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遇 上一位出版商人C,睇吓名片,公司名字好熟,好熟。諗咗一輪,就知道好似係傳媒名宿,現樹仁大學新聞系系主任梁天偉嘅老朋友范止安嘅公司。梁總係「壹仔」 總編輯嗰陣,經常與范止安,卜少夫兩位前輩在渣甸坊老正興有飯局,有幾次益埋左丁山,故此自己亦認識呢兩位老人家,對佢哋嘅驚人酒量留下深刻印象。范卜兩 老已歸道山,范先生經營書局、出版社,莫非出版C就係佢之傳人?以此詢問,出版C話:「我已接棒二十幾年,范先生正是家父。」哦,原來如此,世界真細小。 想話畀梁總聽,後得知佢已經參加黃軒利大狀領隊之法國美食團,成班老友去咗巴黎嘆世界一番,咁就留番第日至講。 問出版C:「你哋公司有出版 教科書o架,生意好唔好?」出版C話:「王小二過年啦。我哋曾出版A Level經濟學教科書,林本利教授執筆,本來好好賣,算係我哋嘅產品之星,但高考有二萬人選讀經濟學,我哋本書賣幾多本?唔夠二千呀,但已係市場佔有率 冠軍!現在網上流行上載下載,筆記周圍飛,加埋二手書搶爛市,你話點做好?我就決定慳番印刷費,唔再出呢本『暢銷書』!」 咁又係頭痛嘅,市 場咁細,何來賺頭?出版C話佢班行家一致認為香港嘅教科書,綜合水平極高,國際上有聲譽,勝於鄰近地區,譬如新加坡教科書有政府包攬晒,大陸亦然,台灣教 科書有價格管制,每本二百台幣,將貨就價情況甚為普遍,故此台灣與內地嘅書局,充斥每科補充教材、補充練習,賣到成行成市,而呢類書就係冇價格管制嘅,於 是有錢學生就可以買多幾套回家惡補,清貧子弟未免吃虧不少。 香港一本教科書包含課本(學生用)、教師手冊(教師專用)以及 教材(教師用,包括參考資料、輔導讀本、測驗題目及答案,CD等)三大件,三位一體,不可分割,因教師如無教師手冊及教材,會叫苦連天。但現在時興講分 拆,學生只買課本,價錢會便宜啲;其餘兩項誰人購買?冇人知,如冇人買,出版C話佢哋嘅研發印刷成本收唔番,怎麼辦?據報紙引述一位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張 志鴻講:「教師用書對老師很有參考價值,但學校沒能力買……」張校長認為在合理價格下,應由政府以實報實銷形式資助學校購買。至於教育局係唔係咁樣諗,天 曉得。 |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9/411809.html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92850&time=2011-08-19&cl=115&page=all
在多元化方向上走了十年之久的課程改革,正悄悄「回潮」。
![]() |
從2012年秋季起,中小學的新生將使用新修改的教材,時間已相當緊迫。劉莉/CFP |
今年7月,新一輪教材修編工作全面啟動,目前正緊鑼密鼓進行,範圍涉及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所有教材。其參照系是教育部不久前下發的新課程標準(下稱新課標)。此前的課程標準,是教育部在2001年制定頒佈的試驗稿。
自2001年起,中國啟動第八次課程改革。內容上強調減輕學生負擔,強化「情感、價值觀的滲透」;在教材編寫上則打破以往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家 壟斷教材編寫出版的「一綱一本」統編模式,改為「一標多本」。即在統一教育大綱、統一課程標準之下,放開多家出版機構,參與教材編寫和出版發行。
此次新一輪教材修編,似乎走上了另一條道路。
7月11日,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修訂工作會議」上,教育部負責教材編寫工作的基礎教育二司巡視員朱慕菊對與會的教材編寫機構解釋稱,2001版課標是試驗性的,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新課標編寫早自2007年啟動。據財新《新世紀》瞭解,各高校研究相關學科的學者是課標編寫組成員的主體。此外,還包括科研機構、中小學教師、院士等,六名出版單位人員也參與其中。
當日,教育部向參會的教材編寫機構頒佈了除語文、歷史、德育三科的新課標修訂稿。教育部透露,這三科課程標準將另行安排,暫不公佈。不少與會業內人士猜測,這是三門課程回歸統編的前兆。
