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Groupon是不是一场旁氏骗局?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6/847127.html

“团购鼻祖“之称的Groupon最近在风风火火地准备上市,市场估值最高可能达到300亿美元。国外一个名为Jose Ferreira的论者(美国在线教育企业Knewton创始人)直截了当地指出:Groupon是一场旁氏骗局。

其关键论据在于,Groupon上的商家,没有数据证明它们会再次光顾团购生意,Groupon自家也没有披露过这个数字。这有点“旁氏骗局”的味 道:搞来一个是一个,至于是否能长期合作,不晓得。如果商家通过团购活动获得切实可知的利益,它们会重复这一行为。而现在这种“重复”并不可知,可见团购 的商家,很难讲通过团购获利了。

记忆中,从来没有一家网络公司能以Groupon的速度落实全球化。它的四个主要市场有两个不在美国本土。某种意义上,很有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味 道。如果某个地区大部分商家都通过团购得益,一般逻辑上讲,团购网站会深耕一阵子。而且美国并不是一个小国,大把的地区市场深耕几年都不奇怪,像 Groupon这么大肆进行全球扩张的,有点奇怪。

但Ferreira依然不认为Groupon上市是科技泡沫存在的标志——这一点,我不能认同。我恰恰认为,很有可能,Groupon会是泡沫破灭 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近来中概数字公司频频下跌,有的甚至已经破发,但中概群体到底对华尔街来说,不是主流板块。这种局部的下跌,虽然能够说中概存在泡 沫,但不能带来泡沫破灭。Groupon不同,它是一个旗帜性公司,一旦股价出现巨幅波动,会动摇整个市场信心。

Groupon与其说是一个公司,不如说更像一个项目。有消息这么说,“今年1月份的时候,Groupon曾融资9.5亿美元,但是到3月底,公司 就只有2.09亿美元的现金了。除了1.36亿美元是真正投入到了公司的运营中,其他的8.1亿美元的资金全部被用来支付给了包括CEO Andrew Mason等在内的大股东。”——这个消息在Groupon的上市文件中得到了证实。换句话说,Groupon在迈向上市的征途中,原有的投资者和股东, 已经获得了大笔的套现。而大笔套现,让人会怀疑这个组织作为“公司”的长久性:他们是想捞一票就走呢,还是追求更长期的利润?

Groupon如果最终获得7.5亿美元融资成功,它可以和当年的Google相提并论——Google当年上市估值是246亿美 元,Groupon会打破这个记录。但这仅仅是证券市场上的账面财富。事实上,Google上市时运营利润率达到了24%,而Groupon依然亏损巨 大,且财报上有很多不清不楚的地方。国外一个媒体指出,Groupon所谓的“营收”,到底是Groupon经过一个团购获得它自己应得的收入呢?还是这 个团购活动的交易总额?这两者不是一回事,而且差距巨大:Groupon的官方说法是,一季度营收近6.5亿美元,但实际上,真实营收为2.7亿美元,其 中近4个亿的所谓收入,是属于团购商家的。——事实上,国内团购网站也一直在混淆这两个数字。颇有些团购站放出风来说去年做了多少多少亿的收入,其实不过 是营业额罢了。

从上市披露的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Groupon烧钱极快,它的IPO是一场对资金近乎于“饥渴”的需求。目前缺少足够的证据证明团购是一场可复制 的商业运动:回头客数字不详。而刚融了近10亿美元的主现在缺钱了,说到底,还是被经营者自行套现去了。商业模式值得怀疑,经营者长期经营的能动性值得怀 疑,这个公司,还有多少可以相信的呢?

Groupon上市如果高开的话,的确可以说明,这个市场“接火棒”心理已相当严重。泡沫破灭,可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47

醫療機器人,是不是心臟支架的終結者? Fat_Johnson

http://xueqiu.com/4133659208/25262312
醫療機器人,是不是心臟支架的終結者?

(之前多次提到,新藥研發週期可能比較慢,但基於新材料新技術的醫療耗材更新換代可能非常快,誰稍微走慢了一步,誰就可能很慘。這個微型醫療機器人的概念,很早就有人提出,現在香港中大的研發似乎有了一些新進展——相對這個概念,「可降解的心臟支架」都似乎是弱爆了。到臨床應用,可能沒有那麼快,但似乎對心臟支架行業的衝擊,說不定在2-3年內就來到,這包括最新一代可能推出的「可降解心臟支架」)

研究論文的原文沒有找到,這個媒體報導先一睹為快。

香港中文大學研發微型醫療機械人

內容提要: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工程學院與海外研究人員合作,最近成功研製一種微型醫療機械人,可精準傳送藥物至人體的特定部位,將來可用於癌症、腦梗中風、視網膜退化等多種疾病的靶向治療。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工程學院與海外研究人員合作,最近成功研製一種微型醫療機械人,可精準傳送藥物至人體的特定部位,將來可用於癌症、腦梗中風、視網膜退化等多種疾病的靶向治療。

這款新型機器人呈多孔支架狀,長度接近頭髮絲的直徑。在微小的空間內,如何給機械人供能、如何操作其運動成為兩大難題。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張立教授12日在記者會上介紹稱,微型機械人通過外在磁場操控,可精準地傳送藥物至人體內微小的部位,穿梭於血管、眼及腦內,「傳統治療只能通過血管被動給藥,微型機械人則可達到主動靶向給藥,將藥物送到傳統醫療方法難以達到的地方。」張立指,是次研究成果對無線操控微型醫療機械人的發展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他續指,利用微型機械人治療具有創口小、精度高等優點,並可減少入侵性醫療方式引發的副作用,但是從科研轉化為應用仍需時間:「未來真正應用到實際預計近十年還不大可能。」

以上研究成果將刊登於新一期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先進材料》(AdvancedMaterials)的封面。微型機械人概念自上世紀50年代提出至今,已在醫療領域有成功實踐,例如利用膠囊式內窺鏡探測人體腸道、通過微型機械人完成視網膜手術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136

天喔國際(1219)和南浦是不是有古怪?(1,有續集)

上一集講天喔(1219),講到它和銀基和同類公司,它不是賣品牌,是賣酒的,其實這還沒有完,最重要就是要談他持有51%的南浦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的關係,其實南浦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的地位是非常奇怪的,我們先談第一點,南浦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為何不併表。

