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BDI創26年最低 航企上演內部整合大戲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3/1NNDE3XzM5ODg1Nw.html

歐洲時間2月1日下午,波羅的海乾散貨綜合運費指數(簡稱「BDI」)再跌18點,報收662點,這一點位,打破2008年12月5日創下的最低值663點,為26年來最低點。

BDI已連續一個月持續暴跌,與2011年12月31日最後一個交易日的1738點相比,短短一個月內已經跌去了62%。

「受巴西和澳大利亞暴雨影響,再加上中國農曆新年假期使得鐵礦石進口需求迅速減少,而市場過剩運力競相降價,運價大幅跳水。」中銀國際交通運輸分析師杜建平認為,這是2012年以來BDI大跌的主要觸發因素。

有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一時的BDI指數暴跌不值得在意,倒是這樣低迷的數據持續多長時間更需關注,「持續時間長,船企承壓大,更利於航運市場進行結構調整」。

BDI 創新低,對眾多船企來說,經營無疑更添壓力。航運企業內部的整合已因壓力紛紛展開,繼中遠集團整合內部資源單獨成立干散貨集團公司之後,2月2日,中海發 展(600026.SH)也發佈公告稱將設立兩家全資子公司,分別負責專業經營幹散貨和油品運輸業務, 並將公司干散貨船和油輪相關業務和資產分別逐步注入這兩家全資子公司。

「在市場不好的時候,做內部資源整合可以有利於減少成本、調整結構,以便更能適應市場需求。」中海發展董秘姚巧紅說道。

暴跌的市場

此輪下跌,其實是在延續去年12月份以來的跌勢。

去 年下半年,受日本、中國大舉從巴西、澳大利亞載運進口鐵礦石推動,海岬型船運力需求激增,BDI曾走出了一輪反彈行情,但在去年10月14日攀升到年內最 高點2173點後,突然狂跌不止。截至今年2月1日,BDI指數報收於662點,環比大幅下滑 59%,為26年來的新低點。

運價大跌, 順帶著各種船型拐頭向下持續暴跌:海岬型船 BCI指數,去年12月12日攀升至年內最高點 3725點,然後一路下跌,今年2月1日報收於1446點,一個月時間降幅達到 51%;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 BPI,小幅上揚後震盪下行,2月1日收於694點,環比下降 57%;大靈便船運價指數BSI也環比下降 45%。

可以說,整個干散貨市場,「跌」成了最近唯一的主旋律。

分析BDI持續暴跌的原因,中國遠洋(601919.SH)投資關係部人士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認為,「全球運力過剩仍是重要原因」。

據船舶經紀行克拉克森數據顯示,10萬載重噸以上的海岬型船數量從2009年初的823艘次暴增至2012年初的1352艘次。其中,海岬型船2011年增加的運力佔到很大比重,有248艘次4500萬載重噸的運力下水運營,增幅是2008年的5倍。

因此,2012年初,散貨船運力達到8890艘次,總載重噸為6.11億噸,較2009年初運營中的6941艘次散貨船增長28%。2011年共有1147艘次9590萬載重噸的散貨船投入運營,創出年投入新運力總量記錄。

但這還沒有結束。中金證券分析師楊鑫認為,預計2012年仍是運力擴張的高峰期,新船下水量仍將高達9500萬載重噸。

除了運力問題,上述中遠投關部人士認為,全球鋼價低迷,鋼廠對鐵礦石的需求不振,中國鋼廠在春節期間大幅減少進口鐵礦石,市場進入平淡期,加之澳大利亞、巴西因天氣原因無法出貨、印度也減少向中國的鐵礦石出口等,都造成了近期BDI的暴跌。

「BDI的漲跌有一定的季節性,此時也正是干散貨運輸的傳統淡季。」該人士認為,如果查閱以往的BDI走勢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規律。「我們認為,BDI在2012年下半年的整體走勢會好於上半年。」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按照目前的成本測算,BDI長期低於1700點,航運企業就很難生存,勢必引發市場的結構調整。

在虧中找機

鑑於去年年底以來BDI持續暴跌,頻探新低,市場傳聞中國遠洋將爆出巨虧,此前中信建設分析師李磊曾料中國遠洋2011年全年將虧58億。但有分析師向記者表示,中遠最終虧損額恐怕將大大超過58億。

中遠並不是唯一巨虧的公司。日本三大航運公司發佈公告稱,由於截至去年12月底2011財年前3季度全部虧損,迫使它們調低全年業績預期。

川 崎汽船調高了全年虧損預期至540億日元,而之前的預期為虧損320億日元。三井商船也提高了對全年虧損的預期至290億日元,之前的預虧額為40億日 元。日本郵船表示,集裝箱運價下跌對公司的班輪業務打擊嚴重,尤其是在亞歐線上。此外,韓國第一大航運企業韓進海運去年全年淨虧損達8239億韓元(約合 7.3億美元)。

在國內,已經發佈2011年業績預告的航運企業中,中遠航運(600428.SH)稱去年公司淨利潤同比下降 47.44%。中海集運(601866.SH)也已發佈預虧公告,預計去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出現虧損。長航鳳凰則公告稱預計全年將虧損8.7億 元-8.8億元。

「去年幾家航運公司都虧損了,料2012年市場仍將不好,恐怕有公司有被ST之危。」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尤其是干散貨 市場,2012年或有反彈機會,但絕未到拐點之時,因此以干散貨為主的航運企業將承壓巨大。長航鳳凰(000520.SZ)已經連續兩年虧損,將被ST, 中國遠洋在2012年如業績扭虧不力的話,或也有被蓋上「ST」帽子的風險。

「作為央企,中遠可能會通過各種努力,使得公司不至於出現第二年的連續財務虧損以保證免ST。」楊鑫認為,中遠或許在非經營性收益上有較大回轉餘地,不排除有處置非核心業務、重估資產、撥備回撥、補貼收入等情況發生。

在尋求危機對策之際,國內三大航運企業紛紛選擇整合內部資源,其以減少成本對抗危機。2月1日,中海發展公告稱,將設立兩家全資子公司分別負責專業經營幹散貨和油品運輸業務, 並將公司干散貨船和油輪相關業務和資產分別逐步注入該兩家全資子公司。

據 姚巧紅介紹,初步方案為擬在廣州南沙新設全資子公司中海散貨運輸有限公司。成立後,中海發展原設在廣州的貨輪分公司人員、機構、管理體系併入該全資子公 司。同時,中海散貨運輸有限公司在上海洋山設立全資子公司中海散貨運輸上海有限公司。中海擬在未來適當時機,將公司下屬干散貨合營公司股權和境外散貨資產 注入中海散貨運輸有限公司。

這一資產整合的安排,與中遠此前所成立的干散貨集團公司類似。去年12月21日,中遠散貨運輸(集團)有限公 司(簡稱「中散集團」)在北京正式掛牌成立。中遠人士表示,中散集團的成立有利於進一步理順散貨業務管理架構,形成統一決策、統一經營、統一市場操作,發 揮協同效應和系統集成的規模優勢,提升中國遠洋的競爭實力和抗風險能力。該人士還透露,目前散貨體制整合工作已經按原定計劃順利完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60

青島聯信協助做空機構獵殺中概股報告最低千元

http://news.imeigu.com/a/1328637664597.html

殺聲陣陣,血流成河。2011年,中國概念股在海外證券市場被輪番斬殺,誰是殺手,誰在為「空軍」輸送子彈?誰又在充當馬前卒?

