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新加坡現場直擊》 五十年來提供大量平價住宅 九成民眾都有屋 十分之一薪水就住得起的組屋天堂

2010-11-08 TWM




新加坡實施組屋政策五十年,住者有其屋的精神不但讓五百萬的人民,九成都有自己的房子,其中八二%更是住在組屋中,即使房價近兩年來飆漲將近七成,年輕人還是可以輕鬆成家,兼具創造財富增值的機會。

撰 文‧徐介凡 攝影.吳東岳今年十月,二十八歲的謝屏忠,牽著小他一歲的女友雷柔嫣,一同走過紅毯,這段五年愛情長跑終於修成正果,父親在一旁激動流淚觀禮 的同時,謝屏忠把太太的手高高舉起、像個大孩子般興奮地叫著:「爸,我做到了。」更重要的是,原本住在五坪大出租小套房的他們,已經買下一間房子,十一月 二日就搬進新家,這讓夫妻倆對未來充滿著幸福感。

目前在新加坡上海亞洲控股公司任職文員的謝屏忠,月薪約星幣四千六百元(編按:星幣兌新台 幣匯率為一:二十三.八九,月薪約合台幣近十一萬元,在新加坡大學畢業生起薪約兩千八百元,工作五年的上班族,平均收入大約都在這個水準上下),雖然薪水 並不高,卻無礙於他築愛巢的規畫,因為,新加坡的組屋(類似台灣的國宅,見小辭典),讓他不用負擔太高的金錢壓力,也能輕鬆成家。

房貸壓力 低,雷柔嫣夫婦輕鬆成家同屬馬來西亞籍華人、只擁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權身分的謝屏忠與雷柔嫣夫婦,因為心知買不起價格過高的私人住宅,所以購屋的目標始終鎖 定在二手組屋市場上,今年七月,兩人終於選定了一間緊鄰現住房子旁邊,十六樓、三房一廳、約二十七坪大,要價四十萬元︵星幣,下同︶的二手組屋。

「我 們的客廳要擺大一點的沙發,小孩還沒生之前,多的房間要先拿來當工作室,等孩子生下來、長大後,就可以讓他接著繼續用。」謝屏忠和雷柔嫣你一言、我一語, 聊著搬進新家後要怎麼布置愛巢,雖然添購家具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從兩人的表情上,可以明顯看出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因為購買這間大小中等 的三房一廳二手組屋,雖然得花上四十萬元,相當於謝屏忠不吃不喝七年半左右的薪資所得,但是,由於新加坡多採三十年期的房貸,頭三年平均利率只有一.四 五%左右,雖會隨著政府調整利率而浮動,但以目前來看,每月僅須償還約九百元、僅占兩人月薪加總的一○%比率,可支配所得仍有很大的空間,難怪兩人並不擔 心添購家具的支出。

進一步細看組屋價格部分,包括房屋估價三十七萬元,以及隨著房地產價格上揚、屋內裝修較佳,必須加碼付給前屋主的「增值 溢價」三萬元,由於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有增值溢價部分不能融資的規定,所以在前期自備款方面,分別由估價二○%的七.四萬元、溢價三萬元,加上更換地板瓷 磚、粉刷牆壁的兩萬元裝潢費等,總共需要十二.四萬元。兩人湊一湊手邊存款買下房子,父母也因他們新婚贊助了一些裝修費。

由於謝屏忠是移民者,只取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權,因此只能買二手組屋,若是一般新加坡國民,則可以申購新建組屋,同樣的房子,價格比二手組屋便宜了四成,只須準備六萬元左右的自備款,就可以入住,成家更加輕鬆。

「我 們有個蘋果飯店的計畫,在小孩還沒生出來之前,把多出來的房間提供給朋友們短期租借,一晚就收個星幣二、三十元的友情價就好。」馬上就要搬進新家,但生活 經濟壓力卻沒有因此增加,「租金可以當兒子的教育金、拿去存起來、做旅遊基金……。」家裡可支配的錢沒有因為買房子而減少,讓謝屏忠與雷柔嫣對未來有無數 個規畫,一想到這,兩人的笑容變得更甜了。

高達八二%的人住在政府蓋的組屋根據新加坡政府統計,新加坡五百萬人口中,近九成擁有自有住宅, 其中高達八二%的人是住在政府的組屋當中。這是基於自一九六○年以來的政策,新加坡政府成立建屋發展局,統籌提供大量平價的組屋,簡單來說,就像是台灣的 國宅一般,藉此讓新加坡國民能夠實現﹁住者有其屋﹂的理想。

因為從建築、銷售到管理,全由政府一手包辦,所以法令規定,民眾花錢買下來的,只是一個可以使用九十九年的租約,並不包括土地權狀在內;通常,可以分成新建組屋與二手組屋兩種。

根據新加坡建屋發展局資料,不論是購買新建或二手組屋,對象一定要是年滿二十一歲以上、名下不能有任何房子;此外,因為新加坡生育率過低,政府為了同時達到鼓勵結婚、促進生育的目標,申購組屋也同時多了一條規定,在拿到鑰匙之前,一定要辦妥結婚手續才能入住。

值得一提的是,正因為鼓勵結婚與生育,所以如果夫妻二人離婚,不論有無小孩,新加坡政府都會要求在六個月內把已申購的組屋給賣掉,並且搬出。

由於組屋屬於政府政策一環,因此,購買組屋的自備款部分,可以把每月分別扣除自員工與雇主的二○%薪資的公積金︵類似台灣的勞保︶拿來支付,進一步再降低民眾購屋的壓力。

從價格上來看,二手組屋介於新建組屋與私人公寓之間,通常被當作房地產價格的重要參考指標,在同一區域內,新建組屋最便宜,往往二手組屋打個六折,就是新建組屋的價格,至於私人住宅,價格約是二手組屋的一倍以上。

若進一步以目前各區域的平均價格來看,販售房型數量較多的兩房一廳、三房一廳、三房兩廳三款二手組屋(坪數平均約當二十三坪、二十七坪、三十三坪),價格分別落在星幣三十、四十與五十萬元範圍。

新 組屋與二手組屋價格與規範大不同當然,因為政府提供的條件相當優惠,為避免人民拿來作為套利工具,同時也附帶了住滿三年之內,不能出租或轉售的條款。不 過,新舊組屋之間還是有幾個重要的不同,首先,新建組屋的售價因為有政府優惠補貼在內,價格比起二手組屋通常便宜約四○%左右,所以購買對象的資格,限定 要有新加坡國民身分、且夫妻月薪合計不得超過八千元才可購買。

至於二手組屋,則是只要擁有永久居留權身分即可,且月薪收入沒有限制,儘管價格比新建組屋貴上一些,但比起擁有土地權狀的私人公寓,卻還是便宜了將近一半的價格。

其 次,由於組屋的推出是為了讓民眾買得起,因此政府在貸款利率上也有相關配套措施。若購買新建組屋,可以向建屋發展局直接申辦貸款,利率不但比一般銀行所提 供的房貸便宜︵視當下市場利率,便宜一%到二%左右︶,貸款成數可達九成,期間長達三十年,但不得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六十五歲,而且不受政府打房政策影響, 此外,有鑑於政府提供的特別優惠,所以每對夫妻一輩子只有兩次的購買機會。

相較之下,二手組屋的貸款不僅全由銀行辦理,且條件與私人公寓相同,借款期限同樣最長三十年期,貸款額度因打房措施,最高只有八成,利率方面亦比建屋發展局所提供的貸款高約一%至二%,但因為補貼優惠較少,所以二手組屋的買賣次數並沒有設限。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擁有一間二手組屋的民眾,還可以同時擁有一間私人公寓,但為了打壓房價,政府規定今年八月三十一日後購買二手組屋的民眾,若要另外購買一間私人公寓,得先出售手上的二手組屋。

因 為組屋規定,拿鑰匙入住前必須辦妥結婚手續,方能入住,實務上從買好到住進去整個程序下來,通常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不過,因為幾年前新建組屋申購人數 不高,建屋發展局將新建組屋的申購方式從「先蓋後售」改為「先售後蓋」,先公告一個地區即將蓋新建組屋,讓民眾前來申購,全部售出以後,再開始興建,因此 從買下到實際住進去的時間,相較謝屏忠購買的二手組屋,普遍只需三個月就能交屋,新建組屋卻需要三到五年之久。

新加坡政府除提供新建組屋申 購約四成的優惠補貼外,還有其他政府規定,包括新婚三萬元補貼、居住地點鄰近父母的一萬元補貼等,無疑提供年輕人快速累積財富的捷徑。但是,由於近年來新 加坡因應物價上漲,工資調漲速度同樣很快,若以一般大學畢業生起薪每月二千八百元左右(約合台幣六萬六千元),通常工作個五到七年,月薪就會超過四千元以 上,夫妻二人相加立刻超過建屋發展局的薪資上限規定。

