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卖产品不如卖资源 稀土产业链利润倒挂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103/2038049.shtml


每经记者 张国栋 发自北京
氧化镨的价格涨幅88%,素有稀土市场晴雨表的氧化钕价格从年初的13万元/吨一路飙升到26万元/吨,涨幅高达100%。
稀土价格水涨船高,折射出当前稀土行业价值的回归。随着中国对稀土行业管控力度的加大,原来欲借此大赚一笔的中小企业获利越来越少,处于垄断地位的稀土龙头或成为稀土价值回归的最大赢家。
据悉,由于今年稀土矿产价格出现暴涨,稀土业盈利呈现倒挂情况,最赚钱的是上游企业而不是附加值较高的下游企业。行业人士表示,“加快稀土深加工的研发 和投入,这样通过高附加值产品领域的发展夺取稀土的定价权,或许是未来稀土企业的最大盈利点,否则只凭稀土矿藏的限制很难彻底拿到定价权。”
稀土价被爆炒
稀土被冠以“科技金属”之称,其战略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几年,为保护稀土资源,我国政府决定暂停稀土采矿权的审批,并对出口配额进行严格限制,国内外稀土产品价格随之上扬。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生意社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日,国内氧化钕平均价格为25万元/吨到26万元/吨,而1月6日其价格为12.2万元/吨 到13万元/吨,上涨幅度达100%;氧化镨方面,11月2日价格为23万元/吨至23.5万元/吨,此前统计为11.7万元/吨到12.5万元/吨,涨 幅88%。
稀土价格挥手告别 “白菜价”的同时,我国的稀土企业开始从中尝到甜头。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20315.6吨REO(氧化稀土), 与2009年同期的13991.1吨REO相比,上涨了64.4%,同期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创汇达2.56亿美元,涨幅达到了239%。在不受配额 限制的应用性产品方面,2010年上半年稀土永磁体出口总量达到6424.3吨,与2009年同期的3258.9吨相比,增幅为97%,出口创汇也比 2009年同期增加了近一倍。
资源垄断带来盈利大增
11月2日,北京某稀土企业销售人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以稀土分离企业为例,基本毛利率不高于5%。“从买进来富集物到出产品,最后去掉人工和费用,利润都维持在5%左右 (矿不要钱的企业除外)。”
包头某从事稀土分离技术的行业人士也表示,稀土分离企业已不怎么挣钱。“对单纯分离、电解行业来说,是正常的利润率。企业如果拥有矿的冶炼、分离电解、自身产业链完整,则能增加利润,特别是在行情暴涨时也会盈利。”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大型稀土企业依托国家政策垄断着矿和初级产品的销售权利,或成为稀土行业的大赢家。而一些小企业靠着私挖滥采打着擦边球。一位 熟悉稀土开采的企业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有矿企业都有自己的加工厂,没有矿的部分企业则属于野战军,偷挖多少是多少。
“对一些稀土企业,既然加大科研投入的深加工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不比直接卖稀土矿利润更高,那不如转而去卖资源,这样产品的生产周期短,利润也高。”生意社稀有金属分析师宋志超表示。
相较小企业的“投机取巧”,大企业获利要名正言顺得多。记者采访了解到,稀土行业兼并重组晋级国家战略后,稀土盈利已经逐渐转向垄断企业手里。包钢稀土 (600111,SH)今年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公司净利润达到2.5亿元,同比增368.67%,前三季度的净利润达到6亿元。公司还预测今年全年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将达到1200%。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稀土公司,在上市13年里,曾有过连续7年利润负增长的记录。
稀土深加工企业未来或最受益
中国减少稀土出口配额的传闻一度引起国际社会恐慌,但世界稀土供应格局短期内仍难打破。
对于稀土的价格,宋志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稀土价格直接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往后几年价格还会上涨,但估计不会出现今年的暴涨局面。“稀土 行业有一定准入条件,未来不可能有企业大量涌入,同时国家通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也是为规范市场价格,形成统一定价权。”
宋志超称,类似中科三环这种稀土深加工企业很容易在未来的稀土涨价风潮中受益。“中科三环最近与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毫无资源优势的中科三环,凭借技术方面的优势足以吸引包括五矿在内的资源型大央企。”
相关新闻
华东有色未参与澳大利亚稀土企业配股
每经记者 李卓 发自北京
昨日,澳大利亚稀土开发商ArafuraResourcesLtd.(以下简称Arafura)发布公告称,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以下简称华东有 色)拒绝Arafura9000万澳元融资计划的提议。这不仅将使华东有色所持Arafura股权由原来的22.2%减至17.6%,这也是中国国有企业 拒绝投资国外稀土开发商的罕见例子。
据了解,Arafura主要从事稀土资源勘探和开发,2003年11月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去年, 华东有色与Arafura在中国香港签订股权认购协定和股权交割协议,华东有色 以2249万 澳 元 成 功 收 购Arafura25%的股份,不仅获得Arafura的相对控股权和控股Arafura旗下两个铁矿的权利,还可派驻两名董事,其中一名为执行董事。
就这次配股,华东有色从今年2月初开始与Arafura接触,如果顺利认购Arafura的股票,此次股票配售将进一步融资2590万澳元。但是结局让市场意外。
华泰证券分析师刘敏达表示,在各国自主资源保护的基础上,一般会鼓励企业投资国外稀土开发,但目前中国国内企业投资国外稀土矿比较困难也比较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国基于对本国稀土矿产资源的保护和重视,对外商投资进行严格监控。
不过,截至昨日记者发稿,华东有色相关部门除确认没有参与Arafura此次配股外,并没有作出其他答复。分析人士猜测:“也许是因为自身经济上的考虑,否则也找不出更好的理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12

