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調查稱應用開發者對Android平台興趣逐漸減弱

http://news.imeigu.com/a/1332237668629.html

網易科技訊 3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跨平台編程工具廠商Appcelerator的第一季度調查發現,應用開發商對谷歌Android平台的興趣正逐漸減弱,開發商正轉向開發難度較低的網頁應用。另外,Google+吸引了很多開發者的注意。

蘋果iOS平台份額依然領先

目 前有28萬編程人員使用Appcelerator的產品,共計打造3.5萬款應用。Appcelerator的季度調查稱,對為Android手機開發應 用「非常感興趣」的程序員比例在第一季度從83.3%下滑至78.6%,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下降;有意為Android平板電腦開發應用的程序員比例從 68.1下降至65.9%,也是連續兩個季度出現下滑。

蘋果iOS平台仍保持領先,有意為iPhone開發應用的程序員比例從91%下降至89%,有意為iPad開發應用的程序員比例則維持在88%左右。

各平台對開發者吸引力變化圖(2010-2012)

平台分化

Appcelerator 首席移動戰略官麥克·金(Mike King)表示,「去年我們發現,開發者對Android的興趣出現減弱。」至於其中的原因,他指出,「我們認為,很多開發商對於該平台的分化和該貨幣化 平台的分化感到不滿。那些因素使得開發商很難通過Android賺錢。另外,還涉及操作系統版本、設備本身——屏幕尺寸、機身尺寸、甚至是外觀——的問 題。」他們的日子並不好過,他們想要一個開放系統,但開放也意味著會出現分化。

然而,目前谷歌還遠遠領先於其它的操作系統,對排在它身後的Windows Phone感興趣的開發商比例下降至37%左右,RIM的黑莓系統也持續下滑,對其感興趣的開發商比例目前僅為16%。

網頁應用

基於HTML、CSS、JavaScript等技術打造的網頁應用則至少能夠部分解決谷歌所面臨的分化問題。第一季度,有意開發網頁應用的開發商比例小幅上升至67%,超過了Android平板電腦。麥克·金說,「那是解決分化問題的方法。」

被 問及2012年是否會成為人們的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時,79%的受訪開發者給予了肯定的回覆。但只有6%計劃只是研發運行於瀏覽器的網頁應用,72%打算 採用混合模式,將圍繞依賴於瀏覽器引擎的應用打造本地界面元素。麥克·金表示,「按照混合模式,部分本地代碼會在設備上,但內容會通過HTML來傳送。谷 歌地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Android吸引力下降可能會讓谷歌感到失望,但該公司在網頁應用方面也得到了助力,特別是針對採用其 Chrome瀏覽器的PC和搭載Chrome OS系統的Chromebooks筆記本的網頁應用。如今Android正採用谷歌的一個還沒有商標名的瀏覽器,但谷歌已經為Android推出了一款 Chrome,該瀏覽器最終將充當混合應用的後端引擎。

Google+吸引力不俗

谷歌也能從關於其社交網絡服 務Google+的好消息中獲得安慰。麥克·金說,儘管在用戶量和使用時間上落後於Facebook,但Google+仍吸引了很多開發者的注意。他表 示,被問及Facebook的社交圖譜還是「谷歌各項資產的網絡效應」將會在公司社交戰略方面發揮更重大的作用時,61%認為是Facebook,39% 認為是谷歌。麥克·金補充道,對谷歌來說這讓人印象深刻。「鑑於Facebook在用戶規模和影響力方面的巨大優勢,你可能以為該比例會形成10比1的鮮 明對比。」谷歌提供的服務不僅僅是Google+,它正將Google+和其它在線資產整合。(樂邦)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25

垃圾債牛市前景遭質疑 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所減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70

美國最大規模的垃圾債ETF,貝萊德垃圾債EFT(126億美元規模)在過去三個交易日持續走低,已經接近8.1日創下的年內低點92.04美元。盡管垃圾債市場似乎依然處於牛市之中,但是對於見頂風險的擔憂導致一些先知先覺的投資者正在開始逐步撤離垃圾債市場。

