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维平香港放言下半年不亏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27/HTML_6J0GABVMNMPU.html
又到企业中考期,而中国铝业(02600.HK)给股东交出的成绩却是“-35.22亿元”,“国际金融危机”再次成为企业利润亏损的老生常谈。8月26日香港新闻发布会上,中铝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熊维平表示,由于销售价格下降,中铝上半年产量下滑,业绩受到影响。但他强调,将尽最大努力,争取下半年不再亏损。董事兼总裁罗建川表示,考虑到世界经济正在企稳,在房地产行业的良好预期下,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中铝下半年很可能“不亏”。然而,在已披露中报的9家铝企中,除中铝和关铝股份外,其他7家公司的上半年销售毛利率均为正值,其中,电解铝企业的平均毛利水平在8%~9%。铝产品供过于求惹的祸?按照中铝的说法,其三大主要产品即氧化铝、原铝、铝加工在上半年均出现了价格与成本倒挂,总亏损达31.6亿元,其中,亏损最大的为氧化铝板块的20.4亿元。罗 建川在会上表示,作为中铝的主要产品氧化铝和原铝,今年以来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一季度,国际市场现货氧化铝到中国口岸价格最低跌至170美元/吨,国 内市场最低跌至1800元/吨;6月底,两类价格分别为270美元/吨和2150元/吨。另外,铝价在2月份跌至年内1288美元/吨最低点后,3月伦敦 金属交易所(LME)三月铝期货价格最高达到1700美元/吨的高点。”然而,氧化铝和原铝的价格反弹并没有给中铝亏损带来明显缓冲。按照 罗建川的说法计算,氧化铝在6月份的口岸价已经较一季度上升了近60%,而销售价涨幅亦接近20%,原铝价格在中国政府的收储影响下也反弹不少。罗建川在 回答记者时透露,“国家储备局收储的57万吨原铝当中,有65%是中铝生产的。”一季度中铝亏损18.9亿元,二季度净利润亏损为16.3亿元,在相关铝产品价格大涨的背景下,中铝的净利润回调幅度却显得有些不相称。记者从中报中发现,上述造成企业亏损的行业因素,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根据中报,2009年上半年,中铝的借款增加了近70亿元。其中,长期信用借款上半年增加了15亿元,短期信用借款增加了54亿元。另加2008年发行的100亿元中期票据,使其增加了近3亿元的财务成本。开源节流进行时熊维平表示,上半年正是加强了内部管理,降低成本缓解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由于中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但他认为,这种情况是阶段性的。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中国深入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铝工业仍然是一个朝阳行业。接下来,中铝将实施全方位的结构调整,包括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企业区域结构区域布局的调整,生产供应流程、资产负债结构、组织结构管理结构的调整,来淘汰一些不具备竞争力产品和产能。罗建川在会上预计,国际铝价将在每吨1800美元~2300美元间波动,国内铝价则将在每吨1.4万元~1.6万元人民币之间运行。熊维平表示,中铝是力拓的第一大股东,持有力拓9%的股权,虽然第二阶段合作没有成功,但中铝很欢迎包括力拓在内的其他同行的合作。罗建川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了中铝为直购电的试点单位。中国铝业将争取年内签订直购电协议,计划落实后,可望进一步降低营运成本。
【放言四海】豐田怎麼成了美國車
http://www.infzm.com/content/811922012年7月,我到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學習「法經濟學」。講到公司重整的時候,教授先給我們講解企業的性質。教授拿通用汽車公司為例說明這樣一個道
理:公司的價值在於組成公司的財產的價值。而組成公司的財產的價值在於,組成公司的不同利益關係人以及公司的資產之間形成的「關係」。講到這裡,教授笑著
說:「你們知道,在美國人眼裡,豐田車不是日本車,而是地地道道的美國車。豐田車生產、研發、銷售都在美國,這不是美國車嗎?」教授告訴我們:「美國人已
經從內心裡把豐田車視為美國車了!」
豐田車也是按照這種方式和美國人溝通的。打開豐田英文官網的主頁,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豐田曖昧地炫耀和東道國美國的關係如何密切:1957年開始在
美國營業;平均每小時在美國投入的研發費用是100萬美元;給美國帶來的直接投資額為180億美元;2011年度美國市場銷售量為1763595輛;銷售
額為249億美元;在美國生產了9款普通車型、9款混合動力車;在美國市場銷售的混合動力車超過100萬輛;為美國創造20萬個就業崗位。
美國人對豐田的認知,折射了經濟全球化時代跨國公司與國家和政府之間的關係變遷。在生產與貿易國際化程度處於低級階段的時代,公司仍然處於地方化階
段,公司的本國背景很強。當生產、投資以及貿易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強的時候,公司逐漸走出地域限制,形成跨國公司。此時公司不再為某一特定國家服務,而是
以全球公民的身份活動。跨國公司的總公司及其子公司和分公司之間,以規範的全球通行的公司治理原則為基礎,彼此通過契約關係進行商業活動。此時位於東道國
的子公司,在法律上成為受東道國法律保護的商業實體。甚至於總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子公司照樣運轉。比如2008年通用公司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通用在華子
公司照樣盈利。從經濟學的角度,子公司與東道國的股東、債權人、供應商、消費者、社區已經形成了具有穩定價值的「關係」。這種關係的整體構成公司的價值,
也是公司對東道國的商業貢獻。所以,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從公司所形成的經濟價值的角度判斷其屬性可能更有意義。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克萊斯勒瀕臨倒
閉,意大利的菲亞特收購了克萊斯勒,成為克萊斯勒的母公司。試問:克萊斯勒是意大利公司還是美國公司?