兩岸三地:有色金屬市場「倒掛」 因念


2011-1-20  AD




 

剛過聖誕,不到個半月就是農曆新年,打工的、做生意的,還是歡天喜地,中國人嘛,過年大過天!不用等到年三十,筆者今周已開始團年活動,與各個工廠客戶、廣東友人乾杯、乾杯!

頭炮是廣東投資友人,和他的一幫自稱「小康」但身家數億的有色金屬行業老闆,中午在廠內到會團年,跟數百工人載歌載舞!老闆高興起來,本來筆者對杯中物過敏,也給他不留面子的指罵:「不是請你過來吃飯的,是請你喝酒的。」筆者知道話已出口,再不喝會反枱的,只好捨命。

平時很少見到老闆如此兇猛,有點不服氣,但不敢報仇。跟他的拍檔問個究竟,原來2009年公司受累金融危機,有色金屬商品價格暴跌,虧損之大從未試過。終於熬過2010年,把所有輸掉的全贏回來,而且還每個股東有錢分,老闆不高興才怪。

努 力有成果,當然為他們錦上添花,乘機追問2011年預測,沒想到回覆是:「你沒見到老闆喜中有悲嗎?多跟他喝酒你就知道喇!」原來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內地 有色金屬價格追不上國際價格,出現行內所謂的「倒掛」現象,對於他們以進口材料為主的貿易加實業公司,可以想像,入貨價比賣價更貴,能笑乎?但做這行不能 停下來,進口貨源只可拖慢,比如延遲發運,到貨後租用保稅倉一個短時間等,但這些都是費用,且誰敢保證延遲後的價格可升。

供求問題 國策影響大

這個情況,根據友人分析,全因國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財政收緊政策,把國內需求一下子壓住,結果形成供過於求的現象。至於國外價格,由於美元持續貶值,商品價格只是反映這個事實而不斷上升,正是此起彼落。

對 於我們這些沒有直接參與商品投資的,中國與海外市場差距,理應不會有甚麼影響。不過,倒掛如一直維持,理論上市場力量肯定會把其中一方推往另外一方,以達 到平衡,所以2011年商品價格走勢,也是一如既往,讓中國發揮最大影響力。看官,手頭上持有有色金屬股或投資,不能不注意這方面的發展。

因念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04

魯花「哭訴」成本倒掛花生油漲價掀起萬層浪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29830.html

一個星期前,熟悉內情的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花生油價格上調6%以後,魯花不會去計較別的企業是不是跟進漲價,因為花生的價格確實上漲幅度太大,企業難以承受壓力。不過,這卻引來罵聲如潮,讓魯花集團始料不及。

上述人士說:「這次的漲價風波,掀起的不是千層浪,而是萬層浪,網上全是罵的,根本沒法回應。」

「漲價」兩個字已經讓魯花集團噤若寒蟬,此前接受本報採訪的有關人士現在已絕口不提提價6%的事情,只是強調花生價格上漲很多,小包裝花生油的價格漲幅沒有跟上花生的漲幅,這種倒掛實際上已經持續了約2年的時間,這讓魯花集團不堪重負。

