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落伍的經濟學教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6360

「教材不知危機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是曼徹斯特大學一個名為「後危機時代經濟學協會」的學生社團的標語,他們呼籲改革在金融危機後已明顯不合時宜的本科經濟學教材。類似的呼籲也在其他精英學校出現:在「佔領華爾街」運動高峰時期,參加經濟學入門課程的哈佛學生給曼昆寫了一封著名的公開信。同時,包括新經濟思維研究所(INET)在內的機構都致力於修改本科經濟學教材。

英國財政部在上個月組織了一個會議討論經濟學教育危機,批評者認為既然大部分經濟學家都未能指出信貸危機和近百年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為何經濟學教育此後仍不改變。

帝國大學經濟學教授Michael Joffe對此也感到困惑,他不解為何經濟學教材仍然充斥那些數十年前就已被拋棄的概念和模型。他說:「經濟學課程上有太多的內容與現實世界沒有絲毫聯繫。」

當然,經濟學教授們有時候會認為,儘管危機帶來了一些爭議,但經濟學的核心知識體系仍然需要教授。如果學生們有需求,他們可以去上更高級的經濟學課程。但要批判經濟學,學生們首先需要學會基礎知識。

這些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即便是最基礎的經濟學教育也存在很高風險。華盛頓郵報的Mike Konczal認為當前的經濟學語言屬於精英體系,修改本科生教材可能可以大幅修改下一代理解經濟學和危機的方式。

Konczal給出了一個經濟學入門課程的臨時解決方案:改變當前入門經濟學課程的教授順序。

如今,第一年的本科生通常由微觀經濟學開始。這裡他們將與抽象的市場打交道,在那裡供需是完美運行的,個人是孤立存在的,交易的發生不會受到社會、法律和政治的影響。隨後入門課程在最後會涉及非完美運作的市場,比如寡頭壟斷、外部成本等。

在第二年的課程裡,學生們開始學習宏觀經濟,也就是當這些圍觀市場彙集時會發生什麼。他們學習完基礎知識後,會首先接觸長期經濟增長的概念。儘管連專業經濟學家都不能明確的回答,但這們課程仍然要教授學生長期的變化將如何進行。隨後,課程會聚焦短期問題,尤其是商業週期、經濟衰退和非自願失業。

這種導向尤其讓非經濟學專業的學生感到困惑。他們首先學習的是總是起作用的抽象市場,而看到的卻總是市場不起作用的現實。隨後他們學習的是長期增長,最後他們才會試著去理解為何畢業生就業那麼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0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