對於上述三科以外的學科,內容將大規模調整。教育部要求,原定教材編寫機構必須將改編本重新送教育部審核。最遲在2012年春節前後,這批教材需送審,以保證2012年9月如期更換課本。時間已相當緊張。
回歸統編前兆
1949年以來,中國相繼啟動了八次課程改革(下稱課改),教材編寫權的確定也曾曲折反覆。
第一次課改以1950年出版的第一套全國基礎教育通用教材為標誌。為此教育部、新聞出版總署共同成立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下稱人教社)。
1958年起,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思路下,中央將教材編寫權下放,各地可自行編寫。但隨後在「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年代,編寫權再度上收。
直到2001年開始第八次課改,教材編寫多元化才得以真正實施。「一標多本」被認為是教材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教材編寫多元化後,出版社更加注重質量的提高和對一線教師的培訓,這是以前沒有的。」一位地方出版社負責人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說。
從2001年開始,第八次課改在42個國家級實驗區實驗,隨後迅速推進。到2005年,全國所有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的學生全部使用新課程。
但採用西方教學思路的第八次課改,自出台伊始就引起學界曠日持久的討論。由於推動過快,教師不適應新課改思路等問題逐漸暴露。於是,第九次課改開始進行。
多位出版文科教材的出版社證實,教育部從全國各地遴選編寫團隊,正在策劃籌備一套「部編」教材。編寫範圍包括小學《品德與生活》4冊、《品德與 社會》8冊,初中《思想品德》6冊,小學《語文》12冊、初中《語文》6冊,共計36冊教材。教育部將負責編寫經費,教材集中在2012年底前完成。
編寫《品德與社會》的某出版社負責人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2001年放開教材編寫後,國家就不再投資編寫教材,教育部主要負責審查。教材編 寫機構通過教育部立項後,自己投入資金編寫,經教育部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後出版,供地方選用。「這次教育部組織編寫,跟各出版社都沒關係了。」
這位負責人表示,教育部尚沒有明確部編教材的編寫團隊,社內原本籌備中的教材修改方案也已經暫停,只能選擇觀望。從2012年秋季起,新生將使用新修改的教材。儘管官方並沒有規定各地出版社不能再自編教材,但鑑於屆時課本內容將不再符合新課標要求,自然會退出市場。
重審玄機
在語文、歷史、德育三科之外,數學、英語的教材修編工作已全面啟動。但此輪教材修編的節奏之快,出乎絕大部分出版社的意料。能否審查通過,拿到進入市場的「門票」,這些教材編寫機構忐忑不安。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副司長申繼亮在7月11日召開的培訓會上解釋,教材送審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2011年7月至12月,12月送審,對 象為2012年開學後必須更換的小學和初中一年級教材;第二階段為2012年1月至11月,完成剩餘其他年級教材的改編,2012年12月送審。他強調, 第二階段若不能通過審核,則此前該機構第一輪通過審核的低年級教材也要換掉。
這個安排讓一些出版社顧慮重重。河北省出版社負責人在小組討論時表示,儘管分兩個階段送審,但在第一階段就要把整體框架、結構一併送審。教材修訂、編寫還要考慮到各個地區之間、城鄉之間、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加上到農村學校調研,時間太緊迫。
一位出版社負責人稱教育部的安排「隱患重重」。他說:「如果第一階段送審通過,不管後面的教材編寫質量如何,都須按時審查、通過,否則學生和老 師將面臨無教材可用的尷尬局面。如此,怎能保證教材使用質量和教育質量?反之,如果前兩冊沒有通過覆審,後面的教材無論編得多好,也等於『廢紙一堆』,沒 有進入市場的機會了。」
