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全面收支: 再論國泰
對沖合約本身非常複雜, 如果再爲了配合GAAP的要求, 會把財務報表變得更爲難明. 筆者嘗試綜合各方的資訊, 以先後次序解釋, 讓各位更深入了解當中對財務和投資價值的影響.
對沖合約說白了就是遠期期貨合約, 是否對沖則要看操盆人能看通風險的功力, 國泰說他們對沖不是投機, 但這只是意願, 不足以評定這些合約是否真的對沖.
試以一個商業例子說明, 假如:
1 有客人要求一批日本生産的貨品, 客人願意付港元8M, 並要求甲半年後交貨;
2 甲找到了供應商, 價格是日元108.5M, 港幣對日元6個月遠期是1:13.9
為了減低外匯風險, 甲需要馬上:
1 做一張半年後Long日元108.5M,short 港元合約@1:13.9.
2 半年後供應商交貨時, 甲只要付7.78M的港元給銀行,銀行便提供108.5M日元找付給供應商.
3 合約被完成, 甲能賺到0.22M.
這個交易除了甲方,還涉及三方,
1 第二方是客戶付出8M港元向甲買A貨品,
2 第三方是供應商要求108.5M日元向甲賣A貨品,
3 第四方則是銀行向甲賣出108.5M日元,並要求7.78M港元。
缺小任何一方都出現風險,只要所有方覆行責任,這交易就會牢牢鎖死,沒有風險。
現在問題時間.
問題1 :假如3個月後剛好12月年結,日元從1:13.9,下跌至1:16,, 會計是怎記數?
答1: 因爲日元下跌, 現在才買入108.5M日元只需要付6.78M港元,於是合約便會出現浮虧1M港元,財務報表年結關係要在其它全面支出記錄一筆1M損失.
問題2: 但只要一直持有到明年3月份供應商交貨和我們發貨給客人,並不會出現虧損, 還有
與客人和供應商的銷售和買貨的合約又如何記錄?
答1:GAAP會只看外匯合約在財務報表年結日的浮虧, 另因爲客人和供應商的買和賣合約要在明年才完成, 這部分利潤不能在本年記錄
問題3: 第一年資產負債表會如何變化?
股東的權益會小了1M, 流動負債會多了1M。
問題4: 如果日元一直維持1:16至下年3月交貨日又如何記錄?
答4: 購貨成本價仍會以7.78M記錄, 因爲上年已記錄而重復多記的1M成本會在本年的其它全面收入中加入另一筆收入扣囘, 即當年的盈利是0.22M, 而連同其它全面收入總數則是1.22M.
問題5:第二年資產負債表會如何變化
股東權益會多了1.22M, 流動負債會因和銀行交收付清變成0, 股東權益兩年纍計多了0.22M.
我們可以看到, 就算是真真正正四平八穩的對沖, GAAP的要求也會使年報顯示上年虧大錢, 下年賺大錢和股東權益大幅波動.
而國泰的會更加複雜和有趣, 下篇繼續這個讓分析員頭痛的入賬方法.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財務報表引致市場誤解的投資機會, 請按以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