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周小川:2017年要維護國際收支的基本職能 做好外儲管理工作

央行12月31日晚間消息,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行長周小川來到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央外匯業務中心,看望和慰問堅守在年終決算第一線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人員,並通過他們向全體工作人員和家人送去節日的問候。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中央外匯業務中心主任殷勇陪同。

周小川代表人民銀行黨委充分肯定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取得的成績,指出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關鍵之年,也是進一步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人員同心協力、迎難而上,前瞻靈活應對全球經濟金融市場的巨大波動,穩步推進經營管理各項工作,實現了資產的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為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保障經濟金融安全做出了新的貢獻。

周小川強調,2017年是“十三五”規劃全面推進的一年,改革任務會更重,外部環境也會更加複雜。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人員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外匯儲備維護國際收支的基本職能,腳踏實地、攻堅克難,以嚴謹務實的精神做好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務國家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391

2016年國際收支延續“一順一逆”雙收窄 儲備資產降幅擴大

繼2月7日公布的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美元後,8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了2016年四季度及全年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初步數。“一順一逆”——即經常賬戶順差、資本和金融賬戶(不含儲備資產)逆差——的格局與2015年大體相同,只是與2015年相比,呈現出順差、逆差“雙收窄”的局面。

從2016年全年的國際收支情況看,經常賬戶順差13950億元,同比減少6639億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3183億元,同比縮小5676億元。而作為比外匯儲備範疇更大的儲備資產減少了29620億元,降幅同比擴大8083億元。

順差、逆差“雙收窄”

數據顯示,經常賬戶順差同比2015年減少了6639億元,這一變動與貨物貿易順差下降、服務貿易逆差擴大都有關系。

外匯局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指出,經常賬戶順差2104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順差4852億美元,較2015年的歷史高位下降14%;服務貿易逆差2423億美元,增長33%。主要是旅行項下逆差增長,反映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國民收入提高,更多國人走出國門旅遊、留學,享受全球化及相關政策不斷開放帶來的便利。

對於經常項目順差同比縮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副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對第一財經指出,2015年中國貿易順差偏高,曾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2016年順差減小屬於正常現象。此外,外資企業利潤匯出也使得同比順差減小,反映了對人民幣匯率的擔憂。

對於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3183億元,趙慶明認為,盡管去年12月的一些措施使中國資產海外配置的增速放緩,但從全年來看,中國居民部門配置海外資產增加的步伐是十分顯著的。而外資的流入增長幅度緩慢。此外,非直接投資部分,2016年進入了企業償還外債高峰期,外債余額有所減少,說明企業償還流出增加,所以資本項目下逆差有所擴大。

但另一方面,資本項下3183億元的逆差增幅,同比縮小了5676億元。外匯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剔除2016年四季度凈誤差與遺漏影響的話,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水平還將進一步下降,將大大低於2015年4856億美元的逆差水平。

外匯負責人預計,2017年我國國際收支將繼續呈現“經常賬戶順差、資本和金融賬戶(不含儲備資產,下同)逆差”的格局。資本和金融賬戶預計繼續呈現逆差,但逆差規模會有所收窄。

“左口袋掏右口袋”非消耗性減少

在招商證券首席分析師謝亞軒看來,此次發布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只是初步數,最值得關註的應該是儲備資產減少,其可與外儲破三萬億美元一起看。

數據顯示,儲備資產減少29620億,降幅同比擴大8083億。謝亞軒指出,對應資本外流,2015年、2016年儲備資產都呈現減少的態勢。

謝亞軒認為,從平衡表中不難看出,2016年儲備資產減少,對應廣義的資本外流。從2016年前三季度數據分析,儲備資產的下降主要對應私人部門(個人、企業、機構)對外增加持有資產。“就像左口袋掏給右口袋”,儲備實際上對應著央行代全國人持有對外資產減少,而私人部門持有對外資產增加。

具體而言,外匯局相關負責人2月8日答記者問時指出,2016年,我國對外金融資產凈增加規模創歷史新高。對外直接投資凈增加2112億美元,較上年多增12%;通過QDII、RQDII和港股通等對外證券投資凈增加近1000億美元,多增約30%;存貸款和貿易信貸等資產凈增加約3000億美元,多增約1.5倍。

