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面板及觸控面板只是冰山一角,LED、太陽能及很多蘋果供應鏈相關產品也都將面臨同樣挑戰,未來台系大廠要正面迎 戰?還是轉型暫避其鋒? 過去十幾年來,一直是台灣最引以為傲的兆元產業,面板及觸控面板產業,最近盤踞新聞版面,屢屢成為重要的新聞焦點。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三件新聞,其一是股 價一度漲到九八二元的TPK宸鴻,無預警宣布提列一次性的資產減損一八九.六五億元,導致第三季虧損一九三.九億元,EPS(每股盈餘)是驚人的負五十 五.一五元,導致宸鴻前三季財報端出虧損二一○.二二億元的難看成績單,前三季EPS是負六十一.○六元。從宸鴻財報中看出,台灣觸控面板產業處在酷寒的 嚴冬。 產能過剩、價格殺戮 面板寒冬提早報到第二個是景氣衰退,國內放無薪假人數到達五二九二人,創下三年來新高,其中單單華映就貢獻了三千人,根據中華映管的資料顯示,台灣廠的員 工有六○五九人,其中直接員工二八一九人,間接員工三二四○人。為因應這一波不景氣,華映先是出售桃園八德的四代廠給凌巨,並關閉一座龍潭的四.五代廠, 陸續資遣五二五名員工,同時進一步實施人力精簡計畫,放無薪假的間接人員將接近三千人。單是一家華映放無薪假人數已占半數之多,這是面板業寒冬的又一強大 訊號。 三是中國的京東方電視面板擴廠,前三季居然超過友達,躍居全球第四,不過,這只是以電視面板出貨「片數」計算,若以出貨「面積」來算,友達、群創仍領先很多。但是,這個訊息透露了京東方有逐漸趕上來的潛力。 根據IHS統計,面板標準規格大量生產,已漸成大宗物資,再加上產能過剩,價格殺戮,中國的京東方、華星光電加入削價戰,讓面板業的冬天比大家預期還提早來臨。 目前中國的面板廠仍不斷擴建新廠,幾乎是每年以四○%以上的速度在擴張產能,預計到二○一八年,中國會成為全球最大面板生產國,在全球產能比重將達三 五%;反觀台廠與韓廠產能增長不到二%。若以面板生產面積來算,京東方將在一八年正式超越群創及友達,成為全球第三大面板廠,也就是說,中國的面板廠將正 式在三年後完全超越台灣。 二十一世紀以來,台灣最琅琅上口的是兩兆雙星產業,尤其是「兩兆產業」指的是半導體與面板,半導體有台積電、日月光、矽品、聯發科撐住大局,成了台灣最驕傲的科技產業象徵;但是另一個兆元產業,現在看起來且戰且走,呈現頹勢。 面板業在○五、○六年最風光時,台灣的友達與奇美一度逼近韓國LGD及三星,○四年友達股價一度漲到七十九.五元,市值高達四六三五億元,當時尚未併群創的奇美市值也超過四千億元,再加上群創、彩晶、華映,真正形成了兆元產業。 但這十年來,台灣的面板產業提升有限,韓國仍遙遙領先,根據IHS預測,一五年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貨總金額約七○九.○九億美元,其中LGD占二八.○ 三%,穩居龍頭寶座,三星以二一.五二%居次,群創的一五.四四%居第三,友達一四.一三%第四,明顯領先京東方與華星光電。明年京東方三十二吋出貨約二 三○○萬片,華星光約一八○○萬片,慢慢追了上來。 今年京東方新的八.五代線產能開出來,卅二吋出貨加溫,前三季電視面板實際出貨二四七七萬片,全年可能超過三四○○萬片,京東方以一四○%的出貨成長率,已擠下友達及華星光,搶占第四的位置。 而友達前三季電視面板出貨二○二二萬片,比去年同期減少六.五%,全年約二六四○萬片,衰退八.三%。華星光出貨一七七五萬片,衰退三.