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產手機開始向中高端轉型,聯發科會掉隊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25/162776.shtml

國產手機開始向中高端轉型,聯發科會掉隊嗎?
歪思妙想 歪思妙想

國產手機開始向中高端轉型,聯發科會掉隊嗎?

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從當下國產手機亂戰來看,我國智能手機廠商真的可以集體走向高端嗎?

本文由歪思妙想(微信ID:neihangaoxiao)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歪道道

一個公司由低端轉型高端,總要經過萬般折磨,往往最後也不一定成功,其中緣由牽扯市場環境、競爭狀況和自身實力等多重因素,不過其中之一還有所謂的基因決定論,盡管它並不是互聯網行業的金科玉律,但事實上越是巨頭企業越難擺脫其影響。

比如小米的千元機標簽將成為進軍中高端市場的阻礙,而聯發科的芯片遲遲停留在入門級和低端層次,也讓人覺得使用聯發科的手機都是中低端手機。實際上,從去年開始聯發科低價策略的負面效果就逐漸顯現。利潤減縮、營收下降,甚至有預測其在今年第一季度可能迎來首次虧損。

不過更大的威脅在於高通。它不僅在高端市場完全壓制聯發科,而且以價格優惠發力中低端,導致合作廠商皆棄之而去,動搖了聯發科的業務根基。這措手不及的打擊,會給聯發科帶來走向下坡路的轉折點嗎?而國內主流手機品牌棄聯發科、轉投高通的舉動,是否預示著國內智能手機行業的又一次升級?

聯發科的斷崖式下跌或許近在眼前

長久以來聯發科似乎一直備受運氣眷顧。功能機時代得益於國內取消手機牌照核準制度,順利度過了芯片業務的轉型期,而智能機早期由於棲身安卓大營,換來了手機芯片市場的新起點,即使是在2012年深受產品性能的負面困擾時,卻因為獲得山寨機的歡迎從而降低了損失。直至新品面世獲得了紅米一代的應用,開創性的實現了從1000萬到1.1億的跨越。

05fa62241bd343f4d83fe52054bbd92e

聯發科從此之後到2016年可以說基本上是順風順水,尤其是藍綠廠的空前成功也意味著聯發科的收獲滿滿。由此可見,聯發科的發展似乎總少不了貴人相助,雖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身產品的提升,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它確實沾了不少合作廠商的光,尤其是像當初的小米和去年的OPPO、Vivo。而現在一旦這些曾經的金主轉投到了競爭對手的懷里,毫無疑問意味著聯發科的生死危局。

這點最直接的證據就是聯發科近來的芯片出貨量和訂單量,據消息稱,預估第一季度手機加上平板芯片出貨量約1.05億-1.15億,智能手機芯片跌至1億以下,而去年全年的總出貨量達4.8億,其中Q3單季度智能手機和平板芯片的出貨量約為1.45-1.55億,下降幅度約35%左右。而且在2016年總的智能手機芯片出貨中,4G智能手機芯片比例將會達到70%,第三季度高達75%,也就是說智能手機的芯片業務對聯發科的決定作用愈加增強,可是如今魅族、Oppo、Vivo等資深合作廠商的放棄,將導致未來幾個季度的出貨量難有大幅增長的可能。

其中緣由大概可解釋為三點。

38a9ab3fc691ec3d16704f33a987803a

其一,進軍高端市場的產品未面世已失足,這里主要涉及被聯發科寄予厚望的X30。有臺灣媒體爆料,聯發科縮減了對該款芯片將近一半的訂單,且不說數據精不精準,單從目前還沒有一家知名手機廠商預定X30,就可以看出其目前的尷尬境地。這其實一方面是受高通835壓制的原因,事實證明它的性能不僅遠大於聯發科的X30,而且首發三星S8已經能說明市場對高通這款高端芯片的認可。另一方面在於臺積電的10nm工藝研發進展不良,直接導致了之前猶豫不決的合作廠商徹底放棄預定。