因渾水、香櫞、AlfredLittle等以中國概念股為主要「獵殺」對象的國外調查平台連續發佈多份質疑報告,致使多家美股中概上市公司股價大跌、損失慘重。在做空中國概念股的「盛宴」中,從調查機構製作調查報告,到做空者獲利,一個利益鏈條逐漸隱現出來。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除去國外調查機構通過做空獲利以外,一家名為「青島聯信商務諮詢有限公司」的公司 (以下簡稱青島聯信)曾與做空機構合作,向對方有償提供部分企業工商資料,成為整個做空鏈條中的關鍵一環。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青島聯信董事長李春陽說,他們只調查過「幾個公司」,「和他們合作的一些業務都是一些小業務,不是我們的主營業務」。

不過據青島聯信工作人員透露,該公司依據官方工商資料製作而成的針對國內外公司的 「企業信用報告製作及資信調查」已明碼標價:每調查一家公司,青島聯信最低僅收取1000元費用。

做空中概股攻防戰

2010年6月,國外調查公司渾水公司(MuddyWaters)在其網站上發佈了一份針對中概股上市公司東方紙業的研究報告,稱其存在欺詐行為。據媒體報導,在報告發佈當天,東方紙業股價下跌13.2%,並在半年中下跌32.89%。

繼渾水公司之後,香櫞公司(CitronResearch)和AlfredLittle也為投資者熟悉。他們分別發佈報告質疑中國閥門、泰富電氣和希爾威金屬礦業等公司,導致上述公司股價暴跌。

上述機構不是 「義務打假者」。實際上,瞄準中概股公司開展細緻調查、發佈報告打擊其股價、最終借此獲利,這條捷徑已經被購買了中概股「空單」的調查公司和個人所熟悉。 投中集團分析師馮坡指出,「MuddyWaters做空高速頻道,先借入一部分股票,進行賣出操作,當股票跌到一定程度,又贖回買入還上,利用差價賺 錢。」

不過,要針對中概股公司製作長達數十頁的、令人信服的調查報告,遠隔重洋的民間調查機構乃至個人是如何做到的?

隨著媒體的關注,國內諮詢公司的身影在做空者的隊伍中也開始隱現。

比如媒體報導稱,約翰•伯德(JohnBird)對中國天一醫藥的阻擊借助了青島聯信提供的工商資料;媒體報導還指出,在渾水公司做空中國高速頻道 的案例中,渾水公司通過將工商資料中的財務數據與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的財報數據對比,發現兩者不符而對中國高速頻道的「營收和利潤虛高假象」提出 了質疑;另有報導指出,在約翰•伯德「獵殺」天一醫藥後,渾水等公司曾多次購買了青島聯信提供的工商資料。

這家「青島聯信」公司究竟有何神通,它是如何與做空機構合作的呢?

調查最低千元起價

據記者調查,青島聯信目前的經營範圍為企業管理諮詢,財務管理諮詢,市場調查;軟件與網絡的開發與維護。信用卡業務繳費提醒服務;受銀行委託個人繳費提醒服務(未簽署《委託協議書》不得從事該業務)。

在青島聯信的大量招聘信息中,均顯示其開展了「應收賬款管理和呆壞賬的催收與買賣業務」,並顯示其為「美國收賬協會(ACA)」「國際債權人協會(CI)」會員。經營範圍中的 「繳費提醒業務」如何變成了「收賬業務」呢?

在青島聯信開展的業務中,還包括 「企業信用報告製作及資信調查」。針對該業務的具體內容,記者匿名諮詢了一名青島聯信的工作人員,這名工作人員開口即問:「你要調查國外公司還是國內公司?」

上述工作人員介紹說,「企業信用報告製作及資信調查」即依據官方工商資料(包括企業的註冊信息、財務信息等)對企業資信進行背景核實,並製作成「企業信用報告」回饋給客戶。

針對國內公司的調查,調查費用為「每份1000元人民幣」;針對「美國公司」的調查,調查費用則為「1000元到1200元」;資信調查的展現形式即為「企業信用報告」。

該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雖然青島聯信「一般不做」實地調研,不過「只要能承擔得起費用」,青島聯信可安排律師開展實地調查,此類服務資費較高,「主要是律師的費用,按照小時來收費,還有報銷律師往返的機票。律師費一小時幾百塊錢,機票費用則按照發票報銷」。

據報導,青島聯信的官方網站信息也顯示,其能夠為客戶製作「企業投資深度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目標企業的公開信息、官方信息、「採訪」關聯方獲得的信息、詳細的財務分析等。不過等到記者查詢時,目前其官方網站已經無法打開。青島聯信工作人員稱,其「正在維護」。

青島聯信的「調查」服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得知,青島聯信的大股東、法人代表、總經理為李春陽。1997年,時年24歲的李春陽從一家貿易公司辭職後,聯合原同事姜姓股東與一名王姓股東創建了青島聯信。

青島聯信成立時,李春陽出資3.5萬元、姜姓股東出資3萬元、王姓股東出資3.5萬元;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市場調查、商務中介、信息諮詢服務。市場調查服務後曾一度被從經營範圍中取消。

經過兩次增資後,該公司目前註冊資金為600萬元,3名創始人中王、姜二人轉讓股權後離開該公司。目前,李春陽與其他10名新股東持有該公司股份,其中李春陽持有股份超過80%。

2月3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與青島聯信取得了聯繫,但對方不願意與記者見面。記者通過青島聯信的公開地址來到了這家公司的總部,它位於青島市中山路一棟商務大樓的23層。

其辦公室外面只有門牌號,而無公司標誌。外表類似普通居民住宅。記者進入房間後發現,該房間約30平方米,有4、5名工作人員正在電腦旁辦公,不過他們並不願意與記者溝通。

就是這麼一個看似普通的公司,其招聘信息卻顯示,它已經在國內12座城市建立了分支機構,有200多名員工,其業務已經開展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對於曾與做空機構合作,李春陽並不否認。他表示,青島聯信曾向做空機構提供過部分公司的工商資料,「調查過幾個公司」。不過,他不願意談及這些做空機構以及公司的名稱,並否認對工商資料做出過分析與評論,也否認替做空機構開展過實地調查。