Brandywine 投資有限公司的垃圾債交易負責人Brian Kloss就沒有被市場的樂觀情緒和美國經濟複蘇的預期沖昏頭腦。他在近期拋售了一些評級較低並且負債程度較高的公司債,轉為買入負債程度較低並且相對評級較高的公司債。比如本月早些時候他買入的哥倫比亞化學公司W.R. Grace就是如此,BB級的評級在垃圾債中依然屬於風險較低。

MFS首席投資官Jim Swanson表示近期已經削減了垃圾債的持倉規模,他認為垃圾債的價格有些偏高,盡管市場依然強勁,但是似乎有一些變糟糕的跡象。

在美聯儲加息步伐越來越接近的情況下,投資者都在考慮一個問題:長達5年的垃圾債牛市是否已經處於尾聲?

花旗集團策略師認為債市對於利率變化的敏感度並不是十分明顯。自1980年以來,過去5次美聯儲上調利率之後,債券投資者偏好持有企業債而非國債的傾向將在6個月內收窄。這意味著,即便面臨一些風險,市場也不會很快的崩盤。

從基本面角度來看,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就業、工廠活動等數據表現均暗示美國經濟正在複蘇之中。通常而言,經濟向好對於債券投資者來說是利好消息,發債的公司可以藉此獲得更好的收益表現從而降低負債率。不過經濟改善所帶來的加息壓力對於債市來說也不容小覷,借貸成本的水漲船高可能會導致違約的情況出現。

對於垃圾債相對較高收益率的追逐,使得很多投資者一邊在湧入債市,一邊又在緊密觀察市場的變化。一旦有泡沫破裂的跡象,他們很有可能會選擇快速撤離。越來越多的公司對於買入垃圾債有了更多的評估,比如公司管理層如何使用資金,公司的前景等都被納入考慮範圍,而非僅僅跟風追高。對於那些長期發展前景理想的公司而言,只要能夠保持理想的成長,垃圾債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盡管有一些退潮的跡象,但是垃圾債的盛宴似乎還沒有到完全終結的時候。BKD投資公司的首席投資者Jeff Layman就表示,“購買美債不是個好的選擇,我們更傾向於高收益的政府債,這相對於企業債來說風險更小一些。投資者應該把垃圾債作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但是不要過度配置。”(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297

美財政部:中國匯率幹預力度減弱 人民幣仍被顯著低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452

1357096188_38664000

美國財政部稱中國已表現出“一些新的意願”讓人民幣升值,但重申人民幣“仍然被顯著低估”。

在昨日向國會提交的半年度匯率報告中,美國財政部稱中國對貨幣政策作出的調整仍然十分不完善,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應該允許市場在決定人民幣價值的過程中扮演更大的角色。

該報告總結道,今年上半年,沒有一個國家被指操縱匯價。

隨著美國經濟走強,而歐元區、日本以及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卻面臨著經濟放緩,美國財政部重申對全球經濟更加平衡增長的呼籲。報告指出,包括德國在內的國家都面臨著國內需求“持續疲軟”,需要采取更多措施刺激國內增長,助力世界經濟發展。

康奈爾大學貿易政策教授、布魯斯金智庫高級成員Eswar Prasad表示:

報告試圖做好這樣一個平衡:既鼓勵增長疲弱、經常賬有盈余的經濟體刺激內需,但又希望它們通過采用財政政策和其他途徑來這麽做。

中國應該“像近期一樣明顯地減少對外匯的幹預,堅持抑制在外匯市場上的活動”,該報告如是稱。(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356

高盛:中國樓市需求減弱,銅價還將暴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86

20141022_copper_0

大宗商品在過去幾個月持續走跌,包括原油、銅、鐵礦石在內的眾多品種受到全球需求疲軟影響而萎靡不振。高盛認為,中國樓市需求減弱將導致銅價出現進一步的下跌。

高盛分析師Max Layton表示:

受到中國房地產市場熱度下降影響,金屬及礦產類資源——包括鋼鐵、水泥和銅的價格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回落。2014年中國樓市在銷售、價格以及新屋建設上都呈現了放緩跡象。隨著中後期循環疲軟的到來,我們預計銅價面臨進一步下跌的壓力。未來6個月和12個月的目標價分別是6600美元/噸和6200美元/噸。