其二,中低端市場上高通通過價格戰“降維攻擊“聯發科,致使其主要市場可能面臨丟失。最開始聯發科從一個DVD芯片廠商轉型為手機芯片制造商,就面臨著高通、英特爾等實力強勁的對手,而蔡明介果斷避免正面對決、發力價格優勢的策略,確實是聯發科發展壯大的最佳途徑,不過低價策略的本質缺陷也暴露無遺,就是高端市場可以相對簡單地實行對低端市場的打擊,而低端層次升級為高端層次卻很難。如今,魅族、Oppo、Vivo紛紛采用高通600系列中低端芯片,聯發科的優勢就蕩然無存了。

其三,國內手機品牌研發自主芯片的意識覺醒,從華為到小米、魅族、格力等等,近日來都宣布要自主研發芯片,能不能成功還很難說,不過肯定會有一部分手機采用自家的產品,這就縮小了對聯發科的訂單。此外紫光集團旗下的展訊壟斷了整個功能機和超低端機的芯片市場,現在又與英國戴樂格半導體研發智能手機芯片,可以說是從後方追趕聯發科。總而言之,聯發科面臨的形勢正在轉變為前後攻擊、圍追堵截,形勢不容樂觀。

互聯網產業中有一個較為獨特的現象就是,公司的衰敗跡象並不是慢慢顯現,而是呈現斷崖式跌落,越是強大的公司越是如此,聯發科今年的業務下降基本是可以肯定的,現在所要考慮的是如何防止這種巨大落差。

面臨市場升級,聯發科盈利光環之下暗藏隱患

如果說聯發科此前的成功在於趕上了移動互聯網的浪潮,那麽當智能手機的市場再次升級,聯發科究竟還有多少機會?

9a1114efdf50fa017ce6a57151591f61_meitu_3

據聯發科2016年財報顯示,總營收約合60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9.2%,創下了歷史新高,但全年的毛利率為35.6%,減少7.6%,凈利潤也創下了4年來的新低。其中第四季度毛利率跌破35%,為34.5%。相比2014年,聯發科曾高達48.7%的毛利率,再次說明智能手機中低端市場利潤逐漸被壓縮。這預示著在中低端轉型中高端的過渡時期,如果聯發科不能隨潮流轉型成功,將會面臨被智能手機的主流市場淘汰的巨大風險。

對於這點,聯發科發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業績更能展現其焦慮的狀態。單季營收為536億~591億元、毛利率32.5%~35.5%,營業凈利降為10.13億~12.38億元。盡管仍為獲利,但較上季的39.8億元大減約七成,這種利潤的暴跌確實有種衰退轉折點的意味。再者去年費盡心機得到的第一位置,恐怕就要被高通逼得易主,根據Digitimes研究的數據,高通公司2017年上半年在中國市場上的份額將提升到30%以上,聯發科份額則會跌破40%,照此發展下去,聯發科將地位不保。

如果說聯發科現在的困境是過度依賴中低端的必然結果,那麽通向中高端就是唯一的解決之法,可是X20、P10的相繼嘗試以及X30產能不順造成的後果,無疑將市場對聯發科進軍高端的質疑進一步放大,尤其是之前對此保持觀望的手機廠商,很難挽回其信心。由此看來或許這才是聯發科被舍棄的最大負面影響,也是影響聯發科未來走向的關鍵因素。

其中最大的質疑無外乎高通和聯發科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在這點上首先可以明確一點,短時間內高端市場,聯發科基本沒有插足的機會,因為拿蘋果、三星和華為來講,其中兩個都有自主研發的高端芯片,唯一的三星基本上只用性能最好的,聯發科還沒有那個實力打敗高通。所以中端市場有可能是它可以博弈的機會,不過這要牽扯到內在的研發能力,在這方面聯發科還有一些弊病。

一方面,聯發科的技術力量多是靠著並購其他公司積累的,即使最開始的手機芯片轉型,也是以收購晨星半導體獲得基本的準入門檻,就連現在開拓車聯網等業務也維持這種方式,這一定程度上說明公司本身缺乏研發基因,和高通這種硬實力對抗還差很多。況且聯發科近日宣布要在未來5年內將會投入2000億元新臺幣用於研發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這意味著用於移動芯片的資源會被壓縮。

