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蘋果2013年Q3財報:最值得擔心的事發生了 止損永遠是對的

http://xueqiu.com/1947482702/24544769
今天,蘋果發佈了2103年Q3季度財報,即2013年6月29日之前的前三個月財務情況。財報大致情況是:總收入為353億美元,淨利潤為69億美元,平均每股收益7.47美元,毛利率36.9%。去年同期的350億美元收入和88億美元純利潤,毛利率 42.8%。產品銷量中iPhone 賣出3120萬台、iPad 1460萬台、Mac 380萬台,去年同期這一數字分別是2600萬台、1700萬台和400萬台。


查看原圖
如果這些對比數字還不夠直觀的話,上圖中的增減幅度更能說明一些問題。總收入中,除了美國地區環比增長3%和同比增長12%之外,其他歐洲、大中華區、日本、亞太其它地區全部在下降,環比下降幅度都在20%以上,同比下降幅度也在10%以上(只有日本總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7%)。而在蘋果的產品線中,除了iPhone 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 以及iTunes/軟件服務增長了25%之外,其他的全部下降:iPad 銷量同比下降14%,Mac 同比下降7%,iPod 同比下降32% 。

業績相當慘烈!如果把蘋果這張財報中的負數用紅色標註的話,那真的是一片飄紅。

即便不把責任歸咎到Tim Cook 的頭上,但自Cook 上任以來,蘋果真的沒有交出一份讓股東滿意的答卷。而這是人們在Jobs 離去之後最擔心和害怕發生的,這次財報的發布,真的證明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對於蘋果、股東和消費者來說,這次財報有著重要的意義。而財報背後又透露了哪些信號?就讓我們大致的分析一下。

產品線弱勢

查看原圖
從財報中最明顯的看出,除了iPhone,蘋果的硬件產品線銷量整體都在快速下滑。iPad 下降25%(環比)和14%(同比),Mac 下降5%和7%,iPod 下降19%和32%,甚至連配件收入都下滑了15%和4%。iPhone 銷量和上一季度相比下滑了17% ,但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0% 。蘋果產品線中增長最快的是iTunes/軟件/服務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5%,雖然比上一季度仍然下降了3%。

然而iPhone 這個賺錢機器也不能一直持續下去。雖然iPhone 和iTunes 等服務增長的15%與25%的收入彌補了蘋果其他產品的下降,讓總收入仍然同比增長了1% 。但正如之前BusinessInsider 撰文稱iPhone 這一燃料火箭已經用盡,運營商正在幫助三星、HTC、Motorola 等大量推廣他們的產品。iPhone 在整個智能手機發展史中已經到了自身生命週期的尾聲,無法在快速驅動蘋果的高速增長,所以蘋果在產品線上的優勢也越來越弱。

而這還只是第三季度,距離蘋果新硬件發佈還有兩三個月的時間。在此之前消費者更會謹慎購買蘋果的產品,所以下一季度的財報仍然無法樂觀。在新硬件中,彩色iPhone 的發布基本已經定型,如果蘋果推出低價版iPhone 的話,顯然必須承受更低的利潤率並保證更高的銷量才能達到以前的銷售毛利。上一季度總毛利率已經同比下降了14%,而根據iPad 銷量同比下降14%,收入下降27%來看,廉價版iPhone 可能也會是這種效果。(而且彩殼消費者買不買帳,看iPod 銷量32%的降幅已經很難說了。)

如果iPhone 不能繼續高速增長,由於蘋果的配件銷售、軟件收入等都是靠硬件驅動的,那麼在硬件銷量下降的情況下,其他收入更難有一個穩定的增長。

平台差距縮小

查看原圖
蘋果每年6月的軟件大會和10月的硬件大會,我們已經看到了庫克經營蘋果的一些邏輯。而結束不久的WWDC 上,剛發佈的iOS 7 已被外界大量的不看好。雖然之前iOS 從來沒有如此大變過,但顯然外界的反應難免會影響到蘋果產品的銷量。iOS 7上大量熟悉的影子,都說明蘋果在軟件系統上已經無法拉開其他操作系統一個巨大的差距了。