謝亞軒指出,儲備資產減少,居民部門持有對外資產增加,說明對外資產結構變化,而非儲備資產的消耗性減少。反之,例如1998年時的泰國,外債多,儲備資產下降都用於償還外債,但外債依然很高。消耗性的儲備資產減少的特征是,儲備資產減少對應經常項目逆差,說明儲備資產彌補經常項目逆差。“就好比一個人將錢全花了,而另一個人將錢用在了自身的投資上,二者之間的差異是顯著的。”

謝亞軒指出,私人部門投資相比儲備投資的特點是風險大,但收益也高。儲備資產的特點則是高流動性,高安全性與相對低的收益。如果將中國作為一個整體看,這種結構轉變提高了中國對外資產風險承受度,但相應的收益是上升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770

其他全面收支: 國泰10問(二)

如果昨天的例子還未令朋友頭腦發熱,可以再玩下去,假如現在不是日本供應商,而是甲本人在日本開的工廠,這工廠每月也需要用108.5M万日元.

問:甲做了第六個月以13.9賣入108.5M日元之後, 連續再按這兌換買入餘下的半年,再買入下年2018全年日元需求(1302.2M)算否對沖。

答:你要看甲的客人,是否也下了下半年與2018年全年的定單。


問:沒有,但非常大可能


答:這出現時間差,客人會因應市場的日元匯價調整他的港幣買貨价,即他出價8M並不是固定,最後可能是高一點或低一點。而買入1.5年需求的日元,以便按期有固定日元匯價支出只能算半只腳,沒有另一對同是固定的收入的都不能算對沖。

這些合約叫對沖只是讓人聽來安心一點,和真正對沖能發揮的相差很遠。例如你可以叫我巴黎,但我並不是法國的首都,有些人名叫羅馬或柏林,也不是意大利或德國的名城。

現在開始談國泰:

1問:國泰何時開始做這些“對沖”交易?

答:應該很早前已經有做,保括外匯和原油。

2問:這些合約是否叫得上對沖?

答:不能,因爲國泰客人没有承諾以國泰的原油對沖价水平買定未來幾年的機位。

3問:國泰是2016年出事嗎?

答:不是,國泰大部分合約是2014-2015年油价高峰時做的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39288156

筆者特別留意到這句:
國泰航空財務董事馬天偉(Martin Murray)在發佈會上解釋說,目前導致虧損的對衝合同都是在2014年簽訂的,當時倫敦布蘭特原油價格是每桶115美元。馬天偉說,「我們沒有預期過燃油價格會跌到每桶60美元以下」,而國泰自2015年8月後就沒有再購入新的對衝合同。


4問:2014,2015年國泰做了多小,為什麽當時沒有報告?
答:國泰在2014年12月31日並沒有用簡單數字顯示,而是用很難知清的七彩圖表顯示如下:
按這圖和時間和2014年的用油4170万桶,推斷2014年12月31日未平倉遠期合約是:
2015年56%(2335万桶)行使價114元;
2016年42%(1751万桶)行使價108元;
2017年40%(1668万桶)行使價102元;
2018年20%( 834万桶)行使價95元;

5問:平均价和縂油數是多小?
答:2014年12月31日縂油桶數是6588万桶,平均行使價是107

6問:2014年12月31日的浮虧多小?
答:當時油价是53元/桶,因此浮虧可能是6588万x(美元107-53)
=美元35.57億
2015年56%(2335万桶)行使價114元;虧14.2億
2016年42%(1751万桶)行使價108元;虧9.6億
2017年40%(1668万桶)行使價102元;虧8.2億
2018年20%( 834万桶)行使價95元;虧3.5億

7問:如何体現這可能的浮虧?
答:應該在其它全面支出内,但當年只記錄124億浮虧


8問:這圖顯示2014年賺34.5億,但減了多項其他全面支出後虧了98億
答:是常識吧。

9問:2014年從那裏可以知道當時的嚴重性?
答:最好的就是上面答案4,非常不幸,管理層希望它七彩一點而非清楚一點,或者他不想用更清楚的表達的方法,免嚇得老闆從凳上掉下來。
除了可以從答案7的其它全面支出找到蛛絲馬跡外,也可以從2014年股東權益下跌中嗅到有問題,例如2013年的股東權益為629億,2014年公告了“好成績”後反而小了112億至517億


10問題:國泰這麽多問題,為何巴黎在這水平買進?
答:我喜歡買入別人誤解而賤價抛售的股票。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財務報表引致市場誤解的投資機會, 請按以下連結:

https://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7/04/ben-graham.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332

其他全面收支: 再論國泰

對沖合約本身非常複雜, 如果再爲了配合GAAP的要求, 會把財務報表變得更爲難明.  筆者嘗試綜合各方的資訊, 以先後次序解釋,  讓各位更深入了解當中對財務和投資價值的影響.