另一方面,聯發科進軍中高端市場的芯片近來不斷出現新問題,比如多核性能的市場效應逐漸減弱,而X30的產能問題又說明聯發科在芯片領域的弱勢,長久依賴臺積電的制作工藝也逐漸顯現出不確定性風險,總之,聯發科的研發能力可能還未支撐起中高端產品的性能提升。

對聯發科來講,最好的消息莫過於芯片市場不容許高通一家獨大,所以有了這個基礎,聯發科會更有機會搶占高通未觸及的領域,至於逆襲,恐怕要等到制作出一款可以匹敵高通高端產品的芯片之時。

轉投高通,國產手機就可以走向中高端了嗎?

聯發科代表中低端芯片,高通代表中高端芯片,而國產手機今年批量舍棄聯發科,投入高通的懷抱,即使是魅族這樣的忠實用戶也冒著巨額專利侵權費用,選擇和解,決心摘掉“萬年聯發科”的帽子,在國內手機的價格將迎來普遍意義上的上漲的時刻,魅族此舉,耐人尋味。

雖然智能手機市場走向中高端是市場經濟規律作用的必然結果,一方追求高利潤,而另一方尋求產品性能提升,看似雙方需求一拍即合,可是如今的市場情形,是手機廠商單方面的一廂情願,還是消費者真的做好準備迎接中高端手機的準備了,都有待觀察。

一個現狀是,目前國產手機集體放棄千元機,心有靈犀的大批宣布進入中高端,卻引發了諸多用戶的不滿,本身就說明了問題。

之前,很多廠商的旗艦機在整體配置上就是千元機的水準,可是通過對主打性能的瘋狂宣傳,獲得了一定的成功之後,現在卻面臨銷量下滑的困境,小米就是一個最直接的例子。這說明,理性消費是智能手機用戶的趨勢,當下眾多手機廠商在強制推行中高端的概念不見得是件好事,畢竟,用戶已經沒有以前那麽容易鼓動了。

而且從智能手機市場的多方數據來看,對於國內中高端市場能發展到何種程度還有頗多質疑。比如目前國內低端手機向的中高端手機擴大的市場領域,已經較長時間停留在2000-2500價位區間,而針對3000-4000價位,按理說應該會隨著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減小而有著相應擴大,但事實上這個深水區,國產手機並沒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再者,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從當下國產手機亂戰來看,我國智能手機廠商真的可以集體走向高端嗎?

一方面,三星、蘋果的高端機市場形象根深蒂固,而我國唯一能與之競爭的目前僅有華為一家,但是華為在高端市場的知名度遠不如三星、蘋果,尤其是占據高端市場份額較大的歐美地區,且不說華為在手機性能上能不能超越這兩者,單就消費者對高端機的首選意識,也將很難短時間改變。

另一方面,短時間不能改變市場格局的情況下,留給我國手機品牌走向高端的時間還有多少?在這段時間內如果出現了智能手機的替代品,那爭奪所謂的高端又有何意義呢?這就像聯想好不容易獲得了PC第一的寶座之後,卻迎來了智能手機時代,最終在移動互聯網的沖擊下停滯不前。

而國內智能手機的中高端之路將走向何方,會不會和聯發科一起倒在黎明前夕,我們能做的除了祝福,也就只有默默等待了。

國產手機 聯發科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801

騰訊二季度豪賺182億!遊戲立了頭功,但這個傳統業務卻掉隊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16/1139085.html

每經編輯 王曉波

二季度手遊收入同比大增54%

據騰訊財報披露,2017年第二季度,總收入為人民幣566.06億元(83.5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9%。實現59%增長的背後,主要受益於智能手機遊戲、個人電腦遊戲、支付相關服務、網絡廣告及數字內容訂購和銷售所推動。

在遊戲方面,以《王者榮耀》為代表的騰訊遊戲為公司業績增長立下了汗馬功勞。據騰訊財報披露,二季度網絡遊戲收入增長39%至人民幣238.61億元,主要來自智能手機遊戲(包括《王者榮耀》等現有遊戲及《魂鬥羅:歸來》、《龍之谷手遊》及《經典版天龍手遊》等新遊戲)的收入增長。