一%,全年出貨二四○○萬片,約衰退二.五%。京東方的進擊似乎特別值得注意。 友達、群創表現不佳 前景不安訊號浮現如果要把兩岸面板及觸控面板做一比對,我們拿京東方代表中國的面板產業,華星光電上市,資料取得不完整,因此,拿京東方來比台灣的友達與 群創,在觸控面板的競爭,中國有上百家觸控面板廠,但是我以最有競爭力的歐菲光電來比對,可以看出台灣產業面臨的壓力與挑戰。 先從面板產業來看,第三季季報已公告完成,友達淨利逐季衰退,但前三季淨利仍達一三一.一三六億元,EPS一.三六元,友達前十個月營收三○六○.九七億 元,衰退九.九%,毛利率一二.七七%,從獲利來看,友達差強人意,但前三季EPS一.三六元的公司,股價最低卻跌到八.二九元,目前也只有九元,友達每 股淨值一八.八元,股價淨值比只有○.四五倍,這是對前景很不安的訊號。 再看有郭台銘「背書保證」的群創,今年前三季淨利一七五.三八億元,EPS一.七七元,但是群創獲利表現不佳,股價也是連票面都搆不上,只有十元左右,最 低還一度跌到九.一元,對照每股二十四.二二元的淨值,股價淨值比只有○.四三倍,這恐怕連郭台銘董事長也要感到委屈。 台灣的面板雙雄目前處在極低的本益比,很低的股價淨值比,相對也產生市值偏低的問題。例如,友達資本額九六二.四二億元,市值只有八六六億元;群創資本額九九五.三六億元,目前市值也不過是一○○五億元。 這可看出,十年前這兩家市值加起來逼近兆元的面板雙虎,如今市值各不到新台幣一千億元,市場光環的衰落,在股價、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上面已看出端倪。 京東方本益比近四十倍 台廠獨黯淡對照中國的京東方,一四年京東方全年營收三六八.一六億元人民幣,淨利二十七.一六億元人民幣,營收與友達、群創仍有一段差距,但獲利已追上 來。今年前三季京東方營收三六四.二億人民幣,已幾乎是去年的總和,淨利十九.八八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一百億元,不如友達的新台幣一三一億元及群創的一 七五億元。但京東方毛利率二二.○六%,營益率五.○六%都優於友達、群創,更重要的是台灣的友達、群創本益比都不到十倍,京東方本益比逼近四十倍。京東 方挾高本益比,目前市值高達一○七九億元人民幣,這等於是台灣友達、群創五倍,從市場籌資擴廠角度來看,台廠只有挨打的份。 京東方營收、獲利都比不上群創、友達,但市值遠遠超過這兩家公司,已可看出台廠黯淡的一面。台灣昔日面板雙虎都這麼慘,二線的華映與彩晶就不用說了,這次 率先帶動放無薪假的華映,目前每股淨值只剩○.九元。華映從金融海嘯後,年年處在虧損狀態,從○九年迄今,累積虧損高達八四六億元,○九年還進行一次千億 元大減資,但仍難挽頹勢,未來只能縮小規模轉攻小尺寸面板。另一家彩晶,目前股價剩下三.七一元,市值只剩下約一二○億元。台灣面板業的慘,從彩晶、華映 已看出端倪,接下來,再不提升戰力,友達、群創恐怕也盼不到春天。 全球面板產業都籠罩在不景氣中,最大面板廠LGD剛公布第三季營收七.一六兆韓元,營收成長六.七四%,但營業利益三三三○億韓元,衰退三二.三八%,淨 利一九八六億韓元,較前一季大減四五.二九%,LGD的股價也從最高的五八七○○韓元,跌到目前的二○五○○韓元。日本載浮載沉的夏普,也公布四至九月的 半年報,夏普的本業虧損二五二億日圓,是三年來最大的虧損數字,夏普在十月三十日下修LCD的營運狀況,本業虧損恐怕會超過三百億日圓,夏普的LCD事業 正努力尋找合作夥伴,希望扭轉虧損,鴻海的郭台銘董事長可能也是合作對象之一。 