在網上強烈的抗議聲中,有媒體報導稱魯花集團已經否認上調花生油的價格。對於一些地區價格的變動,上述人士表示是因為捆綁銷售的緣故,即將小瓶裝的 食用油與花生油捆綁銷售,捆綁食用油的數量增加價格當然也上調。不過,本報記者在上海、浙江平湖市等地的超市發現,並未有捆綁銷售的魯花花生油上架。

雖然一開始表示不在意其他企業是否跟進漲價的行動,但是宣佈漲價後的近一個星期時間裡,中糧集團、益海嘉裡集團兩大食用油巨頭沒有任何調價跟進的舉 動,對魯花集團而言仍然形成相當大的壓力。魯花在花生油領域目前佔據第一品牌的位置,益海嘉裡的「胡姬花」、「金龍魚」花生油對魯花形成包圍之勢,雙方在 市場佔有率上差距並不大,魯花上調價格後,一些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有可能選用益海嘉裡的花生油產品,魯花的市場份額可能受到影響。

另外,雖然小包裝食用油的限價令已經到期,但是有關部門也並未明確宣佈解除食用油限價要求。熟悉內情的人士說,在魯花宣佈漲價後,發改委有詢問魯花集團,即便只是詢問,估計對魯花也會形成一定壓力。

熟悉內情的人士介紹,好歹魯花集團還有地產業務,還可以給企業做點貢獻。2002年山東魯花集團與英國豐利公司合資成立煙台魯花豐益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此公司是集房地產開發、投資、策劃、銷售、物業管理為一體的大型房地產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52

未必真的倒掛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47s.html

    前幾年,我隨工廠搬遷到了本地邊緣地區,距離證券營業部將近30公里。客戶經理朋友很熱情,好幾次打來電話,說我眼睛不好,行走不方便,他開車來接我到營業部,辦理“滬港通”開通手續。他還特別提議,可瞄準做A-H“倒掛”的標的,說是個好機會;也有其他朋友這麽認為的。

    關於“滬港通”,我在8月12日的小文《“滬港通”不是“滬港同”》中說到,由於市場不同,同股同權的股票在兩地的估值會有不同,以致股價表現也將不同。比如,其中講到“使用的貨幣以及利率的不同,通貨膨脹的程度的不同”這些因素。這里,我就這方面進一步作個簡單詮釋。

    港股市場比A股市場成熟得多,人們重視投資,首先希望獲得穩定的股息或紅利,於是很多投資者偏愛投資績優而穩健的大藍籌。這樣一來,不少大藍籌股價便慢慢出現了“倒掛”現象,即同股同權的H股價格高於A股價格。但這是不是意味著這些大藍籌A股的估值及股價真的就低了呢?並非一定如此。

    我們知道,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將就一點來說,大概是銀行利率的倒數(嚴格地講,市盈率應該是股權收益的倒數,但運用這個概念有時不太容易從宏觀上大致地說明問題)。這樣的話,股票的估值顯然就與貨幣的利率及其通貨膨脹的程度密切相關。在香港,港幣利率很低(比如,一年存款利率只有0.7%,貸款利率大約只有4%吧?),通脹率也較低;而大陸是個高利率(真正的市場利率遠高於基準利率呢)及高通脹地區。我們還知道,股票的價值是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這樣的話,如果同股同權的股票送出相同的股利,那麽經過若幹年以後,買H股的投資者的最終受益就有可能大大高於買A股的投資者,因為高通脹將把A股投資者的收益大大地吞噬掉。所以說,港股市場的投資者給出了這些大藍籌H股的更高的估值,這顯然是有其道理的。還有,從目前“倒掛”情況看,那些“倒掛”較多的H股也只不過比A股高出了10%左右吧?按照上面所言之理,只“倒掛”了這一點點,好像並不高吧?到了“滬港通”正式流通了,說不定H股還會再高呢!

    總之,根據股市基本原理,一般地,低利率市場將會給出更高一點的估值,股價也就相應會較高一點。

    當然,兩地估值水準究竟怎樣,只有“滬港通”啟動之後,經過互相流通,才能知曉。

    目前看似“倒掛”的A-H股屆時未必真的倒掛。

 

附:

           “滬港通”不是“滬港同”

    滬港通即將開閘,一位券商營業部朋友拿來滬港通宣傳資料,熱情地介紹“滬港通攻略”,他著重講解了“利用兩地估值之差套利”策略:

    “投資者可以利用A-H價差套利,對沖行業風險。例如,可以買入A股當前折價較多的股票,賣出H股相應標的,規避行業風險,反之亦然。目前,A股估值優勢主要集中在銀行、汽車、公用事業、交運、食品飲料等行業,且這些權重板塊的A股估值顯著低於H股估值30%-50%。不妨瞄準A-H折價較大的股票,如,海螺水泥(600585)、寧滬高速(600377)、中國平安(601318)、保利地產(600048)、青島海爾(600690)、伊利股份(600887)等。”

    這位朋友是好心好意,但他介紹的這個套利方法的立足點是不對的,錯把兩地“同股不同價”現象作為估值差異的依據,並且誤以為具有對沖性。

    滬港通開閘,盡管有了一條連通管道,但A股仍然是A股市場,港股也依然是港股市場,它們仍舊是兩個不同的市場。而市場不同,估值也就必定不同,世界上也確實不存在兩個估值水平相同的市場,所以A股與H股也不可能相同。造成它們差異的因素複雜而繁多,比如有,市場制度和交易機制的不同,市場化程度的不同,使用的貨幣以及利率的不同,通貨膨脹的程度的不同,政治背景和經濟條件的不同,股權文化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思想意識的不同……最終,股票的估值(定價)也就勢必不同。打個比方說,一棟別墅,造在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黃浦江沿岸的黃金地段,每平方米要20萬元;一模一樣地造在大西北偏僻地區,可能每平方米0.3萬元也沒人要。所以說,“同股應同價”的套利想法是偏頗的。

    如果A-H價差真可作為套利依據的話,那麽,即使沒有滬港通,也早就可以實行了,但我們怎麽從沒聽到過大陸有哪個做港股的人長期用這個方法套利成功的?還有,在滬港通開閘之前,大陸投資者現在完全可以捷足先登,買足所謂“A股折價較多”的股票呀!但怎麽還不見這個徹底行動呢?你想,這樣兩種明顯的套利機會,市場難道會遲遲發現不了嗎?

    把“同股不同價”當作估值依據,其實是一種把A、H股相對價格作為定量的靜態思維,而有意或無意地否定了不同市場的動態變化的本質,缺乏科學依據。

    當然,強調兩地市場的估值差異,並不是說兩者不可以比較。滬港通將打開兩個市場之間的通道,其功用之一就是為了兩地股票估值可作比較。通過滬港通這個連通器,便於兩地的投資者進入對方市場參與交易,並且經過反複博弈,使得兩地股票的估值逐漸趨於合理與平衡,只有這樣才可以知道兩地的估值水平到底是怎樣的。這里,先有滬港通,然後才知合理估值;而絕不是先有所謂的“估值差異(股價不同)”,然後滬港通一連通,你就可到價低的一頭撈錢了。可千萬別把邏輯順序搞顛倒了哦!

    隨著諸如此類的投資活動不斷擴大,兩地股市估值也就有了更多、更可靠的依據,因為股市的(交易)價值只能通過套利來發現,投機只能通過投機來消滅。這是股市的本質屬性(基本規律)和邏輯。

    至於當前的“同股不同價”沒有對沖性,則是很容易理解的,你連A-H的估值都不清楚,何況它們可能同漲同跌的,你怎麽對沖呢?

    綜上所述,滬港通開閘以後,A-H兩地股票的估值將會逐漸趨於合理與平衡,但“同股不同價”現象仍將存在。

    “滬港通”不是“滬港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479

高位增發風險凸現 近百股價格現倒掛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213.html

高位增發風險凸現 近百股價格現倒掛

一財網 谷東 2015-07-02 23:26:00

增發價格水漲船高令風險隨之增加,而本輪出現股價跌破增發價的情況也基本發生在滬綜指4000點上方時實施或披露預案的增發。

7月2日,新宙邦(300037.SZ)再次以31元跌停價報收。這與其10個交易日前創造的55.30元歷史高價相比,已經跌去了近44%。而按照其6月25日剛剛完成的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的50.38元發行價格計算,也已經出現了逾38%的股價倒掛。

新宙邦是自去年7月1日以來進行增發的上市公司中,股價與增發價格倒掛幅度最大的一家,但卻不是唯一的一家。據WIND資訊的統計,這一年以來,包括已經完成增發以及剛披露增發預案的上市公司中,已有95家出現股價與增發價格或增發底價倒掛的情況。

沒辦法,既然市場跌成這樣,有些高價增發的股票必然也會出現倒掛現象,依靠增發獲利的同時也要冒風險。當然,如果市場轉好,股價還會漲回來,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師認為。