豐田在美國的生產、研發、銷售等一系列行為所形成的巨大價值,都構成了美國的國民財富。美國人視豐田為美國車,既反映了美國人的實用主義國民性格,也符合現代社會企業價值與國民財富之間的基本邏輯。
【放言四海】人類財富的分配模式
http://www.infzm.com/content/84175確保窮人得到較好的「條件幾率」,找到往上爬的梯階
1909年,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Pareto)發表了一篇關於人類財富的研究,徹底改變了他在經濟學史上的地位。帕累托徹頭徹尾是個自由派,反對政府對市場的干預,相信市場自有規律,堅持經濟學能夠做的,是發現、理解,而不是改變市場規律。然而1909年的這篇論文,卻使得他後來被和法西斯主義聯繫在一起,被罵成「極權主義的理論家」。
那篇論文到底說了什麼?帕累托整理了好幾個世紀以來,許多國家的所得分配數據,發現不論哪個年代哪個地區,所得分佈的模式幾乎都一樣。帕累托歸納出的所得分配圖,並不是常識想像的「鐘型」──兩端很窮和很有錢的人都很少,大部分人落在小康的中央部位。帕累托整理出來的財富分佈模型是,絕大部分的人都很窮,極少數的人很有錢,中產小康階層的人數,和有錢人一樣少。
帕累托認為自己找到了重要規律——不管什麼樣的社會,大部分人將在底層掙扎,只有少數人能離開貧窮環境邁入小康,只有更少的人能再從小康變成富人。怎麼解釋這種規律?帕累托主張,那是因為經濟活動創造的「條件幾率」是一致的。一個有一塊錢的人要賺到兩塊錢,他的「條件幾率」,跟一個有一億元的人要賺到兩億元是同樣的。錢滾錢,小錢只能滾小錢,大錢卻能滾大錢。
帕累托的論文,被意大利法西斯拿來合理化他們的精英政治,認為照顧窮人是無益無用的,只會浪費掉資源,國家應該變成最大的大富翁,那麼就能投資滾出最多錢來。這樣的結論完全違背帕累托的立場,然而,隨著法西斯勢力愈來愈大,帕累托就愈是被視為「法西斯經濟代言人」,而且隨著法西斯垮台,他的經濟學家聲名也一併瓦解了。
這樣的歷史待遇很不公平。大家只看帕累托對規律的結論,卻沒有看到從他的前提引發出來的巨大變革。帕累托的最大貢獻,在於點出過去人類財富分配最大的特色,就在於一致的「條件幾率」。從這點上進一步推演,人們很容易推斷出:如果要改變財富分配的模式,那麼首要的前提就是必須改變「條件幾率」。「小錢賺小錢,大錢賺大錢」的條件下,一定使得絕大部分的人一直壓在貧窮的社會底層,翻不了身。
20世紀人類文明最大的變化發展之一,就在於有部分社會接受了這樣的提示,努力以各種手段去打破「小錢賺小錢,大錢賺大錢」的通則。限制政治權力和商業財富之間的掛鉤交換,是一種重要的手段。從稅制上阻卻富人累積財富的速度,要求富人以大錢賺來的大錢,貢獻部分出來作為社會公共資產,是另一種重要的手段。和這兩種手段相關聯的,是公平公正的執法機構,政治權力和財富脫鉤,才能訂定對窮人有利、對富人不利的法律,並且保持中立嚴格管控稅法申報。確保窮人能夠從社會得到較好的「條件幾率」,找到往上爬的梯階。
另外一種有效的手段,是由國家進行教育投資,拉近窮人和富人下一代所獲得的教育水平。上一代的富人財產如果是上一代窮人的一百倍,國家保障下一代窮人子女所受的教育,絕對不會比富人下一代子女得到的,少於一半。如此,在一代之間,就將「條件幾率」拉近了五十倍。
還有一種被證明極為有效的手段——建立公開透明的證券投資市場,保障小額股東的投資利益。手上只有小錢的人,也可以在投資市場上分享大規模企業的獲利。財報公開、檢核確實、杜絕內線交易,這樣的投資市場拉平了富人在「經濟規模」上的優勢,大大有利於窮人參與分享新創財富。
讓少數人先富起來,三十年來開創了許多過去不存在的經濟與消費領域,大大有助於國家整體發展。然而,一個世代時間累積的財富差距,如果不以積極手段進行調整,必定會開始以帕累托所彰示的公式循環擴大,少數富人加少數中產小康者,站在眾多窮人之上,那會是能夠讓人放心的和平安穩社會結構嗎?