為買組屋,年輕夫妻都想盡早成家為了趁著薪水還在可申購範圍內,趕快申購新建組屋,也 讓新加坡年輕夫妻普遍都有盡早成家的想法,先買屋、接著結婚,再搬進新家也成為當前常態,因為規定拿到鑰匙前辦理結婚手續即可,往往申購後也得等上少說三 年才能交屋,反而多了些時間可以慢慢籌備結婚事宜。

雖然,新加坡不論是二手政府組屋,還是私人公寓的價格,從二○○五年到現在,漲幅均高達六成以上,尤其去年第三季金融海嘯結束,價格漲勢更是凌厲,漲幅少說超過兩成,即使如此,卻仍不影響新加坡民眾買房的意願與能力。

房屋費用占可支配所得比率低,正是新加坡民眾能夠對未來人生充滿希望的關鍵所在。新加坡的組屋政策實施至今,剛好屆滿五十年,規定與管理隨著時代背景與經濟發展不斷演變,住者有其屋的中心思想卻始終如一。

平價組屋品質高,宛如高級住宅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新加坡的組屋屬於平價住宅,但是,不論是建材品質、整體設計,或是公共設施,卻一點也不顯得平價。

踏進方榮福家門,採三房二廳格局的組屋,空間寬敞,外面有一個五坪大小、可以直眺新加坡夜景的陽台,木製地板與櫥櫃構築出來的溫馨感,著實讓人分不清到底身在高級住宅,還是一個普通的政府國宅。

五十八歲的方榮福回憶,身為馬來西亞籍華人的他,當初剛入社會不久,因為太太是新加坡國民,符合申購新建組屋的條件,因此在當時買下一間要價一.八二萬元、新建的兩房一廳組屋。

「我 那時候一個月薪水很低,才四百元。」從基層員工做起的方榮福,每月房貸費用約七、八十元左右,雖然太太是家庭主婦,家裡缺少一份薪資收入,但是,若從支出 占所得比率的角度來看,其實與謝屏忠差不多,房貸只有二○%左右,因為占可支配所得低,儘管家中經濟只仰仗他一人之力,卻也順利把兩個小孩拉拔長大。

一 九九九年時,因為兩個小孩分別到了二十歲與十一歲,,不能再同住一個房間,方榮福決定把住了十九年的組屋賣掉,心想:「既然要換大一點的房子,乾脆就換間 可以住一輩子的吧。」當時因為景氣轉好,除了考慮每個小孩要有一間房間外,也想多給自己一間書房,閒下來時可以做休閒用途,因此,選定了與市中心距離較遠 的後港區,三十六坪、要價三十一萬元的新建三房兩廳組屋。

隨著新加坡經濟提升,方榮福當時二手賣出舊組屋的價格約為十四.五萬元,算一算,增值了將近八倍,售後獲利加上工作二十年所累積的公積金,全部用來買這間組屋。

雖 然房子位於新加坡偏遠地區,但方榮福認為,這裡的生活機能樣樣齊全,除了政府捷運建設與組屋幾乎同步蓋好,不論上班或上學交通都很便利外,組屋社區內亦有 包括中、小學校、停車場緊鄰,對面更有傳統市場,「雖然是新開發的郊區,但生活起來卻很都市。」方榮福說,便利性遠超出他當初購買的預期。

房地產飆漲,二手組屋價格跟著翻倍新加坡政府通常是將公共建設(例如捷運)與組屋所蓋的位置結合,捷運拉到哪裡,組屋就蓋在哪裡,以方便居民上下班。這樣的配套,除了帶給方榮福住的便利,同時也創造了財富。

現在,這間三房兩廳的組屋在二手市場的行情,已經上看五十五萬元,增值幅度將近八成。

「去 年政府公布人口突破五百萬的時候,所有人都被嚇到,拚命在市場上搶房子。」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楊煥杰解釋,新加坡房地產之所以會一路狂飆,關鍵來自於外來 人口的大幅提升。由於新加坡生育率一向不高,近兩年來更只剩一.二%左右,「把死亡率考量進去,新加坡本國人口成長率其實是負成長的!」○五年起,連續四 年新加坡人口成長率都超過五%,推升總人口數一舉突破五百萬,成長力道卻主要來自國外移民,以及外國專業工作人士大量進入新加坡。楊煥杰回憶,在大家觀念 都停留在人口只有四百二十萬人的時候,政府突然公布超過五百萬人口的數字,大家都開始恐慌起來,怕沒有房子可住,因此「外資與本國人民同步大買,推升房地 產價格一路飆高。」今年五十八歲、擔任財務會計主管的蘇秀霞,同樣也是房地產價格大漲的受惠者之一,二十年前,她花了九.六萬元在宏茂橋地區買下一間改建 式的新建三房一廳組屋,如今價格來到四十萬元,漲幅超過四倍,她卻仍扼腕地說:「早兩年買才兩萬多元,你看我損失多少。」由於早期新加坡政府的組屋規畫較 不合時宜,推出大量一房一廳的組屋,與現在三房一廳、三房兩廳相差甚遠,因此新加坡政府便重新規畫,將原本一房一廳式的兩間屋子打通成為一間新建組屋的作 法,吸引民眾前來申購,這也正是蘇秀霞所買下的組屋。

眼見媽媽購買組屋增值財富的經驗,二十七歲的女兒陳煊華也打算趁早有樣學樣,剛跟準老公拍完婚紗照的她,現在正積極尋找組屋標的,替自己找一個安居的窩。

面積只有台北市二.五倍大的新加坡,雖然地狹人稠,卻透過政府實施組屋與相關配套政策,讓年輕人即使身處高房價時代,也沒有購屋的壓力,甚至更可因房價上漲而累積財富,反觀台灣的政府,又留給了年輕人什麼呢?

新聞辭典

組屋

1960 年,新加坡政府為了解決國民居住問題,成立建屋發展局,包括興建、定價、買賣、管理等,全面規畫如同國民住宅一般的平價房屋,也就是所謂的組屋。政策施行 50年來,已有82%國民居住在組屋中。根據規定,組屋只提供99年的使用權,到期便收歸國有,與一般私人住宅擁有土地所有權不同(但新加坡部分私人住宅 也只賣地上權)。一對夫妻一生只能申購二次新建組屋,以及向建屋發展局申請優惠貸款的機會,二手組屋因不得申請優惠貸款,因此沒有購買限制。

新加坡組屋公共設施齊備

生活機能相當便利

運輸:組屋區內設有公車站,且地理位置緊鄰捷運站。

遊樂設施:組屋區的中心,一定會有兒童遊樂區與球場等公共建設。

停車場:獨棟五層以上的專屬停車場,供應組屋區家庭停車需求。

大排檔:舊式組屋一樓多為大排檔或傳統市場,供應民眾食物需求。

法令與政策配套完善

打造公平理想的居住園地

01. 新建組屋只准新加坡國民申購,二手則包括永久居留權身分者。

02. 新建組屋價格較二手便宜四成,二手又較私人公寓便宜超過一半。

03. 申購組屋只有99年使用權,不包括土地權狀,到期收歸國有。

04. 新建組屋申購,夫妻月薪合計不得超過星幣8000元,二手不設限制。

05. 新建組屋貸款利率較銀行優惠1%至2%,但一生只有兩次申購機會。

06. 新建組屋房貸最高可貸九成,二手條件比照私人住宅。貸款期間最長30年,但不得超過法定退休年齡65歲。

07. 擁有組屋不能另外擁有其他私人公寓,二者只能擇一。(註:避免炒作)08. 組屋住滿三年前不得出租或轉售,二手不受限,但一對夫妻只能買一間組屋。

09. 組屋居民人種比率依國內人口結構設限,超過上限便不再賣給該人種。

10. 組屋區公共設施齊備,捷運、停車場、孩童遊樂區與球場一併規畫。

租金貴、投報率高,組屋讓新加坡國民迅速累積財富新加坡不論是店鋪、商辦、私人公寓,就連二手組屋的租金也貴得嚇人,以目前一間新建三房一廳組屋購買價格約星幣30萬元左右計算,年租金收益可達2.4萬元,加計政府其他降低購屋成本補貼,年投報率直逼10%。

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楊煥杰直言,由於新加坡民眾自有房屋比率近九成,因此國內欠缺完善的租屋市場,沒有市場機制下價格自然不易受到控制;此外,因為外來勞工、移民很多,大量人口湧入也致使租金價格只漲不跌。

社會住宅

應納入國家福利政策

台灣社會住宅聯盟表示,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早就體認住宅市場有其局限性,政府應扮演不可或缺的救濟角色,最普遍的作法是興建一定數量的社會住宅,以「只租不售」的方式提供經濟與社會弱勢族群,以滿足並保障其「居住人權」。

以 荷蘭來說,就認為社會住宅不只是住宅政策,應該是國家福利政策,不論經濟景不景氣,都必須長久、持續地推動。荷蘭社會住宅主管機關是中央住宅部,由中央政 府編列預算、選擇地點、規畫興建,再交由地方政府分配、維護管理,而不只單靠地方政府資源執行。 (梁任瑋)