高位增發風險大

實際上,增發價格的水漲船高令風險隨之增加。本輪出現股價跌破增發價的情況也基本發生在滬綜指4000點上方時實施或披露預案的增發。

其中,據WIND資訊統計,自去年7月1日以來已經實施增發的上市公司中,只有三特索道(002159.SZ)、翠微股份(603123.SH)是在2014年的11月完成的,另有一只瀚藍環境(600323.SH)在今年2月份完成的定增,其余均是今年4月以來完成定增的。而瀚藍環境和三特索道股價相較增發價也僅有不足0.5%的下跌。

同樣,披露定增預案的65家股價倒掛的上市公司中,有61家是今年4月以來發布公告的。尤其6月份以來的上市公司中,有多家在其公布增發預案後,股價便跌破增發價、甚至跌破預案價下限。

更有甚者,如桐昆股份(601233.SH)則是將原增發預案進行修訂後,上調增發底價約50%而出現了股價倒掛。

7月2日收盤,桐昆股份跌停於16.17元。而按照其此前的增發預案,增發底價為14.33元,並未出現跌破增發底價情況。但就在6月25日,桐昆股份將其增發價格確定為不低於21.27元,若按此計算,已出現近24%的倒掛幅度。

而就在桐昆股份提高增發底價時,多家券商仍一致看好,甚至給出“買入”評價。有券商研究員發布研報認為,募集總額不超過30 億元保持不變,大股東仍以現金方式認購3 億元,彰顯公司未來發展信心,此外攤薄比例降低,對EPS 和股價影響正面,也有利於保護原有投資者的利益。

但就在6月25日,桐昆股份以3.77%的下跌回應。截止7月2日收盤,桐昆股份股價已較本輪行情最高點27.68元下跌了逾四成。

浮虧何時消

正常來講,參與定增的投資者最終一般不會出現虧損,只是時間問題。一位在5年前參與某上市券商定向增發項目的投行人士曾在該上市券商跌破增發價後給出買入建議,隨後不久,股價的確重回增發價上方。

而本輪出現股價增發價倒掛的上市公司中,也出現了多家上市券商的身影,包括剛剛披露定增預案不久的國金證券(600109.SH)、申萬宏源(000166.SZ)、東興證券(601198.SH)、東吳證券(601555.SH)、以及獲得股東大會通過的長江證券(000783.SZ)等。這些券商股價與其增發底價相比,均出現了超過10%的折價,尤其國金證券,折價率已高達26.41%。

券商板塊是本輪深幅調整行情中比較抗跌的品種,且今年以來累積漲幅有限,若大盤企穩,會有一定的反彈空間。但這並不意味著其增發價格就一定是安全的。尤其對於二級市場投資者來講,以為通過低於增發價的價格來買入套利,也要承擔很大風險。對於一些增發價格較高的,短期內重回增發價上方會存在較大難度,上述分析師認為。

其實就如新宙邦,已經跌破了其兩個增發價。在跌破募集配套資金的定增價格後,繼續向下,至今還跌破了同期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所確定的增發價格36.28元。

據新宙邦公告,其此次定向增發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購買王陳鋒、曹偉、朱吉洪、謝偉東、呂濤、張威共6 名交易對方合計持有海斯福的100%股權,確定發行價格為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 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的90%,即最終為36.28元。而另一部分為募集配套資金,采取了競價申報方式。當時,有12家機構給出了最低40.60元,最高達52.71元的報價。最終,給出最高報價的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得絕大部分配售份額。

按照目前股價計算,財通基金持有的約337.44萬股新宙邦,已經出現逾6500萬元浮虧。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82

動力煤價連漲背後:成本倒掛致企業停產 產品暫短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1040.html

動力煤價連漲背後:成本倒掛致企業停產 產品暫短缺

一財網 董來孝康 2016-03-13 15:16:00

從今年1月13日到3月8日的近三個月來,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已連續七個報告期上漲,累計上漲了17元/噸。而漲價的背後折射的是煤炭市場近一段時間以來的不景氣。

3月13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國家煤炭工業網上獲悉,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具體指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下稱“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於388元/噸,本報告期(2016年3月2日至3月8日)比前一報告期上漲了3元/噸。值得關註的是,從今年1月13日到本報告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已經連續七個報告期上漲,累計上漲了17元/噸。

對此,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鄧舜等市場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盡管下遊需求確實不佳,但由於成本倒掛致不少煤企節後仍未複產,產地、港口以及下遊用戶的煤炭庫存又均處於絕對低位,市場供應出現了較為明顯的短期缺口,使得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出現了上漲局面。