美國組建反IS多國聯盟 克里放言三年內滅掉IS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79

出席威爾士舉行的北約峰會期間,美國國務卿克里透露,美國正組建一個“核心聯盟”,旨在打擊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武裝分子,但排除了動用地面部隊的可能性。(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克里還說,國際聯盟正在發展壯大,它能在三年內擊敗IS:
“我們確信,未來我們有能力摧毀IS。可能花一兩年,也可能三年。但我們肯定它必然會發生。”
克里稱,為成功擊潰IS,聯盟的戰略將包括:
·“全軍事層面”的策略,包括給予敘利亞政府軍援。“這方面顯然對敘利亞有影響”,但克里未透露在敘利亞的具體軍事戰略。
· 化解人道主義危機。美國、法國、澳大利和英國均已在伊拉克多個地區提供人道主義救助。
· 制止國外武裝分子流入伊拉克與敘利亞。北約將組建多國特遣部隊,共享國外武裝分子流入的信息。
· 打擊IS的融資與籌資,包括石油產品貿易。
· 從更廣義的範圍還擊IS,讓IS的意識形態失去合法性。
此次出席北約峰會的間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土耳其、意大利、波蘭和丹麥的國防部長與外交部長共商對策,以求解決IS武裝肆虐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問題。
據路透報道,克里在上述十國的會議上說,該聯盟采用的方式要能避免IS武裝占據敘利亞和伊拉克的領土,能增強伊拉克的治安部隊和該國其他準備打擊IS的力量,但不會動用他們自己的軍隊。
克里強調:
“顯然,我覺得大家在這方面的紅色警戒線是:不要在陸地作戰。”
本周IS又公布了斬首美國記者的視頻,距離上月公布將一名美國記者斬首的視頻還未滿半月。視頻中,IS武裝分子點名挑釁“我回來了,奧巴馬”,並聲稱此番行動是因為奧巴馬對IS傲慢的外交政策和堅持繼續轟炸。
視頻中,IS還威脅將殺害一名英國人質David Cawthorne Haines,說如果美方繼續空襲,“我們的刀將繼續割破你們人民的脖子。”
奧巴馬此後表示,不會被嚇倒,承諾會同他們較量到底,直到他們不再對美國和敘伊兩國構成威脅。他說,美國將繼續帶頭讓IS的幻想破滅,組建今後需要的地區同盟。
美國副總統拜登表示,悼念了兩位死難的記者後,就要讓劊子手為自己的罪行負責。
“他們應該知道,我們會窮追不舍,把他們追到地獄的門口,直到將他們繩之以法。”
對於IS在視頻中威脅將處死本國國民,英國首相卡梅倫稱,英國不會向恐怖主義屈服,正考慮加入伊拉克空襲。法國總統奧朗德也表示不排除采取軍事行動。
【放言四海】頂尖者永遠有位子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397
找到興趣,並為興趣認真不懈;不問自己為何沒有機會,只問自己是不是頂尖。
每當自己與朋友面臨生活中的諸多選擇決定,我總想起兩位鋼琴家。
當我訪問巴黎高等音樂院教授、著名演奏家貝洛夫(Michel Beroff)時,曾請教他如何教學。貝洛夫錄音等身,更是鋼琴天才,12歲就能掌握極其艱深的當代作品,是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1992)等人作品的代言名家。我以為會聽到累積多年的經驗與心得,至少苦口婆心的循循善誘,怎知他竟冷淡言道:“我幾乎都在勸退,要他們趁早改行。”
是天分不夠嗎?“不是”,熱情才是關鍵。巴黎高等音樂院的鋼琴入學上限是18歲,能考進的必然有天分,但許多學生不曾思考自己要什麽,只因當年鋼琴是最拿手科目,糊里糊塗報考,考上後也就懵懵懂懂彈下去。“即使有天分,這也是浪費,”他面無表情繼續說,“人生可能無限,根本沒有必要在二十歲前就決定一切。用心探索,及早認識自己並找到真正的興趣,現在正是時候。”
或許貝洛夫真的看多了“乖”學生,但我還是忍不住好奇:如果有學生對音樂充滿熱情卻天分不足,怎麽練也不能成為演奏家,又該怎麽辦呢?
“那有什麽問題!”鋼琴家雙眼突然一亮,“我從來沒有勸退過這樣的學生,還盡一切可能幫助!音樂世界何其寬廣,誰說每個人都該當演奏家?只要真心愛音樂並充滿熱情,音樂必會給予回報!”
我永遠不會忘記貝洛夫那時的神情,而那瞬間煥發的光芒讓我無法再問:那些留下來的學生,最終也得面對僧多粥少,競爭激烈異常的音樂環境。現實不會改變,但有多少人能像貝洛夫般天縱奇才呢?