南浦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其實早在1992年10月6日成立,由主席林建華及其兄弟成立的莆田市華南副食品有限公司控制的公司,主要從事食品貿易,後來以此為平台再成立天喔國際之前身天喔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在2002年,又把莆田市華南副食品有限公司及天喔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分拆為兩間公司,由林建華及其親友持有兩家公司全部股權。為打進重要的上海市場,最後在2007年更把持有的49%股權出售給上海國資委持有的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至於林氏家族則持有剩餘51%股權。現時亦由其分銷天喔的產品,至於南浦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亦有出售大量產品給公司。至於林建華仍為公司的董事及總經理,主導南浦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的運作。

根據招股書數字,南浦近年的盈利不斷增加,2010年盈利為3,600萬人民幣、2011年盈利為4,100萬人民幣、2012年為4,700萬人民幣,為提升估值,故希望注入上市公司。但因為由上市公司持有51%股權,所以併入盈利也要併表,因為貿易業務利潤率低,且佔有大量營業額,使它變成一家貿易為絕大部分的上市公司,估值就會下降,所以為著這真正理由,所以才會造成他有併入盈利,但不併表的原因。

至於在招股書的原因,他就指因為是國企,所以無法通開公開投標收購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之權益,且對方也無意出售,加上因為他們在南浦董事局中,原本在2008年修改中,可以在7名董事委任4名,但應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之需求,2010年修改中,可以在6名董事中委任3名,之後2012年章程修改中,原本可以自願由可以在7名董事委任4名,變成委任3名董事,對方由3名則變成4名。上市公司方更指出,原本董事會需要3分2董事投票才可通過議案,故無論是控制4席和3席也無法控制董事會,所以其實也沒有分別,這就構成他們可以透過這種罕見的安排,成功把原本需要併表的東西不用併表,變相提高了盈利率,也提高了估值,這算不算是提高財技的一種呢?

下星期再談這家公司另外的奇怪之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67

德國究竟是不是標兵?經濟數據說了算!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2008

上週,德國媒體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默克爾手機,德國召見美國駐德國大使,奧巴馬緊急出馬,安撫默克爾。

德美外交風波還未得到完全緩和,美國本週將矛頭指向德國。

週三,美國財政部公佈半年度匯率報告,攻擊德國經常賬戶的巨額盈餘對歐元區乃至全世界經濟造成通縮壓力。

週四,德國迅速還擊。德國經濟部發公告表示,德國的貿易順差一方面反應了德國強勁的競爭力,另一方面表明全世界對德國產品的信賴。德國議員Michael Meister認為德國因為自己的成功(經濟競爭力強、失業率低)受到了指責「令人難以理解」。

那麼德國究竟是不是「標兵」?我們讓經濟數據來回答:

經濟增長:據IMF 最新公佈的預期,2013年,德國GDP預期增長0.5%;2014年,GDP預期增長1.4%。德國經濟增速相比美國要慢,美國2013年GDP預期增長1.6%,2014年GDP預期增長2.6%。

失業率: 德國經濟的緩慢增速並沒有影響到德國的勞動市場。國際勞工組織的數據顯示,德國目前的失業率為5.2%,為1991年來最低的水平。德國目前的低失業率主要依靠高效的生產率。10年前,德國對其勞動市場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產效率。這場改革起初進展得也不順利一一2005年4月,德國的失業率高達11.5%。今天,德國希望歐元區其他國家倣傚德國的勞動市場改革。2008年3月,歐元區的失業率是7.3%,2012年,歐元區的失業率是12.2%。

貿易:2012年,德國經常帳戶盈餘佔德國GDP的6.9%。2008年以來,德國經常帳戶盈餘佔GDP的比重一直在增加。IMF預計,德國經常帳戶盈餘會持續增長到2018年。這對德國經濟可能是有益,但會造成歐元區其他國家的不平衡性。

通脹:德國10月CPI年率是1.2%,而歐元區其他國家的年率是0.7%。德國專注出口的政策對歐元區其他地區造成了通縮的壓力。

德國政府債務2012年,德國的債務佔GDP的比例達到了峰值一一81.9%,遠遠高於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的60%上限。德國政府希望在未來的幾年內實現財政盈餘來降低債務比例。IMF 預計,2018年底,德國債務佔GDP的比例將下跌至68%。

德國家庭債務:2011年底,德國家庭債務佔GDP的比例為59.8%,而歐元區其他國家的家庭債務佔GDP的比例為69.1%。2010年底,德國家庭債務佔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為91.1%,而美國同期數據為122.5%。

德國國債收益率:目前,德國10年國債收益率是1.69%,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是2.56%,日本是0.58%。 市場認為德國政府不會很快就出台新政策。如果投資者認為德國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期會出現重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是拉動內需的政策引起的),那麼德國的國債收益率將大幅提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386