更讓一些出版社深感不公平的是,一些教材的主編,本身也是課標編寫組成員。在新課標未公佈之前,這些出版社已經知道了課標的內容,這就贏得了時間,可以更精細地修改。
他認為,教育部只給四到六個月的修改時間,就要覆審教材,時間過於倉促。教材編寫市場將面臨新一輪洗牌,「一標多本」的體系進一步動搖。
收放是非
無論是文科教材回歸「部編」,還是其他學科修編時間縮短,教材收緊編寫權的腳步聲已經由遠及近。
一位接近人教社的人士認為,從國家穩定的角度,自然科學以外的文科教材就應該統編。過去教材編寫多樣化,雖然增加了教材的特色,但在質量上良莠 不齊。「一本教材,從過去的幾毛錢漲到現在十幾塊錢,都是教材放開後漲價的!編寫教材成為政府和機構賺錢的工具。出版社拎著箱子去送錢,多少教育廳官員因 腐敗落馬?這是放開以前沒有的。」
但一位出版社負責人則認為,與教材相關的腐敗,不能簡單歸咎於市場。僅出於意識形態的考慮,就否定過去教材編寫改革的成果,是一種倒退。
這位出版社負責人還說:「現在媒體、網絡信息多元化,要用這種方式控制意識形態,也是不現實的。應該考慮如何去引導孩子,把我們希望提倡的價值觀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文科統編教材編好後,出版權花落誰家是最敏感的問題。儘管官方始終沒有正式表態,但由人教出版社出版的消息早已在坊間流傳。
上述出版社負責人透露:「幾年前各省教育廳邀請出版社投標時,人教社就說教材要統一由他們出版。人教社是教育部自己的出版社,現在看來似乎已成定局。」
更有一位出版社負責人說:「表面看是意識形態控制,背後其實是利益的爭奪。」
財新《新世紀》記者致電人教社主管教材負責人,他表示有關教材問題統一由教育部答覆;教育部則以「不方便答覆」作答。
「中國地域這麼大,區域差別、城鄉差別明顯,要全國教材同一張面孔,發出同一種聲音,是很滑稽的事情。」一位出版社負責人如是說。
「教材不知危機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是曼徹斯特大學一個名為「後危機時代經濟學協會」的學生社團的標語,他們呼籲改革在金融危機後已明顯不合時宜的本科經濟學教材。類似的呼籲也在其他精英學校出現:在「佔領華爾街」運動高峰時期,參加經濟學入門課程的哈佛學生給曼昆寫了一封著名的公開信。同時,包括新經濟思維研究所(INET)在內的機構都致力於修改本科經濟學教材。
英國財政部在上個月組織了一個會議討論經濟學教育危機,批評者認為既然大部分經濟學家都未能指出信貸危機和近百年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為何經濟學教育此後仍不改變。
帝國大學經濟學教授Michael Joffe對此也感到困惑,他不解為何經濟學教材仍然充斥那些數十年前就已被拋棄的概念和模型。他說:「經濟學課程上有太多的內容與現實世界沒有絲毫聯繫。」
當然,經濟學教授們有時候會認為,儘管危機帶來了一些爭議,但經濟學的核心知識體系仍然需要教授。如果學生們有需求,他們可以去上更高級的經濟學課程。但要批判經濟學,學生們首先需要學會基礎知識。
這些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即便是最基礎的經濟學教育也存在很高風險。華盛頓郵報的Mike Konczal認為當前的經濟學語言屬於精英體系,修改本科生教材可能可以大幅修改下一代理解經濟學和危機的方式。
Konczal給出了一個經濟學入門課程的臨時解決方案:改變當前入門經濟學課程的教授順序。
如今,第一年的本科生通常由微觀經濟學開始。這裡他們將與抽象的市場打交道,在那裡供需是完美運行的,個人是孤立存在的,交易的發生不會受到社會、法律和政治的影響。隨後入門課程在最後會涉及非完美運作的市場,比如寡頭壟斷、外部成本等。
在第二年的課程裡,學生們開始學習宏觀經濟,也就是當這些圍觀市場彙集時會發生什麼。他們學習完基礎知識後,會首先接觸長期經濟增長的概念。儘管連專業經濟學家都不能明確的回答,但這們課程仍然要教授學生長期的變化將如何進行。隨後,課程會聚焦短期問題,尤其是商業週期、經濟衰退和非自願失業。
這種導向尤其讓非經濟學專業的學生感到困惑。他們首先學習的是總是起作用的抽象市場,而看到的卻總是市場不起作用的現實。隨後他們學習的是長期增長,最後他們才會試著去理解為何畢業生就業那麼難。
「突發」海天堂盧海鵬失控爆粗片段曝光!
