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金:資產證券化備案制將加速替代理財非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80

11月20日,銀監會下發《關於信貸資產證券化備案登記工作流程的通知》,通知稱“根據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第四次會議和我會2014年第8次主席會議的決定,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將由審批制改為業務備案制”。

 

中金發布評論稱

這是中國資產證券化市場的標誌性事件,該產品開始走進常規發展之路。整體來看,中國資產證券化產品從05年期就已經起步,但其間歷經了金融危機等諸多坎坷。該《通知》下發之後,銀監會不再對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逐筆審批,銀行在取得業務資格後對產品發行進行備案登記即可,這也標誌著尚在“試點期”的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證券化已有常規業務之實。

 

一、為何此時轉為備案制?

 

本次通知下發的背景包括:(1)國務院倡導簡政放權、寬進嚴管的政府職能轉變。此前證監會監管的企業資產證券化在國務院《關於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影響下已經出臺管理規定的修訂稿,取消審批改為有負面清單的備案制

 

(2)國務院會議再一次強調運用信貸資產證券化等方式盤活資金存量。而放開審批有助於提升發行效率,激發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潛力;

 

(3)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經過多年試點,運營穩健,產品結構模式成熟,此前產品優先檔均實現了按時還本付息,各參與機構也積累了一定經驗,已經具備了審批轉備案的條件;

 

(4)作為盤活存量的重要途徑,放開審批有助於降低發行成本,激發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活力。

 

二、備案制會有何效果?

 

此前,CLO產品從項目實施到最終發行往往要經歷5個月以上的時間,有的產品的“初始起算日”與發行日相距8個月之久,池內部分貸款已經到期的情況也不少見,顯然不利於提升銀行發行產品的積極性。

 

根據《通知》,信貸資產證券化轉為備案制後仍需完成發行機構的業務資格申請以及產品備案登記。其中,已經發行過CLO產品的機構無需再申請業務資格,這也意味著三家政策銀行、五大行以及多數股份行均將得到豁免。產品備案方面,備案申請將由銀監會創新部統一受理、核實和登記,機構監管部負責備案統計

 

在備案過程中,監管機構將以核實產品的合規性、材料的齊全和有效性為主,但不會再對基礎資產、現金流償付機制等具體方案進行審查。根據材料清單和備案登記表來看,登記過程應該並不複雜,所需信息也都是《發行說明》中的統計信息等。通過這種監管方式的調整,資產證券化發行的效率會大為提升,發起機構限制減少、積極性將有所提升,市場潛力將得到充分挖掘

 

今年信貸資產證券化市場已經呈現出諸多積極信號,改為備案制將助力其發展:(1)銀行主動性提高,發行量激增,主體多元化:今年5月以來,CLO經歷了快速發展,單月發行量在300億元左右。2014年累計發行額超過2000億元,高於以往各年發行額總額的2倍。顯然,2013年底發布的風險自留大大提高了CLO節約銀行監管資本的效果,銀行的發行動力有明顯提升。同時,今年以來債券市場利率走低,也為CLO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此外,除國開行等CLO“常客”繼續參與以外,城\農商行加入了發行人隊伍,如九銀、廣農元等很小的產品也陸續出現,發行主體明顯呈多元化。

 

(2)投資者對CLO產品認可度提高,招標利率走低:隨著試點推進和監管機構的倡導,CLO產品逐漸被投資者接受並理解。以往招標利率甚至高於基礎資產平均利率的情景再難出現,目前A檔產品多以同期短融收益率加20-40bps的利率發行。其中,近期發行的開元6期A-1檔和興元3期A-1檔招標利率幾乎與短融無異

 

三、資產證券化產品進入快車道,但三種類型產品前進步伐將略有不同。

 

具體而言,(1)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CLO)發行預計在2015年保持今年的強勁態勢,主要原因包括:

1、隨著估值等障礙的解除,市場隨著產品擴容對產品認知程度的提升,加上高收益品種日漸稀少,需求端接受程度提升;

2、政策上仍然鼓勵銀行通過CLO盤活存量;

3、中介機構將重心向ABS轉移;

4、國開行等發行需求穩定,大型銀行中浦發、華夏及招商等資本充足率偏低、貸存比較高,仍有發行動力,而眾多城商行也表現出嘗試需求;

5、今年真正的發展是在5月才起步,2015年將逐步進入常態。而本次審批轉備案之後,發行人積極性預計還將有所提高。

 

當然負面因素主要來自於銀行風險偏好和信貸需求的下降,從而造成資產出表意願下降。此外,嘗試之後加上過去加壓項目消化後興趣會否持續值得觀察。考慮上述因素, 按7月以來單月發行量平均在300億元左右預計,2015年CLO整體發行量在4000億元左右。

 

(2)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MBS)預計雷聲大、雨點小。今年14郵元1期的發行標誌著我國停滯7年之久的MBS重啟,此後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及“鼓勵銀行通過發行MBS和期限較長的專項金融債券等籌集資金以增加貸款投放”,MBS發展迎來政策契機。

 

但MBS面臨的障礙更多:1、MBS期限長,但基礎資產平均利率偏低,優先檔票息空間不大,因而市場需求相對更弱;2、節約資本效果一般,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在標準法下的風險權重僅為50%而非普通企業貸款的100%。其次,次級檔發行難度高,發行人大概率需要自持,此時節約資本的效果已經很微弱;3、MBS涉及貸款數目多在五位數,發行過程複雜,成本高。4、按揭貸款是銀行優質資產,加上目前信貸需求不強,銀行將其出表的意願不強。因而,我們對未來MBS的發行量並不做過於樂觀的估計,預計在政策的引導下2015年可能會有10單左右產品出現。

 

(3)企業資產證券化存在爆發式增長可能,但需要關註競爭性產品的分流。我們預計企業資產證券化在2015年將迎來更快的發展。理由包括:1、審批制改為備案制後,發行效率提高,有利於提高發行意願;2、SPV範圍擴大至基金子公司後,不僅SPV渠道增多,也將增加潛在發起人範圍;3、隨著市場關註度的提高,投資者逐步接受、了解了這類產品,一些基金專戶等對流動性要求不高,但資金成本較高,對相對高收益產品有較高的需求,企業資產證券化恰好順應了這樣的要求;4、隨著監管上對於銀行各類非標的管制,能夠采取備案發行的企業資產證券化成為原非標資產轉型的一個渠道;5、上交所擬推債券質押式協議回購,有助於提升ABS產品的流動性。負面因素與CLO相似,隨著整體信貸需求的萎縮和資產質量的下滑,優質項目可能顯得更加難求,相比純債中介機構操作成本高,二級市場流動性等較差。我們預計2015年可能有100單左右企業ABS產品發行,對應發行量預計達到1500億。此外,非標轉標、PPP項目證券化等值得關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162

華為、小米“替代”國際訂單 富智康上半年賺8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7305.html

華為、小米“替代”國際訂單 富智康上半年賺8億

一財網 李娜 2015-06-25 21:01:00

鴻海在2012年起開始啟動轉型計劃,郭臺銘承諾往後幾年鴻海必將持續成長,且引領的動能非來自單一產品客戶,而是全面結構性轉變所誘發的成長。以往,前三大客戶對富智康營收的貢獻曾達到80%。而現在富智康的主要客戶包括了華為、小米、魅族等多家品牌手機廠商,前五大客戶占營收的70%至80%。

因為追趕不上智能手機的潮流,富智康的業績曾經一落千丈,但最近它似乎恢複了“元氣”。

6月24日,富智康集團(02038.HK)發布盈利預告,預計2015 年上半年凈利潤約為1.2~1.35 億美元(人民幣逾8億元),對應同比增長141~171%(2014年上半年凈利潤約為4,984 萬美元)。對於盈利原因,富智康指出受益於綜合毛利率持續增長。