不過,自己沒說出的問題,貝洛夫的師弟巴福傑(Jean-Efflam Bavouzet)卻給了解答。
一日,他邀我在指揮大師蕭提(George Solti)家中敘舊。這位20世紀名聲輝煌響亮的音樂巨擘逝世雖近二十年,其倫敦故居卻一如往常,仿佛主人從未離去。對這位傳奇巨匠,巴福傑最深的記憶是什麽?“有次我在他琴房練習。那時我雖得了不少獎項,也日夜苦練鉆研,卻看不到希望,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也不知道該不該繼續。”
當年巴福傑才35歲,剛從手傷中複原,對人生充滿疑問。鋼琴家又何其寂寞,得在琴房孤獨面對自己。聽到年輕後輩的茫然困惑,蕭提沒說任何場面話,甚至也沒一句安慰;他只簡單說了句:“頂尖的人永遠有位置(There is always room for the top)。”
從此巴福傑不再仿徨。“既然我選擇了音樂,就要全力以赴。我不再問為何沒有機會,只問自己是不是頂尖,夠不夠資格站上舞臺。”大師的鼓勵其實是美好的預言。這七八年來巴福傑演奏事業大開,錄音連獲大獎,已是國際上炙手可熱的名家。這一切來得真實無欺:畢竟他從古典到當代作品都有深刻研究,曲目之豐遠遠勝過諸多同儕。還有誰能像他一樣,可以同時演奏貝多芬與海頓所有的鋼琴協奏曲和奏鳴曲,普羅柯菲夫和巴爾托克鋼琴協奏曲全集,以及拉威爾與德彪西的所有鋼琴作品?
“興趣可以讓你選擇人生方向,但只有努力才能讓興趣選擇你。”——巴黎高等音樂院畢業、國際大賽得主,都不是演出(甚至是生活)保證;找到興趣,並為自己的興趣認真不懈,音樂如此,其他科目或許也相去不遠吧!
(作者為音樂學博士)
海爾放言將開30000微店 家電巨頭挖掘“朋友圈”商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39604.html
海爾放言將開30000微店 家電巨頭挖掘“朋友圈”商機
一財網 王珍 2015-07-01 22:43:00
步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海爾號稱要在兩周內完成傳統時代需要19年才能完成的事——開30000家微店。
繼布局農村三四線市場、海外跨境電商之後,“將來未必是家電企業”的海爾又瞄上了微商。海爾新媒體昨晚宣布,7月2日晚海爾微商平臺將上線,將在兩周內開30000家微店,可能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微商集團”。
海爾表示,7月將把產品的線上售賣渠道權開放給全球的創業者們。為此,海爾將招募3萬名創客,到海爾的微店平臺創業,成為這家全球最大白色家電企業的渠道合作夥伴。海爾會提供比線下更有競爭力的海爾產品價格,每筆銷售可按至少2%的比例提取引流費。

用工號登錄就可“開店”
一位海爾員工蔣威(化名)7月1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開微店,很容易。我前兩天已經開了”。只需在智能手機上下載一個海爾微店的APP,每個海爾員工用自己的工號登錄,就可以開一個微店。
進入“蔣威的小店”,記者發現大約60款海爾產品已經在這家微店上銷售了,涵蓋了冰箱、洗衣機、空調、彩電、筆記本電腦、熱水器、消毒櫃、中央空調等幾乎所有海爾的主要產品品類,還包括海爾新出的手持洗衣機。
價格普遍比市面上的價格略低一點,價差在0元~2000元之間,比如,海爾創客做的兩款“雷神遊戲本”價差為0元,但一款上萬元的高檔空調價差達2000元。
“只要你點擊購買並付款,附近的海爾專賣店會自動給你配送貨物。”蔣威說,“歡迎以後光顧我的小店,用我工號購海爾家電可以直接打折扣。”但他坦言,由於微店新開張,他不好意思經常“騷擾”親戚朋友,而且工作也忙,因此暫時還沒有成交。
不過,他對前景看好,盡管公司沒有硬性的任務指標,“親朋好友有需求會找我,朋友的朋友也會找我,一年假設賣10件家電,以2500元一件算,銷售額就25000元了。”
這預示著海爾渠道的再次“裂變”。19年前,在區域大賣場占據主流渠道的背景下,海爾推行“專賣店戰略”,擺脫外部渠道對銷售體系的控制——2004年,專賣店銷售過百億元。2007年,海爾借助家電下鄉的機會完成縣級和鎮級網絡布局,2008年開始以服務營銷切入城市市場發展社區專賣店。目前,海爾已擁有各級專賣店32000家。如今,步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海爾號稱要在兩周內完成傳統時代需要19年才能完成的事——開30000家微店。
微店重在“社會化傳播”
海爾微商模式小微主孫海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書面采訪時表示,3萬個微店是起點目標。“我們希望通過微店進行社會化傳播,實現全社會用戶圈的覆蓋。海爾現在的目標是建立用戶圈,通過和用戶圈的交互實現用戶價值最大化,微店是建立用戶圈交互的其中一種形式。”
目前,已經有2萬多創業者被吸引到海爾的微店平臺上。“我們會逐步完善渠道和平臺,讓更多創業者能夠無障礙進入。”孫海龍說,微店主的條件很簡單——擁有一臺智能手機,經常使用微信。