實際上,國家工商總局頒佈的《企業登記檔案資料查詢辦法》第九條規定,「查詢人不得利用獲得的資料開展有償服務活動,也不得公佈企業登記檔案資料」。

國家統計局頒佈的 《統計法實施細則》《涉外調查管理辦法》規定,受境外組織或個人委託、資助或與其合作進行的市場調查和將調查資料、調查結果提供給境外組織或個人的市場調查,均為涉外調查。

通過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可查詢獲得涉外調查許可證的機構名單。不過據查詢,名單中並不包括青島聯信。

青島聯信總經理李春陽:未與渾水、香櫞、EOS基金合作

每經記者 吳豐恆 發自青島

日前,因為被指協助國外做空機構調查、做空中概股,青島聯信商務諮詢有限公司被投資者關注。青島聯信在中概股被做空事件中究竟扮演了何種角色?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連線了青島聯信總經理李春陽。

李春陽並不否認與做空機構開展過合作,不過,李春陽否認與渾水、香櫞、EOS基金等進行了合作。以下是電話訪談實錄:

確曾有償提供工商資料

《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據說你們公司和國外的一些基金有合作,包括把通過工商部門獲得的一些資料提供給一些基金,是嗎?

李春陽:這些資料實際上通過任何一個律所都是可以獲得的,(媒體)爆出這些消息後我們就很謹慎了。

NBD:是他們(做空機構)給你們下訂單,主動找到你們的嗎?

李春陽:應該講一開始他們可能是通過一些中介機構來獲取資料,可能我們是其中之一,應該說有可能是他們主動找到我們的情況居多。

NBD:你們的客戶中有沒有EOS(依奧斯)基金?

李春陽:沒有,我們從來沒有和這個基金接觸過。從其他的報導你也可以看到,他們在國內有調研人員。而且我們也只是提供一些官方的資料,也不會參與他們的那些調查。NBD:你們把工商資料賣給了他們?

李春陽:也不能說是賣,因為這些資料都是可以查詢的,只要通過律師。

NBD:他們要給你們付一定的費用?

李春陽:這個應該說會有。

NBD:你們和渾水公司有合作嗎?

李春陽:我們和渾水、香櫞都沒有合作,他們的調研能力……我們都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裡拿到那些信息的,奇怪的是,有很多媒體就把我們公司給聯繫上了。 之前有那麼一、兩次跟我們公司有聯繫,因為那些公司大概都聯繫不上,因為他們好像是註冊了的空殼公司,所以就以為是我們,其實是不對的。

他們的做法「是一條不歸路」

NBD:你的意思是像你們這樣的公司其實是有很多?

李春陽:對。

NBD:你們有沒有做一些偷拍的調查?

李春陽:我們不會去做的。我們也沒有(對工商資料)添加任何的分析、評論之類的。

實際上,我們也感覺到這些做空機構有點變化。之前他們大多數是發現了疑點,然後來國內通過一些官方資料來求證。而且求證了之後,應該講初期的時候他們把握得還是比較準的,求證了之後發現有問題就會公佈出來。

現在我們發現他們有和基金合作的聯動趨向,是先定位,再聯合調查,通過媒體公佈。這種做法我們也不是很贊同,所以我們現在也不會跟他們合作。有些做 空的機構可能前面成功了幾次,現在就覺得這是一條很好的賺錢的途徑,就想一直做下去,這點我們是很不讚同的,在有限的幾個作假的公司被揪出來之後,他們一 直做下去可能就會傷害一些無辜的公司,甚至會傷害到他們合作的基金,最後也會傷害到他們自己,我認為這是一條不歸路。

NBD:一開始你們不知道基金要把資料拿去做什麼嗎?

李春陽:對的。其實他們通過任何律師事務所都可以拿得到,後來我們就不給他們提供或者是通過抬高價格,他們就逐漸幾乎沒有這種委託了,趨向於去找一些其他機構去做。

NBD:你們提供一個公司的資料收取多少費用?

李春陽:這個不方便透露。

NBD:你說的短暫的合作是多長時間?

李春陽:我們也就只調查過幾個公司,具體幾個我印象也不是很深。

NBD:你們是什麼時候開始完全中止合作的?

李春陽:應該是去年上半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我們發現苗頭不對。

(責任編輯:胡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82

為什麼我說中國藥品價格其實是世界上最低的。 yej2ezy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1ae360100yv63.html
中國醫藥行業的弊端就像我一直提到,是體制問題。醫院和醫生是掌握這條利益鏈命脈的主導者。中國以藥養醫不破,價格很難下來。如果和國外藥企比,中國藥廠賺的已經低於合理利潤了。中國藥品價格過高的核心原因是1)醫生提成 2)大處方開藥。這一切不但坑了老百姓,坑了政府,還坑了上游的藥廠

醫藥代表揭藥價利益鏈:醫生每月僅提成就有三四萬

2011-11-28 12:00:41來源:中國青年報
權威新媒體 傳播新速度新聞熱線:80216252 80216271我要爆料字號:T|T

    藥價為什麼會虛高?有醫藥代表解析稱:「整個藥價虛高的利益鏈是見者有份,利益均霑,雁過拔毛,層層加碼。」

    有醫藥代表認為,「虛高藥價裡那塊最肥的肉被拿回扣的醫生吃了。」

    同品規藥品在各地中標價相差懸殊

    國務院醫改辦有關負責人日前在介紹基本藥物採購機 制時舉例說,2ml︰0.3g規格的克林黴素磷酸酯注射液,出廠價0.6元,在北京地區的中標價是11元,在實行了基本藥物採購機制的河南省中標價是 0.67元,山東省是0.7元,山西0.68元。同一規格的氟康唑膠囊出廠價是1.29元,北京中標價9.55元,而山東中標價是1.64元,四川中標價 2.14元,湖北是1.38元。

    其實,類似上述「同藥不同價」的案例還有很多。

    近日,網友「一個有良知的中國百姓」致信本報,希 望媒體「能夠找到藥品回扣的真正幕後原因」。他寫道:「河南某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20mg7片的奧美拉唑鎂腸溶片,中標價是62元,而同規格的山東魯抗辰 欣的奧美拉唑鎂腸溶片20mg14片中標價僅為12元,折合成7片就只有6元,河南某製藥的價格是魯抗辰欣的10倍!」

    中國青年報記者查閱了奧美拉唑鎂腸溶片近年來在各 地的中標價格。山東魯抗辰欣藥業生產的奧美拉唑鎂腸溶片20mg14片,2009年在山西省的中標價為12.2元;河南某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20mg7片 的奧美拉唑鎂腸溶片,2008年在吉林省的中標價為61.8元,2010年在江西省的中標價為49.98元。

    有多年醫藥代表經驗的劉梅告訴記者,按照慣例,醫院一般是在中標價的基礎上加價15%賣給患者。

    網友「一個有良知的中國百姓」認為,以20mg7 片的奧美拉唑鎂腸溶片這種藥品為例,河南某製藥企業給全國總代理的價格不過6~8元,即使按照8元來計算,8元到62元的巨大空間,是導致藥品回扣、不法 商販暴利、行賄招標人員及制定招標規則的真正原因,這個空間就是對國家、人民的巨大傷害。