同時,Android 生態系統也已逐漸完善,交互和界面、開發者質量、平台營收能力、優秀App 數量和質量等都開始向蘋果的iOS 系統靠近。Windows Phone、BlackBerry、Firefox、Selfish、Ubuntu 也都有很多高中低端手機,加上這些新系統的衝擊,以及未來HTML5 和Web App 的發展,蘋果的生態系統必然會不斷萎縮。

媒體和華爾街的剪刀效應

查看原圖
由於蘋果在市場上特殊的地位和號召力,此次財報一出來,勢必會引起大量華爾街分析師和科技媒體的解讀。而如果蘋果的業績表現不錯或有一些亮點,那麼這些分析師和媒體就會再次推動蘋果的這種明星效應。但如果業績毫無亮點甚至出現下滑的情況,分析師和媒體也會有鋪天蓋地的解讀,這樣一來,這種負面的效應便被無限的誇大,蘋果的一點點小失誤在外界看來就會變得相當嚴重。

而可惜的是,這次蘋果的財報正是後者那種情況。業績不佳,華爾街恐慌、分析師大量預測和基於目前表現的判斷被放出來,股票下跌,再加上媒體重複的向普通大眾強調這一信息,最終導致消費者對蘋果的態度開始進入看空狀態,這就倒是蘋果的產品競爭更處在劣勢狀態。

這就像科技領域的一種「剪刀效應」一樣,優秀的科技公司受到外界的大量關注,任何一個很小的優勢和劣勢在經過媒體和華爾街無限放大之後,最終產生的效果都是非常恐怖的。消費者看到的結果可能和公司本身表現出來的有很大的差距。雖然這種「剪刀效應」有時能給蘋果帶來巨大的好處,但顯然現在有可能帶來巨大的壞處。

蘋果的這次財報,讓所有人的擔憂都出來了。而正是如此,可能接下來Cook 面臨的環境更加艱難。今年秋天蘋果的新品發佈,除了iPhone Lite(彩色版iPhone)、iPhone 5S、外形像iPad mini 的iPad ,不知蘋果還有什麼能夠拿來繼續推動業績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479

“我們不擔心投標出現腐敗”

2013-09-09 NCW  
 

 

巴西巨型油田開發招標在即,油氣監管機構主管錢布里亞爾稱,中國石油公司

可以成為重要合作伙伴

◎ 本刊記者 張遠岸 文zhangyuanan.blog.caixin.com 大西洋南部近海的桑托斯盆地(Santos Basin),位於巴西聖保羅市東南方約300公里。2005 年7月,巴西首次在該盆地BM-S-10區塊發現鹽下層石油,此後又陸續在東南部海域發現儲量豐富的鹽下層石油。

巴西將於今年10月21日啓動一輪鹽下層石油勘探許可證招標。招標區塊為2010年在桑托斯盆地發現的里貝拉(Libra)油田,占地約1500平方公里,預計日產100萬桶石油。據估算,油田可采量為80億至120億桶石油。巴西全國鹽下層石油儲量共有700億至1000億桶油當量(包括石油和天然氣) ,目前開發尚屬起步階段,若全部探明將對巴西能源產量產生重大影響。

目前,中石化和中海油已經購買了關於這一油田項目的數據包。

在本次鹽下層招標中,巴西將第一次採用產品分成合同。合同期限35 年,勘探階段四年;政府預計最低留成75%,給政府留成最多的公司將會中標。同時,巴西國有巨頭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 將是惟一作業者 (operator) ,在所有區塊中佔有至少30%的股權。

據巴西主管部門預測,在該項目35 年合同期內,中標公司將總計投資4000 億雷亞爾(約合1720億美元) 。在前四年勘探階段,最低投資額將被設定在6.11億雷亞爾(約合2.6億美元) 。9月5日,巴西石油天然氣及生物燃料管理局(ANP)局長錢布里亞爾(Magda Chambriard)在北京接受了財新記者的專訪。

ANP 是行業監管機構,負責制定石油、天然氣和生物燃料行業規則,以及促進企業投標並簽署勘探、開采和生產油氣的合同。

錢布里亞爾于2012年3月獲巴西總統羅塞夫提名出任 ANP 主管,任期四年。此前,她曾經在 Petrobras 工作20 餘年。

財新記者:你提到中國對巴西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為什麼?