海天堂早前爆出霉菌風波,以及城大學者研究質疑海天堂龜苓膏「無龜板」事件,事情的嚴重度與早年的霸王洗髮水沒差多少,品牌幾乎一夜盡毁。
當時我們已回應了事件:草本食療(1):「龜」苓膏大誤解。
現在我們可以用企業危機管理的角度去看看這件事:
1. 霉菌極其量是衛生問題,像去餐廳看到食物有不潔物, 一般來說只要公關迅速回應,並對該人仕作出合理賠償,並承諾會作出改善,公眾多半也會接受這是個別事件,並會給予機會,日子耐左可能會忘記左添。
例子 : 早前KFC 亦有網上短片指出有員工執垃圾雞翻熱給客人食用,KFC 的處理方法是極快回應並處罰了該員工,並於宣傳品中重申雞件的製作過程,事件很快便被淡忘。
2. 然而,於任何企業,「誠信」必然是品牌的最核心成份,任何有關「誠信」的公開指控,企業都應該立刻出來以最公開的資料一次過回應,否則以訛傳訛下很容易弄假成真。
現下香港人對「食品造假」已經極度敏感,很容易便會與眾多內地的黑心食品劃上等號,一旦形成海天堂 = 黑心食品公司的印象,那便水洗都唔清了。
3. 可是,海天堂的回應是如下 :
a. 於事件約一星期後入稟高院指自稱為海天堂前股東的蔡國強誹謗
b. 老闆聲稱自己日日食用旗下產品
c. 於事件近一個月後,才有傳媒再報導,謂公司已送樣品作測試,証明產品含有龜的DNA
d. 於2014 年1月初,海天堂重金於電視大量播出盧海鵬的真情對話,以圖以軟性方法挽回公眾的信心
e. 最終極災難的,是把幕後盧海鵬的爆粗「花絮」上載,結果網民爭相觀看,收視遠超原來的廣告片(去片)
筆者無意評論海天堂的食品,但純以公司危機管理手法來看,這次處理手法犯上了幾個嚴重錯誤:
1. 錯失了重點,回應訴諸偏向於情感,客觀事實的回應,如檢測結果,或生產過程等反而沒有得到太多曝光。所謂「獅子撲兔,必盡全力」,更何況是這種關乎公司存亡絕續的誠信指控,該公司的回應顯得軟弱無力。如果海天堂於事件發生後,便立即於一星期內所有主要傳媒出頭版廣告作出澄清及刊登品質測試結果,連續一星期,雖然花費不菲但相信較3 個月後才花大錢作電視廣告投放來得更有效。
2. 錯失了時機,任何回應,必然是越快越好,最好是黃金48 小時內便出現一次過而全面的回應,「即牙膏」式的回應無論放諸任何醜聞,都只會令情況更加惡化。
3. 最錯的,應該是找錯了 agency ,把本來極嚴肅的TVC 回應變成了一個「盧海鵬試咪」式的粗口funny video. 想出這條「橋」的agency 固然要炒 (是炒),但拍板讓其出街只能讓人由心底裡說句 so sad。
錢白花了,達不到預期的澄清效果不特止,更有可能被公眾抽多兩錢重。
我們看看近二十年前,維他奶對於一件相對輕微得多的「變味事件」的處理手法,以作對照。
維他奶變味事件
1995年10月,有顧客投訴維他奶飲品有類似火水味,維他奶回收市面上同類產品。
1995年12月至1996年2月期間,有3名顧客飲咗未過期嘅麥精維他奶,發現有酸味,在傳媒報導事件後,維他奶嘅深圳廠房停產以及回收全部8百萬包紙包豆奶產品。但其後仍然有兩名顧客發現維他奶產品有酸味,結果維他奶香港屯門廠房亦全面停產,並回收所有包括豆奶及其他飲品。以1996年1月16日計算,回收嘅產品達到1300萬包。
事件發生後,香港衛生署對維他奶進行多次抽樣檢驗,喺51個樣本中,細菌含量以及各樣成份都冇超出標準,但為咗維持消費者嘅信心,維他奶決定請瑞典籍專家去香港廠房作詳細調查。調查發現問題源自包裝機,為確保產品質素,維他奶要將成條生產線拆除及重新組合。其後事件獲得解決,維他奶產品冇再發現有酸味。
維他奶沒有喊過冤,也沒有借用任何名人拍片來澄清,唯一做了的就是以超大力度去回應個別幾個客人的投訴,讓公眾明白這個只是個別事件,結果事情亦很快得到平息了。
希望不同公司的高管,都能以此為鑑。
2015黑馬大賽全國項目報名火熱進行中,上海、成都、杭州、南京、武漢等城市趴陸續開場,6月末上海站文化創意與O2O專場行業賽,項目報名請點擊下方黑馬大賽圖片進入!