各國社會住宅政策比較

國家公有租售住宅比率作法新加坡82%自1960年代起,大量興建國民住宅(組屋),高達82%新加坡居民住在政府興建的組屋裡;另外也針對經濟弱勢無力購屋者提供廉價租屋,約占總人口數8.7%。

香港50%1970年代起大規模推動國民住宅(公屋),分為租售兩類,在租金和售價上上有嚴格規定,並對申請者資格進行較高門檻和審批監督機制。

荷蘭34%以政府補助為主,租金經過每年調整,以評點制度公開透明方式申請。各區的分布平均、住宅設計混居,維護居住品質,結合照護服務。

英國20%目前約有800萬人居住公有出租住宅,以低於市場價格之租金補貼,透過評點制,保障住宅需求最大者,遵守規範者可終身居住。

德國16.2%採政府補貼民間投資興建模式,完成後在入住對象與租金訂定上均須受規範,出租人只可收取成本租金,租賃期間不會提高租金,並設定最低居住水準,對適當的住宅面積、房間數有所規範。

美國6.2%1950年代起興建大量公有出租住宅提供弱勢團體,近年來為減低標籤化與種族隔離問題,提倡混居政策並改善既有公有出租住宅品質,並配合住宅補貼,解決中低收入住宅問題。

台灣0.08%數量過少,無具體政策方向。

資料來源:崔媽媽基金會、無殼蝸牛聯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86

價值投資者玩不起的科技股 二元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77beb2001010if0.html
本文科技股定義:「運營被技術變革所左右的上市公司」。經典的科技股有索尼、第一太陽能、思科、諾基亞;非典型的有IBM、中國聯通;變種的有FACEBOOK、騰訊、亞馬遜。

 

   想到聯通的廣告詞:「全球76%人群的選擇」,這個選擇是WCDMA。身邊所有的朋友,自從聯通開始賣蘋果後,全部有了聯通號碼,無論是蘋果的魅力,還是網速。全球通十幾年的網齡,還是淪為配角。在嘗試過TD-LTE後,二元驚恐之餘,不僅再為三家運營商擔心,重新洗牌的時機又到了。如果是價值投資者,你有任何理由買入這三家運營商嗎?「如果你不能持有一隻股票十年,那你就不要持有它十分鐘。」不想結婚的戀愛在價值投資者看來就是耍流氓!价值投资者玩不起的科技股

 

   索尼、第一太陽能、思科、摩托羅拉,這些昔日的科技巨人,不是趴架就是裁員。曾經風靡每家每戶的SONY,股價從5年前的50美元到滑落至14,現又陷入裁人的泥潭;曾經光伏霸主第一太陽能從300隕落到16;曾經不可一世的思科從33耷拉到16;「Hello,MOTO"多麼親切的摩托羅拉已被分拆。就連街機標配的諾基亞也從30滑到了3元。玩不起,真是玩不起!价值投资者玩不起的科技股

 

   科技股不好嗎?百度從200到1200,騰訊從50到220,蘋果從100到600,亞馬遜從40到230,這又都是科技股的魅力。价值投资者玩不起的科技股

 

   在2012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有人問過巴菲特關於科技股的看法,巴菲特回答說:「未來10年後,這兩家公司(GOOGLE和蘋果)將比現在價值更多的錢,對此我毫無疑問。但我卻不想投資其中兩家公司中的任何一家。投資IBM走上錯路的可能性,要比投資蘋果或GOOGLE更小一些。但是這並不是說蘋果或GOOGLE將來發展不如IBM好。對我來說,現在要預測蘋果和GOOGLE未來10年的發展情況非常困難,我只是不知道如何對這兩家公司進行估值。」

 

   巴老坦誠回答的實指科技股的不確定性是價值投資者最重要槓桿「時間」的天敵。正是科技天生的變革特性,使得科技股的未來很難確定,儘管它可能是璀璨的。「一個旅館的競爭者不會在一夜之間不期而至,而對一隻科技股來說,一覺醒來可能一切都已改變」彼得.林奇對於科技股持同樣的觀點。價值投資追求的是確定性,「注定必然如此」的可以預測的未來現金流。從這個角度,IBM已不是科技股,而是具有長期競爭力,提供不可替代服務的具有特許權的超級明星公司。

 

  巴菲特在接受CNBC電視台的專訪時,再次闡述他對於Facebook、蘋果等科技公司的看法。「任何時候,一個非同尋常的企業,同時也是最難以估值的企業。因為最大的問題是,未來5年或10年它們是否能夠和現在一樣非同尋常,能不能持續做出更多非同尋常的事情。對於我來說,要弄清楚Facebook這類企業未來5年或10年的發展情況,比預測可口可樂這類企業的未來長期發展要困難。按照我個人的觀點,IBM這家公司未來10年肯定也會和現在的情況有所不同,但是變化的程度肯定不會像Facbook或者蘋果這樣的公司那麼大。我將來絕對不會賣空Facebook或者蘋果這類公司的股票,我並不認為他們不可能會有燦爛的未來,但是我根本不知道他們未來將會如何。像可口可樂和吉列這樣的公司,很可能會被貼上『注定必然如此』的標籤。在過去的10年中,兩家公司都已明顯地擴大本來就非常巨大的市場份額,而且所有的跡象都表明,在下一個10年中他們還會再創佳績。」

 

   在二元1999年瘋狂買入互聯網股票的時侯,市場上充斥著對於巴菲特遠離科技股的嘲諷。巴菲特在1999年的致股東信中說到:「我在1999年所獲得的成績就只有D,除此之外表現最慘的要算是伯克希爾的股票投資組合了,至於該為這件事負責的,除了少部份的投資是由GEICO公司的LouSimpson管理外,其餘全部都要歸咎於我本人。」那一年,伯克希爾股票跌了將近50%,而納斯達克指數漲到歷史最高點5000點。然而,擁有時間的槓桿,確定性總是會贏回來,細水長流!隨著互聯網泡沫的崩盤,在2011年致股東信中,巴菲特不無得意的說到:「我早跟你們說過了,要控制對網絡股的熱情!」納指從5000點跌破2000,二元的一隻股票從100多美元跌到87美分,根本沒有賣出的機會。而伯克希爾又重新奪回了領地。巴菲特總結到:「不管它意味著多麼光明遠大的前景,只要現在或幾年內沒有創造價值,那就是價值收縮,而非價值創造。現在看來,泡沫的成因在於人們太在意IPO(首次公開上市)而不顧上市後的業績了。」(大部分互聯網中概的寫照,現在的互聯網市場是不是有了這種徵兆?Groupon、唯品會、神州租車?)

 

   在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不斷表達著他對確定性的喜愛,喜詩糖果是最好的例證。「自從我們在1972年以2,500萬美元買下該公司以來,它已為我們貢獻了8.57億美元的稅前淨利,而儘管公司營運維持高成長,本身卻不需要額外的資金加以支持。有鑑於Chuck Huggins過去優異的表現,我們在買下該公司的第一天起就把公司交給他負責,而他對產品品質與親切服務的堅持,讓顧客、員工與股東都受益良多。Chuck的表現一天比一天好,記得他接手喜斯時的年紀是46歲,公司的稅前獲利(單位百萬美元)大概是他年紀的10%,如今他高齡74歲,但這個比率卻提高到100%,在發現這個有趣的數字之後,我們把它稱之為Huggins定律,現在查理跟我只要想到Chuck的生日快到時,就暗自竊喜不已。」

 

   到此,科技股變革的不確定的天性,使價值投資者注定要遠離科技股了。不過,在不斷的思考之後,二元認為科技股中的一些變種異類可能符合「確定性」的要求,那就是從科技轉向「人際關係」的公司。例如FACEBOOK、騰訊、亞馬遜,他們同可口可樂、喜詩糖果有著驚人的相似。當我們想要滿足自己某方面需求時,我們自然會聯想到他們,嚼口香糖?箭牌;炎炎夏日的工作結束後,想瓶冰鎮啤酒?百威;而FACEBOOK、騰訊、亞馬遜可能更可怕,他們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已經離不開他!不可替代性已經促使消費者樂此不彼地買單,他們的確定性未來將會源源不斷地帶來現金。

--二元討論寫於2012年5月12日22:55

悼念512地震中罹難的同胞並感謝一起在災區奮鬥過的兄弟姐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78

吻不起的增長:中國鋼鐵虛假繁榮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8/4ONDE3XzQ1MDI4OQ.html

21世紀網獨家報導 在2萬億新經濟計劃刺激下,鋼鐵產能超負荷運作、鋼貿融資黑洞、鋼企信用質量受壓、重組受阻等潛行風險,已經達到了讓人顫慄的程度。

一次遲來的批覆,讓位於中國南方的兩座海濱勝地搖身成為鋼鐵之城。5月,武鋼、寶鋼兩家鋼企巨無霸同時在兩廣不到500公里的半徑範圍內圈地競爭,行業的瘋狂和虛火,再一次得到了印證。

便宜的鐵礦石運輸成本、鋼材出口和西部大開發三大優勢,成為吸引武鋼佈局廣西防城港、寶鋼落止廣東湛江的最好「嫁妝」。

當前,世界經濟復甦的曲折性、艱巨性進一步凸顯。在中國鋼鐵行業面臨世紀性首虧的背景下,最新的支出刺激方案較2008-2009年更加謹慎也更具有選擇性,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鋼鐵和綠色能源項目上,無論對於中央或是地方政府來說,這份「厚禮」顯然讓人備受鼓舞。

不過,鋼鐵行業仍難以流血止損、鋼貿圈授信大幅縮水,大規模的鋼鐵基建項目,會否引發更大的信貸規模和系統性風險,甚至是民間借貸等更危險領域的災難?中國地方債與房地產風險猶存,鋼鐵供應過剩會迎來多多益善的效應嗎?