20141022_copper1_0

過去三年來,中國一直利用相對廉價的美元成本在進行複雜的商品融資交易,大多數資金都流向了房地產市場。盡管這種融資活動已經有所減少,但是在美國潛在加息的影響下,我們預計銅融資將進一步萎縮,這也將對銅價造成負面影響。

通常而言,中國樓市建造(主要是公寓)周期在18-24個月。早期循環是指新屋開工強勁、完工率較低、庫存率較低(通常伴隨著銷售強勁)的那一階段;而中後期循環則是新屋開工較少、房屋完工率較高、庫存率上升(通常伴隨著銷售疲弱)的那一階段。作為原材料的鋼鐵和鐵礦石、煤炭等在早期循環使用率較高;銅的需求則主要出現在中後期循環。

20141022_copper2_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00

樓市下行壓力減弱 微刺激見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839

今早統計局公布的10月樓市數據雖然看起來並不出彩,新建住宅銷售價格甚至同比擴大。不過房價環比降幅收窄。在二手房數據上,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價格環比停跌,暗示此前一系列樓市新政或正在慢慢發揮作用。

具體來看,10月二手房價格北京環比小幅上漲,而上海、廣州、和深圳的價格則與上月持平。

111

在信貸緊縮和經濟滑坡之際,中國今年1-10月商品住宅銷售額同比下降10%,促使政府放松了對已經在拖累經濟增長的房地產行業的限制措施。

9月央行、銀監會出臺文件為樓市松綁。文件提到,首套房貸利率最低可打七折,對已擁有一套住房並結清房貸的家庭,新購房可享受首套房優惠。“首套房”認定標準正式放寬。

10月住建部、財政部和央行聯合印發《關於發展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通知》,要求各地放寬公積金貸款條件,今後職工連續繳存6個月即可申請公積金貸款、推進公積金異地貸款、實現異地互認、轉移接續、降低中間收費。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表示,隨著各地房貸政策調整,房企為消化庫存繼續加大推盤力度,部分購房者選擇入市,房價環比降幅收窄。據測算,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綜合平均降幅分別比9月份收窄0.3和0.1個百分點。從個數來看,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69個,持平的城市有1個,均與9月份相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64個,比9月份減少6個;持平的城市有4個,比9月份增加4個;上漲的城市有2個,比9月份增加2個。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報告也顯示,10月份,四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量環比減少0.9%,繼9月份庫存量創新高後,10月庫存出現下跌。這也是近九個月以來首次出現環比下跌的現象。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認為,一線城市今年放松限購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隨著信貸政策的放松,改善型需求的入市門檻在降低,進而能加快入市節奏。市場行情轉好,利好一線城市的庫存壓力釋放,房價下跌的壓力將減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62

B2C電商數據對比:聚美增長放緩 京東虧幅減弱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783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4-11-27 10:46 編輯

B2C電商數據對比:聚美增長放緩 京東虧幅減弱

作者:雷建平

當當日前發布財報,財報顯示,當當2014年第三季度交易總額(GMV)37億,其中第三方平臺業務17.4億,總營收首次突破20億,同比增31%。當當還實現連續4個季度盈利。

隨著當當公布第三季度財報,國內主流B2C企業均公布這一季度財報。對比各家B2C數據,可發現有趣現象,如相比上一季度,各家增長均有所放緩,這其中以聚美表現最為明顯。

由於國內電商價格戰力度減弱,唯品會 、聚美、當當均已實現持續盈利,最大的B2C企業京東則持續虧損,不過,最新3個季度非常明顯的變化是,其虧損的幅度大幅改善。

B2C企業Q3集體增長放緩

B2C企業總規模對比(騰訊科技制圖)

財報顯示,京東第三季度凈營收290億元(約合4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1%,較上一季度增長僅1%。唯品會凈營收達8.826億美元,同比增長130%,環比增長僅6%。

當當第三季度營收20億,較上年同期增31%,較上一季19.6億僅增長2%,聚美優品第三季度凈營收1.547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6%,較上一季度基本無增長,在各家中墊底。

B2C企業第三季度受騰訊科技調查的《暗訪電商假貨鏈條》影響很大,騰訊科技7月曾報道,供應商祎鵬恒業通過多個電商平臺銷售假冒服裝和手表,電商平臺對異常投訴置若罔聞。

