜歡做這個事情,但你心里要有數,每個員工對你有多重要?你只有一個救生艇,只能放10個人,會放誰?這些人就是最重要的,用你的感情把他留住,其他人該裁就要裁。不要最後一刻才做決定,隨時都要留這樣一個表格,公司排名是怎麽排序的,當你裁員的時候要公平,但同時也要保密,公司要做到盡力而已,如果你不開誠布公地跟大家談這些事,一定會犯一些錯誤,但決策做了,一定要堅守往下走。

裁員的時候,不僅要對已離開的人表示關懷,對留下來的人也要安撫,因為員工會覺得,下個月會不會輪到我?要非常有誠意地對員工說,對不起公司碰到巨大挑戰,需要做出裁員決定,但對留下來的人我們有足夠的資金和計劃,能把公司做得更好。如果你有這樣過冬的計劃,我相信就會走的更好。

今天我們看到BAT很強大,但十年前我們不是還在談論三大門戶嗎?今天我們看Google、FaceBook很厲害,十多年錢我們不是在談Intel嗎?所以,優秀的公司要保持住、把握住你們15分鐘的燦爛陽光,讓世界看到你們的光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049

投資還分輪次?李開複已經不這麽幹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17/153836.shtml

導讀 : 李開複透露,創新工場的新一輪募資即將結束,以後差不多有將近80億人民幣的基金。“對特別棒的案子,無論是天使、A輪、B輪、C輪、快要上市的,我們認為自己很懂就投進去。”

i黑馬訊1月17日消息,為期三天的極客公園創新大會在北京召開,在最後一天,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複出席,並與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展開對話。

李開複透露,創新工場的新一輪募資即將結束,以後差不多有將近80億人民幣的基金。此前,創投界對於“創新工場”的印象是只投早期項目。不過當天李開複表示,“對特別棒的案子,無論是天使、A輪、B輪、C輪、快要上市的,我們認為自己很懂就投進去。”李開複認為不應該糾結於輪次,現在他們已經投資了一家接近IPO的企業。

以下為對話實錄:

張鵬:這六年來,您觀察到我們談的極客這個概念在中國有什麽變化?

李開複:原來大家認為極客是做計算機出身的、編程人員、工程師型的、宅男型的,但是過去六年這個詞在你們的努力下一定程度有很大的變化,我們投資的案子不見得是工程師,他們是一批相信科技的力量、相信應該更透明、相信年輕人的力量、相信自由的力量的人,這批人願意冒險,相信未來會不一樣,會更好。所以我覺得擁有這樣一種理想的人都可以稱為“極客”,早上的就是個老極客,過去的老板沒有變成大富豪,沒有只會出風頭和土豪,他那麽熱愛技術。中國有這樣的轉變我們很欣慰,還有很多投資的領域不一定是工程師出身,有些傳統行業的、服務業的都有極客精神,所以非常感動改變整個中國。

張鵬:當年我們談互聯網的時候好像互聯網是個小的行業,極客是個小的人群,極客變成了個精神。

李開複:互聯網當時是一種技術,我們是從事互聯網行業的,現在互聯網也接觸了整個社會,過去互聯網只在做一些工具型的產品或者APP,但是現在我們看到互聯網將介入每一個硬件、每一種服務,介入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金融,所有領域都跟互聯網連接在一起,有極客精神的人在經過互聯網一起做有意義的事情。

張鵬:開複老師,我現在想回到當年的時刻,當年微博的崛起是個大時代,幾乎幾個月時間里面發現整個社會的環境和大潮流就形成了。這個東西其實有的時候是創業者們必須要能識別的東西,當年在微博時代不管您個人還是創新工廠都準確的抓住這個潮流,什麽東西讓您看到這個潮流的誕生?是怎麽產生這個過程?

李開複:在09年、2010年我們做過一篇演講,對移動互聯網的預測,這里我不多講細節,今天大家看起來覺得可能是很普通的事情,但是當時那些預測相當準確。為什麽我們能夠預測一些事情?預測未來沒有很困難,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歷史在不斷重複自己,PC時代發生的事情可以延伸到手機時代,這是PC時代的123,我們認為它在手機時代也會123,所以確實是這麽發生的,所以歷史確實會重複的。

第二個,比較確定的是美國是引領世界的,大家為中國創新自豪,在座有很多很棒的中國公司崛起,但是矽谷的創新精神是世界第一的,我們要多研究矽谷,所以創新工廠作為第一個VC,在美國有比較大的團隊,是為了徹底了解美國人的創新精神,和他們最新想的還沒有上媒體的突破式的想法。

第三個,我們要相信科技的力量,很多人說“今天BAT壟斷了,都沒有什麽希望了”,但是我們看一下歷史,不要只看過去的5 年,看10年、20年就會發現科技的力量比任何一個公司的壟斷來得大。曾經有三大門戶,今天有BAT,但是新的科技會給極客們、創業者們帶來更大的機會。抱著這種精神深入研究每個行業、每個技術,我相信預測未來並不是那麽困難。

還有一點,今早上提到一句話是“最好預測未來的方法是創造未來”,所以很棒的預言者是卷起袖子動手,經過自己的執行力來了解科技、產品和用戶,這樣比預言家更有價值和意義。

張鵬:您提到的趨勢包括技術的力量,這次大會里大家談論比較多的,而且感受到中國即將火熱的很多技術的概念,比如VR,包括人工智能,包括人工智能結合的機器人,像自動駕駛也算是現在很熱的概念,因為新造車運動也跟這個相關。我想聽聽,從您的角度來看這些大家炒得很熱的技術是不是我們創業者應該關註的方向?

李開複:我對於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所謂的人工智能是非常的看好,認為引爆點已經來到,因為大數據已經形成,而且算法經過多年的累積和叠代已經相當的成熟。我認為VR長期來講可以改變世界,而且很多年輕人已經活在虛擬世界里面,我們真實世界已經是一種補充,所以必然性應該是毫無疑問。但是對技術障礙在短期兩三年內會不會有突破可能會碰到阻礙和挑戰,但是長期非常看好。

張鵬:機器人和自動駕駛還是?

李開複:機器人我也是長期非常看好,短期我看好的更多是工業型的應用。因為這個領域它的成本還有技術的細節、消費者的期望值和心態可能需要嘗試突破叠代,可能工業的環境用它去做一個工業的制造或者倉庫的搬運,像亞馬遜那類的應用能夠非常好的讓產品叠代做得更好。讓這些有錢的大公司們作為第一批,當這些技術被磨練夠以後就可以進入家庭,所以我是長期看好。但長期是兩年半還是五年,這不太確定,這個蠻難預測的。但是可能大家特別期待的家庭機器人幫你做菜、燒飯、掃地可能還要再等一段時間,因為消費者的期望值是相當高的。

還有自動駕駛,我表達一個特殊的觀點,我比較看好中國。不是說技術領先美國,毫無疑問美國是領先中國的,但是中國在快速的超趕,因為有這麽多大數據、這麽多工程師,技術領域中國在快速成長。但是有一個和科技無關的重點,就是美國有強大的法律律師維權系統,所以自動駕駛它可以救10萬個人,但是可能有1萬個人因為它喪生,我這個數字可能不是科學的,是大約的估測。對人類是好的事情,但是在這個體系里面救的10萬個人不會來感謝你,但是喪生的1萬個人會把你告到死、告到破產。

尤其像Google這樣的公司,它有這麽大的資產,它不能說服自己推自動駕駛,比如死50個人、70個人,每一個法律訴訟都看到它銀行帳戶有這麽多錢,它很難決定怎麽突破這個法律問題。中國在這方面有不同的法律系統,可以看到整體來說這個對中國或者對世界是件好事情,是會救更多的人,遠遠超過它傷害的人。也許我們可以找個特別的方式來做突破。所以可能因為法律運行機制,美國在這方面執行力有所欠缺。我們非常希望看到這方面的技術。

對其他的技術,根據我多年累積的經驗再分享兩個事情,第一個事情是比爾·蓋茨說:“我們對一些新的技術在2年太樂觀,但是5年會太悲觀”,比如說我們大家都講物聯網、IOT,但是實際上有很多標準的問題也許2年無法突破。剛才我講的例子,VR也可能有這樣的問題,但是長期會改變這個事情。第二個方面,創業一定有自然的方向走,不要去教育用戶,我們可能都幻想作為VR或者AR,或者幻想出一些非常奇奇怪怪的應用,但是每一個技術都有它自然天然的應用,不需要教育市場的,所以創業不要讓自己的人生變得那麽痛苦,去做自然的事情,比如VR適合做什麽?肯定是娛樂;比如機器學習適合做什麽?肯定是廣告、金融、保險、銀行、券商嘛,這些一定是最容易去追隨的;機器人,工業嘛,能夠取代勞動力、工人、保安,大老板們買個機器人一年5萬塊錢,值得不值得用它增加或者替代我已有的勞動力。所以每個領域里面,作為創業者我們都應該想它自然的對象是誰,不要拍腦袋或者理想得太大了。如果用這個心態來做的話是有希望的,比如今天獲獎的那個是家用機器人,它也是,但是切入非常強烈的需求,是對老人的關懷和老人遠程視頻的應用,還有對孩子的關懷,照顧你BABY的需求。所以你要有個強的剛需,這麽走的話就會非常順,不需要教育市場。

張鵬:您說的是順勢而為,技術要在對應節點釋放力量,不是讓創業者一個人翹起一個星球,這個比較難。您這麽多年見到這麽多創業者,接觸過很多成功的人,也接觸過失敗的創業者。六年過來,您對創業者應該有什麽氣質這件事怎麽看?