摩根士丹利則發表報告表示,上調富智康目標價由5元升至5.7元。盡管手機終端需求放緩,但富智康仍可通過更佳金屬機殼的組合、多元化客戶基礎、成本控制令其價值得到提升。

據《第一財經日報》了解,富智康的主要客戶包括國內手機廠商華為、小米等,國際廠商則包括索尼和黑莓等公司,而在此輪業績貢獻中,國產手機廠商占主導因素。此前,富智康名為“富士康國際”,主要客戶還包括了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等公司,與鴻海在內地的代工工廠富士康不同,並不代工蘋果公司相關業務。

小米、華為成業績助推器

摩根士丹利指出,預計全球智能手機今年增長16%,富智康可受惠於華為、小米增長等。

過去兩年時間里,小米的品牌和富智康的供應能力結合在一起,發揮了巨大的優勢。小米的一半產量來自富智康,而富智康一半的產品出貨量也供應給了小米。2013年,富智康的智能手機產量為2500萬部,去年則達到5000萬部。而華為的銷量也在逐步增長。

“預計華為在今明兩年占富智康的銷售收入各為16%及20%。”摩根士丹利分析稱。

中金公司近日也發布報告稱,華為有望成為富智康2015 年主要增長動力。自2014 年4 季度開始,富智康集團在華為的手機外殼市場份額不斷提高,預計華為2015/16 年收入貢獻有望分別達到15%和18%。

前不久華為也對外公布了上半年手機的銷售情況。“華為手機首次實現單月銷量過千萬,這樣的成績之前只有蘋果和三星才能夠做得到,而現在華為也做到了。”華為消費者業務中國區總裁朱平表示,上半年華為手機出貨量為5000萬部。

事實上,從銷量到品牌,從國內到國外,華為、小米所代表的國產客戶正成為供應鏈特別是代工廠商爭搶的對象。

據臺灣媒體報道,目前小米已成為臺灣手機代工企業第二大夥伴,今年訂單約6800萬臺,蘋果仍以2.2億臺居冠,小米正以黑馬姿態拉升臺灣手機代工的出貨量。

而在富智康的業務中,小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跟小米合作一年後,2014年其收益提高了37%,達到五年來最高水平。同時公司凈收入也創2007年以來最高紀錄。銷量的漲幅甚至超過母公司鴻海6.6%。而在今年,甚至是加大馬力投資印度工廠,為小米業務提供充裕產能。

此前,因為國際廠商代工業務的低迷,富智康曾創下自2005年上市以來的最大規模虧損。曾在一次采訪中,富智康主席童文欣說道,公司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來彌補之前巨大的損失,重返成功之路。2013年3月21日,郭臺銘親自前往創建僅三年的小米公司拜訪,而在當時,小米只是默默無聞的小公司。   

“客戶群不斷拓展有望彌補全球智能手機OEM 廠商和國內OEM 廠商市場份額下降帶來的損失。”中金公司分析員林榮彥如是說。

業務調整減少“代工依賴”

“只要願意把利潤拿掉一點,把單子拿回來,鴻海的營業額就會增加了,不過這種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事情,鴻海現在不會去做。”在去年的一次股東大會上,鴻海集團總裁郭臺銘表示,未來希望至少能有10%的利潤增長空間,甚至可以以15%為努力的目標。郭臺銘坦言,如果真的要玩成本價格的遊戲,鴻海有自信。但目前的鴻海不會為了爭取營收成長,而去做殺價競爭的遊戲。

鴻海在2012年起開始啟動轉型計劃,郭臺銘承諾往後幾年鴻海必將持續成長,且引領的動能非來自單一產品客戶,而是全面結構性轉變所誘發的成長。

這種理念也影響著富智康近兩年的發展。

以往,前三大客戶對富智康營收的貢獻曾達到80%。而現在富智康的主要客戶包括了華為、小米、魅族等多家品牌手機廠商,前五大客戶占營收的70%至80%。

艾媒咨詢CEO張毅對本報記者表示,客戶群不斷拓展有有望減少富智康的風險。

而從印度建廠的動作看來,富智康也並沒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據了解,富智康已將印度手機廠商Micromax Informatics納入為自己的客戶,目前,Micromax正在和三星爭奪印度市場排名第一的地位。

除此之外,中富智康也在通過增值業務提供公司利潤。 童文欣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除手機組裝之外,富智康今年還將銷售高利潤率的元件,因此今年的利潤增長將超過營收增長。

中金分析師林榮彥指出,富智康集團盈利超預期主要因為對國內智能手機OEM 廠商零部件銷售增加(主要是金屬外殼)。雖然銷售增速可能趨緩,但是預計公司有望通過升級金屬外殼優化產品結構,從而進一步提高利潤率水平。而采用該項技術的華為和魅族高端業務發展正在帶來上行空間。

彭博社統計的分析師平均預期顯示,富智康今年營收將同比增長6%,而凈利潤將同比增長38%。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957

“替代”索尼HTC 中國手機軍團歐洲逆勢上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0187.html

“替代”索尼HTC 中國手機軍團歐洲逆勢上揚

一財網 李娜 2015-09-01 14:09:00

兩種形態的中國廠商在歐洲市場表現強勢,一種是以ODM為主做歐洲貼牌的代工廠商,而另一種則是像TCL阿爾卡特、華為這樣的國產品牌廠商,二季度增速均超過40%。

盡管歐洲經濟近年來遭受打擊,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以3%的速度逐年下降,但中國手機軍團仍然表現出了激進態勢。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得的一份IDC手機品牌歐洲市場占比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三星和蘋果仍以50%以上的占有率居於歐洲市場前兩位,但過往在歐洲表現不錯的索尼和HTC出貨量卻分別下降20%及30%。值得關註的是,兩種形態的中國廠商在歐洲市場表現強勢,一種是以ODM為主做歐洲貼牌的代工廠商,而另一種則是像TCL阿爾卡特、華為這樣的國產品牌廠商,二季度增速均超過40%。

“除了蘋果之外,可以看到在歐洲市場逆勢增長的品牌都來自於中國制造。”TCL通訊歐洲區總經理AlainPakiry對記者表示,越來越多的國產手機廠商開始瞄準公開渠道以及電商渠道擴展歐洲市場,順應了市場發展趨勢,並且,隨著三星放棄歐洲市場上100元以下的機型,國產手機也將有更多的機會。

三星和蘋果的份額加起來超過50%

市場拐點來臨?