    記者試圖對河南某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奧美拉唑鎂腸溶片的價格加價過程抽絲剝繭。該藥在沿海某省的省級代理李女士在電話裡說她現在已經不做這個藥了,估計全國總代理也不做這個藥了,因為廠家被兼併重組已經停產了。

    對於全國總代理給省級代理的價格,李女士一直避而不談,只說醫院賣給患者的價格是五六十元。

    記者撥打位於北京的全國總代理的電話,語音提示竟然是空號。記者輾轉聯繫上了該藥企的一名銷售負責人,確認公司已經停產正在重組中,所有業務暫停,「代理的事至少到12月底再說了」。

    據分析,魯抗辰欣的14片的20mg的只是12元,相當於7片的是6元,如此算來,7片的20mg的成本應該在5元以下,藥企給總代理的價格不會超過7元,應該在5至7元之間。

    曾做了3年醫藥代表的楊星告訴記者,她曾經代理過 的吉林一製藥廠生產的婦科用中成藥,老闆給出的供貨價是每盒10元,醫院的進貨價是39元,然後醫院以45元的價格賣給患者。「醫生每盒提成10元,醫藥 代表提成5元,然後醫院各相關科室部門和人員是利益均霑,見者有份。」楊星說。

    楊星告訴記者,她的老闆還不是全國總代理,只是省級代理。全國總代理拿到的價格肯定要低於10元,出廠價和成本價當然就更低了。

    「我們醫藥代表收入確實不錯,一般都有一兩萬、兩三萬元,這些錢全是來自藥品提成。但我們這個收入遠遠低於拿回扣的醫生的提成。」同為醫藥代表的崔剛說。

    楊星曾代理的一種治療肝病的紅花清肝藥物,省代供貨價是每盒12元,醫院賣54元,而拿回扣的醫生的提成可達到12元。

    越是高價藥越掙錢

    1300%、2000%、6500%、9100%,這是中央電視台最近披露的一些藥品的高利潤率。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藥品都是低價藥,出廠價和醫院零售價都不高,就單價而言,各個環節掙的是「小錢」。有醫藥代表披露,越是高價藥越掙錢。

    在調查中,中國青年報記者獲得了幾份內部材料,上面記載了河南、河北、湖北等多家醫藥公司的數百種藥品目錄的中標價、代理價、供貨價和零售價:

    山西泰盛製藥生產的醫保乙類40mg注射用泮托拉唑鈉,零售價是每支68.2元,供貨價是2.7元;

    山西泰盛製藥生產的醫保乙類農合藥品2mg注射用尼莫地平,零售價是22.1元,中標價是10.08元,供貨價是2.3元;

    石家莊宇惠製藥生產的10ml乳酸亞鐵糖漿,零售價是每盒38元,中標價是29.45元,供貨價是6.5元;

    山東仁和堂生產的醫保乙類40mg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零售價是每盒98.1元,中標價是44.99元,供貨價是8.5元;

    天津藥業生產的20mg米樂松(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凍乾粉針),零售價是每支14.3元,中標價是11.5元,供貨價是4.5元;

    江蘇方強製藥生產的泮托拉唑鈉腸溶片,零售價是127元,代理價是9.1元;

    西安阿房宮製藥生產的益腎靈膠囊(菊彥),零售價是85.3元,代理價是8.5元;

    長春銀諾克藥業生產的參雄溫陽膠囊(嚴力慷),零售價是92元,代理價是6元;

    湖北瑞華製藥生產的醫保乙類五子衍宗丸(盛世唐人),零售價是每盒68元,代理價是6元;

    廣東博羅先鋒藥業生產的抗骨增生片(薄膜衣片),零售價是52元,代理價是3.6元;

    營口某藥企生產的坤靈丸,零售價是120元,代理價是8.3元;

    吉林某藥企生產的婦炎消口服液,零售價是98元,代理價是8.2元;

    ……

    以上所羅列的藥品的代理價,還不是藥品的出廠價和成本價,甚至不是全國總代理拿到的價格,而只是省級代理的價格。

    醫藥代表劉梅說,不是基本藥物的高價藥,藥品到達患者手中,一般是出廠價乘以10左右,最少的一般也有五六倍。

    楊星告訴記者,她曾代理的南京聖和藥業生產的一種叫「悅博」的抗生素類藥,賣給患者是132元一支,每次輸液是兩支,每支大夫能提成50元,而醫藥代表的提成是5元。

    「一個療程一般是7天,你想想大夫能提成多少錢?」楊星說,「在大醫院,稍微有點名氣的外科手術大夫,每個月光提成就可能有三四萬元。」

    楊星得出的結論是:「越是高價藥越掙錢,越是大醫院越掙錢,越是核心品種越掙錢。」

    據她瞭解,在她做醫藥代表那幾年,腫瘤類藥物和抗生素類藥很掙錢。

    「有的一兩千元的高價特效藥,大夫一支甚至就可提成500至800元。」楊星說。她告訴記者,病人股骨頭壞死要置換股骨頭時,國產的進價不到2000元,進口的也就3000元,可賣給病人卻是1萬多元。

    楊星說,一般病人到大醫院看病,大夫都會讓病人輸液,用抗生素類藥。「口服藥一般三天即可,而且不少患者會拿著處方去外面藥店買。」河南某醫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生解釋說,「而輸液無法替代,抗生素類藥一個療程一般至少5天。」

    有業內專家指出,在目前的國家政策下,抗生素類藥 的利潤空間已經很低,並且每次國家降價,必有抗生素。《醫療機構抗菌藥物管理辦法》要求,在全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推行抗生素分級使用限制,「三級醫院購進 抗菌藥物品種不得超過50種,二級醫院購進抗菌藥物品種不得超過35種;同一通用名稱抗菌藥物品種,注射劑型和口服劑型各不得超過2種,處方組成類同的複 方製劑1~2種。具有相似或相同藥學特徵的抗菌藥物不得重複採購」。在這種情況下,進院的可操作藥品的品種結構將發生很大的變化。

    某醫藥公司認為,現在新的招投標政策的實施,讓基本藥物與非基本藥物的中標價格都低到了極限,並且進院難度增大,而能拿到好的品種的難度更大,如何選擇利潤空間大的品種,成為目前進院的首選。

    崔剛告訴記者,現在醫院的一些治療婦科病和男科病的藥物,藥價虛高的成分較多,利潤空間較大。

    該醫藥公司在推介石家莊某藥企生產的一款補血藥物時宣稱:「作為企業自主定價的品種,不受國家限價和降價的影響,並且獨家品種每標必中,中標價高且穩定,可長期操作。」該公司認為,小品種進院相對容易,進院成本較低。