對沖合約說白了就是遠期期貨合約, 是否對沖則要看操盆人能看通風險的功力,  國泰說他們對沖不是投機, 但這只是意願, 不足以評定這些合約是否真的對沖.

試以一個商業例子說明, 假如:

1 有客人要求一批日本生産的貨品, 客人願意付港元8M, 並要求甲半年後交貨;
2 甲找到了供應商, 價格是日元108.5M,  港幣對日元6個月遠期是1:13.9

 為了減低外匯風險, 甲需要馬上:

1 做一張半年後Long日元108.5M,short 港元合約@1:13.9.
2 半年後供應商交貨時,   甲只要付7.78M的港元給銀行,銀行便提供108.5M日元找付給供應商.
3 合約被完成, 甲能賺到0.22M.


這個交易除了甲方,還涉及三方,
1 第二方是客戶付出8M港元向甲買A貨品,
2 第三方是供應商要求108.5M日元向甲賣A貨品,
3 第四方則是銀行向甲賣出108.5M日元,並要求7.78M港元。
缺小任何一方都出現風險,只要所有方覆行責任,這交易就會牢牢鎖死,沒有風險。


現在問題時間.

問題1 :假如3個月後剛好12月年結,日元從1:13.9,下跌至1:16,,  會計是怎記數?

答1: 因爲日元下跌, 現在才買入108.5M日元只需要付6.78M港元,於是合約便會出現浮虧1M港元,財務報表年結關係要在其它全面支出記錄一筆1M損失.

問題2: 但只要一直持有到明年3月份供應商交貨和我們發貨給客人,並不會出現虧損, 還有
與客人和供應商的銷售和買貨的合約又如何記錄?

答1:GAAP會只看外匯合約在財務報表年結日的浮虧,  另因爲客人和供應商的買和賣合約要在明年才完成, 這部分利潤不能在本年記錄


問題3: 第一年資產負債表會如何變化?

股東的權益會小了1M,  流動負債會多了1M。

問題4: 如果日元一直維持1:16至下年3月交貨日又如何記錄?

答4: 購貨成本價仍會以7.78M記錄, 因爲上年已記錄而重復多記的1M成本會在本年的其它全面收入中加入另一筆收入扣囘,  即當年的盈利是0.22M,  而連同其它全面收入總數則是1.22M.

問題5:第二年資產負債表會如何變化

股東權益會多了1.22M, 流動負債會因和銀行交收付清變成0, 股東權益兩年纍計多了0.22M. 


我們可以看到, 就算是真真正正四平八穩的對沖, GAAP的要求也會使年報顯示上年虧大錢, 下年賺大錢和股東權益大幅波動. 

而國泰的會更加複雜和有趣, 下篇繼續這個讓分析員頭痛的入賬方法.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財務報表引致市場誤解的投資機會, 請按以下連結:
https://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7/04/ben-graham.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333

4月財政收支增速回落明顯 土地房地產收入表現搶眼

告別一季度財政收支兩位數增長,4月份全國財政收支增速下滑明顯。

財政部網站公布的2017年4月財政收支情況顯示,4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784億元,同比增長7.8%。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636億元,同比增長僅為3.8%。

4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支出增速回落明顯,今年一季度這兩個數字分別高達14.1%和22%。不過這符合此前官方預期。

財政部國庫司司長劉祝余此前在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告訴第一財經,二季度財政收入增幅可能會回落甚至明顯回落。原因包括價格對財政收入的拉動作用將趨於減弱,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可能會放緩,減稅降費政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4月5月財政收入基數高。

財政部解釋,4月支出增幅較低,與前期加快支出進度有較大關系。

盡管4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速低於收入增速,但從1~4月累計數據看,支出增速高於收入增速,這也體現了積極財政政策正在發力。

今年4月1日起,2000億元降費政策正式實施,5月1日左右3800億元的減稅政策也已公布並逐步實施,這將直接形成財政減收,但減稅降費本身是積極財政政策,通過財政減收來給企業減負,實現放水養魚,幫助企業轉型升級。

財政部稱,初步分析,受部分經濟指標增速回落、減稅降費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等影響,後期收入增幅可能繼續呈放緩走勢。