十年前,歐洲對中國品牌的概念依舊停留在低價低質上,即便是對於已經在歐洲開展多年運營商業務的華為來說,也還有人把Huawei拼成“Hawaii夏威夷”。而近年來,隨著海外市場的重要性被屢屢提及,歐洲開始成為中國手機品牌試煉的“理想國”。

“歐洲國家是全球品牌的高地和奠定全球影響力的中心,法語覆蓋到整個非洲和法屬殖民地,西語能覆蓋整個拉美包括北美一部分地區,德語能覆蓋歐洲以及很多東歐國家,英語則是覆蓋全世界的語言。”華為終端負責人余承東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華為對歐洲市場份額的短期目標定在了10%到12%。而其他如TCL以及聯想等國產手機廠商也在當地設置分部開拓市場。

但在現實中,歐洲市場對於國產品牌廠商來說依然是一個難以突破的區域。

從調研機構IDC的調研數據看,今年二季度市場排名前十的品牌分別為三星、蘋果、微軟、索尼、華為、LG、TCL阿爾卡特、聯想、Wiko、HTC,其中三星和蘋果的份額加起來超過50%,而索尼、LG以及微軟加起來的份額超過21%。超過七成的份額由國際大廠掌控。

“照這個數字看留給包括中國品牌在內的新晉品牌的市場空間並不大。”Alain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歐洲市場的手機市場環境較為低迷。

但另一個數據也許更具有風向標意義。IDC二季度的數據中,國產手機廠商TCL和華為的出貨量呈現逆勢上揚趨勢,增速分別達到42%和48%。Alain告訴記者,除了蘋果外,增長的品牌都是來自中國的品牌。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這代表著中國廠商在歐洲的市場拐點已經到來。

“國產手機正在歐洲市場向中高端市場發力。像華為榮耀采取的是和國內相反的做法,在歐洲的電商渠道走的是中高端路線,還有TCL也即將推出高端系列產品。”手機調研機構賽諾手機事業部總經理李睿對記者說。

他認為,日韓品牌正在受到“兩頭夾擊”,一方面是蘋果從高端市場向下擠壓,另一方面則是以華為、小米為主的國產手機廠商向上擠壓。從上述數據來看可以看到,HTC和索尼兩個品牌在歐洲市場上正在迅速進入下滑通道。出貨量卻分別下降30%、20%。

歐洲門檻仍高

雖然市場份額逆勢提升,但歐洲市場並沒有想象中容易攻破。

據記者了解,目前國產手機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尋找本土團隊做本土化管理,以迅速找到當地市場發展節奏。

比如說TCL阿爾卡特團隊在歐洲已經擴張至200多人,每年需要處理100種機型,提供給大大小小200個客戶。而華為則由接近八成的本地員工,去年華為宣布還將在歐洲新招聘5500名員工。

“歐洲市場的複雜性決定了這個市場的特殊性,比如擁有40多種語言,所以從產品包裝、說明書到海報,都要做40種語言。這個是歐洲各國政府的規定,必須遵守。”Alain對記者表示,從生產基地到客戶手里,TCL整個手機的生產周期不會超過2周,成本效應化也是一種優勢。

不過,跨過歐洲市場大門後所遇到最多的是專利以及品牌建立兩座大山。

余承東對記者說,歐洲市場對專利的重視度很高,在沒有形成規模時可能不受重視,而一旦形成規模,各種專利的高收費就會接踵而至。“國產手機廠商到歐洲很難做好,因為歐洲對質量、品質要求比較高,它們可以往東南亞、印度這些國家出口手機,但在歐洲會比較難。”

HTC董事長王雪紅也曾向媒體感慨:“中國若無核心技術,將永遠被歐美公司阻擋在外。”HTC正是因與蘋果的專利戰糾纏不休,產品被禁止在歐美銷售,全球市場份額明顯下降、股價大跌而導致元氣大傷。

據了解,華為采取的方法是交換專利,而聯想和TCL則是通過合作夥伴積累專利技術,前者收購了摩托羅拉,後者目前與4G芯片提供商Sequans成立了實驗室。

而對於品牌,Alain對記者坦言,在歐洲拓展業務由於國家眾多,一共有30多個國家以及40多種語言,相較而言,歐洲用戶對手機的忠誠度較高,其它品牌很難打開市。

此外,歐元的持續貶值,也讓以美元計算出貨價的廠商,面臨利潤下降的危險。在Alain看來,對於國產手機廠商來說,定價是否合適也影響著品牌發展的未來。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33

中信銀行副行長郭黨懷: 銀行與互聯網金融是競合非彼此替代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0344.html

中信銀行副行長郭黨懷: 銀行與互聯網金融是競合非彼此替代

一財網 李德尚玉 實習生鄒穗晞 胡笑紅 2015-09-23 23:59:00

下一階段,中信銀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還將有哪些重磅產品推出?中信又如何看待銀行與互聯網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帶著這些問題,近日,第一財經日報專訪了中信銀行副行長郭黨懷。

從2015年回過頭去看,如果要選出前三家傳統商業銀行的“觸網先鋒”,那中信銀行在前三甲之列,相信不會有太多異議。

早在2006年,中信銀行杭州分行就與支付寶公司在支付結算領域開展了合作,尤其是通過在網關支付方面的合作,中信銀行成為最早推出支付寶個人網上支付業務的銀行之一。

2013年,中信銀行在業內率先開展“網絡貸款”業務,聯手銀聯商務推出面向小微企業主及個體商戶的“POS網貸”。而到了2014年4月,中信銀行聯合嘉實基金、信誠基金推出“薪金煲”。這是業內首支同時具有銀行結算功能和基金收益功能的銀行系“寶寶類”產品,被譽為“寶寶3.0時代”的標桿產品。2015年9月,中信銀行首次發布了跨界合作的在線供應鏈金融新產品——“信e付”。

今年以來,中信銀行先後與阿里、騰訊、百度三巨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聯名信用卡、新型電子商務平臺、大數據、雲計算、金融支付等領域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關系,共同打通傳統銀行在“互聯網+”路上的最後一公里。僅信用卡一項,中信銀行已經聯合三家公司發卡近300萬張。

截至目前,在支付結算和網絡融資領域,中信銀行已經形成了多款互聯網金融的產品矩陣。下一階段,中信銀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還將有哪些重磅產品推出?中信又如何看待銀行與互聯網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帶著這些問題,近日,第一財經日報專訪了中信銀行副行長郭黨懷。

郭黨懷介紹,中信銀行未來將以“互聯網金融”為突破口,實施渠道一體化戰略,著力在電子渠道整合、跨界合作、O2O客戶服務體系搭建、大數據應用四個方面加快創新步伐。對於傳統銀行業務的互聯網化,在中信銀行副行長郭黨懷看來,只要是能夠標準化、流程化、可量化的,都可以往互聯網金融方面去靠攏。

“而商業銀行的傳統優勢,網點的優勢,也不可以拋棄。” 郭黨懷稱,特別是在一些高端交易服務方面,還是需要一些團隊的合作。“我們講到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是一個競合關系,不是誰取代誰,誰吃誰的問題。趨勢一定是大家優勢互補。”

互聯網金融戰略布局

第一財經日報:從2015年半年報大概看到中信銀行互聯網金融上的布局情況,這樣的布局背後的戰略邏輯是什麽?

郭黨懷:日前國務院十部委頒布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規範了互聯網企業和金融企業關於互聯網“金融+”的一些行動方案,這個對下一步促進金融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在發展互聯網金融方面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在這個制度辦法的規範下,中信銀行作為互聯網金融改革的先行者,我們也在積極探討這種新的應用模式,我們在戰略規劃中已經規劃出了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步驟。互聯網金融涉及到我們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互聯網業務發展非常快,特別是年輕人。那麽作為金融服務企業,跟互聯網結合也是一個趨勢,大家會優勢互補,各自發揮各自的強項。

中信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方面重點可能在以下幾個方面會有一些大的行動:

第一、搭建電子渠道“高速公路”。加強電子渠道整合,突出移動互聯網產品開發和服務,強化手機銀行應用開發,打造領先的渠道平臺。

第二、搭建金融互聯網“跨界之橋”。搭建直銷銀行等開放式獲客平臺,拓展第三方渠道資源,推動移動支付創新,打造全面跨境支付結算體系。

第三、打造O2O的客戶服務體系。建設智慧社區O2O平臺,以社區生活服務為切入點,開展線上獲客,線下服務,雙向引流,相互轉化。

第四、強化大數據平臺建設,支持渠道互通互融。加強大數據應用,整合各類渠道,提供一點接入、全程響應的智能化渠道服務。

日報:隨著互聯網化,中信銀行未來業務與互聯網有著何種關系?物理網點功能是否會弱化?