▲《王者榮耀》登陸界面,遊戲可以通過微信和QQ登陸

PC遊戲方面,個人電腦客戶端遊戲收入同比增長29%至約人民幣136億元,受益於主要遊戲(如《英雄聯盟》及《地下城與勇士》)的強勁表現。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整體實現同比及環比增長。騰訊預計未來期間個人電腦客戶端遊戲收入增長將有所放緩。

在騰訊的表述中還特別提到,智能手機遊戲收入首次超過了個人計算機客戶端遊戲收入。

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手遊逐漸取代PC等其他渠道成為玩家們的主戰場。作為手遊和競技類遊戲的代表之一,《王者榮耀》將競技類手遊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玩家往往為了漂亮的戰績以及獲得朋友圈炫耀的資本,很容易打開錢包為遊戲鋪路。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極光iAPP數據顯示,早在5月底時,《王者榮耀》註冊用戶就已突破2億,滲透率達到22.3%,相當於每7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位是王者榮耀註冊用戶。龐大的用戶量也為遊戲帶來了高額收入,有媒體報道其一季度營收高達60億元人民幣,甚至90%的A股上市公司都被甩在身後。騰訊此次披露的二季度業績雖然並未單獨提及《王者榮耀》的營收規模,但並不影響其成為最賺錢的遊戲之一。

由於《王者榮耀》的玩家人群分布廣泛,曾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發表多篇評論文章直指該遊戲釋放負能量,騰訊市值因此一度蒸發上千億,而騰訊方面很快推出防沈迷系統,在度過短暫輿論危機後,騰訊股價又重回升勢,截止16日收盤,騰訊股價報323.2港元。

騰訊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遊戲業務持續增長的同時,其也在竭力打造健康的參與網絡遊戲的方式。

鑒於騰訊亮眼的業績表現,財報公布後,其第一大股東MIH的母公司南非傳媒巨頭Naspers股價快速拉升,截至發稿時,漲幅達漲3.7%。

QQ業務下滑明顯

除了遊戲業務的增長,騰訊社交網絡收入也增長51%至129.43億元,這主要反映直播、視頻及音樂等數字內容服務與虛擬道具銷售的收入增長。

此外,第二季度的網絡廣告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55%至101.48億元。其中媒體廣告收入增長48%至人民幣40.77億元,這主要反映騰訊視頻服務以及騰訊新聞信息流廣告的流量增長推動;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增長61%至60.71億元,該項增長主要反映來自微信(主要是微信朋友圈及微信公眾賬號)及其他移動端應用的廣告收入增長。

在微信用戶方面,騰訊仍然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數據顯示,至二季度末,微信及WeChat的合並月活躍賬戶為9.628億戶,同比增幅為79.5%,相比一季度末也有2.7%的增幅。

而QQ用戶方面則出現下滑。二季度末QQ月活躍賬戶為8.5億戶,同比下降5.4%,QQ智能終端月活賬戶同比下滑3.9%。而曾經火爆一時的QQ空間月活賬戶下滑則下滑更為明顯,幅度達到7%。

對此,騰訊方面認為,由於非核心用戶減少,導致智能終端月活躍賬戶整體下跌。然而核心用戶參與度上升,特別是包括個人電腦及移動端在內的最高同時在線賬戶同比增長8.4%至2.68億。此外,年齡為21歲或以下用戶的智能終端月活躍賬戶同比增長,反映QQ在年輕群體中的受歡迎程度增加。QQ手機版內的常用功能(如看點信息流)提高了QQ手機版內平均用戶時長。

對於QQ空間月活賬戶的下滑,騰訊表示,總體與QQ智能終端月活躍賬戶下跌相符。

對以即時通訊工具起家的騰訊來說,QQ可以說是其最傳統的業務之一,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及人們交流方式的轉變,QQ下滑與微信增長的反向走勢或許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816

地產航母巨星掉隊?合生創展業績不敵10年前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16/1162049.html

每經記者 魏瓊 每經實習編輯 梁秋月

1987年土地第一拍拉開了中國房地產30年盛世,臥虎藏龍的廣東誕生了大量地產巨頭。從上世紀90年代的廣信和越秀城建兩大巨頭並存到“華南五虎”星耀九州再到今日“碧萬恒”三足鼎力領跑全國,華南一直是中國房地產的重鎮。