具體來看4月稅收數據,第一大稅種增值稅降幅達兩位數,拉低本月稅收收入增幅8.6個百分點,這主要受去年高基數和營業稅改增值稅翹尾減收影響。第二大稅種企業所得稅依然保持著高速增長,反映企業利潤仍保持較高增長。個人所得稅增速回落至個位數。

4月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仍保持高增長。

比如契稅同比增長27.1%,房產稅同比增長26.2%,耕地占用稅同比增長63.1%。

1~4月累計,政府性基金中的地方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2767億元,同比增長36.4%,超過一季度6個多百分點,仍維持高增長。

不過,財政部匯總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是根據企業繳納土地資金入庫時間,而非合同簽訂時間。這意味著,財政部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賣地收入數據,其實更多反映的是去年下半年的土地出讓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874

財政部:一季度全國財政收支均超5萬億元

作為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今天(18日)上午,財政部發布了我國一季度財政收支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我國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態勢,財政收入和支出均突破5萬億元。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3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0546億元,同比增長13.6%,在去年同期高基數之上,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44332億元,同比增長17.3%,提高2.6個百分點。相應地,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87.7%,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財政收入的質量進一步提高。

​從支出來看,今年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突破5萬億元,達到50997億元,同比增長10.9%。其中,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與傳媒、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等民生相關支出同比增長11.4%,占全部支出比重達到73.8%,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我國在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情況下,財政支出保持了較高強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610

億航首次回應“破產說”:已實現收支平衡

去年的價格戰打落了一大批無人機企業,消費級無人機幾乎為大疆一家壟斷。億航的消費級無人機業務也被迫進行戰略調整,其中包括關閉了億航在美國矽谷的分公司,而引起業內一度傳出“億航美國申請破產”的消息。

無人機的開發者億航創始人CEO胡華智首次對此公開回應第一財經記者:“美國分公司後來只有四五人,主要負責當地市場的運維和售後,面對經銷商,美國分公司關閉後,由中國總部直接面向美國的經銷商。億航的資金狀況良好,海外市場銷售也沒有停止。”

“在目前競爭環境下,消費級無人機確實難有較好盈利。”胡華智向第一財經記者承認,“我們之前有幾千臺的庫存,但是我們把這部分庫存利用起來,來從事編隊業務,產生了很可觀的收益。”

億航目前分為非載人無人機和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兩大業務領域。胡華智對記者表示,“我們已經實現了收支平衡。”

胡華智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億航已經完成了C輪融資,但未公布融資細節。此前,億航分別在2014年12月和2015年8月進行了A輪1000萬美元和B輪4200萬美元的融資,分別由GGV紀源資本以及金浦投資領投。但億航方面未透露目前估值。業內預計,億航目前估值可能不到10億美元。

但這並不影響億航為上市做準備。早在2016年,胡華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就曾透露,IPO是未來的戰略目標。

根據國際咨詢公司IDC預測,2018年機器人與無人機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031億美元,同比增長22%,到2021年這一市場規模將翻番達到2184億美元。

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在經歷了2017年的資本寒冬後,今年開始更加向垂直細分領域發展。而億航則瞄準了載人飛行器。“從起飛到降落只有短短幾分鐘時間,方便快捷。我們希望用這種交通工具改變人們未來的通勤方式。”胡華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還需要政策等配合,但三維的交通一定會是大勢所趨。”

胡華智說,“我們估算未來人們在空中交通費上的支出將與現在地面打出租車成本趨同。”胡華智透露,目前這種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已經有國內外的批量訂單,並不斷增加,主要客戶是企業客戶以及對黑科技感興趣的極客人群。但他承認,空中出租車要實現盈利還有待時日,相關的盈利模式也仍在探索中。

此外,億航正在主攻的另一大領域則是送貨無人機解決方案。據第一財經記者從官方了解到的信息,億航在世界大觀森林公園試飛區域內已獲得民航局頒發的臨時特許飛行許可證。

在胡華智看來,無人機物流將是未來無人機行業最大的盈利點之一。“我們不僅僅提供最後一公里的無人機配送服務,還包括城際間的無人機運貨。”胡華智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這將大大緩解目前公路運輸給交通帶來的壓力。”

據胡華智介紹,今年即將發布的無人機新產品中也包括物流無人機。胡華智告訴記者,億航目前已經在與一些零售商進行合作試點,也正在與國內大型零售商超等洽談,未來不排除與互聯網電商合作推出服務。