郭黨懷:互聯網與金融的關系,我的理解應該是,誰也不可取代誰,是一個互補競合關系。所以,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傳統商業銀行物理網點的擴張是需要改變思路,但不意味著商業銀行就要取消實體店。

商業銀行應該借鑒互聯網的思維模式,更多地把傳統商業銀行的客戶往互聯網這個方向指引。這樣,我們產品的標準化、流程化以後,能使雙方更多地受益,不光是銀行受益,更多的是客戶受益。

同樣的,介入一些互聯網思維模式也可以把我們的用戶端真正地引流到傳統銀行的實體店。比如在高端理財方面,一些特殊的金融交易方面,還離不開一對一的人工服務和團隊的合作策劃,與互聯網金融是一個互補關系。

日報:傳統銀行的業務有哪些可以互聯網化?

郭黨懷:只要是能夠標準化、流程化、可量化的,應該是一個趨勢,都可以往互聯網金融方面去靠。複雜的交易需要團隊合作的,還是要到實體店去。

互聯網金融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比如說兩年前,我們的認識還是在pc端的一個業務,經過這兩年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已經上升到了十幾種,這個比例應該會越來越大,確切的比例現在也不好預測。趨勢是會向互聯網金融靠攏。

直銷銀行跨界合作

日報:在互聯網金融創新方面,中信銀行的特色是什麽?比起其他銀行,中信銀行的優勢在哪兒?

郭黨懷:對老百姓來說,商業銀行一定是在拼服務、拼價格,就是成本核算的問題。如果中信搭建起來的互聯網金融的新平臺,在服務方面,我們的受眾群體更方便、更快捷,在費率方面更優惠,我想一定是有吸引力的。

比如說,在監管部門的支持下,我們在互聯網金融跨界合作方面,正規劃探索直銷銀行的模式。因為直銷銀行用了一個大數據的理論,銀行會發揮風險控制方面的比較優勢,互聯網企業運用技術手段,把我們的產品標準化、流程化。這樣就可以使現有商業銀行的應用成本大幅度節減,我們就會把這一部分節省來的收益讓渡給我們的消費者。比如說在理財產品銷售方面,價格將體現往下走的趨勢,在貸款方面,資產端也會體現出這個趨勢。我們的“信e付”是在做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把它搬到移動端,在實行審批方面、客戶經營方面都有一些新的舉措。

日報:早在此前中信銀行就推進“互聯網+”與跨界聯結,攜手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小米、順豐等合作夥伴開展一系列互聯網金融創新,共同構建互聯網金融生態圈進行合作,這樣的跨界合作是基於什麽樣的戰略考量?

郭黨懷:互聯網金融大家並不陌生,目前互聯網的行為,或者它的一些模式,已經影響到了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尤其是年輕人,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互聯網,而且互聯網的這種發展,是非常迅速。兩年前,我們的思維模式還是服務、業務設計、營運模式還是基於PC端的考慮,現在主要的重心已經轉移到移動端,更多的是移動銀行的概念。所以,在這一方面,傳統的商業銀行的優勢已然是存在的,但是,商業銀行一定要改變自己的一些思維方式,要借鑒互聯網企業的一些屬性,比如說他們對市場的反映,對消費者的行為的分析,對大數據的運用,這都是互聯網的特有屬性。

而商業銀行的傳統優勢,網點的優勢,也不可以拋棄。特別是在一些高端交易服務方面,還是需要一些團隊的合作。我們投行的一些業務,後面是一個很大的團隊在服務,類似於這種高端的服務,就不可能搬到互聯網上。我們講到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是一個競合關系,不是誰取代誰,誰吃誰的問題。趨勢一定是大家優勢互補。

中信銀行正在積極地探討創造一個有別於傳統商業銀行的模式。其核心是,大家是不是能在監管容忍的條件下,把相互的資源發揮到極致。我們看到的不成功的案例,是因為沒有專註地把各自的優勢發揮出來。

日報:今年3月24號,中信銀行介紹了今年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發展舉措:搭建平臺、跨界合作。“搭建平臺方面,中信銀行今年要推出直銷銀行、智慧社區O2O平臺。”中信銀行互聯網金融未來哪些跨界合作值得期待呢?

郭黨懷:目前互聯網金融跨界合作的模式很多,但是目前在互聯網企業里面,比較成熟的比如說BAT企業,是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在BAT企業三家之間,也各自有優勢,中信銀行和BAT三家互聯網巨頭都有深度的戰略合作協議。

我們現在的合作已經進入到一個深水區了,合作是比較深入的。我們在消費信貸啊,直銷銀行方面都在積極探討。

直銷銀行是最近國務院十部委對外剛發布的鼓勵互聯網金融的重點之一,目前相應的一些監管政策細則還沒有出臺,中信正在積極探討這方面的合作,跟合作方和監管部門都保持密切的溝通,一旦有確切的新的方案我們會及時通過媒體發布。

P2P平臺資金存管

日報:《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網貸平臺的資金必須由銀行來進行存管,但是很多傳統銀行對該業務其實是比較猶豫的,因為網貸平臺的資金量還是不夠大,利潤驅動力小。

9月,易寶支付、懶貓金服及中信銀行在北京召開產品發布會,推出由三方攜手打造的P2P資金聯合存管產品,該產品采取了“支付+運營+銀行存管”的產品運作模式。中信銀行是如何考量開展P2P平臺資金存管的?這個合作與其他的P2P平臺的資金存管有什麽不同之處?

郭黨懷:
 央行規範了P2P的托管行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在風險控制和投資人來說都是一個保護。商業銀行有托管資質,是一個基礎性的業務,銀行把它劃為中間業務收入,這本來就是銀行的基礎業務。談到關於P2P的托管,中信銀行也剛頒布了相應的政策。以前這個P2P是一個開放式的,但是並不規範。監管部門出臺這個政策還是利好的。

在托管業務上,中信銀行還是市場比較領先的。舉一個案例,中信銀行在托管上一直做得很優秀的,年輕人現在普遍用的余額寶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公募基金,就是托管在中信銀行。雖然是只有兩年時間,余額數在最高時候有7000億,客戶群體過億,這個產品有一個強大的系統在支持,無論是哪個產品托管,都有一個很強大的信息技術在後面做背書,核心的就是要估值這些產品。中信有這個實力,所以涉及到P2P托管,不像貨幣基金那麽複雜,數據量那麽大,我們也做了規劃,會積極推動該業務的發展,畢竟剛剛開始,所以量還不是很大。

日報:通知發出之後,會有越來越多的網貸平臺需要選擇銀行來托管自己的資金?

郭黨懷:托管方面,銀行看中的並不是費率的高低,更多的是對這個項目的責任。

對此是有評估考量的,所以我們會有選擇地來做一些P2P的合作。比如說這家公司項目質量比較好,風險把控也比較到位,這是我們追逐的目標。不是所有的P2P的資金托管銀行都要去追逐,銀行既然作為托管行是有責任的,銀行的責任往往大於收益,因此還是要謹慎地積極推進。

托管是有交易規則的,商業銀行作為托管方來講,不光是看到一個規模和收益的問題,更大的是要考慮風險問題。那就意味著每個銀行對托管項目的風險把控、容忍度是什麽。因為銀行只要是接受了這個托管項目,不光是企業的聲譽風險、流動性風險,更多的是社會責任。

中信銀行對P2P托管業務是積極規劃,謹慎進入。並不是說我們所有的項目都要大包大攬地去爭取,一定是要符合中信銀行的風險管控。就像理財產品銷售一樣,不是所有的都要去做,都要去爭取,我們是一個積極謹慎的態度。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746

以色列大牛預言:“搜索+人工智能”將替代微信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130/153009.shtml

導讀 : 11月29日,創業家黑馬學院以色列遊學第四期的學員走入希伯來大學,拜訪了《創業的國度》一書作者辛格(Singer)。

i黑馬 王冀 11月30日特拉維夫報道

在中國移動互聯網領域,微信正在變成一個前所未有的巨無霸應用,它真的能一統天下,並長久維持這種優勢嗎?