錢布里亞爾:中國有許多大型石油公司,這些公司熟悉海上作業,且規模足夠大,能參加我們目前所提供的獨特項目。在我們看來,鑒於這個項目的規模以及中國與其石油公司的實力,中國應該是巴西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

財新記者 : 開發鹽下層項目所需的約1720億美元的投資中,你估計有多少來自外國投資者,多少來自本國投資者?

錢布里亞爾:我不做這樣的預測,因為投資額取決于項目、參與開發項目的公司,以及許多其他因素,例如技術和效率。但是,我們預計鑽一口井需要100 多天,這將是非常昂貴的。因此,這個項目只適合大型石油公司,比如中國的石油企業。

財新記者:會有多家企業聯合投標嗎?

錢布里亞爾:已經有許多來自全球各國的石油公司向我們購買了數據,這說明該項目已受到世界關注。要參加此輪投標,石油企業的規模真的要很大。石油企業可以單獨投標,也可以組成財團聯合投標,但最多只能由五家公司組成一個財團。

財新記者:你是怎樣看待這次招標的前景的?

錢布里亞爾:我很樂觀。因為項目規模如此之大,機遇不可多得,有可能實現日產量140萬桶甚至更多,我們完全有理由感到樂觀。

財新記者:你說這是一個獨特的機遇,那麼它是否也伴隨著獨特的挑戰呢?

錢布里亞爾:當然。這個項目離岸107公里,我們要鑽一口5000米至7000米深的油井。這是非常獨特的,因此需要那些在海上作業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大公司。

財新記者: Petrobras 是惟一作業者,但一些人對其管理能力感到擔心。對此,你怎麼看?

錢布里亞爾:沒必要擔心。Petrobras 在巴西生產石油60年,在深海項目方面很有經驗,對這樣的挑戰已做好準備。

財新記者: 2011年,Petrobras 在一些油田的運作效率降至7%,低於行業標準9%。

為什麼?

錢布里亞爾:它正在不斷提高這個數字。

Petrobras有很多項目表現良好。我們得承認,Petrobras 在世界上是該領域的佼佼者。還記得幾年前,我們提供鹽下層區塊。Petrobras 與其他企業組成財團獲得了盧拉油田,在投標中沒有第二名。

Petrobras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獲得了油田並取得了成功。2004年時也是這樣。

Petrobras對鹽下層投入了很多精力,這是因為該公司相信巴西社會、ANP、政府和公司自身。

財新記者:要求購買當地設備和服務的要求,是否會推高成本?

錢布里亞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求在項目初始階段購買本土設備和服務的比例達到37%,之後上升到55%,從2022年起升至59%,這個購買水平是巴西產業可以承受的,說因為購買本地設備和服務而造成高成本是沒有道理的。

財新記者:墨西哥計劃通過改革向私人和外國投資者開放能源行業。你怎麼看拉美地區在吸引能源投資方面的競爭?

錢布里亞爾:若墨西哥開放能源行業,那麼毫無疑問墨西哥灣地區對於投資者來說有巨大的吸引力。

巴西第一次進行的鹽下層招標在任何方面來看都是獨一無二的機遇。因為通常當一個國家有勘探區域時,石油公司需要去那個區域確認規模,採集相關數據,鑽井並對其進行分析和測試。而我們的這個區塊,規模之大令人難以置信。不僅如此,我們已經獲得了所有相關數據,所以這並不是通常定義上的勘探區域。我們在這個區域已經鑽了井,進行了測試,並向所有人證明這個區域能夠產出高質量的石油。這就是為什麼我說這個項目的機遇獨一無二。

財新記者:中標者將是給政府提供最高留成的公司。這是否與巴西目前的經濟形勢有關?