此前京東、順豐等企業也已經涉足無人機物流領域。近期順豐控股子公司江西豐羽順途科技獲得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管理局頒發無人機航空運營(試點)許可證。今年2月,京東集團也宣布獲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授牌“陜西省無人機航空物流多式聯運創新試點”。

對此,胡華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無人機物流是一個萬億級規模的市場,我們和京東、順豐的關系是互補的,大家可以共享資源,這個行業並不是零和遊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641

外匯局: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國際收支影響總體可控

4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介紹2018年一季度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王春英就中美貿易摩擦問題表示,從目前看,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國際收支影響總體可控。

王春英表示,首先,我國經常賬戶收支更趨平衡並且保持在合理區間的格局不會變。未來在內外部經濟和政策環境影響下,經常賬戶收支可能更趨平衡。短期來看不排除個別季度會有波動,但中長期看,經常賬戶收支將是一個平穩、有序的發展過程;其次,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平穩運行的經濟基礎不會變。

以下為文字實錄:

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記者:

您剛才提到現在外部因素存在不穩定性,我們知道現在中美貿易情況是非常不穩定,而且有可能出現惡化。我們在外匯管理上會采取什麽樣的措施?會不會考慮加強跨境資本的流動管理或者是采取其他的措施?去年我們國際收支經常賬戶和非儲備性金融賬戶均呈現順差,理論上來講,如果包含凈誤差遺漏,國際收支應該是保持經常項目順差,而資本項目是逆差的格局,這樣保持國際收支的整體平衡。去年出現的雙向的順差形勢是否可以持續?謝謝。

王春英:

中美貿易摩擦是近期大家非常關註的熱點問題,我國的有關部門都及時進行了回應,大家也都有所關註。我們也對中國跨境資金流動可能受到的影響進行了深入分析。從目前看,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國際收支影響總體可控。

首先,我國經常賬戶收支更趨平衡並且保持在合理區間的格局不會變。近年來,中國經常賬戶收支持續處於基本平衡的合理區間,2017年經常賬戶順差與GDP之比為1.3%。未來在內外部經濟和政策環境影響下,經常賬戶收支可能更趨平衡。短期來看不排除個別季度會有波動,但中長期看,經常賬戶收支將是一個平穩、有序的發展過程。主要原因:一是經常賬戶中服務貿易是一個比較大的逆差,未來逆差增幅有望趨緩。旅行逆差對服務貿易逆差的影響較大,近年來境內居民境外旅行、留學等需求集中釋放,未來在達到一定高位後增幅將趨緩;而且隨著國內經濟轉型升級,中國在服務貿易出口中的競爭優勢將逐步積累。二是經常賬戶中的投資收益逆差狀況有望逐步改善。在國內企業穩步、有序“走出去”政策或者市場動力的推動下,中國對外投資結構將不斷優化。隨著收益較高的直接投資增加,並且進入正常、平穩經營周期,境外投資收益狀況也會進一步好轉。因此,在貨物貿易更加平衡的情況下,綜合來看,中國的經常賬戶收支能夠繼續在合理區間內保持基本穩定。

其次,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平穩運行的經濟基礎不會變。國內經濟基本面依然是影響我國跨境資本流動的根本性因素,當前國內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不斷鞏固,中國經濟韌性較強,市場回旋空間較大。同時,中國對外開放新格局仍會有序推進,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將有利於跨境資本均衡流動。此外,貿易保護主義並不被國際市場看好,歐元區、日本等經濟體持續複蘇等因素,都會抑制美元匯率大幅走強,這也有助於中國跨境資本流動的穩定。因此,中國跨境資金雙向流動、總體平衡的局面不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

當然,我們也會持續關註中美貿易摩擦的進展情況,客觀評估、及時研判。實際上,我們認為,適應或者是應對外部沖擊或外部環境變化,最根本的方法仍舊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國內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為此,外匯局將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一方面,繼續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以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為重點,深化外匯管理改革,穩步有序地推進資本項目和外匯市場雙向開放,服務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和實體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以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為重點,完善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框架,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保障外匯儲備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您的問題比較多,如果後面有時間我再回答後面問到的國際收支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701

2013年第6號公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2011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

1 : GS(14)@2013-05-11 14:53:42

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150/n1992500/3278018.html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規定,審計署2012年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移動集團)2011年度財務收支進行了審計,並對審計範圍內涉及的重大事項追溯相關年度。