11月29日,創業家黑馬學院以色列遊學第四期的學員走入希伯來大學,拜訪了《創業的國度》一書作者辛格(Singer)。辛格長期關註科技創新,他以觀察家的角度,闡述了他對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看法。他表示,微信已經成為Facebook等美國巨頭學習的對象,但“搜索+人工智能”可能會在未來替代微信的作用。此外,他還認為,中國移動互聯網在應用層面已經超過美國。

以下是辛格的精彩觀點摘錄:

“商業模式+科技創新”將成為主流

在過去5年,我去過中國6-7次。根據我個人的觀察,中國也是一個創業與創新的國度。許多中國朋友都說中國不夠有創新力,但實際上不是這樣。以色列內部也有許多討論:為什麽以色列雖然是創業的國度,但不能出現類似中國的巨頭企業?實際上,不同國家有不同國家的特色,不見得每個國家都要變成以色列這樣。

創業企業和成熟企業,最大的不同的創新力和執行力的對比。創業公司更具有創新力,但欠缺整合與組織能力,而成熟企業剛好是反過來的。所以,以色列作為創業國度的底層代碼就是許多青年創造出創業企業,到一定階段就把企業賣給大企業以獲得退出,這種做法就是他們的生意經。

比如,Facebook、IBM、谷歌等大公司都在以色列有超過10宗的並購案例,它們通過這種方式把創業公司與大公司擁有的資源進行整合,以實現母公司的營收增長或技術的更新叠代。而中國的阿里巴巴、小米、百度等公司現在在做的事情(並購),正是美國公司在十幾年前所做的。

中國的創業公司更喜歡在商業模式創新的基礎上加入一些科技元素,這種做法未來會在全世界都成為主流,而非純粹靠科技創新驅動。以小米和微信為例,小米是全球兩家估值超過50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之一,另一家是Uber;微信則是一個集成了各種功能的平臺,這兩家都是非常有創新力的公司。

中國移動互聯網應用已領先美國

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中國已經領先美國半步,比如電商、020的各種場景應用等。中國消費者可以輕易在一些電商網站上購買生鮮水果、蔬菜,並且很快可以送到。但在以色列,我的蘋果手機除了能交停車費,其他什麽也幹不了,所有交易都需要在線下完成,這在美國也是一樣。因此,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應用開發能力已經領先其他國家,包括美國。

圖片1

辛格對黑馬學員闡述他對未來科技創新的看法

實際上,Facebook下一步的戰略就是要模仿微信,以聊天為基礎,接入其他生活應用,這不就是微信目前在做的事情嗎?在我看來,Facebook就是想變成美國版的微信,它為什麽要以1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WhatsApp?就是想把聊天應用置於其核心位置。

互聯網巨頭的戰略都是想成為平臺,然後在平臺上提供所有服務。比如,谷歌和百度基於搜索,阿里巴巴基於電商,它們想做的就是基於已有的服務再延伸出其他服務,充分滿足用戶需求,以增強用戶黏性,構築起自己的圍墻。

“搜索+人工智能”可能替代微信

但是不要忘了,除了微信,還有谷歌和百度,未來它們如果將人工智能嵌入到搜索之中,也是有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勝出的。人工智能發展到一定程度,就相當於有了另外一個大腦來幫你解決所有的事情,你只要發布命令就行了。如果真是這樣,類似WhatsApp、微信這樣的應用就沒有用了,因為你要做的事情,人工智能都幫你解決了。所以,不要小看搜索這個入口。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我舉一個例子。比如,Mobileye(i黑馬註:以色列一家研發無人駕駛技術和產品的公司)就是用人工智能來實現輔助駕駛以及未來的無人駕駛,它采用人機交互的方式來實現這個功能。它的芯片是個中央處理器,能感應路況進而提醒駕駛。下一步,Mobileye將在駕駛者身上安裝攝像頭,你用手勢就可以操控車輛,實現完全的自動駕駛,這就是一個人工智能的場景。

設想一下,如果屆時還只是單純地輸入信息,而沒有人工智能來幫你分析場景、提供決策信息,這樣的服務就顯得太單薄了。

雖然我無法預測未來,但有三個產業可能發生顛覆式的變化。第一個產業是教育,第二個產業是醫療,第三個產業是城市交通(涉及出行方式的改變)。哪個國家能在這三個領域中有傑出表現,就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勝出。雖然許多技術源自以色列,但能把這些技術應用得最好的國家,才能獲得未來的勝利。就此而言,應用能力強的國家,未來要比單純發明技術的國家更為重要。

如果你也想參與以色列遊學活動,請點擊http://hmy.iheima.com/zhuanti/ct/baoming.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391

替代能源優點缺點大檢閱 (7 July 2008)

(News / Report consolidated by www.redmonkey.hk)

(節錄自香港經濟日報)

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屬目前較成熟的替代能源技術,優點是成本較太陽能便宜,但缺點是儲電能力較低,而且發電過程需要大量自然風,停風的日子會降低其發電的穩定性;另外,風力發電亦帶來環保問題,例如有團體指風力發電會對候鳥構成威脅。

太陽能發電

太陽能的優點是取之不盡、潔淨,但缺點是目前成本較高。太陽能發電成本仍然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是太陽能的關鍵原材料多晶硅的價格升幅驚人。數據顯示, 2006年第四季多晶硅價格每公斤為300美元,但到了去年年底已升價至400美元。由於成本昂貴,太陽能發電未能普及使用,現時其發電量佔全球發電量只有0.2%,有報道甚至指出,若要讓太陽能發電與目前的石化燃料匹敵,以目前的研發速度,至少5至10年才能趕上。

水力發電

中國的水力發電力度及速度名列世界前茅,水力發電有不少好處,例如建水庫可以把水控制在水源較為乾旱的地帶,甚至有機會把荒灘、荒地變為良田。但水力發電很多時候被評為弊多於利,由水力發電所引起的環境及社會問題,相當嚴重,例如水電工程攔河建壩,必須截斷河流,會淹沒土地及在土地上的生物,因此衍生出居民移居的問題;另外,水力發電亦引發地質改變的問題。

核能發電

核能是利用鈾燃料進行核分裂時所產生巨大的能量,製造高溫高壓的蒸氣或氣體,驅動發電機組發電。核能發電的其中一個好處,是它在發電過程中的廢氣排放量低,根據國際能源組織,由核能產生的每兆瓦時電力,會排放15公斤的二氧化碳,遠較石油的800公斤為低。不過,如核電廠的幅射問題處理不當,對人類的影響深遠。

生物燃料

代替石油作燃料的其中一種產品是生物汽油,當中最廣為人討論的是燃料乙醇,燃料乙醇主要由農作物,如玉米、甘蔗等提煉出來。乙醇近年廣受歐美政府大力鼓吹開發,投資者趨之若鶩,但亦引起了廣泛的爭議。隨着乙醇佔用大量農地、對環境造成破壞(生產過程產生大量廢氣)及促使全球糧價升的種種弊端陸續被發現,乙醇的使用亦開始受到責難。此外,乙醇的成本效益受到質疑,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注滿一部七座位的汽車油缸所需要的乙醇,其生產成本足以供應一人一年的糧食。

垃圾發電

經過焚燒,垃圾中的細菌、病毒徹底消滅,焚燒垃圾所產生的熱力,又可用來發電。有報道指出,一噸「新鮮」垃圾可以發電580千瓦,相當於一個普通家庭兩個月的用電量,不過,垃圾處置費等成本持續上升,也成為垃圾發電的隱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75