錢布里亞爾:我認為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擁有像里貝拉這樣的油田,都會憑此為該國社會謀福利。勘探和生產石油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造福自己的國家,這就是巴西正在做的。

財新記者:最近中國石油企業的腐敗丑聞,是否會影響它們參與投標?

錢布里亞爾:勘探和生產石油區域的招標過程非常透明。

我們設立了非常嚴格的規定,如果公司滿足清單上的所有要求,就沒有理由不參加投標。每個前來投標的公司都會將標書放進信封裡,我們會當著所有人的面打開這些信封,並通過電視轉播和互聯網向全世界展示。石油公司會現場看到自己的標書和其他公司的標書。

對比報價後,我們會宣佈中標公司。過程十分透明,我們並不擔心在投標過程中會出現腐敗。

財新記者:巴西是否歡迎中國企業投資下游項目?Petrobras在該領域似乎占多數份額?

錢布里亞爾:當然歡迎。Petrobras 相信巴西,這是不同之處。從前許多公司來巴西投資煉油廠,卻往往中途退場。因為在石油產業中,煉油項目不被看做最好的項目。與勘探開采項目相比,煉油廠給石油公司帶來的收益並不可觀。石油公司會優先投資勘探和開采,之後才會投資煉油廠。常常是很多公司來到巴西,一開始表示要投資煉油廠,但後來又突然改主意去投資勘探開發了。

財新記者:這次投資中,巴西將第一次採用產品分成合同,這對投資者是否有吸引力?

錢布里亞爾:任何類型的合同都可以取得好結果,這取決于油田的規模、石油的質量和公司的行為。沒有 “壞合同” ,只有 “壞方法” 。國際上熟悉的分配形式包括產品分成合同和特許經營。一般來說,服務合同是石油公司想要避免的,石油公司願意冒風險,因為風險意味著最佳收益。

本刊實習記者牛牧歌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00

新科諾獎得主席勒:美股價高,擔心可能下調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0487

10月14日本週一,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與另兩位經濟學家Eugene Fama和Lars Hansen共同獲得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當天稍早,在耶魯大學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席勒曾明確提到對美股有所擔心:

股市定價太高了。我擔心可能下調。

與盈利相比,美股目前是這五年多里價格最高的,這會讓它們面對損失不堪一擊。

以下圖表展示的是1900年以來美股的週期性調整後市盈率(CAPE),由席勒提供數據,從1881年開始統計。

同樣內容的圖,換個小清新版:

擔心歸擔心,從上圖還是可以發現,今年9月的市盈率還是比危機前的巔峰期——2007年5月的27.5倍低。

而市盈率的最高紀錄是1999年12月的44.2倍。

所以,席勒在提到最近的CAPE時也說:

我認為不應該把它看作警報。

可能應該在多樣化的投資組合裡投資些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153

美聯儲擔心資本市場泡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1440

周三,美聯儲公布了12月FOMC會議紀要。市場將目光集中到美聯儲縮減QE和縮減QE的速度上,這確實是最重要的。FOMC會議紀要還顯示,聯儲官員討論了資產價格泡沫風險。 與會者回顧了反映金融脆弱性的指標。金融脆弱性給金融系統穩定性帶來危險,也威脅到整體經濟發展。這些金融脆弱性指標整體表明,當前系統的風險是適度的,部分是由於金融危機爆發後,金融部門的杠桿水平在下降,期限結構也發生了轉變。 與會者討論了潛在風險。幾位與會者談到了小市值股票動態市盈率的上漲,股票回購在上升,保證金借款也在增加。一位與會者指出,2013年杠桿貸款發行量增加,此類貸款的平均質量卻明顯下降。 幾位與會者發表了自己對貨幣政策決策過程中,金融穩定性起到的作用的看法。 一位與會者建議,委員會應更明確地分析具體風險可能給金融系統帶來的後果,並在評估合適的政策時,考慮貨幣政策可能產生的相關風險。 另一位與會者建議,隨著資產購買計劃逐步達到聯儲的預期目標,聯儲在隨後的會議中,應不斷增加金融系統穩定性的重要性,深入思考金融系統穩定性。聯儲對金融穩定性的思考需納入到前瞻性指引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154