這加大監管部門對電商平臺售假的處罰力度,也間接影響到B2C企業第三季度的財報表現。其中,對聚美的影響最大。

由於聚美凈成交總額、毛利率環比均下降,營收連續2個季度環比0增長,運營利潤更同比降16%,這使得聚美當日收盤時跌4.22%,盤後股價更暴跌11.83%,股價低於20美元。

聚美高管表示,正將第三方平臺化妝品銷售業務絕大部分轉移至自營業務,預計四季度完成。分析人士指出,此舉是將更好的控制產品的質量,不過,也會影響聚美平臺進一步做大。

聚美毛利率最高 京東墊底

B2C企業毛利對比(騰訊科技制圖)

幾年前,B2C企業陷入價格戰,毛利率偏低,如今,隨著易迅退出B2C市場競爭,蘇寧、國美(微博)更專註商業本質,阿里巴巴、京東也上市,電商行業的競爭開始減弱,毛利率明顯提升。

如京東第三季度毛利為35.45億元,較上一季度大幅增加,毛利率為12.2%,較上一季度提升了1.2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的9.8%提升了2.4個百分點。

當當毛利率已連續數個季度維持在18%水平,較2012年時期有明顯改善,一方面是圖書領域競爭減弱,另一方面是當當擴充品類。當當CEO李國慶將其比喻為“開著飛機修飛機”。

唯品會第三季度毛利潤2.195億美元,毛利率為24.9%,高於上年同期的24.2%。從毛利率的角度看,第三季度唯一下滑的是聚美,應為受停止平臺第三方奢侈品銷售的影響。

電商領域毛利率體現出明顯的特征,即3C低於圖書,圖書低於服裝,服裝低於化妝品,這表現在京東毛利率最低,剛超過10%,聚美則高達近40%,領先其他B2C企業。

僅京東運營利潤率為負

京東第三季度運營虧損為4.066億元,較上一季度出現大幅下降,京東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率為-1%,較上一季度減少2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擴大1個百分點。

B2C企業中僅京東運營利潤率為負數。當當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率同樣不高,僅為0.7%,最近4個季度一直在不到1%的水平,不過,當當已連續幾個季度運營利潤為正。

唯品會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為2130萬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200萬美元增長76.6%。唯品會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率為2.4%,上年同期運營利潤率為3.1%。

聚美優品第三季度運營利潤172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2040萬美元下降15.8%;聚美優品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率為11%,較上年同期下降了6個百分點,較上一季度下降3個百分點。


B2C企業運營利潤率對比(騰訊科技配圖)

即便運營利潤率同比環比出現大幅下降,聚美的運營利潤率仍遙遙領先其他幾家B2C企業。

京東依舊虧損 但虧損明顯縮小

B2C企業凈利潤對比圖(騰訊科技制圖)

如今B2C企業不再是虧損的代名詞。當當第三季度凈利潤2450萬元,雖然較上一季度下降15%,但相比上年同期虧損2790萬元,依然明顯改善,其還有余力投入移動端等領域研發。

唯品會第三季度凈利潤為2770萬美元,雖然較上一季度下降14%,但較上年同期的1200萬美元增130.3%,唯品會第三季度凈利率為3.1%,上年同期凈利率也為3.1%。

聚美第三季度凈利195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30萬美元增長88.6%;凈利率為12.4%,去年同期為8.4%。從凈利的角度看,唯品會和聚美雖然規模不算大,但日子過得最好。

當前唯一虧損的是京東。京東運營虧損達4.066億元,由於第三季度利息收入1.98億,扣除利息成本3224萬後,仍當季貢獻1.66億元,京東才只虧1.644億元(約合2680萬美元)。

不過,京東的虧損也需理性看待。從過去3個季度看,京東的虧損呈現逐漸大幅減小的趨勢。

此外,京東的虧損很大程度上並非是業績虧損,而是計入了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等,如第一季度虧損37.95億,主要是計入一筆36.70億元股權支出,其給予了京東CEO劉強東。