拖欠工資現象較為嚴重

遲遲不能走出寒冬的煤企,虧損已經成為常態,且裁員降薪、緩發工資、拖欠借款等問題有逐步蔓延之勢。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就曾表示,從調研的趨勢來看,有50%以上的企業出現了減發、欠發、緩發職工工資的現象。就連東北最大的煤炭集團即龍煤集團也未能“幸免於難”。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黑龍江省政府官方網站上獲悉,3月12日下午,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在北京主持召開龍煤集團脫困發展工作專題會議,強調龍煤集團要按照工作部署和工作情況報告的那樣,不拖欠正在運行的煤礦井下職工工資,同時盡力集中調度資金,解決地面職工工資拖欠問題。

導演上述“悲劇”發生的直接罪魁就是一直“擡不起頭”的煤價,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底,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跌至370元/噸,但2015年初則是525元/噸。

正如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所言,這還是一個逐步下跌的過程,直到2015年10月以後,煤價才掉到380元/噸直至370元/噸。“但如果煤價繼續下跌,或者維持370元/噸這個水平,我們認為2016年行業將面臨更大的問題。”他稱。

實際上,由於價格還沒有成本高,不少煤企被迫停產。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部主任陳養才就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我們測算後發現,2015年全年噸煤平均價格是425元/噸,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少量的企業能夠盈利,但是如果按照現在370元/噸的價格,維持一年的話,煤炭板塊肯定是虧損的。”

鄧舜也在調研中發現,正是由於煤價連續多年大幅下跌,已跌破多數煤炭企業的成本線,在2015年10月~11月,神華等大礦大幅下調5500大卡下水煤價格至374元/噸的時候,產地與港口價格倒掛30元/噸以上,很多煤炭企業扛不住虧損而選擇停產。

“後來慢慢反映出來的就是從2015年12月開始,秦皇島港等主要煤炭港口的庫存量持續處於絕對低位,庫存一直都補不起來。”鄧舜如上表示。

據安迅思調研了解,鄂爾多斯北部主要生產4500大卡~5000大卡左右的煤企,由於這部分煤種價格與港口價格倒掛,目前這些煤企的複產意願不高;鄂爾多斯南部生產5000大卡以上高熱值煤種的部分大型煤企,現在開工率比較高,開工率達到80%以上;而神木地區方面,由於受“1.06”礦難影響,現時榆林地區90多家煤企,只有不到20家在生產,其中在產的基本都是產量較大的煤企,而其他未複產的煤企,多數是要通過當地安監部門的檢查審批才能夠複產。

現時除了部分實力較強的煤炭企業如神華、兗煤之外,其余的企業更多的是在觀望市場和政策的走向。

鄧舜等市場人士向記者坦言,節後煤炭企業基本是以銷定產為主,煤炭庫存不高,而主要煤炭發運站的庫存也是處於低位,短期內國內動力煤價格仍有小幅上漲的空間;因為礦區整體複產仍需要一段時間,預計在3月中旬“兩會”過後,產地複產才會加快。

整體供需情況並未改善

雖然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罕見地上演了“七連漲”的一幕,但並不意味著煤老板的苦日子就要到頭了,因為煤炭行業整體供需情況並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西山煤電(000983.SZ)內部人士就對媒體表示,新年過後,很多民營企業沒有開工,市場出現短期缺口,這可能是煤炭價格上漲的原因;但從發電量和需求量上看,煤炭整體需求並沒有太大變化,因為整個產業供給太大了,政府雖然在調控,但這麽多年來還是審批了很多新增產能,產能反而越來越大。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煤業化工集團黨委書記華煒也直言,造成當前煤炭產業困境的直接原因在於供需失衡導致的價格跌跌不休,而從根本上講則是由於產能過剩。

對於煤價中長期走勢,中宇資訊煤炭行業分析師關大利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從中長期看,國內煤價仍取決於國內去產能以及經濟形勢的走向,而目前煤炭行業仍是供大於求,只有等到產能全部出清之後,國內煤價才可能穩定複蘇。

煤炭行業如何化解過剩產能?國務院副總理馬凱給出了自己的建議。3月5日下午,馬凱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山西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山西去煤炭產能,首先要帶頭堅決壓產減量;二要率先推進轉型升級;三要持續釋放改革紅利。通過改革調動企業積極性,促進兼並重組,盤活資產,培育大企業集團,加強管理、降本增效、提高活力;四要著力營造良好環境。用好用足國家政策,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千方百計做好職工安置工作,幫助煤炭企業度過嚴冬,促進煤炭行業脫胎換骨。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省長李小鵬表示,山西會突出抓好以煤炭革命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淘汰一批、重組一批、退出一批、核減一批、延緩一批的思路和暫停新出讓資源、暫停新上項目等措施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同時大力推進煤炭管理革命、煤炭國企改革、煤基科技創新和以煤會友開放合作等工作,加快實現黑色煤炭綠色發展、高碳資源低碳利用,使寶貴的煤炭資源繼續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做貢獻。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843