創業者到底是不是天生的?!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6/57432.html

企業家到底是不是天生的?i黑馬也不敢下定論,因為見過太多天才少年,也看過很多堅持的勝利者。在聖誕節前的一場矽谷創投活動上,來自Red Rocket Ventures的高級合夥人George Deeb向小編分享了他的觀點。Deeb通過分析7個企業家必備技能,來求索這個問題的答案。為方便得出結論,小編給弄了個打分板。到底有哪些技能必須是天生的,又有哪些是後天努努力也練得出來的呢?技能#1:聰明才智不是每個人生來都是愛因斯坦;有些人天生聰慧,擁有極高的IQ,還有很多人在這些特定方面則顯得非常吃力(絕大多數人介於中間)。Deeb說,成功的企業家不意味著你非得是個天才;很多天才多少還會有些書呆子氣(book smart),在一些必要領域反而沒那麽street smart(有頭腦)。公平來講,人的智慧不是天生的;絕大多數時候,人們用來積累智慧所需的工具和信息都是後天學會的。分數小結:後天 1 vs. DNA 0技能#2:遠見/好的直覺大多數人都可以對‘身處的現狀’做出聰明的判斷,卻只有極少人可以‘跳出已有的邊邊框框’,試著用從沒被嘗試過的創新手法來解決問題。這種想象力是教不出來的;這是0和1的關系。分數小結:後天 1 vs. DNA 1技能#3:激情/能量/興奮度沒有什麽比創業者對於自身產品的激情更容易催化這家公司的成功了。Deeb分析說,這也是為什麽他自己的創業公司iExplore(世界第一的‘實驗/冒險類旅行’資訊網站)能取得成功;因為他對於冒險旅行的熱愛堪稱瘋狂。如果不是因為那些創始人真正地相信自己的產品,那麽幾乎世界上所有成功的初創公司都不會活到今天。創始人的激情對於激勵未來的員工、客戶、合作夥伴和投資人都顯得尤為重要。這個也不是後天可以學出來的;只有兩種可能性,你或者生來就是那種富有激情並且可以傳遞興奮因子的人,或者,你就不是。分數小結:後天 1 vs. DNA 2技能#4:堅韌度/驅動力創業者需要那種‘勇於排除萬難’的心態和驅動力。絕大多數初創公司在成長的各階段都會面臨各種非門兒和挑戰,如果你不夠執著,沒有那種近乎瘋癲的‘頭拱地、拼命幹’的精神,那你很可能不會幸存,也沒可能成功。Deeb舉了個自己的例子,911事件對旅遊業的打擊非常沈重,索性關掉iExplore是當時最為容易的決定。“但如果我那麽做了,現在就不會有這塊‘贏得戰爭’的戰鬥傷疤,最後也不可能以一個成功的退出來回報我的投資者”,Deeb說。總而言之,堅韌度這個東東也是教不出來的。分數小結:後天 1 vs. DNA 3技能#5:無畏/理性的風險承擔者Deeb說,你不能教人‘不害怕’,也不能教人大膽地往一個別人沒去過的方向走。沒錯,你倒是可以通過邏輯課程教授一個人如何評估和降低風險。但是總體來說,就Deeb看來,這項技能還是向DNA那邊傾斜得更多一些。分數小結:後天 1 vs. DNA 4技能#6:優秀的溝通者/傾聽者/營銷者/激勵者優秀的創業者需要良好的溝通技能來向別人講述自己的遠見卓識,需要傾聽別人的觀點,需要將自己的見解兜售給自己的員工/合作夥伴/投資人,還需要組建團隊和激勵員工。一般來說,這些能力都屬於最基本的商務技能,都是可以通過後天培訓獲取的。許多優秀的創業者都並非天然就具備這些能力;而是通過實踐和練習,他們才變得越來越好。分數小結:後天 2 vs. DNA 4技能#7: 特定領域的行業經驗最為成功的創業者一般都對行業有著相當的理解,通常是透過之前的工作經驗etc.。很多人在真刀真槍創業前已經得到了很多寶貴的on-job training。或者你是個特殊案例,比如在特定行業繼承了家族產業等等。但絕大多數情況下,‘經驗’絕對是個後天獲取的資產。最終分數:後天 3 vs. DNA 4這樣看來,‘DNA’似乎還是比‘後天’占了一點上風。但是Deeb先生最希望表達的是,DNA和後天努力,這兩者都很重要,絕不是二選一的關系。如果你真的希望提高自己的成功概率,那就先理性地分析一下自己的先天條件,然後,再無怨無悔地為了自己的創業夢想瘋了一樣地努力!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搜狐IT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249

樂淘之死 垂直電商究竟是不是一個騙局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0685

樂淘網僅用三年時間就做到鞋類電商第一名,但接下來的三年,又迅速隕落。樂淘網的大起大落是如何發生的?

樂淘網賣掉了。

5月14日,樂淘網創始人畢勝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首次確認了這個消息。

畢勝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樂淘網確實賣了,相關法律文件正在交割中。接手的是廣東冠鵬鞋業連鎖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鵬公司」)以及一家香港公司。具體交易金額目前不便透露。對於外界傳聞的「一千萬元」收購價,畢勝說:信息不實。

畢勝透露,包括他在內的樂淘原有股東將全部退出。樂淘的員工,一部分離職,一部分進入到新公司。收購方邀請畢勝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長,畢勝說自己還在考慮中,先休息一下再說。

對於為什麼要賣掉樂淘。畢勝對南方週末記者解釋說,在他看來,做電商有兩個問題難以解決,一個是流量成本,一個是供應鏈。

「零售本來就是個苦生意,按理說電子商務的模式要節省成本,但現在電子商務的成本已經高於線下成本。而對於供應鏈來說,需要更專業的人才能玩得好。」畢勝說。

工商資料顯示,冠鵬公司成立於2006年8月14日,法定代表人是朱炳勇,屬於法人獨資公司。由廣東平大投資有限公司投資成立。

「如果樂淘2011年不砍掉讓它站上頂峰的供應鏈體系的話,興許今天能多賣一些錢。」一位跟隨畢勝創辦樂淘網的匿名消息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樂淘成立於2008年,僅用三年就做到了鞋類電商第一名。多家國內外數據調研公司的報告均顯示,在2011年樂淘最頂峰的時候,樂淘在網站訪問量和銷售額等方面均排在國內鞋類市場第一名。

頂峰時,很多人都不相信樂淘會死。上述匿名消息人士感慨說,樂淘當時採取的是不花錢買貨的實庫代銷模式,賬上現金多。老闆畢勝工作也很努力,累得心臟病都有了,辦公桌和出差包裡隨時放著速效救心丸。

李彥宏和雷軍催生樂淘

畢勝今年40歲,曾任慧聰國際董事長助理,後來加盟百度,任百度公司市場總監和總裁助理,2008年創辦鞋類垂直電商樂淘。

據南方週末記者觀察,畢勝愛跟記者稱兄道弟,但平時不愛接受記者採訪。畢勝自己評價說,他脾氣不好,愛罵人,口頭禪是「你大爺」。大家說這可能跟他是獅子座有關。他還有兩個愛好,抽煙和唱歌,是個麥霸,招牌歌是《三萬英呎》。

畢勝在接受《創業家》雜誌採訪時說,自己出來創業,是受了李彥宏和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的批評。李彥宏說,實現了財務自由也得努力,要不閒廢了。雷軍說,你看看人家陳年(凡客創始人),比你大,還那麼有創業激情,你要學習。雷軍建議他在網上賣玩具。

工商資料顯示,樂淘全稱「北京樂淘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4月23日,發起成立的是三個自然人股東,除了畢勝和雷軍,還有聯創策源的合夥人元野。其中畢勝出資80萬元,元野出資17萬元,雷軍出資3萬元。

2008年5月,剛成立沒幾天的樂淘獲聯創策源和雷軍的200萬美元風險投資,開始按照雷軍的建議在網上賣玩具。

據樂淘網前副總裁陳虎對南方週末記者回憶,一開始樂淘賣的玩具比較雜,質量參差不齊。沒過多久樂淘就轉賣國外高品質嬰童玩具。

賣了6個月玩具後,有一天陳虎給畢勝發了一封郵件,說公司成了萬元戶——每天的營業額超過了一萬元。畢勝在內部開玩笑說,自己看到公司這個數據後哭笑不得,因為營業額扣掉給供應商的貨款後,也就剩下幾百元,大家出去慶祝盈利吃了一頓飯,回來一算,發現把公司吃虧損了。