我為何擔心馬明哲的互聯網戰略金融?(看了精彩演講、體驗了壹錢包之後的感想) 范衛鋒

http://xueqiu.com/9889710742/27158508
范言直諫 (微信公眾號fanyanzhijian)認真學習了馬明哲昨天的精彩演講,那戰略感、那前瞻性自然是高瞻遠矚。不過,對於戰略性很強的公司,本能地先心存疑慮。互聯網公司的老大里面,盛大陳天橋當然是戰略家,不過,他下的那盤很大的棋,往往「執行不力」;巨人史玉柱、網易丁磊的互聯網戰略——如果有的話——看上去往往就是產品經理級的,但無損於他們財源滾滾。

昨天帶著好奇感去體驗了高調「內測」推出的壹錢包,花了幾分鐘,有幾個不爽點:1、到底是輸入「壹錢包」搜索,還是「一錢包」,我猶豫了一下;2、發現人家根本沒在APP STORE上線,於是找平安的朋友要了個鏈接下載;3、輸了一通我的真實信息,始終無法認證註冊成功,老讓我去檢查個人信息是否有誤,我反覆核對我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開始懷疑是不是我被公安部上榜了。問了一些朋友,網上搜了搜,類似的遭遇很普遍。

其實,我有很多平安集團、各平安下屬公司的朋友,我對他們的敬業和思維心存敬意,也對馬明哲的戰略力很佩服,但既然我的公眾號叫范言直諫 (微信公眾號fanyanzhijian),所以就大膽直諫了:

互聯網金融,再前瞻的眼光、再牛的戰略,如果沒有真正強大的互聯網產品力,只能讓你輸得更華麗而已。姿式很高大上,可是最後摔了一跤,周星馳電影裡常見的反諷。互聯網思維,這個詞被用爛的詞裡邊,我想應該有一條內涵:產品比戰略重要。

希望越來越多地看到馬明哲談產品,而且一次只談一個產品,那些我就會對平安的互聯網金融戰略有信心多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103

華爾街擔心美聯儲重演1994年錯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3326

(1994年美聯儲在格林斯潘領導下開始加息,但債券市場並沒有意料到。) 華爾街正越發擔心美國勞動力市場真實狀況可能沒有美聯儲“感知”的那麽疲軟,這可能最終導致在通脹回歸後美國央行發現目前退出創紀錄寬松的行動落後於“數據曲線”的大趨勢。 “2014年美聯儲是否可能加息?”法興銀行Aneta Markowska說投資者現在亟需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過去5年來美聯儲把基準利率聯邦基金利率保持在0-0.25%的水平,以幫助實現最大化貨幣寬松政策效果。 而美聯儲12月18日的FOMC會議聲明稱: 資產購買項目結束之後,仍會在很長時間內(a considerable time)保持寬松的貨幣政策立場。委員會同時重申其預期,即只要失業率保持在6.5%上方,就會一直維持0-0.25%的超低利率水平。預計未來1-2年內的通脹水平不會比2%的目標高0.5個百分點以上。 按照美聯儲自己的預期,意味著首次加息不會發生在2015年年底之前。 但是最近美國一系列向好的經濟數據,特別是最新的失業率數據降至6.7%,令市場疑問美聯儲此前的展望是否過於悲觀,這是否意味刺激政策將加速撤出? Markowska說: “盡管已經過去了20年,市場仍然銘記1994年發生的事情,擔心2014年會重演1994年的歷史。” 為遏制泡沫格林斯潘領導的美聯儲在1994年大幅提高了利率,這一加息過程一直持續到2000年。然而當時債券市場並沒有意識到美聯儲進入了加息周期。 這一次市場辯論的焦點是勞動力參與率持續下滑的真正原因。因為美國勞動參與率下滑是導致失業率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投資者想知道是周期性原因(比如反映了經濟疲軟),還是結構性原因(比如人口等長期趨勢)造成了這個現象。 如果勞動參與率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周期性的,那麽通脹將不是威脅。如果勞動參與率是結構性的,那麽意味著當經濟複蘇時只有較少的工人能填補增加的崗位,這意味著工資和通脹面臨上行風險。 BI說美聯儲官員擔心勞動參與率大幅下降更可能是周期性的因素,這就是他們多次向市場溝通淡化6.5%失業率門檻的原因,從而推遲市場對加息預期的時間表。 Markowska說: “我們認為參與率下跌部分是結構性的,部分是周期性的。” “假如最終證明是結構性的(與我們的基線預測相反),那麽意味著勞動力市場後備能力已經顯著減少,這可能迫使美聯儲更早行動遏制通脹。” 數據顯示美聯儲提前加息應對通脹的風險依然存在。亞特蘭大聯儲的一項研究發現,過去4年大多數退出勞動力隊伍的人年齡在60歲以上。 瑞銀美國經濟學家Drew Matus認為,老年工人人數(無論是絕對數量還是相對數量)顯著上漲的同時,該年齡組的參與率卻在下降,這表明最近美國勞動率的下降可能不是暫時的。 “盡管我們認為經濟複蘇時參與率會周期性上漲,但是這個幅度並不會改變一個根本問題:每月非農就業增長20萬人左右將繼續拉低失業率,而這並不能反映勞動力市場正在強勁反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597