21世紀網特別策劃《吻不起的增長:中國鋼鐵虛假繁榮》,將陸續推出8篇文章,闡述當前鋼鐵行業庫存超負荷積壓現狀、鋼企探索多元化轉型、現金流及募投情況。本輪經濟刺激計劃中,機場、鋼鐵、鐵路項目紛紛獲批。新一輪投資驅動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動鋼鐵行業?2萬億,能救鋼鐵嗎?

一方面是大舉南遷,搶灘便利的港口貿易條件,一方面瘋狂重組、開闢副業、上市圈錢、融資解困、甚至出海拓荒。成為當下中國鋼企掙扎求存的縮影。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出於對GDP的迷戀,高舉鋼鐵產能即意味著綠色經濟的受損。為何仍表明把虧損中的鋼鐵進行到底的決心?

對於用鋼需求疲軟的下遊行業來說,房地產、基建、機械、家電、汽車等消費主力軍,超負荷的鋼鐵產能會引發崩盤的擔憂嗎?

對於商業銀行來說,當地產調控和信貸緊縮破壞了鋼貿融資的盈利模式,鋼和銅的貿易融資會成為銀行的首要風險嗎?

當中國政府把2012年GDP增長目標定為7.5%,2011-2015年期間的平均增長目標為7%。中國過熱的經濟增速帶來商品市場的繁榮,政府強調使經濟增長擺脫對投資和出口的依賴,鋼鐵大躍進會成為主要趨勢嗎?

據麥格理數據,中國鋼鐵業的現金利潤率為負值。產能利用率已從2000年初的逾95%降至去年的83%。如果低於90%,鋼鐵生產企業就很難擁有較高利潤。中國鋼鐵業的營運利潤率是全球最低之一,一些上市鋼鐵企業目前正將業務多元化,分散到養豬等副業。

來自中鋼協的數據,當前中國鋼鐵產能為8.5億噸,但目前只利用了6.8億,嚴重的產能過剩壓力猶如泰山壓頂。一季度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虧損10.34億元,較之去年同期158億元的盈利數據,鋼鐵行業仿似步入冰河世紀。

\

2011年全國鋼材產量分佈圖,鋼鐵行業向南佈局集結號吹響(單位:萬噸)

路透財經分析稱,如果不關閉工廠,那麼中國鋼鐵市場要用很長時間才能達到供需平衡。假如中期內中國GDP每年增長6%,GDP每增長1%,就仍然需要再多生產0.6%的鋼鐵。

東方證券最新發佈的「微中國」調研報告顯示,大家對平台貸款和房地產最擔心。英國金融時報曾援引銀監會稱,中國已對部分鋼鐵貿易商過度放款的問題向銀行業提出警告。

多元化求生,成為了鋼企在寒冬的唯一出路。在緊縮的信貸條件下,鋼鐵企業的日子愈發艱難——寶鋼鞍鋼武鋼,因違規增加產能頻被審計署點名;重慶鋼鐵擬收購大股東投建的198億元鋼鐵資產,但復牌遙遙無期。

首鋼擬重組緩解資金壓力,卻遭到106個小股東反擊;華菱與安賽樂米塔爾嘗試期權式股權置換,也仍難擺脫對銀行貸款的嚴重依賴。標準普爾評級認為,鋼鐵業基本面情況可能將在2012年惡化,對寶鋼集團、新日鐵及浦項制鐵三家東亞龍頭鋼鐵企業的信用質量施壓。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甚至直接宣稱,中國為應對經濟放緩而出台的刺激措施規模可能將高達二萬億元,也就是2008年「四萬億」的一半。總體看,「中國鋼鐵業起碼要用六年時間才能實現產能全負荷運作,換句話說,從業者未來10年前景依舊黯淡。」(21世紀網 江佩霞)

下一頁:2012年4-5月份國內鋼鐵企業聯合重組、合作動態(21世紀網整理)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01

規避政策閃了腰──傷不起的VIE模式 立春

http://xueqiu.com/9428236477/22018973
做投資的除了要長8個腦袋,手腳無數之外,還要祈禱頭上的各式懸劍,不要掉落下來砸到自己,很多時候,突然劍落下來,血光四濺之後,才想著爬起來去查查,到底是「腫末啦」?

2012年7月17號的各大財經主板上,有關新東方遭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調查,股價大跌35%的新聞極為扎眼,具體內容是:新東方收到美國證監會的調查函件,主要關注北京新東方教育技術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新東方)的VIE結構調整根據是否充分,對此新東方方面稱將全力配合SEC調查。

僅此一條新聞,在多數投資者還沒搞清楚什麼是VIE的情況下,股價開盤就跳空大跌28%,及至收盤,下跌34%;緊接著第二天,著名的幾乎專空中國上市公司的做空機構渾水出具了新東方的看空報告,股票評級為「強力賣出」,為此股價今天再次大跌30%,如此連續跳跌,令人吃驚,新東方成為繼分眾傳媒後,第二家規模較大的企業遭遇強力做空的黑手。

渾水報告的的具體質疑點有:

1.自新東方上市後,實現了392%的營收增長,這一增長基於上市後新東方旗下經營店在全球338%的增長。新東方對投資者表示,這一迅速增長的教育網絡為公司所有,但事實上這是一個謊言。上個月,新東方總裁兼CFO謝東螢(Louis Hsieh)堅決否認公司允許連鎖加盟經營,但渾水公司的報告證明謝東螢存的表述存在明顯錯誤,因為事實上新東方擁有大量連鎖加盟店,這是是新東方對市場投資者一個實質性的欺詐行為。

2.幾乎可以肯定,新東方利用了這些前期特許經營去讓現金看上去更充裕,並由此獲得審計方不公正的正面評價;由於特許經營產生的營運和人員費用被列入資本支出,其在2011財年涉及的資本性支出金額高達4910萬美元。

3.新東方北京辦事處(佔新東方營收總額約35%)在2009年至2011年期間準備的公司財務信息是具有欺騙性的。根據稅務專家的意見,他們的稅務處理表現是不可能的。在期間教學中心增加195%的基礎上,新東方2011年審計費用卻較2007年降低了32%,也低於安博、學而思、學大、雙威等公司。新東方先是將這些財務數據遞交至中國民政局,隨後也可能將同樣的數據交至美國證監會(SEC)。

4. 新東方經營的學校設施均屬於國家資產,因此渾水對新東方在財報中如何合併這些資產表示懷疑;新東方過去報告的毛利率超過60%,這一比例大幅高於合理的範圍區間。通過與同業公司進行探討,結論為在基於教學補習業務模式的頂級企業裡,其在一線大城市所獲得的最高毛利率不太會超過30%,二三線城市則只有不足20%。這樣的上限是因為受制於消費者能參與上課的時間,不是週末就是平日的晚間時刻,因而大量的正常工作時段是空出的,利用效率十分低下。沒有教育機構可以有效地改變這一現實,大幅提高營業毛利率。

如此等等,兩天之內,新東方市值縮水60%以上,但本文今天要重點討論的,不是渾水公司的渾水報告,由於中國國情的特殊,這些按照美國人的邏輯質疑的企業問題,真要細究起來,掰扯不清楚,比如新東方的很多學校設施屬於國有資產這個問題,真的是說不清的問題,至於連鎖加盟,我個人相信質疑有根據,但具體的,要看新東方的回應了,這次危機公關難度很大,遠遠大於上一次對分眾傳媒的做空,因為首當其衝的是這個VIE 結構問題。

按照我個人的理解,VIE問題,就是一個政策性規避的產物,是中國體制變革的慢半拍和企業國際化發展的快半拍的緩衝機制,VIE模式(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直譯為「可變利益實體」),在國內被稱為「協議控制」,是指境外註冊的上市實體與境內的業務運營實體相分離,境外的上市實體通過協議的方式控制境內的業務實體,業務實體就是上市實體的VIEs(可變利益實體)。   