李開複:要把氣質和能力分開,能力是對產業的深度理解、執行力和專註的能力,這些特別重要。我覺得氣質就是像極客精神,對自由、創新、透明的追尋,對改變世界的渴望,對困難和未知的不擔心,還有對理想的追尋,對改變世界的渴望,這些是我們想看到的氣質。

張鵬:能力在這個時代的要求和六年前有什麽變化嗎?

李開複:創業者肯定要有這樣的精神,但是能力來說可能更多元化。六年前我們往往認為一個很強的產品經理+一個技術人就夠了,但是那個是做一個很大的APP夠了,慢慢隨著滾動可以做更好的設計、商業應用。但是現在創業大部分機會尤其讓我們振奮的機會可能不見得只有APP,需要很多專業的人員。比如小魚在家有特別懂視頻會議的人,比如我們投資的很多其他公司,比如我們投資的商務的O2O的公司,我們投資了一家裝飾公司,它對裝修要特別懂。

所以我們希望尋找有極客精神傳統行業的專家,讓他們主導創業。或者有極客精神的產品的人和懂得其他行業的,兩者結合會更好。互聯網所做的不僅是技術或者APP,它所接觸到的是各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應用,所以對垂直行業不是二十三五歲的產品經理能夠有這種行業的認知和人脈的。

張鵬:當年創新工場剛剛創立時候是很強的孵化機制,我記得有一張圖,還有六個學生,這是當年創新工場孵化過的學生。這幾年創新工廠也有變化,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麽?路徑是什麽?

李開複:我們挺自豪的,這是我們校園招聘的海報,當年我們覺得找一個極客精神的創業者挺難的,還不如去找剛畢業的學生自己孵化。這是我們找到比較早的前六個,有三個是剛畢業的,三個是兩年經驗的,今天有五個已經是挺知名的CEO了,而且都是我們投資的。所以表示我們當時孵化模式並沒有錯誤,也沒有走偏,挑得人還是很牛的。但是整個環境變了,現在連續性創業者、有經驗的創業者越來越多,所以我們創新工廠投資偏於A輪、B輪投資,我們大部分錢偏重在這些連續性的創業者,相對大體量的有經驗的。我們所管理的錢越來越多也投在大項目里。但這絲毫不代表我們放棄對年輕創業者的愛護和培訓,所以我們同時在做群英會,拉進徐小平等,大家有興趣的話一定要到網站身去申請。

我是導師之一。我們非常願意找到這種有極客初心的創業者,如果時間不夠我們就做批量的工藝輔導和幫助,我們希望同時做好標準,A輪左右投資人VC的工作,大家有項目也可以投給我們,另外我們也看到這些A輪的創業者越來越多趨向多元化、有傳統經驗、連續性創業者,尤其是那些高估值的越來越多是這樣,但是我們也非常願意幫助第一次創業的朋友們。

張鵬:其實創新工場也對輪次不只是在A輪,因為有更大的資金量,有可能一追到底。

李開複:對,我們這次募資即將結束以後差不多有將近80億人民幣的基金,有投了一個案子上億的案子,有一些也是接近IPO的,比如美折是非常賺錢的公司,我們能夠有幸介入。但是我們的模式不是任何階段都投,我們認為資本結構從過去按照輪次,到現在發生了一些變化,除了有美元之外,還要與二級市場對接,這樣能夠更快達成產業加速。另外,由於沒有太多人民幣輪次的存在,我們希望把自己做成對某些行業和產業能夠整輪理解。對特別棒的案子無論是天使、A輪、B輪、C輪、快要上市的,我們認為自己很懂就投進去。我們自我定位是希望成為我們投資的領域里面最懂行業、最懂產品、最懂技術的專家,那些希望我們投資的,不論輪次,都可以來找我們。

張鵬:工場我們最早理解是在移動互聯網浪潮里面投了很多位置鮮明的企業,那時候感覺工場好像傾向於移動互聯網,包括工具型的、平臺型的是工場非常關註的。最近兩年投了很多跟文化創意領域相關的,這個變化挺有意思的,您講講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變化,為什麽文化創意領域工場這麽看中?

李開複:互聯網精神接觸到什麽領域就會改變什麽領域,六年前接觸到移動領域,所以手機被它顛覆。這個是老的演講稿,是第一次融資時候,左邊是我們跟老外融資時候用的,他問內部孵化到底是什麽東西,我們就拍腦袋出了一堆投資,左邊是我們投資的,右邊是成功的公司,這是我們的歷史回顧,是拍腦袋拍出來的。

回答你這個問題,互聯網接觸到什麽行業,它就可能改變、顛覆這個行業,所以移動互聯網工具型手機行業的改變已經發生、已經成熟。那麽內容行業是我們認為在現在這個階段是最好的行業,廣告主也開始轉移過來了。

再下一步是我們認為年輕九零九五後這些成長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人,每天的日子過在虛擬世界的人開始用這些最新的內容和產品,所以暴走漫畫等這些有年輕的力量進來。再下來是廣告主和贊助會從傳統渠道走進互聯網渠道,比如奇葩說一年是好幾億的廣告收入,這種節目會越來越多。再往下走,廣告只是冰山一角,我們認為收入模式可以采取各種不同虛擬商品的模式,比如我們投資的akb48可能是女子偶像團體,但實際上它是巨大的虛擬遊戲,上面有貨幣等等東西。這些是在內容行業會帶來特別大的顛覆,而且它會產生特別大的價值,它和電子商務O2O不一樣的是它全部是虛擬的,所以整個東西跑得會更快,我們現在特別看好這個領域。

但這不是我們唯一看好的領域,我們還在不斷研究互聯網還會哪些領域,比如O2O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已經發生了,我們還在尋找有哪些點,比如基於互聯網的教育,還有基於互聯網和移動端的企業級應用也是很大的機會,還有基於互聯網的B2B,包括交易的。大家看到的內容很多,每個人每天在上網看奇葩說等,但那只是我們六個領域其中之一,我們在不斷研究互聯網改變顛覆哪些領域,這些領域就是我們要深度介入,從天使輪一直投到它上市為止的。

張鵬:知乎上有問題說:“2015年合並、並購非常頻繁,回顧這一年,您如何總結這一年的變化?是不是資本寒冬來了?”開複老師怎麽看這個問題?

李開複:創業融資的難度肯定比一年前半年前難度大很多倍,如果從這個意義我們可以認為資本寒冬到來了,但是我喜歡用另外一個角度看它,今天中國互聯網有七八億用戶在上面,每天用全世界最高的頻率來使用手機。國內經過過去的砸錢,甚至有些泡沫產生,造成用戶里有3.5億左右能夠直接支付,超越美國人民網上支付的使用,各大城市的人都用手機達到生活方式。剛才看到那麽多VR、機器人技術的成熟,所以從市場、科技成熟度和互聯網改變各行業的角度,從來沒有看到比現在更樂觀的時代,所以我覺得現在的創業應該是更美好的。

但是如果你抱著是我怎麽樣搞一個商業計劃忽悠投資人的錢,這個就不要做了。但是如果你抱著極客精神去捕捉市場的機會、去捕捉科技的成長,沒有比這個時候更好的去創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315

李開複:如何制定你的新年計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208/154201.shtml

導讀 : 拓展弱關系,用閱讀的方式學好英文,做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有時間性地完成任務,保持讀書習慣......這就是李開複要分享給你的新年計劃,努力生活努力奮鬥的你,準備好啟程了嗎?