國產手機“替代”洋品牌明顯 不過4000元以上出貨仍不足2%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0270.html

國產手機“替代”洋品牌明顯 不過4000元以上出貨仍不足2%

一財網 李娜 2015-12-24 11:56:00

從利潤情況上看,國產手機整體的利潤率薄弱的問目前還有待解決,工信部數據顯示,2014年手機行業平均的利潤率3.2%,低於電子制造業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

12月23日至24日,“2015年移動智能終端峰會”在京召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長許誌遠總結了2015年的手機發展趨勢。

他表示,雖然2015年移動終端的增速從第一季度的17%將至第三季度的7%,但可以看到智能終端具有3000億美元以上的市場規模,增速仍在繼續。之前備受關註的可穿戴設備市場增速也從去年的20%上升至33%,規模在120億美元左右。

“2015年,雖然倒閉潮不斷,但國產手機市場規模仍有290家左右,整個市場的集中度逐漸上升,前TOP5廠商的出貨量占整個出貨量的占比已經達到了63%。”許誌遠說。

在他看來,在2000到3000元手機價位中,國產手機出貨量占比已經從2014年第一季度的28%到現在的88%左右,在3000到4000價位手機的出貨量當中,國產的手機占比已經從2014年第一季度的7.5%增長到2015年第三季度的76.8%。不過,4000元以上的手機的出貨量當中,國產手機占比在2%以內,國產手機基本上沒有進入4000元這樣一個價格的空間。

從利潤情況上看,許誌遠表示,國產手機整體的利潤率薄弱的問目前還有待解決,工信部數據顯示,2014年手機行業平均的利潤率3.2%,低於電子制造業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

移動終端增速滑落至7%可穿戴“逆襲”

移動智能終端已經成為規模最大的消費電子產品,也是最重要的產品,規模發展非常快,但是到今天為止,增速也在快速下降,已經從2011年60%的增速到2012年的50%左右,到今天已經在接近10%的增長。2015年以來,我們看前三個季度的增長,增速的下降也比較快,從第一季度的17%到第二季度的12%到第三季度的7%,當然從整個市場規模的情況來看,移動智能終端作為3000億美元以上的市場規模的終端在所有的主要的終端里它還是增速比較快的。2014年它的增速是8%,而我們看PC和液晶電視是下降的,平板去年小幅增長,今年受大屏手機的影響會有一個下降。可穿戴整體的增速是非常快的,去年是20%的增長,今年會有33%左右的增長,但是規模比較小,只有120億美元左右。

在整個市場的快速擴張的過程中,激烈的競爭也帶來主導廠商格局持續的變化,回過頭來看五年之前的諾基亞和黑莓,到後來的三星、蘋果,到後來中國廠商的崛起,包括聯想、華為、小米等等,過去的幾年里TOP5的廠商在不斷發生變化,在這個變化中我們看到今天生存發展的廠商都有它自己獨特的發展模式,比如說自主的產業鏈,比如說垂直整合,比如說技術創新的積累和獨特的發展模式,比如說互聯網的發展模式等。

在整個市場手機代替的過程中,一個很有意思的特點,國內手機通過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從3G向4G的切換,重回平穩增長的態勢。從數據監測看到,國內從3G到4G切換的速度非常快,2014年年初的時候,3G的整個終端才占據整個市場的絕對的主導地位,但是到2014年末的時候,4G終端已經占整個的70%,到2015年12月份,4G終端已經占了整個市場的87%左右的份額。在整個切換的過程中,也有一些變化,今天已經重新回到平穩增長的態勢。

整體廠商數量仍維持在290家左右

雖然有的廠商在破產,有的廠商在退出,但是經過監測的數據能看到,其實國內的廠商是有進有出,總體的數量是比較平穩的,基本上所有廠商的數量維持在290家左右,智能手機廠商維持在220到230家左右,從整個手機市場的競爭和發展模式我們也看到了一些變化,國內市場從機海戰術轉向精品路線,具體來講可以從我們監測的手機的款型能清晰看到這一點,國內手機市場當月新上市的機型的數量下降很快,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明顯下降,2014年上半年的時候每月還在200款左右,到2015年,每月的120款,這是所有的機型。智能手機上市機型從2014年上半年的每月150款,到現在的100款左右,下降的趨勢還是很明顯的。

上遊產業鏈仍是美日韓主導

從具體的產業鏈上遊的情況來看,我們畫了一張圖,進行了分析,發現國產手機廠商還是普遍受制於上遊的產業鏈,我們畫的全球的整個手機產業鏈的TOP3的企業,能看到,美國、日本、韓國的廠商還是在整個產業鏈當中占據一個主導的地位。這里邊和我們國內的集成電路目前的專利數量也能夠看到,我們在集成電路基礎領域的專利的知識產權數量還是比較少,當然我們國家的終端廠商在這方面已經開始發力,比如說華為、中興在移動終端專利發明的數量來看已經是在第一位和第二位。從國內產業鏈的情況來看,我們剛才講了很多的下遊的產業鏈受制於國外的企業。但是實際上我們在有些關鍵的產業鏈環節也開始突破,特別是芯片和操作系統這兩個環節,剛才懷部長也講了,我們手機的操作系統在艱難的往前躍升,特別是隨著阿里雲等這樣一些操作系統在一些廠商的應用,使我們手機終端裝有自主操作系統的份額在快速上升。目前來講,占比還比較少,大概是在2%以內,但是這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因為我們是從零開始的。我們的手機芯片也在快速上升,因為我們在第一開始上4G的時候,國產的手機芯片出貨量占比比較小,7%左右,現在我們已經達到12%以上。

隨著新材料和新技術的引入,其實對手機的影響也在加大,這個也對供應鏈產生新的影響,包括雙曲面的柔性屏、曲面屏、全金屬材料、3D觸控貼合技術,帶來上遊產業鏈的變化,今天已經看到上遊產業鏈已經有退出或者關閉的情況,這是手機產業總體的情況。

國產品牌替代“洋品牌”明顯前五出貨占比過60%

我們回顧一下整個國產手機品牌發展的歷史,我們看到這是一個應該說波瀾壯闊的歷史從1998年我們國產手機的市場占有率不到5%,到2003、2004年間有些國產手機品牌進入,比如波導、TCL,那個時間點是我們國產手機第一次市場占有率超過50%,2007年,特別是智能手機發展元年那一時刻起,國產手機品牌廠商應該說抓住了機遇,一路提升了我們的市場占有率,從60%、70%一直到現在的80%,應該說國產的品牌穩定的占據了國內市場的主導地位,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

從具體的市場的集中度來看,我們通過監測數據能夠計算到,其實整個市場的集中度在上升,前TOP5廠商的出貨量占整個出貨量的占比已經達到了63%,這一方面是說我們的TOP企業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在逐步提升,實力在增強,另外一方面看到我們後面中小的廠商生存的狀態越來越困難。

還有一個特點是大家也能夠感受到的,國產手機在高端市場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通過我們的監測數據也能很清晰看到這一點,在2000到3000元手機價位中,出貨量我們國產的手機占比已經從2014年第一季度的28%到現在的88%左右,在3000到4000價位手機的出貨量當中,國產的手機占比已經從2014年第一季度的7.5%增長到2015年第三季度的76.8%。當然比較遺憾,4000元以上的手機的出貨量當中,國產手機占比在2%以內,應該說國產手機基本上沒有進入4000元這樣一個價格的空間。