1.1垄断经营业务四川中小学课本
新华文轩是四川中小学教材,唯一供应单位,垄断经营。教材业务收入在新华文轩总收入的比重中占六成以上。出版和发行教材的利润率高,回款及时,同时也无需担心退货。
自2005年开始,四川省开始试点推行中小学教材的投标和招标,但这并未威胁到新华文轩的“垄断地位”。招股说明书称,虽然新华书店的专营地位因为教材招投标不再绝对化,但基于招投标门槛的存在,新华书店绝对优势地位尚未被撼动。
2014
年全国图书市场中,教辅教材实际的比重为33.2%。今年1月、2月图书市场报告显示,教辅类图书环比上升幅度最高。由此可见,教育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
间。2014年12月17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新华文轩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共同做强做大全媒体中小学教育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业务主要风险在于:随着国家教材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免费教材政策的推进可能使教材采购折扣提高;教材循环使用政策的推进可能使采购数量下降。出版发行行业税收优惠政策如果发生变化,对利润总额会影响较大。这些是将来有可能影响到公司垄断地位的因素,需要持续重点关注。
1.2 其他业务以及管理层能力如何?
2014
年新华文轩出版业务有所下降。公司拥有四川省最大的图书零售网络,由于受到电商和数字出版物的冲击,零售发行业务收益占比减少;互联网销售业务占比提高
100%,弥补了部分零售渠道减少的收益。零售业相对于互联网电商最大竞争优势就在于购物体验,很多百货公司都将商场增加餐饮和娱乐项目,来提高顾客的购
物过程中的用户体验。新华文轩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进行中小门店转型升级,提高顾客的阅读体验。但无论如何,零售渠道的竞争优势已经无法和从前相比了。
2010
年开始,新华文轩就提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业务庞杂,它的旗下有《读者报》,《薇薇新娘》杂志,艺术投资公司、纸业公司、创业投资公司和服装厂,华
影文轩,四川三家职业学校,还参股了皖新传媒,友利控股,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和成都银行。传统图书出版领域以外,新华文轩一些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子公
司,大多处于亏损或微利的状况。
新华文轩这样传统国企,优点和缺点都比较明显。从过去的资产收益率可以看出,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只有10%左右,管理层利用资产赚钱的能力很一般。由于公司留存收益再投资回报率不高,最好的方式是将收益持续大比例发给股东,让股东自己寻找其他投资回报率更高的投资机会。
2、总结分析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新华文轩是四川省出版业龙头,行业内地位的稳固,而且是一家有护城河的公司。新华文轩一直在IPO排队A股上市,市场预期新华文轩A股上市成功,会对企业估值提升有很大帮助。结果IPO暂停,导致新华文轩港股股价暴跌。
市场非常喜欢夸大短期变动因素对公司的影响,并在股价上做出过度反应。股价大跌的过程,其实是释放风险的过程,下落的刀子给人的感觉上非常危险,但是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说,通过理性分析可以得出,下落的刀子是一个个可爱的,风险释放完毕的,收益率更高的投资标的。
我们可以平时研究搜集一些行业内有竞争力的好公司,在股市大跌时,投资者不顾一切的抛售股票时,直接进场大量买入便宜货。商场打折的时间很短,我们需要在打折之前就做好充分准备。
2.1 财务状况,是否稳健?