這兩年,我一直非常感恩,也特別幸運的是2015年我的身體能夠好起來,能夠有機會回到我最熱愛的工作中,所以從年初在醫生的許可下,逐漸恢複工作開始,一方面告訴自己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一方面也時時提醒自己要保持好的心態,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家人的健康。

回顧這一年,各方面的平衡做的不錯。新的一年,一方面,我希望讓我的親人、朋友知道我真心愛他們、關註和陪伴他們。另一方面,繼續在我熱愛的工作崗位上盡力幫助到更多創業者。

新的一年總有新的願景與目標,也就是「年度計劃」(New Year Resolution)。

近期,臉書的創辦人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喜得千金之後,因為兩件事情受到大家的關註,一個是“裸捐”,還有就是他為女兒讀書。在Facebook上曬出的照片中,他和妻子共同為出生不到2周的女兒Max讀書,那本童書居然是《給寶寶的量子物理學》。

640

其實《給寶寶的量子物理學》只是紮克伯格在2015年閱讀書單中的一本,2015年他的年度計劃,就是每兩周閱讀一本重要的書,在年初的1月份,他為了踐行誓言,專門在臉書上設立了一個公共頁面——“年度之書”(A Year of Books),截止目前,他已經在此推薦了22本好書。

而此前,他兩次來到清華大學,都全程用中文進行演講和問答,令大家印象深刻。不只國內媒體,許多美國主流媒體都用「驚艷」來形容他的中文能力。而我記得約5年前,Mark 邀請我到矽谷臉書總部演講,印象中他只能簡單用中文介紹幾句;多年後,他的中文已進步神速。

最近幾年,Mark 每年都有個人的年度計劃。除了2015年的讀書計劃,2014年,他每天寫一張「感謝卡」,讓自己隨時保有感恩的心。2013年,他規定每天必須認識一位新朋友,擴展生活領域。2012年,長期投入管理工作的他,立下回歸寫程序的計劃,讓自己不忘初衷。而2010年,Mark的年度計劃就是學好中文。

因此,如果能夠好好規劃年度計劃,對人生會有意想不到的影響。我也做過不少新年計劃,在這里可以分享一些訣竅:

1.選擇一項可行的目標就好

人的習慣就是,當要求太多,其中有一項做不到,就可能全盤放棄。倒不如挑一件可行但有難度的去做,尤其是第一次。人總是需要靠著一些小小正面的成就感,慢慢建立自信。

2.設定目標的SMART原則

Specific 具體。

Measurable 可衡量的。例如,不要將目標訂為「多做善事」,這不夠具體,也無法衡量,可改為每個月到老人院做義工一次。

Attainable 可實現的。例如,不能訂明年就要賺進1億元,必須是可以完成的目標。

Result-based 重視結果導向,而不只是過程。例如,1 個月減重1 公斤,而不只是每天早上不吃飯;或托福成績提升50分,而不只是每天花時間背單字。

Time-based 有時間性,在某段時間內完成計劃。

3.挑選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我們常常選擇先去做緊急的事,例如明天就要考試,一定會花時間去準備,不必靠年度計劃來督促自己。但人生中有太多重要卻不緊急的事,年度計劃必須挑選對人生有影響力,或重要的事,例如健康、前途、累積學識、人際方面成長相關的計劃。

學好英文是個典型的例子,從人生學習的角度來說,學好英文很重要,但沒有急迫性。尤其離開校園後,如果不在外商,或是工作上用不到英文,就可能松懈,十分可惜。

以Mark為例,學中文對老美來說,是一大挑戰。如果Mark讀了四年的中文,可以在臺上演講,那麽學了十幾年英文的中國人,是不是更應該學好英文呢?

我鼓勵年輕人,可以先從閱讀英文新聞開始,一方面開拓視野,同時增強英語能力。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重複性的新聞,世界上還有很多很棒的英文網站和書籍。我也建議,花一半上網的時間讀英文相關的資訊,或者有計劃的大量閱讀英文書籍。如果你想同時學英語和增加知識,可以看看這幾個英文網站:Business Insider, Quora, Buzzfeed, KhanAcademy, Linkedin, Techcrunch, Pando Daily, WSJ.D, 也可以在網上搜索Ted英文演講,歷史上知名的英文演講,著名畢業演講等。

另外,我分享一個擴展人際關系的年度計劃。多年前,我從中國調回美國微軟總部,為了拓展社交圈,我計劃多認識新朋友,雖不像Mark一天認識一位,但我規定自己每周和一個新朋友吃飯,或喝茶。去哪兒找那麽多人吃飯啊?我教你我的秘密:每次和新朋友吃飯,談話中留意有沒有什麽他的朋友是你希望認識的,吃晚飯前務必請他再介紹一位朋友給你,增加你的社交圈。

為什麽要拓展社交圈?其實人生有很多機運,不是靠著最要好朋友的“強”關系,而是維系你的上百個“弱”關系; 如果能夠掌握更多人脈,也可以帶來更多的機會。如何認識新朋友?可以請朋友引介關於新技術、產品管理、投資領域中的佼佼者,這樣既能認識新朋友,也能增廣新知識,拓展新視野。

4.總結

人總是有惰性,喜歡窩在自己的舒適圈,要想成長,就必須改變。當你訂下年度計劃,認真執行一陣子後,你會發現,任何新目標都可以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不需再刻意執行。想要改變,就先從自己做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910

李開複看AlphaGo:兩年看保守,十年樂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6968.html

李開複看AlphaGo:兩年看保守,十年樂觀

一財網 王思琪 2016-03-27 15:35:00

AlphaGo會否帶領新一波人工智能投資浪潮,李開複認為AI的價值在長期,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爆發:“我對十年特別樂觀,大部分工作會被AI取代,但是從兩年維度來看傾向保守,技術積累以及平臺形成需要時間。”

AlphaGo在圍棋上擊敗人類選手,令AI人工智能再次成為人們關註重點。為此,著名投資人李開複也拜訪老東家谷歌詢問AlphaGo背後的技術基礎。

AI領域在這幾年經歷跌宕起伏,其技術原理就是利用特殊的神經網絡系統。通過該系統,AlphaGo擁有大數據學習能力以及自我學習能力。也就是,機器能夠通過大數據搜尋“掌握”認知學習能力,同時,從棋譜中,訓練圍棋的線路對戰能力。

“這里面的基礎技術十年前就有。”在李開複看來,AlphaGo之所以有突破性在於三點,:“第一,自我叠代的巨大數據量;第二,巨大的計算量,AlphaGo的計算技術比世界上其他的技術具有更大價值、深度學習。”李開複表示,AlphaGo智能學習系統是谷歌聘請15個世界頂尖深度學習專家花費兩年時間完成。“具有這種能力在任何可理解領域里都能做出巨大貢獻。”而如今的人工智能只要具備這三點就能夠解決日常問題並且具有商業價值。

至於AlphaGo會否帶領新一波人工智能投資浪潮,李開複認為AI的價值在長期,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爆發:“我對十年特別樂觀,大部分工作會被AI取代,但是從兩年維度來看傾向保守,技術積累以及平臺形成需要時間。”

 

編輯:劉佳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664

1小時賺10萬 李開複在知乎做分享是種什麽體驗?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3142.html

近日李開複舉辦了一場知乎Live,針對創業問題進行答疑和分享。從6月1日李開複發布演講公告後兩小時左右,定價499元的200張門票便被一搶而空。在當晚一個小時四十分鐘的直播中,李開複通過語音和圖片進行互動,用戶提出了近40個問題。

知乎Live是知乎5月14日新上線的一個“一對多”群組問答產品,答主可以創建一個Live,它會出現在關註者的信息流中,用戶感興趣可以進入該溝通群,在類似聊天室的場景中,答主通過(語音互動)實時問答的方式,及時快速地與多位參與者進行深入的知識探討和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進入該溝通群,用戶需要支付門票,而收費標準由演講者根據話題熱度、分享主題和聽眾人群等因素來決定,用戶通過微信完成支付。

作為知乎的投資人之一,李開複的這次嘗試無疑為知乎Live代言了一把,據悉10萬元收入也將用於公益。在問答中他也直言,非常看好“知識分享”以及通過互聯網打造知識市場。“互聯網非常適合最低摩擦的交易,而如果做線下會非常的困難;知識本身是人與人的連接,完全是數字內容的分享。”李開複表示。

從上線至今,20多天的時間里已經有25個左右的知乎Live發布,話題涉及金融、醫學、美食、體育、農業等。此前美食公眾號“艾格吃飽了”博主聞佳曾組織了一場“如何迅速找到靠譜餐廳”的知乎Live,知乎首次將參與人數上限調整至500,定價9.99的門票最終有498人參與,1小時內收獲近5000元。而知乎紅人董可人發布的關於量化交易的話題,則在一小時收獲近1萬元。

“不僅演講者和聽眾有互動,網友之間也會進行互動,頗有課堂的感覺,互相修正,互相提高,互相激發思路,甚至會在Live之後成立相關的幹貨群。”58同城高級副總裁何明科表示,此前何明科曾發起一場關於數據分析的研究,9.99票價有300人參與。