  一、基本情況

  中移動集團成立於2000年5月,註冊資本3000億元,擁有全資和控股二級子公司33家,主要從事移動話音、數據、IP電話和多媒體業務。中移動集團全資擁有中國移動(香港)集團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國移動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紐約上市。據中移動集團合併財務報表反映,截至2011年底,中移動集團資產總額11 632.64億元、負債總額3277.23億元、所有者權益總額8355.41億元,當年實現營業收入5659.72億元、利潤總額1499.45億元。

  二、審計評價意見

  本次重點審計了中移動集團總部及所屬10家企業(單位),涉及資產量佔中移動集團資產總額的50%以上。審計結果表明,中移動集團主營業務穩步發展,主要經濟指標不斷增長,會計信息基本真實地反映了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但也存在對下屬公司監督管理不到位,廉政建設和廉潔從業方面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等問題。

  三、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 2005年至2011年,中移動集團所屬10家單位存在通過虛假銷售或採購等方式虛增收入和成本、將支付給代理商的酬金直接沖減收入、不按期分攤成本費用、關聯交易事項抵銷不充分等問題,7年間合計造成多計收入1.3億元,多計成本費用1.44億元,導致少計利潤0.14億元。其中2011年少計利潤0.89億元。
  2. 2005年至2011年,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移動)、河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移動)等24家單位通過應付福利費科目為職工購買商業保險3.96億元;中移動集團設計院等2家單位在中移動集團已統一購買補充養老保險的情況下,另行購買補充養老保險0.57億元。
  3. 2009年至2011年,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南有限公司將應付工資9805.60萬元以勞動競賽獎勵的形式轉至工會後發放給職工,部分所屬分公司未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內蒙古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內蒙古移動)、山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移動)虛列支出套取資金1461.03萬元存放賬外,用於招待費及職工福利等支出。
  4. 2011年,中移動集團所屬中國鐵通集團公司賬面反映與中移動集團的內部關聯交易收入和成本分別多計7.54億元、1.5億元。
  5. 2009年至2011年,內蒙古移動購買促銷品取得的26張發票為虛假髮票,涉及金額240.71萬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建移動)福州分公司開具給客戶的2386張發票未填寫收款方名稱,涉及金額370.91萬元。
  (二)執行國家政策存在的問題
  截至2011年底,廣東移動、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北京有限公司未嚴格執行有關自2010年9月起全面落實客戶入網實名登記制度的要求,移動用戶實名比例分別僅18.5%和41.4%。
  (三)重大經濟決策事項存在的問題
  1. 截至2011年底,中移動集團總部及下屬4個二級單位未按規定出台「三重一大」事項實施細則。
  2. 2005年以來,中移動集團對外重大投資(收購)項目共6個,其中由集團公司承擔3個虧損項目(近3年累計投資虧損31.86億元),由上市公司承擔3個盈利項目(近3年累計取得投資收益62.17億元),利益分配向上市公司傾斜。
  3. 2005年至2011年,中移動集團投資建設的「村村通」工程由上市公司運營管理,集團承擔折舊成本115.14億元。
  (四)內部管理存在的問題
  1. 合作商引入方面。2007年至2011年,福建移動7項合作類增值業務未簽訂合同即上線運營,涉及金額4303.75萬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南有限公司違反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停止新增發展『移動總機』業務用戶」的規定,新增「移動總機」集團單位4713家;廣東移動違反該公司規定引入12家註冊資金未達到規定要求的服務供應商;內蒙古移動、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遼寧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遼寧移動)及其所屬6家分公司與無資質供應商簽訂服務或採購合同,涉及金額7720.87萬元。
  2. 市場營銷與辦公費用控制方面。截至2011年末,河北移動、福建移動所屬9個分公司超標準支付代理商酬金等款項2264萬元;2009年至2011年,中移動集團所屬內蒙古移動包頭分公司等5家單位存在挪用、丟失或冒領促銷品等問題,涉及金額4967萬元;2005年至2011年,中移動集團總部共支付辦公電腦租賃費5303.53萬元,其每2年租金為租賃電腦原價的105%,且租期滿後將電腦返還出租方。
  3. 保護客戶個人信息方面。2005年至2012年6月,廣東移動合作單位將部分銀行卡電話充值業務轉交給第三方運作,廣東移動未採取相應防範措施;2009年至2011年,廣東移動江門分公司在未經客戶同意的情況下,給145個號碼開通了數據業務功能。
  4. 薪酬管理方面。2007年,國資委要求將企業自行開展的補充養老保險進行規範並納入年金管理。但截至2011年底,中移動集團仍未將其自2002年起開始試行的補充養老保險納入年金管理;2009年至2011年,中移動集團總部、中國移動研究院在福利費中為職工購買不記名多用途健身卡2405.74萬元,實際可用於健身、餐飲、購物等活動。
  5. 重大工程項目投資和物資採購。截至2011年底,中移動集團總部對一級集中採購以外的零星採購事項、非工程建設類產品採購等無統一規定。2005年至2011年,中移動集團總部及所屬10家省公司的工程建設和物資採購項目分別投資6149億元、6752.2億元,審計抽查發現,該集團總部及山東移動、上海移動等所屬8家省公司651個工程建設項目存在先談判後招投標、未經可研批覆即開工建設、違規採取邀請招標方式確定施工單位、擅自更改評標結果指定中標人等問題,涉及金額342.66億元,佔同期工程項目總金額的5.57%;該集團總部及所屬10家省公司1097項物資採購項目存在未公開招投標、各省公司自行採購應納入集團一級集中採購的項目,或審核把關不嚴導致不符合招標條件公司中標等問題,涉及金額228.39億元,佔同期物資採購總金額的3.38%。
  6. 合同管理方面。截至2011年底,福建移動未制定採購迴避制度,個別領導兼任控股子公司董事長,直接審批或簽訂對其的採購合同;遼寧移動2005年至2011年部分設備採購項目招投標文件缺失;山東移動2009年至2011年向4家增值業務合作商其支付分成款1.10億元,但引入時的檔案資料全部缺失。
  7. 信息系統建設和運行方面。截至2011年底,中移動集團558個信息系統(佔系統總數的97%)由各省公司自行建設;中移動集團計劃管理系統的「省公司項目建設管理」功能已驗收至審計時尚未啟用,而11家省公司又投資4046萬元重複建設類似系統;2008年至2012年,廣東移動充值代理商在欠繳保證金的情況下仍可繼續充值,業務系統控制失效;2011年,福建移動業務支撐系統的總管理員及各分公司管理員同時擁有業務管理、客戶管理、生產運營等多個業務平台權限,授權過大。