一幅圖告訴你高盛客戶最擔心的宏觀經濟風險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616

近日,高盛分析師David Kostin在週報中稱,幾日前高盛對香港和東京出席宏觀經濟會議的2000位客戶進行了一項調查,問他們最擔心的全球宏觀經濟問題是什麼。結果顯示,客戶們最擔心的風險是:中國/新興市場信用風險,共31%的受調查者表示擔心。

此外,發達國家經濟增長停滯或長期低增長、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資產價格泡沫,這兩大風險各有20%的受調查者表示擔心。下圖為出席會議的客戶們的調查結果。按擔心程度由高到低排列,其餘風險分別為:通縮或極低通脹,共12%的人擔心;政治或軍事衝突,共10%的人擔心;通貨膨脹,共4%的人擔心;歐元區債務問題再現,共3%的人擔心。

高盛,中国,新兴市场,风险

此前,新興市場出現劇動,主要由於兩大原因,一是美聯儲縮減QE,二是中國管控影子銀行收縮信貸。許多分析師認為,中國政府此舉可能導致中國經濟增速大幅下滑。日前,在全國兩會即將召開前夕,新華社發文論述習近平經濟改革的思路:

習近平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是: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尤其提到此前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還處於消化期。他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同時提出只要年均7%的增速,不必要追求超高的經濟增速,但要保持合理增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39