據知乎Live運營負責人韋昌明介紹,目前階段並非知乎所有用戶都可以收到Live的信息推送,知乎後臺會選取與演講嘉賓有互動,或者對演講話題保持一定關系度的用戶進行推送。雖然技術可以支撐2000人參加Live,但為了平衡演講質量和互動體驗,目前已經嘗試的人數上限為800人。

實時問答功能在加快信息流動,幫助更大範圍的用戶,高效地傳播有價值的信息,更快地解決問題的同時,知識本身的商業價值也就突顯出來,不難看出知乎正在小心翼翼地進行各種商業變現的嘗試。廣告模式之外,知乎Live或許是一種更符合知乎文化和氣質的變現方式。

截至2016年6月2日知乎Live運營數據

不過正如李開複所言,要想搭建起知識市場會有很多挑戰,包括吸引用戶、留存用戶、獲客成本等問題。在知乎Live推出後,也有諸多討論聚焦於這種付費機制是否會對平等、開放的知識分享氛圍造成傷害,長遠而言導致Q&A社區生態鏈逐漸坍塌的嚴重後果。

“有些問題適合長篇大論,而有些問題適合以語音的形式進行實時討論,話題的表現形式並非只有一種,而多元化的表達方式甚至會對社區內其他產品發揮反哺功能。”知乎CEO周源表示。

在其看來,並非所有人都可以發起知乎Live,變現的資格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視為一種激勵,需要參與者更為用心的經營自己的專欄和問答,從而形成相互促進的效果。

如何在Live過程中保證不刷屏,維護好問答秩序;如何保證在分散且異質的用戶討論下,話題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如何保證這些知乎大V們不會建立私下付費粉絲群,在微信群中進行專題分享實現變現。

這些問題直接關乎產品用戶的留存問題和獲客成本,也是知乎在不斷探索的話題。“做社區運營最大的感受像在造一個城市,要搭建很多的基礎設施,最終才能把事情做好。”周源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522

李開複:你的工作可能就要被機器人取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4/156497.shtml

李開複:你的工作可能就要被機器人取代
孔樂 孔樂

李開複:你的工作可能就要被機器人取代

李開複花椒首秀,與牛文文聊了些什麽內容?

黑馬說

6月12日,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複作客黑馬學吧聯合花椒打造的創投圈直播節目《大咖來了》,與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就矽谷等話題展開了精彩對談,李開複表示創新工場有意願和黑馬學院合作,並可能會招募兩個黑馬徒弟,指導創業。以下為對話內容精選第一篇。

口述丨牛文文、李開複

整理丨孔樂

牛文文:我聽說你帶創新工場的創業者去了一次矽谷,想聽聽你此次的感想。

李開複:這次矽谷之行我帶大家去了蘋果、Google、Facebook和特斯拉等各種傳奇公司,到了創始人家里面,也去了工廠里面。

這次回來,我們感覺非常震撼,矽谷真的是不一樣,我們參觀的很多都不是10億美元的獨獸,而是百億和千億美元市值的公司,看完了以後就感覺到,矽谷精神有幾點很特殊:

1、矽谷文化不是一個文化,而是多個文化,而且它的文化是獨特性的和有情懷的。

2、矽谷最愛的就是人才,是真愛人才,不是口頭上的愛人才。

3、這些創業者真的特別的偏執和強大,他們絕對不是四平八穩的職業經理人。

而在國內創業環境競爭劇烈,VC追著創業者,是滾動的商業模式,先去起量再去變現,所謂的遊戲規則都寫好了,每個人拿著遊戲規則照著做,如果能力好和運氣好就做出來,上市、發財,然後做導師和天使等等。 

yarruta151000027_副本

牛文文:這跟以前不是一樣,一直如此嗎?

李開複:其實創業者並不覺得一直如此,比如說文化聽起來很虛,很雞湯。每個公司都有文化,我們公司也有,成立了公司,掛一個牌子:以人為本、科技創新、誠信為上。但我們的創業公司很少有文化、口號和價值觀。

反而這個所謂的文化、價值觀和口號只是一個說辭,用來“蒙騙”員工的,但是員工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不吃那一套。再往下說,文化是廢話、文化是假話,文化都是公司領導來騙員工的,員工打死也不相信,所以文化幾乎變成了一個貶義詞。

但是這次去矽谷大家看到,蘋果有它的文化——把保密作為公司的第一位。他們的員工什麽都不跟你說,下了車警衛就把我們帶進去,之後說不準拍照,蘋果就是這麽把它的文化執行出來的。我們見到了蘋果公司前10號人物里面的前3位,每問一個問題大家都充滿著期望,但所有回答你都可以在網上找到。由此,你就知道蘋果的文化就是保密。

另外一個極端的對比就是Airbnb。很多人覺得,Airbnb不就是個提供住宿的平臺嗎?我們中國有攜程、去哪兒、要出發。但是你進去以後就會發現,真的不一樣,為了接待我們40個人,他們派了4個導遊和4個員工,這些放下工作來接待我們,對我們的照顧簡直是無微不至。

後來,我們問為什麽派了4個導遊?他們回答說因為這是Airbnb的文化:給人賓至如歸、做好主人的感受。同時,他們也要求每一個出租房間的人要做到賓至如歸,他們的處罰和獎勵等產品功能設計也都是在圍繞這一文化。

你可以通過這兩個例子發現,要把文化融入公司的每一件事情里是需要去做的

牛文文:矽谷在我們的印象中只是個印象,但我聽說去年是一個拐點,說在矽谷和納斯達克,大家對消費互聯網的創業機會和熱情沒那麽高了,而底層矽谷發生了一些變革,人工智能學習和超級高鐵等。我最近一年沒去了,超級高鐵是真的嗎?

李開複:超級高鐵我倒沒了解,我知道癌癥和機器學習比較多。其實這一切跟機器學習都有關,我們今天看大家都在炒AlphaGo(阿爾法狗)。阿爾法狗這條“狗”真的蠻聰明,十年前有三位科學家發明了新算法,而這十年里,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在人臉識別和語音識別,機器人的識別率都已超越人類,這就意味著那些做著聽東西和看臉工作的人就要被取代。比如保安、安防、邊防人員,這是看臉的工作;客服、呼叫中心這一類是聽東西的工作。

人工智能這個領域,我覺得剛剛開始,它對每個領域都可能產生顛覆效應,比如金融和貿易。而最大的應用領域是無人駕駛,世界上10%的人的工作都跟駕駛有關。比如說一個推銷員,他開著車去賣東西,那他的時間10%花在了開車上,以後如果有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他坐在車里繼續辦公,那麽可以節約10%—20%的時間。

當然,人工智能是把雙刃劍,每產生一個偉大的公司,一個傳統的公司就倒閉了;每產生一個有價值的機器人,一個人和一個群體就失業了。

再說癌癥,其實現在也有人用人工智能做DNA的檢測和排序,針對每個人提出解決方案。比如有一個公司自動測試小白鼠,它把無數小白鼠送進去,以後就不用人每天檢查,機器人會自動抽血和試藥,最後活了多少、死了多少,下一步進入臨床實驗,都由人工智能來定。

還有人用人工智能發明新材料,因為發明新材料本身是一個嘗試和驗證的過程,而任何東西的嘗試和驗證都可以用人工智能來推測。

在矽谷,我們還可以看到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Google、Facebook和微軟都在高薪搶人工智能人才,因為機器學習專家僅有幾千個以下。有人就說,這三個公司未來會發生大戰。有人還說,這次美國大選就是被Facebook操作,公司強大了就有可能這種事情發生,當然也可能是陰謀論。

另外,Google現在太強大了,它甚至要把大腦挖出來做研究,所以當它進入醫療和金融領域時,矽谷很多公司就很惶恐。

牛文文:是不是像X-MAN一樣,是有超級能力的人,一旦脫離人的控制?現在他們真的是擔心機器強大了人管不住嗎?

李開複:我覺得有一大批人是這樣的,以馬斯克為代表……我們也去看了馬斯克的工廠,人只是編程和協調而已,這些機器還是人的奴隸,馬斯克擔心的是機器變聰明了、會思考了。當然,機器人現在還做不到這兩件事:不能自己複制自己,沒有自我存在的意識。再下一步,機器人還需要知道我是誰,我為什麽存在,我怎麽讓自己不消失。

牛文文:他們會談戀愛嗎?