現在海爾微店以海爾產品為主,“如果用戶需要,海爾歡迎其他品牌的產品入駐微店系統。”孫海龍說。
30000個微店,將如何管理呢?孫海龍回複說,海爾擁有成熟的產品、價格、物流、售後服務體系,並將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進行創新。
但普遍低於線下的產品價格,會否沖擊線下海爾的價格體系、原有的渠道商?孫海龍認為,海爾不需要用低價來換取“一次性購買”的顧客,“我們更需要能夠多頻次、零距離交流的用戶”。微店建立的核心,就是和用戶零距離交互,通過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來實現海爾和用戶之間的強黏度關系,由交互體現產品的價值,而不是價格。“海爾並不把微店僅僅看做銷售渠道,而是希望通過3萬個微店進行社會化傳播。”
未來,微商平臺依托於海爾U+智慧生活平臺,以體驗交互來吸引用戶、獲取用戶需求,再經過大數據分析,轉化為產品方案,通過互聯工廠快速給予滿足。孫海龍說:“微商平臺的交互體驗規劃包括了產品定制、社區交流、健康資訊、生活服務等,以場景體驗獲取用戶的需求。將來衣食住行各行業的合作夥伴,都可以加入共享微商平臺,共創共贏的生態圈。”
據本報記者了解,海爾集團去年營業收入達2007億元,正加速向互聯網轉型,鼓勵員工創業,公司轉變為平臺型企業。除了海爾微店,海爾集團旗下的綜合渠道服務商“日日順”也已經開設了微店,日日順的微店已經開了超過10萬個,銷售的不只是海爾的產品。
家電業興起“微店”熱
今年以來,家電業興起“微店”熱潮。不只海爾,蘇寧、國美、美的在今年年初就宣布將發動員工,開設微店,搶占移動電商先機。
一位蘇寧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蘇寧的微店數量已達十多萬個,全部由員工開設,微店內有蘇寧易購的所有實體商品,產品、價格、服務都一模一樣,所謂“千軍萬馬做電商”。做得好的,一個月有20萬~30萬的銷售額,很多都是基於自身的社交圈子進行個性化、精準化的商品推薦。不同商品、品類的“分成”不同,都是員工正式工資外的額外收入。“這樣大家才有積極性,對蘇寧易購移動端的流量、銷量拉動都很明顯。”
國美在線的相關人士也介紹說,國美微店從2014年12月開始啟動,2015年4月基本成型,正在西安、廈門等地試點,很快就會推向全國。國美線下門店10萬員工是第一批微店主,他們可以在國美在線平臺選擇熱銷的商品,加入個人微店,通過社交平臺向親朋好友及附近的陌生人推薦,進行一對一導購,銷售成功一件商品所得的收益也和門店導購一樣,甚至還會略高一些。國美在線微店的供應鏈、物流都和PC端、門店同步。國美在線現已有26000多家微店,涉及200萬粉絲,未來會發動供應商、合作夥伴、粉絲等一起參與微店建設。
奧維雲網(AVC)戰略與運營咨詢事業部研究總監王鵬認為,海爾這次高調發布開設3萬微店的計劃,有三個背景:一是海爾很久之前已發動員工發展業務關系,現在讓員工開微店是過去的一種延續;二是微商說了很久,有正面、負面(如有的面膜是假貨)的聲音,現在社會對微商已有基本的認識;三是微商偏重運營,最關鍵要有一套後臺的運營體系來支撐,海爾現在發布微店計劃,估計是內部已經摸索出行之有效的運營方法。
王鵬還說,不管蘇寧、國美還是海爾,高調宣傳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建立微店有效的運營體系和模式。
至於對現有渠道商的沖擊,王鵬認為,“微商”分兩個層面,一是企業官方的移動電商平臺,是B2C模式,但對比於電腦端,手機端的流量轉化還不成熟,讓員工開微店是擴大引流、提高轉化的好方法;二是員工及相關方開的微店,是B2C2C模式,但目前缺少有效的途徑來擔保,知名企業員工的身份有助於形成信譽背書。
在王鵬看來,微店很難形成獨立的渠道,因此還談不上對原有渠道的沖擊。微店更多起促銷作用,與線下渠道、線上電商平臺形成互動關系,其促進銷售、協助引流的作用更多一些。“如果與其他渠道聯動,會更有價值。”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放言四海】英國“民粹”贏了?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185
多數人的“脫歐”決定獲勝了,但少數人的權利和自由仍有保障。
英國公投脫歐一事,引起了國人對公民投票和表決的興趣,也帶動了關於脫歐公投是民主還是民粹的討論。在紙上討論民主與民粹的區別,總給人隔靴搔癢的感覺。印度裔美國記者和學人法里德·紮卡里亞(Fareed Zakaria)對美國和印度民主都有切身的經驗體會,他在《自由的未來》(有中譯本)一書里批評了印度社會中的民粹主義及其負面影響,對我們了解什麽是“民粹”頗有幫助,進而也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判斷這次英國公投的民主性質。