從這個現象看,面板業不景氣恐怕是全球現象,但源頭可能與需求沒有提升,且中國兩大面板廠全力擴廠造成供需失衡有關。面對紅色供應鏈崛起,群創董事長段行 建表示,只有精進技術才能抗衡陸企。其實台灣面板業面臨的困難,韓國的LGD及三星也有相同的挑戰,韓系大廠面對中國殺價取量也是苦不堪言,但韓系大廠加 重LTPS(低溫多晶矽)、金屬氧化物薄膜電晶體(Metal Oxide)技術的投資及AMOLED(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希望拉大領先差距。 除了面板產業,觸控面板也是另一個「慘業」,這次TPK宸鴻一次性提列資產減損,造成天文數字般的虧損,才讓大家驚覺觸控面板產業的可怕。其實最早「陣 亡」的是勝華,去年九月聲請重整,今年七月股票下市,勝華留下五三五億元的債務及帳上一八六.七億元的累積虧損。最近加入重整行列的,還有當年江朝瑞五十 五億元拿下經營權的達鴻。 宸鴻打銷減損 外資正面看待這次宸鴻提列資產減損,其中一項是認列達鴻的長投虧損七.六五億元,宸鴻入主達鴻原是看上了觸控感應器,但是景氣快速逆轉,達鴻爆發財務危機,已聲請重整。身為達鴻一九.九%的最大法人股東宸鴻,這回不再硬撐。 這次宸鴻提列資產減損,還包括處理閒置產能,包括平潭廠五.五代線四十五.三億元,一次就提列一六一.二五億元;另一個是不具生產力的生產部門,合計二 十.七五億元。宸鴻大手筆打銷減損,有趣的是,當天宸鴻股價反而急拉漲停,看起來,市場以正向看待,大家希望宸鴻一次性打包沉痾,讓體態好轉再創佳績,外 資評等也都往上看。這次董事長江朝瑞接受《今周刊》專訪也表示,宸鴻股價將來不會上千元,但是幾百元仍有可能,大家可拭目以待。 目前台灣觸控面板產業,除了F-GI(業成)第三季大賺九.五六億元,EPS三.一一元,有鴻海加持,表現出色外,其他觸控面板廠都陷入困局。同樣有鴻海 力量在其中的正達,今年八月也提列資產減損二○.五六億元,今年前三季虧損三十九.二億元,EPS是負一四.六元,看起來情況不太妙。 老牌的洋華連續兩年虧損超過一個股本,今年前三季虧損七.六億元,EPS負五.○二元,業績依舊在低檔;另一家介面前三季虧損一一.八億元,EPS負八.四元,介面為了救急,已宣布減資四三.五八%,希望拉升每股淨值,但是本業不能扭轉虧損,前景仍相當黯淡。 對照台系廠且戰且走,中國的歐菲光電實力蒸蒸日上,去年歐菲光電營收一九四.八二億元人民幣,淨利六.八一億元人民幣,今年前三季營收一三二.四一億元人 民幣,淨利三.四五億元人民幣,歐菲光電發行一○.三○六億股,以股價二十五.八五元人民幣來計算,總市值二六六.四億元人民幣(折合約新台幣一三三二億 元),目前的本益比高達三十六.四一倍。 如果拿歐菲光電代表兩岸的觸控面板產業,京東方代表面板產業,這些代表紅色供應鏈的成員,一享有很高本益比,二享有很高市值,在高本益比籌資擴廠都享有優勢情況下,台廠低本益比、低股價,再加上超低的股價淨值比,完全落居下風。 面板及觸控面板都是可以標準規格大量生產,加上可以殺價取量,這類「大宗物資」型的產業,將來都會面臨陸企挑戰,面板及觸控面板只是冰山一角,LED、太 陽能及很多蘋果供應鏈相關產品也都將面臨同樣挑戰,未來台系大廠要正面迎戰?還是轉型暫避其鋒?經營者必須冷靜思惟! 從觸控面板到零組件,台商面對陸企全線進逼,價格戰必須升級為技術戰才能勝出。 紅色供應鏈的成員,享有高本益比與高市值,在籌資擴廠都有優勢之下,台廠低本益比、低股價,再加上超低的股價淨值比,完全落居下風。
撰文 / 謝金河 |