李開複:我個人認為機器人談戀愛可能還需要幾十年才能實現。當馬斯克跳出來說,Google、Facebook和微軟作惡的太多了,我們要把AI推向開源化,所以他做了一個開放的AI,這個公司很有意思。他說,自己要讓最聰明的人不去Google、Faceboo和微軟上班,然後自己拿出幾十億美元養著他們,讓他們把研究成果分享給世界,每個AI模塊里面要放上保護作用以免它發生爆炸。

馬斯克很擔心哪天核武器在Facebook、Google和微軟手中失控,所以他雇一批比他們還牛的人,用這些半開源的東西來防止引爆和人類毀滅。

馬斯克真的相信這些可能20年之內會發生,但我不相信。我覺得沒人會知道技術的發展速度。但他還真的從Google挖了一大批人出來,這些人之所以放棄Google的高薪出來做開放AI,一定程度上是信服馬斯克所說的。

但我不相信20年會發生這些問題,人類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失業,而不是被機器取代以及機器有了意識去控制人類。

ok,以上為李開複與牛文文對話內容精選,

現場以及直播中反響熱烈。

為響應廣大創業者要求

我們近期還邀請創投圈3位重量級大咖

在黑馬學吧/花椒上進行直播,

現場出山招徒!

/ / 真格基金創始人 徐小平/ /

/ /360公司董事長兼CEO周鴻祎/ /

/ /分眾傳媒創始人江南春 / /

他們將面對全國所有創業者

招收最具有潛力的實力派

親自輔導

帶你走向人生巔峰!

他們擁有

雄厚的產業資源供應鏈

橫跨全球的銷售渠道

全媒體傳播平臺

...

一年可能只有15名的幸運者可以走進他們的世界!

搶著當創培生有“捷徑”不?

當然有!

↓↓↓

報名看這里

如果你是企業創始人或聯合創始人;

如果你是最具行業潛力創業者,

成為大佬入室弟子,一共只需2

① 秀人氣:點擊閱讀原文H5集贊,獲取面試資格

② 秀實力:每位導師從面試者中篩選出15名入選

最後加餐

6月15日下午 15:00 周鴻祎 直播

線上先來一發!

掃一掃,下載學吧,報名做他們的創培生!

李開複 牛文文 機器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197

李開複:人工智能可能會讓一半人失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3/156832.shtml

李開複:人工智能可能會讓一半人失業
創業家視頻組 創業家視頻組

李開複:人工智能可能會讓一半人失業

“每個領域人工智能都有可能對傳統公司產生顛覆,每產生一個有價值的機器人,一個人、一個群體就會失業,這對社會影響非常大。10-15年之後,世界上90%的工作,也許50%的人類可能都要面臨工作部分或全部被取代。”

在經歷過移動互聯網的高潮之後,李開複和他的創新工場正醞釀抓住一股新浪潮。

7年前,借助在微軟中國研究院、谷歌中國做高管積累的龐大人氣,李開複以“青年導師”的身份,率領創新工場輕松切入“移動互聯網”超級大風口,團結一批對移動互聯網充滿熱情的年輕人,成為中國早期投資機構里風格明顯的一家,投出了知乎、友盟等知名項目。

不過,一直強調“影響力最大化”的李開複,2013年被診斷出患有淋巴癌,“生命可能只有最後100天”,他不得不終止工作,回中國臺灣治療,直到2015年2月複出。此間,沒有李開複坐鎮的創新工場略顯沈寂。

這次回歸,李開複帶著他的第六本書——《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瞬間引發所有媒體關註。

在強調“唯快不破”和狼性的中國創投界,李開複複出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倡“工作和生活要平衡”,卻與這個氛圍有點不一樣。對於大部分中國創業者來講,每個領域的競爭異常慘烈,現階段還不能實現所謂的工作生活的平衡,甚至連身體健康的及格分都拿不到。對此國情,李開複也表示理解,但他認為創業者每周花1-2個小時在鍛煉身體上是值得的,會讓創業者跑得更遠。

大病之後,李開複現在強調自己的身體健康要做到80分,每天至少睡7個小時,但他回歸後,依然強有力推動創新工場前行。除了出書,他做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和團隊一起推動創新工場2015年11月5日在新三板掛牌。這趕上了好的窗口期。因為不久後,證監會叫停了PE和投資機構上新三板。

把創新工場掛到新三板,與其他早期投資機構比,讓創新工場有了一個更好的激勵機制:可以通過發股票和期權激勵投資經理和管理層,不用完全指望薪水+投後收益分成。

創新工場掛牌新三板還有其他好處:傳統VC/PE基金的問題是到期(7-10年)就要解散,把錢分掉。創新工場上市後,只要滿足投資者(LP)期望的回報率,沒有強制義務要把賺來的錢分掉。另外,創新工場還可以通過上市主體募集資金,投向創新項目。

從創新工場披露的資料看,前谷歌中國商務拓展總經理汪華、前谷歌中國首席運營官陶寧、前易官高管郎春暉和張鷹成為創新工場共同的實際控制人,直接和通過育成管理間接控制公司的股權比例合計為84.64%。這解決了創新工場最大的隱患——李開複一旦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全心管理創新工場,創新工場如何長效運營問題。當然,這也解決了創新工場核心團隊的激勵和穩定問題。

在原創新工場合夥人王肇輝、邱浩先後自立門戶創立基金的情況下,李開複和他的團隊新補充了得力幹將——前《IT經理世界》雜誌創辦人,總編輯王超2016年4月加盟創新工場,擔任創新工場運營合夥人、CMO。《IT經理世界》在媒體界以報道技術創業著稱。

但當移動互聯網走向縱深,李開複最重要的任務還是幫創新工場找到下一個大風口,而且這個風口一定要跟李開複和創新工場基因匹配。創新工場當然也投文化娛樂,但那好像更適合李開複的老朋友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他投過Papi醬,他在黑馬學吧直播時,號召中國所有的藝術生都應該去做網紅。

但,李開複有屬於他的運氣。

2016年3月,谷歌的AlphaGo與圍棋九段李世石大戰,最終AlphaGo 4:1大比分勝出。這引發全社會人工智能討論的熱潮,業內認為移動互聯網之後最大的趨勢是人工智能。這似乎是為李開複和他的創新工場準備的。

李開複除了是“青年導師”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是計算機專家,而且是專研人工智能細分領域——“語音識別”的計算機專家。

據李開複的傳記《世界因你而不同》記載,1983年8月,李開複在卡耐基.梅隆讀博士,師從印度裔教授拉吉.迪瑞,研究的方向是“不特定語者的語音識別系統”,李開複通過將統計學引入語音識別研究,將識別率提高到96%,並在1988年的世界語音學術會議上發表成果,這項成果不但被《紐約時報》報道,還被《商業周刊》選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學發明。憑這一成果,李開複獲得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0年,李開複還作為專家到北京信息工程學院講授計算機課程,吸引了中國知名計算機專業的教授、研究人員等參加。

CFP供圖

1990年,李開複被邀請到當時最牛的電腦公司蘋果工作,為Mac iii開發人機互動系統。1991年李開複任蘋果ATG語音小組經理。1995年,年僅33歲的他成為蘋果副總裁。1998年,李開複回國創立微軟中國研究院並出任院長,他和他的團隊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虛擬3D”、“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語音技術”等。

後來,李開複先後出任微軟副總裁、谷歌中國總裁,更多的精力轉到戰略和管理,已不在科研一線。不過,說他是人工智能領域的行家沒人會質疑。

善於抓住機會施加“最大化影響力”的李開複不會放過這波對於創新工場來講極好的機會。

在AlphaGo大戰李世石時,李開複作為專家發表言論。6月8日,李開複應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姚期智院士邀請,做了名為《人工智能的黃金時代》的演講。6月12日,他與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在黑馬全球路演中心做花椒直播時,其中一個重點話題是人工智能。

李開複告訴創業家&i黑馬,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擔心人工智能技術和人才被掌控在微軟、谷歌、Facebook手里,存在“作惡”的可能,所以他瘋狂地投入金錢挖人做Open AI。但李開複認為,人工智能短期內不會“奴役”人類。

(TIPs Open AI:2015年12月創建,它的使命是研發人工智能和其它機器學習技術,確保機器人未來不會傷害人類。它從馬斯克、奧特曼,以及矽谷知名人士傑西卡·利文斯頓、PayPal聯合創始人彼得·泰爾等人手中募集到10億美元。)

李開複看好人工智能在以下領域的廣泛應用:DNA檢測,藥物白鼠試驗,發明新材料等。人工智能最大的應用在無人駕駛,世界上10%的人的工作都跟駕駛有關。

李開複說,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方面,機器的識別率已超越人的識別率,這意味那些主要靠“聽”和“看”吃飯的人要被機器取代。比如“看臉”作為核心工作的保安;比如那些靠“聽”吃飯的人——客服、翻譯。