新华文轩的当前市值占资本总市值(当前市值+总负债)的比率是72%,市值是销售额的1.5倍,净利润率是11.3%,通过以上几个数据可以得出,新华文轩的资本结构基本属于保守资本结构,杠杆作用很小,净利润的变化幅度不会比销售额大。
新华文轩的流动比率1.31,速动比率是0.88,财务稳定性还不错。流动负债中银行贷款只有5000万,比例很低。
2.2 收益能力如何?
新华文轩上市以来,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持续增长,十年中只有2008年一年收益下降幅度超过5%,最近三年收益增速放缓。新华文轩过去三年平均收益是6.28亿人民币。公司过去十年的收益成长率相当高,在估值时可以给一定的加分。
2.3 当前价格,是否低估?
(1)相对收益:目前公司市值是81.9亿港币,如果以过去三年平均收益计算收益率是9.5%,收益率不高。
(2)相对资产:新华文轩当前市净率1.11。从历史估值来看,当前价位并不便宜。
新华文轩上市以来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10%左右,相对于相对于1.11的当前市净率,公司股价并未明显低估。
(3)相对股息:
以当前股价计算股息收益率为5.1%.单看股息收益率还不错。新华文轩从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股息发放记录,最近五年股息发放总额一直保持在3.4亿港币左右。目前新华文轩的股息支付率在50%以上,历史上股息支付率比较高,但每年支付股息后都有盈余。
(4)价值型基金持股:
Brandes Investment Partners是美国几十年历史的价值型基金,查尔斯布兰迪是格雷厄姆门徒,寻找便宜货的高手,从2012年开始一直持有新华文轩,目前持有新华文轩4.9%的股份。
总结:新华文轩这家公司需要持续关注两点:
1.公司的四川中小学课本教辅业务的护城河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这是公司的利基。
2.公司的股息收益率是否足够高。
如果新华文轩的PB能够低于0.8,股息收益率就会达到7.3%以上,已过去三年平均收益计算的收益率达到13.5%,收益将会就相当可观。
大部分投资者都喜欢在最有前景的行业选成长性最好的公司,其实投资一只股票就是投资一个生意,不论一家公司的收益成长或不成长,我们都要看这个投资几年能够收回成本。
数据来源:深港通头等舱
从
这张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我以5倍市盈率买入一家0成长或成长率只有2%的公司,5年内可以收回成本;而如果我以25倍的市盈率买入一家收益增长率40%的
公司,7年才能收回成本,而且一家公司连续保持七年收益增长率达到40%的难度比一家公司收益保持0增长的难度要大太多,七年中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发生,
后一种投资方式要承担更多风险。
所以,我们得出,在我们选股的过程中,公司收益是否成长只是我们投资需要考虑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必要因素,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我们的投资几年能收回成本和收回成本的确定性。