新浪是第一個使用VIE模式的公司,中國1993年時的電信法規規定:禁止外商介入電信運營和電信增值服務,而當時信息產業部的政策性指導意見是,外商不能提供網絡信息服務(ICP),但可以提供技術服務。為了海外融資的需要,新浪找到了一條變通的途徑:外資投資者通過入股離岸控股公司A來控制設在中國境內的技術服務公司B,B再通過獨家服務合作協議的方式,把境內電信增值服務公司C和A連接起來,達到A可以合併C公司報表的目的。2000年,新浪以VIE模式成功實現美國上市,VIE甚至還得名「新浪模式」。這一模式隨後被一大批中國互聯網公司效仿,搜狐、百度等均以VIE模式成功登陸境外資本市場。2007年11月,阿里巴巴也以這一方式實現在香港的上市。隨後的十餘年來,到境外上市的傳媒、教育、消費、廣電類的企業紛紛採納這一模式。由於VIE模式的風行,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也專門為此設計了「VIE會計準則」,允許在美上市的公司合併其在中國國內協議控制的企業報表,這一舉措解決了困擾中國公司的財報難題。據不完全統計,從2000年至今,通過VIE模式實現境外上市的內資企業約有250家。

可惜世上真是沒有免費的晚餐,政策規避產生的VIE結構,同樣也孕含了不確定的風險,這種風險在企業初期發展規模小,影響力不大時看不太出來,可是一旦發展到較大甚至很大的規模,問題就出來了,甚至是很大,很致命的問題,通常,VIE模式的企業,天生就含有以下四大風險,它們是:

1、政策風險:國家相關部門對VIE結構採取默許的態度,目前並沒有實質的可操作的明文規定。一旦國家相關部委出台相應的規定,可能會對採取VIE結構的公司造成影響。   

2、外匯管制風險:利潤在境內轉移至境外時可能面臨外匯管制風險。例如在美上市的世紀佳緣就在招股書中披露,其在中國境內開展業務的兩大子公司之一北京覓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能如期取得國家外匯管理局審批的外匯登記證,世紀佳緣因此未能完成對北京覓緣的首次出資。根據中國法律,商務部簽發的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也將失效,而北京覓緣的營業執照將被北京當地的工商局吊銷,它將不再是一個合法存在的法人實體。   

3、稅務風險:VIE結構的公司將會涉及大量的關聯交易以及反避稅的問題,也有可能在股息分配上存在稅收方面的風險。比如新浪就在其年報中披露,上市的殼公司沒有任何業務在中國內地,如果非中國運營的境外殼公司需要現金,只能依賴於VIE向其協議控制方,及境內註冊公司的分配的股息。殼公司並不能保證在現有的結構下獲得持續的股息分配。

4、控制風險:由於是協議控制關係,上市公司對VIE沒有控股權,可能存在經營上無法參與或公司控制經營管理的問題。

這些問題,在企業影響力不大的時候,都是隱性的,不太會被市場重視,可是一旦業務發展到了一個權重很大的階段,問題就來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馬云的支付寶VIE變更風波。

支付寶的VIE變更問題被列為2011年中國互聯網十大事件之一,屬於典型的做大了反被規避所規避的尷尬事例,由於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上支付隨著提供相關服務的企業發展起來,在過去的6-7年中,比較有影響力的第三方支付企業成長迅速,主要有支付寶、財付通、商服通、快錢、盛付通、銀聯、匯付天下、拉卡拉等,它們都是非金融機構出生,背景不夠純,要想獲得牌照,有一個基本條件,那就必須是純內資控股才可以,正好,其中最大牌的支付寶不是純內資身份,有軟銀和雅虎這兩個外資爸爸,所以,要取得牌照,必須把以前為了規避國內政策採用VIE模式的支付寶的身份給置換回來,讓它跟內資的姓,這就是支付寶VIE模式事件的本質,當然最後的結果是換回來了,因此支付寶也獲得了中國人民銀行所發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

支付寶這件事之所以被稱作風波,是很為太多境外上市企業採用VIE模式。VIE結構調整,勢必帶來股權受益人在利益上的變化和波動,肯定是帶有較強的不確定性的,現有股東大多不會樂見這種結構的調整和變更,有點忘恩負義的那麼一點感覺在裡面,儘管這個問題確實不是企業單方面能承擔得了的,和國家政策相比,委身調整的,肯定是企業這一方,可是一旦具體到企業內部,利益糾紛是肯定的,需要變更的業務,肯定是賺錢的,做大的有影響力的好東西,變一定傷害原有股東,因此這裡面的扯皮是不可少的。

今天的新東方,是自己主動要求做VIE結構調整的,據說是受到支付寶事件的啟發,新東方開始審視自身,要清理其他10個股東股份,調整併鞏固VIE結構,通過無對價協議將VIE股權100%轉移到俞敏洪控制的實體下,7月11日,新東方宣佈,已通過簡化北京新東方的股權結構進一步強化了公司的企業架構,在變更之前公司由11位註冊股東持有,包括俞敏洪控制的一個實體,變更後,北京新東方股權已全部轉移到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控制的實體下,在此變更之前,俞敏洪控股權只佔到53%。對此次VIE結構變更,新東方認為,北京新東方的股權只有控制在利益相關人名下才能更好地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此次北京新東方股權重組不會對公司和股東帶來不利影響。

公司CFO謝東螢還強調,新東方此次的VIE結構調整是光明正大的,這句話真好比是從嘴巴裡放出一個屁來,VIE本身就是為規避政策而生,其合法性屬於中度偏灰,光明正大四個字,天生不和VIE結構類公司有緣,當初為了融資,到境外上市規避國內政策或者是落後的產權體制,屬於情有可原,但是企業營運正常,好端端的沒有任何預兆的自己來調整VIE結構,裡面沒有貓膩那肯定拿SEC當白痴了,馬云的支付寶要做VIE調整,那才是真的光明正大,因為不讓這個業務歸屬內資,他就拿不到牌照,拿不到牌照,它就不能再運行業務,所以必須侵犯一些老股東利益,總不至於讓做大的業務去死吧?那麼新東方的光明正大變更到底是為什麼呢?行的正的話,SEC就不來調查了,因為這種結構變更,很可能會嚴重侵害原股東權益,由於VIE天生就有不確定性的政策風險,因此,即便此次調查還了新東方清白,作為持股者第一反應是不立危牆之下,這是正確選擇,何況沒想到斜刺裡還有渾水這條猛犬橫撲過來再度撕咬。

和五六年前相比,到美國去上市已然不再是一條金光閃閃的黃金大道,美國股市的嚴厲苛責以及這些企業曲線上市採用VIE結構為今後發展帶來的種種隱形不利,已經讓近年來在美上市的很多中國企業感到尷尬不已,一大批企業幾年下來已經符合退市標準,另有不少企業頻頻被渾水公司做空撕咬,自檢一下很多確實是自己沒有誠信,打擦邊球,哪裡想到美國資本市場很不好混,這次渾水說新東方大量採用加盟制我個人是有點相信的,因為我曾給女兒報過本地新東方,我的感覺就是留學在海外的學生或者已經移民到海外的人加盟新東方辦的學,要說正規和企業形象根本沒有,這也是阻止我後來去買他股票的重要原因。

發展到今天,類似新東方這種互聯網和實體教育類業務,一直使用VIE結構可能會對其在國內的發展產生障礙,或者需要為在國內上市鋪路,話說回來,這也是中國資本市場不完善造的孽,讓這些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尷尬不已,在美國上市的優酷等互聯網視頻企業也一樣,不在美國上市,不能獲得融資優勢,但在美國上市,必然失去很多政策扶植的優勢甚至是顯示,因為在傳媒這個行當裡,外資企業還是有很多限制的,所以優酷未來一旦能夠盈利,估計也會做VIE調整,然後想辦法在國內上市,如此折騰,對企業絕不是一件好事。

投資總是要力求簡單,可惜現在的境況確實不是一般投資者能避開所有的項上懸劍的,所以對那些股權結構複雜的企業,儘量還是作壁上觀為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74

傷不起的公司福利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221
    職場上,公司福利是人見人愛的玩意,尤其那些貼心的,實用的,或者別處欠奉唯我司獨具的,最能讓公司人平添優越感。如今,也的確有不少大公司給員工的福利都讓外人看著充滿了羨慕嫉妒恨,正所謂凡事都不能太用心了,有的福利經過一番琢磨和吐槽,也有變尷尬的可能。

      谷歌在提供福利這件事情上一向可歌可泣,好福利跟搜索引擎一樣出名。什麼每個員工都有20%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啦,公司食堂請的都是五星級酒店大廚啦,辦公室裡可以做SPA啦,可以帶寵物上班之類的—可能就是太為員工著想了,最近竟然來了一個把員工身後事都安排好的新型福利計劃。


      根據這項福利,如果美國的谷歌員工在受聘谷歌期間去世了,其在世的合法配偶或事實伴侶可在今後的十年裡每年獲得相當於死者生前工資水平一半的補助,並且在職位上沒有限制。這還不算完,配偶還可以立刻獲得該員工的所有股票,而子女則可以每個月領取1000美元撫卹金,直到19歲,如果子女是全職學生,這個撫卹金可以領至23歲—讓我們都忘記谷歌是一家美國公司吧,這簡直就是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共產主義社會的畫卷啊!