“每個領域人工智能都有可能對傳統公司產生顛覆,每產生一個有價值的機器人,一個人、一個群體就會失業,這對社會影響非常大。10-15年之後,世界上90%的工作,也許50%的人類可能都要面臨工作部分或全部被取代。”李開複說。

而另一個科技界的大佬,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從更高維度表達了自己的擔心:“未來社會是一個智能社會,不是以一般勞動力為中心的社會,沒有文化不能駕馭。若這個時期同時發生資本大規模雇傭‘智能機器人’,兩極分化會更嚴重。這時,有可能西方制造業重回低成本,產業將轉移回西方,我們將空心化。即使我們實現生產、服務過程智能化,需要的也是高級技師、專家、現代農民……,因此,我們要爭奪這個機會,就要大規模地培養人。”

與任正非的判斷英雄所見略同,要想不被機器取代,李開複認為人們應該註意以下幾個方面:一,關註啟發式教育,用互動式教育啟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效率;二,正視發育右腦的學科領域,平衡文理;三,鼓勵有上進心的年輕人挑戰自己, 孜孜以求,成為專才;四,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安穩”但是重複性的工作上。

作為創新工場的創始人,李開複關註人工智能對人類“毀滅”的科幻可能,但更關註其帶來的機會,李開複認為創新工場是一家比別的機構領先幾年的機構,當“大家還不知道安卓的時候,我們已經把整個產業鏈投了一遍。”

“大概一年前,我們認為人工智能將是下一個風口,我們在無人駕駛、視覺、語音,怎麽在金融業、醫療界用人工智能創造價值(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投資,現在已經投了20多家公司。”李開複告訴創業家&i黑馬。

“不同時代,最適合創業的人不一樣。移動互聯網時代,那些看過美國移動互聯網怎麽起來的人會有很大的優勢。

人工智能時代,那些在美國Google、Facebook、微軟工作過的,或在美國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名校學過人工智能的海歸理工男,今天是屬於他們的風口。他們所學的東西在國內還沒有取得成績。”李開複說。這樣的海歸理工男最容易跟具有理工男氣質的創新工場結合。

不過李開複也擔心理工男的一些缺點,比如想法很好,風口也對,但執行力太欠缺,比別人跑得慢;還有創始人主意多,不夠專註。李開複承認,創新工場上一輪投移動互聯網的時候,有幾個被清盤的項目,就有上述原因。

以下為牛文文VS李開複在黑馬學吧《大咖來了》上的對話實錄

牛文文:我聽說你帶創新工場的創業者去了一次矽谷,想聽聽你此次的感想。

李開複:這次矽谷之行我帶大家去了蘋果、Google、Facebook和特斯拉等各種傳奇公司,到了創始人家里面,也去了工廠里面。

這次回來,我們感覺非常震撼,矽谷真的是不一樣,我們參觀的很多都不是10億美元的獨獸,而是百億和千億美元市值的公司,看完了以後就感覺到,矽谷精神有幾點很特殊:

1、矽谷文化不是一個文化,而是多個文化,而且它的文化是獨特性的和有情懷的。

2、矽谷最愛的就是人才,是真愛人才,不是口頭上的愛人才。

3、這些創業者真的特別的偏執和強大,他們絕對不是四平八穩的職業經理人。

而在國內創業環境競爭劇烈,VC追著創業者,是滾動的商業模式,先去起量再去變現,所謂的遊戲規則都寫好了,每個人拿著遊戲規則照著做,如果能力好和運氣好就做出來,上市、發財,然後做導師和天使等等。

牛文文:這跟以前不是一樣,一直如此嗎?

李開複:其實創業者並不覺得一直如此,比如說文化聽起來很虛,很雞湯。每個公司都有文化,我們公司也有,成立了公司,掛一個牌子:以人為本、科技創新、誠信為上。但我們的創業公司很少有文化、口號和價值觀。

反而這個所謂的文化、價值觀和口號只是一個說辭,用來“蒙騙”員工的,但是員工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不吃那一套。再往下說,文化是廢話、文化是假話,文化都是公司領導來騙員工的,員工打死也不相信,所以文化幾乎變成了一個貶義詞。

但是這次去矽谷大家看到,蘋果有它的文化——把保密作為公司的第一位。他們的員工什麽都不跟你說,下了車警衛就把我們帶進去,之後說不準拍照,蘋果就是這麽把它的文化執行出來的。我們見到了蘋果公司前10號人物里面的前3位,每問一個問題大家都充滿著期望,但所有回答你都可以在網上找到。由此,你就知道蘋果的文化就是保密。

另外一個極端的對比就是Airbnb。很多人覺得,Airbnb不就是個提供住宿的平臺嗎?我們中國有攜程、去哪兒、要出發。但是你進去以後就會發現,真的不一樣,為了接待我們40個人,他們派了4個導遊和4個員工,這些放下工作來接待我們,對我們的照顧簡直是無微不至。

後來,我們問為什麽派了4個導遊?他們回答說因為這是Airbnb的文化:給人賓至如歸、做好主人的感受。同時,他們也要求每一個出租房間的人要做到賓至如歸,他們的處罰和獎勵等產品功能設計也都是在圍繞這一文化。

你可以通過這兩個例子發現,要把文化融入公司的每一件事情里是需要去做的。

牛文文:矽谷在我們的印象中只是個印象,但我聽說去年是一個拐點,說在矽谷和納斯達克,大家對消費互聯網的創業機會和熱情沒那麽高了,而底層矽谷發生了一些變革,人工智能學習和超級高鐵等。我最近一年沒去了,超級高鐵是真的嗎?

李開複:超級高鐵我倒沒了解,我知道癌癥和機器學習比較多。其實這一切跟機器學習都有關,我們今天看大家都在炒AlphaGo(阿爾法狗)。阿爾法狗這條“狗”真的蠻聰明,十年前有三位科學家發明了新算法,而這十年里,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在人臉識別和語音識別,機器人的識別率都已超越人類,這就意味著那些做著聽東西和看臉工作的人就要被取代。比如保安、安防、邊防人員,這是看臉的工作;客服、呼叫中心這一類是聽東西的工作。

人工智能這個領域,我覺得剛剛開始,它對每個領域都可能產生顛覆效應,比如金融和貿易。而最大的應用領域是無人駕駛,世界上10%的人的工作都跟駕駛有關。比如說一個推銷員,他開著車去賣東西,那他的時間10%花在了開車上,以後如果有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他坐在車里繼續辦公,那麽可以節約10%—20%的時間。

當然,人工智能是把雙刃劍,每產生一個偉大的公司,一個傳統的公司就倒閉了;每產生一個有價值的機器人,一個人和一個群體就失業了。

再說癌癥,其實現在也有人用人工智能做DNA的檢測和排序,針對每個人提出解決方案。比如有一個公司自動測試小白鼠,它把無數小白鼠送進去,以後就不用人每天檢查,機器人會自動抽血和試藥,最後活了多少、死了多少,下一步進入臨床實驗,都由人工智能來定。

還有人用人工智能發明新材料,因為發明新材料本身是一個嘗試和驗證的過程,而任何東西的嘗試和驗證都可以用人工智能來推測。

在矽谷,我們還可以看到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Google、Facebook和微軟都在高薪搶人工智能人才,因為機器學習專家僅有幾千個以下。有人就說,這三個公司未來會發生大戰。有人還說,這次美國大選就是被Facebook操作,公司強大了就有可能這種事情發生,當然也可能是陰謀論。

另外,Google現在太強大了,它甚至要把大腦挖出來做研究,所以當它進入醫療和金融領域時,矽谷很多公司就很惶恐。

牛文文:是不是像X-MAN一樣,是有超級能力的人,一旦脫離人的控制?現在他們真的是擔心機器強大了人管不住嗎?

李開複:我覺得有一大批人是這樣的,以馬斯克為代表……我們也去看了馬斯克的工廠,人只是編程和協調而已,這些機器還是人的奴隸,馬斯克擔心的是機器變聰明了、會思考了。當然,機器人現在還做不到這兩件事:不能自己複制自己,沒有自我存在的意識。再下一步,機器人還需要知道我是誰,我為什麽存在,我怎麽讓自己不消失。

牛文文:他們會談戀愛嗎?