矽谷資深工程師、創業家賴岳林回台成立學苑,透過真人互動、戰略、桌遊等遊戲,簡化複雜的流程,讓學生從小擁有良好的程式設計邏輯觀念,希望培養出下個世代的賈伯斯。 周三的夜晚,十位國小、國中學生,聚集在台北古亭捷運站附近的教室,每張桌上擺的,不是厚重的書籍,而是筆電。這是「橘子蘋果程式設計學苑」的進階沙龍課,有別於台灣課堂常見的填鴨式沉悶教學,在這堂程式設計課中,學生皆自主性發言、討論,眼神專注熱烈。 課堂上的學生,都已經具備基本的程式設計概念,在年僅二十五歲的老師束凱文引導討論下,一步步釐清程式設計中十進位的概念,一個討論段落後,每個人興沖沖拿著白紙,寫下屬於自己的程式語言規範。 「我們做程式教育的目的,是要創造台灣未來的創造者。」橘子蘋果創辦人賴岳林說。五十五歲的賴岳林從台大資工系畢業後,在美國矽谷軟體公司工作近三十年,具備豐富的創業及產業經驗。他觀察到台灣長期以來代工產業蓬勃,造成只重硬體、卻在軟體人才養成上缺席,於是在二○一一年開始籌設台灣第一個針對中小學生教導程式設計的學校。 三年多發展下來,目前橘子蘋果每年接觸約四百位學生,除了學苑對外招生開課,也到建國中學以及台北市的新民國小、信義國小,以社團方式教學生程式設計。
結合資訊、數學課 訓練邏輯能力 讓學生不用死背賴岳林在建中前校長陳偉泓邀約下,在建中成立TWCL社團,提供程式設計線上課程,找來一群業界專家當老師,透過翻轉教室的教學方法,輔以專案、比賽,訓練高中生成為程式專家,最多曾有一百位學生參與。 寒暑假,橘子蘋果也舉辦App創造營、數學程式營等小班密集營隊,一五年就舉辦了九場,除了新竹、高雄的場次,還有學生遠從馬祖、台東、新竹到台北上課,在四天課程內,讓孩子用流程圖培養程式思惟,寫出程式解決數學問題,深受好評。 新北市資訊重點學校金龍國小資訊組長謝東森,有感於許多學校資訊老師都不是資訊科系出身,電腦課沒有程式設計的教學,只能教學生文書處理、簡報,一三年在 網路上無意發現橘子蘋果,便與他們談合作;現在每個月,橘子蘋果都會幫新北市汐止區、金山區和萬里區的二十三個國小資訊組長上一次課,培訓程式設計的課 程。 「橘子蘋果幫助我活化教學,結合資訊課和數學課,去訓練學生寫程式。」謝東森說,把小學課堂上因數分解的概念,在資訊課寫出解題程式的作業,過程中就讓學生不用死背、有對的數學邏輯能力,一舉兩得。
實作才有競爭力 寫軟體像學琴 至少十萬小時養成橘子蘋果目前已小有成果,談到成立的初衷,賴岳林感嘆:「台灣的經濟實力下降,和軟體產業不發展有關。」在矽谷,多數人創業時都有認知, 就是透過軟體來鯨吞蠶食市場,現在全世界做軟體最強的是美國,包括Google、Facebook、amazon等,都是透過軟體來賺錢,這背後有深厚的 文化實力,也需要雄厚的資本和人力開發,「台灣的規模小、市場資源有限,很難追上,但是也不應該都沒有起步。」「軟體產業需要長時間練習、累積和實作才能 有競爭力。」賴岳林強調,寫軟體像學鋼琴、下棋和體操,透過有系統、反覆練習來成為出類拔萃的頂尖專家,根據《哈佛商業評論》,需要至少十萬個小時的養 成。 同時,寫軟體也是一種天馬行空、顛覆傳統、改變世界的能力,「但是現在的教育體系,幾乎不可能產生這樣的人才。」賴岳林觀察,台灣的學生從小到大,都在考 學科,等到考上大學,直接進入資工、電機等相關科系,會發現實作課程很少,因為負責授課的老師,也多是一路念到名校博士、著重理論,和美國從小鼓勵學生探 索興趣、給予實作機會的訓練比起來,落後太多。 所以,他使用麻省理工學院多媒體實驗室所開發的 Scratch 程式語言作入門教學,先從身旁的朋友小孩開始,同時搭配全球知名的CodeAcademy及Udacity開放課程做進階教材,與全球接軌。
孩子邊玩邊學習 把不完整的遊戲 改寫到可以玩賴岳林運用美國最夯的「4Cs」教育框架:思辨、溝通表達、合作、創意,加上程式設計成為5Cs,設計出為期兩年的課程。他並以「橘子蘋果」 為名,以他愛吃、但美國買不到的橘子當形容詞,代表台灣;蘋果意味著賈伯斯的顛覆傳統、創新和美感精神。 在橘子蘋果,學員從四年級到國中生都有,六到八歲的小孩,甚至也可以透過桌遊、平板遊戲和實體教學活動,擁有基礎的程式設計概念。