京東第二季虧5.82億,主要源於與騰訊戰略協議中所涉及資產及業務收購帶來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京東第三季度同樣計入與騰訊戰略結盟產生資產和業務收購,帶來無形資產攤銷。(來自騰訊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966

B2C電商數據對比:聚美增長放緩 京東虧幅減弱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783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4-11-27 10:46 編輯

B2C電商數據對比:聚美增長放緩 京東虧幅減弱

作者:雷建平

當當日前發布財報,財報顯示,當當2014年第三季度交易總額(GMV)37億,其中第三方平臺業務17.4億,總營收首次突破20億,同比增31%。當當還實現連續4個季度盈利。

隨著當當公布第三季度財報,國內主流B2C企業均公布這一季度財報。對比各家B2C數據,可發現有趣現象,如相比上一季度,各家增長均有所放緩,這其中以聚美表現最為明顯。

由於國內電商價格戰力度減弱,唯品會 、聚美、當當均已實現持續盈利,最大的B2C企業京東則持續虧損,不過,最新3個季度非常明顯的變化是,其虧損的幅度大幅改善。

B2C企業Q3集體增長放緩

B2C企業總規模對比(騰訊科技制圖)

財報顯示,京東第三季度凈營收290億元(約合4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1%,較上一季度增長僅1%。唯品會凈營收達8.826億美元,同比增長130%,環比增長僅6%。

當當第三季度營收20億,較上年同期增31%,較上一季19.6億僅增長2%,聚美優品第三季度凈營收1.547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6%,較上一季度基本無增長,在各家中墊底。

B2C企業第三季度受騰訊科技調查的《暗訪電商假貨鏈條》影響很大,騰訊科技7月曾報道,供應商祎鵬恒業通過多個電商平臺銷售假冒服裝和手表,電商平臺對異常投訴置若罔聞。

這加大監管部門對電商平臺售假的處罰力度,也間接影響到B2C企業第三季度的財報表現。其中,對聚美的影響最大。

由於聚美凈成交總額、毛利率環比均下降,營收連續2個季度環比0增長,運營利潤更同比降16%,這使得聚美當日收盤時跌4.22%,盤後股價更暴跌11.83%,股價低於20美元。

聚美高管表示,正將第三方平臺化妝品銷售業務絕大部分轉移至自營業務,預計四季度完成。分析人士指出,此舉是將更好的控制產品的質量,不過,也會影響聚美平臺進一步做大。

聚美毛利率最高 京東墊底

B2C企業毛利對比(騰訊科技制圖)

幾年前,B2C企業陷入價格戰,毛利率偏低,如今,隨著易迅退出B2C市場競爭,蘇寧、國美(微博)更專註商業本質,阿里巴巴、京東也上市,電商行業的競爭開始減弱,毛利率明顯提升。

如京東第三季度毛利為35.45億元,較上一季度大幅增加,毛利率為12.2%,較上一季度提升了1.2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的9.8%提升了2.4個百分點。

當當毛利率已連續數個季度維持在18%水平,較2012年時期有明顯改善,一方面是圖書領域競爭減弱,另一方面是當當擴充品類。當當CEO李國慶將其比喻為“開著飛機修飛機”。

唯品會第三季度毛利潤2.195億美元,毛利率為24.9%,高於上年同期的24.2%。從毛利率的角度看,第三季度唯一下滑的是聚美,應為受停止平臺第三方奢侈品銷售的影響。

電商領域毛利率體現出明顯的特征,即3C低於圖書,圖書低於服裝,服裝低於化妝品,這表現在京東毛利率最低,剛超過10%,聚美則高達近40%,領先其他B2C企業。

僅京東運營利潤率為負

京東第三季度運營虧損為4.066億元,較上一季度出現大幅下降,京東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率為-1%,較上一季度減少2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擴大1個百分點。

B2C企業中僅京東運營利潤率為負數。當當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率同樣不高,僅為0.7%,最近4個季度一直在不到1%的水平,不過,當當已連續幾個季度運營利潤為正。

唯品會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為2130萬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200萬美元增長76.6%。唯品會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率為2.4%,上年同期運營利潤率為3.1%。

聚美優品第三季度運營利潤172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2040萬美元下降15.8%;聚美優品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率為11%,較上年同期下降了6個百分點,較上一季度下降3個百分點。