於是樂淘開始轉型賣別的商品。上述消息人士說,當時大家鎖定了服裝和鞋包等幾個行業。一派主張什麼都做。但畢勝主張專注。於是大家從頭看到腳,發現衣服被凡客做了,凡客也是雷軍投資的公司,屬於兄弟公司,沒法直接競爭,最終鎖定做鞋子。

獨特的實庫代銷供應鏈

2009年2月,樂淘開始籌劃賣鞋。到了8月18日,畢勝35歲生日那天,樂淘正式轉型開始在網上賣鞋。在以什麼方式賣鞋的問題上,畢勝一手給樂淘建立起一個獨特的鞋類電商供應鏈。

上述消息人士回憶說,這個供應鏈是分三步建立的。

第一步是虛庫代銷。樂淘建立一個賣鞋的網站,但是不採購貨,用戶下單後,樂淘再去找貨。如果沒找到貨,樂淘賠給消費者100元的代金券。第二步是說服各大供應商在他們的省級批發倉庫裡,為樂淘的用戶設立零售倉庫。但即使是大倉庫,依然會有用戶下單了最後發現沒貨的情況。樂淘的辦法依然是給用戶賠償。樂淘成立時融到的200萬美元的資金,基本都用來賠償用戶了。第三步是實庫代銷。2009年9月,美國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8.47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的網上鞋店Zappos,很多供應商因此對鞋類電商有了信心。各大供應商按照約吊牌價六折的價格,先把貨拉到樂淘當年做玩具時就建立起來的倉庫裡,樂淘按照吊牌價八折的價格進行銷售,賣完之後樂淘再跟供應商結算貨款。沒賣完的貨再退給供應商。

2010年4月份,樂淘的實庫代銷供應鏈正式建立完畢。

「這條供應鏈可以說是畢勝一個人撐起來的。他是百度早期高管,在商場上朋友眾多,大家都願意給他面子。」上述消息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很多做鞋的供應商,雖然沒聽說過樂淘,但由於當年在百度投過廣告,所以知道或熟悉畢勝。

開始是嘗試性合作,比如奧康,拿出八千雙鞋子到樂淘上賣,兩天賣光了,以後樂淘要多少給多少。

轉型後由於網站訪問量太大,公司服務器在三天後宕機了。畢勝在接受《創業家》採訪時回憶說,那種氣場有點像百度在2002年高速爆髮式增長的時代,「感覺小宇宙要爆發了」。

由於實庫代銷模式不佔用自有資金,畢勝建立起的這條供應鏈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在建成兩個月之後,2010年6月,美國老虎基金、德同資本一起注資樂淘1000萬美元。

2010年下半年,林琛加盟樂淘,擔任負責供應鏈的副總裁,進一步夯實了實庫代銷供應鏈體系。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林琛的家族生意在鞋都溫州積累了很多人脈關係,而林本人曾經負責的公司,是服裝品牌Zara在西班牙的供應商。

同年12月3日,樂淘在溫州舉辦招商會,包括康奈、紅蜻蜓、巨日等在內的溫州鞋企應邀參加,並與樂淘網上鞋城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招商會上,請來了溫州鞋業協會的負責人,還請來了奧康公司的老闆,一下子幫樂淘在溫州打響了知名度。很多供應商都開始在樂淘上賣貨。」2011年初,樂淘的供應鏈進一步成型,由一變三,一是體育品,主要是耐克和阿迪達斯等供應商;二是國內品;三是聯合品。

而這樣一個兵強馬壯的供應鏈體系和團隊,在一年後卻解散了。林琛也隨即離職。

激進擴張惹的禍

實庫代銷模式的成熟成為樂淘再次融資的理由。

2011年1月,樂淘獲得第三輪融資,都是前兩輪的老股東,包括聯創策源、老虎基金、德同資本,三家共同注資樂淘3000萬美元。之後,樂淘將公司該年的發展策略定調為「激進」。畢勝給美國投資者發郵件詢問態度,對方回覆說:「隨你。」

2011年上半年,幾乎從不做營銷的樂淘開始大量投放廣告。其中七成的市場預算是投放廣告,剩下的用來做「券」。當時團購網站剛興起,美團等很喜歡跟樂淘合作。對消費者來說,花5元錢就可以買到價值100元的樂淘代金券。這讓樂淘在短短幾個月知名度大增。同年4月29日,艾瑞諮詢發佈2011年3月中國垂直B2C鞋類網站訪問排行榜,樂淘坐穩鞋類B2C的頭把交椅,後來公司總部也從北京的遠郊,搬到市中心的豪華辦公樓。

樂淘2011年狂砸廣告費並非特例,當時電商業都在燒錢買流量。2011年上半年,淘寶也投放了大量廣告,廣告價格被哄抬起來。樂淘前副總裁陳虎對南方週末記者回憶,當時導航網站的價格很高,從20萬元一個月,變成120萬元一個月,打完折也要80萬元。而且導航網站的廣告位需要預定,這個月交錢,下個月才能用。當時電商網站獲取一個新客戶的成本高達100元。

樂淘還積極擴張,成立了多個分公司,卻在銷售額猛增的同時越做越虧。

「當時大家討論要不要大肆投廣告的時候,就有人擔心會造成巨虧。但畢勝認為,應該燒錢先做大規模,有了規模後才有機會再次融資。大家最後還是選擇相信畢勝,畢竟樂淘之前沒有犯過錯。」上述消息人士透露,2011年之前,畢勝還聽得進意見,三輪融資後聽不進大家的意見了,骨子裡愛冒險的性格出來了,樂淘開始狂飆突進。

僅僅半年後,樂淘就陷入了巨額虧損。更可怕的是行業冬天突降:2011年4月,中概股誠信危機大規模爆發。同年6月,支付寶股權事件讓美國投資者擔心中國互聯網公司的VIE架構是否會有問題。這些綜合因素讓中國互聯網公司遭遇融資寒冬,很多投資機構紛紛收緊投資,造成國內電商行業不景氣。

樂淘開始踩急剎車。2011年7月,樂淘開始削減市場費用。8月,廣告全部停止。同時,擴張節奏放緩,註銷了一些分公司。

「垂直電商是騙局」

2011年11月,畢勝拋出電商騙局論。

在年度華人經濟領袖盛典上,畢勝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他奉勸台下商學院的學生們,畢業後做電商要三思四思五思而後行。同時他拋出那個後來被廣為傳播的說法——「垂直電商是騙局」:送貨成本10%+倉儲10%+退貨成本3%+客服1%+技術4%+管理人員10%+市場推廣10%+代收手續費2%+包裝1%=51%左右,高昂的成本讓電商盈利幾乎不可能。