      不過接著就有人調侃了,「谷歌的員工們,請注意人身安全啊」、「今後談戀愛結婚,先看看對方有沒有殺心」,聯想能力更豐富的人甚至提到,難怪谷歌會研發無人駕駛汽車呢,原來是在這等著呢。


      說谷歌用心良苦也好,居心叵測也好,反正是讓該公司的福利成了一個沒有盡頭的是非題。而現如今,如果你還把公司福利理解成上個世紀的米面油、幾險幾金和年終獎發多少,那未免也太單純了。你得知道,為了把福利措施變成自己的人力資源競爭力,好多公司的HR都得考評,而且眾口難調是事實,所以就更得講究量身定製的個性化。


      硅谷的公司多少還是有些隨意的,谷歌似乎也不太在乎員工和媒體的調侃。在我們周圍,倒很少有大公司明文規定這種「容易讓人想太多」的福利條款,它們還是願意中規中矩,風險小,自然話題性也沒這麼大。


      當然,有些職業背後的附加值本身就是一種福利,比如曾經紅極一時的澳大利亞昆士蘭旅遊局在18個國家發廣告招聘的「小島管理者」。先不論招聘目的,但每週只需要工作3個小時,主要內容是巡視小島周邊的動物和潛水者,再加定期拍照拍視頻上傳博客,回報卻是工作6個月就能得到7萬英鎊(約合72萬元人民幣)的薪水—這工作本身簡直就是個福利。不過冷靜下來換個角度一想,半年的驕陽和孤身島居生活,還真不是誰都受得了的,更別說還有患上餘生看到陽光沙灘藍天白雲就想吐的後遺症的可能。

      所以,福利說白了還是一種激勵,再溫情也無非是溫情的激勵。馳騁職場,我們還得隨時心裡亮著這盞燈,同時不忘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遇到受用的福利就開心收下,遇到不受用的嘛,就權當多了個吐槽話題唄。


1.福利其實也可以范特西


谷歌的福利因為被看作是針對無人駕駛汽車項目,所以又被調侃成是腹黑。由此,很多大公司其實都有推出范特西福利的潛質,此處就當我們來假裝一回HR。


⊙Nokia的善後福利


就連摩托羅拉這樣輝煌一時的公司都要面對分拆、出售部門給谷歌,以及裁員和員工抗議的尷尬境地,難道諾基亞們,你們不該顫抖著做點準備嗎?


比如,先組織員工學習微軟的企業文化和做事方式。


比如,非要裁員,別像摩托羅拉那樣只給人家一天考慮時間,早點準備比較好。


比如,那些曾經世界知名的手機,掌中寶啊刀鋒啊,不同型號組成系列紀念品,送給員工作紀念。


比如,以後的Nokia Lumia,被裁員工給個優惠價算了。


⊙富士康的防跳福利


對於深受跳樓困擾的富士康,漲工資和加裝防護網都只能治標,只有加強員工心理建設的福利才能治本。


在讓群眾保持情緒穩定這方面的經驗,富士康可以跟「有關部門」學習,至少給「三年內保持情緒穩定」者發點獎金也好呀。


經常組織員工看看抗戰題材的電影,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定期辦個「富士康春晚」,保持央視那種難看的水準以供員工吐槽洩憤,是個好玩好用的辦法。


每年的尾牙宴,郭總跟林志玲的舞蹈要搞全國廠區巡演,見過志玲姐真人的體驗相信會讓很多男性員工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


⊙華為的駐外福利


對那些需要常年出差的工作,特別是華為這種還時不時地要把人派到拉丁美洲、非洲去的公司來說,做好員工和家屬的安撫工作太重要了。


可以直接在招聘和選派的時候說明,只限單身;或者必須加上一條,有配偶者可以帶家屬同去。


做不到上一條,那就給留守家庭發空房補助,具體標準參考員工被外派的地區,歐美最低,拉丁美洲和非洲再視具體國家情況呈反比增長。


在各分公司自辦幼兒園、初中、高中、養老院,既能解決外派員工所屬的就業問題又能解決家庭問題。

2.別無選擇



這算樂天派的福利註解吧。再不像福利的福利,我們都能把它解讀得很甜很bonus。

⊙大寶天天見

寶潔、聯合利華的員工是不是天然就有對自家品牌的親切感?其實是因為生活各環節都跟工作無縫對接了,逢年過節還得提一袋扛一箱回去也說不定,隨時都得高唱是你是你還是你。

⊙表面風光其實長途經濟艙

如果你所在的是跨國公司,可能會比別人多出不少出國機會,好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工作的附加福利。但朋友!除非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高管,我們大多數還是得窩在經濟艙里長途飛行,這還沒算時差之苦和往往都爭分奪秒的行程。一次兩次是新鮮見世面,多幾次你就知道這種所謂福利有多苦了。

⊙必須初體驗

說到發東西,直接發公司產品的情況在電子消費品行業裡尤為顯著。既作為給員工的福利,也能讓員工試用後提交自己的用戶體驗,所以,你可能就不得不擁有幾個手機、幾個電腦。除非老闆特別善良,否則在他面前最好還是用公司品牌,儘管你可能更喜歡敵機。

⊙強行消滅二手煙

某知名互聯網公司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定,公司大樓內連廁所和樓梯間也不准抽煙。本來嘛,防火防盜防記者,辦公室不抽煙對大家都有利。但這項源自CEO討厭煙味的個人喜好還是極大改善了該公司員工的身心健康,對原本就不抽煙的人就更利好了。

3.不予置評

當你聽到某機關或某國字頭大公司又多了什麼驚人福利,淡定點。

⊙360度福利

解決戶口、房貸優惠、購車優惠、出國考察、各險各金,如果你覺得這還不夠,再來個什麼配偶享受同等福利、配偶陪同出差還發補助之類—這只發生在某個世界裡,聽完就算,記得情緒穩定。

⊙顛覆性福利

團購買房買車這一類,有些大公司也能辦到,但是如果你瞭解國企團購的都是什麼房子什麼車,你的世界觀可能又得崩潰了。

4.醉翁之意不在酒

公司給了你什麼,別太當真。

⊙只為你不跳

這幾年來富士康給員工漲工資、廠房樓層之間也增加了防護網,基層員工甚至還能和公司高層聊工作心得,因為他們真的很怕「跳樓」這兩個字。

⊙健身還是衛生?

你以為公司給你發健身卡是為了什麼?對IT民工來說,你們確定不是因為頭髮一把糟亂、週末宅在家裡以及幾天沒洗澡被嫌棄了嗎?這可能性你想過嗎?

⊙Outing是假,team building才是真

公司旅遊也是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在你為將和同事們一起出去玩興奮得無法安心工作時,先確定這不是換個地方開會,要不就是假稱outing其實是team building,假如不幸要和不投緣的同事同行,簡直比出差還辛苦。

⊙內買多,朋友多

內部折扣時,朋友來電總是在一番甜言蜜語的寒暄和莫名其妙的關心後,加一句「能幫我買個×××嗎」—早說嘛,工作對維繫友情發揮了重大作用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724

【小敗局】五穀道場:富爸爸也扶不起的敗兒子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109.html

【導讀】如果說「五穀道場」在鼎盛時期因創始人王中旺經營失策導致了失敗,那麼在實力國企中糧集團全盤接手「五穀道場」三年多了仍在主流超市貨架上難覓其蹤影說明了什麼呢?

5月18日,新浪微博用戶「胖賊騎瘦虎」稱:「整個廈門所有大超市,都沒見到有五穀道場。非油炸方便麵這麼有市場潛力的產品,X師傅X賣郎這些牌子為何都沒見做?照理說技術已經不成問題。只怪中糧這麼大的國企,銷售渠道太不給力,害得哥只能淘寶,在中糧的官方旗艦店上轉一圈,一不小心,又多買了點……」


想買的顧客在大超市買不到——這個現象至少從2012年下半年就開始,媒體曾頻頻報導,不唯獨廈門,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是如此。中糧集團公關部相關工作人員曾解釋:「自2012年下半年開始,中國食品有限公司對五穀道場進行了戰略調整,聚焦業務區域。」

和許多壞掉的食品品牌不同,「五穀道場」的非油炸方便麵一直有不少擁躉,但如今很多超市在「買不到」的經歷正折射出五穀道場被中糧集團收購三年來的尷尬處境。

五穀道場兩生

五穀道場可以分為新、老兩個五穀道場。老五穀道場時期,從2004年創始人王中旺在北京註冊公司開始,到2009年以宣告破產重組結束。新五穀道場時期,從2009年中糧集團全盤接手五穀道場至今。

創始人王中旺出身農民,1999年和其他農民出資170萬元在家鄉河北邢台成立隆堯縣中旺食品有限公司,以做低端方便麵品牌起家,在2002年時以近5億元的收入進入方便麵行業5強。2003年,王中旺找到了曾任華龍面業高管的營銷高手任立,兩人密謀做非油炸方便麵。