在整個手機產業的轉型升級和躍升的過程中,我們也出現了很多的手機品牌模式的創新,這是大家能夠看到的,比如說大家耳熟能詳的小米的互聯網模式,而且他也打造了較為完善的智能家庭的生態圈,我們也看到很多跨界的知名的品牌,包括傳統家電的代表,格力手機智能家居,包括樂視通過手機來打造平臺加應用加終端的生態,包括三一重工面向特定領域的三防手機等。

國產手機整體的利潤率仍薄弱

部分品牌的利潤率雖然有所提升,但是整體來講,國產手機整體的利潤率薄弱的問目前還有待解決,大家看待排名前幾位的,特別是華為和小米這樣的公司利潤率水平會有所上升,但是整體來看,根據工信部的統計,2014年手機行業平均的利潤率3.2%,低於電子制造業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這應該說是相當低的。這是國內的手機品牌發展的特點。

2016年手機跨界趨勢明顯

我們對2016年手機發展趨勢做出判斷,第一個,我們也計算了一些規模和一些終端相關的市場,我們發現其實移動智能終端,手機仍將是未來幾年驅動ICT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力量,雖然我們看包括可穿戴、智能硬件等發展很快,但是整體規模以及對整個ICT產業的影響其實還在一個初始的階段。智能終端,手機占了3000億美元左右,PC大概2000億,後邊更少,我們看到移動智能終端所驅動整個的ICT制造的產業以及它所相關的移動互聯網服務等,仍將是ICT產業最重要的驅動力量。

我們也會看到更多的跨界品牌的發展,新的模式會引領業界的創新,包括我們會看到以前很多的手機,將來也會有更多跨界的新的品牌和新的模式出現。

2016年我們也預計國內的手機元器件的格局會顯著的變化,當然這也是由於2014特別是2015年的並購和收購,在2016年會產生實際的影響,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們看到2015年的收購和並購,將會逐步影響市場格局,包括中國的一些財團對存儲一些上遊元器件的收購會產生影響,另外一個是多種因素影響元器件供應商市場格局,特別是中國大陸的一些元器件包括國內面板產業的快速增長,也包括一些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所帶來的影響。

雖然手機已經進入了一個平穩增長的態勢,已經不會像以前幾年那麽高速增長,但是我們會看到,智能終端所引領的一些技術創新還是非常引人註目的,也會出現很多創新的產品,影響這些創新的要素我們也列了一下,包括網絡演進,包括新的存儲和工藝、材料,包括3D觸控和指紋識別等等,都會給明年的創新帶來很多的基礎。

 

 

演講者許誌遠: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長,中國互聯網協會移動互聯網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ICT制造業研究領域主席。

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工程系,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領域:移動互聯網、ICT制造研究。牽頭負責2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多項地方政府、電信運營商總部及省公司的研究和咨詢課題,獲中國通信學會三等獎兩項,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移動互聯網白皮書(2011版、2013版、2014版)、移動終端白皮書(2012版)的主筆人。牽頭編制專著一本《移動互聯網——模式創新的力量》。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766

貓眼電影分拆獨立 鄭誌昊替代沈麗成CEO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11/155132.shtml

導讀 : 貓眼電影原CEO shining(沈麗)因“身體原因需要暫時休假一段時間”,鄭誌昊(Peter)被任命為貓眼公司新CEO。

i黑馬訊 4月11日消息,美團大眾點評CEO王興今日通過內部郵件宣布,正式決定分拆貓眼電影業務,讓“新貓眼”成為一家完全獨立運營的公司。貓眼電影原CEO shining(沈麗)因“身體原因需要暫時休假一段時間”,鄭誌昊(Peter)被任命為貓眼公司新CEO。

鄭誌昊兩年前加入大眾點評,在美團大眾點評新公司成立後,他被委以重任,帶領平臺事業群推進團隊融合、產品結構優化、平臺差異化策略等多項工作。

王興在郵件中透露,貓眼的目標是依托領先的電影票務平臺和用戶社區,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綜合電影公司之一,其中重點是發展電影上遊業務,打造貓眼娛樂媒體平臺。為實現這個戰略目標,貓眼需要加強發展電影上遊,通過資本運作,與行業資源深度對接。拆分獨立運營後,新貓眼將有更獨立的決策機制和更靈活的激勵機制。

2015年10月8日,美團和大眾點評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2016年1月19日,新公司完成首輪融資超33億美元,融資後新公司估值超過180億美元。根據其官方數據,美團2012年2月推出貓眼電影。截至目前,覆蓋電影購票用戶數超過1億,覆蓋全國影院超過5000家。

附美團大眾點評CEO王興內部郵件:

各位同事,

公司正式決定分拆貓眼電影業務,讓“新貓眼”成為一家完全獨立運營的公司。

在過去三年里,貓眼團隊通過有效的市場運營策略,迅速建立、鞏固和放大了貓眼的市場領導者地位。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貓眼是美團 App 全新客僅次於到店餐飲的渠道貢獻者,是美團 App DAU 和新客快速增長的重要驅動引擎之一。去年下半年至今,貓眼實行差異化競爭戰略,通過精細化運營持續優化運營效率,使得補貼率遠低於所有同行,並一直保持在線票房市場第一的領導者地位。在剛剛過去的3月,貓眼已經成功實現了BG層面的盈利!同時,貓眼團隊積極探索“大數據+發行”,有效結合電影人的專業洞見和平臺的大數據分析,參與投資、發行了30多部影片,其中包括《心花路放》、《港囧》、《美人魚》等票房冠軍,為貓眼積累了領先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

從去年開始,貓眼團隊積極和潛在的戰略合作夥伴溝通,深入了解文化娛樂行業,為貓眼的下一步發展方向摸清了方向:依托領先的電影票務平臺和用戶社區,成為中國最具影響的綜合電影公司之一;重點加強發展電影上遊業務,打造貓眼娛樂媒體平臺。為實現這個戰略目標,貓眼需要全面擁抱文化娛樂產業上下遊,與行業資源深度對接;需要更快的決策機制,更靈活的激勵機制。貓眼的獨立,是貓眼實現未來的宏偉目標的必經之路,是公司為了在電影和文化產業實現更好客戶價值的重要決策,也是公司踐行“互聯網+”理念的一次自我創新。

同時要非常遺憾的告訴大家,shining因身體原因需要暫時休假一段時間。貓眼過去的飛快發展和一切成就,無一不滲透shining的心血、智慧和領導才能!非常感shining對貓眼的貢獻,祝願shining早日恢複健康!

公司決定,任命鄭誌昊(Peter)為貓眼公司CEO。Peter 兩年前加入大眾點評,使點評APP獲得了飛速發展和質的提升;新公司建立後,他帶領平臺事業群迅速、有效地推進了團隊融合、產品結構優化、平臺差異化策略等各項工作,為新公司的平臺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Peter對電影和文化娛樂產業也有很強的興趣和熱情,他出任貓眼CEO,充分體現了公司對獨立運營的貓眼的高度重視,他將接過 shining 的接力棒,領導貓眼業務,繼續推進貓眼獨立分拆並推動相關資本運作,繼續積極探索“互聯網+文化娛樂”,依托美團-大眾點評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大數據平臺等為中國的電影及泛文化娛樂行業貢獻更多力量!

Peter 出任貓眼CEO 後,平臺事業群由穆榮均和姜躍平(老麥)聯合負責。

讓我們既往不戀,縱情向前!