南國置業:價格倒掛再融資或流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9712.html

27日下午,南國置業董事長夏進在回答股東提問時透露,由於價格仍然處於倒掛狀態,公司的再融資計劃繼續推進“有些難度”。

去年5月,南國置業推出再融資方案,擬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不超過15.5億元資金,用於南國中心一期、曇華林、雄楚廣場、南國中心二期等項目建設,公司控股股東中國電建地產擬以不超過6.2億元參與本次認購。該方案於2015年12月23日收到證監會的批複,6個月內有效。

“價格倒掛,留給我們的時間已不多,截止時間是6月17日,只能說繼續努力。”南國置業董秘譚永忠介紹。

南國置業的定增底價是5.64元每股,以今日收盤價4.96元計算,仍有約13.7%的差價。

不過,“公司的資金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即使最終不能完成再融資,對公司的影響也不大。”夏進補充說,公司籌劃再融資,獲得資金是一方面的考慮,更重要的是希望藉此引進戰略投資者。據披露,公司此前已經獲得多筆來自電建地產的委托貸款,另外正籌劃發行不超過10億元的債券。

27日晚間,南國置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完成董事會換屆和管理層聘任,以及公司更名事宜。至此,南國置業初步完成從一個區域型公司向全國型公司的轉變。

南國置業表示,公司控股股東電建地產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鄭州、南京、三亞、林芝等18個城市進行了房地產開發,通過和電建地產協同,南國置業將以更快的步伐走向全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40

部分銀行長期存款利率“倒掛” 未來資金面或持續寬松

8月2日,中銀國際金融研究所發布研究報告稱,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商業銀行存款利率定價的市場化程度得到了顯著提高。近來,一個值得關註的現象是,商業銀行3年期存款利率和5年期存款利率的水平非常接近。

截至2016年7月31日,我國主要17家銀行平均5年期存款利率為2.94%,3年期存款利率為2.9%,兩者差值為0.04個百分點。部分銀行存款利率甚至出現“倒掛”,如渤海銀行5年期存款利率為3%,而3年期利率為3.25%。

“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前,定期存款的期限溢價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民銀行設定的基準利率決定的,其存在被高估的成分,沒有反映市場真實的供需情況。存款利率定價的上限放開以來,商業銀行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導致了期限溢價整體收窄。”中銀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熊啟躍分析稱。

存款利率的確定需要考慮基準利率、存款期限和銀行風險狀況,以上三個方面分別對應著無風險利率、期限溢價和風險溢價。上述中銀報告分析稱,根據2014年以來主要銀行存款期限溢價的變動情況,從總體上看,定期存款的期限溢價隨著期限增加呈逐步下降趨勢:

0~3個月定期存款的期限溢價最高,為0.36%;36~60個月的期限溢價最低,為0.0017%。2014年以來,在6個重要期限中,4個期限的期限溢價出現下降,分別是0~3個月、12~24個月、24~36個月和36~60個月。從下降幅度來看,長期存款的期限溢價下降幅度最大,36~60個月定期存款每月的期限溢價由2014年的0.017%下降至2016年的0.0017%,降幅達90%。

附:近3年主要銀行期限溢價變動情況

(數據來源:Wind資訊,中銀研究整理)

熊啟躍表示,期限溢價收窄反映出銀行流動性管理增強。近年來,存貸比監管要求放松,存款和貸款剛性的數字對應關系有所弱化,減輕了銀行流動性監管的合規壓力,同時,隨著大額存單和債券市場的發展,銀行通過非存款,即金融市場融資的比例穩步提升,通過主動滾動負債支持長期資產配置的期限轉換能力顯著提高,這大大降低了銀行通過高息招攬長期存款的意願。

“長期存款利率倒掛反映出銀行認為未來資金面將持續寬松,通過滾動融資方式籌集資金的成本要明顯低於鎖定利率的長期定期存款。”熊啟躍分析稱。

假設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分別為3%,此時根據無套利原則計算出的3年後2年期利率為3%;如果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分別為3%和2.8%,則隱含的遠期利率水平為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82