民粹主義(populism),又譯作平民主義、大眾主義,指的是由民眾來對重大事務或決策做出選擇決定。民粹主義通常是精英主義的反義詞。在古希臘城邦發明民主制度之後,就已經有了應該由精英貴族還是一般大眾來掌握政治的爭論。精英主義者認為,人民容易從眾,缺少知識,沒有思考能力且反智,容易受情緒的感染影響,被煽動,因而會做出不理性、不切實際、過分激烈的事情來。一直到今天,民粹主義還是一個經常與“暴民政治”同義的貶義詞。紮卡里亞也是在這個意義上使用“民粹”這個說法的,但是,“民粹”的反面不是“精英”,而是以法治為本的“民主”。這就更為接近我們討論英國公投的語境。
紮卡里亞認為,在貧窮國家里,印度被視為民主的模範,“當之無愧,是因為它有真正的自由和十分寬容的社會”,而這些則是受惠於印度良好的法治制度和傳統。但是,由於宗教民族主義的作祟和一些政治人物在其中煽風點火、圖謀私利,印度政治形態正在發生惡質的變化。它看上去變得更為民主了,但實質上“變得更不寬容,更不世俗,更不守法治,更不自由”。
一個社會怎麽會同時出現民主化和不自由化這兩股潮流呢?主要原因便是有破壞法治、寬容和自由原則的民粹主義。
從1947年到1962年,在尼赫魯的領導下,印度選舉公開也公平、司法獨立、媒體自由、政治人物清廉自守,很少有腐敗。但是,從1960年代到1970年代,“國大黨從一個有活力的草根性組織退化成一個巴結、奉承,帝王朝廷式的組織,受人民歡迎擁戴的甘地夫人,指派黨內全部職位。她的政策設法討好民意,其中許多違反憲法”。
隨著國大黨的式微,新的挑戰者欲起而代之,填補空間,其中最顯著的就是印度人民黨。新政黨的後發優勢來自它們“從地域、宗教和種姓階級的差異中擷取民眾支持。……新選民幾乎都是來自貧困農村和低階級的民眾。……印度政治體制開放給廣大邊緣的群眾。這些政黨使印度更為民主,但也使印度更為不自由”。例如,人民黨奪取政權的辦法就是詆毀尼赫魯式的世俗主義,鼓吹一種半軍閥主義的印度民族主義,鼓勵壓制伊斯蘭教和反基督教的口號和行動。
人民黨采取的是民粹主義的群眾動員和行動,“它組織廣大的全國性的運動,摧毀印度北方(阿約提亞市的)一座伊斯蘭教大教堂。……印度過去有過恐怖的宗教暴力沖突,阿約提亞市事件又是一樁死亡上千人的宗教暴力沖突。人民黨似乎不在意這些暴力傷害,仇恨的言辭能夠鼓動核心的支持者”。煽動宗教沖突就像煽動階級仇恨一樣,“不但允許,甚至協助屠殺上千無辜的穆斯林男女老少,把成千上萬的人趕離家鄉,進行種族清洗”。
這樣的民粹仇恨運動,如印度媒體人那亞(Kuldip Nayar)所說,無異於在“光天化日下謀殺民主”,也使得印度民主如印度媒體人賈(Prem Shanker Jha)所說,“倒退了不止200年”。民粹主義運動利用民主,但又在民主法治體制之外運作。政客們為了爭取選票,訴求民眾原始的激烈情緒,強化種姓、方言、宗教、民族團結的凝聚力,實行的是仇恨、壓制、迫害少數人的多數人暴政。
當然,這樣的情況並沒有發生在英國公投脫歐的事件中。由於英國健全的法治體制,雖然多數人的決定獲勝了,但少數人的權利和自由仍然有效地得到保障。把這樣的公投等同為民粹,只會降低人們對真正民粹主義破壞性和暴力性的警覺,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取的。
(作者為加州聖瑪利學院教授)
【放言四海】手機閱讀族是二等數字公民?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490
僅僅盯著小屏幕可能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更專註、更能在知識之間穿梭跳躍的閱讀。
智能手機和移動網絡的普及,曾經讓媒體研究者歡欣鼓舞:人們可以花相對較小的代價,隨時隨地閱讀幾乎無限容量的新聞內容了。很多人相信:移動閱讀將大幅提高人們閱讀新聞的頻率,會讓人們變得更加了解時事,掌握更多的信息,這對整個社會來說都是好事。
然而,哈佛大學媒體、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最近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卻提醒我們:更高的手機普及率、更方便的閱讀方式、更廣泛的內容選擇,帶來的卻並不是整體知識水平的提高,而是信息“貧富差距”的急劇擴大——那些對時事感興趣的人,變得更加見多識廣;而那些對時事缺乏興趣的人,反而變得比之前更孤陋寡聞了。
這有些類似於市場經濟帶來的後果。從前,每個人都沒有太多的人生路徑選擇,貧富差距也有限。這就好像大家都通過相似的途徑(少數幾個電視頻道、少數幾張報紙)獲取新聞,只不過有的人看得多,有的人看得少,差距不至於過大。現在,可供選擇的路徑多了,在市場中善於利用規則、把握機會的人變得越來越富,而不適應市場競爭的人則被邊緣化。這就好像在新的媒體環境下,善於探索知識、獲取信息的人可以貪婪地吸收巨量的信息,而那些求知動力不足、閱讀能力有限的人,卻比之前更難以接觸到優質信息了。
在這種貧富差距的產生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因素發揮了作用:獲取信息的媒介是電腦還是用手機。多項研究表明,只通過手機看新聞的人,在對時事的了解程度上遠遠低於從電腦上獲取新聞的人。甚至有人將手機閱讀族稱為“二等數字公民”。
一個小屏幕,一個大屏幕,為什麽會導致這樣巨大的差異?