    見者有份,利益均霑,雁過拔毛,層層加碼

    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的4名醫藥代表都坦承,每個月收入都在一兩萬元,而且打開局面後工作也很輕鬆,「就是請客,送禮,吃喝玩樂」。

    楊星和劉梅向記者描述了「天價藥」虛高藥價的利益鏈條:藥企-(全國)總代(理)-省(級)代理-醫藥代表-招標-醫院-醫生-患者。這一大鏈條的各個環節都在水漲船高,層層加碼。「最後到達患者手中,藥價可能已是出廠價的六七倍甚至十幾倍了。」楊星說。

    楊星說,省級代理和醫藥代表拿到藥物後,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想辦法進入招標目錄。「能找到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打招呼更好,但紅包是少不了的」。

    根據藥品情況和市場規模等實際情況,紅包的大小和厚薄也不一。「找管招標的負責人一般紅包至少得5000元,高的兩萬元。」楊星說。

    她告訴記者:「(給招標負責人送紅包後,)招標負責人會再幫忙提供一個評標專家組的名單,這些人都需要一一拜訪,熟悉的還好說一些,陌生的也要想辦法各顯神通拜訪到。」

    「有時評標通知突然,來不及拜訪,便找好信封封好紅包,在信封上寫上藥的名字,甚至有時會在會場門口附近見人就塞,哪怕是從沒見過互不認識的陌生人。當然更多是把紅包夾在藥品的宣傳材料裡。」楊星說。

    劉梅給記者介紹的行情是:每次10至15人,每人一兩千元、兩三千元。

    藥品中標後,每個醫院都要從中標目錄裡用藥。「中標並不是萬事大吉,而是萬里長征剛走出第一步。」楊星說,「因為醫院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首先要找到院長和藥劑採購科長,根據醫院大小和藥品情況,每個人送兩萬元左右的紅包。」楊星說,「這兩個人通過後,藥才算真的是能進醫院,入庫房了。」

    藥進了醫院還不算萬事大吉,因為藥還沒用到患者身上。楊星說:「接下來要看藥品適合哪個科室,然後找到科室主任,談判提成比例,或者乾脆直接找醫生公關。」

    「有時候會把全科室的人一起請出去吃飯喝酒,然後每個人送上500元的紅包,醫生才會開始給病人開藥。」

    「神仙」還沒有拜完。醫藥代表還得拜訪門診藥房的人,送上禮品、紅包。「這樣門診藥房才會給醫院庫房下單子,藥才會到門診藥房,患者才能取上藥。」楊星說。

    「醫院藥庫每個月也要送上兩三百元,否則可能不給門診藥房送藥。」她補充道。

    說到這裡,楊星調侃道:「有時候病人會看到大夫在開處方的時候,可能會拿一個小本子翻看,那上面記的新藥大夫還不熟呢,甚至連名字都記不準!」

    「還有一個不能漏的人,那就是查處方的人,這也是有提成的。」劉梅告訴記者,每個月月初,醫藥代表都要找到管查處方的人,統計具體哪個科室、哪個大夫開了多少藥,「然後拿著統計清單到公司領錢,以最快速度領到錢後,再給開處方的大夫等一一送上他們該得的紅包」。

    在被問及藥價為什麼會虛高這個問題時,楊星和劉梅都表示:「整個藥價虛高的利益鏈是見者有份,利益均霑,雁過拔毛,層層加碼。」

    劉梅開玩笑地說:「藥價為什麼會越來越高?你沒看醫院的大樓也是越蓋越高嗎?」楊星也隨口附和道:「有些醫生的汽車也是越換越好。」

    「藥價虛高裡那塊最肥的肉誰吃了?」楊星說,「當然是開藥拿回扣的醫生。」

    劉梅則表示,醫生開出的處方——那張薄薄的紙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她倆告訴記者,給開處方醫生的提成,小廠家的比例是藥價的20%至25%;大廠家的比例會少一些,是藥價的10%至15%。

    「大公司的提成少,但福利可能會好一些,有時會組織旅遊活動等,有的甚至還會資助一些科研經費。」楊星說。

    不是每個醫生都有回扣拿的

    一名基層醫務人員認為,藥價虛高的原因很多,問題 非常複雜。從1993年將醫療衛生機構推向市場的那一天開始,醫院就從公益性轉向逐利性,而且愈演愈烈。當醫院將追求利益最大化時,醫生也就從「天使」向 「魔鬼」轉變!不能將責任推給醫生,大多數醫生都還記得「希波克拉底誓言」,在這種體制下,要想不變成「魔鬼」也不可能是「天使」——只能成神仙!

    他說:「一個事實不能迴避,基層醫務工作者只有極少數人拿過回扣或提成(院長有可能)。以我為例,30年工齡,中級職稱10年,現在每月工資2713.80元。與當地公務員相比少1000多元。」

    一位醫生說:「不是每個醫生都有回扣拿的,大一點的院還可以,因為一般都是靠電腦提供的處方單給每個處方醫生的。但是好多小的醫院、衛生院,主任把全部回扣拿在手裡,下任務給下面的醫生,醫生實際得到的沒多少,甚至有些就根本拿不到,你還是得開,不開崗位都保不住。」

    一位網友說:「如果藥品零差價,醫務人員的技術服務價格就得漲到合理水平,政府得大幅度增加投入,否則違背價值規律,醫院就運轉不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醫藥代表均系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06

日本已婚男人零花錢跌至1982年以來最低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8712

日本已婚上班族男性每月零花錢下降至1982年以來最低,日本工薪階層迫切期待安倍經濟學能增加他們的實際收入。

據新生銀行(Shinsei Bank)統計了自1979年以來零花錢變化,調研顯示4月日本工薪族男人零花錢跌至38,457日元,比去年下降了3%,只相當於1990年頂峰期的一半,日本家庭開支通常由主婦掌管。

調查發現工薪男把更多的零花錢用於外出喝酒。平均每個月要喝酒2.2次,每次花費為3,474日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1%。

安倍晉三上台後許諾將復活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他試圖通過前所未有的貨幣擴張,財政刺激,以及放鬆商業監管來刺激經濟。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高級經濟學家Hiroshi Miyazaki說:

「男人零花錢是日本最滯後的指標。通常女性的支出首先提高」。

「日本工薪族不要悲觀,日本經濟復甦會讓他們的錢包鼓起來」。via 彭博

不漲工資

但工薪族並沒有分到經濟增長和企業利潤上升的好處,日本厚生勞動省報告5月薪酬水平同比沒有增長,維持在平均314,127日元的水平。

日本議會秘書Yuzuru Takeuchi說安倍政府將創建工作小組鼓勵企業提高工資。據日本央行發佈的一季度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2個月中有11個月工資下降或持平,儘管同期日本企業現金持有量創歷史紀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143