30年河東30年河西,在房地產行業規模快速集中的格局下,部分過去風光無限的房企卻逐漸掉隊。曾經“華南五虎”陣營之首的合生創展一蹶不振,10多年間規模始終在百億徘徊,2016年全年銷售金額為80.89億元,業績甚至不敵10年前。

合生創展擁有大量核心城市的優質土地儲備,卻為何一直發展滯後?而且拿地熱情減退,走上慢節奏開發軌道。它為何對規模之爭表現得“雲淡風輕”,難道真的像一個武林高手退隱江湖了嗎?

業績10年徘徊不前

作為第一家銷售金額突破百億的房企,合生創展曾被王石稱為“中國地產界的航母”。經歷十多年發展,中國房地產已桑田巨變,格局重塑,房企規模急速提升的態勢下,合生創展卻一直在100億規模徘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合生創展過去10年業績發現,2006年合生創展銷售金額突破100億大關,達到113.68億港元,2009年為150.9億元人民幣。7年過去了,150億元的銷售金額為合生創展的歷史最好成績。

據合生創展公布的歷年年報顯示,2010年~2016年,合生創展合約銷售金額分別為110.37億元、99.44億元、116.44億元、112.67億元、53.12億元、99.87億元以及81.89億元,2016年銷售金額尚不足十年前業績。

2016年業績下跌的態勢一直延續至今,截至2017年10月31日,合生創展前10個月銷售金額為74.08億元,同比去年的77.02億元下跌3.8%,曾經領跑行業的合生創展已經跌出克而瑞房企銷售排行榜單的百強。

談及合生創展的掉隊,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房地產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內開發商采取瘋狂擴張戰略,合生創展卻采取保守的發展策略,並未大範圍地擴張,以致錯失了發展良機。

圖片:合生創展的布局 合生創展官網截圖

對於數據表現出的業績下滑,合生創展住宅投資事業部副總經理閆家瑞有不同的解讀,認為合生創展在過去10多年中業績是相對穩定的。

關於今年業績持續下滑,閆家瑞認為這不是業績的下滑,是受到公司推貨節奏影響,上半年整體的營銷策略是去庫存,今年的新項目則集中在三四季度推出。

10年業績止步不前,合生創展多年未對外公布業績目標,閆家瑞於8月份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合生創展有3~5年的發展規劃,但並不強調規模增長速度,希望在確保利潤的情況下實現現金流的絕對安全,不會犧牲利潤去做大規模。

問及利潤率具體目標時,閆家瑞並未給出詳細的數字,表示看公司報告,利潤要求也在這個水平左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合生創展年報獲悉,2011年,合生創展毛利率高達45.9%,到2015年跌至24.6%,2016年上升到27.6%,到2017年上半年達到34%。

平安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上市房企整體毛利率企穩回升,達到32.4%,較2016年上升2個百分點。而合生創展的毛利率水平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合生創展集團表示,是由於毛利較高的改善項目交付比例良好所致。

慢周轉模式

與房地產行業當前主流的高周轉、快速開發的模式不同,合生創展采用慢周轉模式。閆家瑞表示,合生創展的項目一般體量較大,開發周期非常長,甚至有的項目開發周期長達10多年。

以珠江帝景項目為例,據觀點地產網早前報道,廣州珠江帝景地塊於1998年競得,總用地面積61886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96089平方米,其中住宅831911平方米,商業10238平方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合生創展年報獲悉,截至2016年底,廣州珠江帝景項目土地儲備面積達到679595平方米,尚有大量土地未完成開發。合生創展2017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珠江帝景項目實現合約銷售金額4億元。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名房地產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00年左右,該地區的樓面地價尚不足1000元/平方米,按照周邊區域樓面地價對比的原則,時代地產拿下的海珠地塊樓面價高達5.5萬元/平方米,地塊位置不及珠江帝景優越。