李開複:我個人認為機器人談戀愛可能還需要幾十年才能實現。當馬斯克跳出來說,Google、Facebook和微軟作惡的太多了,我們要把AI推向開源化,所以他做了一個開放的AI,這個公司很有意思。他說,自己要讓最聰明的人不去Google、Faceboo和微軟上班,然後自己拿出幾十億美元養著他們,讓他們把研究成果分享給世界,每個AI模塊里面要放上保護作用以免它發生爆炸。

馬斯克很擔心哪天核武器在Facebook、Google和微軟手中失控,所以他雇一批比他們還牛的人,用這些半開源的東西來防止引爆和人類毀滅。

馬斯克真的相信這些可能20年之內會發生,但我不相信。我覺得沒人會知道技術的發展速度。但他還真的從Google挖了一大批人出來,這些人之所以放棄Google的高薪出來做開放AI,一定程度上是信服馬斯克所說的。

但我不相信20年會發生這些問題,人類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失業,而不是被機器取代以及機器有了意識去控制人類。

李開複 人工智能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673

李開複:創新工場為什麽看好人工智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7/157465.shtml

李開複:創新工場為什麽看好人工智能?
李開複 李開複

李開複:創新工場為什麽看好人工智能?

我們人所想象的機器人一定會先在商業領域出現,之後才會在家庭有希望。

創新工場CEO李開複7月16日在2016矽谷高科技創新·創業峰會上表示,創新工場正對人工智能進行非常大的布局,到今天已經投資了接近1億美金,接近25家公司。

他談到,人工智能之所以強大的原因在於,“今天人類做的大部分工作是重複性的,是基於一個有限的領域的,是基於可以客觀思考甚至窮舉的。這些工作在未來的十年都會被人工智能取代。”

同時,李開複列舉了十個有可能在未來十年被機器人取代的職業:包括翻譯、記者、助理、保安、司機、銷售、客服、交易員、會計、保姆,他認為,這些職業中的90%的從業者將會被機器人取代。

李開複表示,在這些領域里,人工智能不是模仿人類,也不僅僅是取代人類,所謂的人工智能就是用特別巨大的數據集看到一個人一生,甚至一百個人一生,也不能看到那麽多的數據,然後用數據推算出邏輯、判斷和推測,來做比人好的判斷。

以下是創新工場CEO李開複演講實錄:

我們今天管理大約12億美金的基金,投了接近300個項目,包括好幾家獨角獸。但是今天我想特別講的是我們投資的一個專門的方向和趨勢。

創新工場的特色是做技術型的投資。我們自認為最專長的是看到一個趨勢的崛起,並對這個趨勢做深度的分析,而且非常早期的布局。

比如說在2009年我們對移動互聯網的投資,在2011年左右我們對娛樂內容的投資,而我們今天正在對人工智能做一個非常大的布局。到今天已經投資了接近1億美金,接近了25家公司。

我們今天想分享一下為什麽我們會特別的看重這個領域?

最近人工智能得到全球關註主要是因為阿爾法狗擊敗了李世石。在很多的世界媒體上我們看到的,就是機器是否會取代人腦?我個人認為沒有足夠的科學根據,讓我們想那麽多,擔心那麽多。

而短期讓我們更應該關註的是怎麽用人工智能,我們的工具,我們的奴隸來為社會創造價值,來為創業者創造機會。

為什麽人工智能會這麽強大呢?就是因為今天人類做的大部分工作是重複性的,是基於一個有限的領域的,是基於可以客觀思考甚至窮舉的。這些工作在未來的十年都會被人工智能取代。

這些工作我這里列了一些,如果你們不太相信的話,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今天美國的美聯社90%的稿件已經是機器人取代了。

在過去的十年華爾街交易員已經一半下崗離職了。未來我們肯定會看到無人駕駛的車,當這一天來到的時候,世界上大約9%的人他們部分或者全部的工作就即將被取代。當然無人駕駛可能還需要十年的時間,但是十年不是很久。

怎麽能做到呢?其實在這些領域里,人工智能不是模仿人類,也不僅僅是取代人類,所謂的人工智能就是用特別巨大的數據集看到一個人一生,甚至一百個人一生,也不能看到那麽多的數據,然後用數個數據推算出邏輯、判斷和推測,來做比人好的判斷。阿爾法狗就是研究了幾百萬的棋譜和花無數小時的時間來打敗人類專家的。

有人說這個公平,一個棋手不可能花一百萬個小時研究棋譜。這不是公平不公平的問題,而是我們如何用人工智能做出人不能做的的。最近特斯拉出了一個問題,大家可以想想它有幾億小時在車的進行中,這些數據來難道不會做比人更好的司機嗎?這一天還沒有到,但是如果有一個司機做十億小時的練習,哪怕他開始像個孩子,學完以後難道不會超過人類嗎?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有一個人臉識別的機器,它把全世界罪犯的臉都背下來了,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嗎?所以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我們不用絲毫的懷疑人工智能會全方面的超越人類。

但是這不是在所有的領域里,是在一些領域可以窮舉的領域,或者可以客觀分析的領域,或者有正確答案的領域,有大數據的領域,而且是有專家參與的領域,所以它會逐漸的發生,不會一次到位的發生。

我個人有幸在三十年前開始做人工智能,但是可惜的是當時數據不夠,所以並沒有做太多超越人類的事情。所以各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對弈只是遊戲的領域,它本身並不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

更多我們在業界會看到的可能是感知,就是用算法,人工智能來做判斷或者反饋,這個時候機器就要動起來了。

我們可以看到過去七八年來有特別大的進步,這是為什麽呢?這是因為在機器學習的領域有一套技術叫做深度學習。它是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今天可能沒有時間太解釋這套算法。但是簡單來說,就是過去人是需要一步一步地告訴電腦你該怎麽走,該怎麽做,之後人可能說我一步一步來教你可能會犯錯,可能不全面,可能也不適合計算機的結構,更適合人腦的結構。

但是是不是就是人來說,就先對人臉找眼睛、找鼻子、找耳朵,但是這個大概是所謂的專家系統,就是人告訴機器一切,然後機器來計算,這個大概是三十年前的技術。

大概十五年前的技術是人落找特征,機器學參數。這里就是人告訴他識別人的時候找眼睛、嘴巴,然後你再來計算。這個有一個提升,這是人機結合的學習。

深度學習的技術應該算是最近五年推出的技術,這個技術幾乎人都不參與了,特別神奇的地方,給看一億張臉,你自己看,該學習眼睛、嘴巴,還是別的事情,也許法令紋更重要,也許耳朵的大小更重要。我們不要假設人比機器更重要,我就把大量數據給你,讓你收取你認為重要的特征。

而且這些特征只有機器懂,人都聽不懂的。這就是阿爾法狗戰李達以後世石的時候,下出了人類頂尖棋手都沒有辦法看懂的步驟。這就是深度學習,它能自我學習,抽象的概念。

而且這個抽象概念超越了人類的想象,因為它用的數據集比人更大。它就像一個孩子,能夠自我學習,而且數據量夠大的時候,什麽都學的會。所以這大概解釋了什麽是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這是一個識別物體的領域,而且是有人標註的數據庫。我們可以看到大概僅僅在五年前,一個機器跟人的差別還是一個74%對94%的差別。如果算錯誤率的話,可能是六七倍的差別了,所以不太能夠用到實際的場景里。但是每一年都在快速的進步著,我們可以看到在2014、2015年的時候已經超越人類,而且差距越來越大。

就是說當機器識別人臉,比人更厲害的時候,那些以識別人臉工作的人就要下崗了。同樣的,識別也超過了人,語音識別超過了人,像客服,比如每天打電話賣房地產產品的人,以後打電話的不是人了,因為機器比人更聽的懂。

所以當每個技術超越人的時候,它帶來的機會是巨大的。所以我們要認為下一個階段,未來的五年什麽東西產生巨大的價值,可能有這些領域,當然這些領域包括了高科技,用麥克風,用攝像頭等等的,這些會產生很大的價值。但是還有另外一個領域,就是如果一個領域有特別大的數據了,只是這個數據沒做挖掘,沒有產生價值。

比如說商業化的流程,比如說互聯網的數據。所以今天誰最適合做大數據人工智能呢,其實就是BAT,在美國就是Google、微軟和FB,因為他們已經有互聯網大數據。這些怎麽做到呢?