B2C企業運營利潤率對比(騰訊科技配圖)

即便運營利潤率同比環比出現大幅下降,聚美的運營利潤率仍遙遙領先其他幾家B2C企業。

京東依舊虧損 但虧損明顯縮小

B2C企業凈利潤對比圖(騰訊科技制圖)

如今B2C企業不再是虧損的代名詞。當當第三季度凈利潤2450萬元,雖然較上一季度下降15%,但相比上年同期虧損2790萬元,依然明顯改善,其還有余力投入移動端等領域研發。

唯品會第三季度凈利潤為2770萬美元,雖然較上一季度下降14%,但較上年同期的1200萬美元增130.3%,唯品會第三季度凈利率為3.1%,上年同期凈利率也為3.1%。

聚美第三季度凈利195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30萬美元增長88.6%;凈利率為12.4%,去年同期為8.4%。從凈利的角度看,唯品會和聚美雖然規模不算大,但日子過得最好。

當前唯一虧損的是京東。京東運營虧損達4.066億元,由於第三季度利息收入1.98億,扣除利息成本3224萬後,仍當季貢獻1.66億元,京東才只虧1.644億元(約合2680萬美元)。

不過,京東的虧損也需理性看待。從過去3個季度看,京東的虧損呈現逐漸大幅減小的趨勢。

此外,京東的虧損很大程度上並非是業績虧損,而是計入了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等,如第一季度虧損37.95億,主要是計入一筆36.70億元股權支出,其給予了京東CEO劉強東。

京東第二季虧5.82億,主要源於與騰訊戰略協議中所涉及資產及業務收購帶來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京東第三季度同樣計入與騰訊戰略結盟產生資產和業務收購,帶來無形資產攤銷。(來自騰訊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968

“銅博士”供求趨衡 國儲局影響減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90

在宣布削減2015年產能之後,必和必拓和力拓等銅礦企業又因為意外事件和裝備故障而面臨非主動性減產。麥格理集團預計今年銅減產規模可能達到200億美元。與此同時,彭博調查的分析師預計中國對於購銅的規模也可能超過市場預期。這意味著銅市場的供大於求情況或明顯緩解。

銅業巨頭智利Codelco銷售副總裁Rodrigo Toro表示,

我預計中國會購買銅,所有人現在都預計銅價將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

事實上,2月倫銅價格已經出現了7.3%的反彈,單月反彈力度為2012年9月以來最大。彭博新聞社對分析師的調查預期則顯示今年銅價可能進一步反彈13%至6600美元/噸。

銅價在2011年見頂於10190美元/噸,隨後過去兩年銅價下跌23%迫使許多銅礦公司削減產能。摩根大通預計今年銅的產能將同比增長1.5%,此前的預期為增長6.6%。

全球最大的礦產公司必和必拓已計劃削減產能至2010年以來最低水平, Freeport-McMoRan Inc也有類似的減產計劃。力拓同樣預計今年產能將不及預期,Barrick則宣布將暫停Lumwana銅礦項目。

彭博預計去年中國國儲局購銅規模達到100萬噸,緩解了當時市場供大於求的情況。盡管隨著國內需求的放緩,今年中國銅進口可能會下降,但是不會對市場造成巨大的影響。

法興分析師Robin Bhar2月23日在接受彭博電話采訪時表示,

國儲局只需要少量購銅市場的供求關系就會趨於平衡,重要的是,中國的需求沒有進一步減弱。

瑞銀則估計中國40%的銅會用於擴張電力上,今年中國電力基礎設置投資增長有望達到8.4%。

此前華爾街見聞曾報道,中國國儲局2015年至少將從國際市場買入20萬噸銅。

大趨勢來看,盡管礦產公司已經開始削減產能,但是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需求;疲弱依然使得銅庫存高企。LME數據顯示,從去年12月末至今,銅庫存已經上升了68%至2972000噸。法興預計今年可能庫存規模可能會達到60萬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84

普華永道報告:中國企業家對明年收入增長前景信心減弱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0485.html