首先,屏幕太小,的確會給閱讀帶來障礙。同樣一篇長度的文章,在手機屏幕閱讀時,需要經過更多的下拉才能讀完,花費的時間自然也更長。因此,手機閱讀的效率更低,更容易半途而廢。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現,流量排名前50位的新聞網站,大部分訪問者都來自手機端,然而手機端的平均在線時長,顯著低於桌面端。
其次,也正是因為屏幕尺寸的限制,手機上主動尋找新聞信息也變得更加困難。試想:在電腦上,我們可以輕松打開多個標簽頁,通過鍵盤輸入關鍵詞進行搜索;而在手機上,輸入變得不便,在多個標簽頁之間切換也很繁瑣。難怪有研究顯示,家里有電腦的人會更有可能主動在網上搜尋信息,但通過手機上網的人則並不會如此。
同樣,用手機閱讀的人更少點擊網頁上的鏈接,也就失去了獲取更多相關信息的機會。互聯網的最本質特征就是超鏈接,它們將各類信息連接起來,我們從一個鏈接跳到另一個鏈接的過程,就是不斷按圖索驥、向知識更深處探索的過程。但在手機上,這樣的過程很少發生。
此外,手機網絡的連接速度也慢於電腦所連接的寬帶網絡。盡管4G網絡正在普及,但平均而言手機網絡還是處於劣勢。人的耐心非常有限,打開頁面的速度過長,會讓很多人選擇離開。何況手機流量一般都有上限,當你的流量包不甚充裕時,你就必須在各類服務之間作出選擇:是多讀幾則新聞,還是多看兩頁漫畫?是讀娛樂八卦,還是探索新知?當人們不得不作出選擇時,新聞和嚴肅內容很有可能是被選擇放棄的那一類。
當然,這絕不是說通過手機讀新聞是壞事——移動閱讀的便捷性和及時性是無可比擬的。很有可能,你也是在手機的小屏幕上讀完這篇文章的。這些研究給個人帶來的啟發是:要想更深入地了解時事,要想獲得更高質量的閱讀,僅僅盯著手里的小屏幕可能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更專註、更高效、更主動、更能在知識之間穿梭跳躍的閱讀。
對政策制定者而言,這些研究指出了這樣的現實:僅僅依靠智能手機是難以填平日益擴大的“數字鴻溝”(digital divide)的,寬帶接入和電腦普及的工作依然不能被忽視。
(作者為傳播學博士候選人)
特朗普指責奧巴馬為政權交接設障,放言政府平穩過渡沒可能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周三公開發表推文,指責奧巴馬通過未指明的“煽動性”言論和“路障”阻礙政權交接。
特朗普在推文中寫道:“我已經盡我所能不去理睬奧巴馬總統很多煽動性的言論還有設置的障礙,我本以為能夠實現平穩過渡——異想天開!”