像百度搜索的十個結果,我一個都沒有點,這暗示這十個都不好,但是這不是絕對的暗示,但是數據足夠多,是可以充分的學習。其實這些BAT走在使用,滴滴、美團都在使用,只是在創業領域大家還沒有足夠的機會。

這個世界上還是Google做的最好,因為它有世界最大的數據集,它使世界上做人工智能做的最早,然後再加上Google多年累計了大浪的技術人才,還有特別快的機器。

所以為什麽Google做出來阿爾法狗,而不是BAT,美團和小米。但是Google的野心不僅僅是阿爾法狗。前幾年我們看到Google自我命名為Alphabet,是互聯網的一家公司,它可能還有做醫學的公司,可能還要做基因檢測的公司,可能做汽車等等領域。

Google做智能產品的過程中發展了一套Google大腦。其實Google里有兩套大腦,這個可以用到各個領域。發現這個大腦,其實才是它的最大價值。在其他的領域,只要有數據就可以啟動。

所以Google擁有了巨大的數據量,它們啟動了數十個不同的項目。在美國有一些機構,比如OpenAI,也擔心,Google如果這麽多數據,還有沒有機會跟它競爭,它歸不會人類知道的太多了。

我覺得這類的問題對Google,對FB,BAT,我們作為消費者和媒體都要擔心他們。當然的最好的辦法是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領域來創業,這樣就不會被某一個壟斷了。

Google有這麽大的野心,我們怎麽知道是深度學習呢?這是Google用深度學習的數量,在過去的三年可以一看到深度學習的數量和應用的領域在大大提升。所以剛才講的並不是空穴來風。

這麽好的機會我們怎麽捕捉這個機會呢?講了這麽多樂觀的事情,我要稍微保守地告訴大家說,這並不是人人能做,做起來也不是很簡單的。

第一,有些領域是要平臺

比如開發一個蘋果APP,或者安卓的APP,使要有平臺的。你只要是計算機程序員就可以學會開發一個安卓APP。但是你即便是一個優秀的程序員也沒法兒用深度學習,因為這個還沒有平臺化,你還要知道進去很多微調的東西。這方面的專家可能只有幾百個人,所以這樣的人才很稀缺。

第二,需要海量的數據。

說一千萬的數據就是大數據,其實那是小數據。真的要機器學習要用用武之地,要有更巨大的量。這些數據儲存,還有存儲量。我們都認為這個超越人了,可以倒過來解釋給我們聽,但是機器學習沒有辦法告訴你怎麽決定的,你要相信就相信,按照結果說話,回來說怎麽打贏李世石的,說不出來。

怎麽做呢?買這個數據,標註這個數據,不要浪費錢,GPU可能比CPU好用。

第三,找專家,這樣的專家真的不多。

Google已經開出九位數的代價挖這樣的專家。這是我們過去不能夠想象的,在國內我們也看到,比如說看到投資的Face++,最近也是努力挖到了華人在深度學習的研究員,這些人才的價值使特別巨大的,因為非常稀缺。

但是話說回來,這個稀缺也是未來兩三年的現象,之後我覺得會有很多聰明人,尤其在中國會湧入這個領域。因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最後,是學怎麽調這些參數了。但是有這些東西還不夠,深度學習說實在的還會有一些挑戰,最後貼貼補補還不能完成你的應用該怎麽辦呢?就要用巧妙的,非技術的方法,就是不要取代人,而是輔助人就好了。

比如做安防的人,他不一定帶著槍的機器人,他只要帶著攝像頭,拍出來的東西告訴人,這邊動靜,那邊的窗子壞了,其實就夠了,所以輔助人就夠了。還有輔助醫學,我們不是說取代醫生,但是可以給醫生做一些工具是完全可以的。第二,我們有容錯的界面,其實搜索引擎就是容錯的界面,界面設計的好也能彌補人工智能的不足。

第三,怎麽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從用戶那邊拿多數據。我沒有數據,就像當年孔明沒有箭就是借來的。所以不一定是要買或者數據在有些例子是可以創造的。

最後,我們不要解決最大的AI問題,而是我們是不是能局限於領域一領域和場景?比如為什麽要全天候無人駕駛,為什麽在可控的領域做好無人駕駛呢?

現在特斯拉的車,我們看到這次出車禍,就是它分不清巨大的卡車和天空的顏色。我們就找一個領域不會有巨大卡車出。而且阿爾法狗怕的是天黑、下大雪,我們就找一個不一樣的場景。像在智能倉儲里做一個插車機器人,這個倉庫里燈光和環境是可控的,這里不會下雨和夏雪,不會有卡車出來。所以用一個聰明的局限領域來創造價值。

這是今天一張重要的PPT,但是我也能保證這張是有錯的,因為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我們相當看好大數據,尤其是剛才談的金融領域,因為它有最大的黑盒,能夠產生最大的效應,也能吸引最大的應用。在感知方面有一個誤解,就是自然語言理解。就是聽到語音了,變成字了,我就懂了。

因為人是很容易懂的。但是聽,識別你講的字,和懂你的意思還是有一個特別大的鴻溝。這點我覺得至少五年,甚至十年的時間才能突破。

人方面都想做家庭機器人,我們認可是有商業價值,能掙錢,省錢的,而不是家里有兩條腿、兩個手的人在家里跟你打打招呼的,這樣是不能滿足家庭期望值的,這個在日本可能是可以的,但是我不認為有一定的代表性。

這樣的機器人好玩兒,可以做老人陪伴,可以做小孩的玩偶,但是就是這麽多了。要期待它幫你炒菜、掃地,成為家庭主婦,或者家庭的新的一員或者新的電器,這個還是一個天方夜譚。當然你很聰明的把這個機器人做成了一個音響,或者做成了陪伴老人的小機器,像我們投資的小魚在家,當然也是可以做的。

但是我們人所想象的機器人一定會先在商業領域出現,之後才會在家庭有希望。

最後關於無人駕駛,就是怎麽樣去應用我們的約束,讓它在有些場景可以有用,先幫助人,人幫助它,最後才是無人,而是這還是在十年以後。

創新工場過去兩三年在悄悄的耕耘這個領域,因為有些領域投資一對外公布,這個領域很快就被玩壞了,現在我們投資了20家公司,我們願意和大家分享投資的兩家公司,就是Face++  ,還有駕勢科技,這兩個項目應該在國際上達到了很高的知名度。

除此之外,我們還投了很多公司,像地平線機器人,它是硬件平臺來打通這個領域,而且它會用大家電來做它的第一步的切入。

或者我們投的第四範式,它在銀行和保險業做了非常大的突破。我們將在下個禮拜做非常大的發布會,讓大家知道它做的事情,怎麽改變了中國的金融領域。還有很多中國和美國的投資。

因為深度學習需要非常大的數據量。我們跟像富士康這樣的公司有很深度的合作。所以這個領域我們是特別特別的看好,希望今天的演講對大家有些啟發。

李開複 人工智能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297

李開複:AI替代人類?先看看數據和學習能力

當人人都在炒作AI概念的時候,我們仍然要清醒地認識到:並非所有的行業都適合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術究竟發展到了什麽水平,哪些領域更有可能成為人工智能的應用熱點?

“10年後,人工智能將取代世界上90%的翻譯、記者、助理、保安、司機、銷售、客服、交易員、會計、保姆,人工智能不是‘模仿人類’,而通常是‘超越人類’。”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複表示。

人工智能技術將首先從專業性較強的細分領域開始應用,隨著數據庫的積累和算法進步漸漸拓展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從而匯聚成為通用智能。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帶動多個產業的發展,逐步打開萬億級別的市場。

在李開複看來,人工智能更適用於擁有大數據基礎,且數據量可以實現自我推動的公司。應用領域相對封閉和客觀,且每一個判斷最後的對與錯都可以反饋給系統,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就目前現狀而言,李開複認為最具價值投資的是大數據領域,具體而言能夠最快實現應用是互聯網領域,而三五年後會產生巨大價值的是金融領域。例如券商股票領域的智能高頻交易、輔助交易、智能投顧、機器人理財,銀行、保險應用方面包含針對性電話營銷、貸款審批、信用卡欺詐。

除此之外醫學領域的自動化讀片、自動和輔助診斷、個性化診斷、基因排序。教育領域的學習外語、智能選題,BI、商業流程自動化等也充滿想象空間。

過去幾年深度學習幾乎席卷了圖像、語音,但是不得不說深度學習仍然存在諸多挑戰。例如需要(雲或終端的)巨大計算量,同時無法用人的語言解釋動機、理由。“將10億的數據量壓到萬級別,需要非常專業的技術。同時在自動調參優化上其實也有很大的瓶頸,調參的難度非常大。”第四範式首席執行官戴文淵說。

客觀而言,現在的AI只是一個很初級的AI,可以利用大數據的存在來補足算法的不足,所以如果數據足夠大的話,很多算法上的補丁都不用去打了,但當數據變小的時候,這些漏洞和補丁就顯得尤為重要,很可能會導致失敗。“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上如何在小數據的情況下也能讓人工智能用起來,這是技術研究人員責無旁貸的。”第四範式首席科學家、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系主任楊強教授告訴記者。

“人工智能要井噴普及到每一個人,需要3到5年的時間。”李開複表示,與人工智能是否會欺騙人,甚至取代人類等問題相比,日後大數據是否會為某個巨頭所控制,包括用戶個人隱私問題是其更為擔心的問題。

而人工智能要想實現商業化需要明晰,人工智能是輔助而非取代人,讓用戶更為自然地找到具體的領域和應用場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