以此估算,10多年間廣州珠江帝景地塊樓面地價漲幅驚人,合生創展可以享受土地增值帶來的豐厚回報。

從年報披露的數據來看,合生創展最新獲取土地得追溯到2013年,在北京和上海新增兩地塊,可供發展面積為628126平方米,2013年為合生創展土地儲備面積的最高峰,達到3345萬平方米。

閆家瑞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合生創展不喜歡在公開市場上拿地,很多土地是通過合作、一二級市場聯動等模式獲取。

到2017年上半年,合生創展的最新土地儲備建築面積低至2991萬平方米,為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土地儲備面積連續下滑。

不過,上述房地產專家表示,不能低估合生創展的實力,在核心城市擁有大量優質土地儲備,這是其優勢。目前政策以及市場環境變化較大,擁有足夠優質資源的房企可能會走得更遠,掙得錢也更多。而合生創展擁有優質的土地儲備這一點,也在其年報中得以體現。

業績在震蕩中下滑,不斷消耗原有的優質土地儲備,合生創展這艘昔日的“地產航母”將駛向何方?停滯還是遠航,有待歷史檢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300

社論:醫療補短板不讓任何群體掉隊

醫療作為重點民生問題,近年來一直是改革的重點,雖然難以一蹴而就,但每一次進展都能引發不小關註,尤其是針對弱勢群體。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通知提出,2018年底前確保每個縣區至少有1家跨省定點醫療機構,實現縣級行政區全覆蓋,加快實現外出農民工、外來就業創業人員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全覆蓋。

這是異地就醫民生工程的又一重要舉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範圍,把基層醫院和外出農民工、外來就業創業人員等全部納入。這項改革始於2014年啟動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用跨省聯網直接結算政策制度的探索和相關平臺建設,到去年9月,人社部公布全國已開通了7226家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基本覆蓋了各地承擔跨省異地就醫任務比較重的醫療機構。

此前可以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人員範圍主要是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駐外工作人員和符合轉診規定人員,今年要求將數量龐大且有實際需要的農民工等群體納入,無疑是民生補短板的重要一步。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均取得巨大成就,進城務工的農村人口功不可沒,他們通常在城市做最苦最累的工作,拿著相對微薄的收入。根據國家統計局農民工監測報告,截至2017年我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87億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員1.71億人。

在這動輒上億的農民工之中,能享受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待遇的只占17%,也就是說,大部分農民工在城市務工、生活,當患病時卻只能到城鎮醫院自費治療,因此“小病拖、大病扛”就成了外出農民工就醫的現實寫照。當然,治本之策是讓更多的進城務工農民工參加城鎮社保、醫保,這也是政府一直在推動的,不過這個長久之計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成,而目前進城務工農民工的就醫問題已迫在眉睫。

事實上,沒有繳納城鎮醫療保險的農民工,目前基本上已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即“新農合”),不過新農合目前在就業地難以享受到醫保報銷等待遇。外出農民工主要流向收入較高的大中城市,長期以來,在戶籍地參加新農合的農民工,在就業地難以享受到醫療保險待遇,如果返鄉看病則大大地增加了就醫的經濟和時間成本。

國家主席習近平此前在談到精準扶貧時提出:全面小康不能出現有人掉隊。當前,改善民生既是化解當前社會主要矛盾所要求的,也是中國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之所需。醫療作為民生問題最重要的領域之一,通過將數以億計農民工等群體納入異地就醫直接報銷的範圍,對於破解農民工就醫難題大有裨益。此外,新農合報銷比例偏低、戶籍地轉診不夠便利等問題也亟待解決。

當然,跨省異地就醫結算此前面臨的一些難點也應該隨之解決,其中醫保信息系統聯網去年底已基本實現。而對於其他制約因素,如各區域的經濟利益問題,流動人口往往是從欠發達地區流入發達地區,將加大後者的財政壓力;以及各地醫療政策不一致問題,各地城鎮職工或城鄉居民籌資水平不同,基金差異加大,容易出現基金平衡方面問題。此時,需要提高統籌層次,由目前的省級統籌逐步上升到國家統籌,並加快建立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

醫療改革近年持續推進,此番將外出農民工等群體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既堅持了解決民生問題的導向,也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體現。

責編:許雲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3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