樂淘做鞋的時候,客單價200多元,毛利在17%-18%左右,如果不打價格戰,毛利能有20%以上。但對手的迅速崛起讓樂淘不得不打價格戰。2011年5月初,騰訊就宣佈投資樂淘的直接競爭對手好樂買5000萬美元。

好樂買的模式是花錢買好貨。樂淘模式是不花錢搞定大供應商。後者的理由是,好貨都在大供應商那裡。在價格戰的紅海裡,很難通過提高客單價來提高毛利。在線下市場,同樣一雙鞋子,上海賣600元,北京賣300元,線下這種價格差,用戶感覺不到,但在互聯網上,比價很方便,動動鼠標就可以了。所以提高客戶單價在當時是一個偽命題。你提高,銷量就下降。

畢勝的電商騙局論,讓他在圈內被稱為電商的叛徒。不少投資人開始梳理電商企業財務報表,重新修改其投資計劃。當時的樂淘網副總裁陳虎看到新聞後,跑到畢勝辦公室抱怨說:「你不告訴我,就在外面惹出這麼大的事來!對員工我怎麼說啊?」而畢勝則抱怨說,事先就跟活動主辦方說好了,不記錄不錄音不錄像,自稱是被演講主辦方給「黑了」。

「這次演講本來是一個月之前定好的,因故推遲了一個月。我猜畢勝是在這一個月裡憋得難受,總結出來了這個騙局論。」回憶起往事,陳虎哭笑不得。

2011年底,樂淘面臨一個決策的關口。老股東們再次投資樂淘2000萬美元。畢勝在內部提出轉型做自有品牌,關閉實庫代銷的業務,這遭到了團隊的反對。

「現在看來當時董事會就應該發揮作用,卻提不出意見,最後只能聽畢勝的。」

賣不動的自有品牌

早在2009年12月,樂淘就嘗試過做兩個自有品牌:高鐙牌男鞋和蜜絲梅爾女鞋。男鞋賣得很好,女鞋賣得一般。

2011年4月,樂淘再次嘗試自有品牌。樂淘跟憤怒的小鳥和水果忍者等手機遊戲開發商合作,推出了聯合品牌的小鳥鞋等自有品牌,成為當時火爆的潮鞋。

但聯合品牌的模式難以複製。一方面遊戲的火爆時間往往只有18個月,自有品牌的持續性比較差。二是小鳥鞋的成功偶然性因素很大。畢勝對媒體說,自己只是給憤怒小鳥開發公司的CEO發了一封郵件,說想做小鳥鞋。對方回覆說,小鳥還能變成鞋子嗎,於是免費讓樂淘做了。但真的要推廣聯合品牌,樂淘最終還是需要花錢去獲得品牌授權。

2012年6月,樂淘一舉推出了恰恰、樂薇、茉希、邁威、斯伽五個自有品牌。同年底,樂淘轉型,將客服、設計等部分團隊遷往珠海。團隊由500人縮減到200人,同時開始入駐天貓、京東、亞馬遜中國等開放平台,官網只賣自有品牌,砍掉了原有的代銷業務。

與代銷相比,自有品牌擁有60%的高毛利,可銷量很少。畢勝在接受《中國經營報》採訪時稱,2011年,樂淘一天賣4萬雙鞋子,2012年轉型自有品牌後,一天才幾百單。以前賣一雙鞋子,財務數字上虧78元,轉型做自有品牌後,賣一雙鞋子,有5元的利潤了。

「自有品牌推得太多了,加上樂淘揮刀自宮砍掉了自己實庫代銷的供應鏈,重建沒那麼簡單,線下巨頭鞋業巨頭們紛紛自建電商,不再跟衰落中的樂淘玩了。」消息人士說,轉型自有品牌後沒幾個月,樂淘就壓了數千萬元的貨。

2012年下半年,樂淘的形勢比較緊張了,投資人每個月都會來樂淘開一次會,過去是每個季度才來一次。

樂淘遇到危機的時候,凡客也遇到了危機,兩家公司都因為做自有品牌產生了大量的庫存。兩家公司的共同投資人雷軍積極幫凡客出主意,讓凡客逐漸走出了泥潭。

「雷老闆對樂淘很生氣,後來就不怎麼管了。他覺得樂淘不爭氣。」。

艱難消化庫存

有傳聞說,2013年春節後,樂淘開始集中精力研發定製平台系統。在這個定製平台上,樂淘將提供一些鞋子款式,用戶可以選擇鞋面、外底、內襯、鞋舌等部分的顏色、用料等,還可以加入自己的簽名等個性化元素。

定製模式的好處是,可以實現以銷定產、降低庫存,同時減少了銷售的環節,因為是根據你的需求訂做的,中間省略了很多流通成本,包括廣告、物流等費用。

這種做法並不新鮮,早在2008年,耐克就推出過耐克ID定製平台。但畢勝對南方週末記者否認嘗試過定製業務。

樂淘網新浪官方微博的更新時間,停止在2013年10月30日,這一天,樂淘官微發了一張圖片,是一窩新下的狗崽子的照片。圖說是:隨緣、隨性、隨心,不急不躁,不悲不喜,靜默淡然。很多人評論說,跟樂淘客服聯繫不上,既不發貨,也不退款。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當時管理已經很混亂,樂淘上下都在忙著清理自有品牌轉型帶來的庫存。清理庫存的時候,20-30元處理掉成本價100元的鞋子。有人通過樂淘員工一下子拿走了幾千雙鞋子。

可另外一些垂直電商在堅持了幾年之後都發展不錯。比如唯品會已經上市,樂蜂網跟唯品會合併了,聚美優品也馬上要上市了。而一位好樂買的員工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該公司2014年一季度已經實現了盈利,還給員工們額外發了獎金。

但畢勝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靠壓縮成本換來的盈利意義不大。一旦規模化,依然難以擺脫虧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512

是不是華爾街的料 一頓午餐就知道

2014-06-09  TCW
 
 

 

第一次的開放會議結束後,我們會開始在各交易桌輪調。交易廳裡共有三十幾個交易桌──也就是交易小組,每個小組約有十五人,包括一位合夥人、兩三位董事總經理、六位副總裁、三位助理、三位分析員。七十五位實習生中,每四到五人分成一組,實習期間,會輪流到各交易桌實習,每個人都要隨身帶著一張黑色小折凳,那叫貼身見習(shadowing)。