2004年底,王中旺在北京註冊公司,建立廠房。2005年11月,中旺集團推出「五穀道場」牌方便麵,請明星陳寶國代言,以「拒絕油炸,留住健康」的爭議口號在品牌林立的方便麵市場立馬橫戈,開出一條大路,當月即獲得600萬元的銷售額。2006年上半年的銷售額超過了3億元,一度斷貨。2006年末,中旺集團取得一個「中國企業成長冠軍」稱號,據稱其企業成長速度達到2003%,成為快消品行業不折不扣的一匹黑馬。

在銷售增長的同時,中旺集團也在快速擴張,到處佈局建生產基地,曾計劃在全國多個省市建立48條生產線。至2007年初,中旺集團的資金鏈斷裂,因拖欠員工工資、經銷商貨款被訴至法院。經銷商信心動搖之下,五穀道場四面楚歌,各地工廠陸續被法院查封,終於在2008年被法院宣告破產。

幾經波折,2009年2月,在法院的維持下,國企中糧集團以1.09億元專門用於五穀道場公司清償債務及支付破產費用的代價取得五穀道場100%的股權,入主五穀道場。

接盤後,中糧集團費心挖來方便麵行業資深職業經理人宋國良掌舵新的五穀道場。據介紹,宋之前曾先後在康師傅推出「紅燒牛肉麵」、在白象推出「大骨面」等暢銷至今的產品系列,尤其是其在執掌白象期間,使白象銷售收入成倍增長。

在宋國良的操持下,五穀道場於2009年8月份恢復生產。據報導,新五穀道場方便麵推出了6款新品,依然繼續了「非油炸」的健康理念,但在口味上有了一些轉變創新。

但市場情況並非都如人所願,五穀道場銷量一直未見起色,而且在曾是五穀道場方便麵熱銷地的廣東市場,一直未見五穀道場方便麵上架。因未完成2010年既定的銷售任務,2011年1月,中糧集團對五穀道場做出調整,除通過財務借款的方式再給五穀道場提供2億資金支持外,高管也作出調整,原五穀道場一把手宋國良正式離職,原中糧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佔江被委任為五穀道場新的總經理。此後至今,五穀道場仍然沒有實現市場佔有率或者品牌知名度的快速增長。

敗因

關於老五穀道場時期的敗因,業內眾說紛紜,大都歸結在得罪同行、擴張過快等原因。

創始人王中旺曾有過總結:「五穀道場的方向沒有錯,只是經營層面上有失誤」,「失敗的原因是市場擴張太慢,其實一切都有機會改變」。

按照王中旺的說法,2005年,五穀道場的產品剛面市就取得了4600萬元的銷量,據此推算,一年保守銷售1.5億,大約10條左右的生產線。當時中信資本打算用4000多萬資金入股,「若果真如此,那麼2008年五穀道場就已上市了。如果我們當時把11條生產線在2006年都搞下來,也不會出現這麼大的危機。」

原五穀道場常務副總裁、企劃總監任立的總結為:「很多人認為,五穀道場的衰落是因為擴張過快而導致資金鏈斷裂,事實並非如此。五穀道場本來是不應該缺錢的,當初有很多基金和財團都要投資,但王中旺並沒有正確地評估五穀道場的市值,即把未來的品牌價值放在今天來跟人談判,這顯然是不合時宜的,最終五穀道場錯過了融資的最佳時機。五穀道場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沒有把握好融資的節奏,實際並不是缺錢的問題。」

那如果不缺錢呢?比如中糧集團入主後,五穀道場可以說是找了一個富爸爸,但從2009年至今,收購三年多銷售仍不見起色,這是什麼原因呢?

北大特勞特定位中心主任姚榮君:非油炸是一個機會,但」五穀道場」的各項運營配稱(資源、產品經驗、團隊等)無法匹配這個機會時,進攻老大的勝算就很小,品類中的」老小」角色儘可能的不要跟著趨勢走,要與趨勢反著幹,這樣老大不關注,我們就能爭取時間去試驗。

中國經營報資深記者趙正:2009年曾經採訪過中糧五穀道場,那時五穀道場剛推出新改良的非油炸方便麵,但坦率的說口味還是不行,我還是不大看好五穀道場。2010 年五穀道場傳出虧損,宋國良辭職的消息。我在在想老百姓吃方便麵無非為了方便和省事,沒幾個在乎營養和健康的,但非油炸的概念雖然好,口味卻是最大的雞肋。

《銷售與市場》渠道版副主編陳思廷:和業內朋友包括內部人士今天交流了一下,幾個數據要重新確認一下。1.五穀道場自始自終,年銷售未曾突破過5億,產能另當別論;2.中糧五穀道場今年銷量不會突破5千萬。中糧五穀從戰略到策略,幾乎所有能犯的錯誤都犯完了,主帥無能累死千軍。真叫人瞠目結舌。

方剛營銷:有千軍就好了,業務團隊萎縮,渠道不支撐,產品定位再好也沒用,五穀道場的問題就在於根基不牢,沒兩把刷子就去搞大躍進,搞運動,底盤不牢,馬步不紮實,玩的都是花架子。退出終端好啊,閉門思過,從基礎做起,先練基本功吧,玩品牌、定位等高級招數跟人家過招,只能是自取其辱。

賢草品牌設計顧問:時間長不怕,怕的是死棋,一是「非油炸」動了大家的奶酪,二是五穀道場負面影響太過深刻,在中國這個整體大背景下很難翻轉品牌。再說追加的2個多億完全可以重造一個品牌了!

賢草品牌設計顧問:五穀道場經歷過前面的負面事件,本就不是特別強大的品牌已經幾乎被摧毀,重塑品牌談何容易?無底洞而已!中糧應該運用其配方創立新品牌,憑藉中糧的資金、資源與渠道,這才是最佳選擇!

2013年4月份,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曾對媒體提及「五穀道場沒有做好,我們就換團隊重新嘗試,五穀道場的團隊已經換了三次。但是,這並不表明這個行業做不下去。」

對於五穀道場,也許中糧集團並不在乎資金和時間,但真的能扶起來一個已驗證了失敗的品牌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835

裕隆、和泰都輸不起的十月戰爭

2013-10-07  TCW  
 

 

今年十月,國內車市將掀起近年最激烈的戰火!

兩軍主帥,分別是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以及和泰汽車總經理蘇純興。對決的戰場,則是占新車市場逾兩成,各車廠視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國產中型房車市場。

十月二十四日,裕隆日產將發表最新款Sentra中型房車,以「國產車史上銷售冠軍」為訴求,喚起消費者熟悉感,是這款在台累計銷售逾四十六萬輛新車的賣點,也是未來三年內,裕隆集團拉抬市占率最重要的一張牌,不過卻和對手狹路相逢。和泰預定十月七日發表豐田全球最暢銷的王牌車系Altis新改款,藉以壓制對手氣勢。「這部車原定明年初才上市,確實提早一季發表!」和泰管理本部協理謝富來表示。

表面上,這場車市PK大戰,只是日產與豐田,旗下重量級產品的銷售戰火,但是深一層看,卻是兩軍皆輸不起的國內車壇「一哥」保衛戰。

嚴凱泰想要贏出馬護駕明星產品回巢

回顧過去十年,國內車市市占率變化,二○○六年是分水嶺。這一年,和泰以旗下的Toyota、Lexus兩大品牌,占據國內新車市場三○%,自此超越裕隆集團(編按:同一年度,隸屬裕隆的Mitsubishi、Nissan,市占率分為一六%、一一%),成為車市新霸主。

而這一年,恰也是裕隆日產Sentra,結束上一個世代產品週期,退出市場的時間點。一定程度來說,過去七年,裕隆在最重要的國產中型房車市場,少了Sentra明星產品擔綱,給足對手和泰坐大機會。也難怪,這回Sentra重返市場,嚴凱泰不但親自向經銷體系下達動員令,更密集召集一級主管開會,緊盯新車品質。

此役,嚴凱泰不能輸的另一個理由是,去年汽車本業的裕隆、中華、裕日車三家上市公司,總營收合計約九百八十億元,幾乎快要被和泰的八百九十六億元追上,依和泰近年維持一○%的年營收成長幅度,若再不出重手反擊,恐怕連帳面營收,都守不住「一哥」的寶座。

蘇純興不能輸承諾的市占目標,不容跳票

至於和泰蘇純興,接班三年多來雖讓和泰獲利翻倍,但距離承諾豐田母廠四○%市占率的目標,仍有一大段路要走。尤其,這回新款Altis,不管是取得比對岸更早的新車發表優先權,或獲日方奧援,刻意壓低新車售價,都讓蘇純興兌現此暢銷車款,平均銷售台數再成長二○%的承諾,面對不容跳票壓力。