俄羅斯烏拉爾原油出口歐洲創10年最低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8887

金融時報消息稱,俄羅斯石油運往歐洲已經暴跌至10年來最低點,迫使整個歐洲大陸煉油廠付出更高價格獲得石油。

資料顯示,7月俄羅斯每天輸往歐洲的原油僅有210萬桶。這是由於俄羅斯國內快速增長的煉油行業以及莫斯科方面增加對中國的出口導致。金融時報評論稱,其結果導致歐洲煉油廠面臨更高的成本。

俄羅斯向亞洲的石油出口增長迅猛。中俄兩國6月簽署的總額為2700億美元的巨額石油訂單,促使其有望超越安哥拉成為中國第二大石油進口國。

Energy Aspects諮詢公司的Amrita Sen 認為,

」從俄羅斯角度來看,會看重在亞洲的市場。因為亞洲需求明顯上升。同樣,這也造成從北海輸往歐洲的原油減少。「

雖然俄羅斯能源企業偏好向歐洲出口柴油之類的成品油,但目前仍然有出口限制。自2005年一季度以來,俄羅斯煉油廠日加工石油超過500萬桶。

分析師稱,在最近幾個月,因為俄羅斯石油公司在收購TNK-BP後取消了一下國內的供應合同,許多俄羅斯規模較小的能源公司已經開始爭奪有限的原油供應。

歐洲煉油廠在美國對伊朗進行制裁後又面臨俄羅斯中等重質原油供應吃緊問題。這對於歐洲煉油公司,諸如希臘石油,西班牙的Repsol以及葡萄牙的Galp來說無疑是巨大打擊。上述公司近年來已經完成設備升級,主要用來加工俄羅斯烏拉爾原油。

分析師稱,東歐的一些煉油廠,包括芬蘭的Neste,波蘭的PKN Oelwn以及匈牙利的MOL因為其原油主要來源於俄羅斯,可能影響尤為嚴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34

英國銀行業發債規模降至20年最低,供應稀缺提升投資者回報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907

英國銀行業債券出售規模降至近20年來最低,新交易匱乏幫助提升了債券價格同時提高了回報令投資者獲益。

更高的監管壓力迫使銀行縮減資產負債表,同時廉價的政府資金也減少了銀行發新債的需求。

Dealogic數據顯示,英國銀行業今年迄今出售了44億英鎊計價的債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3%,並且為1995年以來同期最少。

今年迄今包括其他種類貨幣的總債券發行額為24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6%,並且是1998年以來最少。

在08年金融危機的毀滅性打擊之後,包括RBS,勞埃德銀行,等數家主要銀行不得不依靠救助,英國監管層隨後大幅度提高監管標準。

此舉引發英國銀行業回收貸款規模來增強其資本緩衝抵禦未來可能的金融震盪,這同時也造成銀行大幅削減發債規模。

這導致銀行業對債券持有人償還速度顯著快於其發新債速度,新供應減少壓縮的利差:即銀行發行債券收益率與銀行間借貸的基礎利率之間的差距。

Markit指數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英鎊計價金融業類債券平均利差從2.11%縮減至0.55%,利差降至自2008年7月以來最小,並且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個多百分點。

因此追蹤該指數的投資者今年年初迄今的回報率達到1.89%,形成對比的是以英鎊計價的非金融業債券總回報率為負的0.46%。

此外包括RBS,巴克利,勞埃德在內的銀行回購債券,再加上市場認為銀行不可能短時期內加大發債規模,這兩個因素進一步造成了銀行債券的稀缺。

標準人壽投資公司固定收益部門主管Andrew Fraser說:

「過去幾年我們相當看好銀行銀行業債券,在利差急需下降的同時像RBS和勞埃德銀行這些銀行狀況正在轉好」。

「原則上我們持有相當數量的這類債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88

個人電腦全球銷售量創08年來最低水平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9520

今年開學季,個人電腦的銷售量銳減,創08年來最低水平。那麼低迷的銷售是什麼造成的?庫存管理失誤?匯率變動?系統升級?

答案是「萬惡」的安卓平板電腦。高德納諮詢公司(Gartner)週三公佈的調查報告顯示,全球第三季度的個人電腦銷售量僅為8300萬,較去年同期下降了8.6%。

下圖是全球不同品牌2012、2013年第三季度個人電腦的銷售情況。

Gartner初步統計結果顯示,2013年第三季度,全球個人電腦的銷售量僅為8030萬台,較去年下跌8.6%。

個人電腦的銷售量連續六個季度出現持續下跌。

Gartner分析師Mikako Kitagawa表示,每年的第三季度因為碰上開學季,個人電腦的銷售量一直會有所提升,但今年也出現急速下跌。隨著低價安卓平板的問世,無論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國家的消費者都開始購買平板電腦作為日常使用。新興國家不少消費者購買的首台電腦往往就是平板電腦,而發達國家消費者將其作為備用電腦。

惠普和聯想依舊在個人電腦市場並駕齊驅。第三季度, 聯想的銷售業績稍好於惠普—聯想佔全球市場份額的17.6%,HP為17.1%。不過,聖誕節消費季又將是兩大巨頭爭奪的焦點。

聯想全球銷售業績受到中國市場銷售量的衝擊。不過,聯想在美國、歐洲、非洲、中東地區的銷售強勢增長,彌補它在亞太地區的低迷銷售量。

另外,13年第三季度,惠普全球銷售量出現12年初來首次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024

德國設立最低工資影響深遠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443

聯盟黨和社民黨的15名高層領導人經過近17個小時談判後,現任聯邦總理、基民盟主席默克爾,基社盟主席澤霍夫及社民黨主席加布里爾於27日早上籤署了協議。根據目前達成的協議,默克爾將繼續出任德國聯邦總理。

這份長達185頁聯盟組閣協議的每一項具體內容尚需一些時間來分析確認,目前還沒有達到木已成舟的地步。下個月社民黨會就該協議內容進行黨內投票。

此次協議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項措施是引入最低工資標準,作為社民主黨的競選綱領的重要支柱,德國將實施8.50歐元( 11.57美元)每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這將使德國的最低時薪處於法國與英國之間水平。

最低工資政策將解決德國鄰國所共同關注的問題。這些國家認為德國的強勁出口是建立在不公平的低工資基礎之上的。尤其是法國,其極力推動德國引入最低工資政策。法國財長Pierre Moscovici近日指出德國政府的此項提議是「以更為合作的方式在歐洲經濟實施政策」的重要標誌。從2000年開始,德國的勞動力成本幾乎沒有增加,這和歐洲其他主要經濟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經濟學家也可能歡迎德國最低工資政策,這將成為在現實生活中觀察經濟學實驗的難得機會。對於最低工資,德國內外的支持者認為較優厚的薪酬將提高德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從而能夠更多地拉動其對歐洲其他國家的進口,從而可能帶來德國所憧憬的經濟再平衡,從出口導向轉向國內消費和投資導向。但默克爾的政黨,德國的商界領袖和一些分析師警告稱,最低工資會傷害就業並加劇通脹。