菜鳥見習折凳象徵你很菜,我們在交易員旁,像擦鞋童一樣。

基本上,那個折凳必須隨時帶在身邊,因為交易廳裡沒有多餘的椅子。不過,折凳連同你的橘色名牌、橘色掛帶,也是一種地位的象徵──表示你是菜鳥、新人、小毛頭。折凳打開時,有十八吋高,所以你坐在高人一等的業務員、交易員或業務交易員身旁,會立馬矮一截,感覺像是個擦鞋童,在一旁看著大人物進行某種偉大任務。

更讓我們困擾的,是折凳永遠不夠用。這究竟是不是管理高層刻意安排的大風吹遊戲,藉此汰弱擇強,我們無從得知。但是每天一早,我們這些實習生都會卯起來搶,最後總是有幾位實習生搶不到凳子。搶不到凳子的下場可能會很尷尬,尤其當交易員說「來坐我旁邊」時,你只好先請他等一下,瘋也似的去跪求別人借,或乾脆去偷。

從買午餐看你的細節力

實習工作相當辛苦,清晨五點四十五分或六點或六點半就要到公司,端看你輪到的那個交易桌要你幾點上班而定。白天,你會儘量想辦法幫忙。至於你如何運用時間,以及你是否幫得上忙,就看你的創意了。

你必須非常主動積極,也要很有創意。想以實習生的身份增添價值,通常是從每天幫交易桌的人買咖啡開始,有時也要幫忙買早餐和中餐。你需要拿出紙筆,逐一詢問交易桌的十或十五人,幫大家點餐。華爾街認為,從你注意細節的程度,可以看出你將來做事是否細心。如果菜鳥連午餐都會搞錯,以後可能會搞錯其他東西。

不過最重要的是發揮創意,找些實際的工作來做。如果實習生聽到業務員或交易員說:「我的客戶對生技股有興趣。」實習生要是夠積極,就會說:「我去研究一下生技股,看能不能幫點忙?」有些高盛員工很欣賞這種主動積極態度,那對實習生來說是好事,因為他可以證明自己能做什麼。如果你整天只和交易桌的人閒聊,你很可能被當跟班,只是累贅。

殘酷淘汰刻意不公佈錄取率,傻傻拚團隊合作,你等著完蛋。

我自己學到的經驗是:想在高盛出人頭地,要看你判斷能力的優劣,而不是看你知識的多寡。在這裡,你會看到全世界最聰明的人,他們可能SAT的成績一六○○,可能是哈佛第一名畢業的,但是進了高盛,卻做得一塌糊塗,第一年就遭到解僱。這種事經常發生,因為判斷力是沒辦法教的。

就像那年夏天,有幾個人在中途就遭到淘汰了。

喬許(一位華爾街億萬富豪的兒子)連續犯了幾個嚴重的錯誤,都是因為判斷力不佳。我們實習生在四十一樓有個專屬的房間,大家暱稱那裡是「沼澤地」。你必須搭電梯到一樓,換另一部電梯才能到那裡,裡面有十排電腦,可用來工作、收發電子郵件或上網亂逛,因為交易廳裡通常沒有桌子讓我們用。某天下午,喬許突發奇想的把三張椅子擺在一起,組合成一張床躺上去,然後就睡著了。他運氣又特別不好,某位副總裁就正好在那個時候去了「沼澤地」。

那年,我們被告知只有一半的人會獲得全職的工作,不過實際的錄取率比較接近四○%。管理高層刻意不講確切的數字,只讓我們知道錄取率不到一半。他們想給我們一點壓力,又不想讓我們為此鉤心鬥角,他們一再強調:團隊合作很重要。

找貴人罩你才是實習意義

實習生也很精明,我們都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能過關,所以你需要自己拿捏分寸:追求團隊合作,但也要顧及自身利益,爭取獲選機會。

相處久了,你會逐漸知道其他人的興趣在哪裡,想去哪個交易桌,你可以自己評估局勢。假設有二十人對某個交易桌感興趣,但是那個交易桌只錄取一人,你被挑中的機率是多少?還是說,你應該選比較沒人想去的交易桌,獲選機率比較高?我記得一位史丹佛的女生落選的原因,她想去的那個交易桌有九個人搶兩個機會,但她信心滿滿,儘管就統計上來說實在不應該冒這種險。何況運氣也很重要,搞不好這位實習生見到董事總經理那天,對方剛好還沒喝咖啡。

不過,有貴人撐腰,倒是可以提高獲選的機率。你要找到喜歡你,看重你,想跟你共事,指導你的人。沒人會主動站出來說他挺你,但找到肯罩你的貴人正是整個實習活動的目的。

下單出錯新手交易員上路,一根胖手指,差點害我掃地出門。

某天早上,我下單出錯了。

那是早上六點半,我忙著喝咖啡,但腦袋昏昏沉沉。這時一位退休基金的客戶打電話進來,下了一筆小單子,客戶說:「請幫我買七口即月的DAX期貨。」但是我誤弄成賣七口期貨。那是很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把「買進」的按鈕按成「賣出」的按鈕。我當場就發現我按錯了,迅速反應過來。公司一再告誡菜鳥:害慘自己的最快方法,就是不知何時該求救。你必須馬上放下自尊說:「我麻煩大了,需要立即的協助。」

我馬上轉向柯瑞,我對他打信號,表示我需要他立即的協助。我說:「我該買進,但做成賣出。現在怎麼辦?」

他離開位子,把手放在我肩上,接著他指著螢幕,很冷靜的說:「好,我們來處理,先把這些買回。」我們一起完成,反覆檢查了三次,把錯誤更正。

寧可多花十秒把事做對

那筆錯誤讓高盛賠八十美元。

「我需要告訴達菲嗎?」

柯瑞點頭:「去他的位子告訴他吧。」

達菲仔細聆聽我的敘述。「謝謝你告訴我。」他最後說,「別再犯就好了。」

有些菜鳥去向達菲報告錯誤時就沒那麼好過了,我記得某個個案是虧損一百萬美元,比我虧損的八十美元悽慘很多。

那種錯誤是衍生性商品業務員最糟的夢魘:隔天才發現你犯錯了。假設某位客戶告訴你:「晚上法國開盤時,幫我買十口CAC期貨。」你執行了交易,隔天進來上班才發現你不是買十口,而是買了一千口。華爾街稱這種錯誤為「胖手指」(fat finger),你不止按一次零,而是按了三次。