  四、審計處理及整改情況

  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審計署已依法出具了審計報告、下達了審計決定書,要求中移動集團予以整改。上述問題的整改情況,由中移動集團在相關媒體上公告。此外,本次審計發現的涉嫌經濟違法案件線索,已依法移送有關部門調查處理。
2 : GS(14)@2013-05-11 14:54:3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511/news/eb_ebd1.htm
審計署點名中移動 指監管不善
  2013年5月11日

【明報專訊】中央反貪力度不減,國企首當其衝。中國移動(0941)繼上月底有高層被「雙規」後,昨日又被國家審計署點名,指其母公司內部監管不到位、廉政制度不完善。

中國移動其後即在港交所發出公告,表示對審計署提出的問題「高度重視」,已經制定詳細整改措施方案,並認為上述問題對公司整體業績無重大影響。

審計署此次審計了中移動母公司中移動集團總部及所屬10家企業,涉及資產量佔中移動集團資產總額過半。結果表明,中移動集團會計資料「基本真實」地反映了企業財務狀和經營成果,但一些環節仍存在問題。例如,2005年至2011年,中移動集團被指存在虛增收入和成本的問題,7年間合計造成多計收入 1.3億元(人民幣.下同),多計成本費用1.44億元,導致少計利潤0.14億元。其中,2011年少計利潤0.89億元。

批建行農行存貸操作 有漏洞

同日,審計署還發布了對建設銀行(0939)、農業銀行(1288)及中國進出口銀行2011年度的財務審計結果,指出上述銀行的存貸款操作存在漏洞,包括向不符合貸款條件的專案和企業發放貸款,以及變相提高存款利率、為完成存款考核指標而違規虛增存款。建行、農行前日亦已發出回應公告,表示重視。

more info
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150/n1992500/index.html
3 : GS(14)@2013-05-11 14:58:00

announcentment
4 : greatsoup38(830)@2013-05-11 19:48:2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511/18256414