一幅圖看清哪些歐洲國家最擔心大力制裁俄羅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382

(以上圖片攝於今年6月G7領導人布魯塞爾會議期間。如圖所示,當地遊行者配戴G7領導人的面具,呼籲能源安全。圖片來自美聯社。) 上周馬航MH17客機被導彈擊落,機上298名乘客與機組人員全部遇難。歐盟歸咎於俄羅斯支持烏克蘭反政府武裝,最早本周二決定打擊範圍空前的對俄制裁。 當真那樣嚴厲制裁,歐洲國家可就別想那麽痛快地得到俄羅斯出口的天然氣和石油了。 看一看德意誌銀行近來公布的以下圖表可以發現,哪些歐洲國家最依賴俄羅斯產天然氣。而如果是最依賴俄羅斯出口天然氣的國家,當然有理由不希望歐盟的大力制裁招致俄方報複。 如上圖所示,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北歐的丹麥和挪威以及中立國瑞士的依賴度最低。而歐元區核心國家德國和意大利進口俄羅斯天然氣所占比例都在20-40%,奧地利甚至達到60-80%,遠超24%的歐盟平均水平。 需要註意的是,即使是和俄羅斯貿易關系密切、經貿離不開俄羅斯的歐盟國家,也未必強烈反對加大制裁。 華爾街見聞本月初的文章曾用以下歐洲智庫“開放歐洲”(Openeurope)的圖表說明,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就屬於以上特例,他們與俄羅斯經貿關系密切,卻是推動制裁俄羅斯的力量。 開放歐洲認為,這些國家的強硬態度應該和經濟無關,可能來自歷史原因,出於對自身安全的擔憂。 拋開經貿因素不談,其他一些歐盟國家前幾個月就沒那麽強硬,至少從地理角度出發,他們更有可能受到對邊境安全的擔憂影響,認為進一步制裁可能導致全歐洲的政治和金融形勢更不穩定。 華爾街見聞今日文章也援引了《華爾街日報》昨日的報道,稱歐盟越來越傾向於支持更嚴厲的制裁,但歐盟官員警告,法律和官僚制度帶來障礙,因為合作不夠,可能難以在本周二以前采取懲罰俄羅斯的大動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988

擔心交易信息遭窺探 高盛擬自創聊天工具挑戰彭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295

為打破彭博壟斷交易員聊天工具的局面,高盛正牽頭其他銀行自創聊天工具“Babble”。 高盛的Babble計劃凸顯了華爾街投行與彭博(Bloomberg LP )之間親密但又緊張的關系。 彭博公司目前掌控著華爾街的金融新聞和數據服務,每年收取超過2萬美元的終端使用費,而華爾街的銀行面臨著削減成本、遵守新規的巨大壓力。 彭博終端綁定的內部消息服務彭博即時通信(Instant Bloomberg),同時還是銀行家和交易員,與養老基金、對沖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這些客戶保持聯系主要方式之一。 但去年彭博終端“窺探門”事件曝光後,導致華爾街投行和彭博的關系緊張。高盛公開指責信息供應商彭博利用軟件後門,窺探用戶登錄信息並以此掌握關鍵的交易秘密。 當時彭博作出了道歉,高盛試圖修補兩者的關系,但是現在高盛啟動Babble項目可能將讓兩者關系再度緊張。 除了高盛之外,華爾街其他銀行也參與其中,包括摩根大通。 其他軟件要取代要彭博即時通信是相當困難的,有許多即時通訊平臺企圖取代彭博但是都沒有成功。 幾乎所有的大型金融機構都裝有彭博客戶終端,其全球裝機量至少達到32萬部。華爾街銀行擔心彭博有進軍金融業的野心,最終會導致他們之間發生利益沖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90

借國家錢不擔心?一幅圖展示200年來最賴賬國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2477

本周阿根廷沒能在限期內和“釘子戶”債權人達成和解,被迫十三年來第二次主權債務違約。但阿根廷絕不是欠債不還的先驅,至少在1800-1950年,阿根廷還沒有這麽“賴皮”,一個半世紀里只有兩次主權違約,僅占這個國家史上違約總數的四分之一。 據研究主權債務的兩位經濟學家Carmen Reinhart與Kenneth Rogoff統計,阿根廷的南美鄰居和一些中美洲國家比它有過之而無不及:      · 巴西和智利史上都違約過九次,厄瓜多爾和委內瑞拉的違約次數都達到十次。      · 主權違約最多的前十大“賴帳”國家里,有九個都來自拉丁美洲。 從歷史記錄看,除了拉美,歐洲也是違約多發地,不但有希臘、西班牙這類本世紀深陷歐洲債務危機的“笨豬國家”,連如今經濟實力不俗的奧地利、德國也榜上有名。 但阿根廷確實值得讓人警惕,因為其他史上有過賴帳“劣跡”的拉美國家最近幾十年都沒有債務違約的跡象。 而在將近兩百年時間里,阿根廷的外債漲了七倍、內債漲了五倍,進入21世紀已違約兩次,成為本世紀全球容易爆發主權違約的“火藥桶”。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