那個菜鳥多買了一百倍以後,隔天來上班發現歐洲央行升息,市場變動五%,客戶的投資部位虧損了一百萬美元。

後來那個菜鳥並未因此遭到開除,事實上,新人剛上場的幾個月,幾乎都犯過大錯,但是如果他日後又犯錯兩三次,情況就不同了。

我對細節向來非常龜毛,柯瑞教我一定要隨時戰戰兢兢的。「寧可多花十秒把事情做對,也不要貪快。」他告訴我,「如果客戶因為你花太多時間而不耐煩,只要告訴他們,你是在確定一切正確就好了。一定要再三檢查,反覆確認。」

加入新部門幾週後,我其中一台電腦的螢幕周邊幾乎貼滿了綠色的便利貼,列出我該記住的所有事實和名字,例如歐洲和亞洲每個市場的收盤時間,每種期貨和選擇權合約的乘數,高盛在外匯交易場內的經紀人電話等等。細節非常重要,我需要隨時掌握這些細節,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不久,我的螢幕貼滿便利貼,幾乎快看不到螢幕:我告訴自己,我必須想辦法設計一套模式,幫我記住這些細節。但是最後我想不出任何系統,我是邊聽邊看邊記,這樣日復一日,才逐一撕下每張便利貼。(本文摘自第一章、第四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050

“美聯儲通訊社”:伯南克是不是該拿諾貝爾獎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950

下周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就要揭曉。業內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資深記者Jon Hilsenrath也開始為熟識的“老朋友”、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造勢。

路透預測的大熱人選是對“創造性破壞”理論做出貢獻的兩位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的Phillippe Aghion和布朗大學的Peter Howitt。不過Hilsenrath認為,伯南克也算得上一個可以爭議的人選。

之所以提到伯南克也是有競爭力的諾貝爾獎候選人,並非因為他在2006年2月-2014年1月執掌美聯儲,而是因為,在成為政府高官以前,他對金融系統和經濟的關系有專門的研究,而這一研究方向如今極為重要。

Hilsenrath指出,上世紀90年代,伯南克與紐約大學的兩位教授Mark Gertler與Simon Gilchrist合作發表了有關“金融加速器”的論著。文中留意到信貸系統對更大範圍經濟領域產生的傷害,這是有預見性的視角。

上世紀80年代伯南克對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研究也得到證實,是有效研究危機期間金融系統與經濟的聯系怎樣破裂的路線圖。

上述研究被許多學者視為開這一領域風氣之先的先驅。Hilsenrath註意到,在美國聖路易聯儲主辦的研究網站IDEAS,如果按論著被引用次數排名,伯南克排在第25位,僅次於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排名還領先於去年該獎項得主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等其他曾經獲得此項殊榮的經濟學家。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時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推出了史無前例的三輪QE,讓央行行長成為竭力扭轉經濟下滑舉足輕重的角色。伯南克的寬松政策及對美國經濟帶來的作用爭議不斷。

支持者認為他使美國經濟避免了災難。稱贊伯南克的媒體有之,比如下圖《大西洋月刊》和《時代》雜誌封他為英雄。批評者認為,美聯儲釀成了危機,產生了超低利率的環境,而且魯莽地趁機漁利。

Ben Bernanke,美聯儲,伯南克,QE,貨幣寬松

如下圖所示,後金融危機時代,標普500代表的美股的確不斷走高,體現了美聯儲希望制造“財富效應”、進而拉動消費及帶動經濟複蘇的初衷,可美國的就業人口卻一直沒能真正回升到危機以前水平。

美聯儲,QE,就業,美國股市,S&P 500

無論外界怎麽看,Hilsenrath認為,伯南克留下了支持如此決策的學術遺產。(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812

【黑問專訪】對話kisslink張兆龍:創業者是不是都得有點傳銷氣質?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03/147433.html

i黑馬註:張兆龍決定創業以後,在銀泰附近守株待兔,終於等到了徐小平,當時徐小平正在聽另外一個項目,張逮住機會,只花了三分種,就讓徐投了他。業界傳說,想要打動徐小平,要麽你是斯坦福大學畢業或者肄業的,要麽你把徐小平弄哭了,猜猜,kisslink的張兆龍是哪一種?這個打動了徐小平,並且讓王強為他站臺的創業者,今天,黑問要和他聊點別致的話題
 

黑問:關於創業者必須有點傳銷氣質,這個,你怎麽看?

張兆龍
首先我們要想清楚,創業和傳銷的本質。創業其實呢,是一種責任感的體現,我出來創業是為了自己的家庭,希望讓自己的家人過得更幸福一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越做責任越大,股東的責任,合作夥伴的責任,同時呢,越做越輕松,因為都是自己能力的自由發揮,不需要像在大公司那樣拘束。而傳銷呢,就我所了解身邊有類似經歷的人,可能出發點也是責任,總得來說,為了點小錢,忽悠家人,朋友,期望能夠損人利己,這無論對於社會,家庭還是個人,夥伴,都是沒有責任感的體現。

所以,真正的創業者往往很有激情,很瘋狂,看起來似乎跟傳銷差不多,我覺得本質的區別在於責任感。如果說創業是不是必須有傳銷的氣質?其實也不一定,肯定也有不夠有激情的人,也能成功,因為運氣的成分,其他的成分也是有的。但總得來說,創業是九死一生,我們kisslink做到現在,在京東路由器里排名第一,但回頭去看,有好多時間點,沒有把握好,或者說做另外一個選擇,可能就沒有現在了,就不存在了。這些時間點,這些九死一生的岔路口,我總結能夠克服這些困難的本質原因,就是激情,你有激情,你就會想盡一切辦法,你有激情,別人就會被打動到就會願意幫助你,往往是這樣,兩個人聊到異常興奮,恨不得成為gay,頭腦一發熱,“就這麽定了”,往往結果都是美好的。

所以總結一下,創業者有點傳銷的激情是非常非常必要的,同時呢,更要有強大的責任感,歸根結底,是責任感,讓我們奮不顧身,勇往直前。

黑問“創始人力量”在一個項目的成功里,你覺得能夠起到哪些作用?


張兆龍:其實我見過一些投資人,他們只投人,也不是他們教會了我,我自己在創業過程中,也深有體會,那就是“沒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所以人才是一個公司最寶貴的資源,而創始人必須是點燃人才的那根火柴,我自己做了十來年技術,商務其實也有點天分,懂得為人處事的分寸。但你如果問我,我最可貴的才能是什麽,我覺得就是可以點燃我身邊每一個人,快樂時,我要想得更遠,困難時,我要最樂觀。我記得有一次,我跟一個投資人去喝咖啡,他只給自己買了一杯,我說怎麽沒有我的,他說你天天雞血狀態,根本不需要這個。我現在只做了這麽點時間,產品也只是剛出來而已,但粗淺總結,就是創始人只要做根火柴,就有無窮的力量。

黑問:kisslink,說說你的產品吧?