最終,需要社民黨共同組閣的需求成為了默克爾妥協的決定性因素。

其他讓步的勞工政策包括,降低退休年齡,長時間僱用臨時工的限制,以及公司董事會女性席位的配置。現在,輪到社民黨來決定他們的訴求是否得到滿足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11

腰彎最低的美國老店 中國翻身錄

2014-05-26  TCW
 

美國最大廚衛廠科勒(Kohler)總裁兼首席營運長大衛.科勒(David Kohler)二○○九年上任時,遇上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當時,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裁撤美國本土員工,並將資源大量投入中國市場。

聽來也許合情合理,但做為這家創立於一八七三年企業的第四代接班人,這並不是個輕鬆的決策。

歷經十八次景氣循環、富過四代的科勒以頂級衛浴產品最為人所知。身處與房地產景氣連動的廚衛產業,企業史中最出名的,是一九三二年經濟大蕭條時,當全美新成屋棟數僅剩四年前高點的一一%,科勒家族卻堅持不裁員。

但是,到了二○○九年金融海嘯,同樣遇上新成屋棟數跌至五十萬棟,為往年的三分之一、房市高點時四分之一的慘況,大衛.科勒卻背棄家族傳統,在數年內裁員近千人,他為什麼敢下這樣的決定?

「壓力當然很大,很多人會質疑你,但當我們已經成為國際企業,求生方法就一定要改變,」大衛.科勒在接受本刊獨家專訪時透露,二○○九年,佔公司營收五○%的美國市場大幅衰退,讓科勒年獲利直接砍半,成近年最大危機;但同時,原本僅佔不到兩成營收的中國卻以二位數年年成長。要活,一定要靠中國。

不過,美國老企業要靠中國翻身、求生,首要難關,是身段和面子。

登陸,只堅持一件事品牌定位、價格與美同步

「沒有一間外商,能像我們腰彎得這麼低!」科勒亞太區總裁阮家明說,其他日商、歐美同業還認為中國人停留在「外來的和尚會唸經」的思維裡,強調商品原汁原味,僅僅做到行銷在地化,連管理階層都不是華人。

但他們看得很清楚:最低要價人民幣一千六百八十元(約合新台幣八千四百元)的科勒馬桶,除了在價格上不是白牌產品的對手(平均價格僅新台幣三千元),可能就連產品設計,都不比白牌瞭解當地消費者需求。所以,若單憑品牌力,就要中國消費者花兩倍的錢埋單,實在是異想天開。

「所以,面對中國我只有一個要求:為維持品牌定位,價格必須和美國同步,其他,要怎麼做我都可以接受,」大衛.科勒說。

產銷,完全有求必應馬桶高度配合中國人身高

因此,為替中國量身打造在地商品,科勒每年投注四分之一資源,在當地僱用超過一百位工程師、二十名設計師,在上海成立比美國總部更大的設計中心,從研發、設計到生產、經銷,全都能在中國一條龍自產自銷。十一座工廠、八百間展示間、經銷團隊超過六千人,當地沒有一間外商能做到如此規模。而且,科勒對中國需求的瞭解,可說到細到以「公釐」計算。阮家明透露,美國馬桶高度約四百二十至四百四十公釐,但因中國人較矮,過去他們會下調至三百六十至三百九十公釐,「但這幾年發現中國人又長高了,所以我們再調高至四百公釐。」

又如,中國人習慣早上洗頭,但不想濺濕身體,他們便推出配有伸縮水龍頭的臉盆;因空氣污染嚴重,習慣睡前洗臉,但中國人偏好的強水柱又容易使其無法入睡,因此連臉盆出水都附帶多段式切換。甚至曾為中國市場特製「龍」造型的水龍頭。

就連二○一二年推出,只要連結智慧型手機就能讓人邊淋浴、邊聽音樂高歌的Moxie蓮蓬頭,都是因中國選秀節目盛行所反映出的在地需求。在中國市場率先推出、證明成功後,轉而成為科勒的全球性商品。

不只設計做到有求必應,就連行銷,阮家明都摸索出五種做法。他說,打入中國市場最難的,不是太大,而是「太多」,因各地發展程度、產業不同,可以切分成千千萬萬個小市場。所以,香港出身的他,為瞭解在地市場,每天都在科勒已設點的上百個城市裡穿梭。

他舉例:「北京、上海是白領,強調工藝和高科技;哈爾濱、廣州是企業主,要溝通材質;烏魯木齊、鄂爾多斯煤老闆多,重視外型設計;長沙、成都以年輕人為主,就投放電影、網路廣告……。」即使都是白領市場,但北京喜歡中式、上海較為洋化,都有分別。而為符合不同城市消費水平,科勒產品定價高低也相差近十倍。

甚至,為鞏固經銷商關係,科勒與復旦大學合作開設EMBA讓經銷商老闆上課、或阮家明為對方兒女撰寫美國大學推薦函的「服務」,也傳為佳話。種種努力,讓科勒五年間在中國的衛浴市場拿下市佔率第一,和第二名TOTO的差距達三十個百分點,全球營收也在二○一三年突破五十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六百五十億元),創公司史上次高。

而同一期間,從美國打到國際的多年勁敵──美標(American Standard)則陸續將亞洲、全球業務出售予日本集團Lixil,黯然退出。

「科勒在商場上很兇悍,但你細看他們的家族卻百年如一日,非常儉樸、腳踏實地,」廚衛代理商麗捨生活執行長斯夏齡的一句話,說明了讓科勒度過無數難關,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沒有人能保證永久的成功,但彎下腰桿、放下身段,絕對是最接近成功的方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310

第三代上海闖王 史上年齡層最低


2014-07-07  TCW  
 

 

「年輕人出來冒險的成本很低嘛!怕什麼,你二十五歲,有什麼好輸的!」說這話的,是四十三歲的富蘭德林事業群總經理劉芳榮。

他三十歲時到上海創業,從初期月營收不到人民幣五萬元,到十三年後,坐在台北一○一大樓的辦公室,擁有獨資新台幣五億元新設的證券公司,而在上海、北京,還有他成立多年的律師暨會計師事務所。

他是二○○二年《商業週刊》封面故事「上海創業新闖王」主角之一,如今,我們又發現新一代的上海小闖王,他們年紀更輕、薪資與當地人差異更小、更深入基層,面臨的挑戰也迥然不同。

過去二十多年來,台灣人才前進上海約可分為三波。

一代闖王當時四、五十歲現在有人失聯,有人等退休享福

一九九○年代,追求低工資、土地成本而西進的傳統產業台商,多半聚集在廣州等中國沿海;到上海的主要是個體戶型老闆,包括小型傳產製造業,以台商為主客戶的餐飲、酒店等服務業,他們當時多是四、五十歲。

《商業週刊》一九九三年封面故事「上海─台商的故事」,便記錄這群小老闆。我們如今再去上海追蹤,卻發現不少人在台商圈中早已失聯,照著網路上的電話打去,已是空號;甚至一位牛肉麵連鎖店老闆還傳出「被公安抓走了」,下落不明。