651項招標疑內定

此外,期內集團及10家子公司的工程建設和物資換購項目高達1.29萬億元,審計抽查發現多項違規問題,包括有651個項目存在先談判後招標、擅自更改評標結果指定中標人等問題,另有1,097個項目涉公開招標、審核把關不嚴等。集團總部期間又涉支出5,303萬元的電腦租賃費,但每兩年租金竟為租賃電腦原價的105%,且租期滿後將電腦歸還出租方,更有子公司以福利開支為名,購買不記名的多用途卡,用作健身、餐飲、購物等,涉資2,400多萬元。
除違規問題,審計署亦指中移動集團將利益分配向上市公司傾斜,該署指05年以來集團對外重大投資項目共6個,其中母公司承擔3個虧損項目,上市公司則承擔3 個盈利項目。另外,母公司投資建設的「村村通」工程由上市公司營運,但折舊成本115.14億元卻由母公司負責。
料仍有高層「下馬」

審計署指,有關案件線索已移送有關部門調查。中移動回應,指除需要滙報監管部門審批後執行的事項外,其餘問題均已整改完畢,並對相關人士進行嚴肅處理,至今已處分41名相關人士,強調對整體經營業績及財務報表無重大影響。本報曾就此向期間有擔任中移動核數師的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查詢,只獲得「畢馬威不予置評」的回應。
中移動3月時公佈,根據國資委要求更換核數師,由畢馬威改聘羅兵咸。信永中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副管理合夥人盧華基表示,從審計署的報告,顯示中移動所涉的主要內部監管問題,字面上難判定是否涉及「貪污」或「偷錢」等嚴重操守問題,而核數師較難去處理公司的內部管理問題,「如果不是太過嚴重的話」。分析員則指,預期仍有中移動的高層「下馬」,但規模應不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782

內地應開闢新稅源 應對收支缺口

1 : GS(14)@2016-12-18 10:26:12

【明報專訊】經濟下行,不僅企業、百姓的日子難過,政府也要過「緊」日子。以往內地經濟每年增長雙位數時,國庫動輒擴容一到兩成。如今經濟增速下滑,財政收入只能保持個位數增長,但支出卻仍以雙位數增長。

1至11月,包括中央和內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內,政府財政收入14825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7%,財政支出165839億元、同比增長10.2%。兩者相抵,收支缺口17589億元。支出規模超過1萬億元的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增速都超過一成。

首11月財政缺口達1.7萬億

如今,內地裝備製造等支柱行業發展放緩,煙草、探礦等傳統稅源縮減,電商等新稅源尚未具備足夠的稅收增長帶動力。除了增速乏力,各地還面臨分化壓力。新動能、優勢產能主要集中於東部地區,西部和東北地區產能落後,導致稅源向東部地區集中,西部、東北地區稅源縮減,部分結構單一的資源型省份稅收降幅較大。

與此同時,內地正在推行的營業稅改徵增值稅(營改增),在減輕企業負擔、刺激新動能發展的同時,也在調整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利益分配。

地方不合作 稅改事倍功半

改革前,作為主體稅種的營業稅,大部分收入歸地方政府所有,增值稅由中央和地方按照75:25分成。改革後,營業稅取消,增值稅由中央與地方按照50:50分成,這一分成比例從2016年5月1日起暫定實施2到3年。期滿後,再決定是否調整。增值稅成為絕對主力稅種,11月佔全部稅收的比重上升至45%。

營改增直接涉及地方政府切身利益,甚至涉及地方對中央的離心力還是向心力問題。每當涉及自身利益,地方政府都會用五花八門的手段、方法,影響、左右企業,讓中央防不勝防。地方政府對企業施加的影響,可能會與中央的目標形成合力,也可能形成分力。

如果地方與中央齊心協力,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時,面對的氛圍就會有利地多。反之,如果地方因自身利益受損與中央產生分力,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廢。

房產稅消費稅 或應運而生

內地的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協調的難度、阻力加大,一些阻力看不見、摸不着,不知道究竟來自哪裏,但就是推不動。在一些具體改革措施上,地方沒有發揮其積極性。偌大一個國家要想改革成功,沒有各地的積極參與是不可想像的。

近年來,雖然中央不斷加大對地方的轉移支付,但各地尤其是西部、東北地區面臨的支出壓力仍無法緩解。今年前三季度,一些市縣(區)財政收入負增長或零增長。

一些地方的收支缺口愈來愈大,舉債上限被中央「封頂」、縣級「土地財政」收入下降後,應相機推出房產稅、消費稅等可能為地方潛在稅源的稅制改革,為地方財政開闢稅源。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249&issue=201612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4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