張兆龍:kisslink路由器是一款不需要配置,不需要密碼卻更安全的最傻路由器。也是全球第一臺真正智能的路由器。到底什麽是智能?智能就是把大腦活動讓機器去幫助完成,大腦活動有兩種,一是思考,二是記憶。kisslink即插即用不需思考,kisslink認證無密碼不需記憶,這難道不是全球第一臺真正的智能路由器嗎?說句得罪人的話,我覺得所有的智能路由器都是假智能,只有kisslink解決了人們的痛點,讓人們不需要思考和記憶,更方便地使用,更快樂地生活。

黑問:仔細來說一下創業者都愛看的,你是如何打動徐小平的?

張兆龍:呵呵,徐老師是我的貴人,大家都這麽說,其實我覺得吧,貴人是相互的,我也是徐老師的貴人。這個跟你談戀愛是一樣的,首先呢,你要成年,就是有一點點兒資歷或資本,比如我,做企業級無線路由器做了10年。其次,你要充滿饑餓感,看到錢,看到有錢人,恨不得上去咬一口,哈哈。另外,就是運氣,我見徐老師的時候,他正跟一個六個人的團隊聊,而且也是聊wifi,聊無線路由器,不滿意,而我呢,只有一個人,我也很懂wifi,就有一個對比,一個反差,可能一下子他就被打動了。

我記得當時,他跟我聊了兩三分鐘,他說你的技術我聽不懂,但我感覺你很懂。我說是的,我其實文采也可以。他說,我能聽出來,你文采也很好,中國技術又好文采又好的,就那麽幾個人,周鴻祎那幾個人,所以你了不起。我說那看看產品demo吧,他說不要不要。然後跟方愛之女士說,Anna,把律師叫到這邊來簽。他是生怕我跑了,我記得當時還摟著我。

但是,你沒有技術背景,運氣也不大好,你就是很饑餓,很hungry,有沒有辦法?
我覺得有,你就很真誠地告訴徐老師這樣的天使投資人,真誠,首先要真誠面對自己內心,挖掘自己真實想法,其次不要博弈,直接告訴對方,我覺得我這一路走來很幸運,也很輕松,無論是團隊,股東,還是合作夥伴,我就只總結了兩個字,真誠。

黑問:未來你會有哪些做法,讓市場、資本繼續對你有信心?

張兆龍:我其實不是特別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我最開始融資的時候,找了兩三家排名很靠前的機構,都不是很喜歡我,也不喜歡我的想法和產品。但我覺得我是對的,在你的一生中,其實有很多這種時候,這個時候呢,夢想就很重要,也就是說,你活著的本質是什麽,你把這個事情想清楚了,就會度過很多難關,也就不怎麽在乎別人的看法了。

我活著的本質呢,我是個性情中人,就是為了自己的家人,親朋好友,誰對我好一些,我就覺得內疚,欠人家的,就想做得再好一些,回報一些,讓人家開心一些。

比如我太太,她和我,我兒子,陪著我爸媽住在一個60平的房子里,住了三年,從來沒有紅過臉,在現在這個社會其實很難,我就覺得對不起人家。人家可以生活的更好不是嗎?至少物質更好。我就希望創業能夠成功多賺點錢,讓她更開心些。

所以,我不需要誰對我有信心,你不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不是嗎?你如果讓所有人都喜歡你,那是對真心喜歡你的人不公平。

未來,我只會讓那些真心喜歡我的人,喜歡我們產品的人,更開心一些,生活得更快樂一些,就夠了。


點擊鏈接,上黑問社區和創業者一起討論相關問題~詳情請戳:http://ask.iheima.com/?/yiwenyida/52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528

太平洋恩利是不是老千? 心燈永續William 心燈永續William

來源: http://xueqiu.com/9273139325/33041876

$太平洋恩利(01174)$ @田教授  說這家公司不是老千。 我們先來科普一下什麽是老千公司老千股。

什麽是老千股?
香港二三線股的大股東在近十多年來,經常:
a) 先供股集資, 然後,
b) 高價“買”資產(自己的,或是同盟的),
c)“做手腳”令公司虧本,包括一些高超的財務技巧,做賬技巧,
d) 然後又大折讓,再供股集資,嚴重攤薄散戶手里的股份。這些老千股的股價不斷下跌,而大股東就因為不斷向股民“抽水”而發達,
e) 當股價跌無可跌時,就不惜合並,消減成本,然後再
f) “抽過水”,令小股東跌入無底深潭。
g) 近年很多三、四線小型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或管理層,即使有大量閑資也不願於股價有大量折讓的情況下回購公司股份,
h) 寧可超高價格收購其他公司股份籍以消耗本身的大量現金。

老千的賺錢把戲

這里主要說做空賺錢。一般以為只有上漲莊家才可以賺錢,其實老千們可以做空賺錢的。
這就是香港許多股票無限制“下跌-合股-下跌-合股”的原因。

辦法是這樣的:設股價1元,大股東持股80%,大股東大量賣出股票——股價下跌至0.4元,大股東持股降低到50%。董事會公布0.22元配股。因為大折讓,所以有貨的散戶亂拋,股東也繼續拋貨,股價大跌,當然也吸引到不少不知情的散戶接下落的刀子。於是,股價繼續跌跌倒0.2。散戶很反感,不會參與配股,因為比市場價低,但是大股東全額參與配股,因為配股的比例往往很高,於是大面積攤薄了散戶的股份,大股東撿回80%持股比例,但是1元與0.22元之間的差價就是大股東賺到的錢!
然後大股東繼續這個遊戲,大量賣出跌到2分再配股,再50股合一股,股價回到1元。

那麽看看太平洋恩利的歷年的供股玩法,相信各位心中各自有數了。 @田教授 是不是針對這個問題給大家講講為何這家公司不是老千?

我也看過這家公司的財務報表, 很少見過這麽一張複雜的資產負債表? 里面的很多資產我相信沒有人能說的清楚。漁業公司,資產的情況估計只有神最清楚。我們不能因為他背後有國企的背景,不能因為他有龐大的產業,就武斷地說它沒有出千。 出沒有出千,關鍵是看他的玩法。更關鍵是看這個企業的領導人是個什麽樣的人! 事在人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4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