現任上海台商協會會長葉惠德,是第一代台灣「上海闖王」成功生存的代表之一。他是冷凍食品製造業裡有名的龍鳳食品老闆,「第一個十年最好賺,」他說,第二個十年開始遇到本地業者競爭;二○一○年以來的第三個十年,上海人力成本大幅攀升,經營環境不利,他已準備退休享福。

二代闖王當時三、四十歲做主管,苦幹、創意須贏中國人

第二代「闖王」以高階白領為主,包括科技製造業進駐上海周邊的崑山工業區,帶來一批科技台幹;另有一批專業人士進入上海市區,例如許多台灣資深廣告人,這批高階白領當時大多三、四十歲。

現任法商陽獅廣告首席執行官的楊正華,就是這批廣告人西進的代表之一。當年中國本地欠缺廣告人才,薪資比香港或新加坡人低的台灣廣告人就很好用。

楊正華很拚,有段時間幾乎沒在凌晨兩點前回家過;還有,靠建立台灣團隊「打群架」,例如拍照、修圖等工作,當年他都送回台灣找人做,否則找不到在地支援系統。

「單打獨鬥,很快就被本地人才推出去了,」他說。如今,外商廣告業在中國市場約有四分之一的CEO是中國本地人,不少台灣廣告人鎩羽而歸。

前述的劉芳榮,是第二波西進上海的成功代表,他的生存之道,是讓自己一直開風氣之先,例如他率先成立整合律師和會計師的事務所,讓客戶同時得到兩種專業的相互支援;率先幫台商做上海A股加台灣F股的兩岸上市服務。「台灣人在中國要比的是特殊、靈活、創新和服務熱忱,不是比大,」他說。

「靠人才的行業,一定要有東西讓人家學,要比他更厲害、更努力,」劉芳榮每天大量閱讀資訊,讓自己比旗下員工還熟悉中國的新法令、新政策,才能罩得住。

三代闖王現在二、三十歲中國人會追上,要把握五年黃金期

如今,第三代「闖王」趁著上海中產階級興起的浪潮而起,他們是服務業小老闆、小主管,年紀頂多二、三十歲。

上海市餐飲業總營收從二○○五年近人民幣三十六億元,跳升到二○一二年的人民幣一百四十一億元(約合新台幣六百六十四億元),七年暴增近三倍。

上海人口與台灣相當,以台灣去年餐飲業總營收約新台幣四千億元來看,上海要追上台灣,還有五倍成長空間。何況,中國民眾對來自上海的品牌很埋單,若能在上海打響名號,到中國其他城市推展會更加分。

由七年級團隊創業的「燒肉一筋」,在台灣已有三家中價位「串場」、一家客單價千元以上「燒肉一筋」餐廳。三十二歲的執行長林京壕去年帶了七個年輕幹部,到上海高消費區的「老外街」開店,經歷半年陣痛期,今年準備一口氣開出三家新店,並從台灣招募新人過去。

「我本來以為台灣幹部只要一家店放一個人就好,結果不夠,」他說,中國員工比他們想像的難教,為了不讓服務標準走味,需要更多台灣人。

燒肉一筋上海店店長劉書寰今年二十九歲,在台灣原是副店長。他說在台灣不會急著讓自己成長,「反正很多人在等(陞遷)」;但來上海,現實需要逼得他學企畫、抓成本效益,強迫自己能獨當一面。他的下一個目標,是「成為至少管十家店的上海區負責人」。

台灣連鎖手搖茶龍頭五十嵐(在上海叫「1點點」),則廣邀台灣的加盟主帶隊前進上海,同時開放中國當地業者加盟。特別的是,許多中國加盟主希望五十嵐總部能幫忙找台灣人到店裡工作,做為「台灣味」的號召。

上海虹梅路新開的「1點點」,三十二歲的店長許宇平和二十七歲的副店長張月閤,跟著台灣加盟主而來。許宇平看到台灣市場飽和,「台灣才開到三家店,利潤就下滑了,來上海比較敢放膽去想,將來可開到十家、百家。」他在上海看到很多新事業,感覺到處是機會。

張月閤則是想「開眼界」。才來三個月就碰過兩個台商,想挖角她去開飲料店,或培訓為咖啡師,可見台灣第一線餐飲人才的熱門。

但台灣服務業人才在中國市場的優勢,就像前兩批的製造業、專業白領一般,終將面臨被當地人學會、趕上的困境。「我們只有五年的時間擴展市場,否則到時候他們也懂得什麼是服務了,」林京壕坦言。

所以,在當地人追上之前,台灣人必須跑更快。「如果日本壽司師傅都來上海了,在台灣搖珍珠奶茶的年輕人,為什麼不來?」一位長期觀察兩岸職場趨勢的台商認為,到上海搏的是未來,「這個未來並不久,兩、三年後管理的店數,就可能是台灣一家中小企業的規模。」

前兩代「闖王」,成功者都因為搶在前頭,在中國競爭者還沒跟上前,以更先進的技術與專業,先抓住市場的需要。

如今,新一波機會來了,它向台灣更年輕的基層幹部、職場菜鳥招手。但是,必須讓自己的能力快速跳階,才能在時代的淘汰賽中,立於不敗。

【延伸閱讀】從做電腦到賣吃的,角色大蛻變!——近21年台商進駐上海大事紀與商周報導

第1代:傳產製造業、服務業個體戶1993年》巨大在崑山建立生產基地;上海每月基本工資約新台幣1,008元(291期:上海─台商的故事)1996年》仁寶在崑山成立子公司1997年》大潤發開店1999年》永和豆漿開店;上海浦東機場啟用,2013年貨運量全球第32000年》廣達設廠

第2代:科技台幹與專業白領2001年》緯創進入崑山設廠(720期:科技人縱橫上海)2002年》上海每月基本工資約新台幣2,568元2003年》王品集團第1家門市開幕(751期:上海創業新闖王)2004年》曼都髮型第1家門市開幕2005年》聯強國際中國營運總部成立、 上海永慶房屋成立(928期:46個商人返鄉故事)2006年》特力集團中國總部落戶上海;上海每年人均可支配所得約新台幣99,206元2007年》85度C第1家門市開幕2009年》7-Eleven進駐

第3代:餐飲服務業主管2010年》中央社報導台灣人在上海達70萬人(1156期:兩岸新飯碗報到)2011年》HTC首家專賣店開幕2012年》上海每年人均可支配所得約新台幣192,902元,為全中國最高2013年》王品石二鍋中國第1家分店開幕;上海自貿區掛牌(1352期:非懂不可!上海自貿區)2014年》上海每月基本工資約新台幣8,736元,為全中國最高

註:人民幣兌新台幣以現今1:4.8計算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工傷法律門戶、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國際機場協會整理:夏嘉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5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