對照雙方戰略,裕隆Sentra主打的,是訴求跨越級距,以大型房車配備規格,切入中型房車的「大吃小」超值策略;和泰則著墨行銷面,鎖定「滑」世代,要將Altis車主年齡,從目前平均四十歲下降至三十五歲。

裕隆日產總經理蔡文榮表示,這回Sentra上市,刻意塑造王者歸來氣勢,瞄準的便是當年預算型車主,升級為豪華家庭房車的國產車主流市場,甚至不排除跨級搶攻對手豐田的Camry大型房車潛在買家。

對此,U-CAR汽車網站總經理陳鵬旭觀察,裕隆向來擅打配備牌,該集團曾相繼推出的國產中型房車,如裕隆通用Excelle、自主品牌納智捷Luxgen5等,都是訴求跨越級距,以超越對手的性價比(C/P值)為賣點。此次Sentra再施「大吃小」策略,產品力固然不容小覷,並挾著日產品牌的威力,但能否成功突圍,關鍵則還有,當年Sentra車主,是否接受順勢拉高近十萬元的新車售價。

反觀和泰,籌畫新款Altis上市,行銷布局則是相對綿密。

和泰暗地布局搶推App,積極拉攏滑世代

「搶攻年輕族群,是豐田市占率再成長最重要的戰場,」和泰營業本部協理黃明顯表示,過去兩年,豐田品牌在台新車車主平均年齡,從原本三十九歲提高至四十一歲,顯示在年輕族群仍有很大成長空間。「讓Altis車主平均年齡降五歲,是新車上市的另一內部目標!」

事實上,去年初來,和泰便頻頻出招,積極拉攏三十五歲以下的「滑」世代。

產品面上,相繼導入的86輕型跑車、Prius C平價油電小車,都是年銷售量不及千輛,過去在和泰量販思維銷售政策下,不曾輕易導入的小眾車款。行銷面上不只打破成規,找來宅男女神郭雪芙、林采緹代言;更成立臉書粉絲團,吸引五十萬名粉絲,並率先推出App行車服務軟體,與四十萬下載用戶建立連結。反映在廣宣預算分配,網路等新媒體占比,則從去年僅八%,大幅成長至今年的二三%。

黃明顯表示,從日本等成熟汽車市場的經驗顯示,搶年輕世代購車族群,刺激其購車欲望還不夠,還要解決所得成長停滯的買不起問題,提供多元的財務規畫,如整合貸款、保險與保修的融資分期產品,降低購車門檻,是和泰下一步攻進年輕用車族群的戰略思考。

車市「一哥」寶座會不會換人坐,雖尚難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已趨飽和且成熟的國內市場,誰有本事重啟成長動能,誰就是贏家。

【延伸閱讀】雙雄較勁,差距時遠時近—近10年和泰、裕隆銷售市占

註:和泰含Toyota、Lexus進口品牌;裕隆含Mitsubishi、Nissan及Infiniti進口品牌資料來源:交通部數據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390

中國星(0326)自1996年起的供合拆情況(1)

中國星(326)當初稱為星光娛樂,由香港著名發明家、前星光傳呼(383,後易名星光電訊、現名中國網絡資本)黃金富創辦,並在1992年上市,後來因為星光傳呼在中國投資失敗,黃金富陷入財困,最終由向華勝購入股權,並易名中國星,經營娛樂及電影業務,但其後因為電影業不振,公司多次轉營,例如科網、電影光碟分銷、地產、澳門賭業、中藥等,併入股多家上市公司,包括大同集團(544,前大同混凝土)、海岸集團(764,後易名丰采多媒體、中國星投資、現永恆策略)、銀河影像(8130、後易名采藝多媒體、杏林醫療、現智城控股)、寶利福(8172,前衛科創業,後易名中國星電影、嘉匯投資、中國傳媒影視)等,但全部以失敗無終。在多次投資失利下,故以供股或配股集資方式以籌得所需資金供發展用途,情勢惡化則多以供股、合股籌得資金,使情況變得更差。

2012年因資本投資告一段落,故提出回購股權,終於把股權集中起來,又派息,終於使股價反彈,但因為又需要資金投資,又進行供股之旅,看來未來情況仍會持續,股價仍有向下機會。由1996年7月8日建議改名為中國星,當日股價是未分合前的39.5仙,其後公司有以下各端供股集資紀錄,合共供股10次(其中1次失敗)、5次合股、1次送紅股。

1. 1996年10月,1供8,每股10仙。
2. 1997年9月,2供1,每股30仙,後取消。
3. 1998年5月,10合1。
4. 1998年11月,2供1,每股22仙(即合股前2.2仙)。
5. 1999年3月,1供1,每股26仙(即合股前2.6仙)。
6. 2002年3月,2供1,每股5仙(即合股前0,5仙)。
7. 2002年8月,50合1,後1供2,每股62.5仙(即最初合股前0.125仙)。
8. 2007年8月,2供1,每股20仙(即最初合股前0.04仙)。
9. 2008年3月,10合1。
10. 2008年12月,1供8,每股1.25仙(即最初合股前0.0025仙)。
11. 2009年2月,20合1。
12. 2010年8月,2供1,每股10仙(即最初合股前0.001仙)。
13. 2011年2月,10合1。
14. 2011年4月,1供3,每股25仙(即最初合股前0.00025仙)。
15. 2012年6月,1送2紅股。
16. 2013年10月,5供2,每股12.5仙(即最初合股前0.000375仙)。

1. 如果以不供股的情況,約333,333.3股,就等於現時的1股,或者是當時1股,變成0.000003股,如下圖:


2. 如果供股的情況,約24.192股,就等於現時的1股,或者是當時1股,變成0.0413343股,如下圖:


至於對股東的回報,我們稍後再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112

中國星(0326)自1996年起的供合拆情況(2)

因為時間所限,之前寫到股本分合情況已結束,今日再寫對股東的回報。


1. 如果以不供股情況下,不計手續費,在易名日1996年7月8日以34.5仙購入333,333.33股,即115,000元,現在只剩下1股,即13仙,並取得11.8仙的股息,合共24.8仙,損失率接近是全部,每年折損率52.718%。



2. 如果以供股情況下,不計手續費,在易名日1996年7月8日投入的33.87股,每股34.5仙,即11.685元,後來經多次供股又投入49.09元,最後剩下1股,13仙,取得股息6.2仙,合計19.2仙,跌幅達60.843元或99.684%,年複合減少28.136%,如下圖:


這隻股的教訓就是,如果以為拍電影一定賺錢、搞賭一定賺錢,電影有多少票房都沒有用,最重要就是老闆是否有利股東的心,否則就是空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743

天行國際(0993)自2011年起的公司變遷及供合拆情況(1)

天行國際(993)自張德熙、蔡朝暉出售股權以後,公司股權變化頗大,至2011年前變化如連結。至於2011年之後的交易如下:

(a) 2011年12月13日,公司宣佈收購金山能源(663,前恆光行、恆光實業、南嶺化工)的2.89億可換股債券,作價2.89億元,該批債券是當年以18.55億收購高價礦產所得發行的,後作價降低10%

(b) 2012年7月,向吳佳聯收購從事融資租賃的北京融晟聯合財務顧問有限公司,擔保人為的澳門賭壇及股壇名人紀曉波的母親崔麗杰及徐岩,作價在1,300萬人民幣至4,000萬人民幣,並有擔保盈利機制,不足需補償。

(c) 2012年8月,公司建議供股,但最終告吹,並牽涉入停牌中的美亞控股(1116)的官司。

(d) 2012年11月,公司再向吳瑜珊購入索羅門國際租賃(天津)有限公司,作價585萬。

(e) 2012年12月,公司向周敬文、周寶英、馬春山、李海、陳會姐購入從事借貸業務的北京東方投資諮詢有限公司,作價3.14億元。

(f) 2013年2月,紀曉波辭任。

(g) 2013年4月,公司購入5,100萬股昊天能源(474,前永保時)的股份,作價2,142萬。

(h) 2013年4月2013年5月間,公司把1,000萬美元及8,200萬借予一家百慕達註冊成立的上市公司,公司名稱及業務不明。

(i) 2013年5月,公司認購從事借貸的萬寶創富有限公司的8,000萬優先票據。

(j) 2013年5月,公司增購1億股昊天能源(474,前永保時)的股份,作價4,300萬。

(k) 2013年10月,公司向萬磊、郝鵬飛及楊小勇以2.61億購入從事融資的北京弘天創銘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現仍未完成

(l) 2013年10月,公司分3批出售2.4億股中國農產品(149前港澳發展、寶榮坤、中國數碼港、中國置地、珀麗酒店、中國高速)股份。

(m) 2014年4月,公司宣佈有5億可換股債券,由劉彥紅轉至華能投資有限公司之手,據稱後者是中國著名飲料公司娃哈哈屬下的公司,所以有人認為是借殼先兆,但我認為只是看中這公司的業務而矣。

從這家公司的收購看到,公司因為在收購中國融資租賃業務需要資金,所以不停需要進行資本運作以應需求,從而造成股本的變化,下篇再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2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