廣州三年加發23.63億補養老金“倒掛”

年年增加的養老金,對有些退休職工來說卻不是好消息。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各地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規定密集出臺,與之伴隨而來的是養老金“倒掛”矛盾的加深。

兩天前,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臺了兩份文件,解決該市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企業新增退休人員養老金倒掛的問題。

廣州三年加發23億

2006年起,國家要求各省市上調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遇標準。於是,地方幾乎以每年10%的增長幅度進行調整。盡管今年的幅度有所減小,但這種方式直接導致了2006年之後出現不同程度的養老金“倒掛”現象,即“遲退休、待遇低;早退休,待遇高”。

究其原因,是因為每年直接加錢的幅度,高於養老金自然增長的幅度。

以廣東省為例,養老金自然增長靠的是基礎養老金的增長。由於基礎養老金的計發基數是廣東省社平工資,在此基礎上,繳費年限越長,繳費越多,養老金就越高。而社平工資也在不斷提高,所以同樣工齡情況下,越遲退休養老金水平就越高。

但現實情況是,企業職工工資水平增長較慢,趕不上養老金待遇調高的增長速度,也就難免出現“倒掛”。

兩天前,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臺了兩份文件,解決該市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企業新增退休人員養老金倒掛的問題。

廣州市人社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一般來說,繳費年限比較短(25年以下)的群體,倒掛情況比較明顯;繳費年限比較長(35年及以上)的群體,倒掛情況則不明顯,個別人甚至不存在倒掛的問題。此外,由於退休時點和退休時的年齡各有不同,因此個體之間的倒掛情況也各不相同。

為此,廣州采用定額乘系數的方法,系數根據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及申領養老金時間確定,三個社保年度的系數也不同,要對照相應表格查詢。調整後,加發金額從企業退休人員首次領取養老金之月起發放,並一次性補發到退休人員養老金賬戶。

本次調整將惠及廣州市三年新增退休人員18.06萬人,廣州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將為此支付8.63億元。加上2014年為解決2006年至2013年6月間增加的退休人員養老金倒掛問題而支付的15億元,在三年的時間內廣州為此一共加發了23.63億元養老金。

光靠補差難以根本解決問題

廣州市人社局曾經承諾,只要在每個社保年度結束後,發現倒掛較嚴重的情況,都會按照定額、定比及系數來調整。

但僅僅依靠行政手段,而不改變養老金調整機制,那麽每過幾年,就得再來一次“補差”。

而且,作為一個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並非所有城市都像廣州這樣“財大氣粗”。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廣州的保險基金富余有能力拿出這筆錢,那些欠發達地區就力不從心了,“這個沒辦法攀比”。

養老金倒掛最直接的影響,是弱化了養老保險“多繳多得”的機制,從而影響參保人員的積極性。

上個月人社部發布了《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5》,報告顯示,企業養老保險“棄繳”比例正在攀升,平均每5名職工中就有一名未繳養老保險。

2015年,企業養老保險繳費人數占參保職工的比例再次下降至80.3%,比2014年下降0.9個百分點。而且,這一數字與2006年企業養老保險繳費人數占參保職工的比例接近90%相比,下降了接近10個百分點。

徐洪才說,當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中斷繳費現象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跟養老金倒掛不無關系。同時,由於各地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不平衡、養老雙軌制還未徹底破除,隨著老齡化社會漸行漸近,矛盾會越來越突出。

他建議,國家要有頂層設計,加快推進基本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這是難啃的硬骨頭,要從根本上解決養老金倒掛的問題就要從中央層面下決心推動改革”。

廣州市人社局副局長陳敏也曾表示,國家關註民生,調整養老金待遇本是好事,但“配套措施也要跟上才好”,需建立一個與繳費年限和繳費水平相掛鉤的科學調整機制。

一直關註基本養老金問題的全國人大代表譚功炎認為,應把政府每年普調的範圍擴大到所有參保人員,以保持前後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平衡,使養老金標準調整政策更公平更合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157

中材國際:價格倒掛10億重組安徽節源之批文過期失效

中材國際10月19日發布公告稱,自2015年10月收到重組核準文件後,股價一直處於配套募集資金的發行價格以下,公司未能在核準文件有效期內完成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事宜,批複到期自動失效。

公司2015年擬10.07億元收購安徽節源100%股權,並以15.50元/股的價格募集配套資金資10億元。

今年以來,有維維股份、春秋航空、建投能源等十余家上市公司的定增批文失效,價格倒掛是主要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4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