執行長束凱文說,為了激 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他們的教法,先除去技術性的語法和指令部分,一切需要死記的東西,由電腦簡化,集中火力帶領學生進行邏輯思考。 例如,在初級班課程,穿插真人互動遊戲,讓孩子透過語言指揮另一個孩子的動作,藉以了解指令的精確及嚴謹性在程式設計中的重要性。在第二階段的遊戲探索 班,則是透過七種遊戲程式,包含戰略、格鬥、角色扮演等遊戲,讓孩子一步步在程式設計的邏輯中,把不完整、無法實際玩的遊戲,逐步修改程式碼到完整版,活 潑、有趣的方式,讓孩子可以樂在遊戲中學習。 上完前兩級的課程,才會進入網頁程式課,在有良好的邏輯思考訓練下,學習比較記憶性和技術層面的操作。束凱文也發現,雖然一般人覺得程式設計是男性擅長的領域,但是女生在這部分卻因著心思細膩、更容易吸收。 三套既定的課程後,則進入進階沙龍課,沒有一定的教材範圍,以主題式的方式來討論。
教學生也訓練師資 發揮社企精神 改善資工教育橘子蘋果已有一位年僅十歲的學生Vitas,一四年暑假從零開始學起,在年底就上完國際線上課程Udacity最著名課程「電腦科學概論」, 並通過英文筆試和口試拿到證書,破紀錄成為最年輕的合格學員。本身是數理資優生的Vitas就讀新民國小五年級,被問到為何喜歡程式設計課,他說:「很好 玩,可以讓電腦跑出許多有趣的東西。」以社會企業的概念創辦橘子蘋果,賴岳林最大的希望不是在獲利,而是訓練出台灣頂尖的程式設計人才,改善台灣資工教育 和產業競爭力。這幾年口碑逐漸打響,目前主要收入來自學費,一場四天的營隊收費六千至一萬元不等,常態班課程一個月則是約三、四千元,近兩年達到收益兩 平,可以持續擴展,訓練師資並免費培育弱勢學生。 「將來,軟體是無所不在的,所有行業都需要這個基礎。」賴岳林認為,即使學生學了一陣子後,沒有繼續學習程式設計也沒關係,因為帶著基本概念進入各行各業,都可以幫助該產業與軟體結合,在科技時代生存得更長遠。 「父母親的觀念,是最大的挑戰。」賴岳林不諱言,目前橘子蘋果遇到的困境,就是台灣的父母對於程式設計的重要性少有理解,相對減少讓孩子從小培養相關能力的意願。 成立橘子蘋果,對賴岳林來說,是一個帶有理想色彩的夢。啟發更多學子從小進入程式設計的世界,進而帶動台灣整體的產業競爭力,是他的期待,也是台灣的希望。 橘子蘋果的人才教育必修課——5Cs人才兩年養成規畫必修課1:程式設計(Coding) MIT Scratch 程式語言、JavaScript 程式語言、程式概念、程式設計實踐、演算法必修課2: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 定義問題、計算性思惟 必修課3:溝通(Communication) 理解 / 表達能力、使用數位媒材輔助表達的能力、使用網路傳播自身想法的能力、同儕互評、發表 / 說服能力必修課4:合作(Collaboration) 分工技巧、領導/支援的能力、共同維護/管理程式碼的能力、結對編程技巧必修課5:創意(Creativity) 觀摩他人作品以激發靈感、模仿並改編他人的作品、創作原創作品 撰文 / 賴若函 |
8月25日,江蘇省連雲港市某小學教職工對新教材進行整理歸類。 (新華社 張開虎/圖)
12月18日,據新華網消息,近日網絡有傳聞稱,教育部把選自有關叢書中毛澤東、魯迅、雷鋒、黃繼光等革命領袖和英雄人物的課文從中小學教材中全部刪除。教育部17日發出公告稱,上述言論嚴重失實。
教育部表示,革命傳統教育歷來受到高度重視。據統計,現行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中反映老一代革命家的篇目共115篇,其中有關毛主席的篇目37篇,魯迅作品18篇,有反映狼牙山五壯士、江姐、黃繼光、董存瑞、雷鋒等革命英雄人物的選文多篇。這些篇目收錄在不同版本的語文教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