特朗普推特截圖
在特朗普競選總統前,奧巴馬和特朗普之間就有數年唇槍舌劍,雖然特朗普在當選總統後不久,就與奧巴馬進行了會面,並贊揚奧巴馬的品質,同時承諾維持奧巴馬的一些舉措,包括奧巴馬簽署的醫保法案。但他們之間的關系似乎並沒有改善。
26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奧巴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他有資格參加今年,也就是第三個任期的總統競選,他本可以取得勝利,因為美國人仍然同意他關於漸進變革的願景。

奧巴馬稱若能第三次競選本可以再當選總統
對此,特朗普當天下午在推特上回應稱:“奧巴馬總統認為自己可以(在大選中)擊敗我。他可以這麽說,但我認為‘沒戲’!因為工作流失、ISIS還有奧巴馬醫療法案等問題(的存在)。”
夏普手機回歸 放言百萬銷量是失敗
五個月前的一天,在深圳龍華廠區的辦公室,富士康總裁郭臺銘與幾位來自於國內手機行業的資深高管聊了會天,那時候的他正在為夏普手機的“重返中國”計劃招募人才。七個月前,富士康以約38億美元的價格獲得了夏普66%的股權,並擁有了夏普品牌的實際運作權。
在與郭臺銘交談過幾次後,羅忠生決定加入夏普手機團隊,主掌夏普手機包括研發、供應鏈,渠道以及品牌等方面的全球業務。 此前,他曾經擔任中興通訊副總裁、酷派海外CEO,在手機行業有著20多年的經驗。
“夏普手機正式回歸中國市場,下個月將會有產品上市。”3月20日,羅忠生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代工業務,富士康也在嘗試轉型,而夏普手機是其中的一環。“郭總不是嘴巴說一說,也不是心血來潮。”
同日,夏普手機官方微博也宣布了回歸計劃。
但面對即將飽和的智能手機市場,可以預見夏普的重返之路並不輕松。Counterpoint研究總監閆占孟對記者表示,渠道對於外資品牌入華來說是最大的困難,而獲得渠道支持之後還需要做很多的工作,要求是“全能冠軍”。
“重返中國,基本上是從零開始,但中國市場是正面戰場,我們不希望成為局外人。”面對未來的競爭,羅忠生如是說。

“紅海”里的機會
2017年是夏普成立的第105年,甚至早於松下和索尼,旗下業務涉及家電、液晶、手機等多個領域。而夏普手機則被業界稱作“美型手機鼻祖”,可旋轉屏幕翻蓋手機905SH,以及Aquos系列得到了眾多女性的追捧。
但受到蘋果引領的智能機風潮影響,在2008年進入中國後,夏普手機的經營狀況開始有所反複。隨後便是幾年的沈寂,雖然偶有水花,但在逐漸飽和的智能手機市場下,夏普在中國的業務並沒有什麽起色。
“但我認為市場空間還在。”對於夏普的機會,作為夏普手機事業處總經理的羅忠生對記者表示,目前OPPO、vivo、華為在中國市場上三家獨大,但消費品永遠是多種類選擇,市場機會仍然存在。客觀說,二線手機品牌處於調整階段,調整完了,有些人可能活下來了,有些人可能沒活下來,市場競爭會變得更激烈,但這也是其他品牌的機會。
縱觀2016年的手機市場,競爭態勢愈演愈烈,中華酷聯陣營的快速瓦解,小米模式逐漸走下神壇,樂視等新興品牌的泡沫讓手機市場的新老接替快速進行。
“你看現在夏普在進來、諾基亞進來,然後摩托羅拉、黑莓等等,都會過來,所以我認為今年反而是一個非常好的時間點,天時地利人和。”羅忠生說。
但有別於其他外資品牌打“情懷牌”,羅忠生在采訪中多次強調的是夏普現有的技術能力和富士康的生產能力,這都是“新夏普”手機的競爭力。
羅忠生在總結過往夏普的問題時表示,過去夏普的研發和銷售是分開的,一方面成本比較高,另一方面銷售研發各自為陣,產品脫離了市場。而目前,新團隊中僅僅是研發人員就達到了上千人,集成了日本、大陸以及臺灣設計研發中心的資源。

能否實現本土落地?
對於夏普手機的回歸,在羅忠生看來要完成“三步走”:從產品試水到品牌力以及渠道的整合,再到規模之戰。“我們是三年計劃,到第三年之後希望量能達到一定的規模,因為每個企業的量跟它的利潤是有關聯的。”
事實上,幾個月前,夏普手機已經開始了首款回歸產品的研發。有消息稱,夏普將會在下個月推出重新定義2K屏的手機。
夏普作為“液晶之父”,8K超高清屏幕、IGZO技術、OLED都是其技術優勢,但對於何時會推出2K屏幕的產品,羅忠生並沒有給出具體時間表,只是對記者表示全面屏將會是目前研發工作中的重點。
“回歸的這款產品我們要強調技術感,科技感,工匠精神。”羅忠生說,產品定位更傾向於中高端人群。並且整個操盤的決策者是中國人,這將讓夏普在創新上可以用更加本土化的方式去進行,供應鏈上也可以借助富士康的生產能力。
據記者了解,目前富士康的手機業務除了代工外,還有中低端品牌“富可視”以及旗下富智康公司負責的諾基亞功能機組裝和銷售。
“此外,這次回來不只是手機回來,夏普電視、生活館、小家電,還有很多東西都將回歸,實際上我們是有完整的東西,也能打造一個生態鏈。”羅忠生說。
而在談及郭臺銘對於夏普手機的具體期望時,羅忠生表示期望很高,但公司會給團隊一些時間來打基礎。不過他也強調,“一款產品未來如果只有百萬級的銷量應該說是失敗的。”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