普華永道報告:中國企業家對明年收入增長前景信心減弱

一財網 王琳 2015-12-24 21:03:00

報告發現,中國企業高層對未來12個月收入增長前景的信心較去年同比下降近22%。2015年,69%的企業高層看好其企業在未來12個月的收入增長前景,而2014年該比例為91%。2015年有27%的企業高層對收入前景表示“不是非常有信心”,而2014年這一比例僅有7%。

在中國增長放緩和經濟再調整的影響下,企業決策者對未來12個月營業收入增長前景的信心有所下降,但對未來三至五年收入增長的信心保持平穩。

普華永道24日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上述信息。這份名為《中國踏上發展新道路:機遇在召喚》的報告摘錄自2015亞太經合組織CEO調研,采訪了113位中國CEO和工商界領導人,總結了中國企業高層對“十三五”期間企業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他們對商業趨勢、風險和機遇的相關預測與觀察。

未來3~5年服務業暢旺

報告發現,中國企業高層對未來12個月收入增長前景的信心較去年同比下降近22%。2015年,69%的企業高層看好其企業在未來12個月的收入增長前景,而2014年該比例為91%。2015年有27%的企業高層對收入前景表示“不是非常有信心”,而2014年這一比例僅有7%。

報告還發現,與2014年相比,2015年中國企業高層對於國內外經營利潤增長信心有所下降。今年僅26%的企業高層表示“更有信心”在國內經營活動中實現利潤增長,去年這一比例為51%,同比下降25%。對於國際經營活動的活力前景,表示“更有信心”的企業高層比例也下降了27%。

但企業高層對未來三到五年收入的信心保持平穩。93%的企業高層對未來三至五年的收入增長前景充滿信心,而這一比例在2014年為91%。

其中受訪企業高層對未來三至五年服務需求的前景持樂觀態度。企業高層預計其所在的機構對金融服務、風險控制服務和計算機系統以及法律服務的需求將在未來三至五年內有所增長。

普華永道認為,中國的金融自由化改革預計會帶來機遇,更加多樣化的金融工具會刺激消費或分散風險。調研結果證實,87.1%的在華企業高層認為,金融服務需求很快會迎來增長,85.3%的企業高層認為對風險控制服務的需求將會上升。

普華永道北京首席合夥人吳衛軍指出:“當前,第二代中國中產階級已經形成,他們的消費觀念與第一代完全不同,這可以從航運量、物流量、快遞量等指標顯示出來。這一趨勢有望在十三五期間繼續發揮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同時,中國政府促進中產階級發展的政策和思路也得到了企業家的認可。”

報告顯示,84%的中國企業高層認為,企業家在壯大中產階級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70%的企業高層肯定了政府促進中產階級發展的政策所取得的顯著成就;相比而言,在其他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中,僅有46%的企業高層對所在經濟體內的政府成果表示認同。

中國經濟下行超預期影響經營與投資

調研發現,中國經濟下行幅度超預期對經營和投資影響最大,並對在整個亞太經合組織的投資產生負面影響。有企業家認為會“很大程度上”抑制亞太地區投資的是區域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升級。中國企業高層還擔心在中國發生互聯網嚴重崩潰或者基礎設施遭受網絡攻擊會嚴重影響企業經營、抑制投資。

此外,受訪企業家還展望了2020年國內及區域商業環境變化中存在的機遇。

72%的中國企業高層認為,到2020年中國二線城市很可能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心,消費需求有望在這一過程中穩步增長。

67%的受訪者還認為人民幣很有可能在2020年之前成為世界貨幣和可行的儲備貨幣。

63%的受訪者認為,政府與企業合作模式(PPP)發展成熟,成為促進區內基礎設施發展的有效方式。

近55%的企業高層認為將有更多的國有企業根據市場規則運營。

普華永道還發現,物聯網和3D打印等數字科技和新興技術將帶來機遇,但同時也伴隨著風險,28%的企業高層提到網絡攻擊或中斷會對經營活動造成影響。

另外,報告指出,企業在找對合作夥伴和發布新產品與服務方面充滿信心。84%的在華企業高層對此給予正面回應。有76%的中國企業高層表示,面對新進企業和非傳統競爭者,他們有信心能在競爭中不落人後。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760

人民幣貶值預期減弱 外資“悄然”入債市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0512.html