王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191

麥肯錫專家 教你不打折談薪法 找工作怕被打槍 先為交涉準備「替代方案」

2016-05-16  TWM

即使手上沒有好牌,交涉前預先想好最佳替代方案, 態度不卑不亢,展現自信,就能提高談判成功率。

交涉要成功,有一個概念很重要,就是BATNA(Best Alternative To Negotiated Agreement),意思是交涉破局時的最佳替代方案。 BATNA的好壞,對交涉者的交涉能力有很大影響。

我們以找工作為例,思考BATNA的好壞,會為交涉者帶來什麼影響。假設X對目前的工作還算滿意,某天,獵人頭公司介紹他去一家外商金融機構應徵。X現在的工作很穩定,即使交涉破局,他還是能待在原來的公司,所以他的BATNA很簡單,就是繼續做目前這份工作;除非對方提出很好的條件,否則不考慮換工作。也就是說,X在面臨交涉時,態度可以更堅定。

別自曝弱點!

沒自信,會接受較差的條件相較之下,Y的運氣就沒那麼好了,他遭到裁員,面臨失業。雖然有找工作,但總是找不到適合的,而且存款越來越少。現在,他正和W公司面試。很遺憾,他的BATNA是面臨存款持續減少,維持失業的狀態。可想而知,他與W交涉時,絕對不敢把條件談得太高。

我們在評價BATNA是好是壞,和評價一般的替代方案一樣,別認為它有累加的效果。比如,你現在要賣掉自己的舊車。針對賣掉這個行為,替代方案有很多,可能是繼續開舊車、給家人使用、放著不管等等。但千萬不可仗著自己有很多替代方案,便輕易認為:「反正我有這麼多替代方案,交涉時可以強勢些。」即使事先準備許多替代方案,在正式談判前,你也只能從中擇一;從數個替代方案中選出最佳的一個,這就是你的BATNA。

交涉破局時最佳替代方案的好壞,將大大影響交涉力,因此,想從BATNA評估自己的交涉能力,必須十分謹慎,不可過度樂觀,也不要太悲觀。

評價自己的 BATNA,最好具備冷靜的分析與良性思考。關於良性思考,指的是「能這樣最好,但也有可能不會實現」,是一種具備現實性與相對性的思考方式。

還有,記得別過度悲觀。絕望、悲觀的思考,是交涉的大敵。即使乍看之下覺得自己的BATNA不是很好,也得冷靜看待,從中找出能提高交涉力的要素。那麼,Y的情況又該怎麼辦呢?

遭到公司裁員、失業的Y,他的BATNA是存款持續減少,維持失業狀態,現正和W公司面試交涉中。在這種狀態下,他或許無法抱持太高的期望,但這並不表示,他就必須毫無選擇地接受明顯劣於他人的條件。這時他可以思考,自己的經歷是否有完全展現出來?因為人一旦怯弱,很難看到正面的事物,不僅如此,甚至還會過分誇大負面狀況。

凸顯差異化!

有信心,證明自己有交涉力對Y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將自己過去的經歷,做出差異化,彰顯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並積極包裝自己,讓自身經驗顯得很特別。每個人一定都有長時間培養出來的特殊技能或知識,千萬不要一開始就認為:「我什麼都不會!」然後陷入絕望、悲觀的情緒之中。

一開始就認為辦不到,會令人無法產生努力的動機。這麼一來,不僅勝率會降低,假使最後真的出現不好的結果,當事人更會在心裡加強這種認同:「我果然很沒用。」換言之,內心篤定自己辦不到的人,最後真的會失敗。

即使知道有信心的人交涉力較強,但傷腦筋的是,該怎樣讓自己相信「我擁有強大的交涉力」呢?若沒有確切的論據,即使再多正向思考,也很難產生自信。

這時候,你必須以相信自己擁有增強交涉力的要素為前提,絞盡腦汁去篩選出可增強交涉力的具體要素。就是要思考自己的BATNA為何,例如:我擁有什麼樣的知識或經驗?對手哪些行為會對我造成困擾?對手有沒有時限的壓力?交涉破局時,對手會怎麼做?

只要努力思考,一定可以找出增加信心、提高交涉力的條件。

(本文摘自第四章,孫蓉萍整理)

撰文 / 高杉尚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82

俄羅斯經濟的另一種聲音:農產品替代石油、擴大供給降房價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9531.html

對當前的俄羅斯經濟如何對癥下藥?俄羅斯國內的政策建議平臺也有不同的觀點。

斯托雷平俱樂部,一個為俄羅斯總統經濟委員會提供政策建議的專家組織認為,俄羅斯經需要找到新的增長點替換石油。斯托雷平俱樂部成員維克多·茲瓦格里斯基對俄塔社表示。

事實上,斯托雷平俱樂部得名於1906年至1911年期間俄國首相彼得·阿爾卡季耶維奇·斯托雷平推行的、旨在摧毀村社制度、扶植富農經濟的土地改革。該俱樂部成員將自己成為“市場派的現實主義者”,在許多方面提出的經濟政策觀點都與俄羅斯中央政府和中央銀行有所不同。

農產品取代石油?

“在20世紀早期,俄羅斯沒有石油出口的情況下也發展得非常好,還能向所有國家出口糧食,農產品是全歐洲最好的。因此,‘新石油——糧食和牛奶’的口號完全沒錯。另外,我們應該對農業基礎技術(生物乙醇、生物技術和制藥學)進行深入改革,只有這樣會帶來高額的收入,以至超過石油和天然氣等原材料出口的收入。”茲瓦格里斯基表示。

根據斯托雷平俱樂部專家的意見,農業發展理應得到金融支持——針對農業發展的信貸應該使用最低的利率,該措施可以讓所有地區的農業生產商擁有相同的權利,並提高他們的競爭力。

引進人力資本

斯托雷平俱樂部也對引進人力資本表達了特殊關切。“簡而言之,俄羅斯當前存在技術熟練工人的嚴重不足。教育體系一直針對於培養‘白領員工’,也就是管理者。但由於當前國家商業環境正處於困難的狀態下,並不需要那麽多的管理者。”茲瓦格里斯基補充說,在俄羅斯的實體經濟部門中,缺乏年輕的專家。因此,一旦國家開始儲備人力資本,企業也將獲得更多的可能性,在獲取人力資源上得到稅收減免,那麽在生產領域缺乏專業人才的問題也就可以得到解決。

減壓中小企業

斯托雷平俱樂部也對中小企業的發展給予了特別的關註,因為在新經濟條件下中小企業正是增長的驅動力。根據專家們的看法,為了創造的新的中小企業,必須確保“完全零度”條件,並至少在中期內從整體上降低對商業的財政、行政壓力。“2015年大部分中小企業主面對的財政壓力(罰金、稅收、勘察成本)整整提高了20-30%。而關稅壓力則提高了30-40%。”

斯托雷平俱樂部相信,俄羅斯的中小企業應轉向專利體系,為企業設立“絕對透明”的規則。“針對中小企業的專利體系在所有發達國家都存在。這與服務業領域的企業尤為相關。過去,擺在我們面前很大的工作就是完善專利制度,而現在需要就收入維持單一的稅率。”

降低基準利率

斯托雷平俱樂部也提出了降低基準利率的建議。根據茲瓦格里斯基的意見,俄羅斯聯邦的基準利率應該在3-5%之間。

“據比較:美國的基準利率為0.4%,歐盟0.25%,日本甚至是負利率。日本在國家層面倒貼給企業,促使他們開辦企業——而且完全不是能源、資源和煤炭企業。除此之外,不僅僅要降低信貸的利率,同時也要降低借入資金的成本,尤其要房地產商降低核心利率。”

“擴大不動產市場上對居民的供給、從而降低購房的成本非常重要。當前,根據人民收入水平和買房成本比,俄羅斯是全世界買房最困難的5個國家之一。與巴基斯坦和摩洛哥並列。”根據斯托雷平俱樂部的觀點,俄羅斯借貸的利率和基準利率應該下降到3-5%,建築貸款利率應該不高於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