近日,某全球知名的基金管理公司表示增持在岸中國國債,同時全球最大的RQFII國債ETF獲得近半年來的首次凈申購。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最近觀察到一些境外投資債券資金流入,但情況並未到“火爆”的程度。在境外債券產品收益率相對低和流動性差的情況下,中國國債有一定的吸引力,不排除一些避險資金進入我國債市。但可以確定的是,隨著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進一步趨向平衡,境外的投資機構已經從單方向賣出變成雙向操作。

外資開始流向中國債市

去年以來中國加大了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開放力度。今年2月,中國央行發布公告,允許更多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債市,並取消了投資額度限制。

但是因為去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存在貶值壓力,因此境外機構投資者對境內債市也持觀望態度居多。今年1月還一度出現外資大幅減持中國債券的情況。

不過,這一情況在最近發生了轉變。富達投資管理公司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經理BryanCollins日前接受其他媒體訪問時說,富達中國人民幣債券基金增持在岸中國國債5%,投資比重占整個投資組合約20%。

與此同時,港交所上市的一只全球最大RQFII債券ETF獲900萬個基金單位的凈申購,凈流入資金約10億元人民幣。這是RQFIIETF近半年來首次獲資金申購,在此之前該基金持續凈流出。

中國債券信息網按月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末,境外機構持有我國國債2955.26億元人民幣,上年末為2484.48億。

德意誌銀行大中華區高級策略師劉立男告訴記者,最近觀察到一些境外投資債券資金流入,但沒有像“火爆”那麽強烈。可能有些境外人民幣資金在境外債券產品收益率相對低和流動性差的情況下,傾向於購買境內人民幣債券。不排除一些避險資金進入我國債市。

相關統計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球範圍內,負利率國債體量超過10萬億美元。6月以來,多國的國債收益率相繼降至負利率。6月14日,德國10年國債收益率降至-0.001%。6月17日,瑞士30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0.057%,至此瑞士所有國債收益率皆為負。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跌破1.6%。日本10年國債收益率5年期、20年期、30年期均創新低。

“中國政府債在全球範圍內來看收益率方面有很大優勢。”法國巴黎銀行大中華區環球市場部主管賴長庚(CG Lai)告訴記者。

在賴長庚看來,盡管近期10億元流入ETF基金,這也算不上很多外資。但境外的投資機構已經從單方向賣出變成雙向操作,這是因為離岸人民幣供應現在已經相對穩定。

“一句話離岸人民幣供應是關鍵。中國債券對於避險資金來說是很好的標的,但是實現避險策略需要穩定的人民幣資金供應。”他說。“我們已經度過了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最恐懼時刻。但境外投資機構對匯率波動還是相對謹慎,所以他們會去買同時對沖利率和匯率風險的套期保值工具CNH CCS(交叉貨幣套期),而不是直接買離岸人民幣。對於他們目前CNH CCS已經到了可以持續的水平。”

匯率風險對沖工具需豐富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會加大,中國在岸債券市場想要吸引更多的境外機構投資者,還需要更加豐富的利率和匯率風險對沖工具。

劉立男告訴記者,海外投資者可以選擇在境外人民幣外匯市場對沖,使用不可交割遠期(NDF),或者用CNH遠期(CNH),但有些外匯基差風險難以對沖。

法興銀行中國外匯利率衍生業務銷售總監顧賽榮對記者表示,雖然目前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開放尺度非常大了,但有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境外的商業機構向境內的銀行進行外匯風險的套期保值方面,還存在很多法律框架方面的不確定性。對海外商業機構來說,相關的外匯風險套期保值目前主要還是通過境外市場達成,例如美元對人民幣的NDF或者美元對CNH的遠期鎖定。

今年2月,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各類境外機構投資者現階段均可在銀行間債市開展現券交易,並可基於套期保值需求開展債券借貸、債券遠期、遠期利率協議及利率互換等交易。

另一方面,境外央行和貨幣當局、國際金融組織和主權財富基金可開展包括即期、遠期、掉期和期權在內的各品種外匯交易。但是,目前其他境外機構投資者暫不能直接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未來,央行將繼續研究推動外匯市場的對外開放,循序漸進擴大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境外機構範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